怎样指导小学生写好人物外貌

2024-05-13

怎样指导小学生写好人物外貌(精选10篇)

篇1:怎样指导小学生写好人物外貌

写人物作文时怎样写好人物外貌?

|浏览:2162|更新:2012-04-07 12:09|标签: 作文

写作文总是要反映社会生活,也就离不开写人。要写人,就得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心理、行为、语言等生动具体的描绘,才能使人物栩栩如生。在这里,外貌描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那么,怎样写好人物外貌呢?

步骤/方法

1.1

理解外貌描写的含义

所谓外貌描写,就是对人物外貌特征,即人物的容貌、衣饰、神情、姿态、声音等加以描写。由于人物的外貌总是与他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性格特征、脾气爱好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总是要通过外貌描写来表现人物的身份、职业和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2.2

不要为写外貌而写外貌

有些同学由于平日不注意观察周围的人物,在作文时往往不容易写好人物的外貌。如有的为写外貌而写外貌,不是选择特征,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而是把眼睛、鼻子、头发、胡须、衣服、裤子....什么都写上去。变成了毫无意义的啰嗦文字。

3.3

留心观察周围的人

抓住人物特征写好外貌,关键还是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仔细看看他们不同的脸型、眼神、肤色、服饰。作文中有必要描写人物外貌时,还得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决定应当写出人物的哪些特征,使外貌描写真正能为表现文章的中心服务。

4.4

平时多注意积累写做用词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平时不注意积累写作词汇,肯定是很难刻划人物形象,从而写出高质量的写人作文。所以,平时可多收集些写作词汇,如“沉鱼落雁 闭月羞花 倾国倾城 美如冠玉 眉目如画”等,可使作文更加生动。

篇2:怎样指导小学生写好人物外貌

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各有各的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一棵树上的两片树叶,其形状、颜色、大小、筋脉也不会一模一样,完全相同。同样的道理,生活在世界上的人类也是这样。以人的外貌来说,即使是双胞胎,他们的父母和亲友也能根据细微的差别准确无误地认出他们。因为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人。听到这儿你一定明白了,今天我们的学习一定是与写人有关的。对了,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写好人物的外貌。

那么什么是外貌描写?如何写好人物的外貌呢?外貌描写指的是对人物的容貌、身材、服饰、姿态和神情等方面进行的描写。写外貌一定要抓住人物的特点,突出人物的性格、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外貌最忌讳的是“公式化”、“一般化”、“千人一面”。俄国伟大的作家果戈里说过: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再告诉大家一个窍门:写外貌要注意写好眼睛。鲁迅说过: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外貌,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大家想想这句话是十分有道理的。由此可见,写外貌不在全,而在精。

人物外貌描写片段

我的妈妈在学校当老师。她浓浓的眉毛下面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端正的鼻子下面有一张爱唠叨的嘴,胸中却有一颗关心人的心。韩老师是我们班的数学老师。她中等身材,35岁模样。一张和蔼可亲的面庞,总是那么慈祥。从那黑边眼镜中透出的目光,总是那么炯炯有神,那么和善。

冯成是我们班的同学。他个子不高,眼睛又大又亮,尤其是他长着两只大耳朵和两片厚嘴唇,活像一个大号的铃铛。为此,同学们送他个外号——“大铃铛”。说来也巧,从二年级至今,冯成每天给班里的教室开门、锁门,也像一个打点的铃铛,这外号就叫开了。李腊梅因爱管闲事,才当上了“两道杠”的卫生委员。你别看她“官”小、个矮,可嗓门儿高。不管是谁做了错事,她非要弄个水落石出并让你认错不可。因此,我把她的名字偷偷改为“辣梅”。我的爸爸是一个幽默的人。他身材矮小,瘦精精的,白白的皮肤,黑黑的头发,那一头自来卷儿的“大波浪”发型,谁见了都会以为他是在理发店烫的。他的同事们都说他是缩小了的费翔,我也这样认为。

“博览群书”是她最大的一个爱好。今年十二岁,调皮、倔强,白嫩而红润的小脸上镶着一个秀气的鼻子,再加上平时爱抿的小嘴,可爱极了——这就是我的同桌陈笑笑。

爸爸鼻粱上架着一幅黑框眼镜。他在学校教地理,这副眼镜帮着他看见了中国,看到了全世界;他也教历史,这副眼镜又帮着他看到了书中古今中外的 历史人物,了解到变化万千的历史。

诺诺不到两岁,胖墩墩的。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有一双水灵灵的眼镜。小辫儿朝天翘着,粉红色的发带在头上一颠一颠的,像两只飞舞的彩蝶。尤其逗人喜爱的,是她那张伶俐的小嘴。

李云是我的同学,他是一个机灵、淘气的男孩子。胖乎乎的脸上长着一对调皮的大眼睛,眼帘忽闪忽闪的,那两颗像黑宝石似的大眼珠只要一转,鬼点子就来了。在他那黝黑的脸上,不论是那鼓鼓的腮帮,还是那薄薄的嘴唇,或者那微微翘起的小鼻尖,都使你感到滑稽逗人。

他个子高,眉毛浓,一对圆溜溜的大眼睛镶嵌在黑脸蛋儿上。他有一对特别的“招风耳”,耳边沿儿有凹进去的地方,他妈妈说他是福耳朵,可他却认为是上天怕把他和其他小孩儿搞混,才特意做的记号。他就是我的好朋友——战战。

我的弟弟个子不算高,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下,有一只“狗鼻子”。关于鼻子的这个“美称”,是我给他起的,因为他的嗅觉十分灵敏。平时他闭着眼睛都能知道饭桌上有什么饭菜。

小光是三年级的学生,圆圆的脸上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他学习不错,就是不爱干活儿。偶尔让他干点活儿,他就噘着嘴,耷拉着脑袋,老大的不高兴,走起路来也懒洋洋的,所以,爸爸总是喊着“小懒猫”,妈妈也常说:“小懒猫啊,小懒猫,你什么时候才能变成小蜜蜂啊!”说来也奇怪,没多久,他真的变了。

妹妹今年十岁,读小学三年级。她那红扑扑的脸蛋上,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透着聪明伶俐的神色。乌黑的头发下,两条弯弯的眉毛,像那月牙儿。她那一排雪白的牙齿当中,缺了颗门牙,一笑起来,就成了个豁牙巴,十分逗人喜欢。

我的同学田田梳着一束乌黑的马尾辫,走起路来一甩一甩的,显得特别有活力。她的眉毛弯弯的,像把镰刀。一双黑黑的大眼睛,看人可厉害呢,红红的嘴唇,就像抹过口红一般。

我的表兄军军,今年才十岁。他长得白胖胖的。圆圆的脸蛋上挂着一对好看的小酒窝,一双水汪汪的眼睛,不时地滴溜溜地转动着,显示出一股机灵而淘气的劲儿。聪明的一休比起他来还要甘拜下风呢!

这小家伙,才五岁,长得特别惹人喜欢。大脑门,高鼻子,一双跟他妈妈一样漂亮的黑眼睛。他整天跟在爷爷身后转,给爷爷传话,取牛奶,送报纸。别人说他是爷爷的贴身“小警卫员”。除夕晚上,儿子、孙子都来到她身边,她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就像盛开的菊花瓣,每根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

爷爷今年七十三岁,平时,他见人总是乐呵呵的,头顶光秃秃的,他总爱开玩笑说:“聪明的脑袋不长毛。”爷爷总是背着手走路,那模样真像个“大官”。爷爷是个爱节约的人,平时省下的钱都花费在我和弟弟身上了。爷爷对我的关怀与疼爱,令我终生难忘。

我的爷爷是个农民,我很喜欢数他额头上像小溪似的皱纹,更喜欢他那干裂、粗糙得像松树皮一样的手在我光滑的脑袋上抚摸。平时爷爷沉默寡言,只知道干活。

我的妈妈是方圆五百里之内的大美人,直到近四十岁了都还保持着少女一般的玲珑身材,白皙的面孔,精致的五官,淡棕色的及腰长发。

我的妈妈并不漂亮,三十几岁的年纪,一张普通的脸,中等身材,微微发胖。从我记事起,没有见她穿过一套入时的衣服。她的确没有什么特别引人注意的地方,可是她待人诚恳、心地善良,因此在我的眼里,妈妈比谁都要美。

他今年7岁,个人不算高,比较瘦,但看起来却很有精神。他留着很短的头发,俊俏的脸上长着一双又黑又亮的眼睛,鼻梁高高的,像个小红萝卜似的。到过他家的人都说他五官端正,是个好看的男孩子。

我的妹妹长得很可爱,她已经3个月了。前几天是我妹妹的百天纪念日,我妈开着车抱着宝宝妹妹去“爱你宝贝”照了几张照片。我的妹妹长着一双小而亮晶晶的眼睛,脸鼓鼓的,嘴显得特别小。她有一对可爱的耳朵,一双小手紧握着拳头,不时地摆动着。你瞧!那肉嘟嘟像小馒头似的小脚,可爱极了!我爱我的妹妹。

在我们班里我最喜欢的同学就是小帅哥耿豪了,你瞧!他的个子不高,但长得很敦实,他的胳膊和腿真像成熟的玉米棒。他喜欢穿外套不扣扣子,听他说:“那样会更显得威风。”耿豪的头长得圆圆的,红扑扑的脸蛋是圆圆的,巧的是他那双乌黑发亮的眼睛也是圆圆的。我最喜欢他笑,他一笑那乌黑发亮的眼睛就变成两个弯弯的月牙了。他那红红的小嘴最爱说笑话,他的笑话总是在我们没笑出声之前先把自己逗笑了,这时那弯弯的月牙又出现了。

我的爸爸是远洋公司商船的大副。他高高的个儿,微黄的头发自然卷曲,白净的方脸上嵌着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下,一双鼻孔显得特别大。小时侯,我常常望着他的鼻孔问:“爸爸,您的鼻孔为什么这么大?”他总是笑着回答;“选马就要选鼻孔大的马,因为大鼻孔的马跑得快。爸爸小时侯在学校就是短跑冠军,不信你问妈妈。”这时,我和妈妈就会望着他的大鼻孔哈哈大笑起来。

在我们班里有这样的一个小男孩,他个子不高,身体就像一棵小树,四肢就像刚长出的小树枝。他瘦瘦的身体却撑着一个大大的脑袋,真让人担心弱小的身体能撑的住吗?他的脸白白的,最引人注目的要属他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了,瞪得圆圆的,有时候真能让人想起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他那大大的脑袋中装满了丰富的知识让人羡慕。他还有一张灵巧的小嘴,红红的,他唱出来的歌非常动听呢!大家了解他了吧?想知 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班的王禹锡同学。

我的表妹今年5岁了,别看她才5岁,可有时候我都说不过她,得让她三分。表妹很可爱,胖嘟嘟的脸上有两个小酒窝。有时候我们对她笑,她就会说:“我 知道你们笑什么,你们在笑我的酒窝。”说着,就用胖乎乎的手指捅捅她的酒窝,很得意的样子。表妹最招人喜欢的地方是她的眼睛,她的黑眼珠特别大,几乎占满了真个眼睛,而且漆黑漆黑的,仿佛看不到底。当她对你有什么要求时,就用两只眼睛企求地望着你,你的心一下就软了,她要什么就给什么。

孙老师是我们班的数学老师。她中等身材,35岁模样。一张和蔼可亲的面庞,总是那么慈祥。从那黑边眼镜中透出的目光,总是那么炯炯有神,那么和善。她的语言总是那么含意深刻,那么奇妙,引人发笑。

这个女老师姓宋,因为她年轻,顶多不过20岁,所以,我们都叫她小宋老师,也有一些女同学亲热地称呼她大姐姐。小宋老师长着高高的个子,衣着比较朴素。瓜子脸上长着两道柳眉,柳眉下嵌着一双明亮而又锐利的眼睛,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小宋老师梳着两条长长的马尾辫一直拖到肩头上。

冯成是我们班的同学。他个子不高,眼睛又大又亮,尤其是他长着两只大耳朵和两片厚嘴唇,活像一个大号的铃铛。为此,同学们送他个外号——“大铃铛”。说来也巧,从二年级至今,冯成每天给班里的教室开门、锁门,也像一个打点的铃铛,这外号就叫开了。

李腊梅因爱管闲事,才当上了“两道杠”的卫生委员。你别看她“官”小、个矮,可嗓门儿高。不管是谁做了错事,她非要弄个水落石出并让你认错不可。因此,我把她的名字偷偷改为“辣梅”。

这位监考老师一进来,教室里立刻停止了说话声。他高高的鼻梁,又黑又长的眉毛下,镶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鼻子下长着连浓密的胡须,使人一看便知道这是一位严厉的监考老师。他向教室扫视了一遍,才开始讲话:“同学们,今大是你们向祖国汇报小学学习成绩的时候,一定要细心地做题,不能有一点儿马虎,接到试卷后,要看清题目,不要左顾右盼,交头接耳,要认真答卷,争取考出好成绩来。”

我的爸爸是一幽默的人。我的爸爸身材矮小,瘦精精的,白白的皮肤,黑黑的头发,那一头自来卷儿的“大波浪”发型,谁见了都会以为他是在理发店烫的。他的同事们都说他是缩小了的费翔,我也这样认为。他是个搞美术的,是中南五省小有名气的装帧艺术家,他的个人画展得到过很多知名人士的好评。他又是个顶顶滑稽的人,特别爱开玩笑,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搞艺术的人都非常幽默,反正我觉得我爸爸身上充满了幽默细胞。不管他上班有多忙多累,只要一进家门,确切他说,只要一见到我,他就立刻眉开眼笑,我也跟着手舞足蹈起来。

篇3:指导学生写好人物的对话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人物的对话呢?在写的时候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我从几方面来谈一谈:

一、对话要写得简练

对话不能繁琐, 应少而精。鲁讯先生曾说:“对话也绝不说到一大篇。”话说多了没有力量, 反而影响文字的表达能力。同样的意思, 如果用一个大长句子表达, 就不如短句的表达效果好。写人物对话, 还要遵循口语化的要求, 语言简练, 句子短小, 通俗易懂。要敢用省略句, 多用短小句, 善用鲜活的口语词汇。要避免长篇大论, 避免粗俗罗嗦。当然, 也不是对话越少越好, 而是要适当、较为简洁, 要选择准确生动, 富有表现力的对话语言。

二、写好对话中的提示语

在文章的人物语言前面, 往往有一些词句给了我们启发, 给了我们提示, 帮助我们理解, 这些话就叫做“提示语”。

最常见的对话描写形式有以下四种:

1. 说话人在前:提示语+语言

例:妈妈一边炒菜一边大声地对我说:“红红赶快做作业。”

2. 说话人在后:语言+提示语。

例:“妈妈我回来了。”我一跑进家门就大声地对妈妈说。

3. 提示语在中间:语言+提示语+语言。

例:“小刚, 赶快做作业, ”妈妈在厨房里说, “马上就要开饭了。

4. 没有提示语:只有语言。

例:“好的, 我马上就做完了。“ (在知道是谁说话的前提下就可以不写说话的人。)

提示语有的提示了动作、语言、表情、神态;有的提示了语调、语速;有的提示了心情等。如果我们在阅读别人的作文的时候, 认真体会提示语中表达的意思, 就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文章的内容;自己在写作文的时候认真思考, 写好提示语, 就可以让自己的作文更加细致生动。下面, 我们就来体会一下:

例如, 笋芽说:“是谁在叫我呀?”笋芽揉揉眼睛, 扭动着自己的身子, 撒娇地说:“是谁在叫我呀!”

这个提示语就告诉了我们笋芽的动作, 揉眼睛、扭身子、撒娇, 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笋芽刚刚从地底下钻出来, 还没有睡醒的样子, 从“撒娇”体会到了她的幸福美好, 知道了她有人疼, 有人爱, 可以向周围的人撒娇表达自己的幸福。而这些, 在第一句中就没有办法体会得到。这就是提示语的作用。

又例如, 竹子妈妈说:“千万别着凉。”竹子妈妈连忙给笋芽穿上厚厚的衣裳, 还不停地说:“千万别着凉。”

这个提示语就让我们从竹子妈妈具体的动作中体会到了她对孩子的关心。再例如, 小林说:“我考试得了70分。”小林看着自己的试卷, 眼眶里泪水直打转, 他带着哭腔说:“我考试得了70分。”

第一句只是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考了70分, 是难过还是开心我们不知道。第二句告诉了我们小林面对自己的这次试卷成绩难过得眼眶里泪水直打转, 说话的时候都是带着哭腔的, 我们知道了他对自己的考试成绩非常不满意, 非常难过。

从这几个句子当中, 我们体会到写好提示语作用, 那么在我们的作文中, 也要写得具体生动。

三、语言风格显个性

对于不同的人物而言, 由于身份、职业、年龄、兴趣、修养等的不同, 他们说话的内容、用词乃至语气、语调都是各不相同的。老舍说过:对话被视作“人物性格的索引”, 就应该努力地表现人物的个性。

篇4: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个性化人物外貌

作文本来就是个性化的产物,它是作者渲泻情感、释放心灵、外化思想展示艺术美的结晶。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有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因此,写出的文章都会有自己的个性特色、充满创造性。正如歌德所说“一棵树上很难找到两片形状完全相同叶子,一千个人之中很难找到两个思想感情上完全一致的人。”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不说假话、套话。那么如何让小学生在习作中写出生活化,富于个性化的习作呢?是一直困惑师生的一个重大难题。生活化个性化作文教学,不仅是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体现教学目标的目标要求。个性化作文要求以尊重学生个性为前提,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的,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写作的行为。以学生为主体,写出自己的独特的体验和见解,感悟现实生活,用自己的思维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表达。现以外貌描写谈谈个性化外貌描写。外貌描写又叫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态等进行描写的一种写法。抓住特征、绘形传神,刻画性格,显示灵魂。通过外貌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加深读者的印象。好的外貌描写不仅能揭示人物身份、境遇、社会环境、更能折射出人物的特点。

一、观察为要,描写精细。

写人先写貌,观察第一条。首先观察人物的面部肖像,这是人物留给观察者的第一印象,是人物观察的起点。抓外貌描写,写人物总体,先要把握好人物的基本特征,然后进一步抓住人物肖像的各个部位,寻找有特点的角度,表现人物肖像。如我班有个学生写《我的妈妈》的外貌是这样写的:(原文)妈妈今年40岁了,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小巧玲珑的嘴巴和小巧的鼻子,这就是我的妈妈。

原文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小作者观察不细,连自己的妈妈都没有写具体。可以说空洞的很,40多岁的妈妈,还是小巧玲珑的嘴巴和鼻子,没有突出人物特点,把妈妈似乎写成了姐姐或妹妹,没有仔细观察,进行具体细腻描写,因而写出外貌,不能反映外貌特点,也与我的邻居小作者的妈妈外貌大相径庭,为此,我引导学生采取以下修改方法。

一是观察妈妈。由整体到部分,由上而下,如脸形、头发、额头、眉毛、下巴、耳朵、嘴巴等处的特点。

二是让学生先说后写。把观察到的说出来,再写下来。

三是交流让学生互评像不像。

修改后:我的妈妈今年38岁,中等个子,一头乌黑的头发打成卷儿蓬松松的,“甲”字形的脸,额头上有一条“沟”,弯弯的,眉毛暗淡修长,不大的眼睛,总是忽闪忽闪的,高鼻梁,脸蛋白净,一张嘴巴能说会道,每天从地里干活回来,总是唠唠叨叨,一会儿说地里的事,东家长,西家短,一会儿又问我的作业,只要不睡着,总有说不完的话。妹妹还在背后里给妈妈起了个很意思的名字“巴哥嘴妈”。

赏析:文章修改后,不但对妈妈的外貌年龄长相各个部位进行了刻画,而且写出了妈妈眉毛的“暗谈修长”额头有像沟的皱纹,忽闪的眼睛,白净的脸,只要不睡着,总有说不完的话,风趣的外号“巴哥嘴妈”,妈妈的形象跃然纸上,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要使肖像描写写得好,勤于观察是法宝。只有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抓住人物与众不同的地方精雕细刻,才能写出令人满意的好文章来。但同时要注意观察时要有一定的顺序,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二、特征要明,身份相符。

莎士比亚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如此,而生活中的人也是如此,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人,不论外貌还是性格,只要仔细观察,都能找到不一样的地方。好的外貌描写,如果观察仔细,不要忽略人物特点,从年龄及身份各个特征上,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就能写出具体、形象的人物外貌,突出个性。实例如下《我的老师》

原文:我的老师,眼睛很细比其他老师眼睛小多了,还不大,像一条缝,戴着一副近视眼镜,他的眉毛还算弯。

修改方法:1.从上面描写中,我们不难看出,描写的老师的身份是男是女,“她”与“他”混为一谈,究竟是男还是女呢?2.要突出教师的职业特点,是语文老师还是数学老师,具体特点只字未题。如果不写戴着一副眼睛,还让人不能相信是教师还是其它行业上的人。

修改后:我的语文老师,今年二十多岁,高高的个子,一头黑油油的长发披在肩上,月牙似的眉毛下,长着一双不大的眼睛,经常戴一副金丝边眼镜,每当看到同学们课堂上精彩的表现或我们点滴进步,老师的眼睛总是笑的眯成一道缝。上课时老师的嘴巴像机关枪似的,从她的嘴里喷出话语充满了知识的热情,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赏析:“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如果不改,就不能写出活灵活现的人物肖像。不论是长发和眼睛都注意到了人物身份,通过细致刻画,写出了人物的个性特点。

三、个性鲜明,情感真挚。

写人物外貌要重点写出人物个性特征。常言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眼睛这个心灵窗户中,可以了解人物内心世界,所以作文时,描写人物眼睛十分重要。请看实例:《班长》

原文:她个头矮,但美丽白净。一件米黄色的外套,一条黑色的牛仔裤,一双白色旅游鞋,可爱极了。小鼻子长在能说会道的嘴巴上,仿佛一个小山似的。

原文存在以下问题,1、对外貌描写不够细致,个性特点不明显,并没有写出班长的具体特征来。

引导修改:1、描写顺序上要从整体到部分。2、用褒义词突出个性。

修改后:我们的班长个子矮矮的,身穿一件米黄色的羽绒服外套,和一条深蓝色的牛仔裤,配上一双白色的旅游鞋充满了活力。一头乌黑的头发用橡皮筋扎成马尾辫甩在脑后,跑起来,马尾辫很有节奏地摆动。两个蝴蝶发卡点缀在头上,显得很调皮。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她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就像夜间的星星,山间的小溪清澈透明,有一股非凡的智慧和毅力。

赏析:修改好的片断,可以看出从整体入手,局部有特点的部位细描,能够使人物更加传神。

我们在批阅学生作文时,总说这些孩子是“千人一妈。”要写脸蛋,总是红彤彤、红苹果,写眼睛总是炯炯有神大眼睛,写酒窝要么浅浅的,要么深深的,形成了大众化的脸谱,没有个性。人物的形与神不能达到统一。

写好人物外貌,不仅可以反映出人物社会地位、身份、年龄、职业、更能反映出人物的精神品质。

四、重视指导,广泛积累,强化运用。

篇5:3-4为了写好人物的外貌

眼睛:大眼睛忽闪忽闪乌溜溜的眼珠眼睛布满血丝

会说话的眼睛慈祥的目光明亮的眼睛

凶狠的目光眼睛眯成一条缝眉青目秀炯炯有神

怎样描写人物的眼睛呢?小学语文课本有一篇文章题目就叫《穆老师的眼睛》。课文一开始是这样描写穆老师的眼睛的:小学语文课本有一篇文章题目就叫《穆老师的眼睛》。课文一开始是这样描写穆老师的眼睛的:

“穆老师的眼睛双眼皮儿,乌黑的眼珠又圆又大。”

这只是从外表来写眼睛,更重要的是写好“眼光”、“眼神”。

课文接着写,当“我”上课想玩东西时,穆老师的眼睛好像在暗示:“你怎么做小动作啦!”当我回答问题声音响亮时,穆老师的眼睛又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好像在说:“讲得好!”当“我”病刚好来校上课时,穆老师不时用眼睛看看我,仿佛对我说:“吃得消吗?”当“我们”下课做游戏时,穆老师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像在提醒我们:“哎——当心!我要捉住你们啦!”这样就把眼睛写“活”了。

通过这些生动的描写,我们就可以看出,穆老师是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儿童,善于教育学生的好老师。

鼻子:高鼻梁 鹰钩鼻 酒糟鼻

蒜头鼻 朝天鼻 塌鼻梁

又扁又平的鼻子 又高又直的鼻子 尖尖的鼻子

头发:披肩长发 柔软的头发

齐眉的刘海 秃头(没有头发)

白发苍苍头发乌润 头发稀疏

嘴:樱桃小嘴 抿着小嘴 血盆大口牙:参差不齐的牙齿 白而发亮的牙齿

尖嘴猴腮 厚嘴唇 薄嘴唇咬紧牙关 满口银牙 青面獠牙 嘴唇苍白唇如胭脂

篇6:怎样指导学生写好钢笔字

一、教给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科学的执笔方法

1. 教给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学生在写钢笔字时,应头正,微向前倾,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一尺左右。注意眼睛和笔尖的距离,要随字的大小作适当的调整;脊背挺直,略向前倾;胸部舒张,保持呼吸自如,与桌沿有一拳的距离;两肩放松,上臂自然支在桌面上,小臂平放,双手配合,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纸边与桌面略成十五度角左倾,但不应影响身体重心的移动。

2. 教给学生科学的执笔方法。钢笔似乎人人都会使用,但如果想练好字,还应注意个别细节。一般说来,现在都是“三指执笔法”,也就是“大拇指与食指在上,中指在下紧紧地捏住笔杆,笔杆上部自然地斜倚在手掌的虎口处。其实,光靠这三个手指还不行,无名指和小拇指的作用也很重要,它们弯曲成行贴在纸面上,保证了执笔的平稳。

钢笔执笔讲究“指实掌虚”。所谓“实”,是执笔的手指一定要在指端用力,尤其是中指指甲上端左侧最为吃力,写字多时这里会压出一个小坑,甚至磨出茧来。这儿不用力,笔就抓不牢,运笔也就不得劲。所谓“虚”,是手掌中心要自然空虚,同时也指作为依托的无名指和小拇指不要死压在桌子上,要“虚”提一些,才能使运笔灵活。

二、加强学生钢笔字基本功的练习

汉字是由十几种基本笔画组成的,要想组合得好,必须学好基本笔画、基本笔顺和间架结构。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指导学生从以下入手。

1. 让学生掌握好基本笔画。刚开始学生写出的字横不平,竖不直,撇两头一般粗,捺没有脚,这是基本笔画没有练好造成的。因此,教师应在以后的识字教学中集合一些基础字,让学生练习横、竖、撇、捺、点的写法。每天都坚持练习,学生的笔画书写才能有明显的进步。

2. 让学生掌握基本笔顺。教师在写字教学时,应告诉学生笔顺规则是“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里后外”,督促学生勤加练习,掌握基本笔顺,为今后的写字练习打好基础。

3. 让学生掌握字的间架结构。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对于写好字十分重要。要使写出的字疏密得当、端正匀称,就要掌握一些间架结构的规律。教师在教学左右结构的字时,应要求横要短,竖要长,左边不要升得太高,右边不要降得太低;教学上下结构的字时,应强调横长竖短;教学独体字和其他偏旁组成的合体字时,应强调某些笔画要做相应变化等等。

三、激发兴趣,督促学生写好钢笔字

汉字是美的,它以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墨色的淡浓、行笔的缓急来抒发情感,创造意境,被喻为纸上的音乐舞蹈,可以说,汉字的每一笔、每一画都深具美感。可是,如何才能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对小学生而言,更要注重兴趣的培养。

1.利用信息技术,故事激趣。写字很单调,学生有时未免厌倦。教师可在课前收集一些我国古今书法家的故事、轶闻,通过多媒体一一展示,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的故事,岳飞在沙上练字的故事。将网络上的资源穿插在日常的写字教学中,无疑对学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从而激发其写字兴趣。

2.通过激励评价,提高兴趣。每个人都愿意听别人的表扬,小学生尤其如此。激励就像是“加速器”,能让学生写好钢笔字的信心大增,使写好钢笔字的热情再一次点燃。因此,对于学生的字,教师既要指出他的不足,又要让他看到希望。也就是在表扬中提出意见,使学生容易接受,不受打击。教师的评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激励中有针对性。

总之,字的美丑是一个人的门面,练一手好字是学生形成良好书写习惯的基础,对人的一生都有重要影响。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切实打好学生写好钢笔字的基础,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长此以往,学生一定能练就一手整洁、规范、美观的字。

篇7: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人物作文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学生在生活中会接触很多人,特别是自己熟悉的人,他们有的勤俭节约;有的铺张浪费;有的自私自利;有的乐于助人;有的勤劳,有的懒惰;有的思想上进,品德高尚。将身边不同类型的人用文字真实的记录下来,就是写人的作文。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写人的记叙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

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二、通过几件事写人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

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

三、学会刻画人物

只有事例的叙述,人物形象必然是干瘪的、模糊的。进行具体描写,才能把无穷的生命力倾注到笔下人物。描写人物,可以从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入手,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鲜活而饱满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1.外貌描写

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世上的人千千万,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李逵、鲁智深都是《水浒传》里有名的粗人,但李逵的“粗”是鲁莽火爆,而鲁智深的“粗”却是粗中有细,这就是人物的鲜明特征。

总之,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部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2.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有对话和独白两种。

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语言描写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语言要精心筛选,把那些足以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语言,写进文章中;二是好的语言描写,一定是符合当时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别、年龄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特点。

对话描写有四种形式:说的话写在后面,说话人后面用引号;说的话在前,说话人写在后,用引号、句号;前后各引一句或几句,中间交代谁说的,用逗号;只写人物语言,不写说话人。这四种形式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事业,避免行文死板。

3.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看一个人,不仅要听他怎么说,更要看他如何做,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因此,动作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描写人物的动作呢?

首先,要选择关键性的动作来写。一个人做事的时候,会有许多动作。但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这些动作一个不少地都写出来。这就要求选择那些关键性的、最有意义的动作来写。其次,要写准确。同一个动作可以用很多动词来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气质的动词,才能把人写“活”。有一位作家说过,最难的不是写动作,而是写出有特点的动作,从动作中写出人来。

4.心理描写

心理的人物内心的活动,是无声的语言。人物内心世界,指人物內心的喜、哀、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写的要求是:要真实,要有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写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客观、谨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小学生作文时,大多采用第一人称(“我”或“我们”),采用这种人称作文,就不能用“他想”的形式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因为“我”不可能钻到别人的脑子里去看。此时,可以换一种方式——在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上下功夫,这样可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心理描写除了用“我想”之外,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提出问题,引入所想的内容。

(2)使用假设,流露心理活动。

(3)字里行间,流露着“想”。

(4)直接抒发心中所想。

篇8:怎样指导学员写好金融论文

一、选题

选题即选择研究课题。正确的选题是金融论文的关键一步, 金融论文的成败与否,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题目的选择。因此我们必须慎重对待题目的选择。

(一) 选题的一般原则

1. 学术价值和社会急需原则。

要选择有学术价值的课题。学术价值是金融理论研究和金融论文的生命, 体现在揭示规律、探求真理、促进金融事业发展上。尤其是要选择当前金融领域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在大量的金融问题中, 有些是关系到金融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但与社会生活和金融科学发展密切相关, 迫切需要解决。

2. 量力而行原则。

选择课题要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根据自己的科研能力选择大小适中, 难易适中的题目。同时应当注意选择那些能够获得丰富资料的课题, 这将有利于金融科研工作的开展和高质量论文的写作。

(二) 确定选题的途径

每个人从事金融研究的基本条件都不同, 因而确定选题的途径也不同, 我们必须在坚持上述选题原则的基础上, 寻求适合自己的基本条件的选题,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确定选题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1. 个人偏好法。

即从自己的专长和兴趣入手确定选题。金融理论文章大体可以分为总结实践经验的文章, 研究金融理论、政策的文章等。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进行选择。如果自己对消费信贷问题比较有兴趣, 或在实际工作中从事消费信贷工作, 就可以针对消费信贷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2. 尖刀法。

就是说选择问题的开口要小, 选题在保证有充分的发挥余地的前提下, 要尽可能小一些, 小一些的问题容易说透, 如同尖刀, 可以插得更深一些。仍以上述消费信贷问题为例, 如果笼统地写如何开展消费信贷, 或如何解决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然也可以, 但显然缺乏足够的深度, 如果仅仅写消费信贷某一方面的问题, 就较容易写出深度来。

3. 眼观六路法。

即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 尤其是金融学科已有的研究成果,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多方面开拓思路, 从更广的视角、更高的视点来选择课题。选题本身就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要选择出理想的课题, 就需要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 全方位开拓思路, 进行创造性思维。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办法:如:延伸法、补差法、杂交法、比较法、换角度法等等。

二、搜集材料

搜集资料是金融论文写作的基础和前提。搜集资料是花时多、费力大, 繁琐而艰巨的工作。要占有丰富的资料, 不仅需要勤奋, 还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

1.要围绕自己的论题, 到各种金融期刊、经济期刊、论文集、金融统计报表、金融年鉴、政府文件以及其他文献资料中搜集资料, 并结合自己的论文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

2.要对所选课题中已有的结论和材料进行分类排队, 弄清主次真伪, 以便有重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加以利用。经过筛选, 有的用于总论点, 有的用于分论点;有的用于叙述, 有的用于论证;有的加以详细阐述, 有的用于旁证补充, 以使有用者适得其所, 对无用者加以扬弃。

3.要对搜集来的材料在消化的基础上, 进行认真刻苦的研究, 努力做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特别是对于他人的研究成果和见解, 要采取严肃科学的态度, 合理借鉴或以此为起点开展新的研究, 以从中得到启发。

4.做好数据处理。数据是金融论文写作的重要资料, 数据主要从有关的刊物、年鉴等处取得。对数据的处理主要包括:详细列出有关数据;对某些数据根据需要进行整理和运算;保留科学的有代表性的数据;运用图表显示变化的规律和在不同变化条件下的数据状态;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分析, 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提炼观点

一定的观点可能在实践中形成, 也可能在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形成。无论哪种情况, 观点的形成和提炼都有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 都是对材料进行深入理性的分析、科学的综合的反复思考的产物。在提炼观点的过程中思考篇章布局, 给读者以逻辑缜密、层次分明、浑然一体的感觉, 有利于论文质量的提高, 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精心撰写

有了新颖的观点与丰富的材料, 并不意味着就有了好文章。观点加材料算不上理论文章。一篇好的金融理论文章, 必须形成自己的理论系统, 使观点与材料高度统一, 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要鲜明地提出问题, 严密地分析论证问题, 科学地解决问题。

(一) 提纲与写作

提纲即文章的纲要。撰写文章, 尤其是理论文章, 应该首先编写好提纲。提纲是撰写金融论文的重要步骤, 是确保文章质量、避免大幅度返工的基本前提。

提纲的内容包括标题、基本观点、大项目、小项目等。提纲的编写要慎重, 力求完整、缜密, 切不可草率从事, 否则就失去拟定提纲的意义。

提纲编写就绪后, 文章的撰写就进入了写作的阶段, 即对研究成果进行具体描述阶段。金融理论文章的写作做到:

第一, 要容易为读者理解。为此应观点明确, 结构得当, 叙述准确。明确的观点来源于作者对规律的深刻而明晰的认识。这就需要作者苦心研究, 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出发, 把观点、材料、论证有机地联系起来, 安排文章的结构, 这样就便于读者理解, 要尽量写得简洁, 用词要通俗易懂, 尽量不用那些生僻、晦涩的词语。

第二, 引用要得当, 注释要清楚。为此, 要讲究引用与注释的方法。引文应注明出处, 以便读者查对与核对。

第三, 表与图的运用。应正确地应用与处理表与图, 表与图直观性强, 借助它们常常可以使语言文字很难表达清楚的多种要素间的复杂关系一目了然, 而且可避免文章表述呆板, 因此, 要精心加以处理, 充分发挥它们的表达效果。

(二) 修改与成文

篇9:指导外貌描写,写出人物的“魂”

一、点面结合,有主有次

在描写人物外貌的时候可以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先整体描写人物的外貌,而后截取人物最引人注意的点,进行局部描写,这种点面结合、有主有次的描写方法能给人物增色不少。

有学生在写《最亲爱的妈妈》的时候,花费了大量笔墨描写妈妈的头发、眼睛、鼻子等部位,虽然描写十分细致,但是却并未展现出人物的神韵。在接受了指导之后,该学生改变了写作方法,着重描写妈妈的头发,而其他地方则一笔带过,有主有次地进行了描写:“我的妈妈生有一张鹅蛋脸,一双明亮的眼睛好像天上的星星,妈妈在我心中是最漂亮的。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妈妈的一头黑发里却夹带着很多银丝,银白色的头发在如同瀑布般的长发里显得特别扎眼。仔细看可以发现,那些白发并非全白,而是在根部出现了白色,发梢的地方还隐隐闪着黑色。”这段描写详细地介绍了母亲的头发,有主有次,并且和文章后面的叙述相互呼应:该学生写到母亲的白发是因为操劳家务、操心自己的学习而变白的,并表示自己一定要努力学习,不要再让妈妈增添“烦恼的白发”。

二、工笔细描,突显特征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如果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这句话简单扼要地讲出了要抓住人物特点的描写方法。通过工笔细描的方式能够突显人物特点,避免在外貌描写中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

有一名学生在写《我的同学》一文的时候,刚开始只是简单地描写同学是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却并未详细地描写该女生的外貌,这很难让人对主人公产生整体的印象。在经过指导后,该学生抓住了女同学的眼睛进行描写。“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话一点都不错。她的眼睛清澈明亮,好像两个荡漾着清波的水潭,给人深沉的感觉。她很喜欢思考学习中的问题,每次思考的时候,眼睛总是凝视着远方,乌黑的眸子里闪烁出点点光芒,我知道,那是求知的光芒。”紧接着该学生便开始描写该女同学如何刻苦学习,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练习珠心算,并且在全校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事迹。对于女同学“眼睛”的细节描写突显了人物的特征,让该人物增色不少,使阅读者对这名女生有了深刻的印象。

人物外貌描写有很多方面,作者在写作的时候不可能面面俱到,这时候就要借用一双“慧眼”,找到人物最具有特征的地方,对其进行放大描写,这样才能让人物变得栩栩如生。

三、妙用修辞,形神兼备

在人物描写的过程中,适当地使用修辞手法也是十分重要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够让人物变得形神兼备,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这方面的专项训练,给学生展示一些未用修辞的句子,然后让他们尝试加入修辞手法,进行扩写,补充细节,让人物外貌变得更加丰满。

一名学生写作《运动场上的精灵》一文,描写了班级里的一名同学虽然生来瘦弱,体育成绩不理想,但是却不甘落于人后,每天放学后都去操场上锻炼身体,最后慢慢地赶上了其他同学,表达了自己要向该学生学习的想法。在描写人物的时候,该学生很好地展现了同学在运动场上的坚忍不拔,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在描写外貌的时候过于简单。教师将作文中的若干句子摘录了出来,让大家尝试为作文润色,尝试加入修辞手法。如“他身材瘦弱,在班中是最矮小的”,有学生将其修改成“他身材瘦弱,好像一根青竹竿一样,在班中是最矮小的”,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让形象更为鲜明。又如“他的头上满是汗珠,衣服也已经湿透了”,有学生改成“他满头是汗,如同打开了水龙头,衣服也已经被汗水湿透了”,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该学生在运动过后的状态,让外貌描写更为鲜活灵动。

适当的修辞手法能够给人物形象增添光彩,能让人物变得跃然纸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充实整篇文章。

这个世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同样也没有两张完全一样的面孔,在描绘人物外貌的时候,要由表及里,通过外貌描写展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指导小学生掌握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尝试写出人物的特点,适当使用修辞手法,这些策略都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进行人物描写,展现出人物神韵。

篇10:怎样指导小学生写好人物外貌

关键词 学生;写作文;指导

一、如何写好作文的开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颖且恰当的开头,能使语言文字妙笔生花增添文字魅力,给文章整体增加光彩,使读者产生喜爱之情。

(1)开头四要素阐述。在开头时交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2)开门见山表述法。即文章开头时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直截了当简明概括,引入正文,并将作者的所表述的观点,所点明的文章中心思想表达出来。

(3)景物开头描写法。即文章的开头先描写人、物、景,烘托感情,使读者在景物中触景生情,为文章下文描写做铺垫。

(4)开头问题提出法。即文章开头时提出问题让读者进行思考,引起读者的兴趣,为文章增添吸引力。

(5)开头倒叙方法阐述。即文章开头时将故事的结果说明,随后把事情的原因和经历告诉大家,使文章以一种悬疑色彩呈现在读者面前。

(6)感情抒发开头表达法。即文章开头时将作者的亲身感受及思想感情抒发表达出来。

(7)中心揭示开头法。即在文章开头时将文章中心思想以及文章内容直接概述表达。

二、如何写好文章的结尾

(1)自然结尾法。即用事情的结果作为文章的结尾,事物叙述完了,文章随之结尾。

(2)点题结尾法。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文章结尾法,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如何提炼文章中心和总结文章的中心,尤为重要,内容表达时尤其注意文章基本内容切记充分,或重复开头等。

(3)结尾发问法。即文章结尾时采用发问的形式阐述法。这种结尾法适合于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学生写作文时,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在文中提出设问,反问的方法,进行真情实感的抒发,表达时切记不要牵强附会。

(4)感情抒发结尾法。即结尾时作者对描述的事物抒发真情实感,饱含赞美之情。写作时要注意真实感情有情有抒,切记表达抒情时的娇柔做作不且实际。

(5)启发式结尾法。即结尾时以某种教育或启发的形式表达,恰当的表达使读者产生回味和思考,这种结尾法一般适用于写人、记事、写景类的文章,同学们写作时要注意突出中心思想为主,一定切忌毫无目的描写或为了描写而描写。

上一篇:积极调整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加快促进林业产业发展下一篇:XX年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