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麦子作文三年级作文300字

2024-05-04

种麦子作文三年级作文300字(共14篇)

篇1:种麦子作文三年级作文300字

种麦子作文三年级作文300字

今天,我在大街上捡了一包种子,我不认识里面的东西,就跑回家问妈妈。妈妈告诉我那是麦子的.种子,我决定把这包种子种下去,看看长出来是什么样子。

我急急忙忙去拿花盆,到楼下把花盆里的土换了一下,往花盆里洒了一些水,就小心翼翼地把种子一颗一颗种了下去,又在上面铺了一层土,又浇了一些水,小心翼翼地把花盆放在了阳台上,对它说了一句话:“你们要快一点长大哦。”

晚上,我睡觉的时候心里十分激动,总想让麦子快点长大,所以我还做了个梦,梦见第二天麦子长大了,我高兴地跳了起来。早上都是自己笑醒的。第二天我早早就起床,脸都没有洗,就跑去阳台。哎!可惜我只看见一盆土,什么都没有,十分伤心地走开了。于是,每天早上我都来看看这盆麦子,给它浇浇水,看他什么时候能长出麦苗。突然,在第三天的时候,我发现一颗颗嫩嫩的小绿芽偷偷地冒了出来。我欢呼着跑去找妈妈。“妈妈,麦子长出来了,快去看看呀!”我兴奋地叫到。妈妈拉着我的手说:“麦苗长出来了,这都是你的功劳,你真棒!”我在屋子里跑来跑去,想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这件事,让他们和我一起分享这分喜悦。

篇2:种麦子作文三年级作文300字

三位小伙伴非常高兴,它们心想:“这是一份很珍贵的礼物,同时也在考验我们,那么,我们该怎样利用好这些麦种呢?”

小猪说:“我家正好没有粮食,可以用来作为过年的食物。”

小牛说:“土地爷爷可能是要我们把它作为来年种子,春天到了,我们可以播种麦子,秋天就会有好的收成,就不会挨饿了。”

小猴说:“我建议大家一起合作,首先,拿出来一袋作为麦种,用来种地,剩下的两袋麦子作为我们三个的食物,你们说,好不好?”

小牛听了,高兴地说:“我同意!”

小猪也说:“同意!”

春天来了,它们一起播种、一起施肥、一起浇水,饿了就用剩下麦子做饭,一起吃。

篇3:浅析三年级作文教学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促使他们自发自觉地经常练笔, 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1. 故事式导入

三年级学生对故事最感兴趣, 一上作文课, 我就告诉学生作文就是把听到的大概内容写下来, 接着由老师讲个小故事, 学生听得专心, 笑得开心, 然后让几个同学复述, 最后再分头写作, 这样大家都感到较顺手。批改时, 只要故事较完整, 错别字不多就批“优”等, 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2. 活动式导入

根据三年级学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强的特点, 老师先选大家都能做的小制作、小实验、游戏或课外活动, 让大家参与, 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讨论, 最后有重点地写下来, 这样学生不仅有兴趣而且也有话可写, 效果较好。

3. 情境式导入

就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 让学生发挥想象, 从而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在作文前运用录音、录像、投影等手段创设情境, 为学生提供形、声、色的感官和新颖的直观形象, 如:播放一些动画片, 成语故事或活动开展的录像等, 引导学生听、看、说、议、写、想,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讲评时, 可以把一些好词好句好段好文录音下来, 这样不仅对学生作文有很大的帮助, 而且充分调动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二、鼓励学生自己积累语言

人常说“厚积薄发”, 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 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 只有不断地鼓励和督促, 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 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开学初, 班上成立了“图书角”, 全班选出两名同学担任图书管理员, 学生利用中午、课间、自习时间借阅图书。到后来, 这已不能满足许多学生阅读需求, 各小组成立了自己的图书角, 由组长负责借阅, 学生把自己家的图书拿来, 互相传阅, 可供阅读得书籍一下子多起来了。我又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竞赛、朗读比赛、成语接龙、讲故事比赛和语文知识竞赛等有趣有益的活动, 开展“读书会”, 交流读书的方法及体会。因为学生读的多了, 写作水平无形中得到提高。

1. 引导学生说真话, 写真情

尽量避免让学生去刻意模仿、套用某种格式, 这样做的结果, 将直接导致作文教学陷入死胡同, 到头来学生没有自己的话可说、可写。要相信只有写出真情实感, 才是好作文。

2. 给学生抒发情感的机会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 创造和谐、融洽的氛围, 让学生畅所欲言, 说自己的真实想法, 写自己的真实感受。

3. 引导学生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感受

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会“有事可写, 有话可说”, 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刚开始, 可能有许多学生不知写什么, 怎样写。教师在命题和选材上都要尽量贴近小学生熟悉的生活, 要写他们熟识的、易于理解的和他们感兴趣的真人真事, 写他们观察到的实景实物, 才能写得真实、具体、生动, 才能达到“不说假话空话”的要求。另外也不能“老调重弹”, 今天写“一件有意义的事”, 明天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 时间一长, 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 无形中削弱了学生的作文兴趣。

三、指导作文, 切忌泛泛而谈

1. 写前指导要说写结合, 先说后写

每一次作文指导, 教师先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冲动, 当学生看到写作题目及要求后, 或展开想象, 或马上联想自己的生活经验, 或引用别人出色的材料, 有一种急于表达的渴望。这时, 教师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 每一个学生参与讨论的过程, 倾听别人的说法, 发表自己的观点, 从而, 相互之间受到启发, 为动笔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不能对学生进行过多限制, 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 如果条条框框限制太多, 学生的畏惧心理就会更加严重, 写出的文章也会内容空洞, 缺乏活力。

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总体特点, 选择合适的题目, 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 要使学生觉得有话想写, 有话可写。即使学生在选题上稍有出入, 也不能一步封杀, 扼杀学生的仅有的一点写作兴趣。

3.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 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 多鼓励, 多表扬, 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

篇4:作文教学需要确立三种意识

【关 键 词】 作文教学;课程意识;文体意识;言语建构意识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的过程是语言积累和运用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涉及注意、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情绪等多种心理活动。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不仅要有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作基础,还需要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语文教师而言,首先,要明确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的作文训练序列,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技能和良好的写作习惯,逐步形成写作素养。其次,要明确学生习作的文体要求,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掌握小学阶段主要文体种类的写作特点和写作技巧。第三,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作为“例子”的作用,通过各种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扎实经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过程,习得言语表达技巧。简而言之,作文教学必须确立课程意识、文体意识和言语建构意识。

一、确立课程意识

教师首先要明确语文课程性质,把握课程的核心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首要而核心的目标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应该是指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条件下,扎实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学习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写出课文故事和具体情境,在洞察作者匠心的同时,获得言语表达知识的增长,获得言语表达技巧与经验的借鉴,感悟写法,并通过有针对性的语言交际实践,“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其次,是从教材中梳理出小学从写话到习作的训练序列,遵循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的规律,从低到高发展学生的言语表达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相应的作文知识和言语表达能力。教师要借助语文教材这个例子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写作练习,在具体的言语交际情境中(即听说读写的情境)落实听说读写的训练,让学生学会规范地使用语言文字。三个学段作文训练具体体现为“句子——段落——篇章”的训练,教师在选取习作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和实施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明了并遵循教材编排的这个训练序列,做到学段备课与学期备课相结合,单元备课与课时备课相结合,把准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需要,确立教学支点,发挥每一次习作内容的最大教学价值。

第三,是关注各学段学生的内部思维机制。符合规律性是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学生是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和发展着的人,小学阶段是学生实现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关键时期,强烈的交流与对话需要是小学生作文的内在机制。小学生不断发展的内部心智水平发展阶段直接影响到其外部的交流方式:从童真想象到观察描述再到个性表达。作文教学必须关注每一位发展阶段的人,顺应其认知的天性,符合其认知的规律。然而,作文教学一直处于学生内部迫切的需要与外在学习行为抗拒的尴尬状态,归根到底,还是语文教师未能透彻地理解和全局性地把握语文教材,未能理清教材中符合学生心智发展规律的训练主线,导致作文训练孤立化、教学内容知识化、教学方式单一化,使作文变成了为写而写的了无生趣的机械训练。因此,教师必须遵循小学生心智发展的阶段性,坚守作文作为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表达的初衷,深入解读教材的习作要求,把握其内在精神,并把它转化为跟学生生活相关的交际需要。如指导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组习作“生命的启示”,教师要认识到,中年段学生正处于对生命的浑沌认知,到对生命产生敬畏的心理关键期,作文恰好让学生拥有这个成长的契机,引导学生借助课文的学习和感悟,联系生活观察与思考,学习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对生命的认识与感悟。

二、确立文体意识

小学阶段作文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写作,而是写作的基础训练,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让处在写作初始阶段的小学生培养写作兴趣和信心,学会用规范的语言真诚地与他人对话交流,掌握各种语境的表达方式,提高对现实生活的适应能力。然而,有不少语文教师片面理解课程标准的“小学阶段淡化文体写作”的理念,误认为不需要进行初步的文体写作,不需要顾及学段学习的渐进性,在阅读教学中体现为文体不分,随意选取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在作文教学中盲目地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导致学生的作文训练长期处于浑沌状态,低水平重复,不少学生对于不同学段的同一话题的作文,只能写出同一水平层次的作文,甚至写的是同一篇作文。因此,教师必须确立文体意识,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文体习作。

首先,要梳理与把握教材文体,整合利用教材资源。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材的体裁样式与儿童世界具有同构性,以儿童文学类体裁最为常见,如童话、寓言、故事、儿歌、古诗词、儿童诗、散文等,实用类文体如科普文章、日记、书信等,无论从内容还是言语表达形式,都具有富有情趣、句式简洁等特点。相应的作文训练文体大致以记述类为主,如记叙或描写人物、事情、风景、物品、活动等,此外,还有想象文、应用文、自主文以及针对某一现象谈看法等等,作文要求体现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螺旋提升。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组的习作——“在编写童话的基础上讲演童话故事”,教师在把握本次作文要求的基础上,还要对教材进行梳理比较,明了学生学习童话的经历:阅读体验童话(第一、二学段课文中的童话故事)、演童话故事(三年上册《陶罐和铁罐》课后选做题“我们来把这个故事演一演”)、说童话故事(三年级下册《七颗钻石》课后选择题“这个故事真神奇,我要展开想象讲一讲这个故事”),梳理出同一类型作文在不同学段中的不同要求,编写童话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从三年级上册第七组习作编写童话故事“请你任选几种动物做主人公,编一个故事。先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然后写下来……”,到本次习作的“自己选择几种动物,或者几件物品,以它们为主人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事,编成一个故事写下来。也可以写你续编的小木偶的故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的过程中,尽情体验童话带来的快乐。

其次,要合理适度地进行文体辨析与训练。小学阶段学生写练写人记事的作文次数不少,但对于写人与记事依然难以分辨清楚。教师同样可以借助教材,合理适度地帮助学生进行文体辨析和训练。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组习作有两个写作角度,一是仿照《少年闰土》的写法,用一两件事来介绍小伙伴,要写出小伙伴的特点。另一个是根据教材提供的一个开头,展开想象的翅膀,续写“我”和陈明后来发生的事情,要把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写清楚、写具体。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这两个习作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其共同之处都还要写出具体的事情,不同的是前者属于写人文章,以写人为主,写事情是为了突出人物的特点;后者属于记事文章,要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教师明确了这次习作应该“教什么”和“怎么教”,就能站在语文课程的制高点,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提高习作教学实效。

三、确立言语建构意识

当前作文教学普遍重视习作兴趣的培养,在“写什么”上用力过多,对如何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指导不够。有的教师一味追求字数,以为学生写得越长越好,写的字数越多越好,结果导致学生以为写作文可以随便写的,更加不会关注言语表达,作文成了学生废话的堆砌,学生的言语表达意识更加淡化,使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成为一纸空文。这对学生提高言语表达能力显然没有任何帮助。因此,语文教师需要确立言语建构意识,摆正作文作为学生重要的语文能力的位置,回归作文作为言语交际的主要方式的本来面目,发掘语文教材中言语表达的典型例子,结合学段训练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切实经历“言语形式——言语内容——言语形式”的过程,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有序进行言语表达的片段训练;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言语内容——言语形式——言语内容”的过程,在借鉴经典进行写练的基础上扎实地进行自主习作。

(一)培养语言文字的敏感度

朱光潜先生坦诚地说过自己关注“语文”的经历:“从前我看文学作品,摄引注意力的是一般人所说的内容。如果它所写的思想与情感本身引人入胜,我便觉得它好,根本不注意它的语言文字如何。反正语文是过河的桥,过了河,桥的好坏就不用管了。”后来,他逐渐关注语文了,“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文。如果它在这方面有毛病,我对它的情感就冷淡了好些。我并非要求美丽的词藻,存心装饰的文章甚至使我嫌恶;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彩妥帖,心里所要说的与手里所要写出来的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夸张,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那一句话只有那一个说法,稍加增减更动,便不是那么一回事。这种精确妥帖的语文颇不是易事。它需要尖锐的敏感,极端的谨严和极艰苦的挣扎。一般人通常只是得过且过,到大致不差时便不再苛求。”

朱光潜先生所说的“语文”,不是语言,而是言语。语文教学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对字词句、标点符号等的关注与体验,构建起或更新自身的言语世界。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建立“语文”的概念,在阅读中思考课文到底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即作者是如何运用合适的语言文字写出自己的心意的),为什么要先说这个后说那个,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比较感悟;对表情达意起关键作用的词句,涵咏体悟,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只有用心关注语言文字了,学生才能细致表达,把心思用在说好每句话上面。教师可以挖掘课文典型的言语引导,如《圆明园的毁灭》的第一自然段,先让学生概括段意,再引导学生读中比较段意与原文:“这两句话讲的是同一个意思,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由此感悟作者的表达匠心。当学生发现“语文”魅力的时候,“语文”便从此进入了学生的视野范围,成为学生关注与使用的对象。小学生长于形象思维,需要借助具体可感的例子自下而上地掌握表达方法。表达,需要学习,需要借鉴。借鉴什么?借鉴经典。积累经典是借鉴经典的前提,言语表达技巧运用的娴熟程度取决于经典积累的多少,以及技巧运用的数量与质量。教师要善于借助课文为学生借鉴经典提供适当的帮助。

(二)掌握有迁移价值的言语表达形式

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可迁移的言语表达,并触动于中,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写出自己的观察、思考和想象的重要前提。教师需要深入地解读文本,发现课文中带有迁移价值的言语,确立以语言体验和感悟为核心的教学支点,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体验、领悟。那么,这个最具迁移价值的言语表达形式是什么呢?在小学阶段语文教材各个学段的常见文体中,我们可以发现,对话描写是运用得最多的,无论是记叙文还是童话故事。细读文本中的对话描写,我们还会发现,对话描写常常带动着其他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等,这就构成了一个以对话描写为中心的描写组块。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前14个自然段的突出写法就是对话描写,而其中的对话描写带动着多种描写,教师可以借助故事语境,引导学生立足于对话,聚焦对话的提示语,体验其中,并进行拓展迁移。当学生掌握了“对话描写组块”的技巧,就拥有了一个极有力的言语表达武器,达到提升言语表达的目的。

(三)激励学生进行自主的言语交际

作对于小学生而言,表达的最大障碍是表达意识的缺乏,只为写而写,只为迁移写法而练写,根本没有考虑自己因表达的需要而写,不知道要表达什么,为什么要表达,也不知道写给谁看,对方对自己所写的东西会有哪方面的阅读期待,自己该写什么或者该怎么写才能真正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因此,教师要善于借助动态的生活情境,为学生搭建起自主表达的言语交际平台。如名著欣赏、表演课本剧等,都可以让学生留下鲜活的形象和丰富的的语言。又如班级“流动日记团队PK”,既可以让学生满足自己在成长过程的对话与交流的内心需要,又可以在与同伴比较和师生评价中不断地获得言语表达的进步;学生在书写中渗透与内化写作知识,快速形成作文能力的同时,还极大程度地激发团队合作意识和习作乃至于创作的热情。可以说,动态的言语交际,能有效强化学生的表达意识,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总而言之,要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落实高效课堂,语文教师必须做到心有全局,确立课程意识、文体意识和言语建构意识。

【参考文献】

[1] 吴忠豪.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 朱光潜. 谈文学[M]. 广西:漓江出版社,2011.

篇5:种麦子作文300字作文

路上透过车窗,我被路边的景象深深地吸引了。放眼望去,是无边无际的麦田,好像一条金黄色的毯子平整地铺在那里。近处是碧绿的树木,远处还有青青的草和点点小花,真是美极了!

不知不觉就到了姥姥家,姥姥正要去收麦子,我就和她一块儿去。姥姥告诉我,我们吃的馒头、面条都是麦子经过加工做成的。到了田地,我被吩咐干最轻的`活:拾麦头。我一手拿着袋子,一手拾收割机收掉落的麦头,脸被晒得热热的,汗也吧嗒吧嗒直往下落。可是我一点也不觉得累,并想起一首诗《锄禾》,写的不正是这种情景吗?

篇6:种麦子作文三年级作文300字

第一次种麦子小学一年级叙事作文250字

姥爷把土一松,又用犁把中间拉开一道道沟,就让我们开始种麦子,我们用手拉式的播种机开始拉了起来。先把麦子装进播种机,开始拉了起来。妈妈和姥姥在前面拉,我在后面扶着,由于开始没有经验,两次把播种机里的麦子洒了出来。

在种一个小洼的时候,我们犯了难:这里在下雨的时候存了不少水,翻出来了一些大泥块,你说不种,这块地还很好,怎么办呢?这时姥爷把那那写大泥块给砸破了,这样就可以勉强种了,

小学生作文大全

通过种麦子这件事,我知道了干什么事都不容易。

篇7:割麦子作文300字

来到实践基地,我一下子惊呆了。小麦已经变得金黄,像一束束浪花,或许因为头太沉,它们把“小脑袋”垂了下来。一阵微风吹过,麦子摇摇摆摆,好像在说我们已经成熟了。马上,一位老师开始教我们怎么割麦子,只见他一手拿着镰刀,一手抓住小麦的秆,用刀轻轻地一挥,一株小麦便得手了。

看过示范后,大家跃跃欲试,也拿起镰刀纷纷去割。有的和同伴一起,有的自己单枪匹马地奋斗。我盯着小麦,按照老师所教的方法,随着“咔嚓”一声,小麦就被割了下来。一阵忙碌后,大家都汗流浃背,满脸通红。接下来,大家接二连三地拿着一小把麦子放在打麦机上面脱粒,因为一直不停地举着麦子,我的胳膊都酸了。

篇8:割麦子作文300字

你见过镰刀吗?你知道镰刀是什么样子的?镰刀是干什么用的?你收割过麦子么?我见过镰刀,它像阿拉伯数字里的7,一横是用刀片做的,一竖是用木棍做的。镰刀是收割麦子用的。我收割过麦子。

星期六下午我们一起到郊外看麦子。到了郊外,远远看见整齐的条播麦子都成熟了,像一条金色的带子。走进麦田,我们才看清楚,成熟的麦穗颗粒饱满,粒粒都胀鼓鼓的,像要爆裂开来。这时我看见一位阿姨手拿镰刀,正在收割麦子,我走过去让阿姨教我割麦子。我弯下腰,左手抓住一把麦子的上半部分,右手拿住镰刀,把它放在麦子的下半部分,镰刀的刀头向我身体的左后方向使劲一割,一把麦子就被我割下来了,我抓一把割一次,一会儿就割了一大堆,累得我腰酸背疼。

我终于学会了割麦子。

篇9:看麦子作文300字

经过丝丝春风和细细春雨的教导,小麦也渐渐长大了,长得越来越高了。也长出了绿油油的麦穗,它们从稚气未脱的孩子长成了成熟稳定的成人。

夏天来了,炎炎的夏日把春风哥哥和春雨姐姐都赶走了。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大地上的水都被蒸发了,陆地上的植物更是饥渴难耐。小麦不怕,因为它们有农民伯伯的精心照料。小麦也渐渐老了,慢慢发黄,已经没有年轻时有活力了,变得苍老了。但农民伯伯看到了个个饱满的麦穗,心里高兴的不得了。乐滋滋的说:“今年又有好收成了。”丰收的季节到了,农民伯伯开着拖拉机来了,收割机也在麦田里大显神威。

篇10:三袋麦子作文300字

小猪看着红通通的苹果,开心地喊道:“太棒啦!我最爱吃苹果派了!”他迫不及待地把苹果做成苹果派和苹果大蛋糕。

小牛捧起又红又大的苹果,看了又看,心想:多好的苹果呀,我要分享给我的弟弟、妹妹、爸爸、妈妈、奶奶和爷爷们一半袋苹果,自己吃另一半苹果。

小猴呢,觉得面前的这袋苹果可以做成苹果派拿到街上卖。

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小猪、小牛和小猴。

他先到小猪家,小猪说:“感谢您去年送给我那袋苹果,让我吃到了最好吃的苹果派。”说着,不由得舔了舔嘴唇。看着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土地爷爷忍不住哈哈大笑。

告别了小猪,土地爷爷来到了下牛家。小牛告诉老人:“去年您送我的苹果我分享给了弟弟、妹妹、爸爸、妈妈、爷爷和奶奶。”老人点点头说:“你真孝顺。”

最后土地爷爷来到了小猴家。小猴说:“去年您给我的苹果,我做成了苹果派拿到街上卖,卖的价钱还不少呢!”老人抚摸着小猴的头,兴奋地说:“你真聪明!真能干!”

篇11:有关三袋麦子的作文200字

一天,小猪家里的粮食全部吃完了,钱也花光了。听说好朋友小猴收获了许多麦子,就想跟小猴借一些麦子。

小猪来到小猴家里,对小猴说:“亲爱的小猴,你那么聪明能干,能不能给我一些麦子啊?”小猴说:“可以,但你不能拿回去全吃了,要去种才能收获更多的麦子。”小猪高兴地答应了。

小猪抱着一袋麦子一颠一颠地回家了,回到家他就把半袋麦子种下了地,希望秋天的时候能收获好多的麦子。把另外半袋麦子磨成了面粉,做成各种各样的

秋天终于到了,小猪看着丰收的麦子,开心地去告诉小牛和小猴,他开心地绕着圈子,嘴里喊着:“太好了!太好了!我也有好多的麦子啦!”小牛和小猴看着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也跟着笑了起来,

 

小牛说:“土地爷爷可能是要我们把它作为来年种子,

小猴说:“我建议大家一起合作,首先,拿出来一袋作为麦种,用来种地,剩下的两袋麦子作为我们三个的食物,你们说,好不好?”

小牛听了,高兴地说:“我同意!”

小猪也说:“同意!”

春天来了,它们一起播种、一起施肥、一起浇水,饿了就用剩下麦子做饭,一起吃。

秋天到了,三位小伙伴收获了丰硕的麦子,通过小学生作文大全

地里的麦子很多,一块一块黄黄的,排列很整齐。风刮起来,麦子象海浪一样,一起一伏的特别好看。我走近麦田看到麦子有两尺多高,麦杆一节一节的,好象竹子一样向上长着。顶上的麦穗长的很多的长刺,看上去象小刺猬一样,拨开麦穗的外衣看见了胖胖的麦粒,妈妈说今年一定是个风收年。

 

篇12:麦子七年级作文600字

麦子长得很可爱,密密齐齐的刘海挂在额头上,小脸蛋红彤彤的,还刚刚上一年级的她十分腼腆,翘着屁股,屁颠屁颠地跳进了电梯。

麦子上了楼,到了我家,她那只小巧的脚丫子不能停歇,蹦蹦跳跳,直到我给她套上了和她并不相配,笨重的大拖鞋,她才行动不便,得以安静下来,这天真烂漫的劲儿,和我小时候倒有几分相似,我看到了儿时的自己,原来孩子的本性都是一样的。

进了书房,她坐下来,又殷勤地拿出两盒喜糖,“姐姐,送给你!”她说的含糊不清但又很想说清楚。这喜糖包装,真是精致,一盒红底金纹,金色的花儿盘绕在盒子上,一朵朵栩栩如生,仿佛在唱着幸福的歌;一盒包装很简单,只是一个爱心盒子上系了个蝴蝶结,但简单也许就是一种美丽,散发着别样高贵的气质。虽然它们只是两盒喜糖,但是它们身上溢出孩子的纯真。

麦子在作业时十分认真,真有一股拼搏向上的气儿,不断地鼓动着身边的人。她拿出一本拼音本,双手放在上面,无比神圣地用手指着,摆好嘴型,再铿锵有力地读出来,我真不敢想象,那么小的孩子,竟然可以迸发出那么大的力量,让人敬佩。她读时稍有咳嗽,也许是感冒了,她一面捂住鼻子,擤着鼻涕,一面大声地读着拼音,很努力地摆好嘴型,大大圆圆的眼睛紧紧地盯着课本,似乎生怕读错了似的。

篇13:种麦子作文三年级作文300字

樱花是圆形的,很小很小,颜色是白色或者粉色的,芳香四溢,十分美丽。樱花虽然很小,但是,它在一颗樱花树上长得十分茂盛。所以,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让人沉醉其中。樱花上,那晶莹的水珠,更是无与伦比。

樱花不仅美丽,而且还非常香。有一次,我和朋友们一起去踢足球。突然看到三颗樱花树,我们立刻放下手中的足球,奔向樱花树,看见一朵朵樱花不遗余力,尽情的绽放。这感觉使人恍如身临其境,一朵朵樱花在微风下,逐渐的,徐徐的落下,光荣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尽管,樱花已经落到了地面上,可是,地面上的樱花像洒上了香水似的,依然那么芳香四溢。

樱花不仅美和香,而且不像其他花那样,比如牡丹花很娇气,夏天不能太热,冬天也不能太冷。兰花太骄傲,不是我们能服侍得了的。而樱花,不娇也不傲,不像其他花那样只注重自个儿,而樱花却非常喜欢团结,人多力量大。樱花注重团体,不离不弃。有美味的肥料也不会独自享用,而是分给自己的同伴,我们一定要学习这种团结的精神。

樱花,是多么美丽啊,是多么芳香四溢啊。那迷人的芳香使人身临其境,无与伦比了啊。

篇14:种麦子作文三年级作文300字

桃花已经开了不少,花瓣一个挨着一个。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上去胀鼓鼓的,好像随时会破裂似的;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黄色的蕊。

这么多桃花,一朵比一朵漂亮。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那美丽又可爱的桃花,可真好看啊!

我仿佛觉得自己就是一朵桃花,穿着粉红的衣裳站在阳光下。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开始欢笑,不光是我一朵,一树的桃花都在欢笑,笑得花枝乱颤。风过了,我停止了欢笑,羞答答地站在那儿。蜜蜂飞过来,告诉我昨日采蜜的快乐;小鸟从天上飞过,告诉我虫子的美味……

上一篇:对事负责是美德作文下一篇:写北京长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