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疏影姜夔,疏影的意思,疏影赏析

2024-05-04

疏影,疏影姜夔,疏影的意思,疏影赏析(精选12篇)

篇1:疏影,疏影姜夔,疏影的意思,疏影赏析

疏影,疏影赵文,疏影的意思,疏影赏析 -诗词大全

疏影

作者:赵文朝代:宋体裁:词 寒泉溅雪,有环佩隐隐,飞度霜月。易水风寒,壮士悲歌,关山万里离别。杨花浩荡晴空转,又化作、云鸿霜鹘。耿石壕,夜久无言寂历,如闻幽咽。云谷山人老矣,江空又岁晚,相对愁绝。玉立长身,自是胎仙,舞我黄庭三叠。人间只惯丁当字,妙处在、一声清拙。待明朝、试拂菱花,老我一簪华发。

篇2:疏影,疏影姜夔,疏影的意思,疏影赏析

疏影,疏影周密,疏影的意思,疏影赏析 -诗词大全

疏影

作者:周密朝代:宋体裁:词 冰条木叶。又横斜照水,一花初发。素壁秋屏,招得芳魂,彷佛玉容明灭。疏疏满地珊湖冷,全误却、扑花幽蝶。甚美人、忽到窗前,镜里好春难折。闲想孤山旧事,浸清漪、倒映千树残雪。暗里东风,可惯无情,搅碎一帘香月。轻妆谁写崔徽面,认隐约、烟绡重叠。记梦回,纸帐残灯,瘦倚数枝清绝。

篇3:疏影,疏影姜夔,疏影的意思,疏影赏析

随着茶楼数量的增加, 茶楼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 大多快餐式的设计模式导致了人们的审美疲劳, 因此对于茶楼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深圳的清音茶馆、广州的茶艺馆、上海的海派茶文化、杭州的天堂水、成都的盖碗茶等具有特色的茶楼很吸引消费者的眼球。疏影弄空间——这些茶楼的成功不仅在于茶本身的品质, 服务态度等因素, 同样对茶室中的空间景观元素进行了周到的考虑。光影元素作为茶楼景观是影响消费者的重要元素之一, 由于光影独特的时空的特征, 其“画虎画皮难画骨”, 能确保茶室在市场上的唯一性。因此, 研究光影与茶室中原有的设计相结合;借由光影空间, 从视觉上增加茶室的空间感和舒适感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光影运用在茶室中的作用

人们所感知到的空间都是光影与实体共同形成的, 一部分光照射到实体上, 产生了影, 光与影的结合产生了光影空间——虚空间。

“光”分为自然光和人造光。自然光指太阳直接或间接产生的光, 包括日光、月光等;人造光就是通常所称的人工照明。自然光是人类最宝贵的光源, 但在茶楼主要集中的大中型城市, 自然光由于常被高楼大厦阻挡和受天气影响等从而造成不确定性。而人工光正好能够弥补自然光在外部环境、天气上的问题, 它本身的可塑性非常强, 既能够满足自然光由于受到气候、时间等条件约束无法达到照明功能, 还能够美化环境营造出空间造型及尺度、意境等, 使得设计以最完美的形式展现出来。

影, 一是指光线被物体挡住, 映在地面或者其他物体上的投影, 又指镜子中、水中等反映出的物体的形象、倒影。影子是光影应用的重要手段, 它能够表现时间和气候, 创造特定的空间氛围并能够帮助人们感受景物的质感、形状。从视觉角度、景观效果上考虑, 影比光更能够表现空间、装饰空间。

光影空间和实体空间表面上看是一明一暗相互矛盾, 实际上他们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 他们相伴而生、彼此依存。光影空间与实体空间又是一对矛盾的对立, 它就是虚与实、刚与柔、阴与阳等对立的力量。设计时通过光影的运用营造虚空间, 用虚空间创造实体的基调。实体空间是虚空间存在的前提, 而虚空间则衬托出实体空间的可见, 虚空间与实体之间或连接、或延伸、或对比, 随着时间与季相的变化有静止的空间成为动态流动的空间。

——视觉效果的作用。光影空间能够扩大空间的视觉感受, 江南园林虽然小巧, 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搭配合理, 这就是因为在设计初除了基本的景观设计之外, 更添加了光影的设计, 产生了虚空间。在茶室的设计中也可通过光影的设计, 营造虚空间, 从视觉上改变实体的空间、色彩、形态, 达到创造虚构空间和茶室实体空间连接, 扩大用户体验。

美国建筑师理查德·迈耶认为“建筑是运用光的艺术”。光影的运用对于茶室的展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体空间和光影空间有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视觉中有了光, 才能发挥视觉功效, 才能在空间中辨认物体的存在。光能使同一件物品发生形态上的变化, 这种变化不是真正的变化, 而是光的影像。图1是光影改变实体空间的一个例子, 通过光暗的交替运用, 使正方形在视觉上产生了几何变化。色彩与光影的结合是茶室设计关键手法。包括室内的陈设, 装修材质、体量感、凹凸变化、比例尺度等。正如美国设计大帅罗杰斯所说:“建筑是捕捉光的容器。”如果容器内的材质、肌理体积发生变化, 同一种角度产生的色彩也是不同的。

灯光艺术曾经是一种单纯静态的艺术, 由于很多控制系统控制灯光的出现, 进而发展成一种动态的光影艺术。现如令灯光可以在光束、色彩、图形中随意地自动变化, 也可在三维空间中展现自己独具一格的魅力。仔细观察图2, 如果觉得上面的多边形比下面的暗淡, 那么你就掉进了光影的陷阱。

光影的设计中, 色彩是不可或缺的设计元素。色彩会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影响, 在心理学上, 对于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叫联觉现象。人们的颜色感觉容易引起联觉, 颜色容易对人的心理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图3中的圆其实都是同心圆, 但由于黑色、红色线条的影响, 相信不少人觉得它是漩涡, 而设置茶室时, 同样可以采用光影, 设计茶室的架构。

——层次上的作用。植物具有向光性, 而人也一样, 注意力总是被视野中亮度较大的部分所吸引。所以通过光的设计, 可以塑造空间的主从关系。在茶室设计过程中, 最有趣味和最需要强调的部分, 就是采用与周围环境对比较大的亮度, 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 因此利用光可以在空间中形成视觉中心。当室内具有多种活动的空间时, 为了使使用者能够自由地选择所需要的集中点, 并且能使他的注意力集中该活动空间而不分心。即使实体空间在尺度、位置、色彩等方面有明显的主从关系, 为了不致造成某个活动空间处于支配地位, 也可以用光影来改变空间原有主从关系。

茶室中存在非常多的视觉信息, 使人目不暇接, 但人们急需从中找到他所需要的东西。这就需要有指向的信息来确定活动的意向。基于这一点, 可以通过光的运用, 来突出环境空间的涌动导向作用, 达到指引人流的作用。通过虚空间明亮对比的“明框效应”, 以吸引人的视觉注意, 从而使人明确活动意向。

光影可构建空间序列, 主要是以明暗、亮度差异、光照面积大小、空间的开合、张扬收敛、形状变化来实现的, 形成有韵律、有节奏、有情感的空间序列。序列可以由多个空间组成, 也可以在同一空间内构建抑扬顿挫的空间序列。更可以用多种手段如光色、透光、反射、遮光、滤光、控光等构成多种各具特色的光空间, 其序列的节奏、韵律, 则常常体现在光塑造的空间尺度、光的亮度、光影的造型、光的色彩、光与材料的配合、光的动静等因素与人的生理心理相结合, 完美地把空间序列抑扬顿挫特性表达出来。使同一空间中形成多层空间序列, 人在行进中能感到空间的微妙变化。

光影的运用, 可以增强或减弱空间的知觉深度和层次, 实体空间的大小、距离、位置等尺度造成了视觉的深度感, 但是物体的亮度梯度, 色彩梯度、肌理梯度是知觉深度重要因素, 其中光的亮度梯度是关键因素。当光的投射方向、角度、色彩变化时, 空间的亮度梯度起了变化, 空间的深度感也随之变化;当亮度梯度时断时续, 则会产生浑度方向的跳跃。如果光照使空间没有亮度梯度, 会使空间失去深度感;当彻底消除了空间每一角落的黑暗时, 空间也就彻底失去了深度感和层坎, 失去光明与黑暗的交融美和对比衬托美, 形成没有层次的空间, 使空间呆板、枯燥, 使人兴趣索然, 甚至烦躁、疲劳。因此, 功能决定空间的“量”, 功能决定空间的“形”, 功能决定空间的“质”, 功能决定空间的组合形式。

——意境上的作用。茶室虚空间的运用能够赋予茶室不同的气质和意境。在虚空间的设计中, 采用以光造影, 以影造型, 影衬托出光的可见, 营造的虚空间与实体空间的虚实结合, 将人们对茶室的体验放大化。虚空间所营造的丰富和深邃内涵作为人类审美取向和精神追求的载体之一, 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光影创造虚实对比之美。透过光影产生的“虚空间”与装饰形成的“实体空间”的对比, 光影之美、以实显虚, 以虚衬实, 虚实相生。茶室中光的作用形成的“实境”, 给欣赏者提供明确的空间形态, 而影形成的“虚境”, 光与影的结合, 使人在视觉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主观感受, 体验空间中可感内容之外的更为深远的意蕴, 使欣赏者不仅受实境的触发而进行审美联想, 而且能超越审美对象的实境。根据欣赏者的审美经验和理想, 在想象与联想中补充、丰富、发展甚至改变实境的内容。

光影创造时空动态之美。动态美相对于静止而生, 光影创造的时空动态之美是一种变化、灵动之美。光影作用的空间不仅仅是空间的独立存在, 也必然具备了时间的维度。在空间之中, 光影对空间的影响和作用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时间、季节的推移, 当光的投射方向、角度、色彩、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 空间的亮度梯度也会随之变化, 阴影也随之发生位置、形状、长短、面积、层次、明暗、疏密等因素的变化, 人们感知空间的知觉与心理深度也随之变化。空间中的光影承接与引导的是时空的变幻。光影呈现出曼妙多姿的变化, 使静态空间在动态时光中具有了动势。空间成为动态的流动空间, 具有了动态之美及生命的活力。

光影创造韵律秩序之美。“秩序”就是有条理、不混乱的状态, 贡布里希说:“有一种秩序感的存在, 它表现在所有设计风格中, 而且, 我们相信它的根在人类的生物遗传之中。”秩序感深深地积淀在人的视觉心理之中, 同生活和艺术产生不解之缘。“秩序性”具有节奏与韵律的数列和谐感, 是空间环境设计中的重要审美因素, 光影所呈现的秩序性具有其特殊的审美意向, 光影的空间序列像音乐一样, 富于节奏感和韵律, 形成秩序之美。光影的秩序性是环境空间秩序美的一种体现, 自然光及灯光的巧妙运用形成的光影可以使空间环境构建空间序列, 这种空间序列的节奏与韵律是以光影的造型、色彩、明暗差异、明度渐变层次、光照面积大小、光影的形状与动静变化等因素来实现人的生理心理感受的。利用光色、透光、反射、遮光、滤光、控光等方式形成的光影构成, 就像是跳动的音符那样, 是有韵律、有节奏、有情感的空间秩序, 完全地把空间序列抑扬顿挫的特性表达出来。“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就是因为它们都是通过节奏与韵律而体现的秩序造成美的感染力。

光影创造情感意境之美。光影的美是整体性的美, 无论美以何种形式出现, 都是意境之美。光影设计时根据整体性原则, 光影之美的最终目标都要归于整体视野下来欣赏意境之美。将所描绘的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成一整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即感性的艺术形象及其与审美主体的情感相融而产生的艺术情趣、氛围及它们可能触发的丰富艺术联想和想象。意境是对光影空间在意念和情感中激起的物外之境、象外之象、景外之情。光影是塑造情感空间, 表现室内空间意境强有力的语言之一, 在空间中, 根据空间功能的需要, 利用光影的心理特性, 或产生神圣崇高、幽静神秘的空间意境美;或产生清新安详、欢快奔放的自然空间意境美;或产生小桥流水、粉墙黛影的江南空间意境美;或产生结构精细、技术时尚的科技空间意境美。每一种空间意境之美都会使身处其中的人受到感染, 产生情感的联想, 形成特定的审美感受。这些审美意境的产生, 光影在其中起到独特的作用。人们在使用空间的同时, 自觉与不自觉间与光影参与的环境进行了情感交流。对空间产生情境的联想, 使空间意境美得到深化与升华, 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

茶室光影虚空间的设计方向

——片面型到整体型。在传统茶室中, 只注重局部的景观处理而导致茶室整体风格差异较大, 使前来品茶的消费者视觉受到影响, 从而导致了品茶的心理障碍。而新型茶室在营造整个茶室光影空间的过程中, 首先应考虑茶室的整体风格, 一切的虚空间的设计必须要在原先载体的基础上进行提升, 要注重整个茶室的整体性, 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有序的效果。虚空间的加入, 应符合茶室的整体基调, 不能掩盖茶室本身的特点, 而是完整统一, 相辅相成的。

——忽略地域型到因地制宜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同样对于在不同城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茶室, 在虚空间的处理上, 也必须遵照不同地域的文化、历史、人文来进行设置, 否则光影的介入, 不能起到预计的效果。在茶室的设计上, 相比于南方的精细和讲究, 北方的茶馆少了些拘泥, 多了一份自在和奔放;相比于北方茶馆的粗犷和豪放, 南方的茶馆少了些粗陋, 多了些精致与诗意。喝茶是一种个人体验, 无论豪放或雅致, 设计都应无碍于饮茶者的内在满足。

——陈旧型到创新型。在时代不断进步的今天, 各类新颖的茶室层出不穷, 陈旧的茶室风格已逐渐失去客流。这种茶室千篇一律, 缺乏自身特色, 很难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在茶室的设计中, 需要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 了解消费者的需求, 充分运用新产品、新技术, 让整个茶室的虚空间紧随时代的步伐, 不断进步、不断提升、不被时代的浪潮所淹没, 让消费者自身也得到升华, 及时跟随着时代的步伐共同进步。在实际运用中, 可以利用光照的强弱区, 使整体的效果虚实结合, 使光的运用比如在茶室的过道和公用区域可以采到功能性照明的同时也使得整体的氛围变色温较高, 瓦数较低的暖白色光源, 这样道文化有机融合。

——铺张浪费型到节约经济型。经济效益是各大商家考虑的重中之重, 鱼和熊掌兼得的结果是每个人都会追求的。以温和的自然光源取代奢华灯饰的光源不仅节约能量, 也会带来自然均衡的光影效果, 给前来品茶的消费者提供舒适的饮茶空间。因此, 在虚空间设计的过程中, 充分利用光影创造虚空间的优势, 结合茶室结构载体, 用少量的光, 少量的道具, 营造出符合当下时代背景和业主需要的效果。

茶室光影虚空间的营造方法

——利用集中的光影, 营造统一、秩序、明确指示的茶室。集中的光源投射, 配合展示效果明确的受光物, 产生的明暗对比与阴影效果可以强调受光物体轮廓, 隐藏阴影部分细节, 使得空间效果明快而有力, 利用虚空间与实体空间的对光赋予植物的不仅是照度, 更是渲染效果比营造统一的茶室风格。

在实际运用中, 可以利用光照的强弱度和色温的对比度, 来区分茶室的各个功能区, 使整体的效果虚实结合, 使光的运用充满了韵律感和节奏感。和色温的对比度, 来区分茶室的各个功能满了韵律感和节奏感。

比如在茶室的过道和公用区域可以采用色温较低, 瓦数较高的暖黄色光源, 在起到功能性照明的同时也使得整体的氛围变得富丽堂皇, 而在客户的品茶区就尽量得富丽堂皇, 而在客户的品茶区就尽量采用色温较高, 瓦数较低的暖白色光源, 这样可以烘托出清新、淡雅的氛围, 和中国的茶道文化有机融合。

——利用对比的光影, 营造对比强烈、戏剧化的茶室。对于光的运用并不是越亮越好, 而是应该因地制宜, 在不同的环境下采用相对最适合的光源。对比明确的光源及点状光源的适当分布, 配合围合空间及分割明确的受光物, 可以产生极其戏剧化的空间效果。

光源的亮度和色彩是决定环境气氛的主要因素, 也是最能影响人的情绪的视觉因素。虚空间是视觉感知的根本, 会影响人们对物体本身色彩的感知出现偏差, 能影响人们对物体的印象, 也能调节空间的视觉深度和广度。

要营造戏剧化的茶室, 局部可以采用色温为2000K以下偏红色的光源和色温为5000K以上的偏蓝色光源结合, 使整个环境光源不仅仅局限于传统, 更突出强烈对比的特点。

漫反射或散布弱光源配合均衡的受光物可以营造出一种温馨、浪漫、舒适的虚空间效果, 在这种光影效果下, 可以平均地显示物体细节和分布明暗关系, 人的生理机能自然放松, 处于较为轻松的心理状态, 产生宜人的感觉。

在实际运用当中, 可以对茶室中的植物进行一些灯光渲染, 以起到这样的效果, 光赋予植物的不仅是照度, 更是渲染效果, 能够表现出其特有的质感、色彩, 在光影的作用下, 地面产生叶影婆娑的效果。

由于植物造景元素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光影作为一种艺术手段, 光影在植物中的艺术表现拥有无限的魅力, 因此用光影表现植物, 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透过发掘光与影在植物中的美, 营造植物光影美的法则, 从而营造出一种温馨、浪漫、舒适的虚空间效果。

图5的设计中, 利用对比的光影, 营造出对比强烈、戏剧化的效果。

——利用变化的光影, 营造动感、活泼、具有生命力的茶室。明暗、冷暖、强弱、角度交替变化的光源, 配合轮廓清晰、构造明确的受光物, 可以产生跳跃而多变的效果, 使得空间氛围变得更加活泼、具有很强的动感和生命力。

想要打造动感、活泼、具有生命力的茶室, 除了要在装修风格上花一番功夫, 对于光源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觉得可以在局部采用色温为8000K以上的天蓝色光源, 起到很好的点缀效果, 使得整个氛围更清新、活泼。

8000K以上的色温在实际运用当中比较少见, 并不是主流的光源, 但是在局部做一下装饰还是能起到很好的画龙点睛的效果。

图6.变化的光影产生的效果要营造素雅、宁静的氛围

图6的设计中, 利用变化的光影, 营造了动感、活泼、具有生命力的氛围。

——利用均衡的光影, 营造素雅、宁静的茶室。有规律排布与分散的光源, 配合均匀的受光物, 使虚空间产生均衡之美, 在内部空间中的光并没有非常强烈的存在感, 容易让人忽视, 但却在潜移默化中让人情绪稳定, 心旷神怡。

要营造素雅、宁静的氛围, 对于色温的把控是非常重要的, 色温是表示光源光色的尺度, 是表示光源光谱质量最通用的指标。色温影响着光色的表现。在偏低或中等照度下, 舒适的光是接近黎明和黄昏色温的光色;而在较高照度下, 舒适的光色足以接近中午阳光或偏蓝的天空光色。

要营造素雅、宁静的氛围, 建议采用色温为:5500-2000K的暖白色光。

图7的设计中, 用均衡的光影, 营造素雅、宁静的空间。

新型茶室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压之所, 好的茶室设计能让顾客的身心都得到放松。茶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 更是一种文化, 因此, 一个好的茶室设计不应该只局限于表面, 更应该注重文化的设计和传承, 这才是真正具有特色的新型茶室。新型茶室想要崛起, 并且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必须做出属于自己的特色。笔者相信:只要把包括合理运用光影在茶室中的作用在内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最好、做到极致, 引领一个时代的潮流也并不是梦想。

篇4:疏影,疏影姜夔,疏影的意思,疏影赏析

关键词:香草美人;比兴寄托;姜夔

作者简介:唐亚华(1990.8-),女,山西省忻州市人,青岛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全日制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02

“香草美人”这一意象从《诗经》发端,经《楚辞》定性后,便成为了一个特定的构式,形成了具有整体象征意义的意象群。姜夔笔下的花木是《离骚》之“香草”题材的反响和发展。姜夔咏叹的花木包括梅、荷、柳、牡丹、芍药、茉莉等,它们大部分象征高尚的人格。同时它们还担负了诗人满腹的、欲吐难吐的缱绻深情。

“比兴”是《诗经》的重要艺术表现手法,继《离骚》后,“骚体”这一文学体裁诞生,也随之开创了香草美人、比兴寄托的抒情传统,树立了一种新的抒情典范。“此后,诗人言国家大事往往不直言之,而出以“比兴”之法,寄寓自己对特定社会政治事件的感慨与看法。姜夔词中多用比兴手法,他不从实处落笔,意象飘渺不定,如《暗香》、《疏影》,句句咏梅却“此心元不为梅花”。如陈伯海所说,南宋词人辛弃疾、姜夔、王沂孙等,将“言情抒怀和寄兴深微的表现方法予以发扬光大,开拓了词史上借‘美人香草’寄寓家国之痛的新境界”。

按夏承焘统计,“白石咏梅词有18首,几乎接近全词的四分之一”。姜夔词的比兴寄托与他的审美情趣有关,他主张“语贵含蓄”,多用寄托遥深的比兴手法。其中《暗香》《疏影》就是托物言志,借梅花比兴寄托的典型代表。通过花草美人意象,寄托了词人的人格之尊、身世之感、恋情之思、家国之痛。具体来说这两首词中寄托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情感:

一、对人格高洁的自许

《暗香》《疏影》是咏梅之作,梅象征了高尚的人格,这承继了《离骚》中以芳草比君子美德的传统。以姜夔最喜咏梅而言,正是因为梅花傲雪斗寒的特性最适宜表现他以冷为美的审美感受和傲岸不屈的性格特征,他将自己的个性融透于其中。梅花以清癯见长,象征坚贞自守,最令词人倾倒的气质,是寒冬自开,不求识赏的孤清。其耿介幽独、高标独秀的风致,使得词人带着无限企慕。从梅花这一品性中,词人看到了自己理想的人格模式。这两首词借用北宋林逋《山园小梅》诗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句命名,可见其对林逋的赞赏与推崇。但并非纯赋梅花,而是借梅抒情,咏梅抒怀。

姜夔爱梅也是一种自我人格的归类,梅花彰显了一种无可比拟又无可超越的梅花精神。它是隐逸情志的化身,孤傲人格的写照。如缪钺《论姜夔词》说:“姜白石所以独借梅与荷以发抒而不借旁的花,则是由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其品最清;梅花凌冰雪而独开,其格最劲,与自己的性情相合。”词人以“无言自倚修竹”的“佳人”比喻梅花,使人联想到超尘绝俗、孤芳自赏的品格。作者赞赏了梅花的孤独、幽静、美丽的气质,这些也都依然可以看作是词人自身气节的象征,说出了清高者的寂寞。姜夔好咏梅,是因为梅花凌冰雪儿而独开,其与自己的人品相似,性情最和,故常以自拟。

二、对身世飘零的感慨

姜夔的一生是动荡的一生,他的父亲在他十四岁去世,寄居湖北姐姐家十七八年。他三十二岁时随萧德藻到浙江浙,并把自己的侄女许配给他,过了十年。后来萧德藻离开,姜夔到杭州投靠挚友张鉴、张巍又十年。张鉴死后,他孤苦无依,旅食各地,贫病而终。终其一生,志向远大而无处施展,个性率真而又生活潦倒,一辈子寄人篱下。因而有浓重的江湖飘零之感,天涯羁旅之情。内心忧郁集结,触景难免伤情,一旦受到情境感染,便情不自禁,感慨之情油然而生。

在《暗香》中,词人用典提到喜爱梅花并写过咏梅诗的何逊,实际上是自比。何逊是以司马相如自喻,借咏梅来表现自己坚定的情操和高远的志向,也寓有人生有限,应当及早建功立业的思想。姜夔把自己比作因为年老而感到对梅花已没有热情的何逊,说岁月流逝,人渐衰老,早已没有赏梅咏梅的兴致了。今昔对比,情怀迥异。《疏影》中“同宿”的“翠禽”,象征着相聚,而“客里相逢”,暗含漂泊和背井离乡之意。强烈的孤独感便与前面相聚的气氛形成了对比,表现除了词人失意、落寞的身世飘零之感。梅花寄托着姜夔一生的辛酸哀叹,借梅思人、怀旧、寄情,抒发了身世之感与感情寄托。

三、对昔日恋情的追忆

白石最爱咏梅、柳,还因为梅花和柳树与他年轻时在合肥的一段爱情经历有关。据夏承焘考证,白石二三十岁时曾游合肥,与歌女姊妹二人相识,情好甚笃,其后数次来往合肥,屡见于词作。白石“两次离别合肥皆在梅花时候,一为初春,其一疑在冬间。故集中咏梅之词亦如其咏柳,多与此情事有关”。睹梅怀人为姜夔词中的常见主题,在白石的眼里,梅花就是情人的象征。

《暗香》的主题是词人对合肥恋人的怀念,上片由旧时他常与这位佳人一起月下赏梅、凌寒采梅,说到而今年事日增、文采顿减、诗兴已淡,但到石湖梅园,承受花香熏沐,不禁幽情涌动。下片先言玉人所在的江南水乡,现在也许与此地一样雪落大地,这是词人由己及人,设想对方情景。然后词人才会自然发出折梅寄情的想法,这里暗用陆凯《寄范晔》折梅赠友之事,本想采摘一枝梅花寄赠心上人,可叹道路遥远,大雪纷飞,无法寄达。折梅寄远既不可能,唯有在席间把酒浇愁。“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就是说:永远记得当年与伊人牵手到西湖赏梅,湖畔梅花盛开,千株万朵,竞芳斗艳,映照着碧波荡漾的湖水。这美好的一幕闪现眼前,忆的是欢聚,表达的是苦情。“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梅花总会一片片地吹落,而梅花落尽后,又要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呢?隐寓人之易衰,与伊人聚合难期,情思绵绵不尽。

四、对国事衰微的忧虑

夏承焘认为:“《疏影》词借咏梅寄托其兴亡之悲。”上片借昭君典故点名徽钦遗恨,“此盖伤心二帝蒙尘,诸后妃相从北辕,沦落胡地,故以昭君托喻”,下片则以梅花点额成妆、金屋藏娇及笛中曲“梅花落”三个与皇室有关的深宫旧事之典作了具体解释,其意以寿阳的香梦沉酣比拟宋廷之不振作,以梅花比阿娇,以惜花之心比拟对国家的耿耿忠爱之心。既与上片“昭君”相接,切宗室后妃被掳事,又对当局发出应以此为鉴,早作护惜。末句扣住徽宗“忍听羌管,吹彻梅花”词意,以水流花谢喻北宋的败亡,汴京的陷落,终于无可挽回。

对于《疏影》的理解,也有如刘逸生《宋词小札》所论:“只因其中有‘昭君不惯胡沙远’这一句话,从此‘是非蜂起’,索隐家纷纷为此词索解,硬说其中有什么影射,有什么家国之恨。”他认为,“二帝蒙尘,后妃相随北辕”这类“附会之谈”“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仁者见仁,对《疏影》词的不同理解姑且不论,但是姜夔词作中用比兴寄托手法,含蓄深沉地表达忧国哀时的思想感情却是不容置疑的。姜夔生当靖康之难后国势日非的年代,南宋小朝廷长期偏安江左,苟且偷安,不图恢复。这种偏安半壁江山的现实,使当时稍有爱国之心的文人都抱有对国家衰危的关切和忧思。

从姜夔艺术素养与严谨的创作态度来看,他不可能随便提到昭君、胡沙。纵观历史,昭君的使用语境大多是被迫远嫁、思乡念国的主题。《疏影》中的典故寿阳公主与昭君都是后妃,这自然让人想到“伤心二帝蒙尘,诸后妃相从北辕,沦落胡地”,因为昭君是在北方单于强力压境威迫汉朝的情况下,不得已而去远嫁胡人的,姜夔用来指靖康之难诸后妃相从北辕,十分切合。

姜夔的一生,国事不可为,仕途不可近,恋人不可得,故而借词抒发内心的忧郁。他以“比兴”之艺术手法为词,将社会、人生等各种情志熔铸在一起,下笔为词却又不落痕迹。《暗香》《疏影》这两首词以梅花起兴,借咏梅怀念词人昔日恋人,把香草美人意象与自己的感受和个性融合其中,继承了传统诗歌托物比兴手法,融入了身世之感、恋人之思和家国兴亡之叹,寄意遥深而含蓄朦胧。

参考文献:

[1]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篇5:疏影,疏影姜夔,疏影的意思,疏影赏析

疏影,疏影邓剡,疏影的意思,疏影赏析 -诗词大全

疏影

作者:邓剡朝代:宋体裁:词 瑶尊蘸翠。短长亭送别,风恋晴袂。腊树迎春,一路清寒,能消几日羁思。霜华不惜阳关柳,悄莫系、行人嘶骑。对梅花、一笑分携,胜约别来相寄。人物仙蓬妙韵,瑞鸾敛迅翼,聊憩香枳。见说使君,好语先传,付与芙蓉清致。客来欲问荆州事,但细语、岳阳楼记。梦故人、剪烛西窗,已隔洞庭烟水。

篇6:疏影,疏影姜夔,疏影的意思,疏影赏析

疏影,疏影汪元量,疏影的意思,疏影赏析 -诗词大全

疏影

作者:汪元量朝代:宋体裁:词 虬枝茜萼。使轻盈态度,香透帘幕。净洗铅华,浓抹胭脂,风前伴我孤酌。诗翁瘦硬□□□,断不被、春风熔铄。有陇头、折赠殷勤,又恐暮笳吹落。寂寞。孤山月夜,玉人万里外,空想前约。雁足书沈,马上弦哀,不尽寒阴砂漠。昭君滴滴红冰泪,但顾影、未梳掠。等恁时、环佩归来,却慰此况萧索。

篇7:疏影,疏影姜夔,疏影的意思,疏影赏析

宋•姜夔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照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营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赏析】

这篇词是姜夔咏梅的一首力作,是姜夔在南宋绍熙二年(1191)冬冒着大雪到苏州探访老诗人范成大时写的,共写了两首,一首《暗香》,一首《疏影》,互为姊妹篇,同为咏梅。这首《疏影》主旨颇为扑朔迷离,古今有多种说法。张炎《词源》极口称道此词,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这几句用典,把梅花比作幽居而高洁的佳人,描写梅花的神情,同时递入作者自己。作者是到范成大家作客时看到梅花,所以把自己遇见梅花称为“客里相逢”。“篱角”,描写了梅花生活的居处,以及作者所见梅花时的时间,梅花的居处不是在尘世之中,而是在“篱角”;“黄昏”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刻,犹山气日夕,暗用林逋《山园小梅》诗:“暗香浮动月黄昏。”“无言”,是对梅花的性情的描写,无言而不是聒噪,说明梅花并不是像那些世俗之人,成天喧嚣噪杂个不停,而是静默无闻,像一个独居的沉静的睿智的妙女,突出了梅花的品质美。“自倚修竹”,暗用杜甫《佳人》诗:“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梅花一个人孤独地默默地依靠着长长的竹子,竹子自古就是君子的象征,梅花自是不同寻常之物。这几句从形象性情等多个角度描写赞美梅花与众不同的高洁品质。

对这首词的理解,有人认为是“怜二帝”,即被虏的徽钦二帝及诸后妃,亦有人认为是作者的怀美,因词中用典极多,所以主旨更加扑溯迷离,令人捉摸不透。但该词的辞藻优美,运笔空灵含蓄,描写细致生动,形象鲜明,氛围寂寞,意境上“花人合一”,令人叹为观止。

扩展阅读:姜夔的作品

姜夔今存词八十多首,多为记游、咏物和抒写个人身世、离别相思之作,偶然也流露出对于时事的感慨。其词情意真挚,格律严密,语言华美,风格清幽冷隽,有以瘦硬清刚之笔调矫婉约词媚无力之意。代表作《暗香·旧时月色》、《疏影·苔枝缀玉》,借咏叹梅花,感伤身世,抒发郁郁不平之情。其《扬州慢·淮左名都》是较有现实内容之作,它通过描绘金兵洗劫后扬州的残破景象,表现对南宋衰亡局面的伤悼和对金兵暴行的憎恨。词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几句颇受人们称道。他晚年受辛弃疾影响,词风有所转变,如《永遇乐·云隔迷楼》、《汉宫春·云日归欤》等,呈现出豪放风格。《白石道人歌曲》中有十七首自度曲,并注有旁谱,是流传至今的完整的南宋乐谱资料。姜夔上承周邦彦,下开吴文英、张炎一派,是格律派的代表作家,对后世影响较大。其诗初学黄庭坚,后学晚唐陆龟蒙,虽精心刻意词句,但较少纤巧之痕,诗风清妙秀远,如《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等。所著《诗说》颇有独到见解。生平详见夏承焘《姜白石编年笺校》等。卒年据《姜夔卒年新考》。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绛帖平》、《续书谱》和琴曲《古怨》。

扩展阅读:各家评价

张炎: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

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六:白石道人,中兴诗家名流,词极精妙,不减清真乐府,其间高处,有美成所不能及。

汪森:西蜀南唐而后,作者日盛,宣和君臣,转相矜尚,曲调愈多,流派因之亦别。短长互见,言情者或失之俚,使事者或失之伉。鄱阳姜夔出,句琢字练,归于醇雅。于是史达祖、高观国羽翼之;张辑、吴文英师之于前;赵以夫、蒋捷、周密、陈允衡,王沂孙、张炎、张翥效之于后,譬之于乐,舞箾至于九变,而词之能事毕矣。

周济:白石脱胎稼轩,变雄健为清刚,变驰骤为疏宕。盖二公皆极热中,故气味吻合。辛宽姜窄,宽故容藏,窄故斗硬。

刘熙载:白石才子之词,稼轩豪杰之词。才子、豪杰,各从其类爱之,强论得失,皆偏辞也。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拟诸形容,在乐则琴,在花则梅也。

陈廷焯:姜尧章词,清虚骚雅,每于伊郁中饶蕴藉,清真之劲敌,南宋一大家也。梦窗、玉田诸人,未易接武。

篇8:疏影,疏影姜夔,疏影的意思,疏影赏析

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知识体系,侧重教材点面整合,关注学生动态发展,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在高品质的语文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一定是热情投入的,思考一定是渐次深入的,合作一定是和谐有效的。

一、氛围:鼓励自主表达

课堂要达到生动的效果,就要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语文教师要清楚自己在课堂上只是学习者、欣赏者、促进者,要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课堂表达权还给学生,让他们乐于学习。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呼唤、鼓舞。”正是激励、唤醒学生的一种艺术和谐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情境,使学生将学习活动视为自己的需求,渴望倾诉, 渴望交流,这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明理”“激情”“导行”,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心为之牵,神为之动,情在不言中”。如教学《美丽的西双版纳》时,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给学生以强烈的听觉和视觉冲击,于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课堂效率。课堂开始由宣传短片导入, 唯美的画面、悠扬的乐曲,别样的风俗让学生先入为主,西双版纳如此神奇,如此美丽,吸引学生到文中一探究竟,学生情不自禁进入情境氛围。这种相机引导,既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又提高了认同感,学生身临其境,于无形中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自然就表现为课堂上的畅所欲言,语文课堂一下子就灵动起来,就充满生机了。

二、追问:启发深层思考

课堂追问比任何讲课技巧都要重要。对于易懂的和难懂的知识, 教师做到心中有数,把对学生的分层了解、思维引导作为提出问题的依据。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及时适时的追问会让学生品出“平淡语句中的非同寻常之处”。教师要懂得自学对学生探索的意义、追问对学生思维的价值,课上尽量少说,让学生多说,耐心等待,让他们说出困惑,说出震撼,说出激动。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自由阅读、合作讨论、分析交流,产生质疑心理,尝试独立解决问题,获得新知。学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提出有梯度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促使自己深层思考,如教学 《马说》,学生经过讨论提出如下疑惑:马的遭遇如何?马怎么会有如此遭遇?在此基础上再追问“食马者”是如何对待马的?作者韩愈只是为了告诉我们马的遭遇吗?这样学生就理解了作者托物寓意的写作意图。这样的语文课堂中,学生主动性得到发挥,思维更加活跃,在品读、分析中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进而获得对文字崭新的诠释。

三、生成:提倡多元解读

语文教师深入研究教材,有针对性地运用创设情境、心理换位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大胆尝试,把语文知识与生活常识重新组合,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不仅拓宽思维, 更让学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朱永新教授认为,理想课堂的第一重境界是构建有效教学的课堂框架。追寻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师就必须多下功夫,研究教材, 构建知识和思维的体系,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切入点,有的放矢, 别出心裁地处理教材,鼓励学生通过议论交流完成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散文教学一般倾向于赏析感悟,让学生欣赏的同时在悟中思、 悟中得,从不同层面解读、思考会更有深度。如教学《蓝蓝的威尼斯》时,既引导学生品悟,又尽量从单纯的悟中跳出,总结概括出写作方法,提醒学生更多关注行文构思,不仅懂得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更懂得怎样的选材布局能成为优美的、值得阅读的好文章。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过:“幸福不在于拥有金钱,而在于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激情。”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尊重和信任学生,学生有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就会非常幸福。教师要真正理解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无痕教育,要把表扬和欣赏播撒到每个学生心间,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多倾听,多信任,完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文本之间的高效对话。

篇9:疏影横斜,暗香浮动

周力(Jolie. Z),长时间生活工作在法国的经历,影响其作品浸润了法国式现代主义风格,同时东方女性的身份和敏感的观察力,又为其作品增添了独特的优雅气质,作品灵动透彻具有生命力。

1987-1991年就读并毕业于中国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

1995-2003年生活和工作于法国

2001-2002年被聘为深圳画院客座画家

2010-2012年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材料工作室

2013年至今受聘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客座教授

2014年受聘于深圳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2014年至今受聘为深圳机场艺术顾问

2015年受邀参加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外围展

2015年被聘中山大学艺术文化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抽象与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

2003年至今生活工作于广东深圳

郑念缇:我记得看过你父亲的一本很厚的画册,有你哥哥写的文字,也有你童年的一些中国式水墨的涂抹。你那个时候画的是着色水墨,当时的我一看就非常讶然了—我那时想起袁枚在《随园诗话》里说黄庭坚转世的一桩公案,也就是有名的那一段“书到今生读已迟”。我们今天就你对于艺术、诗歌、音乐和文化创作的这种情结展开对话,而我很想了解,那个充满了父亲和哥哥以及一屋子画的童年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周力:意味着一切,懵懂中已圈定的命运,简陋的房屋里是书香、绘画、摄影、书法,放在今天也是奢侈的,审美的培养在我的经历是自小的潜移默化和最终地深入骨髓;也就是说自童年起我就不知不觉地受到了最基本的美学教育。

郑念缇:那确切地说你的父亲留下哪些深刻的印象或者故事给你?

周力:父亲对我无尽的宽容而近乎于溺爱。因为我儿时体弱,父亲对我在生活方面和学习方面都是放养状态。我是个安静的女孩,父亲本不想要我画画,但看我偷着涂抹时他着实喜爱,慢慢地他给我的碎纸就多了,而无论任何时候对我的畅意“创作”他都给予鼓励,以至于我哥哥都为此吃醋。而这几年我终于能够平静地回忆在儿时与父亲的点滴相处……

郑念缇:据我所知你的架上创作多用毛笔,想必这也是童年和父亲给你留下的记忆和影响。更有趣的是,我发现你的表达一直都非常自由:比如大学期间你画过一个布上油彩石膏像,那种极度平涂的方式让画面表面如肌肤般细腻,光和阴影在画布在人体上的布局让人心生感动——因为你笔下那个肌肉那块后背是有生命力的,是活的;而后,你的创作就跟具象和某一个特定场景好像越来越远离了。这让我想起萨特在其《审美散论》中关于卡纳列托(Antonio Canaletto)和瓜尔迪(Francesco Guardi)创作的一段评论 “我们观看卡纳列托关于威尼斯的绘画时,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他的《萨鲁特风光》既体现了完美的视角,又具有地质学的精确性,不可能产生误解。这正是这幅画没有意义的原因:它不比一张身份证包含更多的意义。而当瓜尔迪展示了沐浴于闪烁的光线下的散乱的垃圾和砖块时,他所选择的是小径或是沟渠都无关紧要了。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普通的码头,他有意地对光进行分解。如果说卡纳列托的画笔只为他的家乡服务,而瓜尔迪表面只关心造型、光和材料……结果是瓜尔迪每一张画布都呈现了威尼斯—对于他,对于我们,好像每个人都经验了它,但没有人看到它。”在这里我想把你比拟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瓜尔迪,而那些记忆之影在你的创作和生命里有何寓意?

周力:和谁比拟都不太合适,我们都是共性之下的个体,也许吧也会有些个例的接近。小时候的我一直画国画,临到考大学时才突然决定要报油画,因为那时就觉得油画牛。但童年有过的一些记忆和习惯会在我们意识的最深处一辈子停留,如同味觉总会不经意地提醒我们的那些嗜辣或甜的偏好……你提的那张油画是男人体写生,不是石膏。那个人体给我的第一直觉是他有一双强有力的手臂,我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想凸显他的力量,于是把面部全都虚化掉了,而那张课堂作业也就成了一张完整的作品。少时父亲对我唯一的硬性要求就是要多画速写和多默写;我常常去码头、去菜市场、去所有人多的地方;所以从12-15岁,我画了将近5千多张这样的速写和默写吧。这种训练使得我现在的形象记忆非常的好,能最快的记住人或物的特征,会观察对于视觉艺术来说太重要了。再,生活是由细节构成的,但逐渐地我会期望超于细节,升华至不拘于细节,记忆会包含一些细枝但也会抹去另一些末节,于是具象对我的吸引力就渐渐减弱了。而对于我来说到异域他邦最大的收获是拥有了一段有距离的回望,当经历了海量的视觉洗礼之后重新审视东方文化,才真正意识到这种珍贵。中国绘画里强调的空、灵、意、境、禅意,亦或庄子及他的“逍遥游”……这一切都和我的记忆以及遐思冥想有关—当我用抽象的视觉来看世间万物时,世界突然变得有趣了……对于我而言记忆是从现实中抽离出来的,但他总与现实保持着一些距离。

郑念缇:康定斯基在其散文“记忆”里有一段描述“在这些奇妙的房子里,我经验到了那以后再也没有经验到的东西。它们教会我在图画中行动,在图画中生活。 我仍然记得我第一次是怎样进入这个房间的,面对这未曾预料的景象……我感到四周都被绘画所包围,我因此而被打动。……很多年来,我一直在追寻让观众在绘画中‘漫步’,并迫使他们忘记自身,尽其所能地与画交融。” 你认为你也是存在于一个绘画之景里吗?因为对于一个视觉创作者而言,他或者她的一生好像都是在造景——图像的景和内心之景。如果康定斯基念念于在绘画创作里重造小说家,诗人营造的风景,诚然此景非彼景,或者如萨特说瓜尔迪的创作那样“是明明存在,可是我们却看不到的景”,那在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的语境里首当其冲的要则即是感知,感知,再感知?在这里你认为你的创作或是观看你的创作的要则是什么?

周力:关于你说的造景,这是必然的。无论抽象或具象的创作这都是在造景,一个是显性的图示,一个是隐性的心灵之景。我希望看待我的作品时不仅仅看到的是漂亮或优雅,希望读它的眼睛能看到小径曲幽、园中影壁、经过提炼之后仍有的情感记忆划痕潜伏其中。而这些作品的每个序列都如乐章—有前奏、序曲、协奏……画面呈现的节奏是平和宁静的,如同希望时间能长久停留的房间,我拒绝花边堆砌出来的皂泡、噱头、功名,我觉得自由是很好的选择。而庄子的“逍遥游”的“逍遥”二字对于我的影响很大,当然我离真正自由的境界还很远……

郑念缇:从创作的角度来说,我可不可以说你是一个善变的人?比如童年你在宣纸上点染的水墨着色人物,少年时的油画写实,而后在欧洲对于某物的凝视。对了,在欧洲的创作能谈谈吗?你对于那些物是有一种目光的,我觉得虽然画的都是些静的物,但感觉画的还是你自己——那些物,他们着实很安静,非常安静。

周力:其实我从来就没变过,变了创作的载体而已,我一直用注视的目光看我要表达的物、质、神…… 我注视它们,它们也注视我;我看着它们,有如看着另一个我。在欧洲时我从文艺复兴前期的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的蛋彩画法到印象派、立体派、波普……完整地梳理和实验了个遍,了解了艺术史在这段时期进化的源流,最后我回到我以前认为轻、薄的东方文化,对其重新审视而后我才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里——透、轻、空、薄直到最后的灵。

郑念缇:你好像也很享受创作大作品。我在深圳的汉唐大厦看到过你的一幅5米大画。是5米吗?而据我所知,画大画对于艺术家来说尤其不讨巧—既伤筋动骨,又耗损精力。何种缘由让你对于大作品如此依恋?

周力:是7米乘5米,《记忆中的蓝调》。大画和小画一样难画,它需要更强的整体控制力,我喜欢挑衅自己的极限,而往往由此受益匪浅。从破坏到收拢的过程是种掌控能力的测试,画完大的再画小的会有不同视觉,观察的格局也相应调整,这是我依恋创作大作品的原因。

郑念缇:古今中外的文学、诗歌、绘画都是以回忆和抓住过去的景致或某个意识流的片段为初衷的描述过去的场景的创作主旨。而在中国自古的创作语境里更是以诗入画景,以画显诗品。唐人王维“明月松间照”一个“照”字把光影给话活了。而你在“窗中世界”系列的那些画名如“窗中世界—悲慨”,恰好取自唐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我也发现你的画里画外和艺术创作里那种诗性氤氲之气。于是,我想问:文学对于你的创作来说重要吗?如果是,他们与你的创作是什么样的上下文关系。

周力:这得回到我观看的习惯上来阐述,假设我们都站在一个大象无形的高度看万物时,一切都是诗意的,因为他少了具体的形和细节的干扰和局限,而回到纯粹绘画形式的表现时,画面每个色彩和线条都在说话,而我只不过在引导它的节奏而已;文学是一样的表现方式,我常常同时开始阅读很多本书,往往会因为其中的某一段或者某句话而有所触动。音乐于我也是如此,生活确实就是艺术。于一个超敏感的个体来说,一丝气味、几滴雨、一段话、几个句子都会是创作的来源……

郑念缇:其实艺术创作永远都是和主体以及其所处的时空有着纵横捭阖的关系的。单从一个艺术家个体的解读来说,只看他此时此刻的作品是不具足的,我们得从他一年前,三年前,五年前或者是十年前的创作开始溯源,反之我们也要有对于他今后的创作之路的想象力。你觉得呢?老作品对于你来说意味如何,而你的新作品又会指向何种方向?

周力:线索是很重要的,即便有的艺术家全盘否认过往,老作品与新作品之间实是净化或进化关系,当然这必须是具备有意识的自我革新的前提。其实每个人就是历史的一部分,我们自小受的教育就是通古知今—知道过去的就了解未来……我的作品都和自我个体生命息息相关,每个阶段都是当时心境的记载,因为过往作品气息的累积才能让我今天可以更自如地表达,而未来是可期的彻底自由、自在、禅意轻松的表达。

郑念缇:再说到你的大尺寸创作,你的创作不但有继续增大,影响力更广的趋势,你还确实非常善变,或者说你的作品每一阶段都会有一个“蜕变”—这也恰如你2013年后的装置创作的主题名称。我知道在《尘埃-蜕变》这个作品之前你有两个重要的展览,一个是2013年初你在OCT参加的一个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史梳理的展览,我记得当时你的作品是一块等比例放大的白色化石,一块被竖切割成立片状的石头。那个作品叫《记忆的碎片》,你用经年的化石比喻我们周遭经历的时间,切割的形状像是你对于这个时间的理性分析。当时化石的背景墙是整个“85思潮”的文字说明,A4纸大小的纸张,贴了满墙。能给我们先讲讲你自己对于这个作品的理解吗?

周力:这件作品有两重意义,但都基于记忆;一是时间洗礼过后任何人事其实都是微不足道的,但人往往把自己臆想得过于重要或宏伟;二是出于一个旁观者视角的理性的梳理,它所呈现的是如同纪念碑似的雏形,一种恰似有意却又无意的存在,而另一方面它又确实能发光以照亮后人,显现“史”存在的意义。“85思潮”的评价一直过高,当时作品的面貌其实是参差或不太成熟或泊来的,但客观的看,在那个年代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郑念缇:在《记忆的碎片》之后,你又涉足了另一个装置创作《尘埃》,这是为2013年秋冬在北京的“占地一平方米”的展览的创作。当时你创作的初衷或是缘起是什么?

周力:尘埃源起宇宙,地球放在宇宙也就是一粒尘埃,我们在物质世界所极力争取的其实都不过过眼烟云,但人往往乐此不疲地去争竞去追逐。反之,精神是可以隽永的,其实这个作品是对于宏观和终极问题的一个思考,出于能把控得住作品的诸多考虑,我采用了当时表现的方案,而这些细节确实源于女性的敏感特质及对某些物性的特有嗅觉。

郑念缇:“占地一平方米”那个展览我去了几次,我觉得你的作品比较容易被贴上诸如“优雅”“美丽”“华贵”等标签,相反我每次面对作品时想得都是诸如:你这个草图画了多久?方案推翻过多少次?材料的拣选是基于什么原则,等等。想起来这些其实就压根跟“美丽”诸词无关了,我看到了你创作里的生命力,他们涌动着并非常强烈。

周力:草图画了无数,方案一次次地被推翻;材料为了要显出轻透,而蝼蚁和伟岸的生命要表现得如出一辙无有高低,就一次次地去找模型,和制作公司反复地磨合。是的,这一切都如暗流涌动,表面上很难发现,在创作上,我相信美丽从来都只是表象和短暂的!

郑念缇:我2014年夏天在巴黎市立美术馆看丰塔纳的展览时,在他晚年那个展厅突然看到了一排跟蝴蝶有关的图示的创作以及刻在墙上的他的一段话,话的寓意好像就是,借着这种生物的翅膀,他要求自己灵魂继续得到升华。我当时看到那些蝴蝶的时候很开心,第一个想起的就是你的装置作品《尘埃》里那些纷飞的轻灵的翅膀。我记得当时自己心里想:周力找到知音了,何况还是丰塔纳啊。哈!说起来也巧,他的父亲也是雕塑家(Luigi Fontana)。也就是说他和你一样早年都天然地受过熏习。现在可以八卦一下了,为什么你那么钟爱蝴蝶?我能感觉到这简直不是一般的爱,所以我用“钟爱”这个词来强调。

周力:生命本来就是一次次的蜕变而后进步而后重生。蝴蝶是很奇妙的生物,仿若美丽却总是不死的灵魂。我相信精神是可以不灭的,精神性具有一种幻世的绚丽,但其又脆弱到极致,犹如人的一生。

郑念缇:再回到我们刚才对于你的作品的观察,“变”在你的创作里很重要吗?或者说这个世界的本质就是“变”,而你的创作的特质即是去感知或叙述。

周力:万变没有离宗啊,这中间的线索和脉络只有我个展时完整呈现才会清晰呈现你们要的线索。世界其实也没有变,宇宙应该是个完整的场,一切都是死亡和重生的过程,而表象所变即是科技技术的进步,我所感知的不过是一点小我的感知罢了。

郑念缇:能谈谈从去年开始筹划、准备、而后实施,今年最终在深圳的公共空间:深圳机场T3航站楼落地的艺术作品《尘埃—蜕变》的创作前后的故事吗?

周力:之所以接受深圳机场艺术顾问这个职位是为了让自己走出小我自娱的状态,做点对社会有贡献的事,如同我选择在美院进行实验性教学一样。当时我想到要整改的第一步就是需要把中厅的那棵大黄树移走。巧合的是“占地一平方米”的上半部分跟机场的现代空间出奇地吻合,方案通过之后仍然是遭遇了无数的坎坷—方案及模型反复做了几轮,一次次的挫败几近连放弃的想法都有了,但最终还是找到了合适的实施材料。施工的难度非常大,从开始制作作品就无法看全貌,因为没有合适的空间能让一个21米的庞大主体呈现,全凭主观想象(这其实得益于少时的训练)在和朋友、工程师、施工技工等的合作中我受益颇多。这件作品只是机场形象提升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会马上启动移动美术馆的概念。10月前会有艺术家个展推出,让艺术在公共场所出现也正是我美学表达的另一个实验。

郑念缇:这个作品让我一个常常出入深圳的人,为深圳这么重要的公共空间有这个出彩的作品发自心底的高兴。话说改变从心开始,这个巨型作品着实让人心生愉悦。你之后还会考虑扩大这种艺术介入公共空间的创作吗?

周力:有让我心动的空间和环境我会考虑的,未来的世界美术馆应该是出门皆艺术,而不是非得买票进门膜拜的概念。我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浪漫的理想主义者。

郑念缇:对了,你的架上创作常常让我想起一句唐人诗“却嫌脂粉污颜色”(张祜),我的意思是,我观察到你在创作时用的也是减法原则——虽然我们常常在你的画布上发现纸片、纱布、很多的综合材料,但是在画布上他们被你处理得恰好在一个分寸点上。我要提的问题是,你把这些杂糅的综合材料放到一个统一的语境里的原则或者前提是什么?

周力:矛盾的统一和抽离,这同样源于生活。生活里全是琐碎之物,要安排它们跟画面气息合拍,而创作是个非常理性的过程,要把感性笼于理性的节奏之下,这就要有的放矢,才可能在创作表达上走得更久远。反过来,我也在想理性之极的浪漫会更动人。而具体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只是不同作品的不同表达和需求。

郑念缇:最近我又重读了些古人书,清李渔在《闲情偶寄》里说创作时有一段话“性之所发,愈出愈奇,尽有前人未作之事,留之以待后人。后人猛发之心,较之胜于先辈者。”意思是性情的表现会越发奇特,后人肯定会发现更多的前人未写未述之事,而后人发愤的想法也会胜于前人。所以对于艺术创作论我是一个乐观者,对于我来说前人所写的各种“艺术终结论”只是一种修辞、旁敲或警示。而在创作或是寻求真理之途里,我想还是借李渔在“戒浮泛”那篇散文里一句勉励学人精进的旧话“念不旁分,妙理自出”。即只要一心想往所向之途,就一定能达到目标。与你们这样具备创作欲望、感知力、想象力、生命力充盈的艺术家同代,并作为一个见证人,我作为一个浅学很以为荣。

周力:物以类聚,同息同频才有共鸣理解和进一步的友谊。这是相互的吸力,得幸共时!

篇10:疏影,疏影姜夔,疏影的意思,疏影赏析

疏影・寻梅不见

作者:彭元逊朝代:南宋体裁:词江空不渡,恨蘼芜杜若,零落无数。远道荒寒,婉娩流年,望望美人迟暮。风烟雨雪阴晴晚,更何须春风千树。尽孤城、落木萧萧,日夜江声流去。

日晏山深闻笛,恐他年流落,与子同赋。事阔心违,交淡媒劳,蔓草沾衣多露。汀洲窈窕馀醒寐,遗佩环浮沉澧浦。有白鸥淡月,微波寄语,逍遥容与。 【注释】 ①蘼芜杜若:均是香草名。

②婉娩:指仪容柔顺,也指天气温和。

③美人迟暮:用屈原《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④须:等待。

⑤晏:晚。

⑥阔:疏阔。

⑦交淡媒劳:屈原《九歌・湘君》:“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此处化用其意。

篇11:暗香疏影的意思是什么

暗香疏影,成语,释义:暗香:淡淡的香气;疏影:稀疏枝干的投影。扑鼻的清香,稀疏的树影。形容梅花。

语出 宋·林逋《林和靖集·卷二·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英文解释

hidden fragrance and scarce shadow -- plum flowers;darkly sweet scent and sparse branch lines;reference to the plum flower (原为描写梅花的姿态和香味; 后为梅花代称) ;

【解释】:暗香:清幽的香气;疏影:稀疏的枝影。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态,后被用为梅花的代称。

【出自】:宋·林逋《林和靖集·卷二·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示例】:两个站在小桥上,疏影暗香,自甘清冷,屋后山冈积雪如银,背着手玩赏。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四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形容梅花

暗香疏影

故 事:

篇12:暗香疏影是什么意思

【解释】:天日:天和太阳,比喻光明。昏暗得看不到天和太阳。形容在反动势力统治下社会极其黑暗。

【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老龙船户》:“剖腹沉石,惨冤已甚,而木雕之有司,绝不少关痛痒,岂特粤东之暗无天日哉!”

【示例】:鲁迅《故事新编·铸剑》:“上自王后,下至弄臣,骇得凝结着的神色也应声活动起来,似乎感到~的悲哀。”

【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反动势力的黑暗统治

【褒贬】:贬义词

【谜语】:暗无天日(打一字):立(“暗”字去掉两个“日”字得到“立”字。)

【灯谜】:最黑的时候:暗无天日

【英语】:total absence of justice

暗无天日的近义词

昏天黑地 不见天日 天昏地暗 惨无天日 漆黑一团 惨无天日 暗淡无光 月黑风高 乌烟瘴气

暗无天日的反义词

重见天日 大放光明 光辉灿烂 春光灿烂 光天化日 拨云见日 朗朗乾坤 朗朗晴空 晴空万里

枯木逢春 噩梦方醒 雨过天晴 开云见日 时来运转 青天白日

暗无天日造句

旧社会暗无天日,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他执政期间,全国上下暗无天日。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疏影,疏影姜夔,疏影的意思,疏影赏析】相关文章:

疏影,疏影吴潜,疏影的意思,疏影赏析04-25

疏影·咏荷叶原文及赏析04-19

彭元逊——《解佩环/疏影04-16

半窗疏影半窗梦散文05-01

上一篇:综治办9月份工作总结下一篇:村子里的老人们诗歌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