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斑马线

2024-05-12

爱心斑马线(精选17篇)

篇1:爱心斑马线

昨晚,爸爸在网上浏览新闻论坛时看见一则网友发送的消息:4分钟前,市区一交通路口发生一起严重车祸,一辆轿车在斑马线上撞倒行人,肇事司机逃逸,现场惨不忍睹,被撞的老人生命垂危……在为行人惋惜和向无良司机谴责的同时,我注意到了那个特殊的事发地点——斑马线。

斑马线的历史可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当时的庞培城街道,人、马、车混行,交通经常拥堵。为了解决过马路这个问题,人们在路口横砌起一块块凸出路面的石头,行人可以踩着这些石头穿过马路。到了19世纪,汽车代替马车,这些石头成了障碍,此后在英国伦敦的街道上,出现了斑马纹的人行横道线,并一直沿用至今。这种洁白、醒目,像斑马身上条纹的人行横道线是行人穿越马路的安全通道,是社会对行人生命的保障和关爱。然而,在我们身边却经常发生斑马线事故,斑马线这一外来的安全规则被一些不文明的车辆驾驶者漠视。我们常常看到一些野蛮司机甚至无视禁鸣的规定,摁响喇叭驾车在斑马线上呼啸而过,行人被吓出一身冷汗……让这保障行人生命的斑马线成为险象环生的陷阱,难怪爸爸看了那则新闻后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跟帖道:“在中国的许多地方,斑马线的作用就是把老实人骗到路中央被隆重撞死。”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在许多城市里,一些志愿者把当地的斑马线设计得格外生动醒目,除了白色的斑马条纹外,还画上一个个红色爱心,他们手持标语向驾车者宣传关爱路人,礼貌让行,营造出一条条爱心斑马线。我希望,这样的爱心斑马线不仅仅只绘制在路上,更要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中,我们要让斑马线真正成为行人的安全通道,我们的城市才会更美好,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

篇2:爱心斑马线

那是发生在放学路上,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墨色的乌云挤压着天空,仿佛要坠下来似的,整条马路静悄悄的,感觉暴风雨即将来临。

来到十字路口,绿灯亮起,我大步流星走上斑马线,超越了一位白发苍苍、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老爷爷,抬头一看,绿色的数字即将跳到一位数,我毫不犹豫地折回头,挽起老爷爷的胳膊想顺利通过这个路口。

但事与愿违,我们努力地赶着路,绿灯却像个调皮的孩子似的一闪一闪,进入了倒计时,3,2,1……眼看右边的三辆小汽车齐驱并驾地飞驰而来,我和老爷爷都愣住了,不知所措。这下糟了,非被汽车撞飞十米开外不可,我下意识地闭上眼睛,紧紧地搂住老爷爷,等着“命丧黄泉”。

时间滴答滴答地流逝,我并没感觉异样,睁开眼睛,发现了感动的一幕:三辆车子齐刷刷地停在几米开外,三位司机不约而同地摆摆手,示意让我们先通过。老爷爷笑呵呵地点了点头……

篇3:斑马线不远

一天, 我到大街上做一个小调查。刚在街边站定, 我就发现一个阿姨带着孩子下了车后没有走斑马线, 直接横穿马路。我看见后连忙迎过去问她, 那阿姨笑了笑, 不好意思地说:“我有急事, 又带着个孩子, 直接穿马路又快又方便, 再说现在车也不多啊!”看, 这个阿姨交通意识真差, 为了图方便, 就不顾自己和孩子的生命安全了。

不一会儿, 我又看见一个叔叔没走斑马线。我上去有礼貌地问:“叔叔, 您好!我想做个小调查, 请问您刚才过马路为什么不走斑马线?”叔叔也很直白地说:“因为斑马线离公交站台太远了, 走过去费力气。”瞧!因费力气就横穿马路, 难道连自己的生命安全都不顾了吗?

接着, 我又调查了一位老奶奶, 她说:“斑马线大多配有红绿灯进行指挥, 可是有的地方红灯时间很长, 绿灯太短, 根本来不及过, 要跑呢, 我老了跑不动。”这时, 旁边的一位老爷爷也插上了嘴:“过斑马线时, 司机没有减速, 根本不让行人, 什么‘车让人’啊, 简直是‘人让车’嘛!”

通过这次调查, 我总结了几条人们过街不走斑马线的原因:一是为了图一时的方便而乱穿马路;二是因为斑马线太少了, 而且离公交站台也比较远;三是过斑马线时绿灯时间太短了, 人们来不及过;四是即使在斑马线上, 有些司机也不谦让行人。

篇4:“爱心斑马线行动计划”受关注

交通事故已成为“世界第一害”,而中国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有数据统计,仅中国大陆地区,每年的交通事故就有50万起,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超过10万人,已经连续十余年居世界第一。

2009年,中国汽车保有量约占世界汽车保有量的3%,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占世界的16%;2010年10月,公安部交管局透露,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99亿辆,其中汽车8500多万辆,每年新增机动车2000多万辆;机动车驾驶人超过2亿人,每年新增驾驶人2200多万人。

随着我国道路通车里程、机动车保有量和驾驶人的持续快速增长,道路交通安全日益成为一个社会性话题,与每一位社会成员息息相关。

新春过后,面临着这样残酷的数字和严峻的形势,这些充满爱心的志愿者们再也坐不住了。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拯救“斑马线”活动就此拉开序幕!

2011年“爱心斑马线行动计划”携手VTC志愿者联盟、公益慈善论坛,在北京、杭州、安吉、温州、诸暨、宁波、石家庄、广州、惠州、东莞、广西,天津、成都、重庆、贵州、兰州、四川南江、甘肃通渭、甘肃武威等地发起爱心斑马线系列活动。

本次活动以“斑马线,生命线——用责任和爱心呵护生命!”为主题,主要内容就是在城市道路中人员与车辆较为密集的斑马线周围,由志愿者通过宣传、劝导等方式,让人们遵守交通秩序,保证行人和行车的安全。力图通过活动达到三个目的:1、呼吁全社会提高交通安全的意识,珍爱生命,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出行。2、呼吁驾车者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尊重斑马线,尊重他人的生命。3、动员广大市民积极支持和参与爱心斑马线活动,并发挥监督作用,协助交警部门及时发现和处理规章车辆、行人,共同营造安全、文明的城市交通环境。

活动一经发布,立刻引来不少公益论坛和公益组织的支持。截至目前,已经有滴水公益义工联盟、广西灵山爱心志愿者协会、天津义工联合会、甘肃红叶义工、北京红星志愿救援队等十一家参与了进来。而且,这支公益队伍也正进一步扩大。

各显奇招

■搜狐社区

为旭日阳刚写歌

活动内容:通过网络,为旭日阳刚征集原创歌曲!

您可以写词,亦可以谱曲,当然,更欢迎词曲一起创作。最后我们将选出最佳原创,给予一定的奖励,我们将在征得作者同意后,尽我们所能联系到他们,无偿送给旭日阳刚演唱。

活动时间:有意参加者,请于2月28日前,积极跟帖发出您的作品。

作品奖励:凡提交完整创作者,狐狐将送上虚拟礼物爱的婚纱一件!

前三个发出歌曲录制小样的将获得价值400元的阿迪长袖外套一件。

活动征集截止后,我们邀请社区评审团评出优秀参与奖10名,奖励社区兔年实物礼物小兔子灯一个。

http://club.yule.sohu.com/r-zz0220-1803718-0-2-900.html

■中华网社区

2011年春节中国最“幸福”的笑脸

目前,寻找2011年春节中国最“幸福”的笑脸活动已经征集到很多作品,按照比赛要求,10名选手进入投票阶段进行晋级投票。

现在,就将您最宝贵的一票投给这些最幸福的笑脸吧!

活动时间:2011年2月17日——2011年2月28日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3231609/2722/71/61/3_1.html

■网易社区

今年春节,我做网易背包客!

背包是天涯游子的最亲密伙伴。过年啦!不论是回家乡过年还是出外旅游,小背包可有大用途。背包客的背包虽小,可容得下世界,它装满了送亲人的礼物,装满了途中的寒暖、饥渴、头疼脑热、喜乐悲催……

在这游子归家、春暖花开的季节,网易论坛温情派送50个网易背包,让背包陪你回家,背包伴你过年,背包装满你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时尚潇洒的网易背包客吧!

活动内容:

1、每天参与盖楼的幸运网友获得网易背包。

2、获得背包的网友将网易背包伴你回家、欢度春节的照片传到“活动专区”,主帖标题前缀需有“我是网易背包客”字样,并且同时发到网易论坛背包客的微博专题页面http://t.163.com/zt/bbs/beibao;

3、所拍摄照片形式及内容不限,可以是你春节返家途中在车站前留影,可以是你与家人团聚的温馨画面,可以是你春节期间出游时的自拍……只要照片中出现网易背包即可;

4、对于表现出色的背包客,我们后续仍有神秘大礼包相赠哟!

5、为充分保证背包赠给更多不同的网友,确保最终活动效果,在10天的活动中,同一用户不得重复中奖。

活动时间:

1月20日—2月21日

2月25日派送神秘礼品

篇5:爱心斑马线

文明交通是城市形象的名片、文明的标志,不仅能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更能折射出广大交通参与者的文明素质。为巩固和深化“文明交通行动”,共建和谐、畅通、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升市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为此,市文明办、市公安局向全市出租车、公交车、私家车、公务车及各行业车辆驾驶员发出如下倡议:

一、遵规守法。广大驾驶员应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关爱生命,文明出行,做到“斑马线我让行”。

二、停车让行。当前方斑马线有行人行走时,驾驶人应将行驶车辆提前减速,并依次在斑马线前停车让行。

三、低速通过。当前方斑马线无行人行走时,驾驶人应提前减速,做好停车让行准备,无行人横过时低速通过斑马线。

四、避让行人。在未设置斑马线的道路遇有行人横过马路,驾驶人应当减速避让,不要争道抢行。

五、服从指挥。驾驶员行经斑马线时,应当服从现场管理人员、文明劝导员的疏导、劝导和指挥。

广大驾驶员朋友们,文明行车,从礼让斑马线开始,你我都能做到!礼让的目的是交通安全,倡议是暂时的,坚持才会出成效。愿所有的驾驶员都能礼让斑马线,愿所有的行人都能遵守交通法规,愿我们的斑马线成为礼貌线、文明线、安全线。通过我们的共同行动,让龙口的交通更加井然有序,让龙口的交通环境更安全!更文明!为我市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让我们每一位驾驶员积极行动起来,遵守交规,安全驾车,文明出行,让斑马线成为生命的`守护线。

篇6:礼让斑马线

和-谐畅通、文明有序的城市交通是一个城市美好形象的直观展示,为展示美丽西林的良好形象,深化文明交通行动创建工作,进一步向社会推广文明礼让行为,我们向广大机动车驾驶员、市民朋友们发出倡议:

一、文明出行,遵章守纪。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斑马线,遵守交通信号灯指示;驾驶员文明行车,不抢闯信号,不争道抢道,不占道乱停,在斑马线前主动礼让、带头礼让,主动营造“路畅人和”的出行环境。

二、文明驾驶,礼让行人。驾驶员经斑马线时做到无人减速,有人必让,见人就让,让必彻底。严格执行“三个必须”:必须提前减速,做好让行准备;当有行人通过斑马线时,必须停车让行;当无行人通过斑马线时,必须低速通过。

三、文明宣传,率先垂范。广大公交、出租汽车驾驶员要争做文明行车的宣传员,争当模范遵守交通法规的示范员,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带动身边的人自觉文明行车、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共同创建城市文明、和-谐交通新风尚。

四、文明礼让,共筑和-谐。文明行车,从按章行驶、礼让斑马线开始;文明出行,从遵守信号指示、各行其道做起。主动为停车礼让驾驶员竖起大拇指,积极为礼让行为点赞。驾驶人和行人共同营造车让人、人让车、车让车、人让人的文明环境。

篇7:斑马线

据报道,斑马线上,交通事故发生频率极高。这多半出于驾驶员对行人安全的漠视。酒后驾车,疲劳驾驶…..都使道路上留下斑驳血迹,无数个家庭支离破碎。对此,我认为,不遵守交通规则,这不仅是对他人安全的漠视,也是对自己生命的不珍惜。应为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意识到他人生命的宝贵,就不会做出对自我生命不负责任的事。

斑马线是一条黑白的绸带,在上面渲染的应是和谐平安。但车祸受害者的鲜血却总是无情地将它染红,带来使人悲痛的噩耗。

生命来自偶然,有歌曲唱到:“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生命之所以也很脆弱。

大千世界中生命竟相展示自己的活力,它来之不易,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幸运,但从生命降临在我们身上那一刻起,就已经赋予了我们生机,创造的活力!我们每一个都应珍视生命,敬畏生命,只有拥有生命,这世间的一切,对于我们才是充满象征希望与美好的意义。只有在拥有生命时我们才能创造美好的明天,才能拼搏出一番属于自我的精彩!如果我们不珍爱它,使它频受威胁,那么它就会像吹败的鲜花,化作生命的碎片,再不现生机。

如果你珍爱自己的生命,那么就先从关爱他人的生命开吧,因为只有如此,斑马线前悲剧才不会重演,人与人之间才会彼此充满爱心。

生命是春花,纯洁烂漫。

生命是绿叶,生机蓬勃。

生命是阳光,普照大地。

因为拥有生命,我们朝气蓬勃;应为拥有生命,我们生气盎然。因为拥有生命,我们是天之骄子,是自然精灵。我们欢歌,我们舞蹈,我们歌颂生命神奇的创造力!

篇8:爱心斑马线

杭州“爱心斑马线”诞生于2009年5月。当时杭州发生了震惊全国的“5·7飙车案”,受害人在斑马线上被疾驰而过的改装车撞死。惨剧过后,当地联合多个部门在市区相关路段设立起8条“爱心斑马线”,意在提醒车辆在斑马线前要礼让行人。

“爱心斑马线”的设立曾聚焦了来自全国目光,交警部门更是在其附近安装摄像机以监督“车让人”行为。然而,随“爱心斑马线”也伴生不少争议。一些市民认为这些“浓妆艳抹”的斑马线不利于辨认、反而会分散驾驶员注意力,有的甚至认为这是“污损”行为、不符合国家交通标线统一规定。

记者从杭州交警部门了解到,这些“爱心斑马线”在使用一年多后就随着油漆掉色和自然污损而陆续“淡出”。交警部门在“补妆”时恢复了标准的白色斑马线,有些路段还设置了与主路口联动的“父子灯”,用以指示行人安全过街。

杭州市交警支队表示,“爱心斑马线”原则上的确不符合相应的国家规范,交警部门也一直不提倡采取这种手段。但作为特殊时期的宣传符号,“爱心斑马线”引起人们对于“车让人”问题的重视,发挥了积极的倡导作用,其“自然淡出”也算是完成了“历史使命”。

顶着“非法改装”争议的“爱心斑马线”消失在杭州的街头,这座城市的行人过街环境是否因此受到影响、更加艰难了呢?

连日来,记者在杭州街头发现,取代了“爱心斑马线”的普通斑马线,不仅照常提供了“车让人”的功能,甚至时常上演仅有一人踏上斑马线而仍有多条车道、多辆汽车同时停车让行的一幕。“新杭州人”陈小姐说,每次看到司机们挥手示意行人通过的“潇洒”动作,感到那就是杭州街头的“最美手势”。

杭州市交警支队宣传处的张警官告诉记者,继“爱心斑马线”后,杭州“车让人”的风气能再次“领跑全国”,首先在于交管部门严格依法办事,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譬如交警部门在主要路段标示“车让人”字样,通过监控及现场执法严查“车不让人”行为,对违规司机严肃处理,产生了很强的宣传、警示效果。

同时,杭州市公交部门、出租汽车公司等窗口单位也积极依法依规办事,率先垂范。杭州公交集团自2009年5月以来就采取严格的“车让人”制度,要求司机在斑马线前“见人必让,让必彻底”,每天有多辆巡视车及200多位巡查员对“是否让行”进行检查,违规司机将被扣除当月300元安全行车奖励。而从2010年起实施的《杭州市客运出租汽车单车考核细则》也明确将“礼让行人”作为出租车考核项目,不合格者将被限制营运资格。

“斑马线前人车相争”一直是全国普遍的治理难题,“中国式过马路”遇上“车不让人”也导致斑马线上事故频发。从设立“爱心斑马线”到回归“普通斑马线”,杭州4年来的治理行动没有使行人过马路陷入“无序”,反而激发了社会更多的“微温暖”“正能量”。

不少受访市民表示,没有“爱心斑马线”的杭州,比只有“爱心斑马线”时更有安全感,道德约束存在太多不确定性,而百姓更需要实实在在的规范及相关部门能“照章办事”,该罚就罚、简单明了。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夏立安认为,“杭州式车让人”的实践表明,在公共管理领域,强调“制度约束”、“法制意识”显然比号召激发公民个体的“道德责任”更“靠谱”。

篇9:斑马线作文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还记得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天气。我难得一次早上和妈妈去买菜。开车回来的路上,由于红灯,我们车子停了下来。我和妈妈坐在车里看着早晨川流不息的人群,路上夹杂着汽车的鸣笛声,路边小贩的叫卖声,有着人们摩肩接踵的声音……绿灯亮了,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太太马上就要走完斑马线了,就在这时,一辆播着嘈杂音乐的黑色小轿车从老太太边上疾驶而过,丝毫不顾斑马线上的行人,随即发出一声巨大的喇叭声。老太太刚好被这声音和速度一吓,重心不稳倒在了人群中间,手中的菜篮也倒在了地上,菜也随着老太太的抱怨声一袋一袋撒了一地。

我对妈妈说:“开车的人怎么那么没素质啊,明明都有斑马线,可是丝毫不起作用啊,也不顾及来往的行人!”妈妈说:“是啊,现在的年轻人为了追求刺激,常常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开玩笑,礼让斑马线真应该深入人心啊。”就在我们探讨之时,刚刚那位倒下的老太太早已被好心的路人给扶起来。他是一个中等身材的中年汉子,突起的高颧骨和他脸上早早就有的皱纹,看的出来他常年从事于劳动,他用那双粗糙的大手,有力地扶起了老太太并亲切地看着她,中年男子嘴巴一张一合说着关心的话语,刚刚洒落一地的食材也被四周路人捡了起来放在了篮子里。那位叔叔也将老太太扶到了马路边,将篮子递给了她,当看着老太太坐在路边。当我看着她朝路人连连道谢。我仿佛看到一束阳光穿过阴霾照到了那斑马线上。许久,斑马线恢复了往日的秩序。

篇10:斑马线作文

酷暑的中午,路上车子和人也不多,我与妈妈走在肯德基前面的斑马线上。刚走出三、四步,妈妈看到一个人开着电动车冲我们而来,速度较快。开车人的眼睛却不朝前看,而是一直往左边看,似乎在寻找什么地方。妈妈意识到了危险,使劲将我往后边拉,我们连连退让,但“碰”的一声,电动车猛烈地撞向我们,竟没有躲得过去。

我只感到眼前一黑,昏迷了过去。醒来时,发现自己已经在出租车上,一位与我毫不相识的叔叔抱着我。后来据妈妈说,这位叔叔是五马派出所的巡警,他在路面巡逻时看到我们两个人满身是血躺在路上,便立即一边报警,一边拦车送我们去医院。在医院,我又是拍CT,又是挂点滴,而且还要留院观察。万幸的是,我的头部只是受了皮外伤,经包扎处理后第二天就出院回家。如今,受伤部位的头发也已经长出来了,可妈妈到现在身上还是留有一道道深深的疤痕。

回想当时,我好好地过斑马线,根本没有想到过会出现这样的意外,犹如《爱是怀疑》里面的一句话——“若能推猜这一切的未来,我干脆辞掉工作买大彩”,就连撞我们的那位也不曾想到自己会把我们撞到,他当时是急着一边找路一边赶时间,一时着急才会酿成大祸,幸好我们只是皮外伤。

篇11:礼让斑马线作文

有一天,我和外婆正在经过斑马线,看到不远外驶来一辆6路公交车,我和外婆想等公交车开过再走,便停了下来,出乎意料的是:公交车在我们面前停了下来,车上的驾驶员叔叔对我们摆了摆手,示意我们先过去,我对叔叔说了声谢谢,便拉着外婆快步走过了斑马线。

这件事深深在烙在我的脑海里,我国交通一直很拥护,经常出现堵塞、撞车的现象,严重的时候还导致死亡。如果每个开车的人都能好像这位叔叔一样,做到文明礼让,我们行人可以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那么,我们就可以生活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了。

篇12:亲情斑马线

不知道睡了多久,他努力睁开双眼。床头边有张脸离他很近,满眼惊讶、怀疑、激动……这是谁啊?他脑子一片混乱,什么也想不起来。“乖儿子,你终于醒来了!”哦,这是父亲。他听出来了!他听到有人说:“奇迹啊!昏迷了81天,竟然醒过来了。”

医生来了,翻开他的眼皮,说:“张眼,闭眼,抬手……”他一一照做。最后,医生说:“嗯,是醒过来了。恭喜呀!”父亲颤抖地握着医生的手,不停地道谢。他终于听明白,是自己出了车祸。

病情好转,他回家继续疗养,可父亲天天不在家。他问母亲,母亲回答:“去抓那个逃跑的司机,给你讨公道啊!”

父亲一去就是一个多月。一天回来时,他衣衫褴褛,满脸风尘,还紧紧拽着一个人。父亲把那个人拉到他的面前:“说吧,快点!”那个人愣愣地看着他,张了张嘴却吐不出一点声音。父亲说:“儿子,这个人就是撞你的司机。”

那个人低着头,用颤抖的声音说了一句“对不起”。突然,那个人跪下,失声痛哭。父亲慌忙拉起那个人:“你有点骨气没有?好了,你既然说了就走吧,我说话算数。”那个人惊讶地看着父亲,转身跌跌撞撞地走了。

母亲叫起来:“怎么让他走了,钱要到了吗?”父亲摇了摇头:“他没钱。”母亲大声哭泣:“你这个没用的人,千里迢迢找到他,就让他说一句‘对不起’就算了?”父亲闷声说:“儿子治病的钱我会赚到,用不着你担心。”

之后,父母经常争吵。父亲告诉他,那个人家里很穷,有一个儿子比他小两岁,却是残疾人。那个人来城里跑业务,肇事的汽车也是临时租来的。父亲说那个人在农村的家残破不堪,将全家人省下来的钱都给儿子治病了。父亲又说:“我不让他赔,但是我必须让他向你道歉。儿子记住,一个人做错了事情要敢于面对,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有一天,他突然想起一些事情。他从小只依恋母亲,从来就不喜欢父亲。在他的记忆中,父亲是个脾气很不好的人。父亲给他买衣服,永远只有一种颜色——红色。只要他出门,父亲就要他穿红色的衣服。直到他上初中,无论他怎么抗议,父亲都无动于衷。

他还记起三年前的一天,他向父亲要钱,和朋友做生意。父亲不给,他想动手打父亲,被母亲拦下了。之后,他几乎和父亲反目成仇。他很后悔,自己竟是这么不孝,从来没有对父亲笑过,从来没有用亲热的语气喊过“爸爸”。

他知道,母亲虽然和父亲争吵,但那是心疼父亲的劳累。母亲对他说:“这段日子最累的就是你爸,你出事以后,他就把医院的走廊当家了,吃睡都在那里。那时还是春天哪,花岗岩地板冰冷冰冷的,你爸困极了就在地上睡。”他问:“他怎么不回家睡呢?家和医院很近啊!”母亲说:“他怕你醒过来看不到他会害怕,他想第一个看到你醒来啊!”

后来,他知道,医院有规定,重症室的病人是不能随便让亲友探望的。父亲为了时刻了解他的病情,连重症室里打扫卫生的师傅都“买”通了。师傅不懂病情,就把从治疗仪器上看来的数字告诉父亲。父亲不懂,记下来跑去问医生。一次又一次,医生被他问烦了:“你儿子醒过来的几率极低,即使脱离危险期,以后百分之九十也是植物人,除非奇迹出现。”不管医生怎么说,父亲总是坚持说:“他是我儿子,我最了解他,能不能醒过来我自己知道。”

他开始哭,现在才明白,父亲其实是那么的脆弱。

那天,父亲兴冲冲地对他说:“儿子,爸爸要为你做件事情。爸爸要让他们在我们小区门口划一条斑马线。”母亲告诉过他,他出车祸的地点正是小区门口的国道线上。最近,他听说国道线上又出车祸了,幸好没有出人命。他有点不明白,车祸已经发生了,怎么做都于事无补,父亲为何对斑马线这么热心?

父亲写好申请书,说是要交到县政府。父亲的文化程度不高,写了撕,撕了又写。父亲对他说:“要是你病全好了,就可以帮爸爸写了。”

好不容易寫完了,父亲请内行的人来看。那个人看完了说:“你这样不行啊,得有数据。这条路上有过多少场车祸,伤亡的人数有多少?斑马线不是你说要划就能划上的,政府不会因为你一个人就划一条,那不乱套了?”

父亲跑去交警队要求帮忙,好话说尽,人家还是把他赶了出来。父亲不泄气,涎着脸求人,终于有人同意帮助父亲。找来了数据,父亲激动地念给他听:“至2012年,交通事故102起,11人死亡,28人重伤……这么多人都在这条路上遇了灾难啊,谁家受得了?

几天后,父亲把申请书写好了,还说要让小区所有人签名支持。很多人劝父亲:“你不要白费力气了。政府、交通部门岂能听你的指挥?”父亲摇头:“不,我一定要讨个说法,我不能让我儿子就这么白白被撞了!”

父亲又马不停蹄地跑开了。小区一百多户人家,三百多个人。从一楼到十一楼,有的人白天在晚上不在,有的人晚上在白天不在,父亲一跑就是10天,连梦里也嚷嚷着让人签名。还好,多数人都知道在小区门口划斑马线有莫大的好处,父亲获得了许多人的支持。一天,父亲把那张写满名字的纸给他看:“儿子,你看,这是大家对我们的支持。划上斑马线以后,大家就不用担惊受怕地过马路了。”

申请书终于交上去了,父亲松了一口气。那几天,父亲在家里陪他。他们说了很多的话,他突然问父亲:“小时候,你为什么老是要我穿红色的衣服。我那时可恨你了,一个男孩老是穿红色的衣服,让人家笑话。”父亲愣愣地看着窗外:“马路上车来车往,太危险。穿着红色的衣服显眼一些,司机就能注意到你。想不到还是出了车祸,爸还是保护不了你……”

有什么东西堵在了他的胸口。原来,父亲的爱一直紧紧围绕着他,只是他没有好好去体会。

几天后,父亲兴冲冲地来到他面前:“儿子,爸带你下楼去看看。”他坐在轮椅上,父亲在后面推着他。马路上雪白的斑马线,在阳光下耀眼极了。小区的人都跑出来看,看到他和父亲时,大家拍起了手。

篇13:礼让斑马线作文

几个月前,寒冬腊月,我和妈妈到离家不远的菜市场买菜,当返回至住所斜对面没有交通信

号灯的路口时,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摩托车在几条车道呼啸而过。我们顶着“刺骨的寒风”站在斑马线上等了好几分钟,如潮的车流才稍稍缓和下来。当看到左方向来车至少相隔几十米远时,我便迈步过马路。可刚行走至路中央时,斜对面一辆日式吉普车便朝我行走的车道来势汹汹地斜转过来。此时,左方向那辆小汽车又已疾驰到我的身后,使得我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只好站在原地,待那耀武扬威的吉普车转过弯来驶离之后才继续前行。

而五一小长假期间,我从公园回家,依旧是那个路口,车并不少,可是当我们走到路边等待时,却发现呼啸而过的、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摩托车停了下来,打着手势让我们先过。咦?怎么回事儿?怎么那么快“脱胎换骨”了?我们将信将疑地走过了马路,心里暖暖的。第二天,爸爸开车带我去浦口。下了长江大桥,在迎江路上,看到一对老夫妻准备过马路,在路边等候,这时,我们直行是绿灯,可是爸爸却停下车,挥着手让他们过。看着他们异样的眼神,就知道他们也像我一样疑惑“礼让斑马线”的现象。

篇14:斑马线的作文

每天清晨,妈妈开车送我到校门口,透过车窗,我就远远地看见几个“护学志愿者家长”,正站在校门口的斑马线两边,他们头戴红色鸭舌帽,右手举着一面小红旗,左手挽着一位低年级小妹妹,先左顾右盼,再领着她慢慢地走过斑马线,随即又返回到马路对面,继续护送下一位同学……

妈妈将汽车停靠在马路边,让我打开右边的车门慢慢下车,正好一位护学奶奶看见了,赶忙一个箭步地跑了过来,拉着我的手,和蔼可亲地说:“小朋友,来,我们一起过斑马线,好吗?注意车辆哦!”我不住地点点头,只觉得奶奶的手特别柔,特别暖,正在这时,我在奶奶的护送下,安全地进入了校园。我还没来得及和奶奶道声再见,她那忙碌的身影已经消失在来往的车流中了。

看着她模糊的背影,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春天,下起了绵绵细雨,他们撑着小雨伞坚守在斑马线两端,雨水打湿了他们的发丝、衣服、鞋袜……可他们却毫不在乎。夏天,骄阳似火,他们沐浴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却毫无怨言。秋天,凉爽的秋风扫起了落叶,吹得他们连眼睛都快睁不开了,在瑟瑟秋风中,他们依然精神抖擞。冬天,下起了鹅毛大雪,整个大地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他们穿上了厚厚的棉袄,戴上了暖和的帽子和手套,可依然冻得瑟瑟发抖,但还是不停地穿梭在凛冽的寒风中……

“张语睿,早!”这时,陈昱文正好走进校门,跟我打了声招呼,我这才意识到快要上课了。我再次回过头去看了看逐渐安静下来的斑马线,凝望着终于能喘口气的护学岗奶奶。此时,我心潮起伏:志愿奶奶们每天不知道要在这斑马线上来来回回走上多少次,这条斑马线也永远铭记着他们爱的足迹。

★ 斑马线600字作文

★ 生命斑马线观后感作文

★ 礼让斑马线倡议书。。。

★ 暮色中的斑马线作文

★ 三年级礼让斑马线作文「荐」

★ 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作文

★ 交通安全征文:文明行走斑马线

★ 大班社会:马路上的斑马线

★ 幼儿园小班优质课课件《红绿灯斑马线》

篇15:斑马线之思散文

斑马线的诞生与意大利有关,那个都市叫庞贝。可以想象古罗马时代的都市正是一派盛境,人来车往全在混行中。人可以随意走在马路的任何一个方位,任意穿行马路而马拉车却不得不在人群里吆喝缓行。

看过古老的影片,这种人与车与牲灵混行的拥挤,让人看到都市的繁嚣和纷乱。也很难理解人类生活居住的早期环境会是那般的拥扰不堪。人类缺少自己的秩序。

也就是这个时代,也就出了时代的智慧者。他们把人行道加高,把人与马与车分离,又在马路口横砌出一块块凸出的石头,马车可以穿行,人却踩着石块往过跳,这便出现了“跳石”时期,诞生了人类交通文明史上的第一道风景线。

人类的发展是极速的,这种速度让马车变成了汽车。有汽车的都市就更是混乱不堪,这个都市在英国的伦敦。十九世纪中期,又有智者经多次试验,在马路上画出横格状的线条。跳石时代一去不返,斑马线的历史无限延续,成为全球人类城市交通的标准秩序。人类是在发展中寻找自己的规范。

这种规范让都市有了新秩序,人与车的冲撞限定在各自的范围里。你行车,我走路,江水不犯河水,各自不应相撞。但是,在人类的思维中总有某种东西难以抑制,那便是“冒险”。人类靠冒险精神在征服世界,在发展自认为的突破,有时就有“人定胜天”的幻想,有时这种幻想真就变成了现实,冒险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这是一种人类进步的动力,放在人类征服自然的层面上,便显示出人类智慧的伟大。可偏偏普通的人们,是常常将这种精神用于生活中的变通。

不同的国度,精神层面不同,落在生活中的认识点就有区别。看似不经眼的斑马线,就有不尽相同的故事。去过美国的人说,那里人就不怕车,车见了人早早就停住,人过车才走。去过日本、韩国的人说,那里同样是人不怕车。去了台湾,尽管路上车水马龙,车速很快,一旦斑马线上有人,那车一定是开到人处,立即停下。这么看,车让人的礼貌是个普遍现象。

然而这种礼貌在我们的国度之中,显得是那么的淡薄,那么的不平衡。这块土地幅员辽阔,有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东西南北中的地理环境差异巨大,人文思想乃至人的精神层面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对都市中斑马线的理解不尽相同。

去过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几座大都市,能感受到斑马线的威力,车与人对斑马线乃至红绿灯的警戒认识是鲜明的,也就有着明确的自律。然而在进入内陆的北方城市,自律性便逐渐淡薄,人们蜂拥而过斑马线的行为已成习惯。车不让人的举动,让斑马线失去威力,特别是进入中小市镇,车辆随意穿行,人群横穿马路处处皆是。似乎我们的时代距古罗马和伦敦时期不远,这种时空穿梭的时段中好像存在着断带,我们究竟处在什么位置!以至于我们的行为成为“中国特色”。弄的从国外旅游回来的国人,在这种差异里疑惑不解,萌生出自己瞧不起自己的奇怪念头。

曾记得九十年代初,我去了香港,香港还未回归。那里的道路复杂,网状结构,车辆繁多的令人目不暇接,且车速极快。夜里观景,由山上看去,车灯如流,似黄的红的流水,在高速旋转,这种速度让当时的我很吃惊。在这座高速运动的城市中,我该怎么去适应呢!每每走入街头,便有一种紧迫感,也必然遇到红绿灯,走上斑马线,而对待斑马线的态度,就有着截然不同的行为。

常常看到斑马线上红灯亮着,车却没有一辆,就有人踏上马路穿越而过,后面居然就跟上了一群人,叽叽喳喳地嚷着。道边仍有站着不动的人,那一定是港人,他们在等待绿灯。而闯红灯者均为大陆的旅游者,他们的闯入,使得过来的车辆远远地停下,执行着车让人的礼节。

对这种冒险的举动,印象就极深。我随港人同步,可我的.同伴们就笑我,说:“没有车呀!你傻站那里做什么!时间就是金钱。”我被说傻了,思绪混乱起来。我们的世界与眼前的世界为什么这般不同,这个差异究竟在哪?过后的所有行为,我便在同伴与港人之间选择,有时违规,有时就遵守,总在是与非之间徘徊不定。

我相信遵规是对的,可一旦回到自己居住的城市里,这种信念就时时被推翻,被一种逆反的潮流所否定。我经常会看到,人们总是三五成群的拥过斑马线,而此刻亮着红灯。也时常感受到汽车冲过斑马线带来的那股威力,使得站在斑马线上的弱者胆战心惊,不知所从。

接踵而来的汽车,不是闪灯就是鸣笛。这种人与车,实际是人与人的某种较量几乎天天、时时、刻刻地发生着。在这样的较量中,谁究竟是获胜者!车要冲过去,因为是绿灯行,车上人就丢出一句话:“你是活腻了!”地上人惊出一身汗,气的骂道:“妈的!急着寻死去呀!”。这种较量以至于语言的冲撞,使得斑马线形同虚设,而人与人间的磕碰才是真实的存在,这里不包括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

我曾目睹一位颤巍巍的老者,站在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前,一二十分钟不敢挪步,看着有那么一段空档,刚刚抬脚,一辆车又急驰而来,呼啸而过,那股风能将老者掀翻。老者的眼睛都不敢眨,直直地瞅着左前方,心里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是一位好心的姑娘,扶着老者边挥手边挪步,这才让车中人表现出良心的亮点,停了下来,老者被护送出斑马线。

还见到一位父亲领着孩子,站在斑马线上迟疑不决,父亲要过,孩子却往后退,迟疑间,车辆呼呼地冲过数辆。孩子便问:“爸爸!这里的汽车为什么不停呢!”父亲说:“这不是国外,是在中国。”“汽车不一样吗?”孩子追问着。“是不一样!”父亲随口一说。估计这对父子久居国外,在孩子的意识中汽车应该让人,可眼前的状况会让孩子的意识改变,这种改变将会影响孩子幼小心灵,改变他今后的行为。这种看似微弱的冲击,常常会留疤痕,会污染人性,降低素质。

于是想到人的素养和素养有关的文化,中国号称礼仪之邦,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始终把仁、义、礼、智、信做为这个民族应有的体质和风貌,并世代相传,继承发展。使它成为中华民族与世界其它民族不同的民族特色。然而国人面临的传统与现实与世界其它民族的差异,却令人无法面对自己而自圆其说,人们总是带着这样的疑惑缓慢前行。

突然,在一段时间里,在城市的各个道路间,在斑马线的前侧,出现了几个大字“车让人”,这种醒目的方块字在向人们提示:在车辆与行人的关系中,车辆应当礼让在先。这样的提示在国外已成为人的习惯行为,而我们还仅仅是提示中。

一段时日过去,三个字并未引起人的注意,车速依旧,行人还是胆战心惊,提示的作用一日比一日淡薄。车上人几乎熟视无睹,车让人的念法完全可以理解为“人让车”,这也是旧时期汉字的书写顺序。中国的文字真可以做游戏去玩,而中国的许多事情也常常如游戏般让人捉摸不定,虎头蛇尾似乎是处理问题的常用手法。

正当人们已将那三个字列为视而不见时,媒体忽然就发布了一道禁令:车让人列入交通法规,扣三分并处罚百元钞票。禁令发布,震动四方,交管部门连续严查,全城哗然,古城人开始注目。

注目之中,人们发现汽车在减速,特别是碰到斑马线时,车速几乎为零。零速度意味着人可以放心通过,也意味着某种东西在慢慢产生。这种东西叫它敬畏最为妥贴,敬畏什么?敬畏法律,敬畏生命。

在这个世界中,最值得敬畏的莫过于生命了。因为生命来之不易,生命也只有一次。一棵树死了,形象从此消失;一个狗儿去了,留下的只是可爱的印象;一个人的过世,就再也见不到,让活着的人无限哀思。哀思的本身便是一种敬畏,它既有严肃,又有慎思,思考生命中那些最珍贵的东西,让人懂得该珍惜什么!尊重什么!

敬畏之思并非生来具有,它是一种文化,一种文化传统下人对事物的认识态度。古时就有:“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说,而当今社会则需要敬畏法律、敬畏道德、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事业,对生命和法律的敬畏,就让我想到了斑马线。

有人做过一种试验,将一条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进同一池子,用透明钢化玻璃将它们隔开。鲨鱼每次想捕食时都会碰壁,久之,将钢化玻璃取掉,鲨鱼也不再会去捕食了。这个试验告诉人们,习惯可以改变,改变习惯需要限制。对人来说就需要行为的边界意识,形成法规界限与敬畏之心,这样才能“不敢越雷池半步”。

敬畏是自律的开端,从无視斑马线到零速度的改变,无疑是一种跨越。做为有车族的我,人在车上,零速度在斑马线前,而站在斑马线上的人们仍迟疑不决,怯生生地望着我不敢举步。我笑了,挥手示意,人们才释然而行。这个过程很有故事感,当某种事物发生变化时,人与人的心在触碰,会产生火花,溅出许多闪闪发光的东西,那里有尊敬、释然、愉悦、安全以至于快乐!这是敬畏之后的感受,是尊规守法中的和谐。

当我们的都市向着高度文明的方向发展时,我便有了一种自豪,无论我是在车上还是在地上,始终记住:在我们任何的行为里,都有着一道钢化玻璃。鲨鱼怕碰壁,人类有敬畏。因为人类的伟大在于创造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自己。

篇16:爱情斑马线

老婆是个典型的浪漫主义者,到达重庆的那个早晨,她就迫不及待地拉着我去找那条“爱情斑马线”。“爱情斑马线”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滨路滨江公园门口,这是重庆首条“爱情斑马线”,离我们居住的酒店仅两站之遥。

我们刚一到滨江公园门口,那条崭新的红色斑马线便映入了我们的眼帘,让人顿觉耳目一新,格外清爽。整条斑马线是大红色底面,宽约4米,上面铺了白色的线,中间有一大一小两颗心的图案,图案上是大大的“I LOVE YOU”字样,看起来很是温馨。

绿灯亮了,妻子赶紧拉了我一下,说:“咱们一起走走吧!”我点头。她在前,我在后,没走几步,我忽然想起了什么,快步走到妻子身边,牵起了她的手,妻子满脸的深情。是啊,走“爱情斑马线”怎么可以单独行动呢?过路的人挺多,我看见他们本来掂着东西的手,都腾了出来,或挽着,或牵着,或拥抱着一起过斑马线,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神情。

这时,一个帅气的新郎抱着新娘,满面春风地从车内走下来。交警还主动示意过往车辆为他们暂时让一下路,让他们轻松走过“爱情斑马线”。旁边有很多人举起相机,留下了这对新人在“爱情斑马线”上的爱情见证。

我和妻子都是比较感性的人,走过“爱情斑马线”后,我们便兴致勃勃地讨论起最近听过的一句话:“爱情需要一条斑马线才安全。”她说:“爱情也要遵守生活的交通规则,在斑马线外行走,无疑是危险的。夫妻之间要想白头偕老,就得遵则守约,在‘爱情斑马线’内,发挥爱的光和热。”

我说:“婚姻里最大的敌人,我们常常以为是别人,其實是我们自己。当两个人熟悉得不用说话,都能明白对方的意图时;当走出去别人都说,你们俩怎么越长越像时;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岁月轮回里,那些新鲜感带来的激情消失殆尽时,我们就需要一条斑马线来唤醒我们麻木的神经了。”

妻子接着说:“这就像我们家门口的那条马路,因为太熟悉,所以对横冲直撞的车子熟视无睹,我们忘了安全隐患,可是这样穿行,总有一天会出事。”

“很对。”我继续说,“在爱情的斑马线内行走,爱情才不会出现交通事故,而且必须在正常的时间通过,才不会有危险。”

篇17:过斑马线作文

妈妈见了,拉住我说:“让车子先过吧,过马路时得让着车子,这样会比较安全。”

我指着地上的字问:“妈妈,那写的不是车让人吗?”

妈妈摸着我的头说:“字是这样写,可司机未必会这样做啊。还记得上次吗?也是这条斑马线,你走到半中间,一辆摩托车突然窜出来,从你面前呼啸而过,差点就把你撞翻了。你还说你被吓出一身冷汗呢。”

正说着,刚才那辆车已经开到了斑马线前。奇怪的是,车在斑马线前停住了,司机做出让我们先行的手势。妈妈见了,也打出手势示意司机先行。司机摇下车窗说:“大姐,你们先走吧,我学了新交规,要当文明司机。”

妈妈和司机说了谢谢,牵着我的手快速地走过斑马线。

上一篇:学生必背文学常识下一篇:长葛市天硕学校教师节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