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2024-05-13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学习体会(通用14篇)

篇1: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

学习体会

三店街宋寨小学陈金洲

学习了《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我知道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

(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二)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三)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四)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五)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六)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通过学习《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我更清晰地认识到要实施英语课程改革,必须要以新课程理念作为指导,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的要求,通过系统地、科学地收集、处理信息,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成果给与价值判断的过程。要真正做到注重过程评价,了解学生的英语掌握程度,促进学生发展,我们要改变学生的作业形式,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在生活中融入学习。

生活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获取知识的广阔天地。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为学生去创造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把作业融进生活,走进社会,使他们能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从而更加努力的学习英语。

我们鼓励学生在课外与同学、家长之间用英语交流,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了第二册Unit5 《I get up at seven o’clock》后,让学生尝试着相互说说自己的作息时间,询问同学或家庭成员在什么时间做什么(如几点吃早饭、几点睡觉等等),这样就使英语的学习,时时在身边,刻刻在口中,既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又激活了他们的学习能力。

2.丰富、拓展学生的作业。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鲁斯说:“教学生任何科目决不是对学生灌输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地去获取和组织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动书柜,而是教学生如何思维。”在学习中,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运用所学的语言来完成作业。

例如,在学习了《I am going to do the high jump》后,我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教室变成运动场,让学生运用所学过的语法和句子进行交流,然后写下自己交流的语句。

3.加强学生的个性。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每时每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在课堂上,我尽量让学生展现他们各自的才能——当小老师或有些同学愿表演表情丰富的角色,或装些古怪的腔调朗读……让学生的个性飞扬,让他们有表现的机会。

譬如,在学We are going to visit the Ming Tombs时,我让学生们表演了Roar、Help、Ha,ha,ha等,学生们的兴趣很高。

“几乎每个稚嫩的心都渴望摆脱束缚,展现自我!”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表扬,在课堂学习中更是如此,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保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关注每个孩子的各方面的表现,对优等生表扬的同时不要忘记对后进生的表扬与激励。小孩子特别喜欢听好话,因此在课堂上教师的一句“wonderful!”“good!”等赞扬的话或者是一丝善意的微笑,不但会使学生开心而且使他们信心大增。

同时,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应重视它的及时性和发展性,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才能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才有可能学有个性、有创新性地全面发展。

篇2: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作为新教师的我们,从大学开始便在接触新课标带来的各种新的要求和思想。如今踏入社会,成为了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学习实践新课标更加成了我们义不容辞的任务。而经过新教师的各种培训以及自身的学习,我也深深明白自己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的迫切,应至始至终将课改的精神贯穿于我的教学之中,从而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以时俱进的教学模式。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我们:1.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2.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3.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4.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5.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6.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对英语课程标准的个人理解有以下几点:

1.明确分级课程体系及小学阶段该达到的英语水平。

现在的英语课程标准采用的是分段管理的方式,即提出每个学段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到高中为止,总共9级。在小学阶段,我们教师应当让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二级所要求的水平,能够听说读写基本的单词和语句,并且能够在玩演视听时进行简单的运用。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二级标准中,增加了“能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乐于感知并积极尝试使用英语”、“在小组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和合作”和“乐于接触外国文化,增强祖国意义”。在学习策略中,补充了“对所学内容能主动复习和归纳”、“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积极思考”。在教学建议中特别强调小学英语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感知能力和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评价建议中特别强调了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评价要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在二级标准“说”的要求中,增加了“能就日常生活话题作简短叙述”,体现语言学习的规律;将二级标准“写”的要求“能根据要求为图片、实物等写出简短的标题或描述”修改为“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语句”,这样的改进体现语言学习的规律和渐进性,为初中学习英语奠定基础。

1.教师创设高效课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让我明白有效并且高效的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要追求的,教师应当“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进行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时候我们可以体会到教师教得无味辛苦,学生学得无趣痛苦,高耗低效的课堂令师生都无法得到真正的进步。在高效的课堂中,学生乐学,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教师乐教,师生互动,适时点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冲破传统教学中的死记硬背的模式,提高课堂效益,激活课堂教学,让学生主体地位回归,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真正动起来——动心、动脑、动口、动手,让他们明白他们需要“学什么”(知识和能力),“怎么学”(过程与方法),“为什么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学习,通过接触、理解、操练、运用环节使英语语言内化,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输出个人观点和感受,促进他们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素质的综合发展。为此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它营造出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

2.创设真实情境,合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就要求教师创设真实情境,可发、利用课程资源,利用故事、图片、身边的实物等来进行情景教学,采用电视机、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玩游戏、唱歌曲,实现玩、演、视、听的教学活动,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实现素质教育,实现学校与社会、课程与生活的融会贯通,脱离实际的教育是没有意义的。教师在教授时,需要让学生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着学习,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融入教学中,就地取材,贴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在现实场景中联想运用英语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尊重和利用个体差异。

如果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要求是整齐划一的,那就会束缚学生创新潜能的发挥。教师要重视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学生的个性差异,不仅表现在学生的个体之间的差异,还表现在学生的年龄、认知方式和能力、生活环境等方面。因此,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不能用一个水平衡量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和认识,让课堂成为学生发挥个性的天地,成为自我赏识的乐园。“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怎样让孩子们在课堂中将他们的天性与英语学习联系起来,应当是我们教师所要追求的。采用多样的活动方式,对课堂加以调节控制,师生互动,才能实现高效课堂。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因为个别学生的个性达不到老师的期望值而对其加以训斥。孩子们会因为喜欢以为老师而喜欢一门课,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八个字。

4.多用积极评价激励学生,注意评价的合理和多样性,形成性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评价应有益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利于学生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教师应当力求评价方式的合理化和多样化,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学习过程,又关注学习结果。形成性评价要通过不同形式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学习困难,给学生提供具体的帮助和指导,此过程坚持激励原则,提倡测试与非测试、教师评价、个人评价与学生胡平相结合等。总结性评价通过期末、毕业考试来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程度,在考查时,也要渗透对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考查。

因为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肯定,因此教师应当对给予激励和赞许,让无论哪种知识水平、能力、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使学生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源动力。所以教师的评价语应丰富多彩,真诚激励。如教师应多说:Good!Great!Wonderful!You are clever!Don’t worry!这些激励语句,它们尊重被评者的主体地位,致力于理解被评者而不是批判被评者,引导学生建立自信,由传统的单纯考查学生的书面成绩转变为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对具体人提出具体要求,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评价方法,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鼓励,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热烈紧张的状态下打好英语学习的基础。

篇3:学习《英语课程标准》的点滴体会

一、彻底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

近些年来,我国的教育教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受欢迎,“应试教育”也逐渐为“素质教育”而代替。然而“应试教育”的束缚还未彻底摆脱。作为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我意识到教学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彻底设计上力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尖子生吃得饱,中等生吃的好,后进生吃得了。面向全体学生,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每个学生发挥最大的潜能与优势,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达到 《课程标准》对我们教师所提出的要求。

二、沟通师生情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情感的沟通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润滑剂。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 “情感所起的作用,比单纯理智所抱的信念,或由于恐惧惩罚而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习惯,都要强有力的多”。教师必须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用自己的爱去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全面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多给他们鼓励、信任和帮助,不用讥讽的语言挖苦学生,课堂上用启发式的语言组成教学,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失误或错误要持宽容态度,设法营造一个和谐、宽松、融洽的学习氛围。课后多与学生接触,关心并帮助克服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学其道”,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三、突出语言的实践性,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情景,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将讲授的基础语言知识转化为初步运用语言的能力。增加语言实践量,使学生获得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课堂上进行高密度、快节奏的语言实践活动,有层次地引导他们自由发挥的练习。但在强调语言实践性的同时,我们又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介绍和学习。学生一旦缺乏扎实的语言操练,就必然会在灵活的语言运用练习中出错多,成功低。试想一个具备300词汇量和一个具备600词汇量的学生学习口语或书面表达,哪个会更成功呢? 所以,我们教师必须兼顾两者,摆正讲和练的关系,在精讲多练上下功夫。

四、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陶行知先生说: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一旦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便获得了“点石成金”的本领和“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学生就会爱益终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教育报告指出“明天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由此可见,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是何等的重要。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策略的指导包括指导他们如何学好语音、语法、词汇; 如何提高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如何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考试和课外学习等等。让他们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当然,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策略只有在合适的环境下才以逐渐形成,只有恰当的教法才能有良好的学法。所以,学法指导关键又在于改进教法。

五、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并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民族的语言, 必须要受到该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社会因素的影响。我们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学生跨文化知识的内容,了解中国与英语国家文化的异同。如称呼、问候、告别、服饰、穿戴、饮食、请求、道歉、道谢、赞扬等等的不同表达; 同时加深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达到新大纲提出的一个新要求正确认识世界,增强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

六、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的评价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评价,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利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调整。不断总结教学得失,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时刻铭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正确的教学方法。”评价学生时方法应该多样灵活,既要关注结果,又要关注过程,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要由语言知识或结构转向语言能力或意义的评价。不管怎样的评价,其宗旨应该围绕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中心。

除此之外,组织学生参加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时刻给自己“充电”“换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等方面也十分必要。总之,《课程标准》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更新更高了,我们只有把握教学的总体方向和目标,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路子,才能与时俱进,做一名合格的、不落伍的教育教学工作者。

摘要:通过对《英语课程标准》的学习,从六个方面浅谈对《英语课程标准》的体会,并能把掌握的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之中,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篇4: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培训体会

我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的2011年版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培训,每一讲解都让我受益匪浅。自从小学开设英语以来,我伴随小学英语一路走来,亲眼见证了英语教材的变革。伴随着标准的完善化,教材经过四次的改革,我觉得有必要谈谈新旧两版《英语课程标准》的区别:十年前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性不够突出,对小学英语的具体学习内容目标要求得不够具体,小学阶段词汇表、语法项目没有分别列出;对小学英语教学和评价指导力度不够,缺乏可操作性建议和案例等等。那么《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优点在于:

一、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

1.更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修订稿中首次将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语言学习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加强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操的修养。为全面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打好小学基础。

2.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修订稿在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更注重了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体现在基本理念的调整和课程内容的设置及各级目标的描述中,让学生经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渐进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清晰可见的教学目标使人一目了然

就小学英语教学而言,修订稿在对原有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目标微调的基础上,在技能教学参考中,对各项技能教学的目的、技能要求以及主要活动都给予了分级描述,还明确了小学阶段语法教学的内容与要求,列出了小学阶段应掌握的423个基本词汇,这些也是以往教学中老师们感到比较模糊或困惑的地方,这次课标的修订能使老师们在教学中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

三、具体可行的教学评价给了教师工作的方向

课标对于一线老师而言,不仅是理念的引领,也是方法的指导,老师们看了后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如实施建议中对教学和评价都给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建议,同时评价方式与方法的举例非常详尽,不仅列举了各项技能不同级别的评价方案,还有对评价方案的评析,对老师们在教学中的评价操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带着实际工作中的些许疑惑,带着想要了解新课程标准做了哪些调整的心情,带着希望能通过解读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教学的美好愿望。新课程基本理念还是六大点,但做了修改与补充。2001版课标强调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2011版课标强调以学生为本,重视英语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而非仅概括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理念更先进,更具体了。2011版课标还体现了英语学习的人文性,目标更清晰,更有指导意义。

特别是听了刘丽娟老师精彩的课标解读后,我对如何更好地安排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特别是对学生综合语言训练课的教学有了很多新的想法和体会。我觉得如果我们经常在做这样的事,经常在教学教法上进行探索,我们的脑子里会有无穷无尽的新点子,但我们如果没有过多关注这方面,可能我们慢慢就会觉得越来越困难,加之我们的学生听课不积极,接受知识不主动,学习效果方面就会不太理想,可能原因就是我们在备课上花的时间和心思还不够,或者说理念理解还不到位。下面就简单的说说我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英语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应该不断提高

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个人觉得必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口语通畅流利,语音语调正确尤为重要。因为小学阶段儿童的模仿力很强,而此阶段正是儿童形成正确语音语调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的语音语调直接影响学生以后的发音正确与否。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注重自己在这方面能力素质的提高培养。

二、教师应该加强课堂结构的组织

通过学习,我从中吸取了一些新课程的理念。如:对于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评价活动设计、教学中学习策略的设计与规划。对英语新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也有了一些较为全面较深入的理解。多数时间里,课堂教学不该是教师讲解,学生倾听的过程,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互动;教师不是机械的教,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学生不是机械地记忆知识,学会运用所学英语语言知识去做一些具体的事情。学习应该是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实现目标。通过学习,我也深感压力重重,责任重大,需要不断地努力,继续深入学习才能扩展知识,提高自身水平,才能够更好地实施全新的新课标下的实际教学工作。这次的培训,使我深深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向。

三、灵活运用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刘丽娟老师的讲解,是从学生的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有计划地组织形式多样的英语活动,把所学内容与身边的人物结合起来,学生倍感亲切,实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大大增强了。

篇5:学习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通过认真学习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我更加清楚地意识到了以下几点:

1.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各个分级目标,这将为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2.在课堂交流中,培养学生 注意倾听、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

3.教学中注重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4.使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5.新课程标准中更加明确了教师的角色应由教书匠向指导型、示范型、启发型、鼓励型等转变。

6.教师不能机械的使用教材,而应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篇6: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本人原创)

通过学习我了解英语教育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同时,小学新课标在词汇的要求上也体现了减负的目标,必修词汇为九个话题423个,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自己增加,这样就使一般的学生感觉不是很压迫,而是很轻松,反而是考试难度提高了,要求并没有降低。

通过学习我更清晰地认识到,我们应当在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意义的认识上多下功夫,使他们认识到,英语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有助于他们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形成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提高个人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师更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他们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满足他们不同的需求,才能最大化地取得教育教学效果。要关注根据学生的实际而进行多元化评价,以此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跨文化意识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同时要丰富课程资源,根据现实条件,利用音像、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网络信息这些贴近学生的生活的具有时代性的丰富多样的资源来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语言信息的输入。这样通过不同的侧面的全方位地实施英语教学,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素质教育学生发展的促进价值。

篇7: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高邮市第一小学 陈广香

从教近二十年,我由一名乡村教学能手成长为城区教学骨干,其间的进步可谓不小,但反思成长历程,总觉得底气有些缺乏。在教学实践中,确实能不断创新技法与手段,课堂教学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学业绩名列前茅,只是苦于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系统的教学理论给自己的教学工作以有力的支撑,因而在学术论坛难以获得话语权。工作期间也曾多次参加各级各类的学习和培训,但多为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教学方法上的启发和感悟是有的,但少有完整的理论学习和深刻的思考。

今年很幸运地成为一名“国培计划”小学英语骨干老师远程培训学员,足不出户,就能系统地聆听和学习专家解读全新的英语教学理念,同时还能观摩和欣赏名师的课堂风采,真是受益匪浅。现就北京师范大学王蔷老师所作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小学)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

一、开展素质教育,注重英语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注重素质教育,也确实在潜心研究我们的教育,形成了更加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新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句话:“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以前,我们只知道一味地、单方面地知识输出,一节课40分钟下来,老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的精疲力竭。很少有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目的——“交流”与“思维”。小学英语课是实践课,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坚持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原则,彻底改变知识传授单向活动的教学方式。我觉得英语教学要有“三部曲”,先“理解”,再“朗读”,然后才是“记忆”。听了王老师的讲座后,我更坚定地认为缺乏“思维”的语言,宛若没有灵魂的舞者,咋看曼妙,细看无味、无趣。所以在教学重难点时,一定确保学生是理解的,然后再转化为语言,进行“交流”。

二、重视学习过程,培养与保持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每朵花都有开放的权利”,每个小孩有学习的权利,老师也有让每个小孩学好英语的义务。新课改要求教师从知识的灌输者向学习的引导者转变。在一节课中,教师是引导者,对整个课堂的进度及学习的重点、难点进行相关指导,引导孩子学习,给孩子创造一个很好的学习程序。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充分的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孩子是处于相对学习的阶段,而且,孩子学习英语的路还很长,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正确的引导,并采取相应的引导方式,启发并保持孩子学习的兴趣。

《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提到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有基础、学习潜能、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客观现实。既不能机械地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每个学生,也不能强迫学生学习单一的学习材料。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要分配难易不同的作业,提供不同标准的能力训练和培养,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共同进步,让每朵花竞相开放!

三、优化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健康发展

评价应该成为老师对学生的一种奖励。每当回答完问题或是做了件事的时候,孩子总会向老师投来期待的目光!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老师都应有相适应的评价。针对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大多以激励的话语来评价学生,每个学生都期待得到老师的重视和肯定,从而在心理上得到一种满足!但是评价并不是一句“Good”那么简单!都是“Good”那么谁是“Best”?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我们的评价是应该有层次性的,并不是一句很常见的“good”。评价应该具有描述性、具体性并得体!应为一件事都有利弊,我们应该为学生指出他们正确的一面,从而激励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做得更好!作为老师,我们还要能以多元优化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水平,并能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跨文化意识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新课标”就像一把标尺,让从事英语教学的我们更加明确了小学英语教学阶段特有的那份责任、要求与目标,并且重新且更为深入地认识到小学英语教师必须紧抓时代发展脉搏,从教育观念、课程理念、教学方法及学习方式等方面不断探究与调整,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篇8: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一、以一颗童心去备课

小学生的特点是年龄小, 好奇心大, 生性活泼好动, 而且每个孩子对同一件事物的理解和认识都存在着差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 就要考虑到小学生的特点, 尊重他们的天性, 认真对待他们的提问, 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以孩子的眼光衡量教材, 用孩子思考问题的方式解释课文, 用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使用教材, 用贴近孩子内心的方式进行教学, 才能有效地缩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真正融入到孩子的世界。譬如, 在教ear和nose等身体部位的名词时, 老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 轻轻揪下学生的耳朵, 捏下学生的鼻子, 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的亲切爱抚, 这样也营造出了一种轻松地课堂氛围, 使学生容易记忆。教师在备课的时候, 还要根据课文的内容设计出新颖的教学策略, 并事先准备好教学道具。教学策略的多样化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和设计新颖可信的情景, 吸引学生注意力, 并让学生有身历其境的感觉, 再由该情景过渡到课本所展现的情景中, 同时, 合理巧妙地运用图片、简笔画、实物、声音、动画等, 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生动而且富有情趣。利用各种教具来活跃课堂气氛, 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刺激学生的求知欲, 提高强学生的记忆力, 从而实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目标, 达到教学目的。因此,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 要把自己当成是一名小学生, 设想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是他们所感兴趣的, 这样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达到想要的课堂效果。

二、快乐课堂策略

首先, 要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这里所讲英语学习环境是指学生耳朵所听到的、眼睛所看到的和嘴里所说的尽可能是英语。可以充分地利用学校的广播, 在课间的时候播放些英文歌曲、英文故事以及学生的一些好的英语作文等。还要鼓励学生在课间和上下学的路上和老师同学们打招呼的时候, 都尽量使用英语, 这样听和说就结合起来了。在课堂上, 教师必须尽可能地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不讲或少讲汉语。为了使学生都能听懂, 并使课堂不那么枯燥和死板, 教师可以借助实物、挂图或模型等直观教具和表情、身体语言等帮助其学习理解。《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 就是能让学生利用英语进行阅读和交际, 这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教师在在课堂上就要训练学生的英语思维, 在教新单词的时候可以借助实物或挂图并用This is…的句型来进行单词的释义, 这样不直接用汉语去解释英语单词的含义, 在一定程度上训练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在学校这个空间范围内, 最好让学生目光所及之处都是英语:校园内的宣传栏、玩乐场内的器材名称、教室里的课表和其它布置、公寓内的各种设施, 都可以用双语进行标注。这样努力控制母语, 积极锻炼学生进行英语思维, 提高其英语学习的能力。

其次, 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游戏一直是深受小学生们喜爱的课堂活动之一, 老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采用操作性强并且效果明显的游戏, 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例如, 在教12个月份和天气时, 教师可以把12个月份的纸条, 放在一个盒子里, 再把关于天气特征的纸条放在另一个盒子里。游戏是这样的, 一名学生分别从两个盒子里抽取一张纸条, 连起来组成一个句子。如果这个句子符合事实, 其它同学则一起重复两遍该形容词:如果句子不符合事实, 其它同学则大声说“HAPPY, HAPPY”。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这在一方面, 符合孩子们乐于模仿与好玩的天性;在另一方面, 也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 巩固了学到的语言知识, 锻炼了语言运用的能力。

再次, 充分发挥英语歌曲的重要作用。在新版的小学英语的教材中, 几乎每个单元的最后都有一首英文歌曲, 这些歌曲都通俗易懂, 节奏超强, 朗朗上口,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热情。在学习英文歌曲的时候, 学生都会表现出极大地热情, 只要熟悉的旋律一响起, 学生们就会跟着唱, 并且很快地就记住了歌词, 优美的旋律可以帮助学生对歌词的记忆, 并在其中体会英语学习的乐趣。

最后, 进行适当的扩展练习。《课程标准》进一步强调英语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巧妙自然地寓英语学习于生活体验之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适当地扩展练习, 则可以把英语学习与实际生活练习起来。

三、设计形式不同的家庭作业

适当的作业不但能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还能增强学生的信心。英语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年级学生所掌握的英语情况布置适合他们的作业。对于年级较低的学生, 可以让他们把今天学的英文歌曲回家唱给爸爸妈妈听, 或是让他们画一幅画, 并用英语标出画中的各种事物;而对于年级稍高一点的学生, 可以让他们找一些自己喜欢的小故事或是名人名言之类的拿到班上来和大家分享。

根据《新课程目标》的要求, 小学英语教学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 同时还要结合儿童的爱好, 来安排教学活动。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是新形势下小学英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参考文献

篇9: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关键词:师生关系;创设情景;课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1-274-01

通过对英语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学习以及对课堂教学的不断探索,我认为除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技能、技巧和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外,教学中还要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使他们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动机是积极学习的源泉和原动力,兴趣是间接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内在动力,是积极学习策略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对英语产生兴趣,就能集中注意力,情绪高涨,充分发挥潜能,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因此,多方面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英语教师进行教育的关键。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要努力使课堂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自由的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形成“无拘无柬”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挖掘学生创造潜能的直接因素,它不仅会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对老师的爱迁移到老师所讲授的学科上来。因此,建立良好地师生关系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首先,老师关心,热爱学生。心里学研究表明,想得到别人的爱和爱别人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要。因此,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一言一行,即使是关注的一瞥,一个信任的点头,在学生眼中都是一种安慰和鼓励。其次,适时、适当、真切地鼓励学生的成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哪怕是取得很小的成功或微弱的进步,教师都应该给予鼓励,尤其是对“差生”,更要激发其成功动机。比如一段好的对话,一次测验的好成绩,都可以成为促进英语学习及其它方面成功的契机和内驱力。在课堂上,教师要经常运用鼓励性语言,有时甚至还可以借用掌声进行鼓励。“多次刺激”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进而产生兴趣,激励学习动机。再次。教师本人的能力和魅力。教师本人对教学的兴趣和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学习效率。一个对教学有兴趣的老师,既教学有方,又充满爱心,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灵活设计,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1、新课引入要新颖  根据各课时的内容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引入方法。比如课前演讲,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是说,因此可在正式上课之前学生进行Free talk,演讲内容随学生定。再如,歌曲导入法, 英语中有很多经典的歌曲,如Yesterday Once More、Say You,Say Me等。

2、采取小组比赛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上明确说明“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而小组比赛是很好的形式,这样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在比赛中积极表现也能逐渐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3、采取情境教学法  英语的学习必须有一定的情境,现在的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情境,使学生感觉学习英语是与自己的生活不可分的,从而有表达的欲望,学习英语的兴趣就有了。

比如,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用学生能听懂或大致听懂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或由学生进行2~3分钟的英语会话,从而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完成教学前的热身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用各种直观的手段不断激发学生。一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头和发展,也要有一个好的结尾。

4、丰富教学手法,常教常新  不断变换教学形式有利于保持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通过“演”、“唱”、“画”、“玩”等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开展课外活动,也是激发兴趣的重要途径。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例如可以利用第二课堂的时间开展英语对话朗诵、唱歌、讲故事、演讲、表演等英语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四、兴趣教育成败的关键是教师

篇10: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充实而又愉快的假期生活很快地结束了。又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学期生活。此时,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着饱满,热情的精神状态,迎接着新学期的到来,同时我们也迎来了每学期初期的英语课程标准培训工作。

8月26日我们全体小学英语教师如约地来到了新民实验小学的培训现场。新民市小学英语教研员向我们详细地讲解了本学期小学英语教的理念和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此次的培训活动主要讲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课程基本观念

1.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言语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2.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3.整体设目标,充分考虑言语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4.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言语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5.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言语运用能力。

6.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

二、《标准(2011年版)》的主要变化

1.明确了英语课程的性质,提出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

2.提出了英语学习对学生思维培养的作用。

3.明确了小学部分的要求和级别标准。

4.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提升了标准内容的时代性。

5.提升了课程标准的可操性和实践操作中的弹性空间。

6.规范了语言表达。

篇11:英语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教与学是一个多年来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在这个教与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下面认认真真地做笔记,学生是被教会的,而不是自己学会的。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考虑问题,也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学习方式,强调师生互动、互教互学。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要求: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以此为教学方向,把握“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也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语言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把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情感态度、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各方面整合发展。使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大胆实验,学以致用,把沉闷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明确学习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自主的活动中发展并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这是对我们教师提了更高的要求。中学生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枯燥的语法,难记的词汇,老套的模式使部分学生很快就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更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教师必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因为教学方法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是教师创造性与教育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最佳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当然教学效果也就越显著。但教有定则,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充分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在设计教学任务时,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设计不同的任务,使每个学生的思想都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再利用各种课件来进行教学,通过声、光、电的完美结合,用生动的形象、真实的画面、优美动人的语言和音乐,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刺激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使全班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得,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

篇12:英语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近段时间,我认真学习了《英语课程标准》。英语新课标的改革,对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要求都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转变。下面是我学习英语新课标的一些体会。

1、新课标的目标的转变

在修订前的课程标准设立的目标关键在于对外语语言知识的传授,那么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中对目标的设立提出了更高的的要求,从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向重视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这是基于我们所处的21世纪新时代的发展趋势与要求而定下来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不仅仅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的传授,还要引导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把所学的语言运用到实践当中,提高他们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这就不能靠学生的死记硬背记单词,这点要求教师要认真备课,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设计好课堂活动,有目的、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在很多教师看来,教学就是讲课,就是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进行灌输,“填鸭式”教学是某些教师惯用的教学方法。在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要通过讨论、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

2、英语知识的教学

英语新课标中对英语知识的字母、语音、词汇、语法、歌谣五个方面都制订了不同的的学习要求。这就要我们教师在英语知识的教授上花功夫了。比方说词汇教学,词汇在整个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中是占主体,小学英语的词汇在不同年级又会有不同的目标要求,有些单词要求学生听、说、读、写,有些要求听、说、认读,有些只需要会识别的单词,所以在词汇教学中,教师不能至始至终都用一种方法去教,应该针对不同单词的目标要求设计教学活动,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授词汇,比如:实物教学、情景教学、歌曲教学等,让学生掌握知识,同时也注重知识在实际情景中的运用能力。

篇13: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一、课程性质———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标准 (2011年版) 》首次将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明确告诉全体英语教师, 语言教学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在语言教学过程中, 关注对学生的意志品格、正确的价值观、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一个人如果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较高的综合人文素养, 他会更快地适应社会变化, 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理念———注重语言学习的整体性、渐进性和持续性

《标准 (2011年版) 》在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 更注重了语言学习的整体性、渐进性和持续性。这一课程理念不仅体现在按学生发展设计的课程总目标、分级目标和分级标准的描述中, 也体现在课程内容的设置和课程容量的调整中。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必然经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渐进深入过程。在学习方式上, 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 强调教师要创设有意义的语境, 为学生学习、实践和运用英语创造条件;此外, 进一步完善了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以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三、课程内容———调整课程容量, 体现语言学习规律

《标准 (2011年版) 》充分考虑到小学英语师资现状, 明确小学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 单列出小学阶段应该学习的语音项目、语法项目、功能项目和话题项目, 减少了小学阶段需要学习的话题范围, 调整了部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目标要求。

在语言知识的要求上更好地体现对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指导性, 如将原二级目标中对“语音”的要求从“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改为“正确读出26个英文字母”, 从强调语音知识转为语音能力。二级目标的“词汇”要求在原700个词汇的基础上, 提出了总量为600~700个的弹性要求, 并确定了小学阶段的423个基本词汇, 要求学生能初步运用基本词汇表达二级规定的相应话题。删除了二级“话题”要求中的有关植物、玩具、时间等内容, 文字调整为“理解和运用有关下列话题的语言表达形式:个人情况、家庭与朋友、身体与健康、学校与日常生活、文体活动、节假日、饮食、服装、季节与天气、颜色、动物等”。进一步明确了小学阶段对语法的要求:“理解以下语法项目的表意功能并能在特定语境中运用:1.名词的单复数形式;2.主要人称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3.一般现在时, 现在进行时, 一般过去时, 一般将来时等时态;4.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常用介词;5.简单句的基本形式。”以前的要求没有明确小学还是初中, 使得一些小学教师不清楚语法到底需要教哪些内容, 因而增加了教学的难度、教材的难度和考试的难度。

在语言技能 (听、说、读、写) 的要求上进行调整, 有的适当降低难度, 有的要求略有提高。如, 减少了一级和二级语言技能中学唱英语歌曲和歌谣的数量, 从原来的一级和二级分别学唱15~20首和30~40首英文歌曲和歌谣减为1 0~1 5首和1 5~30首。将一级“玩演”要求“能表演英文歌曲及简单的童话剧, 如《小红帽》等”改为“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将二级目标描述中“说”的要求中的“语调达意”改为“语调基本达意”。在二级“说”的要求中新增加了“能就日常生活话题做简短叙述”, 从把握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出发, 在一级“写”的要求中, 增加了“能模仿范例写词句”的要求, 将二级目标中“说”的要求“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讲述简单的小故事”改为“能在教师的帮助和图片的提示下描述或讲述简单的小故事”;在二级“写”的要求中将“能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常用的标点符号”提前, 凸显字母书写的基础要求, 将二级“写”的要求“能根据要求为图片、实物等写出简短的标题或描述”修改为“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 写出简短的语句”, 在二级“读”的要求中增加了“能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短信息”等语言运用的要求。

另外, 在二级情感态度、基本策略和文化意识的目标描述上也进行了调整和修改。这样调整一方面为了适当控制难度, 另一方面为了更科学地体现语言学习渐进性的规律, 有利于目标的逐步达成。

四、课程实施———加强对小学英语的明确要求和指导

《标准 (2011年版) 》针对《标准 (实验稿) 》在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方面的二级目标描述比较笼统, 对教学和评价指导力度不够, 缺乏操作性强的建议和案例等问题, 进行具体的补充和修订。在“教学建议”中特别强调小学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感知能力和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在“评价建议”中提出“小学的评价应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 采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评价形式;评价应以形成性为主, 重点评价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小学高年级的终结性评价要合理采用口试、听力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 重点考查学生的英语能力。同时, 还提供了大量操作性很强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例、评价方法与案例、技能教学参考建议等等。对于一线教师而言, 课程标准不仅是理念的引领, 也是方法的指导, 这些实例有助于教师从课堂教学实践的角度, 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内涵, 研究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

《标准 (2011年版) 》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 不仅要求教师深刻理解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 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综合考虑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课程目标, 将课程目标与具体的教学实际结合起来, 并逐步转变为自觉的课堂教学行为。在小学阶段, 教师尤其需要注意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意识;同时根据学生的教学实际, 面对普遍存在的大班额教学,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让学生感受语言学习的真正意义;还有, 面对应试现象, 应避免过分强调对知识的考查和脱离语言实际运用的倾向, 开展符合教学目标和要求的评价探索,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学生整体人文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

篇14: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

长期以来,由于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因此班级授课制就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虽然在知识传授方面有容量大、花费时间少等优越性,但其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束缚着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制约着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教师容易偏重讲授英语语言知识而忽视对学生语言行为的训练,这样极易使学生成为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不能灵活地开展各种较为真实的语言教学活动;同步的课堂教学节奏无法照顾到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这种授课方式往往造成学生在英语学习上产生两极分化,使不少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新课标积极倡导由国外引进的一种新兴又广受欢迎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一、新课标的目标理念与小组合作学习

国务院2001年5月颁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2001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新《课标》)更进一步明确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生活经验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新《课标》第三部分关于情感态度方面还特别指出:“在高中阶段,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的健康向上的品格。”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

1.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组建学习小组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兴趣、能力、英语成绩等主要方面进行合理搭配,保证组内各成员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以及小组之间合理竞争的公平性。学习小组可按两类方法来组建,一是学生自由搭配,二是教师来分组。一般来说,以第二种方式为主,更显合理。因为教师在熟知学生的前提下来编组,更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更有利于资源的共享和利用。编组一般以4~6人为主,具体的小组规模可根据讨论议题而定。

2.合理责任分工

责任分工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要素。应尽量做到全员参与,责任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强调个人责任和小组集体责任。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小组长或教师根据每位成员的特征、特长把学习任务分配给各个成员,让每人去完成属于自己的部分责任;然后回到小组,大家共同处理和分析信息,提出问题和建议,共同配合,使合作学习有序又有效地进行。

3.建立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合理的评价机制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发挥每个成员的最大潜力,实现共同目标和个人目标的辩证统一,应该建立一种能促进学生作出个人努力且能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这种良性制约机制主要是合理的评价机制。合理的评价机制能够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能够将小组集体评价与小组成员个人评价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并更加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及案例

1.小组讨论式

现行高中英语教材在编排单元教学内容时确立了“一单元一话题”的模式。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与课文相关而且又能自由发挥和交流的话题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畅所欲言,使每一位参与者都得到平等练习的机会。

2.游戏竞赛式

交际游戏活动多种多样,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和掌握语言。例如,在教学SEFC1B Unit13 Healthy eating時,举行分组的单词竞赛,让学生列举有关healthy food/junk food 英语单词。再如,在教学SEFC1B Unit16 Scientists at work时,先让小组成员中的一位想象某一位科学家或伟人,让组内其余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型作猜测游戏,直到猜对为止。

3.小组辩论式

教师可以根据所学内容确定辩题,尤其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来激发学生的灵感,激活其思维。这样既能达到在情景中学习语言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SEFC1B Unit19 Modern agriculture中的 Speaking环节就提供了很好的辩论材料。笔者把全班分成两大组就“We should grow rice on the land”和 “We should build a factory on the land”进行正反方辩论,双方各派出四位选手参加。辩论会上,双方各执一词,针锋相对,气氛热烈,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⒋角色表演式

有些单元的内容本身就适合角色表演,如SEFC3 Unit7 A Christmas Carol。但即便不是课本剧,教师也可就某一课文内容让各小组成员发挥想象,创设情景,自编对话来进行角色表演。如,在教学SEFC2B Unit19 The Merchant of Venice时,学生分别扮演了Portia,Bassanio,Antonio,Shylock等角色,根据阅读内容适当添加了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这种课外小组的活动既能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和接受文化的多元性,发挥团体协作精神,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读写一体式

新教材在每个单元后的workbook安排了listening,reading,speaking,writing task.“Healthy eating”,“Friendship”,“Music”,“Sports”等单元话题,十分贴近学生生活。笔者往往要求各小组先进行集中阅读,在掌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经过讨论和酝酿,形成自己的观点,在课后形成一篇文章,由各小组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相互纠正错误或教师抽样讲评。这是一种集阅读、写作、改错为一体的合作学习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6.“启、预、论、结”模式

教师以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学情”为出发点,做出客观分析后,确定最佳的“学”起点,选择最适宜的启发方式。该模式适合于各阶段考试前的复习和高三复习,其目的既要使每个学生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来探索新知识,将所学的知识的不同部分联系起来,将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形成良好的、统一的知识结构,而不是在头脑中建立一个个单独的储藏室;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培养自学能力,并使其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以小组为单位的英语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学习理念,重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和团体合作的互助互补性;同时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因此,笔者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实施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教学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理想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郭砚冰.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施与评价[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09).

[2]罗猛.合作教学的基本理念及其在SEFC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1(04).

上一篇:关于剑阁县农民工就业现状的调研报告下一篇:小学生我家的小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