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古诗词登鹳雀楼赏析

2024-05-17

小升初语文古诗词登鹳雀楼赏析(共10篇)

篇1:小升初语文古诗词登鹳雀楼赏析

小升初语文古诗词考点解析: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4.穷:尽。

古诗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濛。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这两句画面壮丽,气势宏大,读后令人振奋。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

这首诗由两联十分工整的对仗句组成。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黄河中的一个小岗上,后被洪水冲没。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山名)下瞰大河。”可见冲没是宋以后的事了。

本文中基本包含了古诗的大体内容,在准备小升初考试时,可以做复习材料看看,有助于语文考试诗词类题。

篇2:小升初语文古诗词登鹳雀楼赏析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4、穷:尽。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濛。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这两句画面壮丽,气势宏大,读后令人振奋。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

这首诗由两联十分工整的对仗句组成。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篇3:小升初语文古诗赏析技巧

小升初语文诗歌分析,孩子们往往不能对是个的理解很不到位,主要是没有抓住重点和掌握技巧。诗歌分析的技巧策略。

一、意象搭桥,进入意境意象是指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恰当的意象组合,就能营造

一个优美的意境。人物形象:包括诗中人物和自我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主要有豪放洒脱的形象,忧国忧民的形象,钟情山水的形象,怀古伤今的形象,儿女情长的形象等。景物(环境)描写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托物言志。言近而意远,只有把诗中的意象通过联想,再加以重新组合,再现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才能进入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之中。

二、寻找规律,把握情感

诗歌是抒情的语言艺术,准确鉴赏诗歌的关键在于把握诗歌里所表达的感情。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大概可分为以下八类:惜别、离别、思乡、讽喻、怀古、报国、咏景和恋友之情,作者的`情感都能通过意象在诗中充分体现出来,如:古人常通过游子、折柳、天涯、家书、归雁、明月、秋、落叶等意象,表达思乡之情。平常要多积累总结。

三、由表及里,解读诗文

首先,要正确理解诗歌的内容就应当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作品的时代背景。

其次,注意分析诗题,诗题是诗的“眼睛”,分析诗题也是正确把握诗的主旨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后,仔细研读诗歌语言,特别是关键字句、修辞手法和所用典故等;注意捕捉隐含信息,有的诗句语意双关,有的有“弦外之音”,要结合全诗细心揣摩,透过表面意义,挖掘深层含义,从整体上把握诗歌意境。

篇4:小升初语文古诗词登鹳雀楼赏析

登鹳雀楼

作者:畅当朝代:唐体裁:五绝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篇5:登鹳雀楼赏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4.穷:尽。

[简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濛。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黄 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这两句画面壮丽,气势宏大,读后令人振奋。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 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 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

这首诗由两联十分工整的对仗句组成。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 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黄河中的一个小岗上,后被洪水冲没。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山名)下瞰大河。可见冲没 是宋以后的事了。

篇6:登鹳雀楼古诗

白日②依③山尽④,黄河入海流。

欲⑤穷⑥千里目⑦,更⑧上一层楼。

注释

篇7:诗《登鹳雀楼》赏析

【背景】

唐诗篇名。五绝。王之涣作。见《全唐诗》卷二五三。“雀”一作“鹊”。诗题又作《鹳鹊楼》。唐芮挺章编《国秀集》作朱斌诗。鹳雀楼,故址在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宋沈括《梦溪笔谈》载:“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此诗即为“唐人留诗”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首:“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写登临所见,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可谓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在前写景的基础上,说明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警策精妙,豪健有力。全诗情、景、理三者兼胜,对仗工整,气盛骨高。清沈德潜评曰:“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唐诗别裁》卷一九)诗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两句,寓深刻的哲理于鲜明的形象之中,为千古传诵之名句。

【全诗】

篇8:古诗 登鹳雀楼 教案

教学目标:

1、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领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2、认识1个生字。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幻灯、画纸、彩笔。

二、教学过程:

1、这首古诗浅显易懂。预习时可要求学生在自学生字的基础上,读读想想,看看靠自己的努力能读懂哪些诗句;不懂的地方记下来,上课时和同学讨论。

2、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试读、试讲。

学生试讲时,要注意学生提出的疑难之处,使教学更有的放矢;对学生自己认为弄懂的地方也要注意辨析,看理解得是否准确。学生理解不准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点。

3、教师可引导学生读诗,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白日 / 依山尽,黄河 / 入海流。

欲穷 / 千里目,更上 / 一层楼。

4、要弄懂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意思,并在头脑中形成具体形象的画面。后面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蕴含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今天人们在使用中,赋予它更丰富的内涵。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白日:指傍晚的太阳。依:挨着、靠着。山:这里不是专指某座山,而是指连绵起伏的群山。尽:完,这里指落日渐渐沉下去了。入海流:向大海流去。其实,鹳雀楼距离入海口尚有千里之远,在楼上是看不到黄河流入大海的。但是,无论黄河怎样曲折迂回,最终还是要流入大海的。这里的“入海”是说明“流”的方向。这两行诗的意思是: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

看见一轮圆日靠着连绵起伏的群山快要沉下去了,黄河水正奔腾咆哮着向大海流去。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欲:想要。穷:穷尽,含有彻底的意思。千里:不是实指,而是夸张的说法,指很远很远的地方。目:原指眼睛,这里指看。

诗的开头是一对偶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对仗纯朴自然,工整流畅,天衣无缝。白日依山,黄河入海,视野开阔,胸怀宽广,诗人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一开始便不同凡响。自然,这暗中也写出了登楼本身,只有登临纵目,眼光和胸襟才会如此高远宽阔。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流光溢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万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 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我们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

但是,我们的诗人并不是俗手丹青,仅以描摹为能事。我们的诗人还兼有哲人的气质。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语极平直,然蕴蓄深远,余韵无穷。登高望远,这是一般常识。而登高者唯愿其愈高,望远者唯求其更远,这种细腻入微的心理却只有哲人才能赋予它以重大意义。这其中隐含着人的无限的进取与探索精神。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又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都是对现状的不满足,都是进取精神的直接反映。不同的是,纯粹的哲人以说教者的姿态出现,可以使人膜拜,而诗人似的.哲人则善于以朋友的身份说话,足以使人感奋与追求。

这首诗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美和哲理的统一,是客观与主观的和谐,是伟大的艺术再现和创造。今天我们重读这首短诗,仍然强烈地感受到那种力量的存在。

5、活动提示

(1)“讨论交流”。这里是为学生创设的一种学习理解古诗的交流情境。里面提示了四种学习此诗的不同的想法供学生参考,为理解诗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创设了一个开放性的平台,使学生各抒己见,并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教师也不要只局限于以上四种想法,可与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方法,大家畅所欲言。

(2)“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用‘√’表示”。这是让学生更加明确语句所表达的意思,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依山尽”是依山落下。“千里目”是眼睛能够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3)“积累”。这里给出了唐代诗人李商隐《乐游原》这首诗,教师先简要介绍诗人以及诗歌大意,让学生在大体把握诗意的基础上积累。尤其诗的后两句堪称传世佳句,而今人们已赋予它太多的理解,所以可组织学生查资料,展开讨论:如今人们是怎样看待夕阳的?

①诗歌背景:李商隐少年时就聪颖过人,19岁时得到牛党令孤楚的赏识,25岁中进士,此年做了李党王茂元的女婿,牛党因此骂他“背恩”。以后牛党执政时,把他排挤了,他只好到各地节度使的幕府谋生,终生不得志。这首诗反映了他失望后又有点忧郁的心情,很有代表性。

②诗歌大意:傍晚时分,我感到心情很不舒畅;为了排遣情绪,乘车来到乐游原(今长安南)去欣赏风景。快要落山的太阳,确实是无限美好的;可惜已近黄昏,很快就会消失。

6、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怎样深入理解后两句诗的意思?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料,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相关资料

1、鹳雀楼

旧址在山西省永吉县。前面可以望见中条山,下面临近黄河。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载:“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雀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鹳雀楼,又名鹳鹊楼。鹳雀楼曾是一方登临胜地,

唐人于楼上凭高望远,即兴赋诗,故《梦溪笔谈》谓其上“唐人留诗者甚多”。

楼共三层,是当地的风景名胜,后来被大水冲毁。大浪淘沙,历史无情。鹳雀楼本身既已淹没在岁月的洪流之中,那些可能很精彩的唐人题咏也随之荡然无存。

然而,其中王之涣所作的《登鹳雀楼》诗却有幸越过了一千余年的历史长河,直到今天还传诵于千家万户。这不能不证明它本身具备了强大的艺术魅力。

2、黄河

是我国第二大河,仅次于长江。它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向东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北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

3、王之涣(688—742)

篇9:古诗登鹳雀楼鉴赏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之一,为人豪放,常击剑悲歌,以参加科举考试为耻,与著名诗人王昌龄、高适、崔国辅等均有唱和,交往颇深。《全唐诗》仅存录他的六首绝句,其中七绝《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和五绝《登鹳雀楼》是古今传诵的名作。

唐代诗人王之涣有一首小诗《登鹳雀楼》,文字不多,理解起来似乎没有多大障碍,但在解读过程中若以朗诵取代吟诵,就可能误读这首诗。全诗如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当今的古诗教学中《登鹳雀楼》往往被解读为励志诗,这在关于这首诗的诸多赏析文字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如“这里有诗人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短短二十字,绘写雄伟壮阔的时空之景,抒写豪迈进取的人生之志,寄寓登高绝顶的深邃哲理,虚实相生,实而不死,空(灵)而不泛,意韵之深远可以说是超迈古今”。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同样认为,《登鹳雀楼》“诗境壮阔雄浑,反映出盛唐士人高远开朗的胸襟”,总之,不外乎进取、壮阔、昂扬、积极等,笔者以为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也是以现代朗诵的方式学习古代诗文的问题所在。

那么,在古诗教学中引入吟诵环节之后,这首诗究竟应该作何理解呢?在结合吟诵教学之后,笔者得出了以下认识。

首先,来看入声字。这首诗不仅以两个入声字“白”、“日”开篇,奠定了整首诗痛苦压抑的基调,而且全诗20个字中有6个入声字:“白”、“日”、“入”、“欲”、“目”、“一”,令读者感悟到一种压抑的情绪。为什么入声字就能表达压抑的情绪呢?因为入声字的发音特点是读得短促,有发音一半却要生生憋回去的感觉。作者能娴熟地运用具有这种感觉的入声字,其音色、音调往往感染着读者,让读者感受到作者仿佛在有意无意地压抑着自己,所以即使当代读者认定其为励志诗,笔者以为也是压抑中的兴奋,这种兴奋不是空喊口号式的兴奋,而是一种更深沉的兴奋,说它“沉郁顿挫”也不为过。古人说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什么是“顿挫”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他爱用入声字,而且用得好。入声字也可以用韵,柳宗元《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押的是仄声韵。岳飞《满江红》一开篇:“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同样如此。古诗的语音承载了表达语意的功能,《登鹳雀楼》中入声字的运用已经定下了全诗的情感基调,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并非开阔昂扬,而是“压抑中的壮阔动荡”之绪。所以,不分析社会背景,不了解作者生平,不涉及文字内容,通过诗人在诗中入声字的使用已经把握了诗歌的情感走向。这种阅读效果,得力于对该诗入声字的感悟,是现代的朗诵所达不到的。

第二,王之涣《登鹳雀楼》的韵部与诗意之间的联系也值得注意。这首诗押的是12韵部iou的韵,事实上,iou韵一般不会蕴涵奋发图强之意。因为这个韵发音绵长,口型逐渐在合拢,同韵部的字有“秋”、“悠”、“游”、“忧”、“囚”、“仇”、“惆”,忧伤缠绵,幽远忧郁,适合于表达不尽的忧思。今天读诗不拖韵字,自然很难感悟到这种情绪蕴涵。抒发昂扬情感的韵部往往开口度较大,如a、ao、ang,一定是开阔的情感,李白的《静夜思》虽则思乡,却并不低沉,反而呈现出一种明朗清爽的境界,因为他用的是ang韵。现代的汉语词典按照英文字母顺序排列,使人们很难领略汉字的韵律之美。如果能以韵部来排列,就会发现相同韵部的字,其语意风格和范围大体一致。古人在学习韵部的时候,老师都会告诉大家,何韵豪放,何韵萧散,何韵悲伤,何韵欢快。韵都有自己的风格,不可乱用,古人写诗词之前用什么样的韵一定是别有深意的。陆游的`《钗头凤》上半阕都用上声韵,因为上声婉转,表达珍爱之意。下半阕转用去声韵,因为去声决绝,表达无奈的痛苦,同样也承载着表意的功能。《登鹳雀楼》这首诗的用韵已经告诉了读者,这首诗想要抒发的情感是悲伤、忧愁、压抑的,但当代人为何感悟到奋发图强之意呢?自然是词语所蕴涵的意境所致。所以,笔者以为读诗应全方位感悟之,而不拘于一隅。

第三,音之长短在古诗教学中也需注意。古诗的字音有3种:长音、短音、中音。“白日依山尽”,“白”“日”是短音,“山”是长音,“依”“尽”是中音,“黄河入海流”,“河”、“流”是长音,“入”是短音,“黄”、“海”是中音。按长短阅读全诗,读者马上就会感觉到,那么大的黄河一下子入到海里去了。这两句在讲什么呢?太阳落山,黄河不返,诗人在感慨时光飞逝。在太阳刚升起的时候人们不会有这样的感叹,往往看到太阳落山就会感慨时间太快。那么壮阔浩荡、长长的黄河也不能回返,何况自己,一下子“压抑”的感慨就来了;但这“压抑”之感慨的背景是“白日”“山”“黄河”“海流”,而不是“枯藤”“老树”“小桥”“流水”。《论语》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川是哪里,就是河边,孔子望着河中奔腾不息的水,感慨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不会停歇。

“欲穷千里目”,“欲”、“目”是短音,“穷”、“里”是中音,“千”是长音,错落有致。诗人不甘心时光如此离去,多想抓住飞逝的时光,“更上一层楼”。“一”为短音,“更”、“层”为中音,“上”、“楼”为长音,文字的表面含义似乎还是积极的,可是鹳雀楼只有3层,而太阳即将下山,黄河在奔流不息,楼却不能再向上了。这里面有什么?无奈和伤感。但是,固然无奈、伤感,却深藏着一个“欲穷千里目”的强烈愿望,如此一波三折,不正如那壮阔动荡的黄河吗?

篇10:登鹳雀楼译文及赏析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注释

⑴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

⑵白日:太阳。依:依傍。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⑶欲:想要。穷:尽,使达到极点。千里目:眼界宽阔。

⑷更:再。

创作背景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文学赏析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蒙。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这两句画面壮丽,气势宏大,读后令人振奋。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

上一篇:安全知识考题下一篇:暗恋含蓄表白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