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政策对企业的影响

2024-04-29

二胎政策对企业的影响(通用6篇)

篇1:二胎政策对企业的影响

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并公布了中国大陆将全面实行二胎化生育的政策,随着实行几十年的“一胎政策”的正式终结。这次开启二胎政策是中央对于我国目前所面临的的问题和需要做出的重大决策,我个人认为是我国新时期发展要实行的一个重大的战略。

首先,我们看一组数据额。最近这几年,中国制造业一直被“用工荒”和“工资成本快速涨幅”所苦恼,这一切都源于“三十年执行计划生育使得中国人口比其他发展中国家衰老得更快,劳动力人口增长越来越慢,人口红利不断消散”。放开“单独二胎”的动机其实是本“经济账”。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2年底中国15-59岁之间的劳动力人口比2011年同期减少345万,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人口第一次减少。相比之下,日本比中国早14年到达这个转择点,不同的是那个时候的日本已经是富甲天下,坐拥3万亿美元的海外资产,而且养老制度非常完备,反观养老重压之下的中国该何去何从?由于计划生育,中国至少提前了25年遭遇刘易斯拐点,正所谓“未富先老”。最值得担忧的是,中国制造的主力劳动人口在20-39岁之间,这部分人口的增长率早在2010年便萎缩至零了,而且直至2035年这部分人口的萎缩速度将明显快于整个劳动力人口。这意味着主力劳动力人口身上的抚养赡养负担会越来越重。中国人口中纯负担人口(小于14岁或大于64岁)的比重在2010年见底,之后逐渐上升,到2035年将升至近50%。抚养赡养压力如此巨大,社会财富可能不堪重负,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很有可能会成长为一个巨大的贸易逆差国。

反观我国,我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西方各国面前还是很弱的,如果没有了人口红利这个优势的话,竞争力还会下降。,而且老龄化所造成的沉重经济负担,导致我国年轻阶层负担过大!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所以,务必要在刘易斯拐点到来之前,制定新的人口政策,改善我国目前的面临的严峻环境!很早以前有户籍制度改革这个办法,可是我国是一个农民比重占总人口比重很大的国家!农民户籍的城市化成本过高!而且我国农民的收入降低,无法承担起城市化,如果由政府负担这笔费用,会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从而改革进展缓慢,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说逐步放开计划生育便是一个极好的对策,因其伤害的既得利益较小,比较容易展开,实施难度低。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需求和日益增长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社会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人口增长之间的矛盾,以及人口增长对于社会、环境的压力的问题等等。

根据IMF的最新的一份中国人口研究报告,如果政府不对这样一个趋势做出积极反应,中国目前高达1亿5千万的劳动力储备(失业或者半就业者)人口到2020年将减少到3千万,而中国也将在2020-2025年间穿越刘易斯拐点,到了2030年中国的劳动力缺口将高达1亿4千万。

如果我国目前维持现行生育政策不调整的话,随着时间的推进,在一段时间够我国将面临社会适龄劳动力的缺乏,人口老龄化严重,经济和社会都会遇到重大问题。如果人口老龄化比重占总人口的比重过高,这势必会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并且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二胎政策的开放,能够有效的应对和积极缓解人口结构性矛盾的长期影响,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有助于我国经济发展缓解社会矛盾。

回顾历史曾经我国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在计划生育实施下,那段时期只生育了一个子女,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做出了贡献。当然他们也是计划生育做出了一定的牺牲,例如很多失独家庭的出现,子女长大之后赡养老人的负担过重,子女意外去世之后父母无人赡养,空巢老人等等。现在有条件,也就如邓小平改革之初,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样。现在我国的经济社会需要适龄人口的增加,而且我们有条件有能力让这种政策实行下去。二胎政策会增加我国适龄劳动力,改善我国人口结构,优化我国社会模式,缓解社会矛盾推动我国经济增长。

其次,新兴国家的发展必须经历工业化,而一个国家的工业化之初,经济主要由农业和工业组成。经济的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工业,而工业的增长则由来自农业的源源不绝的廉价劳动力支撑。充沛的农民工劳动力供应使工资成本受到长期压制,工业得以享受丰厚的利润和积累庞大的储蓄,而庞大的储蓄又能推动资本投资和扩张。当农业再也无法向工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时,工资成本开始螺旋上升。这时这个国家就达到了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完全消失。这就是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是对所有新兴国家的一种考验,很多国家经过人口福利之后就再也无法靠廉价的劳动力获取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从而导致本国的劳动力导向性产业无法成为本国的经济优势,从而导致国家GDP的下降,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从而导致经济问题引发就业问题!威胁社会稳定!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进程进程最快的国家,我国二胎政策对于我国乃至世界都是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的。最主要就是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和提供适龄劳动力。目前,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都进入了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社会,这对世界的发展是产生负面意义的。我国实行二胎政策会缓解这个国际性问题,向需要的国家提供劳动力。不仅仅可以解决就业、民生、社会等问题,还可以增加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同时生育潮的到来,也会催生各国新政策的推出从而适应新一代社会需求,是世界的政策、文化处于不僵化的状态。间接的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有学者认为在2030年到2050年之间,由于放开了二胎政策,GDP的年均增长速度,可以比基准情形提高0.2个百分点。那么这个背后的理由,就是因为我们在2030年以后,劳动年龄人口会比基准情形会上升。上升多少呢?到了2050年,跟不改革的情形相比,我们改革以后的2050年的劳动年龄人口会增加四千万。这是我们去年做的一个叫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研究,其中有相当的一个篇幅,就用在研究这个养老金的缺口。结论是,如果不改革包括不改计划生育政策、不改养老金的政策 -中国城镇养老金累计的缺口,在今后38年当中,它的现值会相当于2011年GDP的83%。或者说一个流量的概念。如果不进行人口改革的话,到了2050年,我们的养老金的缺口会相当于GDP的百分之六点几。所以这是非常大的数字,不可持续的一个数字,会给我国的财政造成很大的压力。从而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发生,影响社会稳定!

因此,实行二胎政策,将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优势,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人口条件,也对整个世界产生巨大的福利!所以说,我国实行二胎化生育政策是非常重要的!

篇2:二胎政策对企业的影响

时间:2016-03-25 16:06 编辑: 来源: 点击: 200 次

二胎政策会使中国人口增多,加大人口负担,这是二胎政策对人口最直接的影响,那么除了这些,二胎政策对人口的影响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二胎政策对人口的影响之最直接的影响:导致中国人口变化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育龄妇女数量和生育意愿这两个人口生育基数和乘数关键指标,进而影响新增人口数量;二生育率及新增人口数量的变化最终会对人口结构产生深远影响。

1.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每年预计会给中国带来300-500万新增人口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主要影响的是夫妻双方都为非独生子女的一孩儿家庭。以上海市为例,从1979年开始执行严格的“一孩政策”,“单独两孩”政策实施后,90%以上的家庭都已经符合生育二胎条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影响面只有10%的家庭。

因此,我们在测算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目标人群时,必须先剔除现有符合“单独二胎”的人群。即将现阶段已经有一孩的育龄妇女数量减去可以生育二孩的育龄妇女数量,得出本次政策放松所能覆盖的育龄妇女人数。据此测算,此次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影响到的目标人群在8018万人。

2013年的单独二胎政策放开后,从申请二胎的比例来看,不同地区的比率从6-11.5%不等,全国平均水平为8.25%(申请数量除以对应符合条件的育龄妇女数量)。从申请数量的变化来看,呈现逐渐衰减的特征。统计数据显示,申请后实际生育比例,约5 %。

根据以上实证数据,我们估算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实行的第1年带来的新增人口大致为500万。此后逐年递减,短期人口增量可能会在未来5年释放,共计1500-2500万。

2.二胎政策燕不能逆转人口老龄化趋势

2010-2015年之前的中国,一直在享受人口红利带来的诸多实惠。整体而言,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从1950年开始就始终处于持续上升的趋势之中,从1950年最低的3.33亿人增长至最高2014年的10.8亿人,增长224%,而同一时期的少年人口(0-14岁)与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之和虽然也有所增加,从2.11亿人上升至3.61亿人,但71%的增幅远不及劳动力人口。

然而,随着70年代开始的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一方面,人口生育率持续下滑,少年人口持续下降,从1976年最高的3.65亿人下降至最低2011年的2.32亿,下降36.44%;另一方面,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加,从最低1960年的2352万一路上升至2014年的1.26亿人,剧增435%。因而少年人口抚养比持续下滑,从1965年的74.6%下降至最低2010年的23.4%;与此同时,老年人口抚养比持续上升,从1965年的6.1%增长至2015年的13%。

二.二胎政策对人口的影响之间接影响:导致生育率下降和老龄化是全球大趋势

二战后,全球进入长时间的整体和平与经济繁荣,人口总数随之从30亿左右缓慢增长至超过70亿,但增速趋于下滑,从前半程(1970年前)的2%左右逐步下降至后半程(1970年后)的1%左右。生育率下降和老龄化成为全球大趋势。

1.二胎政策影响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会带来生育率下降(与人均GDP、教育负相关)

联合国的数据表明,整体上而言,各国人均GDP、女性受教育水平都与总和生育率负相关。即随着人均GDP以及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总和生育率会不断下降。

从1950-2015年中取四个不同时间段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及主要国家的总和生育率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中国、印度、越南、韩国下滑最为明显,2010-2015年的总和生育率不及最高峰时期的40%

2.导致世界人口结构趋向老龄化

如果说生育率的整体性下滑从增量角度导致人口增速下降;那么全球性的老龄化趋势则从存量的角度导致了人口结构的失衡。

战后,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进步,人均寿命也逐步提高。随着1946-1964年婴儿潮中出生的一代人逐步进入高龄,全球性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日趋严重。根据联合国的预测,2015-2050年,全球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从8%增长一倍,至16%,人口年龄中位数也将随之从29.6岁上升至36.1岁。全球及主要代表性的10个国家中,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20%的国家数量也将从目前的2个国家(日本、德国)增至9个国家,只有印度例外

三.二胎政策对人口的影响之积极影响:二胎政策导致中国生育率进入超低水平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开始快速下降。究其根源,生育水平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国家的生育政策,二是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和行为。

1.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情况

从国家生育政策角度看,整体上是一个计划生育制度逐渐趋严到近期逐步放松的演变过程。计划生育政策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酝酿,70年代基本形成并逐步推行,80-90年代走向严格执行且无重大调整,进入21世纪之后,才逐渐在局部有所松动。

由于多民族大国的特殊国情,中国的生育政策是多元化的,城镇汉族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农村和少数民族相对宽松,近年来,随着人口结构是失衡日益严峻,在中央政府的推动下,各地区对现行生育政策进行了一些微调,比如“双独二胎”、“单独二胎”政策

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期间,我们人口出生率从1987年的2.33%最低下降至2010年的1.19%,降幅接近一半。新出生人口从1990年的2621万骤减至1999年最低的1150万(见图6)。近年来,在计划生育政策微调及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的建国后第三次婴儿潮逐步进入育龄期的影响,人口出生率及新出生人口都有小幅回升,但依旧低于2%,在死亡率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作为两者差值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应呈现长期下滑的趋势,从1987年的1.66%骤减至2010年的0.48%,不及原来的1/3。

持续下降的人口出生率,已经使得作为生育基数的育龄妇女数量,在保持长期增长趋势后,自2010年开始出现下降,2015年育龄妇女比2010年骤减1461万,育龄妇女占总人口的比重也下降1.78个百分点

2.总和生育率下滑

篇3:二胎政策对企业的影响

主流经济学认为, 一般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存量以及人力资本的增长。其中人力资本中人口的数量及质量会在长期一段时间内影响经济增长。

而人口问题一直是困扰着中国经济发展的难题, 也是学界一直所关注的重点。在学界, 目光一直集聚在“中国众多的人口究竟是人口红利亦或是人口负债;中国是否已经出现刘易斯拐点;中国人口结构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难题”诸如此类的问题。

而与学界问题相对应的现实状况是由于我国适龄劳动人口的降低导致的我国制造业陷于用工荒与基本工资上涨的困境。这也进一步导致了外资投资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我国沿海地区向东南亚国家转移。以及由于历史原因遗留下来的对老年人的赡养问题。

探究政策对于中国人口的影响, 计划生育这一与“环境保护、耕地保护、科教兴国、对外开放”并齐的我国基本国策, 无疑是对我国人口问题影响最为深远的政策。

图一为自1978年, 计划生育政策成为我国基本国策以来, 直至今日的基本人口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2013年末, 中国大陆总人口 (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 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 约为136072万人, 比上年末增加668万人。出生人口1640万人, 人口出生率为12.08‰,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2‰, 相比2012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5‰, 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 (不含60周岁) 的劳动年龄人口91954万人, 比上年末减少244万人, 尽管其下降幅度较小。但这也是相当长时期以来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的连续第二次下降, 这也进一步说明我国生育率已经显著处于下降趋势。 (图一)

随着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计划生育政策这一我国基本政策也出现松动。在2013年12月7日推出单独二胎政策, 其中政策规定:“自政策发布之后, 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 第一胎非多胞胎者, 可以生育二胎。”那么中国的人口问题究竟何去何从, 单独二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会体现在哪些方面?单独二胎政策能否有效缓解中国现今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难题。

早在2005年, li and zhang (2005) 就利用改革开放之后的省级面板资料得出, 人口增长不利于经济增长。在2008年, 刘永平 (2008) 就基于家庭养老视角进行理论分析, 得出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应当继续坚持计划生育政策, 控制人口。汪伟 (2010) 以简单三代交迭模型得出出生率的下降将会导致国民储蓄率及GDP的下降。

以上文章大多以养老视角为基点, 以储蓄率为切入口探究生育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但若以最基本的现状进行分析, 发觉此处稍微有些许问题。在现实状态下, 在子代出生之后, 整个家庭呈现一种倒三角形, 即父代及父代的父代 (祖父、祖母一辈) 将全体围绕子代消费及对人力资本的培养。所以, 父代对于他们父代的赡养将会有一部分以祖父代对子代的投资性消费而相互抵消。故基于对现实情况的分析。

本文将通过单独二胎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来考察单独二胎政策的发布在满足单独二胎政策夫妻所生育子代直至工作之时将对宏观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

二.模型假设

基于对现实的参考, 我们做如下假定:

1、认为父代的收入对于自代的人力资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即父代的收入一定程度上决定他的阶层、视野、人际关系、对于子女未来的期望程度等。在此假定L=f (Y父代)

2、由于之前单独子女政策的影响, 我们假定, 自政策发布之后, 父代将对生育二胎抱有较大期望, 如图二所示, 图片中生育一孩父代将有大批成为单独二胎受惠者。即有大批夫妇将生育二胎。 (图二)

3、我们假定二胎的生育会一定程度上减少父代的闲暇时间, 促使父代在现阶段努力工作, 即父代通过加长劳动时间来提高收入。

4、比起独生子女, 父代将对子女的投入大量增多, 则父代对于自己的消费减少, 对于子女的投资性消费将增多。对于自己的闲暇时间将缩短, 对子女的照顾时间将加长。

5、若将自带视为一种特殊商品, 随着边际期望递减的原则。父代生育二胎, 则对于两个孩子投入的平均水平将小于父代仅生育单独子女时对于独生子女的偏好水平。即对两个孩子的投资消费以及照顾时间将小于对单个子女的投资性消费及照顾时间。

6、由于对于未来较好的预期增强, 假定为了子女的发展以及对未来子女升学、工作、结婚等费用的增加。尽管父代削减自己的消费, 增加对子女的投入, 但为子女的储蓄将增多, 即父代将提高储蓄率。

7、由于政策针对的人群为1971年之后出生的单独子女夫妻, 以及自1971年之后国家对于计划生育政策管理的强度逐渐增加, 我们可以将整个可生育人群视为满足“单独二胎政策”的人群, 即可生育人群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于是考虑家庭对独生子女的期望以及现在整个社会中存在的现象, 加上为计算的简便, 我们可将在子代成长的这一段时间中, 父代父母对父代与子代的投入与父代对于父代父母的赡养相互抵消。由于这是在家庭内部所完成的类似于交易的行为过程, 我们将其不视为在市场上进行。换句话来说, 我们将不考虑父代对其父母的赡养及家庭外部对于子代的投资。

8、为了方便计算, 在这里我们假设父母对于胎儿的男女偏好无偏。即父母将平等的对待每一个胎儿。对男女胎儿的照顾时间与消费投入无偏。

9、假定企业的规模报酬不变, 没有显著的政策改变及技术革新。不考虑政府的作用。

参考2010年汪伟的估计方程为:

上面两个方程中, 下标i代表地区, t代表时间, ui为观察不到的地区效应, εit为随机扰动项。其中解释变量tsr表示总储蓄率, 解释变量fertility表示出生率。X是一组潜在影响储蓄率的控制变量, 更具理论模型的定性结论, β1<0。被解释变量是log (1+pgdpgr) , pgdpgr表示人均GDP增长率。基本的解释变量为log (1+ngrow) 、之后一期log (rpgdp) 、滞后一期logtiri及logwpratio, 其中ngrow、rpgdp、tir、wpratio表示人口增长率、实际人均gdp、总投资和工作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Z为其他控制变量。【表1图3】

三、模型分析

若依据新古典增长模型来讲, 计划生育的放宽, 将导致父代收入的提高以及对于子女未来预期下, 现期储蓄率的提高。将显著的有利于经济的增长。

单独二胎政策开放之后, 由于子代自出生直至其年满十八周岁无任何劳动能力, 即不获得任何收入, 并且由于我国医疗水平的增加, 我国的平均期望寿命在逐年递增。这样将有可能导致四世同堂的情况, 即单独二胎导致的人口增加必然会一定程度的导致社会福利减少, 即稀释社会福利。而且单独二胎政策开放也正是由于对用工荒的一种急救办法。由于父母对于是否生育二胎存在选择, 子代相当于父代的一个轮回, 子代总人数必将少于父代总人数。即子代在其工作时, 其面临的竞争压力将会低于父代所面临的状况。由于之前所讲到的父代对于子代的边际期望递减, 对于子代的投入将会减少, 子代们的平均人力资本将会降低。即单独以子代作为衡量标准, 子代的平均收入水平将会低于父代的平均收入水平。

若按照简单国民经济核算中收入法的计算方法。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收入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个部分组成。由于父代会想方设法增加自己的收入, 生产税净额与固定资产折旧若在劳动者提高劳动时间, 也将会增加。我们在假设规模报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保持不变, 国民经济亦将会在开放单独二胎的一段时间内有增加的趋势。

从生产函数角度来度量Y=F (K, L) 。由于储蓄的增加, 将会导致资本投入的增加, 此外, 尽管子代与父代总人口数不同, 意味可能存在的就业竞争压力有所不同。但考虑子代与父代在就业交迭过程中, 由于政策的集中性, 之前满足条件未生育的夫妇的二胎生育将会井喷式的集中在2014年之后的几年间, 我们可以预测, 在2014年后20年 (满足生育条件最低年龄限制条件) 之后的几年间, 边际经济增长率将高于之前几年, 出现小幅度的波动, 但之后将会趋于平缓。

四、结论及政策分析

分析表明, 开放单独二胎政策将会导致人均收入的降低, 而且人口的进一步增长会稀释一部分社会福利。并可能由于人口的增长对初等教育造成一定影响。按照简单国民经济核算中收入法的计算方法, 经济增长率在开放单独二胎之后的几年会有一定幅度的增加。并且在2014年后20年间经济增长率出现小幅度波动。

所以基于现在劳动数量的绝对或相对增长, 可能对经济中的人力资本造成影响, 进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 所以对计划生育政策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是比较明智的举措。但是由于存在稀释人口福利, 对学前教育、初等教育的需求等问题, 建议对较大程度开放人口政策持观望态度。防止井喷式的人口增长对整个经济发展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1]Ehrlich, I., and F.Lui, /Intergenerational Trade, Longevity and Economic Growth0,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 99 (5) , 1029--1059.

[3]吴迪.“单独二胎”背后的中国经济困境[J].IT经理世界, 2013, 16:28.

[4]任沁沁孙亮全李树峰.中国为何放开“单独二胎”政策[N].科技日报, 2013-11-20006.

[5]王凤娟, 肖振铎.“单独二胎”能否缓解老龄化危机[J].中国报道, 2013, 12:90-91.

[6]李建民.中国农村计划生育夫妇养老问题及其社会养老保障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 2004, 03:42-50+82.

[7]包蕾萍.中国计划生育政策50年评估及未来方向[J].社会科学, 2009, 06:67-77+189.

[8]王金营, 赵贝宁.论计划生育政策的完善与调整——基于公共政策视角[J].人口学刊, 2012, 04:81-89.

[9]林毅夫, 姜烨.经济结构、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基于分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 2006, 01:7-22.

[10]王金营.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口效果评估[J].中国人口科学, 2006, 05:23-32+95.

[11]郑功成.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政策研究——将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与计划生育有机结合的政策选择[J].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8, 03:17-19.

篇4:二胎政策对义务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单独二孩;义务教育;教育资源;影响

中图分类号:G5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158-01

计划生育一直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自实施以来30年内经历了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后,我国人口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增长过快,而是人口红利消失我国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增长过快,而是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问题。在面临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时,中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将从单一的人口控制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型。

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外发布,其中提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标志着“单独二孩”政策将正式实施。二胎政策的逐步放开,是否会缓解现今我国所面临的人口问题,还需要时间的检验,但是二胎政策的放宽,许多家庭想要二胎的想法得以实现,势必会增加出生人口数量这是毋庸置疑的。人口数量的多少和增长的快慢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规模。十年后当新的一批“单独二孩”们达到学龄,步入九年义务教育,中国将面临重新整合义务教育资源与制定新的义务教育战略的问题。学龄人口数量增长对义务教育的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制约关系。我国现阶段实行的二胎政策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势必会增加学龄人口数量,对义务教育教育的影响主要将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二胎政策对义务教育规模的影响

二胎政策的放宽导致人口受教育的需求增加,甚至有可能在未来10年内,达到一个小高峰。人口的受教育需求则直接影响教育规模,要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教育的需求,必须扩大教育事业的规模。为了保证义务教育的公平与效率,使得义务教育供需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教育投资需随二胎政策的放宽而增加,不断扩大教育规模,否则,人口增长而教育经费不变,不利于教育规模的发展。

二胎政策的实施会导致不同时期某一教育阶段的学龄人口规模的变动。义务教育年龄段的学龄人口年龄结构影响着小学和初中教育的规模结构,也就是说二胎政策的实施会对在校生的数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当二胎政策实行到一定阶段义务教育需求将达到高峰,校舍、设备招生数等就不够用,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义务教育的整体规模有所增大,主要表现在加开中小学,增加学校数目等方面。

二、二胎政策对义务教育师资的影响

在放宽二胎的政策下,除了进一步扩大义务教育规模之外,还要保证义务教育的质量。师资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重视学龄人口变动对师资的影响。随着二胎政策的进一步发展师资配置明显不足的问题将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资数量上的缺失,面对适龄儿童的增加需要增加更多教师的数量,以达到国家所规定的师生比。由于大量学龄人口的流入,师资配置明显不足需要增加师资。二是师资文化素质底下,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学龄人口数量的增加导致学校数量增加,因此教师数量也需要增加,教师岗位的竞争压力变小,有可能会降低教师行业的准入标准,这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家长对教育的期望更高的初衷背道而驰。

三、二胎政策对义务教育城乡结构的影响

二胎政策的放宽对城乡教育结构冲击很大。目前二胎政策受益人群大多都是城市居民,城市的学龄人口剧增势必会造成城镇教育膨胀,义务教育城乡差距扩大,规模不均衡。同时城镇地区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水平高,好学校和教育资源丰富,发展教育的条件比较优越,这些完善的教育环境同时吸引了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导致随迁子女增多。优质教育资源的缺乏导致流动儿童适龄人口上学难,巨大的入学压力催生了大量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和大班额现象,形成社会不安定因素。面对这种情况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规模,同时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列入区县人民政府及其主要负责人的考核指标。对不同区县的义务教育争取做到公平规划、合理布局、确保质量。

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着我国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在面对二胎政策放宽的新境遇,主要要从政府支持的角度以及加强人员优化配置的角度入手,打破二胎政策对于义务教育发展的桎梏。首先政府要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在保证城市义务教育质量的同时逐步提升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使城乡义务教育投入达到动态平衡状态。对于贫困地区健全教育的配套设施,适当给予补贴,降低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成本,保障适龄儿童拥有受教育的机会。其次,逐步扩大教师队伍,通过政策性补贴,免费培训,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青年人才投身于教育事业。

二胎政策变动对中国未来义务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深挖。为了应对二胎政策放宽对的义务教育影响,我们坚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合理进行学校布局调整,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建立灵活的办学机制,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深层次的剖析政策带给我们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钱露.“单独二孩”政策对北京义务教育发展战略的影响[J]. 经营管理者,2015,17:131.

[2]黄珺.“单独二胎”开放,教育有何影响?[J]. 湖南教育(上),2014,05:47-49.

篇5:二胎政策对企业的影响

摘 要:本文建立了短期模型--指数增长模型和长期模型Logistic人口增长模型,预测了2014年到2040年中国的总人口情况。其次,运用Leslie模型探讨了中国未来几十年的人口分组,即人口结构问题,继而采用老龄化指数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及其发展。在对全国人口问题进行过探讨后,我们又以此为基础,以青海的实际情况为例,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出生率;死亡率;指数增长模型;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问题重述

调整生育政策,被视为缓解“人口老龄化”,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手段。于是,我国采取“单独二胎”政策来调节这种现象。但是,单独二胎实施后,我国未来几十年的人口结构及老龄化程度又当如何变化呢?建立数学模型,预测实行单独二胎后到2040年我国人口数及人口结构、以及老龄化程度。并阐明“单独二胎”对青海(人口、经济、住宅、教育等)的影响。模型假设

1、把研究对象看成独立封闭的系统,即不考虑迁入迁出的因素对人口的影响。

2、忽略各种突发性事件,如车祸、地震等对人口总数的影响。

3、忽略经济,社会环境,政治坏境,资源等因素对人口的影响。

4、假设一定时期内人口增长率保持不变。

5、假设平均生育年龄为24~34岁,且24~34岁独生子女人数占独生子女总人数的比例与总人口中24~34岁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相等。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3.1 用于短期预测(2014~2020)的模型

200多年前,英国人口学家T.Malthus(1766―1834)调查了英国100多年的人口统计资料,得出了人口增长率不变的假设,并建立了著名的人口指数增长模型。

另外,指数增长模型与19世纪以前欧洲的一些地区统计数据有较好地吻合,迁往加拿大的欧洲移民后代人口也大致符合这个模型,另外用它做近期人口预测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

记时刻t的人口为x(t),当考察的地区范围足够大时,x(t)是一个很大的整数,为了利用微积分这一工具,将x(t)视为连续的可微分的。记初始时刻(t=0)的人口为x0。假设人口增长率为常数r,即单位时间内x(t)的增量dx/dt等于r乘以x(t),于是得到x(t)满足微分方程

0xx(0)rx,dx/dt==

由这个公式很容易解出

ert0xx(t)..=

为了估计指数增长模型中的参数r和x0,需将(1)式取对数,得

0lnxa,lnxy,arty==+=..以t为横坐标,y为纵坐标,利用Excel表格,选定数据(国家统计局),插入图表,具体选项为“XY散点图”中的“平滑散点图”。则得到以下图表:

由上图可知,2000~2010年,y与t有很好的线性相关,2011~2013年,y与t有很好的线性相关。在此,我们取2011~2013年的数据来估算指数增长模型(1)中的参数r。

以t为横坐标,y为纵坐标,利用Excel表格,选定2011、2012、2013年的数据,插入图表,具体选项为“XY散点图”中的“平滑散点图”。再在表格中“添加趋势线(线性类型)”,并在添加趋势线选项中选“显示公式”和“显示R平方值”,则在曲线图中自动添加出方程y=rt+a及R2。得到下图:

由上图得到方程:

y=0.0049x+11.811

由上式得到:r=0.0049

由第六次人口统计资料显示,截止到2012年,我国独生子女家庭突破一亿,总人口中25~34岁人数所占比例为14.87%,由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在生育阶段的独生子女,想要二胎的人群大约占50.1%,预测2014年独生子女家庭想要二胎的比例为:g*50.1%

因此我们得到:“单独二胎”政策实施后,2014年人口增长率的增量为:

8810*607250.1%)/1.3*g*10*(1r=Δ

所以Δr=0.00275

所以“单独二孩”实施后的人口指数方程为:

r)t(r0exx(t)Δ+=

3.2 用于长期预测(2020~2040)的模型

长期看来,任何地区的人口都不可能无限增长,即指数模型不能描述、也不能预测较长时期内的人口演变过程。当人口到达一定数量以后,增长就会慢下来,即增长率变小。因此,我们引入阻滞增长模型――logistic模型。分析人口增长到一定程度后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等因素对人口增长起着阻滞作用。

阻滞作用体现在对人口增长率r的影响上,使得r随着人口的增长而下降,所以,若将r表示成x的函数,r(x)应该是一个减函数。

dx/dt0x)0(x,x)x(rdt/dx==

于是对r(x)做一个最简单的假设:

r(x)=r-sx(r,x>0)

为了确定s的意义,引入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mx,当人口到达mx时人口不再增长,即增长率r(mx)=0,带入r(x)=r-sx,得:

r(x)=r(1-x/mx),联立上面的方程得到:

0mx)0(x),x/x1(rxdt/dx=.=

将上式用变量积分法求解得到:

rt-0mm1)e-xx(1x)t(x+=

则实施“单独二孩”后,改造公式为:

t)rr(0mme)1xx(1x)t(xΔ+..+=

根据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发表的《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能力研究》显示,中国的人口容量约为16亿,所以xm=16亿。

以2020年为0年,2021年为第一年,以此类推,求解2021~2040年的人口,整理得下表:模型的检验

1.对一元线性回归检验

此处检验了年份与总人口之间的相关性,下面以另外的一组年份与人口的关系为例说明检验方法。首先把收集到的1990年到2000年数据,画成“散点图”;接着,我们可以观察散点图上点的分布规律,拟合一元线性回归线。

从下图的拟合程度可知年份与人口呈线性关系,即可得出结论:短期内人口自然增长率几乎不变。

2.对指数增长模型的检验

为了验证指数增长模型x(t)=x0ert的准确性,我们查找了2000年到2005年的人口数据,进行了以下验证。利用x(t)=x0ert(经计算,r=0.0056)计算出2000年到2005年的拟合人口数,得下表:

有图可以看出,指数增长模型所预测的拟合人口接近于实际人口数,所以,指数增长模型所预测的人口总数准确性很高,其预测得出的数值可以令人相信。

参考文献

[1] 谢金星,姜启源,叶俊.数学建模(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63―173

[2] 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tjsj/pcsj/

篇6:二胎政策对企业的影响

——以公共政策的功能视角分析

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现状

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中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国家政策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人们对于“计划生育”这一概念并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导致了我国人口在这一时期的疯狂增长,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刚起步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缓慢增长,二者之间的巨大矛盾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缓解人口过快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党和政府自20世纪七十年代起,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并将其纳入《宪法》条文之中,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进行规定。实行该政策以来,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践证明,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促进世界人口与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个严峻的现实,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我国人口结构呈现出极不合理的发展趋势。2013年,我国第一部老龄事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在北京发布,报告指出,我国将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在2005年之前,老年人口将以每年100万人的速度增长。同时,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劳动力供给格局开始发生转变,原有的人口红利已慢慢消失。“未富先老”成为阻碍我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研究问题。再加上“失独”家庭的逐渐增长,根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现有的失独家庭约100万,同时以每年7.6万的速度增长,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说,一旦独生子女家庭失去唯一的孩子,父母养老送终便成难解之题。“失独甚至引发一种连锁反应,物质不能弥补。夫妻之间会相互埋怨,感情可能就会破裂;悲恸摧毁夫妻身心,家庭可能就瓦解。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人生难免有意外,而他们就是其中的不幸者”。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表明,“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是党和国家首次以明确的态度表明要改变长期以来一直贯彻实行的机会生育政策,代之以开放“单独二孩”的新政策。

二、“单独二胎”内容简介

单独二胎即单独二孩。单独二孩是指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第一胎非多胞胎,即可生二胎,也就是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所提到的单独二胎政策。

三、从公共政策的功能分析单独二胎

制定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实现其职能的基本手段,而公共权力机关在使用这一手段时也就对它的功能做了设定,这种设定有可能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实现预期,也有可能有违预期。

(一)管制功能

政策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政策对象不做什么来达成政策目标。政策主体要制约、禁止政策对象不做什么,或者说要使政策对象不发生政策主体不愿见的行为,就须使政策对政策对象的行为具有管制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政策的条文规定表现出来的。

2014年3月27日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此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现行条例主要对原条例两处地方做了修改:一是将“双独二孩”改为“单独二孩”,即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且只有一个子女的可以生育二胎;二是将“独生子女”的定义进行了明确,独生子女是指夫妻生育或者合法收养的唯一子女,即没有同父同母、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或者曾有兄弟姐妹但兄弟姐妹均于生育子女前死亡。”

由此可见,该条例对人们的生育行为做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它明文规定了哪些人群可以申请二胎,哪些人群不能申请二胎。此外,为了防止过多的人口出生对国家和社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国家对违反了该条例而生育了二胎的人给予一定的惩罚。也就是说,超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缴纳社会抚养费,而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标准按各地区具体情况制定。有了这些法律规定,对政策对象形成一种规范约束,才能更好地达成政策目标。

(二)引导功能

为了解决某个政策问题,政府依据特定的目标,通过政策对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加以引导,使得政策具有导向性。也就是说,政策给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行为确定了方向,使整个社会生活由复杂的、多面的、相互冲突的、漫无目的的行为,能有效地纳入到统一的明确的目标上来,使之按既定目标有序前进。引导功能是政策的积极功能。

单独二胎政策是为解决我国现阶段人口低生育率和老龄化严重的问题而制定的,其只是一个过渡、引导政策,也预示着未来可能会实行全面放开二胎。单独二胎政策在现今的国内环境下实行,不能说没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政策从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公布到现今的各地不同条件的实施,是为引导民众对能够实行单独二胎政策的条件有清晰的认识,什么条件能生二胎,什么条件不能生,避免民众对单独二胎政策认识错误,理解不清,进而单独二胎政策实行偏差。另一方面则为引导民众向国家会全面放开生育政策方向考虑,也是为全面放开生育政策探路,看民众对单独二胎的反应,避免社会对未来的劳动力不足而恐慌、忧虑。

(三)调控功能

公共权力机关的治理是通过政策来实现的;或者说,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实行治理的手段、工具和杠杆。而所谓治理,就是对各种社会关系加以调节和控制。而政策的调控功能,指的是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公共权力机关的治理是通过政策来实现的;或者说,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实行治理的手段、工具和杠杆。而所谓治理,就是对各种社会关系加以调节和控制。而政策的调控功能,指的是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即单独二胎政策,这项政策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当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下的各种矛盾。二胎的实施,有效的改善我国的人口结构性不平衡的现象,尤其是男女比列失调的现象;缓解我国的人口老年化趋势,扭转当前“未富先老”的畸形现象;解决当前社会中的养老问题,为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扫清障碍。

(四)分配功能

在通常情况下公共政策容易把价值或利益分配给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者,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及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者

第一,利益流向社会。实行单独二胎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以,实行单独二胎 政策对于社会来说是有一定利益的。

第二,明显增加家庭人力资源,提高家庭抗风险和未来照顾老人的能力;同时,有利于家庭自身发展,比如让孩子的成长受益,有兄弟姐妹的相互陪伴,有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养成。

第三,利益也会流向公务员群体,政策出台前,因为明文规定公务员只能生一胎,不然就要离开这个行业。现在,放开二胎,给了他们一个名正言顺的生小孩机会。

第四,在短期,利益会流向这些行业:婴幼儿用品、婴儿奶粉、儿童玩具、动漫、游乐园、儿童服装、幼儿教辅。在长期,利益会流向这些行业:房产、教育、医疗、汽车、养老、殉葬等。

四、在我国实施“单独二胎”政策的建议

各地政府尽早出台相应政策,推动“单独二胎”依法实施。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卫生纪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中央决定实施‘单独二胎’新政全国不设统一时间表,由各省负责,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依法组织实施,但各地实施时间不宜间隔多久。”“单独二胎”依法实施的前提就是修订和省份现行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或增加补充规定,将“单独生育二胎”条款纳入一对夫妻合法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条件,需由当地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委会通过。我国幅员辽阔,再加上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使得各地的人口出生率存在很大的差异,经济水平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生育率较低,如浙江省舟山市,其已经连续11年出现人口自然负增长,而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内陆地区,人口生育率仍然居高不下,这就需要各地有关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实际情况,结合各方面因素,制定一个符合本区域社会发展水平的政策,从而推进“单独二胎”能够在当地有效实施和推行。

(二)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监督与管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公开透明的户籍制度。时至今日,我国的户籍管理仍处于不完善的状态中,居民户籍信息仅在公安部门内师兄全国联网,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网络尚未形成,对普通民众实现统一管理和监督存在很大困难,这就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有机可乘的机会。为避免有人利用这一政策超生超育,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国家应尽早建立完善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建立居民户籍信息的共享平台,从而避免这一现象发生。

(三)完善健全社会保障福利体系,提高良好的教育、医疗和服务条件。

“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在前期可能不会出现很明显的效果,但是随着政府宣传力度的加大和民众生育观念的转变,必将导致新生婴幼儿数量急剧增加。与此同时,大量老年人口的社会福利需求也飞速上升,仅仅依靠家中青壮年人口抚养、赡养,是远远不够的,会给他们带来沉重的物质压力和精神负担,加剧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难以使这一政策得到实施。因而,就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和帮助,投入更多的资金去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福利体系,未婴幼儿和老年人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生活环境。

(四)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的监管,保障产品服务质量。

上一篇:读56号教室心得体会下一篇:真爱永恒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