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长征精神对大学生的影响

2024-04-08

论长征精神对大学生的影响(精选6篇)

篇1:论长征精神对大学生的影响

论长征精神对大学生的影响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80多年前毛主席的诗词至今还在传送。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80年前红一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的成功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而长征的胜利,锻造出了不朽的长征精神。而长征精神是老一辈的革命者对革命的的信仰的结果。这种精神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也是深远持久的。

遵义会议对长征胜利的重要性

说到长征,不得不说的就是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通过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指出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和危害,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新的正确路线。遵义会议是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召开的,并且取得了决定性成果,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应该说这次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的极其重要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实际上也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因此说,咱们讲遵义会议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上成熟的标志性事件,它是一个关节点,是中国革命在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指引下走上胜利发展道路的一个关节点。今天我们仍然是一个道路选择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更大的理论勇气,实现理论突破,以此架构,建设我们的精神大厦,理论大厦,指引我们的行为,两个都不走,走好我们自己很重要的把这个自己的要理论上完善,这是我们今后要做的工作。

第二个内容,就是选好领导人很重要。可以说,民族历史是由全民族的人民创造的,历史由全人类创造的,每一个先进的政治集团,也是这个集团所有成员创造的,但同时我们也得看到,一个民族有了民族英雄,你这个民族才有灵魂,一个政治集团有了站位更高更强的洞察力,思想领导力的领导人,这个政党才走向辉煌,所以我们说选好领导人很重要,遵义会议很重要的我觉得还不全是批判了什么,历史是多种道路的,虽然有的道路可能走的更顺,有的道路更曲折,但最后他总有力量把他校正到正确道路上来。但是谁来校正啊,他不是自然生成的,马克思主义进中国是因为有马克思的理论,中国革命所以取得成功,这与他的领导力毛泽东是有关系的,这一点我们小平同志也早就说过,没有毛泽东中国可能还要很长时间探索,摸索,所以遵义会议的成功他就是正确成果就是毛泽东进入了决策,他的思想理念被接受,逐渐的成为后来的最高引路人。我们从遵义会议看,那些当时的那些担当者,他不就也做出选择吗,我们今天每一个人要做出选择,并且承担我们应有的责任,我相信当这些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够做到我们该做的,并且都是正能量的时候,实际上也等于遵义会议的精神在当前发扬光大,也可以说我们从遵义会议里面的精神实质里面得到更多的营养,所以这也是我们今天对遵义会议更应该思考的。

长征精神的内涵

树立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 长征的胜利,是理想和信念的胜利。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而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和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跟着党革命到底的执着信念支撑红军指战员把生死置之度外,前赴后继奔赴革命。今天是和平和建设时期,我想,学习是所有学校的主题,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我们要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首先要深入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程,了解我党领导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革命路线、革命精神、重大成果,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决心和信心。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要牢固树立民族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继承红军对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学习,学习各种本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展现才华,贡献力量。

长征是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主观主义的思想路线的一次大考验。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事求是、不照搬照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不断引向胜利。今天,我们要弘扬长征精神,就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精神进行学习。要消除不利于学习的各种束缚,发展创新精神,积极探索,促进自我的发展。

长征精神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集体主义精神。我们要学习和继承红军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团结协作,顾全大局,万众一心的精神,并能够为了国家、民族利益而勇于牺牲个人利益乃至生命的精神风范;要把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要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

长征精神的核心是艰苦奋斗精神。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新的伟大长征,这一征途上仍然存在着诸多困难和不利因素。而我们更要要树立不怕吃苦,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克服学习道路上的种种困难,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开创自己的事业。并要不断深入了解我们的国情,树立起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而艰苦奋斗的精神,勇于到基层和贫困艰苦的地方去就业。弘扬长征精神,就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就要学习红军将士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所向无敌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乐于吃苦的奉献精神,必须同加强社会主义的四个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弘扬长征精神,夺取新长征的胜利,不但要有正确的理论和政策,还必须有一支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的高素质队伍。

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全党全社会和理论界十分关注的问题。长征精神不仅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而且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代大学生中弘扬长征精神,以引导其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培养其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及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为建设社会主义培养优秀的人才,是我们肩负的历史重任。

在当代大学生中弘扬长征精神,以引导其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培养其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及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为建设社会主义培养优秀的人才,是我们肩负的历史重任。

首先,要增强爱国精神。一个没有灵魂,没有精神的民族有什么前途可言呢?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向来以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精神支柱和精神财富。当代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要承担起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要充分了解国情、世情、党情,行动明智,理性爱国。其次,要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看看革命老前辈”。长征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艰苦奋斗史,我们必须要恪守这种宝贵的精神。当代青年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务必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优良作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当代青年学生更要为中华之振兴而读书。

再次,要保持团结的精神。团结使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法宝,长征就是一曲团结协作的凯歌。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团结和睦是我们的伟大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当代青年人更要增强团结意识,顾全大局,坚决同分裂行为、个人主义作斗争。

最后,要增强纪律观念。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没有纪律就没有一切”。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非常 重视纪律,始终强调认真遵守、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因此我们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当代青年人同样要加强纪律观念,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更好更高效地地投入祖国建设事业打好基础。总之,我们不仅要能够,而且敢于接过先辈传递给我们的接力棒,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百折不挠,自强不息。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里的少年其实更确切说应该是青年,只要我们当代青年人不懈奋斗,我们必将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必将迎来更加灿烂光辉的明天。

篇2:论长征精神对大学生的影响

四川理工学院设计(论文)

论长征精神与大学生人文素质

生:马良尧 学

号:09021020215 专

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

级:09级2班 指导教师:李志

四川理工学院

自电学院

二O一O年 12 月

四川理工学院设计(论文)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缅怀红军的光荣业绩,弘扬团结、吃苦耐劳精神,对于提高我们大学生人文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首先,我们必须对红军长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其次,要深入学习红军长征精神,使得素质修养有质的飞跃。

关键词 红军长征大学生

人文素质

四川理工学院设计(论文)

人文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人文知识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的气质、修养,主要指一个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平、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人性品格。而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从革命先辈的长征精神中学到些什么,以提高人文素质修养。

正文

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会宁和将台堡胜利会师。这标志着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它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如今我们迎来了红军长征胜利的七十周年,举国上下,从政府机关到平头百姓,我们都在缅怀着长征精神并学习着长征精神,我们感受着先辈们战斗的艰辛,体会着他们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感悟着他们的精神,让他们的精神感悟着我们,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上我们用他们的精神激励我们续写我们的辉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长征,是一首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长征,把惊涛壮观推出,把日出瑰丽托起,让松柏昂首挺拔,让雄鹰翱翔蓝天!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那高唱“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的肝胆豪情,化作一种不朽的精神,光照千秋流芳万古!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擎起的熊熊革命火炬,一直在华夏儿女的心头燃烧着……1934年10月开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纵横十一个省份、攻占七百多座县城,进行了三百余次战斗,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两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穿越荒无人烟的地区,终于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我军将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克服重重艰难险阻,这壮烈的历史画面成为激励人们奋进的动力和学习的源泉。一部红军长征史,也是军民鱼水情史。长征途中,红军严格遵守革命纪律,不动百姓的一针一线,一草一木……红军的模范行为,赢得了百姓的深深敬爱,也成为今天中国军人学习的一面镜子。长征中那无数革命烈士,和无数动人的事件折射出来的长征精神,留给了人们工作和学习以无穷的力量,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学习的目标,长征精神是什么样的精神,那是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团结、奋斗、胜利精神,那是不怕艰苦,不怕牺牲,一往无前,英勇奋斗的英雄气概;那是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创新精神;那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贵品德;紧密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同生死、共

四川理工学院设计(论文)

患难,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作风。这种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并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巨大威力。我们做为一名大学生,更有义务和责任将这种精神——我们中华民族的精髓发扬下去。

长征精神的是我们每个人所都要学习的,那么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想他带给我们的是力量,精神的力量,是鼓舞人心的力量,我们大学生要把这种精神发扬下去,我们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把他们发扬下去,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我们要时刻以长征精神来激励我们,使我们的行动与长征精神的相符合,长征精神要我们具备团结,奋斗的精神,确实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我们都需要奋斗,人是平凡的,我们要通过奋斗才能获得我们所想要的,我们所想要达到的目标,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我们不得不奋斗,在我们的奋斗过程中,我们会与人交往,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一个团队的力量是很大的,所以我们要学会团结,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不断的来壮大自己,壮大我们的队伍我们如何做好团结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具有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贵品质,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有颗宽厚的心,与人相处,我们要学会忍让,我们要学会关心他人,也许一句问候,就能让我们在人群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也许一句祝福,就能让我们得到更多的收获,也许一个眼神,就能让某个人记住我们一辈子,我们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不要吝惜我们的爱心,有句歌词这样写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为什么当我们可以为他人留下个美好的印象的时候,我们却不愿意呢,相反事情的发展却与美好的状态差距了好远,“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要注意很多,高贵的品质并不是我们与生具备的,我们需要学习,我们学习什么,我们学习长征精神,他可以当作我们所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我们还要学习独立自主的精神,独立自主是一个人具备的思考能力,我们需要有我们自己的思考,取与舍我们要果断,幸福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我们要具备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独立自主是一种能力,他培养的是我们个人的能力,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需要我们自己处理问题,因此这种能力是不可小视的,培养独立自主需要我们对自己的思维要肯定,我们要作出正确的思维判断,我们在实践中去锻炼我们的能力。现在的大学生有些眼高手低,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能力,我们要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不是什么问题我们都能解决的,要有实践,要经历过磨练,“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没有实践的证明,我们虽有满腹知识,这也是没有用的,我们需要的不是课本,而是人才,我们大学生很要注意这一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不可能做到,作到的也是少数,可我们要努力帮助他人,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有颗乐于助人的心就可以了,长征精神是我们所要学习的!

这些年来,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历史的社会内外原因,导致

四川理工学院设计(论文)

民众人文素质下降,这之中青少年最为严重,让人们急功近利,最求享受,甚至有人无奈的发出“世风日下,人欲横流”的感慨。精神文明倡导多年,但收效甚微,经过不断的探索,专家们发现长征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有提高青少年人文素质的功能。自然,要把长征精神具体转化为有形的,有趣的,有效的,可操作的形式,就要进行不断地创造。在高校教学中可以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如:参观革命根据地,访问老红军„„),让学生了解长征精神,以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精神。只有不断地实践和锻炼,才能初步感受长征精神的内涵和作用。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完整性的特点,它体现于高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而人文素质只有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才能养成,因此,对于长征精神的学习要始终伴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左右。

总之,大学生通过学习长征精神不仅可以修身明志,坚定信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可以增长见识,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这充分体现了长征精神的素质教育功能。合理的设置红色精神文化活动教学内容,将有利于红色精神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与人文素质形成的影响。

结束语

未来的道路很长,我们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人,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就必须拥有过硬的人文素质,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先把前辈们具有的光荣传统发扬和传承下去,我们学习他们的精神,我们学习他们的事迹,我们要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下去,长征精神包含了众多人类精神的财富和精华!我们要学习,我们要用他们来提高我们的人文素质。我们要用行动和理论来武装我们当代大学生,我们要成为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我们要走在时代的前头,对于祖国的建设我们的责任重大!

我们没有走上长征路,也一样在长征,我们的生活不就是人生长征中的一个个片断吗!

四川理工学院设计(论文)

参考文献: [1] 《长征》(人民文学出版社,作者王树增)

[2] 《雄关漫道》(贵州人民出版社,作者欧阳黔森 陶纯)

篇3:论奥林匹克精神对大学生的影响

奥林匹克精神诠释

奥林匹克精神定义: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是奥林匹克主义社会实践的体现和反映, 它包括古代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境界, 包含体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的内容, 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和无形文化遗产, 是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人类素质、建设和谐社会和维护世界和平最具广泛性的国际文化要素。它的内容可归结为重在参与、不断奋进、公平竞赛、团结友好和无私奉献等方面。它包括重在参与精神, 不断奋进精神, 公平竞赛精神, 团结友好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奥林匹克精神是通过具有体育活动的奥林匹克运动来教育青年, 以达到它的崇高目的。

奥林匹克精神可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

改革开放后, 人们的个人利益受到重视, 个人的合法利益受到保护。现在我国主张把权利与义务结合起来, 树立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但是, 由于个人利益的不适当反弹, 由于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影响, 由于社会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的存在, 由于西方的个人主义观念的渗透, 以及很多独生子女成长的家庭环境熏陶, 有些大学生自我意识十分强烈, 心中无他人、无集体、无国家, 而只有自我个人本位价值观、自我中心价值观, 长期发展下去就会使他们滑向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利益的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深渊。而奥林匹克运动所蕴涵的“了解、友谊、团结”精神, 正好可以用来化解“自我中心”, 消弭个人主义。奥林匹克运动的形式是体育竞赛, 而很多体育项目本身就是集体项目, 参加或观赏这类项目都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互相了解、友谊、团结、协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体味到个人与集体之间的互动以及相互依存关系。大学生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和竞赛, 可以极为有效地培养其团队精神, 当他们在现场或通过各种媒体热情地观看和了解奥运比赛时, 我们则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对奥林匹克运动所体现出的“了解、友谊、团结”精神予以揭示、提醒、剖析等, 提升精神境界, 消解自我的“中心”, 打破“小我”的牢笼, 扶正个人主义的价值偏向, 从而最终确立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

奥林匹克精神可使大学生遵守公平的原则

公平竞争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精髓。运动场上所倡导的竞争是公平竞争, 即指必须遵守规则、光明磊落、平等公正, 它是人类社会一切竞争的典范。人们可以追求利益、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但必须建立在遵循以平等为基础的公平规则这个前提之上。当代社会由于利益的强烈驱使, 很多人践踏法律、漠视规则、丧失道德、弄虚作假、坑蒙拐骗、欺行霸市、行贿受贿等, 严重地违背了公平原则, 败坏了社会风气, 损伤了社会肌体, 也给很多大学生以消极的影响, 使得他们追逐实惠、崇尚功利、目光短浅、视野狭隘、弄虚作假、不守信用, 甚至违法乱纪等, 形成了知识与道德成反比的背离现象, 急需价值规范的引导和教育, 从而强化大学生的规则意识, 既张扬个性, 又遵守规范;既追求知识, 又看重价值;奥林匹克运动以体育竞赛活动为载体, 培养大学生公平竞争、进取拼搏与团结协作等精神。这种体育公平竞争精神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传播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也传播到大学生身上, 成为人们重要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 这也是大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必须具备的素质。向大学生进行奥林匹克教育, 对于提高他们在未来社会的公平竞争意识, 更好地适应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奥林匹克运动的拼搏进取精神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奥林匹克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向世人展示着一种顽强奋争、努力拼搏的体育精神, 同时也是一种不断超越、锐意进取的人生信念。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言:“要成为完整的人全在于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对自身的不断超越。”这句至理名言揭示了人所应当具有的一种自我超越、奋斗不止的精神气质。对大学生进行奥林匹克教育正好顺应这一教育要求, 使学生在劳其筋骨的磨炼中, 在顽强拼搏的运动竞赛中, 在对更快、更高、更强目标的不断追求中, 锻炼自己的意志, 培养积极进取、奋力拼搏的精神品质。

奥林匹克精神使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和谐”是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最佳的结合点, 把“和谐”精神作为核心, 发展“人文奥运”, 丰富奥林匹克文化体系, 发展“和谐”体育文化, 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是国家赋予高等学校的责任, 也是引起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 追求身心和谐发展, 实现人性的不断优化。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 就是包括身体、意志、精神在内的各方面协调发展。概括地讲, 就是通过体育活动促使人, 特别是青年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体育运动以其固有的身心和谐、完美发展的本质特征, 吸引着广大大学生参与到这种既健身又健心的运动中, 既使人们锻炼出强壮的体格, 又促进了心灵完美。

当代大学生走向社会将充满竞争和压力, 如何正确地去面对这些竞争和压力, 如何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使其身心和谐发展, 是摆在现代大学生面前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奥林匹克精神作为一种人生哲学向大学生提供了提高身心和谐发展的答案。奥林匹克精神在大学生中发扬和传播, 可鼓励大学生接受体育教育和参与体育运动, 在此过程中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人们在观赏体育运动过程中, 可获得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奥林匹克运动中体现的奥林匹克精神可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和竞争意识、科学观念、个性、不怕挑战、敢于超越自我等精神, 这些都是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所急需的心理品质。

奥林匹克运动与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 就是人文精神不断确立和发展的过程。奥运的文化活动和教育具有丰厚的人文积累, 它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思想财富。大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接纳, 有助于科学人文精神的弘扬。无论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 还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都成功地将体育竞技比赛融入到文化、教育中, 体现出浓厚的人文精神, 为追求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努力, 奥林匹克运动是通过具有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 以达到它的崇高目的的, 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中, 人文精神在大学生中传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张扬。

小结

100多年前, 顾拜旦先生创办奥林匹克运动的目的就是通过体育比赛来教育青年, 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宗旨, 以一种新的角度、新的方式去教育青年, 促进青年身心的和谐发展。这与当前我国提出的要不断提高民族综合素质和在高校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完全吻合的, 奥林匹克精神是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人类素质、建设和谐社会和维护世界和平最具广泛性的国际文化要素。它包括的参与精神、不断奋进精神、公平竞赛精神、团结友好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对当代大学生起到了积极的教育功能。有助于矫正大学生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 使他们体会高尚的精神追求, 发扬团队精神, 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摒弃享乐主义,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奥林匹克精神能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意识。所以, 笔者认为在高校中对大学生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剑:《2004北京奥运经济报告》, 北京出版社, 2005年版, 第339页。

篇4:论长征精神对大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资本主义文化

一、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性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绵延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也提到:“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是始终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弘扬民族精神是党和国家发展的需要,是中华民族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

二、外国文化的思想腐蚀

人的生存由原来局限于一定时空之内发展为时空的压缩,由局限于一个民族国家之内发展为超出民族国家的局限,成为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广泛交往意义上的人。全球化不断加速,活动地域的改变,带来了各种文化的冲击和交融,挑战国民的民族意识。

近年来,流行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意识形态以电视剧、电影、明星、服饰、饮食、化妆等各个方面展开渗透式腐蚀。在大学校园中流行着各种日本漫画的虚无主义、欧美影视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功利主义、韩国文化中的享乐主义。从服装到发饰,从音乐到饮食,西方文化中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功力主义、奢靡之风等也透过各种多种文化形态冲击着我国。例如,日本动画《奥特曼》成为所有小男孩最爱的同时,也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暴力解决问题的种子;当初一部韩国《大长今》掀起了韩国美食的热潮,而今《来自星星的你》又再次升温对韩国饮食、服饰和语言等各个方面的狂热追捧。原本普通的炸鸡啤酒因为一部电视剧成为街头巷尾排成“长龙”抢购的美食。透过媒体进行的文化侵略更具有隐蔽性,各种文化的冲击如潮水般涌进大学校园展开意识形态的渗透,对身心尚未成熟的大学生进行腐蚀。

大学生们有着乐于接受各种新鲜事物的天性,但由于社会阅历浅,知识结构不完善,价值观未成熟,明辨是非真伪能力不足,极易对外国的文化观念产生认同,导致民族虚无主义的产生。

三、高校学生民族精神流失的表现

整体上当代大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还是充满了自豪感,对社会和祖国还是充满热爱的积极情感,但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快速的发展,大学生群体也不可避免地流露出了民族精神动摇和缺失的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族文化认同感淡化。例如:有的学生把“自由独立”极端化,处处标新立异,甚至脱离集体、孤芳自赏;有的严重地“崇洋媚外”,狂热地追赶欧美时髦、日韩影星、漫画游戏等,严重忽视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鄙弃中国优良道德风尚,丧失青年人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精神风貌等等。

2.理想信念动摇。部分大学生喜欢投机取巧、急功近利、信仰缺失、世界观、价值观模糊、喜欢走捷径,极端个人主义,对共产主义共同理想失去信心,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感到渺茫。

3.国家主人翁意识缺乏。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庸碌懒散、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不关心政治、不关心实事,对国难国耻表现较冷漠,自我意识强于集体意识,行为习惯和规范标准被误导,主人翁意识淡薄,忘记自己肩负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历史使命。

4.公民道德修养弱化。当代大学生都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90后独生子女,吃苦精神不够、对社会缺乏实践和了解,个人认识极易产生偏差,整体不够成熟,生活阅历不足,对事物的判断常常主观片面化、情绪化、极端化。他们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不能正确认识,抵御能力不足,出现了,如:道德失范、满腹牢骚、享乐主义严重、没有奉献精神、缺少科学务实的精神、社会良知不足等现象。

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强弱直接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目前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状况着实堪忧。面对外国文化的强势进攻和错综复杂的局面,如何应对,令当代大学生良好的民族精神状态回归是关键的问题。

首先,要加强课堂教育。整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五门已有的思政理论课程中与民族精神有关内容,突出和渗透各门课程中蕴含的丰富民族精神教育资源。同时,还要善于抓重点突出的活动或事件,如:“新疆恐怖分子暴力袭击事件”“五四青年节”“七七事变纪念日”等,及时准确地宣传社会热点、突发事件、典型事例等,有效培育和提升民族精神的自觉意识。其次,抢占校园文化宣传的各个阵地,开设专栏板块、公众平台等。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演讲赛、辩论赛、摄影展、红歌会等巩固民族精神。开展各种丰富的体验式教育活动,如:参观朱德纪念馆、红军博物馆、烈士纪念碑、慰问孤儿院、养老院、看望老红军等等。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同学讨论问题和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篇5:论长征精神对大学生的影响

高校文化,以在高校中是否占主导地位,是否与社会期望相吻合为标准,可以分为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高校非主流文化是高校中仅为一部分人接受的文化,体现的是高校成员与主流文化不同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反映了人们文化选择的多元性。非主流文化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不与社会要求和期待发生冲突的非主流文化;二是与社会要求和期待相背离的文化,也就是“反主流文化”。一般来说,主流文化规定着整个文化的发展方向和性质。而非主流文化对整体文化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一、高校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1.网络文化方面

学生中是很普遍的现象。

2.宿舍文化方面

众文化的强烈影响下,大学生娱乐方式的选择是多元的,并且带有较强的娱乐性、快餐性、时尚性和猎奇性。

(二)理论探讨:高校非主流文化是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双刃剑”

1.积极影响

(1)非主流文化拓展了大学生价值观念的视域。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吸纳了新时代的元素,其内容蕴含了新的时代特征。传统上未进入价值观话题的动漫、网络、娱乐等问题,成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重要问题。因此,非主流文化的存在使他们比前辈们有更加开放的意识、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强烈的创新意识。

(2)非主流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价值主体意识。非主流文化崇尚弘扬个性、表现自我,这为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赋予了大学生积极的主体意识,使大学生文化呈现出具有时代特色的理性精神——“自主、自立、自信、自强”,而这种理性精神正是在现代社会中生存所必须的。

(3)非主流文化可以促使大学生更加广泛的交往,推进大学生社会化。由于非主流文化的自发性和非正式性,使得大学生能够充分展示其真实情感和个性自我,自由地进行娱乐和交往活动,感悟不同价值理念的交锋、碰撞。这在客观上锻炼了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并使他们在接触社会、接触他人的过程中明确自身的社会角色,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促进自身的社会化。

2.消极影响

(1)导致大学生价值选择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性突出表现在个性自由与传统约束的矛盾、以自我利益为核心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矛盾、强调个人主义与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矛盾、个人发展与祖国需要的矛盾等方面。这种文化冲突与矛盾使大学生思想易产生焦虑和迷茫,而焦虑与迷茫程度越深,他们的盲目性和冲动性就越强,这就容易导致对主流文化所代表的价值观的怀疑和反对。

(2)非主流文化的消极面易造成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偏差。其主要表现是:非主流文化在引导大学生张扬个性的同时,也会使有些大学生陷入自我中心主义或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误区;非主流文化在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同时,其消极面也会使有些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陷入庸俗化、功利化的泥潭。

(3)易造成大学生价值标准的模糊。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习惯于以集体主义标准要求别人,对自己却采取利己主义的价值标准;对支援西部、见义勇为等行为观念上认同,但却不能转化为自己自觉的行动;认同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但考试作弊、简历注水、抄袭作业的现象却层出不穷。

篇6:论长征精神对大学生的影响

摘要:在针对高校大学生进行职业导向的训练时,户外拓展是一项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通过这个方式可以让受训者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良好的人格和团队意识。各大高效开展的体育课,在场地设施、课程培训内容等很多方面与户外拓展训练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很多高校的体育课采取了与户外拓展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参与户外拓展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团队意识、意志力和忧虑性等,尤其对女大学生的影响更加显著。总之,拓展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意识和外向型的发展。

关键词:户外拓展训练 大学生 人格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在大学真正的开展拓展运动,研究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各个方面的实际影响和积极作用,实验的结果将作为大学开展户外拓展训练和丰富大学体育的教学内容的依据。

二、户外拓展培训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

1、户外拓展培训对大学生人格影响的研究现状 拓展训练是在时代得发展过程中,以锻炼受训者意志力和完善受训者人格为目的的,通过一系列有秩序有组织的活动把受训者组织起来的全新的体验式学习方法。截至目前,国内外已有很多学者对拓展训练之于大学生的影线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虽然各有不同,但是相同之处基本都有提到: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中至关重要的一步。近些年来,一些骇人听闻的关于大学生所犯下的刑事案件,比如“北大学生弑母案”、“复旦学生投毒案”或者一些关于大学生毕业季的自杀事件等,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本省人格的缺陷,另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培养体系中对大学生人格的培养这一部分存在着很大的教育缺失。为了健全大学生的人格,我国团中央要求,在大学生毕业时必须同时具备拓展证书和毕业证书方可去人才市场进行招聘,才能去工作。因为毕业生代表学生的课堂经验,而拓展证书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三、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应用

1、拓展训练的培训方式

“先行而后知”的体验式教学方式是拓展训练的训练方式的基本遵循。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是主动参与者也是主导者,整个过程都需要学生们发挥非常大的主观能动性。从体验、发表、反思、总结到最后应用的整个过程中,老师仅仅只是在课前传达学习内容额须知,剩下的一切均由学生来亲自完成。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整个拓展训练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以达到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目的。就是在这种具有自身特色、能进行体验式教学的课程中,学生能在一种很轻松、很自由、很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缺陷并进行完善,这让学生们能在拓展训练中体验到其他课程没有的乐趣和效果。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们不是自己在战斗,而是在团体面前展示和反馈这自己。学生在拓展的过程中,可以向团队倾诉自己的难过和压力,大家一起分享、一起承担,这样每个个体都会明显的感觉到,自己并不是最特殊和最忧虑的一个,能在很大程度上释放学生的压力和忧愁,使得他们心态轻松,获得身心上的解放。从另一个角度讲,学生在一个主动探索和不断总结反馈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得到其他学生的开导和教师的指导,这样额经历会使得学生的人格得以发展和完善,能使得他们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以一种宽容、乐观、包容的心态面对同事和领导,能很成熟的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拓展训练发挥着对大学生人格的导向作用 拓展训练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体验式教育模式,会使得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能使他们敢于挑战自己的极限和形成强大的团体意识,有利于健全和健康他们的人格意识,端正他们的人生态度培养他们积极进取的心理素质。面对当前多变的就业形势和大学生本身摇摆不定的价值观,拓展训练是很多高校培养高素质、多实践的人才的必要选择。通过拓展训练可以锻炼学生们的群体意识、自信意识、忧患意识和进取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外向执型的性格,有助于他们自身的成长。因此拓展训练对高校生的人格教育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建议高校老师和相关的研究学者,能编写出高校体育课程中关于拓展课程内容的大纲,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真正受益。

三、结论

在拓展训练中分为个人项目和团体项目。这两项项目的交叉进行可以让学生既发挥自身价值的同时也能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使得学生既能“单打独斗”也能“团体作战”。因此我们可以说,户外拓展训练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前锻炼他们在职场中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达到完善人格的目的。因此,建议各大高校努力将大学体育课与拓展训练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完善学生人格。

参考文献:

上一篇:海底之游学生作文下一篇:科密考勤机-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