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2作业答案

2024-05-08

外国文学2作业答案(精选6篇)

篇1:外国文学2作业答案

北语15春《文学概论》作业2满分答案

15春《文学概论》作业2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3 道试题,共 15 分。)

1.文学欣赏过程中,欣赏主体多种心理机能里最活跃的因素是___ A.想象 B.思维 C.情感 D.理智

-----------------选择:A 2.提出“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典型化方法的作家是___ A.曹雪芹 B.鲁迅 C.郭沫若 D.茅盾

-----------------选择:B 3.文学创作中,运用的主要思维方式是()A.抽象思维 B.创造思维 C.形象思维 D.情感思维

-----------------选择:C 15春《文学概论》作业2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3 道试题,共 15 分。)1.诗歌按其内容性质来分有两类,即___ A.叙事诗 B.散文诗 C.戏剧诗 D.抒情诗

-----------------选择:AD 2.我国古代按照语言特点,将文学分为两类___ A.骈文 B.韵文 C.散文 D.传记

-----------------选择:BC 3.属于现代主义创作方法的是___ A.象征主义

B.田园诗歌 C.古典主义 D.荒诞派戏剧

-----------------选择:AD 15春《文学概论》作业2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4 道试题,共 70 分。)1.情感把握是一种价值取向的把握。A.错误 B.正确

-----------------选择:B 2.文学是形象的,所以它完全不依赖理性。A.错误 B.正确

-----------------选择:A 3.能够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全在于它的语言形式,作品中的社会历史内容与之无关。A.错误 B.正确

-----------------选择:A 4.从塑造形象看,描写比叙述重要。A.错误 B.正确

-----------------选择:B 5.文学是情感的,它不包含认识因素。A.错误 B.正确

-----------------选择:A 6.现代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反理性主义的种种哲学思潮。A.错误 B.正确

-----------------选择:B 7.艺术概括与西欧文学史上的“类型化”主张本质上是一样的。A.错误 B.正确

-----------------选择:A 8.文学艺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A.错误 B.正确-----------------选择:B 9.文学的艺术形式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A.错误

B.正确

-----------------选择:B 10.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具体的社会人。A.错误 B.正确

-----------------选择:B 11.诗与应用文的区别在于句子的排列方式。A.错误 B.正确

-----------------选择:A 12.文学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所以就不能掺杂丝毫主体思想情感。A.错误 B.正确

-----------------选择:A 13.文学是无功利的,所以就不能有任何功利考虑。A.错误 B.正确

-----------------选择:A 14.文学创造与科学、宗教活动都是一种精神生产,因此它们在创造规律上没有什么区别。A.错误 B.正确

-----------------选择:A

-END-

篇2:外国文学2作业答案

作业1

一、填空

1.胡风 2.郭小川 3.巴金 4.路翎 5.卢新华 6.陈奂声 7.高行健 8.西线轶事 9.池莉

10.苏童 11.北平12.吴琼花 13.舒婷 14.郭建光 15.福建 16.章明 17.白洋淀18.姚文元 19.浪漫 20.山药蛋

二、单项选择题

1.A 2.B 3.A 4.A 5.D 6.D 7.B 8.B 9.A 10.C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 3.ABC 4.ABCD 5.BCD

四、简答题

1.参见教材214—216页 2.参见教材240页

五、分析题

1.参见教材227—228页 2.参见教材234—238页

作业2

一、填空

1.赵树理 2.李有才板话 3.阿庆嫂4.深圳青年报 5.邂逅集 6.话 7.海德格尔 8.三仙姑 9.红灯记 10.江河 11.柳青 12.领导出思想 13.杨炼 14.大连 15.杨子荣 16.周立波

17.海港 18.象征 19.“锻炼锻炼”20.邪不压正

二、单项选择题

1.D2.D3.A 4.D 5.B6.A7.B 8.B 9.D 10.B

三、多项选择题

1.BCD 2.ABC 3.AC 4.ABCD 5.ABC

四、简答题

1.参见教材242—247页 2.参见教材265—270页

五、分析题

1.参见教材224—227页 2.参见教材309页

作业3

一、填空

1.汪曾祺 2.王安忆 3.萧红 4.奇袭白虎团 5.今天文学研究会 6.小英子 7.锦绣谷之恋

8.卖烟叶 9.看上去很美 10.海子 11.沈从文 12.林白 13.荷花淀派14.老鲁15.阳光灿烂的日子16.美杜莎的笑声17.智取威虎山 18.张爱玲19.我是你爸爸20.茅盾

二、单项选择题

1.D2.B3.A 4.D 5.C6.B7.A 8.D 9.C 10.C

三、多项选择题

1.AB 2.AB 3.ABCD 4.BD 5.ABCD

四、简答题 1.参见教材258—259页 2.参见教材261—265页

五、分析题

1.参见教材292—293页 2.参见教材301—303页

作业4

一、填空

1.说说唱唱 2.红灯记 3.梵高 4.荸荠庵 5.周而复 6.文革(70年代)7.先锋小说8.动物凶猛 9.收获 10.王安忆11.母女漫游美利坚 12.马烽 13.我是谁 14.欧阳山 15.海港 16.橡皮人

17.生存 18.高行健 19.十八岁出门远行 20.黑色幽默

二、单项选择题

1.D2.C3.AC4.D 5.C6.B7.A 8.D 9.C 10.D

三、多项选择题

1.ABC 2.CD 3.C 4.C 5.D

四、简答题

1.参见教材326—330页 2.参见教材257—258页

五、分析题

篇3:外国文学2作业答案

美国的年鉴就是在学生中挑选编辑专门编写, 内容包括很多, 比如, 这学年谁最受欢迎、谁是最不受欢迎的学生、有什么重大事件发生, 等等。而作者现提的年鉴是在充分考虑我们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符合我们自己的大学鉴, 每一个大学生都要撰写自己的大学鉴, 主要是为了记录自己生活、学习、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只要敢写就符合要求。看似是门很开放的作业, 但是它也有自己的考核方式, 它要与毕业论文综合评定来决定你是否可以顺利毕业。低级目标就是为了鼓励大学生能积极的丰富自己仅有的真正的青春, 终极目的就是为了给自己留下一笔“终身财富”。

现作者着重讨论大学教育与年鉴的种种。之前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帖子, 说:现在国家从上到下重视教育发展的信心前所未有。但本该学校举办的学生活动, 大多数学校不敢举办;教育发展所需要的改革实验, 学校不敢轻易启动;原本不该学校管、学校也根本无力管的事情, 学校最后都得用着头皮接管。这样的教育外部环境何时是尽头?这何尝又不是中国教育的一种无奈, 我们习惯了“规规矩矩”办事, 不敢轻易出风头, 其实, 绝大多数的中国学校更看中的就是各种名次, 只要名次好一切都好说!作者要说, “比名次更重要的是内涵”。

大学是从“学生人”到“社会人”的一个缓冲“地带”, 这里有更多的自由、更多的空间、更多的舒适。也许, 对中国的孩子来说, 大学才是真正施展才华、成就青春的地方。人生难得的一段美好旅程, 我们不但要勇往直前的前进更要不留遗憾的“回头”。我们也需要用一种方式来“留下”我们的青春、我们的大学、我们的成长, 等等。

第一, 我们要它的内容无限。

可以记录大学中参加的活动, 可以有每次考试的试卷分析及感悟, 某一天的一个突发的想法、灵感, 对某个老师的评价亦或是某一天你谈恋爱了, 还可以有同学们对你的某一阶段的评价及给出的意见, 也可以请老师给几句留言等等等等。记录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成长的点点滴滴。总之, 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没人会说不, 更没人说你作业不及格。

第二, 我们要它的形式无限。

如果你愿意, 你可以把你大学的生活照、参加各种活动的照片等做成幻灯片, 可以手写, 更可以电脑写, 可以用第一人称更可以用第三人称……只要你愿意, 这次作业你想做成啥样就做成啥样。

第三, 我们要它的完成时间“你定”。

只要大学毕业以前完成即可。

第四, 我们要它的目的明确。

大学鉴作为一门作业, 有三个目的。其一, 为我们最美丽的旅程画上最完美的句号。它记录了我们大学的点点滴滴, 让我们的大学生活更有意义。我们步入社会、组建家庭、抚育子女、成就事业、安享晚年等任何一个阶段, 它都可以作为一本“历史剧”带给我们更多美好的回忆, 不管是曾经无知的叛逆还是曾经的心酸汗水, 都会带来生活的动力。其二, 见证我们的成长。每个阶段都会有不一样的观念, 不管对人还是对事, 当我们一页一页翻看的时候, 对着我们一点点的进步, 总会有不一样的成就感, 或许它还可以带给我们好多灵感, 让我们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其三, 可以促使自我完善。大学鉴中会涉及师生对自己各方面的评价以及一些建议, 通过大家指出的不足可以有意识的去改进, 好多事情当面说不出来, 大学鉴正是一种可以让同学间互相了解、增进感情的途径。多年以后, 当我们翻阅的时候, 再次看到同学们留下的意见的时候, 会有意识的想一下是否当年的“毛病”去根了, 宝贵的财富价值。其四, 挽救部分“祖国的花朵”。好不容易摆脱高中那种令人窒息的环境, 来到一个绝对轻松的环境, 不好好玩怎么对得起自己啊。就这样, 没有把握好“度”, 整天整天的沉迷于游戏、电视剧, 慢慢失去方向与目标。大学鉴作为一门作业, 说难也难, 说容易也容易, 但是抄不得, 更不会老师在中间给你“做手脚”的可能。所以即使为了完成作业, 你也得“年轻”起来, 从游戏中、电视剧中“走”出来, 看看外面的世界, 很精彩!即使你的目标低至“为了大学鉴而活”也帮找到了动力。正如《说文》中提出“惩者, 以正其心也”, 但愿大学鉴可以作为一种“惩罚”方式“正其心”, 但其本质目的不在于“惩”, 在于前三点所述。

第五, 我们要它的考核更合理。

大学毕业, 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写毕业论文, 同样大学鉴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不要求它考核的程序像毕业论文那样严格, 考核看重是它的真实性和它的价值, 同时它考核的结果与毕业论文挂钩, 也就是在毕业论文达标的同时学校还会参考大学鉴的考核结果, 两者考核共同的最终结果作为该学生是否顺利的条件之一。有一问题, 就是关于谁考核、怎样算真实有价值。首先, 考核的第一步就是经过导员的审核, 进行初步判断学生所列信息的真实性, 以及学生其他信息的价值性。对于学生强调隐私的部分可选择性保留不予参加考核, 怎样的保护隐私方式由学生自己定。导员审核之后附带导员的评语一并上交学校学生处老师, 老师根据学生会包括其他途径判断学生参加活动的真实性、价值型。然后结合导员给的意见, 最终给予大学鉴等级。作者提议, 可以将大学鉴的考核结果一并入学生档案。学校给的考核更侧重的是它的真实性和价值性, 本质目的是一种态度和大学生活的考核。

作者深知, 这门作业的提出会面临很多问题, 但作者的本意旨在能达到上述所提及的目的, 不希望它只是一种形式, 但如果在如今这种教育环境和大趋势下, 它只能作为一种形式, 也罢, 但愿留一丝信念:希望能以这种形式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中国的高校, 我们做一次“坏孩子”好不好?这次不要听话了好不好?我们一起尝试一次, 共同创办属于我们自己的“大学鉴”, 主动完成一次更有价值的“作业”好不好?给中国的学生做一次“跟踪式教育”怎样?

期待更多“跟踪式教育”出台。

摘要:大学鉴作为中国高校的一门作业, 它不仅可以在教育本质上会有更大突破, 而且更是响应素质教育的一个积极因素。大学鉴不仅是一门作业, 更是一种促使学生多方面发展的动力。在大学教育中建立大学鉴, 不仅会对教学质量起积极作业, 而且还会促进高校教学改革。现对如何实施大学鉴做以下探讨。

关键词:高校教育,大学鉴,作业

参考文献

[1]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 1991.

[3]张茂仁, 耿立明, 任文涛.构建质量监控系统, 保障本科教学质量[J].高等农业教育, 2002, 8 (8) :40-43.

篇4:浅谈小学语文学生作业习惯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养成牢记作业的习惯

小学阶段,各科作业都比较少,一般来讲,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将老师布置的作业记下来,按时完成并上交。但是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还是会发现,几乎每天都有学生因为忘记了当天的作业而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情况出现。对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牢记作业的习惯。对此,我是这样做的:(1)每次布置作业的时候都把作业详细的写在黑板上,督促学生把作业记在本节课所讲授课文相应的页码上,等学生记录完之后教师再检查一遍,看学生是否都做好了记录。(2)提前安排好学习小组,让小组长在教师布置完作业后再次检查并督促学生牢记作业并且按时完成。一般而言,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最容易忘记作业,对此,老师还要保持和家长的沟通,将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再通过短信给家长提醒,学生回到家后,如果忘记了家长可以进行提醒。

二、培养学生养成先做作业的习惯

小学语文学科作业一般都比较“程式化”,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无非是“识字、写字、阅读、写话、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因此,随着小学生对学校生活和语文学科的逐渐熟悉,他们对语文作业的基本情况也会越来越熟悉。每天语文课后或者回家之后需要做的作业就是那些内容,只要牢记在心,就一定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及时完成并上交的。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下课或放学后先疯玩,玩着玩着就忘了做作业,等到需要做作业的时候才意识到迟了,临时抱佛脚,又是抄又是照,作业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对此,我是这样尝试的:(1)让课代表或小组长分多次进行催促,不断进行提醒,让孩子们先做作业,再去玩。(2)保持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通过打电话、发短信提醒,让家长督促孩子先做作业,再做其他事情。让学生养成先做作业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当天所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升都有好处。只要教师坚持做,和家长做好沟通交流工作,让家长配合教师,学生的作业习惯一定会逐渐养成的。

三、培养学生养成作业订正的习惯

待学生作业上交之后,老师第一时间进行批阅并下发到学生手中,这是老师教学工作的一部分。但是作业下发到学生手中之后,学生往往看一眼就置之不理了。绝大多数学生关注的是不是全都做对了,是不是老师都打的是“√”,有没有打“×”的地方,至于老师为什么打“√”为什么打“×”则不做认真思考。学生没有养成及时订正作业的习惯,尤其是一些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更加不重视作业的订正。为此,语文老师可以这样来做:(1)对作业中存在问题或做错的、做的不够好的同学,进行当面批阅,让学生当面进行订正。(2)安排小组长或者课代表催促学生进行及时订正,再有小组长或者课代表将订正后的作业本上交到老师处由老师进行二次批阅。学生对作业的及时订正,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作业的理解和巩固,因此,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订正的习惯。

四、培养学生养成作业互评的习惯

学生之间对彼此作业情况还是比较重视的,每次作业下发之后,都有学生在说“我的作业全对”“我的作业是A+”“哎呀,怎么错了一个啊”……学生只要关注自己的作业情况,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了作业的重要性。为此,语文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作业互评的习惯。作业互评不是要学生之间刻意去找出彼此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而是要学生在相互评价和翻阅的过程中相互借鉴和学习。对优秀作业大家都有羡慕之心,如果在羡慕之外能够有模仿之意岂不更好呢?在作业互评过程中,如果能够找到对方作业中的小小瑕疵,很多同学的内心又有了不一样的想法和看法。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我们就是要通过这样相互比较和评价的方式,让学生之间在心理上产生触动,进而在行动上有所变化,最终在作业效果上有明显的改观。因此,通过培养学生养成互评作业的习惯,能够让学生从各个方面有进步和变化,应该多尝试。

五、培养学生养成定期复习作业的习惯

每个单元的内容学完之后,教师都有一个总结和回顾,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本单元都学了些什么,老师都重点强调了些什么。老师的总结和回顾是为了复习旧知,巩固旧知,对此,学生们是怎么样的反映呢?绝大多数学生都是一听了之,对此,语文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作业本,引导学生翻看自己所做过的作业来复习本单元所学内容。学生所做作业大都是对课本内容的巩固性知识点,所以说,学生的作业本就是非常有效的复习资料。小学语文阶段,语文老师让学生养成定期复习作业的习惯,对学生总结和归纳意识的培养非常有利。学生一旦意识到每个单元的内容学习完成之后要通过作业本及时进行复习,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复习意识就非常强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肯定能够进步得非常快。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一环,小学生的可塑性最为强大,只要老师注重从各个方面进行培养,相信通过一两年的坚持,学生在作业习惯方面一定会越来越好,从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得到提高、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篇5:外国文学作业内容答案

(一)填空题

1、古希腊流传至今最早形成文字的文学作品是两部史诗《 》和 《 》,相传是 所作。

2、希腊最著名的诗人 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位女诗人。

3、古希腊“悲剧之父”是 ;“舞台上的哲学家”是 ;“喜剧之父”是。

4、的代表作史诗《 》是古罗马最重要的文学作品。

5、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被称为。6、15世纪末,法国“七星诗社”以 为首。

7、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 ”是西班牙对欧洲文学的一大贡献,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 》。

8、古典主义在戏剧方面提倡“ ”即、地点、动作的三个整一。

9、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文学的理论代表是布瓦洛,著有《 》书。提出一整套古典主义的理论主张。

10、继文艺复兴之后第二次全欧性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

11、丹尼尔·笛福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代表作是《 》。12、18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生了德国文学史上一次反封建斗争的高潮——“ ”运动,有力地推动了德国文学的发展,和 是这次运动中的杰出代表。

13、《神曲》分为、、三部,诗中的 象征着理性,贝阿德丽采象征着。

14、的代表作是《堂吉诃德》,书中最重要的人物是堂吉诃德和。

15、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麦克白》。

16、的代表作是《达尔杜弗》,在欧洲,达尔杜弗已成了“ ”的

同义语。

17、《少年维特的烦恼》中的主人公是维特和他心爱的姑娘。

18、诗剧《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诗中魔鬼 是恶的象征,体现了否

定的精神。

19、浮士德追求真理的历程可分为五个阶段:、、、追求古典美和改造大自然。20、十九世纪英国的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是、和骚塞。

21、雪莱的抒情诗名著是,以“如果冬天来临,春天岂会遥远”两句为结。

22、19世纪20年代法国浪漫主义的核心人物是,他的《〈克伦威尔〉序》是浪漫主义的宣言。

23、十九世纪中期欧洲文学的主要特点是 的兴起,并逐渐代替 而占据文坛的主导地位。

24、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最杰出代表是诗人,代表作是诗集《 》。

25、19世纪七十年代,欧洲文学各种流派纷呈,较有影响的有自然主义、、、无产阶级文学、等。

26、《哀希腊》是拜伦长篇叙事诗《 》中的一个抒情片段,全诗洋溢着 的精神。

27、《 》是普希金最重要的作品,诗中主人公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 ”的形象。

28、普希金的《致大海》中,“大海”是 的象征。诗人借大海的形象表现了 的情怀。

29、《 》是普希金抒情诗的代表作,有“爱情诗卓绝的典范”之称。30、和 是于连·索雷尔一生中起重要作用的两位女性。

31、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分为三大类:《风俗研究》、、,其中最重要的是《风俗研究》。

32、《高老头》中的 和 是拉斯蒂涅人生道路上的两位指路人。

33、在俄国文学史上开创了一个新流派自然派。

34、《死魂灵》中刻画了五个地主形象,他们分别是、、、、泼·留希金。

35、的两大杰作是《 》和《双城记》。

36、长篇历史小说 中的主人公是爱斯美拉尔达和喀西莫多。

37、是《悲惨世界》中塑造的统治阶级的铁石心肠的鹰犬。

38、的长篇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主要人物身上都 突出地表现一种气质即贪财、好色和恣意放纵的“卡拉马佐夫气质”。

39、《罪与罚》中男女主人公分别是 和。40、《玩偶之家》中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 和。

41、法国作家 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是《 》。

42、“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是 对托尔斯泰的评价。

43、《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的作者是。

44、和 是托尔斯泰名著《复活》中的男女主人公。

45、《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作者是。

46、中篇小说《 》是马克·吐温晚期的著名作品。

47、高尔基的长篇小说《 》奠定了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

48、的主要作品的《儿子与情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恋爱中的女人》等。

49、罗曼罗兰最重要的长篇小说是《 》。50、现代主义文学包括诸多流派,主要有后期、、、、、超现实主义,新小说、黑色幽默和魔幻现实主义等。

51、艾略特的《 》是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也是现代主义诗歌的奠基之作。

52、詹姆斯·乔伊斯的《 》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

53、在20世纪拉丁美洲各种文学流派中,成就最突出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流派是。

54、高尔基的《母亲》中成功地塑造了母亲 和她的儿子 的形象。

55、《童年》中的外祖母阿库林娜·伊凡诺夫娜概括了俄罗斯普通劳动妇女的优秀品质和弱点,因而被称作是“ ”。

56、西方评论家把 与法国的普鲁斯特、爱尔兰的乔伊斯共同誉为现代主义小说的奠基人。

57、卡夫卡的三部长篇是《美国》、《 》、《 》、(《 》)。

58、卡夫卡的《 》中的主义公是格里高尔·萨姆沙。

59、《 》被认为是加缪最有社会意义的文学作品。60、“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是海明威的《 》中的名言。61、《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是 他是海明威崇尚的“硬汉子”精神的最充分体现。

62、索科洛夫是 的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中的主人公。63、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标志着作家的创作达到辉煌时期。1982年,马尔克斯获当年的 文学奖金。64、《 》代表巴比伦文学的最高水准,被认为是人类最早编定的史诗。65、印度古代两大史诗是《 》和《 》。

66、在中古时代,亚非地区逐渐形成三大文化体系:中国文化体系、文化体系、文化体系。

67、成书于七世纪的伊斯兰教经典《 》是阿拉伯文学史上第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

68、亚非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有日本的 和印度的、尼日利亚的、南非的、埃及的 等。

69、希伯来的文学作品大部分汇集在《 》里,基督教以之为经典,并把它和《新约全书》合称为《 》。

70、在《旧约》上帝创造人类的神活中,和 是人类的祖先。

71、近现代西方文学继承了两个传统,一是 和罗马的古代传统,二是 和基督教的中世纪传统,即所谓“二希”。

72、的《沙恭达罗》中的男主人公是。73、紫式部的创作有三部,即《紫式部集》、《紫式部日记》、和《 》。74、《源氏物语》前半部的男主人公是,后半部的男主人公中薰君。75、《 》(又译《天方夜谭》)是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享有“世界最大奇书”之称。76、“吉檀迦利”是孟加拉文的音译,意思是。77、《雪国》的作者是,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78、《雪国》的男女主人公是 和。

(二)选择题:

1、欧洲文学史上最古老的文学是:。a、古代希腊文学 b、古代罗马文学 c、古代希腊罗马文学 d、希伯来文学

2、希腊神话的特点是:。

a、人神同形同性 b、人神同形异性 c、人神异性异性 d、人神异形同性

3、史诗《埃涅阿斯记》是罗马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作者是:。a、奥维德 b、荷马 c、维吉尔 d、贺拉斯

4、《罗兰之歌》是哪国的史诗? a、法兰西 b、古俄罗斯 c、德国 d、西班牙

5、《十日谈》的作者是:。a、彼特拉克 b、薄伽丘 c、龙沙 d、拉伯雷

6、《小癞子》是哪国作品?。a、法国 b、德国 c、西班牙 d、英国

7、“三一律”是指:。

a、时间、地点、动作的整一 b、时间、人物、空间的整一 c、时间、人物、情节的整一 d、时间、空间、地点的整一

8、《鲁滨逊飘流记》的作者是:。a、英国的菲尔丁 b、英国的笛福 c、西班牙的塞万提斯 d、法国的狄德罗

9、《坎特雷伯故事集》的作者是:。a、乔叟 b、弥尔顿 c、斯宾赛 d、伊索

10、《伪君子》达尔杜夫的首次登场是在。a、第三幕 b、第二幕 c、第一幕 d、第四幕

11、《浮士德》中靡非斯特体现了。a、恶的否定精神 b、善的肯定精神 c、善、否定精神 d、恶、肯定精神

12、《少年维特的烦恼》中维特爱上了。a、杜子西尼娅 b、马蒂尔德 c、夏绿蒂·布芙 d、奥菲利亚 13、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最杰出代表是、作品是。a、波特拉克、《歌集》 b、拜伦、《堂璜》 c、但丁、《新生》 d、惠特曼、《草叶集》

14、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是:。a、堂璜 b、奥涅金 c、乞乞科夫 d、罗亭

15、《红与黑》中主要女性形象有。a、德瑞那夫人、德伐石太太 b、娜塔莎、鲍赛昂夫人 c、达吉亚娜、马蒂尔德 d、马蒂尔德、德瑞那夫人

16、《人间喜剧》由三大门类组成,最重要的是:。a、《风俗研究》 b、《哲理研究》 c、《分析研究》 d、《政治研究》

17、《高老头》中高老头和、是拉斯蒂涅的人生道路上的重要导师。a、伏脱冷、伏益太太 b、伏脱冷、鲍赛昂夫人 c、鲍赛昂夫人 d、伏脱冷、吕西安

18、果戈理在俄国文学史上有着巨大的意义,他开创了一个新流派,即。a、批评现实主义 b、自然派

c、浪漫主义 d、自然主义

19、狄更斯的主要作品有:。a、《远大前程》《双城记》 b、《复活》《双城记》 c、《草叶集》《双城记》 d、《远大前程》《罪与罚》 20、《悲惨世界》的主人公是。

a、芳汀 b、珂赛特 c、冉阿让 d、马吕斯

21、《罪与罚》的作者是:。

a、车尔尼雪夫斯基 b、托尔斯泰 c、陀思妥耶夫斯基 d、马雅可夫斯基

22、《玩偶之家》最大的艺术特点是。a、回顾式 b、倒叙法 c、发现与突变 d、追溯法

23、莫泊桑长篇杰作有。a、《一生》《漂亮朋友》 b、《一生》《项链》 c、《我的叔叔于勒》《老人》 d、《遗产》《珠宝》

24、“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是 的评语。a、马克思 b、列宁 c、斯大林 d、恩格斯

25、《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作者是。a、马克·吐温 b、惠特曼 c、高尔基 d、狄更斯

26、奠定了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a、《童年》 b、《母亲》 c、《 我的大学》 d、《鹰之歌》

27、《儿子与情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作者是。a、罗曼·罗兰 b、莫里亚克 c、劳伦斯 d、纪德

28、《荒原》的作者是。a、贝克特 b、庞德 c、艾略特 d、凯泽

29、现代主义包括诸多流派,其中有:。a、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意识流等 b、现实主义、新小说等

c、象征主义、意识流、存在主义等 d、新小说、表现主义、浪漫主义 30、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a、萨特、贝克特 b、加缪、艾略特 c、萨特、加缪 d、柏格森、尤里西斯

31、魔幻现实主义的主要作家作品有:。

a、鲁尔福的《百年孤独》 b、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c、冯尼格特的《猫的摇篮》 d、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

32、《童年》中的叙述者是。a、外祖父 b、作者 c、外祖母 d、阿辽沙

33、卡夫卡的长篇小说有:。

a、《变形记》《美国》《审判》 b、《审判》《美国》《地洞》 c、《城堡》《变形记》《美国》 d、《城堡》《美国》《审判》

34、《鼠疫》的主要人物形象是。a、里厄医生 b、朗贝尔 c、莫尔索 d、西绪弗斯

35、《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战地钟声》的作者是。a、加缪 b、海明威 c、萨特 d、桑提亚哥

36、葛利高里是 作品中的主人公。a、《顿河的故事》 b、《静静的顿河》 c、《一个人的遭遇》 d、《被开垦的处女地》

37、《百年孤独》反映了 以至整个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与社会现实。a、墨西哥 b、玻利维亚 c、哥伦比亚 d、巴西

38、《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是 史诗。a、日本 b、印度 c、波斯 d、朝鲜

39、人类最早编定的史诗是。a、荷马史诗 b、印度两大史诗 c、《吉尔迦美什》 d、《亡灵书》 40、伊斯兰教经典是。a、《圣经》 b、《古兰经》 c、《吠陀》 d、《奥义书》

41、近现代西方文学的两个传统即“二希”是。a、希腊、罗马古代传统,欧洲文学传统

b、希腊、罗马的古代传统,希伯来和基督教的中世纪传统 c、希腊古代传统、希伯来文化传统 d、希腊文化传统和希伯来古代文化传统

42、《沙恭达罗》的作者是。

a、印度的首陀罗伽 b、印度的伽梨陀娑 c、日本的井上靖 d、越南的阮攸

43、紫式部的主要作品有:。a、《源氏物语》《紫式部日记》 b、《源氏物语》《紫式部集》《紫式部日记》 c、《源氏物语》《紫式部集》 d、《紫式部日记》《源氏物语》

44、《一千零一夜》是 著名的民间故事集。a、日本 b、越南 c、阿拉伯 d、印度

45、《吉檀迦利》中作者追求的是 的理想境界。a、神我共存 b、梵神一体 c、神人合二 d、梵我同一

46、川端康成《雪国》的创作特点是 的创作方法。a、西方 b、东方

c、日本传统 d、东西结合

47、至1994年止,亚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有 位。a、7 b、4 c、3 d、5

48、日本获诺贝尔奖的作者是:。

a、川端康成 b、大江健三郎

c、井上靖、川端康成 d、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

(三)简答题

1、简述古希腊文学的主要成就。

2、简述人文主义文学及其代表作家。

3、简述古典主义文学及其代表作家。

4、简述启蒙主义文学及其主要特征。

5、简析《俄狄浦斯王》悲剧观的思想根源。

6、简析《堂吉诃德》的思想。

7、简析达尔杜夫的形象特征。

8、简述《少年维特的烦恼》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9、简析《浮士德》中靡非斯特的关系。

10、简述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11、简述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12、简析于连爱情及其悲剧的实质。

13、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概说。

14、分析拉斯蒂涅堕落的原因。

15、从《双城记》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

16、简析《悲惨世界》的主题思想。

17、《羊脂球》的艺术特色简说。

18、简述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

19、《童年》中老祖母形象简析。

20、卡夫卡《变形记》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概说。

21、简析《源氏物语》的主要思想内容。

22、《雪国》中驹子形象简说。

(四)分析题

试分析但丁的《神曲》的主题思想和主要艺术特征。

试分析《堂吉诃德》中堂吉诃德和桑丘·潘沙的形象特征。怎样认识哈姆莱特这个人物。试分析《达尔杜弗》的艺术特色。

于连为什么“不是一只狼,只不过是狼的影子”? 试分析拉斯蒂涅堕落的原因。

分析《双城记》中作者人道主义的双重性。

试分析《玩偶之家》对资产阶级的揭露及该剧的艺术特点。分析《羊脂球》的艺术特色和羊脂球的形象。

10、分析《复活》中聂赫留朵夫形象。

11、分析卡夫卡《变形记》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12、概述《圣经·旧约》的文学内容和文学的特性及《圣经·旧约》文学的地位和影响。

13、为什么说《吉檀迦利》是泰戈尔哲学观的艺术体现?

外国文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答案

1、《伊利昂记》 《奥德修记》 荷马

2、萨福

3、埃斯库罗斯 欧里庇得斯 阿里斯托芬。

4、维吉尔 《埃涅阿斯记》

5、人文主义

6、龙沙

7、流浪汉小说 《小癞子》

8、“三一律” 时间

9、《诗艺》

10、启蒙运动

11、《鲁滨逊飘流记》

12、狂飚突进 歌德 席勒

13、地狱(净界)炼狱 天堂 维吉尔 信仰

14、塞万提斯 桑丘·潘沙

15、《哈姆莱特》 《奥瑟罗》 《李尔王》

16、莫里哀 “伪善者”

17、歌德 绿蒂

18、《浮士德》 靡非斯特

19、学者生活 爱情生活 政治生活 20、华兹华斯、柯勒律治

21、《西风颂》

22、维克多·雨果

23、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24、惠特曼 《草叶集》

25、唯美主义 象征主义 现实主义

26、堂璜 爱国主义英雄主义

27、《叶甫盖尼·奥涅金》 “多余人”

28、自由 渴望自由、忠于理想

29、《致凯恩》

30、德·瑞那夫人 马蒂尔德

31、哲理研究、分析研究

32、鲍赛昂夫人 伏脱冷

33、果戈理

34、玛尼洛夫、科罗包奇伽、诺兹德辽夫、梭巴开维支

35、狄更斯 《远大前程》

36、《巴黎圣母院》

37、沙威

38、陀思妥耶夫斯基

39、拉斯柯尔尼科夫 索尼亚 40、娜拉 海尔茂

41、莫泊桑 《羊脂球》

42、列宁

43、列夫·托尔斯泰

44、聂赫留朵夫 玛丝洛娃

45、马克·吐温

46、《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

47、《母亲》

48、劳伦斯

49、《约翰·克利斯朵夫》

50、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存在主义、荒诞派

51、《荒原》

52、《尤利西斯》

53、魔幻现实主义

54、尼洛夫娜 巴威尔

55、“俄罗斯老祖母”

56、卡夫卡

57、《诉讼》(《审判》)《城堡》

58、《变形记》

59、《鼠疫》 60、《老人与海》 61、桑提亚哥 62、肖洛霍夫 63、《百年孤独》 诺贝尔 64、《吉尔伽美什》 65、《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 66、印度 伊斯兰 67、古兰经(《可兰经》)

68、川端康成 泰戈尔 索因卡 戈迪默 马哈福兹 69、旧约 圣经 70、亚当 夏娃 71、希腊 希伯来 72、迦梨陀娑 豆扇陀 73、源氏物语

74、源氏(光源君)75、一千零一夜 76、奉献 77、川端康成 78、驹子 岛村

(二)选择题答案:

1.c 2.a 3.c 4.a 5.b 6.c 7.a 8.b 9.a 10.a 11.a 12.c 13.d 14.b 15.d 16.a 17.b 18.b 19.a 9 20.c 21.c 22.d 23.a 24.b 25.a 26.b 27.c 28.c 29.c 30.c 31.b 32.d 33.a 34.a 35.b 36.b 37.c 38.b 39.c 40.b 41.b 42.b 43.b 44.c 45.d 46.d 47.d 48.d

(三)简答题提示

1、提示:

指古希腊文学四个阶段的主要成就。(1)神话(故事和英雄传说)、荷马史诗。

(2)萨福的爱情诗,阿那克瑞翁、品达罗斯的诗。(3)古典时期的戏剧、三大悲剧诗人、“喜剧之父”。(4)希腊化时期的新喜剧,代表作家是米南德。

2、提示:

人文主义文学鲜明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愿望。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内容是:反对神权和神性,宣扬人权人性,提出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问题;反对禁欲主义,追求现世享受,反对蒙昧主义,崇尚科学知识;反对封建割据,主张国家统一。代表作家有意大利的彼特拉克、薄伽丘、法国的龙沙和拉伯雷、西班牙的维加、英国的乔叟、托马斯·莫尔、斯宾塞等。

3、提示:

古典主义是17世纪兴盛于法国,流行于西欧达二百年之久的文学思潮。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故被称为“古典主义”。主要特征是:(1)鲜明的政治倾向,拥护歌颂王权、维护国家利益等。(2)在理想上崇尚理性。

(3)在创作和理论上强调摹仿古代,崇尚希腊、罗马文学。

(4)艺术形式上对各种文学作品的体裁都有严格的界线与文学法规。如戏剧方面提倡 “三一律”。代表作家有高乃依、拉辛、莫里哀、布瓦洛等。

4、提示:

启蒙运动是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后所进行的第二次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启蒙文学是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启蒙主义的文艺思想和美学原则。主要特征有:(1)崇尚理性。

(2)鲜明的反封建倾向。

(3)以资产阶级和平民为主人公,扩大作品的反映和描写范围。

(4)多样化的文学形式。主要作者有菲尔丁、笛福、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

5、提示:

简述俄狄浦斯王的悲剧。分析俄狄浦斯王的命运反映的个人的自由意志与不可抗拒的命运之间的悲剧性冲突。作者的思想矛盾源自对雅典现实的感受、作者的幻灭感和命运观,正是悲剧中人与命运苦斗而不可战胜的思想根源。

6、提示:

思想内容从三方面分析:

(1)深刻揭露骑士制度的危害、尽情嘲讽骑士传奇的荒唐。

(2)广泛反映社会现实,无情鞭挞嘲骂专制君主、封建贵族和官僚衙门,对劳动人民的 苦难寄予深切同情。

(3)热情宣扬人文主义思想与社会主张。结合分析堂吉可德的形象特征及理想愿望。

7、提示:

结合情节分析达尔杜夫伪善、凶狠、残忍、贪财好色、善于诡辩的本性。说明这一形象表现了宗教的欺骗性和宗教伪善的危害性。

8、提示 思想内容:

首先指出维特的悲剧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18世纪后期德国社会的不合理现象和鄙陋的恶习,反映了德国一代青年的觉醒,他们的抱负、不幸和苦恼。其次分析维特的性格特征及其悲剧的根源在于他痛恨鄙陋的现实,希望有所作为,但又无力改变现实,只好转向内心世界追求慰藉和自由。所以,维特是个有叛逆精神,但是一个孤独而脆弱的叛逆者。艺术特色:

(1)抒情性。(2)心理描写。

(3)书信体小说的形式。

9、提示:

概述浮士德一生五个阶段的追求所反映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积极进取精神的历史概括。浮士德体现了对善的追求,体现了肯定的精神,靡非斯特体现了恶,体现了否定的精神。二者的关系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靡非斯特的做恶,促成了浮士德的向善,是浮士德向善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动力。二者是辩证的关系。

10、提示:

(1)着重表现主观理想、抒发个人感情;(2)追求奇异事物、歌颂大自然;

(3)主张创作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4)重视民间文学和民间传统;

(5)追求离奇的情节、喜欢对比、夸张和华丽的词藻、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

11、提示:

(1)反映现实的客观性、具体性和真实性。(2)强烈的暴露性和批判性。

(3)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使人物与环境达到高度统一。

12、提示:

(1)分析于连的性格特征。

(2)对德瑞那夫人的追求始有报复心理的满足,后二者建立真挚感情,说明出身低微的平民青年,凭着旺盛的精力、惊人的聪明才智可以战胜庸俗卑鄙、毫无生气活力的贵族市长。于连对马蒂尔德的追求是为了跻身上流社会,爬上高位,为此他不惜弄虚作假、去骗取爱情。(3)于连的悲剧反映了法国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命运。在不合理的社会里,统治者是决不容许一个正直而有才华的青年实现他的宏愿和野心的。

13、提示:(1)《人间喜剧》的三部分:即《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其中《风俗研究》最重要,又包括六个场景:《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和《乡村生活场景》。(2)《人间喜剧》主要内容:

① 描绘了封建贵族在资本主义金钱势力的逼攻下一步步衰亡的过程; ② 描绘资产阶级的发家史;

③ 揭露金钱的罪恶和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④ 用同情的态度描写劳动人民贫困的生活。

14、提示

主要分析鲍赛昂夫人、伏脱冷和高老头三人为他上的“人生三课”对他的重大影响。他们使这个曾经比较清白的青年,最后堕落成狂热地向财富和权势进攻的资产阶级野心家。

15、提示

(1)作品中心主题概说:作者通过对马奈特医生和德伐石太太一家的悲惨遭遇,以及法 国大革命的描写,揭露了封建贵族血腥统治的罪恶,对生活在下层的小市民和农民的苦难寄予深厚的同情,肯定了人民革命斗争的正义性。

(2)几个人物描写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马奈特是人道主义的楷模,卡尔登是人 道主义理想的化身,达尔奈是作者人道主义理想的体现者,是作者理想的青年。

(3)作者人道主义的理想局限性表现在反对一切敌对和暴力,以及一切形式的压迫,作 者对革命不理解,感到恐惧、害怕。如对贵族复仇最坚决的德伐石太太被描写成嗜血狂等。(4)作者希望以博爱取代互相残杀,用人道主义缓和阶级矛盾,希望人人和睦相处。作 者的人道主义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

16、提示

(1)对“遭受苦难的人们”的真诚同情;

(2)控诉现代“文明”的罪恶。指出所谓资产阶级的文明,尤其是法律的偏见,是造成 犯罪的真正原因。

(3)歌颂共和党人的英勇斗争精神。(4)仁慈、博爱才能拯救社会的思想。

17、提示

(1)个性化的人物语言。(2)细致的肖像描写。

(3)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的对比手法。(4)亦庄亦谐或明庄暗讽的叙述风格。

18、提示

(1)内容上。现代主义文学着力表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物的对立关系 和现代人对自我的探索与思考。

(2)表现方法上,以表现法代替再现法,较多使用象征、隐喻和颠倒时空顺序的自由联 想;注重表现瞬间的、复杂多变的情绪和印象,挖掘深层的、潜在的意识世界;善于采用怪诞、荒唐、反理性、反逻辑的描写方法。

(3)现代主义的诸多流派: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存 在主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和魔幻现实主义等。

19、提示

(1)老祖母勤劳、乐观、善良、智慧的性格体现着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2)思想中的封建意识、迷信观念和逆来顺受的思想;

(3)老祖母的形象概括了俄罗斯普通劳动妇女的优秀品质和她们的弱点,所以她被誉为 “俄罗斯老祖母”。20、提示 思想内涵:

(1)真实地表现了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的异化。(2)表现了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的一种生存恐惧。(3)表现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艺术特色;

(1)运用“变形”的手法使人物形象怪诞化,而且具有象征意义。

12(2)融滑稽性于悲剧性之中,以讥讽的笔调达到黑色幽默的效果。(3)冷漠、客观、简洁的叙事风格。

21、提示

(1)《源氏物语》是紫式部的代表作,也是中古日本物语文学的典范。全书54卷,分前

后两部分。前41卷以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经历为中心,着重叙述他在情场和官场上的浮沉;自42卷起至结尾,写源氏之子薰君的放荡生活及其所造成的悲剧。整部作品虽花很多篇幅写男女之间的性爱,但同时又贯穿着大贵族与皇室之间的尖锐斗争,二者互相交织,构成当时贵族社会生活的巨幅画卷。

(2)作品通过源氏的用情不专、喜新厌旧、始乱终弃和轻薄放荡的生活描写,有力地揭 示贵族阶级的道德堕落、精神腐朽及其必然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薰君以源氏的继承人身份出现,他的内心矛盾更加激烈,痛苦更加深重,力量更加薄弱。

(3)对宫庭内外争权夺利的斗争、皇室贵族骄奢淫逸的生活,地方贵族追名逐利的生活 的描写,客观地揭示了贵族阶级腐朽和衰亡的历史。(4)作品偶尔也涉及到下层社会人民的生活状态。

22、提示

(1)身为烟花场上的驹子并没有沉论,在心中始终隐藏着做人的尊严和自尊。(2)对未来的憧憬,对理想和爱情的追求。

(3)认真的生活态度,较顽强的意志力和进取心。

(4)她对岛村“无偿的爱”中,既有纯真的一面,又有畸形、病态的一面。

(四)分析题提示 提示:

(1)主题思想:

①、但丁创作《神曲》的目的不是为了宣传宗教,而是为了从政治上、道德上探索意大利 民族的出路。②、《神曲》中但丁通过自己神游“三界”的故事,寓意深刻地表达了这样的主题:人类应该在理性的指引下,经过各种苦难的考验,在道德上得以净化,再经过信仰的引导,走出迷惘,到达理想的境界。③、分析《地狱》《炼狱》《天堂》的内容,说明地狱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写照,炼狱象征着从丑恶现实到达理想境界必须经过的苦难历程,天堂则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结合具体实例展开分析。

④、评价:围绕这一主题,作品广泛反映了社会现实,深刻地抨击了邪恶势力,生动地描写了新旧交替时期先进人物的精神探索。《神曲》在思想内容上虽有矛盾之处,但其中已显示出人文主义的思想光芒,它是但丁从政治上、道德上探索意大利民族出路的寓言性的总结。艺术特征:

①、严密完整的结构形式。

②、梦幻故事的形式和象征寓意的手法。注意:此节的题目还有:

①、为什么说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②、分析《神曲》的双重性? 提示:

(1)堂吉诃德:

①、堂吉诃德性格的最显著特征:脱离现实,耽于幻想,行动盲目,办事不讲实际。结合

具体情节展开。

②、堂吉诃德的骑士精神包含着人文主义理想的内容。

③、堂吉诃德自信乐观、热情豪爽、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对自由与和平、社会平等和婚 姻自主的正确看法等构成他性格的另一面:清醒、明智、充满美好的进步理想和信心,对生活和现实有深刻的认识和评价。

(2)桑丘·潘沙是堂吉诃德的对照和补充,可从三方面把握: ①、他是西班牙当时千千万万农民的不幸生活的写照。②、反映了当时西班牙农民的两面性:劳动者勤劳、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弱点。

③、作者借桑丘·潘沙的形象表现自己的理想。堂吉诃德以骑士打抱不平的方法不能实现的公道与正义,在桑丘的实践中得以实现,以桑丘当总督为例展开。作者借桑丘当总督时表现的才能从反面批判了当时身居要职的统治者的昏庸无能。注意:这题可以从另一角度出题:分析堂吉诃德性格的两重性。提示

(1)哈姆莱特作为人文主义者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特点。

(2)哈姆莱特忧郁的根源,哈姆莱特在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中,把个人复仇和“重整 乾坤”改造整个客观现实的任务联系起来,是他行动延宕的原因;

(3)哈姆莱特悲剧的根源。主观上是他相信个人的力量,思想的力量,不相信群众,孤军奋战,善于思考而不善于行动,这是他所代表的人文主义思想本身的局限性;客观上是以克劳狄斯为代表的社会恶势力过于强大。

(4)哈姆莱特悲剧是时代的悲剧的原因。哈姆莱特是封建内部出现的少数先进人物 的代表,他的思想是进步的,他与克劳狄斯的斗争,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先进人物与社会恶势力所进行的斗争。这是萌芽的先进力量与强大恶势力之间的矛盾。提示:

(1)符合古典主义的“三一律”;①②③④⑤⑥⑦

(2)别出心裁的开场严整紧凑、层次分明的结构。展开分析。(3)一出典型的性格喜剧。成功地塑造了达尔杜弗的伪善性格;

(4)强烈的对比手法,以达尔杜弗为例,他的甜言蜜语与丑恶行径的对比,最初的 谦卑与后来的凶恶的对比等;

(5)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古典主义喜剧的严格界限,带有许多悲剧性的因素。提示:

(1)于连的复杂性格总说。他的身上既有反抗性又有妥协性、动摇性。

(2)性格发展经历了反抗——妥协——反抗三个过程,结合实例,展开分析。

从小的反抗心理,对启蒙思想的接受、崇拜拿破仑,敢于顶撞德瑞那市长,他对德瑞那夫人的感情最初出于满足虚荣心和对上流社会的报复。神学院的生活是他在个人野心和伪善的道路上迈出的关键一步,反抗性逐渐消失;在“阴谋和伪善的中心”侯爵府里,于连的个人野心膨胀,巧妙伪装自己,得以实现个人野心,此时他的平民反抗性消失;枪伤德瑞那夫人使他被判死刑,这时他的反抗性又觉醒,意识到“整个社会,都充满虚伪”而拒绝上诉,最后以死来抗议伪善的社会。

(3)于连反抗的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的,他所追求的是个人的发迹和飞升,而非以推翻封建统治的革命的目标,他也没有明确的政治思想。作为个人主义的反抗者,于连的追求一旦满足,就容易同现实妥协。

(4)于连“不是一只狼,只不过是狼的影子”。他虽有对统治阶级的反抗意识与行动,但终不过是大革命时代的英雄。他的悲剧是王朝复辟时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命运的概括,14 具有典型意义。作者通过他的悲剧,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的社会,反映了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提示:

(1)拉斯蒂涅是被资本主义社会所腐蚀的贵族青年的典型。(2)概括拉斯蒂涅初来巴黎时的理想。

(3)鲍赛昂夫人、伏脱冷和高老头对拉斯蒂涅的重大影响。鲍赛昂夫人给他上了人 生哲学的第一课——极端利己主义哲学课。伏脱冷给他上的人生哲学的第二课——金钱法则课。鲍赛昂夫人的退隐,伏脱冷的被捕和高老头被女儿抛弃的悲剧促使他下了不择手段向上爬的决心。曾经比较清白的拉斯蒂涅终于堕落成为一个资产阶级野心家。

(4)拉斯蒂涅的堕落的原因中有环境影响的因素。穷酸破落的伏盖公寓和富丽奢华的上流社会的强烈对照,更刺激了拉斯蒂涅的野心。(5)拉斯蒂涅的堕落揭示了金钱的腐蚀作用和贵族阶级衰亡的历史趋势,具有典型意义。提示:(1)《双城记》中作者怀着深深的人道主义同情,描写了法国大革命的真正原因及其必然性。(2)作者一方面真实地暴露了法国革命前贵族统治阶级的凶残、暴虐和腐朽,另一方面又满怀同情地描述了小市民和农民被压迫和穷苦状况。以德伐石太太一家的遭遇和马奈特医生的不幸为例展开。

(3)作品中查理、马奈特和卡尔登等人物的人道主义美好品质的描写体现了作者仁慈、宽恕和博爱的道德理想。

(4)作者对法国大革命的描写中,渲染了它的恐怖性和残酷性。以德伐石太太的塑造,卡尔登为友捐躯等情节展开分析。

(5)狄更斯的人道主义药方在社会实践上是软弱的,实际上不过是一种美丽的幻想。提示:

(1)此剧批判了以男权为中心的虚伪的资产阶级家庭关系。例如娜拉被海尔茂称为 “小鸟儿”、“小松鼠”等象征娜拉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结合情节展开分析;

(2)通过对不平等家庭关系的揭露,剧本深刻地揭露了维系这种关系的资产阶级社 会道德、法律、宗教等的不合理,并且尖锐地提出了把妇女从男权中心的压迫下解放出来的问题;

(3)海尔茂形象的塑造,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伪自私的本性。分析海尔茂的形象特征。艺术特征:(1)“追溯法”,即不完全倒叙法。戏在接近高潮时拉开大幕,而在此之前的重要情节都通过回溯加以交待,戏剧矛盾因此集中突出。(2)“讨论法”。即在剧中提出一系列重大的社会问题,展开讨论甚至激烈的辩论。剧本注重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具有强烈的戏剧效果。

(1)运用旁白、独白、细节和主人公的动作刻划娜拉的心理。

9、提示:《羊脂球》是篇篇幅较少的中篇,分析作品人物形象时应结合重点情节展开分析。(1)人物形象概说:羊脂球虽然是一个社会地位卑下的妓女,然而却是一个善良、具有民族自尊感和爱国热情的高尚人物。

(2)羊脂球形象的刻划主要通过三个场面:

①车厢里。九位“上等”旅客对羊脂球的态度转变。羊脂球的善良与上流人物的狠毒形成 鲜明对比。

②多特镇旅馆里。满怀民族自尊心和民族义愤的羊脂球对普鲁士军官无礼要求坚决拒绝。上流人物为了个人利益抛弃民族尊严,对羊脂球软硬兼施,逼她就范。羊脂球的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上层人物的寡廉鲜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③回到车厢。羊脂球为上流人们做了牺牲,而这些人却只顾尽情吃喝,没有一个想到她。

羊脂球内心十分痛苦,一路哭泣,上流人物不予同情,反而幸灾乐祸,认为“她哭自己的耻辱”。他们以一副正人君子的面孔来对待这些善良的牺牲品。

(3)作者通过对比手法,谴责上流社会的人物,赞扬羊脂球为代表的法国下层人物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艺术特色:

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表现鲜明的个性;

②、运用细致的肖像描写达到人物形象的个性化; ③、运用多层次、多侧面、多角色的对比手法; ④、采用亦庄亦谐或明庄暗讽的叙述风格。提示:

聂赫留朵夫性格发展的三个阶级:

(1)进入沙皇军队之前的那段时期。他思想单纯,接受资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影响,是英 国哲学家斯宾塞的信徒,从道德的角度否定土地私有、把继承来的土地送给农民。此时他作风正派,是个思想进步的“真正的贵族青年”。

(2)到彼得堡进入军队到法庭上见到玛丝洛娃止。他腐化堕落时期,受到环境影响,一 味追求享乐,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诱奸了纯洁的少女卡秋莎并残忍地抛弃了她。心灵深处虽感负疚,但仍沉溺在花天酒地中。此时他丧失了青年时期道德上的纯洁和雄心壮志,是一个饱食终日的腐朽的贵族。

(3)在法庭上同玛丝洛娃见面后他的性格发展进入第三阶段。玛丝洛娃的悲惨遭遇震憾 了他的灵魂。他决心以行动赎罪。在为玛丝洛娃伸冤的过程中,他接触了腐朽的贵族官僚,也了解了广大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他站在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立场上,对自己出身的阶级产生了憎恶情绪。但他的认识只局限于通过宗教和人类之爱来解决社会矛盾。在作品的结尾,聂赫留朵夫实际成了托尔斯泰宣扬道德自我完善和不以暴力抗恶性的传声筒。

聂赫留朵夫是一个“忏悔贵族”形象,是托尔斯泰自传性人物中的一个特殊典型。聂赫留朵夫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对本阶级罪恶的忏悔,对专制制度的谴责,反映了在专制制度的危机时代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他在忏悔过程中的矛盾、彷徨,以及最后走向宗教,既概括了当时一部分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也反映了托尔斯泰世界观的矛盾。

11、提示:(1)《变形记》的情节概括。(2)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容:

①、真实地表现了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的异化。②、表现了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的一种生存恐惧。③、表现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艺术特色:

①、运用“变形”的手法使人物形象怪诞化,而且具有象征意义; ②、融滑稽性于悲剧性之中,以讥讽的笔调达到黑色幽默的效果; ③、冷漠、客观、简洁的叙事风格。

12、提示:

《旧约》是犹太教的经典,也是希伯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希伯来文学的汇集,它集中体现了古代希伯来文学的精华和主要成就。《旧约》共39卷,可分为经律记、历史书、先知书和诗文集。《旧约》中文学作品广泛地、生动地表现了希伯来人的社会历史、风俗习惯和思想感情。《旧约》的文学作品可以从神话、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预言和箴言等体裁加以区别。

(1)神话,简说上帝创造宇宙、上帝创造人类和挪亚方舟等;

16(2)故事,简说大卫、所罗门的故事;(3)诗歌,简评《诗篇》、《耶利兴哀歌》和《雅歌》;(4)小说,简说《路得记》;(5)戏剧,简说《约伯记》;

(6)预言,即先知所传达的上帝的信息或代表上帝所作的发言,例《阿摩司书》;(7)箴言,简说箴言的内容和特色等。《旧约》文学的特性:

民族性、宗教性、悲剧性、民间性和浪漫性,试举例说明。《旧约》的文学地位和影响:

①对东方文学的影响,举例说明; ②对西方文学的影响,举例说明; ③“二希”涵义。

13、提示:(1)《吉檀迦利》的意思是“奉献”。这部诗集是奉献给诗人心目中的神的。(2)简述泰戈尔追求的与梵即神完全合一的境界。(3)《吉檀迦利》中表现了作者对于与梵即神合一境界的追求与感受:

①作品表现了作者日夜盼望与神相会、与神结合,达到合二为一理想境界的急迫心情。简评《第103首诗歌》;

②作品中表现了作者达不到合二为一的理想境界时的无限痛苦,简评第43、50首诗; ③作品表现 了作者达到合二为一理想境界后的无限欢乐。简评第67首;(4)《吉檀迦利》的主题:在有限的范围内获得无限的喜悦,泰戈尔哲学观即追求“梵我同一”境界中积极入世的精神,爱世的内涵中表现了泰戈尔对人间理想社会的追求,在作品中表现为:

①当他讴歌令人不免有些虚无飘渺之感的理想境界时,他表现出对自己祖国未来的热切期望。如35首;

篇6:外国文学第1次作业答案

第一章 古代文学

简述题:

1、简述希腊神话的内容和特征

答:希腊神话的起源:希腊神话是古代希腊人民留给后世的一份丰富多彩的口头文学遗产。在原始社会中,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低下,但是人们又力图去认识自然、解释自然、征服自然。而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人们不可能科学地解释自然,只能借助于想象来达到这样的目的。这就产生了神话。

希腊神话的内容:希腊神话主要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

神的故事主要包括关于开天辟地、神的产生、神的谱系、天上的改朝换代、人类的起源和神的日常活动的故事。

最古老的神话讲到了地母该娅和天神乌拉诺斯,以及由他们结合所生的十二提坦神,等等。这些古老的神话是原始社会杂婚时期和母权制时期的产物。后来,又形成了以宙斯为中心的奥林匹斯神系。在这一组神话中,希腊的神按照父权制氏族的方式形成一个大家族,表明那已经是氏族社会后期,也是父权制时期的产物了。

关于人类的起源,传说人类的先觉者普罗米修斯用泥土捏塑成人,从各种动物的心中摄取“善”和“恶”,将他们封闭在人的胸膛里。智慧女神雅典娜把灵魂和神圣的呼吸吹送进这有着半个生命的生物。于是,人类就这样产生了。普罗米修斯还把天火盗给人类,因此而受到宙斯的惩罚,被绑缚在高加索山崖上。

英雄传说是对于远古的社会生活和人与自然斗争的回忆,英雄被当作神和人所生的后代,不仅体力过人,而且智勇超群,实际上是部落集体的力量和智慧的代表。英雄传说以不同的家族为中心形成了许多系统,主要有赫拉克勒斯的十二件大功,忒修斯为民除害,伊阿宋取金羊毛,特洛伊战争和奥德修斯漂泊等系统。

希腊神话故事除了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外还包括一部分关于生产知识的传说。例如普罗米修斯教人如何造屋,航海和治病的故事。也有一大部分神话描述了日常生活中的欢乐和愁苦。

希腊神话的特点:希腊神话的特点是高度人格化,人神同形同性。希腊神话中的神和其他民族的神话不同,既不是抽象道德概念的化身,也不是阴森、怪诞、令人生畏的偶像。他们和世俗生活很接近,不仅在造型上人神同形同性,甚至和人类一样有爱有恨,七情六欲样样具备,他们很任性,好嫉妒,爱虚荣,复仇心强,还不时来到人间同美貌的男女谈情说爱。他们同凡人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长生不死,具有无比的法术和智慧,有超乎凡人的力量。(例:宙斯和伊娥的故事)

总之,希腊神话的价值是无可比拟的,它不仅对古希腊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而且对欧洲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简述荷马史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荷马史诗的思想内容:

首先,荷马史诗反映了古希腊氏族公社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历史社会生活。史诗中描写的公民大会和长老议事会具有古希腊氏族社会的特征,而史诗中希腊部落英雄作为氏族贵族拥有奴隶等内容的描写,则反映了氏族瓦解向奴隶制过渡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

其次,史诗热情歌颂了英雄们的勇敢、智慧、刚毅、顽强和崇高的荣誉感、责任感,如阿喀琉斯、赫克托耳、奥德修等人物。这些英雄人物各自都有自己的个性。《伊利昂纪》中希腊方面主要英雄阿喀琉斯凶猛顽强,骁勇善战,暴烈任性,对自己的部落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特洛亚方面的主要英雄赫克托耳,为了保护自己的城邦,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奥德修记》中的奥德修是一个足智多谋的英雄人物。

再次,荷马史诗中已经表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一是热爱现世生活。古希腊人也有关于冥府和乐土的观念,但谈得极少,他们不太考虑来生的问题,他们的希望在人间。二是肯定人的力量。古希腊人的思想是受到命运观和神话观念支配的。但是在史诗中,人并不是一种消极的因素,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力量。三是歌颂了劳动。例如赫维斯托斯锻造甲胄的场面描写,就是一首劳动的颂歌。

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

史诗中已出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最基本的创作方法的因素。史诗中人神交战,表现出幻想与现实的彼此辉映,超自然现象描写与社会生活具体描写的相互交织。《伊利昂纪》有着对战争的具体描写,对于事情的完整叙述。《奥德修纪》中描写海上经历的部分富有浪漫的幻想,家庭生活的部分有写实的特点和抒情的气息。

史诗结构巧妙完整。作品没有从头至尾叙述十年的战争。而是采用高度集中概括的手法,把故事集中在一个人物、一个事情、一段时间上。《伊利昂纪》写最后一年五十一天的事情,而比较具体描写的也只是四、五天的事情,围绕“愤怒”的主题。《奥德修纪》也把十年漂泊压缩在四十天,而具体描写只有五天。结构上比《伊利昂纪》复杂一点。漂泊和求婚两条线索平行交织。另外还采取倒叙方式,听来亲切动人。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简述题:

1、结合具体作品阐述《列那狐的故事》

答:《列那狐的故事》是中世纪城市文学代表作。作品假托动物世界的故事,实际上表现的是人类的社会。列那狐对伊桑格兰狼的斗争是贯穿始终的主线。

列那狐的形象体现了市民阶级的双重性:一方面它和狮王、狼那样的大权贵进行斗争,表现了市民阶级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反抗思想;另一方面它也欺凌残害弱小者,表现了市民上层与下层之间的矛盾。

论述题:

1、试述《神曲》的两重性

答: 《神曲》包括《地狱》、《炼狱》、《天堂》三部曲,是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代表作。这是一首极复杂的诗歌,全书的情节充满了寓意,但是作品的主题思想是相当明确的:在新 2 旧交替时代,个人和人类怎样从迷惘和错误中经过苦难和考验,到达真理和至善的境地。围绕着这个中心思想,《神曲》广泛地反映现实,给中古文化以艺术性的总结,同时射出了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

《神曲》中反映出但丁世界观上的矛盾。在政治上,但丁渴望祖国能实现正义与和平,但又把希望寄托在纯粹中古的政治力量,神圣罗马皇帝身上。

在哲学观点上,他通过维吉尔的话肯定理性的局限:“谁要是希望人的理性能够走遍三位一体的神所走的无穷的道路,谁就是疯狂。”然而,又通过尤利西斯的话,认为人类“生来不是为了象兽一般活着,而是为了追求美德和知识。”这是人文主义思想。

在生活态度上,他一面把现世生活看成是来世永生的准备,把代表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圣者放在最高的天上;但另一方面,诗中主要还是表现了他对现世生活的兴趣。

在对待诗中人物的态度上,他一方面根据教会的道德标准,把保罗和弗兰齐斯嘉作为犯淫乱罪的人放在地狱里,但同时又对他们的命运极度同情,以至晕倒过去。维吉尔作为异教徒,被放在地狱外围“悬狱”里,不能升天国,可是但丁把他选为游历地狱和炼狱的向导,称他是“拉丁人的光荣”、“其他诗人们的荣誉和光明”、“智慧的海洋”,对他怀有无限的尊敬和热爱。对于“悬狱”里的其他希腊和罗马诗人、哲学家、政治家等也流露出不同程度的敬意。凡此种种矛盾,都是但丁作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个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个诗人的矛盾。

在艺术方法上,《神曲》具备了中世纪文学的一般特色,又表现出近代文学的新的艺术特色。

《神曲》采用了中古文学常用的象征、寓意、梦幻的手法,书充满了象征和寓意。《神曲》的艺术结构严密,全诗分为《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各篇长短大致相等。所有这些匀称的结构是建立在中古关于数字的神秘意义和象征性的概念上,并不是从作品本身的内在必要性产生的。

然而,《神曲》对于地狱、炼狱、天国的描写不象中古一般文学作品那样模糊混乱,而是构思明确、想象丰富。三个境界的性质不同,因而色调也各不相同。作品对自然的描写也极富画意,足见但丁对自然美的敏感。这一点也是他作为新时代诗人的特征。另外,《神曲》是用意大利民族语言撰写的,这打破了正统的用拉丁文写作的惯例,对于解决意大利的文学用语问题和促进意大利民族语的统一起过很大的作用。因此,但丁成了意大利第一个民族诗人。而这一点也是近代文学的重要特色之一。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简述题:

1、分别简述“四大悲剧”的内容、主题和艺术特色

答:“四大悲剧”是莎士比亚悲剧创作的主要成就。其中最重要的一部是《哈姆雷特》,其他三部是《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哈姆雷特的形象已成为世界文学中著名的艺术典型之一。

《奥赛罗》是一出人文主义理想幻灭的悲剧。

《李尔王》表现了金钱权威和人文主义者向往的真正的爱、真诚、理性和社会正义之间的冲突。

《麦克白》揭发了险恶的野心,宣扬仁爱的思想。

因此,悲剧主要写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和理想的破灭,描写主人公的外在斗争和内在矛盾。3 这表明莎士比亚开始意识到人文主义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及其不可调和性。

2、简述《堂吉诃德》小说以及堂吉诃德形象

答:《堂吉诃德》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重要作家塞万提斯创作的著名小说。

作品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西班牙的社会现实,成功地塑造了堂吉诃德的形象。

堂吉诃德是一个矛盾复杂的人物,作者刻画了他的可笑、可悲、可爱的性格。他已成为世界文学中一个著名的典型。

《堂吉诃德》标志着欧洲长篇小说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论述题:

1、试析哈姆雷特悲剧的根源

答:对哈姆雷特来说,爱情是那么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以至于有人怀疑他对奥菲利亚的爱,这对他显然有失公允。我们不认为在莎士比亚的创作动机中哈姆雷特是一个具有延宕性格的人。他从不延宕(杀波尔纽斯,杀两个朋友,在奥菲利亚的葬礼上一跃而出)。也许把造成这一结果归为两点恐怕更合情理。

一,对母亲的爱。所以说,弗洛伊德的解释是有其价值所在的。剧中哈姆雷特往往将奥和葛并举,可以看出母亲失贞一事给他的心理造成多么巨大的阴影。这倒并不是说他的叔父做了他潜意识渴求的事,以至于心慈手软,被自己唬住,而在于母亲改嫁这件事令他无法再相信女人。这种透彻的了悟又是和爱女人的欲望纠缠在一起,以致痛苦万分,手足无措。

二,正如有的沙评家称哈姆雷特性格的形成一大部分原因在于莎士比亚无法对如此巨大的题材加以把握。这里有几条证据,如哈姆雷特的对于演戏的大段评说,诸多地方是为了表现剧作者的聪明才智和对社会的褒贬(这在古典主义作家那里是无法想象的),再如,同时要表现母子关系,爱情关系,又要表现复仇,势必拖延了后者。再回到开头的判断,我们看哈姆雷特死前的场景,他说的是有关丹麦继承权的问题。设想一下,如果整出戏发生在罗密欧身上,那么他临死时,不是抱着母亲就是呼唤着奥菲利亚的名字。所以说,把这部戏理解成社会批判据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毕竟,也许我们忽略了这一点,哈姆雷特的身份是王子,而非公子,而王子是将继承王位的。

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

简述题:

简述《伪君子》中的达丢夫形象

答:《伪君子》的中心人物是达丢夫。他是17世纪法国封建贵族和教会势力的化身,是一个假虔徒、伪君子的典型。莫里哀集中笔力,通过答丢夫言行表里的矛盾,逐层剥析这个伪善者的本质。

首先,通过前三幕的冲突,作者揭示出达丢夫不是什么苦行僧,而是一个贪食、贪财、贪色之徒。

其次,作者进一步撕破他伪善的画皮,暴露其狡黠、奸刁的特性。最后,作者揭露了达丢夫伪善的危害性。

第五章 十八世纪文学

简述题:

1、结合具体作品阐述《新爱洛伊斯》

答:《新爱洛伊斯》是法国激进的启蒙作家卢梭所作的书信体小说。作品通过描写贵族小姐尤丽与平民家庭教师圣·普乐之间的爱情悲剧,提出了以真实自然的感情为基础的婚姻理想,批判了封建等级制度。

作品重视感情的描写,并有许多情景交融的篇章,表现了强烈的个性解放精神。

2、结合具体作品阐述《阴谋和爱情》

答:《阴谋和爱情》是十八世纪德国伟大文学家席勒青年时代创作的市民悲剧。

作品通过贵族青年斐迪南与平民之女露易丝的爱情悲剧,写出了平民与特权贵族的矛盾冲突,被称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性的戏剧”。

论述题:

1、试论浮士德形象的哲学意义

答:《浮士德》描述浮士德经历了五个阶段的悲剧:知识悲剧、爱情悲剧、政治悲剧、美的悲剧和事业悲剧。通过浮士德一生的追求,歌德概括了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初期西欧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进步人士不断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热爱生活的过程,描述了他们的精神面貌。

浮士德是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浮士德在寻求真理和人生意义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不断追求、勇于实践、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些精神内涵集中表现了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通过浮士德的知识悲剧,歌德回顾了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家的觉醒过程。浮士德在中古时期的书斋里觉醒,面对欢乐的人群,大声呐喊:“这儿我是一个人,我敢是一个人!”而且强调行动,把《圣经》里的“泰初有道”译成“泰初有为”,对一切都采取积极的态度。在爱情悲剧中,浮士德对爱情的欢愉的追求,曾经是早期人道主义者热情歌颂的主题。然而浮士德得到的不是幸福,而是痛苦,他从个人的爱情悲剧中走出来,是一次精神上的升华,由小我走向大我。政治悲剧反映了成熟的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及其对封建王权又斗争又妥协的双重性。美的悲剧是对资产阶级艺术道路的回顾和反思,海伦的消逝表明了从古代艺术中寻求美的理想的破灭。事业悲剧则反映了启蒙学者肯定人用自己的劳动改造社会、建立理性王国的主张。这样,浮士德在从个人的天地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几度磨练,几经失败,最终在自由劳动中认清了生活的意义:“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的自由,然后才能够作自由与生活的享受。”总之,浮士德的经历是对于三百年的资产阶级思想发展史的回顾和总结,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知识分子的艺术概括。

浮士德的性格充满矛盾。他曾经解剖自己的内心说:“有两种精神居住在我的心胸,一个要想同另一个分离!一个沉溺在迷离的爱欲之中,执拗地附着这个尘世,另一个要猛烈地离去凡尘,向崇高的灵的境界飞驰。”这是说,浮士德既有崇高向善的一面,又有卑俗驰糜的一面。但以前者为主导。卑俗的一面使他常为靡菲斯特所诱惑,但向善的主导面又决定他终能战胜诱惑,走向新的境界。因此,他能够不断克服弱点,实现自己的追求。浮士 5 德身上的“灵”与“肉”、“善”与“恶”的矛盾,与外界的矛盾,体现了歌德的辩证法思想,也揭示了人类自身的复杂性和真实性,同时反映了人类探求真理的艰巨性。浮士德形象的意义在于向人们指出了一条精神净化,为追求崇高理想而奋斗不息的伟大道路。

第六章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简述题:

1、简述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答: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西方文学的主潮。浪漫主义的一个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主观性,即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浪漫主义作家由于对现实强烈地不满,把精神生活看作是同卑俗的物质实践活动相对抗的唯一的崇高价值,因而着重描写作家的个人主观世界,对景物的内心反映和感受。英国的华兹华斯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法国的乔治·桑说:“艺术不是对现实的描绘,而是对理想真理的探索。”因此,诗歌是他们的主要体裁,浪漫主义作家大多数是诗人,主要成就是抒情诗。

浪漫主义文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对大自然的歌颂。他们在作品中着力描绘大自然的景色,注重人与自然的诗意的统一。由于浪漫主义作家对资本主义文明和城市工业化的厌恶,积极响应卢梭的“返回自然”的口号,在作品中通常以大自然为背景,或者以它为描写对象。他们经常把大自然的“美”和现实的“丑”加以对比,自然景象和作家自己的或作品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紧密联系着,大自然被看作他们精神上的寄托。

浪漫主义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将中世纪宗法社会理想化。浪漫主义(Romanticism)这个名词来源于中世纪的“浪漫传奇”(Romance),即中古欧洲盛行的英雄史诗和骑士传奇、抒情诗。浪漫主义运动中提出了“回到中世纪”的口号。在德国和英国,浪漫主义运动都是从收集中世纪民间文学开始的。由于中世纪民间文学不受古典主义清规戒律的束缚,具有想象丰富、情感真挚、表达方式自由以及语言通俗的特点,所以浪漫主义作家把它作为自己创作的借鉴和楷模。

浪漫主义喜欢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浪漫主义作家喜欢写异国情调,尤其是对东方和美洲的追寻。他们认为这些地方尚末受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那里绚丽多彩的异国情调,对于资本主义枯燥无味的日常生活,是一种富有诗意的对照。浪漫主义作家还常常在作品中描述异乎寻常的情节、自然环境和人物,以对抗庸俗的现实生活。作家采用对比夸张的手法,对抗古典主义的平衡对称。

2、简述《恰尔德·哈洛尔德》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1812,1816,1818)是一部长篇叙事诗,一共分四章。前两章发表于1812年,是拜伦的早期代表作。当时风靡全英,诗人自称“一夜醒来,发现自己已经成了名人”。后两章则是诗人被迫流亡后的作品。长诗主要是通过青年贵族恰尔德·哈洛尔德的游历反映了拜伦自己在旅途中的见闻,反映了欧洲十九世纪初叶的重大历史事件。第一章开始,贵族青年恰尔德·哈洛尔德已经厌倦了生活,感到苦闷和孤独,他离开英国,作为一个“忧愁的流浪者”前往欧洲大陆旅行。诗中充满了大量自然美景色的描写,也反 6 映了拿破仑铁蹄下当地人民的苦难。在西班牙的见闻是第一章的中心,基本内容是赞扬西班牙人民的反侵略战争。

第二章写哈洛尔德来到当时在土耳其铁蹄下的希腊,基本抒情主题是诗人悲叹在土耳其统治奴役下的希腊的悲惨命运。“美的希腊!光荣的残迹,使人心伤!逝去了,但是不朽,伟大,虽已消亡!”诗人还认为希腊人民必须自己起来进行斗争,从而获得自由,任何依赖思想都只能是一种幻想。“世世代代做奴隶的人们!你们知否,谁要获得解放,就必须自己动手,„„”。

长诗第三章写诗人在比利时和瑞士的观感。基本内容是拜伦对欧洲发生过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思考与评判。诗人以无比深沉的心情,与大自然作精神交流,感叹世界伪善和人生的空虚,凭吊滑铁卢战场,咏叹拿破仑的命运。在瑞士的阿尔卑斯山畔,追忆启蒙主义学者伏尔泰和卢梭,热情讴歌反抗一切形式的压迫的自由精神。第四章的主题集中在意大利,诗人试图用意大利古代的光荣,启发当今在奥地利统治下的人民对屈辱的悲惨命运进行反抗。诗人热情地期待着意大利民族革命的爆发。

长诗的基调是热爱自由,向往民主,敢于揭露,号召斗争。长诗以哈洛尔德来串联长诗的情节线索,用抒情主人公构成诗人主观感情的内在脉络。哈洛尔德的形象有诗人性格和生活的特点,是“拜伦式英雄”的雏形。他对周围现实深刻不满,感到苦闷和孤独。高傲的性格使他离开英国以及虚伪庸俗的人群,怀着深深的忧伤前往欧洲大陆旅行,寻求解脱。这个形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部分贵族青年的精神面貌。诗人深切地感到哈洛尔德不能表达他自己的全部思想感情。因此,诗人经常以抒情主人公的姿态出现在长诗中,插入一些具有政治色彩的抒情独白以弥补哈洛尔德性格之不足。哈洛尔德与抒情主人公相辅相成,互相衬托,体现了诗人思想感情的整体。这也是长诗的一个重要的艺术特色。另外,长诗结合了叙事和抒情两者之长,诗人不断地在叙事过程中插入向读者直抒胸臆的诗句,加强了长诗的艺术感染力,诗人的注意中心不在于叙事而在于抒发自己炽烈的感情。

论述题:

1、试述《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答:《悲惨世界》(1862)是雨果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之一。小说分五部,以冉阿让一生的经历贯穿全书。小说的结构庞大,枝叶繁复,但整个小说突出了一个中心问题:穷苦人的悲惨的命运和处境。小说主要通过冉阿让、芳汀、珂赛特三个人物的不同遭遇,批判了资产阶级的道德和法律。他们的命运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三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失业、卖淫和儿童的流离失所。

雨果在《悲惨世界》的序言中说:“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女子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冉阿让本来是一个善良淳朴、热爱劳动的工人,但失业和家庭负担逼迫他偷了一块面包,结果是十九年苦役。雨果对此向社会愤慨地提出了一连串的责问:“愿意工作,但缺少工作,愿意劳动,而又缺乏面包,首先这能不能算他严重的过错?”“犯了过失,并且招认了,处罚又是否苛刻过分?”“这种做法的结果,是否构成了强者对弱者的谋害,是否构成了社会侵犯个人的罪行?并且这种罪行一直继续达十九年之久?”同样,雨果笔下的芳汀原来也是一个天真纯洁的少女,但受人欺骗有了私生子,结果被工厂开除。为了女儿活命,不得已把自己美丽的头发和一对洁白的门牙出卖。仍然走投无路,最后被迫沦为娼妓。“芳汀的故事说明了什么呢?”雨果回答说:“社会造成了一个奴隶,即一个娼妓。”小珂赛特的悲惨处境更令人同情。雨果在指出不幸者的总的原因是现代社会的“文明”后,着重表现了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律对劳苦人民的迫害。在小说中集中体现法律的冷 7 酷和残暴的人物形象是沙威。他是资产阶级国家的鹰犬,他象不祥的阴影始终笼罩着芳汀和珂赛特的生活,象幽灵一样紧紧追逐着冉阿让。他身上只有“尊敬官府,仇视反叛”这一信条和迫害“违法者”的狂热,雨果突出了这个人物的职业特点,力图把他写成令人憎恶的法律的化身。

雨果在小说中不仅提出了社会问题,还提出了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即宣扬以“仁爱”、“慈善”为核心的人道主义思想。小说中米里哀主教和冉阿让这两个理想化的人物形象集中体现了这一思想主张。

雨果用了整整两卷的篇幅描写米里哀主教。米里哀主教是一个不同于一般的教会人物,此人德高望重,一生尽力为贫苦和不幸的人们造福。他把府邸献出来充当医院,自己搬到破旧的房子里住。他把大笔薪俸和津贴拿来救济穷人,自己过着清苦俭朴的生活。他指责政府向穷人征收门窗税是“拿空气做买卖”。主张兴办义务教育以开发民智。米里哀是一个披着主教道袍的人道主义者。他收留冉阿让,以德报怨,以仁慈感化他。主教的宽容和饶恕使一心要报复社会的冉阿让立志为善。

雨果通过这个情节说明仁爱感化是改造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冉阿让后来处处仿效主教。他成了市长后,他的善举不仅使蒙特漪小城繁荣富足,穷人的生活有了保证和改善,社会风气也日益淳化,而且他的怜悯同情消除了芳汀的误解,他的舍身相助使割风由仇恨而变成感恩。特别是对待沙威,他也象主教一样以德报怨,终使沙威“人性”复活,最后精神崩溃而投河自尽。雨果以此表明法律在崇高道德面前的渺小、虚弱以及它的破产、失败。

第七章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简述题:

1、结合具体作品阐述《人间喜剧》

答:《人间喜剧》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一系列小说的总称。其中代表作有《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幻灭》等。

《人间喜剧》是一部封建贵族的衰亡史,也是一部资产阶级发迹史,同时还暴露了资产阶级金钱道德的丑恶和它对社会的腐蚀作用。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2、结合具体作品阐述“社会问题剧”

答:“社会问题剧”,十九世纪挪威著名剧作家易卜生创造,他的作品触及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宗教、道德、家庭、妇女、教育、法律等多方面的问题,笔锋犀利,贯穿着强烈的批判精神。

代表作有《社会支柱》《玩偶之家》《人民公敌》等。易卜生是欧洲现代戏剧的创始人。

论述题:

1、试析《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意义

答:《红与黑》的主人公于连是王政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者的典型。他的性 8 格交织着反抗性和妥协性的矛盾冲突。小说通过于连生活的三个阶段刻画了他的性格发展变化。

于连出生于一个锯木厂主的平民家庭, 聪颖好学,才情横溢。由于受启蒙学派著作的影响和对拿破仑的热烈崇拜,他这个政治上无权、社会地位卑下的平民子弟,对压制他的上层统治者抱着极大的仇恨,强烈要求打破现状,谋求出路。他原想以拿破仑为榜样,凭借自己的才能走上成功之路。可是,拿破仑垮台了,波旁王朝复辟。那种穿上“红”军装,建立功勋于战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教会的“黑”长袍转而成为人们所追求的目标。于是,于连不信天主教却走上当神父的道路;仇恨贵族却混迹于上层社会。由此导致了他性格上种种矛盾冲突,直至其生命的最后。

经西朗神父介绍,于连先是到维立叶尔城德瑞那市长家做家庭教师。这时的于连高傲自尊,反抗等级观念。德瑞那市长的等级观念是很顽固的,他认为凡是在他家拿工钱的都是奴仆。他粗暴、傲慢的态度经常刺伤于连的自尊心,激起了他的反抗和报复心理。于连对德瑞那夫人的感情,最初就是占有欲、征服欲的表现,是由他对贵族阶级进行报复和反抗的心理导致的。但是,后来于连对她的感情由假到真,由浅入深。最后,于连身陷囹圄时才悟到:德瑞那夫人是他一生中最敬慕的一个女人,因为她曾经“象慈母般地对待过他”。

由于和德瑞那夫人的私情败露,于连不得不离开维立叶尔城,来到贝尚松省神学院。于连在这里没有了起初的公开反抗和高傲,而代之以伪饰。神学院里阴森恐怖,如同人间地狱。于连厌恶这个环境,但为了在这个环境里求得发展,他就处处小心谨慎,伪装虔诚苦行。正当于连伪装虔诚、孜孜以求的表现,博得了彼拉院长的好感,被提拔为神学院的辅导讲师时,神学院内教派斗争复杂,彼拉院长被迫辞职,于连遂也离开了神学院,来到巴黎木尔侯爵府。

木尔侯爵府的生活是于连人生的最后一个重要阶段。起初于连保持人格尊严,后来渐趋冷酷狡猾,最后走向妥协。

在这里,于连和玛特尔小姐的关系,充分反映了他性格的变化。开始时,他认为玛特尔美丽狂傲,所以用不予理睬的傲慢态度来对抗贵族的歧视,保持着自己的平民意识。当玛特尔小姐爱慕他的才华和仪表,并主动写情书约他午夜幽会时,他仍然疑心重重,担心是圈套,仅仅为了显示自己不是懦夫,才冒险赴约。后来为了降服玛特尔,他采用了“迂回战术”——表面上取悦花菲格元帅夫人,以此刺激玛特尔。当于连终于征服了这位头脑发热的贵族小姐,迫使木尔侯爵不得不接受这个既成事实时,他的思想实际上已经背离了平民阶层。

同时,由于自己的才干和努力,于连受到了木尔侯爵的赏识和重用。侯爵给了他十字勋章,这使他感恩戴德,决定“要按照给我勋章的政府的意志而行动。”后来,木尔侯爵让他参加秘密会议。他想到自己被拉进了一个阴谋,但“即使有危险,为了侯爵我也应该。”这样,于连不知不觉地充当了复辟活动的工具。这在于连短暂而悲剧性的一生中是最不光彩的事。这些思想和行为都表现了于连作为平民阶层的反抗性逐渐削弱了,不自觉地走向妥协。

正当于连踌躇满志、扶摇直上之际,德·瑞那夫人的“揭发信”断送了他美妙的前程。他在狂怒之下开枪打伤了德·瑞那夫人,因此被捕入狱。于连的晚节是可贵的。在他入狱之后,他终于认识到:他自己所犯下的罪行并不在于开枪,而在于要突破等级制度。贵族阶级最终不能容忍他超越等级制度的藩篱、跻身于上流社会的行列。他在法庭上的一段慷慨陈词就是一个平民青年对黑暗社会的强烈控诉。于连最后拒绝上诉,拒绝忏悔,以示最后的反抗。

于连的悲剧概括了王政复辟时期一代青年的苦闷与追求,反抗与妥协,探索与失败,9 具有极大的典型意义。

2、试析《高老头》中拉斯蒂涅形象的意义

答:《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在《人间喜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思想内容展示了《人间喜剧》的中心图画;其艺术成就标志着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风格的成熟。

拉斯蒂涅是一个从破落贵族子弟转变为资产阶级野心家的典型。他从外省来到巴黎学法律,目的是想“出人头地”。他想利用种种机会爬进上流社会,不惜卑躬屈膝,结纳权贵。后来凭两个贵妇人鲍赛昂子爵夫人和纽沁根太太的援引混入上层社会成为一个花花公子,从而飞黄腾达起来。拉斯蒂涅这个人物性格的转变,是通过“三课”而完成的。

他的远房表姐鲍赛昂夫人给他上了第一课。鲍赛昂夫人是王政复辟时期的名门贵妇的典型。小说中这个人物出现时,适逢情场失意。她被洛希斐特小姐用2二十万法郎利息的陪嫁,夺走了她多年的情夫阿瞿达侯爵,即将离开上流社会。鲍赛昂夫人对金钱势力有所认识,同时她聪睿的头脑使他看清了时势的变化。因此,她半是控诉、半是哀怨地对拉斯蒂涅说:“拉斯蒂涅先生,你得以牙还牙地去对付这个社会„„你越没有心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的打击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当做驿马,把它们骑得筋疲力尽,到了站上丢下来,这样你就能达到欲望的最高峰。“这完全是利己主义的人生法则。

接着,逃犯伏脱冷给他上了“社会教育”的第二课。伏脱冷和拉斯蒂涅同住在伏盖公寓。他是个黑社会头目,逃亡的苦役犯,因受官方法律制裁而同资产阶级对抗。他怂恿拉斯蒂涅追求维多莉,答应借故杀死维多莉的哥哥,使维多莉继承她父亲的百万家财,但以事成后拉斯蒂涅给他二十万法郎作为条件。然而,伏脱冷又不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反面人物,他既是社会罪恶的制造者,又是社会罪恶的揭露者。由于他闯荡江湖,饱经坎坷,这使他熟谙社会底蕴,深知人间不平,所以他对社会本质的揭露切中要害。他把“挖掘过人生之后“的”经验“传授给拉斯蒂涅:“你知道巴黎的人怎样打出路来的”,“在这个人堆里不像炮弹一般轰进去,就得像瘟疫一般钻进去。清白诚实是一无用处的。”“要搞大钱,就该大刀阔斧地干,„„要作乐,就不能怕脏手,只要你事后洗干净„„所谓的道德,就是这一点。”这番话使拉斯蒂涅听得目瞪口呆。虽然他拒绝了伏脱冷的建议,但他并非不同意伏脱冷对于社会的看法。

高老头之死,使拉斯蒂涅完成了他的“社会教育”。高里奥老头在大革命前是个面粉商人,靠面粉投机成为一个拥有二百万财产的暴发户。他有两个女儿,大女儿阿娜斯太齐嫁给贵族雷斯多伯爵,小女儿但斐纳嫁给银行家纽沁根。高老头十分疼爱两个女儿,把大部分财产都给了她们,自己只留下一点生活费用,住在伏盖公寓里。两个女儿过着腐化堕落的生活,常常来榨取父亲最后一点养老费。等到高老头把钱贴光,女儿、女婿都不愿再接待他。他临死前才意识到:女儿已不需要他,因为他已经没有钱了。他喊道:“钱可以买到一切,也可以买到女儿,啊!我的钱到哪儿去了。”高老头下葬时,两个女儿、女婿都没有来送他。“柠檬干了,那些女儿就把空壳扔到街上完事。”拉斯蒂涅自始至终目击了这场戏的演进,他料理完高老头的丧事,在他的坟前“埋葬了他青年人的最后一滴眼泪”。他站在公墓的高处,以一个征服者的眼光俯瞰巴黎的上层区域说:“现在咱们来来拼一拼吧!”至此,拉斯蒂涅完成了性格的转变。

《高老头》通过拉斯蒂涅等几个主要人物的命运,展现了《人间喜剧》的中心图画。鲍赛昂夫人的盛衰史,形象地说明了复辟时期阶级关系的变化,贵族阶级的衰亡和资产阶级的得势,高贵的门第敌不过金钱的力量,爱情被金钱破坏。高老头的悲剧揭露和控诉了金钱毁灭人性、破坏家庭关系的罪恶,金钱取代了亲情。拉斯蒂涅性格的转变过程更能说明金钱的腐蚀作用,反映了贵族阶级的衰亡,资产阶级的兴起。

3、从《双城记》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

答:

一、《双城记》(1859)是狄更斯的代表作。作品以法国大革命的历史题材来影射英国现实,其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小说形象地揭示了法国大革命的必然性和正义性,表现了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但是,作者也反对暴力革命,极力描写群众力量的疯狂性和盲目性。这体现了作者对法国大革命和革命者的矛盾态度。

二、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作者认为应当用仁爱宽恕、利他主义、自我牺牲的精神来消除仇恨,进而拯救整个社会。小说中的梅尼特、代尔那、卡尔登等人物形象即体现了作者的这一主张。

梅尼特是小说的中心人物。狄更斯以他的不幸遭遇向封建统治阶级提出了控诉,又以他的仁慈博爱来调和社会矛盾。他是狄更斯笔下理想的人道主义典型。

代尔那是狄更斯理想的具有仁爱精神和民主思想的青年贵族形象。作者通过这个人物给统治者树立榜样,要他们象代尔那那样放弃剥削,进行道德修养,从而缓和阶级矛盾,防止阶级斗争。

卡尔登这个人物带有浪漫主义幻想色彩,是人道主义精神极致——利他主义的化身。作者用卡尔登的自我牺牲的“博爱”精神与革命的“恐怖”行为相对照,用卡尔登的“仁慈”和革命群众的“残酷”相对照,进一步宣扬了以德报怨的人类博爱思想。

三、《双城记》正是通过描写代尔那那样的仁慈博爱、自动放弃财产和特权的贵族;梅尼特那样宽恕、对仇敌也不报复的平民;卡尔登那样的利他主义、为了别人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性命的青年,来宣扬用人道主义救世的主张,这些主张体现了狄更斯的温和的人道主义特色。

4、试析《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形象及其悲剧根源

答:《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重要作品。小说通过安娜的爱情悲剧和列文经济改革、精神探索的悲剧,表达了作者对新旧两种制度的批判和对理想社会、理想人生的苦苦探求。

安娜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贵族妇女形象。造成安娜爱情悲剧的内在因素是她独特的个性。安娜的感情强烈而真挚,有深刻丰富的内心世界,而这美好的素质却一直被封建婚姻束缚着。当她还是少女的时候,就由姑母作主,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省长卡列宁。卡列宁枯燥乏味,感情贫乏,主要兴趣在官场。对她来说,妻子不过是件附属品。安娜同这样一个人生活在一起,不知爱情为何物。和渥伦斯基的相遇,唤起了她那长期受压抑的处于沉睡状态的爱的激情。她的天性决定了她无法欺骗自己,不能过那种虚伪的生活,“我是人,我要生活,我要爱情”。

安娜义无反顾地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她拒绝丈夫的劝说,反抗丈夫的阻挠,冲破社会舆论的压制,公开与渥伦斯基一起生活。然而,在她尽情享受爱的幸福与生活的欢乐之后,对儿子的思念之苦和来自内心的谴责之痛逐渐使她难以忍受。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恐惧感和危机感愈演愈烈。失去了一切的安娜想从渥伦斯基身上找回最初的激情,找回那种不顾一切的爱,而渥伦斯基对安娜的“反常”则越来越反感,安娜的感情受到极为惨重的打击。她的独特的个性是把爱当作生命,她的生是为了爱,她的死也是为了爱,这是由她的性格所决定的。

造成安娜爱情悲剧的外在因素,是虚伪的上流社会和冷酷的官僚世界。在上流社会,妻子欺骗丈夫,丈夫欺骗妻子的事屡见不鲜,但只要表面上保持“体面”,即丈夫和妻子 11 保持虚伪的“正常”关系,就算合乎常规和体统。安娜是个感情真挚的人,她不愿意过那种虚伪和欺骗的生活,所以毅然离开卡列宁,和渥伦斯基结合。因此,上流社会不能容忍她公开与丈夫决裂和不“体面”的行为,对她进行了严厉的惩罚,敌视她、侮辱她,对她关上了社交大门。安娜在临死前恨恨地说:“全是虚伪,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这也是托尔斯泰对那个社会所作的判决。

上一篇:xx低保廉租房申请书下一篇:预防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的裂缝专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