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冬季安全隐患

2024-05-14

汽车冬季安全隐患(精选6篇)

篇1:汽车冬季安全隐患

冬天气温低,路面容易结冰,这给汽车驾驶带来困难。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冬季汽车驾驶的技巧。

起步要稳

冬季让汽车平稳起步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低温环境下,金属之间的撞击摩擦更加剧烈,尤其是第一次启动发动机时,汽车各种油液还没有进入最佳工作状态,对汽车部件的保护十分有限,只有当汽车启动工作一段时间后,各种油液工作才能逐渐正常,这也是为什么建议车主在冬季行车前进行热车的原因。

行车要缓

行驶在雨雪路面上避免频繁变更车道,积雪较深时尽量沿前车留下的车辙行驶,这样可以增加车轮附着力。行驶时避免急加速急减速,尤其是在雨雪覆盖的湿滑路面上更应该缓慢平稳加油门。超车时,与被超车辆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超车后不要立即驶回原车道,应该与被超车辆拉大距离后再返回原车道。遇到上下坡时,应当注意增大一倍与前车距离。上坡打滑时可以在路面铺设沙土或垫子来增加地面摩擦力,下坡时可以利用低挡减速使车辆安全通过。

转弯要慢

冬季路面情况复杂多变,有些地方存在难以察觉的冰面,并且随着温度的降低,路面变得坚硬,路面摩擦力相应地随之降低。因此,在进入弯道前应该调整好车速,事前适当减速,避免汽车发生转向过度或转向不足。避免汽车发生剧烈的摆动,以降低车身打滑的概率。

制动要柔

冬季时,制动液变得比平时更加黏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湿滑路面的摩擦系数降低也会造成制动系统不灵敏。要想汽车安全过冬,对制动系统的养护是非常必要的,除了日常的养护和检查外,冬季驾驶同样会遇到特殊状况下制动的情形,提醒大家要提早制动,为人员和制动系统留出足够的反应时间,制动时要缓踩制动踏板,并配合变速器低挡减速,防止车轮抱死。

避免车窗玻璃结霜结冰

冬季露天停放的汽车经过一夜停驶后,早晨启动时会发现车窗玻璃上结霜结冰,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出现,可以在停车前关闭空调暖风,停车后打开车门散出车内的热空气,通风对流的时间保持2~3分钟即可。冬季坚持停车后通风的习惯不但可以让第二天车窗不出现结霜结冰,还可以减少车内产生的异味。

篇2:汽车冬季安全隐患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校领导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全校师生进行冬季取暖安全自查,并着重对文件中要求的相关内容进行严肃认真的自查,现将自查结果总结如下:

一、成立组织,领导重视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冬季取暖工作的管理,严防火灾、碳烟中毒等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师生在安全、温暖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我校采取多种措施做好学校冬季防火安全工作。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学校成立了冬季取暖安全督查组,制订冬季取暖安全规章制度及紧急情况处理预案,细化措施,责任到人。

2、要求火炉在生火之前进行必要的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学校并协同解决。

3、学校值班人员每天对校外寄宿生、各班教室、学生宿舍、教师办公室、师生活动场所开窗通风换气、室内消毒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检查情况纳入学校安全考核管理的内容,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4、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充分利用校会、班会、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渠道开展冬季取暖安全教育,实现安全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5、加强师生防火防煤气中毒应急疏散演练,掌握有关防火逃生防煤气、碳烟中毒知识技能,提高防范意识。

6、深入学生宿舍进行详细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就地解决,确保师生冬季取暖绝对安全。保证了全校学生的人身和财物安全,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我校安全巡查的重点是用电取暖安全、住宿安全等隐患排查,防触电、防火灾、防盗窃,教育学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学校检查人员通过实际查看,详细了解学生的住宿情况,重点查看学生在住宿处有无用蜂窝煤炉、明炭火取暖或不正确使用电器等现象,并就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告诫学生,通过教育学生或与房东协商等办法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

学校取暖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事关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切实工作,保证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广泛发动全体师生员工全员参与,时刻紧绷安全之弦,时刻做到常抓不懈、警钟长鸣,是做好其他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为了全面落实防范措施,我们对学校去年的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今年工作的具体措施,进一步完善了工作制度。

二、思想重视,认识到位

学校取暖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到位。校长、年级第一安全责任人签订《冬季燃气和锅炉安全责任书》,逐级落实责任制,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人。签订《安全岗位责任书》,明确目标、责任到人。做到分工明确,职责落实。在此基础上,学校加强对工作的指导与监督。完善值班制度,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想安全,抓安全”的良好氛围。

三、管理到位,严格制度

我们从制度上、体制上、管理上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大力消除各种冬季燃气和锅炉安全隐患;从源头上抓起,将冬季取暖安全隐患扼杀于萌芽状态。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做到严防死守,众志成城,坚决杜绝冬季取暖安全事故的发生。

通过在以上几个方面的查漏补缺,不断巩固我校的取暖安全工作,及时地吸取某些重大事故的经验教训,同时借鉴兄弟学校的一些做法和措施,努力避免事故的发生,使我校的冬季取暖安全工作更上一层楼。

阳谷县郭屯中学

2017

篇3:汽车冬季安全隐患

一是周密安排部署。局党组成立了冬季农机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 对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精心组织, 周密部署, 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同时组织农机监理人员认真学习中央有关安全生产的重要精神和省、市、县决策部署,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 强化红线意识, 坚持依法行政, 进一步提高了农机安全监理执法人员对抓好冬季农机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二是宣传发动引导。利用多种形式, 广泛宣传《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山东省农机管理条例》以及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政策法规。通过赶科技大集、科技下乡和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 提高广大农机手的安全生产意识, 引导他们自觉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同时, 利用冬季农闲培训时机, 向农机手宣传讲解农机法律法规, 营造了人人参与农机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篇4:夏天汽车内的安全隐患

2013年的暑假,炎热高温降临西安。众多拥有汽车的家庭很快就领略到烈日下车内的高温。各大新闻媒体争先恐后地报道着“汽车自燃”“汽车爆炸”等事故。这些事故与汽车内的高温有多大关系呢?夏天车内的温度到底有多高?高温下,车内又有哪些安全隐患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小组开始了探究。

研究目的及方法

本课题研究目的是测量夏天车内的温度,了解夏天车内温度之高。我们针对车内的环境设计实验,探究车内高温的威力,以及车内不同位置温度的差异。针对车内一系列易燃易爆物品,我们模拟车内环境进行实验,探索易燃易爆物品放置在高温车厢之后会发生的现象,并探究打开车窗是否可以有效降温。

研究过程

实验一:探究夏季露天停车场车内温度变化规律

本实验目的是通过测量夏季露天停放的汽车内外的温度,揭示车内温度变化规律。

2013年7月7日,在高新一中初中校区露天停车场,选择车内前窗、前座和后窗3个点,车外车身、地面2个点,每隔1小时使用红外线温度计测量5点温度,并记录,数据见图1。

数据表明,2013年7月7日13点30分前车窗下仪表台上的温度达到车内温度最高点:92.6℃,而此时地面温度为63.3℃,温差29.3℃。从11:30到14:30,车内前窗下平均温度86.5℃,地面平均温度58.1℃,温差28.4℃。

实验二:探究夏天汽车内高温对车内物体的影响

通过“汽车蒸鸡蛋”实验,探究夏天车内高温对车内人或物的影响情况。选择车内前窗、前座和后窗3个点,车外车身、地面2个点,在这5点各放置1枚鸡蛋,将其中1枚打开放在纸碗中,其余4枚保持完整。将打开的鸡蛋编号为1,其余鸡蛋依次编号为2、3、4、5。将1号、2号放在仪表台上,3号放在前排座,4号放在后排窗下,5号放在车外。3小时后,所有鸡蛋均打开观察变化。观察发现,1号半熟半凝固;2号全熟全凝固;3号未熟略有凝固;4号半熟多半凝固;5号无变化未凝固,见图2。

实验三:探究夏天汽车内一次性打火机带来的火灾和安全隐患

我们用鱼缸模拟了车内环境进行了实验,探究在高温下的车内是否会引起一次性打火机的爆炸,并通过对照实验验证“开车窗”这一方法会不会有效降温。实验结果表明,夏天在车内,高温的确会引起一次性打火机的爆炸,而开车窗这种方法的确会有效降低车内的温度。

实验四:探究夏天汽车内汽车香水的火灾隐患

很多人喜欢在车内放置车载香水,但车载香水是否安全?我们通过燃烧香水来探究它。

将车载香水倒入铁制容器,用打火机点燃一根纸棒,并用纸棒引燃香水,为探究香水是否真正燃烧,将另一根纸棒放于香水上,观察纸棒是否会被引燃。实验结果表明,香水可以被点燃。

实验五:探究夏天汽车内罐装汽水的安全隐患

夏天酷暑难耐,一些人习惯在车内放一些清爽可口的罐装汽水,但罐装汽水真的适合放在车内吗?实验将揭开谜底。

2013年7月7日中午,我们将2罐相同的汽水放于黑色KT板上,并将一个罩在玻璃罩内另一个放在玻璃罩外,然后测量并记录汽水、地面及底面的温度,观察汽水的变化。2小时后,将易拉罐扔出,使其受到碰撞,观察是否引发爆裂。

实验结果表明,玻璃罩内的易拉罐会由于高温产生变形。玻璃罩内的易拉罐在高温下放置2小时后,如果受到不经意的碰撞,就会爆裂;放在玻璃罩外的易拉罐刻意在操场上扔出,易拉罐也发生爆裂。品尝后发现,经高温暴晒后的汽水一点也不好喝,没有了汽水清凉可口的滋味。

实验结果表明,罐装汽水长时间置于高温环境后,罐体会产生变形,并会在碰撞后爆裂,因此罐装饮料不适合长时间放置在车内。

实验结论与建议

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夏天车内温度最高的时间是中午13:30分,车内温度最高的位置是前窗下仪表台上,可达92.6℃。经过暴晒的汽车,车内外平均温差为18.4℃。

夏天车内持续的高温可以将位于前窗和后窗下的鸡蛋“蒸熟”,高温会威胁到车内的人或物的安全;放置在高温车内的一次性打火机会发生爆炸,容易诱发火灾;汽车香水易燃,夏季不宜放在汽车前车窗下方;高温下罐装碳酸饮料罐体膨胀爆裂,会给行车安全带来隐患。

车窗开启小缝隙,可以有效降低车内温度。

建议一:夏天不要将老人、孩子、宠物独自留在封闭的车内,以免意外发生。

建议二:夏天不要在车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如一次性打火机、汽车香水等。

建议三:夏天不要在车内放置罐装碳酸饮料,以防罐体爆裂。尽量不要放置塑料包装的饮料,防止高温引起塑料内的有害物质进入饮料中,导致食品安全问题。

研究展望

本次探究,我们发现了夏天车内的安全隐患,但对如何给车内降温并没有深入探究,今后我们将通过实验寻找更多可以有效降低夏季车内高温的方法。

该项目获得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中学组环境科学一等奖。

专家评语

篇5:冬季安全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方案

为深刻吸取“12.12”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冬季施工安全的落实,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年”各项工作向深开展,有效防范和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和遏制一般事故发生,根据支队《关于开展冬季施工安全隐患紧急排查》通知的精神,为认真抓好冬季建筑安全施工生产工作,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消除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结合项目部情况,编制了安全大检查活动实施方案:

一、成立冬季施工安全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为认真开展好此次冬季安全施工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通过排查切实减少隐患,遏制事故发生,不断推进2011年度安全生产无事故目标的实现。项目部成立了安全大检查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洪宁

副组长:田爱飞

申屠军

成员:赵永宁

何明勇

刘猛

陈新

严力 权

刘俊昌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质量安全科,负责排查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整改落实工作。

二、指导思想

根据支队的相关检查要求,结合工程施工特点,立足于治隐患、防事故,加强危险源监控、预警、预防和应急救援工作,要求各科室负责人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按照检查大纲要求,认真开展冬季施工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通过排查,切实规范现场施工秩序、查找出各种隐患,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不断推进项目部2011年安全目标的实现。

三、检查内容

1、关于冬季施工的安全预案制定情况以及安全教育培训及安全会议纪要完整情况。

2、车辆的防冻防滑措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3、施工人员的防冻防滑措施是否到位。

4、冬季取暖设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5、用电设施是否符合安全规范要求。

6、防火措施是否到位。

7、生活用水防冻保证措施。

四、工作要求

篇6:冬季取暖安全隐患排查方案

安全隐患排查方案

新泉小学

2017年10月20日

校园周边环境安全及冬季取暖前

安全隐患排查方案

为了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保障学生人身安全,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全校师生安全过冬,营造校园安全氛围,创造温馨学习环境,我校成立了安全隐患排查领导小组,及时排查学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确保全校师生安全。

一、加强组织管理,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张小峰 副组长:邱满龙 成 员:各班班主任

二、全面排查隐患,立即采取行动

在安全隐患排查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各班主任和学校后勤人员,对学校的教师宿舍、各班教室、电教室、各库房、操场、校门口交通安全等进行仔细认真的逐一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查整改。具体要求如下

1.相关人员要对管理工作加强督查,严禁玩忽职守,麻痹大意,造成事故发生。

2.加强和落实值周教师、值班领导的值周职责。各班主任一定要负责本班学生站好路队送到校门口后,方可离开。3.教师要对自己所住宿舍的用电、用火安全全权负责。认真排查、整改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4.对教室内的生火取暖安全,煤炭、柴等燃料的合理堆放,各负其责,各尽所能,防患于未然。

5.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师生用电、用火取暖安全教育,让广大师生掌握用电安全防范常识和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学校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上一篇:第十三期党校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铁人子弟兵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