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科技创新 力促转型升级

2024-04-14

加快科技创新 力促转型升级(精选8篇)

篇1:加快科技创新 力促转型升级

加快科技创新 力促转型升级

兴文县政府副县长 杨 桦

近年来,兴文县按照全市“拓展工作年”和“科技春天行动”要求,以科技富民强县为目标,坚持突出“三创新三培育三拓展”工作重点,整合科技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加速成果转化,不断推进全县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强激励引导,创新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

按照产业扶持方向,加大财政、金融等政策的支持力度,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资金为支撑,民间、外资等各类资本共同投入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2010年,我县科学技术经费预算支出达

1.3%以上,要求乡(镇)科技投入达到本级财政支出的0.5%以上,其他单位也安排一定经费用于科技工作。一般企业用于研究开发费用不少于年销售收入的1%,中型以上企业要达到2%以上。同时,加强与相关金融机构的沟通与协调,搭建各种形式的科技金融合作平台,带动更多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增加对科技创新的投入。

二、着力成果转化,创新开展科技项目储备争取和实施

围绕“科教立县”发展战略,结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加大项目调研、论证力度,重点储备、申报、争取、实施一批具有支撑和带动作用的科技项目。加大对特色效益农业、煤硫化工、盐卤等领域关键技术、创新产品的支持,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一是加大脱毒洋芋、木薯、猕猴桃、僰乡脆李、竹类、烤烟、蚕桑等优质新品种以及绿色标准化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着力打造具有一定规模和示范带动作用的科技特色示范园区。二是研发、引进山地乌骨鸡、有机茶叶、竹笋保鲜、淀粉精深加工、食品包装、农副产品综合开发等新技术,加大产业链培育力度,提高农产品优质化率和附加值,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三是以煤、硫、盐、水泥等资源综合开发新技术应用为重点,创新煤矿故障监测诊断及灾害预防控制技术,引导企业利用煤矿瓦斯、水泥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开发以及洗选煤副产物综合开发利用。四是加强硫化工高附加值产品、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新技术新工艺引进。五是加强矿产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苗医药发展、疾病防治、石漠化综合整治、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等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

三、突出示范带动,创新推进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层行动

进一步完善科技特派员的选派和管理机制,坚持“专业对口、学以致用、培养人才、促进发展”的选派原则,围绕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科技项目的实施,拓展科技特派员选派范围,特别将已掌握专业技术、有创业激情的返乡农民工选派为科技特派员。将同一产业或科技项目的科技特派员组建科技特派员团队,建立首席科技特派员制度,定期开展学术和经验交流,开展科技特派员致富带头人评选活动,推动科技人才服务基层与创新创业。

四、整合科技资源,着力培育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产学研结合的县域科技创新体系以及企业、行业、社会“三方”区域创新体系。要通过整合优质科技资源,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强政策扶持引导等多项措施,着力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持续创新能力强、经营管理水平高的创新型科技企业和企业技术中心,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我县新兴技术产业发展。在行业和区域创建各类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联

盟,引导和带领区域和行业整体创新能力提升。通过丰富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和完善“三级” 科技服务体系等,努力为社会提供公共科技服务。

五、强化智力支撑,着力培育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针对制约我县工业和农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进一步整合资源,务实开展科技人才培训。一是加强对农村乡土人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培训。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需求送培科技人才到大专院校进修或邀请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进行“现场培训”等活动,提高农村科技人才的科技水平。二是加强对民营科技企业的科技人才培训。依托科技项目,特别是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的科技项目,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立足实践进行培训,通过项目实施完成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企业科技人才的技术水平。三是加强对科技管理人才的培训。通过对科技管理人才培训,提高其科技管理与服务水平,使科技管理工作走向正规化、专业化,为科技发展搞好服务。今年继续选派10名以上的各类优秀人才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修培训。

六、立足资源优势,不断拓展科技交流合作领域

一是围绕我县传统产业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全面推进与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省畜牧科学院等院校在新型化工、能源、建材、特色效益农业等产业的全面合作,在矿山安全生产、矿产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兴文山地乌骨鸡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二是根据企业产品特点、技术支撑需求及发展方向,引导企业与相关院校所进行对接,共建研发中心,使企业成为高校院所紧密型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三是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产业化程度强、能尽快实施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四是全面贯彻落实省、市科技进步奖励大会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组织开展科技进步成绩突出通报活动,对我县科技进步有突出贡

献的企业和科技人才进行奖励,努力营造支持创新、鼓励创造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培育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七、坚持突出“三性”,不断拓展科普宣传服务平台

坚持突出科学技术普及的群众性、社会性和经常性,以编制《兴文县“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为契机,在抓好“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等经常性科普活动的同时,加大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力度,大力开展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组织广大青少年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中科协Ⅳ科普大篷车”、《科技大观园》电视专题栏目、“石海科技网站”宣传平台的作用,普及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结合科技特派员行动、科技项目实施、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等工作,努力提高科技普及覆盖率。

八、积极宣传引导,不断拓展知识产权战略内涵

大力宣传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及《四川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企业主体作用,着力提高我县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能力,提高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工作能力。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进机关、进企业、进社会活动,开展好“专利宣传月”和“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普及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围绕我县重点企业、科技型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促进行动,推动企业加强知识产权工作领导、设立机构、配备人员、建立制度、落实经费。引导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创新成果向企业转移,推动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应用和产业化。继续开展专利资助与奖励工作,鼓励发明创造,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

篇2:加快科技创新 力促转型升级

作者:李小毛 文章来源:桂阳统计局 点击数:55 更新时间:2012-7-18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桂阳县域经济一直处于全省领先地位,连续7年保持全省前20强,2011年进入全省前10强列第9位,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功不可没。2011年,全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7亿元,同比增长14.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2.2%,拉动经济增长5.1个百分点。

一、桂阳服务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一是增长速度稳,总体规模大。相对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来说,服务业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抗风险性,因此服务业增速比其他行业增速显得比较平稳。2007年至2011年,桂阳GDP年均增长14.7%,其中:2008年增长9.6%,2009年增长17.6%,2010年增长16%,2011年增长15.7%。服务业年均增长14.9%,其中:2008年增长15.4%,2009年增长15.4%,2010年增长15.9%,2011年增长14.3%。2008年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冲击较大,致使GDP仅增长9.6%。数据表明,2007年至2011年期间,GDP增幅极差达到8个百分点,而服务业增幅极差仅为1.6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保持快速平稳增长态势,显示出服务业相对较强的稳定性和抗风险性。2011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7亿元,比2007年约番一翻;占GDP比重为33.5%。

二是对经济增长贡献高,对就业贡献大。服务业具有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吸纳劳动力强等优越性,因此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高、对就业贡献大。2011年,桂阳GDP增长15.7%,其中服务业拉动全县经济增长5.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2.2%;服务业完成各种税收6.05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55.6%;服务业企业吸纳从业人员17.38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33.4%,其中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吸纳从业人员7000人,同比增长5%。

三是服务业市场主体快速扩张,服务业投资升温。随着城市的扩容提质,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服务类消费需求日益增长,助推服务业市场主体快速扩张。2011年年末,全县登记注册的服务业私营企业368户,比上年末增加72户,占全部登记注册私营企业户数的63.2%;登记注册的服务业个体工商户9776户,比上年末增加1542户,占全部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的93.5%。随着市场主体的快速扩张,服务业投资快速增长。2011年,服务业完成投资 60.85亿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50.7%,同比增长36.7%,增幅比全部投资快0.1个百分点,上年同期提高6.2个百分点。

四是服务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近年来,全县上下大力实施转方式、调结构,力促经济发展转型,通过实施提质改造与加快培育并举的措施,桂阳传统服务业焕发活力,新兴服务业加快成长,服务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2011年,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和知识技术含量的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批发、信息传输、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科研等)增加值17.83亿元,同比增长14.6 %,比服务业平均增幅快0.3个百分点。现代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物流业等新业态快速发展,成为推动全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发展速度不快,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下降。2007年以来,除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服务业增速高于GDP增速外,其他年份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速度均低于GDP增速,其中2009年低2.2个百分点,2010年低0.1个百分点,2011年低1.4个百分点。相对于工业增长速度,服务业增幅更显缓慢。2009年至2011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比工业经济增速分别慢9.9、6.1、6.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下降。2008年为37.3%、2009年为38.1%,2010年35.3%,2011年33.5%,呈逐年下降趋势,二产业比重则逐年上升。经济发展规律揭示,一个地方的第二产业大规模发展,工业实现的收入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且金融、保险和流通服务业快速发展,广告、咨询等中介服务业、房地产、旅游、娱乐等新兴业态开始出现,表明这个地方的经济已进入工业化阶段,并逐步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迈进。

二是结构不优,现代服务业所占份额小。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市场经济领域拓宽,桂阳现代服务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相对于发达地区来说,桂阳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滞后,居民富裕程度与先进县市有较大差距。2011年,桂阳城镇化水平为37.73%,比长沙县(51.9%)低14.2个百分点,比资兴市(57.1%)低19.4个百分点;人均GDP桂阳为28690元,比长沙县(80356元)少51666元,仅为长沙县的35.7%;比资兴市少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桂阳为18139元,比长沙县(24038元)少5899元,比资兴市(18984元)少8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桂阳为8655元,比长沙县(14237元)5582元,比资兴市(8966元)少311元。城镇化水平和居民收入的相对滞后必然影响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2011年,桂阳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3.5亿元,同比增长9.7%,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0.1%,占GDP的比重仅为6.8%;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的比重为1:4,与先进县市差距较大。

三是企业规模偏小,提质改造资金投入不足。2011年,全县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不包括商贸和房地产企业,下同)实现营业收入3.47亿元,同比增长30.3%,远低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7.5%的增幅;全县39家限上服务业单位,户均从业人员27人,比规模工业少146人;户均收入888万元,仅为规模工业的3.4%。其中亿元收入以上的单位仅2家,占全县服务业单位的5.1%。年末服务业单位户均拥有资产9134万元,增长16.3%,比规模工业少5815万元。限额以上服务业单位规模不大,缺乏有实力的领军企业和单位,且企业提质改造资金投入不足,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三、促进发展服务业的几点建议

科学发展服务业,积极开发新的服务渠道和服务产品,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扩大服务消费规模,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可以有效减少经济增长对资源的消耗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对于推动桂阳“两型社会”建设和实现“加快追领发展、建设幸福桂阳”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以政策扶持为前提。目前,桂阳服务业发展速度不快,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偏低,与全国、全省、全市的平均水平有一定差距。因此应进一步转变观念,高度重视服务业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把加快服务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努力营造服务业蓬勃发展的局面。要充分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及县委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一项重大而长期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有关部门要就服务业用地、用水、用电、用气、用热,提出具体政策措施,使服务业在资源要素的获得和使用上享受与其他产业平等的政策待遇。

二是以资金支持为保障。贯彻落实国务院政策,加大政府投入,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此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项目通过股票上市、企业债券、项目融资、产权置换等方式进入境内资本市场进行市场融资。鼓励各类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对重点服务业项目开展业务;县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担保资金用于扶持发展重点服务业项目。

三是以人才培育为关键。服务业的发展竞争很大的一方面可以说是人才和技术的竞争。因此要抓紧制订和实施引进、培养服务业人才计划。坚持培训与引进相结合,鼓励现有的各类服务业重点企业实施干部、员工培训工程和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提升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引进职业经理、信息技术、现代物流、商业会展、旅游服务、饭店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在人才引进上,可以采取高薪聘请、给予落户资助、优先推荐各项荣誉、破格评定技术职称等方式,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积极与大专院校和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合作,走校企联合办学之路,抓紧培养、培训各类专业人才,壮大我桂阳服务业人才队伍。

篇3:加快科技创新 力促转型升级

一、自治区开发区发展现状

(一)开发区概况

经过2003年国务院对全国开发区的清理整顿和2006年我区对开发区的清理整顿,经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审核、列入国家开发区公告目录的开发区共有45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6个,自治区级开发区39个。近几年,自治区又新增了一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开发区,截至2013年底,我区各类开发区总数已达到122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9个、自治区级开发区62个、盟市以下级各类园区51个。71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开发区中,边境经济合作区5个、出口加工区2个、高新技术开发区2个、工业园区类经济技术开发区62个。2013年建成区面积18万公顷,入园企业1.2万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6万亿元,对全区贡献率达到69.4%;上缴税金754亿元,对全区贡献率达到35.06%;从业人员122万人,占全区就业人数的9.5%。基本形成了以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开发区为主体、盟市和旗县级各类工业园区为补充的战略架构。

(二)我区现行开发区管理体制

开发区是改革开放的创举,1984年国务院批准在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第一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设立开发区的初衷是利用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到中国落户。作为一个带有试验性质的对外开放经济区,自然不具有一级政府的权力。2007年国务院《国家级开发区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写道:“国家对国家级开发区实行特别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赋予其相应的管理体制创新试验权”;在具体的管理体制与职能上,征求意见稿写道:“国家级开发区实行管理委员会的管理体制。管委会作为所在省或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代表所在省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级开发区实施统一管理。”

但是《国家级开发区管理条例》几经征求意见最终没有出台。目前自治区各类开发区大部分采取成立管委会模式,管委会作为政府派出机构,其主要职能是经济开发规划和管理,为入区企业提供服务,还拥有一定的行政审批权,主要负责人由政府派出。开发区实施封闭式管理、一站式服务。

(三)开发区的设立和升级

2006年开发区清理整改后,严格明确两级审批制度。即开发区设立、扩建、更名必须严格实行国务院和省(区、市)政府两级审批。国务院各部门、省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以及省级以下各级人民政府均不得自行审批设立和扩建开发区。盟市以下政府不具备开发区审批权。

国家级开发区设立和扩区的程序:由省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土地管理部门、建设管理部门和环境管理部门提出初审意见,符合条件的报国务院审批。

自治区级开发区设立、更名、扩区的程序:经盟(公署)、市政府向自治区政府申请,自治区政府征求发展改革委、经信委、国土资源厅、住建厅、环保厅的意见(边境合作区还需征求商务厅的意见,科技园区还需征求科技厅的意见),由自治区政府批复。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由盟(公署)、市政府上报自治区政府,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经自治区政府上报国务院请求批复。

开发区设立、升级依据:内政发[2011]5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承接产业转移发展非资源型产业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工业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园区扩区升级,对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专业化工业园区申报升级为国家级园区,享受国家级开发区管理权限和政策;对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专业化工业园区批准为自治区级园区,享受自治区级开发区管理权限和政策”。2011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21号)提出“支持具备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这两个文件是自治区新增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开发区主要依据。

(四)开发区实施目录管理

经过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要列入中国开发区目录管理,定期向社会公布全国各级各类开发区的名称、区位、面积、主导产业,凡不在管理目录的开发区都是未经国家确认的。例如自治区政府新批准的23个开发区、4个更名的开发区均不在国家管理目录之列。

二、我区开发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

据统计,全区122个开发区中,主导产业以化学工业为主的48个,冶金工业为主的34个,建材工业为主的19个,机械装备制造业为主的18个、农畜林产品加工业为主的23个、生物制药业为主的10个。各盟市在煤焦化、煤化工等产业领域,竞相布局建设同类产业园区,导致资源低效配置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凤毛麟角

1992年以来,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自治区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在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舞台上跳着独舞,营业收入虽然超千亿,但是高新技术产业收入不足50%。呼和浩特金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刚刚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还未形成规模。其他开发区虽有部分高新技术产业,但是规模小、比重低、研发能力弱。

(三)东西部发展不平衡

自治区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也拉大了东西部之间开发区发展的差距。71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开发区,西部地区44个占60%,东部区只有27个。2013年全区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的开发区33个,西部地区21个,占63%,东部区只有12个。最具代表性的呼包鄂区域,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开发区营业收入达到6440亿元,占全区开发区的52%;上缴税金403亿元,占全区开发区的61%以上。

(四)园区建设和城镇化结合不够

一些开发区远离城市,园区基础设施与城镇公共基础设施不能共建共享,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浪费巨大。园区企业由于远离城市,面临招工难、留人难等问题。同时,许多城市新区缺乏产业、服务业、教育支撑,出现“空城”、“睡城”现象,工业化和城镇化脱节情况严重。

三、加强开发区管理的措施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全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讲话提出,开发区要实现“四个转变”,即由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转变、由硬环境见长向软环境取胜转变。汪洋副总理提出的“四个转变”,为开发区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已迫在眉睫。

(一)管理体制改革

随着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和政府管理权限的进一步下放,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将进一步转变管理职能,减少行政干预,强化市场管理职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建立市场配置资源的管理体系。

(二)强化规划宏观指导

政府对开发区进行规划指导和协调。自治区统一确定开发区的规划体系,规范规划编制原则,指导各开发区完善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

(三)促进东西部平衡发展

充分发挥自治区沿黄沿线经济带重点产业龙头作用,带动东部非资源型产业发展。发挥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效益,通过重点建设35个产业园区,夯实基础设施,缩短东西部之间发展差距,实现非均衡发展向协调发展转变。同质产业园区进行资源整合,实现跨区域协调发展、防止恶性竞争。

(四)建立开发区综合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制度。通过考核评价进一步提高开发区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建立开发区统计制度,包括开发区开发程度、产业集聚度、单位土地投资强度、产出率、经济效益、土地利用集约率、资源环境保护等指标。

(五)设立开发区的奖励基金

实施开发区动态管理,对发展突出的开发区可按标准自然升级,省级开发区可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盟市级及以下工业园区可设立为自治区级开发区。设立专项资金以奖代投,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和帮助开发区健康发展。对长期经济效益不好、管理不善的开发区提出警告,限期整改;对开而不发、圈占土地的开发区予以退出。

(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篇4:以创新驱动 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业大国,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发展受资源、环境的约束进一步加强,工业大而不强的问题还很突出,同时随着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以及信息化的全面推进,我国产业发展进入了加快转型升级的新阶段。转型就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向创新驱动转型、绿色低碳转型、智能制造转型、服务化转型、内需主导及消费驱动转型;升级就是全面优化行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提升,实现由传统工业化道路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是我国工业有效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促进经济社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的迫切需要,也是缓解资源环境约束、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客观选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如果行动迟缓,不仅资源环境难以承载,而且会错失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纵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产业发展仍具备不少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一是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重心加速向亚太地区转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本、技术和人才等高级生产要素,有利于我国企业和产品加快“走出去”,融入全球经济。二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依然牢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蕴藏着巨大的需求潜力。经济发展的传统优势依然存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提高,社会资金比较充裕。三是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将带来新的机遇。当前世界正处在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前夜,虽然各方的认识还不一致,但可以肯定的是,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一轮产业革命,我们与西方国家在许多领域几乎处在同一起跑线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抢占发展制高点的机会。

同时必须看到,我国产业发展还面临一系列新的风险和挑战。一是世界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和潜在风险加大,经济低迷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常态,外需萎缩短期内难以根本好转。二是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更趋激烈,各国围绕资金、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的争夺更加激烈,发达国家纷纷推行“再工业化”、产业回归和扩大出口战略。三是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我国经济发展内部条件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传统比较优势弱化,经济发展已开始迈入平稳增长期,潜在增长率下滑。四是企业生产经营环境进一步趋紧,劳动用工成本、土地成本、融资成本、能源和原材料成本持续攀升,环保和节能减排压力增大,今年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仍将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面对产业发展新阶段、新任务,以及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走中国特色工业化、信息化道路,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特别是要着重落实好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推动发展向更多依靠科技进步、更多依靠管理创新转变。在这方面,今年工信部将大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指导意见,组织实施好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努力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抓好“核高基”、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装备制造等科技重大专项。组织实施好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支持和促进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扎实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制定石化化工、机械等19个行业和工程建设、节能综合利用、安全生产3个综合性领域的技术标准体系。

二、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着力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按照“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要求和“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思路,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引导产能过剩行业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压缩、整合过剩产能。研究制定促进企业做优做强的政策措施,鼓励优势企业在做大的基础上进一步做优做强,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品牌经营水平高、管理卓越、社会形象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执行环保、能耗标准,完善政策措施,建立长效机制。

三、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协调落实专项资金预算规模和支持项目,推动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探索建立企业减负长效机制,开展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促进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四、大力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发展

开展节能与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强化工业节能降耗工作,加强节能减排重大技术示范推广,深化“两型”企业建设,围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再制造产品推广等重大领域,抓好试点示范、重大工程建设、政策措施完善等工作。实施工业质量品牌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推进轻工、纺织等行业品牌建设和食品企业诚信建设,提升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继续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引导企业提升质量管理和品牌培育水平。

五、大力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围绕智能工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实施两化深度融合创新推进专项行动,推动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继续推进两化融合试验区工作。

企业是工业转型升级的主体,也是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没有企业群体的转型升级,整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无从谈起。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关键是要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落实十八大确定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在于企业。实现创新驱动战略,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对企业管理创新提出了新要求。企业家要富有创新精神,要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塑造创新的机制和文化,营造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尊重人才”的创新氛围和环境,不断组织实施创新活动。

一是加强技术创新,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道路。核心技术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的重中之重。与跨国公司相比,我国企业普遍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过多依靠引进国外技术形成的“竞争优势”很容易被模仿和复制。要不断加强技术储备和开发,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投入、研发、转化、应用机制,加快突破一批重大核心关键技术,培育一批高附加值的尖端产品,打造一批国际知名的高端品牌。

二是加强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管理精细化和现代化水平。没有世界级的管理水平,就不可能造就世界一流的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在管理信息化、基础管理、风险管理、管理能力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必须把管理和技术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既要重视技术创新,也要重视管理创新。要充分发挥管理创新对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发展质量的促进作用,不断缩短企业的内部管理链条,增强集团在战略管控、投资决策、财务管理、资本运作、人才管理等方面的控制力;认真梳理企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点,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

三是加强机制创新,提高企业发展活力和竞争力。面对市场竞争格局和体制环境的深刻变化,对于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体制机制的创新。要加快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尽快形成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妥善处理培育壮大主业与放开搞活辅业的关系,集中有限的资源,真正做到主业突出,资产优良,发展壮大企业的核心能力;不断完善企业自身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进行创新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篇5:加快科技创新 力促转型升级

当前,中国造纸工业正进入深刻调整期。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关键之年。在新的一年里,造纸行业要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造纸行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新的一年,造纸行业要在理性、客观分析增速放缓的原因的基础上,要适应增速放缓这一外环境,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上来,把立足点放在加快数量主导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上。

要把产品结构调整、推进产品高端化、围绕“功能化、轻型化”开发新产品作为重中之重。

要积极应对生产要素成本不断增加,环境、资源、能源约束日趋增加的挑战,要集中力量全面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实现资源、能源、资本、土地、资金等要素最优组合,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要把化解部分产品产能过剩作为重要任务。对产能基本平衡的造纸行业,对部分产品产能过剩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要把“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创新”作为化解产能过剩的根本出路。

要大力实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科技创新型”发展战略,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清洁生产。加快绿色纸业目标的实现。

篇6:加快科技创新 力促转型升级

广东物资集团公司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国资委的直接领导与关心支持下,按照“主业经营集约化、汽车贸易连锁化、金属贸易网络化、物流服务现代化、经营管理信息化、流通服务产业化和资产证券化”要求,确立了未来的发展战略,创新经营模式,着力加快转型升级,有效地增强了集团的行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011年集团公司真抓实干,在去年市场经济环境严峻复杂的条件下,公司逆境而进,业绩逆市而上,成效显著,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36亿元,同比增长22%;利润3.07亿元,创历史新高,较好地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广泛调研,科学论证,确立未来发展战略

2010年底,集团领导班子以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己任,审时度势,抓紧制订和确立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公司聘请华南理工大学专家组,多次召开规划研讨会,与集团顾问共同探讨,广泛征求广大干部职工的意见,凝聚集体智慧,经过几个月的调研论证,提出了广物“12366”中期发展战略,即:力争在今后五年内实现销售额翻一番,利润总额翻两番的一个远景;培育两个上市公司;完善资本运作、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三个平台;不断做大做强汽车、金属、煤炭、石油化工、再生资源、商业地产六大主业;形成人力资源、财务资金、投资、风险防控、长效激励机制、审计纪检监察六大管理系统。并对照国内外标杆企业,制订了集团“十二五”战略规划。集团“12366”发展战略和“十二五”战略规划,得到集团上下的高度认同和积极实践,为打造销售上千亿的企业、建设幸福广物,经营模式的创新与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和描绘了蓝图。

二、创新经营模式,加快科学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

流通企业单纯靠赚差价获取利润的做法已失去竞争力。按照“12366”发展战略,我们以贸易为平台,注入服务、金融、物流、电子商务等元素,从过去的“一买一卖”做法向“贸易+金融+物流+电子商务”模式转变,从而实现了贸易链的延伸。形成了价差、利息差、汇率差和增值服务等多种收入的叠加,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创新经营模式和赢利模式,促进企业大发展。

一是紧密与银行、央企、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关系,建立了宽阔、坚实的经营网络。背靠银行、央企、行业龙头企业和政府,加强银企、企企和政企的战略合作,谋求更大发展空间。集团与中行、工行、建行等多家银行开展银企合作,增强了集团的信用程度,不断提升了集团品牌影响力。集团与中国五矿、中国诚通、中国建材等4家央企和11家钢铁公司,签订战略协议,建立战略合作联盟。与佛山南海九江镇政府战略合作,举办“广东金属物资市场九江钢材城”开业和第三届华南金属论坛大型活动,集团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集团加大与银行和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不但扩大了集团在行业和社会上的影响度,更为经营业务的拓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是积极“走出去”,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全面优化进口煤供货商体系,在省内外布点创造效益,构建国内外两种资源互为补充调节的资源体系,提高源头掌控能力。除已在日照港、京唐港、大丰港及阳江港等粤东粤西设点外,还新增省内广州港西基、正兴,省外秦皇岛、天津港、安徽及江西等网点,全年销售煤炭700万吨,其中省内外网点销售同比增加68.5%,国内煤炭业务同比扩大126%。林产工业公司以“公司+基地”模式出口松香,与外国客户签定长期合同,打签单与供货时间差,松香出口连续6年规模和出口量位居全国第一。

(二)完善营销“三大体系”,夯实企业做优做强基础。

一是着力完善网络营销体系,做大汽贸连锁网络。紧抓“后市场”发展机遇,形成新车销售与“后市场”齐头并进的格局,降低了对新车销售市场的依赖程度,提升了对整个汽车市场的控制力,广物汽贸进入了新的上升通道。积极开拓国内二、三线城市,设立汽车销售专卖店。2011年在广东、福建、广西、湖南等四省新建或收购专卖店29家。目前广物汽贸已在全国拥有汽车专卖店160家。广物汽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44.8亿元,增长8.7%,在去年全国汽贸市场长期低位的环境下,逆市而上,创历史新高。

拓宽金属市场网络。去年在国内新增金属销售网点30个,扩大了规模,增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2011年集团钢材、铁矿石销售量增长了33%、155%。集团回收公司抓经营业态促经营模式转型,销售收入、利润增长10%、22%。集团建材公司与北新建材、安徽池州开发区等签订战略协议,使销售面辐射到太原、石家庄、连云港等地,销售收入增长52%,利润大幅提升。

二是着力完善终端配送体系,扩大终端客户群。集团借鉴浙江、天津等物资集团的经验,开展把每块钢板送到客户手中的服务活动。要求每个业务员都对接几个客户,利用信用评价体系把握好客户动态,培育一批忠实优质的客户群,让客户感受到广物一流的产品、配送和服务。提高终端客户比例,积极参与重点工程、地产、基础设施等大项目材料供应,发展一批有实力的终端客户,拓展建筑材与工业材相结合的终端网络。集团进出口公司优化客户结构,与工厂、灌桶商建立持续供销关系,终端客户比例已占总量的90%。

三是着力完善延伸服务体系,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汽车经营服务水平,开展新车销售、旧车交易、租赁、检测维修、配件用品、评估拍卖、消费信贷、拆检定损、国际贸易、车管服务等业务,广物汽贸服务利润已占总利润的50%。利用香港公司开展金融延伸服务,满足集团金属、煤炭板块公司开证需求,赚取价差、息差和汇差。创新广东金属物资市场、鱼珠木材市场、九江鱼珠木材市场、电器市场和茶叶配送中心等现代专业市场服务,延伸服务链,提高服务经济效益。创新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发展。推进供应链系统集成、资金和财务连通、财务业务一体化、协同办公应用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

三、打造资本运作、物流服务两个“引擎”,增强发展动力

一是创新资本“引擎”运作,着力推进汽车板块整合改制。去年集团抓住机遇,以广物汽贸为主体,将集团内部9家经营汽车贸易的单位进行整合,组成汽车板块。在几个月内通过无偿划转优良资产、清理和剥离不良资产、解决职工代持股等问题,明晰了产权,形成了规模优势,强化内部控制,实现了集约管理资源。与此同时对组织资产结构、人力资源关系等要素进行优化。广物汽贸股份有限公司于去年进行了挂牌,为下步上市创造了有利条件。广物汽贸股份的成立,统一了经营管理、营销模式和市场开发,提升了汽车板块的核心竞争力,板块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广物汽贸股份有限公司的改制,作为集团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成果,标志着集团向资本市场迈出了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一步。

二是创新物流“引擎”发展,着力打造南北呼应物流网络。为推进物流基地的优化,集团制定了中长期物流基地建设发展纲要。发展纲要提出,要加快整合并提升现有以广州为中心的物流基地建设,建立覆盖珠三角、环渤海、长三角等南北呼应的物流网络,构建水路、陆路、铁路联动的现代化物流服务新格局,为集团发展创造更大更好的内外贸条件提供依据。2011年起动了东莞中堂、南沙港、唐山市和南海九江等多个物流项目的建设,为集团物流基地南北概念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集团开展金融物流、物流配送等增值服务,调整优化经营客户结构,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去年集团物流板块总体效益稳中有升,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利润增长147%。

四、创新企业管理模式,严控经营风险,确保科学稳健的可持续发展

集团在开拓创新经营模式的同时,在经营管理方面也积极创新,做到既开拓创新,又稳健运行,严格规避市场、法律和资金等风险,有效控制经营风险,去年以来集团未出现重大经营失误。

一是创新资金管理,用好用活资金。充分发挥集团结算中心作用,资金结算量超过2000亿元,较上年度同比增长33%;归集大账户平均余额15亿元,增长45%,资金归集率达90%,高效顺畅的资金管理促进了经营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是实行财务经理委派制,加强财务管理。实施财务经理委派制,由集团对派驻各成员单位财务经理进行选拔任命,集团与其签订劳动合同,薪酬和福利由集团统一发放,年终由集团对其考核。财务经理日常工作在二级公司进行,由集团财务部对其进行业务管理和指导。进一步提高了集团的财务管理水平。

三是改革激励机制,调动积极性。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加强薪酬管理,强化对成员单位的收入分配指导,制定实施《成员单位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做好对成员单位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干部员工的积极性,鼓励大家干事创业,为广物多创经济效益。

四是加强巡视监管,确保廉洁从业。审计、内控、监事、财务监督、效能监察等管理与监督手段多管齐下,加强对事前事中事后巡视监管,强化对经营中重要或敏感环节的检查监督。完善了企业纪委书记联席会议制度,实施“审计、监事、纪检监察”三位一体模式,强化综合监督检查。突出抓好对企业一把手的教育监督。在鼓励以经营效益和业绩论英雄的同时,倡导廉洁从业,确保企业风清气正。

篇7:加快转型升级[最终版]

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 黄华华

各位代表:

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超强台风、特大暴雨洪涝、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和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省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大力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扎扎实实惠民生,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办好了一系列喜事,办妥了一系列难事,在科学发展轨道上迈出新的可喜步伐。2010年和“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4547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是2005年22557亿元的2倍,先后超过新加坡、香港和台湾。人均生产总值达46821元,折合近7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地区行列,在2007年提前三年实现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总收入达11842亿元,增长30.8%,是2005年4432亿元的2.7倍,年均增加1482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516亿元,增长23.8%,是2005年1807亿元的2.5倍,年均增加542亿元。金融运行平稳,2010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82019亿元、51799亿元,均比“十五”期末增长1倍以上。

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加快实施“新十项工程”,大力推动“广货全国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完成58360亿元、年均增长17.6%,2010年完成投资16113亿元、比上年增长20.7%。省重点项目投资五年完成1302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15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年均增长17.1%,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000亿元,比上年增长36.5%,是2005年的3.4倍。强化煤电油气运和重要商品的综合协调,加强价格调控监管,价格总水平和价格秩序保持基本稳定。

进出口和利用外资平稳增长。发挥外经贸政策集成效应,联手港澳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着力拓市场、优结构、促平衡。2010年进出口总额达78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4%,五年年均增长12.9%。其中出口总额达45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3%,年均增长13.7%,占全国份额保持稳定。五年累计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906亿美元,新增外商投资企业3.5万户。

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2010年农业增加值2287亿元,比上年增长4.4%,五年年均增长4.1%。粮食生产连续7年丰收,“菜篮子”产品持续增加。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建设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21个、省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20个、现代标准农田500万亩,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从48%提高到53%。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1.5万家,带动农户549万户,户均增收1985元。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在全国率先实施食用农产品标识管理,65个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林业产业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全面提速,涉农保险扎实推进。

(二)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第二,有效专利总量、发明专利授权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中国专利奖金奖数及获奖总数均居全国首位,成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2010年我省35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创历年之最。广晟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正式成为国家标准并纳入国际标准体系。省部省院产学研合作深入推进,散裂中子源、超级计算中心、云计算平台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全国64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万多名专家在我省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1.5万多项,五年累计实现产值8131亿元、利税1223亿元。全国首个国家级区域专利信息服务中心落户我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3万亿元,是2005年的2.5倍。国家级高新区新增3个,总数达9个,居全国第一。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由2005年的1.12%上升到1.8%,技术自给率由45.4%上升到65%。全面启动质量强省活动和省政府质量奖评审,38个国家级质检中心落户我省,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3860项。商标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新增一批以两院院士、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为代表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进12个高水平创新科研团队和15名科技领军人才。率先开发工业设计师等260个新职业工种,成功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和工业设计大赛。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坚持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以500强项目为引领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产业高级化趋势明显。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5.0∶50.4∶44.6。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47.2%,初步形成装备制造“海陆空”全面发展格局。汽车整车生产能力达140万辆/年,轿车产量居全国第二位。龙穴造船基地30万吨自主知识产权超大油轮出坞,首台国产百万千瓦级核电反应堆压力容器在南沙下线,广东明阳大功率风电机组投产,广州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检修基地、江门南车轨道交通修造基地开工建设,珠海中航通用飞机制造、阳江核电项目顺利推进。沿海石化产业带布局基本形成,炼油能力达4550万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在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高技术服务等领域建立12家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合作引进和自主建设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照明产业迅速发展。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已推行联盟标准168项,省级专业镇达309家,省市共建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基地7个,传统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51个。金融、商务会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总部经济等发展迅速,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56%。金融业增加值达2493亿元,保险业保费总收入近1600亿元,分别是“十五”期末的3.7倍和3.2倍。上市公司总数达312家,居全国首位。文化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增加值占全国1/5强。率先试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旅游业总收入近4000亿元,旅游创汇120亿美元,居全国第一。

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有效。强化节能减排问责,积极实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预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等约束性指标如期完成。五年共淘汰落后钢铁产能1275万吨、水泥产能5782万吨,关停小火电1221万千瓦。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清洁电源占省内电源装机总容量的34%,核电已建和在建装机容量均居全国第一。加强污染减排设施建设,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城乡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1739万吨,是2005年的2.8倍,占全国1/8;全省火电脱硫机组容量是2005年的8.5倍,12.5万千瓦以上燃煤火电机组全部安装脱硫设施。

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建设成效显著。亿元生产总值增长消耗新增建设用地由2005年的129亩降到56.5亩,降幅达56%;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由1.22亿元/平方公里提高到2.37亿元/平方公里,升幅达94.3%。五年开发补充耕地150万亩,是之前10年的总和,连续1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可满足今后10年耕地占补平衡需要。“三旧”改造成效突出,近三年投入改造资金超过1900亿元,完成改造项目1800多个,涉及面积约9万亩,节地率达42%。

(三)努力推动珠三角一体化和东西北地区跨越发展,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珠三角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制定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的决定和五个一体化专项规划,出台推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指导意见和“四年大发展”工作方案。以广佛同城化为示范,加快建设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推动各市交通对接、年票互认、环境联治、规划衔接。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实现部省合作、进展顺利,广佛、广珠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公交IC卡实现五市互联互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明显下降,区域整体实力增强。

东西北地区发展加快。粤东临海工业、特色经济发展提速,粤西临港工业、重化工业建设大步推进,粤北山区绿色崛起势头良好。东西北地区多数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提高到21.2%。

“双转移”成效显著。以竞争方式安排资金扶持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加大合作共建力度。预计34个省产业转移园协议入园项目达2000个,协议总投资约4500亿元;2010年实现产值1850亿元,比上年翻番。率先实施“一户一技能”等农村劳动力技能免费培训普惠制度,创新积分制入户等吸纳技能型农村劳动力新机制,五年培训312万人,转移就业558万人。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大跨越。五年新增轨道营运里程777公里、高速公路1695公里、港口货物通过能力4.6亿吨,武广客运专线建成营运,厦深、贵广等铁路建设加快推进,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布点建设一批骨干电源电网项目,新增电力装机3080万千瓦、天然气供应量77亿立方米。基本完成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加固达标江海堤围5151公里,除险加固病险水库4632座,乐昌峡水利枢纽等重点水利项目加快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基本建立,防灾减灾成效明显。

宜居城乡和生态环境建设卓有成效。21个地级以上市饮用水源水质全部达标,空气质量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珠三角建成全国首个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大力推进绿道网建设、村镇整治等,珠三角2372公里省立绿道网全线贯通,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到12.5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70%。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2.1万个村庄编制了规划,完成9.1万户贫困农户危房改造,解决1041万农村居民和18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农村改厕101万户。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连续6年下降。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扎实有效。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合理配置扶贫资源,强化扶贫责任,共落实帮扶资金37亿元,扶持发展集体经济项目1.1万个,被挂扶贫困户有42.2%共15.6万户、69.3万贫困群众达到脱贫标准。在全国首创“扶贫济困日”,筹集善款30亿元。

对口援建取得重要成果。圆满完成对口援建川甘两省“四县一区”任务,全省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资金156亿元,共完成援建项目867个。新一轮对口援藏援疆工作开局良好,对口支援广西、贵州、三峡库区工作扎实有效。

(四)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系进一步完善。

经济特区再创发展新优势。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总结和谋划部署特区工作,进一步明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科学发展新路的思路和举措。深圳、珠海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汕头经济特区加快创新发展,掀开特区发展新篇章。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省级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深圳、阳江、顺德等地大部门制改革成效明显。完成省政府第三、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1500多项,占总数一半以上。富县强镇和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有序展开。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并启动试点。省以下财政体制调整、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试点、生态激励型财政政策和竞争性分配改革取得新进展。省属政府投资非经营性项目全面实行代建制,出台实施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启动建设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商业银行改革重组基本完成,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加快发展。水、电、气等资源能源价格进一步理顺,污水、垃圾处理收费等环境价格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教育、医药、交通等民生价格改革继续深入。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初步形成大文化行政管理格局。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华侨农场改革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共同发展。国有企业发展活力和控制力、竞争力、影响力增强,预计2010年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5万亿元,省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6000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96%和62%,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超过100%。民营经济发展加速,预计增加值、税收、吸纳就业人数分别达19000亿元、2600亿元、2200万人,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涌现出粤电、交通、华为、美的、广汽等一批资产或销售收入超千亿的大型骨干企业集团。

外经贸战略转型步伐加快。外贸结构不断优化,一般贸易出口占全省出口比重由2005年的22.4%上升到32.9%,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分别达69.7%、38.7%。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成效显著,对东盟、拉美、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出口年均增长都超过20%。利用外资水平提升,世界500强新设企业项目206个,服务业吸收外资占比提高近19个百分点。“走出去”步伐加快,新增境外投资企业1364家、协议投资84.5亿美元。加工贸易加快转型升级,有2414家企业实现不停产转型,深加工结转总金额1050亿美元,带动国内配套产业产值5300亿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和口岸通关模式改革全面推进。

粤港澳台合作迈上新台阶。实施CEPA和服务业对港澳开放先行先试措施,签署实施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编制完成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与港澳联合编制完成共建优质生活圈专项规划。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深港西部通道建成通车,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速铁路等加快推进。横琴新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建设顺利。成功举办“台湾?广东周”活动,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创业园建设成效明显。泛珠合作继续深化。

国际交流合作更加紧密。圆满完成参与上海世博会任务,广交会、高交会、国际咨询会、中博会、留交会、外博会、中国(珠海)航展、侨博会等国际性大型活动创新发展。驻穗领事机构增至39个,国际友城突破100对。全面拓展与东盟、东北亚、欧盟、北美、中东等地区的战略合作,与新加坡等国建立合作或对话协调机制。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加快。

(五)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谐广东建设迈出新步伐。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率先编制实施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五年共投入改善民生、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财政资金9673亿元,年均增长22.3%,财政对民生投入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从40%增至57.2%。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23898元和7890元,比上年增长10.8%和14.2%,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3.15∶1缩小为3.03∶1。最低工资水平平均提高73.3%。汽车等高档耐用消费品普及率大幅提高。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五年新增城镇就业98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企业人文关怀得到加强,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

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稳居全国首位,社保基金累计结余3553亿元,约占全国1/7。224.6万符合低保条件的城乡居民实现应保尽保。养老保险实现省级调剂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省级统筹,养老保险关系省内转移顺畅。在36个县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广州、珠海、梅州等7市实现农保制度全覆盖。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快发展。实施住房保障近20万户,城镇“双特困”居民住房保障水平有新提高。

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建成有一定规模的文化广场5000多个、农家书屋1.2万家、城乡社区文化室1.6万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有效推进,城市电影发行放映业在全国领先。省博物馆新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广东科学中心、广州大剧院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建成开放。涌现一批有重要影响的精品力作,每年获国内外重要艺术奖项100余项。成功举办国际旅游文化节、文博会、国际漫画节、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等重大文化节庆活动。对外文化交流活跃。“开平碉楼与村落”、“中国丹霞”成功申报世界遗产,粤剧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创新性完成“南海I号”整体打捞工程。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梅州入选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大发展。

教育、卫生、体育、人口计生等事业繁荣发展。学前教育不断优化,三年入园率达82.5%。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毛入学率均达到100%。提前一年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毛入学率达86.2%,五年提高28.7个百分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珠三角职业教育基地建设扎实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年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居全国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2%提高到28%。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基本解决,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稳步推进。卫生资源总量适度增长,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和卫生事业整体水平居全国前列,居民期望寿命达75.3岁。全面启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全民医保步伐加快,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达9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2%。实施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试点取得初步成效。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民营医疗机构加快发展。农村药品供应网和监督网普遍建立。妇女、儿童工作进一步加强,妇幼安康工程顺利实施。中医药强省建设成效显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逐步健全,有效防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疫情。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明显进步,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人口控制计划,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低生育水平持续保持稳定。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我省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上分别获得7枚、41枚、20枚金牌,群众体育运动广泛开展。成功举办2008年奥科大会、第13届省运会和第6届省残运会。侨务、统计、人防、地质、气象、地震、档案、参事、文史、方志等事业取得新成绩。

民主法治和政府自身建设进程加快。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共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77件,全国政协提案85件;省人大代表建议2867件,省政协提案2995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61项,制定修改政府规章47项。建立政府规章立法后评估制度和政府规章清理制度,网络问政有序开展,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不断完善。加强行政执法督察和政府规制统一审查,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扎实有效。全面完成“五五普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加快推进。健全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监察、审计工作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做好信访工作,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敌对势力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的犯罪活动,广大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明显提高。打私、监狱、劳教工作得到加强。全面实施以居住证为载体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证通”制度。持续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等专项整治,市场秩序不断规范。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提升。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事故起数、伤亡人数持续下降。全面贯彻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扎实推进,城市民族工作和宗教界为社会服务成效明显。国防建设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得到加强,军民共建、双拥优抚安置深入推进,军政军民更加团结。

去年,我们成功举办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全面践行“激情盛会?和谐亚洲”和“欢聚、分享、共赢”理念,收获了“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和同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丰硕成果,实现了办一届具有“中国特色、广东风格、广州风采”亚运会、亚残运会的目标,展示了我国我省改革开放成就和良好国际形象,增进了与亚洲各国各地区的了解和友谊。

各位代表!“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通过五年的成功实践,我们加深了对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了推动科学发展的经验。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法宝。广泛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有效激发全省人民先行先试、务实进取的积极性。深入推进改革攻坚,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扭住中心、促进发展是推动科学发展的第一要务。坚决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危中求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奠定坚实基础。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调整结构、转变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紧紧把握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倒逼压力和转型契机,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调整城乡区域和需求结构,努力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上水平的过程。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狠抓就业、社保、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集中力量办了一大批好事实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转变作风、真抓实干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深入开展转变作风抓落实主题实践活动,坚持“干”字当先,加强分类指导,分片逐市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完善激励机制,狠抓督促检查,推动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各位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广东一直高度重视、亲切关怀,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要求广东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给全省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我省取得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共同拼搏的结果,也离不开海内外各界的关心支持。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职工,向驻粤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人民警察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长期关心支持我省改革发展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以及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省发展中长期积累的总量大而人均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仍然存在。经过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凸显:内外需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仍不协调;产业层次仍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核心技术和高端人才缺乏;资源环境约束突出,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改善民生任务繁重,人口、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压力加大。同时,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完全到位,机关作风建设有待加强。我们对此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观国内外形势,我省既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总体上仍处于推动科学发展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经济结构进入大调整阶段,新一轮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社会政治大局稳定;我省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了雄厚经济实力、产业基础、市场优势和成功经验,这都为下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和环境。但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复苏曲折复杂,贸易保护主义继续升温;我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宏观经济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内区域竞争合作呈现新格局,我省原有优势逐渐弱化。我们要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着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奋发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省政府组织编制了《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规划纲要(草案)》及其说明已印发大会。“十二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抓住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个核心,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自主创新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绿色发展战略、和谐共享战略,全面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推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朝着建设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主力省、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地的目标迈出重大步伐,真正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显著进展,社会软实力显著提升,民生福祉显著改善,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日益完善。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必须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先行先试,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区域协调,更加注重绿色发展、生态文明,更加注重民生优先、和谐共享。着力在“六个突出”上下功夫:

(一)突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外经贸战略转型,完善内外需协调拉动、消费投资相互促进的增长格局。坚持制造与创造相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强化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

(二)突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自主创新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广东。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原始创新并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着力攻克核心关键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深入开展质量强省活动,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风险投资、政府资助、税收减免等政策体系。加强引才引智和国内外人才交流,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三)突出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协调推进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快现代农业强省建设,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统筹海陆开发,发展海洋经济。深入实施提升珠三角带动东西北战略,加快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双转移”。

(四)突出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共建共享和谐广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逐步健全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五)突出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文化强省建设。优先发展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壮大和提升水平,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省。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培育广东人文精神,开创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强、文化形象好的文化发展新格局。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加快法治广东建设。

(六)突出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着力推进市场机制、政府管理、财政金融等领域改革,完善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深化粤港澳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施更积极、更主动的开放战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走出去”水平,深入推进区域和国际合作,增强国际竞争力。

各位代表!我省“十二五”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科学发展新的航程已经开启。全省人民万众一心、团结拼搏,一定能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2011年1月22日在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 黄华华

各位代表:

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超强台风、特大暴雨洪涝、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和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省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大力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扎扎实实惠民生,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办好了一系列喜事,办妥了一系列难事,在科学发展轨道上迈出新的可喜步伐。2010年和“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4547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是2005年22557亿元的2倍,先后超过新加坡、香港和台湾。人均生产总值达46821元,折合近7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地区行列,在2007年提前三年实现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总收入达11842亿元,增长30.8%,是2005年4432亿元的2.7倍,年均增加1482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516亿元,增长23.8%,是2005年1807亿元的2.5倍,年均增加542亿元。金融运行平稳,2010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82019亿元、51799亿元,均比“十五”期末增长1倍以上。

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加快实施“新十项工程”,大力推动“广货全国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完成58360亿元、年均增长17.6%,2010年完成投资16113亿元、比上年增长20.7%。省重点项目投资五年完成1302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15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年均增长17.1%,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000亿元,比上年增长36.5%,是2005年的3.4倍。强化煤电油气运和重要商品的综合协调,加强价格调控监管,价格总水平和价格秩序保持基本稳定。

进出口和利用外资平稳增长。发挥外经贸政策集成效应,联手港澳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着力拓市场、优结构、促平衡。2010年进出口总额达78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4%,五年年均增长12.9%。其中出口总额达45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3%,年均增长13.7%,占全国份额保持稳定。五年累计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906亿美元,新增外商投资企业3.5万户。

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2010年农业增加值2287亿元,比上年增长4.4%,五年年均增长4.1%。粮食生产连续7年丰收,“菜篮子”产品持续增加。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建设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21个、省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20个、现代标准农田500万亩,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从48%提高到53%。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1.5万家,带动农户549万户,户均增收1985元。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在全国率先实施食用农产品标识管理,65个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林业产业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全面提速,涉农保险扎实推进。

(二)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第二,有效专利总量、发明专利授权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中国专利奖金奖数及获奖总数均居全国首位,成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2010年我省35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创历年之最。广晟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正式成为国家标准并纳入国际标准体系。省部省院产学研合作深入推进,散裂中子源、超级计算中心、云计算平台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全国64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万多名专家在我省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1.5万多项,五年累计实现产值8131亿元、利税1223亿元。全国首个国家级区域专利信息服务中心落户我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3万亿元,是2005年的2.5倍。国家级高新区新增3个,总数达9个,居全国第一。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由2005年的1.12%上升到1.8%,技术自给率由45.4%上升到65%。全面启动质量强省活动和省政府质量奖评审,38个国家级质检中心落户我省,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3860项。商标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新增一批以两院院士、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为代表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进12个高水平创新科研团队和15名科技领军人才。率先开发工业设计师等260个新职业工种,成功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和工业设计大赛。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坚持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以500强项目为引领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产业高级化趋势明显。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5.0∶50.4∶44.6。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47.2%,初步形成装备制造“海陆空”全面发展格局。汽车整车生产能力达140万辆/年,轿车产量居全国第二位。龙穴造船基地30万吨自主知识产权超大油轮出坞,首台国产百万千瓦级核电反应堆压力容器在南沙下线,广东明阳大功率风电机组投产,广州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检修基地、江门南车轨道交通修造基地开工建设,珠海中航通用飞机制造、阳江核电项目顺利推进。沿海石化产业带布局基本形成,炼油能力达4550万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在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高技术服务等领域建立12家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合作引进和自主建设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照明产业迅速发展。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已推行联盟标准168项,省级专业镇达309家,省市共建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基地7个,传统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51个。金融、商务会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总部经济等发展迅速,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56%。金融业增加值达2493亿元,保险业保费总收入近1600亿元,分别是“十五”期末的3.7倍和3.2倍。上市公司总数达312家,居全国首位。文化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增加值占全国1/5强。率先试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旅游业总收入近4000亿元,旅游创汇120亿美元,居全国第一。

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有效。强化节能减排问责,积极实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预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等约束性指标如期完成。五年共淘汰落后钢铁产能1275万吨、水泥产能5782万吨,关停小火电1221万千瓦。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清洁电源占省内电源装机总容量的34%,核电已建和在建装机容量均居全国第一。加强污染减排设施建设,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城乡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1739万吨,是2005年的2.8倍,占全国1/8;全省火电脱硫机组容量是2005年的8.5倍,12.5万千瓦以上燃煤火电机组全部安装脱硫设施。

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建设成效显著。亿元生产总值增长消耗新增建设用地由2005年的129亩降到56.5亩,降幅达56%;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由1.22亿元/平方公里提高到2.37亿元/平方公里,升幅达94.3%。五年开发补充耕地150万亩,是之前10年的总和,连续1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可满足今后10年耕地占补平衡需要。“三旧”改造成效突出,近三年投入改造资金超过1900亿元,完成改造项目1800多个,涉及面积约9万亩,节地率达42%。

(三)努力推动珠三角一体化和东西北地区跨越发展,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珠三角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制定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的决定和五个一体化专项规划,出台推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指导意见和“四年大发展”工作方案。以广佛同城化为示范,加快建设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推动各市交通对接、年票互认、环境联治、规划衔接。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实现部省合作、进展顺利,广佛、广珠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公交IC卡实现五市互联互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明显下降,区域整体实力增强。

东西北地区发展加快。粤东临海工业、特色经济发展提速,粤西临港工业、重化工业建设大步推进,粤北山区绿色崛起势头良好。东西北地区多数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提高到21.2%。

“双转移”成效显著。以竞争方式安排资金扶持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加大合作共建力度。预计34个省产业转移园协议入园项目达2000个,协议总投资约4500亿元;2010年实现产值1850亿元,比上年翻番。率先实施“一户一技能”等农村劳动力技能免费培训普惠制度,创新积分制入户等吸纳技能型农村劳动力新机制,五年培训312万人,转移就业558万人。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大跨越。五年新增轨道营运里程777公里、高速公路1695公里、港口货物通过能力4.6亿吨,武广客运专线建成营运,厦深、贵广等铁路建设加快推进,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布点建设一批骨干电源电网项目,新增电力装机3080万千瓦、天然气供应量77亿立方米。基本完成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加固达标江海堤围5151公里,除险加固病险水库4632座,乐昌峡水利枢纽等重点水利项目加快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基本建立,防灾减灾成效明显。

宜居城乡和生态环境建设卓有成效。21个地级以上市饮用水源水质全部达标,空气质量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珠三角建成全国首个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大力推进绿道网建设、村镇整治等,珠三角2372公里省立绿道网全线贯通,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到12.5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70%。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2.1万个村庄编制了规划,完成9.1万户贫困农户危房改造,解决1041万农村居民和18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农村改厕101万户。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连续6年下降。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扎实有效。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合理配置扶贫资源,强化扶贫责任,共落实帮扶资金37亿元,扶持发展集体经济项目1.1万个,被挂扶贫困户有42.2%共15.6万户、69.3万贫困群众达到脱贫标准。在全国首创“扶贫济困日”,筹集善款30亿元。

对口援建取得重要成果。圆满完成对口援建川甘两省“四县一区”任务,全省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资金156亿元,共完成援建项目867个。新一轮对口援藏援疆工作开局良好,对口支援广西、贵州、三峡库区工作扎实有效。

(四)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系进一步完善。

经济特区再创发展新优势。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总结和谋划部署特区工作,进一步明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科学发展新路的思路和举措。深圳、珠海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汕头经济特区加快创新发展,掀开特区发展新篇章。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省级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深圳、阳江、顺德等地大部门制改革成效明显。完成省政府第三、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1500多项,占总数一半以上。富县强镇和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有序展开。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并启动试点。省以下财政体制调整、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试点、生态激励型财政政策和竞争性分配改革取得新进展。省属政府投资非经营性项目全面实行代建制,出台实施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启动建设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商业银行改革重组基本完成,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加快发展。水、电、气等资源能源价格进一步理顺,污水、垃圾处理收费等环境价格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教育、医药、交通等民生价格改革继续深入。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初步形成大文化行政管理格局。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华侨农场改革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共同发展。国有企业发展活力和控制力、竞争力、影响力增强,预计2010年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5万亿元,省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6000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96%和62%,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超过100%。民营经济发展加速,预计增加值、税收、吸纳就业人数分别达19000亿元、2600亿元、2200万人,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涌现出粤电、交通、华为、美的、广汽等一批资产或销售收入超千亿的大型骨干企业集团。

外经贸战略转型步伐加快。外贸结构不断优化,一般贸易出口占全省出口比重由2005年的22.4%上升到32.9%,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分别达69.7%、38.7%。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成效显著,对东盟、拉美、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出口年均增长都超过20%。利用外资水平提升,世界500强新设企业项目206个,服务业吸收外资占比提高近19个百分点。“走出去”步伐加快,新增境外投资企业1364家、协议投资84.5亿美元。加工贸易加快转型升级,有2414家企业实现不停产转型,深加工结转总金额1050亿美元,带动国内配套产业产值5300亿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和口岸通关模式改革全面推进。

粤港澳台合作迈上新台阶。实施CEPA和服务业对港澳开放先行先试措施,签署实施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编制完成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与港澳联合编制完成共建优质生活圈专项规划。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深港西部通道建成通车,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速铁路等加快推进。横琴新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建设顺利。成功举办“台湾?广东周”活动,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创业园建设成效明显。泛珠合作继续深化。

国际交流合作更加紧密。圆满完成参与上海世博会任务,广交会、高交会、国际咨询会、中博会、留交会、外博会、中国(珠海)航展、侨博会等国际性大型活动创新发展。驻穗领事机构增至39个,国际友城突破100对。全面拓展与东盟、东北亚、欧盟、北美、中东等地区的战略合作,与新加坡等国建立合作或对话协调机制。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加快。

(五)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谐广东建设迈出新步伐。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率先编制实施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五年共投入改善民生、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财政资金9673亿元,年均增长22.3%,财政对民生投入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从40%增至57.2%。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23898元和7890元,比上年增长10.8%和14.2%,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3.15∶1缩小为3.03∶1。最低工资水平平均提高73.3%。汽车等高档耐用消费品普及率大幅提高。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五年新增城镇就业98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企业人文关怀得到加强,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

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稳居全国首位,社保基金累计结余3553亿元,约占全国1/7。224.6万符合低保条件的城乡居民实现应保尽保。养老保险实现省级调剂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省级统筹,养老保险关系省内转移顺畅。在36个县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广州、珠海、梅州等7市实现农保制度全覆盖。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快发展。实施住房保障近20万户,城镇“双特困”居民住房保障水平有新提高。

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建成有一定规模的文化广场5000多个、农家书屋1.2万家、城乡社区文化室1.6万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有效推进,城市电影发行放映业在全国领先。省博物馆新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广东科学中心、广州大剧院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建成开放。涌现一批有重要影响的精品力作,每年获国内外重要艺术奖项100余项。成功举办国际旅游文化节、文博会、国际漫画节、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等重大文化节庆活动。对外文化交流活跃。“开平碉楼与村落”、“中国丹霞”成功申报世界遗产,粤剧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创新性完成“南海I号”整体打捞工程。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梅州入选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大发展。

教育、卫生、体育、人口计生等事业繁荣发展。学前教育不断优化,三年入园率达82.5%。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毛入学率均达到100%。提前一年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毛入学率达86.2%,五年提高28.7个百分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珠三角职业教育基地建设扎实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年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居全国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2%提高到28%。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基本解决,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稳步推进。卫生资源总量适度增长,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和卫生事业整体水平居全国前列,居民期望寿命达75.3岁。全面启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全民医保步伐加快,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达9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2%。实施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试点取得初步成效。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民营医疗机构加快发展。农村药品供应网和监督网普遍建立。妇女、儿童工作进一步加强,妇幼安康工程顺利实施。中医药强省建设成效显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逐步健全,有效防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疫情。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明显进步,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人口控制计划,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低生育水平持续保持稳定。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我省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上分别获得7枚、41枚、20枚金牌,群众体育运动广泛开展。成功举办2008年奥科大会、第13届省运会和第6届省残运会。侨务、统计、人防、地质、气象、地震、档案、参事、文史、方志等事业取得新成绩。

民主法治和政府自身建设进程加快。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共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77件,全国政协提案85件;省人大代表建议2867件,省政协提案2995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61项,制定修改政府规章47项。建立政府规章立法后评估制度和政府规章清理制度,网络问政有序开展,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不断完善。加强行政执法督察和政府规制统一审查,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扎实有效。全面完成“五五普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加快推进。健全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监察、审计工作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做好信访工作,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敌对势力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的犯罪活动,广大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明显提高。打私、监狱、劳教工作得到加强。全面实施以居住证为载体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证通”制度。持续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等专项整治,市场秩序不断规范。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提升。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事故起数、伤亡人数持续下降。全面贯彻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扎实推进,城市民族工作和宗教界为社会服务成效明显。国防建设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得到加强,军民共建、双拥优抚安置深入推进,军政军民更加团结。

去年,我们成功举办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全面践行“激情盛会?和谐亚洲”和“欢聚、分享、共赢”理念,收获了“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和同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丰硕成果,实现了办一届具有“中国特色、广东风格、广州风采”亚运会、亚残运会的目标,展示了我国我省改革开放成就和良好国际形象,增进了与亚洲各国各地区的了解和友谊。

各位代表!“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通过五年的成功实践,我们加深了对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了推动科学发展的经验。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法宝。广泛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有效激发全省人民先行先试、务实进取的积极性。深入推进改革攻坚,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扭住中心、促进发展是推动科学发展的第一要务。坚决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危中求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奠定坚实基础。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调整结构、转变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紧紧把握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倒逼压力和转型契机,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调整城乡区域和需求结构,努力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上水平的过程。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狠抓就业、社保、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集中力量办了一大批好事实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转变作风、真抓实干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深入开展转变作风抓落实主题实践活动,坚持“干”字当先,加强分类指导,分片逐市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完善激励机制,狠抓督促检查,推动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各位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广东一直高度重视、亲切关怀,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要求广东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给全省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我省取得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共同拼搏的结果,也离不开海内外各界的关心支持。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职工,向驻粤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人民警察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长期关心支持我省改革发展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以及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省发展中长期积累的总量大而人均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仍然存在。经过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凸显:内外需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仍不协调;产业层次仍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核心技术和高端人才缺乏;资源环境约束突出,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改善民生任务繁重,人口、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压力加大。同时,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完全到位,机关作风建设有待加强。我们对此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观国内外形势,我省既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总体上仍处于推动科学发展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经济结构进入大调整阶段,新一轮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社会政治大局稳定;我省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了雄厚经济实力、产业基础、市场优势和成功经验,这都为下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和环境。但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复苏曲折复杂,贸易保护主义继续升温;我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宏观经济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内区域竞争合作呈现新格局,我省原有优势逐渐弱化。我们要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着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奋发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省政府组织编制了《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规划纲要(草案)》及其说明已印发大会。“十二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抓住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个核心,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自主创新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绿色发展战略、和谐共享战略,全面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推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朝着建设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主力省、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地的目标迈出重大步伐,真正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显著进展,社会软实力显著提升,民生福祉显著改善,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日益完善。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必须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先行先试,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区域协调,更加注重绿色发展、生态文明,更加注重民生优先、和谐共享。着力在“六个突出”上下功夫:

(一)突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外经贸战略转型,完善内外需协调拉动、消费投资相互促进的增长格局。坚持制造与创造相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强化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

(二)突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自主创新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广东。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原始创新并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着力攻克核心关键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深入开展质量强省活动,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风险投资、政府资助、税收减免等政策体系。加强引才引智和国内外人才交流,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三)突出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协调推进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快现代农业强省建设,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统筹海陆开发,发展海洋经济。深入实施提升珠三角带动东西北战略,加快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双转移”。

(四)突出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共建共享和谐广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逐步健全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五)突出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文化强省建设。优先发展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壮大和提升水平,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省。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培育广东人文精神,开创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强、文化形象好的文化发展新格局。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加快法治广东建设。

(六)突出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着力推进市场机制、政府管理、财政金融等领域改革,完善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深化粤港澳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施更积极、更主动的开放战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走出去”水平,深入推进区域和国际合作,增强国际竞争力。

篇8:汝州力促墙材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 河南省汝州市墙改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立足全面提升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发展整体水平, 狠抓新型墙材产品结构调整, 着力推动全市新型墙材产业转型升级。

根据今年墙材革新目标任务, 汝州市墙改部门明确了四项具体工作措施。一是广泛宣传新型墙材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及相关政策, 推进新型墙材健康有序发展。二是科学组织实施产业规划, 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 推动优势新型墙材企业做大做强。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 提升新型墙材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三是大力发展适应现代建筑体系要求的复合型墙体材料, 重点发展绿色建筑墙材。四是抓好行业监管, 建立完善各项制度, 进一步规范产品市场价格行为。积极为规模企业和龙头企业申报科技创新等项目扶持资金。目前, 汝州市煤矸石、页岩等三大新型墙材产业基地初具雏形, 年总产能达到13亿块标准砖, 已基本满足了汝州地区建筑市场需求。

上一篇:职工业务培训工作总结下一篇:销售顾问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