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设海洋战略的论文

2024-04-13

我国建设海洋战略的论文(通用8篇)

篇1:我国建设海洋战略的论文

一个世界强国,必须是海洋强国。建设太平洋地区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第一,海洋经济强国。建设海洋经济强国,是中国海洋战略的最重要目标之一。把海洋开发纳入跨世纪的国家发展战略,建设海洋经济强国,是十分必要的。(1)人类全面开发利用海洋的时代已经到来。社会生产和生活空间逐渐向海洋推进,海洋空间利用日益多样化;海水作为巨大的液体矿,逐步进入综合开发和大规模利用阶段;许多近海区域将成为蓝色田野和牧场,海洋农牧业将成为高技术产业;海洋矿产和能源开发规模越来越大。另外,科学技术包括许多高新技术的发展,已经为人类更有效地开发利用海洋提供了科技支撑条件。(2)中国多种陆地资源日渐短缺,有必要把眼光转向海洋。中国人均耕地1亩多,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后备土地资源也只有2亿亩(约1300万hm2);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保证形势日益严重;中国的淡水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中国的管辖海域、公海和国际海底有丰富的资源,有可能成为物质财富的重要来源。(3)中国有开发利用海洋的传统和经验,有100多家海洋科研机构,1万多名海洋科技人才;有渔业、盐业、运输业和海洋石油工业的产业基础和几百万海洋产业大军。(4)海洋开发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沿海地区普遍出现了开发海洋的热潮,海洋开发已经成为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跨世纪的战略工程。

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基本任务包括:(1)建设临海产业带。现代临海产业包括港口和船舶制造业、临海重化工业、临海能源工业,以及电子和信息产业等。临海产业的发展既要背靠陆地,又要依赖海洋,是广义海洋经济的重要方面。中国的临海产业正在高速发展,今后20年左右的时间,有可能实现沿海地区城镇化,形成一个临海产业带。(2)海洋农牧化。中国有3000多万亩滩涂,24亿亩水深20m以浅的海域,适合于发展水产养殖业和增殖业,利用其中的1/5,就可以形成约5000万亩以上的海上田园和牧场,成为巨大的海洋食品基地。(3)海运网络和海上通道开发建设。要扩大港口建设,形成东北、华北、山东、苏浙沪、福建、粤东、粤桂、海南七大港口群;开发建设南北海运主通道,完善沿海运输网。充分利用世界大洋航线,形成全球海运网络。(4)海洋矿产资源开发。加快近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使海上油气田成为国家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接替区;做好国际海底区域中国开辟区的勘探工作,适时建立深海采矿业。(5)重视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步形成一批海水直接利用、海洋化工、海水淡化基地。(6)建设一批海洋旅游娱乐区,发展海洋旅游业。

目前,建设太平洋强国的问题还处于研究讨论阶段,要使之成为国家战略,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需要做很多决策程序方面的工作。

篇2:我国建设海洋战略的论文

听了王宏先生的报告后,我为我国的海洋前景深感担忧。怎样保全我国海洋的权益,怎样更加合理的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怎样突破一层层的包围,不再受到约束威胁,这些都是对我国的重大考验。

海洋,对于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都至关重要。它自身蕴藏着丰富的物资资源,并且还以其他形式给人类、世界创造着许许多多的财富,比如说潮汐能、海盐。从人类开始接触海洋,探索大洋之后,人们通过海洋进行贸易,各国之间开展外交。最后,世界强国,也必须是海洋强国,通过海洋来扩张领土,争夺殖民地,最后来征服世界。16世纪的葡萄牙,17世纪的西班牙,18世纪的英国,一直到现在的美国,他们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他们在海洋领域比同时期的其他国家领先很多,不仅仅在军事,还在海洋资源技术,海洋贸易经济等各个方面。

我国不仅是个陆地大国,同样也是个海洋大国。我们有着1.8万多千米的大陆海岸线,1.4万多千米的岛屿海岸线,30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海,大小岛屿7500多个。我们所拥有的海洋资源在国际前列。

可是,我们虽是海洋大国,但不是海洋强国。我们所面临的问题远远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道明的,也不是一两年能够得以完全解决的。我国虽说有3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却有一半和其他国家发生领土问题争执。更有甚者,有很多岛屿已经被其他国家强行占有。有很多本该属于我国的海上资源、能源,被其他国家以各种理由和方式开发。美国制造的太平洋第一、第二、第二岛链,把我国卡在一个不

算宽广的空间里,印度投入大量资金人力资源,加强海军建设,想加强其对印度洋的控制能力,对我国在南中国海的利益构成非常大的威胁;越南、新加坡这些国家一直没有放弃对我国南海诸多资源的觊觎;日本,由于历史原因和他们现在的利益,一直不肯对我国开放日本海。

我国在海洋技术上的落后或是不足,也是制约我国对海洋保护和开发的重要原因。在军事上,我国还没有重型的巡洋舰,还没有自主研发的航母,在常规潜艇上也存在明显的不足;我国的海军建设还没达到可以中远距离防御的能力,只能进行近海防御;这使得我国的海洋利益的保护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国虽拥有广袤的海疆,海底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但由于技术的落后,我国只能望洋兴叹;比如说,我国在海底勘探开采的深度还没超过30 米,而其他国家的这些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南沙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只能搁置,公海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只能看着别人开采。

篇3:我国建设海洋战略的论文

自2000年以来,我国海洋食物供给能力增长放缓,海洋捕捞产量逐步转入负增长,海水养殖产量年增长率从10%以上下降到约5%。从整体上看,海洋食物供给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不到2%,较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大幅度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海洋渔业生产面临越来越大的资源、环境和空间约束。

当前,我国海洋渔业发展面临着三个突出问题:一是海洋渔业资源衰退的趋势仍未缓解,甚至有继续恶化的可能。二是海水养殖受环境、技术、生产模式等因素限制,要素投入边际报酬递减的趋势愈加明显,单位产出增速有持续放缓的趋势。三是沿海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带来的海域空间竞争性使用问题不容乐观,基础设施建设、滨海新城和工业区开发大量占用近岸渔业海域,使海水养殖的空间制约更加突出,单纯依靠传统海水养殖业已无法保障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海洋渔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因素都对产业转型提出了迫切要求。笔者认为,加快转变海洋渔业发展方式,首先要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遏制渔业资源衰退趋势,促进海洋生物资源的恢复。二是在三次产业竞争性用海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如何发展新的渔业生产模式,提高资源(渔业资源、海域资源等)的利用效率。三是如何推动海水养殖从近岸向离岸转移,向广阔的未利用海域寻找发展空间。

鉴于上述问题,一些海洋渔业专家和海洋生态学专家借鉴国外尤其是日本、韩国海水养殖业的先进经验,积极倡议推行能够可持续供给高品质水产品的增养殖方式———海洋牧场(Marine Ranching)。海洋牧场兼具恢复渔业资源、拓展渔业空间、提高要素利用率等多重功能,推进海洋牧场建设是解决上述三大问题的主要途径,也是我国海洋渔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海洋牧场的基本内涵及类型特征

1.海洋牧场的基本内涵

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通过人工鱼礁建设和藻类增养殖营造适宜于海洋生物栖息的场所,在其中施行人工放流,并利用人工投饵、环境监测、水下监视、资源管理等技术进行渔场的运营管理,以增加和恢复渔业资源的生态养殖渔场。依据海区的特点以及主要功能,海洋牧场的作业方式主要有四种,即“圈养”、人工鱼礁、增殖放流和网箱养殖。作为一种新型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海洋牧场之所以被世界发达渔业国家作为新时期渔业发展战略,在于其从根本上变革了传统渔业以单纯捕捞和设施养殖为主的生产方式,是有效控制海区局部污染、缓解渔业资源压力、提高海产品质量的高效渔业模式,实现了海洋渔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

2.海洋牧场的建设内容及类型特征

基于国内外已有的建设实践,海洋牧场建设内容可归纳为五个主要环节与过程:一是生境建设。具体包括对环境的调控与改造工程以及对生境的修复与改善工程,主要是通过投放人工鱼礁、改造滩涂等措施为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索饵和繁殖环境。二是目标生物的培育和驯化。筛选和驯化适宜放流的经济品种,通过人工育苗和天然育苗相结合,扩大种苗培育数量,从采卵、孵化直至育成幼体,实现规模繁殖、优化选择、习性驯化和计划放养。三是监测能力建设。包括对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和对生物资源监测。四是管理能力建设。包括海洋牧场管理体系建设和管理政策研究等。五是配套技术建设。包括工程技术、鱼类选种培育技术、环境改善修复技术和渔业资源管理技术。[1]

依据海洋牧场的功能,可将海洋牧场划分为五种主要类型:(1)渔业增养殖型海洋牧场。目前最常见的海洋牧场类型,一般建在近海沿岸,以民间私人或企业投资为主,除个别大企业投资建设大型海洋牧场外,多为中小型海洋牧场。渔业增养殖型海洋牧场产出多以海参、鲍鱼、海胆、梭子蟹等海珍品为主。生态修复型海洋牧场属于目前海洋牧场受鼓励的发展方向。我国北方地区往往以近海中小型生态修复海洋牧场为主,南方地区以外海大中型生态修复海洋牧场较多。(2)生态修复型海洋牧场。这一类海洋牧场以鱼类产出为主。以山东日照市前三岛礁区海洋牧场为例,目前,该牧场内黑、鲈鱼等鱼类大规模聚居繁殖,已形成稳定的渔场。(3)休闲观光型海洋牧场。随着休闲渔业的兴起而出现,多嵌在其他类型海洋牧场之中,是海洋牧场管理开发的一项新兴产业。(4)种质保护型海洋牧场。多由科研机构或大型渔业公司投资,以近海沿岸海珍品、鱼类的资源养护为主要功能。(5)综合型海洋牧场。我国在建的牧场多以综合性海洋牧场为主,一般兼顾一项或多项功能,最常见的是在渔业增养殖型海洋牧场开发休闲垂钓功能,在生态修复型海洋牧场中开发休闲观光功能和鱼类增养殖功能等。

三、海洋牧场建设的国内外实践

海洋牧场是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施的“栽培渔业”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是栽培渔业的延伸和发展。[2]在1971年的日本海洋开发审议会上,“海洋牧场系统”技术体系被正式提出,1977年之后,日本政府将海洋牧场建设作为国家行政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海洋牧场的研究和开发,在地方政府、企业、学术团体等多方参与合作下建成了最早的海洋牧场———日本黑潮牧场。[3,4,5,6]

随着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韩国为恢复和养护沿岸与近海渔业资源,于1998年开始实施“韩国海洋牧场事业的长期发展计划,[7]分三个阶段逐步实现韩国全海岸的海洋牧场化。第一阶段由政府主导实施,2007年在庆尚南道统营市建成了首个海洋牧场,渔业资源恢复效果明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8]第二、三阶段分别是开发、扩大海洋牧场和实现沿岸渔业牧场化,事业实施主体更加广泛,所针对的海洋牧场化品种更加多元化。目前,韩国正将统营海洋牧场的建设经验逐步应用到其他海岸的海洋牧场建设中,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建设不同规模和类型的海洋牧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渔业资源衰退的严峻态势,国际社会对增殖放流给予了高度关注,1997年首届资源增殖与海洋牧场国际研讨会在挪威召开,此后分别在日本、美国等国召开,有力地促进了国际间渔业发展的交流,通过建设海洋牧场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例如,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通过增殖放流和人工鱼礁建设来促进游钓业的发展,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通过增殖放流提高经济品种的捕捞产量。[9]

我国海洋牧场建设的构想最早由曾呈奎院士于1970年代提出,即在我国近岸海域实施“海洋农牧化”。1979年,广西水产厅在北部湾投放了我国第一个混凝土制的人工鱼礁,拉开了海洋牧场建设的序幕。从1981年至1988年,我国其他沿海8个省市分别投放了大量的人工鱼礁,体积共计20多万立方米,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入21世纪以来,沿海各省市充分利用海洋资源,积极进行人工鱼礁和藻场建设,大力发展海洋牧场。近几年,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国家海洋局每年都安排资金在全国沿海地区开展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辽宁省是我国最早建设海洋牧场的沿海省份,大连的獐子岛已成为现阶段我国最大的海洋牧场,为其他地区海洋牧场的建设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山东省自2005年起开始实施《山东省渔业资源修复规划》,在全省沿海大范围开展海洋牧场和人工鱼礁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连云港海州湾、厦门五缘湾、珠海万山群岛、海南三亚等地也已启动建设不同规模的海洋牧场。浙江舟山市的白沙、马鞍列岛两个农业部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已进入建设实施阶段。[10]

四、我国海洋牧场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辽宁、山东、浙江、广东等沿海省份,海洋牧场已经实现规模化产出。但是,我国海洋牧场建设总体上仍处在人工鱼礁建设和增殖放流的初级阶段。主要体现在:一是海洋牧场技术基础相对薄弱。海洋牧场生境建设技术、鱼类行为驯化技术、放流技术、生态与环境监控技术、选择性捕捞技术等相关研究正在开展,但大多停留在理论或者模拟试验阶段,科学研究工作较为滞后。二是海洋牧场建设和管理的经验不足。海洋牧场建设和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渔民等利益相关方,相对于技术开发与应用,我国在海洋牧场运营和管理方面的经验明显不足。三是海洋牧场在经济、生态等方面的作用尚未完全显现。总之,我国海洋牧场建设起步晚、规模小,在各地海洋牧场建设实践中,除了辽宁獐子岛等极个别成功的典型外,大部分海洋牧场建设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空间布局散乱,科技贡献率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未能充分发挥。

从管理角度看,海洋牧场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制度环境还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缺少全国层面的海洋牧场建设规划,导致海洋牧场建设规模、空间布局和发展时序不够明晰。二是法律规制不健全。我国现行的渔业生产经营多以个体为主,而海洋牧场的建设和运营涉及政府、企业、渔民等多方利益主体,既是公益性项目又是经济效益性项目,产权明晰的管理运营机制是确保海洋牧场建设的关键环节。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缺乏海洋牧场建设方面的相关规定,国家和地方层面的渔业政策和管理办法不适应海洋牧场的建设和管理需求,致使海洋牧场建设和管理存在许多真空地带。三是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推动效果有限。海洋牧场的建设不同于一般海水养殖模式,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特征,需要企业、学术机构、渔民和社会各界的多方参与。现阶段海洋牧场的相关扶持政策制定以地方政府为主,扶持对象多以承担海洋牧场建设的企业为主,扶持范围过窄,不能够有效调动各种行为主体参与海洋牧场建设的积极性。

五、促进我国海洋牧场建设的政策建议

我国拥有众多宜于建造海洋牧场的优良海湾,建设海洋牧场将是未来我国海洋渔业打破资源约束瓶颈、改善海洋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在“十三五”时期,推进海洋牧场建设需要从完善政策体系、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技术支撑、拓展融资渠道等方面进行精心谋划和合理布局。

1.抓好组织协调,精心制定海洋牧场建设规划

不同于普通的人工鱼礁建设和增殖放流,海洋牧场建设是一项技术复杂、耗资巨大、建设周期长的系统工程,是通过辅以多种技术和手段构建的稳定的“牧场生态系统”,领导有力、配合密切、责任清晰的组织结构和科学的系统规划是保障海洋牧场建设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为此,沿海省市政府应由海洋渔业局牵头,发改、财政、规划、农业、交通、海事、环保、科技等部门共同参与,成立专门的海洋牧场建设领导小组,进行统一协调和领导。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参考海洋牧场建设经验丰富的地方政策体系和实施办法,结合沿海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台海洋牧场建设实施意见,通过系统论证,科学制定海洋牧场建设规划。制订海洋牧场规划要依据海洋功能区划的基本要求,以科学系统调查为基础,通过评估海区的自然状况、沿岸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宜于兴建海洋牧场的海域。在此基础上,统筹建设方向、路径和目标,分阶段、有序地实施海洋牧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

2.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保障能力

一是科学制定海洋牧场建设规划。二是在海域使用审批上加大对海洋牧场项目用海倾斜力度。三是在海域使用费用上提供税费优惠。考虑到海洋牧场对海洋生境修复的正外部性,各级政府应降低甚至免收海洋牧场海域使用费,以减少海洋牧场先期投入成本,促进海洋牧场建设。四是加大管理服务力度。沿海省市主管部门应成立专门机构对海洋牧场的建设管理进行监督,为海洋牧场运营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3.加强科技创新,强化技术支撑能力

海洋牧场养殖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建设海洋牧场需要集成海水养殖领域的苗种培育技术、人工放流技术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等。对此,必须加大对海洋牧场相关技术研发的投入,为海洋牧场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两大技术攻关重点是:一是海洋牧场建设的关键技术,如人工鱼礁的结构类型、区域选择,藻类移植品种、移植方式的甄选,适宜增养殖品种的筛选和人工繁育,目的生物的行为控制技术等。二是海洋牧场管理和评价技术,如环境效益评估、经济效益评估、管理规范等。

4.加大扶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

海洋牧场建设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平均每亩投入达几十万元,对项目建设的投融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要加大财政支持海洋牧场建设的力度,将海洋牧场建设纳入财政支农范围,尽快建立“基本蓝色农田”制度,比照基本农田补贴强度对海洋牧场建设给予补贴。二是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创新融资渠道,积极尝试农业保险业务、渔业贷款、推动相关公司在中小板上市等手段,降低市场进入者的资金成本,充分调动社会资金投入海洋牧场建设的积极性。

5.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海洋牧场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进一步完善海洋牧场经济和生态效益的评估体系,形成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对此,要认真借鉴日本栽培渔业协会和资源增殖推进协议会的管理模式,加强对海洋牧场实施渔政维护管理,协调好各利益攸关方的关系,杜绝对海洋牧场的破坏行为。在海洋牧场生态效益评估方面要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三个方面进行系统评价,通过调查其种群大小、性别组成以及群落结构、生态系统组成等,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水质环境影响等内容进行评估。在人工鱼礁投放区要防止恶意围捕,在增殖放流的海区要避免肆意捕捞,在对象生物达到可捕规格后要有计划、有节制地进行捕捞,以实现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摘要:本文基于我国海洋渔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阐述了推进海洋牧场建设的战略意义。在介绍海洋牧场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发展海洋牧场的实践,并分析了我国海洋牧场建设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我国海洋牧场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增殖放流,海洋农牧化

参考文献

[1]陈力群,张朝晖,王宗灵.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种模式——海洋牧场[J].海岸工程,2006,(04).

[2]刘卓,杨纪明.日本海洋牧场(Marine Ranching)研究现状及其进展[J].现代渔业信息,1995,(05).

[3]常建波.日本建成新型浮鱼礁[J].海洋渔业,2005,(04).

[4]远方.日本提出建设“黑潮海洋牧场”设想[J].海洋信息,1993,(04).

[5]郑枝修摘译.日本高知县土佐湾海域的“黑潮牧场”构想与将来的拓展[J].中国水产,1992,(472).

[6]马军英,杨纪明.日本的海洋牧场研究[J].海洋科学,1994,(22).

[7]缪圣赐摘译.韩国实施海洋牧场事业的长期发展计划[J].现代渔业信息,2006,(11).

[8]韩国建成首个海洋牧场[J].水产科技,2007,(04).

[9]李继龙,杨文波,张彬等.国外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状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渔业经济,2009,(03).

篇4:从历史的角度浅析我国的海洋战略

关键词:海洋战略;海权;海洋经济

中图分类号:D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217-02

海洋覆盖着地球70%左右的面积,蕴藏着地球至少65%以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在可预见的将来最重要的能源与矿产的来源。可以说,“得海洋者兴,失海洋者衰”。中国虽是一个海陆交汇的大国,拥有18 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和6000多个岛屿,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海权相对较弱。针对目前的周边局势,?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由此可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海洋意识的回归和觉醒。

一、什么是海洋战略

一般来讲,所谓海洋战略是国家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海洋领土和主权、海洋军事、海洋安全、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法制、海洋文化等诸多方面,这些内涵相互联系,并与其他相关领域的战略有机的联系起来,海洋战备的基本要素由海洋地理条件、国民经济对海洋的需求、国家安全对控制海洋的需求、国家政治层面对海洋的需求、国家战略决策对海洋的重视等构成。

二、实施海洋战略的紧迫感和重要性

海洋战略涉及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但从战略视角来看,中国海洋战略一直处于比较被动的困境。从历史来看,海洋曾经带给中国人财富和荣耀,也带来过灾难和屈辱,而从现实与未来来看,则充满了机遇与挑战。近年来中日钓鱼岛之争,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关于南海诸岛之争,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转移等对中国构成的严重威胁。这充分说明提高海洋观念,增强海上力量,切实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已越来越紧迫和重要。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海洋事业的发展,制定新一轮的海洋战略,尤其是在海洋权益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竞争非常激烈。因此,开发海洋资源既是抢占海洋经济的制高点、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实力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我们必须树立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快实施海洋战略,建设海洋强国。

三、回顾近代海洋战略与大国兴衰的历史

纵观大国崛起的历程,或者正在走向辉煌的许多国家的发展壮大都与海洋息息相关。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国也曾是关注海权较早的国家,春秋时期吴国与齐国之间爆发的海战,就比西方希波战争早得多;西汉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为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南宋时期泉州、广州等港口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宋朝还设立了专门负责海外贸易的市舶司,当然也是南宋巨额赋税的主要来源;明初的郑和下西洋,播撒中国皇帝的浩荡皇恩。这样的航海规模即使在今天也称得上壮观,比西方地理大发现早了近82年。《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航海图集,郑和船队所采用的“罗盘定向”和“牵星过洋”等航海技术,开创了人类航海史上天文导航之先河,使大明国威远播海外。然而,明末清初腐朽的封建统治者开始奉行闭关锁国政策,沉重地打击了海外贸易,造成今天我们海权的被动,而同时期西方国家却借海洋开始迅速崛起。

西欧小国葡萄牙,凭借迪亚士、达伽马的远航,经过20多年的奋斗,打开了一条新的贸易之路,海外财富源源不断地涌入了葡萄牙,积累了耀眼的财富,成为一个面积虽小但掌握先进技术的财力雄厚的大国,实现了“海洋强国梦”。同样西班牙也是如此,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横渡大西洋并发现了新大陆,从此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1519年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成为新的世界海洋霸权。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失败后,海上出现了多极局面。荷、英、法、西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海上争夺后,荷兰于17世纪中期脱颖而出,获得“海上马车夫”的美誉。强大的海上力量使荷兰海上商贸空前繁荣,成为新的海上殖民霸权。然而在1652-1674年间爆发的3次英荷海上战争中受到重创,从此失去了海上强国的地位,英国舰队凭借在1805年特拉法尔加海战一举打败法西联合舰队,从此奠定了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到19世纪末期,它的殖民地比本土面积大130多倍,建立了“日不落帝国”,长期称霸世界。一战后,美国凭借一战中大发战争财,大力实施海洋强国战略,而一越成为世界海上霸主。纵观大国崛起的历史,其实就是海洋强国战略谋略先行一步的历史。所以我国实施海洋战略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四、探究中国近代海权衰弱的原因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成为东西方列强侵略宰割的目标,其中大多都是从海上入侵,这是为什么呢?下面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外因

伴随着近代西方殖民者数百年不断地彼此厮杀和疯狂掠夺,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两个明显的结果,一是西方的海权观念不断强化,即“谁控制了海洋,谁就能统治世界”;二是他们的战船和火炮技术不断改进,因此海上的军事实力日渐增强。如果说,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远古时期,汪洋大海还是人类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但到16世纪以后,东西海路大开,原来的海洋天堑也就逐步变为了入侵者的通道。

(二)内因

反观中国,特别是明末清初,海权意识、海洋经济观念十分薄弱。明清两朝所推行的中外朝贡贸易,其政治色彩远大于经济利益,就以著名的郑和下西洋为例,其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以求得德被四海、万方来朝,所以郑和出使所携带的是大量的金银、钱币、瓷器、丝绸等礼品,沿途分送各国,换回的则是奇珍异宝,珍禽异兽及各种香料等,以供皇室享受。致使明朝远航和朝贡贸易的费用开支巨大、劳民伤财,成为当时的一大“弊政”。而比郑和晚半个多世纪的达?伽马远航东印度时,虽只有小船4艘,人员184人,但其返航时所带回的货物总值,却是航行费用的60余倍。这种殖民经济和殖民掠夺的远洋航行,与厚往薄来的中外朝贡贸易,一个突出经济利益,一个突出政治影响,二者相距甚远。

作为传统农业国家,十九世纪的中国尚不具备现代工业的基础,也没有发展近代海军和海防的能力,即使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从西方购买一批军舰,组建了北洋舰队,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这样的舰队真可谓是有海而无防。再加上军制军纪、后勤保障,均弊端百出。因此,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并非偶然。

五、提升海洋战略的认识

孙中山说:“中国海权一日不兴,则国基一日不宁。”“争太平洋之海权,即争太平洋之门户权。人方以我为争,岂置之不知不问。”“唯今后之太平洋问题,则实关乎我中华民族之生存,中华国家之命运者也。”这句话告诉我们,海洋是地球的“血脉,海权关系到中国的存亡,中国要争取太平洋的通道,中国必须自主掌握海权,否则中华民族就没有未来。所以既要重视海洋权益的维护,增强维护海洋权益的国防力量也要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制定海洋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针对当前我国面临的海洋局势,我们应该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树立新的海洋发展观,确立明确的海洋发展战略,组织力量研究制定指导海洋事业综合协调发展的国家政策。比如中国积极申请加入北极理事会;中国载人深潜器“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重建雪龙号考察船等都是很有战略眼光的做法。

(二)加强海洋意识海洋观念的宣传和教育

大力开展海洋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全社会关心、了解和认识海洋,树立牢固的海洋观念。充分利用报纸、杂志、网络等加强“海洋国土”意识宣传,增强公民的忧患意识,树立海洋强国的使命感;大力宣传海洋文化,普及海洋知识,提高全民海洋科学文化素质,着重加强对领导干部海洋意识的教育与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海洋活动,积极推动公众对海洋经济发展与管理的自觉参与,树立海洋观念。

(三)增加投入培养人才提高创新能力

加大海洋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积极推进社会资本进入海洋科技领域;重视海洋科技队伍建设,吸引和培养海洋科技人才,相关高校在专业设置上适当增加海洋产业方面的专业;大力加强海洋科技创新组织建设,形成海洋科技创新发展的整体合力;加速海洋科技研发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尽快实现科技成果向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转化。

(四)积极介入国际海洋法规的制定和研究

熟悉国际海洋法规,研究有关法规,尽力拓展我们在公海工作的空间。在“蓝色国土”上的资源开发,尤其是开展国际合作时,也需要研究相应的法规。

现行的国际海洋法规是历史形成的,多数是由发达国家主导形成的,比较充分地反映了他们的要求和权益。而我国从事海洋活动比较晚,在今后法规的修改中,要更多地参与和反映我们发展中国家的合理要求。积极参加联合国涉海部门的活动,积极参加国际海洋法规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加大我国的发言权。

我国航海先人郑和曾说过,“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孙中山也在考察西方各国后得出结论:“自世界大势变迁,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其海上权力优胜者,其国力常占优胜。”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们要认真吸取历史的教训,重视海洋,构建海洋大战略,大力培育海权,彻底打破我国的海洋困境,努力实现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转变,由内陆经济快速发展向陆海经济全面发展跨越的关键,努力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张松滨.《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2013年05月

[2]陈明义.《像发展航天事业那样推进海洋探测与开发—对我国实施海洋战略的几点思考》2009-06

[3]闫桥.《关于我国海洋战略的几点思考》2012年08月

[4]温金荣.《军事技术革新与海洋强国的兴衰》东北新闻网,2008-12.

[5]何瑜.《为什么西方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EB/OL].人民网,2004年3月.

[6]高兰.日本海洋战略的发展及其国际影响[J].外交学院报2012,(6).

[7]林宏宇.《中国海洋战略困境:历史、现实与未来》学术前沿,2012,12.

篇5:我国建设海洋战略的论文

1.1 变化中的海洋

海洋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在很多情况下海洋的变化速度超出我们对海洋的认知速度,很多海洋现象的发生对于我们来说是“措手不及”的,对于为什么会发生、何时会发生、程度会多大、突发性还是趋势性等这样的基本问题在很多时候难以回答。海洋的这些变化有些我们是能够感受得到的,如鱼类种类和数量的剧烈年际变化、赤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的年际变化、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的数量波动等。有很多变化我们是感受不到的,但是一旦发现就已经很晚了,例如海洋温度和盐度的变化、温跃层的改变、海水中营养盐要素的变动、海洋基础生产力的变动、海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等。以澳大利亚大堡礁为代表的珊瑚礁的白化、死亡与破坏情况非常严重,珊瑚礁中长棘海星的暴发对珊瑚礁造成致命的影响,但是为什么长棘海星会暴发却是一个未知之谜[1];前后我国近海海盘车的暴发对近海养殖业造成很大影响,对于暴发的原因尚不清楚;之后江苏和山东沿海浒苔连年暴发,在其暴发机理、浒苔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上仍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海洋中水母的暴发、赤潮的暴发以及在一些区域出现的棕囊藻的暴发等一直困扰着企业和管理部门。海洋中发生的很多事情是未知的,例如海洋中有多少种生物?它们分布在哪里?数量有多少?有些海洋生物,在我们认识它们之前就已经消失了,在一些海洋生物物种消失的同时,另一些新的物种也在产生。我们对海洋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对海洋的观测与研究,很多海洋事件的发生,如果不是影响到近岸、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可能不会引起关注。一个不变的事实是,海洋一直处于变化之中,而且有时变化非常剧烈,这些变化会对整个海洋系统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我们人类或者地球上大部分动物和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海洋环境。海洋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命保障系统,海洋环境的改变会影响到整个地球生命保障系统。

对于导致海洋变化的原因,我们不能够将其简单地归结为“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几个字,如何了解海洋的变化、理解导致海洋变化的原因并找到应对措施,这是海洋研究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海洋科技工作者所不能回避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海洋领域应该研究什么、如何进行研究。

1.2 神秘的海洋

据估测,迄今人类对海洋探测和了解的范围仅仅是5%左右,也就是说有95%的区域我们是不了解的,主要是深海。我们对很多海洋现象的了解也非常肤浅,例如海洋物质能量的传递与气候变化;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动之间的关系;海洋中热量的丢失[2];海水中溶解氧的变化;海洋酸化;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变动;海洋中大型鱼类的消失——数据显示全球海洋中90%的大型鱼类已经消失[3];海洋中胶质类生物,例如水母和被囊类等的增多[4];海洋地质过程、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深层海底中的微生物等很多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而这些问题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密切。

2 对海洋科学研究的体会与思考

2.1近海研究

我国近海存在很多问题,近海环境安全面临严重挑战,赤潮发生的频率和范围有增无减,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现象;自开始,浒苔在黄海连年暴发,海洋中水母的数量急剧增多,对渔业资源和沿岸工业设施以及旅游业造成影响;一些海洋生物的暴发对核电设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渔业资源处于崩溃的边缘。近海资源与环境直接影响到蓝色经济发展和沿海社会稳定问题。近海所发生的问题是海洋研究领域所不能忽视和回避的问题。海岸带和近海低氧可能会对水产养殖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近海水体中氮的增加所带来的生态问题不亚于海洋酸化所带来的问题。我们对海洋生态系统承载力的研究远不能满足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仅仅在近海开展工作可能不足以解析现在海洋中所出现的问题,需要进行邻近大洋与近海的协同研究,这方面的关键问题是黑潮的变动对中国近海的影响——二者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黑潮的年际变异能够产生多大的影响,特别应该加强黑潮对中国近海输入通量方面的研究;我国长江口和苏北浅滩是黄海东海生态灾害的发源地,但这两个地方的海洋环境非常复杂,既受到陆源物质排放的影响,也受到邻近大洋变化的影响,长期观测数据,特别是连续观测和海洋立体综合观测数据的缺乏使我们对这个区域发生的很多生态问题难以理解。邻近大洋对中国近海的影响以及近海本身的变化相结合才是解开中国近海生态系统演变的关键。海洋立体观测网建设、近海生态环境综合模拟系统的建立、生态系统承载力综合评估模式的发展和渔业资源综合评估模式的建立是近海资源与环境研究的核心问题。近海研究涉及到海洋研究评估体系的问题,因为近海研究往往是区域性的问题,加上问题的复杂性,所以近海研究在国际高端杂志发表论文相对困难,这也是很多人回避或不愿意进行近海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近海研究不能仅仅以论文论英雄,重点还在于是否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我国近海所出现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管理上的问题,陆源物质排放、过度捕捞、海岸带环境改变等是导致近海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近海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基于生态系统的综合管理体系的建立。

2.2 深海研究

海洋领域很多关键问题都与神秘的深海关系密切。

海洋与气候的问题。海洋中微弱的热量变化就会导致全球气候的剧烈变化,但是对于全球海洋热量的传递和平衡问题我们却知之甚少,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目前我们只对表层海洋的热量变化有所了解,而对深层海洋的了解非常少,缺少观测数据,对于热量的传递速率和不同深度海水温度的变动速率缺乏了解,而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我们对海洋与气候相互关系的了解,这些问题不解决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

海洋碳循环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海洋作为最大的碳库,能够吸收多少碳,以及海洋碳通量、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海洋碳泵与全球气候变化和海洋食物网变动之间的关系等,在这些方面我们对深层海洋中的情况缺乏了解,对深海知识的缺乏使我们难以从根本上对海洋碳循环问题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海洋领域另一个受关注的问题是海洋酸化问题。海洋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自身也发生了变化,海水p H值的改变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我们需要了解海洋在多大深度上受到海洋酸化的影响,海水p H值的变化在多大程度上会对海洋生物产生影响。海洋的容量很大,从表层海水到深层海水,海洋酸化的梯度和速率变化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方向。

海水中溶解氧的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很大的影响,而深层海水中的溶解氧来自表层海水。深海中溶解氧的数量变动、氧从表层海水向深层海水的传递及其与海洋环境变动的关系也是我们所不清楚的,而海水溶解氧的变动是海洋生态系统变动的最重要的驱动因子之一,与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生态系统变动和未来海洋预测等关系密切。

深层海洋中的生物多样性、深海食物网的现状、变动规律、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与海底采矿和其他深海活动之间的关系等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一些海底潜在矿区的生物本底调查是深海生物,特别是海底生物研究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未来海底矿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评估是十分重要的。

在深海研究中,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深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深海概念的不同会导致研究战略的不同。目前大部分人还是主张将200 m水深作为深海的一个标准。因为200 m是海水补偿深度,真光层的界限就是在200 m,所以很多海洋调查和观测的深度定为200 m。我们对200 m水深以下的海洋资料相对很少,也就是说应该加强对200 m以深的区域的观测。有很多人主张将深海的深度定在1 000 m,理由是1 000 m深度之后海水温度相对稳定,海水流动减弱,认为超过1 000 m才是真正的深海。因为从海洋研究的角度,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对全水层进行观测,而且各个学科甚至针对不同的科学问题对海洋观测深度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海洋研究中最大的挑战在深海,深海中的很多问题属于国际前沿问题。没有对深海的了解,我们就不可能对海洋的问题有一个确切的了解。海洋中大部分未知的事情都发生在深海,很多战略性资源也存在于深海,对深海的探索与研究更多地体现在未来战略层面上,或者说是为我们子孙后代造福。深海研究涉及到一个国家疆域的拓展、战略性资源的探索、海洋技术发展和地球科学的发展,是科学与技术有机结合、海洋多学科交叉研究和海洋多圈层研究的理想领域。深海研究也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体现,所以未来海洋领域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将体现在深海的探索与研究上。

2.3 海洋装备研发

海洋探索与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洋探测与研究装备的研发。关键是研发满足科学研究需求的、实用的装备。科学考察船和深潜器等在海洋探索与研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面对变化中的海洋,从对海洋感知和认识的角度,仅仅依靠科学考察船进行海洋观测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依赖长期自动观测设备的研发与应用,长距离遥控探测与采样设备的研制将会大大推动对海洋极端环境与生命探索的步伐。目前的热点和瓶颈问题是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的研发,带有化学和生物传感器的深海Argo、大洋滑翔器、AUV(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和智能化海底观测网等是全球海洋观测,特别是深海观测的重点。

3 未来海洋与海洋研究战略

面对变幻莫测的海洋环境、神秘的海底世界和日益严重的海洋资源与环境问题,如何部署海洋研究力量,抓住海洋领域的关键问题,作出有影响力的、突破性的成果,支撑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维护海洋环境安全、海洋防灾减灾、实现海洋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维持健康的海洋生态系统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3.1 建设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的海洋综合感知体系

人类不生活在海洋中,我们对海洋的感知和了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洋观测和探测技术的进步和装备的研发。海洋声学技术的应用和声学装置的研发对海洋科学的促进作用是技术推动海洋科学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在人们见到或者谈起海洋的时候,首先会想到或提出的一个问题是:“海洋有多深?”这个看起来非常普通的问题,其实困扰了人类很长时间,甚至到现在也没有真正弄清楚或者精确测量出海洋的平均深度。因为海洋太大了,我们很难对全球海洋的深度进行非常精确的测量,但是这个问题又非常重要,船舶的航行、水下军事环境、全球海水容积的计算等都需要知道海洋的深度。过去是用绳索测定海洋深度,随着海洋深度的增加,人们发现这种方法很难奏效。因为这种方法会受到海洋中海流等各方面的影响,另外也无法对广阔的海洋进行大规模的测量。因此人们发明了利用声学原理进行海洋深度测定的装置。当一个球形装置碰到海底时会发出声音,我们可以通过测定声音到达水面所需要的时间来测定海洋的深度。1925年,德国人哈勃在“流星”号考察船上安装了一台“回声探测仪”,希望通过这台新设备获得更多、更详尽的海洋资料。在使用回声探测仪进行测量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在大西洋中部的某些海域,不是人们想象的深海,而是“浅海”,于是发现了“大西洋中脊”的存在。“流星”号总共测量了7万多个数据,这对后来的深海和大洋探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现在对海底进行测绘的设备也基本都是利用声学原理进行工作的,从这个看起来相对简单的技术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技术的进步对海洋科学的发展有多么重要。

CTD(温盐深仪)的发明和应用使我们对大范围的物理海洋探测成为可能,从而对海洋中的很多动力学问题和物理现象有了全新的认识。有人认为没有CTD的发明就不可能有对大洋环流的认识,也不可能从海盆尺度上开展海洋动力过程的研究,现在海洋观测体系中基本都离不开CTD;深潜器的发明使我们能够探测深海,发现海底热液生物群落,提高人们对深海极端环境和生命的认识;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和水色卫星的研制使我们从全球尺度对表层海洋进行观测和研究;海洋浮标和潜标的发明使我们能够对表层和深层海洋有所了解;Argo浮标的使用使我们能够大范围探测海洋的状态。这些仪器设备的研发都是在海洋研究需求下推动发展起来的,科学与技术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海洋观测对于海洋研究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海洋观测受到全球的关注,在观测方法、观测范围、观测技术和观测精度等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但是主要是物理环境的观测,海洋化学环境和生物环境的观测还非常落后,尤其是生物环境的观测,能够达到实用标准的探测器很少。因此我们目前对于变化中的全球海洋物理环境相对了解得多一些,因为现在的海洋长期观测网大多是用于物理海洋环境观测的,换句话说,只要有能力投入,海洋物理环境信息的获取是没有问题的。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是建立海洋长期观测网的瓶颈问题。现在的化学环境与生物环境数据大部分来自基于科学考察船的海洋调查。在瞬息万变的海洋环境中,这种观测方式很难满足现代海洋科学发展的需求。人类对生命的探索永无止境。对于宇宙智慧生物的探索和对其他星球上生命的探索开启了深空、宇宙探索的新纪元,对于海洋生命的探索也是如此。分子生物学、基因技术和图像技术的应用、海洋生物芯片的研制、新型传感器技术与生物技术的结合、与海洋无人潜器的嫁接,海洋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的有机结合将使我们对海洋生命、神秘的海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而在这方面仅仅依靠载人潜水器和科学考察船是做不到的。

未来的海洋研究将进入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时代。在实验室内能够通过远程遥控技术完成对深海极端环境的探测、取样与原位观测,深海将不再神秘。智能化的海洋观测网和自动化的海洋探测体系的建立、海洋模拟器+超级计算机等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将使我们对海洋关键过程、海洋环境变化和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动有更好的了解,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将成为现实,海洋对于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综上所述,未来海洋科学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对海洋的感知,而海洋信息系统的建立是我们感知、认识、了解海洋、综合管控海洋的基础和保障。海洋信息系统的建立包括海洋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等几个关键环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海洋环境和海水介质的特殊性、复杂性和困难性。有些在陆地、大气和空间探测和观测中已经解决的问题,在海洋观测中却成为瓶颈问题。新型海洋探测器的研制,特别是化学和生物探测器的研制,海洋信息的有效传递、处理和应用将是未来海洋科技发展的前沿核心问题。考虑到海洋考察的成本、风险、效率和海洋的广袤性,科学考察船在现代海洋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会逐渐减弱,而自动无人探测器、海洋遥感遥测技术和遥控采样技术等将成为未来海洋科学发展的趋势。

3.2 从海洋系统角度开展海洋研究

海洋领域的热点问题很多,从资源、环境到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海洋环境安全、海洋生态系统健康、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每一方面都很重要,我们能否在同一个平台上开展系统研究?中科院海洋先导专项“热带西太平洋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海洋科学具有大科学的特点,陆地上有的过程海洋中几乎都有;海洋学科也非常复杂,物理、化学、生物、地质无所不包,海岸带、近海、大洋、深海都很重要。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不仅海洋各个部分是连在一起的,海洋各个学科也是相互关联的,例如海洋生态学的研究中,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环境缺一不可,所以海洋科学研究是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和生物海洋学以及海洋地质学的综合体现。我们是否能够把这几个学科结合在一起,围绕同一个问题、在同一个平台上开展研究?是否能够将大洋、深海和近海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开展综合系统研究?什么样的题目能够表达这样的综合研究?在中科院海洋先导专项的设计中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图1和图2)。首先在区域的选择上重点开展热带西太平洋的研究,因为这一区域对我国海洋战略的实施非常重要,同时在科学上也非常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这里是全球海洋表层温度最高的区域,即暖池所在地,这个区域海水温度变动会对东亚乃至全球气候造成影响;(2)这里是黑潮的发源地,黑潮作为太平洋一支重要的西边界暖流,将热量和物质从低纬度向高纬度输送,黑潮的变异会对中国近海环境产生影响;(3)西太平洋海底非常活跃,分布着众多的海山、热液和冷泉,对于海洋极端环境与生命的探索、地球科学和海洋科学综合交叉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用什么题目能够把要开展的研究内容和内涵表达出来?我们最终选择了以“热带西太平洋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为题,热带西太平洋环流与气候的研究、黑潮与中国近海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及深海探索从根本上来讲是对海洋能量与物质交换的研究,能量主要体现在海洋热量的传递与交换上,物质主要体现在海水中颗粒有机物、海洋生物和海洋溶解物质的传递与转移转化上。作为中科院10个A类先导专项之一,海洋先导专项重点开展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图3)、黑潮变异对中国近海生态环境的影响(图4)、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探索与研究(图5—图7),以及基于海洋研究目标需求的海洋设备研发(图8)。

3.3 重视海洋多圈层相互作用研究

海洋是互相连通的,很多海洋现象的发生都不是孤立的,相互间密切关联,如近海与大洋之间的相互作用、陆海相互作用、海气相互作用。地球上不同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海洋领域表现的尤其突出,包括岩石圈、水圈、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海洋的探索与研究应该重点聚焦在三个界面之间的通量研究上:海气界面,涉及到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热量与水汽交换涉及到诸多国际前沿问题,如海洋环流与气候、海洋碳循环、海洋酸化等;陆海界面,近海生态系统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陆源物质的排放,富营养化、低氧区的扩大、近海生物资源变动、海洋环境安全等在很大程度上是陆地与海洋、近海与大洋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海底界面,海底热液、冷泉、海山、海底平原等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等对于我们来说基本是一个未知世界,也是地球科学的前沿问题,涉及到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海洋生命等各个领域的相互配合与交叉问题,新的油气资源、矿物资源、药物资源和基因资源等战略性资源的探索和深海生命的起源、适应与演化等将是海洋领域科学探索的热点领域。

参考文献

[1] Baird A H,Pratchett M S,Hoey A S,et al.Acanthaster planci is a major cause of coral mortality in Indonesia,Coral Reefs,,32:803-812.

[2] Trenberth K E,Fasullo J T.Tracking earth’s energy.Science,,328:316-317.

[3] Newsweek,July 14, cover.

篇6:我国建设海洋战略的论文

编者按:今天出版的《求是》杂志2012年第2期发表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王辉忠的署名文章《主动服务国家战略 建设海洋经济强市》,文章深入阐述了对我市实现向海洋经济强市跨越的战略思考和格局谋划。本报今予以全文转载。

宁波海洋资源丰富,港口区位优越,具备发展海洋经济的独特优势。2011年2月国务院批复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把以宁波——舟山港海域为核心区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面对这一新的发展机遇,宁波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港航服务业、临港先进制造业、海洋新兴产业为重点,力争到2015年基本建成海洋经济实力较强、辐射服务功能突出、空间资源配置合理、科教文化体系完善的海洋经济核心示范区,实现“海洋经济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的历史跨越。

一、完善集疏运网络,推动贸易物流跨越式发展

大力发展以大宗商品交易为重点的贸易物流和金融信息服务,是提升海洋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宁波大宗商品交易和港口物流发展基础良好,拥有77个大宗商品交易专业市场,2010年实现交易额2000亿元,原油、铁矿石、塑料、液体化工等市场交易量位居全国第一;各类物流企业5000多家,物流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0%。但与国际先进港口城市相比,我市贸易物流在总量规模、辐射范围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金融信息服务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十二五”时期,我们要以完善多式联运的集疏运网络为依托,努力提高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一是大力发展以海铁联运为重点的集疏运体系。按照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在推进甬台温高速复线、构筑市域“一绕五射”公路网、推进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同时,着力发展海铁联运,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对接。加快宁波海铁联运集装箱中心站和港口支线建设,提升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功能;同时,加强与长江沿岸和国家铁路干线城市合作,开通到江西、安徽、四川等省的集装箱班列,切实增强面向长三角和中西部的辐射功能。二是积极构建浙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依托现有市场基础和海铁联运优势,提升液体化工、塑料、钢材、镍金属、船舶等交易平台,加快建设铁矿石、进口煤炭两个交易平台;新建一批煤炭、钢材、铁矿石等交割仓库和储运基地,引进一批大宗商品国际运营商、贸易商和期货经纪商等服务机构,带动发展现货即期交易、远期合约交易等功能业务。三是加快拉长港口物流产业链。积极开展进口业务,大力发展流通加工、分拨配送、国际采购、转口贸易等商贸型、增值型物流。在推进以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为重点的国际航运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同时,加快完善航运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标准化、广覆盖、高时效的数据交换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港口信息互联共享和港口业务的协调化管理。进一步提升电子口岸信息系统服务功能,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专用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提升航运物流信息化整体水平。四是加强航运金融服务创新。推进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建设,集聚一批国内外知名航运、贸易、金融等服务企业,扶持发展船舶交易、船舶管理、航运经纪、航运咨询、海洋培训等航运服务业,积极发展船舶融资、航运租赁、航运结算、航运保险等航运金融服务,创建发达健全的港口金融服务环境。

二、加快港口工业转型,打造临港先进制造业基地

一些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临港工业是海岸地区产业发展的主要形式和成功之路。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以石化、钢铁、汽车、造船和能源等行业为支柱,绵延二十几公里的沿海临港产业带,基本建成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2010年,实现总产值7000多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60%以上。但在产业发展规模、质量和效益上,与世界先进港口的产业发展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我们要坚持临港工业择优发展,按照国家战略和规划定位要求,努力打造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临港先进制造业基地。一是推进绿色发展。坚持发挥资源禀赋优势、体现国家战略要求、符合绿色环保标准,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好、环境影响小、产出效益高的产业,提高临港工业生态化发展水平。二是推进高端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重点发展附加值高、带动力强、进口替代型的临港制造高端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三是推进集群发展。加快产业集中,促进产业集聚,重点推进镇海炼化扩建1500万吨炼油和100万吨乙烯一体化、台塑宁波石化一期后续和二期等石化产业项目,吉利汽车20万辆整车、沃尔沃10万辆整车等汽车项目和中船集团宁波基地等造船项目,统筹处理好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环境保护的关系,不断增强重大项目带动水平,努力建成在亚太地区甚至全球有影响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

三、深入推进科技兴海,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

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在海洋经济竞争中的成败。目前,宁波市已将海洋高技术列入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通过5年努力,使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30%以上、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贡献率达70%以上。一是完善技术研发体系。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开放型海洋科技创新体系。突出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实施专项攻关,力争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依托宁波大学等在甬涉海院校,支持设立海洋综合性研究机构,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创办海洋科研创新服务基地,构建海洋基础研究平台、高科技研发平台和科技应用平台。二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完善海洋科研成果产业化扶持政策和区域性技术交易中心功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着力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推动海洋新兴产业集聚。三是扩大新兴产业规模。大力发展海洋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生物育种、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材料六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增强产业竞争力。重点推进浙江造船二期、三期扩建和三星重工扩建、中策动力船用柴油机等项目,加快宁波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及储备基地建设,规划建设象山东南沿海、杭州湾新区、国电北仑穿山半岛等风电场项目。同时,进一步提升发展现代海洋渔业,规划建设石浦水产城等一批水产品加工区,探索发展主要渔货远期合同交易;积极争取发展邮轮产业,带动提高滨海旅游业发展水平。

篇7:对我国海洋建设的建议

1.如何理解海权对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意义

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0%左右,在当今国际环境下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完全的脱离海洋而独立于世界之上,即便内陆国家依然如此。海权紧密的联系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具体如下:

1政治方面:实际上一百多个濒临海洋的国家,而其中、国与国的地缘政治又以海洋、海权为最终代表,对于重要的深水良港、关键的海上交通要道、战略意义重大的海峡、海湾,哪个国家掌握了实际的控制权力,哪个国家就掌握了发言的话语权,当然也就提升了政治资本和政治身价,因此海洋的地缘战略就决定了一个海权国家的政治力量。

2经济方面: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大部分物资的输送、特别是重要的能源战略物资的运输,都要通过海洋来实现,比如海上石油交通要道、海面以下的管网输送等,都要牵扯海洋本身的资源占有,要想经济发展必须海洋发展,推动海洋的发展必然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因此海权的确立和争夺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想经济长远发展,必须确保海权的掌握。

3安全方面:“制空权是制海权的基础,制海权是陆地安全的基础,陆地安全才是国家安全的基础!”这一句话深刻反映了海洋对于一个国家安全的构建是多么重要的一个环节,小的战术战役可以使制海权抗拒敌方的登陆,大的战略制海权可以消除敌方的长期威胁和构建安全、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因此可以说制海权掌握多少、国家安全就会掌握多少。

2.你对我国加强海洋建设有什么想法

众所周知,我国是个陆地大国,但同时也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国土面积300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但这样的一个海洋大国,海洋强国意识却一直没有得到国人的重视,相反对海洋的存在更是一种漠视。

因此我们必须清醒意识到由于我国大部分国民海洋意识的缺乏,在当今这样一个海洋时代,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不多、海洋国土又多遭侵占的国家来说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而且还应看到我国国民的海洋意识已经大大落后于世界,落后于这个时代了!我国民众海洋意识的缺乏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的最危险的“敌人”之一。在我国丰富复杂的理论库中最为缺乏的就是关于海洋的理论。我们有沿海开放战略,有日益强大的中国海军。但是,这些仅仅是政治和军事领域中的事情,思想领域我们有海洋理论吗?有一本风行全国的海洋战略研究书籍将我们中国人的海洋意识彻底地唤醒并凝聚起来的吗?我们有中国的马汉吗?答案是:没有!网络人生看世界个人建议我国的海洋意识在当代亟需大力培养,这是一种民族素养,需要量的积累和在深度、广度上的开拓。有关专家曾经就指出当前我国在走海洋强国之路的同时,首要的就是解决海洋教育和宣传问题。应该大力宣传海洋国土观念,增强群众的海洋意识,把人们根深蒂固的大陆意识尽快转移到现代海洋意识上来。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陆地空间不足,资源有限,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就有专家曾经建议海洋教育一要从娃娃抓起,在中小学的教材中应增加海洋国土和海洋资源的内容,在中华民族的幼小心灵中迅速植下一颗绿色的海洋心;二要从日常生活抓起,人民群众的日常文化生活中要增加海洋内容。

曾经有调查显示我国某大城市90%的大学生认为,我国版图只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域国

土面积,而不知道还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北京的“世纪坛”也依然把祖国疆界限制为“960”这个数字;上海的“东方绿舟”教育基地知识大道上,伟大航海家有哥伦布却没有郑和„„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其中152个是沿海国家。许多大国都有各自的海洋战略观念和思路,把建设海洋强国作为立国的根本大计。因此在国民中普及岛礁知识和广泛开展海洋观念教育就成为普遍的一种做法。而当网络人生看世界看到上面这个调查后深切的感受到我国国民海洋观念之淡薄。。关心我们的未来,就要关心我们的蓝色海洋国土。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就要在海上也必须要寸土必争!保护我国海洋权益,维护蓝色国土安全已经刻不容缓!维护海洋权益,保护海洋环境,我们责无旁贷!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但还不是海洋强国,我们中国在维护海洋权益方面面临形势十分严峻:在我国管辖的几百万平方公里海域中岛屿归属和划界争议、渔业和油气资源争端的解决需要强大的综合海上力量作为保证。自北向南看我国完全处在由岛链形成的半闭海状态,没有强大的海洋力量就无法保证国家的安全和出海通道。认识到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就有了继续向强国之路发展的方向,也抛弃了“大陆观”的束缚真正走向世界,迎接来自全球敌对势力的挑战。

从我国现在为开发海洋所做的规划,和我国已有的发展基础来看,中国未来发展海权的方向,可以推测将集中于两个方面:海上经济力量和海上武装力量。总体上以发展海上经济力量为主要目标,由于经济力量是构成国家力量的基础,海上经济力量是海权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再加上中国已确定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因此可以断定,海上经济将是中国未来发展海权的主要目标。同时,在目前和未来很长的时间内,促进我国海上武装力量的发展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海军的力量对我国来说,除了维护主权,促进国家统一,更是进一步发展海上经济的前提和保障,是中国从陆上大国走向陆海强国的标志。因此,增强海军的力量也将是发展海权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发展海洋经济和海军时,我国经济的总体发展和海洋科技将作为关键性的支撑力量存在。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国同时必须还是一个海洋强国 我相信中国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海洋强国的。

3.如何解决我国与邻国的海洋争端

在当前局势日趋复杂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在力争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的同时,有武力自卫的充分准备,慎战而不惧战。一是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1974年邓小平同叶剑英一起指挥的西沙自卫反击作战的胜利,是在我国海军依靠我军官兵的牺牲精神和“小艇打大舰”的灵活战术而取得的,有效捍卫了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邓小平批准同意了刘华清等呈报的关于南沙斗争的建议,从决策上保证了赤瓜礁保卫战的胜利。无论是钓鱼岛问题,还是南海问题,都始终面临着美军的威慑和可能介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军敢打必胜信心的坚定性和持久性。因此,必须着眼应对岛礁被占之害,强敌介入之危,引导我军官兵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为我军捍卫海洋权益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二是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敢战方能言和,备战才能免战。要加强快速反应力量建设,重点建设远程航空兵和两栖突击群,以提高应对危机的时效性;加强海军建设,重点建造航母、新型核潜艇,以提高远海防卫作战能力;加强二炮部队在东海、南海战略方向的部署,以提高威慑能力;加强战场体系建设,以提高生存能力和持续作战能力。三是做好使用武力的舆论和法律准备。未来可能进行的海洋武力自卫反击作战,是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战,为捍卫民族尊严而战,为中华民族根本利益而战,这一正义之举必将唤起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同仇敌忾。但也必须看到,海洋武力自卫反击作战国际影响大,牵扯因素多。因此,必须加强武力使用的舆论、法律准备,论证和宣传我方使用武力的合法性、正义性,揭露和攻击敌对一方使用武力的非

法性、非正义性,力争使我方“得道多助”。总之,对于解决海洋争端,力争使用和平方式解决,但也要做好用武力解决的准备。

会计学院

篇8:我国建设海洋战略的论文

1 我国海洋标准化工作建设情况

1. 1 海洋标准体系建设情况

构建科学适用、层次分明、界面清晰的标准化体系是海洋标准化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2009 年,海标委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建立了新的海洋标准体系,包括了海洋基础通用标准、海洋仪器设备制造、海洋能利用、海水资源利用、海洋研究与试验发展、海洋服务、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海洋经济事务管理和海洋监察执法等11 个领域[1]。随后,我国又发布了《中国海监执法标准体系》《海洋经济运行与监测评估标准体系》; 完成了《海洋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海洋标准物质体系》的编制工作; 正在研建海洋仪器设备产品与检测、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海洋观测预报与防灾减灾、海岛保护与利用和大洋调查等6 个标准体系。海洋标准化体系建设作为标准化工作的顶层设计,任务重大,它是一项系统、长期、持续性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完善和补充。

1. 2 海洋标准的制定及修订工作

目前,我国现行有效的海洋标准一共302 项,其中77 项海洋国家标准和225 项海洋行业标准,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观测预报与防灾减灾、海洋执法监察等为海洋经济建设和事业发展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撑的公益类标准占总数的70% 以上。除此之外,《海洋国内外标准目录》也基本完成修订。2015 年4 月,国家海洋局发布了2015 年度全国海洋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待立项的标准,其中海洋行业标准有85项、国标有44 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海洋标准制定及修订覆盖的范围明显扩大,数量也有所增加。

1. 3 海洋标准化技术机构的发展

随着海洋标准化体系和规章制度的不断健全,海洋标准化技术机构的队伍也在壮大和发展。继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观测及海洋能源开发利用、海域使用管理、海洋调查与方法、海洋工程勘测与测绘、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滨海湿地等7 个海洋标委会分技术委员会在相关领域发挥着规范和促进作用,2014 年国家标准委批准筹建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分技术委员会以及成立全国海洋能转换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标准化协会海洋标准化分会。国内海洋标准化技术机构的发展,为我国的海洋标准化工作搭建了更多的平台,能够有效地提高我国海洋标准化工作的技术水平和影响力。

1. 4 海洋国际标准化工作

2007 年,我国与德国共同承担了国际标准化组织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 ISO/TC8) 秘书处工作;目前我国还承担了舾装与甲板设备分委会( ISO/TC8 / SC4) 、海洋技术分委会( ISO / TC8 / SC13 ) 秘书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海洋技术分委会是2014 年我国在ISO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下新成立的组织,是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唯一全面从事海洋领域国际标准制定的分委会,它填补了我国在海洋技术标准规范领域的空白,为今后我国制定海洋国际标准提供了组织保障,目前已有6 个正式成员国。此外,我国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TC114 海洋能———波浪能、潮汐能和其他水流能转换设备技术委员会国内技术对口单位,主要开展海洋能发电装置国际标准的制定与研究。

1. 5 其他配套标准制度建设

为了做好《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配套规章制度建设,2012 年3 月,国家海洋局启动海洋观测仪器设备标准化建设工作,制定统一的海洋观测仪器设备通用技术要求是其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2013 年国家海洋局发布了由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起草的《海洋站水文气象观测设备与系统集成通用技术要求》( 试行) ,以规范海洋站水文气象观测仪器设备的检验、测试和评估方法,极大地推进了海洋观测仪器设备的标准化工作; 2014 年12 月《海洋观测浮标通用技术要求》相继公布试行。截至目前,还有9 项由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承担的海洋常规观测仪器设备通用技术要求正在编制当中。

相应的配套制度还有《海洋观测仪器设备业务化应用管理规定》,该规定的编制旨在解决部分入网观测仪器设备型号杂乱、缺少统一标准的问题,推进海洋观测仪器应用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完善海洋观测业务化运行的支撑体系,确保海洋观测仪器设备满足多轨道海洋业务的使用要求,有助于形成海洋观测网管理和服务的长效机制。

2 海洋标准化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 1) 各级海洋管理部门和涉海企事业单位对标准化工作还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按照计划下达的要求,完成标准的编制工作。目前海洋标准化“十二五”规划中列出的很多标准都没有立项,有的甚至要延后几年完成,部分海洋标准审查时间过长或者征求意见的单位不能按时回复意见。

( 2) 开展海洋国际标准化工作,是提高我国海洋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由于经费和制度等原因导致出国调研困难,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调查研究的工作大部分是通过网络进行查询,信息闭塞,不能及时、全面了解国际情况,导致海洋国际标准化工作进展缓慢,制定国际标准的数量有限。

( 3) 由于缺少标准配套的监督检查管理制度、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以致不能及时地跟踪标准制定及修订的进度、掌握和反馈标准的实施情况,特别是对标准实施条件的研究也十分欠缺。海洋标准化工作应该结合海洋标准的复审和修订工作,展开标准的适用性评价。

3 海洋标准化战略思考

3. 1 专利技术标准战略

当今国际间的竞争,实质就是技术、专利和标准的竞争,而标准竞争已成为国家间经济、科技、综合实力竞争的主要手段。专利与技术标准的结合,已成为技术标准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海洋领域也是一样,标准化已成为专利追求的最高体现形式。我国的海洋技术应该高度重视专利的开发申请,通过在国内外申请专利,利用专利技术的巨大影响力开展海洋技术标准化工作,将海洋标准上升至国家乃至国际标准。在我国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来看,世界范围内专利申请的前十名全部被日、韩、欧、美的跨国企业所占据。我国海洋技术和仪器设备在拓展海外市场时,往往受到发达国家来自知识产权和标准的限制,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阻碍。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加强自身专利的技术水平,通过申请海外专利,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争取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有更多自己的提案。

3. 2 循环经济标准战略

将循环经济的战略方针应用到海洋领域是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海洋事业前进的必然选择。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应该以生态经济价值观作为基本的准则。建立循环经济海洋标准化体系,要以《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海域使用管理法》等基本法律法规为基础,尽快完善国家和地方的配套法律、管理条例和标准,体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特点。在循环经济的各个环节制定和使用海洋标准,将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环境保护、健康和安全纳入海洋交通、海洋制造业、海洋资源勘探等行业标准制定之中,可以实现科学的管理、有效的监督以及和谐的发展[2]。

3. 3 信息化标准战略

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对社会变革的方向起着决定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在社会政治关系和经济竞争上已经带来了全新的格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用信息化的手段来推动海洋标准的制定及修订,将标准化和信息化紧密结合,将标准化和社会需求、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提升海洋标准化发展的整体质量效益。《全国海洋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定了建设全国海洋标准信息服务平台的任务:建立海洋标准发行数据库,研究建立海洋标准制修订信息系统,建设海洋标准化信息发布与交流平台,研究建立海洋标准实施信息平台,建立海洋标准化人才数据库[3]。通过建设和完善3 个系统、两个平台和1个数据库,提高标准化工作的公开性、透明度,使海洋标准化服务更加便捷和高效。针对目前竞争激烈的国际形势,还应该建立全球海洋标准化信息系统,掌握国际上包括海洋水文气象、海洋能、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油气等各个领域的海洋信息以及标准化动态,实现对海洋调查所获资料的数字化,通过信息化的平台让资源得以共享。

4 结束语

当前的标准化课题已经不是技术问题和战术性问题,而是战略问题。标准化战略的失误有可能影响国家的经济利益。在这种形势下,世界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国家标准化战略,来争夺制定国际标准的主导权,从而维护体现本国利益。我国海洋领域的标准化战略要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相一致,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确定海洋标准化的战略目标和重点领域,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来完善标准化体系。

参考文献

[1]张燕歌.我国海洋标准化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3(3):99-102.

[2]方景清,张燕歌.循环经济理念下的海洋标准化战略思考[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7(3):90-92.

上一篇:童子军训练营300字作文下一篇:东冲河村“五个基本”建设工作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