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名言与故事

2024-05-03

挫折名言与故事(精选8篇)

篇1:挫折名言与故事

你遇到的所有挫折都是特意为你准备的,因为造化要塑造完美的生命,你必因此而经受炼狱。

什么叫作失败?失败是到达较佳境地的第一步。——菲里浦斯

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俾斯麦

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塞内加《论天意》 苦难显才华,好运隐天资。——古罗马诗人 贺拉斯 对于不屈不挠的人来说,没有失败这回事。——俾斯麦 一次失败,只是证明我们成功的决心还够坚强。——博 维

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爱迪生 ●事情的成败以结果为断,中间的波折不足为论(德国)

●不计波折多,但望结局好(俄罗斯)

●流水在碰到抵触的地方,才把它的活力解放(歌德)

●不识坎离颠倒,谁能辨,金木沉浮(宋·吕岩)

●我认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加能力的好机会,讲到这一点,我还要对千方百计诬陷者表示无限的谢意(邹韬奋)

●火无终日旺,花无百日红

●天有阴晴,事有成败

●月无常圆,花无常红

●月有圆和缺,人有聚和别

●月儿有圆缺,花儿有开有谢

●花有谢时,筵有散时

●月有云遮,花有风吹(日本)

●有一兴必有一败

●江河不曲水不流

●事有百折百变

1、没有哪一个聪明人会否认痛苦与忧愁的锻炼的价值。

——赫胥黎

2、厄运在同一条路上漫游,时而降临于这个人,时而降临于另一个人。

——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3、苦难有如乌云,远望去但见墨黑一片,然而身临其下时不过是灰色而已。

——里希特《长庚星》

4、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也决非没有安慰和希望。

——培根《论厄运》

5、不幸可能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

——日本谚语

6、灾祸是一个人的真正试金石。——鲍蒙特与弗莱彻《荣誉之胜利》

7、苦难磨练一些人,也毁灭另一些人。

——富勒《至理名言》

8、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

——塞内加《论天意》

9、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练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

——松下幸之助

10、那些能将我杀死的事物,会使我变得更有力。——尼采《偶像的黄昏》

11、没有经历过逆境的人不知道自己的力量。

——琼森《确实可靠》

12、一颗高尚的心应当承受灾祸而不是躲避灾祸,因为承受灾祸显示了意志的高尚,而躲避灾祸显示了内心的怯懦。

——阿雷蒂诺

13、当一个人镇定地承受着一个又一个重大不幸时,他灵魂的美就闪耀出来。这并不是因为他对此没有感觉,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具有高尚和英雄性格的人。

——亚里士多德《尼可马克伦理学》

14、幸运最能发现罪恶;而厄运最能发现美德。

——培根《论厄运》

15、交好运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令人敬佩,这是塞内加的名言。

——培根《论厄运》

挫折挡不住强者(张海迪立志成才)

张海迪自幼就严重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边缘,身体可算弱的了。可是20多年来,她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外文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炙技术,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与张海迪相比,我们这些身体健壮的人又当做些什么呢?

勇把挫折当动力(凡尔纳的16次投稿)

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第一部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一连投了15家出版社,均不被赏识,第16次投稿才被接受。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最初投稿,也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发表,以致他不得不去干苦力。后来他的《北方故事》才由一家有眼力的《西洋月刊》看中,一举成名。丹麦著名童话家安徒生处女作问世,有人知道他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即攻击他的作品“别字连篇”、“不懂文法”、“不懂修辞”。但他毫不气馁,笔耕不辍,终于成名。英国诗人拜伦19岁时写作的《闲散的时光》出版后,即有人把他骂得“狗血淋头”,说他“把感情抒发在一片死气沉沉的沼泽上”。然而拜伦并未退却,而是以更为优秀的诗作来回敬那个诽谤者。

逆境奋争,苦中寻乐(高士其苦斗病魔)

高士其是我国科普作家。在外国留学时,有一次做实验,一个装有培养脑炎过滤性病毒的玻璃瓶子破裂了,病毒侵入了他的小脑。从此留下了身体致残的祸根。他忍受着病毒的折磨,学完了芝加哥大学细菌学的全部博士课程。回国以后,他拖着半瘫的身子,到达延安工作。解放后病情恶化,说话和行动都十分困难,连睁、合眼都需要别人帮助。但他仍以惊人的吃苦精神进行创作,先后写成100多万字的作品。有人问他苦不苦,他笑着说:“不苦!因为我每天都在斗争,斗争是有无穷乐趣的。”

苦难也是一笔财富(“西部民歌之父”王洛宾)

王洛宾,这位被誉为中国“西部民歌之父”的音乐大师,一生历经饮坷,身陷囹圄,妻离子散,长期处于心理压力极大的逆境中。然而他却以“胜似闲庭信步”的态度,投身于大西北的沙漠孤烟之中,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等多首西部民歌。

经历挫折,更能发愤(贝利与记者)

贝利成名后,有个记者采访他。“你的儿子以后是否也会同你一样,成为一代球王呢?”贝利回答:“不会。因为他与我的生活环境不同。我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但我却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磨练我坚强斗志,使我有条件成为球王,而他生活安逸,没有经受困难的磨练,他不可能成为球王。”

面对挫折决不气馁(爱迪生不被火灾吓倒)

一场大火,把实验室烧成一片瓦砾。爱迪生研究有声电影的所有资料和样板被烧成灰烬。他的老伴难过得哭了出来:“多少年的心血,叫一场火烧了个精光。而今你已年迈力衰,这可怎么办啊!”爱迪生也很伤心,但他决不会由此趴下。发明电灯时,他就先后试验了7600多种材料,失败了8000多次,仍不气馁,终于获得成功。眼下这场火灾也同样不能使他后退。爱迪生对老伴说:“不要紧,别看我67岁了,可是我并不老。从明天早晨起,一切都将重新开始。”

能屈能伸是俊杰(卧薪尝胆的勾践)

越国兵败吴国于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只好“审辞厚礼”向吴求和,等待东山再起。勾践先用美女、金银珠宝贿赂吴王和众臣,还用妻子作人质,自己为吴王当马夫。勾践还为吴王送茶送饭,端屎端尿,终于赢得了吴王信任,得以被释放。勾践死里逃生回国后,卧薪尝胆,一面继续进贡吴国,一面聚兵训练。最后他率精兵数万,彻底打败了吴国,实现了洗辱复国的志愿。

篇2:挫折名言与故事

2. 桂冠上的飘带,不是用天才纤维捻制而成的,而是用痛苦,磨难的丝缕纺织出来的。

3. 没有一颗珍珠的闪光,是靠别人涂抹上去的。

4. 沙漠里的脚印很快就消逝了。一支支奋进歌却在跋涉者的心中长久激荡。

5. 榕树因为扎根于深厚的土壤,生命的绿荫才会越长越茂盛。稗子享受着禾苗一样的待遇,结出的却不是谷穗。

6.平静的湖面早就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生活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7. 你既然认准一条道路,何必去打听要走多久。

8. 因而,让咱们毫无惧怕,满心愉悦地掌握命运-尼克松

9. 生计没有方针,犹如帆海没有罗盘。——罗斯金

10. 波折是块磨石,把强者磨得愈加刚强,把弱者磨得愈加软弱。

11. 弯曲,不牵挂眼泪;哀痛,补偿不了弯曲的惋惜。只要刚强的人,才干在弯曲中奋时,取得加倍的补偿。

12. 只要刚强的人,才干在弯曲中奋时,取得加倍的补偿。

13. 弯曲是人生的清醒剂,在弯曲的道路上取得教益,是你一往无前时难以得到的。

14. 生计的方针,是仅有值得寻觅的财富。——史蒂文森

15. 在英国,高层办理人员的失利是致富的最快方法。你可以签一份为期年的合同,接着在开始个月运营失利,然后可以带着个月的百万英镑脱离。——查尔斯·汉迪,闻名办理思想家

16. 成功就是陈旧的ABC规律:才干(Ability)+打破(Break)+勇气(Courage)——无名氏

17. 我从没有失利过,我只不过发现了一万条行不通的方法。——爱迪生,创造家和达观主义者

18. 越是成功,我就越觉得本人一触即溃。——比尔·盖茨,电脑发烧友

19. 许多人都愿望成功。对我来说,成功只能经过重复地失利和检讨,才干取得。事实上,成功代表了你悉数作业的%,而它是从%的所谓失利中得来的。——本田宗一郎,日本企业家

20. 白炽灯发出了光焰,那是由于有了阻止

21. 许多赛跑的人失利,都是失利在最终几步。——苏格拉底

22. 一个志在有大成果的人,它有必要如歌德所说,晓得约束本人。反之,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利。——黑格尔

23. 无数人的失利,都是失利于做事情不完全,往往做到离成功只差一步就停下来。——莎士比亚

24. 走过了绵长弯曲的开辟之路,泉流的心灵才显得分外纯真。

25. 磨难是训练意志和力气的砺石。

26. 成功也好,失利也好,期望它们留在大家心中的不是句号。

27. 记住他人不是对他人的尊重,而是对本人的尊重。不想记住他人的人,也不要想他人记住本人。记住一个人,不是记住一个详细的形象,而是记住一个生命,不论是恶的生命仍是善的生命。咱们应该持这样的生命情绪

28. 当你被失利拥抱的时分,成功也能够在一边等着吻你。

29. 掌声仅仅成功的喜讯,却不是成功的源泉。干实事是最可先靠的成功诀窍。

30. 惯于攀交的藤即便爬山入云端,了不会成为参天巨树。

31. 拉磨的驴了行程虽然要以千里核算,但永久不能进入新的静心界。

32. 成功是不会向咱们走来的,我有必要本人走向成功。——穆尔

33. 大家总爱用鲜花,掌声迎候成功者,但须知成功的路上高低,荆棘,高低,有人爱用责怪,讪笑对待失利者,但须知失利中包藏着期望,孕育着成功。

34.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35. 成功的唯一秘诀——坚持最后一分钟。——柏拉图

36. 成功的最佳捷径是让人们清楚地知道,你的成功符合他们的利益。——拉布吕耶尔

37. 懒惰受到的惩罚不仅仅是自己的失败,还有别人的成功。——朱尔·勒纳尔

38. 成功的秘诀——很简单,无论何时,不管怎样,我也绝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点灰心丧气。——爱迪生

39. 失败带给我的经验与收获,在于我已经知道这样做不会成功的证明,下一次我可以避免同样的错误了。——爱迪生

篇3:挫折名言与故事

仅就思维方式而言, 要不断克服传统的、惯性的以及随俗的思维方式, 而逐渐养成实效思维、聚焦思维、逆向思维等等新型的思维方式, 才有可能在惯常的事务中, 产生创新的精神, 走向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之途!

这些理念, 对实现创新, 非常重要, 但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需要另外学习、深入探究。不过, 还有些成功人士的名言或有关创新思维的小故事, 会让人获得巨大启示, 引出许多新的想法, 对提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有重要意义。

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信条

成功的企业家王永庆, 通过半个多世纪的精心经营, 不仅缔造了一个“石化之国”, 号称“石化大王”, 而且从中总结出许多有益于中国式企业的经营管理的理念、思想, 号称“经营之神”。

他的关于企业发展动力 (“依靠”) 和企业成功信条的理念, 很有深度。

他说, 什么是企业发展的依靠 (内生动力) ?

第一是靠不断演进的领先理念带动企业员工行动;第二是以实践为本, 不断探讨实践, 发现新理念, 引领企业的进步。企业的文化, 就是在理念与实践持久互动中形成的。

这让人想到原乐凯杜昌焘总经理说的话:“中国企业家我最佩服张瑞敏, 只有他能做到不断总结实践, 提新理念, 再贯彻到员工群体行动中去, 以形成同心同德的新企业文化氛围。”

王永庆发展企业依靠的是创新文化, 而创新文化的灵魂是持久执著的“创心”。

他还提出了“企业成功的信条”:

第一条, 是尊重知识, 对“知识就是权力”这个铁律深信不疑。表现在王永庆身上, 他不只是尊重有知识的人, 而且有炽热的求知欲。他相信, 知识是工作前进的动力源。有了这一条, 就能做到遇事有“三预”:一是预感 (感性) , 二是预见 (悟性) , 三是预谋 (胆识) 。有了这“三预”, 就有了应变决策的能力。王永庆50年的巨大成功在此一条。

第二条, 追求“合理化原则”, 一切遵守“止于至善”的严细要求。实现“合理化原则”与“止于至善”的要求在于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王永庆在管理上几乎永不改变的目标, 就是把企业引向永无休止地追求合理化的长河之中。

强化企业员工的能动力和创新力

众所周知, 提高企业的软实力, 已成为现代企业的共同目标。何谓“企业软实力”?

在企业, 与设备、厂房、资本、人员、盈利等硬实力相应的管理架构、研发创新、文化理念、品牌形象等称为企业的软实力。软实力要求企业按照一定的文化理念把相关资源要素 (包括硬实力) 整合起来, 形成核心能力, 因而直接关系到企业生存力的强弱和生命力的持续。具体而言, 企业的软实力就是企业理念、文化彰显出的实力和竞争力。企业软实力也包括许多方面, 其中与创新精神直接相关的是执行力与能动力、学习力与创新力。

关于执行力与能动力。

先从一个小故事读起。

甲乙两人在同一个公司里从事着相同的工作, 可是公司老板对甲却总是高看一眼, 经常给他加薪, 而对乙却不然。长此以往, 乙忿忿不平起来, 去找老板讨说法:为什么同工不同酬?老板笑了笑说, 你先到商场买10斤土豆回来, 然后再说。于是乙就犹犹豫豫地去了商场, 买回了10斤土豆交给了老板。老板问:除了有卖土豆的还有卖什么菜的?乙根本没注意, 摇了摇头。老板又问:买10斤土豆是一个价, 买多了是否优惠呢?乙答:不知道。这时老板拿起电话给甲打过去:你到商场买10斤土豆回来。过了一会儿, 甲提着土豆回来了, 老板问甲:还有卖别的菜的吗?甲说:有, 有卖白菜的, 1元1斤, 有卖西红柿的, 1元6角1斤, 还有……老板与甲的对话, 乙在旁边听得清清楚楚, 老板就对乙说:你能明白我为什么总是给甲奖励了吗?乙面红耳赤地嗫嚅着点了点头, 讪讪地走开了。在这个例子里, 甲比乙细得多, 其能力高低立现, 不能不使乙心服口服。乙只能说具备了机械的、简单的执行力, 交给他办的事情他会不折不扣地去办, 但是他却不具备能动力, 而甲则具备, 他会联想, 能触类旁通, 工作主动, 有创造性。所以我们提倡提高执行力, 这是能够开展工作的起码条件, 若想把工作开展得更好, 只有简单的执行力是不够的。执行力理所当然地包括执行中的能动作用, 包含能动力, 而能动力则是积极的、灵活的, 能够结合实际创新地开展工作的能力。

关于学习力与创新力。

学习, 狭义地讲就是了解和掌握各种知识, 从广义上说即了解、掌握自己所不知道的或从未接触过的一些事物, 包括科学、政治、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学习力指的是能够掌握这些知知知识识的能能力力。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思而而不学学则则殆。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起来来来, , 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不断地学习习和掌握新的知识, 就为创新打下了基础, 创新就是知识的重新排列组合, 创新力就是指能够把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并通过思考使它们重新叠加、交融、嬗变, 产生新的知识的能力。“温故而知新”。善于思考就会善于创新。只学习不思考, 学了也不会用;只思考不学习, 没有知识的补充和积累, 就会缺少能够排列组合的元素, 也就不可能有创新力。

跑不了的两只螃蟹和煮死的青蛙

■乱争乱斗要不得, 规则不容破坏

抓螃蟹的渔民往往会携带一个有小盖子的竹篓。捉到第一只螃蟹后, 他们会把盖子盖严, 以防止螃蟹逃走。捉到第二只螃蟹以后, 渔民就不再盖盖子了。

这是为什么?原来当有两只以上的螃蟹时, 每一只都争先恐后地朝出口处拥去。但是, 竹篓口很窄, 只能允许一只螃蟹通过。于是当一只螃蟹爬到篓口时, 其余的螃蟹就会用那同样威猛的大钳子抓住它, 最终把它拖到下层, 由另一只强大的蟹踩着它往上爬。尽管篓口一直敞开着, 但却没有一只螃蟹能够幸运地脱离牢笼。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那就是在竞争面前, 规则是不容随意践踏, 因为规则是约束, 更是保护。如果破坏了共同遵守的竞争规则, 有序就会变成无序, 竞争就会变成乱争, 那么在无规则的混乱状态下, 每一个个体都会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不择手段的攻击, 这样一来, 就会出现如同螃蟹那样苦苦挣扎到篓口又再度被拖回深渊的状况。

■麻木松懈是要命的缺陷

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 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 就会迅速跳出锅外。如果把一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 慢慢地加温, 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 水温逐渐提高将最终导致青蛙被煮死。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 它已经来不及, 或者说没有能力跳出来了。

煮青蛙理论告诉我们, 一些突变事件, 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 而易致人于死地, 但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 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而没有清醒的察觉, 却会导致失败。

要善于从各种角度想问题

在职场中, 头脑清楚、逻辑思路清晰的大有人在;但是, 却也有些人说话老是抓不住重点, 讲了老半天, 大家还是听不懂。碰到后者, 就算是提醒他们说得“更准确一点、更具体一些”, 也没什么用, 因为所谓的“准确”与“具体”, 并非只要改变措辞或提升表达能力就能做到, 而是要看当事人对于议题了解多深入、能够分析到多细。换言之, 对于问题不够敏感, 或是根本看不出毛病, 其实与平时就不善于提问大有关联。

大多数人之所以不知道如何问问题,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训练。而在所有逻辑思考方法中, “5W2H分析法”可说是最容易学习和操作的方法之一。这种分析方法是在二次大战时, 由美国陆军的兵器修理部门所提出, 之后广泛应用于企业决策和管理议题上, 有助于工作者在思考问题时不会有所疏漏。

“5W2H分析法”包括:Why (为什么做) 、What (做什么) 、Where (在哪里做) 、When (何时做) 、Who (由谁做) 、How (如何做) 、How much (成本是多少) 。更详细地说就是:

What就是确立问题, 了解“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

Why是说明背景或提出问题, 也就是“为什么要这么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么?”

When指的是时间, 设定“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时机最适宜?”

Who是对象, 指明“由谁来做?谁来完成?”

Where是地点, 确认“在哪里做?从哪里人手?”

How是方法, 提出“怎么做?如何做会更好?如何实施?做法是什么?”

How much则是花费或成本, 计算“要花多少预算?金额是多少?”

任何工作如果缺少了这7个层面, 即使提出了方案, 也不会有具体进展。举例来说, 如果只传达“下礼拜四要开会”, 却未事先说明“从几点开到几点”、“在什么地点开”、“开会目的是什么”等讯息, 与会者就无法安排自己的时间表。

下次, 当你再接到工作指令时, 不妨试着用“5W2H分析法”去思考, 相信做起事来更能事半功倍。

坚持“再来一次”

什么东西比石头还硬, 或比水还软?然而软水却能穿透硬石, 坚持不懈而已。

有个年轻人去某大公司应聘, 而该公司并没有刊登过招聘广告。见总经理疑惑不解, 年轻人用不太娴熟的英语解释说自己是碰巧路过这里, 就贸然进来了。总经理感觉很新鲜, 破例让他—试, 面试的结果出人意料, 年轻人表现糟糕。他对总经理的解释是事先没有准备, 总经理以为他不过是找个托词下台阶, 就随口应道:“等你准备好了再来试吧。”

一周后, 年轻人再次走进这家公司的大门, 这次他依然没有成功。但比起第一次, 他的表现要好得多。而总经理给他的回答仍然同上次一样:“等你准备好了再来试。”就这样, 这个青年先后5次踏进公司的大门, 最终被公司录用, 成为公司的重点培养对象。

篇4:挫折名言与故事

她是来自广西农村的女孩,1985年出生,虽然在我看来正是最好的年纪,但她却认为自己已经“很老”了——她说,在她们老家,这样的年纪还没嫁人,全家人都抬不起头来。

于是,她决定今年春节留在上海,不回家,免得被亲戚“说三道四”。你一个人过年不寂寞吗?我问。她说,我想好了,一个人躲在公司宿舍里,买一堆好吃的,吃到撑,看看电视,再睡,睡到自然醒,还不用受罪买火车票,多好 ——“平时没什么休息时间,正好过过瘾”。

这话听着让人有些心酸。

梅是个技术很好的技师,服务质量和态度之好在会所里有口皆碑,找她都需要提前预定。但她更是个有趣的小女孩。有一次她跟我聊起,家在广西山区,条件不好,很早就出来打工,什么都做过,包括月饼厂。

“你可不要多吃中国的月饼啊,虽然看起来很漂亮,我们在月饼厂工作的时候,和馅都是用脚踩的。”她笑嘻嘻地说。

我听了心下一沉。不是因为月饼,而是因为她。难以想象,她20多年的生命中,经历过多少城市人未曾有过的艰辛。

只有在说起家乡的小吃和水果时,梅的脸上有一种特别生动的表情,整个人都开朗起来:“上海的芒果那么贵!我们那里,便宜到没人要,还都特别的甜……我特别想念广西的夜市,什么鸡杂、牛杂,加点辣酱,想想都流口水……”

那为什么要到上海来呢?我问她。想经历一下这样的生活吧,总觉得一辈子至少要有这样的经历,哪怕以后回去,她说。而且出来以后,老家可能也回不去了,所以我不愿意回家相亲,她补充说。

和中国亿万的农村进城务工者一样,她总是在难以割舍的故乡和无法拒绝的迁徙之间挣扎,追求更好的生活,却又不知道哪样的生活才是最好。

不过,梅的身上有了中国人所谓的“85后”的、与前辈务工者不同的新鲜特征。比如,她工作不只是为了节衣缩食地攒钱寄回家,她追求与城市“小资”女孩同样的娱乐方式。“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会请几个同事一起去唱K,大家分摊包厢费、饮料费、车钱,第二天黑着眼圈上班,但心情好了很多。”

前不久,每月收入只有2000元的梅,居然一掷1000元,去一家韩国医生开的美容诊所,做了双眼皮手术。一看见我,她就问:“你看我是不是有了什么变化?大家都说我变美了。”

我说,越来越美的你,新年一定会更好。梅曾悄悄告诉我,她的梦想,是和要好的姐妹一起开一家SPA馆,“当然这只是我自己想想而已,上海这么贵,我连房子都租不起,只是瞎想想。”

“新年真的会更好吗?”她问。我大力地点头,她略带羞涩地笑了,眼神并不是完全确信,但更多是释然和希望。

篇5:与战胜挫折有关的名言

2) 要改变命运,首先要改变自己。

3) 觉得自己做得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4) 没有做不成的事情,只有做不成事情的人。

5) 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歌德

6) 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克

7) 马行软地易失蹄,人贪安逸易失志。

8) 桂冠上的飘带,不是用天才纤维捻制而成的,而是用痛苦,磨难的丝缕纺织出来的。

9) 涓涓细流一旦停止了喧哗,浩浩大海也就终止了呼吸。

10) 骄傲,是断了引线的风筝,稍纵即逝;自卑,是剪了双翼的飞鸟,难上青天。这两者都是成才的大忌。

11) 只要不放弃努力和追求,小草也有点缀春天的价值。

12) 只要你想种下美好记忆的种子,便能找到你心灵中的处女地。开垦吧,现在就开始。

13) 不举步,越不过栅栏;不迈腿,登不上高山。

14) 盆景秀木正因为被人溺爱,才破灭了成为栋梁之材的梦。

15)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16) 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德国

17) 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18) 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19) 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20) 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21)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2) 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23)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24) 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25) 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26) 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

27) 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 ——易卜生

28) 唯书籍不朽。——乔特

29) 少年的时光就是晃,用大把时间彷徨,只用几个瞬间来成长。

篇6:有关挫折与成功的名言

2 、取得成就时坚持不懈,要比遭到失败时顽强不屈更重要。——拉罗什夫科

3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 、斧头虽小,但经历多次劈砍,终能将一棵最坚硬的橡树砍刀。

5 、志高不如德高。

6 、经历沧桑的人是不会轻易气馁的。

7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蔡锷

8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

9 、看日出必须守到拂晓。

10 、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11 、我们关心的,不是你是否失败了,而是你对失败能否无怨。——林肯

12 、表示惊讶,只需一分钟;要做出惊人的事业,却要许多年。

13 、生命没有完结,生命只有前进。

14 、什么叫作失败?失败是到达较佳境地的第一步。——菲里浦斯

15 、世上无难事,只畏有心人。有心之人,即立志之坚午也,志坚则不畏事之不成。——任弼时

16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

17 、一个人如果做事没有恒心,他是任何事也做不成功的。——牛顿

18 、成功由大量的失望铸就。——肖伯纳

19 、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爱迪生

20 、成功是结果,而不是目的。——福楼拜

21 、在一个崇高的目标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爱因斯坦

22 、我从来不知道什么是苦闷,失败了再来,前途是自己努力创造出来的。——徐特立

23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卓别林

24 、无论何时,不管怎样,我也绝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点心丧气。——爱迪生

25 、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

篇7:关于失败与挫折的名言

2) 因为我知道,你们成熟了,那些用惨痛的失败学会的事情,让你们变得那么好。好得让我可以看着你们安静地笑了,好得让我那么的喜欢你们,甚至喜欢得胸腔深处发出一阵又一阵酸楚。我再也不会这样地去想念你们了。

3) 别以为好运没光顾你,是你没有准备好;别以为自己很失败,因为你没有振作起来。努力做好自己,你会得到回报的。

4) 人生是战场,需要冲次,需要拼搏,处处布满陷井,一不小心就会中埋伏,就会遭遇失败,永无翻身之日,但我们拼搏一定要方向明确,有目标性拼搏,才会成功,幸福才会属于你。

5) 面对失败和挫折,亲情是一剂良药,填补你那失落的心,然后重整旗鼓,这是一种勇气面对误解和仇恨,亲情是一杯凉水,浇灭你那心头的火,然后坦然面对,这是一种达观;面对赞扬和奉承,亲情是一把锥子,刺破你那虚无的梦,然后不断进取,这是一种警示;面对烦恼和忧愁,亲情是一阵轻风,吹去你那杂乱的思绪,然后平和释然这是一种境界。

6) 把失败计划还好,也许才是成功的第一步。知道可能失败的人,大概才知道怎样成功。人在该投降时,更要无怨言的投降,这才客观。天下没有地方写着你总是赢家,别人都是输者。

7) 我从来不知道什么是苦闷,失败了再来,前途是自己努力创造出来的。——徐特立

8) 幸运最能发现罪恶;而厄运最能发现美德。——培根《论厄运》

9) 感谢上帝没有把我造成一个灵巧的工匠。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都是受到失败的启发而获得的。——戴维

10) 对于不屈不挠的人来说,没有失败这回事。——俾斯麦

11) 我认为了个小鼠的心眼儿是没出息只知道钻一个洞,这个洞钻不进就一切都失败了。——乔叟

12) 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夏衍

13) 更平稳。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就一蹶不振,失败并不可恨,可恨的是失败后不知道为什么会失败!

14) 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鲁迅

篇8:挫折名言与故事

一、大学生择业期挫折感形成的内在因素

目前, 择业期内有限的阶段性就业优惠政策已无法满足数量庞大的毕业生的实际需求。从查找内在原因的实际出发, 分析大学生择业期挫折感形成的原因, 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挫折耐受力。大学生择业挫折感形成的内在因素主要包括自我认知能力、挫折与失败归因、自身能力及情绪、意志控制力等。

1. 自我认知失调

大学生因社会经验有限, 自我了解并不充分, 无法客观、准确地搞好自我定位, 实现自身与社会的有效对接, 这就导致部分毕业生产生自负或自卑两种不良认知倾向。比如:一些毕业生认为自己学习好、人际关系融洽, 便盲目自信, 要求优厚的待遇和福利, 但又不愿从事艰苦的工作, 而用人单位则强调社会适应能力、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精神, 这就造成这些毕业生入职后无法适应工作;另一些毕业生, 因为不是名牌高校及热门专业毕业, 或受自身形象、户口、经济条件等因素所限, 过于自卑而失去求职应聘、竞争上岗的勇气, 最终导致就不了业。

2. 对挫折与失败归因错误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的归因理论, 人们对成败的归因有三个维度:控制点 (内部或者外部) 、稳定性和可控性。对归因分析可归为四个方面因素:能力 (内部稳定性不可控因素) 、努力 (内部不稳定性可控因素) 、任务难度 (外部稳定性不可控因素) 和运气 (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因素) 。根据该理论, 大学生将就业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时会产生羞愧的感觉, 归因于外部因素或不稳定因素时会愤怒, 归因于稳定因素或者不可控因素时会绝望;将成功就业归因于外部因素或者不稳定因素时会产生侥幸心理, 归因于不可控因素时则不会产生多大的动力。不少毕业生的就业挫折感, 都产生于错误归因。

3. 自身能力及情绪、意志控制力较低

受应试教育影响, 不少大学生入学时知识结构单一, 而我国大学教育严进宽出的模式并不能让学生在毕业时证明自身的综合能力得到明显增强。突出的问题是:高素质人才缺乏, 而多数毕业生专业能力不强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无法满足社会的实际要求。宽松的大学教育环境对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大部分学生由于意志薄弱, 缺乏有效监督, 抵挡不住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诱惑, 对目标追求急功近利, 最终导致在自身综合能力不高的情况下去就业, 并将各种问题带向就业市场。

二、大学生择业期挫折感形成的外在社会因素

1. 人力资源供需矛盾

许多高校师资力量不均衡、专业设置不合理, 导致有些专业学生数量严重过剩, 而急需专业的人才数量较少, 无法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同时, 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缺乏科学性, 不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和求职心理培养, 仅仅在面试技巧、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发布方面提供指导和支持, 导致学生在校期间目标缺失, 盲目跟风, 出现考研热、考公务员热等现象。

2. 就业市场不成熟

许多城市的就业服务中心管理不规范, 招聘组织部门不负责任;一些用人单位存在性别、年龄、学历、户籍等方面的就业歧视;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信息不畅, 各地市劳动力市场与高校就业中心未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无法做到就业指导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统一。

3. 我国尚未建立系统化的就业保障机制

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从“统包统分”到目前的“双向选择”, 中间过渡的时间较短。落后的“铁饭碗”观念还在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在一部分人的就业观念里, 去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才是最理想的就业选择。有的毕业生靠长辈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 靠不正当的招聘手段, 获得好的就业机会, 助长了不良择业观在学生中的传播, 使毕业生在面临就业挫折时将原因归于外部因素而陷入苦恼、愤怒和绝望的情绪中。

三、择业期挫折耐受能力的培养

1. 开展挫折理论教育

当前, 与挫折相关的重要理论包括:精神分析学派、策动心理学派的弗洛伊德、麦独孤等人的挫折本能论, 勒温的需要和紧张心理系统论, 韦纳的归因理论, 新精神分析学派沙利文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罗杰斯的社会文化论, 艾利斯的情绪ABC理论, 多拉德、米勒的挫折-攻击理论, 巴克的挫折-倒退理论, 蔡尔德、沃特豪斯的挫折-效应理论等。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给挫折教育提供了启示, 其中挫折归因理论为大学生的积极情绪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比如:在控制点和稳定性维度上, 引导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和稳定因素, 会产生自豪感, 增强成就动机;在控制性维度上, 提示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可控因素, 会引导学生积极争取成功, 而将失败归因于可控因素, 则会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2. 提高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

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发展战略, 要求搞好大学生素质教育,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培养具有自我效能感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身具有组织和执行达到特定成就能力水平的信念, 是个体对自身能力的一种主观感受, 而不是能力本身;创新实践则是学生利用创新思维去动手操作的过程。能力的获得需要优良个人品质与内在动机的有机结合, 而在能力形成过程中所得到的快乐体验与幸福感将会帮助大学生坚定信心, 取得成功。

心理调适能力是指大学生面对压力时所表现出的正确的认知及情绪、意志调节能力。其内容包括:学会改变看问题的角度, 目标期望值要与自身能力及社会就业环境相匹配, 摆脱盲目从众的功利心理;能正确面对负面情绪, 培养宽容、幽默的心理品质, 既拿得起, 也放得下;增强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 与人为善懂得尊重、关怀、理解、支持他人, 善于协作共事, 深谙互惠双赢的道理。

3. 指导学生搞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现在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重视指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择业观。在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学生在自我评估上存在偏差, 容易造成对其职业能力的高估与低估;二是一些学生在确定职业目标时, 过分关注自身需要而忽视了职业要求与自身素质的匹配;三是有些学生个人生涯设计的主动性有待提高;四是如何兼顾个性指导和全程指导;五是如何加强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 增加学生职场体验与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六是在学生择业期之前如何开展创业创新教育学校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教育, 引导学生把将来的职业发展前景与当下就业环境结合起来。

4. 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由校企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家庭关系所组成的社会支持系统对学生就业非常重要它能让学生感到自己是有价值、被人认可的。因此, 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协调好社会支持系统内的各种关系, 可以对大学生心理产生良好的调节作用, 帮助大学生缓解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马海军.大学生就业挫折教育的社会学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 2011, (7) .

[2]刘春雷, 于妍.大学生就业压力和就业挫折研究概述[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2011, (1) .

上一篇:秋天领导致辞下一篇:《阿凡达》教导我们:中国电影-----人性落后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