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大二学生学习总结

2024-04-18

大一大二学生学习总结(精选8篇)

篇1:大一大二学生学习总结

时间就像是穿过指缝间的阳光,在你以为它一直都在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

大二,这个本应该好好珍惜用来好好学习的时光已经被无情的带走了。当然这段时间也全是空白的,回头看那些零星的脚印,或深或浅,总也给我人生的长路留下一些记忆。

翻开日记本,只有大二伊始寥寥几页的大学校园生活小感。

我每天把自己封闭于书本之中。当大家还辗转于精彩纷呈的派对、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各种各样的讲座时,尽管每一项都充满着诱惑力,我却选择了另一条寂寞的路。是因为自己单纯,还是因为自己经不起风浪,学习在我面前到底意味着什么,我还是弄不清楚,但是因为无事可做,我还是沉溺其中。开学时,虽然我每天都往返于宿舍、食堂、教室,过着三点一线生活,大一上学期结束时,我还是感觉到无聊与无奈。

在一般人看来,我是一个相对算是比较安静的人。其实,我也喜欢动的,我喜欢让青春的脉搏在舞曲欢快的节拍中跳动,让自己陶醉于英语角的欢声笑语中,平常我也会一有时间就爬爬山,跑跑步,有时候逛街也能让我不亦乐乎。或许大学生活就是如此的轻松与无忧无虑。时间过的真的是很快,离放假的日子又只有两个月的时间了。现在的心中有点神经质的紧张。

无法留住时间,只能被它推着成长。时间的痕迹,留在脸上,留在心中。留下的或深或浅脚印总会在时间的流逝中被冲淡,模糊。只有那些的成长会一直伴随我。

篇2:大一大二学生学习总结

大一的学年学习总结及大二计划 在大一一年中,在学习上自我感觉是我已经非常努力了,并且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记得刚进大学校门时,都说大学是一个放松的阶段,进入大学后的我才发现其实不然,如果自己想要在学习上顶尖,就必须付出相当多的努力才行。因此,在正式上课后我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考研!虽然当时的我还只是一个虚谈,但是针对这个目标我也做出了相应的实际行动。如:在学习上,我从未逃过课,从未出现不交作业的情况。并且每个星期都对自己的一个星期的学习做出了总结与相应的下个星期的学习安排。在周末中也是大部分时间均花在了自我自习上,经常在图书馆与至善楼出现。经过这样平时的学习,我在期末考试上也是在班上名列前茅。尽管如此,但是自己班级的活动参与度较低,虽然自己担任校学社联的一名干事,但是这并没有使我的工作重心有所转移,因此在人际关系上一直都是处于紧张状态。在第二学期中,虽然自己想着要多在班级上下功夫,但是当面对着学习任务的加重时,我却还是选择了拼命学习,丝毫没有给自己放松的机会。因此,学习上的我也一直是班上人的学习榜样,我也因为在学习上给同学们带来了帮助而拉近了与班上人的距离。在活动上的我也加强了自身的参与度,多次参加了志愿活动。整体上,这一年的我,觉得自己还是收获颇多,也经过了一年的大学学习,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目标。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我都会向着积极地方面发展。在学习上,我会投入更多的精力。

现在步入了大二,我的角色也改变了,我不仅是班上的一员,更是作

为班级团支书,感觉到自己的重心会不自觉的发生转移时,对于自己当初的决定有所迟疑与犹豫。我担心自己会因为团支书的工作而忽略了自身的学习,担心自己身为团支书时无法给班上带来荣誉,重重的担心都让现在的我感到压力真的挺大的。因此,虽然现在一切都还是个未知数,但是我还是会将大一一年中的全部学习重心分一部分给工作,希望自己在学习上与工作中都会是班上的榜样。大二学习上的我仍然会保持着大一的学习精神——坚持,努力,不松懈。大二工作中的我会保持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做好每一件大小事情。大二生活上的我会保持乐观的心态对待每一件高兴伤心的事。

篇3:大一大二学生学习总结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当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 它就会推动人们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 从而产生活动的动机。[1]也就是说, 动机是指引并维持活动的方向。学习动机指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内在动力, 学生在学习中受其学习动机的支配。正因为如此, 学习动机成为有效学习的一个切入点。因此, 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激发、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直是国内外广大心理学家、教育者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本文着重研究高职高专学院英语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差异。通过对本院学院一、二年级中的两个班学生分别进行了有关学习动机和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调查, 从中发现了学生学习动机不足是导致无法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原因。针对学生的这种现象, 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法。

二.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的定义和理论基础的应用

心理学家不只是用动机这一术语来解释行为的原因, 还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引发个体发起某种行为的原因是什么?2.使行为指向某一特定目的的原因是什么?3.维持这一行为的原因是什么?[2]由此可知, 动机概念的确定与原因分析息息相关。动机与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的, 学习能产生动机, 而动机有推动学习, 二者相互关联。正如奥苏伯尔所说的:“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

众多研究指出自主学习的进行要求学习者对知识有洞察力, 有积极学习的态度, 有自省能力, 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其学习动机密切相关。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定义自主性 (Learner Autonomy) , (Holec 1981:4 7) 是比较早倡导自主学习的人之一, 他把自主性定义为“自己管理自我学习的能力”, 包括获得学习策略, 拥有独立运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态度, 自己设定目标, 选择材料, 执行计划并自己评估 (Littlewood 1996:98) , 进一步强调:“学生是否愿意学习取决于学习动机和专业觉悟;学生能否独立学习取决于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

自主学习一词具有两个方面的涵义:

第一, 学习者自身的主体性和自律性:即学习者只有对某项事物具有内在的探求动力、进行充分的感情投入、参与积极的情境体验, 才有可能真正理解与掌握该项事物的规律, 也就是说, 学习者需要自主地确定自身的学习目标、自主地选择合适的材料、自主地进行过程评价、自主地进行观察、思考、想像、创造等一系列活动, 才有可能驾驭学习过程, 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

第二, 学习者的依赖性和互动性:自主学习不是完全不受干扰、自我封闭、自发的学习过程, 而是和其他各种学习方式一样, 时刻与周围的环境发生着这样那样的联系, 这些环境包括师长、同伴、家人、亲朋、学习环境等, 整个学习过程在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过程中发生着不断地变化和调整。作为教育机构与教育者而言, 正是基于学习者这种对环境的依赖性和与环境的互动性, 才有可能对学习者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 促使其最终具有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与此同时, 学习者也根据环境要求和环境所提供的条件进行自我调控。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是否愿意学、能否有效的自主学习, 都与他们的学习动机是否被激发和保持有着极大的关系。

三.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调查研究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 但它属于高等教育的靠下层次, 所以即使是英语专业的学生, 其英语水平比起其他高校的学生要低, 唯一一个共同点是他们对英语学习充满兴趣。《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培养的目标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3]。然而, 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却不容乐观, 高职学生生源质量的下降使得高职学生英语学习成效与英语学科的培养目标相差甚远。

针对以上的学习状况, 笔者特意设计了一份关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的调查表, 对学生进行评估。问卷中共有2 5个题目, 大体分类如下:1、2、3、4、5属专业思想觉悟与学习自主性;6, 9, 11, 16, 17属学习动机引申出来的行动, 即学习习惯;7, 8属自我学习监控;10, 12属学习过程中成绩明显滞后的情况;22, 23属学习过程中成绩较好的情况;18, 19, 20, 21属学习方法;14, 15, 24属较自信的自我评价;13, 2 5属其他情况。

笔者在本院大一和大二的英语专业中抽取两个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选取这两个班学生的依据是, 大一的学生刚从高中学习转向大学学习, 多方面延续了高中的学习思维模式。大二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大学在校学习, 学习态度和模一个月内对受试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

经调查, 本院学生的学习现状如下:

1.学习目标比较明确, 大部分学生渴望学好专业知识;

2.学习不够踏实认真, 缺乏积极性;

3.课外学习不够用功, 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4.学生英语基础较差, 语言应用能力差;

5.学习模式中学化, 缺乏主动性;

6.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

7.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不当;

8.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法和对比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1.大二学生的专业思想觉悟比大一学生要强一些, 所以他们能够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他们拥有独立运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态度, 自主的去探索学习策略, 自己设定目标, 选择材料, 执行计划并自己进行评估。

2.虽然经过了一年的大学学习, 大二学生的学习习惯比刚进学的大一学生没有多大进步, 这与习惯是长期养成的原因有关系, 所以在此基础上, 老师应好好利用这三年在校学习的时间, 引导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习惯。

3.在自我学习监控方面, 大二学生比大一学生有较强的自控能力。

4.在面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好与坏的情况, 大二学生的心智比大一学生发育更好, 没有太计较结果, 比较注重学习过程中是否有收获。

5.由于中学成绩不佳, 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自信心不强, 即使经过一年学习, 大二学生比大一学生在学习自信心方面没有提高, 这是高职学院对学生心理方面应采取更好的方式进行教育, 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会适应力。

6.在学习方法上, 大二学生与大一学生没有太多变化, 这与个人差异有关。

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 既要充分激发其自身的内在动力, 又要尽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只有内外动因相互结合, 才能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五.对教学的几点建议

针对本院学生的具体情况, 笔者认为应从实用的角度出发,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 创造学习英语的环境,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1.英语学习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应改变为现代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 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力争做到上课生动形象, 尽量选取贴近生活的材料和话题, 运用各种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如:角色扮演, 分派任务, 小组合作, 实践调查, 实地模拟等。在灌输理论知识的同时应重视文化背景的渗透, 让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上体验知识。在课后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对学生的课后学习要有一定的监测手段, 随时掌握学生课后的学习情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不同的学生介绍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 这要求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 多与学生沟通交流, 了解其思想动向, 提供及时帮助。

2.利用网络建立自主学习中心。在网络时代里, 各国的教育工作者们都在研究利用互联网促进语言学习。因此, 在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下, 现代化的自主学习中心应运而生。网络学习可提供适应不同认知风格和不同材料组合的学习内容, 能使学生多种感官受到刺激并参与学习, 从而提高理解能力和加深记忆, 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在这样的自主学习中心里, 学生可以进入真实的语境, 根据自己的需要, 收看各国的电视节目, 阅读各国的报纸杂志, 搜集所需的各种资料。其次,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语言教学, 充分地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在网络化环境中, 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动性。

3.除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从多方面了解学生, 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和喜好, 介绍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 锻炼学习能力,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除了以上三点都适合两个年级的建议外, 基于本文是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而且结果也表明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在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两方面都存在差异。所以对不同年级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大一刚进大学学习的新生, 教师还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多加引导。

1.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自己的专业。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 让学生意识到英语是一门国际性语言, 在国际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 尤其是中国加入W T O以后, 各行各业对既有专业知识, 又能自如应用外语的复合型人才非常渴求, 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2.鉴于新生的自我监控能力较差, 教师应该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上下工夫。可以通过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布置适量的任务让其共同完成的方式让同学们互相帮助, 互相督促, 共同学习。

对于已经在学校学习了一年的大二学生, 针对其自信心不强的情况, 教师应随时鼓励学生, 善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在设计学生学习任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 不应太难, 也不应太容易。难以完成的任务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太容易又失去了挑战性。总的来说, 任务设计的宗旨是让学生在付出一定的努力后可以完成, 在结果出来后能意识到做到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 吸取经验教训, 并在以后任务中有进步。

参考文献

[1]彭聘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21

[2]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

篇4:大一大二学生学习总结

摘 要 体适能就是身体适应能力的简称。它包括心肺功能、肌肉适能、柔韧性、身体组成五个方面。本研究通过对南通大学非体育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指标进行测试和统计分析。准确掌握南通大学大学生健康状况,并对影响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为改革体育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提供理论依据,以期待改善南通大学大学生的健康体适能现状。

关键词 体适能 健康体适能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校学生213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对中国知网、维普进行检索,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

2.专家访谈法

3.实验测量法

测试时间:2014年3月中旬

测试地点:南通大学

测试人员:经过专门培训的南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本科生

测试仪器:秒表、皮尺、体操垫、体脂测试仪、坐位体前屈测量仪,身高体重测量仪等

测试指标及项目: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确定了5项测试内容,有氧适能(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肌肉力量(立定跳远)、肌肉耐力(男生引体向上,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体成分(BMI,体脂百分比)、柔韧(坐位体前屈)。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南通大学普通专业学生有氧适能水平测试现状

学生有氧适能测量结果:男女生的优秀率分别为11.39%和10.61%、良好率分别为24.05%和37.12%、及格率分别为58.23%和46.97%、不及格率分别为6.33%和5.30%。测量结果表明男生和女生的心肺适能都比较良好。

(二)南通大学普通专业学生肌肉力量水平测试现状

学生肌肉力量测量的结果:男女生的优秀率分别为2.53%和8.33%、良好率分别为17.72%和21.97%、及格率分别为69.62%和61.37%、不及格率分别为10.13%和8.33%。结果可以表明,男女生立定跳远成绩的优秀率都偏低,表明男女生需要加强肌肉力量的练习。

(三)南通大学普通专业学生肌肉耐力水平测试现状

学生肌肉耐力的测量结果:男女生的優秀率分别为1.27%和5.30%、良好率分别为0%和27.27%、及格率分别为8.86%和53.79%、不及格率分别为89.87%和13.64%。结果可看出,男生需要加强肌肉耐力的训练,而女生的肌肉耐力处于较正常状态。

(四)南通大学普通专业学生BMI水平测试现状

学生BMI的测试结果:男女生偏瘦分别占据11.39%和26.52%、正常体重分别占据60.76%和70.45%、超重分别占据17.72%和3.03%。结果可看出,男生的BMI处于正常状态,而女生则处于较理想状态。

(五)南通大学普通专业学生身体成分水平测试现状

学生体脂百分比:男女生非肥满分别占据20.25%和74.24%、轻度肥满分别占据40.51%和21.21%、中等肥满分别占据31.65%和1.52%、重度肥满分别占据7.59%和3.03%。结果可看出,男生体脂百分比的成绩结果显示男生的脂肪含量偏多,而女生则处于一个较为良好的状态。

(六)南通大学普通专业学生柔韧适能水平测试现状

学生坐位体前屈的测量结果:男女生优秀率分别为5.06%和44.70%、良好率分别为29.11%和40.15%、及格率分别为58.23%和15.15%、不及格率则为7.60%和0%。结果可看出,男生柔韧适能一般,而女生处于较优秀状态。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由有氧适能等级分布结果显示女生的有氧适能现状比男生稍强;2.由肌肉力量等级分布结果显示女生的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整体水平都高于男生;3.由柔韧等级分布结果显示男女生的柔软适能状态差异显著,女生柔韧水平高于男生;4.男女生体脂都处于比较均衡的状态。

(二)建议

1.提升学生对健康体适能的重视;2.开设有关健康体适能课程;3.根据测试的结果对其进行相应的训练。

参考文献:

[1] 关英凝,徐晓阳,谢敏豪.“Physical Fitness”的中译与辨义[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01).

[2] 田野.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马海燕.广西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现状与体育锻炼行为分析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4.

[4] 刘照宇.江苏省高中学生健康体适能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5.

[5] 徐洋.吉林大学学生健康体适能水平测试及相关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07.

[6] 徐洋,于洋,安宁,孙茹.长春市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水平测试与评价[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

[7] 杨敏,刘平请.关于高校开设体适能课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8] 莱瑞.D.焓斯利,托马斯.M.戴维斯,卞薇(北爱荷华大学).美国青少年身体测试标准的发展简史[J].浙江体育科学.1998.20(2).

篇5:大一大二总结

时光飞逝,光阴荏苒。转眼间,我们已度过了将近两年的大学生活,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对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感悟。

对于我自己,初入大学时,感触最深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自立,更多的则是学习上的不适应。在中学阶段,我们一般只学习十门左右的课程;而大学四年需要学习的课程在40门以上,每一个学期学习的课程都不相同,内容多且有一定的深度,学习任务远比中学重得多。其次,大学教师讲课主要介绍思路,详细讲解少。因而授课进度比较快,一节课可能要讲授一章或几章的内容,我们很难消化一节课的内容。最重要的是大学的课余时间比较多,如何安排全在于自己。总的来说,大学的学习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这样的学习环境很容易造就一个人也很可能让一个人颓废,要看个人的自制力。学习态度上要求我们要逐渐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学习方法的领悟往往比知识的认知更具有深度和广度。

虽然在大学,学习不是唯一,可仍然是第一位的。我认为学习是一种积累过程,重在平时的记忆与理解。考前突击固然有一定的功效,但只能维持短暂的记忆,而知识本身就是成体系的。比如我们的大二第一学期的《信号与系统》课程,就与今年的《数字信号处理》密切相关,如果《信号与系统》掌握的较好,那么对于《数字信号处理》的学习便会带来很大帮助。《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的学习,就与数字电路实验紧密联系起来,大一的公共课《高数》也为许多专业课的学习作了铺垫,可见知识是相通的。重点是我们要把知识学扎实。我觉

得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读书”。

说起“读书”,首先就是平时多看书本教材,反复地看。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一次看书都会对其中的某个知识有较深入的理解。第一次看可能只知道讲了些什么,再次看就可能理解知识,第三次看就可能记住某个知识点。

当然,看书的时候也是有技巧的,并不是把书中所有的知识点都粗略地过一遍,而是有选择的看书。但是这个选择的能力是建立在我们已经通过认真听课以及作了课后习题后大概把握了书中的重点、难点的基础上。就像本学期的《复变》和《信息论》,我认为其实许多公式的证明过程根本不需要理解,只需记住公式学会运用公式计算题目就可以了。但《数字信号处理》还有《模电》还是要好好理解一下教材内容的,看证明过程可能会对整个内容的理解有帮助。

看书的很重要一点就是得学会总结,把一章的内容大致提取出来,再根据知识点的重点难点程度和自己对某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将必须掌握的以及自己掌握不熟练的单列出来重点记忆。其实,许多教材的章节后都有小总结,比如《信息论》,我觉得看这个很有用,这样不至于学了一章后思维完全还是混乱状态。我们可以仿照信息论书上的总结,自己对其他科目的内容做总结,从章到节提纲挈领,把整个知识体系串起来,书就会越读越薄。

实际上总结就是做读书笔记的一种体现,遇到不懂的地方或者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可以勾画和摘抄出来,可以像背单词一样去记忆公式和重要概念。自己可先认真琢磨琢磨,如果仍不理解可以和老师同

学一起探讨来解决问题。

经常与同学交流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科目和劣势方面,相互交流可以取长补短,还可以与之共同进步然后激励自己向更好迈进。我们可以像高中一样探讨学习方法、互换学习笔记、交流学习心得。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一起探讨,查资料共同解决。

大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资料齐全的电子阅览室,还有设备先进的实验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设备查阅资料、进行实验,在丰富自己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图书馆在我心中可以说是大学的圣地,是知识的天堂、学术的海洋。经过这两年的学习,深刻的感受到要在大学本科四年中全面发展,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堂教学受到专业范围、教材内容、教师水平、课程时数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而图书馆有丰富的文献资料,我们可以在里面进行广泛的学习。这样,图书馆就起了消化、充实、扩展课堂学习内容的作用。在学习相关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阅图书馆中的参考资料,辅助习题的求解,整理出同一类型的习题,反复求解,彻底掌握某类型的习题,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当然图书馆中的藏书不仅限于本专业的课程内容,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借阅一些小说,陶冶自己的情操。关于经济、法律、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书在有兴趣的情况下也可浏览一下,这样不仅能扩大知识视野,还能增加信息量,而且这些方面的知识对于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和为人处世都是有很大帮助的。把这些方面作为辅修专业正是很好的选择。如果没有选择辅修,利用周末等节假日阅读这些书籍同样可以起到掌握知识的作用。

除了优良的教学设备,大学里还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课外科研活动。比如电子电路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装机大赛、电脑节网页设计大赛、flash设计大赛,还有创新性实验项目等。这些学术竞赛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知识交流平台,小组合作培养了同学之间的默契。同时,在参赛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从他们那里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中无法获取的知识。再者,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培养了自己的查阅资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就拿我自己参加的校级创新性实验项目来说,一开始并没有太多想法,觉得仅凭自己这有限的知识也创新不出来什么有特色的东西。最后在一个学长的鼓励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展开了自己的创新思维。前阶段的工作基本上就是大体的项目构思,并不需要进行学术方面的研究,只需保证项目具有可行性即可。等到项目审批通过并立项后,便开始通过网络、书籍等各种通讯手段与小组成员一起研究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并且每一阶段要进行项目报告的填写。并且对于有些实物无法通过书本等理论知识来理解,我们会采取购买装臵的方式展开研究。在这阶段整个的项目研究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难题,我们的构想常常无法实现。越来越觉得自己的知识十分欠缺,需要了解的还有很多。我们对于自己所学过的内容缺乏实践运用的动手能力。这

个项目虽然进行的比较困难,但是我们都是在不断地进步中。因而参加学术活动是非常有意义和必要的。

有时,我们可能会有些迷茫,不知如何安排好学习与课外活动的时间。其实,业余时间的安排是一种高效率生活和学习的体现。在大学里,虽然课程比较繁重,但是自己可以支配的课余时间是比较多的。有时我们可能一天都没有课,一些同学或许会选择睡过去,还有一些会选择玩过去。其实,适当地睡睡懒觉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嗜睡,更不能过分贪玩。在空闲时间里,我们可以约束自己去上上自习,预习新的课程或者复习当天所学知识。也可以在傍晚或者晚上去打打羽毛球、跑跑步锻炼身体。清晨可以早起去晨读。早点休息,睡前可以看看杂志、报纸等增长见闻。适当的参加课外活动,丰富自己的阅历。

对于我来说,目前最紧迫的就是英语六级考试了。其实语言的学习重在长期的积累。而且当今社会计算机与英语是求职必备的两大法宝,我们更要坚持英语的长期学习。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坚决不能撂下英语。制定一个英语学习计划,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长期的。每天早上坚持晨读、背诵单词,晚饭后阅读半小时的英语杂志或报纸,自习时可以作一篇完型填空或者阅读,睡前听半小时的听力。就这样一直坚持下去,我相信一段时间后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每周四晚上,学校的英语角是个很好的锻炼口语的机会,我们应尽可能把握。

篇6:大一总结大二规划

10信管二班闫晓珊2011年8月20日

时光像水中的倒影,一晃一年已经过去了。昨日那埋怨时间过得太慢的情愫似乎还游移在脑际,而今大二的生活正在向我们走来,蓦然回首,感慨颇多„„

大一刚迈进校园的那种场景似乎还在眼前,面对新的城市,新的校园,新的宿舍,新的面孔,使我到处充满了好奇。在一步步探索这些好奇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大学已然教会我太多。我已经深刻的体会到大学的自由时间是何其之多,一切都该由自己做主。大学生活开始的一段时间真的觉得特别空虚,所以我努力找事做,使自己忙起来,而不是整天呆在宿舍睡觉,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我也逐步迈进了正常的大学生活轨道。尽管如此,还是不尽人意。总之大一的生活留下了许许多多闪亮的记忆,有由衷的喜悦,也有真切的难过,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学习方面。

经过大学一年的学习生活,我真切地熟悉了大学的日子。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进入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当然就不能轻易放弃。其实,每个人都是希望能够认真学习的,这句话背后的滋味,也就只有经历过大学生后的人才能真正懂得。面对休闲与娱乐,大家都觉得学习似乎是一个很大的包袱。外界的事物总是那么诱人,人们也总是难于安于本职。何况我们这些心里充满万分激情的学生们呢!但是无论如何,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一个受社会肯定的优秀大学生,最起码就是要有扎实的知识文化功底。,所以不管什么情况下都应该把学习排在第一位。

大一这一年,我承认自己做的并没有说的那么好,但是也马马虎虎完成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成绩还差强人意。但是各种学习细节做的不怎么好,作业完成的还算认真,课堂上也有开小差,玩手机的情况。还有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对课外的只是涉及的比较少,所以我觉得我的学习变主动为被动了。细想起来,这一年里很少问几个问什么,只是一味地接受新的知识,这也是学习中一个很大的教训。不管如何,我都会吸取这些教训,在大二新的学习中改进,争取做得更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虽然成绩不怎么高,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

二、生活方面。

一年来我基本上可以和室友们,同学们友好相处,互帮互爱,自己的事情也能自己完成,真的变得独立了许多。我深谙宿舍是一个小集体,七个人生活在同一个空间里面,但每个人的生活习性大不相同,这就需要大家互相理解和迁就。我们打过,闹过,笑过,哭过,不管走到哪里,我们的心都永远系在831这个温暖的小家庭。

还有许多班级,学校的活动使我大开眼界,认识了更多的东西,结交了更多的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这句话一点也不假,所以无论如何,真心待人,真诚办事,总会使自己受益匪浅。

三、班级工作。

作为班里的副班长,其实说起来都有点惭愧。我觉得并没有对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还好有大家的积极配合。从总体上看,所有班干部合作得很好,很融洽,有任务下来,我们常常大家商量和互相帮助,体现了我们班干部之间的团结。但由于没有经验,在管理和任务上做的不到位,相信经过一年的磨练,以后会做的更好。

我们信管二班在信工学院是个不错的班级,这不仅有班委之间的团结合作,当然也离不开每位同学的用心经营,团结努力,我为作为信管二班的一员而感到自豪。

大二新学期在即,心里真的充满了无比希冀。新学期,新风貌,忘掉以前的不愉快,让那永久的笑声永存心间。借用前人的一句话:取大一精华,弃大一糟粕,勇往直前,做更好的自己。小时候就永远纪的一句话: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在新学期里,我要努力改正不足,还要及时发现缺点并及时改正,争取全面发展自己。

展望大二,和大一一样,我也有以下几项规划:

一、学习方面。

改掉大一养成的坏习惯,上课认真听讲,仔细反思,多提几个问什么。做图书馆常客,拓宽知识面,努力充实自己。还有最重要的是,在完成学习目标的前提下,为考研做准备。其实在没上大学之前,我就想过考研,上大学之后,看到无数学习精英在考研场上败阵,有一段时间对考研失去了信心,经过暑期一个月的认真考虑,考研的决心又响起。别人的失败不代表自己的失败,我要相信自己。在以后的时间里,让学习真正地充实自己的生活。

二、生活方面。

继续和同学们互帮互助,处理好一切关系。虽然把重点放在学习方面,但生活上一些必要的事情也不能错过,要做到“玩时好好玩,学时认真学”。

三、班级工作。

认真做好考评,积极配合各位班委的工作。用我们大家的团结齐心使我们信管二班更加欣欣向荣。

篇7:大一总结与大二规划

怪不得词里说:流光容易把人抛,感觉才刚刚开始,却后知后觉已不再当初,无论心境还是人。大一365天的时间转眼即逝,这样推论的话大学四年的时间并不富裕。因此平日里常有的对时间的紧迫感与惶惶不安也有可以理解的理由。

从一开始,我就告诉自己“在大学里,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每个地方都是我的课堂,每个时间都是我的学期,大学不只是学习的地方,还是锻炼自己素质的地方。无论我的大学怎样,我都要把握好自己的方向盘,走出迷惘!”

时光像水中的倒影,一晃一学年就过去了。昨日那埋怨时间过的太慢的情素似乎还游移在脑际,而今大二的生活正在向我们走来,蓦然回首,感慨颇多。刚迈入大学的时候对一切似乎都充满新鲜感,于是到处跃跃欲试,结果碰壁较多.不过吃一堑,长一智,大一学年我除了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也利用各种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摆脱现在大学生最流行的郁闷日子。现将我上一学年的总结

刚进大学那会真叫一个意气风发,明明什么都不懂还天真的以为未来一片光明。有着彷佛用不完的热情。对一切新鲜保持好奇算是我一个不大不小的优点。我总认为年轻应该有个积极向上的姿态。

现在翻开军训时的日记都还能想起军姿一站半小时的那种煎熬。可就是那么短短几天的时间让我特别深刻的理解并决心贯彻的一个词叫坚持。后来之所以能有两个月的晨读跟军训有着很大关系。坚持真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

大一一年的生活流下了许多闪闪亮亮的记忆,有由衷的喜悦,也有真切的难过。不足之处大致有以下几点:

首先,因为社团活动太频繁而疏远了与舍友们的关系。我一直很遗憾从前把自己弄的特别忙碌而很少跟舍友们一起做点什么,哪怕一起去看一次电影,看一场画展。作为要相处四年的朋友,我真的没有给她们足够的重视,而她们一直以来的包容与体谅也让我再想起时觉得自己很过分。

其次,对待社团不够负责,有热心没恒心。记得刚入学时自己凭一时热情报了三个社团,再加上社联与学生会辩论队。但认真说来当初之所以进这么多的组织也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在那里久了不免热情就减退了。因为不感兴趣所以重视不够。大一结束时便退了所有的职务。回顾这一年,其实收获并没有想象中大,除了认识一群朋友,论能力并没提高多少,究其原因就是用心不一。

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也不少。我其实是个比较欣赏“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人,大一一年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却疏于联系。有些时候会因为自己已作出安排而拒绝朋友的活动,尽管那些安排有时并非紧迫。说话很直白,不经意间就能引发矛盾或是埋下日后发作的伏笔。知道我的会理解,不知道我的人我也一贯懒于解释与迁就。但尽管如此,我想我的交际圈并不算紧张,顶多就是我不算八面玲珑。同班里同学的关系不能说打得一片火热,就是一直不温不火。同老师的关系也算不上亲近,曾试图几次找导员聊聊,却因各种原因搁浅。

性格上一些不完美让我有时候会遭遇一些不必要的烦恼。我未必是一个言出必行的人,但我觉得我是个比较喜欢制定计划而且有计划才会安心的人。大一让我一度觉得恐慌,未来充满未知,而我无从把握。那时候想法很多,因为并不坚定要将这个专业学下去,所以对未来想了很多,盲目而没有结果。现在想来有点庸人自扰。其次我是个自由惯了的人,我觉得自由的空间是每个人必须的。每次别人问起我要去哪里做什么,或者做了什么的时候我都会无来由的很排斥,不知不觉就疏远了与周围人的关系。现在想好奇心也是每个人都有的,她们也是关心我罢了。还有一点就是比较冲动,凭感觉,凭喜好,难免考虑不周到。有时候利

益与喜好会有冲突,在如何取舍方面我想大一一年做的都并不明智。

缺点说了一大堆,其实我一直承认我是个一身缺点的人。但是大一一年收获还是有的,那些摔倒再爬起来的经历将是我们以后人生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一、在学习。学习是学生的基本,我知道一个受社会肯定的优秀大学生,除了有个性有特长外,最起码的就是要有知识文化的功底,所以,我至始至终都把学习摆在第一位这个学期开的课不多,正因为这样,只有珍惜每一节文化课,坚决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才对得住自己的大学生涯!

在做作业上,我每次都是自己的作业就自己做,不抄袭不作弊,同时我还坚持每个月分别写一篇英语和汉语作文,希望以此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在课余时间,我还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源,抓紧时间阅读各方面的书本知识,以求提高自己的知识面,拓宽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从而多方面的考虑问题,避免片面看问题,养成不好的思考习惯。还有要说的一点就是选修课,这个学期我选修了综合会计和数据库的应用,前一门课程属于经济方面的内容,通过综合会计,我了解了一个公司记账的最基本的方法,对我了解和认识不同公司的经济实力奠定了基础。我想这对我以后出来工作是有一定帮助的,毕竟在现代这个社会,掌握一定的经济知识是很必要的,会计对于各个行业都是有用的。即使我以后不从事这个行业,我相信我都可以从这里得到一定的启发。其次就是数据库,这次的学习也是我比较早的了解了数据库的不同凡响,也更激起了我对计算机的兴趣!毕竟现在社会计算机遍及各个领域,学习计算机对我将来的工作用处也是很大的。在学习上,我认为还有一样东西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学习态度!我以前对学习的态度不是很端正,常常都是“得过且过”,不过现在好多了,我开始养成一种谦虚、勤问的学习态度。学习上的东西来不了弄虚作假,是不懂就不懂,绝不能不懂装懂!孔夫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我想道理就在这里。不懂就要问———这对我以后的学习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在生活上,我基本上都可以和同学们友好相处,和睦共处,互帮互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形成独立自理自立的良好品德。宿舍是一个大集体,八个人生活在同一个空间里面,但是各自的生活习性都不相,这就需要大家互相理解和迁就,只有这样才能和平相处,为我们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休息环境。大学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社会,作为一个步入社会的缓冲,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好多的东西。大学里时间比高中充足多了,这样可以利用剩余时间在外面打工,尤其是五一,十一,我通过打工也知道了许多工作中的细节和与老板、同事间的处事的细节。最重要的是通过打工,我认识到了在与陌生人相处时,平等是第一位的,在与人交往中要将一些身份、地位去除-——这样既有利于交往,又是尊重别人。

三、在娱乐上,我上学年积极参加各方组织的各项活动。比如:院系、班级组织的秋游、春游,还有认识山东古老建筑文化的游览学习,班歌比赛,班级内乒乓球比赛;学校里征集赞美学校、大学、大学生活等文章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黄河浮桥车流量统计等等。通过参加有些活动,我的眼界开阔了许多,认识到了许多东西;而有些,则使我更加了解、热爱我们的学校、班级,加强了集体观念!

四、在其他方面,上一学年,我积极参加适宜自己的社团——英语协会、青协、交友协会。同时大学里丰富的讲座也早已成了我的必修课,通过听讲座,我认识到了许多不同的东西,比如;现在中国的形势、求职面试技巧、英语四六级考试技巧等。我还积极参加学校里各个组织的竞选活动。在工作上,我还积极完成年级学生会里交给的各项任务,处理好各项事务,其中包含我们学习部为文艺部写的小品稿。通过在年级学生会里工作,也是我学会了怎样处理各个方面的关系,提高了素质。

在上一学年里,我学到了太多的东西。这是我在以后生活、工作中所必需的。我感谢大学里相对这么宽松的自由学习环境,给了我这么多的自由伸展的空间。尽管如此,我在大一学年里还是存在许多不足,其中不按作息行动、学习最为严重,在这一学年我要严格自己,重新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同时我还要注意多锻炼身体,身体是本钱。只有兼备两者,才能有更高的学习效率,从而腾出的时间干的事情,才能消除大一时的“心有余力而力不足”!

首先,我觉得现在的我比刚入学时要成长了很多。在看待人心,对待朋友方面。有时候性格确实在短时间内不好勉强,但现在的我正学着多迁就他人一点,不再那么棱角分明,如果有双赢的办法又何乐不为?

在各种组织里,耳濡目染久了,能力或多或少也有所提高。在辩论队里锻炼了胆量跟逻辑思维,在社联跟部长学习报纸排版与如何做网站,在社团里组织活动锻炼了沟通能力。忙里偷闲还跟很多学长学姐聊过许多关于未来的话题,不能说醍醐灌顶也是收获匪浅。

回顾一年的历程才知道虽然走的不远,却也经历了这么多。酸甜苦辣经历的人才能体会,展望一下未来,我已不再迷茫。也许还有很多疑问没有找到答案,但是我想时间会给出让人满意的答复。现在就不去想,不要牵绊,就往前看。

新的学期里要与舍友好好相处,不要再孩子气。多关心体谅。要谦虚,戒骄戒躁,不要太年轻气盛。要与导员及时沟通交流,与朋友们保持联系。学习要更加努力,奖学金要拿,争取拿一等。多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趁着还年轻,多开展一些自己喜欢的课余活动。大二要拿下这么几个证书,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和英语六级。四级争取拿到口语证。目标这么说未免空泛,我会为它制定更进一步的计划。这里就不详述了。我会为了目标一直努力,但是过程比结果更值得关注。缺点之前列举了很多,在以后的一年里要努力改正,尽量避免再犯。

篇8:大一大二学生学习总结

Keller defines motivation as the choice people make as to what goals they will approach.Gardner regards motivation as the combination of effort plus desire to achieve the goal of learning the language.Williams and Burden think motivation leads to a conscious decision to act in order to attain previous set goals.

Motivation is classified by cognitive psychologist into two types: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Intrinsic motivation means people do things out of their own will such as interest or enjoyment or curiosity.Extrinsic motivation means doing activities in order to get a reward or to avoid punishment.Gardner and Lambert(1972)collected many researches among which some people made a distinction:that is integrative orientation and instrumental orientation.

1.1 Definition of motivation

The Latin term“motives”means a moving cause.It is the origin of the word“motivation”.To some degree,motivation can encourage people to produce a course of action.It is accepted by researchers that motivation is very important in language learning,ye seldom general agreement is made on the definition of motivation Different views have appeared.

Motivation is defined by Keller as:“the choice people make as to what experiences or goals they will approach or avoid,and the degree of effort they will exert in that respect”(Crookes and Schmidt1991).

Gardner indicates in his social-psychological model that motivation is“the combination of effort plus desire to achieve the goa of learning the language”(Ellis,1997:509).In this definition,four words should be focused on in order to learn a language and achieve the goal:goal,effort,desire and attitude.According to Gardner,two orientations can influence motivation:instrumental orientation and integration orientation.

Williams and Burden see motivation as“a state of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arousal,which leads to a conscious decision to act and which gives rise to a period of sustained intellectual and/or physical effort in order to attain a previous set goal(goals)”(Liu2002).

There surely exists som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All agree that motivation has connection with goals.The purpose or the aim is to achieve some goals.My own understanding about motivation is that I think motivation is a source of learning,a source of action.If learners have motivation,they are willing to do something.They produce some actions out of their own will.They do things from their own hearts.

1.2 Classification of motivation

Motivation is classified by cognitive psychologist into two types: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Intrinsic motivation means people do things out of their own will such as interest or enjoyment or curiosity.Extrinsic motivation means doing activities in order to get a reward or to avoid punishment.

Gardner and Lambert(1972)collected many researches among which some people made a distinction:that is integrative orientation and instrumental orientation.People with integrative orientation want to share the same feelings with the second language speaking group and finally to be one member of it,for this aim,these people learn the second language;and instrumental orientation is regarded as more practical reason for people to learn a second language.

1.3 Several important theories about motivation

Motivation includes a lot of theories and it is also a complex topic.The author is going to introduce several theories which are very important and have great influence.One is the behavioral theory.The important element of the theory is the reinforcement.This theory tries to give explanations in terms of behavior for a wide rage of cognitive phenomena,which is one of the distinctive aspects of the theory.Another is cognitive theory.Cognitive theory of motivation pays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idea that our anticipations and perceptions are the bases of many behaviors.

2 Methodology

This survey is based on the sophomores of Huanghuai University.There are two purposes in the research.An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s,three research questions are designed.The subjects in the survey are 255 second year non-English majors.They a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Huanghuai University.A questionnaire designed by Qin Xiaoqing and Wen Qiufang(2002)is adopted.

2.1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Many English teachers have the same feelings that some students especially the sophomores don’t have initiative in English learning.Yet there are still a small part of students who have a better achievement in English learning than those who are lack of motivation,although the students with better achievement may not be clever.In fact the students with better grades are highly motivated ones.The different resul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re caused by different reasons.Thus,there are two purposes in the research.

1)Teachers should know clearly about the main types of motivation that exist among non-English major sophomores.

2)Teachers need to identify the reasons that affect on sophomores’different motivation in English learning.

2.2 Subjects

The subjects in the survey are 255 second year non-English majors(146 males and 109 females).They a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Huanghuai University.They are not from the same regions but various areas of the country.For them all Chinese is their native language.They study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in the University Among them 89 students are liberal arts,103 subjects are from engineering major,and for 63 subjects science is their major.

2.3 Instruments of the research

In order to conduct the survey,the author will use one instrument.That is a questionnaire for subjects.For the questionnaire the author chooses one which is designed by Qin Xiaoqing and Wen Qiufang(2002).It includes 40 items.The author divides these items into two parts.In the first part 23 items are designed to measure the types of motivation concerning sophomores’English learning.In the second part,17 items are used to measure the reasons that affect on their motivation.Items in part one will be divided into4 subscales:instrumental motivation,integrative motivation,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

2.4 Research question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s,three research questions are designed.

1)What are the main types of motivation that exist among non-English major sophomores,integrative and instrumental motivation?Or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Or others?

2)Which one may have greater influence on the English learning for sophomores?

3)What are the reasons that affect on sophomores’differen motivations in English learning?

2.5 Data analysis

255 subjects will answer the questions of the questionnaire Before they give their answers to these questions,the author will explain how to do the questionnaire:When they finish reading one question,they should respond immediately without hesitation.They should be careful,honest and responsible to tell their true feelings Subjects will be told that the purpose of the questionnaire is just for study and it will not have any bad influence on them.They can turn in their finished questionnaire anonymously.They should choose only one answer from A(strongly agree),B(agree),C(no clear answer),D(disagree)and E(strongly disagree).Only twenty minutes are given for them to finish the questionnaire,and it is a requirement to give their answers to all items.

After collecting the questionnaires finished by the subjects the author used statistics to deal with them.For the types of motivation,the author got some percentages which show how many students have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how many have extrinsic motivation.That what the percentage of students with integrative motivation is and what the percentage of those with instrumental motivation is is also got with the help of statistics.The same way is also applied to other issues.

3 Results

One result is a large percentage of students(61.3%)have extrinsic motivation and they lack enthusiasm when they study English.They don’t have enough interest.English is regarded as a pressure and they don’t like English learning in their own deep hearts Another result is the number of the students with instrumental motivation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ose with integrative motivation.The sophomores with integrative motivation accounts for 52.7%and those with instrumental motivation accounts for 78.3%.Another result is some uncontrollable factors are regarded as the reasons tha lead to their lack of motivation in learning English.Most students think that learning environment can affect their motivation in learning English.A good learning environment will encourage learners to have a desire to study English.They don’t want to go on or remain their enthusiasm in learning English any more if the environment or the atmosphere is not good.Some students think that they lack motivation because English is difficult.All these belong to uncontrollable factors.Next result is students always relay on their teachers.They contribute their failure in English learning to their teachers.

3.1 Subjects’extrinsic motivation superior to intrinsic moti-vation

The questionnaire uses 5 items(1~5)to measure intrinsic motivation.And 4 items(6~9)are used to measure extrinsic motivation.The result of the votes can be shown in the following char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ir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 can be indicated clearly by the above chart:A large percentage of students(61.3%)have extrinsic motivation and they lack enthusiasm when they study English.They don’t have enough interest.English is regarded as a pressure and they don’t like English learning in their own deep hearts.

3.2 Subjects’integrative motivation inferior to instrumental motivation

The number of the students with instrumental motivation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ose with integrative motivation.

Integrative motivation is measured by five items(10~14).And instrumental motivation is measured by nine items(15~23).The result of the votes can be shown in the following chart.

The above figure reflects that sophomores with integrative motivation accounts for 52.7%and those with instrumental motivation accounts for 78.3%.The result corroborates the result of Zhu Guozheng(2003)who reported that instrumental motivation is possessed by most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3.3 Some uncontrollable factors in learning English

Some uncontrollable factors are regarded as the reasons tha lead to their lack of motivation in learning English.

Seventeen items(24~40)like controllable(24~29)are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reasons.And uncontrollable factors(30~35are also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reasons.From the following chart a clear result can be seen.

Most students think that learning environment can affect their motivation in learning English.A good learning environment will encourage learners to have a desire to study English.They don’t wan to go on or remain their enthusiasm in learning English any more i the environment or the atmosphere is not good.Some students think that they lack motivation because English is difficult.All these belong to uncontrollable factors.

3.4 Teachers’influence on students’motivation

Items from 34 to 39 are designed to measure how great teachers affect sophomores’motivation.

The figure above indicates students always relay on their teachers.They contribute their failure in English learning to their teachers.English teachers in author’s university should be aroused by this result of survey.

4 Conclusion

Main results of the study:

The thesis provides a survey of the second year non-English majors’learning motivation.The survey tells us that main types o motivation for sophomores are extrinsic motivation and instrumenta motivation and that the main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ir motivation are teachers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1)The result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he same as most former studies,.This study showed that instrumental motivation is superior to integrative motivation among sophomores in their English learning process.Most learners study English only to pass English examinations or CET4/6,or to find a good job after graduation.Instrumental motivation makes them to study hard.Another major type is extrinsic motivation.A large percentage of students has extrinsic motivation and they lack enthusiasm when they study English.They don’t have enough interest.English is regarded as a pressure and they don’t like English learning in their own deep hearts.

2)The survey also showed some students believed that uncontrollable factors resulted in their unsuccessful English learning.For some sophomores,the intensity/force with which they learn English is influenced by their teachers and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Mos think they will have a strong desire to study English if their teachers are knowledgeable,if their teachers’teaching style is interesting,i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good.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has a great effect on learners.They are willing to learn English in good environment and they long for learning i better.In contrast,they will lose their interest and confidence gradually in learning English if the environment doesn’t exists.Some students believed that uncontrollable factors result in their unsuccessful English learning.Most students think that learning environmen could affect their motivation in learning English.A good learning environment will encourage learners to have a desire to study English.They don’t want to go on or remain their enthusiasm in learning English any more if the environment or the atmosphere is no good.Some students think that they lack motivation because English is difficult.All these belong to uncontrollable factors.And teachers are considered to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ir English learning.Students always rely on their teachers.They contribute their failure in English learning to their teachers.

Limitations in this study:

The survey cannot be perfect although it is conducted carefully.Firstly the number of the participants is not large.They are only a small part of all Chinese sophomores.And they are all selected just from Huanghuai University.And maybe these participants are not the best representatives.Secondly,the true feelings from the subjects may not be the reason that they didn’t give their careful re-

摘要:很多研究者认为动机是二语习得者成功学习语言的重要因素。因此,英语教师应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和影响他们学习动机的因素在哪里。该研究以255名大二学生为调查对象,以秦晓晴、文秋芳(2002)编制的动机量表为研究工具,调查了这些学生的学习动机。该调查显示出大二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对他们英语学习的提高不利。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工具型为主。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他们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通过英语期末考试和CET考试。调查结果也表明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外在型的。这部分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热情,没有足够的兴趣。英语调查结果也显示他们认为一些不可控因素导致了其英语学习的失败。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环境会对自己英语学习的动机产生影响。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学习者有学习英语的渴望。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或氛围,多数学生表示他们不会保持学习英语的热情。还有一些学生认为自己不想学习英语的原因是英语太难了。这些都是不可控因素。同时,老师被认为对他们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学生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性。他们把自己没能学好英语归因于老师。

关键词:英语学习,动机,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

参考文献

[1]Brown H 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4th Ed.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Prentice Hall,2000.

[2]Chen Qiaowei.Study on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Over 10Years[J].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and Social Science,2009,6:182-184.

[3]Finegan E.Language:Its structure and use[M].3rd Ed.HarcourtBrace,1999.

[4]Gardner R,Lambert W.Motivational Variables in Second Lan guage Acquisition[J].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1959(13):266-72.

[5]Hudson G.Essential introductory linguistics[M].UK:BlackwellPublishers,2000.

[6]Liu Donglou.Several Thoughts of Motivation in Foreign Lan guage Teaching[J].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2002(4):58-62.

[7]Liu Hongmei.Psychological Exploration About College Fresh men in English Learning and Teaching Strategies[J].Abroda For eign Language Teaching,2003(3):49-53.

[8]Qin Xiaoqing,Wen Qiufang.Internal Structure of Non-EnglishMajor College Students[J].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 search,2002(1).

[9]Wlliams M,Burden R L.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Beijing:FLTR,PEP and CUP,2000.

上一篇:大客户管理制度下一篇:新三板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