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生疏散演练总结

2024-04-24

逃生疏散演练总结(精选12篇)

篇1:逃生疏散演练总结

地震逃生疏散演练总结

学校是人口密集的地方,小学生年龄小自我防护能力较弱。为增强广大师生的防灾减震意识和防震避灾技能,提高师生在密集场所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掌握地震来临时最有效的逃生方法,2013年4月1日上午九点半全校师生举行了防震疏散逃生演练。这次演练搞得比较成功,具体做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高度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学校专门成立了由校长张用会任总指挥,各班主任为组员的演练活动领导小组,在演练期间明确职责,制定详细的演练实施方案;召开全体老师集中学习演练方案,要求全体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安全意识;各位班主任老师要以演练为契机,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领导反复强调两个“一定”,即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正是因为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才确保了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筹划缜密,演练方案安全可行 在地震逃生实施方案中,就演练机构设置及人员职责、演练的时间、内容、地点、疏散路线、程序、要求都作了具体的说明。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要求班主任叮嘱学生,听到警报后,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不得拥挤、推搡,抢先出门,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要求每位教师按照各自的分工职责,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班级准备工作充分。为使演练顺利进行,我班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第一,事前做好了学生的思想工作,既能使学生了解活动的重要意义而严肃对待,又能使学生知道这只是一场演练而非真实地震因而不会过度紧张。第二,班主任精心设计了疏散路线图,经多次班级练习学生撤离快速有序。

四、整个过程井然有序,演练效果良好 第一次警报响起,学生立即按老师指挥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课桌下或课桌旁,弯曲身体保护头部。“地震后”学生在顶班老师的带领下迅速撤出教室。学生到达操场后,马上清点人数,向班长汇报,回班过程中也没有争抢推撞和大声喧哗现象。整个演练活动井然有序。

这次逃生疏散演练警示着全校师生时刻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了我们六

(一)班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促进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完善,检验了全校师生安全疏散的有效程度,对加强学校的安全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有益的。但是我们也通过演练发现了一些问题:要想安全疏散,就要做到安全有序,事故发生时“时间就是生命”,迅速是建立在有序的基础上的,部分学生在活动中没能把演练当作一次实战演习,在疏散的过程中紧张程度不够,撤离速度较慢。还有两位同学在队列行进时蹲下系鞋带,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这说明他们缺少危机感和面临危险时争分夺秒的紧迫感。这次演练虽然结束了,但安全工作没有止境。

为切实抓好安全工作,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本班倡议同学们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在正常教学时出现突发事件,师生要沉着冷静,一切行动听指挥,按照学校紧急疏散预案的总体要求,比照这次演练,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2、要加强饮食、防火、防盗、防震等方面的学习和体能的训练,切实提高安全意识。

3、在体育活动、课外活动中,要注意人身安全。

4、遵守交通规则,主动避让机动车辆,谨防交通意外事故发生。“生命高于一切,安全重于泰山。”让我们行动起来,关注生命安全,远离灾难。

同学们有顺序地逃离教教室

篇2:逃生疏散演练总结

为使大家了解防火、防震、疏散等应急避险知识,提高全校师生在密集场所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掌握地震来临时最有效的逃生方法,2014年3月14日下午3:25全校师生举行了防震疏散逃生演练。这次演练搞得比较成功,具体做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校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学校专门成立了由校长庄武永总指挥,各班主任为组员的演练活动领导小组,在演练期间明确职责,制定详细的演练实施方案;召开全体老师集中学习演练方案,要求全体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安全意识;各位班主任老师要以演练为契机,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筹划缜密,演练方案安全可行

在地震逃生实施方案中,就演练机构设置及人员职责、演练的时间、内容、地点、疏散路线、程序、要求都作了具体的说明。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要求班主任叮嘱学生,听到后,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不得拥挤、推搡,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要求每位教师按照各自的分工职责,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井然有序,演练效果良好

今天的演练内容:疏散防踩踏演练(发生小地震)。在演练活动,每位教师尽职尽责,确保了演练活动井然有序,演练效果良好。

第一次警报响起,班主任立即组织学生进行疏散防踩踏演练,组织本班学生排队,听从领导指挥,按疏散路线指导学生有秩序地迅速撤离;科任教师按分工要求,在指定位置,积极做好疏导工作。学生到达目的地后,各班主任马上清点人数,向校长汇报,整个演练活动井然有序。

本次活动全校共有1095名师生参加,前栋楼学生从教室撤离到操场只用了20秒,后栋房用了25秒。整个演练过程严肃、认真、紧张、有序。这次演练活动是对我校《地震逃生疏散演练实施方案》的一次检验,提高了师生实际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初步掌握了在危险环境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为今后一旦发生地震,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安全疏散学生积累宝贵的经验。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演练活动结束后, 各班学生有秩序地回到教室,各位班主任及时做好总结,巩固提高学生地震逃生演练活动的效果。这次逃生疏散演练警示着全校师生时刻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促进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完善,检验了全校师生安全疏散的有效程度,对加强学校的安全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有益的。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通过演练发现了一些问题:表现为部分学生在活动中没能把演练当作一次实战演习,在疏散的过程中紧张程度不够,撤离速度较慢。这次演练虽然结束了,但安全工作没有止境。各班级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着手建立长效机制,完善责任制度,确保校园安全。

为切实抓好安全工作,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学校倡议同学们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在正常教学时出现突发事件,全校师生要沉着冷静,一切行动听指挥,按照学校紧急疏散预案的总体要求,比照这次演练,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2、避免打乱、上网等违纪现象,避免因违纪引发的安全事故。

3、要加强饮食、防火、防盗、防震等方面的学习和体能的训练,切实提高安全意识。

4、在体育活动、课外活动中,要注意人身安全。

5、遵守交通规则,主动避让机动车辆,谨防交通意外事故发生。

港上镇北谢小学

篇3:逃生疏散演练总结

应急疏散制度缺乏

火灾是突发事件, 通常难以预料, 留给人们的疏散逃生时间往往仅有几分钟, 这短暂的逃生时间, 对于减少火灾伤亡十分重要, 对于人员密集场所更是如此。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好疏散逃生时间, 就必须有制度的支持, 即有应急疏散制度规定, 一旦发现火灾, 逃生人员可以立即疏散逃生, 在现场的基层有关负责人有权发出疏散逃生的通知, 而无须请示上级。遗憾的是, 我国绝大多数人员密集场所没有这种制度。一旦发生火灾, 人们还是按常规的管理制度行事, 结果错失良机, 酿成大错。例如, 2013年发生的吉林省长春市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6·3”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火灾发生之初, 上班员工和基层管理人员都已发现火情。如果该公司事先有制度规定, 一旦发生火灾, 当班的车间管理人员有权下令疏散, 普通员工也应该立即疏散逃生, 留下少数受过训练的员工进行初期火灾扑救, 那么就不会造成伤亡惨重的后果。但事实上不仅没有这样的制度, 相反, 该企业的劳动制度还规定, 个人擅自离开岗位要受惩罚。于是, 疏散逃生良机随之丧失。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2013年4月14日湖北省襄阳市一景城市花园酒店发生火灾。事故发生时, 值班的保安人员与相关负责人及总经理无法取得联系, 又不敢擅自向消防部门报警, 初期火灾扑救时机已丧失, 从而导致悲剧发生。如果事先有制度规定, 值班的保安人员在火灾发生后有权立即通知全体顾客和员工疏散逃生, 并在火灾初期将火扑灭, 那么死伤人数将会大幅减小。

不同的人员密集场所的管理层根据本单位、本场所的实际情况, 制订应急疏散逃生制度, 是减少我国这类场所火灾死伤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建筑物外逃生问题有待解决

发生火灾后, 楼道被火焰或浓烟封锁, 人们无法利用楼梯逃生时, 就只能从窗口、阳台向消防员求援, 或利用建筑物外逃生器材逃生, 因此窗口和阳台可以视为备用逃生出口。在许多人员密集场所, 这些备用逃生出口存在以下问题:第一, 在劳动密集型企业, 员工宿舍和车间的窗口装有铁栏杆、钉木板, 发生火灾时, 这些栏杆就成为人们逃生的障碍, 造成本来可以避免的死伤出现。第二, 许多人员密集场所没按照消防部门的要求配备建筑物外逃生器材, 一旦发生火灾, 在消防队员无法及时赶到的情况下, 困在楼内的人无法安全逃生。2012年6月30日天津蓟县莱德商厦火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商厦离消防站较远, 发生火灾时, 消防队员无法及时赶到, 商厦的楼道又被火焰和浓烟封锁。如果商厦按相关消防标准, 在二、三楼配备逃生绳, 四楼以上配备缓降器, 就可以减少死伤人数。这些器材的有无, 在关键时候就决定着人的生死。第三, 我国有个别省份已用地方规范的手段规定人员密集场所必须配备缓降器等建筑物外逃生器材。可是在实践中, 许多单位贪图便宜, 购置质量不合格的缓降器, 加之放置时间过长, 其非金属部件逐渐老化, 性能下降, 使逃生工具成为了安全隐患。第四, 有些人员密集场所把缓降器安装在阳台的外墙上, 这种安装方式会使缓降器的非金属部件在环境的影响下加速老化, 而且缓降器里的摩擦片在受到雨淋或接触到水枪喷出的水时, 一旦失效, 将危及使用者的生命。

在人员密集场所, 整改阻碍疏散逃生的设施, 增添建筑物外火灾逃生器材, 对于减少火灾伤亡是十分必要的。

消防知识没有因材施教

消防知识传播对象错位的情况在人员密集场所俯拾皆是。旅客走进国内旅馆可以在大厅里看到“提高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的消防宣传画, 给人一种该旅馆重视消防工作的印象。可是, “四个能力建设”是对单位及员工的要求, 旅馆应该把这种宣传画贴到办公室、会议室里去。张贴在大厅里, 给住店旅客宣传的, 应该是针对旅客应掌握的消防知识的宣传品, 例如, 入住时先实地考察疏散通道, 不要在床上吸烟, 如何使用灭火器和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一旦发生火灾, 在逃生时要随便敲邻房的门, 提醒同楼的旅客尽快逃生。其中最后一条尤为重要, 在襄阳一景城市花园酒店的火灾中, 如果当时成功逃生的客人能这样做, 就能减少死亡数量。人员密集场所单位的领导和分管消防工作的楼道管理员必须明白, 对于本单位的保卫干部、志愿消防队员、特殊岗位的员工、普通员工和顾客, 传授消防知识的内容是不同的, 向顾客传播的消防知识必须简明实用。错位的消防知识传播, 只是作秀。

疏散逃生演练缺乏

疏散逃生演练对于减少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死伤数量十分重要。一次精心组织的疏散逃生演练, 可以使单位里分管消防工作的领导和保卫干部找出种种需要整改的问题, 使负责引导疏散的员工受到训练, 使普通员工在真正发生火灾时不会恐慌, 从容有序地撤离现场。从2013年的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6·3”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中我们可以看到, 从未组织过疏散逃生演练的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时是极混乱的。

为了取得良好效果, 疏散逃生演练必须精心组织, 认真实施, 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位。对于装有火灾自动探测报警系统或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的单位, 要以报警声作为开始演练的通知;对于没有安装的单位, 要施放模拟火灾烟气释放器的烟气, 让可视的烟气作为开始演练的通知。疏散的行进方式应该是疾走, 而不是奔跑。在安全出口设置常闭式防火门的地方, 疏散人员中走在最前的人要把门完全打开, 最后一名疏散的人要把防火门关上;下楼时, 疏散人员要沿右墙成一列纵队行进, 左侧楼梯留给消防员登楼救人灭火。凡是配备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逃生绳和缓降器的场所, 要将这些逃生器材的使用纳入演练的项目。在百货大楼、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 还要把店员分工模拟引导顾客疏散纳入演练的项目。每次演练结束后, 分管领导、保卫干部和志愿消防队要认真对演练进行总结, 解决暴露出的问题。

在人员密集场所, 疏散逃生演练不仅要定期开展, 而且要把每个环节都做到位, 事后认真做好总结工作, 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疏散逃生知识传授不畅

人员密集场所单位的负责人要责成保卫干部, 尤其是负责消防工作的干部向员工传授有关疏散逃生的知识。例如, 火灾烟气是导致大部分人员死亡的原因;在门厅停放电动车和给电动车充电可能造成火灾并影响火灾疏散逃生;常闭防火门保持关闭对疏散逃生的重要性;防火卷帘门下不能堆放物品等。全单位员工对疏散逃生的基本知识、重要性和注意事项有正确的认识, 主动排除这方面的隐患, 尤为重要。

必须走出的误区

目前, 我国在火灾疏散逃生方面存在许多误区, 这些误区有的是沿用了一些过时的知识, 有的是采用一些本身就似是而非的知识, 这些误区会给疏散逃生, 尤其是人员密集场所群体逃生带来严重的影响。

就地取材, 利用百货大楼的物品作为逃生器材

有的消防科普宣传读物向读者传授在百货大楼或超市发生火灾时, 可以拿店里的毛巾、衣服蒙住口鼻, 也可以拿店里的水带从窗位逃生等, 其实这些行为是错误的。第一, 顾客都去抢夺店里的物品, 会造成现场混乱, 这是疏散的大忌。第二, 用水带结绳从窗外逃生本身很危险, 如果室内消火栓里的水带被取走, 还会影响消防员灭火。其实, 百货大楼、超市在营业时间发生火灾, 发现火情时火势都较小, 这时只要及时通知全体顾客, 保证顾客在商店员工的引导下有序疏散, 基本上都能安全撤离火场。

火场逃生的要领是用湿毛巾蒙住口鼻, 弯腰行进

就防火灾烟气而言, 火场逃生的要领是尽可能不吸入火灾烟气。用湿毛巾蒙住口鼻是实现这一要领的手段之一, 因为湿毛巾能过滤烟气中有害颗粒等物质, 减少空气吸入量, 有一定的防烟作用, 但是它不能过滤烟气中最致命的一氧化碳, 作用又有限。因此火场逃生防烟的原则应该是现场如果配有过滤式自救呼吸器就尽可能使用, 因为它不但能把一氧化碳催化成二氧化碳, 而且能防热辐射。如果尚无配备过滤式自救呼吸器, 但能很快找到湿毛巾时, 就选择用湿毛巾蒙住口鼻。如果找湿毛巾要花不少时间, 可以用衣服等蒙住口鼻立即逃离火场。弯腰行进也是实现要领的手段之一。火灾烟气比空气轻, 它先沿天花板蔓延, 再逐渐下沉。火灾烟气层是可见的, 当烟气层远离头部时, 可不弯腰疾走, 这样撤离速度会更快。烟气层接近头部时应弯腰行进, 更低时应匍匐行进。把实现要领的某些手段固化了来替代要领是错误的。

披湿棉被逃生

在许多消防知识挂图里,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披着打湿的棉被逃生。这个方法是日本上世纪五十年代推广的。那时日本的住宅多是木结构的小楼, 逃生时为了防止身体被烧毁落下的木构件烧伤, 就采用这种方法, 后来这种方法在我国得到推广。如今我国人员密集场所再采用这种方法逃生, 弊就远远大于利了, 因为现在我国人员密集场所的主流建筑物是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 砖木结构和木结构的建筑物较为罕见。因此, 发生火灾时, 烧毁的木构件掉下来的几率很小。相反, 人员密集场所人数众多, 在企业员工宿舍里, 若员工都采用此种方法, 则打湿棉被要花较长时间, 披着棉被逃生影响行进速度, 也易引发踩踏事件。

篇4:公众聚集场所火灾疏散逃生与自救

从公众聚集场所的火灾特点和以往事故教训可以看出,公众聚集场所发生火灾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的惨剧,且火灾中多数死亡人员是因不懂疏散逃生知识,选择了错误逃生方法或者错过逃生时机而造成的。因此,掌握公众聚集场所正确的疏散逃生方法以提高自救能力尤其重要。

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在火灾突然发生的异常情况下,由于烟气及火的出现,多数人心理恐慌,这是最致命的弱点,保持冷静的头脑对防止惨剧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以往的火灾中,有些人盲目逃生,如跳楼、惊慌失措,找不到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等,失去逃生时机而死亡。在发生火灾时,保持心理稳定是逃生的重要前提,若能临危不乱,先观察火势,再决定逃生方式,运用学到的避难常识和人类的聪明才智就会化险为夷,把灾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二、利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自救逃生

公众聚集场所在建设时须经公安消防部门审核、验收,方可投入使用。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设置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在额定人数内,只要有组织、有秩序地疏散,五分钟内即能全部疏散完毕。进入公众聚集场所时,应首先观察和熟悉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位置;发生火灾时,不要惊慌失措,应及时向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方向逃生;疏散时要服从工作人员的疏导和指挥,分流疏散,避免争先恐后,朝一个出口拥挤,堵塞出口。盲目逃生,往往欲速则不达。

三、自制器材逃生

公众聚集场所发生火灾时,要学会利用现场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逃生,要学会随机应用,如将毛巾、口罩用水浇湿当成防烟工具捂住口、鼻;把被褥、窗帘用水浇湿后,堵住门口阻止火势蔓延;利用绳索或将布匹、床单、地毯、窗帘结绳自救。例如,1985年4月18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天鹅饭店发生火灾,当时住在楼内的几位朝鲜客人发现起火,楼道已被烟火封锁,就开窗跳楼,结果不是摔死就是重伤。而一位日本客人却先用浸湿的被子堵住门,然后将床单撕成条,连成绳子,顺窗下坠,逃出火海。

四、寻找避难所逃生

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避难处所。如到阳台、楼层平顶等待救援选择火势、烟雾难以蔓延的房间,如厕所、保安室等,关好门窗,堵塞间隙,房间如有水源要立即将门窗和各种可燃物浇湿,以阻止或减缓火势和烟雾的蔓延。无论白天或者夜晚,被困者都应大声呼救,不断发出各种呼救信号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帮助自己脱离险境。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市友谊馆天幕起火,大厅断电,疏散逃生无组织无秩序,局势混乱,人员拥挤,造成325人葬身火海。出人意料的是,有两名十岁的小学生,发生火灾时躲进厕所里,最后被人救出,幸免遇难。

五、在逃生过程中要防止中毒

公众聚集场所有些部位在装修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海绵、泡沫塑料板、纤维等装饰物,火灾发生后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在逃生过程中应用水浇湿毛巾或用衣服捂住口鼻,采用低姿行走,以减小烟气的伤害。如唐山林西百货大楼发生火灾时,一片混乱,在浓烟和热浪扑来时,有位女顾客正在三楼购物,她却临危不乱,趴在地上,顺着楼梯爬到二层窗口跳了出去,仅造成一点轻伤。匍匐爬行是避免毒气伤害的最科学的逃生方法。火灾中如果站着走,走不了多远便会窒息。多数被困人员恰恰缺少这一常识,楼上的人往楼下跑,楼下的人往楼上跑,拥挤在楼梯间内,结果造成中毒窒,急死亡。

六、地下建筑火灾逃生

篇5:小学地震逃生疏散演练总结

2018年9月5日上午我校进行了消防逃生疏散演练,此次活动受到了老师们的高度重视,活动中各岗位人员尽职尽责,学生们疏散有序、迅速,整个过程组织严密,逃生演练取得了圆满成功。参与逃生演练活动的全体人员到达了指定岗位,随着警报声响起,在场教师指导学生有秩序地从各班教室内迅速撤离,整个疏散过程快、静有序,用时不到3分钟,经过详细清点人数,疏散中无一学生遗留在教室,疏散中也无一学生出现伤情,安全快速到达目的地,各班主任马上清点人数,向学校领导汇报,疏散完毕后,还在操场前进行了演练小结。

这次活动全校师生参加,演练按预案进行,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激烈,又有条不紊。本次活动也是对我校应急情况处理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学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教师和学生际应对和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圆满成功。

篇6:逃生疏散演练总结

9年前的5月12日,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国家将5月12日定为防灾减灾日,目的就是为了防灾减灾,避免灾害的发生,防止及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而一旦发生了就要将灾害降到最低。今天是全国第三个防灾减灾日,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我们今天组织这次逃生疏散演练,首先要大家熟悉疏散路线,再就是为了检验全校师生安全疏散的有效程度,加强学校的安全工作,这是非常必要的、是有益的,今后我们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这样的紧急逃生疏散演练。

但是,这次演练也暴露了很多潜在的问题,比如一些同学对此项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疏散过程中有嘻嘻哈哈现象,缺乏现场紧张感,还有些同学认为此项活动毫无意义,认为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以上种种表明我们的同学对可能突发的危机事件缺乏认识和必要的自救能力,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引以为戒,在今后的演练中不再出现类似问题,达到演练就是真实现场的目的。

这次演练虽然结束了,但安全工作无止境。我们在今天 “防灾减灾日”组织的这一场安全疏散演练,既是告慰5.12大地震、4.14玉树地震的死难同胞,更是要同学们知道,生命是可贵的,要规避风险,珍爱生命。我们要通过疏散演练活动,让全校师生熟悉逃生路线,以达到在发生地震时,能有序、迅速的按演练的过程到达安全地带。通过演练活动,提高师生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安全自救和互救能力,加强防震避险自救方法和技能的培训,掌握一定的避险自救知识和技能,在地震灾害真正来临之时,能够从容应对,用学到的安全防护知识,用“知识守护生命”,达到有事不慌、积极应对、自我保护的目的,同时,通过演练活动,提高同学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意志,培养同学们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

同学们,重视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希望今天的疏散演练活动,能够再次唤醒同学们对安全的重视,推动我校安全工作跨上新的台阶。

最后,祝我们汝阳县城关镇第一初级中学平安和谐,全体师生幸福安康!

篇7:小学防震减灾逃生疏散演练总结

生命高于青天,安全重于泰山。我们今天进行的防震紧急疏散演练,就是这一理念最崇高的表现,就是要让生命的辉煌释放最灿烂的光辉。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加宝贵的!

胡锦涛总书记在汶川大地震后曾指出“将灾害预防等科学知识纳入国民教育”。国家教育部先后多次下发文件,要求各地各校要切实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大家知道,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人类无法抗拒的,但是人们可以通过有效的措施把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师生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伤亡和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同学们,在校园中,需要紧急疏散的机率并不大,但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做好准备,减少同学受伤的机会。同学们时刻要有安全意识,了解发生紧急情况时如何应变及紧急疏散的程序。通过这次演练,希望同学们能学习和掌握逃生自救知识,熟悉逃生疏散路线,增强安全自救意识。

紧急疏散演练,但由于我们准备充分,方案周密,组织得力,措施到位,在整个演练过程中,我校教师沉着镇定、恪尽职守,学生临危不惧、戮力同心,师生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只用了1分20秒,紧张有序,没有拥挤摔倒现象,所以,这次演练比较成功。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参加演练的全体师生表示诚挚的感谢。

这一次演练还有不满意的地方,一些老师、同学演练意识不强,疏散速度较慢等等。我相信,在下次演练中能够改正。珍爱生命,就是珍爱世界!最后祝愿全体师生,健康永相伴。

谢谢大家

篇8:避震逃生疏散演练校长总结讲话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大地震,霎时间,一栋栋房屋倒下,一座座桥梁坍塌,一个个生命消失。数万人不幸遇难!数百万人失去家园!许多学校校舍坍塌,学生的学业无以为继。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给灾区人民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而在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平时多次演练的安县桑枣中学2400多名师生却仅用1分36秒就成功疏散到操场,实现了“零伤亡”的奇迹,成为成功逃生的典范。正是由于该校平时坚持开展紧急疏散逃生演练,让全校师生在这次大地震中幸免于难,可见学校经常开展演练活动的重要性,通过演练同学们的应急反应以及逃生能力会得到明显地锻炼和加强。汶川大地震,人员伤亡最多的是学校,也暴露了学校安全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加强在校生避震逃生疏散演练已刻不容缓!为进一步落实上级安全工作精神、增强全体同学的安全意识,提高大家的自护自救能力,确保我校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有序地进行,今天下午我们如期顺利完成了本次演练活动,同学们都能够听从指挥,积极参与,认真配合,疏散有序,以较快的速度撤离到操场。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今天举行紧急避震逃生疏散演练意义重大,通过刚才的演练,同学们学会了地震发生时的逃生方法,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灾害无情,生命无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在场的每位同学作为未成年人,更应该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及时学习安全知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掌握在紧急情况下机智逃生的本领,并向家人、亲戚、邻居积极宣传,让更多的人关注生命,关注安全,今天借此机会希望全体同学能以这次紧急避震逃生疏散演练为契机,进一步配合学校把我们的校园安全工作做好做实,把各种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为继续维护平安校园而不懈努力!

谢谢!

陶唐峪乡中学

篇9:逃生疏散演练总结

为创建平安校园,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学生在遇到火险时逃生、自救能力。2017年9月25日下午第三节课,石钟楼小学组织全校学生进行了一场防火防煤气中毒疏散演练活动。演练中,警报声一响起,各班同学在教师的组织下,迅速地从教室有序地跑出来,不到三分钟,全部撤离到操场安全地带,演习取得了圆满成功。

这次演练活动的成功,与学校领导对疏散演练活动进行周密部署,与师生严格按演练方案进行实地消防疏散演练是分不开的。

1、为进行这次演练活动,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总指挥的防火防煤气中毒疏散演练领导小组,确立了“安全第一,确保有序;责任明确,落实细节”的演练原则。

2、演练前,学校领导根据演练要求和本校实际,预先制订了严密、确实可行的疏散演练方案。各班主任给学生讲解了有关防火防煤气中毒应急处理的理论知识,校长还亲自给学生示范了使用灭火器的方法。

3、演练结束后,各班按指定的返回路线,安全有序地返回教室。返回教室后,各班主任针对此次演练活动作了总结并对学生进行了相关的安全教育。

本次演练活动,使全体师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火灾紧急避险知识,强化了增强了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了学生自救自护能力和应对如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应变能力。

王老师在讲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学生在防火防煤气中毒逃生演练

石钟楼小学 2017年10月25日

学生正在逃生

篇10:逃生疏散演练总结

长春市第一五一中学

2014年

宿舍消防逃生演练方案

一、主题:学习防火自救逃生技能,师生共创平安校园

二、演习目的:通过此次演习,使学生了解消防安全的有关知识和技巧、技能,提高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为了确保学校在真正发生火灾时,各项应急工作能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让知识守护生命的道理。

三、演练时间、地点:

2014年4月29日14:00 长春市第一五一中学宿舍

四、演练内容

(1)制造烟雾,火情报警;(2)男女生宿舍遇到火灾时的安全疏散;

五、疏散方向:

男寝:各寝室选择就近的楼梯下楼,到达一楼后选择从一楼西安全出口或大厅出口撤离。

女寝:各寝室选择就近的楼梯下楼,到达一楼后选择从一楼西安全出口撤离。

六、集合地点:篮球场

七、组织机构与职责

1、消防演练领导小组 组 长:杜 骄 李建国

副组长:康宏志 房俊和 张众月 栾红岩 张 楠 成 员:李靖宇 李井新 蔡金耕 宋 亮 蔡金耕

刘淑丽 王亚军 栗国源 张巨华 全体班主任

职责:布置本校开展演练工作;制定本校演练的时间、地点、疏散程序、疏散路线,组织开展演练;掌握本校演练情况,及时小结报告;对演练中出现的紧急情况进行果断处置并上报。

2、领导小组下设四个具体工作组,其成员和职责如下:(1)演练现场指挥组 组长:杜 骄

成 员:张众月 栾红岩

基本职责:根据领导小组布置的工作,做好现场指挥。(2)演练紧急疏散组 组 长:李建国

成 员:张 楠 李靖宇 李井新 蔡金耕 栗国源 张巨华

基本职责:在演练现场指挥组指挥下,依据预案措施及疏散路线、顺序,有秩序地快速地疏散师生,疏散完毕后有秩序撤离到篮球场并组织班主任和班长点名。(3)演练后勤组 组 长:康宏志

成 员:宋 亮 朱 明 刘淑丽 王亚军

基本职责:购置演练时必需的器材等物质。协助疏散并随带灭火器材直接灭火。注意安全。

八、其他成员 摄 像:史双全 医疗保障:谭索杰

九、疏散演练步骤 1、2014年4月29日下午13点30分在阶梯教室集合,召开全体参演人员预备会(工作人员、一二年级全体住宿生),讲解演练步骤和要求。2、13:50学生回寝,工作人员按预案要求就位。3、14:00宿舍火灾逃生演练开始(灭火队员制造烟雾),以电铃声响起为令,学生快速离开寝室,学生撤离时要用衣袖或毛巾等湿物捂住口鼻,弯腰撤离,并注意有秩序撤离和行走安全,选择就近路线下楼,途中如遇烟雾立即绕开,另寻其他路线下楼,学生出楼后迅速在篮球场集合,以班级为单位清点人数,向在场的学校领导报告。

4、疏散过程中负责安全引导的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疏散,清查负责区域无人员滞留后随学生撤离,各班主任在篮球场协助清点人数。

6、学生疏散完毕,灭火队员立即收起烟雾。

7、演练完成,就地总结演练中存在的问题。

十、注意事项:

1、学生疏散时注意安全,不要拥挤。

2、疏导人员要负起责任,指挥学生安全疏散。

3、疏散时学生不要快跑或大声喧哗。附:

1、疏散演练预备会讲话稿

2、疏散演练总结讲话稿

疏散演练预备会讲话稿

为了提高学生在发生火灾时的反应能力,培养同学们遇到突发事件时的自救技能,促进学校各项应急工作能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学校决定利用今天下午第六节课的时间,开展一次学生宿舍消防疏散演练。疏散演练要求:

1、学生疏散时注意安全,靠右侧慢跑或快走,不要拥挤。

2、楼梯口和门口等可能拥堵的地方要根据情况适当调整速度,听从指挥人员指令,出楼后不要减速,避免阻挡后面同学的行走路线。

3、疏散时同学们要注意力集中,不能打闹或大声喧哗,小心脚下楼梯,避免失足摔倒或绊倒,如果疏散过程中有同学不慎摔倒,要立即起身,后面的同学要立即停止,并向后大声喊话,通知大家避让或暂停。

4、同学们出楼后,要迅速到篮球场以班级为单位集合,清点人数并上报(队伍前面的临时指挥部)。除清点人数外,不做其他无关的事或喧哗打闹。

5、总结结束后,按现场指挥的要求,结队有序的回班。

疏散演练步骤

1、召开全体参演人员预备会,讲解演练步骤和要求。2、13:50学生回寝,工作人员按预案要求就位。3、14:00宿舍火灾逃生演练开始(灭火队员制造烟雾),以电铃声响起为令,学生快速离开寝室,学生撤离时要用衣袖或毛巾等湿物捂住口鼻,弯腰撤离,并注意有秩序撤离和行走安全,选择就近路线下楼,途中如遇烟雾立即绕开,另寻其他路线下楼,学生出楼后迅速在篮球场集合,以班级为单位清点人数,向在场的学校领导报告。

4、疏散过程中负责安全引导的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疏散,清查负责区域无人员滞留后随学生撤离,各班主任在篮球场协助清点人数。

6、学生疏散完毕,灭火队员立即收起烟雾。

7、演练完成,就地总结演练中存在的问题。

长春市第一五一中学 2014年4月29日

长春市第一五一中学

学生宿舍紧急疏散演练总结讲话稿

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高于一切。为了进一步提高全体住校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增强在紧急状态下的心理承受力,帮助全体住校生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我校于

****年**月**日下午

分在学校领导、教师和全体住校生的共同参与下,开展了学生宿舍突发事件紧急疏散演练的活动。

主要讲三个方面:

一、系部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专门成立了由校领导和各相关部门、舍务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疏散演练指挥小组,并召开了专题会议,部署演练工作。会上学校领导要求全体参与疏散演练的成员在思想上要引起重视,组织好本次演练活动。在学生中要做好疏散演练动员工作,并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活动中做到了有序安全,保障措施到位,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活动筹划缜密,演练预案安全可行。在预案中就演练的人员、内容、职责、疏散路线及集合场地都作了具体的说明。确保了演练活动能按预案顺利进行,各系部在住校生中进行了宣传和动员,并根据系部分方案,要求各班主任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等,为住校生作了详细讲解,让住校生明白撤离方向、撤离路线、撤离后集合地点。在演练时做到听从指令、服从指挥,在撤离过程中快速有序。同时,安保处专门制定了学生宿舍应急疏散演练方案,让全体师生进一步明确了演练的目的和要求,并做好演练过程的安全教育,确保了演练活动万无一失。

三、学校师生参与,疏散演练效果良好。这次疏散演练活动全校一共有

个住校班级,名住校生参加。伴随着警报声响起,全体人员都能严格按照突发事件应急疏散预案的要求,迅速进入各自岗位,及时疏散学生,各班住校生在老师的认真指挥下,按照指定的安全出口和疏散路线,迅速有序地撤离宿舍楼,疏散到学校操场集合,并立即清点人数上报集合场地负责老师。在演练过程中保持了良好的组织秩序和快速反应的能力。演练活动最早到达的班级,用时()分()秒,最迟的()分()秒。

本次突发事件紧急疏散演练有效地增强了我校住校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了我们在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紧急情况下及时疏散逃生、自救互救的能力。同时也是对我校《安全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不仅落实了我校应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了住校生的安全意识,真正掌握了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防范能力。

在这次演练活动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少数学生在思想上还不够重视,认为是演练,不是实战,因此没有紧迫感和危机感,疏散时动作不够迅速,部分学生下楼梯时未靠右侧行走,还有一些班级在到达安全区域后未能及时清点本班学生人数上报给负责的老师,这些问题都需在以后的演练活动中加以注意并认真改正。

篇11:火灾逃生疏散演练方案

为了切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帮助全校师生掌握火灾时的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全校师生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根据上级教育部门有关精神,再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火灾逃生疏散演练方案,并进行实际演练。

一、指导思想:

本着消除火灾隐患的观念,牢固树立“校园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生命安全重于一切”的思想。为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学校火灾工作坚持以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最大限度减少危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二、基本原则:

1、安全性原则:

火灾逃生演练必须确保安全,结合学校实际及小学生特点,速度上由慢到快循序渐进地提高,教师全员参与组织、保护。各班级要召开班会,加强纪律教育,向学生讲述防火知识,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演练时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

2、实效性原则:

火灾逃生演练时,全体师生要按照实战要求去做。火灾时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火灾的国际通用守则,国内外许多起火灾实例表明,在火灾发生时,人们在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烧死、烟死的概率最大。火灾来临,要在教师的指挥下,有组织地迅速撤离教室,学生千万不要拥挤。处于楼上位置,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决不能让学生们乱跑。学生撤离到操场后,及时组织各班纪律做到不打闹、不喧哗。

三、火灾应急演练安排

(一)组织领导:

演练总指挥:陈福成副 总 指挥:程永超 王亚东

成 员: 李守稳 张俊英 吕立新 全体教师

下设五个工作组:

1.组织协调组:程永超负责演练方案的制定;演练过程的协调指挥;信息的上传下达、对外联系等。

2.宣传报道组:李守稳负责安排演练前的宣传教育、演练的摄影、记录、计时、总结等。

3.疏散引导组:王亚东负责科学编制和张贴学校应急疏散路线图、班级应急疏散路线等;引导、组织师生安全有序疏散;帮助伤病学生疏散并妥善安置;疏散完成后协助其他各组工作。

4.抢险救护组:张俊英负责第一时间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遇险师生,视情况抢救重要财产、档案等;检查学生身心状况、进行临时救治和必要的心理疏导;演练中发生意外事故,负责将受伤师生尽快运送到指定安全区域,并迅速联系急救中心或拨打120,在专业医务人员到达之前,救护组应对受伤师生采取必要的救助措施,为救治伤者赢得时间。预防次生灾害发生。

5.后勤保障组:吕立新负责治安保卫工作,布设演练场地,维护演练秩序,拉响演练警报;通讯、标识、广播、救助等演练所需物资装备的准备;检查、恢复学校水电、通讯等后勤保障设施。

四、具体人员安排:

场地集合负责人: 陈文涛 负责场地集合、纪律

教学楼负责人: 广才楼 李守稳

成学楼 张俊英

负责全程指挥抓拍

现场指挥: 各班班主任教师

安 全 员:

李桂荣 郝庆丽 李卫华 李荣华 武方田 李洪跃 韩耀光 张明哲 王秀梅 庞亚男 庞丽伟 吕文英

司永妍 李瑞芳 王 建 朱子敬 金凤兰 黄海玉

李翠红 郭天宇 孟雪峰 党倩男 李洪新 刘美莲

李秀英 马 丽

(演练时负责楼梯、门口安全工作)

1、具 体 安 排:

(1)广才楼:

李桂荣 负责一楼到二楼的东楼梯之间的平台

郝庆丽 负责二楼到三楼的东楼梯之间的平台

李翠红 负责二楼东楼梯口

李洪跃 负责三楼到四楼的东楼梯之间的平台

王 建 负责三楼东楼梯口

金凤兰 负责东门口

朱子敬 负责一楼到二楼的西楼梯之间的平台

武方田 负责二楼西楼梯口

庞亚男 负责二楼到三楼的西楼梯之间的平台

黄海玉 负责三楼到四楼的西楼梯之间的平台

李卫华 负责三楼西楼梯口

李秀英 负责西门口

(2)成学楼:

庞丽伟 负责一楼到二楼的东楼梯之间的平台

李荣华 负责二楼到三楼的东楼梯之间的平台

韩耀光 负责二楼东楼梯口

司永妍 负责三楼到四楼的东楼梯之间的平台

李洪新 负责三楼东楼梯口

刘美莲 负责东门口

李瑞芳 负责一楼到二楼的西楼梯之间的平台

王秀梅 负责二楼西楼梯口

李瑞芳 负责二楼到三楼的西楼梯之间的平台

孟雪峰 负责三楼到四楼的西楼梯之间的平台

郭天宇 负责三楼西楼梯口

党倩男 负责西门口

2、救护组:负责出现事故的急救及报警 张俊英 马 丽

3、摄像组:吕文英 负责广才楼的全程跟踪拍照 及录像;张明哲 负责成学楼的全程跟踪拍照及录像(班级学生躲避课桌下、安全员奔赴指定位置、学生下楼、值班教师指挥学生下楼、学生在路程中、操场集合、班主任汇报人数、领导讲话等录像照片)

(二)演习时间:2021年12月24

(三)演习地点:校园内

(四)参加人员:全体师生

(五)疏散集结地点:操场

(六)操场集合地点:各班级按升旗时所站位置

(七)教室内火灾逃生指导组(各班班主任教师)

职责:

1、信号员发出“火灾警报”信号,指挥学生迅速撤离教室,不能慌张或随意乱跑

2、各班班主任教师要自始至终一前一后跟队,时刻与学生在一起,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进度、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纠正学生疏散过程中的不良行为,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

3、队伍在操场集合完毕,各班主班教师清点人数后向总指挥报告人数。内容“报告,()年级()班()人全部安全撤离,无伤亡人员,请指示”。总指挥: “归队”。集合后班主任维持班级纪律

五、演练准备

1、火灾逃生疏散演练组长认真组织全体老师进行实地讨论研究,落实好班级疏散工作,撤离路线要做到合理有序,确保演练安全规范,高效完成。

2、演练前各班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向学生讲解防火逃生顺序、逃生技巧及要求。

3、演练前火灾逃生疏散演练领导小组要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六、演练各班撤离路线安排:

1、一楼以大厅为界,二三四楼以办公室为界,大厅以东或办公室以东的班级走东楼梯走东门,紧靠硬化路面北边行走;大厅以西或办公室以西的班级走西楼梯走西门,紧靠硬化路面南边行走。

2、所有参加演练教师都在学生撤离完之后迅速撤离教学楼。

七、疏散注意事项

1、要有顺序地疏散,在逃生时,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不拥挤,不推搡他人,不起哄,不高声喧哗,不争先恐后,不拉手搭肩,不嬉戏打闹,不弯腰拾物,不逆流而行;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2、楼道安全人员立即到岗,各就各位,指挥学生有秩序疏散,不得擅离岗位。

3、疏散过程中,学生弯腰捂鼻出教室,双队从教室前门走,由班主任老师带队,迅速跑到指定地点,搭班教师尾随最后一名学生疏散。每个楼层的下一层走完,上层再走。安排学生排好队楼下不能散队。每名学生之间间隔50厘米。

4、疏散过程中,要迅速,要排队有秩序前进,不能跳跃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推搡。

5、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学生不能嬉戏打闹、大声喧哗。

6、班级内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此项活动的学生,班主任在班主任工作手册上详细记录。并作适当安排,确保其人身安全。

八、程永超讲解示范灭火器使用方法

(一)讲解示范

1、上下颠倒摇晃使干粉松动。

2、拔掉铅封。

3、拔掉拔掉保险销。

4、左手握着喷管,右手提着压把

4、保持安全距离(距离火源约2-3米),喷嘴对准火焰区域,右手用力压下压把,左手握着喷管喷管左右摆动,使干粉覆盖整个燃烧区。

(二)教师学生操作

九、陈福成校长总结

篇12:紧急疏散逃生演练日记

下午,天空万里无云。好不容易等到第三节课,我们准备下去演习了。到楼下排好队伍后,首先我们看着四年级的同学爬软梯。他们爬得又专心又勇敢。五年级的同学戴着安全帽,系着安全带,小心翼翼地往下爬。我真想也去表演表演。我正想着想着,抬起头一看,消防队员叔叔叫一个男同学去试一试。刚开始他不敢,最后他还是爬了下来。操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过了一会儿,到了第二轮演习的时候。消防叔叔教我们怎样使用灭火器。前面高年级的同学挡住了我们,害得我们看不见,只能看见烟雾和半空中的火苗。我们实在是太想看了,所以就像红军打仗一样向前冲,不断占领阵地,步步为营。

上一篇:经济贸易管理学会工作总结下一篇:户主同意入户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