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经典诗文 养健全人格

2024-04-23

诵经典诗文 养健全人格(精选5篇)

篇1:诵经典诗文 养健全人格

浅析经典诵读的有效途径

汨罗市川山坪镇初级中学 胡跃江 王华 电话:*** 邮编:414405 【摘 要】:本文从校本教材的开发、诵读课程的开设、环境氛围的创建、活动平台的搭建四个方面阐述了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经典诵读,礼仪,健全人格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要求,是个体道德素质的外在体现。选人中小学教材的古诗文表现传统礼仪的篇目很多,涉及面也很广。这些优秀的经典诗文意存高远,其中不仅有文学、史学,还蕴涵着美学、哲学。把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孩子心灵本体,可以提升孩子身心品质,培养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而少年时期是人格的塑造时期。让孩子在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接触饱含智慧和价值的经典,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气质,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自身特有的气质。良好习性的养成、高尚人格的奠定,会让孩子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学校作为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学生成长的主阵地,应将古诗文诵读与文明礼仪教育融合起来,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诵读与理解,让学生自小就扎根在经典诗文的熏陶中,培养其良好品行,提升道德素养。

一、编教材,搭建经典诵读平台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没有这种阅读,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平乏。”

学校教研组要组织教师研读经典诗词篇章,自编通俗易懂、操作性强的经典诵读校本教材,给师生阅读。校本教材根据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以兴趣为先、不求甚解、持之以恒、批判改进、尊重差异为原则,收录传统蒙学经典《三字经》、《弟子规》、《贤文》、《礼记》、古诗名句等经典诗文,作为一种文明形态,我们要剔除其显而易见的封建糟粕,吸收借鉴其有意义的思想内容,比如“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的家庭理想,“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等等。分层次汇编《经典名句荟萃》,书中为诗文编配作者简介、注音、注释、译文、赏析、提示等内容,让学生天天诵读。《经典名句荟萃》其内容涵盖了在家、出外、待人等方面的礼仪。当前不少学生是独生子女,个人利益第一,对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团结友爱、孝敬父母意识淡薄,将这些内容纳入校本教材,让学生熟记这些经典名句,在诵读与理解中学习礼仪规范,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养成。

根据不同学龄阶段,我们要求小学生熟记“经典名句一百句”,中学生每天熟记一句。每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语文教师要带头诵读,不断充实自己文化积淀,引导、培养师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推广、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打好人生底色。

二、设课程,促健全人格养成

“现在不少学生道德水平滑坡、文明礼貌淡化,通过经典的熏陶和感染,来规范孩子的伦理道德、言谈举止、礼仪风范,学会如何为人、如何处世,希望这些道理能让孩子们终身受益。”且青少年感受性强,倾向于模仿周围生活中使他们感动的人和事,他们仰慕英雄,易受英雄行为的感染。为此,不少学校开设了诵读课程,让学生与经典为友,伴经典成长。

语文教师要重视每周一节的诵读课,充分利用诵读课的优势,在诵读课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孝经》、《礼记》这些国学经典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其间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慧美,更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的精魂。这些经典凝聚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和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其文语句流畅,前后连贯,朗朗上口;其内容丰富,包含有诸如天文、地理、历史、治国、修身、道德、伦理等丰富知识,堪称国学经典。古往今来,无数少年儿童从中汲取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诵读课教师不仅指导学生读,还要组织学生讨论,且适时地介入引导学生讨论:对照自己找差距,辨别自己那些哪些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并督促学生完成读书笔记,写下成长记录。学生背诵的内容,在一生当中,记忆是最为深刻的。虽然有的道理有些深奥,有的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似懂非懂,不能完全理解。余秋雨说:“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都是文明传代的绝佳措施。” 在最适合背诵的阶段,我们用有趣的方法引导孩子们先背会,再让他们用一生的时间慢慢感悟。孩子们现在还理解不了,但在他们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总有一天能明白。

以礼乐诗书、经史典籍为主要内容的诵读课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积淀,在学习经典的过程中,传递着讲文明、知礼仪的信息,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与实践中懂得了人生的道理,学到了行为礼仪,使学生温文尔雅、知书达礼,成为有文化、有教养的人格特征的人,有助于学生美好品格的养成。

三、创氛围,春风化雨润心田

健康的、高雅的交际方式和能力是现代中小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怎样处理同学间关系?建立起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怎样处理与父母的关系?怎样认识爱国与成才的关系等等。学校创建经典诵读的氛围,可以有效的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包括班风、学风、集体舆论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会说话。他还指出:隐性课程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是一种比其他任何课程更有影响的课程。

因而,学校要充分挖掘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的资源,注重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社会环境,以营造丰富的诵读环境入手,充分利用学校有限空间,让校园每个角落成为学生学习经典、感悟经典的平台。如学校建立围墙文化,走廊文化,宣传窗、黑板报开辟品读经典专栏,教室图书角摆放各种经典名作,墙壁张贴表现古诗中勤劳、帮助他人、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名人名言、绘画、剪贴、手抄报等,将经典融入到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学校的每一面墙壁、每一根立柱都会“说话”,让学生们耳濡目染,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经典的熏陶。

学生流连于经典的海洋,徜徉于名句的殿堂。他们在欣赏的同时,受到人物典范的感染。丰富的经典诵读环境对学生道德、品行、性情、气质会产生影响,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熏陶作用。

四、谋发展,多种活动来内化。

知识的获得,人格的养成,应是学习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经典诗文学习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更应当加强课外的实践活动。课程标准为学生推荐了相当数量的优秀诗文。学生在课内学习的基础上,可以让他们自由发展,指导自己的课外实践,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去积累和表达。只要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他们的经典文化素养定能得到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他们的健康人格也能得以养成。

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做,应让他们自己做。凡是学生能够自己想的,应让他们自己想。只有自己动手,才能获得直接的经验,认识事物的性质。”这些理论为开展经典诵读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礼仪知识,内化礼仪品质,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养成健全人格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与策略。

为此,教师为学生多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活动机会,将培养他们美好品格的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如开展“校园诵读之星”、诗词竞赛、制作古诗书签等活动;鼓励学生积累有关渗透了礼仪知识的诗句,收集整理,编成“文明礼仪诗词专辑”、“我喜欢的古诗”,让这些他们自己编的“书”成为日常交流的工具;鼓励他们根据经典进行角色表演。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对古诗词中友爱、团结、互助的初步理解,让校园充满着文明的气息,孩子们在交流中感受朋友的情谊,礼仪与美育尽在其中。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名族精神。学校以“诵读经典诗文,培养健全人格”为发展目标,通过多种途径引领师生“走进五千年文明”,让学生与经典为友,与名著为伴,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塑造美好心灵,在读书中学会做人,逐步形成健康人格,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 《家庭教育》 陈鹤琴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

篇2:诵经典诗文 养健全人格

一、活动目的

为隆重纪念“五四”运动92周年,迎接建党90周年,进一步促进我校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加深全校师生对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传统的理解,激发党团群体及广大师生的爱国热情,以诗歌朗诵为载体,以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为目的,学校决定在全校师生中开展“诵经典”诗文朗诵大赛。现将有关事宜安排如下:

二、活动主题

诵读经典诗篇、传承中华文明、喜迎建党90周年

三、活动组委会 主 任:李生兰 副主任:乔志军

成 员:全体语文教师

四、活动要求

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 阶段:班级测评与选拔;第二 阶段:展示比赛

(一)作品内容

作品能反映广大青少年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热情歌颂辉煌成就,突出思想文化价值,注重道德教育,传承民族精神,表达对祖国的真情实感。

(二)作品要求

1.班级测评时朗诵篇目为学校规定的必背和选背诗词。2.展示比赛时朗诵篇目为学校规定的必背和选背诗词、中华经典文学作品、红色经典作品,具体由参赛班级自定。

(三)比赛形式

班级测评由评委到班级中随机指定10位学生,要求背诵指定篇目,根据各班背诵情况量分,按得分高低评选出朗诵优秀集体;展示比赛分学生组和教师组进行,形式可灵活多样,以表现语言艺术为主,可配歌舞或以其他形式穿插串联等进行演绎。

A、学生组:

1)一二年级以个人参赛,每班限报两人,诵读内容为古诗一首,不设奖。

2)三至五年级各班以团体参赛,人数不少于10人。六年级不参加全校展示比赛。

各班级要准备充分,服装道具自行准备;必须有配乐,朗诵前及早和音像组联系。

B、教师组:

教师以党员、团员、群众组成三个朗诵展示团体,参加学校展示比赛,不设奖。

(四)4月20日前,各班把选拔的朗诵选手姓名、作品名称、串词以电子版的形式报少先大队。活动内容:

第一 阶段:班级测评与选拔

一、活动时间:5月18日早自习和下午第三节课)

二、活动地点:各班级

三、活动对象:1——6年级全体学生。

四、比赛规则

1.参赛选手由评委随机抽取。必背内容抽4名学生,选背内容抽4名学生,全班集体背诵《三字经》(一二年级)、《弟子规》(三四年级)、《千字文》(五六年级)。

2.参赛选手必须脱稿朗诵。3.参赛选手必须用普通话朗诵。

4.参赛选手必须仪表大方,着装整齐,符合诗歌表现内容。发音清晰,声音富有表现力,达到一定朗诵效果。

五、评奖办法:

根据评委打分情况,每个年级评选两个诵读优秀班级(六年级评选3个)。

六、评委

第一组(一、二年级):负责领导:李生兰 组员:李雪 郭彩霞

第二组(三、四年级):负责领导:乔志军 组员:董文虎 喻学鸿

第三组(五、六年级):负责领导:李克雄 组员:孙爱国 孙志国

第二 阶段:展示比赛

一、活动时间:5月23日。

二、活动地点:操场主席台

三、活动对象:1——5年级参赛学生。

四、比赛规则

1、参赛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切合爱国主题,适合少年儿童朗诵。

2、参赛采取抽签为序。中间穿插一二年级选手的诗朗诵。

3、参赛选手必须脱稿朗诵。

4、参赛选手必须用普通话朗诵。

5、每个选手朗诵时间不超过3分钟

6、参赛选手必须仪表大方,着装整齐,符合诗歌表现

内容。发音清晰,声音富有表现力,达到一定朗诵效果。

五、评奖办法:

1、评分采用十分制:

朗诵内容1分,朗诵技巧3分,选手仪表2分,朗诵效果3分,配乐效果1分。

2、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然后取总分。

3、按分数从高到低,三——五年级评出各年级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其他事宜:

1.会场布置、横幅悬挂由总务处负责; 2.音响组由喻学鸿负责; 3.安全由张傲雄负责;

4.会场秩序、座位顺序安排由政教处负责; 5.活动主持训练、节目单编印、串联词撰写排序等由少先大队负责。

西沟小学

篇3:诵经典诗文 养健全人格

一、古诗文是培养当代中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载体

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古诗文都是思想内容纯正的作品, 或歌咏山河, 或记叙故事, 或抒怀古忠, 它们表达了古人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浸润其中, 涵咏体味, 使人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

古诗文对山川景色的歌咏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最好素材。诗文中对自然之美的赞美篇章是较多的。如杜牧《江南春》中的“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描绘出一幅江南秀丽的春景。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展现了北方大草原广阔雄浑的景象。此外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维的“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等诗句, 无不流露出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在古诗文教学中, 语文教师让学生透过这些美妙的诗句, 跟随诗人的足迹, 徜徉于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之中, 尽情享受大自然之美, 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将油然而生。

古诗文对精美故事的叙述是培育学生精神意志的最好范例。古人用诗文叙写了许多耐人寻味的小故事, 语文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人格美, 让学生精心阅读, 细心品味, 这对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积极作用。例如, 课文《扁鹊见蔡桓公》叙述了桓公因讳疾忌医致死的故事, 让学生从中明白要重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不能拒绝批评和帮助的道理;《愚公移山》一文讲述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 学生由此知道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蒲松龄的《劳山道士》讲述的是王生到劳山拜师学道, 由于不愿吃苦, 最终学无所成, 到处碰壁的故事, 学生由此而知一个人只有不畏艰辛, 才能有所成就, 否则就会处处碰壁的道理, 等等。学生阅读之后都有助于提高思想认识, 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从而塑造完美人格。

借助古诗文对情怀志向的抒发是培育学生高尚情操、浓郁情怀的最好形式。教材中的古诗文大多数是文质兼美的精品, 其中倾注着作者的真情和心血, 倾注了作者一生的志向与抱负。为此, 语文教师要挖掘作品中健康、愉悦的情感去感染、激发学生, 使学生产生强烈而积极的情感体验, 进而实现在情感教育中提升学生人格修养的目的。例如, 周敦颐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表达自己洁身自好的高洁品格;范仲淹登岳阳楼, 观“巴陵胜状”, 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杜甫登泰山“一览众山小”, 对未来充满自信的雄心和气概油然而生。在教学中, 教师只要善于引导, 就能激起学生的感情共鸣, 作者的思想情感也就随之能在学生的精神上得以生根发芽。

二、古诗文教学是培养当代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基本路径

古诗文以优秀作品为载体, 呈现给学生丰富的人格教育资源。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启发, 巧妙地把潜藏在诗文中的人格教育内容挖掘出来, 积极发现和努力发掘诗文中人格的优美元素, 尽量使之成为学生健全人格中的组成部分, 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 受到人格的熏陶。

1. 立足作品背景资料, 为培养当代中学生健全人格奠定感情基础

古诗文反映了作者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观念态度、认知水平。由于年代久远, 教师在讲授作品时, 要适当补充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特点和写作背景等资料。教师通过作品背景资料的分析,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感情, 让学生尽快进入诗文的意境,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感受作者思想行为、精神品质的同时, 内心得到了感化, 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奠定了感情基础。例如, 教学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时, 教师可以先呈现文天祥的身世经历和英雄事迹。通过动情的背景资料的介绍, 学生对作者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有了感性的认识, 为接下来理解诗歌内容做了很好的感情铺垫。当学生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时, 对诗句中所表达出的大义凛然的崇高气节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精神, 就会有更为深刻的感受和认识, 同时也会被诗人的精神品质所震撼、感染, 从而内化为自己心中的一股精神力量, 激发自己向民族英雄学习的决心。

2. 立足作品艺术形象, 为培养当代中学生健全人格创设适宜情境

古诗文无论是叙事还是抒情, 都要塑造艺术形象。叙事性作品表现的是“人物形象”, 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指人格形象。抒情性作品表现的是“审美意象”, 是指景物形象或事物形象, 它们都是作者借来表明心迹或情感的形象。教师要充分发挥古诗文的“艺术形象”优势, 在教学中通过对作品艺术形象的分析, 创设出适宜的情境, 引导学生在领悟艺术真谛和人生要义的过程中塑造健全人格。例如, 班固《苏武传》中的苏武, 表现出来的为维护国家尊严不苟活的坚定的民族气节, 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课文着重通过在典型环境的细节描述中, 塑造苏武“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大丈夫形象。在具体教学中, 语文教师一方面要着眼于分析苏武这一人物形象, 另一方面基于人物形象的分析, 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的教育, 从而使他们形成热爱祖国的意识。

3. 立足动情教学语言, 为培养当代中学生健全人格营造情感氛围

篇4:诵经典诗文 润童稚心灵

一、晨曦诵诗,启蒙之课

俗语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不管是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丰富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来说,晨读课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

晨读,要让学生积极地读起来,让校园书声琅琅起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早晨,当灿烂的阳光射进教室,我们每天的“晨曦诵实践与反思 ■ SHIJIANYUFANSI诗”就拉开序幕。诵完诗,学生就迫不及待地描绘透过诗句欣赏到的春天的景色。有学生说:“春姑娘翩翩而来,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小河醒过来了。”有学生说:“我仿佛看到河岸上的桃花开了,如同粉色的云霞。柳树吐出绿芽,垂柳随风摇曳,长长的柳条垂向水面,就像姑娘正对着镜子梳理秀发。”还有学生补充:“嫩嫩的小草长满山坡,五彩的野花竞相开放,似乎在和那满树的桃花争艳,一阵阵春风送来了花草的芳香。”“山崖上,半空中,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花儿尽情地绽放,美丽的鸳鸯还在沙滩上晒太阳呢!”

古诗文韵律和谐,文辞优美,韵味悠长,在晨曦中诵诗,学生沉浸于美妙的古诗文世界,尽情地放飞思绪,让清晨在琅琅的诵读中浸染古诗古韵。晨曦诵诗,每天的启蒙之课,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在诵读中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与文学修养。

二、活动诵诗,丰富体验

为了让学生徜徉诗的海洋,沐浴诗的芳香,我们采取了课内与课外结合,阅读与体验融合,教学与活动并举的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无穷魅力。

课间,我鼓励学生把背诵古诗文融入到活动之中。比如玩“石头剪子布”时,输了的孩子就即兴背诵一两句诗;玩拍手游戏时,学生也把古诗句渗透进去:“你拍一,我拍一,黄四娘家花满蹊;你拍二,我拍二,卷地风来忽吹散;你拍三,我拍三,要留清白在人间……”。孩子们还创造了各种古诗文游戏,比赛对诗、擂台唱诗、接龙背诗等,在“比、学、赶、帮、超”中感受熏陶、领略诗趣,既玩了游戏,又复习了古诗,让校园的课间充满语文的味道,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对一些写景状物的古诗文,让学生读熟后发挥想象,用笔画一画诗文中所描绘的情景,鼓励学生读诗的时候脑海里画画,画画的时候想诗念诗。这样,诗画交融,相得益彰。而背诵《三字经》中的“头悬梁,锥刺骨,彼不教,自勤苦”时,讲一讲晋人孙敬悬梁苦读书,战国苏秦用锥刺腿的勤奋好学的故事。学生被这些故事所吸引,理解了古诗文的内涵,引起情感共鸣,激发诵读的兴致。

每逢节日、每月的中队活动,学校会组织大型的综合的古诗文活动:朗诵古诗,表演古诗,画古诗,猜古诗……诗趣盎然,诗意浓浓。

活动联系古诗,诗文促进活动,师生与诗为友,诗和师生相伴,校园生活变得丰富而有趣,充实而富有诗意。

三、生活用诗,润泽言行

古诗文悄然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背诵过的诗文犹如一汪清泉流淌在学生的心田,潜移默化地熏陶着他们的一言一行,促成人格的全面成长。春游时,学生不禁吟诵:“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见到雨后湿润的地面、满地的花瓣,不由自主地念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同学之间互相鼓励:“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母亲节,在精心制作的卡片上工整地书写“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古诗文对学生的熏陶作用,也许会让你惊叹。班上的王可同学曾是家中的娇公主,她不爱惜粮食,学习不求上进。但据家长反映,自从孩子参与到古诗文的学习热潮中,变化可大了:墙上用毛笔书写张贴《锄禾》,改掉了浪费粮食的坏习惯,还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作为自己学习道路上的座右铭。

源远流长的古诗文长河,春风化雨般点点滴滴渗入孩子的心田,改变着他们的语言,改变着他们的气质,塑造着他们健康的人格。■

篇5:诵经典诗文 养健全人格

一、活动目的与指导思想: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6周年,进一步活跃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学生爱国、爱校的高尚情操,增强班级学生的凝聚力,唱响红歌,诵读诗文,构建和谐校园,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激励学生们具有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根据学校统一安排现决定举办“迎国庆 唱红歌 读诗文 诵经典比赛”。

二、活动主题:爱我祖国 唱响红歌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

拟定于9月30日在中心学校大会议室,若有变动另行通知。

四、比赛形式:合唱 朗诵

五、比赛对象:全校所有学生

六、活动程序:

领导致辞

每个班按抽签顺序依次上台表演 颁奖仪式

七、有关要求:

1、各参加班级学生要全部进入代表队,力争服装统一,道具自备。

2、各代表队围绕“歌唱祖国”这一主题选择合唱曲目或诗歌朗诵,并加强练习。3、9月23日上报所唱曲目或诗歌题目。

4、各代表队加强排练,保证训练时间。

5、节目主持人,节目串词撰写由少先队大队部负责。

6、李俊、肖初晴老师负责活动的音响,卢军老师负责活动现场场地安排,政教处负责场地布置及汇演期间安保工作。

八、比赛方法

1.比赛顺序按抽签顺序依次上台表演。

2、评委:陈帮富 徐南生 龚道华 文习洪 王梅 甘友春 朱平李俊

3、比赛以年级为单位,设一等奖四个,二等奖六个。

九、评分标准:

1、音准

标准:歌词和曲调准确无误,无错词、跑调等现象。

2、声音 标准:整齐洪亮,高低适中,无低八度、高八度、不开口等不协调现象。节奏要正确,快慢要符合歌曲的要求。

3、精神风貌

标准:演唱或朗诵精神风貌要精神饱满,端正严谨,服装统一、整洁、美观、大方。

4、演唱、朗诵形式

演唱、朗诵形式新颖,活泼与歌曲、诗歌思想内容、表现情绪要基本协调一致,并且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由学校评委分别对各个参赛班级进行现场评分,总分采取100分制;参赛班级最终得分为去除1个最高分和1个最低分后其余评委评分的平均分。

十、比赛要求

1、本次比赛力求公平、公正,将采取去掉最高分与最低分,取余下成绩的平均分为最后成绩。

2、班主任组织学生规定时间内到会场指定位置坐好,以保证比赛按时进行。

3、各班应谨记安全第一,注意维持会场秩序。

4、比赛演出期间,各班级要保持文明,维护演出秩序,保持本班区域的卫生。不得起哄、鼓倒掌。如有违反者,取消该班级的评奖资格。

5、尊重评委的评比结果,不得擅自议论评比结果。

活动预算: 班级及学生奖品:

一等奖4*100元=400元(日记本、笔盒等)二等奖6*80元=480元(笔、毛巾等)最佳演员30*20元=600元(学生笔袋)化妆品:380元(眉笔、腮红、口红、粉扑等)合计:1860元

上一篇:绥滨县小鹅瘟的流行病学调查、诊断及防治措施下一篇:关于桶装水价格调整致客户通知函(小榄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