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2024-05-13

语文期末考试试卷(通用6篇)

篇1: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2015~2016学对口升学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机电系 曹杨杨

本次语文质量检测,以语文新课标为依据,试题覆盖面广,难度较大,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试卷从字词,积累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方面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全方位的检测。下面就学生情况以及以后教学的改进等方要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试卷综述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其中第1小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读音能力,但从试卷发现“拾级而上”与“物阜民丰”两个词语学生的不会读的概率比较大,做正确的较少。第2小题是字形,意在考查学生对字词的积累情况,学生得分比较高。第3、4小题是考查学生词语的积累,学生掌握得也比较扎实。第5小题考察标点符号,第6小题考查病句,少数学生还没有掌握好。第7小题是语序排列,第8小题考察修辞手法,这两道题学生们做的很好。第9、10题较基础,课本内容,较简单,学生掌握较好。第11、12小题诗歌鉴赏题,学生理解能力较差,全对的很少。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是本试卷的难点,分说明文、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精读课文当中对重点问题的理解学生做得比较好,相对失分较多的是文言文阅读,后边的两道小问答题,比较灵活,学生得分还是可以的,只是少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所至,可能得分相对较低一些。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课外阅读《秋枣红儿》学生做得不尽人意,有学生都有漏题的现象,选择题忘记写答案,导致失分严重,真的很可惜。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较差,思维不够开拓,导致现代文阅读平均6~7分。

第三部分应用文写作部分,大部分学生在收条的格式上有所丢分,还有数字的大写写不正确,跟学生练习的少相关。最后“习作”60分,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学生将材料看懂,立意来写,这一题富有开放性,考察学生组织、分析、运用语言的能力,从答卷看,大部分同学都紧扣主题,把握中心,意境开拓,卓有远见,而且书写也规范,格式正解,段落分明,有一定的写作水平。

二、问题所在

(1)平时教学对学生要求的不够严格,过高地估计学生导致错别字过多。

(2)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面看,我校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

(3)词语积累不够。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4)阅读与写作能力有待提高。平时要教会学生方法。并且让他们多积累。

三、改进措施

1、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

从本次考试可以看出,识字和积累得分率较高,学生掌握较好,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必须继续重视这方面教学。

2、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扩大学生知识面,适当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以巩固识字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在平时教学中应加强训练,在做语文习题时,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按要求答题以及认真检查的答题习惯。

4、教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学生养成好的读书方法,掌握“活”的读写有机结合的方法,将有助于提高阅读与习作的效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度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进行实践,获取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识的方法,充分发挥“授之以渔”的重要作用。多教怎么学,少教怎么做。

5、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充分让其独立思考,不要一味灌输知识,要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宽松的民主氛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争辩,善于思考的创新能力。这样学生就不至于考试过程中,对于开放性的题目感到十分茫然,或只求答案唯一。

6、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展思维。

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外知识点的渗入,融会 2

贯通。首先教师要多读书,其次要求教师能多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读各种文章。不仅自己能读懂,而且有所感悟,有所积淀。这样,学生平时就有了充实的阅读素材,增加了对语言的悟性,提升了语文综合素养。

7、在平时教学中应加强训练,在做语文习题时,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按要求答题以及认真检查的答题习惯。

篇2: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一、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四年级共有40人参加考试,四年级语文试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感到试题变得更灵活了,更务实了,一切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了。

二、试题结构特点

试卷共分三大部分:基础知识、阅读、习作。

试卷难易程度基本适中,本张试卷突出显示了以人为本,回归本色语文,绿色语文的特点。以课本为载体,辐射相应的训练项目。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通过试卷我们不难看出:命题人员希望通过试卷,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不要只围绕课本教书,而应注重课外阅读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试卷还力求体现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学生答题情况

1、答卷情况

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掌握及运用知识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掌握较好的是基本知识题:“基础知识”中的第一、二、三题,学生的得分情况很好,基本上没有什么失分。第五题学生基本上能区分题型要求,就能很好但做题。第八题的回答不是很好,有些回答有些困难,这说明学生平时的词语积累不是很丰富,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灵活性较强的题,学生回答较差。让学生给老师写一条名人名言,学生的答卷情况不是很理想,对于一些课外拓展的题目,学生无从下手,不知该如何来做题。有的同学没有认真读题,要么写的答案没有一个中心,比较散,因此被扣掉了一定的分数,今后应让学生认真审题然后再答题。

对于灵活性强的题,学生回答更差。如第五题阅读:很多学生看到这样的题目总是感到害怕,不敢去做这样的题目,因此他们不理解题意,尤其是对于理解性的题目,如:理解“顺序”的意思,学生根本不会去理解,有的学生知道意思但语言表达的不规范。对于习作“写话”让学生根据提示写出母爱是什么?学生对于这样的作文写的很空,不能写清母爱像什么,把母爱比喻成什么,从中看出学生的习作能力很差,缺少童真、童趣。作文习作普遍很好,是一篇想象作文,但还有差错,今后应加强学生的习作训练,让学生能写出一篇文通字顺的文章。

2、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

这份试题做到全、新、活,难度稍大,但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以适应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总目标。纵观这次质量检测,可以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1)词语积累不够。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综合能力薄弱。

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平时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较强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

(3)逻辑思维能力欠佳。

本次质量检测作文素材虽都来源于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但由于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逻辑思维训练太少,所写作文语序散乱,没有很好的逻辑联系。空话、套话、假话太多,童真、童趣体现不够。可见在这方面,学生还是较为薄弱。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应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4)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面看,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

四、改进措施

通过这次素质检测,看到了学生们的进步,也很好地反观了教师们的教学情况,有欣喜也有不足和遗憾。为进一步加强下一学段的教学,采取如下教学措施:

1、注重语言积累的灵活性。教学中注重语言的积累,但是比较机械,死记硬背的现象严重,忽视理解记忆。随着年级的升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逐渐加强意义识记,这既是基本的认识规律,也尊重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熟背的内容还要求学生会写。书本上的优秀片段、包括课外的,让他们多读,感悟中华语言的魅力,受到美妙语言的熏陶,以致在语言中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写作水平。

2、潜心解读文本。文本文本,教学之本。在深刻、充分、多元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设计。错别字的出现、标点运用的不当、词汇量的不足、语言的干瘪苍白,都是训练量的不足、训练法的不到位所致。由于理解与认识的偏颇,语文教学过分强调其人文性,而对工具性有所削减,因此语文课堂仍须加强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能力”的训练。在课堂上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准确性,在课堂上就多写多练。

这一点教师要严格要求,规范书写,加强易混淆字、词的区分、认识。

3、重视运用语言的训练。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练习和小笔头的练习,指导学生多读多写。进入中年级后的习作训练,不仅要激励学生“乐于写”,引导学生“写得出”,而且要注意基本方法的训练,逐渐让学生“写得好”。平时让学生勤动笔写日记,不论水平如何,只要能坚持下来,同时教师要做榜样。从中也要运用激励措施,让学生愿意动笔写,找到写作的兴趣。写作与生活紧密联系,不光要从生活中选材,还要对写法及时指导。

4、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文章的分析、概括能力,全面了解文章的内容,并多教“设身处地想”、“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授之以渔。

一个语文教师要承担的很多,引领学生感受中华上下五前年泱泱大国的语言魅力,我们所做的只是滴水之功,真正将学生领进文学宝殿,我们所做的还有很多,在要求学生的同时,我还感到自己必须善用时间,为自己充电,从而为学生当好引路人、铺路石。

小学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打开四年级语文试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感到试题变得更灵活了,更务实了,一切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了。

一、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

通观四年级的语文试卷,我们不难看出其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命题人员希望通过试卷,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不要只围绕课本教书,而应注重课外阅读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试卷还力求体现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学生答题情况。

1、答卷情况。

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掌握及运用知识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掌握较好的是基本知识题,对于一些较规范的题目答得得心应手,驾轻就熟。学生积累课内知识,积累语言的情况还是较为可喜的。

灵活性较强的题,学生回答较差。对于灵活性强,学生回答更差。

2、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

这份试题做到全、新、活,难度略大,但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以适应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总目标。纵观这次质量检测,可以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1)词语积累不够。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综合能力薄弱。

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词义、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我在教学中注重教材的系统讲解,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归类、整理及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较强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由于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对学生的综合训练见效慢,收效不明显,以至于学生审题能力较差。有的不读题乱写一气,有的没能真正领会句子含义,更缺乏理解的深度。

(3)逻辑思维能力欠佳。

本次质量检测作文素材虽都来源于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但由于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逻辑思维训练太少,所写作文语序散乱,没有很好的逻辑联系。空话、套话、假话太多,童真、童趣则瘳瘳无几。可见在这方面,我班学生还是较为薄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更应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4)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面看,我班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5)学生学得太“规范”。

透过整张试卷,不难看到我们学生学得太“规范”化,以至于对一些开放性题(如阅读题的第7小题)无所适从,没能真正读通、读懂、领会。更有甚者,部分学生不愿读题,凭自己的感觉,想当然地回答。由此我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老师捧着教科书、教参费力宣讲,学生心不在焉地似听非听,似答非答,似练非练的情况还是普遍存在。教学目标落实不够,训练力度不够。难怪课堂上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累,收效又甚微。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语文教学是不是应该彻底加以改革了。

四、对试题的评价:

(一)、拼音。虽注重了拼音知识复习、巩固,但出题形式不新颖。等级:C。

(二)汉字。1小题“给汉字换部首再组词”,有利于学生识字辨词,且答案多元。2小题判断“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让学生在词语中识字,使其应用能力增强。等级:B。

(三)、词。此题出得很好。1小题以“一至千”这些字开头写出成语,形式新颖,且答案多元,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4小题要求分别写出“描写歌声好听的词”、“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这既考察了学生平时词语的积累,又考察了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及辨析,且答案多元,算一个小亮点。等级:A。

(四)、句子。1小题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反复揣摩,查找更加准确的关联词语,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2小题要求学生仿写句子。这既考察了学生对原句的识别、理解,又要求学生准确仿写。这既给学生指明了方向,但又给学生留下了一定自由空间,且答案多元。3小题要求学生“把下列词语组成两句意思相同的句子”,既考察了对每个词语的正确理解,又考察了学生对词语间逻辑联系的正确把握,还考察了学生对句子语序的理解,且答案多元。4小题,要求学生“按要求写句子”,则是更注重考察学生课外阅读及各类知识的储备,且答案多元。等级:A-。

(五)、诗。1小题是重在考察学生对古诗的记忆,同时只写出两首之一,给学生以很大的灵活空间。2小题“由这些比喻想到相关诗句”之一,学生容易回答。等级:B。

(六)、写话。对于宣汉,每个学生都十分熟悉,都能写出她不少的美丽之处,但要以导游身份,向游客做简短的热情洋溢的宣传介绍确实不易。这既要求语言简炼,生动形象,又要求富于激情。这样的题强调了学生要特别注意观注身边的人和事,观注身边的重大变化。这样的题将激起教师和学生观注生活,观注生活中的语文的浓厚兴趣。等级:A。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是考察学生对课文的准确理解。等级:B。

(八)、阅读。要求学生在对短文反复阅读的基础上,从查字典,字、词、句的准确理解,到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相关问题。这样的阅读题就是为了更进一步考察学生灵活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检验教师是否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金钥匙的重要标志。等级:A。

(九)、作文。要求写《我家的一个星期天》。这一作文题的设计思路是注意唤起学生对已有体验的记忆,重视学生个体的独特感受。因为选材于学生自己的平时日记,学生马上就能想起彼情彼境,一家人是怎样过星期天的,一家人的语言、动作、表情也会历历在目,事情的经过也就一清二楚了。这个设计遵循的理念是注重体验,重视学生独特感受,拓展了学生的选材思路,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材,尊重学生特有感受,突破习作难点。让学生乐于习作,善于习作,写好作文。这个设计优点是对于那些不善于选材的学生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学生在自由选材的基础上得到了很好的写作技能训练。这样既使教师指导作文有思路,引导学生有办法。这样既降低了学生写作文的门坎,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并且又克服了学生背作文的顽症,还可以克服学生写些无病呻吟的作文。等级:A-。

虽然整套试题的灵活性增强了,但新、奇的“亮点”太少。整份试卷的等级:A-。

五、试题错误、勘误。(无)

六、教学反思。

1、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

从本次考试可以看出,识字和积累得分率较高,学生掌握较好,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必须继续重视这方面教学。

2、教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学生养成好的读书方法,掌握“活”的读写有机结合的方法,将有助于提高阅读与习作的效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度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进行实践,获取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识的方法。充分发挥“授之以渔”的重要作用,多教怎么学,少教怎么做。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充分让其独立思考,不要一味灌输知识。要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宽松的民主氛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争辩,善于思考的创新能力。这样学生就不至于对于开放性的试题感到十分茫然,或只求答案唯一。

4、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展思维。

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内外知识点交融渗透,融会贯通。首先教师要多读书,不仅自己能读懂,而且有所感悟,有所积淀;其次要求教师能多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读各种文章。这样,学生平时就有了充实的阅读素材,增加了对语言的悟性,提升了语文综合素养。

总之,要教好语文,让学生真正学好语文,必须靠广大语文教师本着一颗积极探索、努力钻研的心去不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行。

小学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打开四年级语文试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感到试题变得更灵活了,更务实了,一切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了。

一、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

通观四年级的语文试卷,我们不难看出其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命题人员希望通过试卷,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不要只围绕课本教书,而应注重课外阅读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试卷还力求体现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学生答题情况。

1、答卷情况。

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本次期末测试,学生对汉语拼音、生字掌握较牢,基础较好,尤其是生字词扣分较好,看来期末这段时间的强化复习收效不错。对凡是要求背诵的课文,基本掌握。成语和句子都能较好的掌握,学生都已经掌握了这种题的答题方法,基本上很少丢分。此外,修改病句学生也改得不错。对国家时事大事也比较关心,关于四川地震的填空题也回答得比较好。

2、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

这份试题做到全、新、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以适应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总目标。纵观这次质量检测,可以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1)词语积累不够。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综合能力薄弱。

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词义、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在教学中注重教材的系统讲解,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归类、整理及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较强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由于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对学生的综合训练见效慢,收效不明显,以至于学生审题能力较差。有的不读题乱写一气,有的没能真正领会句子含义,更缺乏理解的深度。

(3)逻辑思维能力欠佳。

本次作文素材虽都来源于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但由于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逻辑思维训练太少,所写作文语序散乱,没有很好的逻辑联系。空话、套话、假话太多,缺少真情实感。在这方面,学生还是较为薄弱。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应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4)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面看,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5)学生学得太“规范”。

透过整张试卷,不难看到我们学生学得太“规范”化,以至于对一些开放性题(如口语交际)无所适从,没能真正读通、读懂、领会。更有甚者,部分学生不愿读题,凭自己的感觉,想当然地回答。由此我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老师捧着教科书、教参费力宣讲,学生心不在焉地似听非听,似答非答,似练非练的情况还是普遍存在。教学目标落实不够,训练力度不够。难怪课堂上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累,收效又甚微。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语文教学是不是应该彻底加以改革了。

三、、教学反思。

1、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

从本次考试可以看出,识字和积累得分率较高,学生掌握较好,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必须继续重视这方面教学。

2、教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学生养成好的读书方法,掌握“活”的读写有机结合的方法,将有助于提高阅读与习作的效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度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进行实践,获取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识的方法。充分发挥“授之以渔”的重要作用,多教怎么学,少教怎么做。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充分让其独立思考,不要一味灌输知识。要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宽松的民主氛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争辩,善于思考的创新能力。这样学生就不至于对于开放性的试题感到十分茫然,或只求答案唯一。

4、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展思维。

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内外知识点交融渗透,融会贯通。首先教师要多读书,不仅自己能读懂,而且有所感悟,有所积淀;其次要求教师能多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读各种文章。这样,学生平时就有了充实的阅读素材,增加了对语言的悟性,提升了语文综合素养。

5、课堂教学在“活”字上着力。

从本次考试情况来看,学生对知识缺乏灵活运用的能力,特别是学生的独立见解能力,需要在课堂予以重视。

篇3: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关键词:护理计划与实施,试卷难度,区分度,信度

武汉大学HOPE护理学院自2003年以来, 在Marcia院长的指导下, 对护理本科课程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后的护理核心课程《护理计划与实施Ⅰ-Ⅱ》, 是以概念为基础、以临床实践为中心,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采用护理程序的方法, 对护理对象及其家人提供全面、整体的照顾[1]。主要内容涵盖原内、外、妇、儿、精神护理内容, 按照人的成长规律、从健康到疾病的变化过程以及知识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构筑课程框架, 并有机地融合了相关学科内容。课程考核评估方法主要包括期末理论考试和平时课堂参与及平时作业。

试卷的质量和学生考试成绩是衡量教与学质量的主要手段和方法。通过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 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帮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而且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为深化教学改革提供反馈信息[2]。因此, 我们对2002, 2003级护理本科生《护理计划与实施Ⅰ》期末考试试卷进行了质量分析。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资料来源。试卷分析资料来自我院2002, 2003级护理专业的《护理计划与实施Ⅰ》期末考试试卷。有效试卷份数27份。使用教材为我院自编《护理计划与实施Ⅰ》讲义。

试题组成特点。每份试卷满分为100分, 分为主观题 ( 判断改错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和客观题 (名词解释、单选题、多选题) 两部分。主、客观题均由单元负责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拟定。主、客观题各题型分值见表1。

数据处理。试卷评判根据考前制定的评卷标准, 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各由一人评分, 以减少主观性阅卷差异。遇与标准答案不同的试卷, 按同一标准给分。主、客观题阅卷完成后, 将每份试卷、每类题的得分输入SPSS 11.5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评价方法。利用SPSS统计处理输出数据后, 选用目前比较通用的难度值 (P) 、区别度 (D) 和信度 (α) 进行试卷分析。

2 结果

2.1 成绩分布及正态性检验

试题满分为100分, 平均成绩为68.3分, 最低分60分, 最高分84分, 无不及格。各类型题得分情况见表2, 考试成绩分布见图1。

kolmogorov-smirnov检验被用于考试成绩的正态性检验, Z=0.663 P=0.772, 故本次期末考试学生成绩分布呈正偏态。

2.2 试卷质量分析

用信度、难度和区别度三组指标进行试卷分析, 以对试卷质量作出综合评价。本文采用Cronbachα系数评价试题信度, 系统分析结果显示期末考试试卷信度系数0.65。难度和区别度分析:难度系数为0.65, 其中客观题平均难度系数为0.65, 主观题平均难度值是0.654;区别度平均值为0.16, 其中客观题平均区别度值为0.08, 主观题平均区别度值是0.24。综合难度系数和区别度值, 按“好试题”、“较好试题”、“一般试题”、“较差试题”统计各题型数量, 结果见表3。

3 讨论

3.1 试卷质量评价

考试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查的重要形式, 也是评估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内容、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要提高考试的科学性、客观性, 必须提高试卷质量。目前, 衡量试题质量的标准有“信度系数”、“难度系数”和“区别度”。

试题的信度系数。信度即可靠性, 指考试结果的准确程度, 是检验考试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指标。一般认为, 信度系数越高, 试卷可靠性越好, 小于0.7者可靠性偏低, 大于0.9可靠性最好。本次期末测试试卷的信度系数偏低。从影响可靠性的各种因素 (试题的质与量、考试时间、评分准确性、被试者情绪波动等) 来分析信度偏低主要原因是多选题、判断题难度大质量低, 试题覆盖面不够所致。我们将在《护理计划与实施Ⅱ》考试命题中进一步改进, 以提高试卷的信度。

试题的难度系数和区别度。试题难度即试题的难易程度, 是反映试题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难度系数越大, 难度越低, 越容易。本次考试平均难度系数为0.65, 难度适中, 比较适宜。试题的区别度反映试题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区别度高的试题, 能将不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本次考试平均区别度为0.16, 较理想。一般认为, 难度值在0.30-0.70之间难度适中, 区别度值在0.15-0.30之间为区别良好, 区别度值大于0.30属于区别极好的试题。根据教育测量学理论, 通常情况下, 考察试题质量应综合考虑试题的难度系数和区别度, 难度适中且区别度较好 (P≥0.5, D≥0.15) 的为“好试题”、虽难但区别度较好 (P<0.5, D≥0.15) 的为“较好试题”、难度适宜但区别度较差 (P≥0.5, D<0.15) 的为“一般试题”、较难且区别度也差 (P<0.5, D<0.15) 的为“较差试题”。

从表3可见本次考试47.5%的试题为好试题, 10%的试题为较好试题, 一般试题占17.5%, 较差试题占25%, 说明本次考试试卷质量较理想;经查阅试卷, 较差试题分别为对患者急性心理改变等基本概念的试题, 说明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还不牢固, 这些试题经修订仍可继续使用。

3.2 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护理计划与实施Ⅰ》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的全新的概念式教学模式, 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如何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 使教学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3], 需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帮助教师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护理计划与实施Ⅰ》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有遗传或慢性改变服务对象、对有心理状态改变的服务对象、对由于疾病、饮食和退化所引起的生理改变的服务对象和对有外科手术改变的服务对象的护理四个单元。课程结束时, 学生能够依据服务对象生理改变而作出护理, 提出具体的护理方案, 分析有心理改变的服务对象的适应性反应及分析护理措施对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是否有效, 且能对服务对象开展健康教育。

根据本次试卷分析, 试题覆盖面过窄, 各单元重难点不突出, 未能反映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内容, 这也是本次考试成绩呈正偏态, 成绩相对偏低的原因。教师应根据泰勒的目标发展方法[3], 在明确课程总目标的同时, 分析学生的需求, 从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方面制定出各单元目标及课堂教学目标。结合学生临床学习经历, 围绕课程及单元目标, 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只有细化课程单元目标, 采取有效教学方法, 才能在课堂重点突出, 积极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促进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护理计划与实施Ⅰ》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 一般在三年级上学期开设, 学生每周两天在校学习理论, 两天半在临床根据个案验证课堂及书本知识。新的课程改革, 学生面临着新旧学习方法和学习时间管理的冲突, 大部分学生仍停留在中学时期的学习方法, 老师上课时讲多少, 他就学多少、接受多少, 喜欢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更有少数学生由于专业思想不稳定, 课后几乎不看书, 更不用说预、复习, 对全新教学模式表现出抵触和不接受。对前一部分学生, 需要加强引导, 采取以问题为中心, 结合临床典型案例开展讨论式、概念式等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进而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而对后一部分学生应积极加强专业思想教育, 激发学生的专业情感,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观, 以适应全新的教学模式。从本次试卷分析的结果看, 得分率较高的题型为论述题, 显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都将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提高教师试题编制的能力。命题是考试过程的重要的环节, 命题要遵循教学规律, 科学、客观地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程度。因此, 应加强教师命题技能的培训, 要求命题前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讲义编制命题计划, 制定考试目标、命题范围、难易深浅、考核重点、题量及占分比例、题型, 然后根据命题计划进行试卷设计及命题。教师科研和临床教学任务繁重, 要求每份试卷的每一道题都达到理想状态无疑是不现实的。但比较可行、科学的办法既是每次考试后及时进行试卷分析, 然后根据难度系数、区别度等指标, 筛选出部分理想试题, 为以后编制高质量的试卷奠定基础。结合本次试卷分析结果, 我们已及时将试卷中质量较差的试题进行了修改, 质量较好的试题纳入题库, 并将不断充实更新, 以提高试卷及考试质量[4]。

参考文献

[1]Marcia, 李斯俭.护理计划与实施课程改革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2]魏蕾, 董传仁, 李瑾, 等.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评价[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0, 16 (7) :670-671.

[3] (美) 加里.D.鲍里奇著, 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2.

篇4:期末考试测试卷(一)

1.抛物线y=mx2的准线方程为y=2,则m的值为    .

2.若函数f(x)=a-x+x+a2-2是偶函数,则实数a的值为    .

3.若sin(α+π12)=13,则cos(α+7π12)的值为   .

4.从长度分别为2、3、4、5的四条线段中任意取出三条,则以这三条线段为边可以构成三角形的概率是    .

5.已知向量a的模为2,向量e为单位向量,e⊥(a-e),则向量a与e的夹角大小为    .

6.设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对任意x∈R都有f(x)=f(x+4),当x∈(-2,0)时,f(x)=2x,则f(2012)-f(2013)=    .

7.已知直线x=a(0

8.已知双曲线x2a2-y2=1(a>0)的一条渐近线为y=kx(k>0),离心率e=5k,则双曲线方程为   .

9.已知函数f(x)=ax(x<0),

(a-3)x+4a(x≥0)满足对任意x1≠x2,都有f(x1)-f(x2)x1-x2<0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    .

10.设x∈(0,π2),则函数y=2sin2x+1sin2x的最小值为    .

11.△ABC中,C=π2,AC=1,BC=2,则f(λ)=|2λCA+(1-λ)CB|的最小值是

12.给出如下四个命题:

①x∈(0,+∞),x2>x3;

②x∈(0,+∞),x>ex;

③函数f(x)定义域为R,且f(2-x)=f(x),则f(x)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

④若函数f(x)=lg(x2+ax-a)的值域为R,则a≤-4或a≥0;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题号).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是第一象限内曲线y=-x3+1上的一个动点,以点P为切点作切线与两个坐标轴交于A,B两点,则△AOB的面积的最小值为    .

14.若关于x的方程|ex-3x|=kx有四个实数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二、解答题

15.已知sin(A+π4)=7210,A∈(π4,π2).

(1)求cosA的值;

(2)求函数f(x)=cos2x+52sinAsinx的值域.

16.在四棱锥PABCD中,∠ABC=∠ACD=90°,∠BAC=∠CAD=60°,PA⊥平面ABCD,E为PD的中点,PA=2AB=2.

(1)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V;

(2)若F为PC的中点,求证PC⊥平面AEF;

(3)求证CE∥平面PAB.

17.某企业有两个生产车间分别在A、B两个位置,A车间有100名员工,B车间有400名员工.现要在公路AC上找一点D,修一条公路BD,并在D处建一个食堂,使得所有员工均在此食堂用餐.已知A、B、C中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均有1km,设∠BDC=α,所有员工从车间到食堂步行的总路程为s.

(1)写出s关于α的函数表达式,并指出α的取值范围;

(2)问食堂D建在距离A多远时,可使总路程s最少.

18.已知点P(4,4),圆C:(x-m)2+y2=5(m<3)与椭圆E:x2a2+y2b2=1(a>b>0)有一个公共点A(3,1),F1、F2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直线PF1与圆C相切.

(1)求m的值与椭圆E的方程;

(2)设Q为椭圆E上的一个动点,求AP·AQ的取值范围.

19.幂函数y=x的图象上的点Pn(t2n,tn)(n=1,2,…)与x轴正半轴上的点Qn及原点O构成一系列正△PnQn-1Qn(Q0与O重合),记an=|QnQn-1|

(1)求a1的值;

(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

(3)设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若对于任意的实数λ∈[0,1],总存在自然数k,当n≥k时,3Sn-3n+2≥(1-λ)(3an-1)恒成立,求k的最小值.

20.已知函数f(x)=(x2-3x+3)·ex定义域为[-2,t](t>-2),设f(-2)=m,f(t)=n.

(1)试确定t的取值范围,使得函数f(x)在[-2,t]上为单调函数;

(2)求证:n>m;

(3)求证:对于任意的t>-2,总存在x0∈(-2,t),满足f′(x0)ex0=23(t-1)2,并确定这样的x0的个数.

附加题

21.[选做题] 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A.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自圆O外一点P引圆的一条切线PA,切点为A,M为PA的中点,过点M引圆O的割线交该圆于B、C两点,且∠BMP=100°,∠BPC=40°,求∠MPB的大小.

B.选修42:矩阵与变换

已知二阶矩阵A=1a

34对应的变换将点(-2,1)变换成点(0,b),求实数a,b的值.

C.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椭圆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离心率为12,点P(x,y)是椭圆上的一个动点,

若2x+3y的最大值为10,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D.选修45:不等式选讲

若正数a,b,c满足a+b+c=1,求13a+2+13b+2+13c+2的最小值.

[必做题] 第22、23题,每小题10分,计20分.

22.如图,在底面边长为1,侧棱长为2的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P是侧棱CC1上的一点,CP=m.

(1)试确定m,使直线AP与平面BDD1B1所成角为60°;

(2)在线段A1C1上是否存在一个定点Q,使得对任意的m,D1Q⊥AP,并证明你的结论.

23.(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x+1)n=a0+a1(x-1)+a2(x-1)2+a3(x-1)3+…+an(x-1)n,(其中n∈N*)

(1)求a0及Sn=a1+a2+a3+…+an;

(2)试比较Sn与(n-2)2n+2n2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18

2. 2

3. -13

4. 0.75

5. π3

6. 12

7. 710

8. x24-y2=1

9. (0,14]

10. 3

11. 2

12. ③④

13. 3324

14. (0,3-e)

二、解答题

15.解:(1)因为π4<A<π2,且sin(A+π4)=7210,

所以π2<A+π4<3π4,cos(A+π4)=-210.

因为cosA=cos[(A+π4)-π4]

=cos(A+π4)cosπ4+sin(A+π4)sinπ4

=-210·22+7210·22=35.所以cosA=35.

(2)由(1)可得sinA=45.所以f(x)=cos2x+52sinAsinx

=1-2sin2x+2sinx=-2(sinx-12)2+32,x∈R.因为sinx∈[-1,1],所以,当sinx=12时,f(x)取最大值32;当sinx=-1时,f(x)取最小值-3.

所以函数f(x)的值域为[-3,32].

16.解:(1)在Rt△ABC中,AB=1,

∠BAC=60°,∴BC=3,AC=2.

在Rt△ACD中,AC=2,∠CAD=60°,

∴CD=23,AD=4.

∴SABCD=12AB·BC+12AC·CD

=12×1×3+12×2×23=523.则V=13×523×2=533.

(2)∵PA=CA,F为PC的中点,

∴AF⊥PC.∵PA⊥平面ABCD,∴PA⊥CD.

∵AC⊥CD,PA∩AC=A,

∴CD⊥平面PAC.∴CD⊥PC.

∵E为PD中点,F为PC中点,

∴EF∥CD.则EF⊥PC.

∵AF∩EF=F,∴PC⊥平面AEF.

(3)取AD中点M,连EM,CM.则EM∥PA.

∵EM平面PAB,PA平面PAB,

∴EM∥平面PAB.

在Rt△ACD中,∠CAD=60°,AC=AM=2,

∴∠ACM=60°.而∠BAC=60°,∴MC∥AB.

∵MC平面PAB,AB平面PAB,

∴MC∥平面PAB.

∵EM∩MC=M,

∴平面EMC∥平面PAB.

∵EC平面EMC,

∴EC∥平面PAB.

17.解:(1)在△BCD中,

∵BDsin60°=BCsinα=CDsin(120°-α),

∴BD=32sinα,CD=sin(120°-α)sinα,

则AD=1-sin(120°-α)sinα.

s=400·32sinα+100[1-sin(120°-α)sinα]

=50-503·cosα-4sinα,其中π3≤α≤2π3.

(2)s′=-503·-sinα·sinα-(cosα-4)cosαsin2α=503·1-4cosαsin2α.

令s′=0得cosα=14.记cosα0=14,α0∈(π3,2π3);

当cosα>14时,s′<0,当cosα<14时,s′>0,

所以s在(π3,α0)上单调递减,在(α0,2π3)上单调递增,

所以当α=α0,即cosα=14时,s取得最小值.

此时,sinα=154,

AD=1-sin(120°-α)sinα=1-32cosα+12sinαsinα

=12-32·cosαsinα=12-32·14154=12-510.

答:当AD=12-510时,可使总路程s最少.

18.解:(1)点A代入圆C方程,得(3-m)2+1=5.

∵m<3,∴m=1.

圆C:(x-1)2+y2=5.

设直线PF1的斜率为k,则PF1:y=k(x-4)+4,即kx-y-4k+4=0.

∵直线PF1与圆C相切,∴|k-0-4k+4|k2+1=5.解得k=112,或k=12.

当k=112时,直线PF1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为3611,不合题意,舍去.

当k=12时,直线PF1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为-4,

∴c=4,F1(-4,0),F2(4,0).

2a=AF1+AF2=52+2=62,a=32,a2=18,b2=2.

椭圆E的方程为:x218+y22=1.

(2)AP=(1,3),设Q(x,y),AQ=(x-3,y-1),

AP·AQ=(x-3)+3(y-1)=x+3y-6.

∵x218+y22=1,即x2+(3y)2=18,

而x2+(3y)2≥2|x|·|3y|,∴-18≤6xy≤18.

则(x+3y)2=x2+(3y)2+6xy=18+6xy的取值范围是[0,36].

x+3y的取值范围是[-6,6].

∴AP·AQ=x+3y-6的取值范围是[-12,0].

19.解:(1)由P1(t21,t1)(t>0),得kOP1=1t1=tanπ3=3t1=33,

∴P1(13,33),a1=|Q1Q0|=|OP1|=23.

(2)设Pn(t2n,tn),得直线PnQn-1的方程为:y-tn=3(x-t2n),

可得Qn-1(t2n-tn3,0),

直线PnQn的方程为:y-tn=-3(x-t2n),可得Qn(t2n+tn3,0),

所以也有Qn-1(t2n-1+tn-13,0),得t2n-tn3=t2n-1+tn-13,由tn>0,得tn-tn-1=13.

∴tn=t1+13(n-1)=33n.

∴Qn(13n(n+1),0),Qn-1(13n(n-1),0),

∴an=|QnQn-1|=23n.

(3)由已知对任意实数时λ∈[0,1]时,n2-2n+2≥(1-λ)(2n-1)恒成立,

对任意实数λ∈[0,1]时,(2n-1)λ+n2-4n+3≥0恒成立

则令f(λ)=(2n-1)λ+n2-4n+3,则f(λ)是关于λ的一次函数.

对任意实数λ∈[0,1]时,f(0)≥0

f(1)≥0.

n2-4n+3≥0

n2-2n+2≥0n≥3或n≤1,

又∵n∈N*,∴k的最小值为3.

20.(1)解:因为f′(x)=(x2-3x+3)·ex+(2x-3)·ex=x(x-1)·ex

由f′(x)>0x>1或x<0;由f′(x)<00<x<1,所以f(x)在(-∞,0),(1,+∞)上递增,在(0,1)上递减

欲f(x)在[-2,t]上为单调函数,则-2<t≤0.

(2)证:因为f(x)在(-∞,0),(1,+∞)上递增,在(0,1)上递减,所以f(x)在x=1处取得极小值e

又f(-2)=13e2<e,所以f(x)在[-2,+∞)上的最小值为f(-2)

从而当t>-2时,f(-2)<f(t),即m<n.

(3)证:因为f′(x0)ex0=x20-x0,所以f′(x0)ex0=23(t-1)2即为x20-x0=23(t-1)2,

令g(x)=x2-x-23(t-1)2,从而问题转化为证明方程g(x)=x2-x-23(t-1)2=0

在(-2,t)上有解,并讨论解的个数.

因为g(-2)=6-23(t-1)2=-23(t+2)(t-4),g(t)=t(t-1)-23(t-1)2=13(t+2)(t-1),所以

①当t>4或-2<t<1时,g(-2)·g(t)<0,所以g(x)=0在(-2,t)上有解,且只有一解.

②当1<t<4时,g(-2)>0且g(t)>0,

但由于g(0)=-23(t-1)2<0,

所以g(x)=0在(-2,t)上有解,且有两解.

③当t=1时,g(x)=x2-x=0x=0或x=1,所以g(x)=0在(-2,t)上有且只有一解;

当t=4时,g(x)=x2-x-6=0x=-2或x=3,

所以g(x)=0在(-2,4)上也有且只有一解.

综上所述,对于任意的t>-2,总存在x0∈(-2,t),满足f′(x0)ex0=23(t-1)2,

且当t≥4或-2<t≤1时,有唯一的x0适合题意;当1<t<4时,有两个x0适合题意.

(说明:第(2)题也可以令φ(x)=x2-x,x∈(-2,t),然后分情况证明23(t-1)2在其值域内,并讨论直线y=23(t-1)2与函数φ(x)的图象的交点个数即可得到相应的x0的个数)

附加题

21.(A)解:因为MA为圆O的切线,所以MA2=MB·MC.

又M为PA的中点,所以MP2=MB·MC.

因为∠BMP=∠BMC,所以△BMP∽△PMC.

于是∠MPB=∠MCP.

在△MCP中,由∠MPB+∠MCP+∠BPC+∠BMP=180°,得∠MPB=20°.

(B)解:∵0

b=1a

34-2

1=-2+a

-6+4,

∴0=-2+a

b=-2,即a=2,b=-2.

(C)解:离心率为12,设椭圆标准方程是x24c2+y23c2=1,

它的参数方程为x=2cosθ

y=3sinθ,(θ是参数).

2x+3y=4ccosθ+3csinθ=5csin(θ+φ)最大值是5c,

依题意tc=10,c=2,椭圆的标准方程是x216+y212=1.

(D)解:因为正数a,b,c满足a+b+c=1,

所以,(13a+2+13b+2+13c+2)[(3a+2)+(3b+2)+(3c+2)]≥(1+1+1)2,

即13a+2+13b+2+13c+2≥1,

当且仅当3a+2=3b+2=3c+2,即a=b=c=13时,原式取最小值1.

22.解:(1)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A(1,0,0),B(1,1,0),P(0,1,m),C(0,1,0),D(0,0,0),

B1(1,1,1),D1(0,0,2).

所以BD=(-1,-1,0),BB1=(0,0,2),

AP=(-1,1,m),AC=(-1,1,0).

又由AC·BD=0,AC·BB1=0知AC为平面BB1D1D的一个法向量.

设AP与面BDD1B1所成的角为θ,

则sinθ=cos(π2-θ)=|AP·AC||AP|·|AC|

=22·2+m2=32,解得m=63.

故当m=63时,直线AP与平面BDD1B1所成角为60°.

(2)若在A1C1上存在这样的点Q,设此点的横坐标为x,

则Q(x,1-x,2),D1Q=(x,1-x,0).

依题意,对任意的m要使D1Q在平面APD1上的射影垂直于AP.等价于

D1Q⊥APAP·D1Q=0x+(1-x)=0x=12

即Q为A1C1的中点时,满足题设的要求.

23.解:(1)取x=1,则a0=2n;取x=2,则a0+a1+a2+a3+…+an=3n,

∴Sn=a1+a2+a3+…+an=3n-2n;

(2)要比较Sn与(n-2)2n+2n2的大小,即比较:3n与(n-1)2n+2n2的大小,

当n=1时,3n>(n-1)2n+2n2;

当n=2,3时,3n<(n-1)2n+2n2;

当n=4,5时,3n>(n-1)2n+2n2;

猜想:当n≥4时,3n>(n-1)2n+2n2,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由上述过程可知,n=4时结论成立,

假设当n=k,(k≥4)时结论成立,即3k>(k-1)2k+2k2,

两边同乘以3得:3k+1>3[(k-1)2k+2k2]=k2k+1+2(k+1)2+[(k-3)2k+4k2-4k-2]

而(k-3)2k+4k2-4k-2=(k-3)2k+4(k2-k-2)+6=(k-3)2k+4(k-2)(k+1)+6>0,

∴3k+1>((k+1)-1)2k+1+2(k+1)2

即n=k+1时结论也成立,∴当n≥4时,3n>(n-1)2n+2n2成立.

综上得,当n=1时,Sn>(n-2)2n+2n2;当n=2,3时,Sn<(n-2)2n+2n2;

篇5: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6分,每小题3分)

海洋噪声危及海洋生物

近期,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最新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海军舰只上的声纳、货船运输以及石油、天然气勘探等活动使海洋中的噪声水平日益增高,这使海洋中的海豚和鲸鱼受到极大的威胁,因为这些动物主要依赖声音信号进行求偶、觅食和逃避天敌攻击。

研究的成果显示,海洋噪声的增加不仅使海洋生物的行为发生长期的改变,而且还会使海洋生物完全失去听力,从而导致一些奇怪现象的发生,如大量的鲸鱼在海滩搁浅。在1999年的一项调查研究中,科学家对在沙滩搁浅的鲸鱼尸体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后,推测导致它们死亡的可能是海军舰只的声纳对它们的听力系统造成了伤害。2000年3月在巴哈马群岛也发生过大量鲸鱼搁浅,科学家对其中的17头鲸鱼进行了研究后发现,海军军舰上使用的中频声纳是造成这起事件的主要原因,中频声纳是海军中被广泛用于侦察敌方潜艇的重要手段。

此外,2002年的9月在西班牙所属的加那利群岛海滩发生的鲸鱼搁浅事件中,科学家对其中的十几头鲸鱼进行检查后发现,鲸鱼的脑部和耳部有流血的症状,体内的肝脏和肾脏也受到了损伤。这项研究的负责人迈克尔•加斯尼表示,这些海洋动物身上呈现的症状以前从未见过,这也为科学家提供了新的证据,海军的声纳系统不仅会使鲸鱼在海滩搁浅还会对鲸鱼的内脏造成伤害。研究人员还认为鲸鱼与人类一样在承受着潜水减压病,声纳系统不是导致鲸鱼感到恐慌并快速上浮,就是迫使其在排出血液中的氮之前潜得更深。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曾以此为由向法院提出控诉,以达到限制海军在训练中使用这种声纳的目的。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建议限制在海洋濒危物种的生活区大量地制造噪音,并在鱼类的迁移路线上实行季节性控制,例如,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应尽量避免冬季在非洲西海岸进行地震活动调查,这个时期刚好是须鲸类在海岸附近繁殖的时候。

在这份最新的报告中,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要求美国国家海洋渔业服务能更好地执行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法,并要求海军做出在训练中限制使用声纳的承诺。不过,美国国家海洋渔业服务的一位发言人表示并没有看到这份最新的报告,并拒绝对此做出评论。

不过加斯尼还表示,海洋噪声对海洋生物产生的确实影响目前还不清楚,因为只有少部分的海洋生物受到海洋中过度噪声的影响在海滩搁浅。(选自《中国高中生阅读年选》)

1、下列对“海洋噪声”危害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海洋中的噪声水平日益增高,这使海洋中的一些生物受到极大的威胁。B、海洋噪声的增加会使海洋生物完全失去听力,从而导致一些奇怪现象的发生。C、海军的声纳系统造成的海洋噪声会使鲸鱼的内脏出血,并导致其季节性迁移,或在海滩搁浅。

D、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冬季在非洲西海岸进行地震活动调查造成的海洋噪声,会影响这个地区须鲸类的繁殖。

2、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人类在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中,不限制海洋噪音的生成,也许还会导致更多的海洋生物的死亡。

B、越来越严重的海洋噪声致使鲸鱼患上与人类一样的潜水减压病,而影响鲸鱼在海中的生存。

C、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与美国国家海洋渔业服务部门照目前情况看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D、海洋噪声对海洋生物产生的确实影响虽然目前还不清楚,但一些海洋生物受到过度噪声的影响而死亡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9分,每小题3分)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长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

3、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悟已往之不谏 谏:挽救

B、审容膝之易安 容膝:形容居室狭小,仅能容膝 C、善万物之得时 善:羡慕

D、帝乡不可期 帝乡:皇帝的居所,这里指仕途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门虽设而长关 ②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B、①登东皋以舒啸 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C、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②之二虫又何知? D、①既自以心为形役 ②有鸟焉,其名为鹏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5)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分“序”和“辞”两节,“辞”是一种与“赋”相近的文体名称。

B、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C、“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中“松菊”,既是庭院实景的描写,又有象征意义。松菊象征高洁的品格,松菊犹存喻坚韧芬芳的节操仍在。

D、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体现的陶潜那种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的思想,完全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这是他人性弱点的主要表现。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6分)金陵酒肆留别(李 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23.有人说,一个“香”字用得极佳。请你说说“佳”在何处?(3分)

24.试简析最后两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分)

9、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白 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香。(1)这首小诗中作者突出了白梅的哪些主要特征?(2分)

答:(2)作者在写作上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2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9题。(22分)

水 仙

许多东西,不一定要比出个谁好谁歹孰优孰劣来,譬如是晴天好呢阴天好,是倔强好呢?还是温柔性格好呢?是书法作品好呢还是绘画作品好呢?所以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或者及而不相属的事,不可同题而语的。睛久了便盼好雨,雨久了又望天晴。盼雨时雨忽地来了,淋湿了晾晒的衣服,冲走了晒场上的谷物,你又咒骂雨来的不是时候。性格倔强的人吃的有亏受有益;性格温柔的人讨得便宜但也尝过许多哑巴黄连。写字的说书法高尚,作画的说作画美妙大千世界,人各有爱,爱非单一。如果一定要一个人回答他最爱的是什么。他或许会有一番思考,如果不是信口开河的话。况且此时之非爱不一定将来就不爱,而今日之宠爱不一定永久爱之。人生观念之转变有时竟是一瞬间的事情呢。

植物中,我爱的就很多。麦苗青菜花黄,我爱;松竹梅菊四君子,我爱:纤纤野飘柔的兰花,淡抹素装的海棠,雍容华贵的牡丹,我也爱”。我数不出能恨起来的植物。就是荆棘,也能变成篱笆,不说爱它起码也说不上恨它。水仙,算是够娇嫩的吧,看着那绿得滴翠的叶子,摸一模仿佛就会沁出透明的玉液来;它也算是柔顺的吧,你只要约略掌握一些养它的要领,使可以把握它速发或迟发,刚好于春节期间田报你一束文文静静的花儿,便苍凉的寒日生出许多生气,平添了室内幽雅的韵味。

我爱花,但却不精心养花。朋友曾送给我两盆,一盆是山茶,说是好品种,春节可以开放,于初冬便结了蓓蕾,我以为它要早放.便不给它喝水,不久看看,蓓蕾一个个萎缩了干枯了。一盆是文竹,它纤细单簿的姿态好像一阵风就会把它吹干。便总不住地浇水。不久就萎黄。结果淹死了。我虽没像林黛玉那样去葬花,悼花,但面对干淹死的花草不免一阵阵悲凉。于是.有机会能得到再好的花儿也不去领受,怕伤了花草又惹起自贵和悲怜,只莽些铁树仙人掌之类。可偏偏只有养水仙。才支撑着我养花的信心。别看水仙娇嫩,其实它特别竖强,它开放在初春,不畏寒季;它并不需分多么特殊的生活环境,一把碎石,半碟清水.便蓬蓬勃勃郁都葱葱地生长起来。

养水仙,也可以用土培植。但我年年养它,只用清水,因为它是洁物啊!今年,我在盛有清水的透明的玻璃缸中没放沙砾碎石,只把从黄河边带回的黄河石、三峡带回的三峡石、雨花台前带回的雨花石作基础,那水仙史透明长得也特好,春节间开的花也特葳蕤。水仙的花是六个瓣儿。飞雪是室外的花,而水仙是室内的花儿。也不艳,不似牡丹花之类,用大红大紫去招惹别人赏它。它只是淡淡的开着,待春天夹的来了,便平平静静地走完了自己的路程,明年在这个时候又全速样地开放起来。

其实,社会上爱水仙的君子一定不在少数.否则.市面上出售水仙种苗的不会那么多。养水仙的同道们一定会发觉:一个事物只要去细心地发掘它的美,便一定会爱得起它来。由于自己的无知只看到某些事驹薄弱和丑陋的一面就枪毙了许多美,那便是寡陋无情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不是有一个昭若日月的精髓吗?这精髓便是博爱。既爱水仙爱松柏也爱荆棘,爱植物爱动 物也爱自然,爱亲近的人爱性格相融的人也爱观点相悖的人。迁就他们的弱点而赞赏他们的长处,就像不挑剔水仙的娇嫩纤细而发现它的坚强高洁一样。多一些爱,少一些争斗;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偏见。那世界不就是花的世界,社会不就充满了爱的社会吗? 16.(1)文中哪一句话点明了“这精髓便是博爱”中“博爱”的具体内容?(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于自己的无知只看到某些事物薄弱和丑陋的一面就枪毙了许多美”中“无知”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请简要回答。(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为什么说“可偏偏只有养水仙,才支撑着我养花的信心”?在作者眼里,“水仙“是一种什么样的花?请简要回答。(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文的标题是“水仙”,但文章第—段却谈爱好优劣问题,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4分)A.作者特意点出用黄河石、三峡石、雨花石来养水仙养得特好是一种象征写法,目的是暗示作者热爱社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B.作者用极富哲理性的语言,通过养水仙这一生活小事,抒发了作者渴望社会和谐友爱的愿望。

C.文章除水仙外,还提到了其他许多花草,其主要作用就是为了突出水仙的坚强、幽雅、高洁的形象。

D.本文语言朴实无华,但作者正是在平淡的描绘与叙述中,阐明了抽象复杂的人生哲理,亲切形象地表达了对博爱的渴望和礼赞。

E.作者在文章中。借养水仙这一小事,暗示了知识的重要性,委婉地批评了不科学种花的行为。

六、语言运用(每题3分,共12分)20、几十年来,霍金的身体禁锢在轮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以极度残疾之身,取得极其辉煌的科学成就,成为自爱因斯坦以来引力物理学领域最大的权威。(3分)

①他执著地寻求着“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往何处去”的答案

②震动了整个理论物理学界

③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宇宙运行的重大奥秘

④思维却遨游于广袤的太空

21、阅读下面一则寓言,写出寓意。(3分)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感到自由自在,于是他积极修炼,终于化成了蝴蝶。蝴蝶日日为食物奔波,还要防备天敌。蝴蝶很怀念曾经是庄周的日子。

七、(7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读书期间发觉自己对电脑感兴趣,便毅然放弃原先专业的学习,专门钻研电脑,果断地经营自己的长处,终于成为世界首富。

篇6: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共21分)

岑文本①初仕萧铣②。江陵平,授秘书郎③,直中书。校省李靖骤称其才,擢拜中书舍人,渐蒙恩遇。时颜师古谙④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冀复用之。太宗曰:“我自举一人,公勿复也。”乃以文本为中书侍郎,专与枢密。及迁中书令,归家却有忧色。其母怪而问之,文本对曰:“非勋非旧,滥登宠荣,位高责重,古人所戒,所以忧耳。”有来贺者,辄曰:“今日也,受吊不受贺。”江东之役,几所度支,一以委之,神用顿竭。太宗忧之曰:“文本与我同行,恐不与我同反。”俄病卒矣。(选自刘肃《大唐新语》)

注释:①岑文本(595-645)。②萧铣(583~621),隋末起兵重立梁国号,建都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市)③“秘书郎”“校省”(检校中书省)“中书舍人”“中书侍郎”“中书令”,均为唐朝时的官职。④谙:熟练。

5、下列句中划线词语意思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校省李靖骤 称 其才 (称赞)

B、及迁中书令,归家却有忧色 (降职远调)

C、恐不与我同 反 (同“返”,返回)

D、俄病 卒 矣 (死)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长于文诰,时无逮

②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③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④其母怪而问之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7.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

B.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

C.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

D.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

8.下列对文意解说不正确的一句是(3分)

A.岑文本一直都在唐朝当官,并多次受到朝廷的奖赏。

B.岑文本当上中书侍郎,原因之一就是唐太宗不想让颜师古官复原职。

C.岑文本被提拔到中书令后反而感到忧虑,可见他不是狂妄自大的人。

D.综观全文,岑文本的后半生可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概括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今日也,受吊不受贺。(3分)

②太宗忧之曰:“文本与我同行,恐不与我同反。”(3分)

③太宗曰:“我自举一人,公勿复也。”(3分)

10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①。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①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秋日。断肠,销魂。

(1)贺诗中的“裁”字,李诗中的“逐”和“拂”字,用词有什么特点?对表现诗的意境有什么作用?(3分)

(2)李诗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具体分析诗中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诗人的感情?(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一分,共12分)

(1)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yú), 。《赤壁赋》

(2)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 。《兰亭集序》

(3) ,春光融融; ,风雨凄凄。 (杜牧《 阿房宫赋》)

(4)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短歌行》

(5)指点江山,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上一篇:春季传染病教案下一篇:厦门质检作文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