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之人性的伟大

2024-04-24

俄狄浦斯之人性的伟大(共8篇)

篇1:俄狄浦斯之人性的伟大

俄狄浦斯之人性的伟大

俄狄浦斯(Oedipus)是希腊神话中忒拜(Thebe)的国王,是国王拉伊俄斯(Laius)和王后约卡斯塔(Jocasta)的儿子,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

俄狄浦斯出生时,有个预言家警告底比斯国王拉伊俄斯:他会被他的儿子所杀死,为了逃避命运,拉伊俄斯刺穿了新生儿的脚踝,并将他丢弃在野外等死。然而奉命执行的仆人心生怜悯,偷偷将婴儿转送给邻国科斯林(Corinth)的国王收养。俄狄浦斯长大后,因为神谕说,他会弑父娶母,由于不知道科林斯国王与王后并非自己亲生父母,他为避免神谕成真,便离开科林斯并发誓永不再回来。就在俄狄浦斯流浪到忒拜附近时,在路上与一群陌生人发生冲突,失手杀了人,其中正包括了他的亲生父亲。当时的忒拜正被狮身人面兽斯芬克斯(Sphinx)所困,她蹲在悬崖上,拦路让人猜谜,猜出的放行,猜不出的则被她撕碎吃掉。忒拜城的民众人人害怕,谁也不敢离城出行。国王发出告示,无论谁能斩除这个恶怪,就可以获得王位。后来正是由俄狄浦斯解开了“斯芬克斯之谜”,并成为忒拜人仰慕的英雄和身份高贵的国王,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娶了自己的亲生母亲为妻,生了两个女儿,两个儿子。后来,受俄狄浦斯统治的国家不断有灾祸与瘟疫发生,国王因此向神请示,想要知道为何会降下灾祸。最后在先知的提示下,俄狄浦斯才知道他并未逃脱杀父娶母的不幸命运。震惊不已的约卡斯塔羞愧地上吊自杀,而同样悲愤俄狄浦斯,则刺瞎自己的双眼,流落异乡而死。

纵观自古至今的文学批评,对其理解不外乎两种:一是用命运不可改观念去理解它;一是用恋母情结的观点去解读它[1]。在《俄狄浦斯王》中,我们不免看出一些人性的特点,尤其是人性的一些伟大之处。

首先,人是善性的。从家庭的角度来看,俄狄浦斯为了避免自己“杀父娶母”的命运,忍痛离开以为是生父的科斯林国王,自己到异地他乡闯荡,俄狄浦斯的本意是善的,他也不想有这种乱伦的事情发生;从忒拜民众的角度来看,俄狄浦斯流浪到忒拜时,忒拜人民正为狮身人面兽斯芬克斯所困,斯芬克斯长着美女的头、狮子的身体,背上有着鸟的翅膀。她蹲在悬崖上,拦路让人猜谜,猜出的放行,猜不出的则被她撕碎吃掉,作为一个路人,他勇于冒着生命危险接受挑战,爬上悬崖找斯芬克斯解答隐谜。俄狄浦斯认为一个人最伟大的事业就是尽他所能,尽他所有帮助别人。由此,足以看出人性为善。其次,人是理性的。俄狄浦斯的一生可以说是理性的一生,他回避神谕、解开女妖的谜底、担任着一个贤夫、贤君、贤父。但是民众却是不理性的,他们首先是宽恕老国王的罪恶,然后又任由杀害老国王的凶手逍遥法外,最后对于俄狄浦斯的神谕他们又落井下石。俄狄浦斯的理性就与民众的不理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一个理性失控的城邦,即使他做出再多的努力,也无法扭转民众的思想,无法改变城邦的命运。俄狄浦斯的一生都在和命运抗争,但种种因素决定着他的结局是悲惨的,虽然在古希腊悲剧里,神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神谕就主宰着人的命运[2]。但是,俄狄浦斯的精神是值得我们赞赏的,在命运面前他勇于反抗,即使中间存在很多荆棘,他仍然奋勇直前[3]。他传达给我们的精神是: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面对困难时,我们所做的并不是每天垂头丧气的活着,而是直面困难,勇往直前。

再次,人是具有强烈责任意识的。俄狄浦斯具有强烈的责任感,神谕的出现打乱了他的贵族生活,他担心因为自己而危害到整个国家,于是俄狄浦斯逃离本国,他不是惧怕生活被打乱,而是出于一种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强烈的人性责任感促使他竭尽全力为人民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当瘟疫降临时,俄狄浦斯又勇于承担责任:“你们每个人都只是为了自己而感到悲哀,而我却是为了城市、为了人民。”作为国王的俄狄浦斯是在为民众而努力,为了让民众摆脱瘟疫,他毅然而然地探寻老国王的死因,作为一个人,他有着强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他无须忏悔,却悔恨自己看人不清,遇事不明[4]。当知道真相后,俄狄浦斯选择瞎眼活着,承受着比死去更大的痛苦,这也是他在为自己的所做作为承担责任。

最后,人是勇于追求真理的。在俄狄浦斯成为国王,瘟疫席卷整个国家之时,他不惜以失去荣耀、地位、财产、家人的尊重、人民的拥护为代价而查明真相,来解救处于水生火热中的民众。他的母亲在真相暴露前这样劝阻他:“看在天神面上,如果你关心你自己的性命,就不要再追问了;我自己的苦闷已经够受了。„„啊,不幸的人,愿你不知道你的身世。”虽然追查凶手一再受挫,但他却义无反顾,当怀疑的目标越来越指向自己时自己也没有退缩。俄狄浦斯的高贵就在于他不会因为关心自己的性命而停止追问自己的身世,更不会因惧怕命运的惩罚,而掩盖真相,蒙蔽世人,卑贱地活着[5]。

鲁迅曾说:“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尽管命运是无法反抗的,无法改变的,但俄狄浦斯能以自己非凡的智慧、善性和勇气,心怀坦荡,直面人生,勇往直前,很好地诠释出了人性的伟大。参考文献:

[1] 聂珍钊.伦理禁忌与俄狄浦斯的悲剧.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外国文学研究》编辑部.武汉.[][] [2] 颜冰.浅议古希腊悲剧中人与命运的抗争[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3] 王冠波.俄狄浦斯的反抗——浅析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河南焦作大学人文学院.[4] 罗念生.论古希腊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5] 罗念生,译.古希腊悲剧经典[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篇2:俄狄浦斯之人性的伟大

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其最早见于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在得知被预言“杀父娶母”后为逃避命运,便自我放逐,远走他乡,自以为摆脱了命运的安排。实际上实在抗争中实现了自己的宿命。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通过自我分析并结合其“力比多”这一概念(人的本能人的所有创作活动的根源)提出所谓的“俄狄浦斯情结”理论。弗洛伊德认为,在人格发展的第三阶段,及生殖阶段,儿童身上发展出一种恋母情欲综合感。[1]这种心理驱使儿童去爱异性双亲。于是男孩儿把母亲当做恋爱对象,女孩正好相反。这样男孩儿就形成了“俄狄浦斯情结”,女孩则形成了“厄勒克特情结”(又译恋父情结)。

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情结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人一切行为出发点和基本动力。在他看来人的童年性本能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性影响。人生下来就有某种欲望或性冲动,而这种性冲动指向的第一个对象就是自己的母亲。这就是弗洛伊德“俄狄浦斯情结”理论的主要内容。从世界名著中搜索,不难发现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以及曹禺先生的《雷雨》都存在这一相同的主题,而且其中俄狄浦斯情结的爆发方式存在两种不一样的形态。其一,是有意识的,知情的爆发。其二,是无意识的,不知情的爆发。

一、无意识,不知情的爆发——《俄狄浦斯王》

在上述三部作品中《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情结的爆发模式是典型的不知情的爆发。作者索福克勒斯在进行作品的创作时想当然的没有产生“俄狄浦斯情结”这一概念。所以他自然不会去有意识的利用“杀父娶母”这一母题进行创作。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详细解析了俄狄浦斯情结。“我们每个人都会把自己最初的性冲动指向母亲,同时把自己最初的仇恨和谋杀方向指向自己的父亲。”[2]从表面上看,这个结论用在俄狄浦斯身上似乎很牵强。因为由于太阳神的预言俄狄浦斯生下来就被遗弃,然后被科林斯国王玻吕伯斯和王后梅多普抚养成人。他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一直以为玻吕伯斯和王后梅多普就是自己的生身父母。所以,在杀死拉伊俄斯和娶伊俄卡斯特时他并不知道自己与他们二人之间的关系。其实不然。

首先,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男孩的俄狄浦斯情结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潜意识,这种潜意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识人人都有,当然不排除俄狄浦斯。在《精神分析引论》中弗洛伊德曾提到“假使母亲又再生一孩子,而使他初尝被隔离的滋味,那么他对于母亲就很难宽恕。在成人中可视为极端病态的怨恨情感,在此时逐渐在他内心萌芽,而常成为永远隔膜的基础。至于性的好奇心和其结果乃和这些经验有很大关系,当这些新弟妹稍微长大的时候,那孩子对于他们的态度便有了一种至为重要的变化。男孩子也许会以妹妹为爱的对象,而代替其不忠实的母亲;假使有几个哥哥争夺一个小妹妹的爱,那么敌对的情感便可见于兄弟之间,而在后来的生活中占一重要地位”3[p296—297]。而在《爱情心理学》一书中,弗洛伊德也提到过“情爱欲求阻滞于恋母情结的成年男子,总在寻找一个能代替其母形象的女人,他所爱的女人必须身属别的男人,已满足对占有者的嫉妒情感,因而我们常常能看到这类男子的初恋往往是对一个年龄比较大的成熟妇女的款款深情。”[4]因此不难推断弗洛伊德所提出的“俄狄浦斯情结”的对象不是一成不变的,他可能因某些原因发生改变,将恋母情结转移到一个和母亲相似的女人身上。在《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的生母伊俄卡斯特与他的养母(他自己意识中的生母)存在着相似的年龄,身份,并同样身为母亲。她身上有成熟女性所具备的特质,和母亲的慈爱与柔和。这样的契合恰恰满足了俄狄浦斯这样一个成年男子对于母亲的向往。伊俄卡斯特的出现对于俄狄浦斯而言更像是其恋母情结的载体。假设是对其养母梅多普,俄狄浦斯是决计不会做出这种娶了母亲并生下四个孩子的举动。因为这种潜意识的恋母情结是具有原始性,动物性和野蛮性的,他不溶于社会理性,所以被压制在意识下。而伊俄卡斯特恰使他被意识压制的潜意识借由这一载体爆发出来。但不幸的是,俄狄浦斯所寻找的这个寄托俄狄浦斯情结的载体恰好是他的亲生母亲。俄狄浦斯被其亲生父母抛弃所以成年后不识双亲,这种抛弃其实是对母子关系的一种掩盖。将俄狄浦斯和伊俄卡斯特之间的母子关系抹杀掉。由于看不见彼此之间存在的伦理关系,于是这场母子乱伦就被粉饰成了一个有恋母情结的青年男子对一个跟他生母(梅多普)相似的女性的爱。表面上看起来合情合理也不存在乱伦的问题。但是,当他们被斩断的母子关系重新连接上时,乱伦的羞耻感和道德的谴责让俄狄浦斯不堪重负,最终放弃自己的权利,金钱,刺瞎双目自我放逐。

可以说《俄狄浦斯王》所描述的是一个典型的“无意识爆发的俄狄浦斯情结”确切的说这是一种变形的俄狄浦斯情结。因为作品中的“杀父娶母”并不是主人公心目中的亲生父母。而是将其力比多的发泄对象发生转移。显然,他是不幸的,他转移的对象是与他并不相熟的血缘上的亲生父母。这种巧合加剧了俄狄浦斯身上的悲剧性,同时也验证了弗洛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伊德所说的“俄狄浦斯情结”是不可逃避的人的本性。

如果将俄狄浦斯情结比作一粒麦子的话,那么这部作品中的俄狄浦斯情结就是棵发了芽的麦苗。单从外观上看它不是麦子,但他又是麦子的衍生物,与麦子有着切实的联系。

二、有意识的知情的爆发——《哈姆雷特》

众所周知,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作家。文艺复兴的宗旨则是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而俄狄浦斯情结的其中一面“仇父”在古希腊文学作品中已被广泛使用(包括《俄狄浦斯王》)。而在这种时代文化背景下莎士比亚的创作必然会受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

将《哈姆雷特》与《俄狄浦斯王》做一下比较不难看出两者在“俄狄浦斯情结”上的不同之处。首先,俄狄浦斯的“恋母情结”的爆发是不知情的,而哈姆雷特是知情的。其次是,在《哈姆雷特》中这种对母亲的爱恋始终被意识压抑着,我们只能通过结果感知它的存在。而在《俄狄浦斯王》中孩童时期对母亲的幻想复苏了,并得以一偿所愿。

虽然哈姆雷特的恋母的情感一直因受道德的压制而没有得到满足,但他的恋爱对象直指自己的生母,他的力比多没有借由其他的载体发生转移。

在王后与新国王的婚礼上,哈姆雷特因母亲的再嫁显得异常阴郁,内心充满对母后的失望,甚至有了自杀的痛恨念头。他说:“啊,但愿这一个太坚实的肉体会溶解消散,化成一堆露水或那永生的真神未曾制定自杀的律法!上帝呀!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哼!哼!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恶毒的莠草”[5],他批判他的母亲说:“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她就,她就——上帝啊!一头没有理性的畜生也要悲伤的长久一些······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她那留着虚伪的泪的眼睛还没有消去红肿,她就又嫁人了。啊罪恶的匆促,这样迫不及待的钻进了乱伦的衾被!那不是好事,也不会有好结果。可是,碎了吧,我的心,因为我必须禁住我的嘴。”在婚宴后,哈姆雷特对霍拉旭说“我宁愿在天上看见我最痛恨的仇人,也不愿意看见那样的一天。”后来哈姆雷特有当面斥责他的母亲:“嘿,你生活在汗臭垢腻的眠床上,让淫邪熏没了心房,在污秽的猪圈里调情弄爱。”通过上面的言论可以看出,哈姆雷特对母亲的谴责主要集中在“母亲过早改嫁他人”上而并非“母亲要嫁的是杀死父亲的人”这些以指责母亲贞操为重心的论段更接近于男子对背叛自己的情人的谴责。母亲和叔叔结合后,心目中自然有了除了他(哈 3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姆雷特)以外的第二个男人,他因此而感到万分不满。

通观整部作品,哈姆雷特的言辞中处处显示着他对母亲的爱恋和对继父的蚀骨的仇恨,这种有意识的“俄狄浦斯情结”在哈姆雷特这里虽然其中的恋母成分被道德因素最大化的压制,但其另一个重要成分“弑父”却表现的尤其突出。哈姆雷特对其叔父的仇恨不仅仅在于他谋害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并夺了本应属于自己的王国,更重要的是对其母亲的占有。叔父娶了母亲之后顺理成章的变成了他的继父,对于哈姆雷特而言,“继父”只是一个“母亲的男人”的代名词,并不具任何情感上的意义。这使他潜意识的“弑父”情结失去了道德的压制,而继父对其生父的迫害又使他这种“弑父”心理更为强烈,并给他找到合理的仇恨继父的借口。可以说哈姆雷特的俄狄浦斯情结主要就体现在他与继父的矛盾上。叔父杀死老国王,娶了王后的行为实际上也是哈姆雷特潜意识所向往的,所以“哈姆雷特对其叔父的恨其实也是一个犯罪者对他的成功的同道者的妒恨”[6]。俄狄浦斯情结使他在面对继父时就好像在照镜子,继父所犯下的一切罪孽其实也是他内心深处的写照。他能切身体会到自己并不比继父好多少。于是他大喊“······啊,我是一个多么不中用的蠢材!”“······我很骄傲,任性,不安分,我的罪恶是那么多,连我的思想也容纳不下,我的想象也不能给他们形象,甚至与我都没有充分的时间可以把他们实行出来”。[5]而弗洛伊德在他的《梦的解析》中也提到“哈姆雷特可以做到任何事情,就是不能对杀死他父亲,篡夺王位并娶了她母亲的人进行报复,这个人向他展示了自己童年时代被压抑的欲望的实现,这样,在他心里驱使他复仇的敌意,就被自我谴责和良心的顾虑所代替了,它们告诉

[2]他,他是在并不比他要惩罚的罪犯好多少。”所以,只有在哈姆雷特的母亲中毒死了之后,他的俄狄浦斯情结失去了依托悬在了空中,他感到一切都结束了,他才完成了复仇大业。

可以说在《哈姆雷特》这部戏剧中,潜意识的俄狄浦斯情结一直都在不自觉的暴露,而哈姆雷特的母亲再嫁这个外部的刺激使得俄狄浦斯情结突出化,而向继父报仇恰恰成了他宣泄力比多的对象。

借用一个形象的事物来比喻,这部作品里的俄狄浦斯情结就是一颗放在阳光下的麦粒,它拥有所有麦子的典型特征,让人毫不费力就能看出它的本质。作品将俄狄浦斯情结所包含的主要矛盾“恋母”和“仇父”赤裸裸的展现在读者眼前。

三、两种爆发形式的混杂——《雷雨》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曹禺在1936年所作的《雷雨》序中提到“或许在所谓的‘潜意识’的下层,我自己欺骗了自己”7[p24]。而潜意识又是弗洛伊德的理论之一。由此可见,他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早有涉及。因此在戏剧创作中他很有可能是有意识的利用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同时颜振奋在《曹禺创作生活片段》中指出“他很喜欢希腊三大悲剧家,较用心的读过莎士比亚的作品”7[p150]而曹禺自己也说“希腊悲剧给我的印象很深,我最喜欢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

7[p216]可见前两部作品对《雷雨》的创作应该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跟前两部作品相比,《雷雨》中周萍的俄狄浦斯情结则更为全面更为复杂。俄狄浦斯情结在其中经历了从有(肯定)到无(否定)到重现(否定之否定)的全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俄狄浦斯情结的主要矛盾也由凸显转为隐藏最后激化重现的。

回到作品中看。周萍一生据有两大罪孽:不仅引诱自己的继母,而且玩弄自己的妹妹。首先,从周萍的第一次乱伦看起。周萍第一次乱伦的对象是他的继母蘩漪。这也是他的俄狄浦斯情结的第一阶段即矛盾的凸显期。这时的俄狄浦斯情结是有意识的,但它的有意识与《哈姆雷特》相比又不尽相同。哈姆雷特的恋母情结始终被压抑没得到满足,而周萍与蘩漪的关系则将俄狄浦斯情结不加节制的表现出来。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中说:“幼孩对于对象的选择好像仅出于儿戏,然而青春期选择对象的方向都由此而定。那是会有一种很强烈的感情朝向俄狄浦斯情结,或者对他产生反感而流露出来。然而,由于他们的心理意识以对此产生防御,所以这些情感耐不得不停留于意识之外。从青春期开始,一个人努力摆脱父母的束缚。唯有在这种摆脱有了成果之后,他才不再是个孩子,而成为社会的一个成员。这个工作对一个儿子而言主要在于他的性欲不在以其母为目标,而另求外界的一个实际的爱的对象”。“就精神官能症的病人来说这种摆脱工作可能是完全失败的;作儿子的终身屈从于父亲的统治,而不引导其原欲趋向一个新的对象。”

3[p299]

而周萍就是这样一个“人格心理并未完全按照正常的程序发展,其早年出现了严重的心理创伤和人格障碍的”[8]精神官能症患者。关于周萍的童年,剧中并未详细描写,但我们可以想象得出那是怎样一段悲惨的时光。独自被送到乡下生活得周萍定然是缺少母爱的,这对于周萍来说是一种“极带创伤性的隐痛”[9]当幼年的周萍离开周家的时候,实际上跟孤儿别无二样,不难想象,正在缺少母爱及父爱的环境中周萍度过了一个怎样的孤独的童年。人的本能会促使他寻求保护和关怀,可这些从抛妻弃子自私自利的父亲身上无法获得。幼年时母爱被强制剥夺的伤痛不会轻易的从心里消失,母爱的缺失使他的俄狄浦斯情结难以像正常儿童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一样分化减弱,转移或消失,他的“母爱欲求始终未能得到满足并始终附着于性爱欲求”。[8]荣格在分析恋母情结时说“子女要是被粗暴的与自己的母亲分开,这就可能导致一种持久的恋母情结,以作为失去了母亲的补偿。”[10]周萍的遭遇恰于这种情况相符。而蘩漪的特殊身份又恰巧满足了周萍对母爱的渴望。对周萍而言蘩漪的身份有包容的双重性:一方面,他是周萍父亲的妻子,在世俗伦常的眼光看来,她理所应当是周萍的母亲。现实中,与蘩漪年龄,性格相似的女性应该不在少数,但周萍独独喜欢上蘩漪的一个重要原因应该就在这里。另一方面,她又并非周萍的生身之母,在成年的周萍心里,他不过是一个具有母亲意义的女人。这样一来前者由于蘩漪的柔情,关怀满足了周萍潜在的对母爱的需求,而后者则由于蘩漪的主动暗示加之没有血缘的束缚使得这种恋母的情感的到实质性的发展。蘩漪身上既有伊俄卡斯特的母亲的特质又有“哈姆雷特的母亲”这样实质性的身份,由此可见俄狄浦斯情结的主要矛盾在这里表现得十分突出。

但有一点是不可忽视的。《雷雨》中所讲述的故事背景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中国。周萍与蘩漪的继母与继子的乱伦关系在开放的二十一世纪尚且被大多数人鄙夷更何况是那个封建伦理纲常仍占据统治地位的年代。而像周萍这样一个懦弱,悲观,无能的富家公子是决计不会有勇气去和封建伦理背道而驰的。所以他和蘩漪的关系最终被道德所压制住。他内心的乱伦禁忌令他最终抛弃了蘩漪。在与蘩漪结束关系后,他的俄狄浦斯情结再一次无所依托,于是他又开始寻找新的宿主,这是四凤的出现恰恰填补了他心灵的空缺。于是他又顺理成章的开始了他的第二次“乱伦之爱”。而俄狄浦斯情结的主要矛盾也进入了它的隐藏期。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周萍与四凤的爱情和俄狄浦斯与伊俄卡斯特极其相似。同样是有直系血缘关系的血亲,同样因某种原因被强制性斩断的之间的联系。由此可以看出,周萍对四凤的爱的本质也是俄狄浦斯情结的一种变体,只是此时的俄狄浦斯情结已由先前的知情的爆发转为不知情。荣格认为“每个男人心中都携带着永恒的女性的形象。这不是某个特定的女人的形象,这一心想根本是无意识的,是镂刻在有机体组织内的原始起源的遗传要素,是我们祖先有关女性的全部经验的印痕或原型,它仿佛是女人所曾给予过的一切印象的积淀,与由于这种心象本身是无意识的,所以往往不自觉的投射给一个亲爱的人。在男人生活当中,通过和女人的实际接触,这种女性心象就会变成有意识及表现性的。阿尼玛原型的第一个投射对象差不多总是自己的母亲,在这之后阿尼玛心象投射到吸引他的不同女性身上,这种投射不能通过理性的手段加以控制,一个男子,即使不想投射,投射也要寻找机会,每位母亲和每位亲爱者,必然要以最深刻的影响,在一个男人心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目中变成无处不在的形象的承担者和人格化身”[10]从荣格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从心理上每一个男人正常的爱都会经历从母亲到妹妹再到其他异性的转移过程,而这个异性往往哪个与母亲相似”[11]。四凤无疑满足了这个条件,她无论从外部还是内部都与侍萍有着惊人的相似,连周朴园都对侍萍说“怪不得四凤这样像你。”[12]四凤的出现对于在力比多煎熬下的周萍无异于雪中送炭。所以他一见四凤“当时就觉得新鲜,他的‘活’!”最终,当他与四凤的关系被挑明时,他发现自己仍未逃脱乱伦的命运。综合来看,周萍与蘩漪的母子乱伦是一种形式上的,法律名义上的乱伦。而其与四凤的兄妹乱伦则是血缘上的实际的乱伦。可以说蘩漪和四凤就是将一个完整的俄狄浦斯情结的载体分化为二。

若说前两者是麦粒跟麦芽的话,那么,《雷雨》中的俄狄浦斯情结无疑是一棵发育完好并结出累累麦穗的完整的麦子。

篇3:俄狄浦斯之人性的伟大

首先, “弑父娶母”的俄狄浦斯真的是一个恋母者吗?索福克勒斯显然不是这样定位的, 如果他有这样的打算, 就应该使俄狄浦斯邂逅伊奥卡斯特, 而不知道她是其母亲, 并且陷入情网深爱上她, 继而不明真相地杀死自己的父亲。然而, 在《俄狄浦斯王》中, 我们可以看到, 俄狄浦斯迎娶伊奥卡斯特的原因是感恩的特拜人拥立他为王, 是按照风俗, 俄狄浦斯才娶了特拜先王寡妻伊奥卡斯特, 亦即他的母亲。这显然不能成为一个恋母者悲剧的合理情节, 完全没有提到母子之间的“爱情”的吸引力。

其次, 《俄狄浦斯王》中特拜王后伊奥卡斯特, 她的母亲形象是隐遁的。作为一个母亲, 她将自己亲生的不到三天的婴孩双足踵部各钉一钉, 并命一牧羊人弃之于基泰戎山中。甚至她在俄狄浦斯探索杀死特拜先王拉伊奥斯的凶手时, 欣慰地说:“可是那不幸的婴儿没有杀死他的父亲, 倒是自己先死了。从那时以后, 我就再不因为神示而左顾右盼了。”这就是一个母亲在虐子、杀子之后所得出的结论。这之后, 特拜国王拉伊奥斯死于非命, 身为他的妻子, 伊奥卡斯特并没有表现出失去丈夫的伤痛, 而是顺理成章地嫁给了特拜的“英雄”俄狄浦斯。这里, 最让笔者怀疑的是, 伊奥卡斯特嫁给俄狄浦斯后真的没有怀疑过他的身份吗?从名字上来看, “俄狄浦斯”意为“脚肿的”, 这对于一位命人将钉子钉入自己孩子的母亲来说, 不值得心惊吗?从身体所留下的伤痕来说, 身为妻子的伊奥卡斯特怎会发现不了俄狄浦斯脚锺上明显的伤痕?她是否在故意装糊涂?由此, 笔者推知, 特拜的王后, 拉伊奥斯的妻子, 俄狄浦斯的母亲, 伊奥卡斯特, 她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地位与权力, 她杀子, 是为了不让不祥的预言使国王拉伊奥斯疏远憎恨自己, 她嫁子, 是为了保住自己王后的地位, 巩固自己的权力。这虽然是笔者的推论, 但在剧中, 当俄狄浦斯执意要证明自身的“清白”时, 伊奥卡斯特却说:“偶然控制着我们, 未来的事又看不清楚, 我们为什么惧怕呢?最好尽可能随随便便地生活。别害怕你会玷污你母亲的婚姻;许多人曾在梦中娶过母亲;但是那些不以为意的人却安乐地生活。”整部戏剧中, 她的话总有雾中看花的隐射意义。对于这样的一个女人, 从未享受过期母爱的俄狄浦斯, 怎会对其有着“恋母式”的爱情呢?

其次, 《俄狄浦斯王》中写道, 一次宴会上, 一位客人醉后说俄狄浦斯并非科任托斯国王王后亲生。为此, 俄狄浦斯去向福伯斯求问, 得到了一些“十分可怕, 十分悲惨”的预言, 说:“我命中注定要玷污我母亲的床榻, 生出一些使人不忍看的儿女, 而且会成为杀死我的生身父亲的凶手。”这里是俄狄浦斯与“弑父娶母”的首次交锋, 之后他就“逃到外地去”, 善良的俄狄浦斯深爱着自己的父母, 他害怕并憎恨这种预言, 他是“反弑父娶母”的, 当俄狄浦斯得知他的“父亲”波吕博斯已病死后仍然忧心忡忡的说:“难道我不该害怕玷污我母亲的床榻吗?”, 这样的一个英雄人物会是一个“弑父娶母”的恋母者吗?在戏剧的结尾, 俄狄浦斯用极端的方式, 来反抗“弑父娶母”的预言, 他不惜刺瞎自己的双眼, 为“再也看不见我所受的灾难, 我所造的罪恶了!”他选择自我流放, 这是一种比死更狠的惩罚, 同时, 也是对“弑父娶母”命运最后的反抗。

最后, 在俄狄浦斯询问先知特瑞西阿斯, 是谁杀死特拜先王拉伊奥斯的争执中, 他自信的说:“喂, 告诉我, 你几时证明过你是个先知?那只颂诗的狗在这里的时候, 你为什么不说话, 不拯救人民?”这里充分显示了俄狄浦斯的理性之光, 他不迷信预言, 用自我的骄傲向神的代表——先知发出了挑战。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谜。最让人敬佩的是, 在他得知了自己悲惨命运的神谕后, 毅然决然地背井离乡, 挑战未知的路, 而不是自怨自艾, 屈服于命运的束缚。哪怕是最后的自我放逐, 展示的也是一个伟大的让人为之敬佩的启蒙理性的形象。

篇4:俄狄浦斯之困

[关键词]《向日葵》“弑父”“自我”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史诗,其中的波澜壮阔只有自己心知肚明。电影的一个伟大之处。便是能把这史诗优美地呈现为一部心灵的成长史,绵绵密密,荡气回肠。更有一些佳作。将这原本个人化的诗篇引入一种人类普遍的境遇之中,由此唤起更为广博的感动与思考。张杨导演2005年的作品《向日葵》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向日葵》以画家张向阳的成长为线索,分三部分叙述:1976年(9岁)、1987年(20岁)和1999年(32岁)。在电影里,连缀起张向阳的人生轨迹的是他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影片以父子关系为视角,展现了一个新旧时代交替之际成长起来的人的心灵史。而当我们更为细致地分析,便会发现,我们从影片中所能体悟到的,已远远超越个案式的父子关系,而上升到对一种普遍性的人生困境的思考。

自弗洛伊德提出“俄狄浦斯情结”这个概念之后,“弑父”便成为心理分析、艺术分析乃至社会文化分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语词。“弑父”代表对上辈人的拒绝与反抗、独立的渴望,以及对“自我”的追求。在影片里,张向阳亦是从小就充满“弑父”的渴望。9岁才见到刚从干校回来的父亲,还没来得及弥补缺失的父爱。就被剥夺了和小伙伴一起玩的权利,而被逼着在家里画画。于是,年少的他选择试图用缝纫机和炮竹毁掉自己的手来反抗这一“从天而降”的陌生权威。20岁第一次恋爱,怀孕的女友寄来的信被父母截到,父亲领着女孩去做流产手术,女孩与他分手。他愤怒地朝父亲大喊:“从今天开始,我跟你没关系!”32岁成家立业,父亲让他尽早要个孩子,他不愿意,并赌气似的发誓决不会为了父亲要孩子。就这样,他在父亲的权威阴影下成长着、挣扎着、反抗着,从幼年一直到成年,始终如此。

在俄狄浦斯的故事里,主人公最终在无意中完成了“弑父”的行为。而在影片《向日葵》里,我们发现,一直试图“弑父”的张向阳最终却一次又一次有意无意地选择与父亲和解。9岁,把燃烧的炮竹握在手里的他被视为舍己为人的小英雄,反而得到父亲赞许的目光。20岁,离家出走的他最终还是流着泪向掉进冰窟的父亲伸出了手。33岁,他终于决定要承担自己去做父亲的角色。最重要的,他最后选择的职业——也是让他获得成功的事业——恰是他反抗父亲的最初缘由——绘画。

于是,一个困境摆在面前:如果你最初拼命反抗的、坚决抵制的、视若草芥的东西,最后被证明恰恰是正确的、合理的、对你有利的,那该是怎样的尴尬?

每个人都会面临这样的困境。在年轻时,“自我”被认为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追求,父辈被理所当然地置于“自我”的对立面,成为被否定的对象。然而,当年岁渐长,许多人会慢慢发现,父母当年的话才是不二真理。回首年少轻狂的日子,或懊悔、或惭愧。更多的是尴尬与困惑:当年的反抗错了吗?

在我看来,错的不是年轻、不是反抗。而是所谓的“自我”。在年轻时的追寻中。“自我”被假定为一个独立于以父辈为代表的外在世界的自足体,标榜着“我的”理想、“我的”追求、“我的”思考、“我的”信念,而事实上,这个“自我”不过是一个虚构出来的幻象。人并不是自我塑造、自我满足的。而是被历史、文化等外在因素所建构出来的。法国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在其“主体”理论中认为,“自我”总是在与他人的映照中才得以认识自己。因此,自我只是想象中的他人,而他人就是想象中的自我。“自我的结构告诉我们。自我从来就不完全是主体。从本质上说,主体与他人有关”[1]。也就是说,并没有一个真正独立的“我”,而只有“他者”中的“我”。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他者”体现为历史、传统、文化的数代积累沉淀,并集中凝聚在他身边以“父亲”为名的那个人身上。因此,“弑父”的;中动必将屈服于“恋父”的结局,因为在“父亲”的身上才有真正的“自我”的根源。在《向日葵》中,当张向阳最终按照父亲指给他的路获得成功,他与父亲终于握手言和。这是对年少时所追求的所谓“自我”的叛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真正的“自我”的皈依。

篇5:《俄狄浦斯王》的命运悲剧

摘要:《俄狄浦斯王》被亚里士多德认为是“十全十美的悲剧”。俄狄浦斯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同“神示”的命运的抗争,想摆脱命运的摆布,但却始终没有逃脱“神示”的结局。俄狄浦斯的悲剧命运,不是因其个人品质的优劣所造成的,而是在被看作是主宰一切力神面前,所表现的一种无可奈何和困惑茫然的意识。关键词:《俄狄浦斯王》;悲剧;命运;宿命论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也是希腊最著名的戏剧之一。公元前五世纪,希腊进入民主制阶段,希腊悲剧也进入了繁荣时期。古希腊悲剧常以人命运的斗争为主题,因为命运观念是希腊人意识中的一个传统观念,可是当时的人们受认识能力和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无法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规律,因此他们就把这些谜团归结为上天的旨意。这时期产生了著名的三大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就是其中之一,古希腊人认为索福克勒斯的戏剧成就非常高,称他为“戏剧中的荷马”。

在古希腊,神被看作是能主宰一切力量,在《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悲剧人物,剧作同情着这个悲剧英雄的无辜,歌颂着同与生俱来的“神示”的搏斗和抗衡,努力争取改变自己那已被“神”所预示的命运的行动。但是索福克勒斯却没有正面对神进行否定,而是通过对俄狄浦斯王在抗争之后又无可奈何不得不面对悲剧结局的描写,表现出一种神的意志不可抗拒、不可违背的态度,这种表现是因为作者及其当时的社会深受着严重的宿命论的思想局限。

《俄狄浦斯王》这部剧作作为一种称为“回溯式”的结构式样,对已经发生过的事件采取倒序的方式变现,为这出戏剧制造了一种悬疑曲折的气氛,使情节紧凑集中,从而使剧情本身有很强烈的戏剧性,更能表现出剧本中复杂的人物的冲突和事件的转折[ 1] 古希腊的神话和传说是许多西方文学艺术的灵感源头,许多西方文艺作品的蓝本均取材于古希腊神话和传说。《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情节取自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神话,他为我们展现了一出让人扼腕叹息的悲剧。在《俄狄浦斯王》的开场中, 俄狄浦斯由于道破了狮身人面女妖斯芬克斯的谜语, 解除了忒拜人的灾难而被忒拜人拥护为王。而当忒拜遭受瘟疫的时候, 为了拯救忒拜, 俄狄浦斯派王后的弟弟克瑞翁去向太阳神阿波罗祈求神示。神示说, 只有严惩杀害先王拉伊俄斯的凶手, 忒拜才能从瘟疫灾害中解脱出来。

凶手是谁? 没人能说清楚。随着剧情的进一步发展, 在俄狄浦斯的再三逼问下, 先知告知凶手就是俄狄浦斯自己。此时, 俄狄浦斯却开始怀疑先知是被克瑞翁收买, 因为他认为克瑞翁一直觊觎着王位。在俄狄浦斯欲将克瑞翁杀死的时候, 王后好意相劝,并告诉俄狄浦斯, 神示说, 先王将死于其亲生儿子之手, 不料却在寻找儿子的路途中在三岔路口被一伙强盗杀死。听到王后如此叙述, 俄狄浦斯大为震惊。原来, 先王本没有子嗣, 但太阳神预言说他可以得到一个儿子, 但却会死于儿子之手。后来先王的妻子果然生下一个儿子, 这个孩子刚生下来就被丢弃在山中, 后来被人拾得, 而科任托斯国王也无子嗣, 便将其收养, 取名为俄狄浦斯。俄狄浦斯成年后求得神示, 得知自己命中将会杀父娶母, 为了逃避这个神预示的命运, 他离开了科任托斯, 向东方的玻俄提亚而去。路上行至一个三岔路口时与一伙人发生了争执并杀了数人, 而这其中就有先王拉伊俄斯。与此同时, 忒拜正遭受大难, 狮身人面妖怪斯芬克斯危害着忒拜, 凡是猜不出他的谜语的人都要被吃掉。俄狄浦斯刚好流落到忒拜, 他猜出了谜底, 解救了忒拜人民。忒拜人民为了感谢俄狄浦斯, 俄狄浦斯被拥戴为王, 并且娶了先王的寡妻, 事实上是自己的母亲俄卡斯忒。戏剧由此回到了开场时。

当俄狄浦斯明白了这一切之后惊恐万分, 他终于明白自己费尽千辛万苦想要逃脱的神示却在不知不觉中被他应验了。他不仅杀害了自己的父亲, 更是不可饶恕的犯下了娶母的罪行。他跑回自己的宫中, 发现母亲俄卡斯忒已羞愧万分上吊自尽而亡了, 他从母亲身上取了别针, 刺瞎了自己的双眼, 他在宫中疯狂的呼喊着希望将自己驱逐出境, 永远带离忒拜这个地方[ 2]。

面对神的预示, 剧中俄狄浦斯选择积极的抗争,他离开了自己的国家, 想远离神示所预言的杀父娶母的悲剧, 但冥冥之中不知道内情的他却在命运的摆弄下应验了神示。在古希腊神话中神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 即使一个人再怎样努力, 在这场神与人的斗争中, 人注定不能打败神取得胜利, 这里蕴涵了深厚的宿命论思想, 也是当时统治者给人们所灌输的思想, 即无论如何抗衡, 人注定不可能逆转自己的命运, 却只能听命于象征神权的统治者。

俄狄浦斯的“杀父娶母”如果用社会的伦理道德来衡量判断的话, 那便是犯了不能被宽恕的罪行,而俄狄浦斯在命运的捉弄之下无意犯了这种罪行,虽然是无意之举, 但当他和俄卡斯忒得知真相后, 却陷入了极度的痛苦和绝望之中, 最后俄卡斯忒选择了上吊自杀以解脱, 而俄狄浦斯则刺瞎双眼, 请求将自己驱逐出境。人们肯定了他的这种维护道德的献身精神, 但是却不得不对这位英雄无法逃脱命运安排的悲剧结局产生同情。对于英雄悲剧命运的怜惜, 使这部作品突显出其历史的悲剧性。人与那些超人的神的力量的抗衡, 在这里表现出他无力的一面。

俄狄浦斯是个英雄,他凭借自己的才智破了斯芬克斯之谜,拯救了忒拜城。同时,他又是一个正直的国王,爱护人民、维护国家利益,为了使城邦免于灾祸,他认真追查杀害先王的凶手,即使引火烧身也绝不反悔。人民也非常爱戴俄狄浦斯,把他看做“最高贵的人”。俄狄浦斯的高贵更重要地表现为,他以顽强的意志与自身的命运做斗争。他竭力逃脱杀父娶母的厄运。然而他越是积极地抵抗这可怕的命运,就越深地陷入命运的罗网,他越是真城地消除灾难,就越临近最终的毁灭。俄狄浦斯在不知不觉中触犯了人类文明社会最基本的禁忌———杀父娶母。他在与命运的较量中遭到了彻底的毁灭,由正直的国王变成了罪犯。俄狄浦斯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古希腊人看来,命运是一种超然的外在的神秘的力量,它与人类为敌,在这个命运面前,人类劫数难逃。

索福克勒斯笔下的英雄已不屈服于命运的控制,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不满和要求。他生活在民主制兴盛阶段,所以他歌颂那些与命运搏斗的英雄,一方面相信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又感到无法把握不可知的社会局势,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与现实世界产生冲突,正如剧中的俄狄浦斯一样,有着惊人的力量,却受到命运和神力的支配。

《俄狄浦斯王》是一部典型的“命运悲剧”, 它借用一个英雄时代的惊心动魄的故事, 表现了人对命运的抗争, 人的盲目和局限以及命运不可战胜的主题。俄狄浦斯以为远离了自己的家乡便能逃脱“神示”的厄运, 从戏剧开场他便认为自己可以拯救忒拜城并且他可以掌控命运, 这与他认为自己离开家乡便能远离命运的悲剧一样, 但是他错了, 命运总会带来该出现的结局, 当他知道自己真正的出身之后,他才明白, 在与命运的拼搏中, 他输了。

但是,《俄狄浦斯王》的主旨,并不在于表现人在命运面前必然失败的痛苦和绝望,而在于揭示人是自由的生灵,虽然人会遭受挫折甚至牺牲,但在精神上却永不屈服。应该说,当他认识到自己的罪恶,刺瞎双眼自我惩罚的时候,俄狄浦斯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他不再是神与命运的附属品,而是具有独立性的人。人不只是残酷命运的无辜牺牲品,更是具有自由意志的生灵。

《俄狄浦斯王》所展现出的人与命运斗争的主观意志和主人公身上显露出的深刻的悲剧精神, 以及他在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勇于用实际行动来承担自己的责任的态度, 为我们表现出了一种自我救赎的伟大精神, 并显现出了一种人文意义上的先进性[ 3]

篇6:读《俄狄浦斯王》有感

昨天闲来无事读了一下《俄狄浦斯王》,心中颇有感悟遂作此篇。这是一个有关命运与人的故事,确切的说,是命运与英雄的故事。这个英雄就是俄狄浦斯。他除掉了为祸一方的斯芬克斯,却又杀父娶母,成为忒拜的罪人。这一切不是他的主观故意,而是命运的安排。索福克勒斯就是这样把命运看成是会捉弄人的妖怪,并加以否定。看到这里,我不禁要赞叹一声,好个精心的安排!

和埃斯库罗斯不同,索福克勒斯认为,命运不是具体的神,而是一种神秘的力量,这种神秘的力量具有捉弄人的邪恶天性。而令俄狄浦斯遭受如此命运的正是这一点。同时,这也是当时古希腊人民的生活状态决定的。当时的希腊人,确切的说是希腊自由民,面对尖锐的社会矛盾,一方面相信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又感到惶惑不安。这种矛盾的心理直接导致了作者对命运合理性的否定。

另外,《俄狄浦斯王》的构思布局也很巧妙。该剧采用倒叙的手法,将情节环环相扣地连接在一起,一步一步地把悲剧推向高潮。故事发生在王宫前,俄狄浦斯调查杀父娶母的凶手,克瑞翁、忒瑞西阿斯、伊俄卡斯忒、报信人、牧人几人先后登场,给了故事一个令人惊心动魄的结局——凶手就是俄狄浦斯本人。这结局不仅出乎观众意料,而且更令观众对这位杀父娶母的英雄的由衷怜悯与同情,达到了悲剧所应有的效果。

但是,仅仅布局巧妙是不够的,还要有深厚的艺术功底才可以。《俄狄浦斯王》的作者索福克勒斯恰恰拥有这样的艺术功底。被誉为

“戏剧界的荷马”的他善于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并通过人物对比的方法来加以塑造。因此,他笔下的人物性格突出,动作感强。同时,他还能把握住复杂的情节,使之布局巧妙,针线细密,却不露斧凿之痕。

篇7:论《俄狄浦斯王》(范文)

摘要:古希腊悲剧与命运观念的关联在西方文学史上已经成为一个常识。而关于命运观,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殴里庇得斯既有共识,也有区别。亚里士多德曾经称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为十全十美的悲剧,认为它是全部希腊悲剧中最典型,最成熟,最完美的命运悲剧。《俄狄浦斯王》讲述的是希腊神话中忒拜的王子俄狄浦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弑父娶母,真相大白后自刺双目,自我流放涤罪的故事。在索福克勒斯心目中,命运虽然是不可抗拒的,但是其正义性,合理性却是可以被怀疑的。因此,在《俄狄浦斯王》人与命运的关系是对立的,人不再是神和命运的玩物,而是从命运的奴隶转化为与之抗争的英雄,即使最后落得失败的下场,但这种命运观肯定了人的价值,其人本思想得到发展,因此《俄狄浦斯王》便成为了具有典范意义的一部古希腊悲剧著作。

关键词:命运,抗争,神,人,古希腊悲剧

一.命运不可抗拒——无法逃避的绝对力量

“命运”意识一直是古希腊悲剧研究的关键着眼点,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类宿命论”思想广泛影响着古希腊民众的生活。人们相信,存在着一种神秘的力量主宰着一切,这种力量外在于现实世界,但决定着现实世界,这种力量就是所谓的“命运”。希腊早期的命运观认为,人的一生都是命中注定的,且往往是先在的,并以神谕的方式呈现。在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中,主人公俄狄浦斯,无论怎样挣扎、反抗都逃脱不了弑父娶母的残酷命运,最后不得不循着命运的固有轨道滑向“神谕”所无情宣示的命运结局之中。俄狄浦斯不相信神谕,不相信命运对人的主宰,他试图以逃避的方式来解决一切:当他从神谕中得知自己将违背伦理犯下杀父娶母大罪的可怕命运时,他远走他乡,在一个三岔路口,与一位老者争执并将老人误杀,而被杀之人正是他的生父拉伊俄斯。随后,他用智慧除掉了危害忒拜国百姓的狮身人面女妖死芬克斯,被国民拥立为国王,并取了前王的王后,却是他的亲生母亲伊俄卡斯特。可见他终究还是无法摆脱命运对他的诅咒。在无尽的痛苦中,他对自己的儿女哀嚎:“你们身上拥有多少耻辱啊,你们的亲身父亲杀了你们的祖父,把种子播撒在亲身母亲身上,由自己的亲身母亲生育了你们。你们将来的生活是多么艰难啊,以后谁敢娶你们呢?你们的一生注定不婚、不育。”而他的父亲拉伊俄斯在得知神谕后,用铁丝穿透刚刚出生的俄狄浦斯的双脚,命仆人将这婴儿丢弃在荒山野岭之中。《俄狄浦斯王》通过这一系列的悲剧故事向我们反映着那个时代的特点,人逃脱不了自己的命运,并且这种悲惨的命运会延续到下一代,永远无法改变。作品中主人公逃避命运的一切行动,都充分体现了命运的强大力量,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命运的存在。在这里,命运是被人格化的,他扮演着敌人的角色,使得人和神都生活在一定的法则和秩序中。在无可逃避的命运的笼罩之下,悲剧主人公就好像是一个圆周上的某一点,无论朝哪个方向走,最终都会与原来的点相遇,逃不过,躲不掉,更无法抗拒。二.命运可以被质疑——毁灭前的挣扎,人本主义思想的萌芽

俄狄浦斯是古希腊悲剧中第一位向命运抗争的英雄,他的命运虽然早已注定,但是他并没有一味顺从,而是进行了积极的反抗,无论是离开科任托斯还是解决斯芬克斯之谜,亦或是为了忒拜人民的生存而调查瘟疫的原因,他都是在与命运进行着激烈的较量。可见,希腊神谕虽然存在,却没有直接降临在人的身上,神意引导人的生活,却不直接出面干预人的行为,神祗很少现身,更绝少去干预人的行为,这就造就了命定与人的自由之间的空隙,选择权在人类自己手中。当命运不再代表正义的力量,而是第一次以敌人的角色出现时,命运则是可以被质疑的。尽管俄狄浦斯与命运的抗争实则是掩耳盗铃之举,他笃信命运所以才逃避命运的围剿,他的虽然反抗是一种逃离式的尝试,但可以肯定的是俄狄浦斯的一生无疑是抗争的一生。即使是真相大白之后,确认了自己的悲剧命运以后俄狄浦斯依旧做着最后的反抗,他承担自己的过错,勇敢的为自己赎罪,哪怕是彻底的毁灭也要做最后的挣扎。他自行刺瞎双眼,自我流放,将和平与安宁留给了忒拜城邦。即使在与命运的对战中败下阵来,但却彰显了人性,显示了人类的力量,与此同时,作品也就将这种命运神谕带给俄狄浦斯的悲惨转化为了对人类行为高歌的悲壮,俄狄浦斯也就从一个反道德的罪犯变成了一个受人敬仰的悲剧英雄。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在 《俄狄浦斯王》中,人不再是神和命运的玩物,而是从命运的奴隶转化为与之抗争的英雄,即使最后落得失败的下场,但这种命运观却肯定了人的价值,希腊早起人本主义思想由此出现萌芽。三.存在着抗争意识的命运观——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具有典范意义

古希腊悲剧所探讨的命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命运的最终实现则主要是人类行为作用的结果。命运不是有形的或具体的,而是一个统摄万物的存在,一种不可逾越的界限。但在整部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俄狄浦斯与命运间的激烈较量,他与普罗米修斯默默忍受一切命 运的摆布是不同的。俄狄浦斯并不认命,他有思考命运的自觉意识,他在命运面前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等待与忍受。面对弑父娶母的神谕,他以远离父母的方式去躲避命运,而不是任命运摆布。当他预感自己是弑父娶母的凶手时,极力去证明神谕没有在自己身上应验,这仍是他反抗命运的表现。最后面对无疑争辩的事实,他刺瞎双眼,这是在人类文化史上第一次向命运抗挣的举动。

索福克勒斯既相信命运的至高无上的权威,又要求人们具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而他塑造的人物形象,即使处于命运的掌控之中,也不丧失其独立的坚强性格,这种命运观念与埃斯库罗斯有所不同。索福克勒斯对命运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的同时表达了个人反抗命运的思想。他的作品中对命运的抗争,表明人类已经开始不再把命运当做与生俱来,绝不可改变的东西,而是把命运作为一个单独的概念抽象化。也许我们无法在客观上改变命运的结局,但是我们却可以在主观上,进行善意的掩耳盗铃:缩小结果,放大过程,让抗争本身变得有意义。命运的大树虽无法撼动,但作为蚍蜉的我们却可以由于反抗而获得某种精神层面的高大,人与天命做着正面的冲突,即使人在这种悲剧命运中注定失败,但是人类的尊严由此而彰显,即便我们没有扼住命运的喉咙,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很骄傲的度过此生。这也是每个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的人应有的觉悟。因此《俄狄浦斯王》便成为了最具典范意义的一部古希腊悲剧著作。

总结

古希腊的悲剧一直被认为是命运的悲剧。索福克勒斯的“命运”之思既昭示出他对于他对于传统的领悟和尊重,又显示了他直面现实的勇气和信心,他一方面哀叹人类的命运多舛,一方面又感叹人类的可怕力量。他创作的真正用意在于描绘俄狄浦斯明知命运无法战胜的悲剧宿命却凭借人这样一个血肉之躯在与冥冥中与不可抗拒的众神之间的对抗所迸发出来的勃勃生机和伟大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篇8:俄狄浦斯之人性的伟大

一.荷马作品与《俄狄浦斯之歌》在处理材料时的不同

泡塞尼阿斯的那段辑语引起了我们最大的关注, 因为它揭示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即荷马和《俄狄浦斯之歌》作者在处理同一题材时不同的考虑, 他说:

“我不相信荷马在《奥德赛》中所说的, 俄狄浦斯同母亲生过孩子……如果俄狄浦斯与埃皮卡斯忒生了四个孩子的话, 神明们怎么可能很快就散布这个事情?史诗《俄狄浦斯之歌》的作者说得清清楚楚”。[5]

泡塞尼阿斯觉得不能想象的事是“生孩子的事情”。他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如果俄狄浦斯与埃皮卡斯忒生了四个孩子的话, 神明们怎么可能‘很快’就散布这个事情?”他觉得有两件事情是理所应当的:第一, 神明是神圣的, 不会传播那些邪恶的事情;第二, 和自己的母亲生孩子是邪恶的事情, 神明不会助纣为虐。此处的讲法与荷马的《奥德赛》中的相关内容冲突:

“她本人不明真相, 犯下了可怕的罪孽, /与自己的儿子婚配, 儿子弑父娶母亲。/神明们很快把事情的真相向世人公开”。[6]

Davies在其文字中较充分地论述了这个矛盾, 并且推翻了泡塞尼阿斯的论述, 认为是他犯了错误, 事情并不如他所想的那样:

俄狄浦斯的妻子, 也即是他的母亲, 在《俄狄浦斯之歌》中被称作Euryganeia, 而在《奥德塞》中被称作Epicaste, 在希腊悲剧中被称作Jocasta, 在Epimenides3B15DK中被称为Eurycleia, 在scholiononIl.4.376中被称作Astymedusa。她也是唯一为俄狄浦斯生过孩子的女人, 共有四个孩子, 分别是:Polyneices、Eteocles、Antigone和Ismene。[7]

这种说法与希腊的悲剧家们以及阿波罗多洛斯的《希腊神话》中的说法相一致了。[8]泡塞尼阿斯认为“和自己母亲生孩子”是“不可想象的”。他不相信《荷马史诗》中的描述, 认为《俄狄浦斯之歌》不会记录这样的乱伦事件。和他抱有同样想法的人也大有人在, [9]不过, 他们这样认为是为了去掉故事中的那些“令人恐惧的事情”。

古希腊人为这个问题争论不休, 是因为古希腊神话故事对他们来说有特别的意义, 布克哈特所说:

不论他们关于古代时间的确切知识是多么地成问题, 神话总是作为一种强大的力量统治着希腊人的生活, 像一幅动人的画卷环绕在他们左右, 仿佛伸手可得。它照亮了希腊人的整个现实生活, 无处不在, 直到很晚近的时代, 就好像它属于一个很近的过往;从根本上讲, 它是这个民族自身生活和观念的一种崇高的反映。[10]

也就是说, 古希腊人在讲起神话的时候, 自己也融入其中了;那些故事的讲解方法和讲解的内容会切实地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更加重要的是, 希腊人有自己关于自己所居住地的信念。[11]而每一个神或英雄的相关事迹又与不同的定居地发生了关系, 他们往往会选择一个英雄的名字或神的名字作为这个城邦的守护或是建立者。那么, 关于这个英雄或神的相关故事, 也就是关于自己祖先的故事了。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 泡塞尼阿斯才写作了他的作品:

人们感到了解每个神话所发生的地点是一项具有根本性的任务, 泡塞尼阿斯把记录下这些地方古迹的证据视作自己的职责。[12]

从这里看, 古希腊神话中的所有内容, 就不仅仅是一些简单的故事而已, 这些故事将要承担的是教育和影响普通人生活的作用, 也可以说是保证城邦的建立和稳定。《俄狄浦斯之歌》, 像其它的《英雄诗系》内容一样, 是关于自己所居住城邦的传说, 而这样的传说是要用来世代传唱, 影响居住于城邦中的公民, 以保证这个城邦的有效运作。也即是说泡塞尼阿斯等人之所以要反对荷马, 是为了净化这些事关城邦兴亡的故事。

荷马为何要讲述这样一个乱伦的故事?还要进一步讲生下了孩子?似乎荷马要在这里让人感到“惊奇”:神竟然会做这样的事情, 以让人“发现”什么东西:信神到底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 泡塞尼阿斯接受不了的事情, 或许正是荷马的目的所在。所以, 在这里要来理解“惊奇”的真正作用。

二.从亚里士多德的态度分析“惊奇”的“净罪”功用

百科全书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以一本《诗学》成为了西方美学的奠基人, 他对荷马创作的态度将有助于我们认清荷马的基本创作原则。他在《诗学》中明显论及“惊奇”的地方共有三处, 分别如下:

在悲剧的制作中要有“令人惊奇的事”, 而在史诗中, “出人意料的事”则是可能的, 而这最符合令人惊奇的事, 这是由于“眼睛看不见行为”。[13]

言辞的安排不应来自出人意料的部分, 也最好不要有出人意料的东西, 若不是如此, 则用叙述故事 (的方法) [14]。

出人意料的事不在行动之中, 如果有 (出人意料的事) , 我们有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为例来处理。[15]

从这里来看, 亚氏不但没有完全否定掉“出人意料的事”, 反而是在说, 这种出人意料的事要在悲剧中体现出来。但是, 基本的原则是:不要直接展现出来 (眼睛看不见) , 要用叙述的方法, 也不能出现在行动之中。也即是说, 亚里士多德认为这个“出人意料的事情”, 无论在悲剧还是在史诗中, 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 并不能因为它不合常理, 而把它排除在史诗之外。这样来看荷马对俄狄浦斯的相关内容的处理, 与亚里士多德的基本态度相一致。

为何要在史诗中表现那种“出人意料的事情”, 它究竟有什么样的作用?也即是说, 为什么荷马要在这个俄狄浦斯的传说中描述那令人“惊奇”的事。

为了净罪 (卡塔西斯) [16]。

人类因为火而带来技艺或文化, 那不过是被逐出伊甸园后的无奈的弥补, 孤立无助的有限生命当然需要一些美好的东西来安顿各种极易飘逝的不确定性。……火象征着永恒:普罗米修斯的行为喻示着人类难以抑制的非分之想—变得永恒, 变成神。[17]

人为何会有这样的非份之想?那是因为“个体人的欲望想象的实现需要靠某种信念来支撑”。[18]因而, 悲剧或是史诗之中, 这种惊奇的作用, 就在于让人发现自己信念的“荒唐”与“可怕”之处。也就是说荷马的史诗, 就是为了打破当时人对众神的迷狂, 他要让人看到人世的荒唐与可怕, 这样的荒唐与可怕并不因为人信仰神而发生改变。就好像, 人世的荒唐与可怕并不因为“科技”与“理性”的发展而发生改变一样。

无论泡塞尼阿斯的讲法是否正确, 他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人对“神”美好的信念, 不愿意认为, “神”做了那样的事情。

那和自己母亲生儿育女的事情, 在现代社会看来仍然可怕得要命, 我们不相信, 经过理性启蒙, 高度文明的人, 竟然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而悲剧的价值, 正在于引起人这样的惊叹, 让人反思自己的信念与行为, 打破人自己关于自己的完美想象, 让人认识到自己的不完美, 以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而人, 之所以, 有那样的信念, 就在于人对于永恒的渴望, 和人想要取代神的一种贪恋, 这是悲剧和史诗要解决的人的最大的罪性, 从这个意义上讲, 它是一种“净罪”。

结语:从《俄狄浦斯之歌》仅存的几句话来看, 荷马对其中的情节作了不少的修改;不仅没有去掉其中让人惊奇的那些东西, 反而极有可能是增加了那些让人读来觉得不可思议的东西。而这样的增加, 不仅没有违反基本的创作规则, 反而与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的理解不谋而合。也正是这样的写作原则, 使《荷马史诗》最终在西方文学史上举足轻重。这样的“惊奇”原则恰恰能激起读者深入研究与思考的兴趣, 打破读者的某些妄想, 从而达到最终的净罪效果, 这是我们在阅读传统著作中不得不引起重视的一个基本法则。

摘要:《俄狄浦斯之歌》是早于《荷马史诗》的史诗系列《英雄诗系》之一, 目前仅存四篇辑语, 但从仅有的辑语中, 可以看到荷马的创作与《俄狄浦斯之歌》创作的区别。本文结合亚里士多德《诗学》中所提出的基本原则, 分析这些区别的根源所在, 得出“惊奇”这一文学创作的基本要素的真正价值所在。

关键词:俄狄浦斯之歌,惊奇,荷马,诗学,亚里士多德

参考文献

[1]Malcolm Davies, The Greek Epic Cycle, [M]Brist ol Classical Press, 1989.

[2]雅各布·布克哈特, 《希腊人和希腊文明》[M],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

[3]程志敏, 《荷马史诗导读》[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

[4]阿波罗多洛斯, 《希腊神话》周作人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年。

[5]王以欣, 《神话与历史—古希腊英雄故事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年。

[6]罗念生、水建馥, 《古希腊语汉语字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年。

[7]罗念生, 《罗念生全集》第一卷,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

[8]刘小枫, 《沉重的肉身》,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4年。

[9]Arist ot le, Poet ics-Int roduct ion, comment ary and Appendixes by D.W.Lu-cas, Oxford at the Clarendon Press.1968。

上一篇:苹果落地教后反思下一篇:找方位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