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车工兴趣小组

2024-05-14

培养车工兴趣小组(精选9篇)

篇1:培养车工兴趣小组

普通车工兴趣小组辅导计划

普通车工兴趣小组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普通车工的操作技能,同时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给爱好车工的同学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特成立普通车工兴趣小组。现将兴趣小组的活动安排制定如下计划:

一、活动目的:

兴趣小组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可塑性,因而学生非常喜欢参加。通过普通车工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了解普通车工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动手操作技能,同时也为参加我校组织的校内技能竞赛和市级技能竞赛作准备。

二、活动时间:

星期二、三、四下午课外活动时间。

三、小组成员的组成:

普通车工兴趣小组面向我校全体学生,其成员的组成具有广泛性。由各机电班志愿报名,但因学校设备所限,原则上每班级限报3名同学。要求这些同学具有积极向上、不怕吃苦的精神。

四、小组活动内容计划:

兴趣小组活动的内容有普通车工的理论知识,但主要的是动手操作。具体的活动内容分为三部分:(1)普通车工的理论知识学习,主要有图样的识读,车削基本知识,车床的维护;(2)车削实训,主要内容有:端面、外圆、台阶的车削,螺纹的车削;

(3)学生作品比赛并展览。

辅导教师:黄欧明

2014年2月22日

篇2:培养车工兴趣小组

赵亚娟

本学期的美术教学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儿童画和剪纸兴趣小组的培养工作已经结束,回顾本学期的兴趣小组工作,有收获也有不足,在这个学期的兴趣小组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很积极努力,在绘画水平和审美能力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同时,我对本学期的活动总结如下:

取得的成绩:

一:首先是儿童画的兴趣小组,儿童画的兴趣小组的主要目标是首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康、正确的审美观念。其次是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让学生在绘画原有的基础上在上一个新的台阶。另外通过绘画练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让学生通过一个主题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绘制作品,从而达到教师要求的目标。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我除了定时的培训还注重在每节课上也培养学生全面的美术素质,即培养他们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表现美的行为过程中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二、在本学期的活动中,我引入了想象绘画和线描这两个比较有针对性的内容:一方面,学生对美术书中有关这类的内容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另一方面,让他们从中体验到绘画所带来的乐趣。通过多种趣味美术活动,认识颜色,了解颜色变化的过程,提高学生审美理解能力。学生喜欢涂涂画画,在画中认识色彩对学生是一种不可抵挡的诱惑。在有趣的美术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认识颜色,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了解颜色产生的过程,加深学生的色彩体验,提高他们的审美理解能力。

同时,我在教学中采用欣赏、模仿、添加、想象、创造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通过涂色练习,逐步引导学生由随意涂色到搭配涂色,发展学生审美表现能力。大部分学生喜欢鲜艳的色彩,但还不够注重颜色的协调。上色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用某种颜色统一画面,形成主色调。具有某种色彩倾向的主题画,如画“踏青”时,可让学生大面积地使用黄绿色,形成暖调,突出春天的景色。在此基础上,还要逐步引导幼儿运用三原色的对比色,红绿、黄紫、蓝橙,这样在绘画过程中,幼儿用协调、对比的搭配方法上色,使画面色彩更加丰富、鲜明、美丽。

四、本学期我还开展了剪纸的兴趣小组,成立这个小组

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有的学生不能按时到达辅导地点活动。

2、学生的绘画基础参差不齐,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学习难度较大,作品完成度不高。

3、由于本学期是在二年级二班教室活动,还没有固定的场所,所以还不能借助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欣赏到更多优秀的美术作品。

4、部分学生虽对美术感兴趣,可是课堂常规较差,自控力差,特别是一年级的小同学,当我在辅导别的学生时,他们就会管不住自己,影响他人,在纪律方面需加强管理。

篇3:开展小组活动培养学习兴趣

一、观看影视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

中学地理教学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既有复杂的自然现象,又包含丰富的人文现象,涉及时间序列长,空间范围广,原理规律复杂。而学生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接触到的地理知识和现象十分有限。兴趣小组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大型地理纪录片,如:《地球的力量》《海洋》《行星地球》《美丽中国》《生命》《世界自然遗产》《水脉》等;还可组织学生观看地理味浓厚的影片,如:《后天》《世界末日》《龙卷风》《太空漫游》等;鼓励学生观看与地理有关的电视节目,如:CCTV“世界地理”频道、《走遍中国》《探索·发现》等,通过这些活动,开阔学生眼界,扩大地理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

二、制作地理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思”“在做中悟”,才能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和原理。

例如,结合高中自然地理学习,可以开展制作地球仪、简易经纬仪、区时计算盘、简易的日期划分和变化模型、简易的太阳高度角测量仪、地球的圈层结构模型、地质构造模型(褶皱和断层)、等高线模型、冷锋和暖锋模型、气旋和反气旋模型等活动。学生动手制作的过程既是一个手脑并用、相互促进的过程,也是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过程。动手制作的过程,能使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加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学生面对这些凝聚着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智慧的制作成果时,必将会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进行地理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做一些有趣的并且和教材内容有关的实验,能使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地理知识和原理,而且在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这种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方式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深刻性,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例如,结合“地球的运动”这一学习内容,可以开展“借助观测日影的方法来测定该校所在地的经纬度”的实验。具体过程为:(1)在春分日前一天,在平坦的地面垂直竖立标杆,并测量日标杆在地上部分的长;(2)以标杆所插点为圆心,于上午9 时在地面上画一个半径略短于当时杆影长的半圆;(3)当上午标杆的影端落在圆周上时,标记为A点,下午标杆的影端又落在圆周上时,再标记为B点,将A、B两点连成直线,取其中点C,将中点与圆心连成直线OC;(4)第二天,当日标杆的影子与直线OC重合的时刻,记下此时刻的北京时间,并测量此时的杆影长,根据测得的数据,算出春分日这一天学校的正午太阳高度和学校所在地的经纬度。

结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一学习内容,可以开展“水土流失”实验让学生进行探索学习,具体过程为:(1)将土壤分成两份,分别置于A、B两个圆盘中央,堆成形状大体相近的两个圆锥体;(2)在A盘的土堆上覆盖一层草皮;(3)分别将一杯清水在距土堆顶部约20 厘米的高度慢慢淋至两盘内;(4)比较A、B两盘土堆边缘泥土的多少。学生通过实验更好地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此外,还可以开展以下实验:地转偏向力的验证实验、背斜储油、向斜储水实验、热力环流实验、探究洋流的形成及分布规律实验、密度流实验、锋面形成实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实验、河流搬运、沉积作用实验、森林的防风固沙实验等。

四、组织调查研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调查是地理兴趣小组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调查研究中,学生根据调查内容自己设计调查方式和路线,在调查结束后写出具有地理特色的调查报告。通过调查能使学生认识各种人文地理要素,掌握收集人文地理资料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例如,结合高中人文地理学习可以开展以下调查:

1.城市主要功能区的调查:调查我市住宅区(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的位置、地价、占地规模、交通状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各功能分区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工厂调查:调查我市大型工厂(如经纬纺织机械厂)的位置、规模,近年来产值的变化、原料来源、产品销售途径,劳动力素质、技术水平、工业生产活动过程等,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影响工厂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通过了解工业的生产活动过程,分析得知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了工业地域,同时在工业布局时还要考虑环境因素。

3.农业调查:调查我市周边农村的自然条件、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耕作制度、农田水利设施状况、土地利用状况、机械化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我市发展农业的限制因素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4.环境调查:通过走访我市大型工业企业如焦化厂、发电厂、经纬纺织机械厂及我市垃圾处理厂和环保部门,了解我市环境污染状况及污染源,当前治理状况,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环境治理保护的建议等,从而认识人类经济发展要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自觉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五、运用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地理观点

地理兴趣小组活动不仅能给予学生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地理观点,养成用地理的视角看待和欣赏世界,用地理思想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用地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和学会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例如,在“世界环境日”“世界湿地日”“世界水日”时,让学生创编各类主题的宣传版面,使学生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在生产与生活中应当遵守的重要行为准则,遵循这样的准则,才可避免破坏环境、掠夺资源、人地矛盾等诸多问题,才可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篇4:谈谈美术兴趣小组绘画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兴趣小组;绘画兴趣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如果学生对所学科目感兴趣,就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并会产生强力的探究动机。反之,如果学生对所学课程产生反感和厌恶心理,则教学效果只会事倍功半。事实证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绘画教学中尤为重要。笔者认为,组建美术兴趣小组,加强绘画兴趣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缺乏趣味性,那么,兴趣小组就自然失去了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特性。

那么,如何培养美术兴趣小组的绘画兴趣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强化美术欣赏教学,诱发兴趣

美术欣赏教学是美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诱发学生对绘画艺术感兴趣的重要环节。美术欣赏应以陶冶情感、激发兴趣为目的。在教学中可预先收集各种资料,(如历代名人、名家艺术作品简介,包括中外艺术家的生平、轶事等。)结合兴趣小组活动内容和要求,提供相关资料,让学生品味、欣赏。使学生从中国绘画艺术的悠久历史中初步了解绘画语言,从而诱发学生的艺术情感,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审美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增强他们用画笔来反映现实、美化生活的热情。所以,以视觉为重要感知手段的欣赏教学是诱发兴趣小组绘画兴趣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欣赏教学中,美术教师应不断变换教学形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动态感,让学生用眼看、用耳听、动手画。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兴趣

兴趣小组的绘画教学与班级授课制的绘画教学上有很大的差别。它突出的特点是:更为注重启发学生直观地面对客观事物,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对象,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对象,用自己的双手去表现对象。它以小组为学习单位,注重发挥小组成员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它不是仅从理论中或已确定的现实结论中获取知识,不存在限定的答案,而是要求学生在实践中、经验中和审美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和修正自己的认识。所以,这会给兴趣小组的绘画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也对兴趣小组的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兴趣小组活动过程中,指导教师必须按绘画教学的要求,活动前亲自动手,有针对性地画一些范画。

在绘画活动中,应针对兴趣小组的认知特点,采取示范指导,以画带教,教画结合的教学方法,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对一些难度较大,又不易讲清的地方,可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如投影仪、录像片等)进行辅助教学,扩大学生的观察范围,逐步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

三、充分发挥特长生的榜样作用,激发兴趣

从兴趣小组的组建来说,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点,那就是对绘画艺术的追求。但就学生个体来说,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倾向、绘画技能、绘画风格、艺术视野各不相同。作为兴趣小组的指导老师,必须要正视学生的这些差异,要能够根据每个人的天赋、兴趣、特长,有针对性地指导。否则,培养人才就是一句空话。为了诱发每个学生的内在灵感,教师应根据各个学生的不同爱好,组织不同形式的,适合于个性发展的绘画活动,使之能在自己喜爱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兴趣小组中的学生大都特别喜欢绘画,他们不仅能较好的参与小组活动,而且还会彼此观摩,相会交流,共同提高。教师可以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分别让一些有专长的学生进行作品展示、现场交流;活动后可以把这些学生的作业收集起来,组织小组成员进行欣赏、观摩,甚至作为范画,使学生学有榜样,从而带动兴趣小组的其他学生。在绘画活动中,对学生每一点进步都应加以肯定、表扬,不断激发他们对绘画的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在发挥特长生的榜样示范作用时,切忌把其他学生弃之不顾,教师要引导谈观察、揣摩,还可以让他们分析、讨论,发表看法,使其主动吸收、借鉴特长生的绘画技能、技巧。

四、培养竞争意识,开展各种绘画活动,巩固兴趣

绘画是一种技能,必须以“练”为主,做到熟能生巧。兴趣小组的活动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而且,小组的辅导多是个别辅导,在时间的利用上略逊于课堂教学,所以,仅仅靠兴趣小组的活动时间来训练学生的绘画技能显然是不够的。有鉴于此,指导教师还应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其在竞争力的驱动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主动训练。就兴趣小组成员来说,倘若缺乏一种恐落人后,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绘画的兴趣也是难以巩固的。

兴趣小组的学生大多争强好胜,教师要利用学生这种好胜心,来巩固他们绘画的兴趣,创造条件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美术教师可结合学校各项活动,开展“我是未来画家”、“看谁画得像”、“小板报设计”、“小报编辑”等绘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巩固兴趣的目的。

对学生绘画兴趣的培养,不仅能使他们不断提高绘画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激发他们对美乃至美好人生的追求,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五、加强兴趣小组管理,优化氛围,提升兴趣

在兴趣小组的组建过程中,多数学生是自愿的,但也有极少数学生是根据家长的意愿被动加入的。随着活动的开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心理、审美观念、绘画技能都会发生很大变化,而且是不均衡的、非匀速的变化。绘画指导老师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活动的目的要求,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其次,要加强自觉性教育。兴趣小组的活动不同于课堂教学,主要依赖于自觉自愿,如果靠强迫那将会毫无兴趣可言;第三,改进评价方式,实行激励管理。不管学生是自愿加入兴趣小组的,还是非自愿的,教师都应一视同仁,对他们的一点点进步都要予以表扬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优化兴趣小组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得以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许琳 关于初中美术差异教学的一些探讨[J]《中学时代》2014-12.

[2]郑焱 谈谈绘画兴趣小组的兴趣激发与培养[J]《教育视点》2013-102.

篇5:培养车工兴趣小组

为了认真领会和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 从2004年开始, 各个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 旨在探索出一条真正适应我国国情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从瑞典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法国的技术员文凭式教育模式、美国的副学士学位式教育, 到德国的基于工学结合的“双元制”教育, 经过一系列探索, 我国的高职院校较多地选择了德国的教学模式。

不可否认, “双元制”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模式, 在我国推广以来, 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我国高职教育虽是以技能培养见长, 培养的却不仅仅是技能, 还包括创新能力, 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拓展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 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首先是高素质人才。笔者理解的“高素质”是指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科研素质、敏锐的观察能力、较强的自学能力、必备的职业道德素质、与时俱进的专业技能素质。而所谓的“技能型人才”是指符合区域功能性要求, 在某一专业领域有较深的研究, 掌握了先进的行业技术, 同时又对相关领域先进技术有深刻敏感性的一类人才。可见, 要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仅靠落实“双元制”教育模式是不够的, 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进行新的教学模式探索, 同时, 要根据毕业生就业反馈的信息进行及时的修正。

我院以“上善若水, 海纳百川”的校训为教育基础, 以“六步教学、项目驱动”为教学模式, 大胆地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及教学思想的革新。我们结合“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思想与心理活动”这一课题, 对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提出了“以兴趣技能小组引领学生素质和技能的培养”的新教学方法。自该教学方法实施以来, 学生对于技能的兴趣明显增强。在学生浓厚的兴趣氛围下, 我们进行了自学能力的培养, 科研能力的开发, 职业道德素质体系的建立等一系列教学改革。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 学院实现了创收, 学生体现了自我价值, 同时, 进行了企业需求调研和人才培养标准的不断修正。近三年来, 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 参加技能小组的学生, 明显要比其他学生业务上手快, 更了解企业文化, 更善于研发, 适应能力更强。

技能兴趣小组是对教学模式的一种有益补充

我们成立学生兴趣小组的最初目的是以兴趣为依托, 推动学生在本专业领域素质和技能的发展, 以此引领全体学生在学好所有课程的基础上, 向更深层次的相关领域迈进。通过对近三届学生的跟踪调查, 发现兴趣小组的确能起到带头作用, 学生对所学知识领域有了更深的认识, 学习能动性大大增强, 探索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大大增强。同时, 在学生随机访谈和职业规划调查中发现, 参加了技能兴趣小组的学生, 对职业道德、职业习惯, 以及个人价值体现、个人价值观、人生观都有了更深和更务实的认识, 特别是对未来的发展道路和职业规划也有了清晰的概念。山东水利职业学院以省级精品专业———机电一体化为基地, 进行大胆探索和改革, 以工科各专业的特点为背景, 分别成立了以数控专业领域为中心的数控技能兴趣小组, 以模具专业领域为中心的UG技能兴趣小组, 以机电一体化专业领域为中心的电子制作技能兴趣小组, 以电气自动化领域为中心的电气控制与PLC技能兴趣小组, 以机电产品创新设计为依托的机电产品创新兴趣小组。

各个小组均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活动。电气控制与PLC技能兴趣小组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和编程能力, 提高学生硬件布线和软件应用水平。在2011年第五届全国水利高等职业院校“钱江杯”技能竞赛中, 该小组成员参加了“PLC电机控制技术”技能竞赛项目, 最终取得了总分第五、个人分别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UG技能兴趣小组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软件应用能力, 由小组骨干成员组成的“水韵梦之队”一举夺得2009年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一等奖。电子制作技能兴趣小组成员参加了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 获得了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一个。机电产品创新兴趣小组参加了山东省第八届机电产品创新大赛, 在其中的两个项目上获得了一等奖, 在四个项目上获得了二等奖, 另有三个项目获得了三等奖。数控技能兴趣小组通过数控机床典型零件的编程与加工强化训练, 小组成员增强了车削工艺编制的合理性, 加深了对编程指令的理解, 熟练了数控机床的操作, 提高了技能, 小组成员基本都达到了数控车工和数控铣工的高级工水平。

同时, 以兴趣小组为中心建立了辐射带。比如, 以机电产品创新兴趣小组为中心, 设立了家政服务队、焊接服务队、维修服务队等, 以此广泛吸收学生, 引领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技能兴趣小组更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技能兴趣小组成立的宗旨除了引领学生探索更深的专业知识领域, 使学生更扎实地掌握技能外, 更多的是对学生心理、人文、职业道德素质以及价值观的培养。在计划成立技能兴趣小组的初期, 要结合相关专业领域的特点, 深入企业调研, 掌握企业的第一手资料, 来制定兴趣小组人文素质等方面的一系列培养措施。同时, 要对本专业领域的学生进行心理调研, 掌握学生的兴趣所在、职业规划以及人生规划, 对兴趣小组制定具体的技能培养措施提供参考。当然, 这一切必须在“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这个范畴内进行。同时, 还要制定一套严格的考核规程, 只有考核通过的学生, 才能参加兴趣小组。兴趣小组的任何学生, 一旦违反考核规程都予以剔除, 以此来保证兴趣小组的学生保持较高的素质, 在学生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在选择焊接技能方向的初期, 我们拟定了这样一个宗旨:组员必须是对焊接感兴趣的、家庭经济困难的、能通过考核的学生。必须感兴趣和能通过考核就不用说了。必须是家庭困难的, 这一条宗旨是针对困难学生的, 因为焊接技能小组能够创收, 比如, 到工厂接一些活儿, 学生从中受益。现在如果以计件来算, 一个学生每天能拿到60~110元的收入, 能解决贫困学生的生活困难, 体现学院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加工工件的过程中, 学生还体验了工作、了解了社会, 培养了必备的职业习惯, 而且思想更务实。

通过在技能兴趣小组的培养与锻炼, 学生的专业技能有所提高, 科研能力有了一定提升, 自学能力大大加强。

参考文献

[1]王玄培.国外职业教学模式研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6) .

[2]王纪安.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1 (4) .

[3]曹锐.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特色及启示研究[J].继续教育, 2010 (4) .

篇6:培养车工兴趣小组

关键词:初中;美术;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261-01

让潜能生在美术课堂上激发出学习动力是我一直研究的问题。激发兴趣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潜能生往往很难独立完成一件比较满意的作品,体验不到成功看不到希望,信心一度被挫败,对美术的兴趣就会大打折扣。提高美术课堂效率,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就要勇于拓宽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小组合作能够为美术课堂带来学习的活力,那么如何有效地指导美术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实践中,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理组建合作小组,营造合作学习环境

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合理组建合作小组。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思维习惯、性格特点等情况合理的组建合作小组。具体要求是:小组之间要基本平衡:小组内部同学间要有一定的互补性和差别。如每个小组中不仅有十分喜爱美术的同学,也有对美术课程兴趣一般的学生;有思维活跃、反应敏捷的同学也有逻辑严密、认识深刻的学生。个性的差异要考虑。如:应将男生和女生、优等生和潜能生、性格外向和性格内向的分到一起。其目的是形成一种互补,并让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人的智能、个性、才干是多样的,即知己又知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学习成效。如:我将七年级班上的40位同学分成了8个学习小组,并且给每个小组成员作了分工: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与合作;一名操作员,负责具体的操作;一名记录员,负责整理本组讨论或合作的成果;还有一名汇报员,负责将小组合作的情况在全班做出汇报。每个同学都各尽其责,每次合作对于他们来讲都是充实而有效的。我每次组织小组合作时,也轻松了,不用担心谁在里面无事可做或“唯我独行”了。各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是一直不变的,在一定周期后(或根据课型与个人特长),我会调换他们的任务,这次担任组长的下次去担任汇报员,这次担任操作员的下次去搞记录,让每个学生对小组中的四个角色所担任的工作都了解,都会做,并明白这四项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当小组确定了合作目标以后,为了完成目标,发挥每个成员的最大的作用,教师进行合理分工是合作学习的前提,恰当分工,让学生参与到共同的学习中来,每个人完成的具体任务都是总任务的一个方面。这样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能够使学生更好的进行交流和对比,有利于思维碰撞和相互启发,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能善于营造合作学习的环境,把学生当作朋友和知己,多一些理解、鼓励、宽容,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活跃,探索热情就会更高涨,合作的欲望也会更强,整个美术课堂就会更加生机勃勃。

二、明确合作学习任务、制定合作制度强化责任心

老师进行合理的学习安排。比如,针对哪些内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何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如何把握?如何进行有效的控制?教师既要保证学生的正常交流和讨论,又要注意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从而避免“散”、“乱”、“闹”等现象。合作学习不同于独立学习之处就在于互助和支持。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都面向讲台,我们很容易发现哪个学生没有认真听讲,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大家围桌而坐,难免有那么几个学生不自觉,混在里面似在讨论,其实是在讲闲话、开小差,而分组合作的时候我们又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小组。这时候,每个小组长就成了一名 “小老师”,针对上述现象,组长就应该履行起自己的职责,制止“开小差”,带领着组员进行小组学习,使小组合作学习正常开展。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心灵手巧”的同学可以帮助“笨手笨脚”的同学。谁做的不好,大家及时提意见和商量解决办法。合作学习也可以看作是一项技能,同样需要老师和学生的不断训练、磨合。刚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时,在课堂上常会出现学生因不清楚要干什么而乱作一团的局面,往往使教师措手不及。因此,每次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首先要提出明确的合作任务、措施和要求,让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合作,在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合作学习这种形式时,不要有太高的要求,随着学生合作技能的熟练,再逐渐增加任务的难度。在具体合作学习时,面对组内应当解决的问题,组员的分工必须明确。小组长是关键的人物,在组员积极自觉参与、主动承担某一项工作的基础上,小组长还要能合理地搭配人力,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即使是能力不强的或内向不合群的学生也能尽其所能。合作学习在形式上不仅是学生座位排列由过去的排排坐变成合围而坐,其实质是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一个组员不仅自己要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一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通过每一位成员的亲身参与,使他们能积极地完成个人承担的任务,感受到为集体做出贡献的良好心理体验。

三、培养学生合作技能,体现小组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合作学习被引进课堂教学,究其原因也是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了合作技巧,除了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之外,还可以增强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多种机会,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技能。合作学习是一项集体的事业,它有赖于组内同学的相互合作配合和信任,大家团结互助,相互谦让,即使发生了一些矛盾和冲突,但为了集体的利益,也可以有效地得到解决。团结互助的精神是合作学习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各种创作方法,让学生感到集体力量的强大,从而相互理解,逐步形成小组合作中的配合与信任的习惯,在讨论、创作中不断激发出各自的艺术潜能,创作出有个性的作品。

篇7:培养车工兴趣小组

一、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合唱队的日常训练中, 让学生接触不同民族、丰富多彩的音乐作品, 在这些作品的演唱中, 了解各民族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富饶物产等。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同时, 更加为祖国拥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而自豪。例如《赶圩归来阿里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丰收之歌》《花儿与少年》等歌曲具有不同地域的风格, 结合这些歌曲的训练演唱, 让学生了解西南众多民族的民风民情和蒙古大草原上的那达慕盛会以及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新疆、青海、甘肃一带的文化、物产、歌舞、名胜古迹等, 让学生在歌声中感受歌曲的不同风格特点的同时, 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在器乐小组学习二胡曲《二泉映月》时, 首先给学生介绍阿炳的悲苦身世, 再介绍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由来以及抢救保存经过, 最后讲述有关《二泉映月》的这样一则故事:著名音乐指挥家李德伦对《二泉映月》爱之深切, 萌生了以大型乐队演奏此曲的创意, 作曲家吴祖强将此曲改编为弦乐合奏。1972年中美恢复邦交, 美国费城交响乐团来华访问演出, 美国艺术家提出希望听听中国的优秀音乐作品, 中国音乐家当场以这支尚未正式公演的乐曲作答, 客人们被凝聚在作品中的中国情韵深深打动, 热切希望得到乐曲总谱。在客机起飞前几分钟, 乐谱送到了美国指挥大师的手中, 被带往大洋彼岸。这一中国民族音乐瑰宝从此驰誉海外, 蜚声全球。同学们听完讲述, 个个内心十分激动, 心灵受到强烈震撼, 学习演奏时都非常认真投入, 主动去体会乐曲的情感, 他们为祖国拥有这样的民族音乐瑰宝而骄傲自豪。

二、加强学生民族主权意识

在和平环境下, 长期安宁平静的生活, 容易使人们对领土主权问题发生淡忘。因此, 在和平发展时期, 进行领土主权意识教育是必要的。合唱训练时, 选择恰当的歌曲, 适时对学生进行民族主权教育, 既能陶冶学生情操, 抒发情感, 同时又能增强学生民族主权意识。如在《七子之歌———澳门》的排练中, 结合中国澳门地区的历史、地理, 讲述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的前后经过, 介绍1925年闻一多先生创作爱国诗作《七子之歌》的背景, 激发学生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 让他们懂得:国家主权不容侵犯, 任何一个中华民族的子孙, 都有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统一、不被分割、不受侵犯的责任。

三、弘扬爱国精神

革命歌曲是时代的产物, 它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中华民族近百年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 体现着中华民族复兴的渴望。在合唱队活动中, 适当选择一些革命歌曲, 可以重温澎湃年代, 对激发学生振奋精神、负重自强、艰苦奋斗、努力拼搏, 有着重要的感召、激励和推动作用。如歌曲《游击队之歌》《雨花石》《我的祖国》等, 这些歌曲将作品的艺术性与时代赋予的爱国情怀、革命精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阵地不可或缺的。歌曲《游击队之歌》深刻地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抗击侵略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学生在合唱的排练、演唱中深深体会到歌曲的情感, 了解一个个铁道游击队员的英雄事迹, 让爬火车、炸桥梁、钢刀刺向敌胸膛的英勇画面印在学生脑海里, 在激昂、坚定地歌声中体会游击队员们不怕牺牲、英勇善战的革命精神。

四、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合唱是多声部的歌曲演唱, 合唱队是一个集体, 在排练中, 需要声部的配合、协调、统一, 因此, 合唱训练需要每个队员具有集体意识、团结意识。通过合唱, 培养学生真诚、友爱的高尚品格的同时, 寓教于乐, 把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到合唱排练之中。如排练合唱《爱我中华》时, 让学生比一比, 赛一赛, 看谁知道的民族多, 并介绍所知道的民族的习俗, 让学生穿上代表不同民族的服饰, 充分感受“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深厚情感。让学生懂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只有各民族人民心连心, 紧紧团结在一起, 才能粉碎那些企图分裂祖国的阴谋。

总之, 在民族精神薪火相传的过程中, 教育一直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优则国优。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 我们深知肩上的重担。在音乐兴趣小组活动中融入民族精神教育, 关注学生民族素养的培养, 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和艺术鉴赏力的同时, 增强学生民族意识, 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

(扬州市江都区第二中学)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肩负着传承民族精神、发扬革命传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音乐兴趣小组活动是音乐课堂的延伸, 在音乐兴趣小组活动中关注学生民族素养的培养、渗透民族精神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民族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等作为具体体现的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是中华民族创造灿烂文明、展现顽强生命力的原动力。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 就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篇8:培养车工兴趣小组

关键词:创新意识; 兴趣;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86-001

创新(Innovation),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更新;创造新的东西;改变。新课改中的美术教育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对学生进行美育为宗旨的素质教育,将对人的终身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发挥巨大作用。因此在学校和青少年时期加强美术教育的终极目标不应以艺术尖子生代替艺术教育,不应看重短期行为和局部变化,应重在对其心灵产生长远的、深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提高他们的审美兴趣、想象力、创造力,不断增强和完善每一个学生对政治、文化艺术审美素质要求的需要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陪养。那么如何在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在开学初,要认真制定兴趣小组活动计划,对活动时间,地点,活动内容等做好具体制定。

一、人员的选择,要以兴趣为主

兴趣是活动的内在动力,它对人们,特别是孩子的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应注意以兴趣贯穿活动的始终。学生本着自愿参加的原则,因为它是活动课程,应由学生自愿参加,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只有因材施教,才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当然,要求学生自愿参加,与教师积极引导培养并不矛盾,应积极引导部分确有特长或潜力的学生形成兴趣中,及时将爱好发展为特长。这些都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和培养。那些平时调皮好动的学生,可能并不是学习好的孩子,但正是这种学生反而聪明,那看似不起眼的小脑瓜,不时会迸发出创造的火花!老师有时就是伯乐,要善于寻找,能不能发现千里马就要靠你在教学中和平时多观察去发现了。如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个学生虽然有些小缺点,孩子们都不太爱跟他玩,但他特别爱提问,对什么都感兴趣,常看课外书籍,他的画总是与众不同,想法很新颖,只是表现技法欠缺了些,我就对他进行个别指导,引导他如何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到画面中去,并选他的一幅科幻画,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国科技创新大赛,果然他不负众望获得了江苏省一等奖的好成绩。同学们也更喜欢他了,他也改掉了身上的坏习惯,做事更积极了。

二、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内容的选择,一方面应考虑到通过活动,使学生学到一些美术知识,初步掌握科学的观察、思维的方法,发展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习惯;另一方面,还要从实际出发,考虑到学校的条件。还可以结合所在区县美术比赛活动开展相应的练习。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突发事件灵活安排。主要可以采取下列形式:

1.鼓励学生开展粘贴,泥塑等小制作活动

根据小学生好玩、好动的特点,我选择一些难易适中的题材教学生动手制作。春天,我们收集来竹条作简单的风筝;夏天我们用吃完的雪糕棍制作竹蜻蜓,小别墅;秋天,我们买回飞机模型材料,自己动手做橡筋动力小飞机,当同学们看到自己做的小飞机飞得越来越高时,人人乐的又喊又跳,也吸引来很多其他同学羡慕的眼光;冬天我教学生用白纸剪雪花,自制贺年卡。通过这一系列的制作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掌握一些基本的简单的制作和操作的技能。

2.培养学生画“金点子”的习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美术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把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找出来,然后,想一想如何改进它?以观察日记的形式记下来;记录下生活中的金点子,画出它的示意图。也可以把饲养和种植动植物的过程仔细观察,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它的生长情况,生活习性和规律等。学生先开始不知道该观察什么,到交时也写不出一个字或只写些题不达意的话。我会找些例子讲给他们听,鼓励他们继续写下去,比如有个小孩他在用油泥的时候发现,油泥经过一段时间的存放后,就会变干,开裂,不能用了,于是他就想啊:怎么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他起先把油泥里放些水,可是水不是放的太多油泥被泡的太稀粘了一手,就是水放的少没什么效果,后来他找来一块海绵,把它剪成和油泥盖一样大小的圆放些水,盖在油泥上,这样过了几天,打开一看,嘿!油泥真的回软了!这样一件小发明就诞生了!简单吧!如果我们有了好的点子,可是没有这么简单的工具让我们做,那就可以用画画的形式记录下来,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学生画的观察日记质量大有提高,还养成了主动记的好习惯。把他们的日记整理一下,便是一件件科幻绘画和小发明作品。

三、组织活动时,做到故事化、形象化、儿童化

在上课时,可以讲一些有趣的故事作为开场白,尽量用生动风趣的语言来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可以每节课设计一个主题,进行命题绘画,比如我们的主题是油画棒时,可以先设计一个故事情境:小明画了一幅画用油画棒涂好颜色后,发现自己的手好脏啊!你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帮助小明啊?大家开始议论了,有的说包张纸,有的说用东西夹着画……请你把你的想法画出来吧。对有想法不会表现的孩子,老师再给予指导。启发孩子多说,多思考。老师教学的语言和方法要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给孩子们多些宽容和耐心,多些呵护和关爱,会使我们的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学生作业时,我允许他们自由地组合、几个人一起讨论,在表现的方式和选择材料上也给他们一定的自由和空间。在活动中,设计一些有趣的环节,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并且及时发现孩子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

篇9:培养车工兴趣小组

关键词:初中生,机器人兴趣小组,团队协作精神,自主探究能力

0 引言

在初中教学中大力开展机器人兴趣小组活动, 对激发广大中学生探索、学习、掌握与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兴趣, 以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初中生们可在机器人兴趣小组的活动过程中, 逐渐领略到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团队合作的乐趣与意义, 进而促进其全面素质的发展。由此也可见, 初中生机器人兴趣小组活动实践中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教师只有在活动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手段, 培养起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与自主探究能力, 才能保证初中生机器人兴趣小组活动开展的顺利、可行与有效。

1 初中生机器人兴趣小组活动的概述

初中生机器人兴趣小组活动主要是指我国的教育部门为了更好地推行素质教育, 有效培养青少年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将现代化科学技术引入到教学当中, 利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与资源设备, 所开展的一种以机器人为核心内容的兴趣活动。从我国目前的初中生机器人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 该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有:机器人概念、技术及应用的了解;机器人各部件作用、原理的了解及组装实践;机器人活动开展中ROBOLAB等软件的了解与熟练应用等。通过初中生机器人小组活动在我国的大力推行, 可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对电子信息技术的探索、学习与掌握的兴趣, 使学生能够在玩中得到学习, 且还可以通过机器人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机器人操作水平, 并使其能在机器人创作、制作等一系列的实践过程中, 锻炼自己探索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1]。

2 初中生机器人兴趣小组活动中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措施

在初中生机器人兴趣小组活动的实践中, 团队的合作、协调精神与其活动的有效开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 笔者就基于初中生机器人兴趣小组活动中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 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以及当下教学的现状, 通过以下两个方面, 详细论述初中生机器人兴趣小组活动中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的措施。

2.1 以骨干学生带动整体团队协作能力的实现

在初中生机器人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当中, 并不是每位参与的学生均能得到各方面极为突出的表现, 因此,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活动时, 也应具有策略性地, 通过能一些优秀学生的深入指导以及对各位学生特长的充分发掘, 来实现团队协作精神的有效培养。

首先, 在每个机器人小组中, 教师需有针对性的挑选出几位特别优秀的学生, 对其进行深入性的指导与培训, 使他们能够对机器人方面的内容有比较全面、详尽的了解;其次, 教师在机器人兴趣小组中对每位组内成员的信息进行分析, 针对每个学生的领悟能力、学习水平、特长等, 制定出比较符合学生实际的指导方案, 再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使学生们均能在小组中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 并为团队协作的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再次, 教师将初中生机器人兴趣小组中选出的几位优秀学生做为整个小组的骨干成员, 使其成为今后参加小组活动及比较的重要框架, 并利用这些学生以点及面, 领导小组中的其他学生共同进行深入性的学习与研究, 从而有效地培养起小组活动中的团队协作精神。

2.2 以任务为核心促进初中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初中生机器人兴趣小组活动也主要指各种以机器人为核心的任务活动的开展, 例如竞速机器人、轨迹机器人、沿线行走、穿越隧道、走指定距离、机器人搬运工、步行竞赛机器人、碰碰车等类型的任务活动, 均属于初中生机器人兴趣小组活动开展的范畴。而在初中生机器人兴趣小组活动的实践中, 教师只有通过对这些任务活动的布置与实施, 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2]。

例如, 在教师所布置的机器人搬运控制任务中, 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1) 机器人组成与设计。小组学生根据前期的学习与培训得知, 机器人一般是由驱动装置、执行机构、控制系统、检测装置以及复杂机械等所组成。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 对这些组成部分知识进行详细的探索与交流, 进而制定出机器人的设计方案。在机器人设计过程中, 通过小组内的充分交流与合作, 尽量在与任务主题相符合的情况下, 巧妙地利用各种规则, 制作出具备稳定性、高智能性、快速、移动准确的机器人, 使机器人在任务中能以最短路线、最快速度运动到相应区域, 进行相应的搬运活动。

(2) 机器人搬运比赛。通过教师前期的任务布置, 使小组学生能够根据思路与理念的融合, 在相互合作与交流下设计出自己小组的机器人, 之后, 教师在布置出任机器搬运比赛的任务, 来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生可通过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参与方式, 来进行机器人搬运比赛, 每个小组之间的成员在共同协作下, 对机器人进行控制。每个小组在听到教师的口令后, 操纵机器人, 使其从目的地出发, 沿途避开各种设置的障碍, 在终点找到物品并搬运回家。最后教师根据哪个小组机器人来回搬运的物品最多, 则宣布哪个小组获胜。

(3) 小组对任务的总结与评价。通过以上机器人搬运任务比赛活动的开展, 可以让每个小组客观地对自己小组的团队协作能力进行总结与评价。例如, 小组通过对机器人在搬运过程中物品滑落, 机器人搬运速度太慢以及机器人动作不协调等方面原因的分析。使小组学生可以于早期观察出团队协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明白团队协作精神在机器人兴趣小组活动开展中的重要性, 最终能够在老师引导下及时改进, 培养并提高小组的团队协作精神。

当然, 在初中生机器人兴趣小组活动的实践中, 除了团队协作精神占据有重要的作用, 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也尤其重要。总之, 在当下高科技发展的背景下, 初中生机器人教学活动的广泛开展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而初中生机器人兴趣小组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 是为培养起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自主探究能力。因此, 为保证整体活动开展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与培训中, 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 重视并加强初中生机器人兴趣小组活动中团队协作精神与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昊, 季长青, 吴建东.利用网络教研促进老师专业成长与团队协作——第九届NOC活动网络教研团队赛项参赛感悟[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 3 (3) :52-55.

上一篇:招聘面试技巧培训下一篇:道桥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