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实习报告封皮

2024-05-06

认识实习报告封皮(通用15篇)

篇1:认识实习报告封皮

认识实习报告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班级:力学08级01班 姓名:缑亮

学号:080120028

指导教师:李现敏、马士进、赵亚军、栗东平

篇2:认识实习报告封皮

课 程:

实用最优化设计 姓 名:

郭华锋 学 号:

21204071 专 业: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 院:

篇3:认识实习报告封皮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地质认识实习,地质学,教学模式

野外地质认识实习是地质学专业学生必修的掌握地质技能、培养地质思维的重要必修课程。野外地质认识的目的是学生在学习相关地质基础知识之后, 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各种地质现象, 理论联系实际, 增强感性认识, 巩固基础理论知识, 训练基本地质技能。野外地质认识实习不仅是对学生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基本技能的初步训练, 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 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

传统的野外地质认识实习, 多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观察—学生提问—教师解答”的方式进行。由于野外教学工作中存在管理难度大, 学生主动性差, 师生交流局限性大等问题, 从而使得野外学习氛围易形成“1/3认真, 1/3较认真, 1/3打酱油”的局面, 野外教学效果也往往不尽如人意。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同, 问题教学法主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以问题为载体, 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获取知识, 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性的一种教学法。 (1) 相对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具有教学目的针对性强、师生互动参与度高, 学生学习主动性强等特点, 非常利于野外实践教学。

北戴河地质认识实习是面向地质类专业本科大一的学生开设的课程, 是学生在学习完《普通地质学》后进行的必修野外教学实践环节。 (2) 在北戴河地质认识实习中, 尝试采用问题教学法, 探索新的野外教学模式。

1 问题教学法

早在2000多年前, 中外教育学家 (孔子和苏格拉底) 就曾采用启发式提问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获得真理。到了19世纪, 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及建立了五步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得以复兴。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 苏联心理学家马赫穆托夫在《问题教学》一书中提出了问题教学理论, 奠定了问题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3) 随着问题教学法理论的发展, 在实践运用中, 问题教学法主要有三种主流教学模式, (4) 如图1所示。

2 实践方案与过程

结合地质实习的特殊性, 教学总体思路依据问题教学法的模式进行改进, 如图2所示。

2.1 基于教学任务的问题创设

问题创设这一阶段是由教师主导, 是问题教学法的关键环节, 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原有的理论知识的抽象性与野外实际观察地质现象的具体性、多样性、复杂性等发生冲突, 激化矛盾, 从而产生问题情景。因此, 这一阶段, 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 结合实际野外地质现象进行问题创设。为了让问题的提出更有针对性, 教学实施前, 路线、任务、规范的记录格式、必备工具等都提前告知学生, 并要求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预习, 了解第二天实习地点的背景知识。列举部分预设探究性问题如表1所示。

2.2 基于小组任务的问题探索及解决

问题的探索与解决这一阶段主要以学生为主体, 由学生自主进行探索, 寻找答案。在这一阶段, 教师尽量避免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直接授予学生, 而是通过第一阶段创设的问题, 组织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思考。考虑到野外教学的特殊性, 学生可以在教师设计的一个或者多个开放性问题的指引下,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去搜集资料, 建立解决方案的一个探究的过程。例如在海洋地质作用的教学任务中, 小组成员可以分组进行观察、探究老虎石基岩海岸的海蚀地貌、沉积物、生物的特征及原因, 然后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分别汇报。这样实施的过程中, 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任务可以去完成, 避免了野外实习过程中有些学生无所事事的现象。最后教师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对小组任务完成的结果进行验收。

2.3 基于多次小结归纳的问题的检验与创新

问题探索和解决的程度和效果需要检验才能判定。因此, 问题的检验就是教师采用问题教学法的落脚点。如何在野外教学实施过程中, 迅速得到学生自主学习的反馈?这一环节可以穿插在小组任务完成中和完成后两个阶段。由于每个路线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不是单一的, 需要设定多个问题来进行探究, 因此在每个问题探究完之后, 可以进行适当的小结。小结由教师主持, 以学生汇报为主。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 可以抽查的方式考察小组成员掌握的情况。所有小组任务完成之后, 教师根据汇报结果找出学生忽略的重要内容, 再补充设计问题, 让学生继续探究, 完成之后, 由随机选出的小组成员进行归纳总结路线的主要内容及体会。在这些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学生很容易产生新的问题, 教师除了继续让其探究外, 还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 在路线结束之后, 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自我学习, 寻找答案。这样一个过程, 就把学生的学习从野外再次引回书本, 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 在燕山大学北的风化壳的观察中, 学生通过分组进行观察思考教师预设的问题:此处的风化壳是在什么环境下形成的, 在完成问题探究的过程中, 学生认为风化壳是在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中形成的。根据学生的探究, 产生了新的问题: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大多是在南方长江流域, 为什么会出现在北方?因此引发了一个科学问题:燕山大学北红色风化壳的形成与气候环境意义?针对这一问题, 学生在以后的研究生课题研究中, 采用地球化学的手段对其进行研究分析, 最后得出自己探索的结论。 (5) 这些在具体的野外实习中, 由教师预设问题, 学生自主探究, 不断产生新的问题的教学过程中, 产生了很多的科学问题, 由此激发了学生的科研热情, 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维。 (5) (6) 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了问题教学法在北戴河地质认识实习中的重要作用。

3 总结思考

在问题教学法的野外地质认识实践过程中, 教师创设主要问题, 学生自主探究, 师生良性互动。这一过程激发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分析具体实际问题, 不仅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已有理论知识的巩固, 对基本野外地质技能的掌握, 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质思维和科研思维, 树立良好的地球科学时空观,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不免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如果教师不能有效控制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 会导致教学计划不能按时完成。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和学习基础的参差不齐, 导致完成小组任务时, 有些学生浑水摸鱼。此外, 学生片面追求单一任务的完成, 可能会忽略整体知识结构的掌握, 出现“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现象。因此进行教学设计时, 必须统筹安排时间, 将问题探究和解决的时间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时间范围内, 留有时间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概述和归纳总结。

注释

1 张理, 张焱.问题教学法及其在本科教学中的实施研究[J].科技信息, 2007.2325-26.

2 王家生, 喻建新, 江海水, 马相如.北戴河地质认识实践教学指导书[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2011.5.

3 商继宗主编.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 崔友兴, 蔡林, 陈瑞君.问题教学法与探究教学法比较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3 (8) :1-3.

5 熊志方, 龚一鸣.北戴河红色风华壳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气候环境意义[J].地学前缘, 2006.13 (6) :178-186.

篇4:实习报告封皮

“开放教育本科”生产实习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方向:土木工程

内部资料:生产实习日记

生产实习报告

实习单位评语(盖章)

光盘

篇5:毕业实习报告封皮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实习单位:

指导教师:

交稿时间:年月日

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篇6:实习报告封面封皮

实习总结报告

实习类型

实习单位

实习起止时间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

所在院(系)

班 级

学生姓名

篇7:道桥专业本科生超前认识实习

认识实习是专业课学习之前进行的第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各门专业课的融会贯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2,3,4]。我校新设置的道桥专业立足于厚基础、宽口径,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借鉴兄弟院校已有经验,对认识实习进行了探索,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1 实习时机

1.1 存在问题

我院以往的认识实习安排在第一学年结束后紧接下来的暑假,实践证明存在以下问题。

(1)节奏滞后。

学生反映,大学一年级的学习很迷茫,分不清大学与高中学习的区别,不知道所开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土木工程道桥方向有何关系。

(2)天气炎热。

实习时间在7月份,这时天气炎热。室外的温度,特别是桥面和路面的温度很高,常常达到60℃~70℃,对实习人员的身体素质是极大的考验。

(3)安全不好保证。

实习正在盛夏,天气炎热,人容易产生疲劳,精神难以集中。学生考试结束之后的突然放松,易产生极度兴奋的情绪,有时会翻越安全设施照相、游玩或嬉戏,险情时有出现。带队教师也经过了全年的教学、科研及刚结束的期末考试出题、监考、批阅试卷、登录成绩等繁重的工作,身体已处于疲劳极限。这些,都给安全教学与管理埋下了可怕的隐患。

(4)质量难以保证。

暑假本来是让学生和教师避暑纳凉,适当休息的时间。但是接踵而来的实习,使学生和教师均处在疲劳极点的“放松式”学习,没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来准备实习资料,往往出现应付了事的情况。

1.2 随课实习

新入校的大一新生即开设了《土木工程概论》这一必修课,其目的就是想让刚入校的学生对将来从事的行业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以往将学生的实习放在学年末的暑假中,学生对《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内容已经淡忘了。

经过以上的分析,根据认识实习的过程观察,听取学生的建议,将认识实习的时机调整为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与《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主讲的时间、内容保持同步。这些举措强化了课堂内外的互动,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了更加理想的效果。

1.3 理论分析

超前的认识实习能让学生分清中学与大学教育的不同,感受专业的气息。从大学一入学就认识到未来工作的基本状况,知道岗位对知识结构、实践技能的要求,因此,在学习中更有专业之目的性,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学习的针对性,提高学习质量。

2 实习内容

2.1 道路工程

道路工程这几年发展异常迅猛,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373.0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03万公里,一级公路5.42万公里,二级公路28.52万公里。人才的需求已供不应求。因此,我校在认识实习的内容方面,强化了道路工程的内容,带领学生参观了开封市金明大道、东京大道、大(庆)—广(州)高速公路等。

2.2 桥梁工程

桥梁是公路交通线上重要的构造物,承担着渡河跨沟的任务。截至2008年底,全国公路桥梁达59.46万座,其中特大桥梁1457座,大桥39381座。桥梁的结构形式与造型各异,空间结构及受力过程复杂,直观的认识学习是增加理性认识的重要环节。因此,带领学生参观了大(庆)——广(州)高速公路开封黄河大桥,请技术负责人讲述了大桥的造型、结构及施工技术。

2.3 房建工程

高速公路的服务区、收费站及管理站等,都属于房屋建筑工程的范畴。其房屋的类型与功能包括:宾馆,办公楼,宿舍,家属楼等设施。考虑到学生将来就业的全面性,提高就业及生存的竞争力,带领学生参观了中州国际金明酒店、河南大学行政办公楼,新型学生公寓,在建家属楼等。

3 实习方式

3.1 现场参观

现场参观学习,是最直接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开动脑筋直观的认识道路、桥梁、房屋,包括其外形、结构、材料及其各组成部分的布置方式。带队老师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讲解与分析,并与所开设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联系,使学生将来学习时有更好的情趣性。聘请现场的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对关键技术及管理难点进行分析。

3.2 听取报告

道桥工程项目从规划、可行性研究、立项、设计、施工建设、营运等全过程,周期很长,一般需要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实习的时间很短,一般为2~4周,整个实习过程难以看到全部的工程过程。但完整的工程过程对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因此,聘请有关专家,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对某工程的全过程或重点问题进行全面的讲解。

3.3 多媒体辅助

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周期长,组成复杂,常规的黑板讲述显得很抽象,对于没有工程实践的大学生而言,难以接受。因此,尝试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小动画、幻灯片,展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工程实例,大量生动的实体图片、照片,工程图纸,让学生对工程技术的复杂性、责任的重要性有了更加全面、直观的认识。

4 实习考核

4.1 现场记录

良好的现场记录,可以完整记录实习的内容,清晰再现实习过程,显然很重要。记录要真实、全面,尽量有层次,详略得当,以方便现场记录的后期整理。

4.2 实习日记

实习日记来源于现场讲解及记录,将这些内容进行梳理,以时间、地点或内容为主线,简要记下整个过程,但一定要有条理,重点突出,有正规的图或示意图。

4.3 实习总结

实习总结以小论文或总结报告的形式,考核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资料查阅能力,是对实习过程的高度条理化、系统化,要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4.4 综合评定

实习结束后一周内,指导教师通过评阅学生实习日记、实习报告,根据平时考核记录情况,评定学生实习成绩,写出综合评语。

结语

超前认识实习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主要有以下的成果:

(1)比较研究结果认为,认识实习与《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同步进行的方式效果良好。

(2)实习内容强调全面性和针对性,主要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与房建工程。

(3)实习可以采用现场参观、专题报告等方式,并辅以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

(4)实习考核内容包括现场记录、实习日记、实习总结等。

摘要:为了提高道桥专业本科生认识实习的效果,探索了实习的时机、内容、方式、考核指标等重要内容,提出认识实习时间前移的观点,在第一学期之间课后分散式进行,可以与《土木工程概论》同步,这完善和优化了大学生的整个认知过程,起到了最佳的效果;实习内容主要包括:道路、桥梁与房建工程;实习采用现场参观、专题报告等方式,辅以多媒体技术。

关键词:土木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认识实习,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张敏树,肖敏.认识实习的教学改革实践[J].高教论坛.2006,22(6):71-72.

[2]高洪波.师范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8,26(6):8-11.

[3]王林.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教学过程的改革与思考[J].高教研究.2006,22(1):34-37.

[4]宋岩.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办学思路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7,23(9):70-71.

[5]杨毅,刘忠.学前认识实习——值得探索的实践教学模式[J].中国西部科技.2006,5(34):62.

篇8:eda实习报告封皮

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设计报告

2013——2014学年 第1学期

实习题目:数字式竞赛抢答器

姓名 :

学号 :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篇9:实习报告封皮1(精选)

实习报告

实习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及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10:生产实习报告封皮2013范文

评语:

1.实习动员大会

通过生产实习,使我们学习和了解机器从原材料到成品批量生产的全过程以及生产组织管理等知识,培养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以及生产现场中将科学的理论知识加以验证、深化、巩固和充实。并培养我们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的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生产实习,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增加感性认识,把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学到从书本学不到的专业知识,并获得本专业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的最新信息,激发我们向实践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为今后的学习和将从事的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产实习是与课堂教学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计划中,生产实习是课堂教学的补充,生产实习区别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电气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领会,而生产实习则是在教师指导下由我们自己向生产向实际学习。通过现场的讲授、参观、座谈、讨论、分析、作业、考核等多种形式,一方面来巩固在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可获得在书本上不易了解和不易学到的生产现场的实际知识,使我们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和锻炼。

实习动员很有必要,老师让我们明白安全知识的重要性,任何实习场所,安全始终是重中之重,所以在实习老师的带领下,对我们进行了一些安全教育。比如在进加工车间时,穿着统一军训服,不允许穿凉鞋进厂;进厂必须穿长裤子;禁止在厂内吸烟,进厂后衣服不准敞开,外套不准乱挂在身上,女生必须戴帽子,把头发盘起来;人在厂里不要成堆,不要站在生产主干道上;在没有实习师傅的允许的情况下,不许乱按按钮、开关;指导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在厂里发生的意外事故,都是不注意安全,忽略了细节,所以安全是第一位,我们听了老师的讲述,深刻的感受到了安全的重要性,把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谨记在心,动员大会很成功。

2.实习内容 校内实习

校内实习主要是东区,西区,和中区的变电所,老师对我们的要求是女生不能披着头发,都要穿长裤。,在东区,我们参观了变电所的模拟显示盘,了解了他的工作原理和操作顺序,知道了倒闸操作要分级进行,一级一级停电,同时要一级一级送电,同时我们还参观了变电所的实物装置,看到了变压器的配电柜,其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互换,适用于多层建筑作为集中控制的配电中心,第二天来到中区,听老师讲述了油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浸式变压器,油浸式变压器又称为油浸式实验变压器,中区变电所主要是将一万伏的市电降压成为380|240市电,供中区个用电设备使用,实习的第三天是西区变电所,地点是西区主教学楼,带我们参观了高压配电室,让我们体会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和技能,由于不能影响学校的正常供电,师傅没有给我们进行实际操作,只是给我们认真的讲解操作的原理及顺序,高压操作很危险,操作需要格外的小心,随后来到了低压配电室,电压经过降压之后,低压配电室都是抽屉式开关,每个开关都各自对应这所在的楼,其中有两个高压显示柜,可以清晰地观测到高压配电室的情况,如有故障应及时发现并处理。专业知识介绍完之后师傅对他们的工作也进行了阐述,对我们专业的前景很看好。

校外实习

建华厂数控培训中心---7月4日 1.公司简介

按照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第四批结构调整中由黑龙江华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和齐齐哈尔建华机械有限公司合并组建而成。重组两企业均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军工企业,是集团公司所属大型和骨干企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重点保军企业。建厂几十年来,两厂为共和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多次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和表扬,被誉为共和国弹药行业的摇篮。1957年首创了工人参加管理的经验,被周总理誉为“两参一改三结合”和“三华”经验的发源地,1960年毛主席把“工人参加管理”纳入到《鞍钢宪法》。党和国家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领导人周恩来、彭德怀、叶剑英、粟裕、罗瑞卿、许光达、邹家华等都亲临过两厂检查指导。多年来,两厂荣获了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厂务公开先进单位、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绿化模范单位、诚信建设示范单位、安康杯优胜企业,黑龙江省花园式企业、创业杯优胜单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生产现场管理达标单位、国防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2实习收获

通过实习师傅的耐心的讲解,我们了解到了该公司主要生产铁路刹车零部件装配,其中师傅打开了各种类型的生产车床,认真给我们讲解了各钟车床及里面的电机。包括伺服电机,步进电机,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蒙牛乳业齐齐哈尔公司---7月5日

2015年蒙牛集团位列荷兰合作银行“全球乳业20强”榜单第11位、蒙牛斩获三项C-BPI品牌力指数冠军_液态奶、酸奶、冰淇淋/雪糕、2015《财富》中国500强 第123位等奖项,再次彰显了蒙牛品牌的影响力;此外,蒙牛在质量、食品安全领域也获得内蒙古食品安全标杆企业、中国食品七星质量奖等多个奖励,以及“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称号等行业标杆奖项。

实习收获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首先进入的是一个大厅,对齐齐哈尔蒙牛厂区有了认识,讲解员向大家清晰地介绍了蒙牛的发展历史、主要产品和最新产品成果,使大家对蒙牛品牌有了初步的了解。随后讲解员介绍了该公司的办公区,所有的生产车间全部是透明玻璃,透过玻璃可以清楚看到所有的生产线有条不紊的工作,员工们熟练有序的劳动,整洁舒适的工作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环境,让大家赞口不绝;在化验区,液态奶生产包装车间都是消毒大罐,足以可见公司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在储藏车间,一排排的图书馆书架式的自动化储藏,机器人有序的工作,让大家看到了庞大但运转有序的智能化乳品生产、运输和仓储系统。而在行政办公区,员工们仔细地监控着每一个生产步骤,全智能化的中央控制室相当于人的大脑,一丝不苟地操控并监视着乳制品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国一拖齐齐哈尔装备基地---7月5日 1.实习内容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一拖)是国家“一五”时期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1955年开工建设,1959年建成投产,是中国特大型机械制造企业,拥有的“东方红”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总部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

中国一拖是毛泽东主席亲自敲定的厂址、周恩来总理亲自任命的厂长的工厂,中国第一台拖拉机、第一台压路机和第一台军用越野汽车的诞生地。“东方红”―这个响亮的名字,反映了新中国翻身农民的喜悦心情。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中国一拖公司已成为以农业装备、工程机械、动力机械、汽车和零部件制造为主要业务的大型综合性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在公司众多产品中,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履带拖拉机、非道路用中缸径柴油机、农村工程机械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压路机、中小功率轮式拖拉机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前三强。

50多年来,一拖公司以技术引进、自主创新推动结构调整,经历了从引 5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进、消化、吸收到改进创新的发展历程。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一拖公司研制开发了东方红系列履带拖拉机、东方红系列轮式拖拉机。其中东方红大马力轮式拖拉机不仅有效替代了进口产品,而且出口欧洲和南美几十个国家。

中国一拖大型轮式拖拉机、压路机和柴油机产品已成为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保持领先地位的民族品牌支柱产品。大中轮拖年销售超过4万台,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优秀品牌;压路机产品位居行业第二;100、105系列柴油机在农业机械配套市场长期稳居行业首位。“东方红LF80-904WD拖拉机”、“LR—Cl05系列加长冲程柴袖机”、“轮式拖拉机整体式前桥壳体生产线研制”等7项成果,获得国家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和工艺进步奖。

在几十年制造经验的基础上,一拖公司依靠自身力量自主研制开发了小轮拖、农用工程机械、农用汽车等适应中国实际的系列产品。这些产品从无到有,迅速成长,引领了行业发展。2 实习收获

我们了解到中国收获的产品主要有两大品牌——中国收获和东方红,五大系列——小麦收割机,水稻收获机,油菜收获机,大豆收获机。介绍完公司的基本产品状况之后,讲解员就带我们参观他们的流水线。然后是总装分厂,最后是参观的产品展示区。照着实物,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大家对这些机械的工作原理了解的更加透彻。

实习心得

经过了一周的实习,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些东西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些知识让我们受益终生,厂里里面的东西和我想象中的有点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不同,各种电机看的我们眼花缭乱,那些大型的机械设备真的给我们以震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要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上,时间:2016.7.7

答辩教师:于颖

学号:2013024005

提问问题:

生产实习答辩记录

地点:西二区6J414

学生姓名:胡延发

班级:电气133 7

篇11:《中药材认识实习》教学方法探讨

1. 采药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药用植物标本的采集, 掌握中草药的生长特点、生活习性、药用价值、入药部位、采集时节和自然分布;并制作成浸泡标本和原色腊叶标本, 供教学及科研使用。

2. 采药方案及采药步骤

2.1 实习时间及地点。

实习时间综合考虑课程安排时间和植被生长情况定于每年的6月中旬, 地点选择植物资源丰富, 生长较繁茂, 品种多样化的崂山北九水地区。

2.2 实习前技术培训。

2.2.1 实习前动员。

出发前召开全体学生动员大会, 强调必带物品、相互协作、安全及保护药源等注意事项;编排小组, 分发采药工具, 落实负责人员, 要求学生们在本组成员间、组与组之间开展竞赛, 营造一种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

2.2.2 采药方法。

为便于鉴别分类, 采集带有花、果的标本。草本植物标本连根挖出 (珍稀品种特殊对待) , 木本植物选取花、果及完整枝条剪下, 雌雄异株者分开采集。

2.3 标本制作。

标本采集之后, 就地压制, 先修剪理平, 夹入吸水纸中, 外用标本夹子捆好, 同时对标本进行记录并挂好牌号标签。回校后要登记整理, 换纸, 保护叶子形态, 适当整平, 不使其折叠, 过多叶子可稀疏摘去。及时换纸, 以免标本闷热变色霉烂, 做到一天换1—2次。4—5天之后将标本上台纸, 装订并予以展览、保存。

3. 采药实习教学方法

3.1 教师讲解阶段。

每位指导老师带领30—40名学生, 根据不同中药的生长环境兵分三路, 分头行动, 沿途采集, 边鉴定边讲解、采集。按规定时间返回事先商定的地势较平坦的地方, 把采集的样本进行集中归类, 讲解方法如下。

3.1.1 准确描述每种中草药的植物形态。

教师必须能够准确无误地、通俗易懂地讲解每种中草药的生长环境、识别特征、入药部位、功效主治及临床应用, 从而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加深同学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同时, 要充分发挥他们眼看、手摸、鼻闻、口尝的感官作用, 快速地记住许多中草药的典型识别特征。如蕨菜, 别名拳头菜;三桠乌药刮破根皮后让学生闻闻, 有很浓的生姜味, 然后讲解, 学生一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紫参, 别名山虾, 因其根部似虾而得名。又如马尾莲等一尝便知其味很苦, 蛇莓是甜的, 酢浆草是酸的, 鱼腥草有鱼腥味, 等等。这些植物都有典型的识别特征, 同学们按老师的指导去实践, 就能够很快地记住它们。

3.1.2 把植物形态相似的进行对比讲解。

中草药种类繁多, 很多植物形态非常相似, 我就把易混淆的几种植物放在一起对比起来讲解, 让学生学得轻松, 又能准确无误地掌握各种植物的识别特征。如玉竹、黄精和鹿药的鉴别, 三种中药放在一起的确较难辨认, 玉竹叶互生, 一般向一侧生长;黄精叶轮生, 直立生长;鹿药在顶端开花。又如车前草与平车前, 一个是直根, 一个是须根。这样一比较, 同学们就不会弄错了。再让同学们观察其他方面的差异, 他们展开了激烈争论, 这样不但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 而且加深了他们对植物的认识, 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3.2 学生独立采集、制作标本阶段。

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标本采集, 就地压制标本, 并做好标签以备考核。对于一些一时不能确定其品种者, 特殊对待, 返回集中地后, 再通过核查资料, 进一步鉴定疑难品种, 力求保证质量。当晚及第二天, 翻动标本, 晾晒吸水纸, 教师轮换督促, 强调其利害, 勤翻勤换, 做好善后工作, 若不然, 则前功尽弃, 功亏一篑。精选标本, 修剪植株, 讲究造型, 固定于台纸之上。并进行绿叶标本形态鉴定考试, 叙述其科属、名称、药用部位及其功用。

4. 实习考核

4.1 考核内容。

4.1.1 中药材的识别。

在学生进行独立标本采集的同时, 指导老师尽可能多地采集中草药样本并做好标号, 集中放在比较空旷的地方, 对学生进行随机抽签考核, 要求对所抽到的中草药的生长特点、生活习性、入药部位、采集时节、功效主治及临床应用逐一写在答题纸上。

4.1.2 撰写实习报告。

实习内容记录全面, 对中草药的识别特征描述准确, 书写整齐认真。

4.2 考核标准。

4.2.1 识别中药材的评分标准。

能识别中草药的名称、入药部位及采集时节;生活习性及植物识别特征;功效主治;临床应用。每个指标各占10分, 共计40分。评分依据:凡能熟练地识别10种中草药, 并正确地回答四个指标的内容, 可得满分。否则, 酌情扣分。

4.2.2 压制标本的数量与质量的评分标准。

能熟练应用采药工具, 掌握原色腊叶标本的制作方法, 压制的标本植物识别特征完整、清晰, 品种数量每人10种以上。考查压制标本的质量及数量, 每个指标10分, 共计20分。

4.2.3 实习报告的评分标准。

内容的全面性、翔实性、准确性、见解的独特性。每个指标各占10分, 共计40分。评分依据撰写调查报告的格式规范、内容真实完整 (应附实习点的中药资源名录) , 具有较强的分析、整理能力, 并能提出较独特的见解, 均可得满分。否则, 酌情扣分。

5. 存在问题探讨

5.1 由于是野外实习, 边走边讲, 同学们求知欲强, 随时会

采集身边的枝条树叶来问老师, 这就要求老师认识更多的植物, 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5.2 由于采药实习需要在植被丰富的地域进行, 加上实习

学生人员太多, 肯定会对生态资源造成一定的损害, 因此林业局一般不接受这样的实习队伍。这就造成实习地点的局限化。建议学校和学院加大投资, 建立一处比较完善的中草药品种标本园, 以满足教学实习的需要。

5.3 实习时间较短, 给学生预留独立采药的时间较少, 讲

解中草药的品种较多, 学生不独立实地采集较多品种, 难以保证实习效果。

通过中药材认识野外实习, 学生对药用植物及其科属、植物分类能深入了解, 能够举一反三地运用到对植物的判断中。另外, 野外实习能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创新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使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水平明显提高, 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摘要:中草药野外采药实习是中兽医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具体开展识药、采药实习活动中, 除完成规定的教学实践内容外, 还应引导学生树立投身中医药事业的敬业思想, 培养求是探索的科学精神, 这样不仅能加深同学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而且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拓宽他们的知识面。通过接触和认识更多同科属的植物, 学生能进一步认识植物的生长特点、生活习性、药用价值和自然分布, 对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动物医学专业,中药材认识实习,教学方法,问题

参考文献

[1]宋晓平.中兽医临床教学方法探讨.中兽医学杂志, 2002, (2) :33-35.

[2]李孝兰.藏医药教学采药实践课之我见.青海师专学报, 2002, (5) :96-97.

[3]林志云.药用植物野外采药点滴.中医药导报, 2005, (4) :86-89.

篇12:初验报告封皮

技术改造工程竣工初步验收报告

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汝州分公司

二〇一〇年一月十三日

初步验收报告编委会

主 任:秦国留

副主任:闫振玉 冯金智 石书岭 王银峰 白继儒 编委成员:侯洪亮编 写:高建光主 审:冯金智会审人员:侯宏亮

杜卫东

王志东黄传金

李本晓 高建光 李本晓 高建光 尚洪亮毛宗伟尚宏亮李鹏飞

乔军标李鹏飞乔军标吴洪涛王志东

吴洪涛

杜卫东

毛宗伟

目 录

第一章 矿井设计概况………………………………………1 第一节 矿井概况……………………………………………1 第二节 建设批复文件、批复工程内容 …………………26 第二章 建设项目施工情况 ………………………………28 第一节 施工日期 …………………………………………28 第二节 建设形式 …………………………………………28 第三节 施工队伍情况 ……………………………………29 第四节 建设组织管理 ……………………………………29 第三章 主要生产系统完成情况及评论 …………………30 第四章 安全设施、环保、消防、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三同时” 建设情况 ……………………………40 第五章 工程量及投资完成情况 …………………………42 第一节 工程完成情况 ……………………………………42 第二节 投资完成情况 ……………………………………42 第六章 接生产班子筹备情况 ……………………………44 第七章 单位工程质量认证情况 …………………………46 第八章 存在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47 第九章 预验收结论 ………………………………………48 附 件:

1、初步验收机构组成文件

篇13:生产实习总结(封皮)

机械电子工程系生产实习总结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10级电信专升本

姓名仝园园

学号

时间

第一次来洛阳竟然是进入曾被誉为“通信产业中的一朵奇葩”中国四大通讯巨头之一的巨龙集团牡丹通讯进行生产实习,深感荣幸!实习是高校教学环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是提高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我们即将面临毕业的大三学生,实习的机会更是难能可贵。

在这里,我们进行了为期18的生产实习。首先我们进行了入厂教育,老师给我们介绍了该公司的规模、生产环境、组织结构、产品等其他方面的的内容。介绍完这些之后老师有讲了生产安全的重要性,在生产实习的过程中我们应严格遵守实习的安全制度,同从老师的安排,遵守该公司的规章制度。除此之外,还向我们介绍了我们实习的内容安排、考核办法及相关规章制度,根据公司的安排来进行实践。然后参观生产车间,在公司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机械加工的模具生产车间、塑压车间、机械焊接车间、锻压车间、喷塑车间,以及电子生产的检测部,波峰焊室,生产部门等多个部门,最后工作人员给我们讲了程控交换的一些基本内容。在参观的过程中,每个车间都有不同的工作人员给我们介绍该车间生产的产品以及该产品在生产中的作用。接下来,真正的实习开始了。主要分为理论讲解、视频监控环境的搭建、电话机的焊接与组装、流水线实习。

实习当中应用最多的就是焊接,这对我们每个人都是极大地挑战,理论课上,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工艺概论及焊接知识与操作》,SMT贴片元器件拆卸、焊接工艺要点讲解及焊接练习,为后面的焊接做准备。印象最深的是焊接操作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基本操作“五步法”。只有遵循“五步法”才能保证焊点的完美,减少漏焊、虚焊。

视频监控环境搭建中,老师给我们讲了视频监控器以及视频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方式以及发展前景,应用领域等知识。视频监控系统由硬盘摄像机、摄像头、云台等组成。

视频报警系统在视频监控性同的基础上再加上报警器、警铃等,解码器是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除此之外老师还强调了在实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保护自身,保护他人及设备。之后我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开始自己搭建系统,在系统搭建的过程中曾经遇到过许多问题,有的是技术上的错误,有的是仪器的问题,但最终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以及自己的不屑努力之下,我们以小组的形式组装一台视频监控器,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视频报警系统,然后学习视屏监控器的操作方法,及

篇14:小组综合报告封皮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环境管理课程综合报告

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 业: 小组成员: 学 号: 指导教师: 苏时鹏 副教授 论文题目: 制定时间:

篇15:《分数的再认识》课例研究报告

一、背景分析

传统课堂强调知识的传授, 认为教师传授的知识越多, 学生获取的知识越多, 课堂教学效益就高。而现代智能教育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着重培养人的能力, 包括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 都是由自己去发现、探究, 因为这样理解最深刻,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我们应该有效地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让学生在观察、实验、分析、抽象、概括的过程中,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提升数学思考的能力。只有如此, 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才是鲜活的, 这样的学习才是充满智慧的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当今时代是一个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人的成功往往取决于其参与团队的合作程度, 只有与团队成员充分的合作, 才能实现知识的真正理解、掌握和交流应用。而在数学课堂教学当中, 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与方法, 除了集体合作学习以外, 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 在这一模式下学生充分的参与到数学的学习当中, 成为学习的主人, 人人都能获得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鉴于以上思考, 我们提出了:基于“‘三疑’导学”课堂模式下的小学高段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所谓“‘三疑’导学”课堂模式就是课堂上学生对教学内容开展“质疑”“探疑”“解疑”活动。它带来的不仅仅是变革, 也带来了不少探索和思考, 促使我们的数学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二、研究方案简介

1.研究主题:基于“‘三疑’导学”课堂模式下的小学高段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研究载体:小学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

3.主要思路:采用归纳法概括出理论模式——课例研究实践验证——获取经验和教训——再次验证和修改理论模式——形成基本 (通用) 模式——实现创新运用, 超越模式。具体说来, 就是以课例为载体, 研究“‘三疑’导学”课堂的具体操作办法和实际操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其流程是:由一个教师对同一个课题在不同的班级执教, 学科全组教师参与教学设计或观课, 参与课后的集中研究。这样循环往复, 实现研究能力与研究效果的“螺旋式”上升。

4.研究方法:

(1) 文献法:通过阅读图书、上网查阅等途径, 查阅有关资料, 为研究活动提供参考经验和理论依据。

(2) 课例研究法:包含观察法、数据分析法等。整个过程中坚持三个关注——关注理论学习和先进经验的学习, 关注已有的教学行为、关注实施新的教学行为后学生的变化;坚持两个反思——反思自己和先进的差距、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现实的差距;坚持三个追问——如何体现“三疑”、如何体现学生自主、如何提升学生学力。采用“预设方案→实施方案→回顾总结→调整方案→再实施→再反思→进一步调整……”的方法, 及时总结经验, 调整、完善方案。

(3) 行动研究:本课题是教师在实践中基于解决红花学校带普遍性的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而提出, 并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 与专家合作进行系统研究, 故采用行动研究法研究。

(4) 归纳与演绎:通过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 分析概括教育现象, 对已有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演绎 (课例研究) 、修正, 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 从而形成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它需要“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 进而“应用”—“变革”—“创新”—“推广”。此外融合观察、调查、测验等多样化研究方法。

(5) 经验总结:在研究中, 及时进行总结, 撰写研修心得、案例、故事、经验总结……。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

5.研究的程序:

(1) 准备阶段 (课前) :以数学组为单位召开会议, 明确分工, 根据研究目的或研究主题, 确定观察点和观察内容, 观课表的设计要遵循“效度”和“实用性”两个标准, 观察指标要全面揭示观察的内容;做到简洁, 便于记录, 操作性强。

教学设计组:龙天贵、陈洁 (执教) 、熊维洁。旨在“物化”教学设计, 实施课堂教学。

教师行为观察组:张志英、段玉婷、赖文杰。旨在现场从不同角度获取教师实施“三疑”课堂模式教学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信息。

学生行为观察组:任敏、李敏、储金坡。旨在现场从不同角度获取学生在“三疑”课堂教学过程中投入的信息。 (包括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

课堂文化观察组:黄继蓉、姚岚、何琳钰。旨在关注学生思考状况、课堂民主氛围、关爱学生等以及总体把握问题如何驱动课堂。

(2) 实施阶段 (课中、课后) :

(1) 陈洁老师上课:《分数的再认识》。本节课是执教老师基本凭个人对教材的理解和自己的经验所设计的常态课。其他组的老师根据观课点, 带着课前准备好的观课表, 近距离观察课堂情况, 收集相关信息, 作好详细记录。包括:自己在课堂上看到的课堂现象、听到的师生交流和发言, 为研究做准备。授课结束, 教学设计组陈洁老师进行反思, 所有小组对自己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并对结果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对课堂现象进行诊断, 写出观课报告, 与教学设计组一道, 对备课和课堂中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和改进意见。在这一环节中, 执教老师要不断寻找个人经验与教育思想、先进教学经验、团队智慧的差距。教学设计组根据建议和意见修改教学设计, 准备进行第二轮上课。观课者根据情况修订观课表。

(2) 执教老师根据二次备课情况及教学实际, 修改完善教学设计, 进行第二次上课;观课老师带着新修订的观课表再次观课, 并如实详尽记录相关情况。观课老师根据课堂上观察到的新情况, 进行归纳汇总, 并作出诊断与分析进行第二次研讨。执教老师根据各成员的建议、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和学生的信息反馈对教学设计再次修改完善, 力求教学理念内化与教学效果的统一。观课组再次修改观课表。

(3) 执教老师根据第三次的教学设计进行上课;观课老师根据多次修改的观课表再次观课。观课老师围绕观课点对观课记录进行整理、分析、判断, 对课堂现象背后的原因及意义作出合理的揭示;教学设计组进行深刻的反思。

(4) 全体数学组老师从不同角度, 对本次课例研究全过程进行回顾、反思, 形成课例研究报告。组内每位老师写出总结、反思、感悟。教研组整理汇总所有资料。

三、教学改进过程

第一次教学片段描述

请三个学生分别拿出铅笔的二分之一。

出示三个盒子, 分别装有10枝12枝8枝铅笔。

师:这里有三盒铅笔, 请三位同学分别从每一盒铅笔中分别拿出整体的二分之一。

(组织学生拿铅笔, 结果三位学生分别拿出的是5枝、6枝、4枝。)

师:请大家观察

生:他们都是拿出全部铅笔的二分之一, 为什么拿出来的铅笔不一样多呢?

生1:我认为三盒的铅笔总数不一样多。

生2:可能是数错了。

(让学生上来数一数, 证实数对了。)

师:铅笔的总枝数不一样, 也就是整体不一样了。

师:现在请台上的三位同学把所有的铅笔都拿出来, 大家一起数一下每个盒子里铅笔的总枝数到底是多少枝?

学生数铅笔的总数, 并数出总数的二分之一。

师小结:原来是盒子里的铅笔数量不同造成的!一盒铅笔的二分之一表示的是把这盒铅笔平均分成两份, 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二分之一。但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 (也就是铅笔的总枝数不一样) , 所以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多。

可取之处:力图通过拿铅笔这个活动中的材料与数据来帮助学生感悟分数的相对性, 而且采用这个学生极易接受和理解的分数——二分之一。借助这个游戏活动, 引领学生走进数学本质内涵, 突出在不同的整体下, 相同的分数所对应的数量是不同的。

问题发现:

1.指名汇报时探究结果时, 其它学生没有认真倾听, 积极思考;对他人的发言没有评价, 没有发表见解。

2.小组合作学习时, 小组的分工不明确, 教师监控也不到位。

3.从这个片段中看出, 教师通过设计一个个提问, 紧紧地追问学生, 学生是被动地学, 思维空间受到限制, 没有自由度, 个性发展受到束缚, 形成了一种教师在前面走, 学生在后面跟, 步步为营的教学模式。

原因诊断:

1.学生缺乏倾听的方法, 也没有良好倾听的习惯。

2.没有区分开小组协作与小组合作。协作顾名思义有协助的意思, 可以补充他人意见;合作应该各自有自己的任务, 应该有分工。

3.明显地看出教学片段反映出没有关注学生的发展, 也没有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 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会发现, 学会创新。分数的相对性指什么?难道就只有这一种情况吗?分数的相对性应包括三个角度:其一是“整体”不同, 相同分数所对应的具体数量不同的;其二是“整体”相同, 不同分数所对应的具体数量不同;其三是“整体”不同时, 不同分数所表示的数量却可能相同的。只有把这三个方面都理解了, 才算是真正理解了分数的相对性。

改进意见:

1.为了促进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首先应对全班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为保证组内成员的互补和组间的公平竞争, 在分组中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因素。一般应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来分配每组的成员。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小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展开合作学习。学生在竞争中就会有“旗鼓相当”的感觉, 才会增加合作的动力, 增强取胜的信心, 取得良好的合作效果。

2.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在交流时, 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方法。为此, 可采取下列措施:一是让学生简要记录别人发言的主要观点, 并与自己的意见相比较;二是使学生明确不认真听取别人意见, 是一种不礼貌行为, 也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 逐步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3.针对问题3, 可以这样设计:经历“猜测——讨论——初步得出结论——验证——总结归纳结论”的一个体验数学的过程, 从中体会“整体”不同造成相同的分数 (即“部分”) 表示的大小多少不同;“整体”相同造成相同的分数 (即“部分”) 表示的大小多少也相同;“整体”不同时, 不同分数所表示的数量却可能相同的。

第二次教学片段描述

出示四个盒子, 分别装有8、6、8、10个糖。

师:这里有四盒糖, 请你拿出一盒糖的二分之一?请注意观察, 你发现了什么? (抽四人参加活动)

师:请你猜一猜, 他们拿出的糖果数量会一样吗?

生1:一样。

生2:不一样。

生3:可能一样, 也无可能不一样。

师:究竟一不一样呢?请四名学生试一试。

师:请先说说你打算怎么拿?

生1:我准备把全部糖平均分成2份, 拿出其中的一份。

生2:我准备用糖的总支数除以2, 看看得几就拿出几个。

现场组织活动: (请四位同学分别从一盒糖中拿出整体的二分之一, 结果两位学生拿出的是4个, 另两位学生分别拿出的是3个和5个) 。

师: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你有什么疑问?想提什么问题呢?

生:他们拿出的个数有的一样多, 有的不一样多, 为什么呢?

师:他们都是拿出全部糖的二分之一, 可是拿出来的糖却有两个同学一样多, 其余不一样多, 这是为什么呢?请想一想, 然后小组交流一下。

学生独立思考, 再小组交流后全班反馈。

生1:我认为四盒有的糖总数其中两盒一样多, 其余不一样多。

生2:可能是数错了。

生3:是不是哪一位同学把糖的二分之一数错了。

师:请你上来帮助数一数, 看看是不是数错了呢?

让学生上来数一数, 证实数对了。

师:现在大家的意见都认为是其中两盒糖的总个数一样, 其余不一样, 也就是有两个整体一样, 两个不一样了? (学生都表示同意。)

师:现在请台上的四位同学把所有的糖果都拿出来, 告诉大家每个盒子里糖果的总数到底是多少?

生1:我这个盒子里全部的糖是8个, 全部糖果的二分之一是4个。

生2:我这个盒子里全部的糖是6个, 全部糖果的二分之一是3个。

生3:我这个盒子里全部的糖果也是8个, 全部糖果的二分之一是4个。

生4:我这个盒子里全部的糖果是10个, 全部糖果的二分之一是5个。

学生总结交流:哦——原来是盒子里的糖果数量有两盒相同, 其余两盒不同造成的!一盒糖果的二分之一表示的是把这盒糖果平均分成两份, 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二分之一。但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 (也就是糖果的总数不同) , 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分数所对应的整体相同 (也就是糖果的总数相同) 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

师:喔, 原来分数还有这样一个特点, 你对它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认识? (是)

可取之处:

1.体现了“‘三疑’导学”课堂模式思想, 把思考的时间和探究的空间交给每一个学生, 做到全员参与。

2.开放性的问题和练习的设计, 照顾到了全体学生。比如:画图表示3/4, 在这个问题中, 能力强的学生可能会有灵活多样的表示, 能力差的学生或许就只有单一的一种表示, 教师的适时指导, 这样, 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和提高, 缩短差距。在解决已知一个图形的1/4是, 求这个图形时。留足时间给学生思考交流, 反馈时, 我们看到了较好的效果, 答案丰富多样, 充分展示出了一题多解。

3.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 通过观察、发现、自主探究, 经历“猜测——讨论——初步得出结论——验证——总结归纳结论”的一个体验数学的过程, 从中体会“整体”不同造成相同的分数表示的大小多少不同;“整体”相同造成相同的分数表示的大小也相同。可以明显地看出教学片段二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 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 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会发现, 学会创新, 更好的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问题发现:

1.小组合作探疑前, 教师留给学生的独立思考时间还不够充分。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 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

2.探疑阶段, 教师方法指导不够具体。

原因诊断:

1.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 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 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 困难学生成了听众, 往往越过了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 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生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 如教师上公开课压力大, 怕影响教学效果或拖延时间, 不敢过多地让困难学生发言;教师只重视每个小组的想法而不关心成员个体的学习情况, 认为好学生能够代表其小组;另外, 班级教学中学生都面向讲台, 教师很容易发现学生是不是在认真听课;而小组学习中, 学生围桌而坐, 教师不容易发现学生开小差, 这是客观原因。

2.在合作学习中, 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 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 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教师无意之间把自己视作为工作者, 而不是合作者;同时,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权威——服从”关系或多或少存在, 从而缺失方法的指导。

改进意见:

1.合作学习前应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基础上的, 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问题遇到障碍, 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 才有成效。因此, 在小组合作学习前, 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2.及时进行合作学习的课后总结。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课后跟踪调查、取得反馈信息、反思成果与不足。对于不敢展示, 不敢点评的同学要多给予鼓励, 多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赞赏。只要敢与参与, 哪怕是讲错了, 但凭借积极参与学习的勇敢精神, 也照样获得掌声, 照样受到鼓励, 同学们照样给其喝彩, 为其加分。

3.教师针对学生合作的情况有意识加以培训, 多给学生讲一些合作重要性的知识。

(1) 学会收集资料。一般来说, 合作学习的课题有一定难度, 有时需要收集一些资料。培养学生从大量的信息中收集对自己解决问题有用的部分这种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对学习和工作都很有帮助。

(2) 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 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 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

(3) 认识合作的重要性。由于人的个性的差异, 有些学习好的学生不愿意合作学习, 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也有一些学生不愿意与他人交往。要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 都需要合作, 才能做成更多的事。

(4) 建立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成员之间只有建立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 才能以诚相待、荣辱与共, 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 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努力, 这对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也是有好处的。

(5) 个人责任感。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要为小组的学习任务承担一部分责任, 不要有依赖思想, 也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从而激励自己努力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6) 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指导。 (包括各类人员培训)

四、反思

课例研究活动虽然很累, 但对我们自己仍然收获甚多, 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想法, 也有很多疑惑。

1.在实施“‘三疑’导学”课堂模式中, 尽管教师将教学环节变为活动。对活动的内容、目的任务、方式、设计、程序进行了精心设计。但教师在设计时不一定能完全预见学生在学习态度、内容、方式上的所有需求, 因而可能出现教学“预设”与教学实施难以融合的状况。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耗时较长, 面对心智、能力发展不同的学生, 怎样控制教学节奏, 怎样协调“亲身实践、感知与体验”所用时间与完成教学任务的关系?怎样创造出属于学生学习的精彩呢?

2.本课在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这样叙述:结合具体情境, 经历概括分数意义的过程, 理解“整体”所包括的三种情况, 体会分数的相对性。“体会”一词很难把握, 究竟体会到什么程度?到哪一层、哪一步就算“体会”了?老师怎么评价?仅仅是那几道题?教学过程中, 拿糖果的环节进行得很顺畅, 只要异口同声说出“因为总数不同, 它们的二分之一当然不同, 总数相同, 他们的二分之一当然相同”。是不是这样就算是“体会”了呢?

3.通过一次拿铅笔和一次拿糖果, 特别是拿糖果, 确实已经将分数的相对性三个角度的意义都罗列出来了, 可教学效果却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参与学习和发现, 参与展示, 这让我们非常困惑, 难道是我们把意图理解错了吗?

回想这两次活动 (拿铅笔和糖果) , 每次都有不同的目的, 可学生像是旁观者。我们在想:可能由于学习材料的限制, 只能让几名同学来操作, 更多的同学则是在那儿看, 虽然可能有想法, 但由于操作的次数太多, 学生的头脑中并不知道该说什么?或者说根本不知道老师让他们这样一次又一次地拿铅笔和糖果是为了什么?总而言之, 学生对分数相对性的感悟太杂, 也不深刻, 有点面面俱到, 却一面也不到。到底该怎么办呢?

教学是一种不断产生遗憾, 需要不断反思的行为, 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以上只是我们对《分数的再认识》一课的比较研究, 虽难登大雅, 却也是切身实践所得。

我们提出了:基于“‘三疑’导学”课堂模式下的小学高段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所谓“‘三疑’导学”课堂模式就是课堂上学生对教学内容开展“质疑”“探疑”“解疑”活动。它带来的不仅仅是变革, 也带来了不少探索和思考, 促使我们的数学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原因诊断:

1.学生缺乏倾听的方法, 也没有良好倾听的习惯。

2.没有区分开小组协作与小组合作。协作顾名思义有协助的意思, 可以补充他人意见;合作应该各自有自己的任务, 应该有分工。

3.明显地看出教学片段反映出没有关注学生的发展, 也没有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 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会发现, 学会创新。分数的相对性指什么?难道就只有这一种情况吗?分数的相对性应包括三个角度:其一是“整体”不同, 相同分数所对应的具体数量不同的;其二是“整体”相同, 不同分数所对应的具体数量不同;其三是“整体”不同时, 不同分数所表示的数量却可能相同的。只有把这三个方面都理解了, 才算是真正理解了分数的相对性。

参考文献

成都市高新区教研室《课例研究年鉴》2012.第三册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认识实习报告封皮】相关文章:

认识实习报告06-20

认识实习报告07-31

认识实习实习报告07-13

认识实习预习报告04-25

认识实习总结报告05-08

认识实习实践报告05-20

信息认识实习报告05-22

认识实习报告图文05-25

测控认识实习报告06-24

电气认识实习报告06-26

上一篇:济南大学教案-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下一篇: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