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景色的小学三年级作文500字

2024-04-16

关于描写景色的小学三年级作文500字(共15篇)

篇1:关于描写景色的小学三年级作文500字

小学三年级关于描写景色的作文500字<一>

8月17日,爸爸妈妈答应我带我去杭州的名胜古迹——雷峰塔。雷峰塔建于九七七年,一九二四年倒塌,重建于二零零零年。而且,它还有一个原名,叫皇妃塔。我小时候,只知道雷峰塔一个名字,现在我长大了,才知道雷峰塔还有一个名字,一开始我知道雷峰塔还叫皇妃塔的时候,我的心里惊讶不已,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这件事。

雷峰塔里非常美丽,我最喜欢二层的木雕,有白娘子的木雕、有许仙的木雕、有法海的木雕……五层的天花板用黄金水抹得金灿灿的,几只虫子在上面飞来飞去,好像以为这是它们的家呢!

我还在雷锋塔上看到了美丽的西湖,还看到了保俶塔,在西湖中央看到了三潭映月……而且我看到宝俶塔跟雷锋塔一样,都是西湖边上的塔,它所在位子在我看到西湖的左边,如果我在保俶塔上看雷锋塔,那就在右边的湖边!而且,我爸爸说雷峰塔很好认,这时我心里想雷峰塔哪里好认呢?如果让我认雷峰塔,我认得出来吗?后来我思考了好一小会儿,也没想出答案。

雷峰塔第四层有一个望远镜,这个望远镜需要投一枚硬币,我也投了一枚硬币进去。我用望远镜看风景看的更清楚、更美丽了,我爸爸看了,也说很美丽。

看好了雷峰塔,我们就回家了,我觉得杭州雷峰塔真好玩,下次,我一定要再来玩,也欢迎世界各地得人来杭州玩。

小学三年级关于描写景色的作文500字<二>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的的晚霞。东湖被这霞光染成了金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仿佛是无数的碎金撒满了整个湖面,闪烁着,消失了,而又闪烁。我不禁陶醉其中,似乎自己也成了这美景中的一物。

天空的霞光渐渐暗淡了下去,呈现在眼前的天空仿佛并不如想象得高而远,似乎一伸手就能触摸到那红得像被火燃烧的云朵。没有星星,没有月亮,除了云朵之外再没有任何景物衬托广漠的天空,可天空依然兀自坦然地让自己的胸怀一览无余,寂美不语!

夜色加浓,空中的“眼睛”越来越多,繁星纷至沓来。城市里的灯火也次第亮了起来,像一串串流动的珍珠,处处流光溢彩。

彳亍在这幽美的夜色中,周围渐渐安静,东湖的灯火渐渐亮起来,五彩辉煌,霓虹灯闪烁着,有金黄、碧绿、群青……色彩斑斓,构成了一幅绚烂多彩的夜景。

夜风轻飘飘地吹拂着,温柔得如母亲的手。空气中包含着鲜花和湖水混合的清香。那些在各个岗位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地来到了东湖外的小道上,他们沐浴在这凉爽的、散发着清香的微风中,尽情地欢笑。愉快的笑声,从这儿飞扬开来。

月亮早在不知不觉中升上了天空,它的光辉四射,倒映在湖面上,泛起层层银光,如鱼鳞片片。

月亮越升越高了,它是多么皎洁明亮,如水的月色倾泻向大地,夜色中的家乡显得那么安谧,娴静。

浸没在朦胧夜色中的东湖简直是人间仙境,我已深深爱上了这一切!

小学三年级关于描写景色的作文500字<三>

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它总用无穷的变化让你炫目,让你惊叹。无论是峭壁怪石,还是风雨雷电,我们都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赞叹不已。而一次海上观日出的经历,让我真正地感觉到了日出东方的魅力。

清晨四点,我从睡梦中醒来,带着对日出的期盼,步至海边。凌晨四时的天空被抹上了一层淡淡的红光,好似一位羞涩的姑娘不敢展露她那红颜的脸颊。而此时的大海风平浪静、悄无声息。海风缓缓吹来,海面泛起片片涟漪,波涛款款涌来。我伫立在岸边,静静地等候太阳从东边天际升起。

清晨五点,我看到天边有一丝红晕,淡淡的,如含苞待放的桃花。然后天空的颜色不断加重,成褐色、成赤色,成火红色,似一盆红墨想要染红一切。我抬头望向妈妈,妈妈的脸颊也被这满天的霞光染成了红色,漂亮极了!

不久后,天上的云彩渐渐散开,出现了一条红线,慢慢拉长。有人说:“太阳要出来了。”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那道红线。很快太阳露出了小半边脸,红得不那么耀眼。不一会儿,一个巨大的、圆圆的、红颜的火球跃出了海平面。一瞬间,海面被映得又红又亮,像一片熊熊燃烧的火焰。冉冉升起的太阳绽放出金黄色的光芒,云朵被这光束镶上了一道金边,金光闪耀,使人眼花缭乱。我被这壮丽的景象惊呆了,内心不断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再也按捺不住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太阳越升越高,也越来越小。海鸟翩翩起舞,海面波光粼粼,海上帆影点点。我踏着海浪,披着阳光,赤脚嬉戏。日出东方,我的心被那霞光也染红了。

小学三年级关于描写景色的作文500字<四>

华山是五岳之一,位于陕西西安以东一百二十公里的华阴市,海拔二千二百米,“还享有天下第一奇险山”的美誉,令我向往。我有幸在旅行中来到了华山,这令我兴奋不已。

为了看华山日出,我和爸爸早上四点就来到了华山。

我站在山脚下抬头仰望华山,蜿蜒曲折的山路犹如一条石头巨龙,盘在这一座山上,那气势直冲九霄,让人感觉如神来之笔。云雾白茫茫的一片,像一条雪亮的缎带,围绕着华山,若隐若现,时明时暗,犹如仙境一般。

我们随着看华山日出的人群登上了华山。天空碧蓝碧蓝的,几朵白云飘在天空在天上之处一片片云缎,使人如痴如醉,太阳还没出来,华山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凌晨五点左右,天空的颜色逐渐变红,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天空被染得通红通红的,好像着了火似的。过了一会儿,太阳露出了小半个脸,顿时,人声鼎沸。

又过了一会儿,一轮红日冒出了半个脑袋,金光照耀着大地,在空中铺成了一条“金光大道”,仿佛循着这一条路就能走进太阳里。随着人群的欢呼声,朝霞的颜色逐渐变深,从淡黄到金黄,从粉红到大红,真是绚丽多彩。一眨眼,这一个红彤彤的大火球蹦上了天空,太阳出来了!霎时,大地被照得金黄金黄的,我成了一名“金童”,华山成了一座“金山”,处处充满了光明,气势惊人,震撼人心!不一会儿,大地上的万物又恢复了平静。

小学三年级关于描写景色的作文500字<五>

现在正值夏日,比起平日的阳光烈焰,自然是更偏爱雨后清新。

雨停了,天边透出一丝光线,温暖而又柔和。土地湿润了,不知哪一天就会孕育出新的生命。一切都令人惊奇。阵阵凉风吹走了暑气,也便愈觉凉爽神怡了。风过了,只剩下一片静谧美好。倾斜的屋檐上,雨水缓缓滴落,奏出悦耳的旋律;平淡的石块上,雨水轻轻划过,画出美丽的图案。天的孩子——多可爱!深深留恋着这儿,不愿离去。亲密地依偎着小小的,却正在怒放的花草,就好似少女配上晶莹的珍珠首饰,更显得动人。却又忙着与风儿逗乐,弄丢了它们,依旧舞动纤柔的腰肢,要以质朴形象迎接阳光。

那路旁的梧桐树排列的很有规律,这次算是舒舒服服地洗了回澡。茂密的叶子绿油油的,有的是三瓣,有的是五瓣,多像手掌。叶脉也清晰可见。它们精神饱满地——闪亮登场!仔细瞧瞧,到像位绅士了。然而,远处的松树却永远谈不上绅士,由千万根松针的深幽的绿色,留下了风雪冲刷的痕迹,如同历尽沧桑的老者,更是勇士。它又是如此这般的孤傲,高高挺立,毫不屈服,蔑视在困难前低头的人。痛苦与折磨只让它更懂得坚强的真理。它用那顽强的身躯向世人讲述着坚强的故事……

雨,净化了自然的灵魂,雨后,展现了自然的魅力。

描写景色的作文500字

篇2:关于描写景色的小学三年级作文500字

金色的沙滩,蓝蓝的大海,朵朵的浪花,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大海。

当我第一眼看见沙滩的时候,我就情不自禁的冲向了它。来到沙滩,我看到那里有很多前来游玩的人,他们有的用沙子掩盖自己的身体,做日光浴;有的撑着大伞,享受着凉爽的海风;有的三五成群,在朵朵浪花中嬉戏、玩耍;还有的孩子用沙子堆做自己的“城堡”;远处,有人坐着橡皮艇飞驰在蔚蓝的海面上,经过的海面溅起白色的浪花;小朋友穿着泳衣拿着泳圈在海边游泳;老人做在沙滩上看着海面享受着眼前的风光;而我就选择迎着大海的浪花向前奔跑。一不留神,溅起的浪花冲湿了我卷得高高的裤子。但我已顾不上这么多了,在海边仍然玩得很尽兴,和爸爸不停得搜寻着贝壳的踪影。

“快来看,这是什么?”爸爸拾起一个小海螺,我仔细端详了一番,发现它并不是一只海螺,而是一只寄居在海螺外壳里面的寄居蟹。除此以外,我们还发现了色彩斑斓、满身触角的海星、有着独特外表并且可以做药材的海龙、还有死命往沙土里钻的贝壳……我们沿着海边玩耍,享受着清凉的海风,沐浴着有何的阳光,享受着居住在海滨城市孩子的欢乐。在沙滩捡着贝壳,收集外形独特的石头、没过多久,我们的口袋就已经沉甸甸的了。今天的收获还真不小啊。

啊!大海!你蕴藏着无限的宝藏、你给我们带来了欢乐、让我们感觉大自然的重要。

大海!我爱你!你给了我无限的遐想,沐浴在阳光下,沙滩是金色的、大海是蓝色的、太阳也是金色的、而我的心却是彩虹的颜色。

描写大海相关作文:

篇3: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的引导

一、让学生学会观察

人们认识事物首先是从观察开始的, 如果学生缺乏对身边的事物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就很难把事物描写和评论出来。要想让三年级的小学生主动认识世界, 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观察, 只有对事物进行一个主动接触, 做到仔细观察, 才能够掌握最原始和最细致的资料, 在写作文的时候也才能有话可说, 有东西可写, 写出的文章也能够真实生动地表现出来。

由此观之, 在三年级起步作文的引导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指引学生用心地对生活进行观察。比如, 在学习描写一种水果的时候, 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苹果园的资料片, 让学生对苹果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与掌握, 对苹果的颜色和形状有一个感性认识, 然后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 充分加深印象。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对苹果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 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掌握了描写水果的有效方式。在进行写作的时候, 教师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 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 合理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以及吃法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 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 积累了大量的素材, 写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让学生善于想象

写好作文必须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在三年级作文起步引导教学中, 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观察力的基础上, 引发学生大胆想象, 发散思维。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 合理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比如, 在学习《可爱的小动物》之后, 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关于可爱动物的录像, 针对播放的画面向学生进行提问:“这幅画画的是谁, 他正在干什么?”“小兔子在吃什么, 吃得怎样?”

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 逐步引导学生完整、连贯地说出图意:一位大哥哥正在拿着胡萝卜高兴地喂兔子, 小兔子正在吃萝卜, 吃得真香呢!然后, 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想象:“谁能用不同的话说出图意?”以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如一群小白兔正在抢吃大哥哥喂的胡萝卜, 大哥哥看它们吃得这么甜, 心里多高兴啊!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学生口语表达的准确性, 启发鼓励创新。在这样的情境中, 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空间, 充分发挥自身的个性和想象力, 思维得到了发散和锻炼, 写作兴致也逐渐提高了, 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有活力。

三、让学生树立信心

三年级的学生通常都是刚开始接触作文, 教师要帮助他们树立写作的信心, 作文的命题范围要广泛, 尽量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如果条条框框太多, 学生的想象力就会被限制, 写出的作文内容也就比较空洞无力。因此, 教师要依照三年级学生的发展特点来选择合适的题目, 把学生的写作潜力逐步开发出来, 要让学生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教师可以多出一些诸如“我想……”、“一件小事”、“我做了一个……的梦”以及“我最喜欢的水果”等此类的题目, 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有更多的素材可选, 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太难, 从而逐步树立写作信心。

此外, 在初学作文时, 学生的水平并不高,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 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 多鼓励, 多表扬, 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

四、让学生注重积累

小学生喜欢从事物中进行观察, 他们往往会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 瞪大一双好奇的眼睛。因此, 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领悟, 去进行积累, 从而让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游览植物园, 在游览的时候要求学生选三种喜欢的植物, 对它们的颜色、样子和生长特点进行观察。有了这样的任务, 学生在活动中一般都会看得认真仔细, 摸一摸, 闻一闻, 记一记。在作文中有的学生写道:“美人蕉盛开的花朵从远处看像一个个小喇叭, 可是走到近处看, 却是由四五片花瓣组成。风儿一吹, 花朵就像一个美丽的少女, 在翩翩起舞;叶子就像一把大扇子, 上下晃动。花蕊就藏在花瓣里, 如果你用手摸一摸它, 手上就会沾上不少花粉, 滑溜溜的。再用鼻子一闻, 一股清香味扑鼻而来。”这样精彩的写作尤其为好。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 对新鲜的事物特别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师要尽量在班里组织一些活动, 在活动中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像拔河比赛、特技表演、知识竞赛等。在作文前运用录音、录像、投影等手段创设情境, 为学生提供形、声、色的感官和新颖的直观形象, 如播放一些动画片、成语故事或活动开展的录像等, 引导学生听、看、说、议、写、想, 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讲评时, 可以把一些好词、好句、好段、好文记下来, 这样不仅对学生作文有很大的帮助, 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五、结语

在语文素养中, 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的引导应该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入手, 寻找那种与学生实际相贴近以及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 让他们能够关注现实和热爱生活, 善于在作文中把自己内心世界中特有的感受尽情表达出来, 从而勾勒出一篇篇真实生动、富有情感的优美文章。

参考文献

[1]周曼菁.用“做书”的方式教习作——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实践和探索[J].小学时代 (教育研究) , 2012 (9) .

[2]包芝兰.给“写”注入“润滑剂”——把好三年级作文起步关[J].小学科学 (教师) , 2012 (3) .

篇4:关于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 小学三年级 作文教学 教学思考

作文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是老师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具体反映,是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感受的具体体现。可是,在农村偏远小学里,一些学生存在厌倦作文、怕写作文的现象,这一直阻碍语文教学成绩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根据教学经验和体会,就如何提高农村作文后进生的写作水平谈谈看法。

一、激发兴趣

对于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很重要的。根据三年级的学段目标,结合教材的特点,首先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放在第一位。教材中的习作在编排上努力为学生自由习作提供方便,不规定习作的题目,一般划定一个大致的范围,使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可以写的内容。题目由学生自己拟定,学生可以把想写的写下来,存题目也行,设题目也行。这个宽泛的条件不再使学生感到写作有压力,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另外,我在教学中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如让学生读自己的习作,请同学们评价;建立写作园地,自我欣赏、自我评价;以教师口头、书面评价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习作的快乐。其次,我以赏识的眼光看待能表达真情实感、有创意的习作并及时给予肯定,把三维目标落实到习作中。

二、体验生活

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以往作文题目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平时没有写作材料的积累,到了写的时候感到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更谈不上真实情感。许多小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感到头疼,要么觉得没什么可写,要么心中有话说不出来。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生活的积累,导致动笔时“无米下锅”。针对这一普遍现象,我结合教材对习作的要求,让那些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并在评价学生的习作时,既关注结果,更关注学生写作材料的积累过程,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进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例如,我让学生写“熟悉的小动物”,没有给学生划定范围,更没有念范文,而是让他们用眼睛观察,把观察到的写下来。有一个同学写我喜欢的“小花猫”,她不仅写出了小花猫的外形和习性等,还写出了与小花猫之间的感情。她写道:“我每天放学回家小花猫都会跑到我的面前用它的头蹭我的腿,是在欢迎我回来,让我抱抱它,还不断地用它的头拱我的脸,伸出脖子,这是让我给它抓痒痒,一边和它说话,它好像能听懂似的,等抓完痒痒,它就安静地回它的窝里趴着去了……”我把这篇作文读给大家听,当读到小花猫白天睡觉夜晚出来时,我随机问学生:这是为什么?他们答不出来了。这时,我没有立即告诉他们原因,而是让他们回去做个小调查或者查资料。过了几天,同学们把调查到的告诉了我,我随机引导学生要注意观察写事实。这就是要求每位学生平时多注意观察、积累大量生活素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乐于把亲眼看到的事写下来,密切了写作与生活的联系。

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作文训练踏上了新的历程,要特别注意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我总结出下面几种良好的写作习惯。

1.“天天动笔,多少写一点”的习惯。不少获奖学生说他们的作文获奖,归功于坚持写日记,时间多则多写,时间紧则少写,哪怕少到几十个字,也从不间断。这的确是经验之谈。“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天天动笔,既能使笔头子练得更灵巧,又能积累许多作文素材。

2.“通篇构思,写作文提纲”的习惯。写文章切忌写了上段还不知道下段写什么,一定要通篇构思,并且用提纲的形式把构思的作文“框架”固定下来。长期从事写作的人动笔前也是有提纲,甚至有人把提纲藏在肚子里,名曰“腹稿”罢了。

3.“认真修改”的习惯。古训云:“文章不厌百回改。”这是写好文章的金玉良言,如是没有这个习惯,要写出好文章几乎“是不可能的”。

4.“保持文面整洁,书写力求规范”的习惯。“文面”整洁和书写规范就是作文的仪表,自然是非讲究不可的。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篇5:描写景物作文小学三年级500字

最温柔的是春天里的和风。她柔柔地拂过我的脸颊,像和我说悄悄话,她轻轻拉起小草的手,像和他捉迷藏,她慢慢掠过树梢,像和树叶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她还让雨点妹妹播下种子,“沙沙沙,沙沙沙”万物苏醒,百草都发芽。

最调皮的是春天里的熏风,夏天里的太阳,天天值班,热的我们受不了。小狗吐出长长的舌头,花儿无力的低下了头,人们的汗流成了小溪,熏风怎么还不来?人们一个个怨声载道:“熏风迟到了!熏风迟到了!”

最喜欢乐于助人的是秋天里的金风。她来到果园里,帮农民伯伯涂涂梨子树,梨树上结满了黄橙橙的梨子,苹果树上也结满了红彤彤的苹果。

果园里发出诱人的香味,金凤给人送来了凉爽,哦,最重要的是——她帮助了农民叫醒了熟睡的稻谷宝宝,让农民高兴。

最最烦的是冬天里的逆风,他用最大的力气晃着我的窗户,敲着我的门,他还要雪花覆盖了所有的事物,到处都是白茫茫的,冰雪连天。

额!我的天啊!逆风你要温柔点,你把树上剩下的叶子都吹落了,光秃秃的,你觉得好看吗?寒风刺骨的逆风,你吹的人家瑟瑟发抖!我苦苦哀求。

篇6:关于描写景色的小学三年级作文500字

我们这里的高原景色美妙而又神秘,不知迷倒了多少中外游客。这里的天空湛蓝湛蓝,蓝得晶莹透亮。好像刚刚用水洗过一番;这里的草原碧绿碧绿,绿莹莹的,一望无际,满眼青翠。这些景色已经足以让那些整天生活在灰蒙蒙的大城市里的人们羡慕不已了。然而,在我们这里夏天能看到的“雪山日出”更让游客们赞不绝口。

夏日的清晨,站在田野向东方的群山望去,不一会儿就能看见山顶泛起了鱼肚白,再一会儿变成了橘红色、金黄色……渐渐地,只见躲在山后的太阳羞涩地探出头来,慢慢地,慢慢地,羞答答地露出了整个笑脸,山顶上一下子亮起来了。群山的积雪在初升的阳光照耀下是那样洁白,那样晶莹,就像白玉做成的一样。再过一会儿,太阳终于升起来了,瞬间山腰穿上了翠绿的裙子,满山遍野泛着绿光,绿得光彩耀眼,绿得让人陶醉。山坡上,一群群蠕动的羊群,就像飘浮在空中的白云。看到这些,你顿时会觉得神清气爽,如入仙镜一般。

爷爷告诉我,在泰山看日出,能感受一种“海水潮阳”的磅礴气势,而我觉得在家乡乌兰看“雪山日出”,则更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大自然的神奇。

篇7:关于描写景色的小学三年级作文500字

接着,我们乘着缆车来到海拔三千多米的山峰,抬头看,只见玉龙雪山的主峰扇子峰映入眼帘,它直插蓝天,南北向排列的玉龙十三峰犹如一条腾空的玉龙。它不仅气势磅礴,而且秀丽挺拔,造型玲珑,还随着时令河阴晴的交替,景观也变幻无常,美不胜收。雪山时而云蒸雾涌,玉龙乍隐乍现;时而碧天如水,万里无云,群峰像玉液刷洗,晶莹的银光,耀目晃眼;有时一条云带束腰,上面雪皎皎,下面风峦碧翠,简直就是到了人间仙境,玉龙雪山是神圣的,是美丽的,它像一位仙女守护着丽江,守护着纳西族。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到了半山腰。我高兴地跳了起来,可同时我又忽然觉得头晕,也许是高原反应吧!这时我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洁白的,似雪,又似水。我快步走上前去,轻轻地抚摸了一下,啊!原来是晶莹剔透的冰川!山上的气温很低,我穿着厚厚的棉袄都冷得瑟瑟发抖。

篇8: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的思考

一、三年级上册,思维导图在实践

刚开始执教三年级上册,我便思考:中年级的阅读课要逐渐引导孩子理通文章脉络,为学生写作进行篇章构思作准备,靠旧手法分段落?不可取,千篇一律,嚼之无味(以前读小学时最不喜欢分段落,不明目的,只为了分而分)。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自然地与文本对话,真正能静下心去读书?我大量阅读资料,并进行网上学习后,选择的是利用思维导图备课、上课。学生们用思维导图预课、“补”课、尝试习作。我们班的学生在二年级下册时训练过一段时间思维导图,为每个单元的生字归类、联想,对这方面有一定的兴趣和基础。

第一步,教师引路,扶助赞赏。如何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把文章“画”出来,并且画得有质量?作为教师我得先行,把学生带到一个高度,授予一些方法,赞赏一下勇气,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收到我想要的效果。我先以第一课《燕子》为例,在课文的学习中板书画图,力图让他们知道三点:(一)一看图就知道各段写了什么,一目了然;(二)以关键词代表句子,方便回忆;(三)大胆尝试联想,有自己的想法。新授课后,如果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什么补充或想法,可以直接上讲台为板书进行补充,并为做补充说明。学生在听-看-思-做的过程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学习篇章结构的分解与重组。就这样,成功的第一堂语文课让他们回忆且加深了对思维导图特点的理解,并跃跃欲试。接下来,我让他们尝试着自己把这篇文章“画一画”,统一批改标准:思维导图没有对与错之分,只有思考角度不同,层次深浅不一的区别。能画出文章内容的(哪怕不完善),95分以上;能做出总结或联想的(哪怕只有一丁点),必得100分,或者200分、300分……总之,尽我的一切能力鼓励联想,发散思维。比如,字的联想:形近字、多音字、易错字;词的联想:反义词、近义词;句子联想:修辞手法、我也能这样写……每一个积极尝试联想的学生我都大肆表扬,用同事的话说就是:“表扬得他们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第二步,参与实践,由课涉作。学生为文章画思维导图大多在预习进行,课后补充,但我们并非每一课都用这个方法。我们在每个单元挑选一些脉络清晰,学生较感兴趣的一两篇文章,运用这个方法进行学习,渐渐形成学生的篇章意识,构思意识,并在习作学习中加以引用。如介绍《我去过的一个好地方》,学生就可以模仿课文《香港,璀璨的明珠》,先画图,把要介绍的几个方面画出来,如地名、地理位置、别称,印象深刻的两三个景点,个人感受等等,每个方面想如何介绍,可以添加一些词语、修辞手法以示提醒。

训练就这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学生以及老师在这个过程中都收获着思维品质的提高,尝试性地拓展思维的宽度、深度,对学生阅读能力、习作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辅佐作用。

二、三年级下册,批注方法在深入

针对三年级上册语文学习中部分学生出现的画图厌倦以及思维难以拓展的问题,已经和学生共同进行三年级下册学习的我从微课程《批注方法这样来》找到了新的突破口。让学生真正走入文本,思文本所思,说文本所说,批注可以做到。首先,微课程中提到的批注方法与日常所看到的老师们所用的批注方法有所不同,日常老师们所理解的批注方法是狭义的,只注重对句子的情感色彩、意义剖析,而课程所提出的批注方法则广得多:字、词、句、段、篇均有涉及,与之前训练的思维导图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可让孩子更专注于文本。于是,我和孩子们开始了“批注之旅”。

个人备课,我采用“批注+画图”,让自己对文本理解得更深透,并张贴在教室,与学生讨论学习。这种备课方式让我对文本的篇章构造,下一步如何带领学生进行学习有了方向,捕捉到了指导学生学习的关键点。

学生的预习要给予充分的时间,务必提前进行。引导他们关注单元导读,找出单元主题,牢记单元主题,在预习时,围绕单元主题批注,特别是质疑、感受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时,更要与单元主题相结合,理解其真正的含义。

学生开始进行批注,我们将之前画思维导图时联想的一些方法用上(字的联想:形近字、多音字、易错字;词的联想:反义词、近义词;句子联想:修辞手法、我也能这样写……),总结出了下列几种常用的批注方法,板于黑板,让学生经常看得到,用得上:

1、提出疑问。

2、写感受。(这句话写出了……)

3、利用工具书解释词语意思。

4、写出联想到的反义词、近义词、多音字、形近字。

5、用长方形画出成语或四字词语,用括号画出短语。

6、对不懂的字、词、句做标记。(?)

7、改句子,使意思不变。(可改为陈述句:……可改为反问句:……)

8、写修辞手法: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拟人、夸张、排比……

……

孩子们沉浸在利用批注方法自主学习的各种发现之中,这些发现不是老师说的,不是从参考书上搬的,他们在思考,在发现,在积累,在运用。其实,在学生的阅读中,读后不知所云,一问三不知的现象是大量存在的,因此,不管是思维导图或是批注的使用,都是希望能为孩子打开一扇阅读的门,让孩子学会用心地阅读,知一点为知,知多点会思,这才是毛泽东名言“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真谛。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确定了它方法性学习和积累的必要过程,以实践参与为重心,掌握方法为目标,是我在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中力求做到的。

篇9:关于描写景色的小学三年级作文500字

8月11日,我和好朋友温迪一家慕名去美丽的丽江游玩。在丽江,我们畅游了山清水秀的白水河,有丽江紫禁城之称的木府,还有古朴的丽江古城。但那有着奇异景观的玉龙雪山却让我流连忘返。

玉龙雪山海拔5596米,在丽江古城的北端。那天,我们开着车,从古城出发,行了25公里,就来到了玉龙雪山脚下,我们准备坐缆车游览玉龙雪山。我们坐上了缆车,乘索道而上,仿佛手扶云梯,惊喜地迈向玉龙雪山。坐在缆车上往下看,一片林海,满山的松树郁郁苍苍,这些松树和我们看到的迥然不同,它们的树枝像珊瑚一样,结的松果有紫的、红的、黄的,美丽之极。缆车越生越高,我再低头一看,刚才的林海以被云雾淹没,自己好像在腾云驾雾。此时,我抬头一看,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银白,原来那就是恒古不化的冰川。

到了索道终点站,此地海拔4506米我在刻着4506的巨石下留了影,然后向4680进军。我们沿着木板铺成的小路奋力向上爬,刚爬到半路就云消雾散,阳光从云层中射下来,玉龙雪山掀开了她神秘的面纱,露出了自己的倩影。终于爬到了一个木板铺成的平台上,此地海拔4680米我们站在平台上,近距离地尽情欣赏玉龙雪山的美丽风姿。只见13座山峰披云带雪,耸立在天地之间,他似一条矫健的巨龙从天而降看着这般奇观,爸爸不禁吟起诗来:丽江雪山天下绝,堆琼积玉几千叠。足盘后地背擎天,衡华真成两丘郅。

篇10:关于描写景色的小学三年级作文500字

明天就要去玉龙雪山了,可到了晚上,我怎么都无法入睡,脑海中对玉龙雪山充满了遐想,山顶上,白雪皑皑,山脚下成群结队的羊群在嬉戏……

“叮铃铃”,清脆的铃声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我简单地准备了一下,便随着同伴一起出发了。一路上我们谈笑风生,不一会儿我们便到达了目的地,车刚一停,我们便争先恐后地来到玉龙雪山脚下。清晨一缕阳光穿过云层淡淡地照耀在玉龙雪山之巅,僧侣们伴随着踩踏积雪的“嚓嚓”声安详地从石径走过,远处山脚下成群结队的牛羊在青青的草地上惬意地用早餐……我不由得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不知不觉我随着人群登上了缆车。当缆车上到了3000米时,光线渐渐地亮了起来,它撩起了雪山的面纱,玉龙的美景尽收眼底。它晶莹剔透,如闭月羞花地悄悄地打量着我们。可没过多久天又暗下来,我们周围全是雾,一点也看不清,我置身于云雾之间,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心想,与玉龙雪山做伴的感觉真的好奇妙。

忽然,一阵刺骨的寒风打断了我的思绪,不知不觉中,我们便登上了海拔4650米的高度,身边到处是雾霭,什么也看不清,我仿佛成了一个雾团,在山间云雾中游荡。不知谁叫了一声,赶紧下来拍照吧,环顾四周,我情不自禁地回味着“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的意境。

篇11:关于描写景色的小学三年级作文500字

你们知道她为什么叫中心广场吗?因为她座落于濮阳的市中心,所以叫中心广场。不愧是市中心,来这里玩耍的小朋友可真多!瞧!小朋友在那里做游戏,跳跳绳,踢毽子,多么热闹!

中心广场不仅热闹,还很美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条红色的巨龙雕塑,这条龙盘旋而上,直冲云霄。我们濮阳是天下第一龙的发现地,所以又有龙都之称。这条生机勃勃的巨龙象征着我们的家乡会越来越昌盛,越来越富裕。

映衬这条红色巨龙的就是四周绿盈盈的草地和郁郁葱葱的大树。这里每棵树上都挂有银色的彩灯,到了夜晚,火树银花,吸引了许许多多的游客前来观赏。

篇12:关于描写景色的小学三年级作文500字

晚上我去文化广场散步,远远就看见广场中央高高柱子上的灯把广场照的通亮。

来到广场上,呵!这里真热闹。小朋友有的骑车,有的跳绳,还有的赛跑。咦!还有个小朋友在甩陀螺呢,陀螺转起来五光十色的,象朵盛开的鲜花。大人们有的和着美妙的音乐跳舞,有的散步,有的坐在长椅上休息。这么热闹的场面,小贩们当然不会放过了,争着摆地摊做买卖,有卖玩具的,有卖装饰品的,有卖冷饮的,有卖书的,还有秤体重的。

夏夜的文化广场真热闹,真迷人呀!

篇13:关于描写景色的小学三年级作文500字

公园位于小区大门的左侧。刚跨进公园,最先看到的是一个小型儿童滑滑梯,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妈妈的陪伴下玩耍的情景。

再往里走是一个圆形的走道,晚饭后我们全家常来散步。走道的前方是一个健身区,那里有云梯、转盘和其他健身器材,我一有空就会来者锻炼身体。

公园旁边是一条马路,马路上有来来往往的汽车和行人。公园虽小,却是小区居民常来散步、嬉戏的地方。

篇14:关于描写景色的小学三年级作文500字

花果山第一个景点肯定非水帘洞莫属,它可是展现大自然风情魅力的一大杰作!水帘洞可称“天下第一洞!”她的外形,可以说是完美无缺,再把瀑布连在一起,可真是史上第一独创。水帘洞山青水秀,无奇不有,二三十米的瀑布从山顶飞流直下,洞口死死的被瀑布挡住,要闯就闯个过瘾,要上水帘洞你得有胆量!如果你不打把伞,就必须抓住石头,在这里石头可是你的救命草!怎么样?自然景观就这么刺激!

沿着山路一直往上爬到了三元宫,就是这里的第二个景点了——参天古木!三元宫内有好多棵古树直插云霄!我最喜欢门前那一棵又粗又壮的梧桐树,它身材魁梧,好像彪形大汉!它的树干分成几条紧搂在一起,树叶更是茂密得“不知所措”,这些古木也是花果山历史的见证啊!

跟着人流继续往上走,不过现在你得每走一步就要东张西望一会儿,因为第三个景点正是路边奇形怪状、千姿百态的石头。瞧!多可爱的小猴子,它们好像在朝我们打招呼哩!这边有一位长寿龟,它遥望山下美丽的风景正专心思考着什么!那边还有一只雄狮,它在向天边狂叫……这些美景都是大自然给予的,它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吸引着前来游览的人们。

篇15:关于描写景色的小学三年级作文500字

海曙外国语学校 丁子宸

慢慢的,慢慢的,炎热的夏天过去了,凉爽的秋天慢慢来临,凉爽的秋天会给我们带来好心情,也会带来收获与希望。

秋天的风总是那么的凉爽,吹在人们的身上。吹走了一朵一朵的白云,让那湛蓝湛蓝的天空露了出来。

我喜欢秋天的石榴红,那种红,红得热恋,红得鲜艳,红得耀眼,似乎诶呦一种颜色是那样的漂亮。我好像就是这一个石榴,绿叶为我遮挡阳光,雨露为我成长,在蓝天的衬托下,我显得更加美丽。

秋,是收获的季节,看到田地里那高粱,红得像火似的!风吹来,高粱轻轻地晃动,那场面,就像红浪滚动,特别壮观。

美好的节日都在秋天,这说明秋天是多么美好的季节啊!

我想让我的生活像秋天一样多姿多彩,硕果累累!

宁波海曙外国语学 张淘

秋,是一个金黄的世界;秋,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让我们快乐地走向世界。

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静静地飘荡;远处的山峰在烟雾缭绕的云层中;林中的小鸟在尽情地歌唱,快活的小鱼使水波荡漾。

走过大路,迈入弯弯曲曲的小道,路旁有一朵菊花,香香的,嫩嫩的,很可爱。一阵微风吹来,我忍不住张开双臂,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去感受秋的气息。在池塘边,我仿佛是一条小鱼,与兄弟玩耍,与水草嬉戏。一阵风吹来,水面出现了道道波纹。我们更欢了,时不时还跳出水面溅起一个个水花。

我爱橘子的黄,那黄不是一般的黄,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闪闪发亮。我也喜欢石榴的红,红的热烈,一个石榴挤着另一个石榴,还有小鸟停在枝头上歌唱。夜深了,温柔的月光照在树上,那朦胧的倒影很美很美……

我爱秋天,我更爱秋天的美!

上一篇:赤眉镇2011年统计工作总结下一篇:百万公众网络工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