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收获与心得

2024-05-09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收获与心得(通用10篇)

篇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收获与心得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收获与心得

联合关小学

臧志平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已被当今教育界广泛关注。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意义重大。在实践教学中我有一下收获与心得。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这一环节是培养问题意识教学程序的准备阶段。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架起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抽象数学与具体问题的桥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求知欲望,促进全体学生的参与。通过自己提出的问题,动手操作、实践,感知、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激发出积极主动探索的求知欲望。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生活中的真实事例、自制动画教学课件、童话故事、精彩的谈话引入、激疑设疑等等,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巧妙运用,教和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是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教学程序的探究阶段。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学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机会,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他们在一种和谐的教学情境中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示范,学生的一切活动大多数是从模仿开始的,提问也不例外。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言传身教”,结合学生生活和教学内容,有意识地为学生做示范,启发学生体会教师是如何提问的,并把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看,为今后学生能正确地、独立地质疑奠定基础。其次,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疑点,逐步教给学生在学习中寻找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学会提问到善于提问,使学生“敢问”、“会问”、“善问”,知道“问什么”、“怎么问”,对于不同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积极鼓励和正确评价。开始学生提的问题有时不得要领,有时只言片语,有时浅显幼稚。这时教师在关键处要扶一把,送一程。采取低起点、严要求、勤训练、上台阶的策略,使学生一步一步的上路。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当学生所学知识较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先进行讨论,再提出问题,也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逐步保证提问的质量。具体做法:

①从课题切入,培养提问能力,课题一般都是学生学习的中心,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的重点。学生抓住课题提问的过程,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也是训练思维能力的过程。虽然有些问题本节课无法解决,但这些问题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渴望将这些知识弄明白。学生积极质疑课题,不仅能培养学生提问的勇气和能力,养成爱提问、善提问的良好习惯,而且学生提的一个个问题还有利于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有利于激活学生求知的内驱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培养了他们提问的能力。

②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数学问题,新教材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适当改变例题的呈现形式,选择学生身边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情,创设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对于本课重点,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索出解题方法;对于用已有知识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就口头解答,对于本节课不能解决的,让学生课下研究,使学生感到“问题”就存在我们的身边,每时每刻都会产生,而解决问题又是必须的,拉进了数学问题与学生情感的距离。课堂上呈现情绪高昂,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学生完全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在活动中,学生亲自参与了收集信息,观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作为解决问题的主体投入到学习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

③深入读本,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后进行质疑,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引导学生透过简洁文字表述,诱发新邃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明白教材中处处都闪烁着问题的火花,从而提高学生对教材的精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和探究兴趣。

④同中求异,提出数学问题,教学中,教师更新观念,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是怎样思考的?又是怎样计算的?引导学生对解法或算法进行反思和质疑,促使学生优化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⑤挑战教材,提出数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学生不满足课本中的方法,而根据自己的观点提出质疑的现象,这正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表现,也是训练数学思维的大好时机。因此,教师对学生课堂上的质疑应当加以鼓励、引导,促使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构想,找到新方法。

⑥发挥教材优势,提出数学问题,教材中有许多例题或练习题都有“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或“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的提示,图文并茂练习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个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场景,在场景中又蕴含着一个个的数学信息,教师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鼓励孩子们尽可能的在信息中发现数学问题。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解决已经提出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自己或小组合作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让学生说说选择了哪些信息,为什么选择这些信息,再次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内化信息,加深理解,从而提高收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⑦利用学生作业中的错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作业中出现错误,往往爱用粗心、马虎这类词语搪塞过去。其实,学习数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不断改正错误,形成正确认识的过程。每个孩子的错误是不同的,出错的原因也是不一样的,面对错题,引导学生找出错误原因及时改正,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认真检查作业的良好习惯,并在自我反思中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这道题还能用其他方法解决吗?等等,使学生发现自身问题所在,避免重犯同样的错误,牢固掌握数学知识。解决问题首先需要学生具有数学的眼光,理解问题中的潜在数学特征,能识别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与其他学科中蕴涵的数学关系,并把它们提炼出来,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然后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加以解决。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问题。但是,关键在于观察身边的物和事,从观察中发现问题,提高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与敏捷性。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后,联系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充分展示思维的过程,养成质疑提问的习惯。由于小学生生活经历有限,知识积累少,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会与所学知识产生认知冲突,这也是学生提出问题的一个良机,要适时引导。

(3)拓展应用,引进札记

这一环节是培养问题延伸阶段,是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把课堂时空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带着更多问题,走出校园,走入社会。

应用拓展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我们常说的巩固练习,题目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开放性、趣味性,与生活紧密联系。第二个层面:①是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技能延伸到课外去实践,让学生学会做数学。②低段的学生,利用写数学日记的方法,将数学知识运用到他们熟悉的生活中。③关注学生还想知道什么。教学中往往是“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不断探索的激情

篇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收获与心得

学生的问题意识源于学生对事物的兴趣、好奇心以及对事理的探究。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活动多以兴趣和好奇为取舍标准。因此,在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时,首先要以他们的兴趣为出发点,想方设法去创设各种不同的、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因趣生奇、因奇生疑、因疑生智,进而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生活中的真实事例、自制动画教学课件、根据情境图编数学小故事、精彩的谈话引入、激疑设疑等等,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巧妙运用,教和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敢问

小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不敢提问,害怕提问不好被老师、同学讥笑,或是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提什么问题,久而久之,在课堂上学生就不愿意提问题。因此教学中,创设民主、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蹲下来看孩子”,从他们的视角看问题,积极地建立一种平等的“合作者”、“朋友”式的关系。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一种亲切、信任、相互尊重的情感信息,使他们感到老师是最可信赖的。当学生提问题时,教师不要嘲笑和讽刺学生,用赞许的目光和专注的神情,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对自己所提出的问题是非常重视的,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对培养和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问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时候提出的问题或许很“幼稚”、很不成熟,不能提到点子上、关键处,但是我们教师要善于在其中发现闪光点,并通过积极的引导使他们获得正确答案。实践证明,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人的思维才会不断被激活,才能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只有在民主、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能真正树立起“敢问”的信心。

三、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爱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就会感到自己受到尊重,就能够主动地参与,就爱自己提出问题。学生爱问,这不仅说明提出的问题是他们最需要解决的,而且说明他们的主体意识已增强,有充分的自信心和强烈的好奇心。

四、教给方法,培养提问能力,让学生善问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是前提,会学才是最终目的。学生想问、敢问,更应该会问、善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提问的方法,使学生知道“问什么”、“怎么问”,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提问方法,使学生学会提问。

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示范,学生的一切活动大多数是从模仿开始的,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提问也不例外。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言传身教”,结合学生生活和教学内容,有意识地为学生做示范,启发学生体会教师是如何提问的,并把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看,为今后学生能正确地、独立地质疑奠定基础。其次,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疑点,逐步教给学生在学习中寻找问题的方法。

五、多种形式评价激励,让学生乐问

问题的提出并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它需要一个完整的思考过程。为了引导孩子乐于经历这样一个思考过程,调动提问题的积极性,同时考虑到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评价激励。首先争取家长的支持,强化问题意识,学生放学回家,建议家长问一问,今天你在学校提问了吗?提了几个问题?让家长对孩子提问题的情况进行口头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把主动权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评价哪个问题提得好,好在哪里,对那些有创新性的问题,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不仅仅满足于“好”“不错”等简单的评价,“真了不起”“这个问题与众不同”“和老师的想法一致”等话语让学生充满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其次,在每班设立“提问题大王”的奖项,一年级学生重在提问题的多少,二年级以上重在提出问题的价值。每学期定期举行一次提问题能力的竞赛,根据成绩各班评选出“数学提问题大王”,进行奖励。不仅奖励提问题多的学生,也奖励有进步的学生。这样极大的鼓舞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篇3: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与途径

一、创造和谐的课堂环境, 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课堂环境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方法,教学的民主化也正是师生之间平等相处、密切配合的基础。成功的教学构建于良好的师生关系之上,依赖于一种和谐的课堂环境。融洽和谐的课堂环境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而过于单调和严肃的课堂会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缺乏,并且学生提问题的欲望也会被严重地抑制。所以,教师应当俯下身子,创造出和谐的课堂环境,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倾听学生的心声,即使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没有说到点子上,教师也不应该给予批评和指责,因为只有在一种和谐的环境下,学生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

二、巧设问题情境,激励 学生提出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处于一种生动的问题环境中时,有利于激励学生提出问题、产生问题意识。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创造问题情境。当然所创设的情境也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例如在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表” 的时候,当教师列出了几个算式之后, 教师首先需要进行发问:“对于加法表,横竖都看一下,你们能够发现什么规律?在思考之后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教师先抛出问题,再让学生们进行问题讨论。这时候会有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如“在20以内的加法表中为什么最终结果是10的加法算式不存在呢?”“为什么横过来看的时候答案都是一样的呢?”等一系列的问题。教师完全可以让其他同学解答有些比较简单的问题,之后再对重难点以及典型问题进行解释。通过师生在课堂上的不断质疑与解疑,学生也会逐渐地感受到数学的魅力,问题意识便会进一步增强。

三、有效掌握提问方法, 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学生共有的特点便是好奇心,这些是学生求知欲的表现,教师应当善于利用学生的这种特点,教授一定的质疑的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随时将不懂的、有疑问的地方指出来。 一是可以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如“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形式;二是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这样去思考:为什么书本上的概念那么重要? 为什么要掌握最基本的字词?为什么有些字或者数都要采用不同的字体?

例如在数学学习时,有一部分的内容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过程,一些学生对书中竖式上的个位和十位都采取红色做标记的意思不明白,所以教师就可以反问学生:“同学们,为什么会采用红色的标记呢?有没有人可以回答一下?”另外,教师自身不仅需要将一些问题引出来,还需要学会引导学生提出和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例如在学习“用数学”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很多学生就对图上练武的同学只拿了一把刀而有疑问,但是这部分在学习中并不是重点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提醒学生这类问题以后尽量不要出现,但是有的学生却提问:“踢球队员的人数应该是一样的, 为什么红队多一个人呢?”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给予提问者鼓励,表扬学生找到了问题的核心。

四、通过多种途径,提供 锻炼的机会

(1)师生之间相互问答。师生问答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方式,在相互问答的时候,教师要精心设置疑问点,尽量让学生“跳一下就能够摘到桃子”。另外,教师在解答学生疑问的时候不能仅限一个答案,讲清思路最重要。

(2)小组之间相互问答。教师要善于分小组,在讨论问题的时候,积极地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让学生们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巧妙的方法进行启发,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能力。

(3)课内外相结合。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时候,课堂是主要的阵营, 但是如果阻断学生与外界的交流,便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必须坚持多元化、开放性的原则,课内、课外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篇4: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与培养

【关键词】问题意识;想问;敢问;善问;乐问

【中图分类号】G 623.15【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09)4-0067-02

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关键在于问题意识的激发与培养。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能力是素质教育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使学生主动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过程中,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知识的积极探求者,学生自己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个性品质会得到锻炼,主体性逐步形成、发展。可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能更好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人类的宝贵品质,因为问题是科学发现的前提,不能发现问题,就谈不上创新,可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强调问题意识不但能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还能促使学生去解决问题,直至有新的发现。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多种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会得以发展。因此,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促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然而在实际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对如何提出问题却往往感到困难。学生不能从书本知识的学习中产生问题以激发思考,深入对教材的理解;不能从相关的材料中看出问题,更不能演绎问题;不能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国内外时事政治现象中及时发现与政治理论相关的问题;无法正确解释社会上的经济、政治现象与已学的政治理论的冲突所在……。一句话,学生缺乏“问题意识”。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课改的成败。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问”中自主地获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问题意识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学生想问

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激励手段,创设有利于学生问的心理环境,激发学生想问的内在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自觉努力去探索、去攀登,向着认知的目标前进的欲望。兴趣又是启动学生心灵中潺潺流动的溪水,没有兴趣的个性机能只会如死水一般地凝滞。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关系到学生将以怎样的态度参与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在思想品德课中,学生的兴趣在于了解和分析国际国内重大时事政治及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选用一些典型的、能激发学生共鸣的时政热点配合教材讲解,引发他们表达观点的好奇心和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好动、好说、好参与的特点,做到讲解与讨论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动脑与动手结合;动脑与动口结合。创设问题情境的形式可以是一组漫画、一段录像;也可以是一组材料、一个小品。例如:在学习九年级(全一册)第二课中“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这一课题时,学生提出了一个共同关注的问题:“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不同场所该承担怎样的责任?”,笔者使用小品形式创设问题情境。请几位学生表演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不同场所,充当形态各异的社会角色。学生一方面能够将自己生活的所见所闻表演出来,满足了自己的表现欲望,另一方面又能引发思考,使学生真正领会到在不同的社会场所,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从而让他们认识到应该做一个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任的公民。课后作业学生写道:“在家做到孝敬老人、尊重体贴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在学校做到遵守纪律、勤奋学习、尊重老师、团结同学等”;“在社会做到讲公德、守秩序、有礼貌、爱护公共设施、保护环境等”。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不同场所该承担怎样的责任,这样穿插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既能促进学生各方面才能的发展,又能使学生开动思维,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同时,还使学生分享到学习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总之只要能很好的为教学服务就能产生好情境,使学生想问并积极思维。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两点:一是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材料入手,同时联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二是尽可能地创设条件,使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情境。三是要不断变换教学方式,使思想品德课教学生动活泼、新颖有趣且富有实效,切忌一种方法、一个模式用到底。要不断变换教学方式。

二、消除障碍,增强信心,学生敢问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同学怕同学,甚至老师笑话自己提的问题幼稚,没水平;怕有的同学说自己爱出风头。在思想品德课中,存在有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写学生记的乏味单调的教学形式。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破除这种“习惯”和“成效”,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特别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中“少一些不准,多一些允许”,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敢说、敢问、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才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利于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通常在新课结束后,要尽可能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质疑,从而来激励学生再次深入思考,提出自己还想知道的问题。

例如:学生学完新内容九年级(全一册)第四课的第四课“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后,笔者让学生阅读【背景材料】:“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点火,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飞船升空。神舟七号三名航天员分别是景海鹏、刘伯明和指令长翟志刚;9月27日16时39分33秒,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开始出舱,这是历史性的一刻。16点59分,翟志刚成功返回轨道舱,这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成功完成;9月28日17时37分,中国 “神舟”七号飞船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随后,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安全出舱,中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学生在阅读上述背景材料的前提下,小组讨论、同学交流,合作解决,以“我提问你回答”的形式来巩固本节课的新知识。最后综合,学生先后提出了“‘神舟七号’成功发射的原因有哪些?发射成功说明了什么?发射成功有什么重要意义?“神舟七号”成功发射,对我们青少年有什么启示?”等问题。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很积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 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科技工作者发扬了开拓创新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我国的经济实力强,综合国力提高;航天工作者发扬了特有的航天精神等”。可见,学生回答“神舟七号”成功发射的原因也很到位。这样的课堂教学形成一种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学生心情舒畅了,自信心增强了,求知欲旺盛了,敢想敢问了,思维活跃流畅了,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

三、教给方法,培养兴趣,学生乐问

“授之以渔”历来是有识之士对教学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要让学生“乐问”,因为一个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往往是一个有主见的学生;一个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往往是一个思维活跃的学生;一个乐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他已迈出了走向成功的一步。所以说引导学生乐问,是教育成功的标志。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做到让学生“乐问”,教师应教会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方法。

首先,要熟读课本,理解课文,把握观点,掌握知识,这是理论武器。

其次,要看新闻联播、报刊杂志,关心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观察身边发生的事情。然后把课本上讲的与社会现实、自己的认识相对照,看二者是否一致,为什么不一致,由此发现问题。再多角度思考,进行联想,从某一事实入手,由此及彼,由现象入门。当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后,并不表明学生就不要思考了,教师应该正确去引导和启发,让学生解决问题。运用点拨的办法,启发学生正确分析,从整体上把握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适时补充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生动例子和材料,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分析、解答问题。例如:在课堂上有学生质疑一个比较尖刻的问题,“社会主义制度既然那么好,为什么跟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比,我们还比较穷呢?”针对学生的困惑,老师就不回避我们国家经济上的落后和还比较贫穷的实际,查阅大量资料,既进行纵向比较,又进行横向增长率的比较,让学生看到建国四十多年来我国年平均递增率远远高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事实,并引导学生认识到,目前我国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国家还不够发达富裕,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这样,学生对“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还不发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基本观点就能较好地接受,较好地全面地理解了。

再次,在教学时可以开展分组讨论、提问,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由全班同学仔细听并作回答。最后比一比,哪组同学提的问题质量最好,哪组同学回答的最好。因为学生的提问是面向全班同学,强烈的好胜心和不甘落后的心理激发其他同学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解答问题。教师当堂评选“最佳提问人”、“最佳问题”等,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好思乐问的“问题意识”。

最后,在教学中,教师面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无论问题的价值高低,都要加以鼓励表扬,让学生逐步形成乐于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习惯,让他们逐渐体验到“提问”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四、闪光火花,适时评价,学生善问

在课堂教学中,评价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使学生更明智、更理性地进行学习。为此,教师要注重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思维、发问的潜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思、好学、善问。例如:在讲完九年级(全一册)中第四课第二节中“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内容后,有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是不是我国今后的人口数量越少越好呢?”。当时,笔者就毫不吝啬地表扬肯定这位学生,问出这个问题很有深意,是一个典型的探讨性的问题,夸奖这位同学勤于多思,善于探究提问,值得大家学习。接着,让学生讨论交流回答,学生的探究回答积极性很高,学生的各种答案理由大多是不那么全面,有一学生引用课本中的一句话回答说“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的顺利实现”,这一答案不错。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善于去探究问题的精神难得可贵。

学生都喜欢听夸奖的话,他们天真的特性,对自己的每一点成功和进步,都期待着老师的肯定和赞扬,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表现适时作出评价,充分满足学生受表扬的心理需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励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去发问,积极去回答问题。

然而,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出现有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者回答的问题存在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知识缺漏,甚至是错误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注意不宜过分的模糊评价,以免导致学生的知识缺陷和是非不分。一句由衷的赞誉,或是夸奖,可能使他们终生受益,但教师的评价如果很随意,不明确,学生听了之后就犹如喝凉开水 ,索然无味,久而久之学生对老师过多的廉价表扬会默然处置,学习的积极性则适得其反了。

充分挖掘学生学习智慧火花,适时给予总结评价,使学生乐学善问,做到表扬要讲究“度”;表扬要真实,要发自老师的内心、真诚;表扬要因人而异;表扬要讲究方式。也就是说学生需要老师带有真情的、恰倒好处的、中肯的表扬。这种表扬才显得珍贵,才能深深打动学生的心灵,才能成为学生内在的、不竭的学习动力。

可见,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让学生想问是培养问题意识的起点;让学生敢问是促使问题意识形成的核心;使学生乐问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关键;使学生善问是培养问题意识的根本。让学生从想问、敢问、乐问到善问,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写思想品德课堂我讲你听,我写你记,枯燥无味死气沉沉这一现状。

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为本”,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要处理好“放”与“收”、“提问”与“释疑”的关系,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实现由“要我问”到“我要问”的转化,有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发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任何时候都应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冯军.初中教学典型课示例-思想品德[M]. 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2]刘旭光.好教师必备的五项新技能[M].陕西师范大学报出版社,2008.

篇5: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收获与心得

一、中职生问题意识缺失的成因

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中职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提问题的很少。究其原因一是长期厌学。由于他们以往在校多是中等以下学生,不太受教师关注,以致长期对学习缺乏兴趣,不主动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二是自信心不足。由于自身并不优秀,对产生的疑惑不敢公开提出,担心被同学、老师笑话,所以干脆不问;三是填鸭式的教学导致了学生对知识权威的敬畏,学生问题意识淡化,批判精神缺失。养成了思维的惰性,习惯于被动地接受书本和老师传授的知识,不敢向老师、书本提出疑问。

二、问题意识的缺失对中职生的影响

1、能否具有创新能力

时代特征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而思维的起点、创造发明的先导是问题。具有问题意识是一个人有创新的前提和基础。美国教育家肯尼恩·H·胡佛指出,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当中职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时,已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会服务。但如果要想自己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超越自我,取得成功,就需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这就需要在政治思想课教学中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为学生以后走向成功打下必要的基础。

2、能否具有终身学习能力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旧知识不断更新。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每个人只有不断学习,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他们在走向社会后,需要继续学习,提高自己。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思维的培养和挖掘,采用各种有效的问题教学法去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形成稳定而又科学的认知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习惯,以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这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能否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

学生问题意识需要在有一个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中培养才能形成。而良好的氛围能消除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披露灵性、展现个性。他们由此能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他们的个性品质会得到锻炼,主体性逐步形成、发展。问题意识的培养中,能使每个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一切自己感到怀疑的对象,形成个体的差异性,增强对新知识的敏感性和善于转化知识的能力,形成不畏权威,开拓创新的良好个性品质。而这些良好个性和品质的形成对毕业后就走上工作岗位的中职生来说尤为重要。

三、培养与激发中职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克服心理障碍,使学生“敢问”

教学中学生不提问并不等于学生真的没问题,心理障碍使得他们“不敢问”。这种心理障碍源自于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典型的“去问题教育”——“学生没有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整个学习过程主要表现为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了帮助学生消除这一心理障碍,教师在课教学中要做些什么呢?

首先,老师本身要增强民主教学意识,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和交流,营造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容忍和鼓励学生的怀疑和挑战,正视学生对教师指正的错误与不足。以一种开放、开明的心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一些不成熟或不合情理的意见,也要宽容对待。

由于中职生基础和能力有限,他们有时提的问题很浮浅,有时提现的问题不着边际,甚至有的问题是错误的,离题的,但教师同样要重视,我们要蹲下来看学生,要使学生在问题意识的显现与发展获得环境肯定和支持。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其次,要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让学生摆脱“知识权威”观念的束缚。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教材并非完美无缺,有时也存在一些缺乏科学性和逻辑性的疑点,学生可以对教材提出疑问;教师是常人而并非“圣人”,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错误,学生可以对教师质疑;所谓的“标准答案”,实质是“参考答案”仅供参考,它很可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更不是唯一的。学生可通过自己的思考产生多种观点。尤其是有创意的观点。中职政治课教学有充分发挥创新精神的天地,因为她早已摆脱了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问题意识,使学生“想问”

长期的“去问题”教育导致学生问题意识的淡化和批判精神的缺失。中职生的思维惰性表现更为突出。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设法激发学生的问题欲望,使学生想问、乐问。教师可通过合理的问题情境的设置,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水平。教学实践中一般有情景式问题情境、竞争合作式问题情境、活动式问题情境等多种情境设置。比如,我在给学生上就业指导课时,组织了一次模拟面试活动,让学生分别代表招聘单位和应聘人员开展活动。学生兴趣很高,事先通过翻阅报刊、上网查找等方式,准备了在面试时要交流的问题。在模拟过程中,学生有模有样地将自己准备的问题与对方进行交谈。有些同学还能根据实际情况作临场发挥提出新问题。虽然有的学生在面试时提的问题质量不是很高,或者回答得不是很好,但通过这一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

3、引导学生生成问题,使学生“会问”

有经验的教师都有这样一种体会,许多学生对如何提出问题往往感到困难。中职生的问题意

识更加淡薄,很多学生不知问题从何而来,几乎没有问题可问。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既要学会“于疑处生疑”,也要学会“在无疑处生疑”,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视角考察问,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首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议一议”“想一想”和教材中的练习题,让学生分析、讨论这些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模仿这些问题提出类似的问题。虽然是模仿,但它往往是创新的开始。其次,引导学生对已有的问题从多个角度、不同层次去分析,作进一步思考、质疑,延伸、演绎新的问题。再者,引导学生结合某个教学内容,带着问题收集、查阅、调查、咨询、整理背景资料,从这一过程中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探索、思考的境地,不时地发现、挖掘问题。最后,以学生所学科学理论与所发现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为切入口,触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一般来说,学生遇到了这些矛盾和冲突,思想上就产生了许多困惑和疑虑,自然会提出一些问题。

4、采用问题教学法强化问题意识,使学生“常问”

问题教学法是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启发学生善于和敢于发问,既围绕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结合学生思想认识上模糊的甚至错误的观点进行教学,通过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目的。

我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较多地采用问题教学法。经常使用“还有呢?”“想想看?”“你的看法呢?”“你有什么疑问?”等启示语引导学生思考。在课堂中尽量缩短教师讲解的时间,多给学生独立的“思考空间”,帮助并鼓励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政治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思维的速度,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放慢讲课的速度,尽可能让学生拥有更多自主掌握的时间来质疑、探讨。要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始终处于问题情境中,学习各环节始终围绕问题开展。让学生学会批判、学会思考、培养学生发现和研究问题的习惯。

当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了心理的安全与自由和对知识的向往,问题意识就能得到加强。他们就学会了自己提问并自己回答问题,外部控制就转化成了自我行为。

四、结语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是现代教育改革中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课题,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要不断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这样也有利于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早日走出低效的困境。

参考文献:

[1]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濮存德,时敦友.运用问题教学,培养“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西安),2006.3.13-15

篇6: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收获与心得

摘要: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存在的不足。在了解了问题意识的培养现状后,又详细探讨了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以便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旨在为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5-0015

历史是一门人文社科类学科,对学生的学习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要求比较高。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现状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教学水平呈现出稳步提升的趋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了较大幅度的增强。但是从实际的教学开展情况来看,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仍旧体现出了诸多的不足,如重视程度的不足、配合上的不足等,这些不足之处的存在,使得学生问题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受到了极大影响。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不足

1.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传统教学观念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影响根深蒂固,少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短时间内还是难以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过于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问题意识的培养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进一提升。

2.学生主动性较缺乏

很多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有类似的经历:在提问的时候,几乎没有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学生也极少会主动提出问题,尽管有也局限于为数不多的几位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学生方面的积极性不足,导致问题意识培养受到一定影响。

二、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1.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大量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初中生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在浓厚、有趣味性的教学环境中,往往能够表现得更加积极。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当积极地营造浓厚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同时,在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更多的是对教师感到敬畏,而以往那种担心受怕之感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化,师生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学生也更加大胆地提出问题。情境创设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氛围营造手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使用。在讲解《地域差异》这一课的时候,学生都知道我国不同的地区在气候、环境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至于是怎样的差异仅从教材中的文字或者图片描述并不是非常感兴趣,教师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短视频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短视频的观看过程中,更加直观、立体地认识并了解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地域差异,去认识黑河―腾冲东西两面的风土人情,并从中引发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疑惑和不解,为学生提问的“种子”奠定良好的基础。

2.突出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洗礼,在面对学习时缺乏主动的习惯,而这绝大部分是由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落后造成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以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标准,将学生视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敢问的同时会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要将权利交到学生手中,二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提问。建立在情境创设的基础上,学生有了提问的环境基础,教师如果稍加以引导,将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学生会真正将心中的不解和疑惑以提问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在进行《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这一单元的学习时,学生对近代中国系列的战败都感到不解:既然中国那么多的人口,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等人口那么少,怎么还会打不过呢?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近代”拉回到“当代”,让学生去思考以下现实生活中的事情:比如,我们学校毕业班人数这么少,为什么升学率要比其他学校高?为什么香港、澳门这么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这么高?这一系列的与现实生活结合非常紧密的问题,让学生恍然大悟,紧接着引导学生将问题的解决思绪朝“工业文明”方向发展,学生会对问题有清醒的认识。

3.不断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

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的选择也会对学生的问题意识产生很深的影响。在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对问题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提问,设计心中自己的题目。比如,在学习《内战的爆发》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从教材中挖掘出更多新?f的问题,并向其他小组展开提问。这样的提问形式,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各小组纷纷发动全员力量,向其他小组展开“攻势”,提出了一些更具创新性的问题,如“国民党和共产党互换结果会怎样?”“从国民党的角度看战况,要想挽回败势应当如何做?”这些问题都是教材中涉及不到的,而常规思维又难以想象到,学生问题意识增强的同时,问题的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增加,对学生的快速成长更加有利。

三、结语

历史与社会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今后发展影响深远。在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促进学生知识学习的有效方式。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应当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篇7: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东莞市东城花园小学梁绍权

在课堂上,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还是沉默寡言,既不主动提问题,又不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要想让学生能开“金口”,就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创设环境,让学生敢问。

首先应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敢于大胆思考,敢想、敢说、敢问。对不敢大胆提问的学生,不论他问的问题质量如何都要给予鼓励;对提错问题的学生,不能批评,要启发他用另一种方法去想,让同学树立自信心。如:我上《威尼斯的小艇》的第一课时时,我板书课题并让学生读后,就引导学生提问题:“同学们预习了课文,又读了课题你有哪些问题要提呢?”这时,我有意识地提问了一个不敢举手发言的差生回答,这个差生回答:“什么是威尼斯的小艇?”这个问题虽然提得不太理想,但我仍在班上表扬了这个同学,说他比以前有进步了。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再不用老师点名回答,而是主动举手提问题。因此,只要解决了学生的精神束缚和心理负担,他们在上课时就自然会积极举手,发言踊跃。

二、创设情境,使学生爱问。

要使学生爱问,就要努力挖掘教材的发现因素,创设一种促进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如:我在教《草原》一文的第一自然段时,我出示了一个句子“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呢?学生思考后,纷纷质疑:1、课文里哪些句子讲了“一碧千里”的意思?哪些句子讲了“并不茫茫”的意思?2、面对这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草原景色,你想说些什么?3、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4、作者在描写草原景色时采用了什么修辞方式?

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为切入口,创设问题情境,打开学生思路,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使学生产生发现问题的浓厚兴趣。这样,学生就能主动提出问题了。

经过前一阶段的训练,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敢问,爱问,但现在又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有个别同学在提问题时,不用思索地乱问,为提问而提问,造成问的质量不高,不能紧扣课文的内容来问。因此,要进一步训练学生善问,而且“问”要有所创新。

(一)、从爱问到善问,适时点拨。

1、做好问的示范。

学生在学校,什么都想模仿老师,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老师倾向于问能提高思考能力的问题,学生同样会以老师为榜样。因此,老师要想提高学生问的.质量,不仅要告诉学生问“问题”的方法,也要做问“问题”的示范,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问“问题”。如我在教《鲸》一文的第四段时,我先提了两个问题做示范:1、为什么说鲸是哺乳动物而不是鱼?2、假如你是一位渔民,你怎样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接着,我就让学生模仿我的问题,紧扣课文内容,深入思考,力求使学生能提一些带有思考性的问题。有一个学生接着就提出:“鲸睡觉时为什么要几头聚在一起,而且要头朝里,尾朝外,这与什么有关?”学生提的这个问题富有思考性,假如长期这样训练下去,在老师的熏陶下,学生所提的问题自然不会表面化,肤浅化。

2、要抓住“问”的时机。

问的时机很多,有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有

篇8:大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与培养

创新,从字面上来说,是要创造出新的东西,而要创造,首先要发现已有事物的缺陷或弊端,才能进一步地改造进而创新,即要先发现问题才有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而发现问题就需要随时随地都有问题意识。所以说,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是发现问题的前提,即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有学者认为:“问题意识包括三层涵义:一种问题性的思维品质,体现了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也反映了个体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二是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难以用已有认知结构解决问题时,由此所产生的一种困惑、探索的状态;三是元认知对认知活动的监控、调整、评估能力,表现出个体的反思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1)

1 当前大学生问题意识下降

现在的大学课堂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人满为患的公共课,老师在讲台上不痛不痒地复述着教学内容,学生们在嘈杂中做着自己的事。另一种是选修课或专业课,相较起规模庞大的公共课课堂,这类课堂或多或少可以称作传统的师徒式教学模式。两种类型的课堂,共同的特点是老师都在表演着“重复的故事”来充当课堂唯一的表演者,学生好似观众当下课铃声响起后满场尽散。不难想象,大学类似观众与表演者的课堂现状,哪里有提问的氛围,问题意识没有产生的来源,就不可能发现问题,又何来创新?想想我们的小学课堂,小学生们手舞足蹈、积极发言、踊跃提问,活泼的课堂气氛给他们创造展示自己的舞台。到中学阶段,课堂上已经鲜少有同学举手回答问题了,而在课堂上提问有时甚至会被视为挑衅老师。升学的压力决定了以知识为中心和以考试分数高低的衡量标准,使学生完全成为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讲授与灌输的教学方法不容许有任何的质疑。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为什么当我们的身心发展越来越成熟,学历越来越高,学习环境越来越自由,知识越来越丰富,我们学生的问题意识却在逐渐下降直至停滞?

2 我国大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原因

造成大学生问题意识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探寻原因。一是我国教育的社会环境。中国传统教育和文化向来强调尊师重道,从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开始,教师便是高高在上的权威,不容触犯。在进小学开始我们就被父母嘱咐,在学校中一定要听老师的话,不能和老师作对,偶尔还会遭到不听老师话就不能按时回家吃饭的恐吓。我们在家长日复一日的叮嘱中与学校应试教育的二重奏作用下大大增强了模仿能力,而牺牲的却是我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带着传统教育的印记我们进入了大学,逝去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一去不复返,在新的起点上我们依旧被应试思维所束缚。二是我国当前的学校环境使然。对于中小学来说,因为升学的压力决定了我国中小学实行应试教育的现实,长期对标准答案或标准解题模式的追求使学生已经丧失了探寻问题的兴趣,因为只有问题没有答案是不会考出好成绩的。而大学由于扩招政策使人数大增,一个辅导员要管几百个学生,一个教师要上几门课的情况都是屡见不鲜,在教学和管理上都造成了高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形成了辅导员没事不会找学生,教师下课就走人的风气。就算有学生发问,多数出现在考试前的复习阶段,但此时的"问题"却并非那种能够引发思考或启动创新思维之问。另一方面,当前高校以学术论文发表数量和规模为主的学术评价机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带来的急功近利之风,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引导和培养。可以说,追求利益最大化和高效率的原则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三是中国家庭教育从小就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对于孩子,中国父母有一些固有的观点,比如:“既然养育了你,那么就必须听从父母的安排”、“大人讲话,小孩不准插嘴”等,如果孩子质疑父母的说法,就会被冠上“不听话”、“翅膀硬了”等说辞,有偏激的家长甚至会一顿打骂,当孩子下一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也就再也不会有问题了,循规蹈矩是被称赞的美德。

3 结论与建议

不难看出,当前大学生问题意识的极度缺乏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且这种问题意识的下降是与学历逐步升高之间存在一定相关。当学生已经习惯接受,当学生头脑中没有形成对未知事物或已存在的事实做出探究的心理习惯,又何谈“发现”。要改善当前学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的现状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从宏观方面来讲是要对我国的现有教育体制进行变革,改变中小学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和大学以学术论文数量为标准的教育评价机制,给学生问题意识的萌发创造出宽松和谐的环境。微观方面,首先教师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力求做到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并重。一堂课的成功不是老师讲完后学生没有问题,而是使学生脑中激起思想的火花,发现问题,进而想探求问题。二是老师要教会学生提问和思考,营造良好的提问氛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不仅包括作为批判性思维主体的思维能力,还包括批判性思维主体的人格特质。质疑是科学发现的前奏,反思是把握事物本质的思维工具,它们构成批判思维的核心。”(2)要知道,知识多的人不一定会问,不一定善问。教师应用一种“移情性理解”来接纳学生对某一问题的不理解甚至畏惧,组织包括师生之间互问和学生之间互问的多样提问形式,前者着重培养学生解决新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后者力求做到鼓励“不懂就问”,充分激发他们敢问的欲望,调动起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移情性理解学生要求教师对学生不受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等偏见所左右,不以个人思维定势和主观想法去理解对待他们能够对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作客观分析,设身处地理解、体察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内心感受。”(3)

创新的前提一定是要先发现问题,否则就没有创新的可能。当然,要想真正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各方持续不断的努力和支持,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道路还任重而道远。

摘要:当前如何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热点的话题,而是否拥有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本文对我国大学生问题意识缺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问题意识,缺失,原因,建议

参考文献

①俞国良,侯瑞鹤.问题意识、人格特征与教育创新中的创造力培养[J].复旦教育论坛,2003(1):12.

②袁广林.大学何以培养创新人才:批判性思维的视角[J].高校教育管理,2012(9):51.

篇9: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收获与心得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意识问题与对策

《数学课程标准》在“数学课程总体目标”中指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同时指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做到上述目标的有机结合,充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离不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新课程标准对上述四个方面目标的达成,积极倡导经验的积累与参与。其内涵就是以丰富学生数学知识的现实为背景,使学生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发现并提出问题,自觉地建立问题意识,进行数学思考,最终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会提问、爱提问。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知识时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产生的一种求知、探索的心态,这种心态促使学生迫切想知道问题的答案,从而提出问题,期望问题得到解答。问题意识能够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提问,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培养小学数学问题意识遇到的问题

1.教师不重视提问。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加注重问题的解决。对于数学课来说,数学老师往往注重公式的推理验证,却忽略对公式本身的推理,即公式是怎么得出的。华罗庚曾经说过:“重要的是提出公式,而不是证明公式。”教师在不断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加强学生对公式的训练,却忘了提出问题对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性。这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学生不敢问。在课堂上,学生不敢发问一是由于惧怕老师,二是怕自己丢脸。学生担心自己的提问会影响老师讲课的进度,打断老师的思路,引起老师的不满。这也与老师不重视学生提问有关。学生还担心自己的问题过于简单,在大家面前提出会引起同学嘲笑,因此往往有疑问也不提出,导致不能熟练掌握所学内容。

3.学生不想问。数学课是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教师的讲授是数学课的主要授课方式,因此容易形成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容易走神,跟不上教师的思路等。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下,学生的积极性受到很大抑制,往往懒得发问,失却了学习的自主能动性,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教师要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努力。教师只有认识到问题意识的培养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帮助学生培养问题意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听课状态,及时发现学生的变化,看到学生对某一问题不是很理解时,要鼓励学生发问,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教师重视问题意识也会让学生感受到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促进作用。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让教师了解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的喜爱程度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接受程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意见适当地修改自己的教学模式来提高课堂效率。良好的师生关系也能够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前提下,让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自在地交流,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教师在平时应该多关心学生,多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在课下应该多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喜好,和学生做朋友,这些细节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合理评价学生的问题。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自信心有重要影响。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如果对学生的提问不屑一顾,或者批评学生因为没有好好听课才导致问题的产生,这样消极的评价会打击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数学基础的差异性,因人而异地确定学生提出问题的难度是否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数学基础好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许有创造性,基础差的学生提出的问题难免会简单一些,教师应该都予以以鼓励,让学生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也能起到鼓励的作用。

4.创造良好的提问环境。和谐的课堂气氛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知识,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应该创造良好的提问环境,让每个学生都敢于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达对学生提问鼓励,并及时做好评价,让学生不再因为惧怕教师而不提问。教师还可以成立问题小组。每个小组都有提出问题的权利,小组内部先进行讨论,通过互相帮助解决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向教师提出。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取长补短,克服因为怕被嘲笑而惧怕提问的心理。

5.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爱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对很多事情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保护和尊重孩子们的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定一些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提问。

篇10:浅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堂好课,课堂中学生的问题意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问题是启发思考的源泉,问题是组织教学的纽带与归宿,问题意识是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石。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教师自己必须有问题意识。现实中,不少教师自己就缺乏问题意识,不能或不善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教学活动中,他们人书一体,成了教材的化身,成了教学参考资料的代言人。教师没有了质疑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成了奢谈。所以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师须先行一步,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质疑能力,做一个“有问题”的人,有思想的人。

例如在讲到《论语》六则课文时,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了整体的感知后,我启发道:孔子作为古代伟大的教育家,首创了一整套教育理论,并身体力行,取得了硕果,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本文属于教育类专篇。它通过别开生面的“师生恳谈会”反映了当时私人学园的风貌,可以当作孔门弟子各言其志,孔老夫子精要点评的一段轶事。请你结合本篇课文谈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问题提出后,有些学生低头沉思,有些学生从文中寻找答案。几分钟之后,班内个别学生举手回答。同学甲:“孔子向他的弟子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并希望他们发扬光大。”同学乙:“孔子教育弟子时不直说,而是通过表情来传达。”同学丙:“孔子喜欢比较谦虚的学生”。学生的回答与问题相差甚远。当他们的回答没有得到老师的肯定后,教室里一片沉寂。针对眼前出现的沉闷现象,我很快将这一问题作了调整后问道:“你和老师、同学在一起聊过理想、志向的话题吗?问题一出,学生马上抬起头,一脸的兴奋,纷纷回答说:“有”。我接着问:“你们认为这类话题应在什么样的氛围中进行最好呢?为什么?”学生沉思片刻后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同学甲:“我认为应像朋友聊天一样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毫无顾忌。”同学乙:“如果老师就象我们的知心姐姐一样和我们交流,给我们以指导,那样我们说话就会没有压力,很轻松。”同学丙立刻站起来反对:“不行,如果是毫无压力,无所顾忌的随口说说而已,那么你的理想和志向就不可能实现。因为你在心理上不重视它。”话音刚落,同学丁又站起来说:“错了,压力太大,心理负担太重,理想同样可能实现不了。”课堂上形成了激烈的争论,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语言表达也很流利。这时,我又不失时机的问道:“那么有谁能谈谈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什么?”学生踊跃发言,同学甲:“孔子对他的弟子们所谈的志向表示了三种不同的态度,并根据他对弟子的了解一一作出了评价。可见他能够因材施教。”同学乙:“孔子与他的弟子坐在一起相互交流各自的志向,互相学习。”同学丙:“孔子用温和谦虚的话打消了学生的顾虑,说明师生之间平等、和谐。”同学丁:“孔子刚开始没有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很尊重他们。”听了学生的回答,我总结说:“同学们的回答十分精彩,说明大家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也很透彻。非常好,我们就要有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问题解决了,老师和学生都感到很轻松,很愉悦。

一个问题的设置不同,竟然使一堂课产生了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可见,课堂中问题的设置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由易到难。老师恰当的启发和引导,会打开学生智慧的大门,而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样可以在老师精心设计的形式中激发出来。

其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纠正对学生问题意识理解的偏差。在部分教师的观念中,认为课堂上多提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启发式教学。其结果是课堂发问的泛化,不少问题根本不需要思考,有的甚至“照本宣科”就能应答自如。看起来课堂上热热闹闹,而学生的思维效率极低,这实质上仍然是填鸭式,满堂灌,毫无意义。只有科学地创设问题情景,适时、适量、适度地处理好问题材料,使学生进入适宜的学习状态,才能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同时还要注意,不是单纯依靠教师去问学生,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设计问题的能力和态度。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提问题呢?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学生不愿意提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因此,要让学生敢问爱问,必须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的问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

第一、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习者。教师要在鼓励学生有问题意识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其发问水平。此外,教师还应当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励学生关注教材,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自己共同探讨。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看,认真地听,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第二、要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要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和氛围,增进教学民主,清除学生的紧张感、压抑感、焦虑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培育起探索求知的信念和意志的品质,释放出自己的潜能。

问题促使学生思考,思考带给学生幸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培养学生进取的人生态度,就是教给学生创造美好未来的本领。学生如果能够积极地、科学地、创新地提出问题,那就表明学生已经在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世界,他就成为了学习、创新、发展的人。

上一篇:(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设计下一篇:做人做事的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