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集团客户部2015工作总结完整版

2024-05-14

联通集团客户部2015工作总结完整版(通用2篇)

篇1:联通集团客户部2015工作总结完整版

2015年工作总结

随着时光的流逝,2015年即将过去,回顾这一年里的工作,我在各位领导及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公司领导提出的要求和下达的任务,积极完成本职工作。通过一年的学习和工作,使我在工作模式上有了新的突破,能力和经验得到进一步提升,我作为集客拓展中心的一员,紧密围绕在领导的指导下,结合实际,现将一年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作以汇报。

一、指标完成情况

1.个人在全年业务发展中(截止2015年11月)新发展业务出账收入:2.26万元;2.个人在全年业务发展中(截止2015年11月)个人积分完成4259.2分。

二、工作情况

回顾2015年的工作,在集团业务方面,我学会了怎样去维系集团单位;在综合业务方面,我努力学习怎么去营销,通过自己的奋斗在营销方面了有一定的提升;工作中,不光自己努力工作,同时也很好的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退,了解各自内心的想法,使我对日常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能够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在今年终端大战中,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和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创造了一股强烈的势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终端大战的成功激励了我们的士气,让我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让我们更加的有动力去完成自己的目标。

三、存在的问题

1.自身能力不足,应对集团单位客户较少,没有充足利用资源,对业务知识不熟练;

2.集团单位资料收集不全,对集团单位走访覆盖率低;

3.走访集团单位不到位,未能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造成客户流失; 4.对校园市场和乡镇市场拓展能力较弱,未能达到良性循环。

四、整改措施

1.加强自身的学习,提升学习质量。对自己不懂的业务进行专攻,及时和领导沟通,与同事进行交流,相互交叉,加强自身业务拓展能力,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顺利开展业务,从而快速提升自己。

2.完善集团单位资料,加大集团单位走访量,及时的掌握集团单位信息。

3.增强维系集团单位,根据对集团单位的划分,强化重点大客户走访和集团维系工作,加强与高质量集团单位的关系,去除低质量集团单位,加快拓展集团单位的步伐。

4.加大业务拓展范围,深入乡镇及工业园区进行业务拓展,加强校园市场的攻坚。

五、明年的工作重点及思路

1.明年的工作重点是继续做好政府及企业大单拓展工作,加强公司内部沟通,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利用一切人脉关系做好大单突破,争取尽快签单。

2.走访集团中,以行业应用为突破口,增加捆绑业务的发展,快速增加移动业务与专线业务的全覆盖,让更多的客户了解我们的信息化给他们带来的便利。

3.每月做好集团单位常态化拓展工作,加大集团网保存和维系服务。

2015年即将与我们挥手告别,在这一年的辛苦努力中我们笑过因为我们成功了,我们哭过因为我们失败了,不管成功失败,欢笑哭泣我们都走过来了,未来的路很漫长,但我们要相信只要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相信我们乌什分公司一定能实现超常发展,突破自我,赢得最后胜利,因为我们在一起!

篇2:联通集团客户部2015工作总结完整版

“中国联通的‘沃云’产品是我们发掘行业市场、搭载客户应用的重要载体, 我们将在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公共平台、应用产品、产业生态、运营管理体系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 不断探索云计算的商业模式创新, 实现各方共赢发展。”

政企业务已经是电信运营商“三分天下有其一”战略中的关键组成, 中国联通更是依托品牌、技术、人才和资源优势, 围绕八大行业 (政府、金融、汽车、交通物流、教育、能源、传媒和卫生医疗) 与十大热点应用 (电子政务、教育信息化、远程保健与电子病历、汽车信息化、司法校正、智慧城管、工地及国土资源监控、社区金融及展业应用、可穿戴装备及智能表具、移动传媒) , 深耕该市场。

与此同时, 伴随4G时代的到来, 以及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2014年中国联通围绕“移动宽带领先与一体化创新”战略, 重点布局“智慧城市、热点领域、中小企业”三大板块。

中国联通集团客户部总经理田文科向《通信世界》透露, 截至2014年6月, 中国联通重点行业应用已有4900万用户, 其中包括移动办公超1500万用户、政府执法应用超260万用户、汽车信息化超490万用户、无线监测与监控超710万用户, 股票机/专用卡用户超440万以及省分特色行业应用用户, 具体用户分布及产品组成见图1和图2。

如今国内电信市场上, 受营销费用削减、民资入局等影响,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面对压力, 田文科认为“运营商必须从技术主导向客户主导转型, 加强业务创新, 推进固网与移动网络融合, 提供以信息应用为核心的更广泛、更全面的综合数字服务。”

2014年智慧城市实现规模拓展

《通信世界》:2014年中国联通在行业信息化方面, 重点布局智慧城市、热点领域、中小企业三个板块。其中在智慧城市领域, 联通的主要切入点是什么, 如何落地这些项目?

田文科:在智慧城市领域, 中国联通依托智慧城市云平台, 完善创新应用开发和运营支撑机制, 打造地方政府智慧城市孵化基地。

面向政府、金融、汽车、交通物流、教育、能源、传媒、卫生医疗八大行业, 进行集团客户云计算领域和物联网领域的技术布局。通过组建集团客户专业拓展团队和解决方案专家团队, 依托哑铃型行业应用支撑体系, 在教育信息化、汽车信息化、工地及国土资源监控、可穿戴设备及智能表具、移动传媒等十大热点应用领域市场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中国联通已发展重点行业应用用户超过4900万户, 教育信息化已签约班级数量超过20万个。

在智慧城市与行业应用市场拓展过程的下一步计划中, 中国联通将聚焦于移动政务、城市安全、智能交通、智慧城管、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等热点行业应用领域, 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通信世界》:在智慧城市落地过程中, 联通如何与产业携手合作, 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发展重点是什么?

田文科:中国联通目前已经与27个省、近200个城市 (含城区) 的地方政府签署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协议。在进一步推动与各级政府签署智慧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同时, 中国联通还注重已签约战略合作协议的相关产品落地工作。

根据市场需求和各地政府引导, 集团客户事业部已规划并推广了“班班通”、“互动宝宝”、“智慧城管”、“融信通”、“企业蓝信”、“融资性呼叫中心”、“平台管理型定位产品”、“企业数据800”、“移动传媒”和“企业Wi-Fi”等十大特色应用产品。

花开十大领域

《通信世界》:在电子政务、教育信息化、汽车信息化、可穿戴装备、移动传媒等十大热点领域, 不同行业有不同特性。区别于公众市场标准化方案, 联通是怎样实现各个行业的“智慧”的?

田文科:中国联通在电子政务方面, 提出了移动电子政务解决方案:依托中央级传输骨干网网络服务中心, 拓展基于敏感信息的移动电子政务服务, 做到端到端业务传输安全、可管、可控。

为响应教育部号召, 中国联通基于“三通两平台”体系, 提出了中国联通“班班通”教育信息化解决之道, 从班级信息化入手, 进而拓展到学校信息化以及教师、学生、家长信息化;同时, 中国联通推广了面向幼儿教育的“互动宝宝”产品, 利用信息化手段, 采取视频、图片、文字实时沟通, 将幼儿园、教师、家长结合得更紧密, 让祖国的花蕾健康成长。

中国联通率先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同推动“智慧城管”发展, 目前在150多个城市开展了“智慧城管”服务, 面向政府的建立了“购买服务”模式, 面向市民建立了“全民城管”模式。

在智慧医疗信息化进程中, 中国联通选择与行业合作伙伴共同建立远程医疗信息平台, 利用移动互联网结合数字化诊疗箱, 为广大患者提供及时、便利、准确的医疗信息化服务;

中国联通在国土视频监控和工地视频监控项目中, 从标准规范入手, 配合政府主管部门编制相关技术标准。其中“智慧工地”相关标准提出了从视频监控、工地特种设备监控、工地颗粒物和噪声监控等系列相关标准;

另外, 联通也在网络发票、司法校正等领域取得了较大突破。

合作共赢做大企业市场

《通信世界》:大集团客户希望通过信息化建设优化流程、提升业务增长, 而业界有观点认为, 运营商的传统优势还是在于通信能力, 在提供IT解决方案上存在一些局限, 您如何看待?

田文科:其实中国联通作为运营商, 依托品牌、技术、人才和资源优势, 在IT方面是有深厚积累的。中国联通紧密围绕八大行业和十大应用, 打造解决方案能力、系统集成能力、软件开发能力、平台运营能力和专业化能力, 在优势行业具备了提供融合通信能力和IT能力的整体解决方案实力, 做出了一系列标杆工程, 帮助集团客户提升核心竞争力, 可见是非常专业的。

《通信世界》:原公众市场上的服务提供商或集成商等合作伙伴, 在大企业市场上可能与运营商存在一定的业务交叉, 您如何看待这样的竞合关系?

田文科:中国联通与国内外多家知名厂商在企业IT战略规划、构架设计、行业应用研发和项目实施等方面开展了广泛而成功的合作。我们的心态是开放的, 竞合关系在产业链里是有价值创造力的, 我们会与合作方发挥各自的差异化优势, 共同发掘市场潜力, 做大蛋糕, 实现共赢。

五大战略攻破中小企业客户

《通信世界》:在您看来, 目前中小企业市场的主要需求点在哪里?

田文科:据工商总局最新公布的2014年上半年数据显示, 今年上半年, 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593.95万户 (其中97%是中小企业) , 比上年同期增加85.03万户, 增长16.71%, 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8.41个百分点。

中小企业在基础通信需求 (如:互联网接入、移动通信等) 以外, 信息化需求呈现新的增长, 特别是在市场营销、客户关系管理、云存储等方面需求突显;从细分市场来看, 餐饮、批发市场、酒店等连锁行业信息化需求较为旺盛。

《通信世界》:中国联通在中小企业市场上的思路与策略是什么?

田文科:中国联通将紧紧围绕中小企业客户规模发展, 与拓展中小企业客户信息化发展生态圈两项任务, 实施五大策略。

一是以宽带商务平台为抓手, 拓展中小企业信息化生态圈。今年预计招募50家合作方。

二是重点拓展工业园区市场, 聚焦重点区域的高价值工业园区, 通过战略签约合作, 拉动园区内中小企业客户发展。

三是开展大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协同营销, 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整体转网。

四是以客户体验为中心, 推出一揽子中小企业特色产品, 树立4G时代的中小企业客户品牌。

五是继续实施网格达标工程, 完善中小企业营销体系。

协同云公司深入行业市场

《通信世界》:中国联通“沃云”产品在整个行业客户市场发掘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沃云”产品由云数据公司负责, 集团客户部是如何协调资源并向客户提供服务的?

田文科:走进云时代, 中国联通积极发挥优势、整合资源、锐意创新、打造品牌, 致力于成为优秀的云服务供应商。目前, 国内IT支出超1000亿元, 其中40%涉及云计算, 云计算已经成为信息化应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联通的“沃云”产品是我们发掘行业市场、搭载客户应用的重要载体, 我们将在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公共平台、应用产品、产业生态、运营管理体系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 不断探索云计算的商业模式创新, 实现各方共赢发展。中国联通的沃云战略是要成为云基础资源的供应者、私有云的托管者、行业云的孵化者、公众云的汇聚者。

中国联通实施横向客户营销与纵向专业产品相结合的业务模式, 集团客户体系是业务管理部门及营销服务主体, 云数据公司是沃云产品的专业化研发服务、产品支撑、销售服务单位, 集团客户部会将云计算的客户需求、项目需求对口云数据公司进行售前支持、售中实施与售后服务, 云数据公司会将研发包装的最成熟的产品方案、行业云应用集中业务搭载在集团客户的营销体系上, 并接受集团客户部的营销管理与业务指导。

3G/4G业务差异化成重心

《通信世界》:如今4G牌照已下发, 如何看待3G/4G高速无线网在行业市场开拓中的意义?下一步, 在整个集团客户行业开发上, 您认为联通还可以提高哪些方面能力?

田文科:可以看到, 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行业信息化变革提供有力支撑, 预计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4000亿元, 2015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达5000亿元, 2015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将达100亿元。中国联通在3G/4G具有一定技术优势, 但同时也要警惕中国移动大规模布网及中国电信后来居上。

3G/4G业务客户、产品和市场均是需要细分的。因此, 差异化业务是3G/4G的驱动力和生命力, 也是吸引客户的最关键因素。面对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 必须从技术主导向客户主导转型, 加强业务创新, 推进固网与移动网络融合, 提供以信息应用为核心的更广泛、更全面的综合数字服务。

智慧城市仍将是未来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中国联通将建设10大云基地硬件设施, 建设集中化、多元化、专业化、模块化的云数据中心, 提高产品竞争力;同时联合终端厂商、设备制造商、信息与内容提供商、平台与系统服务商、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移动宽带等多方面广泛合作, 提高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上一篇:毕业典礼领导发言稿下一篇:汽车销售自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