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步洗手法口诀简称

2024-05-16

六步洗手法口诀简称(精选4篇)

篇1:六步洗手法口诀简称

六步洗手法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我是急诊科护士

,我进行的考试项目是六步洗手法。仪表端庄、服装整洁、无长指甲、手无饰品。请问老师我可以开始了吗? 步骤:

1.打开水龙头,湿润双手。2.取适量肥皂液或洁净肥皂。3.双手揉搓(应用六步洗手法):

①掌心对掌心,手指并拢互相搓擦,搓洗时间不少于10次;

②手心对手背,手指交错搓擦,搓洗时间不少于10次,双手交换进行;

③掌心相对,手指交叉,相互搓擦,搓洗时间不少于10次;

④两手互握,互相搓擦,搓洗时间不少于10次,双手交换进行; ⑤拇指在掌中转动搓擦,搓洗时间不少于10次,双手交换进行; ⑥指尖在掌心中搓擦,搓洗时间不少于10次,双手交换进行; 必要时,增加清洗手腕;每个步骤搓洗时间不少于10s。4.流动水下彻底冲洗干净。5.用一次性纸巾彻底擦干。

目的: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洗手指征:

(1)当直接接触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2)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等之后。(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4)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注意事项

1.认真清洗指甲、指尖、指缝和指关节等易污染的部位。2.如使用小毛巾擦干双手,毛巾应当一用一消毒。

篇2:六步洗手法口诀简称

1.物品准备:流动水,洗手池,肥皂或皂液,干手纸巾。

2.口述“洗手与手卫生遵循的原则”: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双手代替洗手。

3.卷起袖子,暴露双手,打开水管,在流动水下,将双手充分淋湿(水管一直在流水,不关)。

取适量肥皂(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第1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2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第3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第4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第5步: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第6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掌心相对揉搓。

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

手指交叉,掌心相对揉搓。

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揉搓。

拇指在掌中揉搓。

指尖在掌心中揉搓。

4.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用肘关闭水管。用一次性干手纸巾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洗手的目的:去除手部皮肤污垢,暂居菌。

篇3:六步洗手法口诀简称

1 调查工具及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现场观看洗手的方法进行调查。在问卷调查中由笔者向被调查者发放问卷并解释填写要求, 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 回收有效问卷200份 (见表1) 。

2 讨论

在医院感染途径中, 医务人员的手是造成患者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主观上医务人员的洗手意识淡薄, 客观上医院的洗手设施不全, 手消毒液配制不合格, 这些都造成学生对洗手的不重视。

(1) 洗手是一种最基本、最简便易行的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的手段, 其经济、简便, 在预防疾病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 医护人员的手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媒介之一。有报道:在西安多名新生儿医院感染死亡事件中, 新生儿医院感染与医务人员的手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 人的一只手上黏附着大约40万个细菌[1]。如果手洗不干净, 后果不堪设想。

(2) 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近期公布的资料显示, 126所入网医院共监测了1 253 671人, 医院感染率为3.92%, 医院感染发病率为4.13%。某医院随机抽取5位医护人员, 对其手部的菌群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 洗手前平均每平方厘米所含杂菌数为68.2个, 经过用普通肥皂流动水洗手3次后, 检测杂菌数为零。

(3) 洗手事虽小, 却非常重要。有些人不愿洗手, 总觉得眼不见为净, 没有养成洗手的好习惯。有些人是以擦代洗, 用衣袖、手绢、手纸等随便擦一下。有些人虽然洗了手, 却是用非流动水在洗, 甚至多人共用一盆水。有的只是用水冲一下就行了, 既不用洗手液也不用肥皂。有的用了肥皂, 但刚搓出一点泡沫, 就马上用水冲掉等。这些远没解决实质问题, 更不符合科学洗手的基本要求[1]。

(4) 俗话说病从口入, 在这个过程中两只手的作用不可忽视。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1N1型流感等各种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寄生虫病等的传播都和我们的手密切相关。人们如果不注重手部卫生, 就会使健康的身体受到侵袭。

(5) 医护人员是经常接触病原体的人群, 因此洗手这个简单的行为就显得更为重要。洗手是最有效而廉价的降低感染的方法。有效的洗手可清除手上99%以上的各种暂住菌, 切断细菌通过手传播感染的途径[2]。

(2) 洗手指征。

(1) 直接接触患者前后。 (2) 手明显污染或被血液、体液、核蛋白性物质污染后。 (3) 接触不同患者或从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 (4) 无菌操作前后。 (5) 处理清洁或无菌物品之前, 处理污染物品后。 (6) 穿、脱隔离衣前后, 摘手套后。 (7)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敷料后。 (8) 进入和离开病房前, 饭前和便后。 (9) 接触伤口前后。 (10) 护理特殊易感患者前后。 (11) 与任何患者长时间接触后。

(3) 正确的洗手姿势与方法。

(1) 洗手姿势:指尖向下, 双手下垂, 让水顺势流下, 让污垢被水流冲走。 (2) 洗手方法:六步洗手法。先用流动水湿手, 取适量肥皂或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认真揉搓至少15秒, 尤其注意清洁双手所有皮肤, 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其步骤如下:掌心相对, 手指并拢, 相互揉搓;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 交换进行;掌心相对, 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 交换进行;弯曲手指使关节在掌心中旋转揉搓, 交换进行;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中旋转揉搓, 交换进行;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 擦干, 取适量护手液护肤[2]。

总之, 医院感染控制应卫生先行, 手卫生是国际通用的基本措施。提高手部的卫生水平, 可以显著减少手部的细菌数量, 从而将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30%[3]。缩小教学和临床应用之间的差距, 让教学在较大程度上适应临床, 势在必行。尤其在提倡全民洗手的今天, 我们的医学生, 未来的健康卫士, 更应该对其加强这一方面的教育。让教学服务于临床, 为临床培养出实用型人才, 临床进一步为其提供依据, 适应医学教学的发展。

摘要:目的探讨大中专学生对六步洗手法的掌握情况, 找出医学教学同临床应用之间的差距, 以期改进教学方法, 更好地保护患者和自己。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观看学生洗手方法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有158名大中专学生对此法听说过但不清楚, 20名大中专学生不知道, 只有22名大中专学生能正确操作, 但不经常使用。结论改进教学方法, 缩短教学与临床之间的距离, 势在必行。

关键词:六步洗手法,调查分析,大中专学生

参考文献

[1]黄显斌, 申金仓.怎样洗手才防传染[N].健康时报, 2003-04-17 (2) .

[2]李小寒, 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篇4:正确的六步洗手法(范文模版)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

第五步: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

上一篇:怀念·木兰篇美文欣赏下一篇:作文 爱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