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上官老师教你如何修改完善硕士毕业论文

2024-04-08

【独家】上官老师教你如何修改完善硕士毕业论文(通用1篇)

篇1:【独家】上官老师教你如何修改完善硕士毕业论文

【独家】上官老师教你如何修改完善硕士毕业论文

得助于“固本培研”,我有幸认识和接触到上官丕亮老师,他的认真、热情、敬业、和蔼像感染过很多人一样,也令我感动。我开始认真对待写作,以及到我论文获中国法学会奖很大程度上也应归功于上官老师。其中,上官老师对我影响很深的一件事,即这篇《硕士论文写作自查手册》,这篇自查手册不仅是教你如何修改和完善硕士毕业论文,对我们平时的论文写作业也大有裨益。虽然,之前在网上已有学生发出来过,但出于对老师知识成果的尊重,今天特向老师取得授权,以飨读者!@律途漫漫1 查题目是否合适 看论文题目是否很好地反映了文章的主题?是否精练?是否吸引人? 2 查文章结构是否合理?

先看文章除了引言、结论、参考文献和致谢之外,是否有三大部分(章或一、二、三……)以上?各大部分之间有无逻辑关系?能否论述清楚文章的主题?

后看每一章(即各几大部分)下面是否均有2个小标题以上?每个小标题下面是否都有2个要点以上?各小部分及各要点之间有无有逻辑关系?能否支撑文章的架构?

查论证是否合乎逻辑?

几大部分(或章)是否能够支撑文章主题?各章的标题是否妥当?是否都有文章最重要的关键词? 每一章下面的各部分是否能否支撑该章的标题?章与下面各部分之间有无过渡句子?各部分的论证说服力是否强?能否让别人信服?小标题之下的每个要点之下的内容能否说明该要点?是否有论据?是否引用相关权威观点来支持?章以下各层次的大小标题是否妥当?

必须一章一章地查,一小部分一小部分地查,一个要点一个要点地查,一段一段地查,一句一句地查。

一定要逐一审查每一段、每一句话在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前后是否有逻辑关系?

总之,文章各大部分要为论文总题目服务;各大部之下的各小标题要为各大部分服务;小标题之下的各要点要为小标题服务;各要点之下要有论据支撑,要有说服力,这样层层递进,逐步论证,让人信服,觉得你讲得的确有道理,的确如此。查资料是否翔实?

看正文的每页下面是否有注释(这可反映资料是否翔实)? 与论文有关的各种不同观点有哪些?在文章中是否体现出来?

国内著名学者的观点是否引用?

台湾学者对这一问题有哪些论述?重要观点是否引用? 国外学者的观点有哪些?相关译著的观点是否引用(如有外文资料更好)? 中国期刊网上的有关论文是否搜集齐全并是否引用? 图书馆内的有关著作(包括相关教材)是否一一查阅并是否引用? 查引言是否符合要求?

看是否写引言?引言开头可使用一个案例引出文章选题。引言是否按照苏州大学研究部的要求包括研究意义、研究现状、本文要解决的问题等内容?

研究意义是否分为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两部分?是否不妥当地把论文研究的意义与论文主题本身的意义混为一谈? 研究现状是否先综述研究现状,然后进行评论,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能够自然地过渡到下面的一个标题——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是否明确指出来?研究方法有哪些是否明确并有特色?研究思路(即文章的框架)是否清晰?

查结论是否明确?

文章正文最后的结论是否自然地得出?结论是否明确?如果难以写成“结论”,则可写为“结语”,主要是对论文所探讨问题的总结与展望。查注释是否规范?

文章的注释采用脚注的格式。一律运用电脑自动生成:点击工具栏上的“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脚注”(选择好相关格式)——“插入”。——凡是引用著作的,格式如下:

① 杨海坤、上官丕亮、陆永胜著:《宪法基本理论》,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9月版,第110页。

② 参见莫纪宏主编:《宪法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1月版,第89页。

③ See Jeffrey Goldsworthy,Interpreting Constitutions: A Comparative Study,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pp.325. ——凡是引用论文的,格式如下:

① 上官丕亮:《当下中国宪法司法化的路径与方法》,载《现代法学》2008年第2期。(如果能标明第页,当然更好!)②

上官丕亮:《论生命权》,载杨海坤主编:《宪法基本权利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14页。——引用翻译著作的格式,如下:

② [挪]艾德等著:《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权利》,黄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194页。

——如果不是第一手资料(尽可能查找第一手资料),要写“转引自”,格式如下:

① 转引自陈新民:《法治国公法学原理与实践》(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438、440页。不能看到别人的论文和著作上所引用的资料不错,就直接照搬过来,这样转手别人的资料其实也是一种抄袭。不能这样引用第二手资料,而要去原文原著,引用第一手资料!如果查找不到第一手资料而非要引用,就应按照“转引自”来处理。

——引用网络文章的格式,如下: ③ 作者:《文章名称》,载《网站名》(详细的网站地址,从网站的连接地址复制下来,按照此地址必须能找这一文章),并要写明访问时间。比如:周永坤:《毛小平落马与清除谣言》,载平民法理(周永坤)—法律博客(http://guyan.fyfz.cn/art/1048219.htm),2012年5月2日访问。)

网络资料尽可能不用,一般报纸上有相关资料,应当尽可能性引用报纸杂志上的资料。

——引用报纸上的文章的注释格式,举例如下:

① 上官丕亮:《谁有权规定警察开枪的情形——使用警械和武器事关公民生命安全应由全国人大立法》,载《检察日报》2006年3月27日第3版。

——引用论文集上的文章的注释格式,举例如下: ① 上官丕亮:《国务院为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设立全国哀悼日——人的尊严和生命权的宪法保护》,载胡锦光主编:《2008年中国十大宪法事例评析》,法律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37页。

[各种注释中的出版社后面的出版时间,最好到月份,当然也可到年份,但不管是到月还是到年,全文必须统一] 所有引用资料(不管是论文还是著作),凡是直接引用的,不要写“参见”;概括别人的观点而加以参考的,前面加上“参见”。特别注意

凡是引用别人的观点和资料,务必要加上注释,否则构成抄袭,答辩是不能通过的,即使通过了,如果省里检查发现了,也要取消学位,而且指导老师也要受到处分,甚至取消导师资格。查参考文献是否全面?

按照苏大的要求和习惯,论文除脚注之外,在文章结论之后,还要有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在论文脚注的基础上,将所有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论文、著作等各种资料列举出来,但不再标明具体的页码;有些资料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阅读了,但在文章中没有引用,也可在“参考文献”中列举出来。参考文献可分为著作类、论文类,排列顺序都是从最新到最旧。

参考文献的序号按照自动格式排列,以方便增加新的文献(可先用阿拉伯数字列举所有著作、论文文献,然后再在开头和中间加入“

一、著作类”“

二、论文类”):

一、著作类1. ……2. ……3. ……4. ……

查有无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内容摘要——是文章各部分内容的精华归纳,可先从各大部分提炼出来两三句话,然后整理一段相对完整的话(苏大要求300字左右),让人读后,知道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

内容摘要一定不要写成了前言,也不要写成文章结构和写作思路或写作过程。不要出现“本文认为”或“笔者认为”等词语。

注意正文修改了,内容摘要也要相应地修改。关键词——3-5个,要选用反映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一般在大小标题中均出现。

还有查看是否有内容摘要和关键词的英文翻译?(这一项先不提交,在定稿前提交)

查有无目录?

文章正文前面是否已经有目录(提交的论文初稿必须有目录,因为可以直观地看出文章结构是否合理)? 目录中大小标题的格式是否规范?字体是否有层次? 论文各项的内容的顺序如下:(目录的内容应包括引言至致谢)

内容摘要目录

引言一、二、三、……结论参考文献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发表的论文致谢

查其他格式是否达标?

文章各部分及各层次的序号,可用“章”“

一、”“

(一)”“1.”,或者不用“章”,直接用“

一、”“

(一)”“1.”。前后的“引言”和“结论”,一般不标序号。

文章题目、各章的标题(包括引言、结论、参考文献、致谢)可居中,其他层次的标题及各段落前面则空二字。在正文中的注释序号后面,空一格。

内容摘要、目录、引言、各章(无章则一、二、三)、结论、参考文献、致谢等这几大部分是平级的,字体大小应当一样(小二号黑体),它们之间点击电脑工具栏上的“插入”中的“分隔符”中的“分页符”进行分页,以保证各章内容的增加或删减不会引起排版混乱。

正文用小4号宋体,章下面的标题可用4号黑体。,再下面的标题可用加粗。

全文的行间距可先使用“单倍行距”。

查致谢是否恰当?

最后文章要有“致谢”。

致谢——这相当于各种出版书籍后面的“后记”,主要是简单回顾写作的过程,感谢在论文写作过程给你帮助的人(当然包括指导老师),也可在此感谢学习几年里所有的老师。务必注意对指导老师不要过分吹捧,而实事求是地写。否则,别人看到论文写得不够好,还以为是老师指导不好、水平不高呢。致谢可先不提交,而在定稿前提供13 查文字是否通顺?

论文稿在每次提交导师阅读之前,自己首先要对照上述要求,阅读三遍以上,以消灭不必要的错误!并且,看文字是否通顺?有错别字?要达到一个根本不了解情况的高中生能够读懂的程度!查封面是否合格?

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有不同的论文封面。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的,专业名称当然写: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而研究方向要根据论文的内容特别是题目来确定,如宪法学或行政法学或行政诉讼法学。

法律硕士的学位论文,封面上的专业名称写:法律硕士。研究方向更要根据论文内容和题目来确定。封面在定稿时要提交。

作者简介

上一篇:中专毕业自我鉴定100字下一篇:随堂点名和未到校学生去向追踪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