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心得感想格式

2024-05-05

马原心得感想格式(通用9篇)

篇1:马原心得感想格式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收获和体会

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感受到了以下几点:1.老师态度十分的认真,在课程的课件上花了很多的心思,中间穿插手机短信、网络文献、幽默笑话、动画图片等,丰富了课件的内容,使课件内容不再单调乏味。2.课程设置合理,讲课详略得当,程度适中。先讲解后练习的方式,使我们大家都能够及时的吸收课堂内容。3.讲课语言幽默,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由浅入深的领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奥妙。4.善于通过课堂提问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分析及运用做进一步的探究。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加深了思想的深度,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不再凭个人喜好去断定,而是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尽可能的了解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这样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用更好的角度去分析社会热点,去看世界的形势与发展的过程,收益颇多。同时,我也了解到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并不是空谈,不是简单的文字。而是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够运用于实际的。这些原则都是我应该遵循的。我觉得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改变了我对大学课堂枯燥无味的看法,感受了到新式课堂的优势,同时改变了我对马克思原理的看法,收获到了很多的知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让我更深刻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形成的,而且更进一步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我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我们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篇2:马原心得感想格式

院系班级:艺术设计1102班 姓名:赵熠

从高中就开始接触马克思的哲学了。当初只是把它当做应对考试的必备知识,并未从心里体会过它的内容和深层的思想。第一学期结束时,作为大一新生的我们开始了第一次选课,看到参考课表里的“马原”时,我甚至都没再多看它一眼,只是按照参考课表上的信息选了它,再没想过与它相关的任何任何。

过完寒假,乘着北上的火车,回到象牙塔里继续学习。说实话,那会真的想去上第一节课,看看老师什么样的就行了,以后去不去的吧,看心情。但是,就是那一节课,就是那见证奇迹的一节课,我对类似“马原”啊,“毛概”啊这样的“政治洗脑课”有了重新的认识。

在我原来的印象中,这种课都是一个很老的教授,像讲述回忆录一样的说着“那个年代”的事情,不停地教育我们资本主义有多么多么的腐败,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要抵御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之类的。可是老师并没有提及这些,还给我们放了很多感人的电影,搞笑的段子和善良的人们的事迹。老师本人也很亲切,我对这门课的抵触心理渐渐消失了。虽然说不上真的喜欢上了这门课,不过我开始认真的去想马克思的那些看似与我们并不是那么近的哲学了。在上课的时候,晚上熄灯躺在床上的时候,坐在学校的湖边休息的时候,我都会时不时的想一想马克思说的话,还有老师给我们讲述过的故事。

篇3:学习马原感想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句话,多好。做到这一点,却是很难,正好像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人类一生不就是为了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理想,愿望拼搏吗?人类的一生是矛盾的一生,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的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每个人都在走自己的路,生活在自己矛盾中,这没有什么可疑问的!

人们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目的,自己所具有的矛盾的特殊性在走自己的道路上!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时间的车轮碾过80后最强的一根神经线,还来不及卸妆,90后就匆匆等场了,社会说他们叛逆、无所事事…….而我认为90后热情、开放……。人和人是不一样的,一代人和另一代人更加不一样,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不同特点,在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90后有90后的特点,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烙印,历史的烙印是不可抹去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被“90后”无尽的热情所呐喊。90后活出了意义,活出了光芒,活出了自己。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认清自身的本质与发展,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遇到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一路走下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但这路一定是对的路才行!一条对自己王昭乐 9115090525 财务会计教育 有用,对别人没什么伤害的路,任何现实的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每个人都走在自己的道路上,路与路又是相同的,没有独立于世界的人,就好比没有一条没有交集的道路一样,所以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常问路的人才不会迷路,不要只看到矛盾的特殊而忘记了矛盾的普遍性,事物始终处于矛盾中,不要一意孤行,骄横自大。唐太宗李世民虚心听取大臣魏征的建议,才开创了政通人和的“贞观之治”。朱明瑛听取团长王昆的建议放弃舞蹈改学唱歌,才成为蜚声中外的歌唱家。而曾经红极一时的电影演员迟志强,在影坛崭露头角之后,便恣意享乐,一意孤行,虽然师友领导多次苦苦规劝,但他却仍然固执地“走自己的路”,最终触犯刑律,锒铛入狱。

我想世上没几个人能达到“眼不见,心不烦”这个境界吧,要真的能达到这个境界,那么他一定是快要与世隔绝了,人生活在矛盾之中,而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矛盾存在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人类在发展的道路上。不能固执己见,要认识到自身不足,看到道路的曲折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走在的道路上不脱离社会,不脱离矛盾,这样才能走向未来

篇4:马原课题感想及文献分析

这次马原小组的事件活动我也是感触挺深的。以前的小组活动我们都是选择自己的朋友或者是同学之类的已经相熟的人来组队。但是这次黄老师把我们整个课堂打乱,给了每个人重新接受新鲜血液的机会。作为我们第二组唯一一个来自文史类专业的学生,在第二组我也是感觉鸭梨山大啊。记得我们第一次讨论大家就在谈什么理科啊,工科啊,高数学分什么的。但是我也为能融入他们而感到高兴。他们的认真严谨的学术态度,真的让我自愧不如。很多时候我觉得我们文科生并没有把社会科学当成一门科学来对待。为了我们这次的小组课题我们前前后后出动给了三次,这在我以往的任何小组作业中都是没有的。

其次我对与这次的研究群体也十分的有感想。我们这次的研究主要是老年人。俗话说的好:“家有一老如家有一宝”。看到老年人,我很感谢他们为国家做过的贡献。他们仍然为国家社会燃烧着生命。他们为了国家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我们应该要关爱老年人,要孝顺他们。而且我们主要在风险的图书馆进行了调研,感觉他们都十分的热爱生活,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写实版。我很佩服他们。让我们给他们以最真切的谢意。

社区居民群体网络科普受众研究(退休老人为主)的分析:

通过我们马原小组的调查数据,结合我们从网络上搜索到文献,我们做出了一些基本分析。基于人口老龄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本次选择了老年人网络科普的受众研究。1.基于奉贤区图书馆老年人调查的网络科普使用特点

(1)老年人通过网络接受网络知识与他们自身的受教育水平有很大的相关性。我们主要在奉贤区图书馆进行了调研,因此我们调查的老年人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越是受过教育的老年人越是识字的老年人越有可能会使用网络接受科普教育。通过与国内相关来年人网络科普的受众研究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现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水平程度还是比较低的。但总体的来讲,通过网络进行科普的老年人还是少数。总的来说老年人网络科普受众仍旧是较少。

(2)社区居民在获取网络科普信息上有围绕生活实用服务的目的指向性,他们关注的主要是与生活关系密切的生活常识、医学保健、食品安全等领域。他们的大部分人网络科普使用习惯还是十分贴合他们的年龄特性。他们的关注点也不似年轻人那么多元化,若果采用了通过网络进行科普也只会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比较单一。

(3)将近几成(xx%)的社区居民是网络科普使用者,仍有X成(XX%)的居民没有使用过网络科普。在我们的调查中阻碍公众使用网络科普的原因主要是老年不太会使用电脑。受身体因素制约、对网络不感兴趣以及不会上网占了很大比例。还有科普知识的接受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科普手段,依赖于电视节目的宣传,对网络信息信任度低等也成为阻碍老年人使用网络科普重要原因。现今,传媒接触是老年人打发闲暇时光的主要方式, 也是其获取信息、满足精神需求的主要渠道。虽然,我国老年人接触较为频繁的媒介是电视、报纸和广播等。

(4)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老年人群体对网络科普信息的信任度和网络科普使用的满意度呈“中等”状态,很多老年人最网络持双面看法。

二、促进老年人网络科普,为健康老龄化做贡献

1、老年人作为网络使用的潜在群体,接触网络存在一定的技术教育壁垒,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和相关技术指导。根据访谈和调查的结果,老年人退休后,其生活对社区的依赖度较高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尝试以社区为突破口,在“老年之家”或社区活动中心,开设针对老年人的网络课程,提供上网的硬件设施,开展针对老年人的网络普及教育。

2、在访问中,被访者经常浏览的网站、网页,主要是大型门户网站或者新闻公共时事类的专业网站,几乎没有老年人经常浏览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网站或网页。这一定程度说明了网络媒体未能提供较多数量以及较有影响力的老年人网站,专门提供针对老年受众的网络信息。由于老年人网络科普的受众较少,但作为一个潜在的群体,仍是十分值得发展的方向。

3、增加老年人参与科普的渠道

老年人接触网络是保持与社会接触的需要,但是参与社会的程度较低,在访谈中,有一位老年人在谈到不使用网络科普的原因时说到,“自己已经退休了,说了也没用”,“反应的问题不能够得到重视”。这些原因体现了脱离社会的倾向。脱离社会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是社会疏远了老人,二是老人退出了社会”。老年人可以接触网络媒体获取信息来保持与社会的接触,更可以提高其社会参与度,充分利用老年人的经验与智慧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从被动的网络信息接受者,成为主动的网络媒体传播者。因此社会应该通过多种渠道老增加老年人科普参与方式。

4、在采访中一位老人提到“网络很好,但并不能完全满足自己的需要”。我们和容易在网络上看到老年又遭受了网络诈骗的事件。因此要提高老年的网络科普辨识度。因此促进老年人科普内容、来源的丰富实用,权威可靠,更新及时也十分重要。因而,在内容设置上,网络科普应提供他们最关切的诸如生活常识、医学保健等方面的权威可靠、实用性强的信息。在内容上应该严谨、精准、科学,杜绝伪科学和迷信等内容,以提高公众对网络科普知识的信任度。网络科普还应及时更新,保证提供的信息有较强时效性。

结语:着意加强老年人的网络意识,向老年人普及网络知识与电脑操作技术,增加适合老年群体的网络内容及信息呈现方式,,重视给老年人传送人文关怀和提供各种便利服务,将使网络不可估量地发挥出促进健康老龄化的巨大作用。

三、研究不足

1、本研究采用实地调研,问卷与个案相结合的方式搜集数据,但由于主体研究对象是60岁及以上的上网老年人,这一部分人群在网民中的比例比较少,数据比较难统计和抽取;同时由于受到调查时间的限制,主要是在奉贤图书馆发放了问卷,可能造成回收样本代表性的不足,导致研究结果的误差。

篇5:马原辩论赛建议与感想

这学期在宫老师的带领下我们91大班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辩论会。经过一周的分工准备,辩论赛历时两周,不同的辩题,迥异的辩风,犀利的言辞,热情的观众。这是整个系列赛带给我的整体感受。

所谓辩论赛,它在形式上是参赛双方就某一问题进行辩论的一种竞赛活动,实际上是围绕辩论的问题而展开的一种知识的竞赛,思维反映能力的竞赛,语言表达能力的竞赛,也是综合能力的竞赛。

为了能让大家都参与到辩论赛当中,感受辩论赛带来的氛围与思辨的特点,作为班长的我,与其他几位班长群策群力,尽量将辩论赛所能涉及到的事情安排同学去做。两场辩论赛,正反方交替打辩,人员轮流参与,最终保证了所有同学的参与性。

我积极的参与到辩论赛当中,作为评委,我提前在网上调研相关辩题背景资料,学习评判标准,尽力做到公平公正。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巧,虽然之前没有参加过辩论赛,但是这样一个机会和平台给我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锻炼机会,同时也了解了同学们的思辨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整个辩论赛虽然进行的有声有色,但是也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作为辩手,两场比赛一个班一共8个辩手,从参与的程度来说,这8个人无疑收获的比其他人要深刻一些。但是一个班一共25个人,客观程度上保证不了所有人都能参与进去。但是如果要让所有人参与进去又会导致整个一学期大部分时间都在弄辩论赛,不免有点本末倒置。从辩论赛的初衷可以看出,老师是想所有同学参与进来,所以会想到这个形式,它的局限性又显而易见。如果想提高大家的思辨性,或者说如何能让大家在实践中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相关内容,我建议老师可以采用老师学生一起讲一起讨论的形式,每节课老师讲一半,学生讲一半。在学生讲课的过程中他们才会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如果分为5人一个小组,一人讲五分钟,最后再出一份文字性的成果,这样的效果肯能更具有普适性一些。而且这样一来我们对马原的认识会更充分,因为辩论赛的题目有时会与马原的内容不相关。

当然,如果要进行辩论赛的话呢,能够多进行几场也是很好的,这样的话大家都能作为辩手参与进来,在赛制上精简人数,让大家更多的参与到讨论中来,我想这是我们辩论赛需要改进的地方。

最后,希望以后的辩论赛越办越好,越办越精彩!

09011002

袁喆

篇6:马原学习心得

班级:商英二班 姓名:靳立聪 学号:20141208012004 当今社会即将进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马克思位列榜首。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它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从而影响了世界。马克思主义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产生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作为刚入学的大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将通过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内容和对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学习来谈一谈学习《马原》的心得和收获。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及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这三个部分是有机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资本主义的理论剖析,而科学社会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的结论和归宿。

我们学习的马克思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欧洲三大工人运动(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争取工人阶级解放的阶级斗争,同工人运动中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潮进行不懈的斗争。此外,马克思主义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尤其是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继承。

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二)、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四)、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以及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

1、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从而改造世界和实现自我。

2、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认识工具。

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增强我们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增强我们鉴别各种理论和路线的是非能力。

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理论思维的水平和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二)、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1、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要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2、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不断被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大学生活的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专业学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面对自己和别人的专业时要客观,任何专业都有它的优缺点,因此不要盲目的否定自己的专业而崇拜他人的专业。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大学日常生活中的指导作用

世界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自然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对于事情的看法也就不可能完全一样。那么多人生活在一起问题和分歧是在所难免的,我们有必要去了解别人的想法,“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形式辩证统一的”,要尊重他人的看法与观点。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学业问题上的指导作用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相较于小学、中学,大学是一个有了高度自由的地方,于是不觉间我们对自己降低了要求。但是不要忘了我们仍然是个学生,这个主要矛盾决定了学业仍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爱情问题上的指导作用

篇7:马原学习心得

在这一学期,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其实在最开始听师兄师姐们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特别无聊,于是去上课便抱着可上可不上得态度去上课。可是,去了才发现,原来上课给人的感觉和师兄师姐们讲的截然不同。老师用略带东北的口音,幽默地话语迅速调动起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原本认为无聊的马原课,结果是充满欢笑的。

当然通过学习,我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学习这门课程对于学习其他课程是一个从宏观角度理解的基础,如果这门课程学习好了,其他课程也就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我觉得学习这门课程对我最大的益处,不仅在于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让我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许多,分析和解决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认为开设这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头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 ,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奠定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学习理论,最重要的是让我们青年学生能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由此我认为 这门课程在整个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 ,学习的目地全在于运用。所以 ,我们大学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理论联系实际 ,关键是:一要联系社会实际 ,二要联系我们学生的生活实际。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 ,这样的时代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已经具有将近160年的历程 ,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经过了 90多年的发展 ,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经济全球化深入展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同时 ,国际环境复杂多变 ,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世界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所以 ,我们要联系国际、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些同学认为这门课程深奥难懂 ,觉得虽然从初中政治就开始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了 ,但却一直认为它只是一门离现实比较遥远的科目 ,而且认为很少能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但是我在学习这门课程时 ,发现在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能体现出其中的原理。比如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在我们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时时可以用到 ,在生活中运用这些原理来解决问题 ,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大学生不仅是处在一个思想比较成熟的阶段,而且也是处在一个思想可塑的阶段,开设这门课程无疑是给学生一次意义非凡的头脑风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对我们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使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帮助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维水平,为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确立社会主义信念自觉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知识在高中的时候历史和政治老师上课时曾经说过,但是因为那时学习知识只是为了考试,不考的内容就不学,这使得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能进一步地深入。而且我一直认为它只是一门离现实比较遥远的科目,很少能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这个学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特别是其中那次有关马克思的实践活动,让我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虽然不敢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了多深入地认识,但比以前确实增加了不少知识。

从学习中我得知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看似深奥,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简单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即人的解放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得十分严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恩格斯、马克思适应时代发展和实践的要求,在批判地继承和改造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其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奠定了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大厦。我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我们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大学校园是我们中学的理想,高中的努力让我们拥有了在这美好的学校学习的机会。在大学里我们会有理想和追求,人无志则无以立,我们4年的美好年华理应在激情中实现自己的有价值的人生。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对我们的行为具有指导作用。我们提倡先进文化和道德,只有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导向作用,才能使我们知荣辱,才能使我们在大学中努力的学习生活而不庸庸碌碌。胡锦涛主席曾指出,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旗帜鲜明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体现,也是优秀民族文化的凝练。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与时俱进并与国情相结合的新时代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产物,对我们有着巨大的指引作用。我们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行动指南也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所以我们要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良好的道德风尚。这不仅是我们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的自身要求,同时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就要从平常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

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正确的学习原则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第一,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要认真读书,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前提。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要联系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去认识、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许许多多的问题。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教条主义从本本出发,把个别的观点和结论当作万古不变的教条。实用主义的方 法,从自己的主观需要出发,把严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分割成互不相关的只言片语,然后根据主观需要决定取舍,生搬硬套地强加到实际上面去,这样既违背了科学理论,也歪曲 了客观实际。这两种态度和方法,都背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防止和反对的。总之,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本领。同时我们也应该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学习的目地全在于运用。所以我们要做做到: 第一,在思想上要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理想是人生观不断进取的精神支柱和动力。历史上的胜利与成功,永远属于具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人们。中国青年运动80 多年和生动实践告诉我们,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青年,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才能有大作为。现在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当代中国的大学生也应该以此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神圣的职责,这是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具体体现。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辨明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实际上,客观地正视思想文化、价值趋向多样化的现实情况,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马克思主义作为青年学生的行动指南,坚持提倡先进文化、先进思想道德的必要性和需要性。因为只有统一的代表先进事迹文化,教育前进方向的思想感情来凝聚人心,才能使人明荣知耻,发挥其“导向”作用。胡锦涛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这看起来简单朴实的字眼,却是马克思主义思想鲜明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体现,是优秀民族文化精髓的凝练。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理论武器,更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观和主观世界观的行动指南。大学生要自觉的将个人的成长与社会发展中国家融合起来,增强为祖国统一和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本领。

同时我们现在在经济上还不独立。我们的开支几乎全部来自父母。所以,这也就对我们的消费有了很大的限制,我们应该提倡艰苦奋斗,坚决抵制奢侈浪费。马克思主义对于这一点有非常经典的论述,那就是质变和量变的关系。任何事物发展都采取质变和量变的形式。度,是保持事物稳定性的数量和界限,全体事物的发展都是量与质的统一,量和质的统一在度中得到体现。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量是相互渗透的。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度的概念,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在大学里一旦养成骄奢淫逸的不良习惯,出到社会以后就很难改掉,而且这种不良习惯也是社会所不齿的。现实中许多“富二代”形象给我们不少的启发,对我们的行动有指导。在校园里,贫困生因他们的节俭而被人们所赞颂,尊敬。而奢侈浪费的“有钱人”多半会受到人们的鄙视,鄙视他们的原因不在于“仇富”,而是他们的奢侈浪费。一个民族也是这样,如果人人都奢侈浪费,不注意量入为出,毫无风险意识,那么这个民族也就危险了。我们要提倡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对我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我们应当自自觉的培养一种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江泽民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正因为有了创新精神,人类才得以不断进步,社会才得以不断发展。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人才,作为今后几十年社会各行业的骨干,更加需要自觉培养勇于创新的品质和才干。党和国家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蓝图,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要在实现这一伟大蓝图的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刻苦努力,打下扎实的理论和专业基础,不断提高和拓展自身的创新能力,为将来在祖国各个岗位上发挥骨干作用做好准备。

篇8:马原听课心得

院系:新闻与传播学院

专业:广告

姓名:肖田田

学号:20153630125 课是一门好课。大学生应该对我们国家建设的理论基础之

一、世界思想史上一大奇葩、哲学史的重要成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一个较好的把握。不足之处是课本设计的和高中时代区别不大,都是一些纯理论性的知识,重点也不突出。

老师是一个好老师。石老师是我进入大学以来见到的唯一一个讲课不用PPT,而是手写的老师,这点很是钦佩。石老师上课常常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对于枯燥的哲学问题讲得是深入浅出。让哲学不再是高大上,而是和生活紧密相连,成为活生生的哲学。但有些问题,我有不同的看法,会在下面内容中讲到。

学习这门课,我有许多收获:了解到许多新的知识,改变了以往一些惯性的想法,对自己和这个世界进行了新的思考„„但同时也感觉到多了许多困惑。这些都会在接下来的内容中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 对于老师讲解的部分命题的理解与看法 1.生存、生活、生命、生死

人活着的四种境界,四个层次。生存就是想着如何在这个竞争的世界存活下来,如何解决温饱,如何维持生计。我想到一个事例——阿大葱油饼事件。阿大是在上海以卖饼为生的小摊贩。多年来,由于他做的饼工艺讲究、美味,在坊间口口相传。后来BBC一档美食纪录片报道了阿大葱油饼,然后阿大葱油饼就成为了网红葱油饼,许多人慕名前来。但也因此事阿大葱油饼被政府叫停,因为他无照经营,安全无保证。阿大之所以冒险无照经营,是因为他支付不起店铺费。基层小摊贩就是处在生存线上,从早到晚,累死累活·就是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后来在舆论压力下,政府给予阿大一些政策优惠,帮助他重新开店。生存满足之后,人就会想着如何生活的更加滋润美好。就像古代猿人在满足吃喝后开始注重服饰方面的打扮一样。生活就像天气一样,阴晴雨雪;就像月亮,阴晴圆缺。生活不完美,但不代表它不美。快乐与忧伤,高兴与失意的二重奏才更具韵味。选择什么样的态度,是最考验智慧的事情。谈到生命,会想活着是为了什么,终其一生在追逐着什么,所追逐的有什么意义?以前我认为庸庸碌碌是一生,拼搏是一生,最后的归属都是一抔黄土,那努力又有什么意义?不如选择纵情享乐的生活。在这种错误的世界观下,我作出许多错误的事情,但好在及时醒悟了。为什么要寻找一个目标为之努力,因为尽管人死后都是归于尘土,什么都不能带走,但留下的东西是不同的。一个因努力而有所成就的人,会为后代留下财富,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的。一个庸碌的人会随着生命的逝去立即消声灭迹。生死是我们不能决定的,所以要听天命。但生死之间却由自己而定,所以要尽人事。

2.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老师上课时讲到;“爱自即是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但我认为,人应当先爱自己,再爱他人。爱自己是自信的一种体现。我自信我闪闪发光,有诸多值得被爱的地方。这也是个人魅力之所在。不爱自己的人肯定也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应该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对待一个人要全面看待,不能以偏概全。因为人是一种感情动物,这一点是比较难以做到的。大学里有这样一句;‘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鲜以。‘看人不要带有色眼镜,正如古人所言;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3.如何过好大学生活

我认为大学又是一道分水岭。来到大学,自由支配时间突然多了好多,许多从高三炼狱里冲出来的学生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由,一下陷入甜蜜的漩涡,沉迷于享乐,曾经的拼搏精神、昂扬斗志随风飘去。对于这点我是有直观感受的,我的一个室友整天与床亲密为伴,手机是她最好的朋友。不点名的课绝对不上,不参加任何的活动,甚至不去吃饭。买一兜零食放在床上,遁入一种无昼无夜的生活。我想到曾经刷遍朋友圈的一篇文章。《致还在沉睡中的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容!》讲的就是某些大学生现状的问题。在我的观念中,在大学终于没有了老师的过分管束,可以自由发展,考验着并锻炼着自我管理能力。在这,我们渐渐懂得自己为自己的未来规划蓝图,毕竟没有人可以永远的给自己依靠。可以凭借着这四年,走入更广阔的天地,如考研进入更高学府,工作来到更大的城市。当然,也可能堕落,考不上研,找不到工作,甚至毕不了业,竞争力远远被同龄人赶超。我对这个问题有这样的认识源于一次院运会。在那次院运会上,女子3000米比赛,检录时,许多15级的同学都弃赛了。最后比赛时只有我一个15级的,还有读研的学姐,大部分是16级。最后的结果是第一名第二名都是16级的学妹,15级的没有取得名次。这件事对我打击很大;比不过学长学姐,还被学弟学妹完爆,应该感到深深的羞耻。所以在大学,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内在提升修养,学好专业课,多看书,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外在多做事,参加活动、比赛,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成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人。

第二部分 对马克思主义部分原理的思考与认识 1.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事物的联系与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其中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可以分为三个方面;1.天人合一—与自然的联系。人类要生存就必须从自然当中汲取资源。为了获得快速的发展,有时人类会走入滥用的误区。在工业革命时代,很多国家都理所当然的认为;先发展,后治理。结果就出现许多的失调,环境受到极大的破坏。‘雾都劫难’就是一则典型的事例。工业革命中,大城市伦敦修建了许多工厂,排放很多烟尘、气体,在1952年冬天,烟气郁结,伦敦为烟雾所笼罩,47000人因呼吸道病而死亡。这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留给我们的启示。我认为对待自然要有一颗敬畏之心,因为我们来自于自然,要依赖自然而生存。人与自然和谐才能永续发展。这也是我们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2.自他不二—与他人的联系。在与他人相处过程中,多换位思考,化误解为理解。正所谓;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能也。在非原则问题上要宽容对人,不苛责于人。‘夫仁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比如在跑步比赛中,队友已经很尽力在跑,但最后仍没取得很好的名次,这时应该宽慰他,而不是责怪。3.身心和谐-与自己的联系。我认为身心和谐是最重要的。从小的方面来看,身心和谐,人心情才会愉悦,整个人精气神才会好,会影响到内分泌,从而影响到食欲、肤色、健康等等。从大的方面看,首先自己身心和谐了,才能搞好和他人、和自然的关系。如果身心不和谐到一定程度,我认为人就会进入变态状态,心灵极度的扭曲,导致人做出种种疯狂的举动,甚至是犯罪。《雷雨》中的繁漪就是这样一个人。她接受过先进的西方思想,骨子里是一个追求自由、爱情的、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但是嫁给了封建大老爷-周朴园。处处受到封建主义的压迫。这样的环境、经历,使她的心灵极度扭曲,做出种种疯狂的举动-和儿子乱伦。当然,这是文学艺术的夸张,但确实说明了身心和谐的重要性。

2.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矛盾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使文章、剧情具有张力,角色更具吸引力,也最考验作家的写作能力,演员的表演能力。没有矛盾的剧情就像一滩沉寂的水,激不起人的兴趣。《围城》就是这样一部由矛盾交织的充满艺术张力的佳作。“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站在城外的人想冲进去”是这部小说贯穿的主要矛盾,是每一个角色都有的矛盾,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同时,每一个角色又有自身的矛盾,每个人与其他人有着不同的纠葛,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如方渐鸿和唐晓芙明明相爱,却互相怀疑折磨对方。孙柔嘉和方渐鸿结婚之前,他们相处很愉悦,但真正在一起了,相处反而出现种种问题,她人性中丑恶的部分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这也体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转化、相互连结。正因这样,小说的艺术性才得以展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味无一果,物一无讲”矛盾使生活的世界充满色彩。在文学作品中会有很多矛盾线索,有主要的有次要的。在看待问题时特别要求人具有智慧,能够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正所谓“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孔子也曾说过:“政也,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这些哲学智慧并不是天方夜谭,它们在社会治理、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这样的事例很多,我认为在儿童教育方面极有意义。在人刚出生时,没有善恶的观念,个人品德是在后天环境中培养的。所以要特别注意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

3.认识与实践

实践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毛泽东曾针对红军部队中出现的教条主义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任何组织需要只会讲空话的人,没有任何人会欣赏只说不做的人。实践在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事关个人品质,事关一件事能否取得成功。魏书生老师对自己的学生谈怎么学好语文,“写的能力只能在写的实践中提高”。如果不去大量的读写听说,智商再高、悟性再好也学不会语文。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像仰望天空和脚踏实地一样,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盲目的做和虚妄的想都是不行的。我身边有一个同学,思想总是悲观。一件事还没有做就想着太难了,我要放弃等,为什么不去多些尝试呢?都还没有做,有什么资格去给这件事、给自己判死刑呢? 第三部分 我的困惑-科目遗留问题

我在生活中经常遇到身心矛盾的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比如某天我定的时间计划是做完家教回来后去图书馆自习。但是回来之后身体真的很疲惫,很想呼呼睡一觉。这样的话就会失信于自己,(我内心是很讨厌失信于自己的这种行为的,对别人的承诺要做到,对自己的承诺更要做到),也会失去3个小时的学习时间。经过强烈的思想斗争后,我选择了后者。生活中还有许多类似的事例,身体很想纵情声色,思想上想去努力拼搏。很想放纵,但放纵又会让我产生负罪感。很多时候我对自己说,这星期忙完,下星期会有很多空暇时间的。但事实是,忙完还要接着忙。

篇9:马原心得体会

摘 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设置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学习使大学生从整体上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可从把握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策略等方面不断努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正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大学生一门重要的政治必修课。在学习的过程中,虽然少不了枯燥与乏味,但是却的确让我们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对我们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使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帮助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维水平,为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确立社会主义信念自觉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的实践需要,在总结当时的自然科学的最高成果、批判地吸取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相比,具有科学性、阶级性、实践性三个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使哲学的对象、内容和作用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成为哲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成为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在内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分离,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特别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建立,使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成为彻底的唯物论,使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成为彻底的辩证法。第二,在对象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哲学企图构造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和建立“科学之科学”的幻想,实现了哲学研究对象的科学化,正确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把哲学对象规定为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第三,在作用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哲学的局限性,强调哲学不仅要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作用的科学化和革命化,成为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作为一种自然观,辨证唯物主义是指自然具有自在性、规律性、联系运动的矛盾辨证性;作为一种认识论和实践论,辨证唯物主义是指正确认识最终来源于感官的感觉和主体的物质实践活动,认识和实践在认识、实践、认识、实践的辨证运动中相互促进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生活的总看法和根本观点。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的本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以社会的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这种一般规律,半空中一切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和起作用的规律,也包括在某些社会形态中长期存在和起作用的规律。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以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为主体、以在全世界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理想目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价值取向、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新价值观。它的显著特点是:1.高度的科学性。它是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2.彻底的革命性。它是为了彻底改造旧社会,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3.强烈的人民性。它是全心全意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谋利益的;4.广泛的包容性。它在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前提下,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

在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处理事情的时候。就有助于我们确立社会主义信念,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中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存在的矛盾,及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发展相结合的表现。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是变与不变的统一。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含义,关键在于区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分析具体问题得出的具体结论。要做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必须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使我们更加了解中国及国际现状,而且为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上提供更好的方针和思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通过教学使大学生从整体上掌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在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本课程的教学略陈管见。

一、把握原理课程体系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事实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艺术的整体”或“一整块钢板”。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可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 ](P5)新课程方案的实施目的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定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只有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讲授“原理”课的目的要求之一就是要通过教学使大学生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马克思主义是在对人类文明成果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剖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发现了唯物史观,并运用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在实践中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后人的进一步探索奠定了基础。[ 2 ]据此我们设计和构建课程教学体系,应该是以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为逻辑主线和主要内容,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为根本目的和理论归宿,最后落脚于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工具,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把握真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增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奋斗的自觉性。

2.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哲学为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提供了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既是哲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运用,同时,又是对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深刻的令人信服的论证。科学社会主义是哲学、政治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经济学说的必然结果。整个教学内容的三个组成部分是有机联系的,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形成一条主线。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升为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一般分析,而不是列举数字、图表与斧头换绵羊之类的讲解。从哲学的社会历史矛盾分析延伸到具体的资本主义的分析,再到解决的途径,兼容和合并原来的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目前,要想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学科,必须在重塑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上下功夫。着重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3.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3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紧密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所以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包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相统一的整体性。[ 2 ] [论文网 LunWenNetCom]

二、有效整合原理课的教学内容

“原理”教学内容多,课时少,讲授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做到精讲,要“管用”,那么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重点必须搞清楚。而且“原理”课也要与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协调,一些重复的内容可以归类、化简。“原理”课中“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内容与“概论”、“纲要”中的有关内容有所重叠,在讲授中要有所取舍。

哲学部分应注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学,尤其是方法论的运用和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教材增多了许多和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目前,就是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基本原理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教师在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中,注意方法论训练,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政治经济学部分重点讲清经济学原理知识点并与现实之间关系,如价值规律,劳动价值理论中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问题,货币的形式电子货币的问题,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联系当前的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等学生关注的热点。政治经济学对于我们今天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理论和方法方面的智慧启迪。

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源头和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道路的学说。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基础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最终使学生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具有重大贡献。

三、提高原理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原理”课教师多有不同的学科背景,有原来讲哲学的,有讲政治经济学的。目前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整合在一起,要讲好这门课,可以说是一个挑战。实际教学中,存在着教师擅长的内容占课时多、讲得多,而不擅长的内容占得课时少、讲得少的情况。这显然违背了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因此教师知识结构需要弥补,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原理”课教师应该积累三个层次的知识:一是哲学史层次的知识,如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二是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知识;三是心理学、逻辑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层次的知识,并且要研读经典著作。“原理”课的导向是要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但若没有其他学科的支撑,很容易造成讲授肤浅、思路狭窄或陷入空洞的说教。同时教师还要对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这是吸引学生,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的关键所在。

“原理”课程综合性很强,要上好这门课必须发挥团队精神,课题组成员必须开展好教研活动,进行教材分析、教学法研究、集体制作课件、试讲评议等教研活动。有些高校坚持了集体备课制度,效果较好。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相互交流研讨,可增强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四、提高原理课的教学策略

实用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难点。哲学理论性很强,不像实用性学科,通过学习能够很快产生经济效益。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科,它内化到人的思维深处,其功能和效益是潜在的、不明显的。加之理论又较深奥、抽象,给人一种高高在上、远离生活感觉。哲学的这种特性使得它难以为广大学生接受和喜爱。相反,学生对实用性强的学科更感兴趣。所以,教学中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实用性非常关键。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它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而且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及实用价值,解决这个问题是教学的难点和关键所在。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突出课程的实用性,紧密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

专业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化,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融入到具体的专业之中,使其具有专业特色。哲学教学围绕学生的专业进行,并力求在教学中将学生的专业及专业中的问题提到哲学的层面加以审视。哲学教学的专业化将使哲学的论证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专业化的哲学教学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联系学生专业特点,比如物理专业、化学专业、医学专业、建筑专业等等,根据不同的专业讲授不同的内容,尤其例证的引用应或多或少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在解决或讨论专业问题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的思维方法及其观点,使哲学原理在解决专业的过程中自然地实现,即在解决或讨论具体的专业问题时,运用并检验了世界观和方法论。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认识也是在这种理论的运用过程中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一般消化在具体的个别之中。通过实践,笔者认为,有用和有趣是加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在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下必须联系实际,与专业紧密结合,启发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培养综合素质,对于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总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工作严谨求实,搞好学术和教学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努力使“原理”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论/文/网 LunWenNet/Com]

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马原心得感想格式】相关文章:

马原感想心得800字09-23

马原感想心得800字04-13

马原实践心得05-07

学习马原心得05-17

马原课的心得怎么写05-17

马原课后感想05-08

学习马原感想范文06-03

马原课感想与收获07-10

马原个人总结05-27

马原论文题目05-01

上一篇:房地产业绩计划范文下一篇:大学生创业意识调查及辅导员工作策略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