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忘记我了吗情感散文

2024-05-10

你真的忘记我了吗情感散文(精选4篇)

篇1:你真的忘记我了吗情感散文

姐姐,你忘记我了吗作文

20xx年的9月26日,我唯一的姐姐远嫁他地,作为妹妹的我自然很高兴,为姐姐终于找到一个好的归宿而高兴,高兴之余,我还有一些失落,失落的是在寂静的夜晚再也没有人陪我说悄悄话,在我难过害怕的时候再也没有人为我拭去泪水了,也没有人再给我讲故事哄我入睡了……

在我的记忆中,姐姐就是半个妈妈,在我的童年中,姐姐给我的爱远远超过妈妈。姐姐长我五岁,在我童年的印象中,姐姐就是我的全部,她走到哪儿,我就如同“跟屁虫”一样跟到哪儿,从此在姐姐身边多了一个小铃铛,姐姐去上学,我就坐在门口等着。

我八岁的那年夏天,那是一个多雨的季节,在一个星期六,我们小学生不上课,可上初中的姐姐还上学。我眼看着天空慢慢地变黑,雨来了,我看到我们家门后的.雨伞还摆在那里,雨披还挂在那里,我想姐姐身边一定没有任何挡雨物,她会挨淋的。我非常着急,哥哥去上班了,爸妈也不在家,家中只有年迈的奶奶,我对奶奶说明了情况,就换上雨鞋,拿上雨伞,跑向学校找姐姐了。我家离学校骑自行车需要半个小时,我大步地向前迈着,生怕赶不上,让姐姐受凉,于是就加快了脚步,不料脚下一滑,我摔倒了,爬起来继续向学校跑去,忘记了疼痛和寒冷。我跑到学校时,学校还没有放学,我呆在姐姐的自行车旁边,等了好久好久,才看到姐姐和同学们撑着一把雨伞出来了,姐姐看到我时呆住了,她没有想到面前的这个狼狈的小女孩竟是自己年幼的妹妹。我赶紧跑过去说:“姐姐,你没有淋湿吧?”我摸了摸她的衣服,还好,没有淋湿。在接过我送去的雨伞时,我看到姐姐的眼睛红红的,她说:“小妹,你怎么来的,怎么弄得这么湿?”“跑来的,我怕你淋湿就跑来了。”姐姐的同学说:“好羡慕你有个好妹妹雨中送伞……”姐姐笑了。

回到家中,爸妈和哥哥已经回来了,他们都在焦急地等我呢。我和姐姐同时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都呆住了。我记得姐姐没有吃晚饭,一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晚上,躺在床上的姐姐突然说话了:“你真傻,下那么大的雨,还跑去……”姐姐说着就哭了。我一边给姐姐擦眼泪,一边给自己擦眼泪。这时,姐姐看到我腿上的伤,吃惊地问:“这是怎么回事?是今天摔的吗?”我没说话,我们俩的眼泪流到了一起……

在我十七年的人生中,姐姐吵过我。虽然当时很恨她,但是事后想到她是为了我好,怨恨就消失了。姐姐就像我的导师,她所给与我的并非是一般做姐姐的所能给予的那种教导。现在,我远在他乡求学,每到周末与家中通话,最先想念的是姐姐,其次才是爸爸妈妈。姐姐常常在电话中教导我:“用自己的诚心去感化每一个人,用自己的善心去对待每一个人,别人也会同样对你。”记得小时候邻居们常问我:“如果你姐姐出嫁了,你还每天跟着她吗?”我总是头一扬:“跟着!”现在想想,我当时太天真了。

姐姐,我真的好想你。你忘了我了吗?你会经常来看我吗?你会忘了你这个长不大的妹妹吗?

篇2:你真的忘记我了吗情感散文

听说过《时间和爱的故事》吗?顾名思义,它是一个关于时间和爱的故事。在危难来临时,只有爱坚持到了最后。当爱处于危险之中,富裕、虚荣、快乐和悲哀都离它而去,只有时间帮助了爱。因为,只有时间懂得爱有多伟大。这个故事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别人不懂爱吗?不是。他们往往身陷爱中而不自知,只是迟钝的他们在一段长长的时间过去后,才意识到爱的存在。它说,珍惜当下,珍惜身边的人。

百无聊赖之时,我们对时间的`概念就会变得模糊。彼时,时间在一个人的世界好像已停滞不前,然而,世界的时间还在不停流转。当谁忘记了时间,渐渐的也会忘记自己的目标、曾经的执着,再而,变得迷惑不解:我的向往为何也变得模糊不清?

一个忘记时间的人,太容易陷入这样的迷惑里了。

篇3:你真的看见了吗

我喜欢《一夜冬雨》这个题目, 希望孩子选择这个题目口头作文, 因为这是刚刚发生的, 就在眼前的。而《我被打动了》这个题目孩子会套用自己写过的作文或者看来的作文。结果48个孩子参加比赛, 选择《一夜冬雨》的只有4位, 其余的都选择《我被打动了》。

比赛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 可是我心里却常常有被揪着的感觉, 这不仅仅是因为许多孩子套用了作文。

下面是我和几个参赛学生的对话:

1.“你看见了吗?”我问这个刚结束比赛的孩子。

“是的。”她看了我一眼, 点点头, 没有多少不自在。

我看着她, 笑笑, 说:“你可以走了。”

这是一个很活泼的女孩子。

2.“你夜里起来看了吗?”

“是的。”这个孩子愣了一下, 马上反应过来回答。

“你真的听见打雷, 看见闪电了吗?”

“是的!”他眼睛里没有一丝犹豫。

我不敢看他的眼睛。这是一个看起来很文静的男孩子。

3.“这件事情是你听说的吧?”我想给这个漂亮的女孩一个台阶下。

“不是的, 是我看见的。”她自然地说。

“这真是你亲眼看见的吗?”我想暗示她这件事情可能是编造出来的。

“是的, 我真的看见了。”她还是那么坦然。

“你真的看见一只大猫叼着一盘牛肉去喂它的小猫?”我不甘心!

“真的看见了。”她还是那么坚定!

我和她对视着, 她竟然那么执著地注视着我。最终, 我泄气了, 也胆怯了, 回避了她的目光。

四个以《一夜冬雨》为题的孩子中有三个说他们夜里看见闪电, 听见打雷了。第一个我没有问, 第二个、第三个我问了, 于是有了上面的第一组、第二组对话。第三组对话中的漂亮女孩说的是《我被打动了》这个话题, 她为一只猫感动。这只猫在一个大雪天把“我”喂它的一盘牛肉叼去喂自己的孩子———几只小猫, 赞美猫身上具有的伟大母爱!我和她对话以后自己都觉得迷茫了, 我问和我一起做评委的老师, 会发生这样的事吗?也许真有这样的“猫精”?那位老师说:不会的!

我至今还感受到那场冬雨的寒意, 内心深处更感受到作为教师的悲凉!我们的孩子怎么了?

我在问自己, 也在问所有关心教育、关心孩子的人们。

风起、云涌、雨落、雪飘, 鲜花开放、小草生长、鸟儿鸣叫, 还有世事变幻、人情冷暖……孩子们都看不见, 听不见, 感受不到吗?是他们的眼睛、耳朵、心灵关闭了?为什么关上了?

篇4:围脖 今天你“粉”我了吗

微博常用的问候语言——今天你“粉”我了吗?

生活中围脖的功能大致为保暖和装饰。网络“围脖”的功能则强大得多:简单——只需要不超过140个字;快捷——转发、评论瞬间即被粉丝看到;另外也延伸出保暖的功能,例如:发一个美好的祝福给网友等;也兼具装饰的功能,例如,发一张自己臭美的照片或笑死人不偿命的视频,还可以发一首自己钻进被窝当催眠曲的歌曲,这些东西可以自己欣赏,更多的是给博友们分享。在这个没朋友就等于没活过的年代,朋友的类型千变万化,从现实中的同事、同学、家人甚至邻居已经拓展到不曾谋面甚至一辈子都不可能见到的网友,把自己的心情或感悟发给网友,让大家跟着你的文字或喜或悲,所以围脖的出现便成为现在沟通交流的最好方式之一。

与博客的使用者为明星、作家、文学爱好者居多不同,微博的使用者多为媒体人,也许是短小精悍的特点适应了媒体人简练的生活方式。微博中有个段子这样说:围脖上掉下一块砖头砸死十个人,其中两个主编、六个记者、一个明星、一个作家。虽然是个笑话,但不难看出媒体人在微博的活跃程度。微博上除了这些知名人士,更多的是一个普通人,他们在微博里呼朋唤友,能够和名人们很直接地对话,相互吹捧几句,也是一种心理满足的方式。

2009年下半年,微博开始进入中国网民的生活,2010年初,微博已经达到了火热的程度。微博上每天都在上演着回味无穷的故事:有温情的、冷酷的、愤慨的、恶搞的……层出不穷。姚晨百万粉丝成为“围脖女王”、“后宫优雅”蹿红网络、韩寒一个“喂”字引发粉丝狂追、政协委员雷人语录……

每天的故事在博友们的传递中愈加丰富,真相越来越清晰,让人回味中体会微博的魅力,也感觉到越来越离不开它……

@暖心谈 今天你“粉”我了吗?

手握在一起最温暖

厅长参与救援

廖新波是广东省卫生厅的副厅长,在此之前他是新浪博客、强国博客的十大官员明星博主,对于微博他知道些,但却从来没有使用过。他当时的想法是,微博的140字不够说得深入,还是博客能长篇大论地讲清楚一些事,但有一件事却让他第一次知道了微博的力量,也深深爱上了微博。

2010年1月12日19:50左右,网友“河北”在飞信上急切地问廖新波:你有广州市第12人民医院的电话吗?你能不能给联系一下?

廖新波被对方问得摸不着头脑,他让“河北”不要着急慢慢说出原委。原来,19:01分,“河北”在微博上发现一条微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士郭丽娟罕见铊中毒,其妹妹已因此病于1月8日不幸去世。郭丽娟获得过优秀护士、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等荣誉,也时常受到患者的表扬,去年12月刚刚结婚。由于铊中毒的发生非常罕见,只有一种叫“普鲁士兰”的特效药物才能让患者排除铊。请大家帮助,有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案,救救这个姑娘!

有博友说广州市第12人民医院是这方面的权威,所以“河北”当时想到了廖新波这位卫生厅的副厅长,期待他能帮忙联系广州市第12人民医院。

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廖新波一边让“河北”在微博告诉大家自己的办公室电话,一边又联系广州市的几家大医院,并安排好了救护队,如果四川那边联系上,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内到达机场,把病人接过来免费治疗!

广州市第12人民医院的李斯明院长接到廖新波的电话后说:“我叫我院化学中毒救治专家组和药剂科全市范围‘搜刮’‘普鲁士兰’,所有在广州的医药公司都无此特效药,只有省职防院有此药,他们也是刚巧上个月造访北京时购进的。我院中毒专家说必须有此药才有把握。是否可先将病人收入我院,病人所有住院费用由我院承担。”

此外,广东省职业病防治所邱创逸副院长短信回复:“廖厅,您好!信息收到,如有需要,我们尽力协助,上月我们才收治两起病人,治疗效果不错,如四川要了解,可让他们打我电话。”

此时,微博上正在上演着生死时速,廖新波办公室的电话号码在微博里传递着……

在焦急的等待中,廖新波并没有接到患者的电话,一个又一个的电话都是热心的网友打来,对患者给予最大的关注。

有消息了!

有网友联系到了患者所在的医院,让人感到失望的是,院方表示他们不缺“普鲁士兰”,而且也是在免费救治!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在这一小时内,微博的力量彰显了出来,廖新波在博客贴出了他和网友“河北”的飞信聊天记录——“河北”说:我现在心惊肉跳的,真没想到围脖会有这么大的力量!从我和你联系的时候,是一波热浪,联系后又是一波热浪,后来欧阳奋强转载的时候,热浪更大了,我现在有点不知所措了!

尽管是个误会,但廖新波已经对“围脖”这个新生事物有了兴趣。它操作很简单,一下午时间他已经在“围脖”兴奋地发布最新的消息了。

一有新的消息,廖新波总是首先发一条微博。2月6日江门五邑中医院惨案发生后,他一边组织人员奔赴事发现场,一边在车上用手机发了一条微博:“今天是非常令人发指和令人沉思的一天——为什么砍医生事件再次发生在我省!不想出现的事出现了……”

2月26日广东省揭阳普宁市军埠镇发生烟花爆炸事故,他也是在去救援的路上发的微博,让粉丝们第一时间知道了伤者的情况。

说起微博,廖新波深有感触:及时让网友了解事件的最新动态,也可以和网友互动,用这个工具很顺手!

@聒噪谈 今天你“粉”我了吗?

我们是一群鱼

思想的集散地

@刘旗辉商界传媒董事长,《商界》杂志总编辑

写微博很有意思,用不到140字把你的意思表达出来。实际上,一篇文章的核心也就是140字。可是要拿出去发表,太短了不行。 国外的文章越来越短,都网络了,谁还有时间看长文章?读微博比写微博更有意思。在有些人眼里,微博是一个无聊的场所,因为这里没有功利,只有辛苦的写,得不到好处,有时候反而惹来骂声一片。但是,微博的乐趣也许就是因为这里是思想的集散地,在这里,你会感到思想比功利更重要,就是被骂了,只要是善意的,你都会感到一种无形的力量在鼓励你,鼓励你说话,鼓励你判断,鼓励你找到真理。

无微不至 歡迎围观

@李天时(李刚) 华商传媒集团《大众生活报》社长、总编辑

上了围脖知道地球真小自己真老,上了围脖知道自己眼界太窄知识太少;上了围脖知道中国卧虎藏龙自己不敢乱吵;上了围脖知道啥叫草根英雄啥叫名人臭脚;上了围脖知道说话可以简练写字可以更少;上了围脖知道可以宽容有度可以脾气大好;上了围脖大事不丢;上了围脖小事不忘;上了围脖可倾听可自语,可旁观可呐喊可分享可窃笑。总有好友,总有妙语,总有故事,总有真相,总有无可奈何,总有义愤填膺,总有真情流露,总有出手相助,总有摩肩接踵,总有夜深人静。看了一般看不到的,听了一般不曾听的,想了一般不曾想的,做了自己应该做的。无微不至,欢迎围观。

nlc202309011012

微博客 大革命

@杜子健华艺百创传媒公司总裁、世界小姐大赛中国区主席

微博进入新浪,我是第一批测试用户,之前,偶尔去推特。但自从新浪内部测试微博以后,我就在网络上定居中国了。我是一个老牌网络冲浪者,玩网十几年,流窜于各大BBS,因此,当微博来临之时,我必然是第一批用户。微博对我的第一个改变,就是除了工作以外,我不再流窜其他SNS网站浪费时间;其次,它改变了我的写作方式,现在,我更加追求精确表达,不再在文章中掺水了。基于140字的限制,我的圍脖基本成了“干货”,扎实而丰富。比如说我最短的一条“围脖”,只有两个字“死着”,你说这两个字是否可以抵消余华的20多万字的《活着》?我认为,从文字本身的信息量所承载的分量上看,“死着”比余华的“活着”更饱满,更富含生活中的悲怆感,几乎每个人都能在这两个字当中读到自我生命的无奈。从工作角度看,围脖对我的改变,是充满革命性的。“我来提出一个生活和工作理论——140理论,简洁、明确、高速、直奔主题、直奔要害。别再拖泥带水,别再虚情假意,别再顾左右而言他。反对一切浪费时间的工作和生活行为。反对低效,坚持‘让时间低碳起来,让工作微博起来’的方针,走简洁路线。”

《论语》就是微博

@孔健祥林(孔健) 日本《中国巨龙新闻》总编辑

日本首相鸠山说:他今年新年第一件事就是:开微博。并夸讲说:手机微博传播快,最适合今天的生活。在日本,年轻人也兴起了微博热。

前不久,出版大腕路金波访问东京,我们见面,他的第一句话是:“我现在玩微博,很新潮,好时髦。来,我们来照个相,发给我的11万粉丝们。”而他所发的那几句话,即简短又精辟。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巧言令色,鲜矣仁”、“礼之用和为贵”。每当我读《论语》时会突然发现,如果按今天的眼光来看,当年孔子和弟子们的《论语》,不就是今天的微博客吗?要不《孔子》电影里咋就有“给个话儿”这样的现代词呢?看来我这孔子子孙实在太跟不上形势了。所以,我每天在发微搏,充实自己的生活,传播我的新论心语。

三言两语,现场对话,发发感慨,晒晒心情,当年孔子周游列国,跟弟子们不就是这样来交流的吗?而今,时代不同了,人们从大发议论、长篇叙述的博客,临阵脱逃。大家都慢慢学懒了,就开始吝啬自己的语言,简短几句,博大精辟,抒发情感,挖掘心底,八小时之外,我更爱微博。

臭味相投 举杯畅饮

@传媒老王 (王志勇) 现为北京某刊总编辑 国内地市报经营与发展研究专家

去年11月18日新浪“宝宝丁”邀我开微博。上来后发现《中国周刊》总编朱学东、鲁花品牌总监初志恒等一大批哥们儿整天在这里欢着,于是我也开始织起围脖。当我感悟到“写微博是你抵达灵魂的最近方式之一,是对生命的叩问,但生命和灵魂又都是形而上的东西,所以写微博在无形中又伴随着一种寻找”时,《南都周刊》总编辑陈朝华认为我把微博拔高了。我没有赶上杜子健发起的微博友大聚会就变着法让老杜单请了我一回,就这样围脖上结识很多像河北解放这样的同仁相邀举杯畅饮,同时也相遇了王永这样的事业伙伴,王永力邀我为中国的民族品牌发展尽一份力量,这都是围脖搭的桥。

微博高潮 欲罢不能

@邵明波 《市场周刊》总编辑

从新浪微博“内测”算起,我上微博已经半年了。平面媒体编辑是个苦差事。案牍劳形,事务劳神,不吃这碗饭的人,很难感同身受。网络的出现使得劳动强度减轻不少,电子信箱、即时通、博客等让编务尤其是通联方便了不少,但还是有局限:信箱地址比较“私密”,即时通也只是便利一对一的沟通,博客反馈的速度还是比较慢,只有微博,开始具有开放式编务平台的功能。

开通微博,聚集过来的编辑记者特别多,各路高手群贤毕至,纷至沓来。有人开玩笑,说是只要点开新浪微博的“随便看看”按钮,蹦出来的三人中间,就可能有一个是“总编辑”或者是“首席记者”。尤其是平时难得见到的业界大腕,如《新周刊》的封新城、《财经》的何力、《南都周刊》的陈朝华、《商业价值》的刘湘明等等。他们在微博上现身说法,其办刊理念、近期动向、重头选题、板式调整乃至封面风格,都有即时播报,都给同行不少启发。当然,微博也让这些“名编名记”少挣了不少的“出场费”。

微博也有让我“郁闷”的地方,这个编务平台,也将我的工作延伸到了“八小时以外”,每天的凌晨时分,是微博的“高潮时间”,这个时段微博分泌特别旺盛,最让人欲罢不能。

@围观篇 今天你“粉”我了吗?

只是路过 仅此而已

韩寒“喂”播生活

当微博传言韩寒即将开通微博的时候,微博上讨论激烈,大都围绕着他的第一条微博会是什么?各种议论把“韩寒”变成了新浪微博当时的热门话题。有网友预测韩寒的第一条微博应该是:“大家好!我是韩寒”,“大家好!刚开了微博,还不熟悉,多多指教”,“哦,就这样被微博!”也有网友则猜测:“粉丝不上10万,他不说话!”也有人这样说:“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关注韩寒,因为他说的每一句话,都会被飞快转发过来。”最本分的猜想是:“网友们是自动关联的博客更新。”

除了博客之外,韩寒在网上几乎就没有留下别的痕迹。对于几乎是中文互联网上老少通吃粉丝最多的网络名人,没有偶像的八卦题材实在是很不爽的一件事,韩寒的第一条微博成了被各路人马关注的对象。

2月4日,韩寒突然在新浪开设微博,虽然一句话没说,但粉丝量一天时间便破万。韩寒终于在6日发出了第一条微博——“喂”。这不是文章标题,而是全文。就这么“喂”了一声后,竟然有上万条留言,韩寒超人气偶像作家的魅力可见一斑。这一声到底是“喂”的啥?谁也不明白,微博又开始了大讨论,猜测“喂”字后到底隐藏着什么高深的理论,然而越是想得复杂越远离初衷。韩寒解释说:“发这个字是在测试设备,本来是要发个‘嘿’,但是打错了,发现微博不能修改,只能删帖,我怕我删了大家会错怪政府,就保留了。”对于开通微博的目的,韩寒说:“主要觉得有时可能问路会方便一些。”

一字微博发出之后,韩寒又是沉默了下来,但“喂”后面的评论却没有停下来,有粉丝幽默地评论:“哎!我听到了,通了,你可以讲话啦!老韩!”

沉默了8小时之后,韩寒的第二条微博发了出来:“我犹豫了很多天终于买了个行李箱,行李箱上用碎石贴了一个英语单词 GO ,我非常中意,因为当年拉力车王勒布暂时失业的时候就是开着一台贴着 GO 的赛车又卫冕了冠军,再多艰难也要勇往直前,GO了再说。欢天喜地拿回家,打开一看一张产品卡:感谢你选购建国60周年特别版行李箱。”

这才是微博的基本形式,粉丝们兴奋了,继续评论、转发。截至发稿之日,韩寒的微博已经发出12条,粉丝168282名!

为什么韩寒开个微博大家如此激动,微博里有各种版本的理由。权威的说法是:“微博是一个强大的自媒体平台,韩寒这样的人等于拥有了自己的媒体阵地。”八卦的理由则是:“这样就可以看到韩少直播自己的生活了!”

“后宫优雅”何许人也

“后宫优雅”微博首页的自我介绍上写着:静者智也,动者愚也。不知道这是对自己的夸耀还是对网友的嘲弄,总之这样一个号称来自新加坡显赫家庭的女子在微博排行榜中占据前三位置,风头直指位列第一的姚晨。

“后宫优雅”2009年12月在新浪微博注册,前期发表微博内容以“美女”,“炫富”,“明星八卦”为着重点,号称身世显赫,家财万贯,与许多大牌娱乐圈艺人私交甚好。后期则以“孔子是新加坡人”等雷人语句吸引眼球。短小的“雷人+找骂”微博内容加上配发的个人自拍照,激起网友兴趣,同时通过网友及媒体的宣传报道,“优雅女”的名号更加响亮,甚至有人专门注册了微博,就是为了看看“后宫优雅”今天又发了什么“梦”。“口才帝小河北”录了两段针对“优雅女”的抨击视频,口若悬河针针见血的讨伐声却不见“优雅女”回应,更是无形中为“优雅女”做了宣传。

nlc202309011012

2010年1月29日,“后宫优雅”,声称要代言某一网游,同时停止更新微博,并将个人介绍改为“静者智也,动者愚也。”都是八个字,从初期“后宫三千,独我优雅”的自恋到现在这带些哲学意味“静者智也,动者愚也”,“优雅女”在微博上销声匿迹,而她代言的网游并不因为她在微博的“红”而火起来,相反却安静了许多,这大概和她在微博的负面评论有很大的关系。看来,某人的火也是要从人品或网品中去品味的。

政协委员“雷”语走红

网络上流行一句话:没有最雷,只有更雷!刚走了一个“后宫优雅”,政协会议上又出现了个“雷人”委员。

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容时尚报》出版人张晓梅在微博中写道:“《会议养生法》:将身子坐正,目视前方,似看非看,似听非听,表面认真,心静如水,深吸慢吐,浑身放松,气沉丹田,自然而然,让大脑一片空明……借别人的滔滔不绝陶冶自己的身心,会开得越长,你得益越大,自个落得健康长寿!”此“养生法”并没有得到博友的响应,反而质问她:“到底是来开会的还是来养生的?”随即张晓梅委员删除了这条微博。

像这样雷人的文字并不是第一次出现,3月2日,张晓梅委员就已经发过一条雷人微博了:“今年委员发电脑:昨天委员报到时每人領到一部新电脑,和去年不同的是,今年电脑用后不用再归还,这要实际得多。去年发电脑要退化(还)并没有意义,有电脑的懒得为几天重新熟悉新电脑,不用的你发他也不会用,会议结束回收的数千台电脑的确很浪费。委员发电脑能促进网络和电子办公意识。”

这条微博在短时间内被转发超过1100多次,网友评点回复近500条。网友的评论大多是抨击和嘲讽,当日下午,张晓梅删除了此条微博。张晓梅委员的粉丝已达5.4万人,但关注人数为0,用网友的话形容,这是一个“只说不看”的微博。

微博走红要比别的形式快捷方便,“雷语”、“雷图”都能使人在短时间内被关注,但这样的走红又有什么意义呢?

微 博 热 词

“胡总”织“围脖”

2010年2月21日,“人民微博”上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名字——胡锦涛,用户资料内容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并且属网站认证用户。一时间成千上万网民注册人民微博ID,要“粉”主席。一天内,“胡总”的粉丝飙升至15000余人,并且以每小时1000人的速度递增。人民网相关负责人终于出来澄清,国家主席胡锦涛2008年考察人民网时,曾在强国论坛与线民聊天互动,当时注册了实名ID为“胡锦涛”,这个微博就是网页根据身份证自动生成的。“胡总”的“围脖”,最终证实了是一场误会。

韩局长日记

“兽兽门”的不雅照片和视频流传到网络的时候,微博上热烈讨论着,最正经的结论:“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炒作案”!与“兽兽门”有意而为之不同的是“韩局长日记门”却是遭受了黑客的袭击,使隐私暴露网络。不管是同僚排挤还是情仇泄愤,微博上给出最无厘头的结论是——“韩局长是个好领导”,号召领导们都要学习“韩局长”,并且列举出“韩局长”的几点值得领导们学习的好行为。

广告中插播春晚

春晚播完,网络上板砖齐飞,主要落在赵本山的小品《捐助》上,植入广告强买强卖的形式让博友们大为愤怒。微博上到处横飞着唾沫和砖头瓦块,老赵如果此时来微博转转,不砸个窟窿也能被唾沫淹死。正当博友们猜测春晚小品王会折戟沉沙的时候,元宵节晚会上爆出《捐助》获语言类一等奖的消息!微博上最后得出了结论:“老赵和春晚是共同体,老赵靠春晚推出弟子,而春晚靠老赵保住收视率!”至于广告植入,则是央视“想钱想疯了!”

上一篇:医疗废物专项整治工作总结下一篇:“三个”爸爸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