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学刘钰岚小学想象作文

2024-05-03

我的同学刘钰岚小学想象作文(通用2篇)

篇1:我的同学刘钰岚小学想象作文

我的同学刘钰岚小学想象作文

她长得胖胖的,一头又黑又长的自来卷头发,扎成一个马尾,马尾上戴一条粉色的蝴蝶结,一双清澈明亮的大眼睛,一对宽宽的`眉,一张红红的嘴,谁见了都说:“这个小姑娘长得真可爱。”她就是我的同学——钰岚。

我俩是好朋友兼同班同学。她学习成绩优秀,特别是作文写得很棒,几乎每次都会被老师当做范文在全班读给我们听。这是与她爱看书分不开的。每次到新华书店,她都会买一大堆书回去,随时都会捧着一本书看,有时连下课都在看书,还会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呢!有一次,我好奇地问她:“书有什么好看的,你玩都不玩?”她很奇怪我这么问,说:“书中那么多有趣的事儿,,你不去看怎么知道?你们喜欢看电视,在电视中知道了很多人、事、景,而我看书也能知道这么多东西,而且还会学到很多字,很多写法,我从书中尝到了甜头,所以我觉得有书看就很快乐!”我听了连连说:“佩服,佩服!”

她也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有一次,我们正在教室外开心地玩耍着。‘‘铃,铃,铃’’一阵急促的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陆续走进教室。老师也不紧不慢地走了进来。老师一脸微笑地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考试。’’那些成绩好的就异口同声地欢呼‘‘耶’’,成绩不好的就小声嘀咕说:‘‘怎么又考试呀?’’老师把试卷发下来。我看了一下,胸有成竹地想:这些题我都会,一定能考一个好成绩。过了一会老师严肃地说:‘‘开始答卷。’’于是我准备拿出笔。我一打开笔袋,顿时,我目瞪口呆。我的钢笔呢?我急得满头大汗,翻箱倒柜地找了起来。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对了,我忘在家里了!”我突然想起来。于是我向旁边的同学借。可他们都说:“我只有一支,借给你了我怎么办呀?’’听了她们的话,我非常绝望地想:这次我肯定会被批评的。这时,钰岚听见了,连忙把她的小熊钢笔借给了我。我感动地说:‘‘谢谢你。’’她谦虚地说:‘‘不用谢,我们是朋友嘛。还不快写,再不写可就真的写不完了呀。”我听了又紧张又快速地写了起来。

我为有这样一个朋友而感到庆幸。

篇2:我的同学刘钰岚小学想象作文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要求学生采用纸笔写作方式的同时,重视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的整合,倡导学生运用电脑和互联网写作,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在信息素养和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写作能力,正适应了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要求。

我们开创的“城乡协同课堂”是基于因特网的校际间互动课堂,能够在教学过程、学习过程方面实现城乡协作、同步。这种课堂有两个教室:一个是主教室——中心校;另一个是辅教室———农村教学点。“中心校—教学点”协同学习这种人机交互模式,是面向认知和思维的一对一在线课堂模式。课程由中心校的教师备课,教学点的教师依照主讲教师的教学设计指导同步教学,使两校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同步,“学”同步,“互动”同步。摒弃了传统录播课的不足之处———资源辐射学校的教师只是扮演“人民警察”的角色,仅仅是维持秩序而已。

二、课堂教学核心环节

这堂课,我们设计六个主要环节:生成情境———系统随机生成五张图片,作为想象作文创作的题材;发散思维———根据平台提供的思维训练,看图展开发散思维训练;构思梗概———立足于发散思维,重组词语构思梗概;愉悦创作———在平台内置音乐的伴随下,学生愉悦地进行个性创作;在线评价———利用平台的评价系统展开多种形式的评价;赏析习作———主讲教师和辅助教师推荐优秀习作,点评指导,校际互动,使学生明确努力与提高的方向。

三、构建学生认知思维

学生面对五张毫不相关的图片,往往茫然不知所措,我们是这样设计认知结构的。先对五张关键词展开思维训练,通过人机交互,大脑不断接受外来刺激,处于觉醒状态,产生丰富联想。然后以某个词为中心(文眼),对分解词进行汇聚,引导构思故事梗概。平台上我们还提供了视频教程的微课,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反复自学。人机交互训练多次之后,学生便豁然开朗了。

四、协同课堂实战经验

东方潜能在线的“想象作文”这个平台,将习作从传统的笔纸课堂搬到了计算机教室。学生面对的不再是枯燥的方格作文纸,而是色彩斑斓、主题鲜明的作文编辑界面,从而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这项技术与资源还可以跨校共享,特别是给教学资源不够丰富的教学点注入了活力。这个平台设有思维发散、视频教程、写故事、音乐盒、故事乐园、故事风采展、排行榜等板块。下面我就针对个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借助这个平台与教学点进行协同教学,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与习作水平。

1.“思维发散训练”引导学生从事物的不同特性展开联想,如颜色、形状、地点、相关人物、作用等,以拓展学生想象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如出现一张月亮的图片,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会联想到或相关、或相似的事物,如,蛋黄、月饼、嫦娥、玉兔、中秋节、赏月、登天游峰、手电等。这也为学生构思的新颖与创作的独特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我通过自己录制并上传到“想象作文”平台的一份视频教程,生动形象地引导学生如何正确、高效地使用“想象作文”平台,也便于教学点的学生掌握想象作文的使用流程。

这样共享信息资源,教师便可与教学点的教师开展互动课堂,高效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 做好思维训练操,又了解了平台的使用方法,学生便可进入想象作文平台,点击“写故事”板块进行创作。

系统会随机呈现五张图片,根据这五张图片的不同特性展开大胆丰富的想象。再从联想到的这些词中,找准一个词作为突破口、引出故事的切入点,顺藤摸瓜,牵一发而动全身,展开独特的构思。即使是同一幅图,学生选择的文眼不同,也会创作出完全不同的两篇文章,大大扩展了写作的范围。

这样,信息技术与语文的习作教学整合,逐步实现了习作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也使学生写作活动的个性化特征更突出。

4. 学生提交习作后,点击“故事乐园”板块,可欣赏本班、其他班、其他学校学生的习作,并从故事内容、语言表达、中心思想这三个维度,两校学生展开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校际互评。

学生还可打开“评价详情”看同学、老师给自己的习作做出的评价,利用平台的“修改”功能进行自我修改,达到“以评促改,以改促写”的目的,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呈螺旋式上升,教师也真正做到了“高效教学”。

5. 学生完成了习作、评价后,教师可从“故事乐园”板块里查看学生的习作,加以赏析,提出努力的方向,并根据学生的创作情况,点击“审核通过”“颁发证书”,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6. 付出总有回报,学生通过多想多练,习作的功力也提高了不少。

学生可以从平台里的“排行榜”中直观地看到自己的成长足迹。评价高的优秀作文还会被系统选入“故事风采展”中展播,这也是学生的成长档案,会永远记录在系统里,形成大数据,见证学生的成长足迹。

以上这些环节,中心校与教学点可同步教学、同步评价、同步赏析,达到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效果。这样,整合共享信息技术资源,促进了中心校与教学点之间教育的均衡化。

实践这个平台已经整整两年了,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写作文由之前的没兴趣、没个性、没真情,到现在爱上写作文,每次带孩子们去电脑室上作文课,孩子们总是争先恐后,情绪高昂,让我备感欣慰,也清楚地意识到肩上的重任。光写好想象作文还不够,学生还得回到课本的作文学习中,回到生活中。如何让学生在想象作文训练中形成的习作兴趣与习作水平转移到命题作文中,还得教师下一番深功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摘要:如何改变在学生脑海中根深蒂固的“习作难”的局面,促进中心校、教学点的教育资源有效地整合并融合在一起,使两校学生“双赢”?尝试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借助“潜能在线”的想象作文平台,利用在线网络,对学生进行随机情境的想象作文训练。通过两校交互式习作、互动评价,达到“以评促改,以改促写”的目的,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及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教同步,学同步,互动同步,教育均衡

参考文献

上一篇:浅析高层建筑中转换层的施工技术工学论文下一篇:“挫折教育”ABC 智力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