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妈妈的妈妈送甜蜜》教学反思

2024-04-29

《给妈妈的妈妈送甜蜜》教学反思(精选8篇)

篇1:《给妈妈的妈妈送甜蜜》教学反思

《给妈妈的妈妈送甜蜜》是一个社会活动,它主要是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拥抱、吻、关怀是一种甜蜜的亲情,并能用多种方式表达对成人的爱。

活动以小松鼠为导入,让幼儿想小松鼠会送妈妈什么甜蜜的礼物,这时幼儿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讲述,再以故事欣赏的方式解释答案,讲到小松鼠要送给外婆一个甜甜的吻的时候,孩子们都睁着大大的眼睛,好像在问我“老师,什么是吻呀?”我明白他们的疑问,马上就给他们解释:“吻”就是“亲”的意思,小松鼠非常爱她的外婆,所以就亲了亲她的外婆,孩子们听了以后都似懂非懂的点点了头。

在整个活动中,我都是以让幼儿去尝试甜蜜的快乐位主,如在最后一个环节我扮演“妈妈”,微笑着对他们说:“孩子们,小松鼠把吻送给外婆当礼物,你们想送什么礼物给我呢?”这时,孩子们兴奋了,有的说:“我要送给你大蛋糕”,有的说:“我要从给你漂亮的鞋子”,有的说:“我要吧我最喜欢的小熊送给你”,也有的说:“我要送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说完,跑过来抱了我一下,而我也给了这些孩子及时的回应,让他们也感受到我送给他们浓浓的爱意。这时调皮的.小文笑眯眯的跑过来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其他的孩子看见了都哈哈大笑。“谢谢小文的礼物,我的心里觉得甜甜地,谁也想送给我一个甜甜地吻呀?”在我的启发下,小羽、小颜、靓靓等几个小女孩都来送吻了。“怎么只有女宝宝来送吻,男宝宝怎么不来呢?”我话音刚落,只见小凯用手擦了擦小嘴巴,来到我的面前,撅起小嘴吻了我一下,在他的带动下,苗苗、小航、小涵等都撅着小嘴来到我的面前来送吻了,这时我真觉得我是天底下最幸福最富有的人。“收到这么多的礼物,我真是太高兴了,我的心里觉得甜甜的,谢谢你们送的礼物。回家后,把这些礼物也去送给你的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好吗?”最后,我让幼儿回家也给自己的亲人也送上一份这样的礼物。

相信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孩子们也已经深深感受给别人送礼物带来的甜蜜感觉,体会到了拥抱、吻、关怀所表达的甜蜜的亲情。

篇2:《给妈妈的妈妈送甜蜜》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1.能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拥抱,亲吻是表达爱的方式;2.能学着用多种方式向家人表达自己的爱;活动准备:故事挂图,长围巾,小奖品活动流程:一、导入环节,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们早上好,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叫做《给妈妈的妈妈送甜蜜》,故事里有一只小松鼠,它要给自己的妈妈送甜蜜,小朋友们觉得它会给妈妈送什么样的甜甜的礼物啊?(举手回答)——幼:(教师可以把小朋友说的礼物用简笔画的形式简单的画下来)——师:小朋友们说的很棒,那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松鼠给到底妈妈送了什么甜甜的礼物。二、过程部分1、配合挂图,讲述故事第一段—— 师:小松鼠给妈妈送了什么样的甜甜的礼物?它还要送给谁甜甜的礼物?(把这个问题换成:妈妈的妈妈是谁?)——幼:……——师:大家的小耳朵都很灵啊,(换成:小朋友的耳朵听的很仔细)那我们接下去听听故事,看看接下去发生了什么?(我们再来一起听一听还发生了什么事情?)2、配合挂图,讲述故事后面部分——师:妈妈给外婆送了什么礼物?外婆心里觉得怎么样?——师:小松鼠给外婆送了什么礼物?外婆心里觉得怎么样?(引导幼儿可以从图片中寻找答案)——幼:……——师:你觉得外婆喜欢这些礼物吗?——幼:……——师:拥抱,亲吻和糖果,巧克力蛋糕一样,都是甜甜的礼物,所以外婆甜甜的笑了。现在啊老师完整的把故事讲一遍。(换成:故事的题目是什么?(可以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念一遍,然后再完整倾听故事一遍)这样可以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3、完整讲述故事,加深理解,鼓励幼儿表达—— 师:在幼儿园里啊,老师就像自己的妈妈一样,那如果小朋友给老师送甜蜜,你会送什么样的甜甜的礼物给老师啊?(鼓励幼儿勇于表达,同时可以请小朋友上来做一做)——幼:……—— 师:今天小朋友学会了送甜蜜的礼物,放学回家也请给自己的爸爸妈妈送一个甜甜的礼物!(学会去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 给妈妈的妈妈送甜蜜 这一天,小松鼠给妈妈准备了礼物:甜甜的糖,甜甜的巧克力蛋糕,妈妈收下礼物,甜甜地笑着说:“你的礼物甜到妈妈心里去了。明天,我们也去给妈妈的妈妈送礼物好吗?”妈妈的妈妈?哦,小松鼠明白了:妈妈的妈妈就是外婆呀。 第二天,妈妈和小松鼠一起去外婆家。小松鼠看着妈妈提着的篮子想着:“送给外婆什么礼物呀?外婆也会甜甜地笑,也会甜到心里去吗?” 到了外婆家,桌子上已经摆满了甜甜的东西,小松鼠想:外婆已经有了那么多甜甜的东西,送什么礼物才能让外婆甜甜地笑,甜到心里去呢? 妈妈拿出一条长长软软的围巾给外婆围上。外婆甜甜地笑起来。小松鼠忽然想到:外婆最喜欢自己的吻。他贴着外婆的脸给了她一个甜甜的吻。外婆搂着小松鼠说:“你们的礼物甜蜜蜜的,甜到我的心里去了。”(有改了一点点地方)

篇3:《给妈妈的妈妈送甜蜜》教学反思

1.遗言切入, 营造氛围, 唤起思考

莎士比亚说:“一个人的临死遗言, 就像深沉的音乐一般, 有一种自然吸引注意的力量;到了奄奄一息的时候, 他的话决不会白费, 因为真理往往是在痛苦呻吟中说出来的。 一个从此以后不再说话的人, 他的意见总是比那些少年浮华之徒的甘言巧辩能被人听取。 正像垂暮的斜阳曲终的余奏和最后一口啜下的美酒留给人们最温馨的回忆一样, 一个人的结局也总是比他生前的一切格外受人注目。 ”

一封封遗言, 意味着一个个死亡。 集体性遗言, 意味着一场屠杀。 以结尾处的遗言导入课堂, 营造出凄凉悲伤的氛围, 巴尔扎克说:“痛苦跟欢乐一样, 会创造一种气氛。 ”营造悲凉的课堂氛围, 奠定悲伤的情感基调, 更有利于调动与唤醒学生对死亡的思考——他们为何而死? 死的甘心吗? 死得其所吗……进而引出二战的残酷和本文的历史背景, 引发学生对战争, 对屠杀的深思。

2.遗言细节, 呼应文本, 彰显主题

细读遗言, 关注留遗言者的身份——是学生、工人、木匠、牧师……这和文本中“他们杀孩子、老师, 也杀牧师、工人、木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淳朴勤劳的普通市民”相呼应。 死者的身份“全是”无辜的市民, 作者在列举遗言时, 特意点明他们的身份, 就是想告诉我们死者的平凡, 死者的无辜, 就是在愤怒地控诉纳粹的残忍、狠绝。

细读遗言, 关注遗言标点——学生在朗读时势必会发现18则遗言中17则没有标点断句。 没有标点断句的理由其实不难理解, 因为临死前时间太短, 死者抓着小纸片, 抓着身份证着急忙慌地写下遗言。 这和文本中“他们临死前几分钟, 在小纸片上, 或在身份证上, 给亲人写下最后几个字。 字迹模糊, 句子也许不通, 却表达了赤裸裸的爱、赤裸裸的心愿”又呼应在了一起。 那么自然而然地引起思考——“赤裸裸的爱、赤裸裸的心愿”是什么? 于是, 不甘于死, 渴望于生的心愿呼之欲出;于是, 对父母妻儿的爱跃然纸上。 临死前的几分钟里, 他们连写标点的时间都没有, 更遑论深思熟虑酝酿煽情了。 可就是这些简单平淡的只言片语, 写出了他们死前最急切的呼唤, 最真挚的热爱, 最痛彻人心的遗殇……他们的弥留之际的“最后几个字”成了“克拉库耶伐次血腥悲剧中最感人的”声音。

细读遗言, 关注两位小学生——“ (第二中学六年级学生) 爸爸, 我和密索在旧军营里。 给我们送饭来, 也要工装裤和毯子。 送点果酱来爸爸去找校长假若有用送点东西给我们吃吧。姨妈彼得舅舅也在这儿。 给他送三包烟还要些纸 ——巴法尔”。 六年级的巴法尔可能还不知道什么是遗言, 六年级的孩子上哪儿体验生离死别呢? 他懵懵懂懂地跟着周遭的大人在纸条上写字, 写的尽是“旧军营”的生活。 他饿, 他希望爸爸能给他送饭;他冷, 他希望爸爸能给他送裤子和毯子……那一个字一个字的乞求, “送点东西给我们吃吧”, 他小小的心灵如何能够明白——“吃的”是送不来了, 送来的只有“枪子儿”了。 纳粹的折磨, 纳粹的虐待还没能让这个幼小的孩子绝望, 小小的他只有小小的愿望——吃饱、 穿暖——多么天真, 多么单纯啊。 由此回顾文本中迪桑卡的诗歌:“他们坐在书桌前……兜儿还塞一把梦想和秘密……” 想象着孩子们上一刻仍在 “傻傻”地憧憬着未来, 下一刻就被赶到青青山坡上被无情地机枪扫射, 悲愤之心油然而生。 “ (第一中学六年级学生) 亲爱的爸爸妈妈最后一次了——鲁比沙”。 这是鲁比沙最后一次呼唤“亲爱的爸爸妈妈”, 因为她知道她就要死了, 她再也没有机会依偎在爸爸妈妈的怀里撒娇, 她再也不能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成长了……因为“纳粹要灭种呀”, 300个孩子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 在纳粹的集中营里, 在克拉库耶伐次, 伴随着“亲爱的爸爸妈妈”这声稚嫩的呼唤而来的, 不是充满爱意的笑脸和亲切的呵护, 而是残忍无情的嘴脸, 灭绝人性的枪声, 至此, 课文标题“亲爱的爸爸妈妈”的内涵便不言而喻——孩子们天真的呼唤, 就是对纳粹屠杀最强烈的控诉。

3.挖掘遗言, 透析人性, 感悟悲剧

悲剧所表现的对象必须是原本美好的东西。 英国学者罗斯金曾说:“一个少女可以歌唱她所失去的爱情, 但是一个守财奴却不能歌唱他所失去的钱财。”可见, 只有原本美好的有价值的东西, 当它不以我们主观意愿而走向灭亡时, 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其悲剧美的魅力。正如鲁迅所言, 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那么, 什么才是人生有价值的东西呢?

深入挖掘遗言, 我们剖析死者最后一刻留给这个世界的只言片语。

真——“ (第一中学六年级学生) 亲爱的爸爸妈妈最后一次了——鲁比沙”, 鲁比沙死之前惦记着父母, 呼唤着父母, 深爱着父母, 真挚的情感令人动容。 “ (第二中学六年级学生) 爸爸, 我和密索在旧军营里。 给我们送饭来, 也要工装裤和毯子。送点果酱来爸爸去找校长假若有用送点东西给我们吃吧。 姨妈彼得舅舅也在这儿。 给他送三包烟还要些纸——巴法尔”, 巴法尔死前的小小心愿无不透着孩子的天真。

善——“ (工人) 永别了美莎我今天死了再见我最最亲爱的我最后一刻想到的是你我的儿子没有爸爸也要快乐再见——史米奇”, 史米奇死前和妻儿告别, “最最亲爱的”, “最最”叠用传达出他对妻子, 儿子爱之深, 他在最后一刻仍不忘祝福妻儿幸福快乐。 “ (工人) 我最亲爱的鲁姬卡在这最后一刻原谅我一切吧留下850元爱你的包扎”, 包扎死前请求爱人的宽恕, 留下他不多的却是全部的财富。 “ (生还的工人) 亲爱的包瑞卡好好照顾美莎给她找个好丈夫问爸爸好请他也找爱你的包季达”, 即便作为丈夫作为父亲的自己要死了, 也仍希望妻儿继续好好生活, 找个好人家, 找个好爸爸。

美——“亲爱的爸爸妈妈”是孩子对父母的难舍, “没有爸爸也要快乐”是父亲对孩子的祝福, “我最亲爱的鲁姬卡”是丈夫对妻子的深情……这些都是人性中弥足珍贵的美好的情感啊。

鲁迅曾说:“灭亡于英雄的特别的悲剧者少, 消磨于极平常的, 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却多。 ”《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就是如此, 悲剧的主人翁不是什么英雄人物, 而是孩子、老师、牧师、工人、木匠、小店老板、鞋匠等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他们都是心地善良的“小人物”, 可是面对荒谬的种族灭绝, 手无寸铁的他们却连生存和温饱都难以维持, “七千多人呀! 一天之内, 全杀光了! 尸首染红了三百五十多英亩的土地。 ”尤其是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 他们一直在父母的关爱下幸福生活, 他们思想单纯, 力量弱小, 怎么可能做出对纳粹“不利”的事来, 然而灭绝人性的纳粹分子却把罪恶的屠刀举向了他们。 这些无辜的人们在临死前仍然充满对生的渴望, 对死的不甘, 他们留给至亲的这些遗言无不洋溢着人性的真、善、 美, 可哪怕是这样小小的美好的心愿也统统被纳粹的野心, 被不正义的战争所毁灭, 这难道还不是悲剧吗?

4.反思遗言, 控诉战争, 行且珍惜

最后, 反思这一则则的遗言, 追溯造成这些悲剧的根本原因——不义之战, 反思这场非正义的战争带给南斯拉夫民族, 带给全世界, 带给全人类, 带给未来的警戒。

克拉库耶伐次的悲剧给南斯拉夫民族带来的不仅是沉重的回忆, 更是美丽的现实。 虽然“纳粹将其所有的愤怒残酷地发泄在这个温和的小城里。 整个城成为一座巨大的坟墓, 埋葬了7000名被残杀的人”。 但是“无论何时, 只要有人提起南斯拉夫, 我就想起克拉库耶伐次和那儿被敌人杀戮的那一刻, 我就想起那里整个民族的英勇”。 虽然“纳粹要灭种”, 但是“每年这一天, 我们到这儿来纪念他们。 诗人, 画家, 雕刻家, 剧作家, 演员, 音乐家——各种艺术家, 用各种艺术作品来纪念他们”。 虽然“尸首染红了三百五十多英亩的土地”, 但是“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反抗和对自由的执著”的声音年年月月地在这片大地上回荡——“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就那样年年不间断地表达他们的历史感:没有仇恨, 没有愤怒;只有悲哀, 只有记忆, 只有警告——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克拉库耶伐次的悲剧不仅仅让塞尔维亚人明白了这点, 也让全世界全人类明白了这点——“一个外国人从一个国家带走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他在那儿感到的痛苦。我在南斯拉夫的克拉库耶伐次感觉到了。”萨特的引言体现了克拉库耶伐次悲剧跨越民族跨越国界的意义。

聂华苓, 作为一位美国华裔女作家, 她的祖国和南斯拉夫有着类似的经历, 即中国的南京大屠杀, 于是, 类似的情景引发类似的联想, 独特的身份视角必然产生类似的情感涟漪。 但她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观照历史, 于是, 作品多了一份沉静与理智。正基于此, 对于历史的价值取向便有了更明智的选择:“人, 是健忘的。 不记仇, 很对。 但是, 不能忘记。 ”半个世纪前, 人类在历史上犯下的滔天罪行让今天的我们警醒, 临终遗言里那些渴望成长, 渴望活着, 渴望爱的声音更让今天的我们珍惜当下, 向他们致敬, 是他们的死让今天的我们明白生命的价值。

篇4:《给妈妈的妈妈送甜蜜》教学反思

临近中考和高考,许多父母都在为孩子能否考出好成绩而担心焦虑,身心俱疲。可是,考分岂是父母能急出来的?陈晖是位过来人,她的儿子前年轻松考入中国科大少年班,让她享受了一回做妈妈的快乐和得意!下面是她讲述的她和儿子之间的几个小故事。每个小故事里,都蕴含着这个素质妈妈的大智慧、大幽默和收放自如,不信你看看,它们或许可以给愁眉苦脸的父母带来异样的启发——

妈妈,学生

“儿子,你的文言文还是不错的嘛!”我的文言文不太好,刚好向儿子请教呢!

“你干脆把整篇文言文都给我讲一下怎么样?”我提议道。

儿子语文相对较弱,我想着多问问他,这对他也是个促进。

“你知道,我的语文并不算好。”儿子说。

“反正你文言文比我强就行了。”

“这……要跟你讲整篇文章,那多烦。”

“我拜你为师,吴老师。”

“小吴老师。”看着儿子没做声,我又叫了一声。

“Mr.Wu.”

哈,我英语都用上了,儿子还好意思不答应?

“那好吧。“儿子禁不住我的再三请求,总算收下了我这个学生。

他仔细地跟我讲了起来……

这回,我成了他勤奋的学生了。

不是因为分数

“你儿子真的好聪明,连他的地理老师都这么说他。平时常有理科老师夸他聪明,没想到地理老师也夸起了他。”儿子高一的班主任见到我自然十分感慨。

“地理老师告诉我:‘班上有个学生,上课没见他怎么听讲,可让他站起来回答问题,他竟然都知道。’我去班上问这个人是谁时,结果全班同学都说是吴自立。”

听着老师的介绍,我眼前浮现了儿子获取地理知识的一幕幕情景……

儿子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自然环境卷)、《十万个为什么》(地理卷和环境保护卷)等一些科普书籍;儿子痴迷地看着电视节目《神奇的地球》和《Discovery》……

家长会散会后,我在走廊遇到了儿子的地理老师,想到儿子从来没有在月考前背地理,便迎了上去。

“吴自立的地理学得如何?”

“吴自立,”老师翻了翻成绩单,“不错!上了80分。班上只有两三个上了80分的。这次的题目是按高考的要求出的,有这样的成绩,高考没问题。”老师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

应该没问题,但不仅仅是因为分数。我在心里肯定地说。

你向老师提问题了吗?

“你今天向老师提问题了吗?”我问儿子。这是我常问的一句话。

“我找化学老师问了一下华罗庚奥林匹克化学课本上的问题。”儿子回答。

儿子的问题总是特别多。他最近对奥林匹克化学比较感兴趣,但那套书难度挺大,不要说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就是一般的老师解答起来都有些吃力。

“那老师回答出来了吗?”

“回答出来了,不过把那本书看了很久才回答出来的。”

“那你们老师挺好的。你常常去找她提问,她是不是很欢迎?”

“我觉得她既欢迎又有点怕。”

“她欢迎什么?”

“她欢迎我提问。”

“那她怕什么?”

“她怕我的问题。”

本来是个满分

儿子考完数学回家。

“感觉还好吗?”

“不好!”

“试题太容易了?”我知道,对儿子来说,不好就意味着试题难度小。

“是有一道题没做完。”

“没做完?”我有点意外,在平时的月考中,这种情况可不多见。

“我会做,但最后一题的最后一个步骤写不下了,因为我涂改了一下。”

“难道你不能在试卷反面写吗?”

“反面写了试题。”

“那你就不可以想想别的办法吗?”想到上次月考,儿子因一分之差屈居班上第二、年级第六,我有些不甘心。

“写不下就不写,反正我知道这道题怎么做,又不是中考、高考。关键是掌握知识,你说对吗?”儿子满不在乎地说。

“可如果考的名次靠前,开起家长会来,我不就更有面子了吗?”我在心里说,为儿子随意扔掉分数感到有些遗憾。

“你说对吗?”见我沉默不语,儿子又追问了一句。他用询问的眼光盯着我,仿佛在说:“你平时不是说,分数并不那么重要,关键是要掌握知识吗?”

“对!对!写不下就不写,只要会做就行。”我抛开了虚荣心,连声答道。儿子满意地笑了。

几天后,试卷发下来,只扣了没写出来的那个步骤的分。

唉,本来是个满分。我对自己说。

烛芯为何不会被烧掉?

今天气温太高,时常停电。这不,又停电了,儿子点着了蜡烛。

“你说蜡烛的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看着蜡烛那跳跃的火苗,儿子问道。

“我记得好象在哪篇文章中见过,应该是火焰中间的那部分温度最高。”我回答道。

“是火焰最亮的部分温度最高。”儿子纠正道。

“最里面的火焰温度最低,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儿子接着问。

“不知道。”

“因为最里面的火焰缺氧。”儿子解释说。

“你怎么知道的?”

“想出来的呗!”儿子说。

“最里面的氧气肯定要少得多,燃烧也就不充分,温度自然就是最低的了。”

儿子总是这么善于思考。

“你们知道为什么烛芯不会烧掉吗?”孩子的爸爸在旁边发问了。

“烛芯不会完全地烧掉,”我想可能还是儿子说的里面氧气不充分的原因,我猜测道。

“哈,妈妈,你倒会现学现卖。”儿子笑着说。

因为你让我玩了游戏

“你的英语竟然考了129分!你可还没来得及自学高三的英语课程啊!”我对儿子说。

“是呀,昨天英语老师还说,高二能考到这个分很不错呢!”

“我看,这跟你平时广泛阅读英文原著,经常看英文电影是分不开的。”

“我们学校是外语学校,外语基础也打得扎实。“

“是这么回事。”我说,“所以妈妈平时总是鼓励你多看看英文原著,支持你看英文电影,妈妈还总是提醒你要玩就玩英文版的电子游戏。这回发挥作用了吧?”

“我的英语在班上并不拔尖,却考得这么好。可老师却告诫那些同学说,不要以为Lock(儿子的英文名)在高二就考了这么高的分,就认为你们到了高三也能考这么高的分。”

“你们老师说的是对的。因为有的人仅仅是老师讲授的内容掌握得比较透,但如果高考的阅读理解难度大,没有进行广泛阅读的人,想要考高分就不那么容易了。”

“是啊,我平时考试时阅读理解部分得分都很高,因为我阅读广泛,词汇量还可以。记得当我跟我们班的英语尖子谈到一些单词时,她就不熟悉。我告诉她,我是玩电子游戏时学到的。”

“所以呀,基础打得好,实力终将会显示出来的。如果没有你平时的努力,这次高考你是不可能考到这么高的分。”

“我考得这么好有妈妈的一半功劳。”

“为什么?”

“因为你让我玩了电子游戏呀!”

他这是在给我灌迷魂汤呢!

他们还是懂生物学的

在去参加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复试的途中。

“看看吧,刘墉的《萤窗小语》真的挺不错的,写的都是些人生的感悟。”儿子躺在对面的中铺上,我在下铺伸手把书递给他。

“妈妈,你摆的pose挺酷的嘛!”儿子笑而不接。

这孩子,我向他推荐了几次他都不读,这会儿倒笑话起妈妈来了。

“是吗?那这个pose酷不酷?”我换了一个姿势递书给他。

“我觉得我这个pose酷。”儿子依然不接,倒摆了个睡觉的姿势出来。

“我这个pose更酷。”我只得自己找个台阶下,摆出个看书的姿势,自个儿看了起来。

“这篇《打蚊子》的文章真有趣。刘墉说他有个亲戚,打蚊子总要等到蚊子吸了自己的血之后再打,因为他认为蚊子吸血之后笨,容易打着。所以刘墉悟出他的精神值得佩服。”我对儿子说。

“他们不懂生物学!”儿子一语惊人。

“他们怎么就不懂生物学?”

“蚊子吸血后不再叮人的。”

“确实。但蚊子好像是吸血后产卵的,不过我不是记得很清楚,得回家后查查。”

“是吸血后产卵的。”儿子肯定地说。

“那他们还是懂生物学的!”我笑着说。

篇5:给妈妈送甜蜜教案

1、学会说句子“你的礼物甜到XXX心里去了”,感受故事中甜蜜的亲情。

2、学习用拥抱、亲吻、说甜甜的话等多种方式表达对亲人的爱。

活动准备:

故事录音带、挂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讨论导入课题。

妈妈的妈妈称什么?(外婆、姥姥),今天的故事就是《给妈妈的妈妈送甜蜜》。

二、欣赏故事采用边讲述边讨论的方式感受故事中甜甜的亲情。

(一)教师利用挂图讲述故事。

1、讲述第一幅挂图: 小松鼠给妈妈送甜蜜

问题:

(1).小松鼠给她妈妈送了什么甜甜的礼物?(甜甜的糖和甜甜的巧克力蛋糕)

(2)松鼠妈妈接到礼物时跟她的宝宝说了什么话?(你的礼物甜到妈妈心里去了)。

2、讲述第二幅挂图:小松鼠和妈妈一起给妈妈的妈妈送甜蜜

问题:

(1)松鼠妈妈给外婆送了什么礼物?(一条长长的、软软的围巾)。

(2)外婆接到礼物甜甜的笑着说了什么话?(你的礼物甜到妈妈心里去了)。

3、讲述第三幅挂图:小松鼠送给外婆送礼物

问题:

(1)小松鼠送给外婆什么礼物?(一个甜甜的吻)

(2)猜外婆可能会说什么呢?(你的礼物甜到妈妈心里去了)

发散性提问:

(1)外婆还会说什么呢?(引导幼儿说出日常甜蜜的话,如我爱你、宝宝真乖、外婆喜欢你……)

(2)除了送礼物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达对亲人的爱(老师用动作引导幼儿说,还可以用拥抱、亲吻、说甜甜的话等多种方式表达)。

(二)听故事录音再次感受故事中的甜蜜情景

(三)经验迁移,鼓励幼儿把甜甜的爱送给更多的亲人。

1、老师送给幼儿甜甜的爱:

(1).请幼儿戴上围巾,感受长长的、软软的围巾带来的温暖。

(2).老师送给幼儿一个甜甜的吻、一句甜蜜的话,请幼儿说说句子“你的礼物甜到我的心里去了”)。

2、鼓励每个幼儿给老师送个甜蜜的礼物:拥抱、亲吻或一句甜蜜的话等。

三、一起畅想:

篇6:给妈妈的甜蜜生日祝福语

亲爱的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在这个属于您的日子里,孩儿祝你生日快乐!愿你一直身材苗条线条好,永远青春美丽不变老。天天开心,永远幸福。

十个月的房租您没有向我收过,从不打欠条的给予您没有向我要过,要结婚了您还拿出您多年的积蓄为我操办,您把您一生最珍贵的东西毫无报偿的给了我,妈,生日快乐,健康长寿!

送妈妈:有人说,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感情。我说不对!母亲永恒,她是一颗不落的星。

妈妈,在你的生日之际,诚挚地献上我的三个祝愿:一愿你身体健康;二愿你幸福快乐;三愿你万事如意!

尽管你不再年轻,尽管你脸上有岁月的痕迹。你依旧是爸爸心中最漂亮的女人,你依旧是我可爱的妈妈。就算有一天你老到满头白发,你也是最美丽的老太婆!

亲爱的妈妈,岁月的磨砺让你的青春老去,风雨的洗涤让你的红颜褪色,但是在儿女的心中,你就是那朵最美丽的牡丹花——富贵又吉祥;祝妈妈生日快乐!

母爱是把伞,红尘滚滚让我们感到温暖;母爱是双鞋,人在旅途让我们不怕艰难;母爱是头牛,大千世界让我们享受幸福;妈妈,祝你生日快乐又吉祥!

再美的画卷,也画不出母亲美丽的容颜;再美的诗篇,也写不出母亲万般的慈爱;再华丽的语言,也诉不尽对母亲的祝愿;唯愿母亲快乐一万年!

儿时的我,懵懂无知。年轻的我,张狂叛逆。如今的我,成家立事。已然知晓:含辛茹苦的真谛,为人父母的艰辛。今天是您的生日,母亲。祝您健康美丽!

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是妈妈声声的呼唤;世界上最温暖的笑容,是妈妈的笑脸。妈妈,原谅生日时我不能陪在您身边,祝您生日快乐,一切安好。

看见妈妈的白发,我知道那是岁月的风霜;抚摸妈妈的皱纹,我知道那是疲惫的年轮;倾听妈妈的脚步,我知道那是操劳的音律;妈妈,祝你生日快乐!

有一种情最是厚重;有一种付出最是无怨无悔;有一种爱最是不求回报;有一个称呼最是伟大,这就是母亲,愿天下的母亲都健康长寿,幸福到老!

用眼掠过,看着母亲白发悄悄爬满发际;用心抚摸,才晓得母亲已操劳太多精力殆尽。今天,将祝福送给母亲;祝妈妈生日快乐,健康恩赐,平安福临!

您的唠叨是我行动的坐标,可是我却是刚刚知晓,您的关怀是温暖的阳光,在我生命里不知疲倦的照耀,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祝福您生日快乐!

忘不掉的是我发脾气时您微笑的忍耐;忘不掉的是我生病时您着急的表情。忘不掉,忘不了,这一生您对我的恩情无以回报,只能轻轻的祝您,生日快乐妈妈!

年轻的岁月已走过,经历的岁月成蹉跎,持家的岁月为生活,操劳的岁月沧桑磨,今天是您的生日,祝母亲健康快乐,福运多多!

亲爱的妈妈呵护的是我,慈祥的妈妈牵挂的是我,温柔的妈妈关心的是我,无私的妈妈最爱的是我。有妈妈真好!祝妈妈生日幸福,快乐,如意!

生日快乐,妈妈,真希望能有语言能表达我们的谢意,感谢你每日操持家务,及给予我们的帮助。愿你在未来的岁月中永远快乐健康!

献上天天都属于你的赤诚和爱心,寄上声声都祝福你的亲情,亲爱的妈妈,祝你生日快乐,永远快乐!

生日快乐,亲爱的妈妈,希望你能理解我们心中的爱,言语永远不足以表达。

生活有规律的,今天玩到尽兴;平时怕喝酒的,今天甘愿一醉。一年364天紧张忙碌,也要一天潇洒放纵。今天一定要High!祝你生日快乐!

采一缕阳光,为妈妈献上孩儿的心意;掬一捧溪水,为妈妈洗去一身的疲惫;摘一束鲜花,为妈妈添上永远的芬芳;献一片孝心,为妈妈送上生日的祝福。

祝我美丽的、乐观的、热情的、健康自信的、充满活力的大朋友──妈妈,生日快乐!

火总有熄灭的时候,人总有垂暮之年,满头花发是母亲操劳的见证,微弯的脊背是母亲辛苦的身影……祝福年年有,祝福年年深!

篇7:给妈妈送阳光作文

渐渐长大的小蚂蚁看到蚁妈妈很痛苦,工作生活都很不方便,就萌生了要给妈妈送阳光,要让妈妈重新见到五彩缤纷的世界,恢复妈妈充满阳光般生活的想法。怎样才能给妈妈送阳光,让妈妈重新见到光明呢?左思右想,办法终于有了。对!就这么办!

这天,趁着爸爸出国考察,要三个月才能回来,小蚂蚁就带着妈妈来到了医院,小蚂蚁告诉妈妈:“有一位好心人给您捐献了眼角膜,以后您就可以重见阳光,重见光明了!”就这样,蚁妈妈被推进了手术室。两个小时后,蚁妈妈从手术室里被推了出来,医生说,手术非常顺利,也非常成功。

几天后,护士阿姨把蚁妈妈眼上的纱布拆开了,蚁妈妈终于又看到阳光,看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了。蚁妈妈问小蚂蚁:“孩子,是哪位好心人为我捐献了眼角膜啊?我一定要亲自好好地谢谢他!”小蚂蚁侧着身支支吾吾地说:“妈妈,您就不用操心了,好好休息吧!我已经向好心人表达谢意了。”“我不亲自向人家致谢,那怎么行啊!”蚁妈妈刚刚还很兴奋激动的脸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不行。我必须亲自向好心人道谢不可!”

趁小蚂蚁上学时,蚁妈妈四处打听,都毫无结果,最后还是从护士、医生那里得知,为她捐献眼角膜的正是自己的儿子,蚁妈妈被儿子的孝心感动得热泪盈眶……

正当蚁妈妈要向小蚂蚁表达重新见到了阳光的谢意时,小蚂蚁深情地说:“妈妈,儿子为您做这点事是应该的,你不仅为儿子送来了阳光,还为儿子送来了一切。要说感谢,应该是儿子感谢您才对。”……

从此,这个其乐融融的幸福的三口之家,又充满了灿烂的阳光!

篇8:给妈妈的一封信

您好!

妈妈,有些事憋在我心里已经太久太久,曾有好几次我想当面对_您说,可话到嘴边我却又咽了下去。

今天趁着老师布置我们给妈妈写一封信的机会,我要把憋在心里的话说给妈妈您听。

妈妈,请您对我不要太苛(kē)求。记得有一次,我考了83分,刚回到家,您就问我考了多少分。当我小声地说考了83分时,您便火山爆发式地骂我,骂我为什么这么笨,为什么这么粗心。一下子我的眼泪就流了出来,我感觉自己好孤单好无助,虽然我只考了83分,但也排在了全班的第三名啊!妈妈,我每次都要考100分考第一才能让您高兴吗?妈妈,我怎么能够每次都考100分考第一呢?刘翔也不是每次比赛都拿冠军啊!妈妈,人生的路还很长,我才刚刚起步,一次失败并不代表我不行,我还需要一步步去探索。当我失败或者遭遇挫(cuò)折的时候,我需要的是您的鼓励、支持和包容,而不是您的批评和指责。妈妈,请您不要给我太大的压力,这样我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妈妈,我还请您给我一点自由的空间。每天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我还要做您布置的作业,而且您布置的作业常常比老师布置的多得多。不管是周末还是放假,我基本上都是在书桌前度过的,总有如山的题目等着我。您总是对我说现在社会竞争激烈,读不了书就没有出路。可妈妈您知道吗?其实我是多么希望有一些属于我自己的时间来做我自己喜欢做的事啊!比如看看课外书、与同学们玩玩游戏。妈妈,我只是个11岁的孩子,我需要有自己童年的快乐。

妈妈,我知道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我好,为我着想,但我还是希望您对我不要太严格太苛刻,请给我一点自由的时间和自由的空间吧!

亲爱的妈妈,您能同意我的想法吗?您能答应我吗?

最后祝妈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您的女儿永远爱你!

您的女儿:李艺

2011年9月24日

点评:

上一篇:新员工更快进入工作状态下一篇:卫医政发〔2009〕17号 卫生部关于修改《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第二条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