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奥多罗斯福演讲

2024-04-20

西奥多罗斯福演讲(精选6篇)

篇1:西奥多罗斯福演讲

绰号:“tr”; “trust-buster”;“teddy”

出生:1858年10月27日,纽约

死于:191月6日,纽约

篇2:西奥多罗斯福演讲

夫人:艾丽斯·哈撒韦·李(1861-1884),于1880年10月27日结婚;

艾迪斯·卡罗(1861-1948),于1886年12月2日结婚

篇3:西奥多罗斯福演讲

批评话语分析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作为一种较新的语言研究方法最早由N.Fowler等人在《语言和控制》 (Language and Control) 一书中提出。批评话语分析也被称为批评语言学或批评语篇分析, 是一门多学科的研究, 涉及了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传媒学等多个学科。其理论基础是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 起源于西方马克思主义, 旨在透过语言表面的形式, 从多个维度揭示话语、权力及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一些批评话语分析的原则已经在法兰克福学派的相关理论中得到体现。

自诞生之日起, 批评话语分析就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 上世纪末在欧洲国家得到大力的推广和发展。随着几位主流语言学家Fairclough, Wodak, van Dijk和Fowler对该领域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 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投入到研究和实践的队伍中, 相关学术著作不断增多, 国际性合作项目不断出现, 逐步形成了一股世界性的研究热潮。随着1991年阿姆斯特丹批评话语分析专题研讨会的召开、《语言与权力》 (Fairclough 1989) 和《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 (Wodak1989) 等几本重要著作的出版, 标志着批评话语分析开始形成一个系统的网络逐步走向成熟。近几年来, 国内很多研究者也对该学术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辛斌、戴炜华、叶起昌、纪玉华等学者对批评话语分析在国内的引进、传播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分析框架

辛斌 (2005:24) 指出目前批评话语分析还未构成一套完整的方法论, 因此只能在方法上采取拿来主义。批评话语分析旨在揭示话语、权力及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关系。语篇, 尤其政治语篇是多维度的和多功能的, 因此对于语篇的分析不仅仅要研究语言本身, 更为重要的是需着眼于话语的实践过程及其发生的社会语境分析。批评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个多功能的系统, 因此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自然就成为了它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来源。

二、语料分析

富兰克林·罗斯福, 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于1933年以绝对优势击败前任胡佛, 成为美国第32届总统。罗斯福在1933年3月4日发表的演讲《我们唯一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则成为了经典, 下文作者将以这篇演讲为语料, 以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三大纯理功能为理论依据, 从词汇、及物性和情态系统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词汇

语言是一种人类对世界体验的反映, 其中涉及的词汇包含物质、关系、概念的系统和信息传递的过程。词汇是人们用来表达世界的重要工具, 而在政治语篇尤其是总统发表的演说中, 词汇充当着演讲者向受众传递信息的工具, 同时演讲中蕴含的观点和意识形态也会通过演讲者所选择的词汇体现出来。罗斯福在第一次就职演讲中通过选择不同的词汇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实现了自己的政治目的。

罗斯福运用多种具有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语以适应不同语境、不同政治需求。例如, 使用terror、retreat、dark、difficulties、curtailment、withered leaves等具有消极感情色彩的词汇, 揭示整个国家面临的严重问题;当作者严词谴责那些贪婪的商人、无能的政客和部分自私幼稚的美国人没有为自己的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时, 选用了stubbornness、incompetence、failure、unscrupulous、indicted等词语。与之相反, 当谈及人民的信心、民众的支持以及国家的未来时, 罗斯福频繁使用candor、decision、firm、belief、support、revive、prosper等具有积极感情色彩的词汇。总之, 演讲者会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和特定的政治意图选择使用不同词汇和表达方式。

(二) 及物性分析

在传统语法中, 及物性是一种能够根据是否接续宾语而区分动词间差别的研究工具。若一个动词后可以接宾语, 那么它就是及物动词, 反之就是非及物动词。然而在系统功能语法中, 及物性系统却是一个语意系统, 旨在把人类经验世界中的感官和行为分成容易操作的一组过程, 并表明各种过程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及物系统中主要有六种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作者根据罗斯福此篇演讲的特点, 将分别对语篇中出现的三种主要过程进行及物性分析。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在此篇演讲中出现的次数和所占比例统计如下:

我们不难看出, 物质过程占用的篇幅最大, 其次是心理过程和关系过程, 三种过程加起来占所有过程的88.7%。

1. 物质过程。

物质过程 (material process) 是表示做某件事的过程, 涉及两个参与者:动作者 (actor) 和目标 (goal) , 通常借助动词来表现。下面将选取两句加以分析:“We must act and act quickly”和“I will return the courage and the devotion that befit the time”当罗斯福谈到新一届政府即将采取的措施以及自己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决心时, 使用物质过程, 增强了演讲的煽动力和感染力, 突出了政治语篇的威严和庄重。此外, 两个过程中的动作者分别选用了we和I。前者因为罗斯福需要号召全体美国人民行动起来, 共同对抗危机;后者由于他必须以坚决、铁腕的形象示人。

2. 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 (mental process) 是感觉、反应和认知的过程, 例如想象、思考、感受等等。其中涉及两个参与者:一是人类或拟人化的感觉者 (sensor) , 另一个是被感知、思考或看见的对象 (phenomenon) , 即心理活动的客体。作者多次使用心理过程, 例如“…we must frankly recognize the overbalance of population”, “we now realize as we have never realized before our interdependence on each other”等。众所周知, 1933年的美国深陷经济危机, 经济萧条, 民生凋敝, 罗斯福继任美国总统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出台有力政策, 复兴美国经济。而要想使这些措施得以顺利推行, 他需要把自己对此次危机的认知表达出来, 以期得到美国人民的认同及支持。在及物系统的6种主要过程中, 心理过程恰恰迎合了演讲者的此种需求, 因此占用了较多的篇幅。

3. 关系过程。

关系过程 (relational process) 是指反映事物之间处于何种关系的过程, 可分为归属性 (attributive) 关系过程和识别性 (identifying) 关系过程, 前者对事物进行描述, 以载体 (carrier) 和属性 (attribute) 为参与者;而后者则对事物进行限定, 以识别者 (identified) 和被识别者 (identifier) 为参与者。当罗斯福谈及当时的形势时, 对美国糟糕的金融、贸易等经济状况直言不讳, 因此归属性关系过程是最佳的选择。例如:“…the means of exchange are frozen in the currents of trade…the savings of many years in thousands of families are gone.”而当为了消除大萧条给美国人带来对未来前景的巨大恐惧和不安时, 罗斯福说出了那句名言:“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通过使用关系过程可以增强界定和评价的客观性, 有助于使美国人民相信, 只有战胜恐惧才能摆脱危机。

(三) 情态系统

情态系统可以借助人称代词、时态、情态动词、情态形容词、情态副词等来表达人际功能。由于篇幅所限, 作者仅对其中的几项进行分析。

1. 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能够反映人们之间的社会地位、亲疏程度及权力关系。英语中“we”“our”“us”可根据是否包含听话者分为外排性 (exclusive) 和内包性 (inclusive) 。前者将听话者排除在外, 易使听者产生厌恶和反感。例如:“We all hate you”;后者则意在拉近与对方的距离, 例如:“Let us read it together”。为了赢得更多美国人的支持, 罗斯福大量地使用内包性第一人称复数代词“we”和“our”, 囊括了所有的美国人, 旨在使大家团结起来, 休戚与共, 果断、迅速地采取各种行动, 挽救危机中的美国。而对大萧条的始作俑者, 自私、固执地掌握人类物品交换的统治者, 作者使用了人称代词“they”和“their”, 表达了对其卑劣行径的憎恶和不满。

2. 时态。

英语中的时态可以表达除时间概念以外的很多功能, 尤其现在时的运用在批评语篇分析中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它能够表示始终存续的状态、一般性的真理、习惯性的动作和行为等。

罗斯福第一次就职演讲几乎通篇使用现在时, 如:“Happiness lies not in the mere possession of money;it lies in the joy of achievement, in the thrill of creative effort.”为了使人们能够重新振作起来, 罗斯福道出了幸福不仅来源于拥有钱财, 更来自有所成就后的快感这一真理。他鼓励美国人民改变原有的道德观念, 增强荣誉感和责任心, 辛勤劳动, 自强不息;同时还告诫人们不要过于沉溺于追求物质财富。

3. 情态动词。

情态动词本身有词义, 表示说话人的预期或情态, 但词义不完全并且无法单独作为谓语动词使用, 通常只能与动词原形一同组成谓语动词。语料中主要情态动词出现频率如下:

此篇演讲中, 使用频度最高的情态动词是“can”, 在文中共出现13次。在政治演讲中的肯定句里使用“can”表示有能力或有机会完成某事。当罗斯福发表第一次就职演讲时, 正处于非常时期的美国爆发了人类有史以来的最大一次经济危机, 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经济难题。作为美国的新任总统, 罗斯福必须为他的国家和人民打气, 使他们相信自己的国家能够通过推行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消除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must”语气最强, 在文中共出现9次, 一方面突出了总统罗斯福作为美国元首的权威地位, 另一方面表明了罗斯福要与美国人民同舟共济、共同战胜危机的决心。

三、结语

本文通过罗斯福的第一次就职演讲浅析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分析框架及其应用, 发现演讲者可以通过使用特殊的词汇、及物性系统和情态等工具达到自己的目的:感染和说服民众, 使民众在经过精心设计的强大语言攻势下, 与总统的思维达成一致。总之批评话语分析为语篇分析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和视角, 能够将政治话语中的意识形态与语言间的隐性关系展现给读者, 使其知晓语篇作者如何利用语言策略及技巧达到自己的目的。

摘要:批评话语分析作为一种较新的语言研究方法, 常常用于分析政治语篇。本文将以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 批评话语分析为框架, 从词汇、及物性及情态三个方面对罗斯福总统第一次就职演讲进行分析, 将语篇分析理论与当时美国所面临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相结合, 综合考量罗斯福总统的就职演讲中语言特色和不同之处, 找出其广受欢迎、大获成功的原因。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词汇,物性,情态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4.

[2]Fowler, R.Hodge B.Kress G.&Trew, T.Language andControl[C].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79.

[3]Vail Dijk, T.A.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A].Tannen. (ed.)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C].Oxford:Blackwell, 1998.

[4]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5]辛斌.批评性语篇分析方法论[J].外国语, 2002.

[6]辛斌.批评性语篇分析:问题与讨论[J].外国语, 2004.

[7]杨玉晨.语篇分析: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篇4:阳刚政治家西奥多·罗斯福

对美国来说,西奥多·罗斯福是避免美国走向二三流国家的关键性人物。像此前的安德鲁、杰克逊、林肯一样,罗斯福不仅成为一个时代符号,更成为一种清新政治乃至阳刚政治的象征。格伦·戴维斯感叹地说:“是罗斯福真正揭开了美国阳刚政治时代的序幕。”

其实,在孩提时代,罗斯福的身体是十分虚弱的,但他牢记着父亲的话,“如果没有好的身体,心灵是不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为此,他有意识地进行体质锻炼,在健身房,在拳击场,在西部郊野,他刻苦锻炼以获得发达的肌肉和强健的体魄。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磨炼下,昔日瘦弱的少年不见了,人们见到的是一个气宇轩昂的男子汉,一个充满野心与活力的硬汉。

应该说,少年时代的身体锻炼至少给罗斯福带来三个好处,一是充沛的精力,二是坚强的意志,三是对体育运动的终生热爱。在多年后,罗斯福在拳击、划艇、打猎、骑马、探险、打球方面的兴趣甚至还成了一种象征,一种个人通过体能扩张改变命运的象征,一种阳刚政治家铁腕治国的象征,一种美利坚民族走向世界、积极进取的象征。

而在入主白宫后,罗斯福的能量更是辐射向全国。一位医生说,平时他给病人看病,总感到自己消耗了一些体力,但是为罗斯福看病之后,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有一种被输入能量的感觉,仿佛“不是我给予他活力,而是他把某种活力传递给了我”!

罗斯福的这种阳刚政治能量,令他的一些对手都为之感叹。在尝试着阻挡罗斯福前进的步伐时,那些人分明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不仅是他个人的热量,还有时代的热能。这种活力政治带来的一个效应,便是政治的阳光性。以往的那种官商勾结、黑幕交易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白宫与民众之间的热络联系,是总统与大佬们的敬而远之。耐人寻味的是,美国正是在西奥多·罗斯福时期开始了重要的转型,从此踏上一流乃至超一流国家之路。

强国要有强大海军

罗斯福是一个非常注意历史的人。在研究过西方列强的崛起历程之后,罗斯福意识到,没有强大的海上力量,很难赢得更广泛的海外利益,也无法保障本国在海上的经济和军事存在,侨民的利益也难以维护。

还是在24岁时,罗斯福就出版了《1812年海战史》,表明了作者的兴趣和他对海军首要原则的深刻理解。也正是从那时起,罗斯福就一直希望在未来的政治生涯中,能够进一步推动海军的发展,为美国崛起打下基础。

进入白宫后,罗斯福将热衷于海军建设的人配备到了海军部。1903年,更是责令陆军部长鲁特和海军部长穆迪联合成立了陆海军联合委员会,以保证陆海军的合作。罗斯福主政期间,联邦政府对海军的投入得以迅速增长,最多的时候,海军支出竟然占到了联邦总支出的20%以上。

l901~1905年,罗斯福争取国会批准,建造了l0艘战列舰,1907年又加造两艘。海军装备和人员素质也得到了同步提升。与此同时,美国海军与欧洲大国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1905年为世界第五位,而到了l909年,则跃升为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英国海军的强大海上作战力量。

美国海上力量的强势以及在国际舞台扮演的越发重要的角色,激起了罗斯福内心深处的豪迈情怀。于是,在世纪之初,罗斯福信心满怀地大声对国人说:“现在不同了,我们已经变成世界强国。”这唤起了民众内心深处的激情,也使得他推动国内变革的种种主张更为引人注目,也更具深厚的民意基础。

强国要呵护弱势群体

从出任纽约州长起,罗斯福就表现出对中下层民众命运的强烈关注。而他日后执政的事实也证明,联邦政府权威的树立,有赖于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和帮助。

在罗斯福上任不久,他便遇到了一个严峻挑战,但他很巧妙地将其变成一个机会。1902年5月~10月,宾夕法尼亚州15万煤矿工人大罢工,要求承认工会,提高工资和缩短工时。一时间全国轰动。但矿主态度强硬,拒绝与罢工者谈判,并且也拒绝服从仲裁。情况陷入僵局。

此时,罗斯福出面了。他为了给矿工胡萝卜,对矿主挥起了大棒。罗斯福威胁那些矿主说,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基于国家安全等考虑,政府将会没收煤矿。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谈判,矿主终于软了下来,而仲裁小组也迅速发挥了作用,除了同意成立工会之外,其他对矿工有利的条件都应承了下来。煤矿工人欣喜地发现,在他们的斗争下,在罗斯福总统的调解下,他们将至少增加10%的薪水,工作环境也将得到改善。

一夜之间,罗斯福名声大噪,他不仅成为第一位解决此类问题的政府首脑,而且赢得了民众极大的好感。

这件事情的象征意义十分巨大,因为正是罗斯福第一次将企业、劳工及政府的领导人召集在一起商讨对策,不但表明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诚意,也表明了这种凝聚民意的能力。而作为一种“展示”,它表明了联邦政府可以在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解决纠纷方面起到更大的乃至主导性的作用。

此后,罗斯福顺势建立了商务和劳工部,专事协调劳资关系,在改善工人处境方面大有作为。于是,一部部工人迫切要求的、对处于弱势状态的工人有利的法案相继开始立法:工会权利立法、工时工资立法、女工童工立法、事故赔偿立法……

罗斯福的思想对后世的政治家有着深远影响。在他看来,没有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的道理;现代政府决不能只考虑一部分社会成员的利益,而置其他人的处境于不顾。整个社会各阶层需要的是相互依赖。

“从长远来讲,我们要么全体上升,要么一起沉沦。如果福利的平均水平高,那么普通的工资劳动者、普通的农场主和普通的企业主也同样会富裕。如果福利的平均水平萎缩,那么这些阶级中没有哪个阶级会不受萎缩的影响。”这一段话,成为后世政治家的执政警钟。

强国需要强政府

对美国人来说,幸运的是,在世纪之交,遇到了一个真正能够把改革引上正轨的改革者。而与以往的一些改革者不同的是,西奥多·罗斯福坚守的是国家主义的信念。他处理所有公共问题,都是站在一个强劲的甚至有些极端的国家立场上。与此前的一些政治家不同的是,罗斯福很清楚,自己如果不能成为一个改革者,就根本无法真正地代表国家利益。他既不会做地方利益的代表,也不屑于成为特殊利益的代言人。

罗斯福意识到,从联邦政府层面加强对大企业的控制,有助于州和地方政府摆脱大企业对它们的负面影响。而民众也逐渐认识到,州政府与私人企业的联系越少,它洁身自好的可能性就越大,履行合法有效的管理职能就更加“自在”。

应该说,罗斯福此时面临的对手是十分强大的。但正如他在1899年的一次讲演中所说的,人生应该为最出色的成就奋斗:“向强有力的事物挑战,去夺取辉煌的胜利,即使遭受挫折也比苟且偷安强得多,因为得过且过的人生活在暗淡的暮光之中,既体验不到胜利的欢乐,也尝受不到失败的痛苦。”

在这种背景下,谋求垄断的北方证券公司成为罗斯福“第一把火”的燃烧对象,而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托拉斯运动则由此揭开了帷幕。在罗斯福政府的坚持下,1903年4月9日,最高法院作出了有利于政府的判决,下令解散了北方证券公司。这意味着自由、公平竞争原则的胜利,也意味着美国垄断企业的黄金时代走向终点。

也许比打击大公司更重要的是,在罗斯福任职期间,反托拉斯还形成了制度化。这种制度化不仅使得反垄断成了系统工程,不会因白宫人事的变迁而人走茶凉,也使得大公司始终有一种戒备心理,担心大棒随时会挥向他们的头顶,从而在经营和劳工等问题上有所收敛。

用罗斯福的话说,高举着但轻易不落下的大棒更具威慑力。

联邦政府则成了大赢家。通过反托拉斯,美国的经济秩序得到了整治,腐败行径得到了根本上的抑制,而总统的强力形象也得以树立。经过西奥多·罗斯福的努力,联邦政府终于从企业的巨大阴影中站立起来,证明自己是社会生活的最高管理调节机关。而事实也证明了,在转型时期,强势政府要比无为而治的政府更为社会和时代所需要。

篇5:西奥多罗斯福演讲

德莱塞和安德森都来自贫困的家庭, 自幼短衣缺食, 跟随着家人到处迁移, 饱尝了家庭穷困的痛苦。成年后, 两人都经历过一次精神崩溃和住院治疗。相似的出身和经历使他们在芝加哥相遇后, 成为了始终不渝的朋友。面对美国20年代开始的经济危机, 德莱塞和安德森从20年代末开始与美国共产党合作。1931年, 安德森和其他一些著名作家参加美国共产党组织的“德莱塞委员会”, 前往肯塔基州哈兰县调查罢工工人悲惨的生活境遇。1931年, 德莱塞写了《悲惨的美国》 (Tragic American) 。1935年, 安德森写了《迷惑的美国》 (Puzzled America) 。他们在书中都对美国当时的经济危机作出了反思, 陈述己见, 表达了对美国前途的极度关注。1941年, 安德森去世后不久, 德莱塞就在《小说杂志》 (Story Magazine) 上撰文悼念老朋友, 对安德森的一生和他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 称他为典范的美国作家。

1912年11月27日, 安德森突然扔下了在伊利里亚办公室正在处理的生意业务, 离家出走。直到后来被人送到克利夫兰医院家人才知道, 他被医生诊断为精神崩溃症。这次的危机是安德森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出院后, 1913年, 安德森携家人再次前往芝加哥, 在那里, 他重操旧业, 又干起了先前擅长的广告撰写员一直到1922年。这是安德森文学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在芝加哥期间, 安德森加入了芝加哥文艺复兴小组, 得到了小组成员的热情鼓励和支持, 特别是西奥多·德莱塞和卡尔·桑德堡。芝加哥文艺复兴小组的活跃期大约是从1912到1925年, 小组成员除了安德森, 主要还有德莱塞, 艾德加·李·马斯特斯, 卡尔·桑德堡, 维切尔·林赛, 弗劳埃德·戴尔等。芝加哥文艺复兴小组旨在忠实地描绘美国现代社会, 在日益发展的工业化和物质化的重压下, 传统乡村价值的消失和美国梦的幻灭。

德莱塞帮助安德森出版了他带来的两部长篇小说:《温迪·麦克弗森的儿子》 (Windy Mc Pherson’sSon, 1916) (小说中的主人公寻找生活的意义, 但没有找到) , 和《行进中的人们》 (Marching Men, 1917) (一本社会小说, 主要关注宾州的工业主义对人性的摧残) 。这两本书的销路不错, 因此, 安德森后来辞掉了广告撰写员的工作, 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在芝加哥的文学生涯使他抛弃了在广告业上的任何幻想, 同时也帮助他培养了自己的美学观点和文学抱负。在1915年的深秋, 安德森在芝加哥的住所构思创作了《俄亥俄州的温斯堡镇》 (Winesburg, Ohio) 的系列故事。这些故事虽然是快速写成的, 但却经过了精心的构思和几度修改。1919年结集出版的《俄亥俄州的温斯堡镇》, 以其深刻的内省, 创新的艺术手法, 以及对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畸人们的同情获得了国际声誉, 奠定了安德森在美国文坛上的地位。

安德森把德莱塞当作自己的兄长和导师, 他认为德莱塞率先真实地描绘了美国的城市生活, 是个勇敢的开拓者。安德森在献给德莱塞的短篇集《马与人》的前言散文诗中写到:“德莱塞的脚步正在踩出一条小路, 沉重的, 粗鲁的脚步。它们穿过谎言的原野, 踏出了一条小路。不久这条小路会变成一条大街, 头顶上将有许多巨大的拱门, 精心雕刻的尖塔直插云霄。沿着这条街道, 孩子们边跑边叫, ‘看看我, 看看我和我的新时代的伙伴们都做了些什么!’———慢慢地忘掉德莱塞沉重的脚步。”“在美国追随德莱塞的那些喝墨水的同仁们, 那些散文作家们, 他们要做许许多多德莱塞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他们的路途漫漫, 但因为有了他, 那些追随他的人将永远不必面对那条穿过荒野的, 被清教徒们拒绝的路, 而这条路德莱塞曾独自面对。”[1](11)

安德森还衷心地赞美德莱塞朴实与美的个人品质:“很久前, 当他任《描画者》杂志的编辑时, 有一天德莱塞和他的一个女朋友去参观一个孤儿院。那个女人曾经告诉我那天下午在那座巨大, 丑陋的灰色大楼里的故事。德莱塞坐在一个平台上, 看上去是如此地沉重, 笨拙和衰老。看着那些穿着统一的小制服的孩子们排队走进来时, 他把一条手帕折了又折, 折了又折。‘泪水沿着他的脸颊流了下来, 他摇了摇头。’那个女人说, 这是西奥多·德莱塞的真实写照。他的内心衰老了, 他不知道怎么对待生活, 因此他用简朴、诚实的语言把所看到的生活说了出来。”[1](12)

安德森在德莱塞的《美国悲剧》 (AnAmerican Tragedy, 1925) 出版后曾发出由衷的感慨:“毫无疑问, 在写作界存在着两种人:一种是对人类, 对人的生命充满着真情实感的作家, 另一种则是卖弄辞藻, 制造廉价小说而自诩的作家;他们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别, 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这是对德莱塞最中肯而明确的肯定, 安德森认为德莱塞确实是一个用自己的作品来表达对人类, 对国家, 对生活的最美好的期望的作家, 这一丰富而真实的感情在他的杰作《美国悲剧》中达到了高潮。[2](215)

德莱塞对安德森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美国梦”幻灭的主题。德莱塞是美国作家中第一个提出“美国梦”幻灭的主题, 它无情地撕下美国社会, 特别是大城市那种温情脉脉的面纱。《嘉丽妹妹》的意义在于写出了“美国梦”成功之后的幻灭感, 《美国悲剧》则是对扭曲人性的“美国梦”进行了犀利的批判。这一点在安德森的许多作品, 如《俄亥俄州的温斯堡镇》, 《鸡蛋》, 《兄弟之死》, 《林中之死》等得到了深刻的表现。但安德森强调的是,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进程中, 随着乡村传统文化的消失, “美国梦”迫使那些乡村市民的人格产生了畸变。第二是德莱塞粗犷的文风, 用直叙和白描的手法, 简洁质朴的语言, 真实而有力的文笔描写了美国社会残酷的生存竞争和弱肉强食的现象。安德森在《为粗犷申辩》中指出:“但有人问我, 为什么粗犷和丑恶是必然的?为什么德莱塞先生不能以老一辈美国人那样的心态来写作?为什么他看不到生活中的乐趣?我们想听健康有益的调子。马克·吐温的作品里就有健康和欢快的东西。为什么今天就不能得到同样的健康和欢快呢?对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这样:我觉得一个象德莱塞先生这样的人, 本来就是健康正常的。他忠实地描写他生活中的所见所闻, 而真实的东西总是健康有益的。马克·吐温和惠特曼写的是另一个时代, 是森林和河流的时代。在他们那个时候, 美国生活的主角是吵吵嚷嚷、爱吹牛皮的放筏工人和胸脯上长毛的伐木工人。今天可不一样。今天美国生活的主角是工厂工人。我们懂得了这一点.就可以开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今天小说家的任务了。我认为, 小说家的艺术创作应当有别于哲学家的逻辑思考, 这其实是不言自明的。真正的小说家是为他那个时代的生活而痴醉的人。他的一生应当在人民中间度过, 而不是闭门索居。在小说家的脑子里, 形形色色的人物一群群地列队走过, 其中突然显现出一个角色来。如果小说家对这个人物的生活有锐敏的观察, 而他的生活又是粗犷原始的, 那么这个人物也应当是粗犷的, 他的行为表现也应当是粗犷的。”[3](437)第三是德莱塞的自然主义艺术手法, 包括象征, 对比, 反讽, 开放式结尾等。象征是重要的自然主义艺术手法, 其作用是用来强化某种特定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实。德莱塞在他的三部曲中采用了许多动物形象作为象征, 其中最著名的是龙虾和墨鱼的相斗, 象征着美国社会弱肉强食的争斗。安德森作品中也有不少的动物象征意象, 如在《我想知道为什么》和《变成女人的男人》中的赛马, 象征着力量, 纯洁和美。在《鸡蛋》中, 安德森用畸形的小鸡来象征畸人, 把鸡蛋作为“美国梦”的象征———既容易破碎, 孵出的小鸡又往往是畸形的。对比就是把两种对立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加以比较, 使之相反相成。在《珍妮姑娘》中, 德莱塞用珍妮的天真, 纯洁, 无私和白兰德的卑鄙, 虚伪, 自私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在《我想知道为什么》中, 安德森用顿悟的手法, 把马的世界中的真善美与人的世界中的假丑恶进行了鲜明的对比, 突出了人性的复杂和不可理喻。反讽是指文本中的词语受到语境压力而发生意义上的扭曲, 它往往所言非所指, 而且同文字表面意义完全相反。如德莱塞的《嘉丽妹妹》, 它并不是对“美国梦”的歌功颂德, 而正好是相反。安德森在《一个现代派画家的胜利》中用隐含作者的手法对故事叙述者的贪婪和丑恶加以反讽, 对美国社会的那种狂热的拜金主义感到痛心疾首。德莱塞在小说的结尾常常不给出故事的结局, 如《嘉丽妹妹》, 而是用一种模糊的描写来暗示将来, 暗示将来可能是更糟糕的结果, 或者由读者自己去猜想出故事的终结。安德森也喜欢开放式结尾, 在《俄亥俄州的温斯堡镇》的最后, 乔治·威拉德离开了生活多年的温斯堡, 他要去哪儿, 去干什么, 他自己都不知道。卡静指出:“在安德森的书里老是有一种意象———人生象是个门户很多的屋子的意象, 人们敲着门, 溜进了一扇也无非是被拦在另一扇门的外面, 就象在梦里一般。人生与他是一个梦幻, 而他和他的人物仿佛老是在梦幻的走廊里走动着。这人生的屋子是属于谁的?究竟怎样才可以走出屋子?他的书里无人知道, 而安德森是最不知道的。”[4](202)

亨利·丹·派帕认为, 一战后的一代作家都深受两部小说的影响, 其一是德莱塞的《嘉丽妹妹》, 其二是安德森的《俄亥俄州的温斯堡镇》。“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涌现出来的作家们, 必须对这两部著作所代表的自然主义传统的影响做出反应:要么采纳并进行加工———就如多斯·帕索斯、理查德·赖特、约翰·斯坦贝克和其他许多‘抗议小说’作家那样;要么融入并加以改变, 使之成为更带悲剧色彩的文体———就如福克纳、费茨杰拉德和海明威那样。”[5]

参考文献

[1]Sherwood Anderson, Horses And Men[M], New York B.W.HUEBSCH, Inc.1923.11-12.

[2]毛信德.美国小说史纲[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8.215.

[3]Sherwood Anderson, An Apology For Crudity[J], The Dial, 1917.8:437-438.

[4] (美) 舍伍德·安德森.小城畸人[M].吴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202.

篇6:阿曼西奥·奥特加,低调潜行

“我一定得搞出些名堂”

位于西班牙西北部的拉科鲁尼亚是一个人口仅有28万的渔港小城,沿着海岸线开车10分钟便可将整个城溜完,科鲁尼亚因此又被称为“世界尽头”。由于是西班牙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很多经济条件较好的居民都到了其他省份,或者移民海外。然而,与众不同的是,尽管阿曼西奥·奥特加的身价早已富可敌国,但数十年从未离开过拉科鲁尼亚,因为这里不仅是他白手起家的摇篮,更是其庞大商业帝国的根据地。

奥特加出生于加利西亚区的莱昂,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父亲是一名铁路维修工人。八岁时,因父亲工作调动,奥特加全家迁往拉科鲁尼亚。记得刚上小学的第二年,一天母亲到学校接奥特加放学,回家路上要经过一家食杂店,母亲进店准备买些糖果带回家。店铺的柜台很高,矮小的奥特加尽管看不见店主,但却清晰地听见店主对母亲说:“太太,很抱歉,不能再给你赊账了。”八岁的奥特加明白发生了什么。

本着发奋自强的决心,13岁那年,在没有征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奥特加作出了辍学的决定,并来到一家服装店当学徒。

奥特加打工的服装店是一家专门给富人制作衬衫的高档裁缝铺,他的工作是每天在城里跑腿,把新做好的衬衫送到客人家里。不久,奥特加获得了给裁缝当助手的机会,并开始接触到服装设计的核心领域。也就是从那时,他发现了时装界的“潜规则”:一件衣服从设计到制作,再到摆上商店货架,这一流程蕴涵着巨大的利润。由此,奥特加也产生有朝一日自己也要通过这种方式赚钱的梦想。“我一定得搞出些名堂!”

从睡袍到ZARA

除了职场经验不断丰富外,奥特加还在服装店打工时认识了一位比自己小两岁的女孩,而且两人确立了恋爱关系。但是,当这位女孩的母亲得知奥特加只是一个普通打工仔时,竟以非常刻薄的语言命令奥特加从自己女儿身边走开。年轻气盛的奥特加受到刺激后竟然答应了对方的要求,随后便跳槽到了一家名为La Maja的高级服装店工作。“我必须用实力来证明自己”,奥特加后来回忆起自己第一段情感时这样感叹到。

由于勤奋好学和业务熟练,奥特加来到新单位后深得老板赏识,不久便被提升为部门经理。一次,老板让奥特加负责销售一款漂亮精致的女士夹棉睡袍,但他注意到,虽然这款睡袍广受女性喜爱,可昂贵的价格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最终销售结果自然也不理想。奥特加由此也突发联想,自己可不可以生产出价格相对便宜质量又不错的同类服装呢?很快,他从巴塞罗那大量购进廉价的布料,并用简陋的纸板模型剪裁缝制出了少量类似La Maja的睡袍,同时以一半的价格销售,结果被一抢而空。

初次尝到了单独创业成就感的奥特加很快辞去了在La Maja的工作,并在哥嫂的支持下创办了一个名为ConfecdonesGoa服装厂专门生产价廉物美的女性睡袍。10年后,这家三四人的家庭小作坊扩张至500多人的大型服装厂,产品除了睡袍外还涉及男女各类时装。然而,由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石油危机的冲击,一家德国企业临时取消了与奥特加签好的一笔大订单。无奈之下,奥特加只能自救,仓促中成立了ZARA品牌,以此作为应急的销售渠道。

第一家ZARA门店开在了拉科鲁尼亚最繁华的商业区——中央大街,对面就是最有名的百货商店。据说,Zara这个名称的灵感来源于黑白电影《希腊人左巴》,但由于距服装店不远的一家酒吧当时抢先使用了这个名字,奥特加只得把服装店命名为与“左巴”拼写相近的ZARA。当然,奥特加当时也不会想到,就是这样一个误打误撞的品牌日后成为了全球服装零售业的翘楚。

ZARA成立的第10个年头,由于投资与经营触角伸向了葡萄牙和巴黎等海外市场,基于规模扩张的需要,奥特加成立了I n d i t e x集团。除了ZARA外,I n d i t e x旗下目前还有Massimo Dutti、Bershka、Stradivarius、Oysho、Zara Home、Zara Kids等服装品牌,其中ZARA占集团销售总额的77%。不仅如此,在《2015年全球品牌榜》的席位上,ZARA以220.20亿美元的品牌价值排名服装类第4名,而Inditex则成为了世界最大的服装零售集团。

油污模式

巴黎歌剧院门口,一位54岁的中年男人格外忐忑不安,他的双眼似乎半刻也没有离开过正对面刚刚开业的一家ZARA门店。半小时后,他终于发现等着进店的顾客排到了足足有百米长的队伍,这才大步流星地向店门口走去。不过,当他试图挤过人潮而进入店内时,却发现自己寸步难移。无奈,他只好再次回到对面的巴黎歌剧院门口,远远地看着人头攒动的场景,他知道ZARA被最爱挑剔的巴黎人接受了。一行滚烫的热泪从他的眼里涌出……

眼前同样的场景在奥特加随后近30年的商业生涯中出现过N次。观察发现,自ZARA创建至今的40年中,奥特加一直恪守着“零广告”策略,比起把钱大笔大笔地花在媒体宣传和市场活动上,他更偏向于用盈利所得在一个城市最好的地段开设全新或者更多的店铺。因此,在纽约,ZARA选择的是第五大道,在巴黎,ZARA选择的是香榭丽舍大街,在上海,ZARA选择的是南京路——而在香港铜锣湾勿地臣街1号时代广场,ZARA则一口气开了两家门店。自然,ZARA的邻居全是LouisVuitton、Chanel、ChristineDior、Prada、GeorgeAmarni等国际奢侈品大牌。因此,对于消费者而言,在奢侈品店受够价格的刺激和款式的诱惑之后,转身进入ZARA,不用掏空钱包,也能获得光鲜亮丽的时装,其追求时尚的炫耀心理由此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将门店选择在城市最豪华地段的同时,ZARA还请来了全球最好的模特为自己站台,像AmberValletta、BridgetHall等国际名模都是ZARA的常客。当然,ZARA不惜成本将店铺放置在大都市的繁华商业区,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在明星实地路演的商业范围衬托下将经营触角伸向一个国家或地区较小的市镇,进而完成自身品牌的全方位辐射。这就像一滴油在织物表面慢慢延展那样,奥特加将这种投资扩张方式称为“油污模式”。最新资料显示,目前ZARA在全球88个国家和地区共开设了6777间门店。

不过,虽然ZARA的门店如同“油污”般地覆盖与渗透,但奥特加却始终没有将生产制造的大本营从西班牙和欧洲转移出去。在奥特加看来,将生产与采购放在欧洲,虽然成本较高,却能坚持“欧洲制造”,以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推出新款时装。最新统计数据表明,ZARA服装工厂50%在西班牙本国,26%在欧洲其他地区,只有24%分布在亚洲和其他地区。这样,包括在中国等许多国家投放的产品,ZARA都是100%从西班牙空运过去的。

在哈佛商业院和西班牙的IESE学院看来,ZARA的反全球化模式虽然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一定的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但并没有削弱其在全球的强大赢利能力,而且事实上Inditex公司已将美国GAP、瑞典H&M、意大利贝纳通和日本的优衣库等竞争对手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数据显示,即使是在金融危机蔓延的最初五年,Inditex集团的营业额仍然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长,而在全球服装行业陷入“冬天”的时下,由于受到ZARA每平方米店面的销售额达到4928欧元大红业绩的支撑,Inditex的日子仍过得有滋有味。最新数据显示,过去10年,Inditex的年均销售额达到200亿美元,所积累的利润总额达到110亿美元。

快时尚缔造者

从睡袍进入到服装行业时,当时西班牙的终端服装市场已被英国宫和Cortefiei两家百货公司所控制,但它们都不具备年轻人需要的时尚触觉,而且定价也较高。市场缝隙摆在了面前,奥特加清晰地发现年轻人这一目标客户还存在着巨大的空间,只是需要在产品与价格上进行准确定位。于是,走评价路线、紧咬时尚潮流、快速推出新品就成为ZARA入市的打法,奥特加也成为全球平价时尚服装的开创者。

一般而言,像GAP、H&M等国际知名大牌走的都是传统市场路线,即搜集素材、预测趋势、酝酿设计、大量生产、产品发布、全球铺货,最终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就是“慢速、少款、量大”的特征。ZARA却反其道而行之,它总是先研究消费者的口味与购买倾向,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推出时装产品。这样,在市场终端,ZARA呈现出的常态就是“快速、多款、量少”的基本格局。

通常,流行时装品牌一年推出的产品款式是2000到4000款,对于像GAP和优衣库这样注重基本款设计的品牌来说,这个数字可能更小。而ZARA每年能设计出4万种新产品,其中选择1/3来生产上市。庞大的新款数量,是为了迎合更短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而言,从设计到生产再到成品上架,ZARA将这一过程控制在了4到5个星期内;如果已上架的产品需要改进的话,只需要两个星期就能完成。新款产品的产量达到预定的50%到60%时就送去商店,如果上架后的第一个星期表现不佳,就会立刻被撤下,也就不再追加生产;如果卖得还不错,那就在接下来几周把预定的产量完成。奥特加因此被外界称作“快时尚缔造者”。

最有看点的恐怕还是ZARA热销环节。一方面,ZARA旗下最畅销的款式都不会在店里停留4周以上,而且每周二和周五是热销日。这种刻意制造“饥饿”的营销方式使ZARA赢得了一个庞大的粉丝群体,也吸引着众多都市白领在热销日纷纷加入到抢购行列中。因为对于顾客而言,摆在ZARA橱窗里的那件衣服要不了多久就会被换掉,并且不会再有了,自然,在为自己看中的衣服买单时不敢过多犹豫。《哈佛商业评论》将这种现象称为“ZARA的15天神话”。对比发现,仅在西班牙,普通流行服装店的顾客平均回头率保持在每年3次,而ZARA这一频率达到了每年17次。

多达400余名的设计师队伍构成了ZARA“设计”的庞大核心阵容。这一平均年龄只有26岁的青年团队每年会坐着飞机频繁穿梭于各种时装发布会,或者去巴黎、米兰、伦敦、纽约的时装秀寻找灵感,然后他们会把获得的最新信息迅速反馈回总部,接着ZARA就立即组织专业时装设计师团队分类别、款式及风格进行改版设计,重新组合成自己全新的产品主题系列。这样,很多时装大牌们会发现,自己的新设计总会在发布会开过没几天就会出现在ZARA的店铺里,同样,明星们订做的晚礼服过不了几星期也会被仿制成夜店小女生身上的廉价货挂在了ZARA的橱窗中。奥特加由此又被称为“时尚终结者”。

作为“山寨”的完美制造者,ZARA也为自己的“抄袭”行为支付了几千万欧元的侵权罚款,但奥特加并没有因此放弃,因为ZARA从中赚取的利润要比罚款高得多。而且奥特加听到的更多是有利于自己的正面声音。印度《Businessworld》杂志将ZARA描述为灵活的跟风者,并称“ZARA是最具创新意识且最具破坏性的企业”;而奥特加也坦承,ZARA是个快速时尚品牌,它不是原创者,而是应对潮流的快速反应者。更为重要的是,从哈佛、沃顿到麻省、西班牙的IESE学院等知名商学院,奥特加的公司都被视为研究未来制造业与商业运行模式的典型案例。

低调而节俭

准确地判断,奥特加高达近800亿美元的个人财富只是从其持有I n d i t ex的60%股份计算所得,其实,奥特加还在伦敦、巴塞罗那、马德里、芝加哥等地进行了不动产、旅游以及银行业等领域的投资,拥有Gartler、Partler、Menlle公司和Pontegadea Inversiones等十多个公司的股份。如果将这些公司的财富值加起来,奥特加已经将“全球首富”的位置严严坐实。然而,正如财经作家吴晓波在《首富》的前言里所写的:他们低调、冷静、圆润,像一枚枚形状迥异却功能相近的金币。不可思议的富有,不可思议的低调,阿曼西奥·奥特加绝对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甚至能算上最低调的几位之一。

从不接受采访,“尽一切努力使自己默默无闻”,是媒体对奥特加的一致印象。老记们注意到,在1999年之前,奥特加的照片从未在媒体上出现过,而直至2001年Inditex已经上市并且首次公布年报时,奥特加才无奈地对外发布了他的第一张正式官方肖像。而且过去40年中,在西班牙当地报纸上很难找到一条关于奥特加的新闻。之所以如此,按照奥特加本人的解释就是,他是洛克菲勒的忠实追随者,要严格遵循洛克菲勒的遗训:“在报纸上最佳的曝光模式就是刊载你的出生、结婚以及死亡的小小简述。”

至今奥特加和他的第二任妻子仍然居住在拉科鲁尼亚市内一座隐秘而简朴的公寓楼里,而且据说他花费巨资来保护家庭的隐私。同时,出现在公共场合的奥特加更是刻意地低调。无论是出门还是参加重要的商事活动,他身边从不带保镖,也从不打领带,总是以一身的休闲西装亮相;出行的座驾也是很一般的FutureB6,折合人民币13.7万到22.8万不等。另外,奥特加还会尽力躲避与上流社会和富人阶层的接触,甚至西班牙王室也难见他一面。

没有游艇,也没有私人飞机,作为老板的奥特加节俭在Inditex集团是出了名的。每天中午用餐,他都会习惯地走进员工餐厅,与下属们坐在一起吃饭。除了正式宴请,私底下他总是喜欢点一份煎蛋香肠配薯条,简单少量。有时候,一些供货商也会在这里用餐,餐厅通常会为他们铺上桌巾,但奥尔特加从来就没有铺过桌巾。身为亿万富翁,他唯一享有的特权只是有人会替他端菜上桌而已。不仅如此,员工们还亲眼看到,每次就餐奥特加都会将盘子上的食物吃得干干净净,从不浪费。

由于年岁已高,奥特加目前已将公司的具体管理权交由职业经理人打理,但他却还是每天出现在Inditex集团的总部。虽然公司为奥特加专门开设了一间名为“总裁专属办公室”的房间,但员工却很难在那里见到奥特加的身影,因为他依旧会像以往一样穿梭于公司各部门或工厂车间,捕捉服装设计制作流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并与年轻的设计师闲聊,他也因此被戏称为“没有办公室的老板”。更有意思的是,有一次奥特加向员工宣布要休15天的假,所有员工都在猜这次他可以撑多久不来上班,结果不到3天,他就自动销假上班了。

阿克琉斯之踵

南京某高档酒楼,上午10:10分飘出的悦耳《婚礼进行曲》让过往行人情不自禁地驻足停留。然而,就在新郎官李平单膝跪下,正准备为妻子戴上戒指时,一声很响的撕裂声突然传出,那条价格699元的Zara西裤从裆部到后腰几乎撕裂成两半,仅剩内衬布料相连。遭遇如此尴尬的李平事后找到了Zara门店负责人,经过两周的反复申请和确认,Zara终于同意退货并按西裤标价给予3倍赔偿。

奥特加9年前在上海南京西路开出中国第一家门店,之后,ZARA在中国不断攻城掠地,至今共计开设了500多家店铺,覆盖了中国60多个城市。然而,就在ZARA—路走红的同时,频现的质量问题也让其备受诟病。落户上海的第三个年头,上海市工商局曝光的不合格凉鞋品牌中,ZARA赫然在列;同年,北京市消协也检测出ZARA的一款外套大衣含绒量不合格。据不完全统计,最近6年多,ZARA在中国市场上至少12次陷入“质量门”。当然,有关ZARA的质量负面新闻并非仅来自中国市场。经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研究所调查,ZARA品牌的两条牛仔裤检测出了能分解出致癌芳香胺的偶氮燃料,同时ZARA的一条卡其色童裤也被检测出含有塑化剂和致癌芳香胺等有毒物质。

在分析人士看来,ZARA频陷“质量门”凸显了“快时尚”服装模式的“阿喀琉斯之踵”。由于追求非常快的节奏,服装生产和制作的周期不断被压缩,ZARA也很难及时检测出产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另外,出于对成本控制的考虑,ZARA在设计阶段就将高质量、使用期长的面料排除在外,而且为了持续低价,ZARA等品牌不得不一再压缩质量成本。

不过,虽然因质量问题屡被推到舆论漩涡,但至今ZARA的市场销售似乎并没有受到实质性影响。资料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ZARA在亚洲市场的销售份额从往年同期的21.7%升至25.2%,其中中国市场劲升近6个百分点。分析人士认为,之所以出现市场单边走红的态势,主要是ZARA主打的“快时尚理念”,其品牌核心价值并不是“经久耐用”,而且ZARA凸显的就是“一流设计,二流品质,三流价格”市场结构模式。与此同时,作为“廉价时尚”的代表,ZARA的消费人群多为年轻的白领,这些人对于质量本身并不是特别讲究,他们在意的是款式更新速度以及价格是否实惠,而ZARA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西奥多罗斯福演讲】相关文章:

上一篇:桥东办事处第三季度末全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汇报下一篇:江苏省全科医师培训工作方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