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学)网站要览

2024-05-16

我国法律(学)网站要览(共3篇)

篇1:我国法律(学)网站要览

我国法律(学)网站要览

我国当代的法律学网站(页)总的说来包括两大类型,一是官方机构主办,一是民间主办的,后者按照举办者不同又分为高校的研究机构、个人等几类。

官方性质的网站内容不如民间性网站丰富,但信息比较权威。民间性的网站,规模普遍不大,但专业性较强。现在要做大网站,一要有财政支持,二要有学术支持,二者缺一不少,能达到二者兼备的实属难得。近年来,一些兼具学术性、资料性、时效性、评论性、实践性的网站(页)受到网友的青睐。

以下推荐一些网站,其网址由褚宸舸收集整理,2004年5月间曾逐一检测均能正常浏览。读者如有新的法律网站信息愿意提供,或对本书内容有任何意见和建议,均可发电子邮件至:lawfaxue@yahoo.com.cn,以便本教材适时修订时增补。

(该文是笔者副主编的教材《大学法律基础》(中国宇航出版社2004年7月版,即出)的附录1部分,此前曾委托一些朋友在一些论坛贴过征求意见,此文为完整版)

补充专区

武大黄彪同学补充``劳维律师网/ 中国律师网 http:/// 中国法学网(中国社科院法学所)

http:/// 中国法院网

http:///ods/ 联合国官方文件网

http:/// 西北政法大学就业信息网

http://xzxf.126.com/ 西政先锋网

http:///法律社会学BBS

http:///law/ 法务在线企业法律顾问论坛

篇2:我国法律(学)网站要览

一、网络团购及团购网站的概述

网络团购起源于美国, 是一种新的电子商务模式。网络团购不仅具有传统网购和团购的一些特点, 如方便、省时、省钱、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而且还有一些其他特点如成交数量限制、优惠幅度大、成交时间有限制等。网络团购目前尚未有相关法律文件给出定义, 一般认为是指一定数量的消费者通过互联网上团购网站, 以较大的优惠大量的购买同一种商品的民事行为。网络团购主要有三种基本的形式:消费者通过互联网自行组织团购;销售者通过互联网组织消费者团购;团购网站通过互联网组织消费者团购。在这三种形式中, 第三种因参与人数多、商品丰富、覆盖地域范围广、优惠幅度大、专业程度高最受网民们欢迎, 发展最快。同时在这三种形式中, 前两种法律关系较为明朗简单, 实质上是销售者与消费者团体之间的买卖合同关系, 可以依据合同法清晰的界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因为是合同双方之间确定合同内容, 出现纠纷也容易依据《合同法》等法律来解决。第三种形式涉及消费者、网站、商品提供方三方的法律关系更为复杂, 也更具有研究意义。

国内团购网站大多以美国的Groupon原型加以本土化改造, 其商业模式现在被定义为O2O, 网站数量众多, 类型各异, 比如:拉手网、美团网、糯米团等。团购网站的重要功能在搭建一个富有人气的开放服务平台, 吸引有合作意向的商家, 并为之提供全方位一体化营销服务, 将商家的销售信息广而告之, 联通商家与潜在消费者。团购网站在整个网络团购合同中的身份比较复杂, 在不同的团购形式中, 充当不同的角色。

二、团购网站在团购中的法律性质及法律地位

(一) 团购网站的法律性质

由团购网站发起并组织团购, 这也是当前团购的主要模式, 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所在。团购网站通过寻找适宜的产品提供商将其纳入团购网络, 再通过网站发布商品或服务团购信息, 设定商家的交易条件, 吸引注册会员购买。消费者实际完成交易后, 商家和网站相互结算。由此来看当今大多数团购网站充当着第三方交易平台的作用, 是网络团购交易的平台提供商。虽然也有一些大型自营网站组织团购, 但是其实际上属于自产自销, 与消费者的关系不涉及第三方, 在与消费者的的买卖合同关系中处于卖方。

我国商务部在2011年4月13日发布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服务规范》对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规定是:“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为交易双方或多方提供交易撮合及相关服务的信息网络系统总和”, 同时《规范》规定平台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注册;涉及行政许可的, 应当取得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规范》也是把团购网站定位于第三方服务平台。团购网站要获得相应的主体资格必须强制登记或者取得行政许可, 这也是当前网络交易主体资格规范化的一种趋势, 有利于规范团购网站的准入门槛。但是同时《规范》对平台经营者的定义是“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并领取营业执照, 从事第三方交易平台运营并为交易双方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对平台经营者的限制较小, 这也是我国团购网站发展迅猛的重要原因, 一旦有利可图, 便一拥而上;同质化严重, 缺乏创新, 导致迅速衰落, 甚至关闭、携款潜逃, 引发一系列问题。往往使得消费者、商家权益的不到保障。因此, 应该加强对团购网站准入门槛的限制, 提高对网站经营者的资格条件, 强化对经营者的责任要求, 如把团购网站的经营者限制在法人范围内。以降低网络团购的交易风险, 保障消费者、商家、网站三方的合法正当利益, 从而促进网络团购的健康发展。

(二) 团购网站的法律地位

团购网站加入团购中使得原本清晰的二方买卖合同关系变得复杂起来, 三方的权利和义务也要一一确定。确定好团购网站在团购中的法律地位是确定三方权利义务的关键。团购网站也只有找好自己在整个网络团购中的定位, 才能更好地发展。当前学界对于团购网站在团购的法律地位的确定还没有一致观点。主要有代理人说、合营者说、柜台出租者说等。

代理人说认为在团购合同交易中是团购网站代理实体商家与消费者签到合同, 团购网站实际上表现为代理人角色。在具体的交易中, 团购网站以商家的名义和消费者签到相关协议, 由商家承担法律责任, 网站收取商家的服务费用。应该说在团购网站发展的早期确实存在这样的状况, 但是到今天, 很难说团购网站没有参与到网络团购合同中来。团购网站不再是合同之外的第三人, 而是加入其中。在交易中, 消费者是直接把合同款付给团购网站, 而不是商家。消费者实际上消费后商家再与网站结算。

合营者说认为, 团购网站与卖家是联合经营, 从本质上说是同一责任主体。主要是基于虚拟网络中交易双方的“互盲”性考考虑, 在交易时, 任何一方都是利用有形的团购网站与无形的另一方进行交易。该说将网络购物网站作为交易的一方当事人, 把网站当做卖家的合营者。买家会根据各个团购网站的信誉、服务、商品价格而选择在交易平台, 团购网站通过交易能获得利益, 有一定的合理性, 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民法中公平的原则。但是从整个网络团购流程来看, 团购网站的作用体现在提供相关服务, 促成交易, 没有或者实际上也没有与卖家的联合经营。

柜台出租者说认为销售者通过网络团购的方式推销自己的商品或服务, 需要设立“柜台”进行展示, 团购网站向销售者出租网络空间并收取相应的费用, 即所谓的“空间使用费”。这种观点合理之处在于把网络空间与柜台联系起来, 可以运用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展览会的规定确定网站责任。但是这也把团购网站从团购合同分离出来, 团购网站实际上部分参与了合同, 而且在现实情况下, 如今的团购网站绝大多数是不收取“柜台”租金的。

通过仔细理解以上观点, 笔者发现大多数观点都有一定道理, 也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一定不足, 网络团购是新兴发展的事物, 完全用现有的制度去硬套会存在不符的情况。在发生纠纷时, 我们期望用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解决, 但实际上, 网络团购合同不同与现有的这些合同, 团购网站的法律地位也不能等同现有法律的规定。另外团购网站的发展是日新月益的, 类型也变得丰富多彩。正是团购网站的类型和运营模式的多样化使得团购网站的法律地位呈现出多样化倾向。因此, 对于团购网站在团购合同中的法律定位问题, 笔者认为应该根据团购网站实际情况, 结合具体案情和当时各方的约定来确定, 以求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好消费者、销售者、团购网站三方的合法权益。

三、团购网站在团购合同中的责任分析

网络团购中, 团购网站的加入使原本清晰的双方合同关系变得复杂化。实际上, 整个团购过程中存在三个合同:团购网站与注册用户 (消费者) 的用户协议;团购网站与商家的合作协议;商家与消费者的买卖或服务合同。因此, 对于团购网站在团购合同中的责任也来源于这两部分。

团购网站在用户注册时都会要求消费者同意它们的用户协议, 这也是确定团购网站责任的主要依据。笔者通过了解发现团购网站的用户协议一般包含如下部分:服务条款的确认和接受;团购服务规则;服务条款的修改;用户密码和账户安全;服务风险及免责说明;法律管辖和适用等等, 对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有较详细的规定。但笔者也发现这些用户协议大多对网站自己的权利规定较多, 存在着很多对消费者不利的条款, 如美团网的用户协议中“本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告知用户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 不需对用户或第三方负责。”、“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等等条款。根据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对这些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 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相关条款也有可能因免除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当事人主要义务、排除对方当事人主要权利的格式条款无效。同时, 团购网站发布的一些服务承诺也应作为确定团购网站的责任依据之一。一旦团购网站违约, 也就能清晰地确定团购网站的违约责任。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出台的《关于加强网络团购经营活动管理意见》对团购网站经营提出了要求, 如“团购网站经营者应当对团购商品或服务项目进行严格的事前审核备案;保障团购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团购网站经营者发布的商品或服务信息应完整、准确、清晰, 不得故意隐瞒关键信息, 确保发布的商品或服务信息与实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保持一致。”因此可以看出, 团购网站对团购网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负有审查、监督的义务。如果没有尽到审查义务, 团购网站给消费者提供虚假的团购信息, 消费者出于对团购网站信任, 而参加团购受到财产损失, 团购网站不能提供销售者真实名称、地址、资质的, 应承担违约责任, 返还价款, 赔偿损失。同时网站有对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保密的义务, 如果私自泄露消费者信息, 则承担侵权或违约责任。对于团购网站和商家而言, 双方会约定合作协议, 合同纠纷的解决主要依双方的协议。在涉及对消费者违约或侵权时也可依据协议的约定和实际过错确定各自应承担的违约或侵权责任。

随着团购网站的快速发展, 随之大量的消费投诉、合同纠纷, 团购网站关门倒闭, 携款而逃的事件时有发生, 加强对团购网站的监管, 规范准入制度, 厘清团购网站在团购合同中的法律地位, 有助于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云.电子代理人略论[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2006 (3) , 39-45.

[2]王含.网络团购合同的法律问题研究[D].郑州, 河南大学, 2012, 8-21.

[3]蒋璐.商业网络团购合同法律问题探析[D].上海, 华东政法大学, 2011, 6.

[4]苏添.论网络交易平台的民事法律责任[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5 (4) :77.

[5]刘德良, 网络时代的民法学问题[M].北京,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4, 303.

[6]美团网用户协议, http://www.meituan.com/about/terms, 2014年1月11日访问.

篇3:我国法律(学)网站要览

许多的媒体分享网站,如SimplifyMedia,都是在美国DMCA(数字千禧年版权法案)的狭窄框架之下运作。然而如果你不注册成为“版权会员”,就无法利用DMCA里面的“避风港”条款。注册只需填好表格,缴交80美元费用即可。只要不注册,就得不到保护。

忽视服务条款的限制

这种情况会发生在收集或整合数据的网站,如收集使用者财务信息的网站“Mint”上面。这些网站的数据来源可能存在一些服务条款,禁止使用者将信息分享给第三者。收集这些信息的网站可能会视为鼓励使用者违约,因而出现法律问题。

轻信谎言

如果公司收集来自个人,或与个人相关的信息,就一定会有其它不肖份子会想要得到这些东西。这些有心人士可能打电话到公司,编造一些动人的可怜故事去得到这些信息。如果公司的团队误信这些“托辞”而给予数据,就可能因为泄漏使用者的信息而被控告。

将资料永久保存

在美国,有一些关于资料保存的法律规定。公司应该以这些要求为由,定期从服务中清除可用来辨识出使用者的信息。这样在收到法院传票,命令你公开公司的业务与使用者的过度详细信息,或逼你花大钱整理这些信息时,你可以诚实地说你没有这些东西。

分析专家一般都会要你保持所有信息,以便于在未来进行资料探勘,但其实这些数据其实可以在匿名化的同时保有探勘的可能性。举例来说,你可以使用空位重写IP记录中的最后四位数。

开放给青少年使用

收集小于13岁青少年的信息在COPPA(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案)中受到规范。如果你的公司不把儿童当作客户(大多数公司都如此,因为儿童没有信用卡以及大量消费的能力),你应该设法让网站中不存在小孩的个人资料。你可以在提供服务时,要求使用者提供信息之前,请用户确认他们超过13岁。

扩展到纸本印刷

根据通讯规范法案230节的规定,就算使用者在网站上针对其他人士或公司提出批评,也不会使你遭受诽谤诉讼。这就是为什么ZocDoc这种针对医院或医师发表评论的网站,不会被控告的原因。但如果你将使用者的评论印成纸本,此法案就不再适用。所以公司客户或使用者要求纸本印刷时,必须小心行事。

没缴该交的保护费

只要是市面上的好想法,都会有人出现,然后表示你侵犯了他们的专利技术。这些专利钓客都会想从赚钱的公司身上分一杯羹。在你财务吃紧、势单力薄的时候,他们往往不会找你。这就好像厉害的寄生生物总是找强大的宿主一样。所以在你的公司壮大以前,都不用担心专利侵权问题找上门。这些钓客要求的也是快速的和解,而和解对多数公司来说也是最有利的一步。所以一定要事先准备好这方面的支出。

与警方合作

当警察来敲公司大门时该怎么办呢?你得知道,那些对在线法律没有经验的执法机构(多半是当地警长与警方)可能会向你要求一些资料,而你给予了这些数据时,则可能会陷入更深的麻烦。你得在事前就弄清楚面对这些要求时应该怎么处理。最好的方法是随时与律师保持联系。

认为自己完全清白

上一篇:陕西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最差的处罚下一篇:大自然的启示作文500字五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