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写作素材

2024-04-17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写作素材(通用15篇)

篇1: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写作素材

因为贫困,“山娃子”秦鹏初中毕业辍学时,曾以为自己将走不出苍莽的乌蒙山。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政策让他的人生出现转机:22岁的他如今即将成为广州港集装箱码头“紧俏”的塔吊司机,在中国一线城市开启人生的梦想之门。

21日,秦鹏和来自贵州省毕节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其他33名学子顺利毕业,并入职广州港集团。他们是广州港集团和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职业教育合作的“广州港扶贫班”的首届毕业生。

“山海”相连。近年来,东部沿海的广州市和乌蒙山腹地的毕节市携手,积极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通过职业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成为两地的共识之一。

,广州和毕节两地政府牵线搭桥,广州港集团和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订单式培养”合作项目,以常年举办“广州港扶贫班”为试点,面向毕节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初、高中应往届毕业生招生。

秦鹏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也会因此改变。他来自毕节市大方县普底乡跑马村的一户贫困家庭,有兄妹四人,父母务农。初中毕业后,他辍学务工,到当地一家餐馆干杂活,月薪元左右。

“我迷茫、苦恼,以为一辈子就这样了。我也很自卑,贫困限制了我对未来人生的想象。”秦鹏说,他渴望走出大山,摆脱贫困。

当地村干部找到了秦鹏的父亲,介绍了政策。父亲在电话里跟他说,贫困生可以免费就读,毕业后还有可能留在广州港工作。秦鹏说,当时他在餐厅打工,听到这里,落下眼泪。

这个扶贫班采用“2+1”模式,学生前两年在毕节职业技术学院进行理论学习,第三年到广州港集团下属的广州港技工学校进行实操培训,毕业后如通过考核,将由广州港优先招聘到港口就业。学生在校期间享受国家学费减免、生活补助等扶贫政策。广州港集团还设立了专门奖学金,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奖励和资助。

秦鹏在学校的三年里,拿了三次一等奖学金。“我不一定很聪明,但我一定要很努力。”他说。

广州港集团工会主席温东伟表示,为了让贫困家庭子女能够安心就读,公司还联合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为他们提供一系列保障措施,包括为每届“广州港扶贫班”提供每年8万元的奖学金、免费为学生提供岸桥司机等职业资格培训及考证机会、学生在广州港顶岗实习时每月有不低于1500元的实习补助等。

21日这天,相关单位在广州为“广州港扶贫班”的首届毕业生举行了一场简朴而庄重的毕业典礼和入职仪式。

毕节市委副书记张翊皓在当天的活动中介绍,近几年来,毕节市推广“广州港班”模式,引导当地职业院校与广汽集团、广州地铁集团、广药集团等企业交流合作,分别实施了“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和“南粤家政”等扶贫协作工程,已累计开办校企合作订单班41个,惠及学生1600多人,有力带动了毕节市劳务就业扶贫工作。

“我不仅掌握了脱贫的技能,更有了追求梦想的自信。”秦鹏说,他希望有能力把父母接到广州来,他会努力让家人的生活变得更好。

篇2: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写作素材

“用不着到年底,羊羔就能进账10万多元,咋样?”一见面,老韩有点得意。

“羊场打工能进六七万元,再养200只羊,咱也不差!”老王不甘示弱。

话音刚落,引来一阵笑声。

过去养羊没脱贫,这次为啥有底气

老韩名叫韩凤祥,老王名叫王树兴,都是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的养羊好手,谁也不服谁。

今年初,老韩和老王打了个赌,一个自己养羊,一个到羊场打工,看谁的腰包先鼓起来。

两人过去也都养过羊,但谁也没脱贫。这次为啥有底气?

关键还在产业化。“津承百万只肉羊全产业链项目”让围场县农民加快了增收步伐。

河北津垦奥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娄紫东介绍说,根据当地畜牧业发展实际,天津食品集团、天津武清区扶贫干部和当地相关部门共同谋划了“投母收羔”“入企就业”“入股分红”等扶贫模式,带动2507户贫困户稳定增收。

老韩一估摸,不到年底就能进账十多万元

“投母收羔”模式下,认领一只湖羊基础母羊,每两年还两只羊羔,余下归农户。

湖羊生长快,且两年三胎,一胎多羔,老韩一合计,能挣钱。去年,他一次性认领了80只。

半年多过去了,老韩的羊养得咋样?记者来到围场县腰站镇老韩家中,一进门,豁然开朗——宽敞的院落被老韩打理得井井有条,新建的羊舍里,母羊吃得正欢。老韩告诉记者,今年2月,这批母羊一下生了100多只羊羔。

科学配种、精细养殖……为了帮助老韩养好羊,河北津垦奥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技术干部李明霖没少往老韩家跑。

今年五月,老韩的母羊又都怀上了小羊。不出意外,十月底,还能再添160多只小羊羔。

老韩一估摸,年初60只羊羔卖了5万多元,这次指定得更多,不到年底,就能进账十多万元。

渐渐地,老王把科学养羊的门道摸得一清二楚

消息传来,王树兴坐不住了。最近,他几次跑到老韩家“明察暗访”:翻盖的羊舍“阔气”了不少,新添的草料堆得整整齐齐。

“难道老韩还要搞大动作?”王树兴心里嘀咕。

一头是老韩的“咄咄逼人”,一头是自家遇上烦心事。家里老人因病需要照顾,媳妇辞掉场里饲养员的工作回了家,眼瞅年收入也就六七万元,王树兴有点慌。

想要赢,光打工还不行。王树兴也偷偷盘算起自己养羊来。

说起养羊,王树兴过去也是“大户”。早在十年前,他养着140多只羊。但传统的放养模式破坏了山上植被,山秃羊也瘦,羊价还不高,他这才“入企就业”。

当了饲草料加工员,收入也不错,但王树兴始终不忘“忙里学艺”。晌午得空,他总爱到羊场里转一转,看看科学养殖跟土法放养有啥不同。

配种、喂料、育肥……渐渐地,王树兴把科学养羊的门道摸得一清二楚。

有了技术,王树兴心里有了底。今年,村里用集体资金建了羊舍,只待“请羊入舍”。因为符合“投母收羔”的条件,他跟媳妇一合计,干脆趁机当起“领头羊”,一口气领上200只。

“按照一只基础母羊半年生两只羊羔算,年底就能挣不少。”王树兴在地上划拉着,心里盘算着怎么赢了老韩。

政府搭好台,企业唱大戏,大家齐努力,脱贫才有戏

两人的“赌约”,很快在贫困户中传开了。眼瞅能赚钱,大家纷纷申领母羊。

这么多人领羊,不愁卖吗?能卖上好价吗?虽然说销路和价格由“市场的手”决定,但“政府的手”也不能“大撒把”。

“未来围场县将打造‘以繁育养殖为核心,延伸拓展技术培训、屠宰加工、产品交易、冷链物流’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保证养殖户有钱挣。”天津市武清区扶贫干部、围场县副县长刘继群信心满满。

政府搭好台,企业唱大戏,大家齐努力,脱贫才有戏。

“当地两家肉羊产业扶贫企业已存栏近2万只基础母羊,年可出栏7万只育肥羊,现代化的大型屠宰场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娄紫东介绍说。

今年2月,贫困发生率还超过14%的围场县,实现整县脱贫摘帽,肉羊产业扶贫模式功不可没。

没到年底,俩老羊倌拢了拢账:“算你先行一步,咱也迎头赶上。”老王约老韩年底再算细账。

篇3:“我的成长故事”征文

从策划到销售:从1500到3000

小孟2007年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给一家鞋业批发商当策划。私企的策划就是打杂,月工资1300元,转正后1500元。她没有多少经验,有一份工作已经满足,为了省钱和3个不认识的姑娘合租在城中村一个破旧的单间配套,每天步行半小时上下班,虽然辛苦,她还是坚持了下来。

批发商的人员架构很简单,一共就市场、策划、销售、行政四个部门,经理都是老板亲戚,经常操着方言咋咋呼呼、指手画脚,办公室里一片死寂,只有经理们肆无忌惮的笑声在循环立体声地播放。

上班第一个月就有重要的活,公司要出一本内刊,策划部其他人都不做声——设计内刊是产生不了效益的活,只有苦劳没有功劳,见没人响应,小孟自告奋勇接了下来。老板没说什么,内刊只是讨好员工一个低成本途径,最适合小孟这种新人了。

内刊不好做,通知发下去并没有多少人响应,策划部其他同事都忙着做门店装修。她把电话打烂,没日没夜做设计、催稿子,又当爹又当妈。每当销售部同事嚣张地打电话给客户时,她都有点寂寞,她也想当公司的骨干精英,而不是这么个边缘角色,就算当上销售又怎么样呢?家族企业的老板会重用外人吗?

20天后,内刊做出来了,排版活泼,员工互动多,这是小孟自学成才史上的最佳案例,也是公司内刊中最成功的一期。小孟让老板刮目相看,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能把活做得这么漂亮还不让他操心,他很满意,却也没有加薪的打算,在他心中,一个文员就值1500元。

几天后,一家之前面试过的快消外企问小孟是否愿意接受外派,去一个陌生城市做销售代表,工资比现在高一倍。她几乎没有犹豫,果断提出了辞职。在这样的私人家族企业,外人不但永远无法提升,员工价值也被踩到脚底。当大部分女生都在为一个文员岗位挤破头皮的时候,她更愿意在年轻的时候多受一点罪,别在30岁的时候抱怨工资太低,只因为20岁的自己并没有努力到哪里去。

心得: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但是没有努力,你或许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

从第三方销售到正式编制:从3000到6000

进入快消行业前,小孟并不知道这个圈子有个特殊群体,他们的职位名称是“第三方销售人员”,这群人虽然和正式销售代表干一样的活,做一样的事情,但身份就是劳务派遣,工资和正式人员相差2~3倍之多。为什么有些人只能是第三方,而有些人可以是正式人员呢?学历恐怕是最大的差别,外企热衷到重点院校招收培训生,号称嫡出。培训生享受正式待遇和良好培訓,一般以管理KA为主,未来的职业道路就是KA代表、KA经理、大区经理或调至总部担任其他部门负责人,而社会招聘人员只能自认时机不对,待遇差也无从争取,一般负责流通渠道,和经销商一起办公,在公司属于被忽略的一群人,小孟就是广大的第三方销售代表中的一员,简称DSR。

DSR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虽然不用打卡,一切全靠自觉,但流程之多,专业术语之多,没有接受过培训的同学还是很难应付的,除了每天勤快地跑业务之外,不懂的地方只能电话“骚扰”,她把所有时间都泡在业务上,有一次晚上9点给同事打电话,对方很诚恳地告诉她:“下班后的私人时间不希望接到工作电话。我很佩服你,你是我见过最努力的业务,虽然你并不聪明。”

是的,小孟并不聪明,她以劳务派遣的身份加入这个公司时,她甚至还不知道什么是劳务派遣,W城没有一个经销商,全部是异地供货,为了方便市场操作,经销商在当地找了个仓库,仓库旁边留了一张床给她,从此她是业务、财务兼仓管,干三个人的活,拿一个人的工资,残损、财务都要拿她是问,没有一个老业务愿意来,原本不是合规的操作,只有傻傻的门外汉小孟点头了。后来的小孟倒是感激起这段经历,在这段单纯的工作时光中,她学习到最全面的快消知识,既要管KA,也要管流通,销售压力大时她还要自己开分销商和特殊渠道,自己招促销,自己做培训,远离总部和办事处复杂的人事关系,反而让小孟专注于这份工作,成长突飞猛进。

不是没有想过跳槽,每当她半夜从卖场盘点回仓库时,每当她受够采购的无理取闹时,她都想到跳槽,但跳槽不是解决眼前困境的唯一方法,除非她想转行,否则必须坚持下去,对于新人而言,坚持是最可贵的品质。

前一年几乎是小孟摸索着入门的阶段,索性凭借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小孟开发了新经销商,几乎天天泡在卖场里,回款和零售提升都超过100%。老板很器重她,多给了两个城市给她代管,作为DSR的她没有任何出差补助,所幸新城市有老同学,她简单打了个地铺就死皮赖脸地住下了。一个同事提示她可以找老板报销异地补贴,她竟不知道还有这种好事,然而老板以小孟是第三方人员拒绝了。这是小孟遭受的第一次打击,为什么别人出差可以住酒店,报差旅费,她一个月才拿3000块钱工资就要自己倒贴差旅费?如果只是学历的差别她就更加无法接受,销售本来就是以业绩论英雄,学历再好业绩不行又有什么用?小孟傻了,只好宽慰自己把困难当作学费,除了努力并无他法。

一分耕耘,一分回报。两年后,表现出色的小孟创造了公司第一个从劳务派遣转为正式编制的先例,工资翻倍,老板对她的评价是:作为一个驻外业务员,小孟最大的优点就是自觉和责任感,她的结果很漂亮,但过程值得每个新人学习。

2009年,中国零售行业进入高速增长后的瓶颈期,很多人跳槽,很多人被辞职,留下来的小孟已经被委以重任,开始掌管一片城市群。有猎头开始频频给她电话,公司是业内著名的“黄埔军校”,历任被挖走的资深前辈都有不错的发展,但两年的工作经验算不上什么厉害筹码,即使跳槽,她仍旧是一个拿6000块钱的销售代表,对于新人而言,忍耐和积累是必须的。她看过很多同事一直在跳槽,却一直在基层的岗位混生活,那不是她想要的。小孟并没有确切的职场目标,她只是渴望像老板一样运筹帷幄,有车有房,可以随时打飞的周游列国,虚荣有时是职场菜鸟最真实的原动力。

心得:对于职场新人而言,在自己羽翼还未丰满时,跳槽是最差的选择,因为你会遭受更多的不公平,不如咬牙坚持,找到自己的职场榜样,不断地充实自己,当大潮退去,才会知道谁在裸泳,而你会因为坚持收获更多。

跳槽:从6000到12000

原本以为2009年已经够惨,2010年居然雪上加霜,零售业的不景气导致人员更迭更加频繁,终于小孟的职场榜样也走了。走之前大家开了欢送会,小孟还没有学会笑看离别,尤其是看到新老板时,她甚至想立刻辞职,以表忠心。

偶像就是偶像,他依旧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笑声爽朗,谈笑间,往事灰飞烟灭。老板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也曾经是菜鸟,总觉得离别很难过,殊不知跳槽是一个更好的开始,而我们也因为不是同事反而变成好朋友。别把工作当成一切,职场就是职场,生活远远高过工作。”一个拥抱后,小孟和她的老板成了真正的朋友。

老板离职后的一年中,小孟一边工作一边等待更好的机会出现。现有公司让她受益无穷,她却没有上升的空间了,1年5%的加薪甚至赶不上CPI的增长。新老板已经到位,职位已经饱和,她不可能一直是销售代表,所以当G公司的橄榄枝伸来,底薪奖金累计增加200%,Title变成销售主任,她毫无犹豫地同意了。

HR找她谈话时,她想起三年前她意气用事的幻想:如果有一天HR问为什么离开公司,她一定会报复性地告诉他/她:因为姐受够了不公平!

现在的她当然不会这么做,一时的泄愤很幼稚,伤不到别人还害了自己。几年前她以为工作就是恋爱,太用力太急切,得不到回报就灰心丧气。从老板身上,她明白工作其实就是等价交换,公司给了毕业生小孟一个很好的平台和报酬,作为一个职业打工者,她回报了她的青春和智慧,没有留下任何烂账、呆账、糊涂账,新人接手马上上手,她走得同样潇洒。过去的一切不公平都成了小孟人生的财富,评价前公司时,她真诚地告诉新人和HR:这是我人生遇见最好的公司,但身体有恙,不得不离开。

26岁这年,小孟年薪15万。很夸张吗?说实话,这是小孟都预料不到的,她不敢称自己为成功人士,因为漫长的未来还有很多的变数,保持新人的心态,用当初最热血的自己去面对一切,在最艰难的时刻坚持下去,第二天或许就会很美好。

(编辑:袁航 market@vip.sina.com)

篇4: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写作素材

周至县位于陕西西安市西南部,全县总面积2974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76%,总人口69.17万。2012年周至县被确定为秦巴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全县原有贫困村132个(镇村合并后为107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34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8.29%。是西安市近年来唯一的国家级贫困县。

其中,山区4镇和沿山8镇贫困程度相对较深的区域,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布局单一、群众增收乏力,脱贫难度相对较大。如何让当地百姓尽早脱贫,过上幸福的生活成了摆在当地干部群众面前的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下,全县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组织党员干部到村对接、入户走访,完善帮扶规划,整合资源、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建设。通过精准识别,根据每个贫困户的不同情况,逐户建立精准扶贫手册,明确帮扶责任人和具体帮扶措施,实行台账管理,做到了“一户一案”全覆盖,使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在周至县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这些举措也大大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他们自带创新基因,在各级政府的政策、项目、资金、农具等的支持下,发奋努力,尽快脱贫,立志思变,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启动幸福生活的”重启键“,创造出美好生活,书写出自己成功的“脱贫故事”,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询问袁更更名字时,村干部部提示说,自力更生的“更”。妻子盲视,儿子智力、视力多重残疾,且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十年前,袁更更捡到背部有瘤的弃婴,医生告知女孩长大后可能无法行走,周围人劝他扔掉,善良的他坚持医治,2017年女儿手术,花费两万余元,全部报销。袁更更养猪、卖粽子、打零工、作务好自家庄稼,再承包7亩地种植猕猴桃,退出了贫困序列,2018年荣获全镇脱贫之星。

盖起楼房的范丽丽两口子,儿子血液病,因昂贵的医药费,欲卖房救子。2016年纳入贫困序列后,享受了国家好政策,三十多万元医药费报销了80%,自己只负担了七八万元。儿子病情稳定了,老公出去打工,范丽丽说,“不能光靠政府,我们自己也要赚钱。”

任永福以前住在土窑洞里,政府为他盖了房子,又买了3只羊,再给3亩地买了苗木栽种,享受五保户政策。因为他的热心好人缘,新房上顶那天,全村人都自发来帮忙。除电视机为宣传部发放,冰箱及很多家具,都是乡邻赠送。任永福从山顶洞人直接穿越到现代社会。

回乡创业的贫困户杨小军,北京厨师十年,帮人挂横幅摔成残疾,母亲又有病,回到家乡,成了贫困户。利用房屋在山区路边的特点和会做饭的手艺,开了农家乐,因质优价廉,风光好,生意比较红火,很快脱贫。

蔡志君,政府帮扶为他盖起了两间平房,购买大型电饼铛、生产用三轮车,以及桌椅、橱柜等,鼓励蔡志君从事食品加工,为其妻提供公益性岗位,再购买两只羊,一系列的帮扶措施,让他从思想偏激流浪在外、妻子多次起诉离婚的懒汉,变为勤恳务实的致富能手。

从小患小儿麻痹的高超雷,与残疾的母亲相依为命。在扶贫工作队替他买来三头牛后,为了饲养好牛、务好果树,他买来农技书籍,学习科学务农,并应用于实践中,通过养牛、养鸡、养猪,以禽畜粪上果树,形成良好循环,打赢了脱贫翻身仗。

王耀民从小腰部受伤,因无钱医治成残疾。被帮扶单位安排到省引汉济渭公司金池分公司当门卫,解决了食宿问题,更是让他的收入增加18倍,一跃成为金盆村贫困户中收入最稳定的人。

手艺人王稳平,五保户、聋哑人,在家养老。从父母那里没有继承健康的身体,却继承了制作纸花的手艺。他不愁吃穿,却非常勤劳,制作的纸花远近闻名。

袁训福,政府支持了几箱中蜂,如今已经发展成63箱,与大儿子打工收入一起供小儿子读研。他对未来充满信心,明年儿子研究生毕业,家里日子就会好起来。

任明群儿子患精神疾病,当年,儿媳丢下四岁的孙女和七个月大的孙子,离婚出走,家庭缺乏劳动力、发展后劲不足。帮扶中,当地政府将他的帮扶资金放入优乐果有限公司,享受企业+农户+银行贷款入股分红,购置了农资,落实了低保、冬季临时救助等政策。任明群逢人就夸:“各级政府好,好得很”。

周思红因家贫,妻子离婚。面对残疾父母,年幼女儿、贫困家庭,他从扶贫资助的一万元开始,学技术养牛,现在年收入10多万元,摆脱贫困。

薛秋风婆母是老年痴呆,丈夫患肝病,扶贫单位帮她买旋耕机、三轮车、化肥,2018年人均纯收入10821元。现在,三个儿女,两个本科,一个读研。

陈改凤的女儿在县上打工,种药材收入还可以,儿子大学毕业了,我们家已经脱贫了。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周至这一切的改变离不开扶贫干部的不懈努力。 西安市副市长杨广亭在位于秦岭深处,也是离西安钟楼最远的村子——周至老县城村,进农家了解两不愁三保障等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

篇5: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写作素材

种了一辈子地,哪里来的“工资”?65岁的黑龙江省林甸县鹤鸣湖镇东升村脱贫户杨志友咧嘴一笑,露出满口洁白假牙说:“以前年底卖粮,一年见一回现钱,如今按月进钱,就业扶贫让俺也成了‘上班族’!”

杨志友老实巴交、踏实肯干,村里人称“杨老汉”。一场大水,淹了贷款种的13亩田,他和老伴儿因灾致贫。“当时就想,这下子没办法翻身了!”杨老汉犯了愁,本就松动的牙齿掉得没剩几颗。

,为带动村民就业脱贫致富,在驻村工作队协调下,东升村成立了林甸县东升绿化养护有限责任公司。最初,许多村民观望不前:“能有这好事?村支书他爹咋不报名?”

东升村党支部书记朱伟志赶紧动员老爹朱福春“上阵”,却碰了一鼻子灰。三番五次劝说后,朱福春报了名,没想到一下“干上瘾了”。“这活儿不仅能锻炼身体,午休时还能跟乡亲们一起拉家常。”朱福春说。

杨志友也在第一批报了名,开始“护花护绿”新生活。“这两年公司总培训,学了不少技术,每个月能挣2100元!”杨志友指着村里脱贫挂历上自己领“工资”的照片说,205月在村委会第一次按手印、数钞票的感觉终生难忘。

“老激动了,又开心又舍不得花,这么多年没添过新衣服,最终领着老伴儿去城里从上到下换了一身。”杨志友说,2018年,他和老伴儿干了7个月,一共赚了14700元。

收入有了保障,杨老汉开始逐步实现一个个“小目标”。家里20多年的老电视“鸟枪换炮”,今年又分两次镶了上、下口假牙。“半口牙得花费半个月‘工资’,还是有点心疼,过去没钱只能挺着,这算是‘大件儿’了!”他说。

除了在绿化养护公司工作,杨志友还享受林甸县当地畜牧业扶贫政策,通过“托牛入场”和养猪分红,每年还有5000元收入,加上自己再种点经济作物,早已“翻身”。

“存了多少钱?那不能告诉你,得留点底儿,反正咱光荣脱贫了!”当记者问及收入和存款时,杨志友笑着说。

“公司也经历不少风雨,尤其2018年6个务工村民被蜱虫咬伤后,公司送到外地专业医院救治、担负全部医药费,给每个村民都上了保险,大伙一下子有了‘上班’归属感。”东升村驻村工作队队长乔士平说,通过就业扶贫带动,参加招工村民人数从30多人增长到170人,过去村里农闲时火热的“麻将馆”,如今也都“关门”了。

在东升村,乡亲们享受着产业扶贫红利。走进脱贫户张春龙家,庭院里种满了紫色的八宝景天,他正忙着除草。“去年卖了2.3万株,挣了6900元,没想到咱这小菜园也能赚这么多钱!”张春龙说。

朱伟志告诉记者,东升村建设的东升百万宿根花卉基地,目前花卉已扩繁至100万株,带动13户贫困户年均增收元。

篇6: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写作素材

强化村级党组织

刚到村里的王金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明确中溪村党支部成员的职责分工,并把它贴在墙上,接受村民监督。在当地党员和村民看来,驻村第一书记来后,创造了很多个“第一次”。制定了村党支部定期学习制度,定期召开村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每周一召开村“两委”例会。党员和群众普遍认为,第一书记来后,村里很多事情规范了,各项工作公开透明,大家愿意把事情放到桌面上来谈,党支部的凝聚力变强了。

“村里穷了几辈子了,能有本事让大家富起来?”淳朴的村民直白地表达了他们的想法。王金勇知道口头解释没用,只有让大家过上好生活后,才会心服口服。为了落实好危房改造政策,王金勇带领村干部冒着高温酷暑,挨家挨户宣传政策、拍照记录。村里通信网络覆盖条件不佳,经常要满山跑着找信号,在他的协调下,村里新建了通信基站。现在电商实体店开到了村里,直播带货正使中溪村的农产品销往全国。

此外,还新建了太阳能路灯、垃圾焚烧池、储水池、公厕等基础设施,实施院落硬化等项目。中溪村的扶贫工作有了主心骨,村里的面貌发生了变化,村民的思想也逐步发生转变,脱贫奔小康的信心不断增强。

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

带动百姓脱贫,关键是发展产业,重点是找准合适的产业项目。中国铁塔先后向中溪村选派王金勇、彭加森2名驻村第一书记,4年来,坚持把村级产业发展方向融入全县发展战略,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发展养蜂、养鸡、茶叶等产业,扶贫成效明显。

第一书记彭加森来到蜜蜂养殖户秦齐平的养蜂基地,了解蜜蜂繁殖情况。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中溪村蜜蜂养殖户秦齐平的蜜蜂从3年前的10桶发展到88桶。一桶蜂子可产8斤糖,收入1000元,年总收入8万多元。秦齐平说,“彭书记来的这三年,把村里路、电、网、养殖、种植,样样都跟上来了。”

驻村第一书记带领扶贫工作队,用中国铁塔投入的资金成立了保靖县天蜜溪养蜂专业合作社,带着群众发展中华蜂养殖,惠及贫困户73户205人。邀请养蜂专家现场传授养蜂技术,帮助提高养蜂技能。通过培养能人带动产业发展,中溪村现有蜂群500余箱,年产蜂蜜4000余斤,年产值达40万元。

“山水都是发展资源,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好产业?”驻村第一书记认识到,村里已经种植了近千亩的柑橘和600亩的黄金茶,再加上粮食作物,适合种植的土地资源已经非常有限了,只能在养殖上做文章,而得天独厚的山区资源特别适合养殖“跑山鸡”。第一书记找到退伍军人吴正峰办起了养鸡场,中溪村的土鸡养殖规模不断壮大。中溪村党支部书记舒小青说,养鸡合作社目前养殖15000羽鸡,预计到年底可出栏大概3万羽,带动贫困户152户591人。

篇7: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写作素材

征文要求

1.故事内容可以是自己的创业梦想、自己亲身的创业经历,也可以是身边的创业梦想、创业故事。

2.注重创业故事的生动性、创新性和传播性。

3.字数1000字左右。

评选方式

1.征集期间将投稿的故事发表在《创富指南》“创业者之窗”专栏。截止时间为2010年12月31日。

2.2011年1月公布由《创富指南》杂志评选委员会选出的十佳创业故事。获奖名单将在2011年1月《创富指南》杂志中刊登。

奖励办法

1.由《创富指南》颁发荣誉证书,并赠送一年《创富指南》杂志。

2.部分优秀创业者,免费吸收为创业无忧俱乐部会员。

来稿请寄:

地址:430071武汉市武昌武珞路558号C座合丰财富时代406室《创富指南》编辑部

或发送至邮箱cfzn2004@126.com

篇8: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写作素材

骤雨初歇,冀北山区的天空放晴。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牌楼乡东岔村内,一排排海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沿着山坡绵延近千米。

早饭过后,村民刘万财总喜欢到光伏板装置区走走看看,自发当起巡查员。

东岔村地处围场西部山区,山多沟深,全村500多亩地一半位于半山坡上,土地贫瘠,不少地常年撂荒。虽然刘万财名中带“财”,但与大多数村民一样,手里没钱。过去,他和妻子种地、养猪、养鸡,拉扯儿女。好不容易儿子结婚、女儿出嫁,家中却突遭不幸,儿子早逝,儿媳改嫁,留下小孙子和老两口相依为命。

小孙子渐渐长大,刘万财慢慢变老,体力活干不动了,贫困压得老两口喘不过气来。直到有一天,光伏扶贫要进村了!

,在东西部结对帮扶中,天津市武清区与河北省围场县“结缘”。武清区扶贫干部、围场县挂职副县长刘继群说,在深入研究围场产业特色后,双方决定把村级光伏扶贫电站作为长远高效的增收产业,重点进行支持。

据刘继群介绍,截至目前,围场县共建成村级光伏扶贫电站155个,覆盖159个贫困村,总装机规模为4.89万千瓦。电站由政府监管,产权归村集体所有,除去地租和运营维护费用外,其余发电收益用于扶贫。

东岔村因有大片闲置山坡地,被选为附近13个村的联建电站所在地。6月开工建设,当年12月全部并网发电。“围场山区光照时间长,每块光伏板每天能发电1度多;这个联建电站共有13440块光伏板,就是1万多度电。”负责当地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建设的木兰围场发展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经理丁凯千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东岔村电站已累计发电272万千瓦时,售电收益204万元。

光伏板占用村民的土地,每亩每年租金500元。被占4亩多地的刘万财已在去年拿到了头一笔租金2200元。“山坡地里全是石头,种啥赔啥,每亩地一年100块钱也没人愿意租,这一下高价出租,还能说啥呢。”谈起被光伏板占用的土地,刘万财咧嘴笑着说。

光伏产业,被当地群众形象地称为“种太阳”,它“照亮”了当地贫困户的脱贫路。

“做梦也没想到,山坡地里装上光伏发电板,晒着太阳就能挣到钱。”东岔村贫困户戴春生经历了光伏电站建设的全过程。从建设期参与施工,到建成后的日常维护,再到令人期待的集体分红,“光伏板把咱们的荒山铺成了‘金山’。”戴春生说。

东岔村驻村第一书记宋克勤介绍,光伏电站的收益60%用于贫困户收益分配,40%用于发展村级公益事业。

刘万财算了算账,光伏板占地租金每年2200元,光伏发电分红每年3000多元,他孙子担任生态护林员每年工资8000元、在光伏电站打工每月多元,再加上老两口的低保和养老金,全家年收入近5万元,顺利脱贫。

篇9: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

10月18日,就在__镇脱贫攻坚指挥部里,我们前线工作队员一起观看党的十九大开幕式,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再次作出庄严承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奔小康的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为了这个承诺,千千万万的扶贫工作者被派往贫困的基层农村,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承诺。

我作为__省水利厅极贫乡镇脱贫攻坚前线工作队的一名队员,派驻黄平县__镇参加脱贫前线工作,至今已有一年。一年时间里,我见识了__的美丽,也目睹了__贫困的一面。

__是美丽的,它的美丽出尘脱俗。

这里山青水秀、风景绮丽。有大高山万亩杜鹃花、翁干洞九级瀑布群、飞云大峡谷、清水江等自然风光。更为奇特的是,湘黔铁路途径此地,由于特殊的地理落差,铁轨在这里连续绕了两个大湾,形成S型,列车沿山坡盘旋而上,从村寨的一面穿进另一面穿出,形成两个相接的美丽圆环。特别是夜间,列车车窗亮着灯、鸣着笛,环状穿行在山间,灯光、笛声环绕而过,如夜空长龙呼啸,蔚为壮观让人叹为观止。这个景观,时常吸引众多的摄影爱好者前来村寨拍摄,留下了许多美好的作品。

这里还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岩门司土司城、明清古梯田、建在石板上的滚水寨子等历史文化遗迹,体现了勤劳朴实的苗家儿女适应自然又改造自然的聪明才智。

这里是苗族歌后阿幼朵的故乡,更有“芦笙会”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节日。__镇群众几乎全是苗族,苗族喜爱苗银苗绣装饰的服装,每当苗历节日到来,苗族同胞都身着盛装,特别是妇女,佩戴银花银饰,穿上绣工繁复的衣裙,参加苗族盛会,吹笙跳舞,斗牛游方,芦笙声、酒歌声、情歌声、飞歌声弥漫在苗寨,每年九﹒二七芦笙会,阿幼朵等本地艺术家,都会回来献艺,与家乡同胞一起过节,抒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一连几天,长桌宴不散,米酒飘香,歌声不断。

然而,__又是贫困的,它的贫困让人心酸心痛。

它是全省二十个极贫乡镇之一,距县城28公里,地理位置偏远,全镇220多平方公里土地,大都是山地、丘陵,土地贫瘠,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寨子里基本都是从先辈传承下来的苗族木屋,设施简陋;由于缺少清洁垃圾桶、垃圾车,公共环境卫生得不到解决;镇上的男人基本都外出打工,家里农活全由女人承担,路上常常看到年老的阿婆弓着背缓慢行走,背已弯成九十度,这是由于长期艰辛的劳作,老年便成了勾腰驼背的模样。诸多历史条件的制约,阻碍了全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没有上规模、有效益的产业,导致贫困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土地收成少、农民收入少,除了基本解决温饱外,仍有2万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下,是我省20个极贫乡镇中贫困人口最多的乡镇。

在全省开展的精准扶贫战略中,__镇作为全省极贫乡镇之一,得到了党和政府的更多关怀,获得了更多的资金支持,用于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产业保障就业、社会公共服务、农村环境治理,再加上易地扶贫搬迁、民政社会兜底等脱贫攻坚措施,目标是改变__镇的现状,帮助__镇2万多贫困人口脱贫奔小康。

经过扶贫工作队和全镇干部群众一年多的艰苦努力,__镇脱贫工作已初见成效,通往县城和周边县市的交通主路已是热火朝天开工建设,6000余人的易地扶贫安置点即将完工、迎来走出大山深处的苗族同胞,宽阔笔直的城镇大道两边已绿树成荫,大型生猪养殖场也即将建成,水果基地上,农民正在合作社组织下平整土地,24个村的新村委会正在装修粉刷,村民有了崭新的便民服务中心和活动广场,7500盏太阳能路灯已矗立在偏僻的乡村小道上,__镇作为全县中心城镇之一已初具规模。

水利项目在水利厅党组关心下进展迅速,农村人畜饮水、灌溉工程、山塘维修、沟渠整治、水土保持、防洪治理、小水电站改造、城镇水源地保护等一大批水利项目全面铺开,在惠及农村用水安全和质量的同时,也极大地支持了全镇扶贫产业,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在推进项目的同时,我与水利扶贫工作队员一起,充分利用与各水利部门、单位和其他社会资源的联系渠道,牵线搭桥,为镇上滞销农产品找市场,为学校500余名贫困学生御寒用品找捐助,为贫困孤儿的生活费找资助,每一次的成功,带给我的,有喜悦,也有感动,绵薄之力,不能完全改变贫困,却能一点点触动各方观念的改变,让一个个看到贫困的人群从旁观者变成扶贫的参与者。

我们工作的脱贫攻坚指挥部,就安置在原苗陇乡政府办公楼,废弃的办公楼经简单装修后作为扶贫工作队办公及生活场所。指挥部的成员来自省、州、县各单位,是一个团结协作、敬业实干的大集体。在这里,队员们一同勤奋工作,用行动一点点改变着身边的贫困;在这里,队员们一起体验苗家淳朴的民风民情,共同分享扶贫工作的苦与乐;在这里,洒下了队员们辛勤的汗水,也收获了队员们灿烂的微笑。

看看身边的一物一事,我们更深刻理解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既看到了苗族同胞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看到了贫困地区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脱贫攻坚大战略,需要紧紧依托党中央的顶层设计,也需要我们扶贫工作队员的基层工作来落实,更离不开山区贫困群众的脱贫愿望和内生动力。

我们的脱贫攻坚指挥部旁边,就是__火车站。这个四等小站,每天只有来回各一班慢车停靠,由于班次少、上下乘客少,火车绕着这里运行了四十多年,几乎还是几十年前的模样,几栋低矮简陋的红砖房,沿着站外狭窄的小街排列,小店铺里摆着老旧木制柜台,每次坐车前走过小街,仿佛时光倒流,回到数十年前。

每一次坐在回镇的火车上,望着车窗外层峦叠嶂的青山,我常常会思绪万千。在上世纪70年代初,著名作家、上海知青叶辛曾在__参与这一段湘黔铁路的修建。当年条件艰苦,叶辛与他的工友们开山砍树修铁路,吃住在工棚,艰苦的条件并未磨灭他们的意志。艰苦工作之余,叶辛深入__苗族村寨采风,积累了丰富的民俗知识,撰写了许多描写当地民族文化的文章,先辈们不仅留下了通向文明的湘黔铁路,还为我们记载了苗族同胞的民风民俗和的生活状况,“蹉跎岁月”,其实并未蹉跎啊!

篇10: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

“我是阿门其红公鸡品牌的创始人,草原爵鸡,阿门其红公鸡,蒙御阿门其红公鸡都是我注册的品牌……”谈起这些年的经历,皮肤黝黑、穿着朴素的__村党支部书记__质朴的脸庞上洋溢着满满的自豪感。__年建立阿门其大红公鸡体验店以来,这个曾经容易被人们遗忘的小村庄渐渐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大红公鸡”成为它的代名词。

谈及__村的未来发展前景,__信心满满,“下一步,将逐步完善升级柳编产业,开拓电商销售渠道,不断扩大产品销售量和销售范围,将柳编艺术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探索出一条绿色发展、惠民富农的产业发展道路。”

为寻找合适的、带动力强的致富产业,__率先垂范,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带头发展柳编产业、养殖产业,摸索新路子,带动村民致富。__村__年成立__加致荣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放仔收鸡”的模式,实现了阿门其“大红公鸡”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目标,同时带动项目区18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年人均纯收入增收3000余元。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__带领“两委”班子助力全村群众脱贫致富。他带头放弃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每天早出晚归,跑资金、跑项目,依托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深厚的柳编文化基础,引进__中旺种植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柳编产业,发展柳编工艺品加工、扫帚加工等产业化项目,重拾柳编技艺,带动农牧民发展传统手工产业,开拓致富之路,同时积极开拓电商渠道销路,不断扩大产品销售范围,增加产品销售量。积极引进了__民丰薯业有限责任公司种植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5000多亩。通过招商引资,为当地农牧民增加年人均纯收入1000元左右。

篇11:“我的创业故事创业梦想”征文

征文要求

1故事内容可以是自己的创业梦想、自己亲身的创业经历,也可以是身边的创业梦想、创业故事。

2注重创业故事的生动性、创新性和传播性。

3字数1000字左右。

评选方式

1征集期间将投稿的故事发表在《创富指南》“创业者之窗”专栏。截止时间为2010年12月31日。

22011年1月公布由《创富指南》杂志评选委员会选出的十佳创业故事。获奖名单将在2011年1月《创富指南》杂志中刊登。

奖励办法

1由《创富指南》颁发荣誉证书,并赠送一年《创富指南》杂志。

2部分优秀创业者,免费吸收为创业无忧俱乐部会员。

来稿请寄:

地址:430071武汉市武昌武珞路558号C座合丰财富时代310室《创富指南》杂志编辑部

或发送至邮箱cfzn2004@126.com

联系电话:027-87738507

网店成就创业梦想

主人公:杨先生

创业项目:开网店

我的创业之路可谓是多姿多彩,送过纯净水,收过废弃易拉罐,推销过袜子,但结果都不甚理想。几经失败,最终以网店开始了我的另一条从商之路。我的网店现在已有6名员工,其中有返乡农民工,也有大学同学。不到80平方米的两室一厅就是我的办公室和仓库。在房间的几乎每个空隙里都摆着货物:化妆品、化妆用具、家居用品、饰物等共500多种。选择开网店创业,一方面是依托义乌作为小商品集散地的优势,另一方面则是考虑的结果,比如开网店不需要租店面,也不需要太多的流动资金,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行,最适合初期创业者。

我从卖义乌的小饰品开始,多次改变经营方向,从家居用品直到现在的化妆品。我认为找准经营方向,是开网店的关键。化妆品是快速消费品,客户的黏性更大,只要对你满意,就会成为回头客,而且还会推荐朋友们来买。饰品和家居用品,回头客就要少得多。我每天在网上看流行什么化妆品、顾客对哪些产品评价最高、怎么分辨真假,一看就是一夜。只要你决定创业,就不怕花心思。

网上开店,最大的困难,一是货源,二是物流,三是和顾客交流沟通。网上创业,服务和信誉绝对不能打折。真诚最重要。我最大的经验是不能贪小便宜,一定要尽量让顾客满意。物流费用是网店经营中最大的一笔开销,在网店开张的时候我跑遍了义乌20多家快递公司,还给申通快递公司的经理打电话“软磨硬泡”,只要人家觉得你能面对市场讨价还价,拉得下脸面,就会对你未来的发展有信心。

在与顾客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会在每个包裹里附一张发货单方便对方收货时核对,还会随机赠送一些小礼品。不管他们买多少东西,我都希望他们觉得自己是被人重视的,你开网店,顾客和你连面都没见过,完全是出于信任,给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

看得远才能发展得久。什么是成功最重要的品质?我认为,第一是坚持,第二是诚信。创业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

开启梦想之门赚下第一桶金

主人公:邓先生

创业项目:化妆品店

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人生的第一桶金永远显得那么神秘、充满想象又似乎触不可及。我化妆品加盟的第一桶金来之不易,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我大学毕业来福州打拼,最初是从业务干起,市场是企业产品的检验地,实地经验和一些管理知识让我选择了化妆品加盟的创业之路。这对我来说意义重大,第一桶金更加体现了我的价值,我的人生被放大了。这也是我后来成为创业者的一个很重要的经济和心理支撑。

在福州的林立的化妆品店里有一个很时尚的牌子——美丽佩佩,她那么耀眼的出现,给无数女性带去了新的时尚。我的店就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起初没有经验的我也是在自身上找问题,发现新思路。给自己创造了财富。作为没有任何家庭背景的我对美丽佩佩化妆品加盟店的每一步发展都记忆犹新。

刚开始创业,因为投资少,店面不大,自己又当业务员,又当实施者,兼顾老板,一个人每天面对一大堆得女性顾客。那段日子很苦,但是心里很甜。一个人打拼,日子并不寂寞。而现在和自己的美丽佩佩店里员工相亲相爱,大家有苦有甜,一起分享,日子过得充实快乐。”

篇12: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写作素材

推开高世龙的办公室大门,他正伏案勾画着一张“思维导图”。上面遍布着有关即将上线的“第一书记代言”APP的林林总总。左手边还堆着一沓厚厚的企划书、方案和图纸。高世龙抬起头,不好意思地说:“抱歉啊,也没迎迎你们,快请进!我带你们先参观参观协会吧!”

吉林省靖宇县大北山村第一书记高世龙,这个一米八多、面色黝黑的汉子,一手操持创建起来吉林省驻村第一书记协会。

从无到有,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取暖”

指着办公区门口醒目的协会名称,高世龙回忆起协会创办前后的光景。

“在吉林省委组织部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今年1月22日,协会正式成立,大年初二就开始工作,当时就我一个人一间屋。你们再看现在,这层楼的一半房间都是协会所属,更有116个好伙伴加盟助力!现在是周六上午,你们看不到那么多人,因为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从下午一点开始直播到深夜凌晨,得轮班倒。”高世龙提起协会的“大家庭”眉眼里全是自豪。

谈到创办第一书记协会的初衷,高世龙回忆起自己驻村扶贫的经历。1月,高世龙被吉林省广播电视台选派到靖宇县大北山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助农扶贫的过程中,他与工作团队创新思路,克服困难,共同打造了“品牌+媒体+电商”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了人参、天麻、灵芝、蓝莓等七大产业,打造了“老农夫”品牌。通过品牌引领,与吉林省内23家企业达成合作发展联盟,推出的系列产品达到102个,截至目前累计销售额达到了2.1亿元,贫困户和村集体实现了4年连续分红。

203月,为了打通大北山村的农特产品线上销售渠道,高世龙与团队在淘宝网开设了第一家村级淘宝店铺,按照原产地直销的运营模式,保证了产品从田间地头直递到千家万户。经过一年半的努力,“老农夫”实现了销售量过千万,每天平均发货量在3000单以上,荣获全国滋补品市场领军品牌。

这段探索电商的宝贵实战经验,不仅让大北山村开拓了脱贫新路径,也让许多第一书记“闻名”跑来向高世龙取经。大家普遍反馈的情况是:“我家有大米你家也有,我这产木耳蘑菇你那也不少,都是东北特色,都是吉林佳品,但就是卖不出去或者卖得不好,这可咋整?”这些“抱怨话”在高世龙的脑中迅速“发酵”,一个“从分到统”的理论闪现脑海,“对啊,就这么干!”

在高世龙的谋划筹建下,全省1489名驻村第一书记和1万名村书记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成立了吉林省驻村第一书记协会,打造了吉林省“第一书记和村书记”代言平台,在发展产业、打造品牌、开拓市场的道路上,联合作战、携手前行。

全面升级,从云直播到“第一书记代言”APP

“真品、真事、真实惠!欢迎各位新老朋友来到吉林省第一书记代言官方直播间,今天,咱们一起来尝尝这个蓝莓干与别地儿有啥不一样……”直播间里一句句精彩的带货语搭配主播生动热情地讲解演绎,一会儿工夫便有不少人下单购买。

从第一书记摇身变为带货主播,这在吉林省第一书记代言官方直播间里,并非新鲜事。当天的主播是有着20多场直播经验的原汪清县鸡冠乡吉兴村第一书记王纵鹏,现在他是第一书记协会的副会长。“在协会工作,我们大家拧成一股绳,力往一处使,都是尽自己努力为咱们吉林的农特产品打call,帮助企业、农民_发展难题。”王纵鹏说。

协会还主导开发了扶贫和乡村振兴综合性全功能电商平台——“第一书记代言”APP。目前,APP的技术开发工作已基本完成。

不改初心,努力打通“造血式”帮扶新路径

在办公区的一个拐角处,一面写着“悉心指导、贴心服务、 爱心助农、尽心尽责”的红缎锦旗让高世龙讲述起一个小故事。“这是白城市通榆县新兴乡新茂村谢大娘送来的,这也是我们协会收到的第一面锦旗。”原来,当时因疫情,谢大娘家的鸡蛋滞销家中,她四处求人帮助销售。谢大娘的求助信息得到了高世龙的迅速反馈,他派专人上门收购鸡蛋,提供便利服务,免费组织直播活动,快速解决了谢大娘的难处。

谢大娘拿到自己卖鸡蛋的足额货款,请人做了面锦旗,特意让同乡捎到了长春。

黑木耳、稻花香、玉米油、黄豆酱……林林总总的吉林特产摆满了协会的货架,产品能否销售好,关乎农民的生计。高世龙和第一书记协会响应国家扶农助农号召,开拓“电商助农”新路子。一方面,积极与农特产品企业合作,搭建直播带货、电商推广、渠道对接平台;另一方面,根据地方特色制定相应的营销计划,让企业、农民有计划地展开销售,让电商走进企业、农户和消费者之间。

篇13: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写作素材

科布车村是古丈县精准扶贫重点村,属于喀斯特地貌,平均海拔450米,全村6个村民小组、217户、753人。穷是最鲜明的特征,之前除了500亩尚未进入采摘期的茶田外,村里无任何其他产业,因此村民纷纷整户外出谋生。截止底,外出人员达 63户248人,占全村总人口的33%,全村撂荒土地高达1500多亩。

我入村后,在村干部的陪同下,走遍了全村的山山岭岭、沟沟坎坎,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仅解放鞋就穿烂了两双。我们访民问计,访贫问需。经过调查和走访,我与村干部理清了发展思路,提出产业开发是村民脱贫的基础和支撑,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并就此为村里量身制定了脱贫方案。

经过努力,目前全村开发了橙柚、烤烟、优质辣椒、山笋竹等产业。同时,对之前的茶田进行培管,对茶农进行技能培训,2016年春茶产值比2015年翻了一番。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我在所在单位县纪委的支持下,争取各方帮扶,积极主动与项目单位衔接,改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

一年多来,我先后到县水务局和林业局协调资金400万元,对科布车天池水库进行整修和绿化;到县教育局协调资金30万元,对村部和学校进行维修;到县交通局和住建局协调资金40万元,启动村停车场建设;到县环保局协调资金8万元,修建了7个垃圾焚烧池、整修了3口水井。同时,与县住建局和镇政府协调,整合资金21万元,让16户无房户和危房户在2015年春节前搬进了新居。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打通了科布车村的致富渠道,让群众尝到了精准扶贫的甜头。

村里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产业的发展,吸引村民回村创业。2015年底,长期在外务工的吴良军回到村里,开发了20亩烤烟和15亩核桃,成为产业开发大户。我多次带着县农业委的专家和技术员给他技术指导。

精准扶贫就是谁贫困就扶谁,谁的贫困程度深对谁的扶持力度就大。为了及时全面了解村里的贫困状况,只要一有空,我就到村里转一转,在农户家里坐一坐,与村民交谈沟通,寻找科布车村的发展良方。

71岁的老人吴善池,其子因贩毒被判死缓,儿媳改嫁后留下了8岁的孙女。我得知情况后,主动与老人结成帮扶对子。春节时,我特意为他解决了救助金1000元;春季开学时,又资助他生活费500元。与此同时,在我的帮扶下,老人通过种植橙柚和辣椒增加收入。每次看到我,吴善池常说:“向书记,你人真好,待我们一家比亲人还亲。”

走近群众才会赢得真情。我常对村民们说,我是带着感情来扶贫的。一年多来,我始终以农民身份与群众在一起,把心融进了群众的心里,把实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我的誓言,践行了第一书记的责任。一桩桩惠民实事,让科布车村的乡亲们的心变得暖洋洋的,我也因此成为村民家的座上宾。

一颗心真不真,办的事实不实,群众一眼就能看出来。面对村里的变化,村支部书记彭纪海常对村民们说,“向书记是带着一颗真心来我们村里扶贫的。有向书记的带领,我们有信心打赢这场精准扶贫攻坚战。”

篇14: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写作素材

下了床,打开窗户,合着牛屎夹杂的一些气味也就及时的飘了进来。刚驻进村委会时闻到这些气味有些让人作呕,感觉很是刺鼻难闻。可是时间一久,对这些从农家随意飘进来的气味也就没有那么讨厌了,反而感到是一种亲近感,一种田园的味道。“起床了黄干部。”——村里人都这么叫我,也是当时重安镇组织委员杨林第一次带我到村里时介绍说“黄干部今年到我们枫香村搞扶贫工作来了”,村里人从此就这样叫我——廖启兴牵着牛正往外走时看到我正打开窗户,就打了一声音招呼。“起了,犁田去呀”,“嗯,犁田去”。

看着桌面上收集来厚厚的资料和尚未合上的笔记本,昨天的工作还没有结束,今天的工作又要开始了。合上笔记本,提着公文袋,走出村委会。恰好遇到广场侧面农户李婶煮早餐,“吃点早餐再出去吧黄干部”李婶叫到,我也就不客气了。吃了李婶煮好的那一大钵面条,谢过李婶就出发了。

今天我要到__组(原是__村)去进行村民走访。听村民说__组距离村委会要有近10公里,需要步行四个小时,这够我走的了。昨天廖庭栋支书还打来电话说要陪我去,我婉言拒绝了。刚来时那还真得要村支书或村主任作陪,因为村里的狗特别多,而且还有些民风民俗我也不太了解。现在我和村民们混熟了,所以就不需要他再作陪了。再加上有时候有村干作陪,一些村民还不太爱说实话,难以了解到真实情况。

我今天走访的是廖得益家,前天他打来电话有意向利用他自家几十亩荒地养羊(来村之前我制作了“驻村联络卡”,基本上是一家一卡,村民可以随时联系到我),这对我来说可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近中午时我走到廖得益家,一大伙人都在等着我吃饭。喝了两碗酒后,话题就打开了。不光廖得益家有这个意向,还有几户人家也有同样的想法。我详细地记录着村民们的想法,并随村民到地里查看,不懂的就拍照下来,作为申请的“理由”带到县里去。

其实枫香村地质条件还是比较好的,气候适宜,有人口3553人,766户人家。由19个村民小组组成。枫香村的村民中,革家人占96%以上,被誉为天下第一革家寨。村里90%为廖姓人家。了解情况后我就往回赶。

晚上回到村委会,我一边整理收集得来的材料,一边回忆着村民们那高涨的热情,渴望的眼神,纯朴直接的语言表达等等。我的思路也逐渐清晰起来,要实现既定目标就要客观合理地拟定好计划和工作步骤,才能达到目的。既然组织信任我,把我派到村里来搞扶贫工作,村民们又那么的渴望我能为他们做点事,任务必须要竭尽所能地去完成,这也将是我的价值实现。

我整理完收集来的资料,又以村民的口吻分别向黄平县相关部门及派驻单位写了《申请书》,但还需要附上村民们的联合亲笔签字,第一步工作做好了。随后打开电脑浏览一下关于驻村扶贫相关网页,学习别人好的做法,收集一下关于农村合作社的一些好的管理办法。

本以为今天走了那么久的山路,会很容易就能睡下,不曾想躺在床上半天还在想着村里的事。时不时还能闻到窜进来的夹杂牛粪的气味,断断续续地还能听到隔壁廖叔家的牛反刍的“沙——沙——”声和墙角边上蟋蟀的“晞晞”声,像是在提醒我:“记住村民的重托啊!”我想,等我把村里能建的项目整理出来后,叫上村支书和村主任到县里面走一趟。同时也要把我们公路部门的优势发挥出来好生利用。对于村民们热切期盼的事情,我必须要尽最大努力去做……。想着想着,我便沉沉地睡去了。

——这就是我在扶贫村的一天。

时间都过去几年了,现在村民们还时不时打来电话,说他家的羊群又增加了十几只了,“祭鼓节”时还非要我去看看村里“热闹”,吃他家的一顿羊肉,还说自家养的羊肉好吃。村支书打来电话说,自从村里的水泥硬化路建成后,去哪里都非常方便,是村里的致富路,村里准备在村委会广场侧面建设一家超市,以及村里合作社怎么操作才合理,更方便村民购物。村民廖尚权打来电话,他家建在水库边的“农家乐”生意非常好,有时间要我也去水库钓钓鱼,看看他家。村主任也打来电话,村级幼儿园准备修建了,地点选在老学校……

篇15:“我的创业故事创业梦想”征文

征文要求

1故事内容可以是自己的创业梦想、自己亲身的创业经历,也可以是身边的创业梦想、创业故事。

2注重创业故事的生动性、创新性和传播性。

3字数1000字左右。

评选方式

1征集期间将投稿的故事发表在《创富指南》“创业者之窗”专栏。截止时间为2010年12月31日。

22011年1月公布由《创富指南》杂志评选委员会选出的十佳创业故事。获奖名单将在2011年1月《创富指南》杂志中刊登。

奖励办法

1由《创富指南》颁发荣誉证书,并赠送一年《创富指南》杂志。

2部分优秀创业者,免费吸收为创业无忧俱乐部会员。

来稿请寄:

地址:430071武汉市武昌武珞路558号C座合丰财富时代310室《创富指南》杂志编辑部

或发送至邮箱cfzn2004@126.com

联系电话:027-87738507

我的未来不是梦

主人公:余先生

创业项目:创业投资策划服务工作室

我是很喜欢自主创业的人,也是个善于做计划的人,在创业的时候任何事儿都是遇上了才想办法解决,也许是运气还算好,许多年来一直没有遇到因缺少计划而麻烦不断的事。就那么车到山前、顺水推舟地我长到了21岁。

21岁。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太单纯了,作为一个刚进入社会创业的商人,太困难了。

书上说,毕业的学生也可以从零开始起点创业了,要想创造成功的事业,就要付出一切的代价。看着刚走向社会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心中也莫名地掠过一丝隐忧:明天,也许就是明天,第一道阳光照耀我的眼角,我的希望来了。离成功不远了,因为阳光给了我充满成功的自信!再没有成功事业的我,今后还需要生活和工作呀!21岁,也许真的是学生和商人成功创业的开始,好几个曾经想和我一起创业,但是一直在寻找一个创业的机会和项目。大家对创业似乎一下子变得实际,变得渴望成熟。

我也有些恐慌:21岁,可以发挥创业的智慧,施展我多年成就创业经验的才华,但我并没有做好成年创业的准备。我依然是个孩子,最长远的计划是努力工作,自主创业。我想自己做个创业工作室,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发展的空间,哪怕那个时候我只有一元钱,一口气,我想我都会坚持到最后,现在我想我该拥有自己的投资项目,哪怕只是做投资服务、做企业策划、做市场销售、做服务员,我都会去接受眼前的一切。在创业最初,事实上,我没有存款,那时我是一个消费者还没有创造财富的机会,因为社会对于每个人都很残酷,机会是需要人去创造的。没有人会给你提供任何机会,人生的路线始终要靠自己去走完,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帮助你。

钱是挣出来的,体验了消费的愉悦才有动力赚钱嘛。我一直那么认为。

曾经我认为钱很容易挣,现在想起来太难太难了,如果想找一个自己施展才华的空间,那还需要很努力,努力,再努力呀!我应该是个成年人了,应该为自己的事业而努力。

用了整整一个晚上,我在纸上写着自己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要实现的愿望,并把它整理成我的三个五年计划。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年龄:21~26段。

1有一个创意性的创业工作室。

2找一个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

3买一块地做自己喜欢的别墅。

4考国际职业经理、培训师和高级策划师资格证书。

二、第二个五年计划,实施年龄:26~31段。

1成立自己的公司。

2写一本书。

3上美国哈佛商学院专修CEO。

三、第三个五年计划。实施年龄:31~36段。

1实现全球化创业。

2每年同家人一起出国游玩。

3培养一个出色的孩子。

上一篇:要怎么激发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学习兴趣下一篇:全公司绩效考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