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圣诞礼物》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2024-05-04

《最好的圣诞礼物》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精选7篇)

篇1:《最好的圣诞礼物》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1.阅读全文,说说“我”对“老人”的情感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2.第⑶段中对老人进行外貌描写有何作用?(3分)

3.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⒀段中划线句的含义。(3分)

4.请结合文章情节或人物,谈谈你阅读后的感悟。(4分)

篇2:《最好的圣诞礼物》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2.细腻生动地表现了老人的贫困、落魄之状,反衬老人内心的善良、慈爱,同时为下文“我”对老人产生讨厌之情以及“我”用世俗的眼光去评判老人做铺垫。(要求答出“内容”或“结构”上的作用)

3.示例1:(1)“一份圣诞礼物”是指夫人给了老人亲近孩子的机会,让他感受到了埃里克给他的爱与信任;(2)“最好”是指埃里克和夫人表现出的爱与信任,给落魄、贫困的老人以精神的抚慰,这是极其宝贵的。文中的埃里克与老人一起游戏、相互拥抱,对老人表现出爱与信任。从这个天真无邪的孩子身上,我感悟到我们应拥有一颗孩子般纯洁的心灵,博爱、无私,不用世俗的眼光去评判人。

篇3:阅读,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一、阅读, 是学生成长的必经过程

1. 阅读使学生更聪明。

细心的教师会发现, 有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思想灵敏, 接受能力强, 记忆力好, 学习优异, 但到了中学却变得平庸, 对知识冷漠, 对学习消极倦怠, 成绩一落千丈。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研究大脑的科学家已经证明, 人脑如果大脑皮层上管理阅读的部分有死角, 皮层所有的生理发展就停滞。这就意味着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决定了他的智力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通过阅读而激发起来的思维, 好比是整理很好的土地, 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播上去, 就会发芽成长, 取得收成。”所以让学生学会阅读, 是他们生理成长的需求, 可以为他们一生的学习打下基础。

2. 阅读使学生睿智。

静生定, 定生慧。阅读能让爱闹的学生静下来, 浮躁的学生专注起来, 脆弱的学生坚强起来。学生们通过阅读, 感知神奇的世界, 拓宽知识的背景, 促进情感的发育, 也提升对母语的认同感, 是校内教育的极大补充。更重要的是阅读让人开阔视野的同时, 也丰厚其思想, 丰盈其情感, 让心灵细腻、柔软, 使心灵不会“板结”。在今后成长的路途上经历风雨挫折时, 也会因为过去的阅读经历而变得从容不迫, 有法可鉴。当今社会, 日新月异, 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是一种获得幸福的能力, 是一种提取信息的能力, 是一种自我思辨的能力, 更是一种勇于尝试的能力。它是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广泛的阅读恰恰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最佳方法。

二、“三大开放”巧点化, 让学生悦读

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喜欢阅读, 坚持阅读, 我不断观察学生的言行喜好, 了解学生的阅读心理, 从学生的需求入手, 端正自己的心态, 在时间、空间、内容上开放, 还位给学生, 通过评价不断激发阅读动机, 巩固阅读成效,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上瘾”, 迷上阅读。

1.“开放时间”。

学生不爱读书时, 用得最多的借口就是“我没时间, 我要做作业”。为了保证学生有充裕的读书时间, 我让学生早读时, 除了看书, 不做其他任何事情, 我自己也是手捧书籍津津有味地阅读, 保持教室阅读的气场;上课的内容简洁明快, 重难点突出, 不做无意义的分析肢解, 剩余五到十分钟让学生自己看相关书籍, 让学生明白, 读书和上课一样重要;放长假和寒暑假, 我也不布置太多作业, 而是让学生阅读, 计算字数, 赢得奖励;暑假结束了, 开学以一篇《读, 妙不可言》为题现场写作, 以此代替暑假作业检查, 并评选班级读书明星;长课短教, 挤出整节课时间, 带学生到图书馆“淘宝”……在长长短短的时间里, 学生们逐渐爱上阅读, 喜欢触摸墨迹, 感受字符的温柔, 也不好再以“没时间”找借口不看书了。

2.“开放内容”。

任何事物只有“轻松”、“明快”, 才能让人易于接受。对于刚接触书籍的学生, 过多的限制, 只会让他们的思维紧张、收缩。鲁迅先生告诉我们:“需采过许多花, 才能酿出蜜来。”风靡全球的《朗读手册》的作者吉姆·崔利斯也说:“学校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终身读者, 而不是教授英语。”因此, 我们要给孩子营造轻松的阅读场。提倡学生博览群书, 不要只局限在一些特定的范围内。现在孩子们看的书的种类五花八门, 我不太在意内容, 只要不是反动、黄色、暴力的, 我都大加鼓励, 并和他们共读“班级排行榜畅销书”。“老师的书都是好看的!”正是利用这样的心理, 我经常给孩子们推荐书目:《夏洛的网》《上下五千年》《林清玄散文集》《猫武士》《毕淑敏散文集》等, 让更多的好书进入孩子们的视线, 激发更多学生的阅读欲望。

3.“开放评价”。

教师的评价是学生言行的“指南针”、“引路牌”, 也是学生心情的“晴雨表”、“催化剂”。为了让学生爱上阅读, 教师就要包容学生, 放大其爱阅读的优点, 让学生更清晰地明白——老师在关注我的阅读。而老师的赏识目光和肯定的赞许, 在作业上有意识的评语, 如“小博士, 见多识广”, “博览群书, 并能引用佳句”, “活学活用, 学以致用”等, 只要是学生真正阅读的体会, 发自肺腑写的句子, 教师就毫不吝啬加以表扬, 并选出“某某名句”与全班同学分享……正面的肯定不断巩固阅读在其心目中的地位, 对其他学生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三、“四大法宝”妙引导, 让学生会读

当学生爱上读书之后, 就要相机引导, 让学生会读, 提高阅读成效, 让学生读书的面更广, 获取的信息更多, 享受更多的阅读愉悦, 读出精彩, 读出智慧。

1. 听读, 让眼睛休息, 耳朵享受。

有声朗读的奇特功效, 已被广大的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证明。曾有科学家进行试验, 持续听家人朗读, 智障孩子的智力水平明显提高, 疗效超过药物治疗。小学生还处在听力学习的重要阶段, 且听力和语感有极其密切的联系。让学生听老师朗读, 减轻学生用眼负担, 让耳朵享受老师对文本加工后绘声绘色的表述, 更容易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进入意境。当读到精彩、惊险之处, 还可以让学生猜想“这时候会出现什么人”“你们猜猜结果如何”等, 让学生各抒己见, 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再让学生看书, 自己找书本上的答案,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 也训练学生的专注力和想象力, 逐步把孩子们都引上阅读的快车道。

2. 速读, 获取更多的资讯。

现代社会资讯爆炸, 信息海量, 如果没有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 获取的知识就极其有限。学习了“大脑先生”东尼·博赞的《快速阅读》, 我和学生积极尝试。训练学生学会快速转动眼球, 学会放大投射的视野, 学会“回视”, 学会看“前言”“目录”, 学会抓住关键词, 学会把一篇长文读成一句话, 学会带着问题“扫读”、“跳读”。让学生阅读提速的同时, 记忆力、判断力、专注力等又有显著进步, 相信他们的优势在日后会更加凸显。

3. 比读, 读出另一番新天地。

子曰:“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学生读书, 往往偏向情节生动、语言优美的文章, 并不会产生太多的疑问, 感受自然也肤浅。我利用课文, 找相关的文章, 让学生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 学生在这种意外的刺激下, 就容易产生问题, 也就容易激发寻求答案的冲动, 继而再回到书中阅读探究, 形成阅读的良性循环。比如, 教学《蟋蟀的住宅》后, 我推荐孩子们看法布尔的《昆虫记》和英国作家吉姆·哈利的《万物皆有灵且美》, 让他们比较这两本书的异同。有时还可以找两个观点相反的文章让学生阅读, 让学生去比较、分析、探究, 如阅读《彩色的翅膀》和《物种入侵的灾难》, 让学生比较后, 谈自己的观点, 进行辩论。激烈的交锋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的好奇, 也激发了他们更多阅读的兴趣。

4. 猜读, 读出文字的情趣。

我们提倡学生多读书, 读好书, 好读书。但不少学生读书是“囫囵吞枣”, 对文字的敏感度较低, 不善读。教师除了在语文课上经常渗透学法, 还可以通过一些游戏, 让学生在玩中学, 玩中悟。遇上美文, 我摘录其中精彩片段, 故意留出关键词, 让学生去猜。学生猜得不亦乐乎, 答案却往往出乎意料, 纷纷感叹作者用词准确、生动、贴切, 不知不觉中唤醒了自己平时对阅读的反思, 逐渐学会在阅读时品词析句。

篇4:最好的圣诞礼物

去年12月20日凌晨1点,睡梦中的我被一阵剧痛惊醒。我感觉到子宫开始收缩。离预产期还有3个多星期,肚子里的孩子迫不及待要出生了。我们家离最近的北卡罗来纳州的格林维勒医院有将近20英里的路程。再加上当时大雪纷飞,地面上积了足有4英寸厚的雪,人都寸步难行,更别说车了。情况很紧急。

往年圣诞节期间,北卡罗来纳州几乎很少下雪,而这一场大雪让我想起了我死去的儿子德里克。

我记得很清楚,那是2003年12月24日,圣诞节前夕的早上,我们一家去商店采购年货。驱车回家的路上,当行驶到第264号高速公路时因为路滑不幸与一辆越野车相撞。一家人在圣诞节全部住进医院抢救,我折断了8条肋骨并伤及肠胃;孩子他爸右臂严重骨折,下巴和眼睛都被碎玻璃划伤;我们1岁半大的女儿凯拉因为身上系着安全带,所以只是轻微皮外伤;而她的哥哥,5岁的德里克却没这么好运,他严重脑震荡,在医院抢救6天后永远离开,只留下悲痛欲绝的我们。

儿子死后数月,我一直无法从丧子的阴影中走出来。出事那年。德里克才开始上幼儿园。身为幼儿园老师的我每天看着别人家活蹦乱跳嬉戏的孩子心里有说不出的苦楚。有时我会自私地问上帝为什么死神偏偏选择了我可爱的德里克而不是别人呢?孩子他爸和我以为我们的快乐将随儿子消失。直到去年春天,医生告诉我说我又怀孕了,一家人总算又有了希望。

又到了圣诞节,我的另一個孩子马上就要出生了。我强忍着种种疼痛与不适,在孩子他爸的帮助下坐进了福特越野车,开始向医院驶去。时间已经是凌晨1点15分,鹅毛大雪纷纷扬扬,整个世界白茫茫的,能见度为零。

孩子他爸开着车小心上路。当我们行驶到第264号高速公路时,发现整条高速路上只有我们一辆车。

雪仍在下,风开始猛烈刮起来。孩子他爸打开雾灯,小心翼翼开着车。天很冷,我无意中看到他的额头上渗出了密密的冷汗。我坐在旁边,宫缩带来的剧烈疼痛让我忍不住大喊大叫。手足无措的他只好将车停在路中间,然后用手机拨911求救。

电话那头911接线员要求孩子他爸继续开车,最好能将车开到有灯光的格林维勒林荫大道,因为在高速公路上停车太危险了。

“不,我受不了了,太疼了!”剧痛再次袭来,我厉声尖叫。孩子他爸心里很慌张,他告诉接线员已经来不及了,孩子要出生了!

说时迟那时快,丈夫扔下手机,将车开到旁边的人行道。这时,他回过头看我,发现我们孩子的头已经出来了。

“好,使劲,用力!”他给我打气。

我卯足了劲,将肚子里的孩子往外顶,而孩子他爸在外边用手将孩子给拉出来。孩子是生出来了,可是事情变得更加复杂。我们的女儿是活的,我能感觉她的小胳膊小腿在乱颤,但是她没有啼哭。她爸爸后来跟我说,当时他也吓坏了,孩子看起来有点发紫,脐带缠在她细小的脖子上。幸好,德里克出生时他在场,于是他凭着记忆,试着用自己的小拇指擦拭女儿喉咙中的堵塞物。然后,我们终于听到了女儿的第一声啼哭了,清脆响亮,划破了寂寥的雪夜。

孩子他爸将女儿放在我的胸口,并脱下自己的大衣盖住我们母女。

时间已经到了1点42分。孩子他爸拿起扔在一旁的手机,惊讶地发现那位911接线员竟然一直守候在电话那一头。跟许多专业报警接线员一样,她接受过急救训练,她告诉我们可以用鞋带绑住脐带。正当孩子他爸弯腰解鞋带那一瞬间,我们听到不远处传来振奋人心的声音,没错,那是救护车的鸣笛,那么亲切,正向我们开来。

“要是在平常的日子,救护车最快起码也要等上个把小时才会到达,今天真是个奇迹。”那天晚上,我能感觉到我的德里克正在天国里微笑注视着我们。

6磅12盎司重的女儿麦迪逊·德里克·施尼德是我们最好的圣诞礼物。

上帝注定我们今生要在一起

每年圣诞节,洛克菲勒中心巨型的圣诞树上彩灯闪烁,让人心里暖洋洋的。自大萧条时期开始到现在,每年在这里摆设的巨型圣诞树已经成为了许多美国人心目中希望的象征。我也希望有一天上帝能够眷顾我这个不幸的孩子。

1999年,当我得知自己患上了白血病,还有9个月的生命时,我的世界一片黑暗。白血病是不治之症,活下去的希望微乎甚微。除非能在千万人之中找到跟自己匹配的骨髓来进行移植。一般移植骨髓的来源都是身边的亲人。但是当发现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身上的骨髓竟然跟自己不相匹配时,我绝望了。于是,我开始写遗嘱,安排自己的身后事,慢慢等待死神的到来。

2000年2月的一天,我接到医院来的电话说在400万“ 国家骨髓移植项目”注册名单中发现有一例骨髓跟我的相匹配。而这名骨髓捐献者也正考虑要帮助我。3月份,捐献者终于同意在捐献手续上签字。骨髓移植手术定于3月27日。

这个重要的日子终于来临了。主刀医生拿着一包骨髓走进手术室,我记得他当时很严肃地对我说:“看,这就是希望。如果4~6小时之内它不能跟你身上的骨髓融合的话,我们也无能为力了。”进行手术麻醉前,我让家人叫来一位神父,给我做了临终祷告。

两个小时的手术很成功。陌生人的骨髓给我行将枯萎的身体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医生高兴地跟我说,我可以活下去了。

骨髓的捐献者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但是当身体恢复后,我还是忍不住好奇心通过注册中心给他发了一封信。我在信上写道:“虽然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是你给我带来了新的生命。我现在是这么的幸福。我希望有一天能当面谢谢你这位好心人。”

几个月后,这个陌生人给我回信了,但是仍然不肯透露真实姓名。我们开始保持书信来往。最后,两人交换了各自的电话号码。

同年12月23日,来自马萨诸塞州的34岁的戴维·马森突然出现在我家门前。看到他的第一眼,我就不可救药地爱上了我的救命恩人。但是他说他是在第二次见面后才开始喜欢上我的。不管怎么说,我们相爱了。

去年圣诞节,在洛克菲勒中心的巨型圣诞树下,他问我愿不愿意嫁给他时,我潸然泪下,对他说:“我愿意。见到你的第一眼我就知道上帝注定我们今生要在一起。这是个充满奇迹的节日,上帝眷顾我,将你送到了我身边!”

篇5:阅读答案《最好的礼物》

例:如果我能让弟弟坐在这样一部车上该多好啊!

2、(1)“希望有那样一个哥哥”表明了希望自己是一个受益者.

(2)“希望能当那样的哥哥”是希望自己能做一个给予者.

3、保罗从给予中感受到了快乐,“给予”不仅是送给他人的也是送给自己的最美好的礼物.(小男孩对弟弟的爱感动了保罗,使他感受到人性之美在于给予,对保罗来说,这是最美好的礼物.)

篇6:送老公的圣诞礼物,送什么最好

每年圣诞节这天,大街小巷都是甜蜜秀恩爱的情侣。当然,婚后的伴侣们也不能落下这个热闹的节日,节日从互送礼物开始,送老婆的圣诞礼物其实比较好准备,攻略也很多。那么送老公的圣诞礼物该送什么好呢?在等着拆礼物的同时,别忘了给老公准备一份惊喜。

蓝牙音响

美好的生活离不开音乐,蓝牙音响既方便又能呈现绝对的高品质音乐,也是提升生活品质的必备之物了。有普通的蓝牙音响和车载蓝牙音响两种选择,根据老公的生活习惯来选就好了。

运动手环

健身、睡眠、娱乐的时候,一只运动手环都会带来超多方便。记录每天的运动量,记录睡眠质量,可以让她更好地了解健康状况。同时还有控制音乐等功能,健身的时候会很实用。这样的圣诞节礼物,是一份关心也是一份体贴。

多功能钥匙扣

这里要说的是一个超实用小物件,拥有瑞士军刀功能的钥匙扣,便携又方便,可以用来开箱子,做手机指支架,整理存放文件等等,功能齐全,而且当老公在关键时刻用它解决一些小麻烦的时候,也会给人很可靠的感觉啦。

戒指

虽说结婚的时候已经交换过结婚戒指了,但在圣诞节的时候去定制一对戒指,来见证爱情,或是作为一个有意义的纪念也很不错啊。像如今火热的一生只能送一人的DR钻戒(Darry Ring),寓意一生唯一真爱,就代表对彼此的心意一生一世不变。婚后是不是也需要一些这样的浪漫和小小的仪式感呢?

游戏设备

篇7:最好的圣诞礼物

我是在布里德波特的一個旧货商店里看到那张拉盖书桌的,卖主跟我说是19世纪早期的橡木家具。我一直想要一张橡木书桌,但新的非常贵。眼前这张书桌已经有好几条裂痕,所以我只花了很少的钱就买下了它。

圣诞节前一天,我把桌子运回家,开始动手修复它。我把拉盖拿开,拉出那些抽屉,然而最后一个抽屉特别紧,我怎么用劲也拽不出来,最后我把它砸开了。发现里面有一个黑色的小锡盒。锡盒上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吉姆的最后一封信,1915年1月25日收到,到时候将跟我一起埋葬。”我忍不住好奇,打开了盒子,里面有一封信,上面的地址是:“多塞特市布里德波特区铜山毛榉街12号,吉姆-麦克弗森夫人收。”我打开信,上面写的日期是:“1914年12月26日。”

亲爱的康妮:

当我给你写这封信的时候,心里的高兴无法抑制,因为我要马上告诉你一件刚刚发生的美好事情。圣诞节的早上,我们都站在战壕里。四周清晰而安静,那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一个圣诞节早上。

我真想告诉你是我们先那样做的,但事实上是德国人先做的。有人看到对方战壕里举起了白旗,然后听到德国人的喊声传过来:“圣诞快乐!英国人!”我们刚开始觉得非常奇怪,然后,一些人也喊:“圣诞快乐,德国人!于是,大家都喊。突然,一名德军士兵举着白旗走出来,有人喊:“兄弟们,不要开枪!”接着德军士兵一个接一个地走出来。我对大家说:“赶快伏下来,不要上当!”但是,他们并没有开枪。

一名德军士兵把一瓶酒高高地举到头上,挥舞着,说:“英军兄弟们,今天是圣诞节。我们有酒,有腊肠,请你们一起来联欢,好不好?”这时候,已经有几十个德军士兵走H{来了,他们都没带枪。我们这边的列兵莫里斯首先站了起来,喊道:“走啊,兄弟们,还等什么呢?”于是,他们纷纷出去了。最后连我这个长官也跟他们出去了。德军士兵和英军士兵混在一起,我是他们当中的一员,在战争正在进行的时候,我们已经和平相处了。

亲爱的康妮,你无法想象当我跟德军的长官对视时我的感情是怎样的,他走过来,伸I叶J手说:“你好,我叫汉斯·沃尔夫,术十塞尔多夫市人,以前是在交响乐队里拉大提琴的。祝你圣诞快乐。”我也伸出手去,两手相握时,我感觉到了他的手传过来的温暖。我说:“我是吉姆·麦克弗森上尉,我也祝你圣诞快乐。以前我在英国西部的多塞特市当教师。”

“啊,多塞特,我知道这个地方。我非常了解。”他笑着说。我们分享了我的朗姆酒和他的美味腊肠。他的英语说得很好,但他从来没有到过英国,他所知道的英国的事情都是从书中学到的。他最喜欢的作家是托马斯·哈蒂,最喜爱的书是《远离尘嚣》。他有妻子和一个刚半岁的女儿。我跟他分享了你做的圣诞蛋糕,他说那是世上最好吃的蛋糕了,我同意他的说法。我们在很多事情上看法一致,虽然他是我的敌人。康妮,从来没有一次圣诞聚会是这样的。

接着,不知是谁拿来了一个足球。士兵们拿大衣堆起来当球门,分成两队开始比赛。汉斯·沃尔夫和我在旁边观看,为他们鼓掌、欢呼。看到我们呼m的水汽在空气中混合在一起,汉斯沃尔夫说:“吉姆·麦克弗森,我想我们应该用足球比赛代替战争。在足球比赛中不会死人,没有孩子会成为孤儿,没有妻子会成为寡妇。”

我说:“我更喜欢打棒球。打棒球我们英国人很可能会赢。”我们相视大笑,然后一起看比赛。可惜,最后是德国人打赢了,二比一。汉斯·沃尔夫说我们的球门比他们的宽,对他们有利。

时间过得真快,比赛结束了,朗姆酒喝完了,腊肠吃完了,我们知道该回各自的阵地了。我祝福汉斯·沃尔夫,希望他早日与家人团聚,希望战争尽快结束,我们早日回家。

汉斯·沃尔夫说:“我想,那是每一个战士的愿望,英军战士和德军战士共同的愿望。保重,吉姆·麦克弗森。我永远不会忘记这次聚会,你也不会。”他向我敬了个军礼,转过身,慢慢地向他们的阵地走去。他回过头挥了一下手,然后汇人了回阵地的数百名德军士兵当中。

晚上,在我们的阵地里,我们听到德军唱赞美诗,我们这边也唱,好久才静下来。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和平、友好的晚上。

亲爱的康妮,到明年圣诞节时,这场战争可能已经成为可怕的记忆,但从刚发生的一切来看,我知道双方军队都渴望和平。我们很快就能相聚相守了,我敢肯定。

你的爱人吉姆

我把信重新折好,放回信封里。我整个晚上没有入睡。天亮时,我知道我怎么做了。我开车到布里德波特,问一个遛狗的男孩铜山毛榉大街怎么走。到了铜山毛榉大街12号,我看到只剩下烧过的痕迹,屋顶没有了,我敲开附近的门,问人们知不知道麦克弗森夫人住在哪里。

有个穿着拖鞋的老人说:“我知道得很清楚,那是个可爱的老太太,头脑不是很清醒了。她已经有100岁了,现在她在伯灵顿养老院,在多彻斯特路,这个城市的另一头。”

我没费什么劲就找到了伯灵顿养老院。进去时,看到大厅里挂着彩纸,角落里的圣诞树上很多彩灯在闪亮。我说我是麦克弗森夫人的朋友,给她送圣诞礼物来了。我看到餐厅有很多人戴着纸帽子在唱赞美诗。里面的负责人见到我她很高兴,还给了我一个饼。她带我往里走的时候说:“麦克弗森夫人今天神志不是很清楚,我们觉得她应该好好休息。她没有家人,没有人来探望。见到你来,她会很高兴。”

终于见到麦克弗森夫人了,老人坐在轮椅里,手放在大腿上。她正在定定地看着窗外。“你好。”我向她打招呼,她转过来,用空洞的眼神看着我。“圣诞快乐,康妮。”我继续说道。“我发现这东西。我想,它是你的。”在我说话的时候,她一直看着我的脸。我打开那个锡盒递给她,那一刻,她好像认出了什么,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神情。我跟她说了那个书桌,说了我怎样发现这个锡盒,但我想她并没有听。有好长一会儿她什么都没有说,只是用手指轻轻地敲着那封信。

突然,她伸手握住我的手,眼泪汪汪地说:“亲爱的,你说到圣诞节回来,你真的回来了。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圣诞礼物。再靠近我一点儿,亲爱的吉姆,坐下来。”

我坐在她身边,她吻了我的脸,说:“吉姆,我每天都看你给我写的信。我很想听到你的声音。我总觉得你跟我是在一起的。现在,你真的在这里了,你亲自读给我听吧。亲爱的吉姆,你愿意读给我听吗?我想再听听你的声音。我非常想听。然后,或许我们可以喝杯茶,我会为你做最好吃的圣诞节蛋糕,在外面铺满杏仁蛋白软糖,我知道,你最喜欢吃。”

(译自印度七年级语文课本)

上一篇:发改局在2012年元旦春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和老干部活动的总结下一篇:主人翁精神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