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河中学初三中考成绩展辉煌

2024-04-30

七河中学初三中考成绩展辉煌(共4篇)

篇1:七河中学初三中考成绩展辉煌

七河中学初三中考成绩展辉煌

今年中考中,七河中学成绩展辉煌,再创历史新高。据市教育局公布的2011

年中考成绩得知,我校郧阳一中线以上人数达到20人,其中张潮以598分的总

数名列全县第7,是除县实验中学外的最好成绩。一中线以上达到131人;我校

初三学生368人,达到二中、三中线以上311人,升学率83.4%,居全县榜首。

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七河中学全体教师凝心聚力,奋力拼搏的结果,也是

七河中学莘莘学子勤劳汗水的汗水的结晶。一年来,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正确

指导下,我们着重抓好了以下工作:

一、树立“竞争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目标意识”,高度重视毕业班的工作。

二、强调“一个“早字、把握一个“准”字、落实一个“实”字、体现一个“活”字、突出一个“新”字”,落实毕业班工作措施。

三、落实“全面摸清情况、全面整合资源、全面贯彻方针、全面(全员、全

程)质量管理、全面整体进步”,整体推进备考工作。

四、抓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改的促进作用、方法的启

迪作用、课外的辅导作用”,合力提升初三教育质量

五、把好“备课、选题、讲解、训练、评讲,五个环节”,在提高课堂教学质

量上下功夫。

正是这种扎实、负责、开拓、进取、创新”的精神,挥舞着如椽巨笔,在七

河中学中考史上又浓墨重彩地写下光彩夺目的一笔。再一次用实力证明我校“坚

持教学为中心,育人为根本”的办学宗旨的成功,用灿烂辉煌的篇章,为我校唱

响了动人心弦的战歌!

署名:

2011-7-9

篇2:七河中学初三中考成绩展辉煌

哈达山镇中学再创辉煌!

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哈达山开发区和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在全体老师的辛勤培养和学生的勤奋努力下,哈达山镇中学不负众望,中考成绩再传捷报,又创新佳绩。为此,我们怀着抑制不住的喜悦,向全镇人民及各位家长报喜。

在去年公费考入市重点中学13名的鼓舞下,今年再传捷报。今年中考我校参考人数36人,公费考取省实验高中(老三中)6 人,公费考入实验中学8人。在大部分优质生源流失的情况下,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真是可喜可贺。事实再一次证明:我校的教师队伍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是一支值得信赖的队伍,是一支高水平的队伍。

同时,我校在哈达山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学校的办学条件又进一步完善。新建两栋高标准的学生宿舍,同时,学校的操场硬化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新学期开学,即能投入使用。

我们相信:有各位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有全体教职工奋斗向上的精神,哈达山镇中学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哈达山镇中学

篇3:七河中学初三中考成绩展辉煌

一、多元化分段教学概念

所谓多元化分段教学,本文是指在初三年级女生中考体育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变化多端的教学方式,依据初三年级女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初三年级女生体育中考项目、内容、标准,并根据初三年级女生的体育基础水平,分阶段、分步骤、分层完成教学目标的方式,称为多元化分段教学。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时间

1. 研究对象:南京某普通中学2009届初三年级的女同学196人。

2. 研究时间:2008年9月~2009年6月。

三、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全国各省市初三体育中考项目、内容、成绩标准,通过查阅报刊杂志,深入了解初三年级女生体育课的教学方法,为研究做准备。

2. 现场调查法,通过对研究的初三196名女生,进行中考项目内容的测试,并调查学生运动技能掌握与中考项目内容成绩情况,从而为多元化分段教学做准备。

3. 实验比较法,通过对初三女生中考项目的分段测试与前几届同期学生分段测试成绩进行比较,为后面的分段教学提供分层教学的依据。

4. 数理统计法,通过对各阶段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与比较,从中提取好的经验并找出存在的问题,指导今后的体育教学工作。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1. 研究结果。通过实验,对初三年级女生体育课进行四个阶段教学与实验。第一阶段是考前一年至考前半年,第二阶段是考前半年至考前3个月,第三阶段是考前3个月至考前1个月,第四阶段是考前1个月至考前1星期。初三这一年中四个阶段的分层分段教学取得好的效果,中考成绩获得显著提升(各阶段的教学方法分析省略如下)。

2. 研究分析。研究采用实验设计法,即将初三女生体育课教学分为四个阶段即四个学习周期,对每一个周期制定出不同的教学计划,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第一阶段引导周期,考前一年至考前半年,此阶段将过去中考项目内容进行规范性教学,以提高学生技术动作质量为重点。在这阶段采取分层教学手段,而分层教学的关键在于按学生单项能力进行动态的编组。初三开学时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中考项目测试,按中考项目标准划分为10分、9分、8分、7分以下四个组,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

第二阶段基础性周期,考前半年至考前3个月。教学重点为耐力和力量训练,同时以提高立定跳远及一分钟仰卧起坐的练习强度和密度作为重点。第二阶段采取自由分组教学手段,自由分组教学首先按照学生自愿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各组推荐小组长,由小组长按表格中的规定带领并组织组员学练,学练的内容由教师指定。一般每节课有2~3个练习内容(见表1-1)。

注:50米×8往返跑,单周练习一次,双周不练。

第三阶段强化周期,考前3个月至考前1个月。教学重点在于强化与巩固中考全部项目的练习,提高动作的熟练性,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与技术的强化练习。这个阶段采取分选项教学手段,分选项教学的关键在于首先学生自己选择好中考项目,教师给予选项指导意见,并一定要征得家长同意。根据中考要求把中考项目分成8个选项组别(见表1-2)。

第四阶段考前周期,考前1个月至考前1星期。教学重点在于进行体育中考的模拟练习和解决困难学生项目的练习。第四阶段采取分项分组教学手段,通过上面三阶段的教学,大部分学生已经达到满分,少部分成绩不稳定还没有达到满分。所以采取以下教学手段,首先还是分为考试的6个项目,每项分成满分和未满分,这样一共分成12组。学生自觉进入各小组,教师应对未满分的小组多加指导。

3. 初三年级女生各个阶段各项成绩的达标分析。

(1)第一、第二阶段分析(见表1-3)。

通过直方图可以明显的看出采用多元化分段教学方法以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各项成绩明显高于2008届女生同期测试的成绩,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2)第三、第四阶段分析。在前两阶段的基础上,在体育中考项目确定以后,我们又进行了第三第四阶段的分段教学。通过教学测试得出以下表格数据(见表1-4)。

注:2008届中考总分为30分,2009届中考的总分为40分。

从表1-4中可以看出第三阶段采用分选项教学对于学生的练习更有目标性和针对性,因为中考项目已经出台,不采取分选项教学的话,会影响一部分不选此项学生的练习。第四阶段采用分项分组的教学手段,对于学生的练习更有目的性,这样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在课堂上教师加强对未达满分学生的关心,也是这段时间教学的重点。

(3)通过四个阶段的教学最后中考成绩统计得出2007届、2008届、2009届三年中考成绩数据(见表1-5)。

注:2007、2008届中考总分为30分,2009届中考的总分为40分。

从表1-5中可以看出,我校09届初三女生的体育中考满分率较之前两届有所提高,与上两届体育中考成绩相比较,进步十分明显。

五、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1)通过对2009届初三年级女生体育中考成绩的研究与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我校2009届初三女生的中考满分率均超过往年的中考成绩,进步是显著的。向家长、学生和学校领导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所有的成绩取得,我们认为与精心的进行教学研究,认真的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坚持采用多元化分段教学是密切相关的。牢牢的把握四个阶段的教学是提升初三女生体育中考成绩的关键。

(3)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使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尽情地发挥,自主积极和谐的体育课堂氛围,是提升初三女生体育中考成绩的核心。

2. 建议:

(1)要提高初三年级的体育成绩,要制定好更加周密的教学计划。

(2)体育教研组要严格地统一管理初三中考的组织工作。

(3)要更加细化的研究多元化分段教学的方法。如第一阶段的分层次教学中,对于平时的练习测试后要进行严格的升降处理;第二阶段的自由分组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分组可以多样化;第三阶段的分选项教学中,中考项目已定强化学生目标性持续性的练习;第四阶段的分项分组的教学中,强化提高成绩采取提优补差的教学,使得大家共同进步。

(4)要及早与家长联系,尽早的确定好学生的中考内容。

(5)在中考项目没有确定之前,早早将过去中考项目的内容进行练习为中考项目打下基础。

(6)要不断地利用测试评价等机制,时刻掌握全体学生的情况,采取必要的模拟考试强化训练等措施。

(7)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熟悉自己所任教年级的课程标准,要吃透中考的要求,把握好教学的目标;其次,多元化的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的自觉、小组长的带头、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要全面了解自己学生,并做好备课、备人、备场地。最后,多元化教学对于以往的传统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可能一开始学生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教师布置的任务,但只要教师多多讲解,组织好语言,多示范,效果总在想象之外。

摘要:提高初三女生体育中考成绩, 是众多家长与学生急待解决的问题。广大体育教师力图通过多种有效的教学路径与方法, 意想达到理想的目标。在多年的初三体育教学中, 运用多元化分段教学的方法。在提升初三女生体育中考成绩中获得了显著效果。本文意在通过教学的经验总结和数据比较, 找出多元化分段教学的最佳方法, 为今后初三体育教学工作, 提供有效的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初三女生,多元化分段教学,体育中考成绩,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刘淑秋.目标教学法运用于体育教学的尝试[J].体育教学, 2007, (3) .

篇4:七河中学初三中考成绩展辉煌

关键词: 初三学生 体育中考 升学成绩 提升方略

近年来,青少年体质下降的速度呈加剧趋势。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育的意见》颁布后,紧接着是“全国亿万学生体育运动”的开展。这些制度性的变革把体育融入了素质教育体系中,体育中考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家长关心的热点和教师研究的重点。体育教师必须在新的教学理论指导下结合实际进行有效的教学和训练,这样才能快速提升初三学生成绩。

一、原因分析

1.体育意识淡薄

态度决定一切,态度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习成绩,态度是意识的外在表现,从体育学习的态度能反映出体育意识。学生进入初三之前学习没有紧迫感,诸多的原因导致一些学生淡薄了体育意识,为了上课而上课,没有真正体会体育带来的快乐,没有从体育中使情感得到强化,导致学习积极性差、技术理解不透和成绩不尽如人意。

2.技术动作不正确

体育中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跑、身体机能、球类的基本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的技术动作不正确。如:50米起跑姿势不具有普遍性,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统一采用蹲踞式起跑,途中跑有坐着跑的现象,没有跑直线,摆臂动作错误等。

3.对考试规则理解不透

对规则理解不透,在考试中会很容易犯规。如实心球的考试要求中有“球出手后可向前迈出一步,但脚不能踩线,轴心脚不能离地”的规则,但部分学生不理解哪个是“轴心脚”,出手后两个脚都离地,导致犯规,影响了总成绩。

二、教学实践中的提升方略

1.培养体育品质

“贵在积极主动,重在贯穿渗透”是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体育品质的培养原则,要在技术动作的教学中慢慢渗透规范意识:举行小型的球类比赛培养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实心球的技术“满弓”动作的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等。

2.提高适应性

进入初三阶段,师生双方将以提高成绩为目标,因此教和学要求尽快进入高度相互适应的状态。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在教学方法、内容、策略等方面制订有针对性的全面的计划;学生应从心理、生理、学法、服装和学习内容等方面做准备,尽快适应教学环境。

3.利用循环训练法

循环训练法是指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将练习手段设置为若干个练习站,学生按照既定顺序和线路,依次完成每站练习任务的训练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首先通过各种示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领会动作概念,在反复的练习中掌握要领。

4.分层教学与评价

(1)分层教学

学习主体分层教学。一般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指身体素质好,技术动作规范,学习积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指导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学生,对其主要要求超越自我,掌握规律之规律;B层是指身体素质、技术处于班级的中等水平,技术动作基本掌握,需要在教师的监督下才能积极完成的学生,对其主要要求增强动作的规范性和流畅性;C层是指身体素质、技术差,接受能力弱,学习态度不端正,意志薄弱,需要教师的严格监督才会练习的学生。

项目分层教学。经过分层教学之后,大部分学生对各项目的技术要领已有较深刻理解,个人的特点和优势十分明显,所以在后期教学中应分项练习,针对弱项重点突破,提高总体成绩。如:50米组、立定跳远组和实心球组,为更有效地学习,可以把大组分成5—6人的学习小组,让A层中技术好、管理能力强、善于指导的学生管理团队。分项教学的重点是深化技术要领。

(2)多元评价

内容上对学习态度、课堂上合作交往能力、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情况等方面作评价;标准上采用相对性标准与绝对性标准相结合,相对指自我比较进步程度,绝对指对比他人所进步的幅度;重心上由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移;形式上由自评、互评、组评和教师评的多元化的评价形式相结合;方法上采用规则定性与目标定量相结合、学习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

5.重视课余训练

课余训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能把教学内容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对此应学习分段:第一阶段,前5个月对C层的学生进行训练,训练中应降低目标要求,着重以掌握基本技术、动作为主素质为辅,教法上应多采用分解教学法,由难变简;第二阶段,后三个月兼顾C层的同时重点对B层的训练,技术的深化和素质练习交替进行,如实心球的鞭打动作、适度的满弓,体会用力的顺序等,素质方面应对反应能力、协调性、力量等方面加以提高,使其快速提高成绩,向A层迈进。

6.用规则强化技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考试面前,规则就是技术练习的底线,为了防止犯规必须对规则有深刻的理解,通过规则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教师要和学生认真阅读考试规则,并在练习中进一步强化,以最终提高技术水平为目的。

7.摄像引入课堂

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摄像捕捉动态信息把运动与美的定格。录像可以把动作回放,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互相借鉴。如在练习50米的时候把内容片段摄下来,对动作的规范性和提高技术水平很有帮助,特别是途中跑的蹬摆动作。

总之,要提升初三学生的体育成绩,首先要分析学生,从其本身出发,体育意识的培养贯穿课堂,注重基本技术的强化,循环训练,稳步提高,重视分层教学和科学评价,使学生发现自我,借鉴他人,最终提高成绩。

参考文献:

[1]崔相录.二十世纪西方教育哲学[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128-139.

上一篇:《门边有个位置》现代文阅读及答案下一篇:浴区清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