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紧缺人才专业

2024-05-17

国家紧缺人才专业(共6篇)

篇1:国家紧缺人才专业

以前大学里面可供我们选择的专业有限,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以及新兴产业的崛起,不少就业前景差的专业被撤销,目的是为了给新兴专业让路。那么,哪些专业在未来是大热门呢?国家重点扶持的3个“新兴”专业,人才缺口大,工资高就业前景好!

1、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我们每天都要进行大量的数据交换,如果我们能把这些数据给收集起来,那么可以用于企业的决策和制定差异化的路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所以用人单位很看重这方面的人才。

除此之外,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大家有目共睹,到如今这个年代,数据科学和大数据专业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你正好是学这个专业的学生,那么未来的发展前景和资薪待遇都不会差,就业前景也非常广阔,因此得到了教育部的大力扶持。

2、机器人工程专业

据相关报道:到2020年,人工智能将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到2025年,人工智能是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相信在不久后,越来越多的职业会被机器人所代替,比如现在不是已经有机器人餐厅了吗?

但是我国有开设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大学比较少,人才缺口大是不争的事实,国家也在大力扶持这个专业,薪资待遇甚至可以达到年薪几十万。

3、智能制造工程专业

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扬名海外,尤其是我国的沿海地区,加工制造业都非常发达。虽然我们的制造业非常强大,但是时代在进步,不作出改变就会落后于他人,所以中国制造已逐渐升级为中国智造。因此,国家很需要这个专业的人才。

等学成归来以后,就可以更好地打造我们自己地品牌,把中国的智能制造推向全世界,与此同时,我们地薪资待遇也非常可观。

本文编辑:小杰

(图片来源网络,侵联删)

篇2:国家紧缺人才专业

百人计划”实施办法(试行)

为加强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根据《全国体育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结合全国体育系统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工作目标

到2020年,重点培养和造就一批思想过硬、在体育专业技术领域起带头作用、为我国体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的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其中,2011和2016年分别选拔100名左右人选并以5年为一个周期进行重点培养。

二、选拔要求

(一)选拔范围

“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培养对象面向全国体育系统(含各省级体育部门所属科研教学单位、体育总局直属单位、体育总局和地方共建体育院校)进行选拔。

(二)选拔对象

全国体育系统从事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及从事其他专业技术工作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不含体育教练员,体育教练员相应人选的选拔培养纳入精英教练双百培养

计划统筹考虑)。其中,重点选拔体育科研、体育教学、运动医学、体育工程等领域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

(三)选拔条件

1、思想政治素质好,热爱祖国,热爱体育事业,潜心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

2、专业知识扎实,业务水平高,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开拓能力,对本专业、本领域的发展动向和前沿水平有较深了解,善于继承,勇于开拓创新,现为所在单位的专业技术骨干;

3、学风端正,团结同志,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

4、年龄在45岁(含)以下,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已聘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身体健康。

5、体育科研、体育教学、运动医学、体育工程等领域的人选还需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作为主要作者在国内专业核心期刊等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过高水平论文或出版过有影响的专著,或发表的论文被国外权威的检索机构收录;

(2)作为主要成员承担过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或科研项目。

特别优秀或贡献特别突出者,可适当放宽年龄、学历、职称等条件。

(四)选拔程序

1、单位推荐。各有关单位根据人选选拔工作总体安排和选拔条件,在个人自荐的基础上,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经履行专家评审、有关单位领导集体研究、推荐公示等规定的推荐程序后,提出本单位推荐人选报体育总局。

2、组织审批。体育总局人事司会同有关职能司局对各单位推荐人选进行审核后,提出培养对象建议名单并报体育总局审批。

3、公布名单。培养对象确定后,在全国体育系统公布名单,并颁发“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培养对象证书。

三、培养措施

(一)鼓励和支持培养对象接受或参加各类继续教育活动。

1、为培养对象参加继续教育活动创造条件,培养对象每年脱产或集中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不少于15天或90学时。

2、加强政治理论培训,提高培养对象的思想政治素养。组织人选学习政治、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进行国情、体情考察,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

3、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培养对象的创新能力。创新培训方式,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有计划地分

期、分批安排培养对象参加体育系统内外、国内外各类专业技术专题培训、研修和考察,拓宽培养对象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视野。

4、为培养对象参加国内外学术技术交流、访问,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学术技术动态和趋势搭建平台。每年组织一至两期以培养对象为主体的学术研讨会,促进培养对象相互之间的横向学术交流。

(二)积极引导培养对象在专业技术第一线发挥作用

1、鼓励和支持培养对象通过竞争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任务和重大工程项目,以项目实施带动人才培养。体育总局管理的体育科研项目和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培养对象,且须安排一定比例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担任项目负责人或项目共同负责人。

2、依托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建设和重大赛事科技服务,发挥培养对象的骨干带头作用,加强对培养对象的重点培养、使用,并在科研设备和科研资料有效利用方面为培养对象提供方便。

3、发挥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加强对培养对象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培养,促进培养对象科研水平和学术能力的提升,推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梯队建设。

4、积极吸收培养对象参加体育科学学会等体育学术团体,鼓励培养对象积极参加其他专业学术团体。

(三)做好培养对象的联系和服务工作。

1、加强体育总局职能部门、培养对象所在单位领导和培养对象的联系。积极创造条件,妥善解决培养对象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专心致志地从事科研和技术创新工作。有条件的单位要为培养对象配备科研助手。

2、改善培养对象的医疗保健条件,定期安排他们体检,加强疾病的预防、治疗和保健,组织休假活动。

(四)加大对培养对象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多种宣传途径,大力宣传专业技术业绩突出的培养对象在促进体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四、考核与管理

(一)建立“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组织实施协调机制。体育总局人事司牵头抓总,科教司、政法司、经济司等职能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及时研究和解决组织实施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二)建立培养对象考核制度。培养对象纳入培养计划后,在培养周期内每年须填写《“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培养对象进展报告》,并附相关材料,经所在单位审核后,于次年2月15日前报送体育总局人事司;

培养周期第三年,体育总局人事司牵头对培养对象重点进行专业技术工作实绩和业务能力的期中考核,提出考核意见,并对培养对象进行适当调整;培养周期期满后,体育总局人事司牵头对培养对象进行期终考核。

篇3:国家紧缺人才专业

1 中医学创新人才培养背景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创新人才培养问题, 这是对高等教育, 也是对中医学专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创新型人才, 要求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具备很好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能够做出创造性成果, 在本领域内有所建树。中医学是中华国粹, 成形于春秋战国时期, 成熟于中国古代, 她以生物学为基础, 融通文理, 博大精深。同时, 中医学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医学已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到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 医学科研及医疗卫生服务必须从生物学单方位研究及治疗转变到社会、心理、生物学全方位的研究及治疗, 重视社会、心理、生物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综合作用和影响。中医学教育必须顺应这一巨大变化, 要继承本专业悠久的学术与教育传统, 也要适应形势的发展, 遵照中医学发展的内在规律, 更广泛地吸纳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信息技术知识, 注重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育具有多元性知识、综合性能力强的中医学创新人才。

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国家理科基地旨在培养“学科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知识面宽、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1]。创新人才的培养正契合理科基地建设宗旨。我校中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是“厚基础、重科研、强临床、注重素质、整体优化”。

2.1 合理设置课程体系、科学制定培养方案

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确立全新的中医人才培养目标, 明确创新精神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传统的院校中医学教育, 系统地向学生传授中医学及相关学科知识, 但一直以 “培养具备中医药理论基础、中医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 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 医学毕业生带有浓厚的“纯治疗型医生”特征, 课程设置专且窄, 忽视了人文素质、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对学生成才成长的作用, 学生知识结构单一, 创造力得不到培养和弘扬。

中医学理科基地旨在培养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系统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掌握一定的现代医学知识及诊疗技术, 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研究能力和临床辩证思维能力, 较高人文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中医学拔尖人才。在知识学习、实践、探索过程中, 养成执着追求真理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人才培养的核心。

调整课程结构, 整合课程体系, 确立创新中医学人才知识体系。现行的中医学 (五年制)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虽经过不断地调整, 但核心部分的课程设置依旧未能跳出中医基础学科、经典原著选读、医史各家学说课程和中医临床课程四大模块;必修课占总学分的80%左右, 选修课匮乏, 人文素质、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课程几乎成为点缀, 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培养。理科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坚持“厚基础、强能力、重素质”的原则, 以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为目标, 以“核心课程、知识模块、方向课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知识结构坚持以中医学知识为主干, 同时合理吸纳相关学科的精华, 尤其是包含生命科学在内的自然科学, 促进学科知识的分化、交叉、融合。借鉴我校多年开办长学制中医学教育和非医学专业学生攻读医学博士学位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 将我校“973”首席科学家单位围绕中医学相关方向开展重大科研项目研究的理论创新与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引入课堂, 优化教学内容, 删减课程体系中重复、交叉、陈旧的知识, 加强学生医学通科教育、科学方法教育和临床能力教育;使中医学基础、专业理论、临床实践能力和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以及科学研究有机结合, 融会贯通, 真正做到“素质教育五年不断线、英语及典籍学习五年不断线、学科新进展教育五年不断线、自学与创新教育五年不断线”。

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和方法。创新人才培养, 要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 注重“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增加研究性、创新性教学比例, 倡导以讲授与自学、讨论与交流、指导与研究、理论学习与实践见习、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强化学生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中医思维临床能力为目的, 加强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和科研素质培育, 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临床教学指导思想。实行本科生基础导师制和毕业实习临床导师制的双导师制, 加大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的力度, 强化学生科研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增设毕业论文撰写, 考察学生科研能力。

2.2 全程科研能力训练,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构建分阶段实施、个性化培养、开放性管理的学生科研能力训练体系。根据学生的知识形成, 安排相应的学生科研能力训练项目和训练内容, 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学术思维乃至独立自主的研究能力, 由学生依其兴趣及能力选择自已的学术发展途径。

推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及早为本科生配备常任专业导师, 使学生有机会接触教师的科研活动, 培养创新意识, 加强基础科学的科研训练。

推进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活跃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在理科基地实验班进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改革, 为创新型中医学人才培养提供可行模式与示范, 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组织及支持, 为学生进行探究性、主动性学习提供更广阔的活动舞台。

倡行多专业学生以小组团队形式协同探究中医药理论学习方法。中医药学是一个完整的传统知识体系, 中医与中药、基础与临床密不可分。以中医学专业 (理科基地实验班) 学生为重点, 同时开放性吸纳其它不同专业学生共同参与, 以项目为纽带组成科研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 有助于开阔多学科视野, 激发创新思维,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更好地适应现代学术活动的需要。

不断完善本科生科研管理、质量评价、学术交流配套体系。进一步改革、完善有关学生科研的管理制度、规范程序和运行机制, 以提高资源整合水平、训练质量和运作效率。加大对学生科研活动的立项资助、实验条件及交流出版的支持力度, 强化学术规范、质量评价、奖励表彰。建立专门的SRT网站, 随时公布SRT项目信息, 教师的项目可以随时在网上公布, 让学生选, 学生也可以随时申请立项。SRT评审委员会可以在网上评审, 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 还可通过网站建立严格的过程监控管理体系。

3 体会与总结

基于国家理科基地开展中医学创新型人才教育, 标准高, 要求高。科学构架人才知识体系, 合理设计教学环节,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 始终贯穿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 还需要营造良好的人才成才条件和环境, 建立健全创新人才遴选和管理机制, 同时也要加强办学过程的组织领导, 加大投入, 才能有效地实施人才培养方案, 实现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目的, 为社会进步、医学事业发展快出人才、出好人才。

摘要: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新时期和学科发展的要求。在分析传统院校中医学教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 从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环节尤其是科研能力训练环节等方面探讨中医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中医学,人才培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篇4:国家紧缺人才专业

关键词:机械类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张屹(1976-),男,甘肃兰州人,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副教授,工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机电系统现代设计方法;张侨(1989-),男,湖北孝感人,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2007 级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机械设计。( 湖北 宜昌 443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2009年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省属高校机械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09198)、三峡大学新世纪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研究与实践”( 项目编号:G200801) 的研究成果。

十一五期间,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在全国高等学校择优重点建设3000 个左右的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这是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简称“质量工程”) 的重要内容。机械类专业作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累计获批立项建设71 个专业。从获批专业的所在院校来看,虽然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985”及“211”高校,但所占比重最大的仍然是各地方省属高校。

省属高校机械类国家特色专业应该以推动地方经济建设为出发点,把握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的契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实践创新能力是高质量人才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将科学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凸显特色的落脚点。因此,省属高校在特色专业建设中,构建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省属高校机械类国家特色专业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 对专业特色的定位不准确

专业特色建设的重视不够,人才能力训练目标不清、针对性不强。许多省属高校对自身办学优势的认识不够准确,对传统专业整合与内涵建设投入力度不够,人才培养缺乏明显的优势和特色 。在专业建设中,不按照本专业的学科特色去考虑,不顾市场需求及自身资源状况,盲目追求招生规模和经济效益,专业方向特色设置不稳定、不合理,专业口径过宽或过窄。从而造成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趋同,专业特色优势不明显,未能很好体现学校培养人才的差异性和对地方建设的针对性,专业设置不能满足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2. 对区域优势的利用不充分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可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最直接的动力。一些省属高校对当地的区域优势认识不够,未能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人力优势、行业优势,未能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上扬长避短,在人才培养的规格以及层次上,还是在学科建设的重点、办学特色的形成上,与该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够协调,未能正确寻求学科与区域的“结合点”,未能掌控地方建设发展动态,努力提高学校与地方发展之间的关联度,从而难以创造长期稳固的近缘发展环境,导致高校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难以形成一种紧密的互动关系。没有做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突出特色。

3. 对师资力量的建设不到位

一方面,国家重点高校和地处发达地区的高校由于优越的条件在激烈的师资引进、人才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而省属普通高校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省属高校则处于劣势地位。省属高校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高水平教师的稳定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沉重的压力。没有优秀的师资力量作保证,专业特色的发展和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大多省属高校缺乏实践创新能力突出的教师,具有高学历的年轻教师比例一般都很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许多教师自身实践经验、创新能力不足,更不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不能适应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对师资的要求,导致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正确的、深入的指导。

4. 对建设经费的投入不够

由于在校学生数的膨胀、人才培养成本的增加,学校经济负担逐渐加重。尽管政府投入有所增加但仍十分有限,且受益者主要是那些部属院校,特别是“985 工程”和“211 工程”学校。而省属普通院校,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省属普通高校投入增加极为有限。建设资金严重匮乏,从而导致专业建设经费、实践教学设备经费无法得到保证。导致教学设备水平落后,更新速度慢,技术性能差,数量少,难以满足众多学生的需要。

二、对省属高校机械类国家特色专业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的相关建议

1. 确立专业特色,制订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

省属高校应通过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国内外机械行业建设、运行与管理新形势及其发展趋势的广泛调研,走访行业相关单位,充分了解社会及行业需求,结合高校自身形成的学科特色与优势,进一步明确机械类专业特色和特色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邀请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审查修订,以“强化基础、拓宽专业、突出特色”为指导,进行面向21世纪具有鲜明特色的机械类专业的调整与改造,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

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以提高学生工程能力和素质为主线,通过强化力学基础、设计与制造基础等学科基础知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创新教学模式,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

加强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在专业课教学中,加强音像、图形、教学模型等教具的研制与应用,提高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将“创造学”课程列入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必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将创新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活动相结合。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的教学思想,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开拓思路,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具体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思考,勇于创新,采取寓教于乐,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思考、实践、创新的欲望,加强对学生创造欲望、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方法、创造性技法、创造性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激发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科学活动和实践活动中,提高其实践创新能力。

3. 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提高教师队伍实践创新水平

根据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要求,建立完善校内专任教师到机械行业相关单位挂职锻炼与实训的机制;充分发挥省属高校区位优势,聘请企事业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讲授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建立教师业务培训、学术交流和国内外深造与访问的常规机制,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重点实验室的交流与合作,通过“送出去请进来”、“引进与培养”、“传帮带”、“岗前培训”、“到企业培训”等一系列措施,使专任教师在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水平方面得到显著提高,使教师既有宽的高新技术知识和广的理论学术视野,更熟悉和了解与自身专业相关的企业生产工艺和工程环境,从而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4. 改革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机械类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各省属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优势,做好实习基地的建设,并使之充分发挥在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同时积极与企业合作建设工程实习基地,改革实践实习方式,建立学生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企业等单位开展专业实践与实习的有效机制。通过与机械工业企业紧密合作,探索建立现场实习、实训教育等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选择来自工程实际由企业提供的毕业设计课题,鼓励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指导,同时鼓励学生在企业边实习边进行毕业设计,加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重组实验课程体系,建立基础性必做实验、提高性选做实验和创新性综合实验三个层次有机结合的开放实验教学体系,并有计划地建立开放型实验室,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观念。要变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实验教学方法为“启发式”实验教学。尽可能多地设置一些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改革实验考核方式,不以实验结果的准确与否评价实验成绩,而着重看实验方法、实验过程以及对问题的分析和处理方法评价实验成绩,使学生拥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学生求异、探索和创新。

5.优化教学资源,提升办学的硬件条件

以满足广大师生教学、科研需求为目标,加强对实验室硬件建设与发展的重视,加强对实验设备的购买、更新、维护、管理,逐步完善实验教学设备的规模与数量,加强实验、实训设备的有效利用。可将同一专业、不同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进行统筹安排,对于具有通用性特点的实验设备,可集中资金购置一套高性能仪器由专人进行保管,以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率,从而减少重复购置同一设备的资金浪费。优化设备资源,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和分配的合理性,将实验室的建设纳入学校学科建设和总体发展规划之中。完善和优化实验队伍、仪器设备、环境设施等资源的配备,改善实验室管理运作机制,研究开发人性化、个性化的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系统,使学生真正获得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实平台。

6.创造锻炼机会,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的良好平台

省属高校机械类国家特色专业要想提高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水平,需要拓宽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锻炼平台,将科研训练作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第二课堂。学校应通过设立大学生科研训练基金,资助学生组成科研团队进行科学研究与创新活动,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吸收学生参加科研,应鼓励学生与所在专业教师结对,提前进入实验室接受科研工作训练,掌握科技创新方法,提高科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以科技社团为补充,通过不间断、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及组织学生参加校级、省级、国家级本专业的相关竞赛,如全国机械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

7. 加大建设经费投入力度,创造优越的教学科研条件

省属高校应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多方筹措资金,加大高水平人才引进力度,创造优越的科研、教学和生活条件。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力度,确保教学运行和教学基本建设的需要,学校尤其应加大教学基本条件建设经费的投入力度,如用于实验室建设、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为学生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与成才平台,为教师提供舒适的生活条件和积极的教学科研氛围。

三、结束语

省属高校机械类国家特色专业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应抓住机遇,创造条件,突出特色,努力培养具有鲜明特色、实践创新能力突出的机械类高级应用型人才。机械类国家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各省属高校应以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继续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体制,优化教学资源,搭建创新平台,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加大经费投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改革,不断完善,为社会培养更多实践创新能力突出的高水平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至坤,李耀刚,卢育红.机电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4):131-133.

[2]徐精明,刘朝臣.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22(4):47-50.

[3]汪上,刘朝臣.论高校特色专业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08,(11):52-55.

[4]包秋燕,陈孝慧.构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平台研讨[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6(5):545-548.

篇5:国家紧缺人才专业

1.“牵引力”―――各国人才短缺引发人才争夺

高级人才的严重告急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存在的问题。据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统计,,化学、生物、物理等学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缺少45万,将缺少67万,而其通过国内培养只能满足需求的1/3左右。日本信息工程方面的熟练技术人员缺口也高达20万。欧盟国家的失业率虽然高达10%左右,但专业人才却严重供不应求,西欧地区20仅信息技术人才就缺员123万,其中德国的计算机和电信部门有7.5万岗位空缺;法国信息产业方面缺少1万名工程师;英国年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达24万人,而其国内每年只能培养1.6万人。因此,世界各国都把争夺人才,尤其是高科技人才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面对如此态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的优秀人才,已成为发达国家的重点争夺对象。

来自国内金融和国防部门的消息令人焦虑。据有关人士透露,加入WTO后,国有银行中掌握政府间资源和客户资源的人才,特别是位于重要岗位、有一定职务者,是境外机构挖掘的重点对象,其中一些人才已被挖走。承担我国高技术武器装备科研试验任务的国防科研试验部队,近年来在人才队伍建设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不仅引进的人才满足不了需要,而且存在高级人才流失较为严重的现象。据悉,某研究所,十几年前在美国培训的一批计算机软件人才,如今几乎全部流失。北京市经委曾对工业系统的150户大型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调查显示,国企1982年以后引进的、具有大学以上学历人员的流失率高达64%,大多数流向外资、合资企业。中国银行副行长孙昌基曾透露:中国银行近3年辞职的职工多达4403人,其中有62.4%的优秀人才被外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挖走。另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从至2000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有4.13万人辞职,流失的均是外语水平高、有良好客户关系且熟悉我国金融政策的人才。

外资企业和国外研发机构也在我国内“抢夺”人才,朗讯、IBM、摩托罗拉等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采用各种手段,比如,“前程”+“钱图”、优厚科研经费+优越科研环境、尊重人的人性化管理+个性化管理、稳定的职业保障等措施吸引、乃至“引诱”中国人才,利用中国的高科技人才为其服务。

2.“推动力”―――我国落后的人才管理

沿袭计划经济时代落后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及管理措施,进一步强化了那些为了求得良好发展平台的人才流动的动机。

(1)落后的人才管理体制。计划经济时代,固化的户籍制度,让人们坚信:人才单位所有,人才流动不可想象,人才流不出,引不进,无所谓人才市场。这严重妨碍了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压制人才才能的有效发挥,制约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随着改革开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特别是加入WTO后,人才思想的解放,人才展示才华的“自主人格”的确立,人才单位所有观念的弱化,人才“职业目标导向”的强化,人才与单位平等契约关系的建立,势必会对落后的人才管理体制提出“反抗”,其结果必然是导致人才流失。

(2)滞后的人才管理机制。如今,在强调人才竞争规则平等的同时,我们却存在许多容易让别人可钻的“机制洞隙”(梅德平:人才安全事关国家利益,《中国人才》,第5期):一是在认同人才流动国际化的同时,却在人才薪酬上本土化,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大众化。在如今经济日益全球化、人们价值取向日益现实化的情况下,仅有思想教育,爱国观念、敬业精神的强化,有点显得苍白无力,难以从根本上使人才尤其是重要人才“拴心留人”;二是我们在几乎使出浑身解数不断引进人才的同时,却提供不出人才所需的良好工作条件和发展空间,难以实现人才效益最大化,甚至出现了招“女婿”(引进人才),冷落“儿子”(原有人才)的现象。

(3)尴尬的人才处境。博士找不到工作、或受到单位的冷遇等现象,时有耳闻。固然有人才本身的原因,但大都是一些用人单位短视和急功近利造成的。加入WTO后,享有“国民待遇”的民营企业,其不太成熟的人才管理心态也使人才面临同样的尴尬处境:首先许以重金招聘来,且委以重任;其后表面上放权放手,背后却监督防范;最后因“功高震主”,或因功成“价值已无”,惨遭老板“杯酒释兵权”。人才处境的尴尬,客观上加速了人才,尤其是那些身怀“绝技”的优秀人才勇奔“前程”,重寻“钱图”。

(二)正确认识人才安全与人才流动的关系

人才安全与人才流动是一对“孪生兄弟”,没有人才的流动,就没有人才安全问题,但不能为了所谓的人才安全而拒绝公平竞争、阻碍人才流动,以保护自身“弱势群体”。当前关于人才流动与人才安全的关系有几种不太正确的观念。

1.将人才安全与人才流动对立起来。认为人才安全是人才流动的直接产物,要想人才安全就只有关闭人才流动的大门。事实上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并不反对一般性人才流动,只是主张增强核心、关键人才资源的自我保护意识,做到人才的有序流动。

2.无视人才拥有的功利性,主张不提或少提人才安全。人才拥有的功利性极强,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大背景下,如果一个企业的核心、关键人才流失,就意味着其客户的流失和核心竞争力的下降;一个科研单位的核心、关键人才流失,就意味着其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中断;一个国家的核心、关键人才流失,就意味着该国的安全受到了威胁。

3.与己无关,不重视此工作。认为人才安全是国家主管部门的事而与各地区、各单位的人事工作无大关系,不重视此项工作。实际上,在理顺政府和各用人单位的`关系及职能分工的前提下,各用人单位才是人才安全管理工作的主战场。只有每个地区、单位的人才安全问题解决了,整个国家的人才才能确保安全。

4.认为人才安全及其管理是一种制度,不是一种机制。确保人才安全,固然离不开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但更重要的是应当通过不懈努力,健全一种机制,使我们国家、企业的核心、关键人才资源不想离开、不愿离开、不敢离开,离开后得不偿失,并做到核心、关键人才资源丰富,后继有人。

实际上,没有人才的适度流动,就没有经济的良性、快速发展,因此应该区别对待不同人才群体,正确认识、处理人才安全与人才流动的关系。

1.鼓励人才“适度”有序流动。加入WTO,意味着包括人才流动在内将更加开放,原有体制性、政策性壁垒将被打破;原有保护性政策、法规,乃至办事程序将公之于众。具体到人才市场,将允许合资开办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开放中介服务市场;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取消户籍制度对人才流动的限制;修订完善外国人来华就业政策,改革公民出入境的审批办法等。没有人才的自由流动,就没有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市场,就不是有效、完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策是,找到人才流动与人才安全的最佳“互动点”―――鼓励人才正常流动的同时,吸引一批国外“核心人才”为我所用,避免对国家经济、国防等建设造成威胁或损害。

2.区别对待不同人才群体,准确把握人才“安全度”。不应该拒绝或害怕人才流动,相反有时还应该人为地制造人才的“不稳定”,以使整个人才群体保持旺盛的竞争活力。关键是掌握好一个人才“安全度”―――区分不同人才群体,在允许一般性人才适度流动的大背景下,构筑“人才特

区”,保护、激励、留住那些掌握国家或单位机密、核心技术的人才,将其流动严格控制在一个相对较小的比例内。如果超过了人才“安全度”,就会造成整个人才群体的动荡不安。调查表明,企业人才流动的替换成本是原有人才成本的1.5~2.5倍,如果企业重要级人才跳槽,有可能将企业有形与无形资产一起带走,其损失难以估量。因此,判断人才“安全度”,关键是看流失的人才是否为顶尖级人才,事关全局的专门人才。

3.变“强堵”为“巧疏”。高科技、全球化,使人才资源成为世界性资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尊重人才的独立人格和全面发展,个人与组织之间是建立在双向选择基础上的平等契约关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人事管理为避免人才流失而简单地采取暗地跟踪、逼迫交保证金、强行不予签证,甚至采取有损人才人格的做法,这种片面强调以服从为前提的制度“刚性约束”显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下的人才管理。有时“强堵”会适得其反,加速人才流失的进程。要变“强堵”为“巧疏”,通过“巧疏”使人才“倒流”。

二、关键少数人才是人才安全管理的对象

人才安全管理体系,就是针对关键核心人才的管理体系,就当前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来看,“关键核心人才”主要是指那些工作在国家科技、金融、外贸、国防科研等部门的重要岗位上,掌握了国家机密、核心技术的人员。一旦这些人员被境外组织挖走,有可能对我们国家的经济、科技、国防安全构成危害。

从企业安全的角度来看,“关键核心人才”主要是指职业经理人和技术专家,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在不同时期会因业务性质、战略目标、市场环境等不同而有别。他们的留任并有效激励,能确保本企业的竞争优势。

仅有关键核心人才的留任,尽管能确保一个组织的核心竞争优势,但没有辅助人才的存在和有效激励,一个组织也不能有效运转。因此,正确处理关键核心人才与辅助人才的关系就十分重要。建议:

(一)根据各种人才所任职位的职责任务与组织战略目标实现的关联程度,科学区分关键核心人才与辅助人才。

(二)考虑人才市场价位,结合本单位特点及人才心理承受能力,通过职位评价、人员分析与业绩考核技术,在薪酬待遇、职业发展等方面区别对待关键核心人才和辅助人才。

(三)在操作程序及实现技术方面营造一种全员统一的、公正客观的激励约束氛围,可以在保护、激励关键核心人才的同时,不挫伤辅助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关键少数人才安全管理是个“系统工程”

结合我国人才管理现实,真正建立具有竞争优势、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全球背景下的我国人才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需要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及人才等多方努力的“系统工程”。当前首先是如何保护、留住、激励、使用现有人才的问题,其次才是如何遵守同样规则、在同一国际舞台上吸引优秀人才的问题。主要涉及认识、政策、机制、管理技术等层面措施的尽快制定与实施,通过这些层面的努力,构筑人才“高地”或“特区”,胜过外方人才竞争所形成的“牵引力”,抛弃或弱化落后人才管理机制促使人才外流的“推动力”,形成对关键核心人才的巨大“凝聚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实施人才安全管理战略的主战场不是政府,而是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政府只提供人才竞争的规范及人才战略的导向性政策规定,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在政策法规的规范下,各施其能,争夺人才,确保各自人才安全,这在本质上也解决了国家人才安全问题,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具体情况见下表。

关键核心人才安全管理体系构架表

(一)构建人才安全管理体系的目标是形成“拴心留人”机制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国内现实,国家制定有利于人才安全的政策、法规,用人单位建立、实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技术措施,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为人才流动提供有效服务等,都是为了建立一种确保人才安全的机制,即:职责岗位化、发展业绩化、薪酬市场化、保障社会化、组织目标与个人价值协同化的机制,达到保护、留住、激励、培育、用好人才的目标,真正实现人才安全。该机制应该强调能力本位和业绩本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实绩的人才资源甄选机制;(2)实施适量淘汰的人才竞争机制;(3)建立利益共同体的协作机制;(4)推行“工作―――学习”的创新机制;(5)营造全员责任环境影响机制;(6)依靠规范制度的约束机制;(7)以绩效为依据的薪酬分配机制;(8)完善社会化的保障机制。另外应该加强人才流动及其管理法律、法规建设,积极应对人才竞争,规范人才流动。

(二)尽快制定、完善规范人才流动的法律

在我国积极推行市场化导向就业机制的情况下,人才流动是必然的。在人才流动的过程中,如何确保国家、用人单位、人才等各方面获利、免受损失,是政策、法律应该关注的焦点。为确保我国人才安全,修改、制定各种与人才安全管理相关的政策、法律,如《劳动法》、《职业教育法》、《社会保障法》、《工资福利法》、《知识产权法》等,应该注意:

1.鼓励人才流动,但应规定明确的人才流动条件,全方位关注政府、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用人单位及人才等。对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专家修改、完善、制定有关人才流动、人才中介服务、人才薪酬待遇与福利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对用人单位,主要是引导、规范用人单位的人才竞争行为―――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并鼓励用人单位在人才资源管理方面好的做法。对人才,不应该仅单方面限制、强堵人才流动,应该尊重人才及其劳动、技术、智慧、创新和个性等,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薪酬待遇、福利保障等。

对人才服务中介机构,应在逐步建立全国统一人才大市场的同时,规范人才中介服务的程序、方法、内容等,确保人才的有效、有序流动。

2.根据人才所从事工作与国家安全、企业竞争优势等的关联度,尽快区分一般性人才、核心关键人才,针对核心关键人才制定有效的保护、激励、使用等政策。对国家,应组织有关部门、专家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明确不同阶段国家所需要的关键核心人才,并定期发布有关人才信息。通过政策及舆论导向,通过留任、激励关键核心人才,确保国家竞争优势和经济社会安全。

对用人单位,应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导向,适时调整各自发展战略,明确确保竞争优势的人才资源,通过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技术、措施,留任、激活关键核心人才资源。

(三)建立国家级人才安全预测预警系统

国家有关部门应该组织力量,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国家级核心关键人才安全预测预警系统。首先,应该整合相关方面的专家成立国家级专门机构,专门负责全国核心关键人才安全的预测预警。其次,组织专家分析核心关键人才安全预测预警的要素、结构、功能等,应用计算机、互联网、社会调查、心理测量等技术,设计人才安全预测预警系统。最后,在广泛、系统采集数据的基础上,为国家、用人单位提供人才安全预测预警及相关咨询服务。

(四)为人才提供“个性化待遇包”

鼓励各用人单位为核心关键人才提供“个性化待遇包”,真正能满足人才需要,有效调动人才积极性,使核心关键人才既为我所有,也能为我所用。首先,应建立与人才安全管理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

篇6:改革农村教育,培养国家人才

陆瑞华

(广西梧州市岑溪市水汶镇大卫小学 543204)

摘 要:现代教育认为,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公共产品,应致力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然而,近20年来的现实是城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失当的现象未能得到改善,农村教育恶性下滑的局面未能得到遏制。然而十三大报告强调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因而,我们希望全社会都来正视农村教育的现状,关心农村教育的命运。农村和农村教育看上去离主流社会很远,但实际上,在中国,没有比农村更主流的事;在教育系统,也没有比农村教育更主流的事了。要让农村教育摆脱教育恶性下滑的局面,响应国家的号召,培养国家型人才,我们必须重视农村教育改革。

关键词:改革 农村教育 教育 儿童 人才

经调查,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其一,农民生活负担沉重,不注重学前教育,城乡之间教育水平差距大;其二,农村教育忽略留守儿童,让他们成为被甩脱的一代;其三,教育理念不强,没有提升学校教育执行力。这些问题导致相当部分农村学生水平低下,远不及县城里接收良好学前教育的学生,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自愿退学外出打工或回家务农,一大批孩子将会因为没有良好的教育而成为怨天尤人、扰乱社会秩序的害群之马。教育应从娃娃抓起,教育应以农村教育为中心,因而改革农村教育势在必行。其方法如下:

一、改变农村现状,重视学前教育。

对于孩子来说,学前教育是人生的“起跑线”,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古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指的就是这个阶段的教育对人生的意义。学前教育也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将影响和制约着以后各个阶段教育的速度和质量。“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虽不完全正确,但它在某种意义上反映出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

另外,普及学前教育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1990年联合国《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强调“为所有儿童,无论其背景和性别,提供教育机会”,“让儿童在一个支持性的、培养性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中长大成人”。这个《宣言》,无疑为学前教育的普及提供了理论性和政策性的根据。发达国家和整个国际社会之所以如此重视学前教育的普及,概括分析主要有五大原因:

1、对学前教育投入的回报率要比其他领域更高;

2、学前教育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起始阶段,加强学前教育是政府的责任;

3、学前教育对促进个人发展、社会进步、人力资源早期开发与综合国力的提高具有长远的意义;

4、良好的学前教育网络对于妇女的解放,改善家庭生活与提高社会生产力有直接的积极作用;

5、加强学前教育有利于消除贫困,消除弱势群体世代“恶性循环”,为实现人的平等创造均衡的机会。

近年来,学前教育也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收获是硕果累累,其包括:

1、济宁市全市就有有50所城区中小学与74所农村学校建立了结对帮扶。他们每年安排1000名农村教师到城镇交流,2000名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为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济宁鼓励建立教育示范县带动县域内教育均衡,缩小城乡学校的硬件差距,并启动名校建分校、强校带弱校活动,通过教育信息化、教师流动机制的建设,在全市学校间进行帮扶。2、2010年,太仓市把学前教育现代化建设列为政府的实事工程,投资约7900万元,按省优质幼儿园标准建设好公办幼儿园,同时由政府出资,新建或改扩建一批农村公办幼儿园。太仓市的公办幼儿园比例持续上升,如今已经超过90%,并且幼儿园建设标准化、统一化,“入园难”随即消失。但寥寥几个真正重视学前教育并取得一定成效的城市与我国全部的城市相比较,学前教育的重视又会有多少人承认呢?深入调查一些落后的城市就更加地明白,在农民里的教育,根本没有学前教育这个理念。认为农村教育只是单纯地让孩子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即可。当然,作为现代的我们,应该很清楚地认识到学前教育所具备的优点。要想让孩子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一定要改革农村教育,重视学前教育。

二、留守儿童,应不再是被甩脱的一代。

20多年前,当民工潮在中国兴起的时候,面对大规模迁徙涌进大城市的打工一族,无论是专家,还是作家、记者、诗人,都曾用抒情的笔调歌颂着这场搞歌猛进的社会革命,都把农民到城市打工看作是农村摆脱固有命运、城市解决劳动力问题的一个机会。于是有了打工文学的奋斗抒情,然而很少人会想到留守儿童的问题,甚至连打工者自己都不曾想到,问题会如此严重。

客观地说,留守,还是比较中性的说法。很多时候,“被留守”实际就是“被甩脱”。被甩脱的儿童作为一代年轻人,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代留守儿童,因留守而缺少关爱、缺少教育。可怕的这又是一个恶性循环,被留守的他们带着问题出去了,留下了“没有二十岁”的乡村,他们留下的孩子又重复着他们的故事。

留守儿童的问题,关系到中国的前途——中国的城市化虽然发展迅猛,可多数人仍生活在农村,多数孩子的身上仍贴着农村的标签,很难寄望“草样年华”中留守的一代,是有梦的一代。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而没有了梦想的5800万“被留守”的孩子,如何撑起一个强大的中国?专家言论并非耸人听闻:如果无视留守儿童,我们将迎来情感残缺、社会和家庭责任冷漠甚至充满反社会倾向的一代。

与此同时,留守儿童的问题,也考验着一个社会的良心。因为,他们虽然人数巨大,但他们力量微弱,他们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寄望于别人的改变。很多人虽然意识到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却缺乏切身体验,留守的生活离他们很远。越是这样,越考验着社会的良心,一个健康的社会无法甩下那贫瘠凋敝的一大半而独自高歌猛进。

面对留守儿童问题,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一些孩子沉沦的命运。从一个懵懂的孩子到没有素养的无业游民,再到危害社会的乃至断送生命的青年。造成这些惨不忍睹的结果,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留守儿童没有得到重视,他们应接受的教育不能如期进行。如果,我们农村教育能够在各地政府的的关怀下,进行一些有用的措施,比如:

1、改扩建一批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改善教学条件。针对当前双亲外出打工的中小学学生双休日和暑假无人监管的情况,结合“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等项目的实施,改扩建一批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大力改善教学条件,并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教学、生活、安全方面的管理。

2、要求学校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保证留守儿童入学率。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建立情况登记、监护人联系、管理教育责任、情况报告、结对帮扶、沟通交流、寄宿优先等制度,把教育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学校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

3、在县市及乡镇政府部门建立“留守儿童关心爱护工作委员会”,在各村设立专门的留守儿童工作组。明确人员、任务和责任,对每个留守儿童都要做到责任到人、监护到底、关爱到位。鼓励和引导民间组织参与到留守儿童的服务工作中来,通过开展代理家长、爱心妈妈、结对帮扶等活动,招募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引导全社会重视和关爱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提供健康保障、心理辅导、精神抚慰、安全知识教育等服务。

4、完善和落实相关法律政策,保证农民工子弟在工作地享有同等受教育权益。改革学籍管理制度,取消异地学生必须回原籍地参加中、高考(微博)制度,取消各种名目的借读费、建校费、捐资助学费等,最大限度降低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当地的教育门槛。

只有对农村教育进行上述改革,才能从源头上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真正实现“留守儿童再是被甩脱的一代”,为国家培养新一代人才。

三、提升学校教育执行力,认真落实教育观念。

首先,我们要明确执行力的概念及其作用,执行力是团体组织或个体为有效完成某项目标而具有的技术和能力,其强弱关系着一个组织核心竞争力能否有效体现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工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的环境,教育相关部门都应该做好相关的准备,而在教育中加强执行力成为业内的共识。教育工作要求有较强的贯彻执行力,才能够很快将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贯彻落实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在教育过程中从确立办学目的和办学特色开始。怎样将这些思想理念贯彻下去,成为农村教育成败的重要和关键因素。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1、课程教学与执行力。我国的素质教育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首先体现在课程改革上,随着教育各项改革的逐渐深入,基础性课程日趋成熟和完善,课程执行力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乃至普通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如果说完善和调整课程是教育改革工作的基础性工作的话,那么提高课程执行力就是贯彻落实教育改革方针,完成我国教育改革目的的重要手段。课程执行能力是教育改革、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据,课程执行力的强弱是关系着农村教育目的能否实现、办学质量能否提高的关键所在。

2、学校管理与执行力。在学校管理中,执行力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一个方面,提升学校管理执行力的重点在于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制度和标准,并且能够不折不扣地执行。没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制度和标准,管理往往就容易流于形式,形成管理一言堂或者责任心差、管理混乱。制定了可操作性强的制度和标准后,还要严格按制度标准执行相应的奖惩标准,才能将制度化管理真正在学校中落实下去。

3、办学目的与执行力。在教育中首先要确定办学目的,学校的办学目的要根据教育特征、创办者的教育思想、社会需求,同时与现实的人力、财力、物力等条件有效结合,提出实事求是的发展步骤和策略。正确的办学目的加上切实的执行力,才能有效提高学校办学内涵,积累和提高社会认可程度,加强学校核心竞争力,是学校长久发展的重要保障。没有执行力就没有学校的长久发展,就不会形成学校核心竞争力。

课程教学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学习知识的关键,学校管理是否良好直接关系到师生能否安心教与学标准之一,办学目的是教师所进行的教学目的、更是学生收获知识所达到的水平。这都关系着农村教育能否赶上现代城市教育的步伐、能否达到真正改变过去教育响应国家的号召、能否实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应有的良好教育和实现他们的心中之梦想。只有提升学校教育执行力,完善学校各方面教育设施,关爱每一位儿童。

总之,农村教育不容乐观的状况是众所周知的,要让农村的孩子都能像城市孩子一样接受良好的教育,必须对农村教育进行改革,做到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留守儿童、加强农村学校管理、增加教学设备和提升学校教育执行力,才能解决农村现在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实现教育可以培养国家型人才的目的。参考文献:

上一篇:给家人冬至祝福语下一篇:教案1文明礼仪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