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

2024-04-19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通用6篇)

篇1: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一、课程理论与实践(一)课程概述

1、课程含义:课程作为学科;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

2、课程类型

1)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按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① 分科课程又称学科课程

② 综合课程又称统整课程。根据学科知识综合的程度不同,又把综合课程划分为相关课程(联络课程)、融合课程(合科课程)、广域课程 2)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按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

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按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划分)4)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按课程的表现形式)

3、制约课程发展的因素 1)社会需求 2)学科知识水平3)学习者身心发展需求 4)课程理论

4、主要课程理论流派 1)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① 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斯宾塞、巴格莱

② 基本主张:各学科应该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核心来编制课程,课程编制者应该是学科专家。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人类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文化科学知识传递给下一代,而这些文化科学知识的精华就包含在学校设置的各门学科里。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各门学科的知识教给学生,而学生的任务就是掌握预先为他们准备好的各门学科的知识。③ 评价:

优点:1)有利于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继承人类文化遗产;2)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学习,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局限性:1)容易把各门知识割裂开来;3)编制的程完全从成人的生活需要出发,不重视甚至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不利于因材施教。

2)学生中心课程理论

① 代表人物:杜威

② 基本主张:1)课程应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能力等为核心来编制; 2)课程强调的不是学科知识,而是学生的发展,主张以儿童的直接经验作为教材的内容; 3)体现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关注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强化与体验,突出知识的获得过程。③ 评价:优点:1)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在课程设计与安排上满足儿童的兴趣,有很大的灵活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强调实践活动,重视学习通过亲自体验获得直接经验,要求学生主动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强调围绕现实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精心设计和组织课程,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的完整认识。

局限:过分夸大儿童的个人经验,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联系与顺序,只能使学生获得一些零碎片段的知识,不能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降低了学生的知识水平。

3)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① 代表人物:康茨、布拉梅尔德

② 基本主张:强调以社会问题为中心。认为设计课程要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分析来确定教育目标,主张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界限。以社会现实问题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

③ 评价:优点:1)重视教育与社会、课程与社会的联系,以社会需要来设计课程,有利于为社会需要服务;2)重视各门学科的综合,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局限:1)它片面强调社会需要,忽视制约课程的其他因素,如学生本身的需要;2)忽视各门学科的系统性,不利于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系统知识;3)夸大教育的作用,许多社会问题是由社会造成的,单靠教育是不可能解决的。(二)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1、课程目标的含义:即课程的预期结果,它直接受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影响。课程目标是国家或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安排教育内容进程以及要求学生达到的程度,是培养目标的分解,是师生行动的依据。

2、课程目标制定的影响因素 ① 学习者的需要

② 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③ 学科知识及其发展

3、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

1)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 那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2)课程内容: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法。对内容的解释有以下三种观点:

① 课程内容即教材 ② 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③ 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融合学科教材与学习经验)(三)课程资源的类型与开发课

1)课程资源的内涵: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2)课程资源的类型

① 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按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

② 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按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

③ 政治出资源、语文课程资源、英语课程资源等等(按中学所设置的学科科目)④ 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按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

⑤ 物质形态课程资源和精神形态课程资源(按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⑥ 可预设的课程资源(教材)和不可预设的课程资源(经验、感受)(按课程资源的形成过程)(四)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内涵: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将所选出的多种课程要素妥善地组织课程结构,使多种课程要素在动态运行的课程系统结构中产生合力,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课程要素包括:学习者、教师、教材、环境。

2、课程内容的选择的主要依据: 1)课程目标(指导作用)

2)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课程的主要功能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3)社会发展(“教育要先行”)

4)科学文化知识(课程内容的基本要素是知识)

3、课程组织的原则和方式 1)课程组织的要素

微观层次:主题和概念、原理、技能、价值观 宏观层次:范围、连续性、序列和整合 2)课程组织的原则

① 连续性:指课程的“广度”范围之内的水平组织,是指直线式地陈述主要的课程要素。② 顺序性:是指课程的“深度”范围之内的垂直组织规则

③ 整合性:是指课程经验“横”的联系,包括认知、技能、更复杂的处理。3)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① 直线式与螺旋式 ② 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③ 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4、课程设计模式

1)目标模式:美国著名课程理论家“泰勒” 泰勒原理:目标、内容、方法、评价

① 学校应当追求的目标:学习者本身的需要、当代校外生活的要求和专家建议 ② 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 ③ 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 ④ 课程评价 2)过程模式:斯腾豪斯

模式体现的四个特征: ① 人文主义的知识观 ② “研”“学”一体的教师观 ③ 合作探究式学习观 ④ 发展性的评价观(五)课程实施

1、课程实施的内涵: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2、课程实施基本取向:忠实取向、互相调适取向、创生取向

3、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富兰的学者)1)改革本身因素 2)学校内部因素:校长、教师

3)学校外部因素:社区与家长影响、政府部门影响、社会团体影响

4、成功的课程实施

二、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目标

1、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1)知识经济时代提出新挑战 2)教育改革被赋予全新理念 ① 教育目的在于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观,由追求知识目标向个性目标转变 ② 教育过程在于以对话为场景的合作观,由以教师为中心向师生互动转变。③ 教育模式在于以探究为动力的学习观,由行为主义向建构主义转变

④ 教育手段在于以学具为重点的开发观,由传统教育教学工具向现代教育教学工具转变 3)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呈现出许多共同趋势 4)原有课程难以适应新要求

2、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二)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1.创新教育理论

1)创新教育内容: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技能的培养、创新情 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2)创新教育实施原则:层次性、基础性、示范性、开放性、民主性、个别性、活 动性、现代性

3)创新教育实施途径: ② 树立创新教育观念

③ 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④ 改革课程内容

⑤ 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⑥ 改革考试评价 4)创新教育教学策略 ① 树立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和学会实践的理念

② 确立主体参与、整体发展、民主个性、实践探究、激励进取等基本原则 ③ 注重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④ 不断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 1.个性教育理论

1)个性教育特点:主体性、自主性、潜在性、发展性、整体与个别的辩证统一性 2)个性教育的实施

① 自我概念的形成是个性教育的切入点 ② 评价方式的转换是个性教育的关键 ③ 课程改革是个性教育发展的核心工程 2.主体教育理论 1)主体教育内涵

① 狭义:教学活动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的活动和以学生为主体学的活动 ② 广义:以建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核心。2)主体教育的实施 3.多元智力理论

1)内容:传统智商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理论,智力是以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为

核心的、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加德纳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不是以整合方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并提出自然智力,即辨别环境特征并加以分类的能力。2)多元智力的本质: ① 智力是分布的、是情境化的

② 智力是一种高级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能力 ③ 智力是多维的 ④ 智力是可以发展的 ⑤ 多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组合,使得每一个体的智力个具体特点。4.现代教育思潮

1)教育终身化:教育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智力体系——学会生存;并

且要适应学习化社会的发展要求——学会学习;建立一种可以带来变化、可以创新、重建和重新系统地阐述问题的学习方式——创新性学习。2)教育民主化

3)教育国际化:主要特征有交流性、广泛性、一致性和有组织性。4)教育现代化(三)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内容 1)课程结构的变革

①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②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③ 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④ 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2)课程标准变革 3)教师角色变革

①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②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④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4)学习方式变革: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

5)课程评价变革: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 价制度。

6)课程管理变革: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三、教学理论与实践(一)教学概述 1.教学的概念: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以一定文化为对象进行学习的活动 2.教学的基本任务

①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其他任务的实现都是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和基础上进行的。② 发展学生的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③ 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④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⑤ 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 绩的检查与评定 1)备课:

① 备课三项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② 备课三个计划:学年或学期学科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课题)教学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一堂好课的标准: ① 目的明确

② 教学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 ③ 教学方法适当,教师善“启”善“导” ④ 语言艺术(普通话、清楚准确、抑扬顿挫)⑤ 教学进程组织严密、结构紧凑 ⑥ 板书规范 ⑦ 态度从容自如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继续,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外作业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勤学苦练、克服困难的品质和自学完成作业的习惯,都有重要意义。

4)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意义:

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②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

③有利于学校领导了解教学情况,从而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工作,为更好地培养学生服务。

④有利于家长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同学校密切配合,共同帮助学生进步 ⑤为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教育方针政策和选拔人才提供依据 2.业成绩检查的方式

①平时考察: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和单元检测 ②考试:期中、期末和毕业考试

3.学业成绩检查的基本要求:坚持科学性、有效性和可靠性;检查内容力求全面;检查方法灵活多样

4.学业成绩评定的基本要求:客观公正;为学生指出学习上的优缺点和努力方 向(主要目的)(二)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1、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①直观性原则 ②启发性原则

③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④巩固性原则

⑤量力性(可接受性原则)⑥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原则 ⑦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⑧因材施教原则

2、教学方法

1)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①讲授法

②谈话法(问答法)③ 读书指导法 ④演示法 ⑤参观法 ⑥实验法

⑦练习法(实践活动法)⑧实习法 ⑨讨论法 ⑩发现法

2)选择与应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①教学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②教学内容特点

③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 ④教师本身素养 ⑤教学方法本身特性 ⑥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三)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的本质

1)教学过程具有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共同性:认识的总目标一致;认识的基本规律和阶段具有一致性。

2)教学过程具有特殊性: ①认识主体的不成熟性和发展性; ②认识对象的间接性和概括性; ③认识方式的简洁性和高效性。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 3)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规律 4)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规律

3、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心理准备:创设一种教学氛围

2)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两方面 3)巩固知识:方式主要有作业、练习、复习等

4)运用知识:两种基本方式,一是问题的解决,二是实际操作 5)检查效果:通过测试评估(四)教学组织形式

1、班级授课制(我国目前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1)基本特点:

①在教学人员的安排上,以“班”为基本单位 ②在教学活动程序安排上,以“课”为组织单位

③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以“课时”为基本单位(40~45分钟)2)优越性:

①有效地扩大了学校规模,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普及 ②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③有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④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切磋、交流 3)局限性

①不利于因材施教,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立性、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 ③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 ④缺乏真正的生生之间的合作

2、个别化教学(并不是个体独自学习)

运用个别化教学形式要注意的问题: 1)、学习的步调 2)、教学目标 3)、学习活动或材料 4)、评价学生的手段 5)、个别辅导

3、分组教学

1)能力分组:按学生的能力放在水平分组教学 2)作业分组: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来分组的教学 3)校外分组:依据入学考试成绩的高低进入不同的学校 4)校内分组:依据学生的成绩将他们分在不同班级(五)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的功能与意义

1)诊断功能

2)反馈调节功能 3)区分与鉴别功能 4)激励功能 5)导向功能

2、教学评价类型 1)依据评价标准

① 相对评价:指在团体内以自己所处的地位同他人相比较而进行的评价。评分 方 法:百 分 制 和 五 级 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目前有些小学已将百分制改为等级制,如思想品德评定采取“等级+评语”的办法。

②绝对评价:判断完成既定目标的程度而进行的评价。③个体内差异评价(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

:把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做出的评价。评价结论表示方式有:数值(纵向评价)和评语(横向评价)。2)依据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① 诊断性评价:事前评价 ②形成性评价:事中评价 ③总结性评价:事后评价

3、教学评价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2)科学性与可行性统一原则:

科学性是指评价应按教学活动评价本身的客观规律办事;可行性是指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技术要尽可能简便易行。

3)主体性原则:承认评价对象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4)一致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教学评价必须采用一致标准,但不能只搞一种模 式。5)定期性评价与经常性评价相结合原则:定期性评价如,期末评价、年终评价; 经常性评价如,每天进行的教学检查与评定。6)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原则:

定性评价给人模糊感觉“基本上”“差不多”“大概是”“若干”,因此需定量评价作为补充。(六)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和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稳定、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模型及其具体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

2、常见的教学模式

1)范例教学模式: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即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2)抛锚式教学模式: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基本程序:

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3)引导—发现教学模式(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理论基础:杜威的“五步教学法”、皮亚杰的“自我发现法”和“活动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法”。

基本操作程序:问题——假设——验证——总结提高

4)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中较多地被采用,围绕三中心进 行教学:教师、课堂、教材

理论基础: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经过凯洛夫等人改造传入中国 基本程序:

复习旧课——激发学生动机——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 5)情境—陶冶教学模式

理论基础:洛扎诺夫“暗示教学理论”

基本操作程序:创设情境——情境体验——总结转化

四、教学基本技能及教学机智(一)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1、导入技能

1)导 入 的 作 用:集 中 学 生 注 意 力,引 起 学 生 兴 趣,明 确 学习目 的、要 求,为 学 好 新知识创造良好前提

2)导入需注意的方面:趣味性、启发性、迁移性、目的性 3)导入方式:衔接、悬念、情境、激疑、演示、实验、实例、典故

2、提问技能

1)课堂提问的作用:集中注意力,激发兴趣;启发思维,发展智力;反馈评价,调控教学;提供参与机会,发展表达能力

2)课堂提问的过程:拟题阶段、引入阶段、列题阶段、听答阶段、评价阶段 3)教师对学生的作答进行处理的方式:重述、追述、补充、更正、评价、检查 4)课堂提问需注意的方面:设问精当、发问巧妙、启发诱导、归纳总结

3、讲授技能:包含讲述技能、讲解技能、讲读技能、讲演技能 1)讲授技能需注意的方面:

①讲授的科学性:科学的内容、态度、语言 ②讲授的适应性:狭义的适应“教”与“学”的适应;广义的适应包括适应自然、适应社会、适应思维

③讲授的教育性:突出“新”“实”“活”三个字

④讲授的启发性:启发对学习目的的意义的认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启发学生情绪情感。

⑤讲授的情感性:以情育情;以情感人

4、板书技能 1)板书的功能

①吸引学生注意

②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③发展学生的思维 ④给予学生美的熏陶

⑤影响学生的学习品质 2)板书内容

①教学材料的内在逻辑结构

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③教学内容的补充说明 3)板书主要格式:

①提 纲 式:最 常 见,适 用 范 围 最 广。特 点 是 层 次 分 明,内 容 系 统,便 于 学 生 按 提纲掌握知识。②词语式:语文教学板书特有的表达形式之一。特点是紧扣课文,突出教学重点,激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联想 ③表 格 式:特 点 是 内 容 扼 要,对 比 性 强,容 易 使 学 生 把 握 事 物 的本 质,深 刻 领 会教学内容。④结 构 式 :由 词 语、短 句 加上 连 接 符 号 相 互 联 结 而 成。也 称 为

框 架 式、线 索 式 板书 ⑤图示式:与结构式相似,但强调动态的结构,而结构式板书强调静态结构。⑥板画式:各种地图、形象画等

5、结课技能 1)结课类型

① 认知型结束:也叫封闭型结束,目的是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程的要点上。

②开放型结束:不局限于复习巩固,把所学的知识向其他方向延伸。2)结课过程:简单回忆、提示要点、巩固应用、拓展延伸(二)说课

1、说课类型

1)研讨性说课:对说课内容某一方面进行专题研究、探讨的一种说课形式 2)评价性说课:评价教师的说课水平。其特点:灵活性、广泛性、实效性 3)检 查 性 说 课:对 教 学 设 想、教 学 效 果 的 检 查 和 监 督。是 种 大 型、综 合、全 面 的 说课。

4)主题性说课:说课主题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及热点问题。5)示范性说课:优秀教师和特级教师为说课者

2、说课基本内容 1)说教材:

①说本课内容在本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②说本课的教学目标

③说教学重点、难点及依据 ④说课时安排、教具准备 2)说学情

①分析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 ②了解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 ③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④关注学生个性差异 3)说教法及依据 4)说学法及依据: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题。它的核心是抓住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习过程最大限度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贯彻“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现代教学思想,要达到“使学生学会学习”的目标,学法指导便成 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

5)说 教 学 过 程:是说课中的中心内容,是能否说好课的关键,是说课的重点部分 ①教学思路的设计与教学环节的安排 ②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 ③说重点与难点处理 ④说教学手段的采用 ⑤说作业布置 6)说板书设计

7)说 教 学 反 思:教 学 反 思 被 视 为 促 进 教 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反思 的内容包括成功点、失误、疑惑点、情感激发点、感悟点(三)教学机智

1、教学机智的基本属性:教学机智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出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力。

2、教学机智的特征

①实践性:教学机智的基本属性

②个性化:时空人等多因素交错的结果

③集成性:教学过程由多种要素组成,由多重环节展开,受多种因素制约 ④高效性:教学的高水平,高效率

⑤创新性:智慧的教学是一种再创造的劳动

篇2: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

一、课程论基础

1、课程的类型

(1)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按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划分)(2)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按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划分)

(3)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按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划分)(4)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按课程的表现形式划分)

2、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

(1)社会需求(2)学科知识水平(3)学习者身心发展需求(4)课程理论

3、主要课程理论流派

(1)知识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基本主张、评价(书289页)】(2)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基本主张、评价】(3)社会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基本主张、评价】

4、课程目标制定的影响因素

(1)学习者的需要(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3)学科知识及其发展

5、课程的内容:课程内容即教材、即学习经验、即学习活动

6、课程资源存在的类型

(1)按资源的空间分布,大致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2)按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区分,有素材性资源和条件资源

(3)按中学所设置的学科科目区分,有政治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物理课程资源、化学课程资源、生物课程资源、音乐课程资源、美术课程资源等

(4)按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区分,有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5)按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区分,有物质形态的课程资源和精神形态的课程资源(6)按课程资源的形成过程区分,有可预设的课程资源和不可预设的课程资源

7、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给予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2)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3)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所、专用教室等(4)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以确定制定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5)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

(6)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研究成果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8、课程 选择的依据

(1)课程目标(2)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3)社会发展(4)科学文化知识

9、课程组织的原则和方式

(1)课程组织的要素(主题和概念、原理、技能、价值观)(2)课程组织的原则(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

(3)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直线式与螺旋式、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10、目标模式即“泰勒原理”

(1)学校应当追求的目标(2)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3)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4)课程评价

11、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1)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2)课程实施的相互调适取向(3)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

12、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

(1)改革本身因素(地方,学校与教师对改革的需要、实施者对改革认识的清晰程度、改革本身的复杂性、改革方案的质量和实用性)

(2)学校内部的因素(校长、教师)

(3)学校外部的因素(社区与家长的影响、政府部门的影响、社会团体的影响)

13、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改革的目标、主要内容

(1)背景:(国内背景、国际背景 书297页)(2)目标:(总体目标、具体目标 书298页)(3)内容:(课程结构的变革、课程标准的变革、教师角色的变革、学习方式的变革、课程评价的变革、课程管理的变革)

二、教学论基础

1、教学的基本任务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备课的三项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课的三个计划:学年或学期学科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课题】教学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2)上课:【(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学方法适当,教师善“启”善“导”)、(语言艺术)、(教学进程组织严密、结构紧凑)、(板书规范)、(态度从容自如)】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意义、形式、要求 书305页】(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 与评定:【意义、学业成绩检查的方式、学业成绩检查基本要求、学

业成绩评定的基本要求 书305页】

3、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巩固性原则(5)量力性原则(6)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8)因材施教原则

4、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书307页)

(1)讲授法(2)谈话法(3)读出指导法(4)演示法(5)参观法(6)实验法(7)练习法(8)实习法(9)讨论法(10)发现法

5、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1)教学的具体目标和任务(2)教学内容的特点(3)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4)教师本身的素养(5)教学方法本身的特点(6)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6、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规律指在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必然的、稳定的、普遍的联系。教学过程的 基本规律是教学规律中高层次、起主导作用的规律,是制定教学原则的重要依据,主要 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知识传 授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规律;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规律

7、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心理准备(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效果

8、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教与学、师与生双方紧密联系、相互作用,构成教学活动的动态运动(1)教学过程的第一环节是“明确教学目的和目标”

(2)教学过程的第二环节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展开教学活动”(3)教学过程的第三环节是“对教学内容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和评定”

9、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与局限性

(1)优越性:【(它有效地扩大了教育规模,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普及)、(它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它有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它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切磋、交流)】

(2)局限性:【(它不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立性、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缺乏真正的生生之间的合作)】

10、个别化教学(书313页)

(1)个别化教学的含义、特点、优点、缺点以及要注意的问题

(2)注意问题:学习的步调、教学目标、学习活动或材料、评价学生的手段、个别辅导

11、分组教学的概念、类型

(1)概念:按学生能力、成绩分组进行编班的教学组织形式(2)类型:能力分组、作业分组

12、教学评价的功能

(1)诊断功能(2)反馈调节功能(3)区分和鉴别功能(4)激励功能(5)导向功能

13、教学评价的类型

(1)根据评价的标准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差异评价

(2)按照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4、教学评价的原则

(1)科学性与可行性统一原则(2)客观性原则(3)一致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4)主体性原则

(5)定期性评价与经常性评价相结合(6)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15、常见的教学模式

(1)范例教学模式(2)抛锚式教学模式(3)引导—发现教学模式(4)传递—接受教学模式(5)情境—陶冶教学模式

三、教学技能与教学智慧

1、导入技能

(1)导入要注意:趣味性、启发性、迁移性、目的性

(2)导入方式:衔接导入法、悬念导入法、情境导入法、激疑导入法、演示导入法、实验导入法、实例导入法、典故导入法

2、提问技能,课堂提问的过程阶段

(1)拟题阶段(2)引入阶段(3)列题阶段(4)听答阶段(5)评价阶段

3、讲授技能要注意

(1)讲授的科学性(2)讲授的教育性(3)讲授的启发性(4)讲授的适应性(5)讲授的情感性

4、板书的技能

(1)板书的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给学生以美得熏陶、影响学生的学习品质

(2)板书的内容:教学材料的内在逻辑结构、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内容的补充说明(3)板书的主要格式:提纲式、词语式、表格式、结构式、图示式、版面式

5、结课的类型、过程

(1)类型:认知型结束、开放型结束

(2)过程:简单回忆、提示要点、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6、说课的类型

(1)研讨性说课(2)评价性说课(3)检查性说课(4)主题性说课(5)示范性说课

7、说课的基本内容

(1)说教材【(说本课内容在本科教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作用)、(说本课的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及依据)、(说课时安排、教具准备等)】

(2)说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了解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预估学生对新的学习的关注和接受程度)、(关注学生个性差异)】

(3)说教法及依据(4)说学法及依据(5)说教学过程(书331页)(6)说板书设计(7)说教学反思

8、教学实践中,教学智慧主要基本特征

(1)实践性(2)个性化(3)集成性(4)高效性(5)创新性

9、教学智慧的生成要素

(1)教学经验(2)教学思维力(3)教学执行力

四、课程与教学的研究

1、教育论文的结构要求、一般步骤

(1)结构要求: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2)一般步骤:选择论题、收集资料、确立主题、安排结构、修改润色、投稿发表

2、教育叙事的特点、分类、写作规范

(1)特点:事件的真实性、事件的典型性、情节的完整性、具有问题性、讲究细节性、结构的灵活性、具有感悟性、教育叙事应该有一个主题

(2)分类:叙议式、反思式、陈述式、比较式、点评式、质疑式

(3)写作规范:正确认识教育叙事的文体、注重一事一得、注意细节描写、养成善于观察与勤于思考的习惯、博览群书,注重学习

3、教育随笔的特点、形式、写作

(1)特点:随便、随时、随手、随心(2)形式:借事说理、夹叙夹议(3)写作:要新颖、独创;要做教育的有心人;小中见大;列举事例要具体生动;

借助语言文字为文章增色加彩

4、教育案例的特征、构成要素、应注意事项(书348页)

(1)特征:固定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固定的写作内容和选材特点、注重分析强调典型(2)构成要素:标题、引言、背景、主题、案例问题、情境与细节、问题的解决、反思与评价、附录

(3)应注意事项:关于确定主题、关于教育案例、关于案例分析、常见的毛病及对策

5、教学反思的内容、方法

(1)内容:记成功之举、记“败笔”之处、记教学机智、记学生见解、记再教设计(2)方法:从怀疑处反思;从转换知识系统、学科领域处反思;从转换时空处反思 从假设性问题处反思;从事物本质处反思

6、教学工作计划的特点

(1)预见性和可行性:制定计划要对未来一段或一个时期作出科学的预见,如基础条件如何、前景如何、目标高低、措施怎样等等,对各种问题可能出现的情况,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正确的估量。没有科学的预测,也就没有计划。制定计划,就是为了执行。对未来的预测,应建立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切忌盲目地、无根据地制定计划,否则计划就没有可行性。

篇3: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

一、进行分层次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直接接受基本理论、基本原理、新概念和建立知识体系的重要环节, 相对于实践教学来说, 课堂教学比较抽象。要搞好课堂教学, 达到良好的效果, 一方面需要教师多下功夫,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运用新的教学手段, 因材施教;另一方面, 需要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和要求,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带着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由于地区基础教育差异和个体差异, 学生在基础和悟性上有一定的差距。从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该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来看, 高分甚至满分的学生比例较高, 而低分不及格的也有相当比例, 对于较好的和较差的两个极端, 鉴于传统分班的弊端, 为了充分发挥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必须因材施教, 打破现有的分班模式, 有必要根据受教对象不同实行分层次教学, 每个层次制订相关的与之相适应的有针对性的详细的教学计划。具体做法是:分班开课前对学生进行相关的专业知识测试, 之后通过测试成绩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分别进行课堂教学。高层次的课堂在教授基础知识的同时, 可以加快教学进度, 有针对性地加深加宽其知识面;低层次的课堂在保证正常的教学计划和要求的同时, 侧重以讲解基础知识为主。每个层次的课堂配备教学方法、特点与之相适应的教师, 在教学八周左右再进行一次测试对每个课堂的学生微调。由于一年级学生的排课时间上可以统一安排, 各方面在实施分层次课堂教学上都不存在问题。期末理论课的考试题要兼顾各层次的学生, 注意把握题型和难度, 适当加大基础知识考核的比例, 同时通过一定比例的灵活运用题目拉开分数差距, 客观合理地反映每个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

二、面向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

现代社会的发展愈加需要具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 同时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 培养各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是理论知识的验证和灵活运用环节, 是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 教育部和财政部等部门于2012年2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 文中针对加强实践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措施。其中第5条指出: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加强实践教学方法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改革实验教学, 实行分层次的教学模式, 它对培养电气、电子和信息技术等专业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改变过去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发展实际能力的弊端, 同时也有利于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大一学生首次接触电路实验, 要求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真严谨的作风, 练好扎实的基本功, 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动手能力。作为民族高校, 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包括各少数民族地区, 教育基础和素质差异较大, 导致了实践动手能力上的差别, 在实验环节上不能做统一标准的要求, 有必要在教学上区分对待, 实现不同模式的培养方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采用分层次实验教学模式, 因材施教, 充分发挥其实践主动性和积极性, 挖掘其最大潜能, 有利于为学好后续课程, 最大限度地培养其实践能力, 尤其是创新能力, 为提高其专业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措施如下:

1. 因材施教, 实行分层次教学。

对基础较差的学生, 要求完成必做的验证性实验。对基础较好的学生, 除完成基本要求之外, 安排选做实验、综合性实验。对有潜力、学有余力的学生, 可分成兴趣小组, 由任课教师专门指导其完成设计性和自定项目实验, 并且在条件成熟时开展教学提高型、科技活动型活动, 如举办讲座、组织实验竞赛、发表论文等。

2. 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将内容僵化、形式单调,

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实验教学方式转变为在时间、内容和形式上都让学生有一定的主动性。在时间上, 实验室在一定条件下对学生开放;在内容上, 除必做实验外, 还安排有选作实验和采用现场指导、网络答疑等多种指导方式;充分利用视频、实物模型和演示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对不同程度学生实行因材施教。

3. 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引入《电路基本理论》实验。

在实验前给学生介绍仿真软件并进行演示, 学生根据实验目的, 自己首先上机实践, 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 学生在实物操作时对实验中出现的一些数据和现象能够完全了解, 实验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对复杂的实验过程在计算机仿真过程中会更便捷高效, 可保证一些高压强电实验的安全性。

4. 完善实验教材, 扩充实验内容。

教材是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提高实验技能的根本。为此, 将重新编写实验讲义, 增补各种类型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电气性能、常规仪器仪表的使用操作说明、实验数据误差的分析、电路设计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增加一些直观的感性认识, 包括增加最新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另外, 还可以考虑增加网络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基础性实验教学能够使学生牢固记忆并透彻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 切实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为后续课程服务, 为完成专业培养方案服务。综合提高型实验教学的实施, 是实验教学的延伸, 不仅能加强和扩大学生课内所学知识, 充分发展学生学习兴趣和个人专长, 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促进智能的发展。通过自定设计实验项目实验, 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为大学生创新活动和竞赛活动输送人才。我校计算与实验中心是“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为《电路基本理论》课程的实验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条件和环境, 学校的创新创业中心和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开放性实验室为学生的科技兴趣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我院的《电路基本理论》课程是校级精品课程, 每位任课老师都可以抽出时间指导学生完成设计性的和自定的实践项目, 校院两级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创新项目, 每年都有申报活动。这一切为创新活动和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和有力的保障。

教学必须满足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要求, 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的一个过程, 由此进行分层次的教学很有必要, 是一个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措施。由于有了新的教学理念, 并付诸于行动, 近年来我院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创新创业活动, 人数逐年增加, 已形成良好的氛围, 并在全国各类电子竞赛中取得多项大奖, 为社会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 充分展示了我校的办学实力和水平。

摘要:《电路基本理论》是电气与电子类工科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 在电类专业的知识体系中起着奠定基石的作用, 是学习电子技术与电子线路等相关后续课程的基础。针对新形势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 分析了目前在《电路基本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在理论和实践教学方面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 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分层次教学

参考文献

[1]李翰荪.电路分析基础[M].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校级精品课程《电路基本理论》.武汉:中南民族大学, http://www1.scuec.edu.cn/dxxy/dlfx/.

[3]《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编辑部.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 (摘录) [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2, (6) .

[4]周常森.电子电路计算机仿真技术[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篇4: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

摘要:电路课程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本文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基本电路理论课程组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介绍了我们在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电路理论;课程考核;教材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基本电路理论课程组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结合学校招生改革、基础课大平台建设,对基本电路理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该课程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本文就基本电路理论课程组在近几年中进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作一介绍。

一、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措施

课程考核是课程建设水平的集中体现。它是评价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的重要参考。课程考核方式对课程建设具有引导和约束的作用,它反映了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为了改变传统的一考(期末考试)定成绩的简单考核方式,基本电路理论课程提出课程考核改革的目标为:把课程教学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实现课程考核向过程考核转移。课程组进行了三届考核方式改革试验达到了预期的目标。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具有可操作性、方案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该项改革得到了学校的支持与肯定,并于2006年获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具体方案为:

1、“基本电路理论”课程考核由平时作业成绩、平时测验成绩、期末成绩和小论文成绩等组成。

2、平时作业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布置并批阅(作为试点,部分教学班的平时作业在课程网站的习题系统上独立完成,其成绩由习题系统给出)。

3、平时测验分为两次完成,都在课程网站测验系统上独立完成,并由测验系统给出成绩。

4、期末成绩参加课程期末统一考试后,在统一阅卷的基础上给出。

5、学生必须自拟题目或根据任课教师提出的题目撰写课程学习小论文,并在一定形式下进行宣讲、答辩。课程论文答辩首先在学生组中进行,评出名次,前几名将在教学班上进行宣讲、答辩,这些在教学班上答辩的论文将公布在课程网站上。最后,根据课程论文及宣讲、答辩情况评定课程论文成绩。

6、作业成绩、测验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和论文成绩在考核成绩中所占比例为:作业成绩10%,测验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50%,课程论文成绩10%。

通过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取得了如下预期的效果:

1、实现了课程考核向过程考核的转移。一门课程的学习不仅仅是一个结果,更应该是一个过程。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整个教学过程。与之相适应,考核也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课程组设计的考核方案中,作业成绩的给出需跨越整个教学历程。两次测验的时间节点分别为第8周左右、第13周左右,每次测验的时间为一学时,可安排在课内,也可安排在课外。期末考试在第20周,时间为2小时。从实践来看,网上测验给学生提供了学习过程中阶段小结的机会,学生对平时测验给予和考试同等重要的对待,而通过测验,教师也可适当调整、改进教学,以解决测验中暴露的问题。

2、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除了要掌握基本知识外,综合能力的提高也是主要的一个方面。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课程组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着重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小论文撰写,教师提供一部分选题,同时鼓励并允许学生自主选题,自己查阅科技文献,以提高学习和思考的兴趣;既鼓励独立思考又强调相互交流。为了保证小论文的质量,采取小组的形式,既便于同学间的交流,又培养协作、沟通的能力。论文宣讲、答辩首先在学生组中进行,评出名次,前几名将在教学班上进行宣讲、答辩,这些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和独立处理事情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即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3、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由于改革了考核模式,采用了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学生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和目标,课堂教学秩序好,气氛活跃,课后师生交流频繁。对网上测验,同学们普遍反映形式新颖、灵活、简便。小论文的撰写与宣讲,提供了展现学生能力的机会,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大家根据兴趣,志愿结成讨论小组,小组内积极讨论以至于争论,小组间相互交流,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研究的氛围。

4、为课程建设特别是教材建设积累了经验、指明了方向。考核方式的改革既重教学结果,更重教学过程和细节,这就要求合适的教材或教材体系与之配套。

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与课程建设的关系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是课程建设的一部分,其实施效果取决课程建设的其他方面。课程组认为,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应与课程建设同步进行,随着课程建设各方面工作的开展,使考核方式改革的措施落到实处。

1、与师资队伍建设的关系

师资队伍的素质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基本电路理论课程面向我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1000余名学生,实现大平台教学,课程组包括9名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处于主导地位,为了使课程考核方式改革顺利进行,课程组采取了如下措施:

(1)通过开会、讨论、教师直接参与改革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等方式,让课程组教师充分了解和认识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意义、具体实施步骤。

(2)以课程组为单位组织与实施课程教学。为保证课程考核效果的客观性,课程组对整个教学采用统一教学大纲、统一考试和评分标准、统一课程教学和考核方式。

(3)定期召开课程教学会议,组织教学研讨活动,开展课程教学内容、实验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的讨论,并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讨论解决办法。组织教师进行不定期的听课交流,让每位教师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能够有的放矢地加强学习。要求教师根据生活实际、结合相关科研成果及时更新授课内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课程内容深入理解,制作知识点课件,广泛交流教学课件和电子教案以及制作经验;进行网络交流讨论,回答学生问题,克服时间和空间限制,进一步拓展受益面。经常听取教学督导和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评价。

(4)对双语教学班采取和中文教学班同样的教学要求。虽然双语教学对英语有较高的要求,但考核方式与中文班完全一致,这就要求任课教师有非常扎实的双语教学能力。课程组通过选派青年教师去英语国家学习,进一步加强英语授课能力的培养。

(5)以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为契机,鼓励教师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对学生小论文写作的指导,教给学生对知识进行加工、从已知知识得到学习掌握未知知识的方法。总的来看,在学生的小论文中,有相当一部分都包含学生自己的观点。对其中特别突出并具有学术价值的小论文,推荐到有关刊物予以发表。

2、与课程网站建设的关系

课程网站是支撑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平台之一。在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中,课程网站还提供了重要的硬件支

撑。为了提高考核的工作效率,考核中的两次测验都是在课程网站上进行的。由于学生数庞大,这就对网站的技术保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为了保证大批量学生在网上同时进行测验,课程组对网站建设采取了如下措施:

(1)实验室加大投入,准备专用的测验场地,保证能供250人同时进行测验;配备超过250台高性能的联网计算机,保证网路畅通。经过近3年的努力,目前网上测验的硬件设施配备完善。

(2)组织技术人员开发完善的网上测验系统。网上测验系统经过3届学生的使用,其实时性、网络畅通性、评分准确性等各种技术指标都达到了较好的水平。整个网上测验系统包括题库、实时测验与界面、测验结果评价等几部分。在网上测验系统的开发中,课程组还要求教师开发其中的题库部分,以保证测验题目的客观性。题库中所有题目采用选择题的形式,以适应网上测验这一有别于纸质测验的形式。

3、与教材建设的关系

随着高校新一轮的建设,给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大专业、大平台、大院系的建立进一步整合了教学资源,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的基础;高校扩招使得大班授课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形式。为了适应这一形势,同时也为了保证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顺利实施,课程组加强教材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材体系。

(1)经过近几年的建设,目前已形成以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电路基础》为主教材,以《电路基础教学指导书》为配套教材,以《电路基础试题集解考研指南》为辅助教材的教材体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可行的平台。

(2)电路教材经过若干年的建设,其内容已基本稳定。主教材《电路基础》在内容选材上加强基础、结合实际、逐步更新、突出重点、利于教学。同时,注重教材的适用性。上海交通大学目前以大电类专业组织教学,教材的内容覆盖包括电气、电子、信息、计算机、自动化、测控等6个一般学科,以反映高等院校加强通识教育、素质教育的大背景。在主教材中加强电路的工程应用。全书挑选了15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应用实例,这些应用实例既注重和电路理论的紧密联系,又注重工程应用性,它们涵盖了电气、电子、控制和计算机等专业方向的应用。应用实例部分既可以作为学生自学内容,也可作为教学内容,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了解电路应用的概貌。这些应用实例也为学生撰写小论文提供了范例。

(3)与主教材配套,课程组还出版了《电路基础教学指导书》以及《电路基础试题集解考研指南》辅助教材。辅助教材是对主教材的补充,它可以帮助提高教学质量和巩固教学效果。如《电路基础教学指导书》给出了基本电路理论的所有知识点和主教材的全部习题解答,还包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些教学资料都可以辅助学生对完成的作业进行检验,帮助学生进行阶段性的复习与思考。又如《电路基础试题集解考研指南》提供了上海交通大学历年本科生期末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基本电路理论试题,这些内容可进一步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4、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关系

电路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极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了完成必要的练习,往往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特别对于一些数值不凑整的习题,所花计算时间要更长。完成一道习题花费1~2小时在电路教学中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教师在备课中为准备例题,往往也要花很长的时间进行计算或验证。因此在电路的教学过程中,有相当多的时间花费在电路公式的推导和数值计算上。

从本质上看,电路分析的主要任务就是列写电路方程和求解电路方程。而从学习电路知识的角度看,列写电路方程是电路学习的重点,通过学习列写电路方程,从而也掌握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而这正是电路学习的核心部分。尽管求解电路方程也是电路学习的任务之一,但相比较而言,求解电路的任务在概念和方法上要简单一些,技巧性也弱一些,但求解过程十分花费时间。因此,在电路教学中引入计算机辅助分析来简化电路的计算,从而节约时间用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上是十分必要的。

为了在电路课程加强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组采取了如下措施:

(1)鼓励学生在撰写教学小论文时开展计算机辅助电路分析的研究与探索,在三届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试点中,每届都有约20%的同学选写计算机辅助电路分析的论文,参与的同学普遍兴趣浓厚,思考深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在网上测验中鼓励学生通过计算机编程分析电路测验题。课程组在测验题库中有意设置一些具有一定计算量,反映工程实际的电路测验题,这些题目的数据一般不具凑整性,适合采用计算机辅助计算。这样引导学生注重计算机辅助电路分析技能的掌握。通过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辅助分析能力,实际上也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5、与双语教学的关系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需求在迅速增加,我国高等教育面临一个挑战:如何培养更多的具有较强的国际间学术交流和沟通能力的人才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又一个重要目标。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和有效手段的双语教学已成为目前高校课程改革的新思路。所谓双语教学就是指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种语言或英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将学生的英语或者第二语言通过教学和环境,经过若干阶段的训练,使之接近母语的表达水平,这是各高校经过双语教学探索研究希望达到的效果。

在上海交通大学电路课程中,设有双语教学班,采用全英语语言授课,教材为Charles K.Alexander著Fundamentals D,Electric Circuits。为了监控双语教学质量,在课程考核中,规定双语教学班的考核标准与中文教学班一致。这样就要求对双语教学班,除了英语语言上的要求之外,其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等要符合电路课程的要求,从而保证了教学质量。

三、两点思考

1、现在各高校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和建设,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是课程建设的核心环节。如何使考核方式的改革常态化而不流于形式,从而带动整个课程的建设,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是我们思考的重点。

2、电路理论的工程应用背景极强,如何在考核方式改革中体现电路的工程应用性,这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篇5: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

(一)1.D

2.C

1918年,美国教育家博比特出版了《课程》一书,成为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3.A

4.D

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划分,可以将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5.B

略 6.B

略 7.D

略 8.C

略 9.B

略 10.C

略 11.C

略 12.A

略 13.B

14.A

活动课程具有过程的实践性、内容的开发性、形式的多样性等几个特点,更多的是关注儿童的兴趣、需要及创造,以儿童为中心。15.C

16.B

小学的自然课包括天文、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是一门综合课程。17.C

“六艺”“七艺”是最早的学科课程,或称分科课程。

18.D

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无形课程或隐蔽课程等。一般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具体学习环境中所获得的“计划外”的知识、观念、情感等,不是课程计划中所预期的东西。其显著特点是“自发的、个性化的”。19.B

略 20.C

略 21.A

22.A

课程目标有关某门教学科目或教学活动所要完成的任务的指标体系。23.D

24.D

课程编制的第一个层次是课程计划;课程编制的第二个层次是制定学科课程标准,即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 25.A

略 26.B

略 27.C

略 28.D

29.C

制定课程计划是编制课程总体规划的一部分,是课程编制的第一个层次。制定课程计划是课程编制中最重要的工作,也是课程编制的第一步。

30.D

顺序性和连续性有关,但又超越连续性,是指课程的“深度”范围之内的垂直组织规则,使学习的机会建立在前一个学习经验或者课程内容之上,但确实对同一课程要素作更深更广更复杂的处理。

31.B

螺旋式强调的是学生的认识逻辑或者说是学生认识发展过程的规律,即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逐步深化的规律。32.B

纵向组织更多地强调只是自身的体系和深度。

33.C

心理顺序是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来组织课程内容。34.C

略 35.B

36.C

任何课程改革最终都要落实到学校,学校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37.C

38.A

泰勒原理中“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中认为,在组织学习经验时,应遵守三个准则是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39.D

40.D

教学智慧是教师在面临比较复杂的教学情境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其特征包括情境性、复杂性、实践性、个性化和创新性。41.C

42.A

忠实取向认为,设计好的课程是不能改变的,课程实施的过程应该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持这种取向的教师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显得呆板、僵化,缺乏创造性。43.D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44.C

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是课程内容的三种组织方式中争论最激烈的一种,也是“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最大分歧所在。

45.B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确立了课程的三个文件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书。46.D

47.A

CIPP模式是由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其同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系统确立起来的。该模式包括四个步骤: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48.D

泰乐园里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即确定课程目标;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根据目标评价课程。49.C

略 50.C

51.B

创生取向认为,设计好的课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课程实施的过程也是课程的设计过程。这种课程实施取向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要求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者,还是课程开发者。52.D

斯塔克于1967年提出了外观评价模式。外观评价模式包括三个重要的因素即前提条件、相互作用、结果。

53.A

课程资源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是教材。

54.B

课程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也就是说,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55.C

我国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56.D

略 57.A

58.C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为中心来编订了学校课程的理论,它以结构主义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

59.B

学生在新课程中,即是课程资源的消费者,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60.C

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不仅影响着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素材型课程资源的主要载体,而且还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

61.B

教育改革涉及的内容很多,包括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教学方法和理念的改革、教材改革等,但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62.A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是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并形成基本的技能和技巧。

63.D

备课就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起来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表达方式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先决条件。64.A

在各种教育途径中,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学校教育目的的贯彻落实和各种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通过教学途径实现的。65.C

66.A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一方面,教学过程具有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共同性;另一方面,教学过程具有的特殊性。

67.C

一般认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具体体现在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与学生完成这些人物的需要及世纪水平之间的矛盾。

68.B

上课是教师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69.C

略 70.D

略 71.B

72.C

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学要根据所传授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以及学生能力发展、知识掌握的顺序,循序连贯地进行。它也称循序渐进原则。73.D

略 74.D

略 75.C

76.D

讲授法又被称为讲演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向学生系统连贯的传授各种知识的教学方法。

77.A

谈话法亦称问答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师生间的问答而使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悠久历史的,行之有效的方法。78.C

略 79.C

80.B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课外读物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方法。它即强调学生的“读”,又强调教师的指导。81.A

略 82.B

略 83.D

略 84.C

略 85.C

86.D

设计教学法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克伯屈提出来的,克伯屈是杜威的学生,他继承杜威教育理论的精华,创设出以实用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一种教学方法。87.D

略 88.B

89.A

相对评价,是指在团体内以自己所处的地位同他人相比较而进行的评价。其评价标准是设在团体之内的。

90.A

根据评价的标准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评价;根据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91.C

发展性评价是新课程教育评价的趋势和基本要求,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进行甄别。92.C

教学评价的功能有诊断功能、反馈调节功能、区分和鉴别功能、激励功能、导向功能。

93.B

94.A

该教学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根据行为心理学的原理设计,尤其受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训练心理学的影响,强调控制学习者的行为,以达到预定的目标。95.C

该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独立进行学习的模式。该模式从人本主义出发,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96.B

略 97.B

略 98.D

略 99.C

略 100.A 略

101.D 学生认知的客体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但学生学习的主要是以教材为主,属于间接经验。

102.B 题目中强调的是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103.C 略

104.D 赫尔巴特是第一个将心理学与伦理学引入到教育学中,并将其作为教育学基础的人,他主张用心理学的统觉来说明教学过程。

105.D 新课程该科强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其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106.C 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特征。107.D 略

108.A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决定增设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109.B 略

110.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式启动,即第八次课程改革。111.C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在义务教育阶段,将10%—12%的课时量给予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从而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并行的层次结构。112.B 略

113.D 说教学程序是说课的重要部分。

114.D 研讨性说课是对说课内容进行专题研究、探讨的一种说课形式。这种说课形式是运用最经常,最主要的一种说课形式。115.B 略 116.D 略 117.D 略 118.A 略 119.B 略

120.D 基础性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以“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它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121.B 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122.B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其中,课程标准一般由说明部分和本文部分构成。123.B 课堂教学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教育教育活动的基本阵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水平,影响着学生的发展。124.C 略

125.C 我国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即国家课程(一级)、地方课程(二级)、和校本课程(三级)。126.D 略 127.B 略 128.B 略 129.D 略

130.D 课程目标的特点包括四点:时限性、预测性、可操作时、具体性。课程目标和特定的教育阶段相联系,体现了课程目标具有时限性。131.B 略 132.A 略 133.C 略

134.A 根据不同的标准,课程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课程计划中课程实施的要求不同,课程可以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根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不同,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可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135.C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学校课程又称为校本课程,是学校在实施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自己开发的适合本校实际的、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主体是教师。136.D 略

137.C 泰勒采用的关于教育目标的表述方法为二维图表式,将课程目标中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明确地对应起来,时的目标的陈述既说明了目标的内容方面,又说明了目标的行为方面。

(二)1.A 2.D 3.A 4.B 5.A 6.D 7.B 8.B 9.C 10.C 11.A 12.D 13.D 14.B 15.A 16.A

(三)1.D

2.C

3.C

4.C

5.C

6.A

7.A

8.A

9.C

10.B 11.D

12.C

13.B

14.C

15.C

16.A

17.B

18.C

19.C

20.D 21.D

22.A

23.B

24.A

25.A

26.A

27.A

28.D

29.A

30.C

篇6: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 课程论基础

(一)课程论基础

1、课程的含义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交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2、课程的类型

·⑴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按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划分)

分科课程也叫学科课程。他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他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

综合课程也叫统整课程,是指把若干相邻学科内容加以筛选、充实后按照新的体系合而为一的课程形态。

·⑵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按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划分)

学科课程是以学科的形式组织教学内容的一种课程,它以人类对知识经验的科学分类为基础,从不同的分支学科中选取一定的内容来构成对应的学科,从而使教学内容规范化、系统化。活动课程也叫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相对,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⑶必修课与选修课(按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划分)

必修课是指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法定性要求全体学生或某一学科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种类。

选修课指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里法定的,学生可以按照一定规则自由地选择学习的课程种类。

有必选与任意选修。

3、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 ·⑴ 社会需求

社会需求(此中社会指:政治经济发展,社会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决定课程发展的方向。社会对课程的需求通过教育方针、政策、有关课程的法规等中间环节或手段来实现的 ·⑵科学知识水平

人类积累的科学知识是课程的重要源泉。课程内容总是从人类积累的知识总和中,根据一定的标准精选出来的,体现着人类科学知识的基本要素和精华。·⑶学习者身心发展的需求

课程是要学生掌握并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所以就必须是学生能够接受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原有知识基础和能力发展水平、年龄特点等等,都是影响课程的重要因素。·⑷课程理论

4、课程理论流派 ⑴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1)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斯宾塞、巴格莱。(选)2)基本主张

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科学知识传递给下一代。②教师的任务是教给学生知识。③学生的任务是掌握各门学科知识。3)评价(简答)

优点:有利于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学习,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 14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局限性:容易把各门知识割裂开来;不重视甚至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不利于因材施教。(2)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也叫儿童中心课程论 1)代表人物:杜威(选)2)基本主张(简答)

①课程应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能力等为核心来编制;

②课程强调的不是学科知识,而是学生的发展,主张以儿童的直接经验作为教材内容; ③体现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及体验,突出知识的获得过程。3)评价(简答)

优点:①重视儿童的兴趣;②强调实践活动;③强调围绕现实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精心设计和组织课程,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的完整认识。

局限性:①过分夸大儿童个人经验的重要性,存在很大的片面性;②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内在联系与顺序,只能使学生获得一些零碎片段的知识,不能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降低了学生的知识水平。

⑶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1)代表人物:布鲁纳(选)2)基本主张(选)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是为了克服儿童中心课程理论的片面性提出来的,强调以社会问题为中心。它认为设计课程要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分析来确定教育目标,主张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界限; 要兼顾儿童的年龄特征,但不主张以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作为编制课程的基本出发点,而提出要以社会现实问题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

社会中心课程以改造社会为中心,通过对社会各方面问题的综合学习,以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

主张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社会中去。3)评价(简答)优点:

①重视教育与社会、课程与社会的联系,有利于为社会需要服务; ②重视各门学科的综合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局限性:

①它片面强调社会需要,忽视制约课程的其他因素,如科学本身、学生本身的系统性及需要; ②忽视各门学科的系统性,不利于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系统知识;

③夸大教育的作用,许多社会问题是由于社会造成的,单靠教育是不可能解决的。

(二)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1、课程目标的内涵(选)

课程目标是国家或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安排的教育内容进程以及要求学生达到的程度,是培养目标的分解,是师生行动的依据。

课程目标即课程的预期结果,它直接受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影响。

2、课程目标制定的影响因素(选)

①学习者的需要 ②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③学科知识及其发展

3、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 ⑴课程标准(选)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课程标准包括以下内涵(简答)

①按门类制定 ②规定本门类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③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 ④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和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 ⑤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 14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⑵.课程内容(选)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目前,对课程内容的解释,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①课程内容即教材 ②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③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三)课程资源的类型与开发

1、课程资源的内涵与类型(1)课程资源的内涵(选)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2)课程资源的分类

①按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区分,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②按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区分,课程资源可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③按中学所设置的学科科目区分,课程资源可分为政治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数学………;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初中语文课程资源、高中语文……

④按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区分,课程资源可分为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隐性课程资源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的特点。

⑤按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区分,课程资源可分为物质形态的课程资源和精神形态的课程资源。⑥按课程资源的形成过程区分,课程资源可分为可预设的课程资源和不可预设的课程资源。

2、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简答题)

1、开发当代社会调查

2、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

3、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

4、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以确定制定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

5、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

6、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四)课程设计

1、课程内容选择的主要依据(选择、简答)

①课程目标②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③社会发展④科学文化知识

2、课程组织(选)·⑴课程组织的要素

从微观层次来看,课程共同的组织要素包括:①主题和概念;②原理;③技能;④价值观。从中观角度来看,所有的课程组织要素都包括①范围;②连续性;③序列;④集合。·⑵课程组织的原则(选)

①连续性,指直线式地陈述主要的课程要素。(广度)

②顺序性,强调每一后续经验以前面的经验为基础,同时又对有关内容加以深入、广泛的展开。(深度)

③整合性,指在各种不同的课程内容之间建立适当的联系,整合由于分割所造成的知识点支离破碎的状态,以达到最大的学习累积效应。(联系)·⑶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选)①直线式与螺旋式。

直线式是指把课程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即课程内容直线前进,前面安排过的内容在后面不再呈现。其强调的是知识本身内在逻辑的直线性。

螺旋式是指在不同阶段、单元或不同课程门类中,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逐渐扩大知识面,3 / 14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加深知识难度,即同一课程内容前后重复出现,前面呈现的内容是后面学习内容的基础,后面学习内容是对前面学过内容的不断扩展与加深,层层递进。② 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纵向组织是指按照知识的逻辑序列,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的先后顺序组织课程内容。

横向组织是指打破学科的知识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以学生发展阶段需要探索的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构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内容专题。

相对而言,纵向组织更多地强调知识自身的体系和深度,而横向组织更多地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及知识的广度。③ 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逻辑顺序是指根据学科本身的体系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这是“传统教育”派的主张。

心理顺序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来组织课程内容。这是“现代教育”派的主张。

3、课程设计模式(选)⑴目标模式(又称泰勒原理)(简答题)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①学校应当追求的目标

泰勒认为应根据学习者本身的需要、当代校外生活的要求以及专家的建议三方面来提出目标。②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

③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在组织学习经验时,应遵守三个准则: 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④课程评价。评价是课程编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既要揭示学生获得的经验是否产生了满意的结果,又要发现各种计划的长处与弱点。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

确定课程目标;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根据目标评价课程。⑵过程模式(选)由斯滕豪斯提出

该模式体现出四个特征:

①人文主义的知识观 ②“研”“学”一体的教师角色观 ③合作探究式学习观 ④发展性评价观 启示:①鼓励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发展 ②建立研究者和学习者相结合的教师成长模式

③采用师生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 ④确保评价更加反映学生的发展

(五)课程实施

1、课程实施的内涵(选)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实施是落实课程改革、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措施。

2、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选)⑴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呆板、僵化、缺乏创造性 ⑵课程实施的相互调适取向。

灵活、多样、具有创造性,是新课程改革所支持的课程实施取向 ⑶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

主张课程实施过程也是课程的设计过程。对教师要求较高,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者,还是课程的开发者。

3、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简答、论述)⑴改革本身的因素

①地方、学校与教师对改革的需要②实施者对改革的清晰程度③改革本身的复杂性④改革方案的质量和实用性

/ 14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⑵学校内部的因素

①校长;学校是改革的基本单位和中心,校长在改革中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②教师。教师个人的特征和教师集体的因素对课程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③学校外部的因素:a、社区与家长的影响 b、政府部门的影响 c、社会团体的影响

4、成功的课程实施(简答)有效的课程实施具有以下特征 :

第一,课程实施是极其复杂的过程,它不但包含教材的改变,也包含组织的革新、角色或行为的变化,实施者对于实施的课程也应有理解并持积极的态度,努力学习新课程有关的知识。第二,课程实施最好在忠实观之外,容许相互调适观存在,即让地方、学校和教师在课程改革大原则下,能自由调整以适应个别需要。

第三,课程实施需要周详的计划,对于实施目标、实施策略、调适的设计及实施的评价,都应有妥善安排;再者,实施计划不只针对所有实施学校为整体来设计,还应针对个别学校的实施来设计。

第四,课程实施应当更重视教师的角色,让教师扮演共同决定者的角色。第五,课程实施应安排足够的时间,以便让可能的效果显示出来。

第六,影响课程实施成败的因素很多,实施者应周全地加以剖析,且努力促使这些因素成为助力而非阻力。

(一)教学概述

第二章 教学论基础

1、教学的概念

 教学是指在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

2、教学的基本任务(选、简答)

①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首要任务)②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③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④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⑤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选)

备课分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两种。备课的三项工作:(1)备教材(2)备学生(3)备教法 备课要做的三个计划:

(1)学年或学期学科教学进度计划(2)单元(课题)教学计划(3)课时计划(教案)·2.上课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选)

上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简答)

(1)教学目的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3)教学方法适当,教师善“启”善“导”。

(4)教学过程组织严密、结构紧凑。

(5)语言具有艺术性。(6)板书规范。(7)态度从容自如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选)

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延续,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4.课外辅导(选)

课外辅导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选)(1)意义:

/ 14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2)学业成绩检查方式:常用的检查方式:平时考查和考试。(3)学业成绩检查要求(简答)

a、坚持科学性、有效性和可靠性;b、力求全面;c、灵活多样。(4)学业成绩评定的基本要求(选、简答)

客观公正;为学生指出学习上的优缺点和努力方向。(主要目的)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的基本要求?(简答)

(二)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1、教学原则及我国常用的教学原则  什么是教学原则?(选)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教学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 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

教学规律是制定教学原则的客观依据和基础,科学的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体现和反映。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简答)(1)直观性原则(选)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直观性原则要求利用学生多种感官,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直接感知教材,增强直接经验获得生动表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科学概念,把生动的直观和抽象的思维结合起来,掌握知识的本质。(2)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并且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人格。(3)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学要根据所传授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以及学生能力发展、知识掌握的顺序,循序连贯地进行。它也称循序渐进原则。(4)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够根据需要迅速的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5)量力性原则

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6)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

是指教学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同时结合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8)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体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2、教学方法及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 教学方法的概念(选)

/ 14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教学方法是指师生为有效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

 教学方法的特征(简答)

(1)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能;(2)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教师的主导性;(3)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总结和指导;(4)注重学生的心理及其学习动机的激发;(5)注重多媒体教学手段及网络资源平台的运用;(6)继承和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教学实践经验。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选)

(1)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

包括讲解、讲读、讲述、讲演、讲评等五种形式。

(2)谈话法:亦称问答法。通过师生间的问答而使学生获取知识。(谈话前、中、结束后)(3)读书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和课外读物而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方法。

·基本要求(简答)

指导学生精心阅读教科书;指导学生善于阅读参考书;指导学生写好各种形式的读书笔记。

(4)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

·演示的种类:选好演示教具、做好演示准备是演示法实施的前提。(5)参观法:组织学生到校外一定场所进行直接观察、访问。

参观的类型:感知性参观;并行性参观;验证性参观;总结性参观。(参观前,参观时,参观后)

(6)实验法:利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7)练习法:通过课堂及课外作业.有意识地反复完成某一活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简答)

①要有明确的目的与具体的要求 ②要有周到的计划与适切的步骤 ③要有恰当的分量与适当的难度 ④要有科学的时段与有效的方法 ⑤要有正确的态度与良好的习惯 ⑥要有及时的检查与认真的总结(8)实习法: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场所从事一定的实习实践工作。(实习前,实习中,实习后)

(9)讨论法:以班级或小组形式围绕某一课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并进行争论、探讨。(讨论前,讨论中,讨论后)

(10)发现法:提供适宜于学生进行“再发现”的问题情境和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独立的探索、研究和尝试活动,以发现相应的原理或结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方法。(布鲁姆提出)

基本特征:强调学习过程,强调直觉思维,强调内在动机,强调信息提取。

一般过程:确定讨论课题,制定研究计划,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发现和总结。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简答):(1)教学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教学任务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具有方向性的意义。教学目标是教学任务的具体化,它直接影响着教学方法的选择。(2)教学内容的特点

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了所用教法的不同,要依据不同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

(3)学生年龄特征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基础情况。

(4)教师本身的素养(5)教学方法本身的特征

/ 14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6)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三)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选)

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按照确定的原则、目标、形式和程序启动、互动,从而现实地生成和开展教学的过程,也就是教学活动和目的合规律地、现实地建构、生成和展开的过程,更是教学质量现实地形成的过程。

2、教学过程的本质(选)

(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①教学过程具有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共同性;②教学过程具有特殊性 表现在:认识主体、认识对象、认识方式等等。

(2)教学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简答)

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 3.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规律 4.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规律

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简答、选择)

①心理准备②领会知识③巩固知识④运用知识⑤检查效果

5、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简答)①明确教学目的和目标

②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展开教学活动 ③对教学内容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和评定

(四)教学组织形式

1、班级授课制

 基本含义及基本特点(1)基本含义(选)

班级授课制也称班级教学,是将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根据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是我国目前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2)基本特点(简答、选择)

在教学人员的安排上,以“班”为基本的活动单位。在教学活动程序安排上,以“课”为组织单位 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以“课时”为基本单位  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与局限性(简答) 优越性:

(1)它有效地扩大了教育规模,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普及。(2)它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3)它有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4)它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切磋、交流。 局限性:

(1)它不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2)它在一定地位一限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立性、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3)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4)缺乏真正的生生之间的合作。

2、个别化教学

 个别化教学的含义(选)

个别化教学是指为了适应个别学生的需要、能力、兴趣、学习进度和认知方式特点等而设计的 8 / 14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教学组织形式,但它并不单纯意味着个体独自学习。 个别化教学的特点(简答)

(1)在全班上课的基础上再照顾到班上学习速度慢或学习速度快的学生,以及有特殊需要的学生。

(2)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学习任务以及辅导必须以该生的学习准备、学习特点和个性特点等为依据。

(3)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指导和帮助学生自学和独立钻研。(4)学生的学习由教师“扶着走”向独立过渡  个别化教学的优点与缺点(简答) 优点:

(1)个别化教学可使教学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能力水平和学习速度,有利于因材施教;

(2)它可调动每个学习主体的学习积极性;

(3)它有助于训练学生的独立学习、自负学习责任、独立钻研和自我教育的能力;(4)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灵活性大。 缺点:

(1)若长期把个别化教学形式作为主要的教学形式,会削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利于合作精神的培养;

(2)若用单一途径和固定不变的学习方法,学生可能会感到单调无味,削弱学习的热情,容易疲劳;

(3)个别化教学不是适合所有的学生,特别是有些缺乏学习自觉性的学生,可能会拖延学业;

(4)个别化教学其“代价昂贵”,需要比其他教学形式花多得多的时间、精力、财力和物力;(5)个别化教学不利于学生交往能力的发展。 运用个别化教学形式需要注意的问题(简答)

(1)学习的步调(2)教学目标(3)学习活动或材料(4)评价学生的手段(5)个别辅导

3、分组教学

·分组教学的概念(选)分组教学是按学生能力、成绩分组进行编班的教学组织形式。·分组教学的类型(1)能力分组(2)作业分组

(五)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的概念(选)

教学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运用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以提供信息改进教学和对被评价对象做出某种资格证明

2、教学评价的功能与意义(简答或选择)

1.诊断功能2.反馈调节功能3.区分和鉴别功能4.激励功能5.导向功能

3、教学评价的类型

 根据评价的标准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选择)(1)相对评价

所谓相对评价,是指在团体内以自己所处的地位同他人相比较而进行的评价。(2)绝对评价

所谓绝对评价,是指判断完成既定目标的程度而进行的评价。(3)个体内差异评价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把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从而做出评价的方法。

 按照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活动开始之前,为使计划更加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

/ 14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特点是:重诊断、重治疗。

(2)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活动运行的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修正其本身轨道所进行的评价。

(3)总结性评价也称事后评价,是指在活动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

4、教学评价的原则(简答)

①客观性原则 ②科学性与可行性统一原则 ③主体性原则 ④一致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⑤定期性评价与经常性评价相结合原则 ⑥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原则

(六)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的内涵(选)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和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稳定、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模型及其具体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

2、常见的教学模式

(1)范例教学(选择或简答题)实施步骤包括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范例性地阐明“个”的阶段,用典型事实和现象为例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第二阶段:范例性地阐明“类”的阶段,用许多在本质上与“个”案一致的事实和现象来阐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第三阶段:范例性地掌握规律和范畴的相互关系的阶段。通过对“个”和“类”的分析、认识,使学生的认识上升为对普遍性的规律的认识。

第四阶段:范例性地获得关于世界与生活的经验的阶段。这阶段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对学生培养目标的追求。

(2)抛锚式教学模式(选择或简答题)

抛锚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 ①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②确定问题(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③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④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⑤效果评价(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3)引导—发现教学模式(选择或简答题)

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杜威的“五步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法”等教学原理。

基本操作程序是:

①问题(教师在创设教学条件、环境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

②假设(教师尽量在诱发性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比较、类推等方法不断产生假设,并围绕假设进行推理,引导他们将已有的各种片断知识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加以改组,从中发现必然联系,逐步形成比较正确的概念)

③验证(用其他类似的事例来对照检验已获得的概念的正误及其正误的程度,靠进一步的定性分析使自己有一个较明确的判断)

④总结提高(引导学生对认识的性质及其发展的过程做出总结,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求得在后来的认识和发展中有进一步的借鉴意义)。(4)传递-接受教学模式(选择或简答题)起源于赫尔巴特及其弟子提出的“五段教学”。

/ 14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基本程序:

①复习旧课②激发学生动机③讲授新知识④巩固运用⑤检查评价

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过程围绕“三中心”--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5)情境—陶冶教学模式(选择)

情境—陶冶教学模式是使学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这类模式的有关实验有“情境教学”、“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快乐教学”、“情知教学”等。这一模式吸取了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理论。

人的认识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与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统一,是理智与情感活动的统一,这就是情境—陶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为:创设情境——情境体验——总结转化。

第三章 教学技能与教学智慧

第一节 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备的教学技能(简答或选择):

一、导入技能

1.导入的作用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明确学习目的、要求,为学好新知识创造良好的前提。

2.注意的几个方面:趣味性、启发性、迁移性、目的性。3.导入方式(简答)

(1)衔接导入法(2)悬念导入法(3)情境导入法(4)激疑导入法(5)演示导入法(6)实验导入法(7)实例导入法(8)典故导入法

二、提问技能 1.作用(简答)

(1)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2)启发思维,发展智力(3)反馈评价,调控教学(4)提供参与机会,发展表达能力

2.课堂提问的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简答或选择)

(1)拟题阶段(2)引入阶段(3)列题阶段(4)听答启发(5)评价阶段 3.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设问精当,发问巧妙,启发诱导,归纳总结。

三、讲授技能

1.讲授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简答或选择)

(1)讲授的科学性(2)讲授的适应性(3)讲授的教育性(4)讲授的启发性(5)讲授的情感性

四、板书技能

1.板书的功能(简答或选择)

(1)吸引学生的注意(2)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3)发展学生的思维(4)给学生以美的熏陶(5)影响学生的学习品质 2.板书的内容(简答或选择)

(1)教学材料的内在逻辑结构(2)教学的重点与难点(3)教学内容的补充说明 3.板书的主要格式(简答或选择)(1)提纲式;(2)词语式;(3)表格式;(4)结构式;(5)图示式;(6)板画式

五、结课技能

1.结课的类型(选)(1)认知型结束(2)开放性结束 2.结课的过程(简答或选择)

(1)简单回忆(2)提示要点(3)巩固应用(4)拓展延伸 3.结课的原则(简答)

(1)结束时要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回忆,并使之条理化。(2)归纳总结要紧扣教学目标,提示知识结构和重点。

/ 14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3)重要的事实、概念、规律等结束时要进行总结深化和提高。(4)结束时要提出问题或采取其他形式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5)归纳总结要简明扼要,有些内容要拓展延伸,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6)结束可采取多种形式,既巩固知识又余味无穷。

六、“三笔字”技能(选)

1.粉笔字技能 2.钢笔字技能 3.毛笔字技能

第二节 说课

一、说课的类型(简答或选择)

1.研讨性说课--是运用最经常、最主要的一种说课形式。

2.评价性说课,又叫评比性说课。具有灵活性、广泛性、实效性的特点。3.检查性说课 4.主题性说课 5.示范性说课

二、说课的基本内容 1.说教材(简答)

(1)说本课内容在本学科教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作用(2)说本课的教学目标

(3)说教学重点、难点及依据(4)说课时安排、教具准备等 2.说学情(简答)

(1)分析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2)了解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

(3)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预估学生对新的学习的关注和接受程度(4)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3.说教法及依据(简答)

(1)说出所采用的最基本或最主要的教法及其所依据的教学原理或原则(2)说出所选择的一组教学方法、手段的优化组合及其依据(3)说明教师的教法与学生应采用的学法之间的联系(4)重点说明如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的方法 4.说学法及依据(简答)

(1)分析学生在掌握教材内容时可能出现哪些障碍及其原因(2)通过何种途径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教学过程中侧重指导和培养学生哪些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5.说教学过程(简答)

(1)教学思路的设计与教学环节安排(2)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3)说明重点与难点的处理(4)说明教学手段的采用(5)说明作业布置 6.说板书设计

总要求:简练、重点突出、结构严谨、生动直观、新颖大方 7.说教学反思(简答)

(1)成功点(2)失误(3)疑惑点(4)情感激发点(5)感悟点

第三节 教学智慧

教学智慧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出的一种敏捷、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

一、教学智慧的基本属性和特征(选择)1.基本特征

/ 14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1)实践性;(2)个性化;(3)集成性;(4)高效性;(5)创新性

二、教学智慧的生成要素(简答或选择)1.教学经验 2.教学思维力 3.教学执行力

第四章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1.国内背景(选)

推动这次基础教育新课程变革的直接动因是要为“素质教育”在我国的真正落实找到“切入口” 2.国际背景

(1)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非常重视调整培养目标,努力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全面素质,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非学业成绩。

(2)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和调整,精选适合学生发展和时代需要的课程内容,关注学生经验,反映社会、科技的最新进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3)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培养具有终身学习愿望的、具有国际竞争意识的未来人才。(4)重视评价改革,评价方式进一步多样化,注重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的作用。

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1.总体目标

2.具体目标(简答、选择)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课程目标)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课程结构)

(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程内容)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程实施)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课程评价)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课程管理)

三、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1.课程结构的变革(选)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2.课程标准的变革

高中: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3.教师角色的变革(选择、简答)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培养者、引路人)。(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 14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4.学习方式的变革(选)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5.课程评价的变革(选)

(1)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2)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6.课程管理的变革

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1)国家主要对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进行统一规划、调控,而下方给地方和学校一些具体的课程决策权力。

(2)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课程开发、编制与实施进行管理。(3)学校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开发校本课程。

上一篇:浅埋暗挖关键施工技术下一篇:13个GSP档案资料管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