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情人节的传说和习俗

2024-04-09

七夕情人节的传说和习俗(通用11篇)

篇1:七夕情人节的传说和习俗

七夕情人节的由来和习俗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

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条律令是不允许男欢女爱、私自相恋的。织女是王母的孙女,王母便将牵牛贬下凡尘了,令织女不停地织云锦以作惩罚。

织女的工作,便是用了一种神奇的丝在织布机上织出层层叠叠的美丽的云彩,随着时间和季节的不同而变幻它们的颜色,这是“天衣”。自从牵牛被贬之后,织女常常以泪洗面,愁眉不展地思念牵牛。她坐在织机旁不停地织着美丽的云锦以期博得王母大发慈心,让牵牛早日返回天界。一天,几个仙女向王母恳求想去人间碧莲池一游,王母今日心情正好,便答应了她们。她们见织女终日苦闷,便一起向王母

求情让织女共同前往,王母也心疼受惩后的孙女,便令她们速去速归。话说牵牛被贬之后,落生在一个农民家中,取名叫牛郎。后来父母下世,他便跟着哥嫂度日。哥嫂待牛郎非常刻薄,要与他分家,只给了他一条老牛,叫牛郎自立门户。从此,牛郎和老牛相依为命,他们在荒地上披荆斩棘,耕田种地,盖造房屋。一两年后,他们营造成一个小小的家,勉强可以餬口度日。可是,除了那条不会说话的老牛而外,冷清清的家只有牛郎一个人,日子过得相当寂寞。牛郎并不知道,那条老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这一天,老牛突然开口说话了,它对牛郎说:“牛郎,今天你去碧莲池一趟,那儿有些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红色的仙衣藏起来,穿红仙衣的仙女就会成为你的妻子。”牛郎见老牛口吐人言,又奇怪又高兴,便问道:“牛大哥,你真会说话吗?你说的是真的吗?”老牛点了点头,牛郎便悄悄躲在碧莲池旁的芦苇里,等候仙女们的来临。不一会儿,仙女们果然翩翩飘至,脱下轻罗衣裳,纵身跃入清流。牛郎便从芦苇里跑出来,拿走了红色的仙衣。仙女们见有人来了,忙乱纷纷地穿上自己的衣裳,像飞鸟般地飞走了,只剩下没有衣服无法逃走的仙女,她正是织女。织女见自己的仙衣被一个小伙子抢走,又羞又急,却又无可奈何。这时,牛郎走上前来,对她说,要她答应做他妻子,他才能还给她的衣裳。织女定睛一看,才知道牛郎便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牵牛,便含羞答应了他。这样,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他们结婚以后,男耕女织,相亲相爱,日子过得非常美满幸福。不久,他们生下了一儿一女,十分可爱。牛郎织女满以为能够终身相守,白头到老。

可是,王母知道这件事后,勃然大怒,马上派遣天神仙女捉织女回天庭问罪。这一天,织女正在做饭,下地去的牛郎匆匆赶回,眼睛红肿着告诉织女:“牛大哥死了,他临死前说,要我在他死后,将他的牛皮剥下放好,有朝一日,披上它,就可飞上天去。”织女一听,心中纳闷,她明白,老牛就是天上的金牛星,只因替被贬下凡的牵牛说了几句公道话,也贬下天庭。它怎么会突然死去呢?织女便让牛郎剥下牛皮,好好埋葬了老牛。正在这时,天空狂风大作,天兵天将从天而降,不容分说,押解着织女便飞上了天空。正飞着、飞着,织女听到了牛郎的声音:“织女,等等我!”织女回头一看,只见牛郎用一对箩筐,挑着两个儿女,披着牛皮赶来了。慢慢地,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织女可以看清儿女们可爱的模样子,孩子们了都张开双臂,大声呼叫着“妈妈”,眼看,牛郎和织女就要相逢了。可就在这时,王母驾着祥云赶来了,她拔下她头上的金簪,往他们中间一划,霎时间,一条天河波涛滚滚地横在了织女和牛郎之间,无法横越了。织女望着天河对岸的牛郎和儿女们,直哭得声嘶力竭,牛郎和孩子也哭得死去活来。他们的哭声,孩子们一声声“妈妈”的喊声,是那样揪心裂胆,催人泪下,连在旁观望的仙女、天神们都觉得心酸难过,于心不忍。王母见此情此景,也稍稍为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所感动,便同意让牛郎和孩子们留在天上,每年七月七日,让他们相会一次。从此,牛郎和他的儿女就住在了天上,隔着一条天河,和织女遥遥相望。在秋夜天空的繁星当中,我们至今还可以看见银河两边有两颗较大的星星,晶莹地闪烁着,那便是织女星和牵牛星。和牵牛星在一起的还

有两颗小星星,那便是牛郎织女的一儿一女。牛郎织女相会的七月七日,无数成群的喜鹊飞来为他们搭桥。鹊桥之上,牛郎织女团聚了!织女和牛郎深情相对,搂抱着他们的儿女,有无数的话儿要说,有无尽的情意要倾诉啊!传说,每年的七月七日,若是人们在葡萄架下葡萄藤中静静地听,可以隐隐听到仙乐奏鸣,织女和牛郎在深情地交谈。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他们日日在盼望着第二年七月七日的重逢。

闽南七夕节的习俗:

闽南和台湾的七夕节又是“七娘妈”的诞辰日。民间十分盛行崇拜七娘妈这一被奉为保护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据闽南籍台湾学者林再复的《闽南人》一书考证,闽南人过去越峡跨洋到台湾或异国他邦经商、谋生,大都多年未能归,妇女们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了希望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气。所以,七夕这一相思传情的节日又演变成对保护孩子的“七娘妈”神的祈祷。

每年这天,人们三五成群到七娘妈庙供奉花果、脂粉、牲礼等。这天,台湾民间还流行一种“成人礼”,即孩子长到满15岁时,父母领着他带着供品到七娘妈庙酬谢,答谢“七娘妈”保护孩子度过了幼年、童年和少年时代。在这一天,台南地区要为16岁的孩子“做十六岁”,行成人礼。台湾民众认为,小孩在未满16岁之前,都是由天上的仙鸟——鸟母照顾长大的。鸟母则是由七娘妈所托,因此,七娘妈就成了未成年孩子的保护神。婴儿出生满周岁后,虔诚的母亲或祖母就会抱着孩子,带上丰盛的祭品,另加鸡冠花与千日红,到寺庙祭

拜,祈愿七娘妈保护孩子平安长大,并用古钱或锁牌串上红包绒线,系在颈上,一直戴到16岁,才在七夕节那天拿下锁牌,并到寺庙答谢七娘妈多年的保佑。有的家长除了在七夕节这天祭谢“七娘妈”之外,还专门为孩子举行成人礼的事而宴请亲友,庆贺一番。闽南、台湾民间七夕虽不很重乞巧,但很看重保健食俗。每到七夕之际,几乎家家户户要买来中药使君子和石榴。

七夕这天晚餐,就用买来的使君子煮鸡蛋、瘦猪肉、猪小肠、螃蟹等,晚饭后,分食石榴。这两种食物均有一定的驱虫功能,因而很受欢迎。说来有趣,台湾七夕的晚餐,民间还习惯煮食红糖干饭,这对诱虫吃药也起了辅助作用。因何有此独特节俗?相传出自海峡两岸尊奉的北宋名医“保生大帝”吴云东。那是景佑元年(1034年)夏令,闽南一带瘟疫流行,好心的名医吴云东带着徒弟,四处采药救治百姓。他见许多大人小孩患有虫病,就倡导人们在七夕这天购食使君子、石榴。因七夕这天好记,期间又是石榴成熟季节。所以,民众都遵嘱去做,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保健作用,后来便相沿成俗,并随着闽南移民过台湾而沿袭至今。由于吴云东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上自皇家,下至贫民,都尊崇他为医神。

篇2:七夕情人节的传说和习俗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七夕节,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日子,正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看做是“中国情人节”。而美丽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因为有一条“爱情”的主线,善良的人们宁愿把鹊桥相会的夜晚定为情人节,也是合情合理的了。

七夕的由来与传说

古时“七夕”风俗图,蛛网乞巧。

染指甲

拜织女

乞巧

拜魁星

迎仙

上述内容均为七夕民间风俗。

很多人都说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是非常浪漫的节日,那么七夕的由来与传说到底是怎样具有传奇色彩的呢?

七夕的由来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牛郎织女的传说

现在很多人希望把“七夕”定为“中国的情人节”。而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这个故事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大东》:“?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彼牵牛,不以服箱。”意思是说织女三星像分开两脚,一天七次行进,虽然如此,也不能织布成纹;那明亮的牵牛星,也不能用来驾车。《史记天官书》描述天体运行,有“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将;左右,左右将”、“其北织女,织女,天孙女也”句。河鼓,就是牵牛星,中间大星,左右两小星。这就是牛郎和一对儿女的原型。织女星,又名天孙,这也是神话中织女是天帝第七孙女说的来源。

到汉代末年,《古诗十九首》中写道:“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又比如曹丕《燕歌行》中说“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都已经把织女和牵牛看成一对情人了。所以秦汉时代应该是牛郎织女故事形成的早期阶段。湖北云梦睡虎地区出土的“秦简”中就有了“牵牛以取(娶)织女而不果”的记录。

“牛郎织女”的故事情节在南朝梁时殷芸的《小说》中已有粗略的梗概。当时还有很多类似的记载,比如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吴均的《续齐谐记》和周处的《风土记》,都有牵牛织女七夕相会的故事。而20世纪初在敦煌石窟发现的《搜神记》中“田昆仑”和宋初《太平广记》中“郭翰”这两则故事,对明清时代牛郎织女故事的完成有更大的影响。

“田昆仑”的故事说田昆仑是穷汉,一天看到三个仙女在河中洗澡,于是他偷取了其中一套衣服。结果两个年长的仙女各自抱衣乘风而去,只有最小的仙女不敢出水,后来嫁给了田昆仑。他们生了个儿子田章。后来天女返回天庭,又出现了儿子田章寻母的故事。

“郭翰”的故事内容也大同小异。只是这郭翰是个“姿度美秀,善谈论,工草隶”的文人,说他有天在庭院中观月,忽见织女下凡,结果情投意合,私订终身。此后,织女夜夜来往于天上人间。有一天织女忽然对郭翰说:天帝知道此事后,命我不许再来,我们永别了。这郭翰悲伤成疾,织女在天上知道后,派了个使女下凡,赠诗两首,其中一首说:“情人终已矣,良会更何时。”这则记述可以说是牛郎织女故事的文人化。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关于七夕的由来与传说,在全国各地的民间流传相当广泛,版本较多,但基本内容基本一致。那么牛郎织女故事的发生地究竟在哪里?说法也很多。河北鹿泉、江苏太仓、山东沂源、黄河河套,以及日本福冈,都被称为“牛郎织女”故事的发源地。其实这些说法大多数代表了人们的美好愿望,比如日本福冈说只是当地人的一种美好愿望。

民间如何过七夕

小易

古人在“七夕”时有许多民俗活动。南北朝时就有所谓“七夕节”,优伶扮演《鹊桥仙》戏曲,进时新果品,市井儿童手执荷叶,欢呼雀跃。唐时在七夕夜登高楼危树,安排宴会,以赏节序。宋时以七夕为“女儿节”,妇女在庭院中以巾帕蒙面,仰首星空,默默祷告,根据所看到的迷蒙景象,预卜自己的终身大事。元、明、清各代,称七夕为“七巧节”,当夜的花样更多。最常见的是在庭中摆设香案,盛陈瓜果,望空焚香膜拜,然后一口气在朦胧月色中以丝线连穿7个针孔。

七夕节的民间习俗很多,不是单纯的送一送花或信物。南方城市选择定情信物,得票率最高的是红豆。红豆是江南的,北方不太讲,北方最讲的还是中国结。

穿针乞巧

乞巧的方法多种多样,我小时候也陪自己的姐姐和妹妹一起玩过乞巧活动,比如白天拿一盆水放在太阳晒,晒出一层白皮,端进来让女孩子在里面放针,看大家谁摆的针最好看,谁就是巧女。如果没有摆好,你就乞得了“笨”,就是拙女,所以女孩子很注重这种乞巧活动。还有一种就是用线去穿七孔针,一根线穿过去,难度是有的,就看你的手指是不是巧,是不是经常绣花,既要眼睛,又要手不颤抖。还有九尾针,如果穿过去你就是最心灵手巧的姑娘。光针就有各种各样的乞巧形式。

种生

特别注重乞巧的还有女孩子种生乞巧。就是用一个纸板或者木板弄上一寸厚的土,七月初一这一天就要栽上绿豆、小豆。种生乞巧,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仅仅会穿针引线,会做活,而且农活一样能做,是生活当中必备的,也是人生活的一种本领。

牛郎会织女

七月被称之为“蓝月”,七月的夜晚被称之为蓝夜,这天的习俗就是牛郎会织女,小的时候我也陪我的姐姐或者妹妹在黄瓜架下或者葡萄藤架子下偷听牛郎织女的悄悄话,谁都说听到了。为什么?因为晚风习习,树叶的响声就理解为他们的情话。

男生乞文,女生乞巧

篇3:七夕节的常见习俗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 只是陈列瓜果乞巧, 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 就意味着乞得巧了。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 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 乞巧活动以后, 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 传说吃到钱的有福, 吃到针的手巧, 吃到枣的早婚。

有的地区还组织“七姐会”, 各地区的“七姐会”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 遥祭牛郎织女, “香案”都是纸糊的, 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 琳琅满目。不同地区的“七姐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 比高下, 看谁的制作精巧。今天, 这类活动已为人遗忘, 只有极少数的宗乡会馆还在这个节日设香案, 拜祭牛郎织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备妥, 傍晚时分开始向织女乞巧。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 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 款式极多, 主要制作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 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 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 然后和入面粉、芝麻, 拌匀后摊在案上擀薄, 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 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 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 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此外, 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 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 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 此种瓜果称为“花瓜”。

篇4:重阳节的传说和习俗

相传东汉时期,汝河出了个瘟魔,为害一方百姓。有个名叫恒景的青年,下决心为民除魔,于是遍访高山名士,终于拜了一位仙长为师,苦炼降妖本领。有一天仙长对恒景说:“你技艺已成,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来,你这就回家去为民除害吧。”初九早晨,恒景回到家乡,照仙长的吩咐将乡亲们领到附近山上,并把仙长赠予的茱萸叶和菊花酒分给众人。中午时分,瘟魔冲出汝河,被茱萸和菊花的香气摄住。恒景手执降妖剑,几个回合就杀死了瘟魔。从此,九月初九登高辟邪的习俗便年复一年地流传了下来。

在《易经》中,九是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称重阳。据史料记载,魏晋时期就有了重阳日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明代,更有了登高并且食重阳糕的风俗。不过民俗常因地区与时令的不同而具有多元性的意义。重阳节时有出游登高、插茱萸、放风筝、赏菊、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到了重阳前后,秋收完毕,欢庆丰收。家家户户总要做些米糕、面饼、豆子馍之类馈赠亲朋好友。在重阳节的前两天,人们纷纷用面粉蒸糕,糕上插着彩色的小旗,点缀着石榴子、栗子黄、银杏、松子仁等果实,或者做些狮子蛮王之状,置于糕上,名为“狮蛮栗糕”,这都是南宋时期临安(今杭州)的风俗,这些栗糕,恰是登高时携带的佳点。北方的重阳糕,以发面花果蒸糕最为著名(又名发糕)。发面蒸糕是将面粉发酵后扣入小碗中,每个碗底放上各种花果,如红枣、果仁、蜜饯、青红丝等上笼蒸熟后将面糕倒出,正好各种花果均在面糕上面,呈馒头状发面的重阳糕,松甜软糯,十分味美。

在我国有些地方至今还留存着这样的风俗。到了重阳时节,已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送重阳糕。一般是两个大的,九个小的。取其“二九”相逢之意。北方农村流传的“中秋刚刚过,又为重阳忙,巧巧蒸花糕,只为女想娘”的民谣,正是反映了这个风俗民情。

民间将九月也叫“菊月”或“菊节”。故赏菊、喝菊花酒是重阳不可或缺的活动。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我国酿制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据《酉京杂记》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以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之,故谓菊花酒。”诗人们对菊花酒情有所钟,颇多赞誉,晋代陶渊明有诗曰:“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颓龄。”《荆楚岁时记》亦载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茸,饮菊花酒,可使人长寿。”

吃糍粑是我国西南地区重阳佳节的又一食俗。糍粑分为软甜、硬咸两种。软糍粑的做法是将洗净的糯米下到开水锅里,一沸即捞,上笼蒸熟再放臼里捣烂,揉搓成团即可。食用时把芝麻炒熟,捣成细末。把糍粑团搓成条,揪成小块,拌上芝麻、白糖等。其味香甜适口。硬糍粑又称油糍粑,做法是糯米蒸熟后不捣烂,放在案上搓成团,擀开后放些食盐和花椒粉做成“馅芯”,再卷条切片,放入油锅中炸制而成。其色红黄美观,咸麻香脆,回味无穷。

重阳佳节正值九月,秋菊飘香,螃蟹膏黄味美,肉质细嫩,正是食蟹的大好季节。古人有诗云:“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宋代诗人梅尧臣有诗赞蟹:“樽前已夺螃蟹味,当日莼羹枉对人。”所以时至今日,阳澄湖的大闸蟹仍然闻名中外。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啖蟹、品蟹、咏蟹、画蟹,为后人留下许多轶闻雅事,为人们啖蟹平添几分韵味。

古代文人墨客极爱菊花,往往以秋菊比喻清高、亮节之风。诗人陶渊明有诗云:“菊花知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诗中不仅表露了诗人自命清高的风范,还洋溢了浓厚的生活趣味,在九月秋菊盛开之时,文人骚客都喜欢借花聚会、饮酒、食蟹、赏菊、赋诗的活动,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向往。

篇5:你不知道的扬州习俗-七夕传说

七夕·晒书

七夕前后,正是天气最炎热的时候,也是各家各户忙晒伏的日子。晒伏,寻常百姓晒衣服,读书人家还会晒书。老扬州汪维国曾经专门撰文写了一个在“七夕晒书”的故事。

“嘉庆年间,有一位贡生叫汪中的,他蔑视晒书的习俗,因为在阮元家聚会时,受了点甘泉县令的冷落。七夕这天上午,汪中敞开肚皮,躺在四望亭东的通泗街上闭目养神晒太阳,亦谓之‘晒书’。这一天,县令惯例要到县学(即现在的西门街小学旧址)与诸贡生会面讲经,汪中横卧街心,老爷的轿子过不去,衙役们上前要他让路,他称今天是七夕,他正在曝晒腹中的圣贤书。衙役们赶紧禀报老爷,县太爷只好忍气吞声,打轿绕路去县学,这就是至今流传于扬州民间‘汪中晒书’的故事。”其实七夕晒书的民间故事不仅扬州有,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也讲到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

七夕·拜魁星

大多数的人,都认为七夕是女孩儿的节日,其实并非如此。曹永森说:“七月初七,还是魁星诞辰,因而有庆贺魁星生日的习俗,但仅限于旧时的文人,所以此俗影响不大,知其究竟者也不多,今人也很少知道此俗了。”

“魁”有“首”之意,古代科举考试中了状元就叫做“夺魁”、“抡魁”。旧时文人又认为北斗七星为文昌府邸,其第一颗星叫“魁星”。在盛行星象崇拜的古代,人们相信某星主某事,便把魁星当作主科考的神灵予以祭祀。

《真州竹枝词引》记载:“是日魁星诞辰,学人设供奎光楼下,曲径疏篱,海棠、蓝菊、鸡冠,秋色杂缀其间,亦有雅人深致……”其后又有竹枝词《魁星诞辰》云:“曲径疏篱斗晚芳,鸡冠秋色总文章。凭君一管生花笔,要与秋风战一场。”从这些史料记载可以看出,清代咸丰年间扬州仪征一带确有纪念魁星诞辰的风俗。扬州的四望亭, 原名“文奎楼”,后名“魁星阁”,就是明代江都县学前的“魁星阁”。

曹永森说,至于为什么把魁星生日定在七月初七,而不是其他日期,诸多史料中未见记载。不过,确定这一日期的用意也并不深奥。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读书人都郑重地祭拜。姑娘们把七夕定为“乞巧”日,文人们能不受到启发吗?所不同的是,姑娘们是向织女星乞巧,而文人们是向魁星庆贺。其实,文人庆贺魁星生日的最终目的是不言而喻的,那就是向魁星乞求舞文弄墨之巧,以使自己科考夺魁,功成名就。

七夕·巧果人

几乎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其对应的饮食风俗,七夕也概莫能外。七夕节的饮食风俗,各地不尽相同,一般都称其为吃巧食,在我们扬州,称为吃“巧人果”。清代厉惕斋《真州竹枝词》中,有一首《巧果人》。“盛来食品极荒唐,饼饵都成骨相装。我客断非朱粲辈,如何人亦当为粮。”扬州学者丁家桐解读,巧果人是一种油炸食品,也就是扬州人常吃的“大京果”,不过是做成人形。厉惕斋写这首诗是带着批判调侃的意思的,朱粲是一位隋代农民起义的首领,也是一位吃人魔王。在诗中比喻朱粲,是说吃“巧果人”,如同朱粲一样,像个吃人魔王。

篇6:关于七夕情人节的传说故事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时至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故有人称七夕节是“中国的情人节”。

节日别称

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称,也称重七。

香日: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风俗,故称。

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

小儿节:因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故称之。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穿针节:因为这天有穿针的习俗,故称。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节日别称

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称,也称重七。

香日: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风俗,故称。

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

小儿节:因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故称之。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穿针节:因为这天有穿针的习俗,故称。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七夕情人节的传说故事

“七夕节”,源于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的故事。

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织女》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头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给他出了计谋,要娶织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到银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戏。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织女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女。后来,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时披上以求帮助。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织女和牛郎成亲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他们勃然大怒,并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织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走了织女。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急忙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头上的金簪向银河一划,昔日清浅的银河一霎间变得浊浪滔天,牛郎再也过不去了。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长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此外,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有个牛家庄,庄里有个聪明、忠厚、勤劳的小孩叫灵儿。因父母早亡,只好跟随哥哥过日子,嫂子马氏为人狠毒,常常虐待灵儿。一年秋天,刚收割完毕,马氏就逼着灵儿去山上放牛,并对他说:“给你这九条牛去放,要等到有了十头牛你才能回来!”灵儿听后;无可奈何,只好赶着牛离开牛家庄。

村里人闻讯赶来,对灵儿深表同情。有的送来吃的,有的送来穿的,灵儿一一致谢,然后独自一人赶着牛向山里走去。

当他走到那草深林茂的山岭就停下来歇脚,坐在树下伤心地流泪。心想,要等到何年何月才会有十头牛呢?正在这个时候,有位须发霜白的老人,忽然出现在他面前,老人拍拍他的肩膀,亲切地问:“孩子,你怎么一个人跑到这个偏僻的地方来放牛?为什么事你这样伤心?”灵儿把嫂子虐待、逼他放牛的事,一五一十地讲了。老人笑着说:“原来是这么回事!别难过,那伏牛山里有头病倒的老牛,你好好地喂养它,等牛病好后你就可以赶着牛回家了。”说完那老人就不见了。灵儿好象做梦似的。便按老人的吩咐往伏牛山走去。

灵儿走呀走呀,翻过一道道的山,涉过一条条的涧,终于找到了那头病牛,它正在一块大平石上卧着。灵儿立即趴下去,连连磕了三次头,喊了声“牛大伯”。老牛睁开疲惫不堪的眼睛,一会儿又闭上了。灵儿看着老牛那没精打采的样子,心里想,可能是饿了,于是就急忙去给老牛薅了一捆又一捆的草。整整喂了三天三夜,老牛终于吃饱了。突然抬起头跟他讲起话来:“好孩子,我本来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偷偷地把五谷种子撤于人间而触犯了天规,被玉帝踢下天庭,把腿摔坏了,动弹不得。你如能用百花露水给我洗擦一个月我就会好的。”小灵儿听了,就在伏牛山住了下来,饿了吃些野果,渴了喝些泉水,夜里依偎在牛旁。每天清晨去采百花,用花朵上的露水给老牛洗伤。整整一个月,老牛的伤真的好了,它跟着灵儿一道回家。

灵儿回到家里,嫂嫂见他真的赶了十头牛回来,硬说有一头是偷了别人的,还把他痛打了一顿,经乡亲们解劝才算作罢。此后,灵儿白天放牛,夜里就睡在牛的身边,庄上的人都称他是“牛郎”。那只被牛郎救活的老牛和牛郎很亲。有一次,嫂子把毒药放到菜里,老牛告诉牛郎不要吃。嫂子气起来闹着要跟牛郎分家,牛郎既不要房子也不要田地,只要那头老牛、两辆破车和一只烂皮箱,就离开了家,在一棵桑树下搭了个草棚住了下来。老牛从嘴里吐出个茶豆,牛郎将茶豆种在草棚门前,第二天便破土而出,第三天长出了叶子,牛郎就忙搭架,过几天豆子藤都爬满了架子。老牛就说:“孩子,你夜里藏在茶豆架下,可以看到天上的仙女,仙女也能看到你,谁要是连续七夜偷看你,她就是盼望做你的妻子,那时我就用车拉着你上天去,把她接下凡来,与你结成婚配。”

听了老牛的嘱咐,牛郎夜里就钻到茶豆架下朝天上望去,只见一群仙女在玉池里洗澡,临走时,有一仙女向下偷看了他一眼。第二天夜里,只见那仙女独自来到玉池边,大着胆子看牛郎。第三天夜里,望着牛郎微微地笑,第四天夜里便向牛郎点点头,第五天夜里端出一篮蚕,第六天夜里偷出一架织布机,第七天夜里拿着织布梭向牛郎招手。牛郎织女,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眉来眼去,牛郎盼着织女下凡,织女盼着牛郎快去团聚。七月七这一天,从天空飞来喜鹊,落在老牛头上,喳喳喳地叫:“织女差我来,叫您快去聚。快去聚,快去聚。”老牛笑着点点头,牛郎套上车,坐上去。老牛四蹄腾空,一会儿来到了玉池,牛郎下车,和织女把织布机抬放到车上,织女挎着蚕篮上了车,牛郎也跳上车同织女坐在一起。老牛腾云驾雾,一会儿即到家。

乡亲们获悉牛郎成了家,都赶来贺喜。织女就把她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众姐妹,教大家养蚕、执丝、织绸缎。

于是,全村的人都知道牛郎娶了贤妻,能养蚕,会抽丝,还能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都说织女的织布机是从天上带来的,织出来的绸缎做成衣,冬暖夏凉。这消息传了出去,引来了山南海北的丝绸商人,都争着前来争购南阳绸。这事轰动了白河两岸,伏牛山区的千家万户,都送自家的姑娘来学织。织女心地善良,乐于教人,不到两年,家家户户都学会了养蚕抽丝织绸缎。

到了第三年的七月七,织女一胎生了一男一女,男的叫金哥,女的玉妹。牛郎耕田,织女织布,日子过得很和睦。

几年后,牛郎正在犁地,晴空突然响了一阵雷,老牛望着牛郎直流泪,并对牛郎说:“孩子,我把织女拉下天,触犯了天条,看来活不成了。我死后,王母娘娘肯定不放过你们,到那时,你吃我的肉可以脱俗成仙,用我的皮做成鞋穿能腾云登上天去。”说完老牛应声倒下;牛郎哭了一阵之后,就依着老牛的吩咐做了。

正好七月七那一天,牛郎正在锄地,金哥玉妹两人哭丧着脸跑了过来,告诉牛郎说,来了个老婆子,把妈妈从织布机上拉走了。牛郎急忙回家穿着用老牛皮做的鞋,一手拉着金哥、一手拉住玉妹,腾空就追。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替照脚下一画,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出现了,牛郎拉着金哥玉妹站在河边直哭,哭声震惊了玉帝,玉帝一看是一对孩子,怪可怜的,于是,就决定让他们一家人每逢七月七相会—次。

篇7:七夕情人节的传说和习俗

七夕情人节是几月几号?七夕情人节的传统习俗

在浙江一带,很多人家晚上还会在打扫干净的庭院里,摆上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家中亲友围坐在一起。

在福建地区,许多人在“七夕”节时都要准备节日食品,让织女欣赏、品尝,祈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大伙儿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人们有的乞巧,有的乞子、乞寿、祈求爱情,等等。

古代,“七夕”节还有晒书、晒衣的习俗,据说是可以避免虫蛀。

民俗专家表示,种种趣味盎然的“七夕”习俗,体现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朴素情感,也给我国的民间节日增添了丰富多样的色彩。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靥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若购买一斤巧果,其中还会有一对身披战甲,如门神的人偶,号称“果食将军”。

篇8:七夕情人节的传说和习俗

“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汉水流域,汉水是其丰饶的文化母体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濟学手稿·导言》中对神话作了经典性论述,“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古希腊神话,也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它们“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1]牛郎织女传说同古希腊神话一样, 是“通过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它产生于农耕社会早期、原始社会末期,中华民族发展得最完美的童年时代,是在“艺术不发达阶段”创造的“具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成为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显示出永不复返的社会发展阶段的艺术杰作所具有的特质和永恒魅力。

牛郎织女传说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诗歌描绘出一幅农耕社会男耕女织的生活图画:“牛郎”是驾驶牛车的男性劳动者,“织女”是织布的女性劳动者。与此相伴出现了一个特定的流域文化符号“汉”,以及由农业生产工具簸箕演变的“箕星”、状如舀酒之器的“斗星”。牛郎、织女作为艺术形象、文化符号一出现就与“汉”这个文化符号、农耕文明相生相伴、相互规定,三位一体不可分离。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唯物史观“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2]从词源学角度考溯,“汉”的本义是汉水名,“天汉”概念是先民对地上客观存在的汉水在天上的观念投影;牛郎织女传说作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艺术反映,源于汉水流域农耕社会早期生产方式,以及生产力主体牛郎和织女在实践中生成的爱情、婚姻,由此创造出了“天人合一”的牛郎织女艺术形象。

《淮南子·齐俗训》记载,炎帝神农氏在汉水流域的厉山(随州)开创了农耕文明,“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其导民也,不贵难得之货,不器无用之物。是故其耕不强者无以养生,其织不强者无以掩形。有余不足,各为其身;衣食饶溢,奸邪不生;安乐无事,而天下均平。’”[3]这里描绘了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男女平等的理想社会,反映了原始氏族社会农耕生产方式与社会和谐的生活图景,它决定了牛郎织女传说的文化内涵及婚恋形式。

1978年,在汉水流域湖北随州发现了曾侯乙墓,出土了气势恢宏的青铜编钟。在一件编号为E.66的漆箱盖上,发现了一幅彩绘天文图,画面中央是篆书的“斗”字,表示星空枢纽北斗,四周依序写着二十八宿名称,北方七宿包括:斗、牛、女、虚、危、室、壁。与文献所载二十八宿之名基本相同,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二十八宿图。绘有牵牛星和织女星的二十八宿天文图在汉水流域的出现,与《诗经·小雅·大东》中与“汉”相伴的牛女艺术形象,有着惊人的内在联系,皆为汉水流域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在观念形态的反映。

1975年11月,在汉水流域云梦睡虎地,出土了战国秦简,其中《日书》记载:“丁丑·己酉取(娶)妻,不吉。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不果,三弃。”(甲种一五五简正记)“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4]典籍不仅记载了汉水流域先民不宜嫁娶之日的禁忌,还记载了这对有情人聚散的经过。两段简捷的文字,不仅确证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汉水流域,改写了学界长期所持的牛郎织女传说形成于汉代的“定论”,而且弥补了《诗经·小雅·大东》由于诗歌文体和主题所限导致的牛郎织女之间感情的缺漏,在情节上作了重要的补充和连接。它为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汉水流域提供了又一铁证。

历来就有七夕节形成于汉代的定论,然而据明代罗颀所著《物原》一书记载:“楚怀王初置七夕”。[5]它证明七夕节及所蕴含的民间习俗源出于江汉平原的楚国,牛郎织女传说与七夕节的母体皆为汉水流域。据以上史料,我们还可作出与牛郎织女传说为一体的七夕文化在楚国已具雏形的论断。

我们依据唯物史观可以作出是汉水流域早期农耕社会的经济基础、意识形态和文化氛围,奠定了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汉水流域的社会基础和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必然得出牛郎织女传说是汉水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的科学结论。

牛郎织女民间传说的传播与七夕文化传承

由于《诗经·小雅·大东》采自于东方,便有人否定笔者关于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汉水的观点。《史记·三皇本纪》记载:“炎帝,以火名官,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用,以教万人,始教农耕,故号神农氏。……初都陈,后居曲阜。神农本起烈山,故左氏称烈山氏。……皇甫谧曰:厉山,今随之厉乡也(即湖北随州厉山)。”[6]生于汉水流域随州厉山的炎帝神农氏,不仅开创了农耕文明,而且把包括牛郎织女传说在内的农耕文明传播到东方。此后,再经知识分子加工、改编,由周代采诗者收于《诗经》。这就是《诗经·小雅·大东》中,牛郎、织女文化符号与标志汉水流域农耕文明的天汉、斗星、箕星等相伴生的内在逻辑联系。经由《诗经》为代表的文献的传播,中华民族形成了将天上银河称之为“天汉”、“河汉”、“银汉”、“云汉”的文化传统,从而使“汉”成为中华民族最具普遍性、代表性、本根性意义的文化符号。

nlc202309021711

历史辩证法认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一旦形成,不仅有相对独立性,而且会对政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汉高祖刘邦对“天汉”文化的崇尚,使其成为汉代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极大地推动了牛郎织女传说的传播和“七夕文化”传统的形成。《华阳国志》卷二《汉中志》载:

汉高帝既克秦,获(俘获)子婴,当王关中。项羽封高帝为汉王。王巴蜀四〔三〕十一县。帝不悦。丞相萧何谋曰:“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且语曰‘天汉’,其称甚美。夫能屈于一人之下,则伸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愿大王王汉中,抚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帝从之,都南郑。[7]

刘邦攻克秦国都城,理应称王于关中。鸿门宴后,刘邦却被楚霸王项羽封为汉王,因而郁闷不樂。萧何认为刘邦封王汉中,应了《诗经》中的“天汉”之称,是终将成为“天子”的祥瑞之兆。刘邦接纳了萧何的劝谏和谋略,而后将“汉”升华为国号。于是形成了由汉水—→天汉—→汉中—→汉朝—→汉人—→汉字、汉语—→汉文化的历史演进逻辑,“汉”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文化符号。与“汉”结缘的牛郎织女神话故事,也成为“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高祖刘邦的“天汉”文化情结,使与“天汉”相联的牛郎织女神话故事在西汉有了新的发展。汉元狩三年(前120年),汉武帝在长安西南开凿昆明池,在池的两侧各立牵牛、织女石像,使其以艺术的形式回归人间。晋人葛洪整理的《西京杂记》记载了汉代宫廷七夕习俗:“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褛,具以习之。”[8]纪念牛郎织女相会,女性七夕乞巧在汉代已成习俗,上层社会习以为常,民间效法蔚然成风。

东汉文人所作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表述的是牛郎织女河汉的阻隔和别离的伤怀。这既是作者对《诗经·小雅·大东》诗化的诠释,也是东汉牛郎织女神话故事和七夕习俗深入人心的历史写照。

汉魏六朝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记载了汉水流域、荆楚大地七夕淳朴民俗:“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綵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9]源于汉水的牛郎织女传说和七夕节,从民间传播到汉代宫廷,再由宫廷反馈民间,在社会上层和民间互促互动下,形成了“七夕文化”传统并世代传承。唐宋以降七夕习俗倍受推崇,杜牧《七夕》诗:“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秦观的《鹊桥仙》更是把牛女七夕相会视为男女婚恋的理想范式:“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堪称千古绝唱,七夕佳作。以牛郎织女为核心的七夕文化远播海外,在奈良时期已传入日本。日本人民将中国的七夕文化与日本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有日本特色的七夕习俗和“情人节”,每年举办七夕庆典游行纪念牛郎织女的唯美爱情,营造成世界性的文化旅游项目并得到丰厚的经济回报。

牛郎织女传说具有的人民性、通俗性使其极易落地生根,并赋予一定地域色彩,形成了我国关于牛郎织女起源说的多种版本。在其母体汉水流域,从古至今流传着版本大同小异的牛郎织女民间传说,大体相近的七夕民俗。近年来,在鄂西生态旅游文化圈建设中,处于汉水中游的十堰市郧西县建构的“天河·七夕文化”具有代表性,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七夕文化旅游目的地。根据唯物史观我们可以把握到七夕文化这一形成、传播、发展的历史逻辑。

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核心的七夕文化特质

在中华民族最著名的以爱情为主题的“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四大民间传说中,除牛郎织女外,无不充满着悲剧色彩。牛郎织女传说以喜剧性的理想化结局及独有的文化特质,积淀成为中华民族涵大蕴深的七夕文化,并受到世界很多国家民众的青睐。

1.“牛郎织女”起源于农耕社会早期、原始社会末期,与同类民间传说相比具有原始性、人本性、永恒性文化特质。

牛郎织女传说描绘了汉水流域原始社会末期的生活图景;展现出汉水先民发展的最完美的童年时代,那种率真、淳朴、浪漫及丰富的艺术创造力;显示出那个永不复返的社会发展阶段的本质特征和艺术杰作具有的永恒魅力,正如马克思所说:“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

牛郎织女传说所蕴含的自由平等、两情相依的爱情婚姻观,具有人本性。传说的主人公是极为普通的男性劳动者——牛郎,有着神奇纺织技艺的女性劳动者——织女。狭隘自私的嫂子逼牛郎分家,仅分给牛郎贫瘠的土地和一头老牛。牛郎有着勤劳、善良、忠诚的美德,他开荒种地、盖房,按老牛的妙计藏了从天界下凡洗澡的织女的衣裙,赢得织女的芳心而喜结良缘,过着男耕女织田园牧歌式的农家生活,充满着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

传说所展现的是自私观念虽初步萌芽,自然家庭逐步解体,但尚未进入私有制社会,男女之间是以情感为基础的自由恋爱与自主婚姻。它区别于后世欺凌奴役妇女的奴隶制和“三从四德”封建礼教的婚姻。它与秦汉时期因劳役繁重导致夫妻生离死别的《孟姜女》传说,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制度、纲常名教束缚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宋明时期崇“道学”、尊“道统”,存天理、灭人欲的《白蛇传》相比,牛郎织女传说产生的时代更为原始古老,显现出以人为本的价值与意义。老牛在弥留之际,慷慨奉献牛皮,助牛郎得以飞天追赶织女;王母娘娘将牛郎织女强行拆散隔离天汉两岸,但有喜鹊造桥七夕相会成全牛女姻缘;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因织女下凡,荒废织衽之功,责令其回归天汉东岸,却人性化地恩准牛女七夕相会;人间百姓每逢七夕为牛女祝福等。人间百姓、天界尊神、飞禽家畜皆以牛女情感、尊严为本位,以玉成其婚姻为价值取向,充分体现出人本性。

牛郎织女传说所体现的爱情婚姻观和审美价值,为后世阶级社会中的爱情婚姻传说不可企及,具有艺术魅力的永恒性。传说显现出处于人类童年时期的汉水儿女淳朴善良、天真浪漫之美,其蕴含的爱情婚姻观和绚丽多彩的艺术想象力具有永恒的价值。牛郎作为人具有神性,可以升天;织女作为神具有人性,可以下凡;地界劳动者与天界劳动者可以自由平等的相恋婚配。先民通过浪漫主义的艺术想象将其定格在天汉之畔,无论在传说的内容还是在艺术形式上都堪称为永恒。审视牛女传说,汉水流域早期的农耕文明是其源,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其本,中华民族最本色、最自然、最理想的婚恋观是其根,地界牛女、天界双星永恒相守的理想信念是其魂。它感天地泣鬼神的爱情婚姻和浪漫抒情的“诗意”化人生,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与审美价值,显现出原始性、人本性、永恒性的文化特质。

nlc202309021711

2.反映了普通劳动者的纯洁爱情、忠贞婚姻与追求诗意人生的价值取向,具有大众性、审美性、习俗性、世界性。

牛郎织女传说与同类传说相比具有草根性、大众性,深受民众青睐。传说所展现的不仅是原始社会末期男性劳动者“牛郎”与女性劳动者“织女”之间的爱情婚姻,而且体现的也是后世劳动大众的人之常情。它表现的既非深受传统礼教束缚的知识男女之间——“小众”的缠绵悱恻的情感,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男女同窗、痴男怨女之间的爱情;也非人妖之恋,如《白蛇传》许仙与千年修炼的人形蛇妖白素贞之间——“异类”的婚恋。传说表现的是“草根”男女之间最自然、淳朴、真挚的感情和婚恋,超越了那些反映小知男女、官宦夫妻、商人怨妇、英雄侠女婚恋的文艺作品和艺术形象,具有最广泛、最普遍的社会意义,以其永恒的生命力被世代“草根族”认同、追求、传播,具有大众性。

以牛郎织女传说为核心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七夕文化传统,其“诗意栖居”的生活方式与审美创造技艺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具有审美性、习俗性。四大爱情传说与民间习俗、节日或多或少有所关联,但惟有《牛郎织女》成为七夕文化的核心主题,并滋生出内涵丰富的七夕审美化、诗意性的民间习俗:被视为国人的“爱情婚姻节”,形成了青年男女祈祷自由婚姻的习俗;中华民族女性以天上织女为楷模,追求精湛的织绣技艺和诗意人生,形成了“七夕乞巧”的民间习俗,被视为“乞巧节”、“女儿节”、“艺术节”、“纺织节”。织女形象将女性内在品德之美、外在体态之美与艺术创造之美集于一身,令后世女性景仰视为懿范世代推崇。七夕节还有祈祷家庭和睦、儿女双全和五谷丰登的美好内蕴。

牛郎织女传说从人间到天界、从草根民众到文人雅士、从民间到宫廷、从口耳相传到载之典籍,深受中华民族儿女和世界人民的喜爱,具有共享性、世界性。日本、朝鲜、韩国及东南亚的民众在引进中国七夕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用具有民族特色的方式来纪念、欢度七夕。牛郎织女传说和七夕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3.表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爱情婚姻观和家庭生活理想,彰显出平等性、和谐性和理想性。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专偶制家庭“它是在野蛮时代的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交替的时期从对偶制家庭中产生的;它的最后胜利乃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神话中的女神的地位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更早的时期,那时妇女还享有比较自由和比较受尊敬的地位,但是到了英雄时代,我们就看到妇女已经由于男子的统治和女奴隶的竞争而被贬低了。”[10]这一论断对我们研究牛郎织女传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生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牛郎织女传说,男女虽有社会分工,但未有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在爱情婚姻和家庭生活中彰显出平等性。此时,生产资料私有化虽已萌芽,但尚未进入私有制奴隶社会;虽出现了阶层,但尚未形成阶级;女性尚未变成男性的附庸和奴役对象。织女作为劳动妇女“还享有比较自由和比较受尊敬的地位,”男女在爱情婚姻和家庭地位上完全平等。其爱情婚姻建立在男女真心相爱的情感基础上;建立在两个普通劳动者之间相依相伴、共享劳动成果的自然经济基础上;建立在尚未出现阶级分化、门第观念,男女关系和权利义务平等基础上;建立在比群婚制、对偶制婚姻要进步的一夫一妻“专偶制家庭”婚姻基础上,更优越于后世私有制社会一夫多妻、男尊女卑的婚姻家庭。

牛郎织女传说与同类传说相比,具有整体的和谐性。其他民间传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尖锐矛盾冲突,不和谐的社会生活,有着浓郁的悲剧意识。牛郎织女虽遭强力干扰、拆分,但大团圆的结局是矛盾冲突的化解、整体的和谐:牛郎织女的爱情婚姻展现出夫妻之和谐;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老牛鼎力相助成就美好姻缘,喜鹊架设鹊桥促其夫妻相会,表现的是人与自然万物之和谐;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虽拆分了牛郎织女,仍怀恻隐之心恩准七夕相逢,体现天人之和谐;七夕夜天上牛女喜相逢,人间百姓乐乞巧,显现出天、地、人、神共和谐,即中国传统美学所推崇的至高至上、至大至美的“太和”之境。

牛郎织女传说同其他传说相比,彰显出浓郁高远的理想色彩:劳动大众以感情为基础的男女恋爱自由的爱情理想;夫妻在家庭生活、生产劳动中和睦相伴、共劳共享、地位平等、生养子女的家庭理想;夫妻面临突发性灾难时,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的伴侣理想;夫妻长相厮守、忠贞不渝的婚姻理想;天界人间共同期盼、玉成有情人“金风玉露一相逢”,天、地、人相和谐的“太和”理想等。牛郎织女传说的理想性被后世阶级社会所碾压,上演出《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爱情婚姻悲剧。牛郎织女传说虽有悲剧成分,但其大团圆的结局是矛盾冲突的化解、理想的实现,是对人的自由、尊严、权利、价值的尊重。它作为后世男女婚恋的理想范式而垂范千古。

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复归,是自觉实现并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实现的复归。……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1]从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设想、描述来看,生成于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末期的牛郎織女爱情婚姻,被私有制阶级社会所否定,而共产主义是对阶级社会的否定之否定,将在更高阶段上肯定牛郎织女爱情婚姻的理想性。牛郎织女传说蕴含的爱情婚姻具有理想性,艺术地实现了“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是美好人生的复归,也是其永恒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之所在。

(杨洪林,武汉纺织大学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教授)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8卷,第34—35页。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1卷,第544页。

[3]《诸子集成·淮南子》:河北人民出版社1968年4月版,第10册,第185页。

[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06—208页。

[5]罗颀(明):《物源》,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页。

[6]《二十五史》百衲本,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卷,第7页。

[7]常璩:《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62页。

[8](晋)葛洪《西京杂记》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页。

[9]《荆楚岁时记译注》宗懔原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6-109页。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4卷,第73—74页。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1卷,第185页。

篇9:七夕情人节习俗作文

晚餐的地方必须能制造情调,比如有钢琴的背景音乐,有烛光等。记住一点:晚饭不是目的,是手段。

22:00至24:00找个合适呆在一起、有情人氛围的地方,酒吧是不错的选择。这是重头戏,感情可以升华,可以有一些身体接触。

篇10:七夕情人节民间习俗活动主题策划

七夕节穿针乞巧,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

七夕节喜蛛应巧,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 “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七夕节投针验巧,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

七夕节种生求子,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

七夕节为牛庆生,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 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

七夕节晒书晒衣,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政治的黑暗,为求自保,他边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

七夕节供奉“磨喝乐”,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

篇11:除夕的传说和民间习俗

除夕夜的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在南北朝的时候我国就已经有了吃年夜饭的习俗。北方人的年夜饭中,最常见的就是鱼和年糕了,这两道菜都有着非常好的寓意,鱼意味着年年有余,而年糕意味着年年高,一年更比一年好。

守岁

守岁,又称为照虚耗、熬年,是中国民间的年俗活动之一,起源可追溯至南北朝。在除夕夜一家人团圆在一起,灯火一整晚不灭,熬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有惜别留恋的感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点起蜡烛或油灯,还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

踩岁

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全家人身体健康,家庭幸福,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压岁钱

压岁钱,又称压祟钱、守岁钱等。 年夜饭之后,长辈会发压岁钱给晚辈,因为是用红色的信封袋(红包袋装),故又称红包,中国古代也有用红线将一百个铜钱串成一串外形类似麦穗,表示长命百岁。其中一个说法是岁与“穗”同音,在一些庙宇,会有不少信众等待上头香,插上新年庙宇香炉的第一炷香,据说代表吉利与神明一年的护佑。

<<<返回目录

除夕吃什么鱼

第一种:鲤鱼

鲤鱼是我国流传最广的吉祥物。鲤鱼跳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所以,大多数家庭都会选择鲤鱼作为年夜饭的鱼,象征着年年有余。

第二种:鲫鱼

不少的地方,也有吃鲫鱼的习俗,鲫同“吉”谐音,过年鲤鱼和鲫鱼一起吃就是大吉大利。民间有“鱼生火”的说法,但鲫鱼是个例外。

第三种:鲢鱼

过年吃鲢鱼,鲢同“连”谐音,过年吃鲢鱼寓意连年有余。

第四种:武昌鱼

武昌鱼象征着繁荣昌盛。

第五种:多宝鱼

多宝鱼象征着招财进宝。

第六种:甲鱼

甲鱼汤,象征着万寿无疆。

上一篇:向潘作良同志学习的心得体会下一篇:正定大佛寺导游词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