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教学叙事 人教版必修三.doc

2024-04-23

高中政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教学叙事 人教版必修三.doc(精选7篇)

篇1:高中政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教学叙事 人教版必修三.doc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武岗中学 潘树良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学习和研究中华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中教材《文化生活》第六课第一目: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主要向同学们介绍中华文化的一大特点:源远流长。课程标准明确要求:3.9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这一目标不仅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且是教学难点。本节课主要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让学生体会只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她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不同区域的文化和各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为将来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文化思想,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主要讲述三个问题:

(一)古代辉煌的历程。

(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对于

(一)古代辉煌的历程,通过中国历史的演变来展示。如下: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金辽、元、明、清、民国、新中国

直线代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直线上的文字代表我国朝代或时代的演变。通过这一图示来说明中华文化古代辉煌的历程。

分析:夏朝,文字的发明,标志着我国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传承开始。商周:天命神权思想、“敬德保民” 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深刻影响。春秋战国:诸子蜂起、百家争鸣,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雏形。秦: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可以这样说,它预示中华文化正式形成。汉:儒家学说确立至尊地位,儒家思想正式形成。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时期。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速发展,并以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进入气势恢宏的全胜时代。宋金辽、元、明:延续隋唐文化的辉煌、并在史学、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成就巨大,并产生宋明理学,推动中华文化发展,其中宋明理学对后封建社会影响较大。可以说隋、唐、宋、元、明是中华文化的辉煌时期。明清:近代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冲击,开始走向衰微。但即使如此,清代“康乾盛世”时,我国的科技仍居世界领先地位。只是由于近代实施了闭关自守的政策才使中华文化落后于世界。

通过这种直线图示方式展开,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既可以使同学们回顾了历史,又可以使同学们了解中华文化古代辉煌的历程,也为

(二)、(三)两个问题作了铺垫,打下了伏笔。而西方文明古国由于异族的入侵或衰落或中断或湮灭或异化,成为文明遗址。教学中,同学们自然而然地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在此基础上,再引用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三次参观秦俑博物馆赞叹:“能够创造这个灿烂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出光辉的未来。”从而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爱国主义情感达到进一步升华。

对于

(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仍根据上述直线图示来探讨分析说明。

中国历史分裂是短暂的,统一是主流。中华文化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那些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用心 爱心 专心 有的衰落,有的消亡,有的融入了其它文明。而只有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教学中通过中国的汉字、史书典籍以及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来逐一分析说明。

首先,以通过汉字的发明、方言和民族的多样性与汉字的统一性、汉字的作用来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其次,通过史书典籍来印证中华文化的确是薪火相传,一脉相承。这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所在。

最后,重点探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还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箸。“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比如儒家文化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文化,历史上中国对所有的外来宗教都一视同仁,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都可以在中国的土地上自由传播。佛教之所以能够彻底中国化,显然是离不开儒家文化的宽宏包容。在中国的许多著名寺庙,儒、释、道三种思想的外在象征均供奉于一殿、一庭、一山之中,这不能不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包容性的一个注释。佛教自汉传入中国内地,长期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相互影响、吸收,逐步演变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唐代是我国封建文化的高峰期,外国的巨商学子云集中国。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融进了中国文化。此外,基督教传入中国,不仅没有动摇中国的家庭制度,反而接受了中国的祭祀仪典。中国的文化早就有兼取众长,以己为美的优良传统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张骞出使西域、玄奘万里取经、鉴真六渡扶桑、郑和七下西洋,这些中外文化交流的壮举,正是中华民族宽厚兼容精神的生动体现。这是其它文化所不具备的。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所在,也是中华民族的创造力所在。亦可以联系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国的革命、建设实践相结合,产生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进一步说明。

对于

(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仍根据上述图示来分析说明。

首先探讨:中华文化的衰微。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衰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大冲,中华文化也经历衰微的过程。

分析:

17、18世纪,在政治上:欧洲发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开始取代封建主义。在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产生工业革命,开始冲击封建自然经济。思想上:继文艺复兴后产生启蒙运动,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冲击封建统治,人们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在文化上:近代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奠定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开展,西方国家展开殖民掠夺与,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而当时,清朝统治者极力提供程朱理学,残酷压抑进步思想。中国思想界“万马齐喑”,死气沉沉。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时期,现代科技水平落后,日益落在世界潮流后面。人们封建落后意识浓厚.民族、民主意识薄弱。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渐渐消失。西学大量传入中国,西学东移现象不断发展,冲击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华文化渐趋衰微。但是,中华文化的衰微并不预示着她要走向衰亡,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

其次扼要介绍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历程。如何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是几代中国人的求索。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用心 爱心 专心 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神州六号飞船载人航天成功到嫦娥一号探月,中华文化在继续更加壮丽的篇章。以现实科学实例教学,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爱国主义情感得到更高的升华。

总之,本节课通过图示展开教学,形象、直观,易于学生接受。中国这样泱泱大国延续了几千年,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得益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中通过典型事例分析探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使学生体味到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逐渐增强与升华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潜移默化树立了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从而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用心 爱心 专心

年12月12日

2007

篇2:高中政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教学叙事 人教版必修三.doc

【课标要求:】

运用中华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教材分析:】

这节课知识难度不大,但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中华民族文化观,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感情。本课时共分三目:

第一目,以历史事实说明一些世界古老文明相继衰落、中断或湮灭,而中华文化却以其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延续至今;

第二目,以汉字和史学典籍为见证,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第三目,以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史实,说明再创中华文化辉煌的紧迫性和根本要求。逻辑严密,层层递进,丝丝入扣。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并明确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教学难点:如何让中华文化继续“流长”下去,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了文化对人类和社会的重大作用,以及人类文化的发展,这激发了学生了解我国文化辉煌灿烂的历史、探究中华文明的兴趣。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身心迅速发展,自我意识和独立性较强,并且开始理性地思考社会和人生的重大问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也需求越来越多。但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知之不多,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和西方思潮的影响下,有一些学生存在民族文化的自卑心理,因此,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珍惜中华文化的价值,提高自身的文化理解和鉴别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责任感,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中华文化的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识记: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汉字和史学典籍 ②汉字的作用、意义 ③史学典籍作用、特点;

理解: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②汉字与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③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课外探究、信息资源的收集整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生活智慧与学习智慧、时代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辩证分析能力,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我们的中华文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以及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自我教育与群体教育相结合,体味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中华民族文化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和为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教学策略方法

【整体思路】

课前: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利用国庆假期,调查中华文化的现状,搜集中华文化继续衰微或走向振兴的具体实例。

课上:教学互动,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学生假期调查典例展示、教师总结提升、走进生活学以致用。

● 教学活动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配一组图片(文物、古董)(板书标题)

【导语】一组从远古到近代文物古董组成的的精美画轴,使我们仿佛看到了中华文化历史上曾经的辉煌;大气磅礴的朗诵,和着说唱历史的放歌,为我们描绘了中华文化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历经沧桑的画面。那么我们该如何认识我们的中华文化呢?这就是我们第六课要学习的内容,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幻灯片展示课题】

一、源远流长

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让我们把时间的车轮拉回到远古时期,去从远古文字的变迁中透视远古文化的命运。首先我们进入本堂课的第一个活动环节:“远古寻访,探究文化特征”。下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欣赏一段关于古老文字变迁的视频。

【视频展示】四种古老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代中国的甲骨文)的演变历程的视频。(板书:特征)

视频资料:几乎不约而同地,在距今四五千年左右,这些大江大河的孩子们都萌发了记录与交流的愿望。于是依靠环境和经验的赐予,他们分别用美丽的图画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欲记录下来。这是人类建起的一座座真实的通天塔。它所储存的能量、标志的成就,培育了我们对祖先的敬仰,塑造了我们的精神内核,凝结成了每个民族的文化纽带。然而,以追求永恒为使命的文字却与远古人类一样弱不禁风。今天,四大文明

孕育的古文字中有三种都被深埋在了岁月的风尘中。但是那悲壮的泯灭、沉重的掩埋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汉字不同寻常的生命特质。

问题:

1、视频中“被深埋在岁月的风尘中的”是哪三种古文字?它们所承载和记录的文化命运如何?(结合预习材料一)

2、三种文字及其所承载文明的命运映衬出中华文化什么样的特征? 和学生一起透过远古文字的变迁分析远古文明的命运

(1)、“被深埋在岁月的风尘中的”三种古文字是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它们所承载的三种远古文明有的衰落,有的消亡,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都没有流传下来。

(2)、与汉字同时代出现的三种古文字的泯灭映照出的汉字不同寻常的生命特质,展现了历经沧桑的中华文明,与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的顽强生命力和无穷魅力,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而流长基本特征。(副板书:源远流长)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人们常说“口说无凭”,我们说中华文化源远而流长,可是我们有什么证据来说明呢?

细心观察的同学可能会说,课前我们所展示的从石器时代一直到宋元明清的文物、字画是不是能说明这一点呢?还有的同学会说,刚才的视频里,一脉相承,从未中断过的汉字也是很好的见证。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下汉字。(副板书:汉字、史书)

(1)汉字

老师问同学们两个问题,第一,你认识字吗?第二,你会写字吗?有的同学可能很不高兴,“老师,你瞧不起人,我怎么着也是高中生啊!”那就请同学们看学案“汉字”部分,老师把汉字发展的几个阶段以及 “车”字在各个阶段的写法呈现给大家,你认识车下面的那个字吗?你能尝试着完成这个字的演变历程吗?

找有书法功底的同学认,然后上来用毛笔续写后几个字,再请一位同学书法表演:“源远流长”。其他同学完成学案上的“汉字”部分

书法作品展示,同学判断字体,作者给出正确答案。

情感提升:汉字不仅仅是一种文字,更是一种艺术,在世界各种文明中,只有中华民族把字的书写提升到如此高的境界。汉字以它特有的艺术和内涵告诉我们:我们是

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必须写方方正正的汉字。

教师总结:汉字的地位和作用(多媒体展示),过度:正如课前歌词中唱的,从炎黄开祖到秦统瓦欧、从浴血奋战到人民赢得自由,中华民族用汉字记录着自己的辉煌与苦难,记录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是中华文化得以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之一。汉字的记载也为我们留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第二个见证----史书典籍

【多媒体展示】梁启超说:“中国于各种学问中,唯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唯中国为最发达。”那么你所知道的由汉字记载的历书有哪些?我国史书典籍的有什么特点?

学生举例:

(《二十四史》、明代《永乐大典》和清代《四库全书》,皆堪称世界之最的古代文化工程。《史记》《春秋》《国语》《汉书》《资治通鉴》《左传》《战国策》《续汉书》《竹书纪年》《后汉书》„„)

教师点评:从同学们的举例可以看出,中国的史书典籍浩如烟海。同学们可知道,光是《二十四史》中的《史记》,就有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计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可以想象,《二十四史》的内容就更丰富了。

所以,同学们说,我们的史书典籍有什么样的特点? 同学答:规模大,存留丰,为世界所仅有

教师总结: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历史资料的保存.我国的史书典籍种类多、规模大、存留丰,为世界所仅有,是它们见证和记载了中华文化的一脉相传,同时,也是它们使得中华文化得以源远流长。

总结以上分析,汉字和史书典籍不仅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汉字的记载和史书典籍的传载也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重要原因。(副板书:原因)

二、辉煌历程

独特而又一脉相承的方块字和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都见证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足迹,那么中华文化是怎样凭借其强大的生命力延续发展至今的呢?我们进入今天第二个活动环节:“历史探幽,体味文化的力量”。一起来回顾一下中华文化的辉煌历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看一段视频。

【视频展示】:中华文化从产生到谢幕的过程(板书:历程)

视频资料:从遥远的新石器时代到最后的王朝,中华文明跨越了漫长的历史。在东方大陆上,她以巨大的创造力,书写出了令整个世界都赞叹不已的历史传奇。她是人类古老文明中,唯一延续到现在并且重新崛起的伟大文明。这是一部蕴含着东方智慧的创造性史诗,是一部由众多精英人物和他们的故事编织成的历史长卷。我们探索的目光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经过明清两代工商业和世俗文化的繁荣,中华文明终于完成了她的谢幕礼。

中华文化产生和发展每个时期都有她独到的魅力,这一点通过预习相信同学们已经有了较好的理解和把握,请同学们先把学案上的表格填一下。请看看大屏幕,我们来展示一下同学们的成果。【投影展示】

视频中对中华文化做了一些总体的评述,有哪些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巨大的创造力”、“唯一延续到现在”、“创造性史诗”、“谢幕”。通过分析,让学生体验文化的力量)

三、历史沉浮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正如刚才视频中提到的,在历经明清两代后工商业和世俗文化的繁荣之后,中华文明完成了他的谢幕礼,走向了衰微。下面我们进入第三个活动环节:“以史为鉴,重塑文化辉煌”。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里有三个问题: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5-66页,结合学案,探究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对比中、西方近代历史,分析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

2、结合国庆假期的社会调查,分析中华文化的现状?是继续衰微还是已经走向振兴?

3、对比衰微的原因,分析如何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下面老师把同学们分成三组,分别合作探究这三个问题。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同学讨论后填学案上的表格,推荐代表准备发言,第二组的同学结合国庆假期对中华文化现状具体事例的调查,继续深入讨论中华文化的现状,形成自己对文化现状的认识。给同学们两分钟的讨论时间,讨论结束后,要检查大家探究的成果。

合作探究:衰微(板书:衰微)

问题:对比中、西方近代历史,分析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代表发言(副板书:政治、经济、文化)

教师总结: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政治的衰落、国家的衰落必然导致文化的衰微;

中国近代的历史再次证明了一个真理:落后就要挨打,而挨打使我们更加落后。惨痛告的教训诉我们,必须以史为鉴,认真分析文化衰微的原因,才能重塑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合作探究:现状

国庆假期同学们通过网上查询、图书查阅、社会调查等方式,搜集和了解了很多关于中华文化现状的具体事例,今天我们把这一调查引向深入,请同学们在了解具体事例的基础上,对中华文化的现状的认识更加倾向于哪种状态:继续衰微还是已经复兴,你为什么这么认识?时间10分钟

【多媒体展示】中华文化现状调查:两个观点。

教师总结

1、关于活动:大家利用国庆假期在家中、图书馆、书店、网上搜集资料,对中华文化多了一份关心,多了一份思考。这也拓宽了本次活动的主题,使之延伸到更广阔的文化领域中去。今后,大家也要拿出今天这种研究精神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更广阔的空间。这不仅是一种学习观念的转变,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将为大家在未来的时光热心服务社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这就是我所希望的。

2、关于辩论:中华文化在近代饱经入侵、战乱和动荡的洗礼,从辉煌走向衰落,一些消极的影响至今还没有完全消除,所以同学们今天仍然能发现我们文化发展中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就是大家说的依然衰微的表现;与此同时,无数近代的仁人志士也一直在为文化的振兴奔走号呼,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崛起,中华文化更是走上了复兴之路。请同学们欣赏国庆阅兵之繁荣篇: 【视频展示】国庆阅兵文化繁荣方队部分

从同学们的辩论中老师听出,不论持哪种观点的同学,都有一种强烈期盼和共同的愿望,那就是早日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那么如何才能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呢? 合作探究三:复兴

提问:对比衰微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板书:复兴)

代表上台边展示边解说自己组的探究成果:(副板书记录)【多媒体展示】:复兴的措施

政治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上:经济决定文化,所以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文化上: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总结提升】 60年,一甲子,中华文化复兴之路才刚刚起步,但毕竟是走出了坚实的一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国庆六十周年庆典讲话时指出:“全国各族人民对于伟大祖国的发展进步感到无比自豪,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充满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伴随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真心期待并拭目以待。我们相信中华文明的千古圣火,将与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我们将用我们情感、智慧中特有的创造力续写更加壮丽的篇章。【知识小结】将板书设计并描绘成“文”“化”二字

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复兴中华文化应从身边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下面进入本堂课的第四个环节,文化复兴,贡献自身力量。

四、文化复兴,贡献自身力量。

复兴中华文化应从身边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我们的母校历城二中,办学历史悠久,办学质量优秀,校园环境优美,是齐鲁名校,但是,我们的学校文化建设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当下,我校正在征集学校文化建设的新方案,我们是学校的主人,对自己的校园也最熟悉,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就学校的某一地方,为二中的学校文化建设提出合理的文化建设方案。设计原则:

1、充分体现学生和教师的主体性;

2、在现有基础上的调整、增减、局部改造,使之协调、生动、充实;

3、深入发掘齐鲁文化特色,以形成历城二中学校文化的鲜明特色。

请看我们校门口旁边空旷的小广场,老师在想,如果在这里设置一个历城二中精英人物长廊,把我校建校50年来教师和学生中精英代表的鲜活事迹与成绩呈现在这里,那么,它的存在,对外将是一种很好的宣传,对内则是对师生的一种激励。

同学们再看这两幅熟悉的照片,是不是也感觉有些空旷,你能不能设计一下,让我们的学校文化丰富起来,为学校文化建设,也是为我们中华文化的复兴贡献一份力量。【下课】播放国庆新歌《走向复兴》

篇3:高中政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教学叙事 人教版必修三.doc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诗歌教学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是唐代诗歌的鉴赏。古代诗歌鉴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且是高考的必考题目。在鉴赏古代诗歌时,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高的鉴赏技巧,还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情感经验,以及理解、分析、评价的综合处理能力。但由于学生文化底蕴薄弱,高考试题中的诗歌鉴赏题得分率一直偏低。自从200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以主观表述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高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唐代诗歌的教学中,笔者把诗歌鉴赏与相关高考题考查的模式结合起来,对古代诗歌的鉴赏做了如下探讨。

一、抓诗题,找诗眼,看主旨。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鉴赏一首古诗时,首先要注意题目。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情感、主旨等。解读诗题既是鉴赏古诗的重要切入点,又是找出诗眼的必要步骤。什么是“诗眼”呢?“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概括生动的、能笼罩全篇、全联(句)的字,或词语,或句子。诗眼往往通过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清晰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体现作品的主旨及表达技巧。可见,解读诗题有利于学生迅速地找出诗眼,进而深入地领会文本。

在学习李白《蜀道难》时,笔者让学生先分析诗题,明确本诗的“诗眼”是“难”字。接着学生逐句赏析,分析诗歌如何围绕“诗眼”展开的。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蜀道之“难”,是因为它高(开辟难)、险(攀越难)、战祸之烈(安居难)。它一方面表现出诗人对友人入蜀的担忧,另一方面表明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如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其中“怨恨”一词,既写王昭君对远嫁大漠的怨恨之情,又写诗人对自己入朝见妒、无辜被贬的怨恨之情。再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一句,准确深刻地点明诗歌抒发的是诗人的羁旅之愁,思乡之苦。

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诗句中最富有表现力,包含着丰富而深刻意蕴的诗眼往往是高考试题考查的对象。在高考试题中,往往以“一词统领全诗型”的模式来考查诗眼在全诗中的作用。如2000年全国卷考查赵师秀《约客》中“闲敲棋子落灯花”的“闲”字;2002年全国卷考查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折柳”;2003年春季高考中考查王维《过香积寺》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2004年浙江卷考查李白《菩萨蛮》中的“空”字;2005年江苏卷考查中的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中的“微风”;2007年全国卷二考查王维《新晴野望》第三联上下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个字,等等。这些高考试题都是考查诗歌是如何通过诗眼来表达主旨的。只有抓住了诗句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诗眼,才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旨。

二、抓作者,知背景,明风格。

《孟子·万章下》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可见,对古人的作品进行批评和鉴赏时,不仅要了解古人的思想性格和生平遭遇,还要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包括时代氛围和社会风俗)和创作目的。同样,古代诗歌的鉴赏也不例外。只有设身处地地揣摩诗人的心境,才能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技巧。

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时,笔者先给学生介绍白居易的境况,了解白居易因宰相武元衡被杀,上书请求缉捕凶手,而触怒当朝权贵,被贬江州司马的这一写作背景。昔日才华横溢的大诗人,因直言相谏而被贬江州,过着冷落凄凉的寂寞生活。这种自身境况的变化,让诗人与誉满京都、因年老色衰而嫁于商人的琵琶女有着共同的人生体验。学生理解了诗人与琵琶女有着相似的遭遇,对诗人发出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就很好理解了。再如杜甫的《登高》,诗人在重阳节这天约远亲吴郎饮酒,吴郎未至。杜甫想到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以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诗人为排遣内心的苦闷,抱病登台,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学生在了解这些写作背景的同时,再联系到杜甫“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就不难理解诗歌表达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在高考试题中,命题所选取的诗歌大都代表了作者的主要创作风格。如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人的诗歌多表现远离浊世,向往朴素的田园生活,以及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等人的诗歌多描写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慷慨激昂,以及捐躯赴国难的悲壮。杜甫、白居易、李绅等人的诗多关心民生疾苦,充满关心、同情的情感。如2010年高考安徽卷杜甫的《岁暮》。苏轼、辛弃疾、陆游、李白、杜甫、刘禹锡等的诗歌,凭吊古迹时常常吊古伤今,或表达对古代英雄人物的仰慕,或表达自己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或抒发空有济世之心,却无报国之门的愤慨,或抒发年事已高、功业无成的悲凉。如2008年江苏卷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009年四川卷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这类诗歌容易出现典故,都借古讽今,表达昔盛今衰的伤感。诗歌都是言志的,作品就是作者的内心的真实写照。如果能注意到诗人的创作风格,这对高考试题的整体把握是有帮助的。

三、抓意象,观意境,悟情感。

古代诗歌优美的意境,离不开真实、鲜明、生动的意象。意象是融入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古代诗歌的意象既可指人物,又可指景物。它往往创造一种情调,营造一种氛围。意象的本质就是融合诗人主观思想和感情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意境则是意与境、情与景、心与物的交融与统一。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景物只有融入感情才有生命;感情也只有景物的附丽才有依托。诗歌往往通过化物象为意象,勾勒逼真而鲜明的画面,构成整体性艺术形象,从而形成意境。诗歌的意境能够诱发人们的丰富想象,是打开人们心灵的窗户。在诗歌这种奇幻的意境中,读者必然同作者一同感受,一同联想,一同思考,一同愤怒,一同欢欣。原来不够明确乃至没有认识的生活哲理会得到展示,原来不甚清晰或无法表达的情感能得到抒发,读者必然能够从中得到极大的提高和满足。因此,只有引领学生调动积累,揣摩意象的含义,真实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才能深入地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与意图。

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由意象进入意境,进而体会诗歌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情感时要达到一定深度,让学生与诗人对话。如杜甫《登高》一诗语言相当精炼。“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十四字写出六种景物。在教学中,教师可首先指导学生找出急风、高天、啸猿、清渚、白沙、飞鸟这六种景物。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思考这些景物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学生通过展开想象,体味诗人所思、所想、所感,从而领悟出全诗的雄浑高远、肃杀凄凉的意境。再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学生在弄清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找出全诗的意象:玉露、枫树林、巫山巫峡、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丛菊、他日泪、孤舟、寒衣、刀尺、白帝城、暮砧。然后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与这些意象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意象,从而理解这些意象所营造的衰败、萧瑟、阴森又风云变化的悲壮意境,进一步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的羁旅之愁与思乡之苦。

在高考试题中,通过“分析意境型”的模式来考查学生对诗歌主旨的理解。如2002年全国卷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考查“折柳”,学生只要抓住“折柳”表达的是离别之意,就能分析出诗人是听到“折柳”曲后所引起的思乡之情。2003年春季高考韦应物《闻雁》、《害塘》二首考查“雁”意象。只要抓住“雁”能回巢,而诗人却正远离故乡,就能明确这两首诗所抒发皆为思乡之情。也有些高考题只是单纯考查意象,如2010年江西卷陈与义《送人归京师》考查“子规”意象的含义。其他如2005年江苏卷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第二小题;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周朴《春日秦国怀古》第一小题,等等。可见,只有抓住意象,分析意境,才能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主旨。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古代诗歌的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我们在古代诗歌教学上既要继承前人好的教学方法,同时又要将课堂教学与高考试题考查模式结合起来,争取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有新的收获,让古代诗歌焕发青春活力。

参考文献

[1]薛金星.十年高考试题全解.语文[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3.

[2]任志鸿.十年高考分类解析与应试策略.语文 (学生版) [M].海口:南方出版社, 2006.

[3]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北京大学中文系, 语文教育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语文3 (必修)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4]任志鸿.十年高考分类解析与应试策略.语文 (学生版) [M].海口:南方出版社, 2011.

[5]迟桂凤.浅谈初高中诗词鉴赏之衔接[J].语文天地, 2011, (11) .

篇4:高中政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教学叙事 人教版必修三.doc

【关键词】概率 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 统计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61-02

建国以来,高中数学课程的几次重大变革,都体现了概率内容在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地位,在实践的过程当中,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也克服了一些难题,综合我国目前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现代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本文将对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概率》的教学做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高中数学教材对概率知识的引入,是高中数学的一次重大变革,内容的更新也是新教材的闪光点,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科学地理解这一内容便成为了高中教师急待解决的一大课题,在此,笔者结合多年来在高中数学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对概率这一重要内容作深一步的探究。

一、通过试验加深学生对概率的认识

作为随机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概率已经越来越得到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高考对于概率内容考核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所谓概率,指的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多次试验,结果却难以预料。随机现象看似没有任何规律,但我们通过大量的、重复的试验发现,实验结果会逐渐趋于一个稳定值。教学概率内容的核心思想是让学生充分理解概率的含义和随机的现象。切忌让学生在学习概率知识的过程中产生固定模式,因为一旦产生了这种固定的模式,学生往往把得出的结果当作固定的数据来处理,如此一来,便悖逆了概率的规律,从而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不了随机现象的观念,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向学生传授概率知识的初衷是让学生充分理解概率的定义,建立随机现象的概念。让学生亲自试验和采集数据,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完善对概率的认知,积累一定规模的经验,切身领悟随机现象的精髓。

二、概率学和统计学的有机结合

高中数学教师深知概率和统计的的关系,概率学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统计学的进一步深化,可以理解为统计和概率是相同事物的两个重要方面,随机的变量的数字特征主要是从整个布局考虑问题,而概率则是要通过局部考虑问题,概率需要利用提供的数学模型,进而去研究概率的特征和遵循的规律,概率是统计的基础,通过对自然当中随机现象的仔细分析并且利用概率的相关运算获得数据,进而做出科学的分析。缺少了概率则失去了具体的研究对象,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必须要联系两者的辩证关系。在高中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总体的布局可以理解为相应随机变量的概率布局,随机变量可以看作为概率的总体。

三、具体实例

在这里为大家列举一个具体的实例,以便大家客观、全面的掌握概率,比如,一个射击运动员,它射中某一环被称之为概率的局部问题,然而全面分析、射中各个环的随机概率便要涉及到变量分布的全局问题,这说明了统计学是一门建立在概率学基础之上的科学。

四、增加学生运用概率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关举例

人们常说,学习不是目的,把学来的东西运用到生活当中才是真正的目的,其实这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中心,虽然在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当中并没有要求教师开展学习概率内容的相关活动及课题研究。但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结合教学条件适时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活动以增进学习对概率和随机事件的认识,如对足球比赛胜率的研究、博彩行业中奖几率的研究等等,培养学生概率与实际相结合的思维模式,创造学生互动交流的氛围有非常积极的帮助。作为高中学生学习的指引者,教师应当采取科学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进而对问题加以解决和深化,这不仅对学生数学能力提高有所帮助,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学生采取合作探讨的形式加以解决,在这里笔者列举了实例供大家参考。

比如,某商场举行促销活动,只要消费满200元,便可以获得一次中奖机会,道具十分简单,就是一个中奖箱和若干乒乓球,奖品根据奖项的不同可以让商家自行设定,打个比方,大奖可以设定为600元价值的奖品,中奖率为2%,其余都设定为钥匙链等价值相对较低的奖品。题目设置完毕,题目的要求是要学生设定一套方案。

像诸如此类开放性很强的问题,可以设计多种方案,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互相协作、互动交流,最后研究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具体哪种方案是最佳的一定要依据消费者的心理择优选择。

可以说这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型案例,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回归理论,体现的是自然科学的魅力,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概率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会产生更加深入的认识,体会到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概率知识切切实实存在着,从另一层面来讲,此类的学习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精神及协作精神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真正达到了教学方法的革命以及教学内容的深度开放,学生的潜力被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

五、把现代化手段应用于概率教学

概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概率学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经济、军事、自然科学等领域中都体现了概率学的重要地位,在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中可以看到,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的辅助工具把概率这一较为抽象的概念更加直观、全面的展现给学生,计算机在这几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它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记录、分析信息方面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学习工具。

通过以上对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概率》教学研究的阐述,想必广大高中教育工作者对于怎么教好概率这一重要内容都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模式,同时,对于概率这一重要课题,还需要广大教师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只有这样,高中数学的教学才会看到更加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钟志华.对高中新课程中概率教学的认识[M].数学教育学报,2006,15(1):84.

[2]尹明霞.高中新课程概率教学研究[J].高中教育,2006:27~30.

篇5:高中政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教学叙事 人教版必修三.doc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现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几方面对本框教学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框位于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的第三单元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是在让学生了解文化的影响,感受中华文化的伟大力量的基础上,深刻理解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从而可以更好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本课既是对前边教学内容的逻辑延伸,又是后边教学内容的逻辑起点,承上启下,是全书的核心。

2、本框教材的结构

本框位于第七课的第一框,既是引导学生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论重点,也是指导学生实践的依据。本框内容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民族精神的形成和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第一层次为铺垫,第二层次先总后分论述了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第三层次重点强调民族精神核心——爱国主义。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结合着我校学生的特点,制定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理解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特性。

2.能力目标:从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的历史感悟民族精神内涵;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对民族文化和精神的认同感;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弘扬民族精神,报效祖国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因为让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是引导学生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论前提。

2.教学难点:“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与“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作为难点,因为学生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认识不够透彻,比较抽象。

四、说教法

考虑到本框题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通过情景和问题的引导,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感知和体验。

2、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探究活动,思考、辨析,生成观点,提高能力。

3、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气氛,促进知识掌握。

4、讨论法:针对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使学生在相互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五、说学法: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因此这节课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六、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教学思路为:按照“情景导入,激发情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拓展,巩固练习”这三个环节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情景式教学与探究性学习融为一体,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所谓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

说课的基本步骤与内容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从地位上、结构上、内容上、教育意义上等方面论述本节教材在本课\本书中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年龄特点、生活经验、认识问题的层次、程度、学生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制定出三维学习目标。

3、教学重点、难点:

从教学内容、课标要求、学生实际、理论层次、对学生的作用等方面找出确立重点难点的依据并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

依据《纲要》、课标的四性、新理念、新教法等理论具体说明将在课堂设计中运用那些方法。这里可以从大的方面,从宏观上来说一下,具体详细可以放在下一个教学程序里说明。如:

1、参与式

2、讨论式

3、互动式

4、体验式

5、研究性学习

6、谈话、对话、辩论、调查、情景模拟、亲历体验、小活动等

三、说学法

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方式的转变,说出所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方法。达到体验中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活动中归纳知识;参与中培养能力;合作中学会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

主体部分:说出教学的基本环节、知识点的处理、运用的方法、教学手段、开展的活动、运用的教具、设计的练习、学法的指导等。并说出你这样设计的依据是什么。

五、说板书

一般正规的说课如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是要在说教学程序的过程中写出板书提纲的。如果时间很紧张,你可以提前写在一张大纸上,张贴在黑板上也可以。能够配合讲解适时出示,达到调控学生、吸引注意、使师生思路合拍共振的目的说出这样设计的理由。如:能体现知识结构、突出重点难点、直观形象、利于巩固新知识、有审美价值等。

说课应遵循的四个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说课活动的前提

科学性原则是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说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保证说课质量的前提和基础。科学性原则对说课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分析正确、透彻。2、学情分析客观、准确,符合实际。3、教学目的的确定符号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4、教法设计紧扣教学目的、符合课型特点和学科特点、有利于发展学生智能,可行性强。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说课活动的灵魂

说课是说者向听者战士其对某节课教学设想的一种方式,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一种活动。因此在说课活动小中,说课人不仅要说清其教学构想,还要说清其构想的理论与实际两个方面的依据,将教育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时间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1、说课要有理论指导。2、教法设计应上升到理论高度。3、理论与实际要有机统一。

三、实效性原则--说课活动的核心

任何活动的开展,考试大都有其鲜明的目的。说课活动也不例外。说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说课”这一简易、速成的形式或手段来在短时间内集思广益,检验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实效性”就成了说课活动的核心。为保证每一次说课活动都能达到预期目的、收到可观实效,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目的明确。2、针对性强大。3、准备充分。4、评说准确。

四、创新性原则——说课活动的生命线

篇6:高中政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教学叙事 人教版必修三.doc

1.“剪刀”胜“布”、“石头”胜“剪刀”、“布”胜“石头”,若两人所出手势相同,则为平局。人们制定这个游戏规则遵循了()①人为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②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 ③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④自在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选A。游戏规则是人制定的,故是人为事物的联系,①正确,④错误;胜与不胜作为矛盾的双方是对立统一的,②正确。所以该题选A。

2.“我国航母事业牺牲第一人”罗阳曾说,研制战机,要么是零分,要么是一百分,没有中间分!从哲学角度看,“没有中间分”突出强调了()A.事物的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B.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矛盾双方相互分离和排斥的属性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解析:选C。“没有中间分”即要么对要么错,矛盾双方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故答案选C。

3.2014年5月8日,李克强在第24届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致辞中表示,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将侧重绿色低碳领域的中非合作,促进在非的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这是因为()①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②事物总处在渐进的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选B。“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体现了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中分析解决问题,①③正确指出了其哲学依据。②否定了事物质变的存在,观点错误。④不合题意。

4.右面漫画告诉我们,看不出问题是最大的问题。这说明()

A.承认矛盾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B.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 C.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D.矛盾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解析:选C。“看不出问题是最大的问题”,说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故答案选C。5.2014年3月5日,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稳中向好基础还不牢固,增长的内生动力尚待增强。财政、金融等领域仍存在一些风险隐患,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宏观调控难度增大。这表明()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 ②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的始终 ③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

④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矛盾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选B。前进道路上存在各种不同的矛盾,一方面说明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另一方面也说明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与题意不符。

6.与“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A.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 B.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 C.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D.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解析:选A。“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表明矛盾具有特殊性,A项蕴含哲理与之相同。B项体现矛盾的特殊性不能离开矛盾的普遍性,C项体现矛盾的普遍性,D项没有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均不合题意。

7.“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这是白居易对一种树的描写,其中蕴含的哲理是()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的现象与本质是有区别的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解析:选D。这首诗咏春日杨柳娇弱的姿态,说明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8.扬州人喜欢吃有馅的食品,由此衍生出国内闻名的扬州包子、蒸饺、春卷、烧卖等

各色美味食品。尽管形式不同,内容上都有一个共性——用淀粉类食品和其他食品搭配,制作出可以替代饭菜的“一餐饱”食品。其蕴涵的哲学道理有()①矛盾的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②共性在个性之外独立存在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 ④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选B。“尽管形式不同,内容上都有一个共性”,说明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①④符合题意。②观点错误。③与题意不符。

二、非选择题

9.近年来,中国地方省份和城市兴起一股“精神名片”评选、发布的热潮,各式各样的“地域精神”表述语相继出炉。对此,有专家指出:各“地域精神”体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个性和独特的价值追求,同时,各“地域精神”都具有中华民族精神的共性特征。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各“地域精神”应该从本地区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道理,谈谈你对专家观点的认识。

解析:本题考查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基本内容及方法论要求,然后据此审读材料,找出其中有效信息。答题时,不仅要分析专家观点如何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还要答出依据此原理在实际生活中应如何做。

答案:(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中华民族精神寓于各“地域精神”之中,通过各“地域精神”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各“地域精神”再独特,也都具有中华民族精神的共性特征。

篇7:高中政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教学叙事 人教版必修三.doc

一、选择题

1.网络文艺顺应了文艺大众化的趋势,但也有一些作品将低俗等同于通俗,将欲望等同于希望,将单纯感官娱乐等同于精神快乐,成了文艺百花园中的毒株败草。这一现象()①反映了当代文化消费的大众化特点 ②凸显了文化市场的自发性与盲目性 ③表明文化发展必须坚持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④要求文艺创作应引领文明风尚,激发正能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70年前民族经典歌剧《白毛女》在延安诞生。20世纪50年代在国内外巡回演出,深深感动了国内外观众。70年后,第四代《白毛女》成功复排,为了贴近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此次复排,更加突出音乐性、歌唱性和旋律性。材料说明()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文化发展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网络传播手段的丰富与多元,既让人人都能置身于第一时间的第一现场,亦让信口胡诌的一个个谣言轻易就成为蝴蝶效应里的一双双翅膀。这告诉我们()①置身于当代文化生活需要提高辨识能力 ②抵制落后文化影响应发展精神文明事业 ③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具有强大的功能 ④现代信息技术是文化传播的动力和源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某社区运用中国民间化的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形象化,加大宣传和培育的实效性。可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可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②需要借助恰当的物质载体 ③可以凝聚社会共识,消除思想差异 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其华丽的辞藻、丰富的联想被后人誉为“孤篇压全唐”;《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也深受读者喜爱。这表明()①文化作品的形式影响文化的传播 ②优秀文化可以通过多种风格呈现 ③经典的文化作品须如实反映历史 ④通俗文化和高雅文化都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近年来,电视综艺节目在融入公益、传递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的同时,艺术表现上也有创新和突破,不仅获得了观众的赞许,也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这些节目的播出有利于()①创新文化发展,发挥优秀文化作用 ②满足文化需求,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 ③继承传统文化,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④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近年来,流行歌曲、小品等大受欢迎,交响乐、歌剧、民族戏曲则有些受冷落,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现象。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文化艺术领域也需要生态平衡”,因为()①不同文化艺术形式共同发展,可以满足不同层面群众的需求 ②在文化艺术领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样重要

③扶持高雅文化艺术、适当限制通俗文化艺术是当务之急

④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相互依存,才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用Google搜索“网络算命”词条,相关信息有上千万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人对于“算命”的追捧。现代社会还存在“算命”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封建思想的残余根深蒂固

B.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带来文化选择的多样化

C.现代科技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形态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需求侧政策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当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国内经济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

2015年12月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总书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2016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文艺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我国文艺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入,但当前文艺领域供给侧作品还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这种矛盾具体表现在:由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迅猛发展所引发的高端文艺需求正在严重外溢,美国大片、韩国剧、日本动漫等大受追捧。国内文艺作品对广大群众和数以亿计的进城务工人员的文艺服务不足,国内受欢迎受喜爱的文化产品不多。

(1)有人认为,文化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主要就是解决高端文化精品不足的问题。你认同此观点吗?请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分析。

(2)请你为引导民众加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素养拟两条公益性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

参考答案

考点规范练28 走进文化生活

1.B ①不符合题意,材料内容没有反映当代文化消费的大众化特点,而是强调虽然网络文艺顺应了文艺大众化的趋势,但仍存在很多低俗文化;②④符合题意,“有一些作品将低俗等同于通俗,将欲望等同于希望,将单纯感官娱乐等同于精神快乐,成了文艺百花园中的毒株败草”凸显了文化市场的自发性与盲目性,启发我们文艺创作应引领文明风尚,激发正能量;③表述错误,文化发展必须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方向,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多元化”的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项。

2.C ①不符合题意,经典歌剧《白毛女》的影响持续到今天,体现了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②符合题意,“20世纪50年代在国内外巡回演出,深深感动了国内外观众”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吸收国外先进文化成果;④符合题

意,“第四代《白毛女》成功复排,为了贴近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此次复排,更加突出音乐性、歌唱性和旋律性”说明我们要发展面向广大人民的、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并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故本题选C项。

3.B ②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抵制落后文化,材料的主要意思是网络传播不仅具有正面作用,还有反面作用;文化传播的源泉和动力应是社会实践,④错误;①③符合题意。故选B项。

4.A “某社区运用中国民间化的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形象化,加大宣传和培育的实效性”说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需要借助恰当的物质载体,故①②正确;“消除思想差异”的说法错误,故③排除;材料所述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④与题意不符。故选A项。

5.D ①不符合题意,材料与文化传播无关;②④符合题意,材料中两种作品风格相反,但都深受读者喜爱,说明通俗文化和高雅文化都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优秀文化可以通过多种风格呈现,因此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③说法过于绝对化。故本题选D项。

6.B ①④符合题意,“电视综艺节目在融入公益、传递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的同时,艺术表现上也有创新和突破”,这说明这些节目的播出有利于创新文化发展,发挥优秀文化作用,也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不符合题意,材料与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无关,材料主要强调了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③不符合题意,材料跟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无关。故本题选B项。

7.D 材料没有涉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②不选;无论是高雅文化还是通俗文化,只要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应该倡导,③错误;①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为D项。8.A “算命”属于落后文化,受到追捧是因为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与题意不符。

9.答案(1)①文化领域的供给侧改革,需要创造出多层次的文化精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的多样化需求。②文化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应注重文艺作品反映时代和群众的生活气息,为群众所喜闻乐见。③文化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应借鉴国外文化先进经验,为我所用。④文化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应发展文化事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上一篇:六年级数学教学质量研讨会发言稿下一篇:报个java培训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