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南方IT教育

2024-05-17

校企合作,南方IT教育(通用9篇)

篇1:校企合作,南方IT教育

口碑教育·南方IT

南方IT教育安全教育

——消防安全无小事,宣传教育在南方

“水火无情,生命有价”,消防安全工作事关重大,我们对此从未懈怠,每年都定期举办定量的消防安全宣传活动,加强全体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以防患于未然。2012年7月13日,在学院综合部的组织下,珠海消防大队的教官走进了我们的讲台,给全体教师上了一堂精彩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课。

训练有素的消防教官为了让大家认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利用多媒体工具播放了很多火灾事故图片和视频。在触目惊心的镜头下,大家绷紧神经、大气不敢出!都说:“消防安全无小事”,很多悲剧的发生往往是一时疏忽和缺乏消防安全知识:当事故不幸发生了,很多人却不懂的如何处理。为此,课堂内容的第二大部分是:火灾现场处理。消防教官提到,当身处火灾现场时必须保持冷静,只是冷静下来才想清楚如何采取正确的方法。视火源和环境的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例如:处理“室内的煤气罐起火”和“室外的煤气罐起火”就不同,“室内的煤气罐起火”的灭火方式“先灭火后关气”;而“室外的煤气罐起火”则“先关气后灭火”。若是对“起火的室内煤气罐”采用 “先关气后灭火”就很容易引起爆炸,而且爆炸强度非常大„„消防官引人入胜的讲述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火灾现场的的情况千差万别,有时根本来不及 “救火”,所以学会安全逃离火灾现场很重要!因此,消防官给大家一一介绍了各种消防器材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并强调了消防器材的重要性,建议大家一定要配备齐全。教官强调指出,火灾事故现场除了火,浓烟毒气也是很大的威胁,而消防防毒面具就是很好的救生工具。它包含活性炭的过滤罐,能过滤掉有毒有害气体烟雾,保护人体的呼吸道!为了更直观,教官用娴熟的动作给大家做了现场示范,教大家如何在紧急情况下

口碑教育·南方IT

快速使用消防防毒面具。不过,当没了消防防毒面具时是否就无法逃生了呢?教官告诉大家:要随机应变。其实,用打湿的毛巾捂住口鼻也能暂时防止浓烟毒气的入侵。不过,通常这样最多能坚持3分钟,3分钟后湿毛巾就失效了,所以在使用湿毛巾的情况下必须争取在3分钟内逃离火灾现场。

消防安全无小事!课堂上,教官不断提醒大家:无论在学校、家庭或其他公共场合都要时刻警惕、注意防范,平时多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并要学会使用各种消防器材。在这堂消防安全教育课上,大家收获良多,纷纷赞同这次消防宣传教育活动!

篇2:校企合作,南方IT教育

南方IT教育特色教学模式

项目驱动教学竞赛中成人成才

图一:学生正在参赛中

为强化学员的实战技能,阶段项目均采用了各大行业的典型案例作为实战项目,毕业项目更是依托丰富的企业资源,获取企业实际项目。

内容涉及26个企业真实项目案例,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学员通过做项目学习新的技能,并在不断的学习和竞赛中逐步完成、完善项目功能。

学院还将企业需要的职业素质贯穿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职场生存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到专业人才的跨越。

学院的采取形式都是依照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企业与学院相辅相成的教学形式来教导学生。这样学生们就可以感觉到自己真的是踏入了社会的感觉,这样会

口碑教育·南方IT

让他们在以后步入社会之后就不会那么陌生了。这样对学生来说只有好处。

不是有种说法叫做有压力才有动力、才有潜力的迸发吗?事实就是如此。潜力往往可以让一个人发挥出超水平的能力,这样就能更多的企业去选择你,而不是你选择企业。

学院竞赛都是围绕实际性的东西来考验学生,让学生们团结合作,发挥大家的头脑去想同一个问题。竞赛的学生都是在和时间赛跑,在和其他团队的学生比拼大脑的运转性。

篇3:校企合作,南方IT教育

一、农业类高职院校IT专业面临的问题

(一) 教学经费不足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一向不足, 高职教育的投入则更少。有研究表明, 高职教育办学成本是普通高等教育的2.64倍, 但我国高职教育生均公用经费仅为普通高等教育生均公用经费的54%左右。高职院校有限的教育经费总是会优先提供给学院的优势专业和重点专业, 农业类院校的教育经费会更多地流向比如农业和畜牧等专业, 类似IT专业这样的非优势、非重点专业获取的经费很有限。但IT专业的特殊情况要求投入费用较高的硬件设备和设施的支持, 且淘汰的周期短, 因此就存在硬件设备数量有限、设施设备陈旧、硬件更新与实习基地建设跟不上生产一线的变化等问题, 导致办学质量不高, 教育与生产脱节, 学生实践锻炼时间有限, 动手能力、技术熟练度与实践经验培养不足等问题。

(二) 生源素质较差

学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 为了读一个称心如意的学校, 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教学资源, 权衡利弊, 一般的方向都是选读重点院校的一般专业或一般院校的重点专业。由于社会普遍存在重工轻农的思想, 农业类院校一般不是学生的第一选择, 农业类高职院校的IT专业就更不是学生所青睐的目标。因此, 选择就读农业类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相对较差, 教学难度大, 学习效果差, 学生实践工作能力难以适应企业的需求。

(三) 师资力量薄弱

众所周知, 现在知识更新速度快, 尤以IT业为甚。再优秀的教师知识也会老化, 虽然他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自学和自我更新, 但毕竟远离生产与开发的实际。职业教育需要的是真正的双师型人才, 校企合作更需要教师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能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教师应该定期或不定期脱产到生产与开发的第一线进行学习提高。但能够实现这种条件的高职院校很少, 一方面企业与学校没有建立起相关联系, 没有这种培训的义务;企业与学校没有合作, 或者合作层次很浅, 不是利益共同体, 考虑到技术保密以及知识产权等问题, 也不愿意接收一个“外人”到自己企业来学习;或者是即便有企业能接收教师但专业方向不对口, 使教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实践平台。另一方面也因为学校有限的办学资金, 教师脱产就没有工作量, 没有工作量就没有奖金, 同时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也使教师缺乏深入生产一线的积极性。

(四) 校企合作企业的选择范围不多

虽然许多企业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但还是有一部分有远见卓识的企业, 意识到知识型技能人才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与学院建立校企合作联系能形成人力资源优势, 而愿意参与校企合作。但这些企业选择合作对象的标准很高, 农业类高职院校内的IT专业不是他们的第一选择, 且因为上面的几点原因, 学院也很难争取到与这些企业的合作。

二、农业类高职院校IT专业校企合作障碍原因

逐利是企业的天性, 追求经济利益是企业的首要目标, 是否盈利是企业选择活动的标准。企业要参与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在动力在于不断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企业能从学校获得需要的合适人才;企业能从学校获得廉价的顶岗实习学生;企业能利用高等院校的人才、科技、信息优势, 增加无形资产, 解决生产经营中的一些难题;企业利用院校教学资源对企业员工进行岗位培训或转岗培训;企业能通过校企合作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及提高知名度等。如果没有这些利益, 企业也就不会有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由于农业类高职院校IT专业先天不足, 同时作为学院非优势专业和非重点专业, 不能得到更多的扶持, 从而导致办学质量、生源素质、科研能力都有限, 以致不能获得较高的社会影响和较好的品牌效应。学校办学质量、生源素质差, 使得培养的人才水平低, 难以胜任IT业这种专业性、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 不能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学校科研能力有限, 不能为企业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持, 不能解决企业经营中的难题;社会影响和品牌效应都不高, 不能使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提高社会形象和知名度。企业不能在合作教育中获利, 又没有外部硬性要求的情况下, 这样的专业很难有利地开展校企合作, 更不用说有长效机制的高质量校企合作了。

三、解决农业类高职院校IT专业校企合作不利的对策

基于以上原因, 可以有的放矢, 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 促进农业类高职院校IT专业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

(一) 政府支持

我国的校企合作工作已经开展了很多年, 在实践中遇到过许多具体情况和具体问题, 同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纵观有关校企合作研究的各种文献和成果, 更加明确了校企合作的主体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在合作中应该充当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实践证明, 没有政府的深度参与, 纯粹靠学校与企业“自发”地校企合作是很难有高质量和长效机制的。再看欧美各国高职教育和校企合作的发展历程, 政府驱动、法律和政策的支持才是企业界参与校企合作的根本推动力。我国是以政府为改革和发展主导的国家, 所以, 政府制定权威的校企合作操作实施办法, 制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优惠政策及保障措施, 引导、组织、协调校企合作是推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强大动力。另外, 在我国, 由于财政对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投入一向不足, 政府支持校企合作还应该加大对高职教育的经费投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农业类高职院校也不例外, 只有改善办学条件, 提高办学质量, 才能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 学校对企业才能有吸引力。

(二) 领导重视

专业建设的水平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 人才的质量决定一个学校的水准, 影响学校的社会声誉, 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健康发展, 建设水平高、影响大、竞争能力强、有特色、受社会欢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 是学校建设的重中之重, 搞好专业建设的关键在领导, 它依赖于领导的重视, 要从宏观、全局的角度进行考量, 引导专业建设的方向、专业建设的内容、专业建设的方式, 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方案, 并给予经费的支持。信息时代, 各行各业的工作都离不开IT知识和技术, 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也是要和IT技术结合, 成为新型的智能化农业、信息化农业。IT专业作为农业类高职院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作为院校全面发展, 赢得竞争力的一部分, 依赖于领导高度重视和关注, 把专业建设、分院发展纳入到整个学院基本建设中, 把专业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提高水平和质量, 创品牌、创示范, 对专业的成长, 学校的发展, 学生的就业, 竞争力的形成, 对企业的吸引, 校企合作的推动, 作用巨大, 不可小视。

(三) 改善师资队伍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需要高素质教师。学生要成为适应市场需求、胜任专业技能工作、对企业有吸引力的人才, 教师必须要首先成为了解最新科技、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要增加知识储备, 具备多元化多层次的知识结构, 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 全面系统掌握前沿学科, 把握技术发展方向, 教师必须经常深入企业第一线。学校应多为教师提供科研经费和培训经费, 出台激励机制, 拓宽教师培养渠道, 教师应多学习、多研究、多与生产实践相联系, 发展自身潜能, 培养科研能力, 解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瓶颈问题, 使企业具有技术优势、信息优势, 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样企业和学校自然就会凝聚到一起, 自然就会形成深度的校企合作, 深度的校企合作又反过来促进教师水平的提高, 形成良性互动。

(四) 进行课改和教改

高职院校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直接动因。如果学生能够完全胜任企业工作, 能够为用人单位创造经济效益, 就会受用人单位欢迎,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也会更高。实践证明, 企业是否有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直接原因在于高职院校能否真正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纵观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成功的案例, 吸引企业的原因都是学校所培养的高质量、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这些人才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动手能力, 能够满足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的需要。高职院校要定位准确, 措施得当,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才使自己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如前所述, 农业类高职院校学生生源不佳, 更应该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 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 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与时俱进, 满足社会需求, 适应企业用工需要, 才能吸引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

(五) 与学院优势专业结合

科技兴农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发展信息农业、智能农业, 都依赖于IT技术的支持, IT技术也必然将与农业结合。因此, 农业类高职院校要有前瞻性, IT专业不但要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 还应该培养适应农业发展的人才。农业对计算机科学的需求是IT业未来巨大的市场前景, 农业类高职院校的IT专业近水楼台先得月, 有天然的优势, 所以应该抓住机遇, 走与学院优势专业和优势学科相结合的道路, 发展特色专业, 这符合科学发展趋势, 符合21世纪学科交叉趋势。IT专业与农业良好结合, 还可以极大地拓宽校企合作时对企业的选择空间。

参考文献

[1]马国湘.从制度上保证对职业教育的投入[J].中等职业教育, 2009 (6) .

[2]胡秀锦.职业教育发展经费保障机制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22) .

[3]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4) .

[4]向大顺.新形势下高校校企合作模式运作探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4) .

[5]王文槿.关于校企合作的企业调查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 (2) .

[6]叶鉴铭, 梁宁森, 周小海.破解高职校企合作五大瓶颈的路径与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12) .

[7]周哲民.借鉴ISO9000管理理念提升高职专业建设水平[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4) .

[8]周志强, 谷洪波, 袁玉明.高等教育产学合作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 (4) .

篇4: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研究

关键词:中职教育;校企合作;职业技能;专业技术人才;实训教学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14-0009-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14.005

1 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

1.1 发展的合理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对劳动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在中职教育中占主导地位,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必须是面向市场并以就业为导向,以深化中职教育的教学改革,探索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是一种兼容的经济发展配合教育改革发展的产物,是探索出的一种较合理的办学模式。

1.2 发展的必要性

中职教育的改变随着社会生产的变化而变化,培养合格的劳动力是中职教育与社会企业的共同任务。企业和学校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这促进了校企合作的产生。中职教育必须以培养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为己任,所以校企合作是唯一的选择。

1.2.1 政策的指导。为适应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的需求,政府引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下岗工人再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免学费政策等优惠政策。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职业院校,应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加强校企合作,促进生产和教育相结合,企业需要成为学校教育方向,中职教育要以企业服务为理念,开展各种教育模式。

1.2.2 生存和发展。目前中職院校面临各种挑战:(1)学生质量低,招生难;(2)资金紧张,学校发展困难;(3)毕业生就业不稳定。为了摆脱这种困境,我们必须大胆创新,解放思想,以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赢得学校发展生机。

1.2.3 培训企业职工。目前企业存在招聘难、企业新雇佣的员工质量与生产能力较低的问题,这都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生存。因此企业必须经过员工培训来提高质量,但是却苦于没有专门培训机构和专业教师,企业也在寻找一些专业培训机构合作,特别是与职业学校合作机会,搭建一座培训员工的“桥梁”。

2 中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2.1 认识上有偏差

在中职学校相当多的一些不利因素尚未解决,比如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和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应该解决学生实习和就业的问题,而中职学校为企业提供设备、技术人员、培训场地等,因此中职学校应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要以确保学生顺利就业,并不过分在意学生的操作技能培训。

2.2 利益关系复杂

对于上级管理部门,希望通过较小的教育经费投入来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回报;对于合作企业,希望在经济上得到更多的实惠;对于中职院校,希望充分利用企业优势资源,培养更多的符合企业需求的合格人才;对于在校学子,渴望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在企业里大显身手。由此可见,校企合作各方存在不同的复杂利益关系。

2.3 系统规划不完善

在规划上,学校依据企业建议设置专业方向,与企业合作共同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对于校企合作,学校也没有一套灵活有效的机制来推动校企合作顺利进行,这让企业不能确定校企合作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

3 校企合作的建议

3.1 广泛宣传,使校企合作深入人心

学校应主动与企业、学生以及教师进行积极沟通,分析开展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学校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并提供员工在职培训,企业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技术学习和技能锻炼的机会。

3.2 制定制度,使校企合作持续发展

当地上级政府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实际状况,制定保证中职教育校企合作顺利运行的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为中职教育和本地企业之间合作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上级政府主管部门也对中职教育的办学机制在宏观上进行调控,加大改革力度,放权让校企两者发挥自身主动性去发展合作互利共赢。

3.3 拓展校企合作领域

3.3.1 “订单定做”模式。学校按企业订单要求量身定做完成人才培养工作。企业从岗位要求和自身文化特征出发,深入教育的全过程。从设定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多方面参与教学等相关内容。

3.3.2 “工学合作”模式。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环境,在人才培养方面将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学生职业操作技能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完好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

3.3.3 “上岗实习”模式。上岗实习是学生职业操作技能能力形成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素养的关键途径。通过与企业、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的上岗锻炼,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并生产实际结合为一体,增强了动手能力。在完成必修课程的前提下,中职学校的学生允许提前走上工作岗位,开始实际工作锻炼,直接接受企业的考核和绩效评价。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综合实习和锻炼,边学边练,能很快提高工作岗位能力。

3.3.4 加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力量。学校的发展及校企合作的顺利进展与教师队伍建设密切相关。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重点是从培养既能上好理论课、又能指导学生实训实习的双师型教师着手。本文认为应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实习教师到工厂实训并执行考核制度,在合作企业进行与教学相关的岗位顶岗工作一年;(2)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实行双证上岗;(3)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教师与合作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研究项目;(4)从企业聘请能到学校担任兼职或全职教师的资深专家、一线技术骨干、工程师等高技能人才,指导学生进行实训实习。

3.3.5 依托校企合作,促进学校教学深化改革。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学校根据企业和市场的需求,有计划和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理论与实训教学指导,加深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体系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由理论知识向生产实践操作技能的能力转化,缩短教学与实践的时间,深入发展和促进校企合作,促进教学改革。

总之,在依靠现有自然资源、经济条件等多方面条件下,大力发展经济和中职教育校企合作,促进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企业提供合格的高级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启强.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D].四川师范大学,2008.

[2] 王峰.广西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研究[D].广西大学,2012.

[3] 魏雪峰.当前我国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D].鲁东大学,2012.

[4] 郭春梅.茂名电大中职教育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

作者简介:李潜(1968-),男,山东济宁人,供职于济宁技师学院,硕士,研究方向:机械工程。

篇5:校企合作,南方IT教育

南方IT教育IT新闻报道第十六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在京召开

会议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发4号文件,按照《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加强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拓宽应用市场,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做大做强。

一、要抓好政策和规划落实,引导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结合产业新情况,重点推进国发4号文件财税等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着力抓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信息安全产业等“十二五”规划落实。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软件企业认定、软件产品登记备案管理工作,研究制订信息技术服务重点业务目录。

二、要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推进核心关键技术研发。

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按差异化发展战略,实施“核高基”重大专项和电子发展基金项目,重点突破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关键软件技术。支持信息安全产业发展,加快安全可靠关键软硬件应用推广。开展工业软件试点示范,逐步完善产业链。

三、要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深化产业链协作。

加强分类指导,着力培育一批管理水平先进、创新能力强、规模效益好、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引导骨干企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为小型微型企业和新创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梳理工作流程,促进创新资源合理流动和配置,加快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的工作体系。

四、要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大力推进中国软件名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示范基地建设,推动软件业在主要城市的集聚发展和变大变强。组织实施好国家软件公共服务平台专项,创新服务运营模式,完善产业公共服务体系。

五、要加快培育新兴业态,不断拓宽应用市场。

把握ICT融合趋势,支持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支撑工具研发和服务产品化,加快培育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环境下的新兴服务业态。发展面向制造的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基础良好、开展增值税扩围试点的地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总结经验基础上逐步向其他有条件地区拓展。

六、要加强标准制定和市场秩序规范,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围绕需求、统筹安排、急用先行,推进软件产业、应用、信息技术服务和工业软件等方面重点标准研究制订。做好软件正版化工作,加大打击盗版侵权行为力度,着力营造软件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篇6:校企合作,南方IT教育

一、以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IT类专业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化进程的加速, IT类专业成为高校招生的热门专业, 且由于专业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 难以保障培养目标的实现。其一, 由于众多高校资金紧张, 缺乏先进实验设备和良好实验、实践环境;其二, 传统的、精英阶段的学术性质量标准, “大而全”的专业设置, 过分偏重理论教学, 不能很好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制约着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其三, 高级应用型师资相对匮乏, 产学研不能很好结合, 难以培养职业素养高和技术应用能力多样化的人才, 直接导致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不足;其四, 专业定位不准, 特色优势不明显, 不能很好的和企业市场需求接轨等。

二、面向市场, 调整专业设置, 加大与企业合作力度

针对以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I T类专业存在的问题, 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IT类专业进行“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 加强IT类专业自身调控, 走出“精英式”人才培养的怪圈

高级应用型人才所需专业知识的构成, 不一定要求学科知识的完整和系统, 需要基础的专业理论、娴熟的专业基本技能及从事某类或某种职业的基本素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一定区域的市场、职业及相关技术有直接、紧密的联系, 专业应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 应以职业岗位为依据、以技术含量为参数, 以学科和专业的交叉复合来把握专业定位。所以IT类专业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 适时调整IT类专业的方向, 找准立足点。只有明确的专业服务领域, 才能知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有了准确的人才规格和要求, 才能知道设计怎样的教育过程, 才能更好地完成培养目标要求, 才能使学生学有所用, 进而缩短学生的就业周期, 满足企业对IT人才需求。

2. 明确经济发展的急需方向, 实施“X+Y”教学模式改革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提出的“3+1”教学模式, 为高级应用型IT类专业教学模式提供很好的思路, 所谓“3+1”的教学模式就是学校和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进行联合, 培养专业化的技术人才, 学生用三年时间在高校学习基础理论知识, 一年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教学的培养, 利用企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设备进行实地教学, 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得到充分的提高。借鉴“3+1”教学模式, 我提出“X+Y”教学模式, 其中X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时间, Y为专业实习或企业实训时间, IT类专业可根据自身特点, 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基础理论和企业学习或实习、实训时间。从办学形式上, 可以采用与企业联合办学的方式、订单式培养方式或是实习与岗前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等,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岗位针对性, 缩短或者消除学生岗位适应期, 实现部分学生“零距离”就业。在这方面, 我们已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根据学生意愿, 我们在2008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届毕业生中选拔了8名同学, 根据河北新龙公司对人才需求情况, 开设了近半年的相关专业课程, 学生在实习期间直接到河北新龙公司参加岗前实训, 并针对实训课题, 较好地完成了毕业论文 (设计) , 不仅自身得到了很好的岗前锻炼, 而且找到比较满意的IT岗位, 这样不仅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 也为企业选拔了优秀的毕业生, 实现了学生与企业双赢的结果。

实施“X+Y”教学模式的改革, 要科学调整课程设置, 要加强实践教学、技能训练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实行实验课程化, 实践技能模块化, 使我们的毕业生真正成为工作需要的人。

3. 产学研结合, 造就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双师型”教师是既能从事理论教学教师, 又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掌握一定技术和技能的工程师或工程技术人才。“双师型”师资队伍, 对IT类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高等教育的发展面向市场、面向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的生力军, I T类专业要从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出发, 必须首先造就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然而, 许多高校师资队伍中高级应用型师资不足, 严重制约着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实现, 所以培养“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 成为IT类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之一。我们经过一年多的“校企合作”实践证明, 产学研结合能够很好地解决高级应用型IT类专业发展瓶颈问题, 通过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训, 依托行业优势进行锻炼, 不仅扎实了教师的理论知识、锤炼了实践技能, 还对企业和岗位有较详细的了解, 对岗位核心能力、关键技术等了如指掌, 有效地保证了教学质量。

4. 小结

“校企合作”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无疑为学校师资培养、企业用人需求和学生就业创造良好条件, 可以说是高级应用型I T类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强心剂。但“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及管理模式还有待进行深入研讨。

参考文献

篇7:创新校企合作教育模式

我国职业教育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校企合作是决定职业教育质量的根本性因素,也是国家推进经济发展和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它不仅是职业教育与产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纽带,更是职业院校加快培养一流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国职业院校与企业构建的多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合作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校企互动、需求导向、共享共赢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校企深层次合作提供了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现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界的共识。因此,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育人之路,着力打造地方特色职教品牌,对企业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很有必要。

校企合作的现实意义

校企合作,指的就是职业院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大中专职业教育院校为谋求自身发展,抓好教育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和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如美国的合作教育,德国的双元制教育,英国的三明治制度,日本的产学合作,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具体来说校企合作的意义如下:

有利于促进职业院校发展。校企合作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利于职业院校在合作过程中更好地利用校企双方的资源,有效促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摆脱招生困难、提升综合办学能力,实现共同发达。例如:本着优势互补、平等互利的原则,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央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合作办学,设立电子信息工程系,建立“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长效机制,扩展了学院的专业面,同时适应了重庆市“6+1”产业链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也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及时有效科学地把握市场人才需求,实现职业院校与用人单位的“双赢”。职业院校在合作中挑选今后的行业合作伙伴,在建立实习基地等“初级层面”的合作关系外,还将逐步推广到合作探索、合作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等其他形式,促进职业院校及企业加速发展。

有利于企业实施人才战略。校企合作符合企业培养人才的内在需求,可以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企业获得了实惠与利益,提高了参与教育培养人才的积极性,这是因为:职业院校让合作企业优先挑选、录用实习中表现出色的学生,使企业降低了招工、用人方面的成本和风险;使企业感受到接受学生顶岗实习不仅不是负担,而且成为有效的劳动生产力,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校企合作内容包括职业院校协助企业将人力资源开发计划与职业院校的教学大纲对接,鼓励企业将员工培训委托职业院校进行,使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职业院校教学环节紧密结合,企业充分利用学校的师资、场地等软硬件资源,校企一起形成了一个有组织、有系统的培训生产链,从而降低了人力资源开发与职业培训成本以及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效益。学生在企业学习专业技术,企业的技术人才通过带教实现教学相长,加强了自我提高能力;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将企业文化与理念传输给教师和学生,扩大了企业品牌与无形资产的影响,造就了企业的潜在合作伙伴和客户群体。

有利于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校企合作符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促进解决学生就业,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在实习中初步具备了技能操作、顶岗生产的能力,学生在生产、服务第一线接受企业管理,在实际生产岗位上接受师傅手把手教学,和企业员工同劳动、同生活,可以切身体验严格的生产纪律、一丝不苟的技术要求,感受劳动的艰辛、协作的价值和成功的快乐,使毕业与就业接轨。提高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也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生活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坚定乐观的生活态度都有极大的帮助。并且还可增加一定的经济收入。

校企合作的运行现状

我国校企合作制度发展至今,合作范围和内容不断扩大,对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不健全的地方。这些现象严重制约了校企合作的深入、持续、健康发展,日益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阻碍了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步伐。根据调研分析,基本可以疏理出当前校企合作的运行现状:

合作尚无法制保障。我国职教界的校企合作目前还处于民间状态,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已制定了相关政策来推进校企合作,但仅限于舆论宣传,还没有真正的法律保障与鼓励措施,一些地方仅把校企合作停留在口头上。校方主动,企业被动甚至不动,缺乏合作办学的内在动力,剃头挑子一头热,无经费保障、劳动准入制度执行难到位。目前虽有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职业教育规章和一些地方性法规、规章,但其中对校企合作缺乏刚性的规范和要求,因此对职业院校和企业均没有太大的约束力。

信息渠道相对闭塞。当前我国职业院校与企业间的信息传递还不够顺畅,一般都是通过人才市场或是政府信息公开、行业组织、各种媒体等渠道传递企业岗位技术要求与人才需求的信息,这些信息大都是一些通用性或基础性的信息,少有涉及具体企业详细的个性化需求和岗位技术信息。不仅传递渠道间接,且传递的信息还不够全面。

供需不能有效衔接。经济社会发展与企业自身发展对企业岗位提出了技术上的要求,企业需要高素质人才来满足这些技术需求,人才究竟引进或是自培,企业会对社会或职业院校提出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岗位需求现状;职业院校根据企业岗位的技术需求,独自或与企业共同调整专业与课程,培养所需的人才。由于当前我国校企合作供需机制松散且不紧密,使供需传递出现失真,加之借助企业实践资源的有限性,使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充分满足企业的需求。

nlc202309021644

资源流动形式单一。由于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与发展目标,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流动十分不畅,企业基于其地位的特殊性和经济利益的权衡,对于与职业院校间的资源流动更缺兴趣。已经实现的流动主要体现在:有的企业开始对职业院校发展进行经费支持并提供部分实训设施设备;委派专业技术人员或专家去院校进行授课或开设讲座。而职业院校则派部分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企业与校方在文化上开始实现交融,如有些职业院校的外部环境建设与布置完全参照企业厂房或建筑的标准和样式进行。

协同网络尚未形成。市场协同是有效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为规范和效率体现的重要方面。从当前校企合作实践来看,尚未形成一个中间组织进行协调,市场给予的力量也十分有限,使得院校甚至企业都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发展障碍难以得到有效协调,如学生毕业后就业的跟踪调查因为缺失市场协同机制而很难完成,即便做了其成本也非常之高。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纽带”的行业协会,在市场化过程中难以行使权利。加之企业与职业院校之间的纽带尚未形成,致使市场协作不能有效链接。

考评监管校方包办。从对学生和学生教学过程的管理与监督来看,整个培养过程中还是以校方培养为主,企业对于标准的核定、管理的规范、考核评价的参与都相对有限。职业院校与企业还未形成双方“齐抓共管”的合力。一般都是由校方管理学生在校的学习过程,企业则对学生在企业的实践过程进行适当管理。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学校的教师主动参与对学生的管理不够。对于学生的评价工作,除了学生在校的学习由校方来评价之外,学生在企业的实践评价一般也由校方负责,如制订实习规范要求,制订实习报告集和反馈信息表等。这一过程中,企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和评价标准等都没有得到具体体现。

合作企业能力不足。一些职业院校至今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没有明确、具体的标准,往往是“捡到篮里就是菜”,只要企业有合作意愿则不加选择,一概如获至宝地欢迎。造成目前在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中能力低下,对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帮助不大的中、小企业居多,既影响“校企合作”的层次,也影响“校企合作”的成效。

校企合作的制约归因

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体现了合作教育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优势,为企业培养了一批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整体素质高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有力地推动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上节所述校企合作的运行现状表明,近年来制约校企合作发展的原因大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企业自身方面。首先,对参与“校企合作”的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大多停留在窄范围浅层次,甚至流于形式。由于企业的经营目标与教育目标距离较大,只能对立刻带来经济效益的成熟技术感兴趣,而不能主动承担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任务;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势必要承担一些责任和风险,短期内既不能获利又不能明显改善其社会效益,这与企业的经营本质相违背,自然导致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愿望不强。

其次,社会劳动力总体供大于求,企业并不缺员工。企业普遍认为,人才培养是职业院校的责任,企业只需从其毕业生中挑选人才即可,而不愿在人力资源上进行基础性投资。当前人才市场供过于求。一方面,高校扩招后的毕业生源源地流入社会劳动力市场;另一方面,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使企业容易招聘到所需的操作技术人员。即便挑选不到动手能力强、操作技术成熟的人才,宁愿花高薪去挖其他企业的人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降低自身成本解决劳动力或技能人才方面的问题,没有必要花费较大成本与职业院校合作解决。结果导致校企合作成为企业对院校的公益支持或功利性投资。

最后,企业担心学生实训会影响生产,还要承担安全风险。由于学生在企业实训过程中要占用机器、消耗资源、增加设备磨损、企业还要派人指导,这势必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同时由于学生对设备性能和操作流程不熟,容易发生工伤事故。另外,在学生实训时因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企业还会担心核心技术安全及商业秘密泄露,这对企业的竞争力形成了长期潜在的威胁。

职业院校方面。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社会影响力有限,职业院校的科研实力、技术水平以及其他的一些优势不明显,难以吸引企业参与开展深层次的合作。

首先,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目前许多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仍有脱节,课程改革还不能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培养的高技能人才特色不明显,尤其是高职院校容易受中职和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冲击。

其次,现在许多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中要结合企业岗位性质、培训内容,设定专业课程、改变师资结构、场地布局等。一旦合作企业与合作项目等外在因素发生变化,必然要进行调整,结果造成教学资源重组频繁,给职业院校常规教学带来一定的冲击,不利于专业建设的稳步发展。

再次,实训条件仍需改善。由于职业院校本身底子薄,虽然近些年国家也为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物力、财力,但建设后的实训基地仍然无法完全满足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另外,一些职业院校指导思想不够正确,往往考虑自身利益较多。虽然在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时口头上讲“共赢”,但在具体内容上权利与义务往往并不对等。而且所签的协议条款往往不完备,缺少违约、免责、争议方式等基本条款,影响参与双方对合作协议的积极履行,甚至有的成为一纸空文。

最后,随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数量不足和质量欠佳,已逐渐成为制约职业院校发展的瓶颈。真正具备较高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能指导学生实训的双师素质教师严重不足,能参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更少,而这都是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关键。

相关政策方面。校企合作不仅是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合作,也是生产、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合作。校企合作机制运行需要有效的政策保障,以起到调节、规范和推动的作用。然而,尽管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关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等,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但关于校企合作的配套法规,各地区尚没有出台。政府激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政策措施力度不够,缺乏法律的保障,企业担心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地位和权利得不到有效保证,从而影响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nlc202309021644

校企合作的推进建议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效益。而政府的政策措施、职业院校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专业课程的设置及改革等,也会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作为职业院校和政府,应该予以充分的关注,必须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激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如此才能更好地推进校企合作的开展。

构建扶植性政策引导机制。政府及行业通过制定扶植性政策,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政策倾斜,并切实抓好法规文件的执行,以引导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引导扶植性政策包括实训物耗资助、税费减免、财政支持、人员补贴、科技优先、表彰奖励、授予企业荣誉等,让企业充分认识到只有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才能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引导和规范,优先享受到相关利益,从而在企业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使企业主动提出合作意愿。

构建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政府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努力增加用于职业教育的财政拨款,有计划地支持职业院校更新设备、改善条件,关键是引导、鼓励与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高企业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同时要建立与完善有利于推动校企合作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制订相应管理办法,使校企合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鼓励和保护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政府在校企合作中应扮演调整与协调的角色,指导和管理各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做好校企合作规划与资源优化,统一协调解决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促进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

构建互惠互利的驱动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机制是推动校企合作发展的动力和维系校企合作良性运转的纽带。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注重构建校企双赢的利益驱动机制。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参与各方必须关注企业的效益,保护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确保企业在合作中能获得预期的利益。例如,对于学生实训的物耗和机器磨损等,要给予企业适当补助;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而影响的生产,要通过财政补贴或税费减免来补偿;赋予企业优先获得毕业生的挑选权;可以利用院校资源对职工进行继续教育等。

构建优势互补的共享机制。职业院校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校企合作就是要整合不同资源,促使双方资源、技术、管理与文化的互动、渗透,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职业院校要密切与企业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职工培训、技术开发应用等领域的合作,通过共建专业、共开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共享校企人才资源、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服务,使企业在分享职业院校资源优势、实现其经济效益的同时,参与职业院校的改革与发展,使职业院校在分享企业资源中,实现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

构建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校企合作双方只有受到法律、制度和道德的约束,彼此才能放心参与合作,保证积极性;只有建立起一套自上而下的法律体系,才能保障校企双方依法参与校企合作,形成长效机制。目前宁波、厦门、深圳、苏州、无锡等地方已出台了一些有关校企合作的政策与规范制度,在法律、政策建设上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国家应指导和鼓励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教育制度,形成一套具有现代企业特色的职前职后人才培养制度,建立学习型企业,并将此作为对企业的考量标准之一。校企合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要求需由规范制度来约束,需建立一套符合校企合作需要的职业院校管理制度。具体的合作目标体系及实施细则,要进行有效的过程监控和绩效评估。同时,要强化道德约束,职业院校要把企业作为友好的合作伙伴和自身利益的共同体,竭力维护企业的利益和形象,使其成为职业院校不可缺少的合作组织。

构建监督职能的激励机制。监督可以保证合作项目按预期的目标进行,激励可以促使校企合作可持续蓬勃发展,因此构建监督激励机制尤为重要。为防止校企合作程序不当和走形式,监督激励职能应由政府部门承担为宜。监督的内容有校企双方协议条款的履行情况、企业的合作(服务)态度、专项资金的使用、校企合作项目进展情况、上报材料的真实性等。政府部门还应组织专家对校企合作成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落实参与企业应享受的优惠政策和相应的奖励政策,激励企业的积极性。

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首先,职业院校应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使“双师型”教师真正具备较高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既能指导学生实训,又能参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解决企业碰到的各种难题;其次,职业院校应加强课程改革,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对接;再者,职业院校还应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为了使实训基地成为学生实训平台和教师开展研究的平台,实训基地除了具备一般的实用性,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先进性,这也是培养具有先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结语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大批德能兼备的现代专业技能人才,同时,企业的成长离不开职业院校的大力支持,企业的壮大亦会反哺职业院校的发展。校企合作不仅提高了教育培养人才的力度,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更是适合职业院校生存和发展的新型办学模式。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密切的教育类型,在推进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校企合作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真正做到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这种“双赢”模式必定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一个美好的春天。

(作者单位: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江 山)

篇8: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特别是校企合作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培养新时代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之路。没有校企合作,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势必会存在着较大的危机。目前,全国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在开展不同程度的校企合作,一部分高职院校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忽视了如何构建稳定、长效的合作保障机制,如何使校企合作深入、持续、健康地发展等问题。

一、校企合作的内涵

由于学校、企业、学生、社会的“互利多赢”是校企合作的根本目的,对于各方而言,校企合作的价值各有不同。对学校而言,其价值在于培育高技能型人才,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同时还可以“借鸡生蛋”,利用企业提供的实训设备、实习基地、专业师资等,能够很大程度地减轻学校在实习、实训设备上的投入和专业师资培训的压力;对企业而言,其价值在于可以提前锁定人才,随时招募到可用的高技能型人才,提高现有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减少人力资源成本,解除用人的后顾之忧,增强市场竞争力;对学生而言,其价值在于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就业的渠道更加畅通;对社会而言,其价值在于能够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率,实现人才供需的可持续发展。

二、校企合作存在问题

1.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理念问题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它决定了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的根本目的是学校、企业、学生、社会的“互利多赢”。遗憾的是,从现有的合作模式来看,很多高职院校仍然将校企合作定位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结果上,也就是在就业阶段的合作,这说明一部分高职院校还存在着校企合作理念上的问题。另外还存在认识肤浅的意识问题。一些高职院校的领导决策还只是从表面上认识到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而实际上并没有真正领会到其中的深意,不能从行为决策上去做决断,以致影响到校企合作的质量。

2.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政策问题

政策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的制度保障。如何建立科学完善的校企合作教育政策与制度体系,是各级政府、高职院校及企业等各个层面当前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的重点工作。虽然我国现在高度重视高职校企合作教育,成立了校企合作协会,并开展了大规模的试点、试验,但还没有建立权威、完整的校企合作准则和指导手册。政府还没有出台校企合作对企业的奖励机制,对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利益保护不够;没有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协调机构来负责监督、考核和推行校企合作工作,以致很多项目难以获得企业主管单位、劳动部门、教育部门的充分支持。

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经济问题

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有着明显的局限性。首先,是动力的局限性。如果面对没有利益驱动的合作,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是很难接受校企合作条件的。其次,是能力的局限性。在校企合作的能力方面,由于高职院校所具备的能力非常有限,很难了解到企业的实际需求,导致企业不欢迎学校对校企合作所做的一些方式与策略。第三,是制度的局限性。原来在校企合作方面已有的成功经验没有很好的留传下来,更不用说以制度的形式规定下来,然后向其他高职院校进行有效宣传和指导。由于尚无完整的合作制度,再加上缺乏合作的理念等方面的原因,大部分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与企业在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等方面进行单项合作或者只停留在捐助教学设备、提供实习基地、培训员工等合作层面的现象,最终所谓的合作也只是浅层次、低水平的合作,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难以实现,办学的整体效益无法实现。

三、校企合作的对策思考

1.统一思想认识,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一是高职院校要贯彻“产学结合”思想,主动与政府、社会团体取得联系,争取广泛的支持,采取灵活的政策,让企业一方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积极接受校企合作的模式,让他们了解到,他们与学校一方都是校企合作的大赢家。二是高职院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借鉴原有的校办产业(企业)、行业(企业)办学、校企股份合作等成功模式,研究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2.拓宽合作领域,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一是成立由学校、企业、行业组织、政府相关部门、社会有关团体等多方参与的校企合作组织机构,专职负责校企合作的运行;要制定合作章程,明确各方在校企合作机构中的权利与义务,校企合作运行中的作为与不作为,以及相应的考核、奖惩机制。二是高职院校要严格贯彻“以职业能力为标准、工学交替为手段、企业参与为主导”的指导思想,探索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的合作模式。校企双方按照职业岗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教学改革相互结合,在教学中不断融入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三是通过校企的合作,高职院校应采取“冠名办班”、“互动介入”、“社会培训”、“校企共融开发”、“模块化教学”、“基地培养”、“政府搭台”、“送来返去”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专业群建设,将课程设置、专业建设以及就业市场紧密结合,努力创建“校内有企、企内有校、互动双赢、开放合作”的办学模式。四是实现校内教学场地企业化、企业生产经营场地教学化,即“厂中有校,校中有厂”。

3.创建考评标准,促进校企合作规范有序

按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提出的分层化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以及各个行业(如电力、冶金、煤炭、交通、电信行业等)颁布的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鉴定标准,参考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由职业特定技能标准、核心技能标准、行业通用技能标准、跨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四个模块构成的质量标准体系嘲。根据这个标准体系,学校不会再单纯凭一张纸卷的成绩来考核学生的能力,而是让企业的专家、工程师、技师等现场人员参与到考核中来,以实际操作水平和工作实践能力来考核学生的能力,最终体现了考核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四、结束语

校企合作是校企双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培养应用性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是提升高职院校内涵,凸显高职院校特色,推动高职教育發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政府、学校、企业各方利益共享的一种先进的办学模式。

篇9: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新探索

关键词:校企合作探索;高职;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32-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着重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强调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才能使高职院校办学始终贴近工作实际,贴近职业岗位,贴近社会实践的变动,才能形成高职教育的特色。但是目前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成效不明显,还不能有效地满足区域经济,地方经济的需要。还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不健全的地方。比如,合作内容总是局限于冠名班、订单培养等方面,内容宽度和深度不够,没有良好的互动平台。如果职业院校和企业双方不能正确的认识校企合作的意义,不能利用自身的优势为对方的发展带来利益,双方都会逐渐失去热情和动力,更加无法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一、校企合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双方合作理念不清晰。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认识不到位,把校企合作当做是完成学生顶岗实习及学校各种评估的手段,没有很好地顾及企业的需要和利益。而大多数企业缺乏成熟的合作意识,没有把培养人才纳入企业价值链中,把校企合作当成是选择人才的途径,而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不予关注。没有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学校的资源尽心尽力的培养行业和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工人。企业没有体会到接受学生顶岗实习是一种社会责任。

2.校企合作形式表面化。校企合作目前大部分是签订实质内容不强的合作协议,然后企业接受学生去企业顶岗实习。几乎很少涉及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如何达到预定培养目标的具体细节。这种校企合作其实质是一种“换工式”的合作。它导致企业常以自己的利润为核心来安排学生的实习。经常发生个别企业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来从事枯燥乏味,重复单一的劳动。损害了学生的利益,影响了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学校往往以提高就业率为目标来安排实践实训,丢失了产学结合的结构合理性,严重影响了顶岗实习的教学本质。校企合作没有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标准、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开发、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养与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合作。

3.高职院校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能力不强,企业参与动力不足。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体制机制没有形成。职业院校自身合作能力不强,产品研发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较弱,缺乏对合作企业的吸引力。职业技术学院还没有形与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相对应的独立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在校所学知识和技能与现代企业要求相差甚远.从而導致职业院校毕业生不能达到顶岗实习的要求。而企业害怕推行“双元制”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导致企业的实际竞争力下降;整个社会的诚信度降低,高水平、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短缺,也使得企业不愿承担风险去花大价钱培训员工。

4.保障机制不健全。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种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和重视,而许多的合作成果也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和肯定,已成为评价学校和培训成果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至今没有完善的保障体制。缺乏法律、法规和制度的有效监控,没有足够的保障措施。使校企合作无法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拓展。甚至使一些地方的校企合作停留在口头上。

二、要保证校企合作的有效的开展,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正确认识校企合作,加强双方的责任心。对校企合作重要性的认识是激发企业、高职院校参与校企合作的关键。职业院校是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与企业合作,不但有效的保证了学生的实训,而且确保了学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企业因生产发展添置的设备可以缓解学校在设备更新不足和匮乏的现状,实行资源共享。目前国内“用工荒”已从沿海一带蔓延到西北部,特别是技术工人的缺口非常巨大。招工难,找技术工人更加难,这对企业的生产和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为此,企业应该积极与高职院校合作,建立劳动力资源库,储备企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企业应该将开展校企合作作为一种社会责任;而院校充分认识保证职教特色和质量必须让企业深层次的参与教学过程。努力用自身的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为企业带来利益。

2.增强办学实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院校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理念,不断增强自身办学实力,深入探索以产业为引领、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高素质的技术人才。要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始终贯穿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无论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选定,还是实训基地的建设、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管理、以及“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都要体现出“工学结合”。培养体系中还要融入企业理念,企业文化等相关知识,紧紧联系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脱出学生的针对性、通用性和前瞻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和岗位素质,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推进校企合作向全方位、深层次发展,力求教育效益、经济效益、人才效益的最优化。

3.努力推进集团化办学,适应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高职教育的职责是服务与地方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组建以合作办学为机制,以专业为纽带、以合作就业为目标、以合作发展为动力、以合作育人为模式的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为一体的互惠互赢的职教集团,实行集团化办学。集团内的企业可根据行业和企业的用工需要,对成员院校提出人才培养意见。而从促使院校及时调整各项教学改革,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完善优势专业,发展新兴专业,重组交叉专业。提高学生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职教集团,可以集聚专业力量,探索设备、技术资源共享、联合科研、生产的运行机制,院校可创造条件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建立技术研发和推广中心,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4.建立保障机构,以保证校企合作有效运行。校企合作需要保障机构,以保证各种网络有效运行。政府、院校,企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和优势。政府要制定法律、法规和措施保证校企合作在法律的框架内运行,制定各种优惠政策管理校企合作广泛深入的开展。学院要成立校企合作指导管理机构,在指导和管理该专业与企业的合作和发展,统一协调解决双方合作过程中的问题,整合学院和企业的教育资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企业人事部门要和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士要组建校企合作指导机构,除了协调解决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外,要积极参与学生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实践中。

三、总结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校企合作有利于院校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建设发展。基于以下几个合作原则下,应该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发展:(1)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校企合作应综合考虑双方的利益,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协调同步发展。(2)与区域、地方相结合的原则。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始终是为区域经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既要保持与区域经济的同向,更要保持与地方经济的同步。各级政府也要对积极引导、干预、协调校企合作,保证其的顺畅运行,有效开展。

上一篇:图书管理员竞选演讲稿下一篇:母亲节晚会主持开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