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与探索 早餐与健康教案

2024-05-11

发现与探索 早餐与健康教案(通用8篇)

篇1:发现与探索 早餐与健康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早餐食物,知道它的营养成分与作用。(2)了解早餐与健康相关知识。

(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调查能力,分析调查中所获材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采访,办手抄报,剪贴报等形式在动手实践中使学生明白早餐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设计、合作的快乐,培养学生吃早餐的良好习惯。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探究性学习了解早餐与健康的关系,掌握合理的早餐搭配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调查早餐中常吃的食物的营养成分。填写调查表。四.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我有个问题想问大家,你们今天吃早餐了吗? 生:吃了。没吃。

师:噢,能说说你吃了什么? 生:面包、牛奶、米饭、饼干„„

师:真丰富呀!谁能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吃早餐? 生1:吃早餐有利于身体发育。

生2:吃早餐,第2、3节课不饿,才有精力更好的学习。生3:吃早餐才能不得胃病。

师:你们说得都很对!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优质足量的早餐能给我们提供充足的能量,使我们有充沛的精力迎接一天的学习、工作。尤其咱们同学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不吃早餐,会影响你的生长发育和学习能力,所以吃早餐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就以“吃早餐,利健康”为题介绍吃早餐的重要性。(板书:早餐与健康)

(二)汇报: 了解学生早餐现状

请小组同学交流自己一周吃早餐的情况:通过调查表中的内容,学生质疑,提出问题:不吃早餐有哪些危害?早餐怎样吃才健康?

教师梳理问题,课件出示这两个问题。学生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板书:危害,健康)

(三)探究活动:

A.探究危害

1、根据学生存在不吃早餐的现状,请不吃早餐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展示手抄报,了解不吃早餐的危害。

2、师出示课件,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不吃早餐的危害。B.合理搭配早餐

师:看来不吃早餐的危害真不少,所以我们一定要吃好早餐。早餐是一日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那么早餐怎样吃才健康呢?

1、学生交流早餐怎样搭配早餐才合理。

2、学生根据自己动手设计一份明天的早餐食谱。

3、学生展示,说说为什么这样设计。(相机引导学生了解油炸食品的危害)

4、老师补充并总结,简单介绍营养价值,让学生明白早餐应该包含粮谷类,肉类等食品,每天的早餐应该把这些食品合理搭配,营养均衡,才能保证身体正常的发育,保证身体健康。(板书:合理膳食,营养均衡)

(四)实践运用,争当小小营养师。(1)小组合作把早餐进行重新搭配,设计一周的早餐食谱,看哪些小组的早餐搭配的最健康?课件出示要求:膳食合理,营养健康,经济实惠,变换花样。

(2)其他小组的同学从合理膳食,营养均衡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五)重视早餐环境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意识到要在干净卫生的地方就餐,尤其到了春季,尽量在家就餐。

(六)拓展

引导学生不仅要吃好早餐,也要吃好午餐和晚餐。课下可以通过上网,查课外书,请教他人等方式了解更多有关健康的知识,为家人设计一周的午餐,晚餐食谱。

板书设计:

早餐与健康

危害

健康 合理膳食

均衡营养

篇2:发现与探索 早餐与健康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早餐的分类,知道科学营养早餐有利于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

2.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

3.学会配置一些科学、合理、有营养的早餐菜谱,做一名“小营养师”。

二、活动准备 学生:

1、带来自己喜欢的各种早餐食品。

2、调查早餐中常吃的食物的营养成分。

3、填写教材中的调查表 活动过程

一、制定活动方案

1、提问引入研究课题 问题设计:(对于没吃早餐的学生)

(1)同学们,你们早晨到第三课时,肚子有什么感觉?(2)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这些情况会有什么害处?

对于吃早餐的学生教师可这样提问:(1)你早餐每天吃的是什么?

(2)对于每天一样的早餐,你有没有感到厌倦,没胃口?(3)你吃的早餐是否符合科学营养价值?

通过提问,使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早餐问题上来,以引起学生的思考,产生学习兴趣,从而为活动的内容开展创造条件。

2、分组讨论各小组研究课题,制定调查方案。各小组制定各自的研究课题及方案,例如:a.调查早餐价格定位问题。b.调查早餐营养问题。c.调查早餐用餐时间问题。d.调查附近“一百放心早餐”的销售情况。f.上网收集早餐资料。

二、调查整理

1、各小组根据各自的研究课题,在一星期内在社区、家庭、学校进行调查访问。

2、分组整理调查结果。

学生根据自己一星期对早餐用餐情况的调查,进行整理、统计,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

三、讨论思考 探究危害

1、分组讨论统计结果。

学生对他们各自统计的结果(百分比)进行讨论,思考为什么会有的所占比例大,有的所占比例小。是否科学合理?

例如:早餐时间一般起床后半小时吃比较科学,起床后就吃不利于健康,在路上、校门口吃不卫生。

早餐营养方面D类蔬菜或水果吃的人较少,营养搭配上不合理科学,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发展。

2、分组提出科学合理意见。

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可参阅有关的资料,写成一份富有建设意见的报告。

3、根据学生存在的早餐营养不均衡、不吃早餐的现状,学生汇报危害;请不吃早餐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师生共同总结:

四、交流报告

1、汇报成果。

每组根据自己的一份富有建设意见的报告,在班上进行汇报。

2、学生答辩。每组汇报后,全班学生对每组的研究课题,可进行提问,小组派代表进行答辩。

五、做一名“小营养师”

根据前面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对早餐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经常不吃早餐对生长发育、学习工作、营养摄入、身体耐力有一定影响。另外还知道理想早餐的条件依次为营养均衡、口味口感好、卫生和方便。因此,让学生来做一名“小营养师”,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配置一套科学、合理、有营养的早餐菜谱,在班上进行交流。

六、实践活动

篇3: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索与发现

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 走进生活, 这是由综合实践课自身的特征决定的。陶行知先生说:我们的教育要解放孩子的头脑, 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 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 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 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综合实践活动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才能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 产生参与活动的欲望。因此, 教师要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 帮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主题。

二、主题的确定要小

综合实践课的选题不宜过大, 主题的确定要小。倘若选题过大, 就使活动内容面面俱到, 造成活动的主题不明确。如《我们一起做游戏》这个主题偏大, 就不如选择其中的某一项游戏为主题展开活动。我在教学中就选择了《有趣的毽子》这个主题, 并和学生一起确立以下几个课题来探索有关毽子的知识:1.毽子的历史;2毽子的原理、种类和踢法;3.踢毽子的益处和比赛。主题汇报课的方案为:展示有关毽子的知识 (申奥宣传片) ———做毽子———改进毽子———踢毽子比赛———谈收获。这节课既有明确的中心, 又可以让学生当堂制作毽子,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问题, 改进方案。学生的观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同时使学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三、注重实践的过程

综合实践强调的是过程, 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取新知的体验, 在活动中形成认识, 提升观念, 发展能力。首先,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主题, 接着确立每个小组探究的子课题, 然后各小组围绕着子课题, 自主参与到开放式的综合应用实践活动中, 最后进行主题汇报。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说:“个体要获得真知, 就必须在活动中主动体验、尝试、改造, 必须去做。”综合实践的实施过程, 就是学生围绕活动任务进行方法实践的过程。如我在教学《走进蔬菜家庭》时, 学生对蔬菜的种类、吃法、生长特点、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 于是我和学生们一起讨论, 确立各小组研究的子课题。各小组围绕子课题积极参加探究活动。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探究进度, 给学生以引导和鼓励, 推进探究的不断深入。

在综合实践过程中, 学生上网查资料, 使学生了解了信息技术, 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走向社会进行调查, 向人请教, 以获得他人的帮助, 得到自己所需的信息, 能学会与人交往;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子课题, 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制作实践的探究,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而且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手、脑、口并用, 调动了学生多种感观参与活动, 充分挖掘了大脑潜力;主题汇报活动, 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舞台。随着活动的开展, 学生会产生新的问题和新的困惑, 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鼓起勇气, 解决问题, 战胜挫折。当然, 也可能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后却一无所获, 但是, 我们在其中经历的学习、置疑、探索、创造的经历却是一笔无价的财富。

四、注重积极的评价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是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 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的评价, 以激起学生的表现欲。如在主题汇报课上, 在小组展示时, 教师发现亮点, 相机点评, 对小组成员汇报的精彩处进行评价, 每个小组汇报后, 教师及时给予赞赏———这样不但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获得成功的体验, 而且能激发士气, 使他们跃跃欲试, 期望把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展示, 产生我能行的心理和我最棒的感觉, 从而使评价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内驱力。

篇4:发现与探索 早餐与健康教案

(一) 专家观点

马冠生(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马冠生教授作了关于《中国早餐现状》的报告,马教授认为认为:“每天吃早餐是一种促进健康行为,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早餐是一天的第一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餐。每天吃早餐不仅能保证全天营养全面、充足的摄入,且是上午学习和工作效率的物质基础。但是,早餐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餐。调查发现,我国居民中不吃早餐的占有一定的比例,即使吃早餐的人群中,其早餐的营养质量差。建议不仅要每天吃早餐,而且要吃好早餐。一份营养充足的早餐应包括谷类、动物性食物、奶或奶制品,以及蔬菜水果。健康生活,从每天的营养早餐开始。”

马冠生教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

蔡美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营养系副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蔡美琴教授发表了针对“全谷物益处最新研究进展”的报告。蔡教授指出:“全谷食物有益于健康,尤其是能够减少预防和治疗维生素缺乏病,长期摄入全谷物还能降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结直肠癌、肥胖的发病率,对于预防和治疗这些慢性疾病有重大的意义。建议至少每天摄入50克的全谷物。”

蔡美琴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营养系

Dr. Michel Infantes,亿滋国际 全球营养总监:

亿滋全球营养总监Michel Infantes博士向与会者介绍了亿滋旗下的“belVita焙朗早餐饼”。 “belVita焙朗早餐饼”专为早餐设计,具有高标准的营养组成,精选五种谷物,并加入水果和坚果颗粒,每一块饼干都含有膳食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B2和钙。同时, 专注15年对原材料和生产工艺的研究,使得饼干在保留慢消化淀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经科学验证,焙朗早餐饼中的碳水化合物缓慢释放一上午,并产生适度的血糖和胰岛素应答。

Michel Infantes博士,亿滋全球营养总监

王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王竹研究员在会上分享了“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及其应用”的研究。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是指与标准化食物(通常指葡萄糖)的对比,某食物被人摄入后引起血糖上升的速率。通常为GI<55%的食物被认为是低GI食物。食物对血糖的影响不仅与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有关,还与碳水化合物的来源、类型、物理性状、化学结构、加工方式、贮存条件等有关,因此即便是同一种原料制成的不同产品也可以产生不同的血糖应答,具有不同GI值。应用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合理安排膳食,对于调节和控制人体血糖大有好处。

王竹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二) 嘉宾交流

研讨会气氛热烈,在提问交流环节,参会者踊跃提问,专家认真解答,大家普遍表示有启发有收获。

来自上海市营养学会的陈女士提问慢消化淀粉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亿滋全球营养总监Michel Infantes博士给出了详尽的解释。他指出,慢消化淀粉是淀粉的一种。它指的是能被完全消化,但酶不容易接触到,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全水解的淀粉。慢消化淀粉(SDS),具有特别的营养及代谢特性。高含量的慢消化淀粉(SDS)使得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有规律及持续地吸收和释放,并最终获得适当的血糖和胰岛素反应。另有研究也发现慢消化淀粉有助于减少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因素,如高胆固醇血症、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等,高含量的慢消化淀粉(SDS)还可维持饱腹感,降低饥饿感。

提问交流环节

与会者认真记录 积极提问

(三)belVita焙朗早餐饼受到营养专家高度认可

会上,专家与各位与会者都体验了焙朗平衡早餐,一包焙朗早餐饼,搭配一杯牛奶,一份水果,一颗鸡蛋。

会后,主办方共收到161份有效问卷,其中99.4%的参会者表示对焙朗早餐饼的营养益处非常感兴趣,98.1%的参会者表示会将焙朗早餐饼推荐给自己的亲朋好友。

(四)会议成功举办,获专家好评

会议结束后,蔡美琴教授总结说道:“本次早餐食品营养与健康研讨会非常成功!各位演讲嘉宾和参会者都一致认可了全谷物以及其营养益处,包括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肠道疾病。亿滋的焙朗早餐饼,是由全谷物制成,含有丰富的慢消化淀粉,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

蔡美琴教授会后总结

均衡营养早餐是健康生活的基础也是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中国消费者的早餐新选择。让我们继续关注均衡营养早餐这一话题!

篇5:发现与探索教案

王永志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活动,初步了解密度与浮力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活动,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探究其中原因的意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钢珠变乒乓球”的实验学习活动,激发学生了解科学、掌握科学、尊重科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拓宽自身的科学知识,努力提高科学学习与研究方法的水平。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什么叫“同体积”

2、难点:通过敲击盆边、震动沙粒、使盆中的沙子出现“流动”。一激趣导入

1、播放一段魔术视频

2、师:你们说这个魔术神奇吗?魔术之所以称为魔术就是有他的神奇性,但在神奇的背后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老师也学了一个魔术,给大家表演一下。

我这里有一盆干沙子,一颗钢珠,请一位同学上来验证一下。东西没有问题吧,现在我把钢珠放进盆里,盖上一块布,现在见证奇迹的时刻来到了。这就是钢珠变乒乓球(板书课题)

师:钢珠怎么变成了乒乓球呢?钢珠哪里去了呢?

二、亲身实验,探索奥秘

1、师:钢珠能变成乒乓球吗?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呢?那就赶快来亲身实验吧!请各组组长到老师这里来领取实验材料。

温馨提示:(1)通过老师刚才的实验,你有什么感悟,以组为单位研究、设计实验过程,并动手操作。

(2)要求每个同学都做一次,体会钢珠变乒乓球的奥秘。

(3)实验结束后,说一说刚才自己是怎么做的?

(4)实验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把沙子弄进眼里。

(5)填好实验记录。

2、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实验成果。

4、师:现在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把钢珠和乒乓球同时埋到沙子里面,拍动盆子,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视,学生汇报实验结果。(乒乓球到了沙子上面,而钢珠怎么震动还是在沙子的下面。主要证明乒乓球轻。)

4、用沙球和乒乓球做比较,用以解释“同体积”的概念。

5、小组讨论:是什么原因使钢珠到了沙子下面?乒乓球到了沙子上面?并把讨论的结果写下来。

6、成果展示:(组长汇报)

(1)钢珠重,当拍动盆边、使盆中的沙子产生运动时,钢珠就沉入沙中。教师实验学生观察后强调:必须是同体积的钢珠与同体积的沙子相比较,(2)同体积的乒乓球与同体积的沙子相比较,乒乓球轻,当拍动盆边使盆中沙子产生运动时,乒乓球旁边的沙子会沉入乒乓球底部,乒乓球就慢慢的浮出沙面。

7、湿沙子实验

师:现在请同学们还按照刚才的实验过程,用湿沙子做一次实验,看看两次实验有区别吗?

学生动手实验。

8、分组汇报

实验结果:在湿沙子中乒乓球上来慢.师:你们知道为什么慢吗?(教师实验证明干沙子流动性强)湿沙子不如干沙子流动性强.三、拓展延伸

1、师:我们不要小看流沙,他会给我们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请看视频。(流沙是大自然所设计出的最巧妙机关,它可能藏在河滨海岸甚至邻家后院,静静地等待人们靠近,让人进退两难。在公元1692年时,牙买加的罗伊尔港口就曾发生过因地震导致土壤液化而形成流沙,最后造成三分之一的城市消失、两千人丧生的惨剧。看似平静的英国北部海、美丽而危险的阿拉斯加峡湾等地也曾发生过流沙陷人的故事。但是,大多数人往往都没见过流沙,更没有亲眼目睹别人掉进流沙或者亲身经历过。人们对于流沙的印象主要基于各种影片,在电影塑造的场景中,流沙是一个能把人吸入无底洞的大怪物。一旦人们深陷其中,往往不能自拔,同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受困者顷刻间被沙子吞噬。)

2、师:虽然流沙很可怕,但逃脱流沙的方法还是有的,那就是受困者要轻柔地移动两脚,让水和沙尽量参入挤出来的真空区域,这样就能缓解受困者身体所受的压力,同时让沙子慢慢变得松散。受困者还要努力让四肢尽量分开,因为只有身体接触沙子的表面积越大,得到的浮力就会越大。只要受困者有足够的耐心、动作足够轻缓,就能慢慢地脱困。

四、板书设计:

2、钢珠“变”乒乓球

篇6:四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

第一课:对称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研究,了解对称和对称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2、初步掌握一些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收集有关对称的图片、文字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教师出示图片,提问:你认识这些建筑吗?观察这些建筑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对,它们都体现了对称性,对称的研究已经成为天文、数学和生物等领域科学家共同关心的课题,它也成为艺术家们关注的焦点。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一:认识对称图形。

①出示半个蝴蝶、风筝、举重图形。叫学生说出这是什么图形? ②学生在三个图形中任选一个图形,用一张白纸描绘下来。③、把另外半个图形补齐,形成一个完整的图。④、观察:仔细观察描好的图形,(对称图形)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思考:这是不是说明对称就是一条轴线的两边具有大小、形状和排列完全一样的特点?

2、实验二:验证对称图形。①仔细观察课本图形,(飞机、房屋、白菜、蝴蝶、脸谱、铁塔)。②在图中确认图形的对称线。

③观察对称线两边具有大小、形状和排列完全一样的特点。思考:哪几幅图形符合对称的特点?

3、实验3:研究在建筑艺术上对称图形的作用。①观看图画(祈年殿),这座壮丽的建筑采用了对称形式。当你欣赏这座建筑时有什么感觉? ②思考:(祈年殿显得很庄严;祈年殿特别荐股、平稳;祈年殿和谐、大方、美观)。④观看图画---人民英雄纪念碑,说说对称在人的视觉中所起到的作用。

4、实验四,进一步研究的对称的作用。

①、人们把很多物品造成对称性状,不仅为了美观,还有一定科学道理,是这样吗?研究下面物体,说说你的看法。

②、观看图画(手推独轮车、小木船、拱桥、人的眼睛、兔子的两耳、水桶和提梁)

5、小实验,制作一个四叶风车,运转正常后,剪掉一风叶,形成不对称状,再让它转动,会出现什么现象?前后对比,说明什么?

(三)、探索发现

1、对建筑艺术对称中的作用和意义有了初步的认识,能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对称在建筑艺术中的作用是使建筑更加坚固、平稳、美观、整齐、庄重、严肃、宏大、有气势等。

3、人们把很多物品制成对称形状,不仅为了美观,更是为了实用。

(四)、探索延伸

完成课后题,寻找对称图,你感悟到了什么?

第二课:溶解的作用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观察某些物质溶解的快与慢。

2、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观察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按小组配备:实验杯、直尺、盛水器具、细线、铁架台、糖块和食用油、食用醋。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教师讲故事引入本课:(凿壁借光的故事)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一:水溶解糖的快与慢 ①、各小组分别装配实验器材。

②、分别向A、B、C、3个杯子里倒入同样多平常温度的水。

③、将3块糖分别放入3个杯中,一块吊在水的表面,一块吊在水的中间一块放在杯底。实验观察:3——5分钟后观察糖块溶解的情况,可以和同学讨论观察到的现象。思考问题:你观察到那块糖溶解的快?你的结论与糖块在水的表面溶解的最快,而在杯底溶解的最慢的结论一样吗?

小组讨论:为什么糖块在水的表面溶解的最快,而在杯底溶解的最慢?

2、实验二:液体在水中的溶解。

①、分小组实验:向A、B、两个杯子里倒入多半杯同样温度的水。②、将几滴花生油滴入A杯中。③、将几滴醋滴入B杯中。

实验观察:花生油与醋在杯中水里的情况,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实验说明,并不是所有的液体都能溶解在水中。

(三)、探索发现

1、知道了溶解的一些知识,学会了用溶解的知识解答一些问题。

2、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质能溶解在水中,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没有溶解我们的生活会很不方便。

(四)、探索延伸

1、冬季,厨房里的水结冰了,而食盐水、食醋却不容易结冰,问一问家长,其中有什么道理?

2、阅读课本第10页文章。

第三课:静电小实验

一、教学目的:

1、通过用身边物品进行静电实验,验证生活中静电的存在。

2、初步了解产生静电的基本条件。

3、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

气球、线绳、塑料条、报纸、铅笔。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秋冬季节,当我们脱下毛衣时,会听到噼里啪啦的声音,皮肤还会感到麻麻的刺痛。如果在晚上,关掉电灯,你还会看到毛衣上闪出许多小火花。这是为什么呢?有的同学以猜到了,这时静电在作怪。

(二)学习新课:

一、实验一:听话的塑料条 ①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塑料条。

②一只手捏住两条塑料条的一端,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夹在两条塑料条之间,连续用力向下摩擦2——3次。

③观察两条塑料条的状态。两条塑料条能否分开?

④、此时,把手掌放在分开的塑料条的中间,分开的塑料条向手掌靠拢,迅速抽出手掌,两条塑料条又分开了。

思考、观察:是什么使塑料条运动?用手指摩擦塑料条的作用是什么?

二、实验二,粘在双肩上的气球。

1、吹起两只气球,用线绳把气球口扎紧。

2、把气球用力在自己的毛衣上摩擦。用手牵着线绳使气球自然下垂,观察两只气球的相互状态。它们会互相排斥而分开吗?

3、把两只气球放在刚擦过气球的毛衣肩上,两只气球可以粘在毛衣上吗?

三、实验三,贴在墙上的报纸

1、展开A四纸大小的报纸,平铺在墙上。

2、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在报纸上摩擦几下,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

3、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开手,被掀起的报纸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总结思考:在实验二和实验三中,是什么原因使得气球和报纸粘在物体上?以你的经验,这种粘合剂是什么?

四、探索发现

当两个不同材料的物体互相摩擦,一个物体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这两个物体带上了不同种类的电荷,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摩擦起电就是一种静电现象。实验中,相互吸引的物体所带的是不同种类的电荷,而相互吸引的物体所带的是同一种类的电荷。

五、探索延伸

说出以下几种做法,哪些做法是“防”静电,哪些是“放”静电?

1、选用纯棉衣料的衣服,2、当看完电视或电脑以后,马上洗脸洗手;

3、用加湿器給室内加湿,或在室内养鱼、养水仙花;

4、脱衣前,先用手触摸一下墙壁或金属物品。

第四课:手上的触觉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体验手上的触觉,感受手上的触觉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砂纸、曲别针、硬卡纸。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教师:手的触觉会给我们许多重要信息,它不但可以保护我们不受伤害,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辨识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区别。

让我们做几个小实验,感受一下手上的触觉吧。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一:用手指、手掌体验触觉 ①把曲别针拉直成小棍状。

②把另一个曲别针拉直成U型。

③被测试同学闭上双眼,另一同学用之小棍的一头和U型的两头进行测试。

④每次触及被测试同学时,都要用另一只手指出触到的位置,并回答是几个触点,再有一位同学记录。

观察思考:如果你的视线被挡住,你靠什么判断手中是否有东西?如果手没有触觉的话,在生活和学习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2、实验二:辨别同一物体之间的差别

①、被测同学闭上双眼,用食指触摸砂纸、中砂、细沙3块砂纸,区别这3种砂纸。②、另一位同学颠倒砂纸顺序,让被测同学触摸判断。③、换用不同手指测试5次,记录测试正确率。④、互相交换角色,每人都来感觉一下。思考问题:

①、在辨别砂纸的时候,是轻轻触摸,还是用力触摸容易判断。②、几个手指比较,哪个手指触摸感觉比较敏感?

3、实验三,体验用手阅读

①、拿出硬纸卡,将凸面朝上。

②、闭上双眼,把四块硬纸卡位置颠倒,用手触摸凸点,说出凸起点的排列样式,睁开眼后对比正确率。

③、思考问题:正常人靠什么阅读?盲人靠什么阅读?。

(三)、探索发现

我们手上的感觉是由身体中的感觉神经实现的。感觉神经的末端有一些特殊的小结构,叫感受器,它可以分辨不同的感觉。感受器能收到四个主要的感觉,分别是:触摸感、压力感、疼痛感、温度感。

(四)、探索延伸

课后用手触摸人民币的突起点,对照课文图表,认识人民币的盲文。

第五课:小降落伞的实验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小降落伞的制作与对比试验,研究小降落伞留空时间长短不一的现象。

2、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

小组配备:正方形手帕、伞绳、重物、胶带、剪刀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教师讲述5.12大地震时,人民解放军空降兵,为了解救人民群众,15位英雄从5千米高空成功跳下的故事。今天我们动手制作小降落伞,研究一下它的奥秘。

(二)学习新课

1、活动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制作。制作好后,让她从高处自然降下。

思考:小降落伞的实验,在空中停留了一段时间,这是不是证明了空气对小降落伞下降产生了一定的阻力?

2、、实验一,伞面大小不同,降落伞下降的快与慢 ①在两面大小相同的降落伞上拴上不同的重物,从高处降落。观察两个降落伞哪个先落地? ②思考:是不是证明了小降落伞面大小相同,在携带不同重物时,重物越重,下降越快?

(三)探索发现

1、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影响小降落伞下降快慢的一些因素。当然,还有一些其它因素,如:风的影响、伞绳的长短、降落伞的形状等。

2、查阅资料我们知道,研究降落伞落的快与慢对空降兵、跳伞运动等有着重要意义。

(四)探索延伸

降落伞的用处很多,看书图画,说说它们有什么用处。

第六课:坦克的履带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做实验,研究坦克车轮外家装履带的原因。

2、用研究所得的道理,解释身边的相关事物。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铅笔、图钉、螺丝钉、小木板、橡皮、直尺、砝码、细沙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我们小时候都玩过玩具小坦克,你还知道他的车轮吗?是怎样的?说一说。坦克为什么能在松软和泥泞的土地上快速行驶呢?这与他那双铁脚板——履带是分不开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坦克的车轮外为什么加装履带”?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一,纸上扎孔

①、在大号橡皮上盖上一张白纸。

②、用削好的铅笔尖和未削的铅笔分别在垫有橡皮的白纸上扎孔。③、感觉一下,哪只铅笔比较容易的在纸上扎出孔来?

④、思考问题:两支铅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尖铅笔容易把孔扎好?

2、实验二:手按图钉与螺丝钉

①分小组,放一块木板,用同样的力讲图钉与螺丝钉向木板按下去。②图钉与螺丝钉哪个按到木板里比较深?

③思考问题:图钉与螺丝钉有什么不同?图钉比螺丝钉容易按入木板中说明什么?。

3、实验三:沙盘上直尺的作用

①在沙盘上方好一层厚而干燥的细黄沙。

②在黄沙上放一个砝码,轻微晃动几下盘子,观察法玛进入沙子中的深度。

③将直尺放在黄沙上,在直尺上放一个砝码,同样晃动几下盘子,观察法玛进入沙子中的深度。

④小组讨论:现在我们能不能解释坦克为什么能在松软和泥泞的土地上快速行驶?说说你的看法,可参考课文后的小资料。思考:两个沙盘实验,物品进入沙子中的深度有什么不同?你能用实验一和实验二的道理解释这一现象吗?

提示:

1、这与坦克那两幅宽宽的履带有关系。

2、履带要比车轮接触地面面积大很多,所以能在松软和泥泞的土地上快速行驶而不被陷入泥土中。

(三)、探索发现

通过实验和讨论我们知道,一个物体压向另一个物体,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积越小,越容易压进去。

(四)、探索延伸

讨论:

1、骆驼善于在沙漠上行走,为什么蹄子不容易陷进去?

2、书包带做的宽一些有什么好处?

3、滑雪板有什么作用?

第七课:叶子能吸尘增湿吗

一、教学目的:

1、进行植物叶子的蒸腾现象和吸附现象进行实验观察。

2、研究植物叶子对改善空气质量所具有的作用。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盆叶片比较大的植物、透明大塑料袋、粉笔灰、白纸、放大镜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说植物多的地方空气质量比较好,这是为什么呢?植物可以从哪些方面改善空气质量呢?今天我们研究一下。

(二)学习新课,1、实验一:叶片的蒸腾现象:

①、将套有塑料袋的花盆移到桌上。②、观察塑料袋中出现了什么现象?

③、打开塑料袋,仔细观察塑料上的液体,判断液体是什么?

思考问题:袋子上出现了水珠,水珠是从哪里来的?袋子中植物叶片上是否也有水珠? 提示:叶片会产生水珠,这种现象叫蒸腾。植物的蒸腾现象可以給空气补充水分,让空气变得湿润。

2、实验二:植物叶片可以吸滞尘埃吗?

①、每组一盆绿色植物,将一张白纸套在植物茎上,另一张白纸平放在花盆上面。②、将两包同样多的粉笔灰分别从两个花盆上方相同的高度撒下。

③、比较两张纸上粉笔灰的多少,观察纸上少的一部分粉笔灰落在哪里了? ④、思考问题:职物的叶片是否有细致尘埃的作用呢?室外的树叶是否也有这样的作用呢? ⑤、观察室外树叶的叶片。用放大镜观察,是否有灰尘?

思考问题:树叶上有灰尘吗?谈谈你对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感想。

(三)、探索发现

通过实验,说明植物的叶子可以使空气变得更湿润。同时植物的叶子可以阻滞尘埃落下来,减少浮沉对空气的污染。我们发现大量种植花草树木,可以使空气变得更加湿润清洁。

树叶表面粗糙不平,能吸附大量飘尘,经雨水冲洗后,能继续吸附如此往复,植物叶片能起到拦阻和吸附尘埃的作用。是空气净化。

(四)探索延伸

1、观察家中的盆花,研究哪种植物起到吸尘增湿的作用大些?

2、在树林中散步,你有什么感觉?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吗?

第八课:测量的技巧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参与实验,研究特殊情况下测量的技巧。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小组配备:尼龙线绳、圆铅笔、直尺、三角板、硬币等。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测量和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我们要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往往需要测量。测量中,很多仪器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各种各样的测量任务,但有些测量,现有工具不能直接测量。下面我们做几个小实验,学习一些测量的技巧。

(二)学习新课,活动过程:

1、实验的技术准备

①、看书,判断左、中、右三种观察尺的方法哪种正确?。

②、提示:做每个实验都要思考一下,注意减少测量中的误差。每个实验都要多做几次。

1、实验一,借用线绳测量(测量铅笔杆的周长)①、用尼龙线绕铅笔1圈,在测量线的长度。

②、用尼龙线绕铅笔5圈,在测量线的长度,将5圈的长度数除以5。.③、思考:这两种方法哪个准确一些?

2、测量地图上一段河流的长度

①、可用尼龙线沿河流走向放好线,在测量线的长度。②、思考:这个方法能估量出这段河流的长度吗?

3、实验二,测量圆杆铅笔的直径

①、在教师的指导下,用两个三角板和一个直尺测量。②、思考问题:哪种方法准确一些?

4、实验三,测量一元硬币的厚度

用直尺测量一枚硬币好测量吗?想一想,测量一摞硬币,再除以硬币的枚数,行不行?

(三)、探索发现

通过实验发现,在不好测量的情况下,只要多动脑筋,就会想出好方法。

(四)探索延伸

想一想,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应该采用什么方法?

第九课:反冲作用

一、教学目的:

1、通过用气体和液体实验,研究气体和液体的反冲作用。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探究意识。

二、教学准备:

气球、打气泵、吸管、喷嘴、皮筋、胶带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宇宙飞船是靠什么力量飞向太空的?喷气式飞机是靠什么力量飞向蓝天的?气垫船是靠什么力量在水面上遨游的?我们现在研究一下。

(二)活动过程

1、实验一。气体的反冲作用

①、把气球吹大,用手指捏住气球喷嘴。②、松开手指放飞气球。

③、观察气球,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思考:气球是不是以最快的速度到处乱窜,直到里面的空气放完?是什么力量使气球到处乱窜?

2、带定向纸条的气球运动试验: ①、安装喷嘴,用皮筋捆紧。

②、用胶带将纸条粘在喷嘴上,把气球吹大,用手指捏紧。

③、捏气球的手靠近地面,气球向上,喷嘴向下,把手松开,观察气球,有什么现象发生?

3、有轨道的气球运动试验

①、把吸管穿在绳子上,把绳子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物上,把绳子绷紧。②、把气球吹大,用手指捏住气球喷嘴。③、用胶带把气球粘在吸管上。

④、把气球拉到气球口方向的一端,松开手指,观察气球运动的状态。⑤、思考:气球是否会向气流喷出相反的方向飞去?

小结: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气球在这个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

4、实验二,液体的反冲作用

①、将液体反冲实验器材准备好,用手提着大饮料瓶,下面放好接水盆。②、向瓶内注水,③、观察大饮料瓶的运动情况。

④、思考观察:饮料瓶运动的方向与水流的方向有什么不同?

(三)探索发现

1、通过气体的三个实验,证实了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喷出的气体有反冲作用。

2、通过液体实验,证实了液体喷出时也有反冲作用。

3、人们常常利用气体和液体的反冲作用来为我们服务。

(四)探索延伸

1、宇宙飞船靠什么飞向天空?

2、气垫船靠什么力量浮在水面上飞快的前进?

第十课:王莲与牛蒡子的启示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植物的形态及结构的研究,探究其对人类发明创造的启示。

2、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分析判断能力。

二、教学准备:

搜集书刊、报纸、图片、打印纸、尼龙搭扣、放大镜、剪刀、胶水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自然界中的各种植物,在漫长的生命演化过程中,形成了自身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种种形态,人类借鉴植物的种种形态及结构,创造出许多发明。

(二)学习新课

1、阅读课文(王莲):

2、动手仿制王莲叶片 ①、用打印纸剪成圆形。

②、将另一张纸按书中图示剪成长条(叶脉)。③、用剩余的纸,剪成小纸条(横筋)④、把叶脉和横筋安图所示粘好。

3、动手试一试,叶片的称重量。

实验观察:人们利用王莲的结构,可以有哪些发明创造? 思考问题:通过实验,对于烟雾你有什么看法?如果人在这种情况下会怎样呢?你有什么看法?

4、牛蒡子

①、阅读课文了解牛蒡子。

②、用放大镜观察尼龙搭扣的结构。③、仔细观察尼龙搭扣开合的工作原理。④、实验观察:尼龙搭扣还有哪些应用? 思考问题:牛蒡子表面长满了无数小钩刺的作用是什么?你还能举出几个有这样结构的实例吗?

(三)探索发现

在对王莲、牛蒡子的研究中,发现许多植物在漫长的生命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种种状态和结构,给人类的发明提供了启示。人类利用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创造出许多性能优越的新技术,新发明。

(四)探索延伸

研究:模仿植物的某种形态和结构,搞一些小发明。如:锯子的发明。

第十一课:缓冲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与信息的交流,研究缓冲现象的存在。

2、探讨一些事物应用缓冲的道理。

3、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粉笔、报纸、塑料薄膜小降落伞等。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足球运动员见足球飞过来,不管从多远的地方飞过来,都用头去顶。但是,对面飞来的是一块小砖头,他却不敢用头去顶,为什么呢?

(二)学习新课,活动过程

1、实验一:粉笔的投放实验

①、站在地面上,手持一支粉笔,高举过头顶,松手使粉笔自然落下。观察:粉笔怎样?什么原因造成粉笔断裂? ②、将粉笔用报纸包好,重复上面实验。观察:粉笔怎样?为什么没断?

③、将粉笔绑在小降落伞上,从高处扔下。观察:粉笔怎样?

小结:粉笔与地面没有直接碰撞,报纸起到了减缓冲力的作用;小降落伞起到了减小碰撞粉笔的力量。

2、实验二:橡皮筋的作用。

①、用细线将重物悬挂在铁架台上。②、在重物下方放一个有厚毛巾的托盘。

③、将重物举到一定高度,突然松手释放重物,拴重物的细线会出现什么现象? 思考?

1、细线会被拉断码?

2、是不是重物下降时的冲力将细线拉断的? ④、将细线换成橡皮筋,再重复上面的实验。

⑤、试验中,认真观察重物上下运动的状态,了解橡皮筋的伸长、缩短与重物上下运动的关系。

思考:橡皮筋的弹性起到了什么作用?

(三)探索发现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一些物品能对运动物品起到缓冲作用。缓冲在生活中到处都有它的身影。

(四)探索延伸

1、试着分析,球场上的草地对运动员有什么保护作用?

2、包装盒及包装盒内的填充物对所包装物品有什么好处?

第十二课:死海的秘密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制作,验证液体的浓度与浮力的关系。

2、探讨死海不沉的秘密。

3、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观察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水杯、胶圈、曲别针、吸管、食盐、鸡蛋、水盆、烧杯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讲故事引入课题:(死海不沉的故事)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一,让鸡蛋扶起来

①、把鸡蛋放入清水杯中,鸡蛋沉入水底。②、向水杯中加入食盐,并不断搅动。

③、实验观察:鸡蛋会怎样?出现了什么现象?

思考:

1、鸡蛋浮起来了,这是不是说明盐水的浓度逐渐增大,鸡蛋受到的浮力也在不断变大,当浮力大于鸡蛋的重量时,鸡蛋就浮起来了?

2、是不是说明液体的浓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2、实验二,制作小浓度计 ①、将吸管的一端折过来。

②、在吸管折处放两个曲别针,再用橡胶圈绕好。③、在吸管上均匀的标好刻度。

④、将吸管浓度计放在水中调试,让它恰好竖立着浮在水中。

3、实验,①、取两个玻璃杯,一个盛淡的食盐水,一个盛浓的食盐水。②、先把小浓度计放在淡的杯中,观察到什么刻度。③、再把小浓度计放到浓的杯中,观察到什么刻度。

思考问题:通过实验,是不是说明小浓度计可以测量液体的浓度?

4、实验三,检测食盐水的浓度

将课前制作好的三种不同浓度的食盐水放入三个杯中,用小浓度计监测,实验观察:通过实验,你能分辨出哪杯浓度高些?哪杯浓度低些? 你能用学到的知识解释死海的秘密了吗?

(三)探索发现

1、通过研究,我们证明了盐水的浓度与浮力的关系。

2、证明了盐水浓度越高,浮力越大的道理。

3、弄清了死海不死的秘密。

(四)探索延伸

篇7:《发现与探索》六年级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几个不同的气流小实验,研究飞机升空的道理。

2、初步掌握一些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2、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白纸、直尺、小木棒、胶带。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飞机已成为人们工作与生活中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一架飞机很大、很重,那么它是依靠什么力量飞向天空的呢?今天我们做几个小实验研究一下。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一:吹不开的纸

①、双手各拿一张A4白纸,使他们相距不太大的距离,并让他们自然下垂。②、用嘴对着两纸之间平稳的吹气。③、实验观察:两张纸出现了什么现象?

思考:空气对所有的物体都有压力,这个实验是不是说明当向两纸之间吹气时,空气流动快了,纸间压力减小了,而纸两侧空气压力不变,相对大于里边,压的纸向里靠近,两张纸没有被吹开?

2、实验二:吹起来的纸条

①、将A4白纸条贴近嘴唇下边,并用食指按住,然后平稳向前吹气。②、实验观察:纸条出现了什么现象?

思考:这个实验是不是说明当用嘴吹气时,纸条上边的空气流动快,空气压力相对小,纸条下边的空气流动慢,空气压力相对大,纸条是不是由于上下空气流动速度不一样,造成压力不同而被托起来的?

3、、实验三:模拟机翼升起

①、将一张A4白纸对这,使上半部分纸比下半部分纸缩进2.5厘米,用胶带把上下两部分粘起来,形成机翼状。上半部分略凸起形成圆拱形,用直尺从中间穿过。

②、向模拟机翼平稳吹气。

实验观察:模拟机翼出现了什么现象? 思考问题并回答:

①、根据实验二的道理,模拟机翼上下部分的空气压力大小如何? ②、说说模拟机翼被托起的道理? ③、想一想飞机升空的道理。

分组讨论:为什么飞机场要修长长地跑道?

(三)探索发现

当飞机高速滑行时,机翼的特殊构造使机翼上面空气流速比机翼下面空气流速快,机翼上下空气产生的压力差将飞机举上了天空。

(四)探索延伸 课下分小组研究课本5页题目:为什么会发生两船相撞的事故。

第二课:框架结构的研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验证材料相同,构造结构不同,所承受的重量也不同。

2、通过实验,感受实验的过程。

3、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认真观察、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台秤、橡皮圈、直尺、剪刀、一次性木筷。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根木筷子一折就断,一组木筷子通过绑扎就能承受一定的重量。木筷子绑扎的结构不一样,它的承受重量也不一样。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这个问题。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一:哪种平面框架不容易变形

①、每人用筷子个捆成一个长方形和三角形框架,连接处用橡皮圈固定。②、双手拿住长方形和三角形的对角用力挤压,看看那个框架容易变形。③、在长方形框架中绑扎一个斜杆,再试,这次是不是框架的稳定性增加了?

2、实验二:立体框架承重。

①、用20根相同木筷,构造一个木筷框架。②、框架模型要工整、美观。③、框架要以承重多少为主要标准。

3、分组实验,框架样式不限,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①、准备工作:讨论框架的形状,拟定制作方案。②、设定框架的尺寸。

③、计算使用的材料,横杆、竖杆、斜杆的数量,确定绑扎部位。④、具体工作分配到人。

4、评价各组的框架,师生共同完成。组别 框架承 重量 框架木

筷数量 好 中 差 名次 1 2

5、交流问题:分析承受重量大的框架结构具有哪些特点?

(三)探索发现

1、搭建木筷框架结构的过程:

提出实验课题——设计框架结构——拟定制作方案——分工制作框架——检验试验成果——交流总结

2、实验说明,材料相同,构造结构不同,所承受的重量也不同。

(四)探索延伸

观察塔式起重机的结构,说说哪些部分利用了三角形框架,它的作用是什么? 第三课:捆管子中的数学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捆若根管子所用绳子长度的规律。

2、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计算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直尺、软米尺、易拉罐若干、绳子。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各种圆管状的器物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运输和保存往往需要把若干根管子捆在一起,那么,需要多长的绳子才能捆好?怎样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二、学习新课

(一)活动过程:测量,易拉罐的周长和直径

1、教师指导测量方法

2、按自己的方法测量出易拉罐的周长。

3、提问:用什么方法测量的?测得的直径和周长各是多少?

思考:有人估算一棵大树的直径,此人拿出软皮尺量出树围的长度,将树围长度除以3约为大树的直径,这种做法有道理吗?

(二)实验一:捆2-5个易拉罐

1、实验程序 ①、用画图计算的方法研究捆2个易拉罐。(在练习本上画下来,并分析一圈绳子与半径和周长的关系)

②、思考:是否可以得出以下分析结果:

捆2个易拉罐线绳长度是:2个易拉罐直径加上1个易拉罐的周长。写成公式是:捆2个易拉罐线绳长度=2d+c

2、亲手捆一次,验证上边的分析结果。

3、按上述分析方法,研究捆3个、4个、5个易拉罐线绳长度。

4、试着写出捆3个、4个、5个易拉罐所用绳子的长度公式。

(三)实验二,捆多根钢管

1、根据以上捆易拉罐的经验(绳长=n×d+c)试着分析捆7根同尺寸的钢管。

2、思考:中间一根钢管影响绳子的长短吗?

三、探索发现

1、捆管子有以下规律。捆管子的绳子长度=nd+c(其中,n是最外层管子的根数,b、c是管子的直径和周长)

2、捆管子还有许多方法,课下继续探讨。

三、探索延伸

研究计算:如果捆10根圆管,每根管子的周长是25厘米,应准备多长的绳子?

第四课:神奇的莫比乌斯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纸条的折、粘、画、剪等实验,研究莫比乌斯圈的神奇特点。

2、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观察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纸条,剪刀、胶水、尺子,彩色笔。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图画,这张图是中国科技馆陈列的“三叶扭结”模拟图,高12米,整体宽10米,看上去它是经过三次盘绕,首尾相接而成。

二、学习新课

(一)实验一,认识莫比乌斯图

1、实验程序:纸条第一次对接。①、取一张白纸条,在一面涂上颜色。

②、把这张纸条圈起来对接,用胶水站好,做成纸圈。

2、纸条第二次对接

①、那另一条纸条,同上,把纸条一面涂上色彩。②、将纸条一头扭一下(旋转180度)。③、把纸条两端对接起来,粘成一个纸圈。

3、在这个纸圈的中线位置,任选一点为起点,用红笔沿中线一直画下去,看看有什么特点?

4、在这个纸圈的边上,用红笔点一个圆点,从这个红点开始沿着这个边一直摸下去,看看结果怎样?

(二)实验二,体验莫比乌斯圈。

1、实验程序

①、再拿1张纸条,粘成莫比乌斯圈 ②、在圈中间用红笔画一条线。

③、用剪刀沿着莫比乌斯圈的中线剪开,猜想会变成什么样?

先猜后实验:剪开后是一个长纸条。剪开后是一个大纸圈。剪开后是分开的两个纸圈。剪开后是两个套在一起的纸圈„„

三、探索发现

1、莫比乌斯圈的特点和三叶扭结模拟图特点相似。

2、莫比乌斯圈在生活和生产中有许多用途。

四、探索延伸

莫比乌斯圈的另一种神奇

1、取一纸条,分成三等份。

2、把中间一条涂上颜色。

3、把纸条做成一个莫比乌斯圈。

4、沿着其中带颜色的一条边线剪开,猜一猜剪后是个什么样子?

第五课:为什么要系安全带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运动物体突然停止时的现象。

2、通过实验,探索系安全带的道理。

3、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观察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直尺、橡皮、小木偶、相同的圆形棋子、胶纸带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的道路交通法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员应按规定使用安全带。驾驶员为什么要系安全带?今天我们做几个小实验研究这其中的道理。

二、学习新课

(一)实验一:观察运动物体突然停止时产生的现象

1、试验程序

①、在桌子上平放一把直尺,在直尺上竖着放一块橡皮,另一同学在直尺前再横放一把直尺并用手按住。

②、使放有橡皮的直尺在桌面上直线运动,当碰到另一直尺时,放有橡皮的直尺突然停止运动。

③、实验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2、小结:当直尺停止运动时,橡皮仍然在向前运动。

(二)实验二:研究为什么要系安全带

1、试验程序

①、把实验一中的橡皮换成一个小木偶重复实验一得过程。②、观察小木偶发生了什么现象?

③、用线绳做一个绳套,套在木偶上,用胶带固定在直尺上。再重复上次实验。

④、观察小木偶有什么现象发生?

2、思考:实验中小木偶没有倒,由此你能解释坐汽车系安全带的作用了吗?

3、小结:当汽车行驶时,使用安全带可以减少交通事故中的死亡率。汽车安全带慢慢拉动时,不会锁紧,猛烈拉动时会锁紧,以确保司机和乘客的安全。

三、探索发现

1、实验证明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2、通过研究,了解了汽车安全带的作用。

四、探索延伸

1、在桌面上用棋子摞成一个塔,用直尺快速打击最底部棋子,当最底部棋子被击出时,观察上部棋子的状态。

2、依次击打最底部棋子。

思考:这个实验是否说明,静止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 第六课:你的拳头有多大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橡皮泥体积的实验,研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2、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操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电子称、水杯、线绳、橡皮泥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你们在一起的时候,总爱比一比谁高,谁重,这些只要用身高计和体重计测量,结果便见分晓。你们谁比过谁的拳头大?你们谁比过谁的拳头小?如果比过,用的什么方法?

二、学习新课

(一)实验一:通过测量找关系

1、实验程序:

①、用橡皮泥做成一个长、宽、高各是3厘米的正方体,用细线拴住。②、把一个装有水的大口杯(半杯)放在电子秤上,记下称量结果。③、把拴有细线的橡皮泥放入水杯中,(水不能益处),记下此时的重量。④、观察前后重量的变化,比较称量结果增加的数值与橡皮泥体积数值的关系。

2、提示:称量结果增加27克,橡皮泥体积是27立方厘米。

3、思考:称量结果增加的数值与橡皮泥体积的数值时什么关系?

4、取出水中的橡皮泥,把橡皮泥做成不规则形状,重复做上面的实验。

5、你对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有何认识?

(二)实验二:测量你的拳头有多大。

1、实验程序

①、把一个装有水的大口杯(半杯)放在电子秤上,记下称量结果。②、把拳头放入水杯中,(水不能益处),记下此时的重量。③、根据上面的方法,每位同学一次测量出自己的拳头,记下数据。④、计算你的拳头有多少立方厘米。

⑤提示:拳头浸湿位置要一样;根据开始的记录,应随时加水,保持每人实验时杯中的水量一样。

思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实验中,为什么通过称量能测量自己的拳头大小呢?

三、探索发现

1、通过拳头进入水杯后称量结果增加的数值,知道了拳头的体积。

2、通过实验,学会了一种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

四、探索延伸

读阿基米德与王冠的故事。

第七课:建筑艺术中的黄金数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观察、分析建筑艺术中的黄金数。

2、逐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白纸、直尺、计算器。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建筑物大都要讲究艺术性,建筑物的艺术性是通过建筑物的形状、比例、位置、角度、距离等之间的数学关系来体现的。这些数学关系的组合形成建筑物各自的特点和风格。

二、学习新课

(一)实验一;测量矩形,认识黄金数

1、实验程序

①、用尺测量出图1、2、3三个图形的长与宽。②、计算出图1、2、3三个图形的长与宽的比值。③、三个图形,那个图形看上去更协调。④、尽量多的统计其他同学对三个图形的看法。

2、它们的比是2.1:3.4=1:1.618,比值是0.618

(二)实验二,看建筑模型展览会,体验黄金数

1、试验程序

①、将下面的表格画在练习本上。选择标准 模型图号 高 长 高与长比值 协调 不协调

②、看书31页,在图中选择一个外形比较协调的建筑模型和一个最不协调的建筑模型,分别测量出他们的长和高填入上表中。

2、分别计算出它们的高度与长度的比值,写入表中。

(三)实验三,研究建筑物上的黄金数

1、研究著名建筑物上哪些地方与黄金数有关 ①、金字塔的底边长230.6米,塔高146.4米。

②、天津电视塔高415.2米,在高为260米左右,设有瞭望厅和旋转餐厅。

2、思考:这些建筑物美观、协调,黄金数在这里起到了作用了吗?

三、探索发现

1、美观、协调的建筑物大多都能发现黄金数的存在。

2、建筑物上还有许多数学知识,如:对称、曲线等。

四、探索延伸

建筑物上有黄金数,生活中是不是也存在黄金数呢?分析下面的图形,说说哪些地方有黄金数的存在。第八课:叠正方形纸盒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能叠成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有多少。

2、通过实验,探讨其中的规律。

3、逐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正方体小纸盒,白纸、剪刀。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三角形。

提问:我们看到,一些商品是有包装盒盛者的,这些包装盒是由六个面叠成的正方体纸盒。如何叠正方体纸盒,这里还有许多学问呢!

二、学习新课

(一)活动过程

1、实验一,拆包装盒。

①、将小正方体纸盒沿贴边小心的拆开。②、把它平放在桌面上。③、观察:它有几个面组成?

思考:连载一条平面上的正方形最多的是几个?

2、实验二:二、五、六连方的研究 ①、观察二、五、六连方的图样(看书3——7图)②、分别把二、五六连方图样放大在白纸上。

③、把画好的图形剪下来,试一试能不能叠成正方体纸盒。思考:

①、二连方图样能叠成正方体纸盒吗?

②、五、六连方图样能叠成正方体纸盒吗?你能按下面的提示说一说它们不能叠成正方体纸盒的理由吗?

③、提示:正方体纸盒除了对面两面,其余四面连起来最多是四连方,不可能出现五连方或六连方,因此,五、六连方的图样都不能叠成正方体纸盒。

3、实验三:三连方的研究

①、观察三连方图样,(看书8——16图样)。②、把三连方图样放大。

③、把画好的图样剪下来,试着叠成正方体纸盒。思考:三连方的图样中那几个图形能叠成正方体纸盒?

4、实验四:四连方的研究 ①、观察四连方图样。②、把四连方放大。

③、剪下图形,试一试,能不能叠成正方体纸盒?

思考:四连方的图样中哪几个图形能叠成正方体纸盒?总结一下它们的共同特点。

三、探索发现

1、五连方、六连方的图形是不能叠成正方体纸盒的。

2、活动中,11种图形可以叠成正方体纸盒。其中二连方的1个,三连方的4个,四连方的6个。

3、通过20多种图形的研究,初步研究了能叠成正方体纸盒的一些规律。

四、探索延伸

课后题:39页,研究贴边,在纸上画下来。

第九课:物体振动试验

一、教学目标:

1、利用悬挂的重物进行振动试验。

2、研究物体振动时相互影响的问题。

2、逐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按小组配置:铁架台、小重物、线绳、曲别针、计时表。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物体的震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现象,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震动有时带来的是福,震动有时带来的是祸,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我们做几个物体振动的小实验,探讨一下物体振动的有关问题。

二、学习新课

(一)活动过程

1、组装实验器材

①、把70厘米线绳的两端系在两个铁架台上。

②、分别将两根45厘米线绳一端系在小重物上。线绳的另一端系上一个曲别针。

2、实验一:测量振动次数,物体A、B1分钟振动的次数实验。①、将物体A挂在绷紧的线绳上。②、用手轻推一下物体A,让它前后振动,计时1分钟震动的次数。(进行 5次实验)

思考:5次实验,震动的次数是一样的吗?物体A与物体B的悬线一样长,两个物体震动的次数一样吗?

③、物体C1分钟振动的次数实验。④、将物体C挂在绷紧的线绳上。⑤、按以上的方法进行测试。

思考:物体C与物体A、B的悬线不一样长,悬线越短,1分钟振动的次数是否越多?

3、实验二:物体振动相互影响实验(1)①、将物体A和物体B挂在绷紧的线绳上。②、轻推物体A前后摆动。

③、观察:物体B是否有振动现象发生?和物体A进行比较。

总结:当两个物体每分钟振动次数一样时,一个物体的振动你、能引起另一个物体比较明显的振动。

4、实验三:物体振动相互影响实验(2)①、将物体A、B和C挂在绷紧的线绳上。

②、轻推物体A,让它前后自由振动。并进行观察。

思考:物体B振动的程度大。物体C与物体A、B有哪些不同?

三、探索发现 当两个物体每分钟振动次数一样时,一个物体的振动能引起另一个物体比较明显的振动。

第十课:握手次数的研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演示,记录并研究数据,推导出多人不重复握手次数的计算方法。

2、逐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认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以小组为单位设1位计数员,1位监督员。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与人初次见面都要握手,这是很有礼貌的表现。你们想过没有?如果人多,而且要互相握手不能重复,例如:再一次座谈会上,主持人为了让大家互相认识,要求出席座谈会的5位同学,互相握手后彼此介绍自己(不重复握手)。他们共握手多少次?你算得出来吗?如果人多的话,你又怎样计算呢?

二、学习新课

1、实验目的:探索多人不重复握手次数的规律。

2、活动要求:(7人为一组)

①、同学之间必须要握一次手,但不能重复握手。②、计数员和监督员不能参加握手。

③、计数员负责统计本小组内不重复握手次数总和。监督员负责观察小组内是否有漏握获重复握手的现象。

3、活动程序: ①、小组内研究并实践:分2人、3人、4人、5人四种情况,统计握手次数。②、监督员监督每种情况的握手是否符合活动要求。

③、计数员画出下表,统计每种情况握手次数的总和。

握手人数 握手总和 第一种情况 2人 第二种情况 3人 第三种情况 4人 第四种情况 5人

4、思考分析:为了讨论方便,我们把四种情况用A、B;A、B、C;A、B、C、D;A、B、C、D、E表示,其中A、B、C、D、E各表示一位同学。参照课本数据提示与老师一起分析,分析后提出你对多人不重复握手次数的猜想。

5、猜想发言。

6、找规律

通过分析得出:若求P人数的不重复握手次数N时,可用式子N=1+2+3+„„+(P-1)计算。

三、探索发现

1、如果用图形的顶点数代表小组内参与握手的人数,那么下面图形中的顶点连线数,可满足前面要求的握手次数的总和。

„„„„。2个顶点,3个顶点,4个顶点,1条直线。3条直线。6条直线。

2、结论:N(N为握手次数总和)= P×(P-1)÷2(P为参与握手人数)

四、探索延伸

管理员为实验室更换了8把锁,换完后,他发现由于自己的疏忽,没有把每把锁与钥匙上相呼应的号码记下来。于是,他将手上的钥匙逐一插入锁孔,当他试到第五把钥匙时,还是失败了„„

你能判断最少需要几次,就可以把这些钥匙与锁重新配对。最多需要多少次?

第十一课:老国王的地图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给地图着色的实验,探讨只需几种颜色就可以达到区分各区域的要求。

2、逐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观察、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彩色笔、白纸。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讲故事:从前有个国王,他临死前,给他的5个儿子留下一份遗嘱,遗嘱中说,他死后可以把土地划分为5个小国,让每个儿子统治一个小国,但每个小国都必须与其他四国相接,否则不分。又说,如果在划分疆土时遇到困难,可以打开他留下的锦盒,里面自有答案。

国王死后,王子们遵照父亲的遗嘱,马上打开本国地图,开始分割国土。他们画出了这份地图了吗?这里面包含着一个数学的四色问题。

二、学习新课

(一)活动过程:王子分地

1、实验一:王子们把国土分成3份的地图画成了。①、将老国王的地图描在白纸上。

②、试一试,按每一个区域都要和另外两个区域相接的要求,把老国王的土地分成3份。总结:用3种颜色合适。

2、王子们把国土分成4份的地图也画成了。①、将老国王的地图描在白纸上。

②、试一试,按每一个区域都要和另外三个区域相接的要求,把老国王的土地分成4份。

总结:用颜色来区分,用4种颜色最合适。

3、王子们把国土分成5份的地图没有画成。①、将老国王的地图描在白纸上。

②、试一试,按每一个区域都要和另外四个区域相接的要求,把老国王的土地分成5份。

思考:实验说明,地图上每一个区域都要和另外四个区域相接,(彼此之间都有共同边界)是不可能的。在地图上区分各个区域4种颜色是不是就够了?

4、实验二看地图,体会四色问题。①、出是我国行政地图,观察几种颜色。②、在课本上用四种颜色描绘行政示意图。③、班内展示,评一评,谁画的最好。

总结:四色问题:如果把地图上有共同边界的区域都涂成不同的颜色,那么,画一幅地图只用4种颜色就够了。

(二)、探索发现

1、绘制一张地图,区分地图上的不同国家或地区,用四种颜色就可以达到要求。

2、在绘制地图时,由于实际需要,在区分区域时往往用了4种以上的颜色。

四、探索延伸

1、将天津市地图描在一张白纸上。

2、用四种颜色,将天津市各区县分开,市内六区作为一个区域涂色。

第十二课:圆形物品的研究

一、教学目标:

1、对圆形物品进行模拟实验,研究圆形物品的优点。

2、初步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方形食品罐、圆形饮料瓶、白纸、胶水、沙子、小铲。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都见到哪些物品是圆形的?这些物品为什么是圆的?除了圆形给人以美感外,还有什么更多的道理?

二、学习新课

(一)活动设计:对圆形物品进行模拟实验,研究圆形物品的优点。

1、实验一:比较、体验、观察。①、体验一下瓶身做成圆形有什么好处?

(圆形瓶的侧面是曲面,摸摸会感到光溜溜的,握在手里会感到特别舒服,而且从视觉上感觉也比较美)

②、体验一下瓶盖做成圆形有什么好处?如果瓶盖做成其他形状有什么不方便?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

2、实验二:感觉圆形物品的中心。①、在书桌上用手滚动圆形瓶盖和方形罐,哪个比较容易滚动?

②、研究:在纸上画出圆形瓶盖滚动时的圆心图和方形罐的中心图。比较一下,是不是方形罐的中心是上下起伏的。

③、思考:圆形物品和方形物品滚动起来有什么不同?如果他们都是车轮,坐在这样的车上,有什么感觉?

3、实验三:感觉圆形物品的地面积

①、将白纸等分裁成4条,用其中一条,粘成1个纸圈,周长28厘米。②、算一算,纸圈的底面积是多少?

③、再粘一个纸圈,折成1个正方形,边长7厘米,围成的正方形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④、围成三角形呢?底面积是多少?

4、实验四:感觉圆形物品的容积。

①、将实验三的圆筒纸圈,放在一张白纸上,用手扶住。其他同学用小铲轻轻将沙子放进去,直到填平。

②、将实验三的正方形纸圈,放在一张白纸上,用手扶住。其他同学用小铲轻轻地将刚才圆筒中的沙子放进方筒中。

思考: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探索发现

1、圆形物品既美观又方便使用。

2、车轮是圆形的,车辆走起来„„

3、用同样尺寸的材料做容器,圆形物品的容积„„

四、探索延伸

1、你能解释为什么农民用席子围成的谷仓是圆柱形的吗?结合实验三思考一下。

2道路两边的电线杆大都是圆形的,说说它的好处。

第十三课:找搭档(1)

一、教学目标:

1、思考和方形事物之间的联系,逐步推理,得出正确结论。

2、初步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字典、纸、笔。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活动需要找个搭档才能完成?这里面有许多学问,今天我们研究一下。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一:四种图形分别代表几?

①、看书,图中所标的数字,为每行或每列的图形所代表的数字之和,找出各图形等于几。

②指名回答,评出优胜者。谈谈推理过程。

2、实验二:找搭档 ①、提出问题

小王、小赵、小李、小林、小吴、小孙、小陈、小张8人是4对乒乓球混合双打选手,谁是男选手?谁是女选手?谁和谁是搭档?

②、给定的五个条件,根据5个条件判断。条件1:小张、小赵两人经常换衣服穿。条件2:在8人中,小赵的搭档是小陈的表哥。

条件3:混合双打比赛时,小林、小吴、小张3人常去为小陈加油。条件4:小吴、小赵、小李同宿舍,小孙常去他们宿舍找搭档研究打球的技术和战术。

条件5:小王比赛时,小张、小赵、小孙也常去观看。③、推理程序(略)

根据条件2,小赵(女)。根据条件1,小张(女)。根据条件4,小吴、小李都是女的。由条件3得知:小陈的搭档不是小张和小吴。由条件2得知:小陈的搭档也不是小赵。那么,小陈和小李是一对搭档。由条件5得知:小王小吴是搭档。根据条件4和以上的判断,小孙和小赵是搭档。小林和小张是搭档。

思考:推理的过程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条件,得出另一个新的判断的过程。

第十三课:找搭档(2)

一、教学目标:

1、思考和方形事物之间的联系,逐步推理,得出正确结论。

2、初步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字典、纸、笔。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3、实验三:同年级的同学是谁

小华、小明、小刚、小强、小东、小林6位同学在同一所小学的三至五年级上学。从下面的条件里,判断他们各在哪个年级。

①、在五年级联欢会上,小明被邀请为外年级来宾。②、小刚和小华是同一年级英语竞赛的第一名和第二名。③、在三年级和五年级的小制作比赛中小东获得冠军。④、小刚、小明和小东分别在不同年级。

⑤、小强生病时,小东去他家为他补上了当天的课程。⑥、小林、小华都是三年级学生。

4、根据上述条件进行推理。

5、说说推理结果。

三、探索发现 再找搭档的活动中,经历了一下过程:

提出要解决的问题——认真研究给定的条件,思考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逐步分析推理——准确的出问题的结果。

四、探索延伸

用推理的方法,推到课本表中A、B、C、方框中的代码。

第十四课:缺点列举法(1)

一、教学目标:

1、采用缺点列举法,分析物品的优缺点,实践缺点列举发明技法的发明活动。

2、初步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手机缺点列举发明技法的相关信息。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活中所用的物品都有这样那样的优点和缺点。如自行车是很好的代步工具,但他需要人用力蹬,速度也比较慢。针对这些缺点,人们发明制造了电动自行车。今天我们学习一些缺点列举发明技法的一些知识。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一:分析相关物品,探索缺点列举发明技法的规律。

①、普通信筒——缺点:外地信与本地信混投,分拣很麻分——改革缺点:双口分投式信箱。

②、台式电脑——缺点:外出办公时,携带不方便——改革缺点:笔记本电脑。

③、普通机械手表——缺点:每天上弦很麻分——改革缺点:电子手表。思考:发现物品的缺点是发明新物品的开始,对这句话你有什么体会?

2、实验二:分析列举物品的缺点

①、黑白电视机——没色彩,效果差——彩色电视机——体积大,笨重——液晶电视机。

(液晶电视机优点很多,受到人们的欢迎,你能分析一下它的缺点吗?)②、试着说一说旅游鞋的缺点,看谁说的又对又多。旅游鞋——列举缺点——如:闷脚„„

③、思考发现:寻找物品的缺点,需要随时留意物品在使用中有哪些不方便或令人不满意的地方。

第十四课:缺点列举法(2)

一、教学目标:

1、采用缺点列举法,分析物品的优缺点,实践缺点列举发明技法的发明活动。

2、初步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手机缺点列举发明技法的相关信息。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3、实验三:发明尝试

①、桌子与椅子——缺点:桌椅在用餐后,仍占地方,不方便——改革缺点——?

②、汤碗与勺——缺点:用餐时不小心,勺会掉到碗里——改革缺点——? ③、卫生卷纸——缺点:取用还不够方便——改革缺点——?

④、三角板与半圆仪——缺点:画图需要使用两把尺不方便——改革缺点——?

4、自主发明的尝试。

在书包里选一件物品,采用缺点列举法发明技法,进行小发明活动。

三、探索发现

1、通过本课实践,我们了解了缺点列举发明技法,体验了发明活动的过程。

2、世界上的事物都会有缺点,找到了他们的缺点,提出改革设想,就有了发明新物品的思路了。

四、探索延伸

篇8:发现与探索 早餐与健康教案

关键词:数学分析,发现教学法,教学改革,实践

发现教学法亦称假设法和探究法, 是美国认知主义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倡的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是指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 不是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 而是向学生提供一种问题情境, 只是给学生一些事实 (例) 和问题, 让学生积极思考, 独立探究, 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1) 布鲁纳认为, 学生主要不是去发现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 而是去认识人类几千年来的认知成果和历史经验。

1 对数学发现法教学的认识

所谓数学发现教学法, 就是指借助教师和教科书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数学问题或作业, 使学生在阅读、观察、实验、解题等过程中, 亲自去“发现”数学的概念、定理和解题方法等, 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以达到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体验和感悟, 逐步形成学习和研究数学的积极态度与情感, 掌握学习和研究数学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发展学习和研究数学的能力的目的。 (2)

2 发现教学法在数学分析 (3) 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数学分析课程是高等院校数学类专业的主干课程, 在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 数学分析的教学效果总是不能令人满意。如何通过改革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 提高数学分析的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一直是受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 也有不少学者做了这方面的研究。 (4) (5) 本文将从数学分析的概念教学、命题教学、解题教学、课后作业等方面尝试进行发现教学法, 促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2.1 在数学概念的导入中实施发现教学法

建构主义观点认为, 数学知识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传授到学生头脑中去, 而是要根据个人的操作、体验、感悟、交流, 思维由浅入深, 由低级到高级,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来主动构建, 并通过反省来调节。 (6)

关于定积分概念的建立, 是通过求曲边梯形的面积与变力所做的功而引入的。在求曲边梯形面积时, 是通过分割、近似作和得到其近似值。教学中通常是直接对曲边梯形进行块分割, 学生往往不得要领, 我们从学生能解决矩形面积的计算与逼近思想出发, 利用发现法教学, 提出课题:曲边梯形面积如何用对应的矩形面积去近似代替而使得其误差趋于零?引导学生将曲边梯形中的连续曲线所在的边用一条水平线段代替, 就得到一个曲边梯形面积的近似值, 但误差较大, 学生不难发现:若将该曲边梯形分成两块, 即在底边上插入一个分点, 每一块都用矩形面积代替它, 这时的误差就会比前面的要小.设想:如果将这些曲边梯形分成三块 (即插入2个分点) 、四块 (即插入3个分点) 、十块 (插入9个分点) 、一百块、一千块……、无数多块, 这种误差是不是会越来越小, 最终趋于零?辅助多媒体演示, 让学生表述结论, 学生不难得出结论:我们的设想是可行的, 即当分的块愈多 (即插入的分点越多) , 每个小矩形面积的和就越接近曲边梯形的面积, 从而小矩形面积的和就越接近曲边梯形的面积。将此过程用准确的符号语言来叙述并辅以多媒体演示, 学生很自然地解决课题所涉及问题, 同时也让学生感知了“以直代曲”的数学思想。

这样通过明确课题, 揭示矛盾, 分析矛盾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深刻领会;有利于数学思想的渗透,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认识“发现”思维的某些规律。

2.2 在数学命题的证明中尝试发现教学法

数学命题的证明一般不外乎分析法与归纳法, 这种证法实质上就是在已知的条件与现成的结论之间铺路搭桥, 对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不大, 发现教学法能大大地改进其不足, 通过引导学生提出一定问题, 在条件与结论可能都不大清楚或不十分完整的情况下去完善条件去明确或推广结论, 从而获得一些正确命题。

2.3 在解题方法的探索中渗透发现教学法

数学分析发现教学法开放性的特点决定了解答数学分析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同时, 解题方法的研究本身也是发现教学法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解题方法的探讨中渗透发现教学法, 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 提高学生解题的技巧与能力, 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求二重极限, 通常的解法是:

由于

令, 有

从而

此解法是按未肯定二重极限的存在性而做的, 也就是说, 虽然题目是求极限, 语气中似乎极限是存在的, 但我们并没有利用所求的极限是存在的这一条件。事实上, 通过组织学生相互讨论、研究, 学生容易发现:如果利用这一条件 (极限存在) 便可沿一简单的路径使 (x, y) → (0, 0) , 例如沿轴 (即y=0) 。由于二重极限存在, 故沿任一路径的极限应等于二重极限值, 即有:

这样可以选择到最佳的解题方法。

2.4 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中体现发现教学法

数学分析课后作业是对数学分析课堂内容的应用与补充, 除常规作业外, 借助发现教学法, 还可给学生布置相关的研讨题, 拓展学生的思维, 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途径, 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获得结论。研讨题通常是对某些定理只提出结论, 要求学生去寻找相关的条件, 或给出一定的条件 (不够的条件由学生补上) 去导出相应的结论;还可要求学生在一定的前提下作寻求充分必要条件的练习。如将文献[2]中第123页例题1改编为“如果函数f (x) 在R上可导且没有实根, 你能从罗尔定理推想到函数f (x) 将具有什么特性?”极大地丰富了该题的内涵, 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 结束语

在心理学家布鲁纳看来, 一个科学家的研究工作和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 都是同类的智力活动过程, 其间只有程度的差别, 没有性质的差异。发现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造与补充。通过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启发学生的“发现”思维的课题, 巧妙设计“诱导”方式, 激发学生勤于思考, 将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发现”新知识能力的培养融会到知识的传授之中。

注释

1王子兴.数学教育学导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2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 (第四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3周启元.数学分析课程实施分层教学的思考[J].华章, 2013 (2) :180.

4董立华, 孔淑霞.数学专业分析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改革实践及探索[J].榆林学院学报, 2010.20 (4) :84-86.

上一篇:灌溉池申请报告下一篇:各级公务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