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发展技术与展望

2024-04-07

超融合发展技术与展望(通用8篇)

篇1:超融合发展技术与展望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从航天产品对精密加工的需求出发,综合论述了国内外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航天精密加工技术发展和研究的重点.

作 者:刘俊利 刘伟  作者单位:北京兴华机械厂 刊 名:航天制造技术 英文刊名:AEROSPAC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年,卷(期): “”(4) 分类号:V4 关键词:精密加工   航天   应用   展望  

 

篇2:超融合发展技术与展望

科技的进步推动社会的发展,又推动各个领域的发展。在醫学领域,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学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产生了许多新的理论与概念。融合了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学而产生的新兴学科——生物信息学,能够对数量庞大、结构复杂的生物信息组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可以说生物信息学的出现是对现代医药学发展的一个巨大助力。现代中医学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相对以前,人们对中医学的重视程度大大提升。中医学发展进入新的时期。将中医学与生物信息学进行融合,是对传统中医学进行的一次伟大尝试。生物信息学能够弥补中医学中在微观层次上研究的不足。中医学与生物信息学在现阶段如何进行进一步的融合,未来又有怎样的发展空间值得深入的思考。生物信息学应用到中医学领域,不只对中医学在临床方面的发展有着推动,在中医制药方面也有着巨大帮助。

1生物信息学发展现状

篇3:超口径森林灭火弹技术研究与展望

森林火灾发生地一般山势比较险峻,地形比较复杂,交通比较困难,扑火工作十分艰难。火灾一旦发生,地面力量很难迅速机动到火灾现场。军械工程学院与某工厂已经联合研发出了基于迫击炮发射系统的远程森林灭火弹。该弹战斗部可装填1kg灭火介质,有效灭火面积可达12m2。实验证明多弹齐射可以增加灭火剂有效覆盖面积,提高灭火效率,进一步增加灭火介质的装填量,也可以达到提高灭火效率的效果。此外,现役迫击炮,与已退役的迫击炮相比,成本相对较高,因此,本课题从提高灭火效率,降低装备成本的角度出发,基于已退役的某迫击炮发射系统,按照超口径榴弹的弹体形状,进行结构设计,探索研制适用于压制森林火灾的超口径灭火弹弹药。增大口径,可大幅度增加灭火介质的装填量,有利于增大单发炮弹灭火面积,提高灭火效率。超口径灭火弹可增大灭火半径,机动性好,便于远距离投送,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开发将对炮射式灭火方式在森林灭火中的推广应用有重要意义。

1 森林灭火弹技术研究

炮射式森林灭火弹一般由现有弹种改装而成,其关键技术包括灭火剂爆轰扩散技术,灭火弹弹体战斗部结构设计技术。

1.1 灭火剂爆轰扩散模型研究

森林灭火弹是通过爆炸作用将灭火剂快速、均匀地抛撒到火场,使灭火剂与森林可燃物充分接触,从而达到灭火效果。灭火剂抛撒的形状和灭火剂的浓度对灭火效果有直接的关系,但是火药爆轰过程非常复杂,加上弹体破裂的不确定性使得灭火剂的抛撒面积、形状、浓度都极难控制。

文献[1]将燃料空气炸药的燃料抛撒理论[2]应用于灭火剂抛撒过程,提出了影响抛撒效果的几个因素:

①壳体材料及结构,指出容器上下两面的强度高于侧面时,有利于形成扁圆柱形云雾。同时,在壳体侧面加工应力槽,可以使壳体均匀解体,以利于形成均匀分布的云雾,提高灭火效率。在不考虑弹药发射时壳体强度的前提下,战斗部结构宜选用带有应力槽的钢质薄壳圆柱结构。

②比药量,比药量是指抛撒装药质量与被抛撒介质的质量之比,它在一定的范围(<5%)内,与云雾半径成正比。灭火弹爆炸后云雾的最大半径可通过下式来确定:

R=mQπh

式中,R为爆炸后的云雾半径(m);h为云雾高度(m);m为灭火剂的装填量(kg);Q为灭火剂的用量(kg/m3)。

③长径比,战斗部的长径比在一定范围内(1.35~5)对云雾的最终尺寸参数影响不大,但大的长径比有利于形成扁平状云雾,而且有利于改善弹药的外形,减小弹药的飞行阻力。因此,战斗部宜选用较大的长径比。

桂潜波根据爆炸作用力与气动阻力相对大小,将灭火剂的爆炸抛撒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近区加速阶段、中远区减速阶段和湍流阶段[3]。依据爆轰产物等熵膨胀原理和流体动力学理论,对抛撒物理过程进行了分析计算,推导出灭火剂的理论抛撒半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爆试验,两者对比分析取得了良好的一致性。

文献[4]对影响爆轰水雾抛撒的几个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模拟森林火灾中的地表火火场进行试验,对两组比药量不同的样弹灭火效果进行分析。认为在一定范围内,比药量较大时灭火效果相对较好;灭火剂抛撒形成的爆炸水雾可有效降低火场温度;风对灭火剂抛撒后云雾形状影响较大;弹体结构对水雾形成扩散起决定性作用。

干冰在中心抛撒炸药的作用下的抛撒过程比较复杂,通过对不同的比药量进行对比试验,证明较大的比药量更有利于灭火剂的抛撒,其值不应该小于0.67%。同时,试验结果证明增加灭火剂质量不能显著增加云雾体积,但是云雾持续时间与灭火剂质量近似成正比例关系[5]。另外风向、弹体形状等因素对云雾形状也有一定的影响。

试验证明比药量是影响灭火弹灭火效能的主要参数。文献[6]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对采用鼠笼式结构的灭火弹进行了静爆试验,并对采用不同比药量的灭火剂在爆轰作用下抛撤云团的成长过程和灭火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比药量与灭火效果的关系,并分析得出:灭火剂爆轰云团的浓度与时间成反比例变化;有效灭火半径随时间变化逐渐趋于稳定;灭火剂的最佳比药量应该确定在2%左右。

通过对上述文献的综合分析可知,比药量是决定灭火弹灭火性能的关键参数。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球形弹体灭火剂爆轰扩散模型,对球形弹体中各种因素对灭火剂抛撒半径的影响进行分析,找出影响灭火剂扩散的关键因素,并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和试验的方法找出球形弹体中灭火剂扩散规律,得出最佳参数值,为超口径灭火弹球形战斗部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解决提高灭火弹灭火效率的关键技术问题。

1.2 森林灭火弹战斗部结构研究

灭火弹的战斗原理与常规迫击炮弹的战斗原理有所差别,灭火弹不需要形成大量的杀伤破片。所以在进行灭火弹的结构设计时,需要对圆柱部部分进行改进,圆柱部受轴向惯性力和灭火剂压力,圆柱部部分的发射安全性主要受它们的影响,所以圆柱部设计的结构强度必须满足这两个载荷的要求,载荷引起的变形才不至于导致弹体剪切破裂或发生断裂。为了满足灭火弹功能的要求,使灭火剂均匀抛撒,避免大量破片的产生,增加灭火剂的装填量,同时满足载荷条件的要求,可将圆柱部的结构设计成如图1所示,采用由支撑柱和外围弹壳构成鼠笼式结构[6],来承受轴向惯性力和灭火剂径向压力,从而减少壳体的厚度和杀伤性破片的产生。

圆柱部采用六根立柱的形式连接圆柱部的前端和后端两部分,并形成一体化结构构成整个上弹体,前端与引信连接,后端采用一部分环行结构,与下弹体采用螺纹的方式连接,六根立柱均匀分布于外围圆周上,成笼式支撑结构,每根立柱承受六分之一的轴向惯性力,根据材料特性和惯性力大小确定立柱的尺寸,使其能完全承受惯性力载荷要求。六根立柱外面采用铁皮材料围成一周,采用点焊技术与支撑柱结合,包裹战斗部中的灭火剂,承受由惯性力引起的灭火剂对弹壁的压力,并在铁皮的内表面预制弹槽,以利于形成集中应力使壳体均匀破裂,使灭火剂从六根立柱之间均匀向外抛撒。

由于包裹灭火剂的铁皮部分不承受来自上弹体的轴向惯性力,只承受由轴向惯性力引起的灭火剂对弹壁的压力,其值比较小,从而可以使壳体的厚度降低,便于爆炸抛撒灭火剂。

该设计通过对弹丸在发射膛内受力分析,得出安全性设计必须满足的载荷条件,同时突出灭火弹的功能特点,使轴向惯性力和由轴向惯性力引起的灭火剂压力由不同的结构和材料分别承担。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减轻弹的质量,增加射程;更有利于对破片进行有效控制,降低破片的杀伤性,也有利于灭火剂的爆炸均匀抛撒,使弹体的结构更加优化。

2 森林灭火弹弹体外形结构设计研究

2.1 森林灭火弹弹型设计方案

由于炮弹的设计定型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反复的试射修正,不但费用高而且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设计森林灭火弹时本着提高效率、规避风险、降低成本的原则,一般采用现已定型的炮弹外形及技术参数进行改装。

文献[7]参照迫击炮照明弹弹型参数,依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和弹道学原理,本着提高灭火效果,保证弹丸稳定的原则做适当改动,通过改装战斗部内部结构,按照一定的比药量装填干粉灭火剂和中心爆炸药管设计了远程森林干粉灭火弹。田海宁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计算在保证弹丸飞行稳定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圆柱部长度,改用水质灭火剂,设计出了超长战斗部的水介质降温弹[4]。

2.2 超口径灭火弹弹型设计依据

现有超口径迫击炮弹有迫击炮炮榴弹,现在该弹种已经退役。迫击炮炮榴弹威力大,射程近,精度差,但从森林防火角度看,该弹种还是有很大利用价值的。林火面积一般较大,即使灭火弹弹丸精度稍有偏差也能落入火场区域起到灭火作用,加之弹丸威力增大,有效灭火面积显著增加,如果多发炮弹齐射就能有效覆盖火场,弥补精度不足带来的影响。迫击炮携带方便,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将炮阵地靠近火场,以弥补弹丸射程上的不足。因此在灭火效果最大化的要求下,不妨尝试将迫击炮炮榴弹改装成超口径灭火弹。

3 炮榴弹改装超口径灭火弹可行性分析

超口径灭火弹采用原有弹种的外形尺寸,其能否保持原有弹种的飞行稳定性是决定设计成败的关键,因此本文就在有关弹丸飞行稳定性方面进行分析。

迫击炮灭火弹在飞行过程中,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尾翼产生较大的升力和正面阻力,使弹丸的阻力中心移至弹丸质心之后,空气动力将相对弹丸质心产生力矩[8],即稳定力矩和赤道阻尼力矩。稳定力矩将阻止攻角进一步增大,保持弹丸绕弹道切线作小幅度的往返摆动,使弹丸处于稳定状态,赤道阻尼力矩迫使弹丸攻角不断减小,使摆动迅速衰减,保持稳定飞行状态。

弹丸在飞行过程中由于初始扰动产生章动,在稳定力矩的作用下,弹丸朝着攻角减小的方向运动,防止弹丸发生翻转,但由于惯性的作用,并不能使弹丸的攻角减小到零,呈“静止”状态理想飞行,弹丸最终在阻力面内作类似于单摆摆动特性运动,围绕质心作往返摆动。可以看出,稳定力矩并不能消除摆动。伴随弹丸摆动中的赤道阻力力矩才能阻尼摆动,逐渐使弹丸的摆动振幅衰减。灭火弹要获得良好的密集度,就必须满足在飞行中有适当的摆动波长,且摆动的振幅要迅速衰减。

迫击炮弹飞行稳定性的标准可以根据苏联炮兵科学技术研究院制定的摆动频率法,即以迫击炮弹在弹道上摆动一次的飞行距离即摆动波长λ来评定。

λ值得过大,则表明弹丸攻角长久偏离其平衡位置,弹丸的飞行稳定性差,当λ值过小,则表明弹丸摆动过频,引起阻力增大,射程减小。

式中,Cy为升力系数的导数。当δ<20°时,与升力系数成线形关系,即Cy=Cyδ

对于几何形状完全相似的亚音速迫击炮弹来说,也可以认为其空气动力相似,即可认为他们的空气动力特征数Cx,Cy,Xc相似。因为结构参数都是以口径的倍数表示的,这样就可以用弹径来表示下列主要参数:

Jy=md5

S=kd2

h=Ld

上式中,mKL为常数,代入波长λ的公式,得

λ=2πmρ(Cx+Cy)LΚd

根据空气动力相似,CxCy皆为常数,即上式中d以前皆为常数,以符号n表示:

则有λ=nd。这一结论得出,对于几何相似的迫击炮弹来说,其波长与弹径成正比。n为常数,即存在相似关系的条件,主要取决于n=2πmρ(Cx+Cy)LΚ中的m,(Cx+Cy),以及L值。

只要迫击炮的外形基本相似,在亚音速条件下,CxCy基本相等。m值主要描绘的是弹丸质量的分布状态。m值范围较大,通常在600~3300公斤·秒2/米4的范围内,并且m值随弹径加大而加大。实际证明,弹径相仿则m值变化不大。L值代表阻心与质心之间的距离,阻心主要取决于外形,而质心取决于质量分布状态,所以L值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外形和质量分布,通常在0.7~1.1倍口径范围内。一般只要外形相似,即基本相等。

根据上面分析,只要两种迫击炮弹外形基本相似,CxCy就基本不变,只要口径比较接近,m值也变化不大,L值即基本相等。在此情况下可以认为n基本不变可以用相似的方法确定迫击炮弹的稳定性[9]。

因此采用现有的炮榴弹外形参数,改造其内部装填结构设计超口径灭火弹的方法,保证弹丸外形与原弹一致,口径也安全一样,这样就能保证CxCy就基本不变,m值,L值基本相等,从而可以确定只改装内部结构的超口径灭火弹与原长炮榴弹具有一致的稳定性。

4 结束语

本文依据现有炮射式森林灭火弹,从灭火面积最大化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了在小口径迫击炮系统上发射超口径灭火弹的想法。关于森林灭火弹前人已经做了很多研究,灭火剂爆轰抛撒理论已经比较成熟,鼠笼式壳体结构对提高灭火剂抛撒效果作用已经得到证明。对炮榴弹改装成超口径灭火弹后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证明了改装长炮榴弹的可行性。未来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设计新的装填方式将鼠笼式结构和灭火剂爆轰理论应用到超口径长榴弹的球形战斗部之中,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修改,确定最佳装填结构,并最终制作出超口径森林灭火弹,实现灭火效能的最大化。最后,希望本次开展的课题研究,能为目前的灭火弹系统在森林消防中的推广应用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魏茂洲,王克印.基于FAE技术的森林灭火弹药的研究[J].林业科技,2006,11:32-34.

[2]张奇,郭彦懿,白春华,等.中心药量对燃料的抛散作用[J].火炸药学报,2001,1:17-19.

[3]桂潜波,王克印,赵瑞成.固体灭火剂抛撒半径分析[J].军械工程学院学报,2008,20(2):29-32.

[4]田海宁,王克印,韩星星,等.水介质爆轰灭火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0,9:811-814.

[5]赵瑞成,王克印,魏茂洲,桂潜波.固体灭火剂在中心抛撒炸药作用下的试验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1:429-431.

[6]李涛,王克印,张增军,等.灭火弹比药量与灭火效果关系研究[J].军械工程学院学报,2009,12:23-30.

[7]桂潜波,王克印.迫击炮灭火弹圆柱部结构设计[J].四川兵工学报,2008,29(4):26-27.

[8]沈仲书,刘亚飞.弹丸空气动力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4.

篇4:图像融合技术的发展及未来展望

关键词:图像融合小波变换反变换

0引言

在图像融合中,参加融合的源图像是由不同的图像传感器或者是同一传感器在不同时刻得到的,所以在进行融合之前需要对图像进行配准和一些预处理操作。在本文中所提到的参加融合的图像都是经过配准了的,图像融合的过程可以发生在信息描述的不同层,通常将图像融合分为像素级、特征级和决策级。像素级的图像融合是最低层次的图像融合,但该层次的融合准确性最高,能够提供其它层次上的融合所不具备的细节信息。可以说像素级图像融合是特征级和决策级图像融合的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图像融合方法。

1像素级图像融合方法

像素级融合的过程一般可分4个步骤:预处理、变换、综合和反变换《重构图像》。大多数研究像素级融合的论文都假设被融合的图像已经配准,不过也有一些研究论文专门研究配准处理变换阶段采用的主要方有:PCA,有时也称PCT;HIS变换;多分辨方法,如金字塔(pyramid)算法和多分辨小波变换wavelet。综合阶段将被融合图像的变换结果进行综合处理,从而获得最终的融合图像。综合方法可分为:选择法。即根据某种规则,分别选择同被融合图像的变换系数,组成一组新的变换系数;加权法。即用某种加权平均算法将不同被融合图像的变换系数综合为一组新的变换系数;优化法。即根据应用不同,构造某个评价融合效果的性能指标,综合结果使该性能指标达到最优。反变换阶段是根据综合阶段得到的一变换系数进行反变换操作,得到融合图像。

2加权平均法

假设参加融合的两个源图像分别为A,B,图像大小为N1×N2,经融合后得到的融合图像为F,那么对A,B两个源图像的灰度加权平均融合过程可表示为F(n1,n2)=ω1A(n1,n2)+ω2B(n1n2)式中:ω12=1,ω1,ω2在不同类的图像融合当中,通过仿真确定它们的值。当两幅图像很相似时,合成图像就采用两幅图的平均值也就是权值分别为0.5和0.5:当两幅图像差异很大时,就选择最显著的那一幅图像,此时的权值为0和1,上面的权值选择方法基本上都是基于人眼的视觉特征,而没有考虑到实际应用中的目标特征。Lallier利用军事应用中的目标特征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权值选择方法,所产生的融合算法计算量较少,适于实时处理,而且稳定性非常好。

3小波变换法

小波变换也是一种图像的多尺度、多分辨率分解,而且小波分解是非冗余的,使图像经小波分解后的数据总量不会很大;同时,小波分解具有方向性,利用这一特性就有可能针对人眼对不同方向的高频分量具有不同分辨率这一视觉特性,获得视觉效果更佳的融合图像。

这里以两幅图像的融合为例,对于多幅图像的融合方法可由此类推。设A,B为两幅原始图像,F为融合后的图像。其处理的基本步骤如下:第一步对每一源图像分别进行小波变换,建立图像的小波塔形分解;第二步对各分解层进行融合处理,各分解层上的不同频域分量可用不同的融合算子进行融合处理,最终得到融合后的小波金字塔:第三步对融合后的小波金字塔进行小波逆变换(即进行图像重构),得到的重构图像为融合图像。

4总结及展望

篇5:超融合发展技术与展望

2014年,我国军民融合工作全面提速,向深度融合的方向大步迈进。军地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各项政策红利逐步释放,军民结合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国防科技创新能力有所提升。但是当前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军工科研院所深入改革,典型军民结合产业良性发展,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模式构建,民参军渠道畅通等。预计2015年,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将是国家及地方国防科技工业“十三五”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类利好政策将会继续推出,军工行业改革将稳步开展,民技参军、民资参军、民智参军的深度将加大,军民融合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

2014年,军民融合工作全面开展,总体上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要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军地相关部门主动作为,加快了融合步伐。展望2015年,军民融合各项利好政策将会进一步出台并落实,为推进军民资源共享、军民结合产业发展、军民用技术双向转移、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协同创新等营造较好的发展环境,逐步形成全军全民大融合的发展态势。

一、对2015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一)军民融合工作继续扎实推进

2014年,国家高层对军民融合保持高度关注,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以及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都强调要坚定不移走军民融合式创新之路。预计2015年,中央及各相关领导将继续关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并将其作为国家及地方国防科技工业“十三五”

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军民融合相关工作将扎实推进。

针对军民融合的专题调研工作延续开展。2014年,围绕军民融合工作国家相关部门领导进行了密集的专题调研。7月2日至5日,马凯副总理先后到洛阳、武汉等地调研,考察军工及民口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6月29日至7月1日,许达哲副部长在黑龙江省开展调研;9月1日至5日,万钢部长等相关领导在湖北就“军民融合式科技创新发展”进行专题视察。所有调研的核心议题均指向军民融合。预计2015年,在调研基础上,相关部门将深入分析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全面研究并落实军民融合的战略部署。

借助各类公开性活动扎实推进具体工作的落实。2014年,围绕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军地双方主动作为,积极开展各类活动。5月26日,总装备部、工信部、国防科工局、全国工商联联合举办了首届“民营企业高科技成果展览暨军民融合高层论坛”,160余家民营企业参展。10月16日,第二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举行,在军民融合创新发展论坛上,分享并探讨了“军民融合”成功经验和发展新途径。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10月底,全国性的军民融合相关论坛、学术交流、座谈会各类学术会议15余次。预计2015年,针对军民融合的相关活动将继续举行,切实推动具体工作的落实。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将取得新突破。2014年,国家军民结合公共服务平台运行良好,为社会各界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总装

备部正在建设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站,计划做两套系统:对于涉密信息,将在涉密系统中通过分级分类进行定向发布;对于非涉密的采购需求、公开招标、军品配套要求等将在互联网上公开发布,并提升平台互动功能,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进展。预计2015年初,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站将进入运行阶段,与军民结合公共服务平台形成顺畅的交互机制,共同助力军民融合。

(二)政策法规建设将不断完善

2014年4月,为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文件针对军工开放、民参军、军民资源共享、军民科技成果转化、军民结合产业、公共服务体系等提出了针对性意见,是对前期军民融合相关政策的进一步细化,利于军民融合向纵深发展。5月,针对民参军,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局和国家保密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吸纳优势民营企业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的措施意见》,提出了改进工作的八项主要措施,为优秀民企参军构建起协调顺畅、简明规范、高效有序、安全保密的准入管理制度打下良好基础。10月9日,国防科工局组织召开的座谈会,讨论《国防科技工业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方案(征求意见稿)》和《关于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建议(征求意见稿)》,并提出意见建议。

预计2015年,在强军战略和深化改革的推动下,相关部门

将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运用法治方式推动军民融合,针对军品采购定价制度、合同管理的相关细则以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有望年初出台。

(三)典型军民结合产业趋于理性发展

国家和地方政府借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加速军工先进技术、产品向产业化发展。特别是在一些传统的军工大省以及民用高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军民结合产业尤其是具有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等军工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在国家及地方一系列政策引导下,保持了稳速发展态势。

民用核能。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民用核能体系,相关技术不断提升。我国三代核电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部分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核电设备制造国产率得到提高,如中广核位於阳江的机组国产化率最高可达85%。预计2015年,在采取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的前提下,设备国产化率进一步提升,开发海外市场力度将加大,国内东部沿海地区新的核电项目建设也将提速。

民用航天。航天技术应用已辐射到新材料、新能源、精密制造等民用领域,民用航天产值已占到航天总产值半壁江山。其中,北斗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核心技术取得较大突破,部分芯片的主要指标已接近国际水平。北斗产业园也逐步覆盖全国各大区域,基本形成了基础产品、应用终端、系统应用、运营服务相对完整的产业链。预计2015年,航天军民两用技术发展将持续加快,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卫星应用向业务服务型转变的趋势凸显。

民用航空。我国民航产业在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14年,C919大飞机、ARJ21涡扇支线飞机项目不断取得新进展,充分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但不可否认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与国际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在通用航空领域,我国虽然尚处起步阶段,但发展势头较猛,全国已建成140多个通用航空产业园。预计2015年,国家将在航空动力、材料等方面继续加大研发投入,C919大型客机或将完成总装并首飞,通航产业规模将保持低速增长。

民用船舶。2014年,船舶工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我国船舶出口额、主营业务收入整体上保持增长。尤其是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增长加快,接单占比保持全球第一,其中,上半年新签各类海洋工程装备81艘(座),占世界市场份额提高到32%,居全球第一。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4月,我国自主研发的迄今下潜最深、国产化率最高的无人遥控潜水器系统“海马号”通过了海上验收。预计2015年,船舶行业继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经济效益以及船舶出口将延续增长态势。

军工电子。虽然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已居全球前列,但国防工业部分关键技术领域,如芯片等核心元器件距离国际领先水平差距依然非常大。在未来装备信息化趋势下,通信、探测识别、精确制导等将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预计2015年,将持续加大军事信息化建设投入,进一步提升军工服务器、电脑CPU等核

心功能器件的国产化替代进程。

民爆行业。在国民经济稳步发展、能源需求持续旺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加大的拉动下,2014年民爆行业总体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上半年,行业累计实现经营总收入347.7亿元,同比增长2.3%。同时,产品结构得到不断优化,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预计2015年,下游的基建行业将继续拉动民爆行业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也将加快,产业布局将日趋合理。

(四)军工行业改革将稳步开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我国经济及资本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2014年也因此被称为深化改革元年。6月28日,首届中国军工产融年会举行,来自国家相关部委、科研院所、军工集团、民口配套企业、投资机构等200余家单位参加,探讨如何通过资本市场更好地推动军工行业改革。7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制定印发了《集团公司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4-2015年工作要点》,大力推进“无禁区”改革。同时,军工行业中被认为科技实力最为雄厚、具有最优质的资产的科研院所改制试点方案已上报有关部门。10月13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明确披露,旗下科研院所已经完成了“一所两制”改革,将成立四大科技产业控股公司作为平台公司,方便科研院所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预计2015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与军工行业相

关的配套政策,如国防科技工业改革总体方案、军工科研院所分类改革方案等将陆续出台,军工行业将迎来新的改革高潮。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关注军工科研院所改革问题

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已是大势所趋,从目前正在论证实施的军工科研院所改制情况看,还存在诸多难点。一是目标的清晰界定。正在论证实施的改革方案,主要参照地方事业单位改革模式,简单地对军工科研院所按照统一分类的原则和标准进行分类,院所的改革目标和规划尚未从根本上全面论证清楚并加以界定。二是院所的分类。军工科研院所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与调整,许多单位已与最初定位有了很大不同,综合型院所明显增多,职能任务可能涉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先期技术开发、演示验证、型号研制和试验鉴定、技术基础等一个或多个领域,很难按照统一分类的原则和标准将其简单地划分为公益一类、二类或企业。而且未来院所应划为哪一类,由国家还是院所自身来定也有待进一步科学论证。三是相关配套政策跟进。院所改制后科研任务管理如何调整,国防基础研究任务如何保证,军工技改资产如何管理,事业费取消或大幅度减少后如何扶持和激励人才,等等,都需要有一整套新的系统完善的配套政策。目前军工院所改革论证中大家观望多、取舍难。

(二)关注重点军民结合产业发展问题

随着军民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军民结合产业覆盖的范围也在

不断扩大,既包括传统的“四民”(民用核能、民用航天、民用航空、民用船舶),也包括利用国防科技优势发展的、与军工技术同源或工艺相近的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安防产品等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不同产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路径不能一概而论,部分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规范管理、合理引导,致使产生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等众多问题。如船舶工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就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表现在创新能力不强、结构性矛盾突出、产能过剩矛盾加剧等;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尽管发展空间巨大,园区建设异军突起,但大多园区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地理位置分散,行业排名前10位的企业市场占有率不足全国6%,且绝大多数为小微企业,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式发展;通用航空产业,随着低空空域的逐步开放,地方政府及民间资本对通航领域的投资热情高涨,全国各地纷纷上马通用航空项目,通航产业园遍地开花,但是依然缺乏规划,同样出现了产品结构雷同、投资单

一、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低、产业集中度较低等问题,产业集群建设和市场发展环境都远未成熟。

(三)关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问题

协同创新作为一种高效的创新组织模式,对于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发挥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特别指出“要健全国防工业体系,完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制”。但是由于技术创新主体、自主创新层次、军民通用标准

等的不协同,我国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体系还未完全建立。首先,我国军民科研任务管理缺乏顶层统筹,尚未在国家层面建立统一、权威、高效的领导体制。民口科研管理机构有科技部、教育部、工信部、发改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军口科研管理机构有总装备部、工信部、国防科工局、发改委等。现行的科研管理体制在国家层面存在的多头分散、政出多门等现象,无法实现军、民科技创新活动的统筹协调。其次,军民分割、行业分割、自我封闭等现象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各类创新主体之间存在一定的组织壁垒,不利于政产学研协同攻关局面的建立。此外,国防重大科技难题的研发投入方面,由于受国防特殊性要求、知识产权制度等的影响,尚未建立起政府、军方、企业、社会资本协同投入的多元化国防科技投资模式;信息交互方面,具备较强专业水平、权威性和公信力的服务平台相对较少,特别是体现军与民特质的要素融合平台更加缺乏,信息交流不畅通、不对称较为突出,相关主体对接不畅。多种因素交互,致使科研生产重复、浪费现象严重,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格局难以形成,影响了国防研发能力和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大大降低了创新效率。

(四)关注民参军体制机制等问题

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科研生产尽管取得了不小进展,但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民参军过程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体制上,准入程序严格,民企承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所需资质的审查论证及管理涉及到政府和军方多个部门,虽然《关于加快吸纳优势民营企业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的措施意见》今年已出台,但是申请流程长、牵涉部门多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而且在“四证”办好后,企业在后期维护上也要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在机制上,面临信息不对称、交流机制不畅等问题,尤其是民企获取军方需求信息难度较大,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多数民企参与程度还不是太深,长期以来基本只能承担三级以外的配套任务,很难从军方或总承单位及时获取技术产品的需求信息,导致自身技术产品与军方需求不能很好的对接;在政策上,军民用标准、投融资、知识产权等政策一定程度上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亟待更新完善。受上述多重因素不同程度的制约,目前民参军的深度和广度尚显不够。

三、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一)通过法治方式推动军民深度融合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明确讲到“加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法治保障”。未来要积极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军民深度融合。首先,要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统一思想,科学把握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切实形成合力。其次,相关机构协同,主动作为,建立健全法规制度。通过全面梳理军民融合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认真分析制约军民融合的体制性障碍和政策性问题,在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的基础上紧密围绕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抓好军民融合相关法制建设,出台针对性地的意见和建议,如改进技术

保密制度、军民技术统一标准等,确保高层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

(二)稳步推进军工科研院所改制

在研究和推进军工科研院所改革的过程中,可借鉴和学习美国和俄罗斯的成功经验,将基础性、共性技术研发机构与企业分开,但始终要保证一支强大的国防科研“国家队”。首先国家需针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型号研制等不同阶段科研特点,对军工科研院所进行科学分类和界定,然后明晰改革思路和方案。对于从事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军工科研院所,继续作为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统归政府直接管理,并由国家建立稳定的科研支持机制,专门从事该类国防科研。而应用型的工程类、工艺类军工院所走市场道路,进行转企改制。其中,以先期技术开发、演示验证和型号研制为主的科研任务,统一划归为转制企业或军工企业进行管理;而以应用研究为主的科研任务,根据不同情况由国家相关单位和企业分别或共同管理,促进产研结合。在明晰思路的基础上,再选定部分针对性科研院所进行先行试点。

(三)促进重点军民结合产业升级

首先,国家需要加强全国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对重点发展产业进行全国一盘棋式的规划管理。然后,针对军民通用性强、市场前景广阔的高新技术产业,出台规范管理的相关政策加以支持,引导并加速其成长和推广应用。此外,对于重点关

注产业,未来还要围绕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夯实基础,着力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市场培育,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如船舶工业重在创新驱动,大力发展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航空工业重在加快培育和发展通用飞机、民用直升机、大型飞机等,解决动力、材料发展等滞后问题;航天工业重在推动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军民用卫星的统筹;核工业重在解决核动力关键软件自动化、后处理、核安全等瓶颈问题,大力发展民用核材料产业;军事电子工业重在突破芯片、关键电子元器件、基础软件、服务器等核心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国产化替代水平。

(四)尽快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

建立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机制,首先必须结合实际,在国家层面强化统筹规划,在科技研发活动及生产制造活动之间建立有效的衔接网络,实现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发展创新链路合理有序的全过程管理。其次,国家在政策上也要积极鼓励协同创新。如完善知识产权激励制度,强化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使得民口科研生产单位能“放心”参军、“全心”合作。再次,提高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借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科研模式,成立专门部门,全世界、全领域、全方位扫描高端技术和人才,建立森严的项目决策体制和宽容失败的管理理念。此外,协同创新过程中要高效利用好国防科研投入,提高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重点突破关键原材料、核心元器件、军用动力、先进制造

工艺、计算机基础软件等技术瓶颈。

(五)继续推动民参军相关制度改革

首先,加大前期政策的落实,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其次,深入贯彻新一届政府机构职能转变的思路与要求,政府在许可申请指导和军品市场监管方面加大力度,努力营造适度竞争、规范有序并充满活力的军品市场环境,全力推进军品市场有序开放。第三,在“四证”申请办理方面,探索合并、简化的可行性,审查机制上进一步优化相关程序。一是建立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与军队装备管理部门联合审查制度,审查论证结果双方予以认可。同时,加强二者的沟通协调,探索解决双重认证的问题。二是采取“多证联审”,划分审查论证机构责任区域,赋予部分有能力的中介组织承担审查认证职能,减少现有审查机构的工作量和企业负担。

赛迪军民结合研究所课题组

篇6:我国化学灌浆技术发展与展望论文

摘要:结合水电工程建设,概述了50年来,我国化学灌浆材料、技术及设备,从无到有的发展及应用成果.并根据其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化学灌浆技术近期发展的方向.即开发推广无公害、耐久性好、适应工程各种要求,且价格低廉的化学灌浆材料;改进提高化学灌浆技术;促使化学灌浆设备、仪器生产的定型化、系列化、成套化、标准化和环保化;制订化灌施工规程、规范和全国性的行业标准等.

关键词:化学灌浆无公害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盐酸性水玻璃化学灌浆泵

篇7:电气控制技术与发展展望分析论文

摘要:对于电气控制技术来说,也是我国科学技术提升后的产物,同时电气控制技术也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为了使电气控制技术有更好的发展,为我国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将对电气控制技术的应用现状及优势进行分析,同时对目前流行的先进电气控制技术进行叙述,最后对电气控制技术的发展展望进行探讨,希望我国电气控制系统可以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关键词】电气控制;应用现状;控制技术;发展展望

篇8:超融合发展技术与展望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让大家足不出户就可以家中办公,享受娱乐休闲带来的乐趣。随着IP技术的不断完善,网络用户对网络带宽的需求日渐增长,通信网的主干部分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一直变化较少的传统接入网已经成为整个网络中的瓶颈,各种新的宽带接入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就目前的宽带接入方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以ADSL为代表的x DSL技术;二、基于有线电视网的HFC宽带接入;三、光纤接入。现在这几种接入技术在我国电信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2. 现有技术分析

ADSL技术无疑是双绞线接入方式的最大赢家,在现有的接入方式中,ADSL接入技术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它以初期较低的投入成为ADSL接入的一个优势。但ADSL非对称技术下行最大8M,上行1M很难满足日后三网融合后用户群的需求。尽管目前ADSL2+和VDSL技术可暂时满足接入带宽的需求,但是从长远来看只有光接入才能够跟得上电信业务迅速发展的步伐。

HFC是一种发展前景广阔的通信技术,采用HFC技术提供融合了数据和视频服务,对一些运营商具有相当大的诱惑力。但是,这一技术目前还存在一些设计缺陷,网络的建设和部署成本也比较昂贵。

光纤接入技术目前以PON技术为代表,光分配网络全部由无源光器件组成,这样可避免了外部设备的电磁干扰和雷电影响,节约了维护成本。PON按照技术实现方式不同还可以分为EPON和GPON。其中,EPON属于以太网标准范畴,将成熟的局域网技术与光传输相结合,成本相对较低,但其对语音业务支持不够,容易产生Qo S问题;GPON标准完善,实现起来比较复杂,成本较高,产业化进展也慢于EPON。所以就目前而言,EPON技术最受各运营商青睐。

3. EPON关键技术

EPON技术采用点到多点网络结构、无源光纤传输方式,是基于以太网技术直接发展而来,可以无缝地与IP化、以太网化趋势相融合,其可扩展性好,技术简单。国内EPON技术将逐渐成为一种主流宽带接入技术,该技术与其它传统接入技术相比较,采用光接入方式,可以解决未来将会涌现出的各种新业务对带宽的需求,还具有节省资源、传输速率快、升级空间大等优势;而且相对双绞线、无线等接入方式,光接入有更强的抗干扰性和安全性,相比ADSL的网速8M,EPON可以达到1.25G,完全可以实现无障碍的在线视频收看。业内专家一致认为,EPON是解决信息高速公路“最后一公里”的最佳传输媒介。

一个典型的EPON系统由OLT、ONU、POS组成[1],OLT放在中心机房,ONU放在网络接口单元附近或与其合为一体。POS是无源光纤分支器,是一个连接OLT和ONU的无源设备,它的功能是分发下行数据并集中上行数据。OLT既是一个交换机或路由器,它分配和控制信道的连接,并有实时监控、管理及维护功能。同时它又是一个多业务提供平台,它提供面向无源光纤网络的光纤接口。OLT提供Gbit/s和10Gbit/s的以太接口,支持WDM传输。OLT还具有网络集中和接入的功能,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分配带宽,网络安全和管理配置。一个OLT端口下面可带32个ONU,每个OLT端口下面的所有ONU通过时分复用共享上行1Gbps的带宽,OLT与多个ONU通过POS连接,POS是一个不需要电源,可以置于全天候的环境中的设备。一般POS的分线率为8、16或32,可以级联。在EPON中,采用单纤波分复用技术,仅需一根主干光纤和一个OLT,OLT到ONU间的距离最大可达20km,若使用光纤放大器,距离还可以扩展。

EPON中的ONU采用了以太网协议,在中高带宽的ONU中可实现以太网二层和三层的交换功能,ONU对用户数据透明传送。这种类型的ONU可以通过层叠来为多个最终用户提供很高的共享带宽。ONU也支持其它传统的TDM协议。在更高带宽的ONU中,将提供大量的以太接口和多个T1/E1接口。当然,对于光纤到家的接入方式,ONU和NIU可以被集成在一个简单的设备中,不需要交换功能,从而可以在极低的成本下给终端用户分配所需的带宽。

远程业务分配控制管理可以让运营商通过对用户不同时段的不同业务需求做出响应,这样可以提高用户满意度。运营商可以通过中心管理系统对OLT、ONU等所有网络单元设备进行管理,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可管理的CPE业务,系统可以很灵活地根据用户的需要来动态分配带宽。

4. 城域接入方式发展趋势

“光进铜退”已是大势所趋。个人认为,虽然FTTx是发展趋势,就目前而言光纤和铜线的混合模式在城域接入层还将长期共存,现阶段应该根据业务及网络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选择各种应用模式。首先,FTTx的建设应当考虑业务应用的商业模式,不是以单纯追求增大带宽为目的。对于原固网运营商的普通用户的宽带接入,可基于FTTx模式推进光接入网建设,用户环路依然可以采取DSL、以太网技术最后接入;对于高端客户,则可以积极部署FTTH。而对于广电在光纤网络资源和入户线路资源方面占有很大优势,有线电视HFC网络是天然的宽带网络,旧有的单向HFC网络无法满足新业务的需求,EPON技术的成熟为HFC网络的双向化改造带来了新的契机,在单向的HFC广播电视网络的基础上再建设一张EPON数据网实现回传和开展数据业务,但就目前而言,双向HFC方案光传输部分充分利用光缆的一缆多芯,采用空间分割方式传输,电缆传输部分采用一缆频分方式实现双向传输,就建设成本来看只需要在原来的单向HFC的相关有源设备上增加回传功能的成本,网络建设投入较HFC+EPON大大降低,避免了第二张网的重复建设。采用EPON,则需要全网一次性建设。如果限于宽带数据业务,一次性地考虑用户入户只有一个以太端口不会有太多问题,因为一户具有两台以上的PC时,用户自己建设户内以太局域网这是已经成了合理的现况。但是,如果用户要求两个以上的交互式机顶盒,并且要求设备在任意房间可以使用,EPON方案一次性建设的要求,不论成本和施工可能性都是目前难以解决的。故各运营商应根据现网络情况进行网络布建,提升ARPU值。不可否认的是光纤通信正在由长途干线通信走近千家万户,光纤接入是技术发展之趋势。低成本、高速、可靠、多业务且可管理的接入服务,对于接入用户和运营商都是价值的充分体现和保证。

参考文献

上一篇:方春明同志在市委二届五次全会上的讲话下一篇:雨雪冰冻灾害应急措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