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鸥的读书笔记

2024-05-12

老人与海鸥的读书笔记(通用4篇)

篇1:老人与海鸥的读书笔记

【教学要求】

1、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

2、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

一、学习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通读全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作两部分。

三、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

1、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勾画出相关的语句。

2、集体交流:

抓住重要段落,进行理解。

3、指名朗读1至13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指导朗读,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

四、学习第二部分

1、读第14~19自然段,思考: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2、自主学习后汇报一下意想不到的事情是什么事?

3、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4、再读课文,在书的空白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用一、两句话写一写。

2、拓展:

交流收集的有关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深化对本单元主题的认识。

【板书设计】

篇2:老人与海鸥的读书笔记

在与滇池一箭之遥的翠湖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年冬天的早晨,车水马龙的翠湖边,徘徊着一个孤独的老人。10余年里,他节衣缩食,用微薄的退休金喂养着向他儿女一样的海鸥们,守护着这群小精灵不受路人的`伤害。

1995年,当这群西伯利亚的白色精灵飞临昆明的第十一个冬天来临的时候,海鸥老人病逝了。在他身后,老人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几个鸡蛋,老人舍不得吃,准备蒸鸡蛋馍喂海鸥的。《山茶》杂志和云南人与自然基金会在老人常去的翠湖边发了个讣告,告知人,也告知鸟:海鸥老人于1995年12月20日病逝,终年71岁,为昆明化工厂退休工人老人虽逝,却望海鸥常飞,愿老人之愿与海鸥同在。

讣告和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就放在他常去喂海鸥的地方,许多人在老人的照片上签了名。人们把签了名的老人遗照放在草坪上,准备撒食,代表老人再喂一次海鸥。刚放好老人遗照,未及撒食,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废纸,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飞翔姿态都异于平常,好像知道发生了什麽大事。

篇3:用读书日记代替读书笔记

笔者曾经对所在学校中高年级的一百名学生就读书笔记问题做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发现,不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学生有67人,无所谓的有26人,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只有7人(笔者所在学校的读书笔记分为三大部分:阅读的内容的基本情况、摘抄、感想)。

学生不喜欢读书笔记有这样一些理由:

“老师规定了字数,我们在写的时候手都写麻了。”“一天一页读书笔记,很是烦人。”“写完之后,我又不会去看它。”“整天都是写文字,烦死了,一点趣都没有。”……

老师为什么让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中的那些规定项目有什么样的根据?

很多老师是这样回答的:“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是因为要有一个手段来督促学生读书,而且当学生在做读书摘抄的时候,也能够积累一些好的词句,以便在写作文的时候用得上(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还是没有用上读书摘抄下来的好词句)。写感想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感受,进而受到教育。”

读书笔记上的感想和摘抄的依据是什么,很多老师都说没有思考过。只是说凭自己的感觉要这样做,或者是看到别人这样做了,所以也这样做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很多老师还是认同这样的事情:读书笔记我也知道学生不喜欢,而且学生写了读书笔记之后阅读能力也没有多么大的提高。但是不这样做就不能够检查学生是否阅读了课外书。

由此看来,读书笔记是一个让老师和学生都不喜欢的东西。但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为了应付老师对于阅读的检查督促,双方都在承受着煎熬。

读书笔记似乎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读书笔记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还是留下来?如果留下来,怎么样留下来?

理性审视之,写读书笔记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可以增强记忆,便于查阅,容易梳理故事情节……因此,提出让读书笔记走开的想法是不对的。完全从成人的角度来写读书笔记,而且在写作的时候随意为之,不去考虑所作的项目是不是符合逻辑, 是否有理论依据, 这样的读书笔记学生是不欢迎的。因此,读书笔记的记录还是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来设计,并且在记录的过程中要有目的性,所作的记录项目要符合逻辑。鉴于此,我尝试用读书日记来代替读书笔记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用一本24开、24页的笔记本来做读书记录。每天记录一页,每页的第一行写上日期,第二行写上书名、作者、如果有小标题写上小标题,没有小标题就直接写上从第几页到第几页。第三行开始写书中的主要人物,一个人写一行。然后隔一行写上地点、时间。剩余的地方,要求学生在旁边画上自己所感兴趣的和与阅读内容有关的一幅画。每周五利用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自己的阅读日记,或者交换阅读其他同学的阅读日记。

从一开始记录读书日记的时候,我就告诉学生,我们是在写一本书,这是我们读完别人的书之后所写的书。这就让学生产生一种创作的冲动。这样做还有一种隐喻在里面:那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历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既然这是一部精神发育的历史,就应该留下他的足迹。其次,对于每天记录的日期,是让学生养成每天都阅读的习惯。当然更是“美好的一天从阅读开始”的隐喻所在。同时也是一种任务驱动的做法,以便于教师的检查和督促。

记录人物、地点、时间的做法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记录读书笔记的时候,学生往往都是在读完整本书后就忙着写感想,学生所感受到的往往只是一个局部,或者是泛泛而谈的一些适合所有文章的万金油式的话语。而学生在做读书日记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把讲述中所出现的人物都写出来。按照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写日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学生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回忆的过程。学生对于人物关系的梳理过程就是学生对于所阅读内容的整理过程,这样的过程也是一段重新温习的过程。

当学生整理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之后,随后要求对于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用箭头线段来表示。这样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回忆思考阅读内容的过程。学生在整理这些人物关系的时候也就是学生探究文本关系的过程。

所谓文本的意义就是文本中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物的关系、物和物的关系等诸多关系的总概括。所以,从这样的角度来审视阅读内容中的众多关系的联系过程就是对文本意义的探究过程。

之所以要求学生在读完之后画出这样的图示,是基于人的遗忘规律来考虑的。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这条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 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 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由此看来,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要能够在一天之内进行复习,要求学生画出人物关系图就是一种方法。

之所以让学生画画,是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具体化的过程。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图画成了施展创造性想像力的源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图画能‘打开话匣子’,它能让平时沉默寡言的、非常腼腆的儿童都开口说话。”

事实证明,孩子对于画画是非常感兴趣的。有一个孩子曾经这样对我说:“我发现我们现在所阅读的内容不光可以说出来和写出来,还可以画出来。”是啊,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学生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呢?

让学生撰写阅读日记之后,我发现这样做有一些好处:

阅读日记给阅读交流提供意义支撑点。

以往,在组织学生讨论所阅读的书籍的时候,学生只能从自己的头脑中去寻找所阅读的内容,但是那毕竟是没有支撑点的,而且在这个时候,留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也往往是比较概括性的。而往常,学生虽然写读书笔记,他们所写的往往只是在读完书后的一个局部的感受,或者是一个整体的万金油式的感想。只不过是学生在阅读之后的一种被动地说话而已。

阅读日记虽然记录的是一些简单的要点,但是这些要点能够让学生回忆起与之有关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激活学生大脑里的库存信息,达到阅读内容的重现。它能够为学生在读书交流中提供发言的支撑点。

阅读日记激发学生的二次阅读欲望。

笔者认为对于学生而言,要学会对于所阅读的书籍进行再次阅读。“旧书不厌百回读”说出了再次阅读的重要意义。

作为教师都知道,真正能够对自己发生影响的书籍是在再次阅读之后,只有通过二次或者三次甚至多次地阅读同一本书,我们才能够从中获得阅读的乐趣所在。而学生通过每周五翻阅自己的阅读日记,往往会为自己所记载的内容感到惊奇,进而能够产生再次阅读的欲望。通过调查,笔者发现,通过读阅读日记来再次阅读同一本书的学生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八,这一比例远远大于写读书笔记的学生。

阅读日记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成就感。

往常的阅读中,我们往往偏重于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但是学生只是进行了一次性阅读,阅读之后往往就会忘记,甚至连书中的故事梗概都忘记了。时间一长,学生甚至连书中的主要人物都忘记了。这样的阅读能够给学生带来怎么样的阅读帮助?但是通过阅读日记,所记录的是一些简要的内容,它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阅读的成就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能够写出一本书,这样的做法还是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的。

阅读日记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篇4:老人与海鸥的不了情

一、遵路,追求高效设计

《老人与海鸥》是一篇长文,长课文的教学设计讲究艺术、高效,如此才能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演绎出长文的精彩。在设计教学时,我们不可忽视“课后思考题”的价值,因为这往往是文本的重难点所在。《老人与海鸥》课后一道思考题:默读课文,说说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如若将其作为第二课时的切入点,便抓住了全文的“神经中枢”,可直奔教学重点。在教学时,我们可这样展开:请快速浏览全文,思考:在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画出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在有感受的地方作批注,然后和同桌交换意见。在有效的小组交流后,学生很容易找到“意想不到的事情”:

①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②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③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④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教学时可用多媒体映出以上语句,然后指名读。由于学生尚未沉浸其中,自然读不出个中滋味,我们可将“意想不到的事情”暂搁置,转而提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老人究竟为海鸥做过什么?能概括地说吗?”学生不难发现:

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作伴。

朋友告诉我,十多年来,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我们可追问:“老人具体做了些什么?”然后通过朗读、品味、想象、对话等形式感悟老人与海鸥之间的至真情义。如此,“遵路识斯真”,自然可以达到高效教学的理想境界。

二、品味,感悟老人之爱

如果将《老人与海鸥》看作一首乐曲的话,课文第1~13自然段的基调无疑是欢快的。在翠湖边,老人唤海鸥、喂海鸥、亲昵地和海鸥说话,鸥群围着老人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奏响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妙旋律,令人怦然心动。在教学时,我们可围绕“老人具体为海鸥做了些什么?”将这部分内容组成四个板块来进行教学。

第一板块:讲到第3自然段时,可以多媒体映出该段,接着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从“呼唤”、“立刻应声而来”看出他们之间很熟悉、相互信赖。教师可因势利导:“真是一呼百应,还有哪里写到了呼唤?”相机引导学生读出第8、9、11自然段中的相关内容。学生可能从“扫得干干净净”品出作者把鸥群吃食的样子写活了,还可能就“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一句发表感想。我们可这样引导:

①“节奏”指音的长短、强弱,它是音乐的灵魂。想想,老人喂海鸥的节奏是怎样的。(有时快有时慢。)

②海鸥吃得快,老人放得快;海鸥吃得慢,老人——(学生接说。)

多有意思呀!表面看是海鸥依着老人的节奏在起起落落,其实是老人跟着海鸥的节奏边走边放。

海鸥来得多了,吃得快了,请你欢快的地读——(指名读语句。)

海鸥吃得心满意足了,老人放慢了速度,你来读——(指名读语句。)

③在这有声有色的乐谱里,你听到了——(指名说。)(那是多么动听的音乐呀!)

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读。)(那是多么和谐的画面呀!)

让我们一起读这句——(配乐朗读。)

④这有声有色的乐谱哇,演奏了十多年——读屏幕出示的句子:十多年来,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在这一过程中,有配乐朗读,有想象画面,语文味充溢其间,学生徜徉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第二板块:讲到第4自然段时,可映出该自然段,接着引导学生:“谁再来读这两句?你为什么这样读?”然后分角色读第5~8自然段。引导:听听,他们在亲昵地说什么呢?朗读和想象,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读中理解和感悟,在读中触发情感,更可在读中发展思维。

第三板块:当讲到第10自然段时,相机映出:“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可这样引导: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那“生动的眼睛”里,我们分明看到了——

学生可能会说“喜爱”。这时可追问:老人怎么说的?引导读第11自然段中“海鸥最重情意……跟我告别”、“海鸥是吉祥鸟……啧啧……”两句。

学生可能会说“思念、牵挂”。这时可追问:从哪里读到的?引导读第11自然段中“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让学生接着把省略的内容说出来。

学生可能会说“企盼”。可引导读第12自然段,并追问:老人在企盼什么呢?

以这样的读和说,引导学生走入老人内心,进而体悟老人对海鸥的无限喜爱之情。

第四板块:引读:这十多年来的冬天,老人——读:(映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十多年来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映示“老人”图片)再引读: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接着,教师深情叙述:“他每月有308元的退休工资,而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了。十多年的冬天,几千个日子,几万里的路程啊,老人就这么走着来,走着去,只为了给海鸥送餐,与海鸥相依相伴。在老人的心中,海鸥就是他的——儿女;在海鸥心中,老人就是它们的——父亲。老人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至此,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已深深打动学生。

三、对话,体验海鸥之情

如果将《老人与海鸥》看作一首乐曲的话,课文第14自然段至结尾段的基调无疑是伤感的。翠湖边,遗像旁,鸥群在翻飞、盘旋、肃立、大声鸣叫,犹如“飞动的白色旋涡”,令人动容。教学这部分,可选择适宜的音乐,设计这样的导语:

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必来,可有一天老人没来,第二天也没来,第三天,他才步履蹒跚地来了。(音乐响起,画面是老人喂海鸥)他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精神,坐在地上,身子弯得像弓一样。这几天,他只吃了碗面条,觉得好点了,就赶来看海鸥了。可这一看哪,竟成永别了。他的家小啊,小得只能放下一张床,最值钱的是一小袋面粉和6个鸡蛋,那是打算给海鸥做鸡蛋馒头的。老人去世了,朋友们把他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接着将前面暂搁的“意想不到的事情”重新呈现:

①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②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③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④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这回我们要引导学生细心地入情地读,仿佛自己就是鸥群中的一只,走进海鸥的内心深处。

我们知道,“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学生细心品读“意想不到的事情”的四句话后,我们可为学生构建对话的平台,让他们进到特定的情境中。如:

①海鸥哇,你们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究竟为何?

②海鸥哇,你们为什么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

③海鸥哇,你们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肃立不动,在想什么呢?

④海鸥哇,你为什么要扑过来,扑得那样近?你大声鸣叫着,在呼唤什么?

这一情境体验,能使学生与海鸥合为一体,在体验中发展思维,在感动中润泽心灵。教师则作如下小结:

哦,海鸥,我品到了你的焦虑,你的悲痛,你的无奈,你对老人无限的敬爱,你的万般不舍!

啊,我终于明白了:这样的“意想不到”,缘于老人对海鸥的倾情付出;这样的“意想不到”,正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四、练笔,抒写感动之情

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在与文中人物合一的情感体验中,感动之情会在心间不断地升腾,此时,是引导学生练笔,将个性化的感悟记录下来的好时机。教师可这样深情地引导:

老人走了,可他的举动感动了昆明的每一个人,人们在翠湖边为老人塑了一尊铜像,让他的身影永远留在了湖畔。(映示老人与海鸥相伴的画面。)这儿有老人的笑容,有飞翔的海鸥。相信这幅和谐美好的画面会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定格在所有人的心中。如果请你在塑像底座上写一句话,你想写什么呢?(学生练笔。)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市泓口小学

上一篇:计算机_操作工作总结下一篇:别了,“不列颠尼亚” 短新闻两篇之一(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