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述课文方法

2024-04-12

复述课文方法(共11篇)

篇1:复述课文方法

复述课文的方法:

一、摘要复述的方法:

最佳单的方法就是连接每一段的段意。可先用抓中心句的方法概括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再把概括出的意思连缀起来。如果没有明显中心句的段落则先用“抓关键词语”的方法,明确每一段的段意。然后将段意连贯起来。(所谓关键词语,就是点明中心或对文章的上下内容起重要连接作用的词语。)其次是列成小标题。即把文章按层次或情节列成小标题。每一个小标题都是文章内容的一部分,然后围绕小标题有层次地进行复述。这样就降低了复述的难度。

二、详细复述的方法:

详细复述一般针对的是一些篇幅短小故事性强的文章进行的。它的要求较高:基本上是要学生按原样把文章的主要内容都讲出来。这是很有难度的。一般情况下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介质”。如:

利用板书复述。板书,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提纲挈领地在黑板上写的文字或画的图表。它是“知识的浓缩”,能明文路,揭重点,显联系,示内涵,同时又是课文的缩影。在新课教学接近尾声时,学生对文章内容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记忆。此时让学生按照板书的引领复述课文内容。降低了复述的难度,学生不至于丢东忘西。

运用提纲复述。为了让学生在复述课文时做到说话连贯,有条理,有顺序,引导学生编写提纲,然后让学生按照编写的提纲复述课文。如复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指导学生列出提纲:文章内容就写了两个方面①百草园,②三味书屋。百草园写了哪几点内容,三味书屋写了那几点内容,并简单列出每一点内容中的关键词。在这一编写过程中,学生无疑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主要的是理清了课文的文路,分清了主次,把握了重点。而编写的提纲则成了学生复述的“谱”,心中有了“谱”,说起来就“八九不离十”了。

三、创造性复述的方法:

创造性复述是指改变文章的叙述人称或叙述顺序,发挥学生的合理想象和联想对课文进行的复述。创造性复述要求较高。它不是对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重复,而是要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和想象,进一步充实内容,发展情节,更具体生动地刻画人物的形象。让学生经常练习创造性复述,有利于发展创新能力和提高读写水平。

1.改变体裁。

比如将课文中的古诗改用散文的形式进行复述。在复述时,要着重描绘诗歌的意境。如复述古诗《钱塘湖春行》时,要想象出“春色满钱塘”的景象,进行具体的叙述:从游览的地点说到初涨的湖水、远天的垂云;从莺燕衬托春意到地面上的绿草如茵春花似锦;从游不够的湖东景色到最钟爱的白沙堤。景出来了文意自然体现。

2.改变人称。如《荷花淀》,作者是用第三人称写的,复述时可以改用第一人称;以老头子的身份去复述。

3.改变结构。可以将课文中的顺叙改为倒叙,或者将倒叙改为顺叙进行复述。如《斑羚飞度》,作者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复述时可以改为倒叙的方法:先讲述镰刀头羊在彩虹之中赴死的从容和心理,再回头叙述它赴死的前因后果。

4.补充情节。《孙权劝学》一文,写孙权之劝和吕蒙之学、鲁肃之赞都很简练,在指导学生复述的时候让学生加入关于吕蒙会如何学、鲁肃又是如何发现他的才学长进的情节,使复述趣味性增强,有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5.刻画人物。主要是具体讲述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如复述《台阶》时,可以只抓住文中父亲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中的一个点精工想象和联想进行丰富和完善。指导学生复述教师务必要注意几点:

1、对学生的复述要给予引导,不能把复述搞成简单的机械的记忆性的背诵,或千篇一律的创造性复述。一篇课文究竟需不需要复述,要根据具体的文章体裁、内容特点来决定。在复述的时候仍然要依据文章的内容特点选择复述的形式。要记得:复述是一种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策略,而不是扮演、粉饰你的课堂的手段。

2、复述是在理解吸收的基础上讲述和转述原文的内容,复述的训练乃是语感的训练,可以训练语言的张力;复述表达的过程是学用词语、修辞、句式等的过程,复述的过程也是对课文感知、体味、消化、理解、筛选、概括、归纳、表达的过程。

3、语文的复述与心理学上的复述不一样,那就是语感的培养,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要转变为复述而复述的现状,要在字词理解、课文理解中复述,让复述真正生动起来。

4、应该常要求学生复述,培养学生良好的复述习惯,通过多种方式发展学生的复述能力。复述不是一两次训练、一两堂课就能完成的任务,它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

5、对复述应有逐步提高的要求。复述不是平面的,复述要有层次,有梯级。我把复述理解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概要复述;第二层次有感情地详细复述,有“感情地”,是与课文情感性强的特点相结合的;第三层次创造性复述,让学生把自己摆进去,参与创造,进行想像。

复述课文的意义:

复述是一项综合性训练。它富有创造性,能把记忆、思考、表达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体。复述课文的过程不仅是课文语言内化过程,还是学生的听、读、思、记能力训练过程。

学生能熟练复述课文,至少说明他对课文内容理解了,对部分内容记忆了,发散自己的思维去思考了,敢于站在同学们面前表达了。一堂语文课让学生做到这些,你还用愁你教的语文成绩不高么!?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加强对复述课文的指导,让学生有效复述课文,不但是转化学生学习方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更是我们培养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师教学魅力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学生复述课文的策略

篇2:复述课文方法

详细复述通俗意义上来说就是还原原文的复述。这样复述就是要求根据文章的顺序做出最清楚、明白、连贯的表述。

教师一般可采用下面三种方法:

(1)看图复述。低年级本文中的插图比较多,基本上是一幅图就是课文一个自然段,依据图就可以较为详细地复述课文内容了。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还能培养孩子们丰富的想象能力。

(2)列提纲复述。这种复述方法较多用于篇幅较长,内容较复杂的课文。在进行这类课文的复述时,我总是指导学生把复述的课文或片断的内容写成提纲,然后根据提纲进行有序的详细复述。因为提纲可以揭示文章的标题,也就是段意。

例如:《陶校长的演讲》列出提纲 :第一问:身体有没有进步?为什么这么问?怎样让身体有进步? 第二问:学问有没有进步?为什么这么问?怎样让学问有进步?第三问:工作…… 第四问:道德……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理清层次,列出提纲,让学生结合课文便能很快将这篇演讲稿复述出来。

(3)对照重要词语复述。这是指抓住课文中的一些能够反映课文内容的重要词语,抄记在本子上,并将其有顺序地排列出来,作为复述的支持点和连接点。然后根据这些词语记忆扩充,把要复述的课文或片断的内容串联起来,进行详细复述。

学习语文是为了运用语言,在感悟原文语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而复述是积累语言的有效方法。学完《哪吒闹海》,指导学生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说说哪吒是怎样闹海的。

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圈画出关键词语,并理清顺序,弄清各段间的联系;然后让学生同桌练习复述,同时出示关键词语,要求学生注意用上这些词语,如:第二自然段中的“带上……法宝”、“跳进大海”、“取下”、“摆”、“掀起”、“摇晃”等,第三、四自然段中的“举起……便砍”、“机灵”、“一闪”、“一下”、“气冲冲”、“举枪便刺”等;最后指名在班中练习复述,要求学生复述得有条理,尽量运用书上的原句。力求做到“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言若出吾之心”。

二、简要复述

简要复述是概括原文的复述。这种复述训练就是要求抓住课文的内容进行复述。简要复述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同时可以训练学生言语的精炼性、思维的敏捷性。中高年级的学生一般可以用简要复述的形式进行复述,高年级的长课文也可以把详细复述和简要复述结合起来练习。

简要复述是概括原文的复述。这种复述训练就是要求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复述。简要复述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同时可以训练学生语言的精炼性、思维的敏捷性。中高年级的学生一般可以用简要复述的形式进行复述,高年级的长课文也可以把详细复述和简要复述结合起来练习。

简要复述课文的全部内容,可以采用列提纲的办法,或依据老师课堂上的板书进行复述。

不仅可以根据整篇课文进行简要复述,还可以对重点段落进行简要复述!

三、创造性复述

创造性复述是改变形式的复述。这种复述就是不拘泥于课文叙述顺序。是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挑选某些内容,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和自我见解,用自己的语言把内容复述。

篇3:英语课文复述教学的方法探析

一、学生自主型

学生自主型课文复述教学法主要是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由学生自我设计复述的内容和方式, 使其在把握原文主旨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人数采用单人式复述、双人式复述还有多人式复述等多种形式,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根据具体需要选择不同的形式。其中单人式复述主要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或是总结, 并用简略的语言表述自己对课文的见解, 我们以初中二年级上册“The London Eye is on your right”这节课程的学习为例进行分析,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以带团导游的身份向游客对伦敦的行程安排和景点进行介绍来进行复述活动。双人式的复述主要是通过对话或者采访的方式, 同样以上述课程内容为例进行分析, 教师可以让多名学生以询问或者采访的方式进行对话, 对话主要围绕课文内容进行复述, 例如Where is the park, 或者How can I go to the Tower of London等。在复述的设计中, 教师可以将其分为每4人一组, 分别为两名主持人, 两名嘉宾, 通过合作、配合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和总结。

二、提问法

提问法也是课文复述的一种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中, 教师一般退居后台当导演而由学生对复述的节奏进行把握,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问题串联、补充信息、以及表格提示等方式对帮助学生提高复述的质量。其中问题串联式主要用于逻辑结构不明显的课文的复述中, 我们以初中三年级上册“There’s no shouting and no running”这一节课程的学习为例进行分析, 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设计, 例如What else is there to see in the Science Museum等概括性较强的问题, 帮助学生复述课文。补充信息式是一种简单的复述形式, 它主要应用于初级阶段教材的复述中, 在其应用中教师应向学生呈现文本整体结构, 在此基础上将个别空缺信息点, 然后让学生对其进行补充, 使学生能够在阅读课文内容的时候理顺思路, 并能够在大量的信息中抓住文中关键部分。我们以初中一年级下册“London is bigger than Cambridge”这节课程为例进行分析, 教师可以将Cambridge is a small city in the east of England.It has about 100, 000 people这句话中small city和100, 000设为空缺信息点, 让学生对其进行补充和复述练习。表格式提问主要方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课文思路进行理顺, 并将其概括为几个关键词, 然后制成表格, 让学生根据这个表格的提示对课文进行复述, 我们以新标准初中一年级下册Module 8 Unit 1“I was born in a small village”这节课程为例, 可以将课程归纳为如下表格 (见表1) ,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复述的过程中不会漏了文章的重点。

三、总结语

在新课程标准中, 对英语课程的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求课程能够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同时还能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掌握英语基础知识, 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这种情况下, 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在进行语言知识传授的同时, 能够积极的对学生的语言技能进行训练, 进而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提高。课文复述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复述课文的方式对学生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概括能力等进行提高的教学方法, 实践证明, 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篇章内容的理解和知识的巩固, 并促进学生口语交流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沈传海.浅谈高中英语课文复述的意义及方法[J].语数外学习 (英语教育) , 2013, (11) :82-83.

[2]孙丹婕.初中英语课文复述的几种方法[J].考试周刊, 2011, (18) :134-135.

篇4:巧用课文复述方法

关键字:课文复述 提示式复述法 创造性复述法

一、理论依据和实际意义

吴潜龙教授在他的著作《关于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认知心理分析》中提到,外语学习中,输入和输出同样重要。英语课堂上学生通过听,读,看,接触学习材料来进行语言的输入,然后大脑通过对输入的语言进行匹配、类推、重组转换等来进行输出。复述课文综合性较强,是输出练习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复述过程中,学生对所学课文进行认知,对比,理解,分析,记忆,简化,归纳,综合思维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此外,复述还能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还是锻炼口语的有效方法。

二、复述课文的几种有效方法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设计并优化了多种的课文复述方法,主要分为提示式复述法和创造式复述法两大类。(王曰福,2007)

(一)提示式复述法

提示式复述法是课文复述中最常用的方法。在提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具体特点设计不同的提示方式。

1.图片提示法

丰富的图片能使抽象的文字变得直观生动,有助于学生在复述时更好地组织语言,并且能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外研版七年级下册Module 9 Unit1 Once upon a time…听力材料中有八幅插图,是描述Golidilocks在森林里误入一家三只熊的家的经过。笔者利用了原有的生动形象的图片,配上简单的文字提示(主要是动词,如:walk,pick,lose,notice,hurry,knock,push,enter,count等),引导学生复述故事的经过。学生在图片的提示之下,很顺利地复述出了课文的内容:Goldilocks walked in the forest and picked some flowers.Soon she was lost.Then she noticed a little house.She hurried to the house to ask where she was…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此类活动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避免死记硬背的弊端。

2.表格提示法

这是应用较多的一种方式,适用于结构清晰,主题分明但内容较多的文章,尤其是介绍事物或人物的说明文。以外研版九年级上册Module7 Unit2 The camel that I rode had a bad temper.为例。本文主要是介绍澳大利亚的风景民俗。介绍了六大方面,教师通过表格的形式先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各个方面的特点。以其中一个方面为例:

(Answers:3.6 kilometres,384metres,purple,red,culture)

通过以上表格的归纳总结,学生复述时把关键信息补充完整就可以了,简单明了。

3.语篇填空提示法

教师要是想检测学生对课文的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就可以使用语篇填空提示法。以外研版八年级下册Module7 Unit1为例,这篇课文的主要语言知识就是间接引语,可以改编如下让学生通过填空来掌握间接引语的使用特点。

Lingling asked Sally what she going to do about the concert.Sally said that she had phoned her teacher.She said her hand and arm and she

to play in the final practice.Sally also said she only to play at the Starsearch concert with the rest of the orchestra…(Answers:was,hurt,didn’t want,wanted,said)

4.英汉互译提示法

素材可以采用教材中的对话文本或者阅读中的某一段落。英汉互译可以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学生水平层次来进行。例如,外研版八年级上册Module6 Unit1 She was sitting by the river.笔者设计了英汉互译活动。对于A层成绩好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先做英译汉,然后不看课文把中文翻译成英语,最后和课文作对照。对于B层成绩中等的同学,先向他们提供课文汉语翻译,让他们先进行汉英对照阅读,然后不看课文把汉语试着翻译成英语,最后和课文作对照。对于C层基础非常薄弱的同学,可以用更简单的中英文混合法来做提示。如The Queen 正在玩 in the garden and the King 正坐在 on the grass.And the Cheshire Cat 正坐在树上 and 正在微笑 at everyone.

(二)创造性复述法

创造性复述法是指学生在把握原文主题、情节发展的基础上,展开合理、大胆的想象,对课文内容和形式进行加工、整理、改写,这种复述难度更大,要求更高。(黎志晖,2012)这种复述法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展示。

1.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是英语课堂上经常开展的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了语言运用的情景,使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巩固所学知识。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可以尽情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例如,外研版八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的阅读课文Radio times是描写主人公去电台面试的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一个电台经理面试电台主持人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通过该活动,对主人公与电台的缘分和经历就更加清晰了。

2.转换法复述

转换法复述是指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改变原文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通常从人称、时态、语态或者形式进行转换。如外研版七年级下册Module10 Unit1 We listened to the radio.这篇课文的主要语言功能是学会用一般过去时描述以前的生活,形式是对话,第一和第二人称。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第三人称,改为记叙文。通过这种转换方法,学生很快深刻理解本课的语言目标就是学会用一般过去时来表达过去的事物。

三、综上所述,复述课文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文章内容巧用不同的方法,也可以几种方法同时使用。灵活多变的复述可以使英语学习变得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吴潜龙,关于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认知心理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4)

2.王曰福,优化课文复述途径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6)

篇5: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的复述方法

【摘 要】为能够有效的提升小学生在语文课程上的复述水平,并对知识进行一定的巩固,提高他们写作、口语交际以及阅读的能力,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的复述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文;复述方法

这里所说的小学语文课复述指的是通过教师的启迪和引导,以自己本身的交际能力及语言材料为基础,突破原有的逻辑来根据自己的意识进行加工形态,并以书面或者口头等形式来展现出的复习教学的策略。

一、续写课文,留白的精彩,复述别样美丽

复述形式有很多种,其中对原有的课文进行续写以及对教师设计的课文“留白”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复述形式。在一方面,读写、叙述课文内容本身就是复述活动的一种,需要学生运用想象力、思维创造力并符合原文内容的创造性活动;而在另一方面,学生们只有充分的理解、掌握原文的脉络关系、大概内容以及作者所融入的感情,才能够很好的对课文留白进行生动、完整及有效的补充,对课文进行延续前,学生们需要对原文在脑海当中进行结构化与逻辑性的梳理,这一过程其本身就已经是一种特殊的复述课文。所以,为了达到有效的提升课文复述所能发挥的作用,并进一步的提高学生阅读、口语表达以及写作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小学的语文教师要做到足够掌握教材,甚至是吃透教材,挖掘出隐藏在教材中的所有空白,用课文当中的“意犹未尽”和“疑点”等来为突破口进一步激发出学生们对于课文复述的兴趣。

比如,教师在讲述《爱茹茉莉》这篇文章的时候,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着一种如同茉莉般平平淡淡却有无私真爱的感情,文中的妈妈只不过是“煮了一碗水饺”,而爸爸每天都拿着茉莉花去守着住院的妈妈,并没有送玫瑰花之类的东西,这样伟大、真挚的感情使长大后的作者深受感触,发出至心的赞叹:“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所以,作者以纯白的“真爱”为引,为学生们布置了以下的课文复述任务:孩子们,通过你们所掌握的认识水平,你们现在的年龄,并以本文中的思想感情为基础,谈谈在你们心中的真爱是什么样子的,再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值得你去爱的东西有哪些。虽然将这一任务以作业的形式来设计的,但学生们若想真正的体验真爱,了解真爱,并去寻找生活当中的真爱,就需要他们充分的掌握本文中的感情,这能够使学生可以对原文进行记忆和回顾的同时为他们创造出了留白的机会,有效的激发学生对续写课文的兴趣。

二、变化其神韵,改编原有文体,复述多种可能

每篇文章的都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同时也是作者的意识与感情的结晶与沉淀,让学生们学习、阅读及理解那些文章,其最主要目的在使他们能够和作者达到心灵和文本间的交流及沟通,去了解作者所表达出来的感情寄托,并掌握其独特的写作方式,把这些知识融入到自己的脑海中,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利于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灵活的运用。因而,若想进一步的提高学生课文复述的效率,就需要让他们能够合理的、科学的运用已有的这些文章来认识经验,以自身的知识基础和库存来对课文的文体做出改变,运用自身熟练地方式把那些曾学过的文章生动的、想象的再现出来,例如,把“通过讲解员的身份来讲解的文章”改编成为“通过讲述某件事来抒发感情的文章”或者直接改编成一个故事等等文体转化的方式来复述及再现文章的感情与内容。

比如,在学习《微笑着承受一切》这篇文章的时候,文章主要是采用记叙文的形式对主人公桑兰的微笑着面对一切、坚强不屈的精神与品质做出了介绍,让学生们思考和学习。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把这篇文章改编成为励志的故事,讲述给身边的人,看看自己讲的故事能否感动到别人;也能够把桑兰的队友看成是自己,若现在需要将你听到的和看到的上报与国家体育总局中去,那么你将如何去做等等的方式,转换文体的过程中进一步的认识文章的情调与内容。

三、演绎味道,表演的再现,复述其精气神色

小学阶段的学生都还是小孩子,喜欢玩、反对束缚、崇尚快乐的心理让他们时时的保持着警惕,对于那些枯燥、乏味的学习提不起半点兴趣。因此,课文复述需借助一定的媒介或表演形式,让复述的本质内化于各种有趣的表演之中。比如,用“表演小品”的方式来让他们展示出文本的内容,以愉悦的状态将感情表达出来,同时也能够通过“歌舞剧”的方式来将文本内容融入进去,以“推销介绍和讲故事”等等的方式来进行文章的复述。

比如,在讲学习《公仪休拒收礼物》这篇文章的时候,这篇文章本身的形式是独幕剧,文章中主要刻画出了春秋鲁国宰相公仪休的清正、廉洁的品质。文章主要是通过各个人物间的对话来展开的,笔者为能够让学生们可以理解并掌握独幕剧的特色及形式,感受公仪休优秀的品质,设计出了一堂展演课;把班里的学生分为四组,让他们自己选出服装设计师、演员定位、导演及配乐师等的角色,在结合本片文章来进行演出,能够适当的增加一些故事和环节,但不可以偏离与历史现实与精神,给学什么一周的准备时间,在课外进行演练,到时在课程上进行最后的展演。

总而言之,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以留白复述、表演复述以及变式复述等的策略来对学生们复述课文的能力和意识进行培养,在一方面可以锻炼小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更好的与别人进行交流;而在另一方面,可以对课文的内容和所涉及的知识尽心巩固,让他们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文章的脉络与结构,增强其阅读的效率,使他们能够在潜意识中把“会说”转变为“会写”,有效的提高其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高秀平.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朗读有效性教学探析[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0(10)

篇6:小学高年级语文复述课文的方法

详细复述要求学生基本忠实于原文风貌,用接近原文的语言,按照原文的顺序,详细、清楚、连贯地讲述出文章的内容;其目的主要是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并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详细复述要求学生对所复述的课文有较深的理解,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这样,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词语,熟悉一般的句子结构。

详细复述的方法是:

(1)阅读原文抓思路。阅读时,边读边思考,文章是按怎样的思路写下来的,重点情节是什么,以此来理解原文的内容和顺序,明确原文的重点,做好详细复述的准备。

(2)关键情节要记清。为了更好地进行详细复述,把文章关键性的情节既清楚又连贯地表达出来,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

(3)按课文表达要正确。详细复述不同于背书,它需要用自己的话是近似原文的叙述要体现复述线索于原文思路一致,复述中摘引的词句与原文重要的、关键性的词句一致。

如教学《嫦娥奔月》等一类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且情节曲折的故事性文章,就可以让学生将故事按以上方法进行详细复述。为节约时间,这种复述在课堂上可只让一两人示范讲,其余学生课后互相练习或回家后讲给别人听即可。为防止个别学生偷懒,老师也可抽查几人。

(二)、简要复述

简要复述又叫概括性复述。简要复述抓住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重点内容,进行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地讲述。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按课文的顺序,把课文的中的重要词句组织起来,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删去次要的、解释性、描述性部分。这种复述虽然不强调引用原文,但原文中的关键词句应当加以运用,还要防止主次不分,轻重倒置,三言两语和敷衍塞责。简要复述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简要复述的方法是:

(1)读懂课文,理清思路。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中心,把握文章的脉络。

(2)分清主次,把握要点。分清主次的标准是看课文各部分内容与中心的关系。

这种复述在课堂上应多做练习,多抽查几人,尽量照顾全面,逐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创造性复述

创造性复述要求较高。它不是对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重复,而是要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和想象,进一步充实内容,发展情节,更具体生动地刻画人物的形象,使原文更加形象、生动、具体;其目的是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语言的流利性。

创造性复述的方法是:

(1)变化体裁,创造复述

通常常见的体裁改变有:诗歌体可改为记叙体,说明体可改为童话体等。这种改变文体的复述最适合古诗教学。如《春夜喜雨》一诗中,诗人敏锐地抓住了这场雨的特征,从各个方面进行了描摹。复述时,我要求学生以第一人称的形式,着眼于雨的样子、大地的变化以及喜悦的心情等几个方面进行叙述性的复述。

(2)课本演绎,表演复述

篇7:复述课文

《牛郎织女》这篇神话故事家喻户晓,最初就是众口相传,一传十,十传百,并且不断加工而成的。现在我们也来做一个传播者,练习复述课文,将这个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复述课文也要讲究方法,你认为有哪些方法?

(一)理清故事的线索,归纳出各个部分的内容。(好主意,这位同学告诉我们要理清故事描写的顺序,理出故事的线索,这样就能把长课文读短。)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填空题,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并加上小标题。)

(相依为命)—(相识结合)—(男耕女织)—(老牛诀别)—(王母知情)—(抓走织女)—(携子追赶)—(天河永隔)—(七夕相见)

一篇将近1000字的课文,经过大家这么归纳,只有36个字,这有利于我们记住故事内容。真是一个好方法!

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二)读熟课文,记住故事的主要内容。(有道理。熟读课文是复述课文的基础。现在大家就用这种方法联系复述“牛郎织女相识结合”这个小故事。)

生自由练习,师指名复述。

这位同学复述得怎样?试着评一评。

(生评价:声音响亮;大方,不紧张;读时加上了动作。)

恩,看来同学们都很善于动脑思考,刚刚大家说到的两种复述方法很棒。在这里呢,老师还要教给大家一种方法。

(三)加入想象,进行创造性复述。

篇8:复述课文方法

一、教学过程回顾

我是这样以“复述”为主线来展开教学的。

第一步:以词为线索, 简单复述课文, 习得方法。

师:我们来听写这篇课文中的两组词语。第一组:困苦、寒冷、黑暗、漫长;第二组:躲、插进、偷取、小心翼翼。

(学生听写完这些词语后, 让他们同桌交换校对)

师:谁来分别读一读两组词语?

(学生齐读)

师:读了第一组词语, 结合课文内容, 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人类还没有火的时候生活的困苦。

师:谁能用第一组词语来说说人类生活的困苦?

生:传说没有火的时候, 人类非常困苦, 生活在寒冷、黑暗之中。

师:读一读第二组词语, 结合课文, 你们又想到了什么?

生:普罗米修斯的盗火经过。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普罗米修斯盗火的经过?

(有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出了普罗米修斯盗火的经过)

师:同学们, 我们这样的练说就叫复述课文。你觉得要复述好课文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抓关键词句。

生:发挥想象。

生:用自己的话叙述。

……

师:不错, 大家总结得很好。 (将方法板书)

本环节的教学, 主要是通过用重点词语来想象画面的方法, 让学生在练习说话的过程中, 不知不觉地进行“复述”, 从而让学生了解其实复述课文并不难。学生在练说的实践中, 习得了方法, 这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复述”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第二步:以复述为目标, 践行方法, 习得能力。

师: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课文第5~6节, 思考哪些是关键的词句。关键的词句的标志是我们在进行复述时是不能丢掉的。

(学生或静想, 或轻读, 或用笔在课本上圈画……)

生:我觉得“悬崖绝壁”不能丢, 它反映出这里的环境恶劣。

生:我觉得“每天”不能丢, 说明普罗米修斯天天都很痛苦, 宙斯惩罚得很重。

生:我觉得“大发雷霆”不能丢, 从这可看出宙斯非常生气, 惩罚将会非常严重。

本环节的教学, 首先通过“你觉得哪些词句是关键的”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建构学生的语言;接着以重点词语为线索, 让学生发挥想象, 丰满关键词语的内涵, 从而让学生深刻理解人物的形象。学生在不断地复述故事的过程中, 习得了语言, 提升了复述的能力。

第三步:以实践运用为根本, 创造性复述, 习得语言。

师:今天在课堂上我们就用复述课文的方式来表达对普罗米修斯的尊敬吧!

(学生自由复述。他们都发挥想象, 用自己的语言去叙述, 叙述中有的注意抓关键词语, 有的伴着动作和表情……都讲得很有情感)

师:同学们的复述来源于课文, 又高于课文, 融入了个人的想象和创造, 这是创造性的复述, 也是复述的最高境界。课后, 让我们把这个神话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吧。

本环节的教学, 要注意做到学以致用。首先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接着再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 在此基础上才能让学生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复述作品的过程, 也是与他人交流自己阅读感受的过程, 也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有效办法。

二、复述课文需要注意的事项

虽然复述课文是不容忽视的语言实践方法, 但如何才能复述好课文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 要有培养学生进行复述的意识

意识决定行动。教师要有引导学生开展语言实践的意识, 并且还要把这种意识转化为行动, 在教学中精心地预设和实践。比如对《普罗米修斯盗火》这一课, 教师就是以“复述”这种形式来开展教学的。教师的教学目的很明确, 就是要从多层次多角度地引导学生复述课文, 并在复述中理解课文。学生也要有“复述”的意识, 要能对不同的文本使用不同的复述方式:或简单的复述, 或详细的复述。有了学生的配合, 教学的目标才能真正地完成。

2. 要对学生复述的方法进行指导

方法指导行动。要让学生学会复述, 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师要教会学生复述的一般方法, 进而让他们使用这些方法去学习课文。学生在课堂实践的过程中, 又不断丰富和提升原有的复述方法, 他们复述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3. 要将复述的方法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篇9:教给学生复述课文的方法

[关键词]复述 词语提示 结构特点 情节发展 线索梳理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0-06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复述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语言表达形式。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如何指导学生复述课文呢?

一、依据关键词语提示复述

根据提示词语复述就是教师根据教材文本内容的特点,罗列出一系列关键的词语,然后让学生根据提示词语进行复述课文。也就是说,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基本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提示的词语边看边想,由词扩句,由句扩段,由段扩篇。这样复述,可以降低复述的难度,提高复述的效果。

如教学苏教版第七册《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这是一篇神话故事,主要讲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惑,不惜触犯天规,勇敢盗取火种的故事。在学生学完课文以后,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地把课文复述下来,我把自己提炼的关键词语“生吃事物、来到人间、盗得火种、惨遭折磨、黑暗无边、决心盗火、人类进步、终获自由”等展示在学生面前,然后让学生结合词语想想课文是如何围绕着这些词语进行描述的,在扩词成句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由于有了教师有效的词语提示,学生复述起课文内容来就容易多了,与此同时,这种连词成句,连段成篇的方法使学生对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二、依据故事结构特点复述

在阅读教学中,作者为了使故事的说服力更强,经常会采取一些结构特点相似的方法来使自己的故事表达更加真实、完整、生动。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找到故事结构的特点进行复述,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生的复述能力也就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提高。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哪吒闹海》一课时,故事以“闹”贯穿全文,主要描写了哪吒为了老百姓能够过上安定的日子,不畏强暴,大闹东海的故事。在复述课文时,因为哪吒三次闹海的故事结构特点相似,在教学时,我让学生以第一次闹海的经过为例子,说说哪吒是怎样闹海的,经过怎样,结果怎样。然后再让学生举一反三,把其他两次经过也复述一下。学生复述的过程也是学习文章结构的过程,这样复述,有利于学生将课文的结构内化,提高阅读水平。

三、依据故事情节发展复述

“文似看山不喜平。”尤其是在故事性的文章里,只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才能更加吸引读者。在教学时,教师要教会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发展来复述课文的方法,从而使学生从会复述一篇到能复述一类。

如在教学苏教版第六册《大作家的小老师》一课时,课文主要通过简短的人物对话体现了小姑娘娜塔莎的天真烂漫和大作家萧伯纳严于律己的故事。在教学时,为了顺利达到教学目标,降低学生复述课文的难度,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同学们,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物?(萧伯纳,小姑娘)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故事的开始怎样?结果怎样?请你按照故事情节发展的顺序把课文复述一遍。注意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动作和神态描写。”在这里,由于有了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有了明确的方向,掌握了复述课文的基本方法,复述起课文来就显得轻松多了。

四、依据故事线索梳理复述

线索是贯穿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故事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深深的情感。在教学时,教师要引领学生抓住故事的线索细细揣摩体会。学生抓住了故事的线索也就抓住了复述课文的缰绳。

如在教学苏教版第十册《郑和远航》一课时,课文详细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经过,以及简述了郑和下西洋的积极意义。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把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复述下来。对于这种篇幅较长的课文,教师只有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线索才能降低学生复述课文的难度。因此,在学生复述课文之前,可先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的特点把课文分为几个层次。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把故事按照“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分为了三部分。在学生理清文章线索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回想跟文章线索有关的文本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复述起课文来就显得简单有效了。

总之,复述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有序、有节、有理的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增强学生记忆,强化学生语言积累的过程,它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地运用复述,根据叙事性课文的特点,把复述课文和阅读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日积月累,学生的复述能力定会有很大提高。

篇10:初三英语复述课文教学的尝试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读”的要求在原《初中英语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又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表现在初中英语课文的教学上。

近年来,作者在课文教学中努力尝试“复述课文教学”这一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复述课文教学的定义

复述,把已经了解的内容通过自己的理解重新完整、正确地讲述(或描述)出来。单词“recite”意为“背诵”,背诵要比讲要求低一些,一般指按原文背诵。而作者说的复述课文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应用能力、推测和归纳引申能力,不仅单纯是复述文章的内容,而且是通过复述课文达到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及心灵感应,学生既学了知识,又提高了情感素质和道德情操,这是复述课文教学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二、复述课文前的准备工作

1.熟悉课文。教师先把文章重点词语、语言知识点进行讲授,让学生初步的了解课文的内容。

2.采用让学生自学的方式,讨论分析课文,了解文章重点和难点内容。

3.只有让学生较深入地思索领悟课文并使之成为自己的语言,才能正确地用英语语言将其讲述出来。因此,教师应根据课文线索,找出关键、实质性的问题,启发诱导学生去思考和归纳

整理。

三、复述课文的步骤

1.提出关键、实质问题,让学生回答。

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拟定课文的重要信息点和骨架部分。学生认真回答出每个相关问题后,他们脑海中形成了一条主线索或一幅主画面。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把文章的各段落中心点贯穿下来,学生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哪些需要详述,哪些需要要简述,从而减轻复述课文前的心理压力,为复述好课文打下基础。

2.复述课文。

①分段落复述。教师应根据课文难易,文章长短进行分段,然后根据学生优差程度不同分配任务,每位学生都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分析,这样学生的思想负担不会过重,也不会产生畏难情绪,从而为全篇复述打下基础。

②全篇复述。做好分段落复述工作之后,再让四至五名学生全面完整地复述课文。自然,第一遍全篇复述很可能出现遗漏、打磕巴或一时遗忘的现象。没有关系,第一位学生复述完后,教师立即引导提示、补充和完善,这样可以使第二位,第三位同学顺利、完整地将课文复述下来,在座的每位学生在其他同学复述过程中,也会不断更改、补充复述内容,使课文复述得更加流畅和完美。

③归纳引申。教材中各个教学板块的设计为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和引申教学内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加之教材中每篇文章是每个单元的精华,值得记住。因此,归纳文章的语言结构、语法功能非常重要。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结合生活,找出文章的闪光点,领悟文章的精华,并且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下来。通过归纳延伸,教会学生学习课文、分析课文、总结课文的方法,还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复述课文教学注意的问题

1.教师应让学生对复述课文重视起来,使学生了解复述课文的重要性,并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敢于开口、勇于参与,使其在复述课文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可以大大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引导学生以自信、谦虚、诚恳大方的态度在课堂上进行积极配合。

3.在复述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起到引导、启发,补充和完善的作用,使复述工作顺利进行。

篇11:复述课文方法

复述历史课文,就是要求学生在老师讲解和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不看课本,把课文中历史事件的主要过程 ,历史人物的主要业绩,历史上某种事物的主要状况,以及有关的朝代、年月、地点、人物等简要地述说一遍 。这种复述并不是背诵课文,而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对课文内容进行选择和概括,用自己的话像讲故事一样地 讲出来。

由于复述课文需要较多的时间,所以不必要求学生复述全篇课文。可以根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指定课 文中要求掌握或记住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复述。例如《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这篇课文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主要是介绍圆明园的概况、规模及园中收藏的无价之宝;第二部分(第四、五自 然段)着重描写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罪恶活动;第三部分(第六自然段)介绍圆明园的现状及教育意义。其 中第二部分写出了帝国主义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反映旧中国落后挨打的悲惨历史,是课文的重点。让学 生了解并掌握这部分内容,可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学生不忘屈辱,奋发图强。在教学这篇课文时, 要求学生能把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经过简要复述出来就行了。

有的学生在复述过程中,喜欢穿插一些从课外见闻中得来的历史故事情节。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复述课文的 兴趣,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但必须帮助学生弄清这是否是史实,而且所穿插的内容要紧扣 课文,防止扯得太多太远。

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要在老师的指导和训练中慢慢形成。一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抓起:

1.复述要在学生熟读和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通过教师的讲授,在学生对课文初步理解之后,让学生反 复熟读课文,再提出复述课文的任务和要求。第一次读可慢一些,重在分析和理解课文。可要求学生把课文分 成几个意义段,编出提纲,并找出重点词、句或形象作为记忆依据。第二次可读得快些,以便更好地记住。第 三次读是为了更好地巩固,可一边尝试复述,一边对照原文检查错误或遗漏。通过这样三次朗读,学生在复述 时就能做到胸有成竹了。

2.从帮到放,逐步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学生刚开始复述课文,往往不能顺利进行:或者抓不住要点 ,或者东一句,西一句,意思不全面,不连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复述的要领,在熟读课文之后,教师要引导 学生讨论哪些东西一定要讲出来,哪些地方要详讲,哪些地方可略讲,按怎样的顺序讲,并做些必要的示范。

在复述的过程中,为了唤起学生的记忆,使复述得以顺利进行,教师一般可采用下面一些方法进行启发:

①编制复述提纲。在指导学生复述的初始阶段,教师可拟出详细的复述提纲,让学生对照提纲复述。到学 生较为熟练之后,就让学生自己编写提纲。

②按教师板书提供的词语复述。如要求学生复述商朝时奴隶主是怎样对待奴隶的内容时,可根据教师板书 时内容复述:

白天:种田 做工

夜晚:土牢 木枷

奴隶主活着:伺候

奴隶主死后:陪葬

残酷的刑罚:走铜柱

③看挂图复述。例如可以让学生看着“北京人”的挂图,说说北京人长得和现代人有什么不同;根据历代 长城示意图,说出秦、汉、明等朝代修筑长城的规模、起讫地点、长城上几大险关的位置和名称。

④做填空题式的复述。例如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可做如下填空式引导:

1937年春以后,____不断在华北挑起事端。又在北平西南卢沟桥地区举行____。这一年__月_ _日晚,日军借故____。中国守军____。结果____。这就是____事变,也称____事变。 从此以后中国革命进入____时期。

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启发引导,在学生逐步掌握了复述课文的方法后,就可以让他们自己围绕中心组织材料 ,选择词语,对课文内容进行有目的的取舍,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中的内容。

3.激发兴趣,长期坚持。复述历史课文要长期坚持,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来抓,抓出实效来 。学生都崇尚能说会道的人,一个学生能有声有色地复述课文,必然会受到大家的敬佩,也是对其他同学的一 个激励。对每个学生的复述,教师要给予恰当的评价,看其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声音是否宏亮,语言是否准确 生动,指出优点,肯定长处。学生有了成就感,他们的兴趣也就来了。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复述课文方法】相关文章:

复述课文方法小学生04-17

复述课文05-04

复述方法05-07

语文复述论文05-30

复述作文的体会04-22

复述语文教学论文04-15

复述孔乙己范文04-16

小学生复述策略05-07

新颖的复述的论文题目05-04

复述语文教学论文提纲11-15

上一篇:教师节升旗仪式主持稿下一篇:青春相伴我成长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