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钟设计开题报告

2024-05-09

数字时钟设计开题报告(共6篇)

篇1:数字时钟设计开题报告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 基于单片机的家庭报时系统硬软件设计

1、目的及意义

单片机是为了实现控制功能而设计的一种微型计算机,它的应用首先是控制功能,即实现计算机控制。单片机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以其极高的性能价格比,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应用很广、发展很快。单片机体积小、重量轻、抗干扰能力强、环境要求不高、价格低廉、可靠性高、灵活性好、开发较为容易。由于具有上述优点,在我国,单片机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单片机控制技术主要研究如何控制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理论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片机报时控制技术的应用领域已经日益广泛,如在冶金、化工、电力、自动化机床、工业机器人控制、柔性制造系统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工业测控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与应用成果,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自从有了时间的概念,人们就开始研究如何计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时的方式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也可以说是前些年,计时系统并不单单具有计时的功能,大都带有定时、自动报时的功能,并且,这种技术日趋完善,现在已被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大到大型的企业集团,小到一个学校的定时系统以及家用的具有智能性的闹钟等。例如奥运会倒计时显示屏、铁路安全日显示屏、生产线看板、体育比赛记时屏、大型室外高亮度时钟等,这类产品覆盖银行、医院、地铁车站、体育运动、电视台、监控系统、高大建筑物等行业。而在这些时钟里,带自动报时功能的时钟以其特有的方式得到了更广泛的研究。 报时系统最重要的一个特性就是体现出其控制时间的准确性、精确性。本设计任务正是以时间为控制对象,设计一个由单片机控制的报时系统。我所设计的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报时系统,它不仅能实现数字电子时钟的各种功能,如具有较时、调时、定时、闹钟等功能,而且还能实现定点报时的功能。实现时钟可提供秒、分、时、日、星期、月和年的显示。本设计具有简单,实用性强,成本低,使用维护方便,软件功能强,运行稳定可靠等优点。

2、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目标、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及措施

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

本设计是基于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模块设计法完成多功能电子钟的设计。本设计采用LED液晶显示屏显示时间,并在特定的定时时间到时,采用简单的单片录放音电路(ISD4004)准点报时,设计中还用到键盘输入电路,可通过按键实现定时,调时等功能,最后在LED液晶显示屏上显示。当然,整个设计过程需要单片机的编程来实现,然后通过仿真软件对各个模块和主电路进行仿真,确保系统的完整运行。

研究的基本目标:

设计出自动报时系统各个模块的电路,实现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连接,完成各个模块的C语言编程,最终通过protel仿真技术来实现软件的编程和调试,使得系统完美运行。

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及措施:

(1)硬件平台设计:我所设计的是一个自动报时系统,自动报时系统用到的单片机芯片是AT89C51芯片,除此之外还包括晶振电路和复位电路构成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还有独立式按键电路;动态显示电路;语言报时电路等等。系统电路设计框图如下图1所示。

(2)软件平台设计:自动报时系统用到了DS1302芯片,在此设计中用定时器来完成动态扫描显示,要有主程序,本设计使用按键来对DS1302写入时间校时,对时,设定时间的,所以要有DS1302的写时钟程序。语音报时系统中采用了ISD4004录放音芯片,因此还需要完成报时系统的定点报时程序。

(3)仿真及调试:系统调试包括硬件调试和软件调试,程序的调试一个模块一个模块的进行,单独调试各功能子程序,通过PROTEL仿真软件和KEIL软件来验证程序。

3、进度安排

3.2-3.7 查阅设计题目的相关资料

3.7-3.20 修改、完善开题报告,技术方案要详细具体、明确无误

3.21-3.28 学习51单片机,C语言的相关知识

3.29-4.14 确定电子钟的设计方案,完成最小系统的设计和写出汇编语言 的源代码

4.15-4.22 搭建最小系统模块,进行调试并且修改

4.23-4.30 撰写毕业设计论文目录,需要获得指导老师认可

5.1-5.17 根据论文目录撰写正文,内容层次清楚,格式规范、完善论文

5.18-5.24 上传论文

5.27-6.2 打印论文,准备答辩

4、参考文献

[1]陈权昌, 李兴富.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8

[2]唐勇.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钟的设计. 湖南工学院, 2007

[3]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朱善军等.单片机接口技术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5]刘宁. 单片机多功能时钟的设计. 浙江海洋学院,

[6]黄智伟.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系统设计[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7]陈海宴.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8]何宏主.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6.07 [9]李及,赵利民.MCS-51系列单片机原理与应用.长春:吉林科学技术社,1995.

[10]李陪金.C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程.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

[11]朱清慧等.Proteus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12]李勋.单片机实用教程[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6.

[13]Xiu-rui Song,Zhi-guo Liu ,Zhi-yong Wu,An-fu Yu. The system of 24-channel digital potentiometers based on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Advanced Computer Theory and Engineering (ICACTE), 2010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2010 .

[14]Leung Kin Chiu ,Kavanagh, P.Designing a clock cleaner with an on-demand digital sigma-delta modulator .Global Conference on Signal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GlobalSIP), IEEE .2013 , Page(s): 671 C 674.

[15]Wang Hui-feng,Liu Xiao-hua.Design of liquid crystal digital voltmeter based on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Consumer Electronic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CECNet), 2013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2013 , Page(s): 270 C 273.

篇2:数字时钟设计开题报告

一、课题任务与目的二、调研资料情况

时钟,自从它发明的那天起,就成为人类的朋友,但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电子产品几乎渗透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使现代电子产品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也越来越快。人们对时间计量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应用越来越广。怎样让时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就要求人们不断设计出新型时钟。现今,高精度的计时工具大多数都使用了石英晶体振荡器,由于电子钟,石英表,石英钟都采用了石英技术,因此走时精度高,稳定性好,使用方便,不需要经常调校,数字式电子钟用集成电路计时时,译码代替了机械式转动,用LED显示器代替指针显示进而显示时间,减小了计时误差。

目前,单片机正朝着高性能和多品种方向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向CMOS化、低能耗、小体积、大容量、高性能、低价格和外围电路内装化等几个方面发展。

单片机应用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控制系统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案。从前必须由模拟电路或数字电路实现的大部分功能,现在已能用单片机通过软件方法来实现了。这种软件代替硬件的控制技术也称为微控制技术,是传统控制技术的一次革命。

数字时钟在单片机模块里比较常见,数字时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数字时钟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广泛用于个人家庭,车站,码头办公室等公共场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必需品,犹豫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和石英晶体振捣器的广泛使用,使得数字时钟的精度,远远超过老式钟表,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钟表原先的报时功能。诸如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自动开启闭路灯、定时开关烘箱、通断动力设备、甚至各种定时电器的自动启用等,所有这些,都是以钟表数字化为基础的。因此,研

究数字时钟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林凌,李刚,丁茹,李小霞.新型单片机接口器件与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2] 高伟.AT89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年.[3] 蔡朝阳.单片机控制实习与专题制作[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年.[4] 杨凌霄.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M].江苏: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5] 胡学海.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6] 边春远,王志强.《MCS-51单片机应用开发实用子程序》人民邮电出版社

[7] 李朝青.《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3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篇3:数字时钟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随着社会的发展, 钟表早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之一。相较于传统的机械时钟, 数字时钟有着更高的精准性和直观性, 使用寿命也更长。加之可以通过相应的软硬件扩展出不同的功能, 数字时钟一直备受追捧。另外, 数字时钟设计也同样是电子电路教学中最为典型的综合性实验之一, 它让设计者对数字电路的理解和应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因此, 数字时钟的研究与设计不论是在商业领域还是教育领域都有着丰富的现实意义。本设计利用数字电子器件实现数字时钟功能电路, 电路原理清晰、结构简单、应用方便, 具有一定的扩展性。

1 总体设计

根据数字时钟所具备的基本功能, 本文按照如图1所示的原理框图进行电路设计。

2 计时电路

计时电路由6个74LS190芯片、4个二与非门、9个非门, 6个二与门以及6个LED数码显示管组成, 实现了从0时0分0秒到23时59分59秒的计时功能, 具体电路如图2所示。电路中74LS190芯片两两级联分别用于“时”计数、“分”计数和“秒”计数。“分”计时板块和“秒”计时板块设计原理相同, 均以其中一片74LS190芯片作为计数值的个位, 从0计到9, 然后产生进位信号。此进位信号作为另一片74LS190芯片的计数脉冲, 使计数值的十位开始由0到5变化。稍有区别的是“时”计数板块, 该板块的个位计数器在第一轮计数时, 应从0计到9, 然后产生进位信号, 使十位计数器开始计时。在第二轮计数时, 则应从0计到3。而十位计数器只需从0计到2。当十位计数器和个位计数器分别计到2和3, 在下一个计数脉冲到来时, 通过非门, 与门和与非门使得两个计数器分别置零, 达到预期的计数效果。各计时板块之间的级联是由前一个计时板块的十位计数器产生进位信号传给下一个计时板块的个位计数器作为计数脉冲构成的。

3 手动校时电路

当数字时钟在计时过程中出现误差时需要手动对数字时钟进行校对。本文就手动校时电路提供了两种设计方案。

方案一:利用三态门的输出特性来实现校时功能, 具体电路如图3所示。以对秒计时板块的个位计时器校时为例, 将四个三态门的输出端分别接在计时器的四个数据输入端上, 再通过四个单刀双掷开关来控制四个三态门的输入端。本文中控制端高电平有效, 因此四个三态门的使能控制端均接高电平, 电路可正常工作, 如接低电平, 输出端呈现高阻状态。再将计数器的置数端接一个单刀双掷开关 (即总开关) 控制计数器是否进行校时。在电路正常工作状态下, 当总开关接至高电平时, 计数器正常计数, 而当总开关接至低电平时, 计数器停止计数, 置数端通过三态门输入的高低电平置数在LED数码管上显示需要的数值, 以此实现校时功能。

方案二:利用基本门电路来实现校时功能, 具体电路如图4所示。当K1左闭合时, 输入的秒信号被封锁, 送秒计时板块的CP端无脉冲信号, 秒计时板块停止工作。当标准秒值和秒计时板块显示的当前秒值一致时, K1右闭合, 秒计时板块将从停止的数值开始向后计时完成秒计时板块的校正。在秒计时板块校时的过程中, 分计时板块无法得到计数脉冲信号, 因此分计时板块停止计时。当K2左闭合时, 秒信号可通过与非门2传给与非门4, 随即送往分计时板块的CP端。分计时板块按秒信号的速率开始计时直到和标准分值一致, 再右闭合K2, 分计时板块停止计时, 等到分信号到来时才又开始从当前的数值向后计时完成分计时板块的校时。时计时板块的校时原理与分计时板块相同, 此处不再赘述。

4 1Hz脉冲产生电路

本文采用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电路, 产生1Hz的标准脉冲信号。具体电路如图5所示。

5 整点报时电路

为了便于验证, 此电路中暂以小彩灯取代蜂鸣器。通过与门、非门、或门实现在到达59分51秒、53秒、55秒、57秒时红色小彩灯点亮;而在59分59秒时红色小彩灯和绿色小彩灯同时点亮, 亮光持续1秒。当两个小彩灯熄灭时即为整点, 具体电路如图6所示。

6 系统电路仿真

EWB5.0是一款用于电子线路仿真的虚拟电子工作台软件。它采用直观的图形界面创建电路, 提供丰富的电子元器件库以及多种电路分析方法。软件仪器的控制面板和操作方式都与实物相似, 可以实时显示测量结果, 界面直观且操作方便。同时它也具有优良的兼容性, 可以与其它流行的电路设计软件交换数据。因此, 利用EWB5.0进行电路仿真大大缩短了在熟悉仿真软件上所耗费的时间, 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电路设计和分析的效率。

将上文提到的计时电路、手动校时电路、1Hz脉冲产生电路以及整点报时电路连接成完整的数字时钟逻辑电路之后, 在EWB5.0软件平台上进行仿真, 仿真电路如图7所示。经过实际测试, 该电路可以实现“时”、“分”、“秒” (0时0分0秒到23时59分59秒) 的显示。同时还允许手动对“时”、“分”、“秒”进行校对。整点报时功能也可以正常实现, 电路会在59分51秒、53秒、55秒和57秒时输出750Hz的信号;而在59分59秒时输出1000Hz的信号, 1000Hz信号持续1秒代表到达了整点时刻。

7 结束语

本设计中的数字时钟电路全部由数字逻辑器件搭建而成, 硬件接好之后可以直接应用。相比利用单片机等其他嵌入式芯片, 本设计无需编写软件, 直接通过硬件实现电路功能, 从而大大降低了电路设计的难度, 也缩短了电路设计周期, 既节约成本又节省时间。另外, 该电路不仅可以单独用作数字时钟;也可以与其他功能电路结合, 作为计时子电路存在, 应用在数据采集系统、抢答器系统等。如果对电路功能有更多的要求, 比如显示“年”、“月”、“日”, 设置闹钟, 测量温度等, 可按照本文的设计思路根据不同需求进一步扩展电路的功能。

摘要:数字时钟设计既是电子教学中最为典型的综合性实验之一, 也在商业领域有着极为广泛地应用。文中介绍了一种以74LS190同步可预置的十进制可逆计数IC为主功能芯片, 联合其他逻辑门器件共同实现数字时钟功能的电路。该电路包含4个子模块, 分别是1Hz脉冲产生电路、计数电路、手动校时电路和整点报时电路。设计过程中利用EWB5.0软件仿真, 既提高了设计效率, 又节约了设计成本。经验证, 该电路工作稳定可靠,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74LS190,数字时钟,EWB5.0软件仿真

参考文献

[1]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2]李玲远.电子技术基础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3]刘浩斌.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4]陶忠耀.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数字时钟设计[J].科技传播, 2013 (14) :220-221.

[5]赵霞, 邱玮炜, 卞桂龙.基于EWB5.12的数字时钟仿真制作[J].商情, 2010 (11) :35, 89.

[6]马海宽, 杜永良, 雷学林.基于Multisim10的数字时钟仿真探讨[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08, 37 (4) :155-159.

篇4:数字时钟设计开题报告

【关键词】单片机AT89S51 LCD1602 DS18B20 DS1302

1. 绪论

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的迅速崛起,单片机技术在生活工作、科研等各个领域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现在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单片机主控芯片可控制数字温度计和数字钟,数字温度计属于功能较多的温度计,可以设置任意温度的上下限,而且还具有报警功能,当温度不在设定范围内时,也可以报警;数字钟可以同步显示时间日历,日期和时间,这些都可以通过按键进行调整。本文所论述的系统采用的DS1302可为掉电保护电源提供可编程的充电功能,并且可以关闭充电功能。系统显示部分可用LCD液晶显示屏显示,工作方便,外表美观。

2. 系統组成

数字温度计和数字时钟电路的总体设计方框图如图所示:

2.1主控制模块

主控制模块采用单片机AT89S51,AT89S51是由P0,P1,P2,P3四个通用8位I/O口 以及中断控制口,复位,写选通,接地,电源等引脚组成,其中,P0口是地址/数据总线复用口,P1口是一个含有上拉电阻的双向的I/O口,在校验程序中接收低8位地址,P2口与P1口的区别是在校验程序中接收高八位地址,P3口除了一般I/O口的功能外,还具有第二功能,这是其他I/O所不具有的功能,中断控制口可以控制中断的优先级。

AT89S51内部图如下:

2.2温度传感器DS18B20

温度传感器DS18B20包括温度传感器,高温触发器TH,低温触发器TL,配置寄存器,以及8位CRC发生器。DS18B20具有单线接口的优点,一个端口引脚就可以进行通信,而且多个DS18B20可以并联在三线上,多点组网功能就可以得以实现;用户同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报警设置,设计起来十分方便。DS18B20具有很多优点,例如像耐碰耐磨,小体积,方便使用,封装形式多样化等优点。

DS18B20内部结构框图如下图所示:

2.3液晶显示屏LCD1602

液晶显示器的优点有很多,功耗微小、小体积、内容显示丰富、轻巧超薄等都是它明显的优势,很多地方都开始了对其越来越多的使用。液晶模块LCD1602是一种用点阵图形的方法来显示字符的显示器,根据显示的内容量可以分为11行16个字、2行16个字等多种显示方式。

LCD1602内部图形如下:

3. 总结

数字时钟温度不仅可以显示精确的温度,因为使用了具有独特功能的时钟芯片DS1302,还具有同步更新的日期与时间以及闰年补偿的优点。

参考文献:

[1] 陈永真.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精解选.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

[2] 李朝青.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8 .

[3] 张琳娜,刘武发.传感检测技术及应用.北京: 中国计量出版社,1999 .

篇5:电子时钟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

姓名 xx

学号 xx

班级 信息xx班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院系 信息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xxx

一、选题依据

1 课题的目的

社会对信息交换不断提高的要求及高新技术的逐步发展,促使电子时钟发展并且投入市场得到广泛应用。

2 课题意义

二十一世纪是数字化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而单片机在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电子时钟的开发与研究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亦是当务之急,因为它应用在学校、机关、企业、部队等单位礼堂、训练场地、教学室、公共场地等场合,可以说遍及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所以说电子时钟的开发是国家之所需,社会之所需,人民之所需。 3 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时间的流逝,从观太阳、摆钟到现在电子钟,人类不断研究,不断创新纪录。它可以对年、月、日、时、分、秒进行计时,还具有闰年补偿等多种功能,而且DS1302的使用寿命长,误差小。对于数字电子时钟采用直观的数字显示,可以同时显示年、月、日、时、分、秒和温度等信息,还具有时间校准等功能。该电路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核心,功耗小,能在3V的低压工作,电压可选用3~5V电压供电。 此万年历具有读取方便、显示直观、功能多样、电路简洁、成本低廉等诸多优点,符合电子仪器仪表的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基本内容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1 本课题所研究的电子万年历是单片机控制技术的一个具体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选用电子万年历芯片时,应重点考虑功能实在、使用方便、单片存储、低功耗、抗断电的器件。

(2)根据选用的电子万年历芯片设计外围电路和单片机的接口电路。

(3)在硬件设计时,结构要尽量简单实用、易于实现,使系统电路尽量简单。

(4)根据硬件电路图,在开发板上完成器件的焊接。

(5)根据设计的硬件电路,编写控制STC89C52芯片的单片机程序。

(6)通过编程、编译、调试,把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上运行,并实现本设计的功能。

(7)在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设计时,主要考虑提高人机界面的友好性,方便用户操作等因素。

2 设计报告内容要求:

(1)目的。

(2)设计指标。

(3)画出设计的原理框图,并要求说明该框图的工作过程及每个模块的功能。

(4)元器件清单。

(5)设计制作的进程考虑时钟及控制信号关系、测试、验证的顺序写出工作进程。

(6)画出各功能模块的电路图,加上原理说明(如2、5进制到10进制转换,10进制到6进制转换的原理,个位到十位的进位信号选择和变换等)。

(7)画出总布局接线图(集成块按实际布局位置画,计数器到译码器的数据线、译码器到数码管的数据线简化画法但集成块的引脚须按实际位置画,并注明名称。)

(8)描述设计制作的数字钟的运行结果和操作。

(9)总结: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课程设计过程体会,对课程设计内容、方式、要求等各方面的建议。

3技术路线

1)收集、查阅相关技术资料,消化吸收,融会贯通,形成多种方案,设想、并分析选择出较合理的方案。

2)对方案进行分析对比作出选择,选择最优的进行设计。

3)用proteus绘出工作原理图,设计出程序流程图。

4)运用软件工程设计理论及而向对象软件设计方法进行需求分析和详细设计。采用标准化程度高、程序可移植好的语言,以使所开发的软件将来能够移植到不同的硬件环境下运行。

5)用统一标准的格式书写原程序清单,改进程序的可读性。

4 实验仪器、工具:

1)5V电源(或实验箱)4个人合用1个。

2)四连面包板1块。

3)示波器2个(每班)

4)万用表5个(每班)。

5)镊子1把。

6)剪刀1把。

5 实验器件:

1)网络线2米/人。

2)共阴八段数码管6个。

3)CD4511集成块6块。

4)CD4060集成块1块。

5)74HC390集成块3块。

6)74HC51集成块1块。

7)74HC00集成块4块。

8)74HC30集成块1块。

9)10MΩ电阻5个。

10)500Ω电阻14个。

11)30p电容2个。

12)32.768k时钟晶体1个。

13)蜂鸣器10个(每班)。

三、设计步骤与进度安排

(一)、功能模、设计指标:

1.显示时、分、秒。

2.可以24小时制或12小时制。

3.具有校时功能,可以对小时和分单独校时,对分校时的时候,停止分向小时进位。校时时钟源可以手动输入或借用电路中的时钟。

4.具有正点报时功能,正点前10秒开始,蜂鸣器1秒响1秒停地响5次。

5.为了保证计时准确、稳定,由晶体振荡器提供标准时间的基准信号。

(二)、设计要求:

1.画出总体设计框图,以说明数字钟由哪些相对独立的块组成,标出各个模块之间互相联系,时钟信号传输路径、方向和频率变化。并以文字对原理作辅助说明。

2.设计各个功能模块的电路图,加上原理说明。

3.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在面包上接线验证、调试各个功能模块的电路,在接线验证时设计、选择合适的输入信号和输出方式,在充分电路正确性同时,输入信号和输出方式要便于电路的测试和故障排除。

4.在验证各个功能模块基础上,对整个电路的元器件和布线,进行合理布局,进行整个数字钟电路的接线调试。 制作要求: 自行装配、接线和调试,并能检查和发现问题,根据原理、现象和测量的数据分析问题所在,加以解决。学生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元器件和面包板故障引起的问题。

(三)、设计报告内容要求:

1.目的。

2.设计指标。

3.画出设计的原理框图,并要求说明该框图的工作过程及每个模块的功能。

4.元器件清单。

5.设计制作的进程,考虑时钟及控制信号的关系、测试、验证的顺序,写出自己的工作进程。

6.画出各功能模块的电路图,加上原理说明(如2、5进制到10进制转换,10进制到6进制转换的原理,个位到十位的进位信号选择和变换等)。

7.画出总布局接线图(集成块按实际布局位置画,关键的连接单独画出,计数器到译码器的数据线、译码器到数码管的数据线可以简化画法,但集成块的引脚须按实际位置画,并注明名称。)

8.描述设计制作的数字钟的运行结果和操作。

9.总结。 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课程设计过程体会,对课程设计内容、方式、要求等各方面的建议。

四、方法、措施

1.本课题所研究的电子万年历是单片机控制技术的一个具体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选用电子万年历芯片时,应重点考虑功能实在、使用方便、单片存储、低功耗、抗断电的器件。

(2)根据选用的电子万年历芯片设计外围电路和单片机的接口电路。

(3)在硬件设计时,结构要尽量简单实用、易于实现,使系统电路尽量简单。

(4)根据硬件电路图,在开发板上完成器件的焊接。

(5)根据设计的硬件电路,编写控制STC89C52芯片的单片机程序。

(6)通过编程、编译、调试,把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上运行,并实现本设计的功能。

(7)在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设计时,主要考虑提高人机界面的友好性,方便用户操作等因素。

2.方案的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采用LED液晶显示屏,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功能强大,可显示大量文字,图形显示多样清晰可见,但是价格昂贵,需要的接口线多,所以在此设计中不采用LED液晶显示屏。

方案二:采用点阵式数码管显示,点阵式数码管是由八行八列的发光二极管组成,对于显示文字比较适合,如采用在显示数字显得太浪费且价格也相对较高,所以也不用此种作为显示。

方案三:采用LCD液晶显示屏 如果选择此方案,将会降低系统的功耗,这样就可以用电池供电,便于携带。但液晶显示器价格较高且驱动电电路复杂,使用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综上所述,LED数码管比较方便,但用液晶能更好的显示数据时间,所以扩展功能将数码管换做液晶。

3.设计经验总结:

(1)要求学生根据原理和芯片引脚图,分功能设计原理图,并根据接线顺序分步骤验证。

(2)容易出现故障为接触不良。

a) 集成块引脚方向预先弯好对准面包板的金属孔,再小心插入。

b)导线的剥线长度与面包板的厚度相适应(比板的厚度稍短)。

c)导线的裸线部分不要露在板的上面,以防短路。

d)导线要插入金属孔中央。

(3)按照原理图接线时首先确保可靠的电源和接地。

(4)注意芯片的控制引脚必须正确接好。

(5)检查故障时除测试输入、输出信号外,要注意电源、接地和控制引脚。

(6)注意芯片引脚上的信号与面包板上插座上信号是否一致(集成块引脚与面包板常接触不良)。

(7)为了便于测试,可将2Hz信号直接输入到各级计数器。

(8)接校时电路时可接模拟信号输入(如1Hz和2Hz)测试输出信号的切换正确后,再将秒进位和分进位信号接到校时电路,再接校时电路输出到分计数器和时计数器。

(9)从较时电路接入信号时,必须将原进位信号拔掉。

4.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系统设计主要包括显示部分和数字时钟模块设计、显示接口芯片的选择、串口通讯芯片的选择、电源模块的选择。

(2)系统软件设计

(3) 系统调试和实验结果的测试

五、设计成果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硬件方面主要设计了STC89C52单片机的最小系统、DS1302接口电路、DS18B20接口电路、闹钟及LCD显示;软件方面借助各个渠道的资料,主要设计了阳历数据读取程序、阳历转阴历程序、温度采集程序、闹铃程序以及LCD显示程序;系统的调试主要是通过一块STC89C52开发板,再借助于Keil、STC以及少许自己搭建的外围电路实现的;再此过程中,分步调试时显示出了阳历的日期及时间,还有实时温度,集中调试时没有达到预

期效果。此万年历具有读显示直观、功能多样、电路简洁、成本低廉等诸多优点,符合电子仪器仪表的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六、主要参考文献[3]

[1]苏平.单片机的原理与接口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113.

[2]左金生.电子与模拟电子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05-131.

[3]马忠梅,籍顺心.单片机的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4]楼然苗.单片机课程设计指导[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7

[5]朱思荣.51单片机实现公历与农历、星期的转换[Z].当当电子网

[6]李广弟.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7]王越明.电子时钟的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

备注:

[1] 课题类型:产品设计类、工艺设计类、方案设计类等。

[2] 课题来源:教学科研、生产实际、社会实际、模拟等。

篇6:数字时钟实训报告

课程名称: 数字电子技术

课程题目:数字时钟的设计制作

系 部: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09电子信息工程1班 学生姓名: 丁孟飞

指导教师: 范宜标、李建华

完成时间: 2011年10月15号

报告成绩:

目 录

一、数字时钟的设计与制作???2 1.1 1.2 1.3 设计目的 2 设计要求 2 设计方案及论证 ?2 1.3.1 设计逻辑框图及原理方框图???2 1.3.2 “秒脉冲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原理图??2 1.3.3 计数、译码/驱动及显示部分的设计 ???4 1.3.4 秒计数、译码/驱动及显示部分的设计 ??5 1.3.5 分计数、译码/驱动及显示部分的设计???6 1.3.6 时计数、译码/驱动及显示部分的设计???6 1.3.7 分时校准电路的设计 ??6 1.4 焊接技术及安装工艺 ???8 1.5 调试步骤及故障排除 ???8 1.6 附图 ??9 1.6.1 1.6.2 1.6.3 1.6.4 一些芯片的引脚及功能 ???9 原理图 ??10 pcb版图 ?11 设计所需器材与工具 11

二、设计小结 12

三、设计参考资料 ??12

一、数字时钟的设计制作 1.1 设计目的

通过设计与实践,制作出具有准确显示时、分、秒的可调数字时钟。1.2 设计要求

数字时钟的功能要求:准确计时,以数字形式显示时、分、秒的时间,要求有校准时间电路。1.3 设计方案及论证

1.3.1 设计逻辑图及原理方案框图

由上图的总体结构图可知,该设计大概可以分为:秒脉冲产生部分、计数部分、显示部分、校准部分。1.3.2 “秒脉冲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原理图

方案一: 分频秒脉冲发生器电路 方案二;晶体震荡秒信号产生电路

方案三: 555多谐振荡器

震荡器是数字钟的核心部分。振荡器的稳定性及频率的精确度决定了数字时钟计时的准确程度,一般来说555产生的秒脉冲不太稳定,但是由于本实验中对秒脉冲稳定度要求不高,方案三采用555定时器简单易实现,成本更低且满足实验要求。其中要求电阻为100k,电容为4.7uf、0.01uf,vcc为+5v电源,gnd接地。1.3.3 计数、译码、驱动及显示部分的设计

方案一:74ls160、74ls247和共阳数码管sm4105组成的计数译码驱动显示电路 篇二:数字钟实验报告

数字钟实验报告

班级: 电气信息i类112班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指导老师:

目录

一、实验目的-----------------3

二、实验任务及要求--------3

三、实验设计内容-----------3(一)、设计原理及思路3

(二)、数字钟电路的设计--------------------------4(1)电路组成---------4(2)方案分析---------10(3)元器件清单------11

四、电路制版与焊接---------11

五、电路调试------------------12

六、实验总结及心得体会---13

七、组员分工安排------------19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了解数码管,译码器,及一些中规模器件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2.学习和掌握数字钟的设计方法及工作原理。熟悉集成电路的引脚安排,掌 握各芯片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了解面包板结构及其接线方法。3.了解pcb板的制作流程及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4.学习使用protel软件进行电子电路的原理图设计、印制电路板设计。5.初步学习手工焊接的方法以及电路的调试等。使学生在学完了《数字电路》

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后,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拓宽知识面,系统

地进行电子电路的工程实践训练,学会检查电路的故障与排除故障的一般方法

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工程师的基本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任务及要求

1.设计一个二十四小时制的数字钟,时、分、秒分别由二十四进制、六十进制、六十进制计数器来完成计时功能。2.能够准确校时,可以分别对时、分进行单独校时,使其到达标准时间。3.能够准确计时,以数字形式显示时、分,发光二极管显示秒。4.根据经济原则选择元器件及参数; 5..小组进行电路焊接、调试、测试电路性能,撰写整理设计说明书。

三、实验设计内容

1、设计原理及思路 3.1数字钟的构成

数字钟一般由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译码器、显示器、较时电路、报时

电路等部分组成,这些都是数字电路中应用最广的基本电路 3.2原理分析

数字钟实际上是一个对标准频率(1hz)进行计数的计数电路。振荡器产生的时钟信号经过分频器形成秒脉冲信号,秒脉冲信号输入计数器进行计数,并把累计结果以“时”、“分”、“秒”的数字显示出来。秒计数器电路计满60后触发分计数器电路,分计数器电路计满60后触发时计数器电路,当计满24小时后又开始下一轮的循环计数。由于计数的起始时间不可能与标准时间(如北京时间)一致,故需要在电路上加一个校时电路可以对分和时进行校时。

图1 基本框图

从上图可知,数字钟由以上各部分电路组成。

振荡器产生的1hz的脉冲作为数字钟的标准秒脉冲。秒计数器计满60后向分计数器个位进位,分计数器计满60后向小时计数器个位进位并且小时计数器按照二十四进制计数。计数器的输出经译码器送显示器。校时电路可分别对时、分进行单独校时,以达到标准时间。

由框图可知电路主要由振荡电路、计数电路、显示电路以及校时电路四大部分组成。下面将对各部分电路进行设计:

2、数字钟电路的设计

数字钟电路主要由振荡电路、计数电路、显示电路以及校时电路四大部分组成。下面将对各部分电路进行设计。以下是本实验所设计的方案:

1、电路组成:

(1)振荡电路

振荡电路振荡电路由555定时器和电阻,电容串并联构成。图示电路即可产生1hz的标准秒脉冲,用于电路的计时的脉冲 电路原理图如图11所示:

图11 555定时器的脉冲电路

在采用此方案之前,是用555定时器产生1khz的脉冲信号,然后再用三个160计数器依次分频得到1hz的计数脉冲,虽然用555加接电容和电阻会因没有十分合适的电阻阻值而不是十分的精确,但我们在实验室里接成电路后发现没有很大的区别。这样子不仅少了些元器件更加的经济,而且电路更简单,在后面画pcb图时会省去很大的的麻烦,后来在实验的过程中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2)计数电路

计数电路分别有二十四进制和六十进制的计数器电路组成,对标准脉冲进行计数,用74ls160实现计数,时分电路图如图

3、图4所示:篇三:数字时钟实习报告[1] 目 录

一 实验目的-----------------1 二 实验任务及要求--------1 三 实验设计----------------1 1.设计原理及思路-------1 2.单元电路设计----------2(1)振荡电路---------------2(2)计数电路--------------4(3)译码及显示电路------7(4)校时电路--------------9(5)电源适配器电路-----9 四 电路原理图、pcb图--------------------------10 五 元器件清单-----12 六 电路制板及焊接-------13 七 实物调试--------14 八 实验自我评估及体会-------------------------15 九 小组成员分工安排----------------------------15 一 实验目的

1.在了解数字钟的原理的前提下,运用刚刚学过的数电知识设计并

制作数字钟,而且通过数字钟的制作进一步了解各种在制作中用

到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2.由于数字电子钟包括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通过它可以进一

步学习与掌握各种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电路的原理与使用方法,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学会使用protel软件画原理图和

制pcb版,增强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通过本次试验是同学们对电子线路知识的整合和电子线路设计能

力的训练,并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设计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 实验任务及要求 1 实验任务

设计一种简易数字钟,该数字钟具有基本功能,包括准确计时,以数字形式显示时、分,以二极管显示秒的时间和校时功能。2 实验要求

(1)时的计时要求为24进制,分和秒的计时要求为60进制。

(2)准确计时,以数字形式显示时,分时间,用两个二极管显秒的时间。

(3).校正时间。

三 实验设计

设计原理及思路

根据设计要求首先建立了一个简易数字钟电路系统的组成框图,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数字钟系统框图

电路的工作原理 : 振荡器产生的标准秒脉冲信号作为数字钟的振源。秒计数器计满60后向分计数器个位进位,分计数器计满60后向小时计数器个位进位并且小时计数器按照“24翻1”的规律计数。计数器的输出经译码器送显示器。计时出现误差时电路进行校时、校分、校秒。

由框图可知电路主要由振荡电路、计数电路、显示电路以及校时电路四大部分组成。下面将对各部分电路进行设计: 2 单元电路设计(1)振荡电路

数字电路中的时钟是由振荡器产生的,振荡器是数字钟的核心。振荡器的稳定度及频率的精度决定了数字钟计时的准确程度,一般来说,振荡器的频率越高,计时精度越高。

方案一:石英晶振

因为想到要使产生的脉冲较稳定,我们首先想到了使用石英晶振电路,即采用37267hz晶体震荡器,电路图如图2:

图2 石英晶振

工作原理:由晶体振荡器产生37268hz的1khz的脉冲经集成块cd4060分频后变为10hz脉冲,再经74ls160计数器分频得到了所需要的1hz稳定脉冲。方案二:555定时器

振荡电路由555构成的自激多谐振荡器直接产生 1hz时钟脉冲频率。图3 555定时器

注:电路中r2为一可调电阻,我们可以通过调节r2的阻值获得所需的1h的秒脉冲,而需要采用分频电路。

方案选择: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心都很高,希望设计更好,虽然使用石英晶振产生频率稳定,但是电路图很复杂,而且37268晶体振荡器中阻值要求10mhz以上,还需要分频电路。而555定时器是我们刚学的,对它的用法也很熟悉,并且可以由555构成自激多谐振荡器通过调节电阻直接产生1hz的秒脉冲。经过小组讨论,最终选用555,舍弃了之前的晶振方案。(2)计数电路 数字钟的计数电路是用两个六十进制计数电路和一个二十四进制计数电路实现的。数字钟的计数电路的设计可以用反馈清零法。当计数器正常计数时,反馈门不起作用,只有当进位脉冲到来时,反馈信号将计数电路清零,实现相应模的循环计数。以六十进制为例,当计数器从00,01,02,??,59计数时,反馈门不起作用,只有当第60个秒脉冲到 篇四:数字电子时钟实验报告

华大计科学院

数字逻辑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 多功能数字钟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网络工程1班 姓名: 刘群

学号: 1125111023 完成日期: 2013-9

一、设计题目与要求

设计题目:多功能数字钟

设计要求:

1.准确计时,以数字形式显示时、分、秒的时间。2.小时的计时可以为“12翻1”或“23翻0”的形式。3.可以进行时、分、秒时间的校正。

二、设计原理及其框图 1.数字钟的构成数字钟实际上是一个对标准频率??1hz)进行计数的计数电路。由于计数的起始时间不可能与标准时间(如北京时间)一致,故需要在电路上加一个校时电路。图 1 所示为数字钟的一般构成框图。

图1 数字电子时钟方案框图

⑴多谐振荡器电路

多谐振荡器电路给数字钟提供一个频率1hz 的信号,可保证数字钟的走时准确及稳定。⑵时间计数器电路

时间计数电路由秒个位和秒十位计数器、分个位和分十位计数器及时个位和时十位计数器电路构成。其中秒个位和秒十位计数器、分个位和分十位计数器为60 进制计数器。而根据设计要求,时个位和时十位计数器为24 进制计数器。

⑶译码驱动电路

译码驱动电路将计数器输出的8421bcd 码转换为数码管需要的逻辑状态,并且为保证数码管正常工作提供足够的工作电流。⑷数码管

数码管通常有发光二极管(led)数码管和液晶(lcd)数码管。本设计提供的为led数码管。

2.数字钟的工作原理 ⑴多谐振荡器电路 555 定时器与电阻r1、r2,电容c1、c2 构成一个多谐振荡器,利用电容的充放电来调节输出v0,产生矩形脉冲波作为时钟信号,因为是数字钟,所以应选择的电阻电容值使频率为1hz。

⑵时间计数单元

六片74ls90 芯片构成计数电路,按时间进制从右到左构成从低位向高位的进位电路,并通过译码显示。在六位led 七段显示起上显示

对应的数值。

⑶校时电源电路

当重新接通电源或走时出现误差时都需要对时间进行校正。通常,校正时间的方法是:首先截断正常的计数通路,然后再进行人工出触发计数或将频率较高的方波信号加到需要校正的计数单元的输入端,校正好后,再转入正常计时状态即可。根据要求,数字钟应具有分校正和时校正功能。因此,应截断分个位和时个位的直接计数通路,并采用正常计时信号与校正信号可以随时切换的电路接入其中。图8所示即为带有基本rs 触发器的校时电路。

三、元器件

1.实验中所需的器材

单刀双掷开关4 个.5v 电源.共阴七段数码管 6 个.74ls90d 集成块 6 块.74hc00d 6个 lm555cm 1个

电阻 6个

10uf 电容 2个

2.芯片内部结构及引脚图 图2 lm555cm集成块

图3 74ls90d集成块

五、各功能块电路图 1秒脉冲发生器主要由555 定时器和一些电阻电容构成,原理是利篇五:数字电子钟设计实训报告

数字电子钟的设计

【摘要】

本系统由晶体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译码器、七段译码显示器和校准、报时电路

组成,采用了cmos或ttl系列(双列直插式)中小规模集成芯片。总体方案设计由主体电路和扩展电路两大部分组成。其中主体电路完成数字钟的基本功能,扩展电路完成数字钟的扩展功能,进行了各单元电路设计,总体安装、制作及调试。数字钟是一种计时装置,不仅能替代指针式钟表,还可以运用到定时控制、自动计时及时间程序控制等方面,应用广泛。

【关键词】

石英晶振、分频器、计数器、译码器、七段译码显示器、校准、整点报时。

第一章 数字电子钟总体方案 1.1 数字电子钟总体方案的确定

数字电子钟组成一般由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译码器及显示器等几部分组成。石英振荡器产生的时标信号送到分频器,分频电路将时标信号分成秒脉冲,秒脉冲送入计数器进行计数,并把累计结果以“时”、“分”、“秒”的数字显示出来。“秒”的显示由两级计数器和译码器组成的六十进制计数器电路实现,“分“的显示电路与“秒”相同。“时”的显示由两极计数器和译码器组成的二十四进制计数器电路实现。

秒信号产生器是整个系统的时基信号,它直接决定计时系统的精度,一般用石英晶体振荡器加分频器来实现。将标准秒信号送入“秒计数器”,“秒计数器”采用60进制计数器,每累计60秒发一个“分脉冲”信号,该信号将作为“分计数器”的时钟脉冲。“分计数器”也采用60进制计数器,每累计60分钟,发出一个“时脉冲”信号,该信号将被送到“时计数器”。“时计数器”采用24进制计时器,可实现对一天24小时的累计。译码显示电路将“时”、“分”、“秒”计数器的输出状态0进行七段显示译码器译码,通过六位七段译码显示器显示出来。整点报时电路根据计时系统的输出状态产生一脉冲信号,然后去触发一音频发生器实现报时。校时电路时用来对“时”、“分”显示数字进行校对调整的。

数字电子钟总体方案框图

图1.1.1 数字电子钟组成框图 1.2 数字电子钟电路组成数字电子钟组成一般由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译码器及七段译码显示器等几部分组成(如图1.2.1所示)。石英振荡器产生的时标信号送到分频器,分频电路将时标信号分成秒脉冲,秒脉冲送入计数器进行计数,并把累计结果以“时”、“分”、“秒”的数字显示出来。“秒”的显示由两级计数器和译码器组成的六十进制计数器电路实现,“分”的显示电路与“秒”相同。

1.3 数字电子钟电路的工作原理

数字电子钟一般由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译码器及显示器等几部分组成(如图2.2.1 所示)。石英振荡器产生的时标信号送到分频器,分频电路将时标信号分成秒脉冲,秒脉冲送入计数器进行计数,并把累计结果以“时”、“分”、“秒”的数字显示出来。“秒”的显示由两级计数器和译码器组成的六十进制计数器电路实现,“分”的显示电路与“秒”相同。“时”的显示由两级计数器和译码器组成的二十四进制计数器电路来实现。

第二章 数字电路单元设计 2.1 分频电路

由于我们直接使用的实验台上的脉冲信号,所以我们没有设计和使用分频电路。2.2 计数器电路

2.2.1 二十四进制计数器电路

1、电路图(见附录)

2、工作原理:

由图可见,当分钟脉冲到来时计数到“24”时,同时清零,实现二十四进制技术器。2.2.2 六十进制计数器电路

1、电路图(见附录)

2、工作原理: 74ls393是双四位二进制计数器,由它组成一个十进制计数器和一个六进制计数器,便组成了一个六十进制计数器,低位是一个由74ls393组成的十进制计数器,高位是由一个74ls393和一个与非门组成的六进制计数器。a. 十进制计数器的时序图: 1 clk 2 3 4(转载于:数字时钟实训报告)5 6 7 8 9 10.q0 q1 q2 q3.b. 六进制计数器的时序图:.1 clk 23456.q0 q1 q2 mr1 mr2.图3.2.2.2六十进制时序逻辑图 2.2.3 时、分、秒计数器的组间级联问题

在进行了各个单元电路的设计完成以后,我们就应该对各个单元电路进行组装。我们在进行单元电路的设计的时候我们已经完成了单级的设计,并且对一些问题进行了处理,但是我们在进行级联的时候还是会出现许多的问题。

在级联的时候我们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在级联的时候我们遇到的问题中,级与级之间不进位是最多的。我们为什么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呢?我们怎样才能解决它呢?

在单个级的时候,我们的进位信号是从进位直接到被进位,我们在进行级联的时候也采用这种方式就不行了。因为我们在进行级联的时候我们的进位信号在本级的时候还没有达到十,而我们的74ls190是一个十进制的计数器,因此在还没有达到十的时候,我们的14管脚就没有信号,因此我们就不能够从这连接进位信号。那么我们要从哪儿连接进位信号呢?在进行级联的时候,进位信号就要从我们的本级的清零信号来,这样就可以解决我们的级联不进位的问题。在级联的时候,我们还可能碰到显示了不应该显示的数字。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钟原因是很简单的,这主要是我们在连接清零的信号的时候没有连接到要求的管脚,使得我们的信号不能够正常的进行清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检查我们的清零信号是否正确。2.3 译码显示电路

2.3.1共阴极译码显示电路 1.74ls48的功能: 74ls248是4线—七段译码/驱动器,集电极开路输出,以高电平“1”驱动,用于共阴极显示器。74ls248内部接有2k?上拉电阻,在连接led数码管时无需外接电阻。其中lt端为试灯输入端,用于检查七段显示器各字段是否能正常发光,当lt?0时,显示器应该显示出“8”字形,借此判断各段工作是否正常。bi/rbo端为灭灯输入/动态灭零输出端,灭灯输入端bi的功能与lt恰好相反,在bi=0时可以使七段显示器各字段均熄灭;动态灭零输出端 rbo与bi公用一个端子,它的作用是使小数点两边的数字即使是零也显示出来,以便看到小

数点的位置和检查无信号输入时显示器有无故障。rbi端为动态灭零输入端,它的作用是使显示器按照人们需要将所显示的零予以熄灭,而在显示1??9时则不受影响。正常使用时 lt?1,bi/rbo?1,rbi=1。

2.原理:

共阴极译码显示电路由七段译码器/驱动器74ls248和共阴极七段led数码管组成。其原理图见图3.3.1。

上一篇:“低碳生活进校园”主题班会教案下一篇:参观学校文化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