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实习日志第三周

2024-05-11

公路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实习日志第三周(精选3篇)

篇1:公路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实习日志第三周

莒南公路局应急指挥中心实习日志

(第三周)

这周通过研究道路应急指挥调度平台的电子说明书,对道路应急指挥平台建设的进行了分析。分析了道路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建设的原则和总体结构设计。

首先是道路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建设所遵循的原则有:

1.先进性和可靠性相结合。道路应急指挥平台在建设时要确保相关硬件、软件、数据的可靠,建立合理的冗余、备份、容灾机制;

2.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优先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方面的问题;

3.统一协调、资源共享。道路应急指挥平台建设的重要任务是不断完善各类应急资源,特别是对一些分散在各部分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因此,道路管理部门及其他政府部门和企业必须重视资源共享的重要性,使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和共享;

4.开放性与可扩展性相结合。道路应急指挥平台必须实现与地铁、公交、港口、客货运场站、口岸等不同管理机构和企业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因此系统和系统之间的接口和协议需要标准化,以保证不同信息系统之间具备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第二部分是从应急指挥平台的电子说明书里找到总体结构设计,分为两部分:一是平台的层次结构;二是平台软件体系结构。平台层次结构应当包含接入层、网络层、安全管理层、指挥调度层、决策支持层。软件体系结构经过分析道路应急功能需求,决定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S)结构为主与浏览器/服务器(B/S)结合使用的混合结构体系。

从编程实现角度,对整个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本系统的软件架构是由展现层,应用层,存储层组成的分布式的多层架构。

表现层运行在客户端,表现为通常所说的客户端程序,模式分为Windows Desktop Aplication和Web Browser两种,起到的作用是提供和用户的交互界面,接受用户的输入,并将事务处理的请求发送到服务器端的业务逻辑层,当收到返回的结果后,以适当的形式现实给用户。同时在表现层也会有输入校验,或者其他和业务相关的适合在客户端运行的处理工作。

应用层运行于.NET服务器中,由公共语言运行库、NET Framework类库等组件组成,并且提供Web Services服务。该层组件负责处理来自表现层的客户请求,完成核心业务逻辑的处理,并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程序。

存储层由关系型数据库系统组成,该层负责系统数据的存储、查询和提供其他DB的基本服务,该层次一般直接为业务逻辑层提供借口,并不由表现层直接访问。

经过上面的详细分析以后,下周将进入设计阶段。

刘滕飞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一日

篇2:公路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实习日志第三周

(第四周)

经过了需求、分析两个阶段之后,这周进入了应急指挥平台系统设计阶段。按照之前的需求和分析,确定了应急指挥平台系统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下面几个:应急信息监测预警系统,数据交换系统,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应急信息发布支持系统,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移动应急指挥系统等。其中把应急决策支持系统作为重点。

应急系统监测系统相当于应急指挥平台的千里眼,通过建设视频监控系统和其他预警装置,时刻监视道路、客货运车站等重点区域,实现对应急信息的全面监测。发现异常后及时报警,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记录事故事件信息包括时间、地点、事件类型、事件描述等,基于预测预警功能对报警事件的风险系数、发展趋势等及时进行分析,科学预测,并立即调出事件发生地区的视频信息和应急资源信息,按程序向交通运输应急指挥中心和市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分析结果,提出处理建议和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并提请市应急指挥中心向社会统一发布预警信息。

数据交换系统是应急指挥平台与其他政府、企业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共享的桥梁。交通运输应急指挥平台在事件处理时,通常需要很多其他部门的数据,如地铁发生火灾后,需要消防部门、公交企业、地铁运营公司、公安部门、120急救中心、市应急指挥中心的数据,以便在第一时间内迅速联动各方应急力量,组织开展应急事件的处理。数据交换系统主要包括:信息定制,请求受理及分析,数据检索,数据获取,数据校验,数据分类,数据整理,数据推送功能。通过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目录和信息资源交换目录,以及一整套数据规范、整理控制机制,实现全市交通运输应急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换。

应急信息发布支持系统是指在应急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准确的通过现有的信息发布设备和媒介,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随后发布交通诱导信息、事故处理进展、事故处理结果等相关信息等。

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的物理组成部分主要就是应急指挥中心与现场应急人员以及相关联动应急单位,在发生紧急事件时,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可以保障参与应急事件处置各方通信线路的畅通,为应急事件处理过程中的语音、数据、多媒体等综合业务的传输提供可靠的通信网络支持。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综合运用应急信息监测预警系统、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应急信息发布支持系统等,依靠可靠的通信网络作为支撑,实现应急事件上报、接警、回馈、结案、事后评估的工作过程。

最后是移动应急指挥系统,依托移动应急指挥车,通过移动应急指挥车上集成一套先进的软硬件设备,建立移动指挥与中心指挥相结合的应急指挥体系,更灵活的处理应急事件。移动应急指挥车采用VSAT卫星通信技术可以将事件现场的图像传输到指挥中心,可以从指挥中心下载最新的应急信息资源进行辅助决策,能够通过集成的指挥调度设备进行现场指挥调度,提高应急事件处理的效率。

最后感谢同事小张提供的应急指挥平台的操作指南。

刘滕飞

篇3:公路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实习日志第三周

(第五周)

第五周是对应急指挥平台中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详细设计。

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是应急指挥平台的中枢。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是通过使用现代人工智能的最新技术,对各种应急资源信息进行管理、分析、统计等,建立辅助决策支持模型,实现信息管理、辅助决策、模拟演练、综合评价、灾后恢复决策支持等功能,是应急指挥平台实现应急事件辅助决策的依托。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包括以下五个模块:

第一,信息管理。信息管理主要包括系统/信息安全管理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信息安全管理主要包括系统人员权限管理、系统安全认证管理、系统数据日志管理、系统容灾备份管理,由于应急指挥使用的数据库很多事保密资料,安全性要求极高,需要经过严格的安全认证后才能对数据进行操作,此外还需要对核心数据进行异地备份容灾,临沂市应急资源的分布式存储架构,并且核心数据可以在交通运输综合数据中心中备份并统一建设容灾中心,确保了信息安全。

第二,辅助决策模块。应急辅助决策是基于GIS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和显示功能,结合临沂市基础和安全信息库、预案库、资源库、知识库、方法库等,为应急运力调度、影响区域分析、影响时间预测、人群疏散、处置措施、联动应急方案等提供决策支持。

第三,模拟演练。模拟演练是使用虚拟现实技术(VR),通过高性能计算机模拟事故现场的情况,在计算机上对预案的进行演练,做到日常应急处置的训练和演习,在模拟演练中使用的是虚拟场景,降低了演练的风险和成本,并且事件处理的过程和结果可以通过软件进行评估,可以查找预案实施中的不足。一方面提高应急人员对预案的熟悉程度,提高应急处置的速度和准确度,特别是提高重特大突发公共安全的应急处置能力,多单为联动处置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了预案指定的科学性。

第四,综合评价模块。综合评价是应急事件处理完毕后对交通运输系统突发事件原因、处置经过、损失、责任等做出综合调查评估。对预案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在实践中发现预案制定的缺陷,通过自学习模型建立动态反馈机制,不断的对预案进行完善。

第五,灾后恢复决策支持模块。在应急指挥工作结束后,最紧要的是生产的恢复和受损设施的重建,该模块可以对这些过程提供信息化支持,对灾后恢复生产的可行性进行评估,避免在准备不充足的情况下恢复生产而造成二次事故的发生。对灾后重建过程进行严格监管,使用科学的方法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尽快恢复交通的正常运营。通过这周的学习,完成了对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详细设计。

刘滕飞

上一篇:企业同我共成长 我与企业共命运下一篇:看《非常老师》有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