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云先进事迹观后感

2024-04-18

彭云先进事迹观后感(精选12篇)

篇1:彭云先进事迹观后感

井西小学杨巨丽

7月27日下午,我们收看了《彭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彭云同志是一名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好党员、好干部。他是我们山西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作为一名基层的团干,彭云同志平凡而伟大的人生给我很多启示:

一、信念

彭云同志是一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忠于党、忠于人民,以宝贵的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热血赤诚,诠释着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在全省全力打造“四化一体、东部新区”的征途上,彭云同志的精神将鼓舞每一名共产党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将个人奋斗与时代大潮紧密结合,为建设“自然、生态、现代、宜居”幸福新城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二、情感

彭云同志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他爱口子梁村的山山水水,也爱着世代在此敷衍生息的人们。带着这份对故土、对乡亲们沉甸甸的爱,他奔忙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谁家有过不去的难关,解不开的疙瘩总能得到他无私的帮助。他不止代表个人,也代表组织将温暖送到每户村民家中。为了解决村里吃水难的问题,他几经奔波,促成引水工程。在水位下降,难以为继时,他又义务用“小四轮”为村民送水。这一送就是二十年,风雨无阻,跑坏了三辆“小四轮”。可我们能想象彭云同志在这拉水、送水的路上克服了多少艰难,洒下了多少辛勤的汗水呢?这就是共产党员的“大爱”!

三、责任

彭云同志是基层党组织的支部书记。在老百姓的眼里,党员干部就代表着政府,代表着党的形象。他深深地懂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基层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优劣与作为决定着党在群众心中能否扎下根。

以上是我在学习彭云同志先进事迹后的粗浅认识,相信我们大家一定会以彭云同志为榜样,不畏艰难、勇挑重担、奋发有为、开拓进取.

篇2:彭云先进事迹观后感

7月27日,收看了彭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深受感动。彭云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位基层的党支部书记,22年如一日,坚守山村,替民主事,致力于改变山村贫穷落后面貌,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依旧默默无闻地为群众排忧解难,赢得了乡亲们的尊敬和爱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去年年底,因工作劳累导致脑出血,不幸逝世,年仅51岁。我们要学习彭云同志的保贵精神,学习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高尚品格;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生命不息、服务不止的崇高境界和淡薄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彭云同志作为一名农村共产党员、一名党的基层干部,用一生践行入党誓词的历程,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

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优秀品格。他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的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在不断的追求中实现了人生价值的升华。在工作实践中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创造性的去开展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建功立业,不断开创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在他身上我看到了求真务实,积极肯干的作风。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工作、对事业充满激-情,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求真务实的精神风貌;不辞辛劳、忘我工作。做到平时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候能冲的出来,危难关头能站得出来。

在他身上我看到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凝聚人心,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我们应真正使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思想上牢牢扎根,在行动上自觉体现,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做好每一件事情,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彭云同志,你五十一岁、还算中年的时代,却早早地离开了你深受的乡亲。在您任职的二十年来,您的优秀品质已经深深地住进了我们的心里,岁月的流逝见证风霜雨雪、更让我们见证了您的品质与一生、您无疑是伟大的、光荣的。当前,正值我公司加快转型跨越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像彭云同志那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把干事创业作为人生追求,在推动全省转型跨越发展的实践中,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对标先进、力争上游,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希望,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篇3:彭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听着彭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们朴实无华又饱含深情的讲述。我的眼中始终是湿润的,我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我被彭云同志感动了,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子不高,敦实纯朴的晋北汉子向我们走来,他的脸因为常年被风沙吹拂而显得红彤彤的,挂着春天一般的笑容,见面话不多,先给你递支烟,不管发生多大的事,嘴里总会说“还好,还好”!

彭云同志“几十年如一日甘当山村当家人,一生忠于党的事业,一心一意为群众排忧解难,舍自家顾大家„„”的一系列感人事迹发人深省,摧人奋进。从彭云同志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品质,心系群众,脚踏实地为百姓办事,不讲待遇,只说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情操。

彭云同志永远离开我们才六个多月,但所有听过他事迹的人们善良而固执地认为他还没有走,还活在无数群众的心中,他肯定还在口子梁村,还在为改善群众的生活而四处奔波,用他的实际行动和崇高的理想竖起一座共产党员的丰碑。

请注意报告团成员的报告中反复出现的几个关键词:四轮、党参、高血压、冰雹、找水、衣服。用这几个普通的词语却能连起一个共产党员平凡而辉煌的人生轨迹。“八十年代,彭云的媳妇就是他们家种党参换钱娶回来的。”老乡长如是说。“先后换了三辆四轮。”这些都说明彭云致富还是有一套的,在致富上还是动了脑筋的,但他为什么没有先致富?连姑娘给他买的高血压药也舍不得吃,还说没有效果,不要再买了。给他买的衣服舍不穿,非要等到过年才穿。“四轮换了三辆,每年费用大概在两万多元。”要是彭把这么多钱都用在自己身上恐怕早就富了,根本不用当这个吃力不讨好的口子梁村的主任。这一切说明了什么?说明彭云同志是一个高风亮节、深怀大爱的党的好同志好干部。

五十一岁,正当年的岁数啊!多少这个岁数的人都已放下了奋斗的包袱,悠闲地过着富足的生活。可是,我们伟大崇高而平凡的彭云同志却因积劳成疾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一生牵挂的口子梁村几百号乡亲。但他为之奋斗的未尽的事业有人会循着他的脚印接替他走下去的。

学习彭云,就是要学习他的脚踏实地,心无旁骛为党工作,为人民群众工作,不讲待遇不讲报酬。

学习彭云,就是要学习他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品德,以实际行动体现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篇4:彭云先进事迹观后感

繁峙县居民办事处党委

2012年7月27日下午3点40分,按照县组织部要求,居民办事处党委号召系统内全体党员干部及工作人员,在所属支部各自收看《彭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实况录像。

朔州市山阴县下喇叭乡口子梁村原党支部书记彭云在22年里始终把群众的疾苦挂在心上,把为百姓谋利益看成自己的职责,宁愿自己受累不让群众吃苦,凭着无私和公道正派,成了村民们的主心骨和带头人。

去年夏天,口子梁村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冰雹灾害,县政府给每户村民救济了一袋白面,给受灾田地每亩补贴了6公斤荞麦种子,彭云每次都是用自己的农用车给村民们拉回村里,并逐门逐户把白面和荞麦种子送给乡亲们。每家每户村民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说话方式不一样,办事方法也不一样,他多年来有个宗旨,就是公道,这是他的根本宗旨。2011年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彭云又以全票当选为支部书记,面对村民们的信任,彭云信心百倍,准备带领大家伙脱贫致富。可是就在2011年12月5日一大早,他准备把前一天连夜整理出的选民登记表送到乡里,刚下地就一头栽倒,再也没有起来,他51岁的生命就定格在了这一天。

彭云同志不仅是一个大公无私、廉洁奉公的好干部,他主要是把他的爱心扩大到了他力所能及的每一个角落。

22年来,彭云毫无保留地为口子梁村着想,一心扑在工作上,留下的是对群众的爱。他用生命温暖着这个贫困的山村,用朴实的情感践行了一个基层党员对党的忠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彭云所做的事都关乎群众的利益,关乎群众的冷暖,人民群众从彭云同志身上感受到了我们党的光辉形象……

报告团成员从不同角度生动讲述了彭云同志的感人事迹。彭云同志任村支部书记20年来,致力于改变山村贫穷落后面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通过这个报告,我们看到一个基层优秀党员带领一个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中国最基层的一个组织村民委员会的舞台上,平凡的工作中谱写了自己壮丽的一生。彭云同志就是用他优秀共产党员的品格践行他的这种人生,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报告会后,办事处党委召集全体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在办事处会议室进行了深入讨论,畅谈观后感,形成以下共识:

一是彭云同志的先进事迹使收看报告会的人深受感动,大家都为失去这样一位优秀党员干部而痛心和惋惜。

二是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理想观念和生活目标有了很大的改变,用比较书面的说法是,人们的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有了质的改变。为人民服务,成了一种过时的思想,甚至很多时候成为被人讥笑的老土的思想。可是,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彭云同志以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我们上了很有教育意义的一课。彭云的事迹告诉我们,不是所有的人都掉到了物质与享受中,不是所有的人都把为人民服务做为过时的思想扔得远远的,不是所有的人都把人生的理想和做人做事的目标都随着环境改变而改变。

三是一致认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向彭云同志学习,学习他“为了一村富,甘愿一家穷”的奉献精神;学习他把干事创业作为人生不懈追求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把为人民服务当作人生最高理想的无私精神;学习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人生的旅途中总是让自己经风雨而让别人见彩虹的崇高精神;学习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高尚品格;学习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彭云同志的事迹报告会,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激励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立足本职,奋发有为,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一些不平凡的业绩来。

彭云走了,但依然留在他工作生活过的土地上的群众不会忘记他,他的精神感动着无数与他素不相识的人。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很有价值。

篇5:彭云先进事迹心得

7月27日下午,我们集体观看了山西卫视播出的《彭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彭云同志是一名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好党员、好干部。他是朔州儿女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彭云同志的勇于奉献看自己。彭云同志一心想群众,一心为群众,22年不仅尽到了一个村支部书记应尽的责任,而且成了“活雷锋”,他用家里的四轮车常年为群众拉水拉炭拉粮食,用坏三辆四轮车,每年补贴的人工费和油钱达两万。他却没有用四轮车出去挣钱养家。我们和彭云相比差的很远。

彭云同志的敢于担当看自己。彭云同志在那个无水无煤、靠天吃饭,生存条件非常恶劣的小山村当支书当得太非常艰难。他是农技校毕业,本来可以靠自己的技术去谋生,但他觉的组织和乡亲们既然信任他,他就该无怨无悔的担当起这份责任。所以他找人勘测打井,井里没水的时候常年为乡亲们拉水,多次累得病倒都无怨无悔,一干就是20多年。比起彭云的这份敢于担当和责任心,我们差的很远。

彭云同志的公正无私看自己。县里给口子梁村发放的各种补贴,彭云同志从来都是公平公正的分发给乡亲们,有时

还把自己的那一份给了最困难的乡亲。乡里给了一个低保指标,他的堂弟家里也很贫困,和他请求想要这个指标,但彭云说:咱们村里的张仕勇有一身的病,家里负担又那么重,你忍心吗?这一句你忍心吗?道出了彭云同志的公正无私和善良厚道。我们和彭云相比差的很远。

彭云同志是大山的骄子,大山的脊梁,党的好儿子,百姓的好公仆,农村支部书记的优秀代表。他活着是我们的一面旗帜,他逝去是历史的一座丰碑,他走了,带着的对亲人的眷念:对生命的渴望:对人世的爱恋,当然也带着对工作的遗愿,匆匆离开了我们,但他留下的是对大山深处的那份坚守,是22年的无怨无悔。是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党,无愧于时代的震撼与感动。

今后我要以彭云同志为榜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社会,为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

《彭云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有感

7月26日听了彭云同志先进事迹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学习,通过学习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更加感受到了彭云同志的不平凡。

彭云同志的勇于奉献看自己。彭云同志一心想群众,一心为群众,22年不仅尽到了一个村支部书记应尽的责任,而且成了“活雷锋”,他用家里的四轮车常年为群众拉水拉炭拉粮食,用坏三辆四轮车,每年补贴的人工费和油钱达两万。他却没有用四轮车出去挣钱养家。我们和彭云相比差的很远。

彭云同志的敢于担当看自己。彭云同志在那个无水无煤、靠天吃饭,生存条件非常恶劣的小山村当支书当得太非常艰难。他是农技校毕业,本来可以靠自己的技术去谋生,但他觉的组织和乡亲们既然信任他,他就该无怨无悔的担当起这份责任。所以他找人勘测打井,井里没水的时候常年为乡亲们拉水,多次累得病倒都无怨无悔,一干就是20多年。比起彭云的这份敢于担当和责任心,我们差的很远。

彭云同志的公正无私看自己。县里给口子梁村发放的各种补贴,彭云同志从来都是公平公正的分发给乡亲们,有时还把自己的那一份给了最困难的乡亲。乡里给了一个低保指标,他的堂弟家里也很贫困,和他请求想要这个指标,但彭云说:咱们村里的张仕勇有一身的病,家里负担又那么重,你忍心吗?这一句你忍心吗?道出了彭云同志的公正无私和善良厚道。我们和彭云相比差的很远。

篇6:学习彭云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进入五六月份,山阴县百项工程大会战鏖战正酣,县城通往右玉杀虎口的公路开始翻修,几难通行。但泥渣石块挡不住行路的脚步,几个月来,一拨拨记者、作家、编剧走进下喇叭乡口子梁村,为的是采访、挖掘已故村党支部书记彭云的感人事迹。

2012月5日,因突发脑溢血,彭云生命的年轮停在了51岁。时隔半年之久,说起他的逝去,人们仍以手拭泪,几度哽咽,心头笼罩着无限惋惜和悲痛。他的勤勉,他的付出,他的坚守,他的精神,因为他的离去,更加清晰地刻在人们的记忆里。

山阴县委发出向彭云同志学习的决定后,彭云的事迹逐步为人们认识和感动。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和朔州市委组织部先后举行座谈和报告活动,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彭云。“七一”前夕,彭云被追授“全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

“支书不能白当”

口子梁村是雁门关外洪涛山区一个百余人口的小村,多贫瘠,少绿色。满坡石头亦如大山的子孙,敦实而倔犟。

从1989年到年,彭云共担任村党支书22年。22年里,他为小村付出的,是超常的体力和不尽的辛劳。村前的校舍、树荫,村后的田坝、水窖,还有2011年底刚刚完成的街巷硬化、村容整治工程,和他搬石头、和沙灰的身影一起,成为村民永远的感动。

他是一个“拉水支书”。口子梁村原有一眼泉水,1958年断流。之后,村民们便开始了人背骡驮出村取水的日子。彭云一上任,就决心摆脱水贵如油的窘况。1992年,在县水利局支持下,全村筹集3万多元,开始兴建引水工程。

山高坡陡,穿凿不易,其中苦累,可想而知。为早日引水进村,彭云不惜自家耕地撂荒,整天泡在工地上。他和几个壮劳力把一块块石头、一袋袋水泥搬上山坡,手拉肩扛,勒出道道血痕,别的劳动力两人抬一节10米长的钢管,心急的彭云几次咬牙一个人扛起钢管。奋战一年后,终于从两公里外的罗庄引来井水。

可惜好景不长,两年后,罗庄水井枯竭,大伙儿又恢复了到下喇叭村拉水的日子。

引水的失利,让彭云深感不安,从此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开始用自家的四轮车为村民义务拉水。这一拉,就是十几年。十几年来,对那些年老体弱的,彭云总会把水一桶桶送到他们家里。他四轮车长年载的是一个大水罐,载的更是许多村民的寄盼和希望。为了拉水,他雪天扫雪,雨天垫路,艰辛备至。直到临终前,他还喘着微弱的气息念念不忘:“我得去拉水。”

69岁的梁月云老人每次说起彭云,总是噙满泪水:“我老伴过世早,儿女又不在身边,吃水的事情最发愁,但彭云总是说,‘老嫂子你放心,只要我在一天,就给你送一天的水!咱没钱愁,缺水还愁个啥!’”有一天老人水缸又空了,赶上下雨,心想彭云不会过来了,寻思接点雨水将就一下,但没想到彭云还是冒雨来了,手里提着从自家水瓮里舀出的一桶水,“你们说,哪有这样的好支书呀!”

他也是一个“创富支书”。口子梁村山多地少,老百姓一度连温饱都难以解决。

作为村里的领头雁,彭云深知群众对富裕的渴望。多年来,村里种植的土豆、豌豆、莜麦、胡麻等作物一直品质差、产量低,但引进新品种价格高、投入大,大家并不敢轻易冒这个风险。彭云觉得,只有自己种好了,百姓看到希望了,才可能跟着一起种。

1995年,他在全村率先引进新品种,用自家土地作试验,并采用旱作技术,当年,他的胡麻和土豆产量就达到了全村最高。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们纷纷改种新品种,经过几年发展,大家生活逐渐好了起来。

2011年,彭云又提出因地制宜发展畜牧业、种植中药材的主张,他带头养了3头肉牛、25只羊,并和副乡长徐晓圆商量,开春一起去内蒙古考察中药材种植,不想竟成了未了的心愿。

彭云曾说:“支书不能白当,就要做群众的主心骨。”老百姓说,这娃没瞎说。

信任从哪里来

口子梁村子不大,叔伯侄子姨姨大妈,非亲即故。不论摊钱分物的大事,还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有了意见都能明提,解决不好,会找到家里说上半天,甚至当面吵个一塌糊涂。但彭云担任村党支书22年来,大人小孩全都心服口服。每次换届,不论是任党支部书记还是兼村委会主任,他总是高票当选。

赢得老老少少这么高的信任,凭什么?(请注明来源于范文.先生网 www.FWsir.com)凭的是公道正派,凭的是心底无私。

,乡里拨给口子梁村一个低保指标,彭云的堂弟知道后,便找上门,希望彭云照顾给他,哪想彭云毫不犹豫地说:“不行!这次我要给张仕勇,你们虽说年龄相差不大,但他有高血压。和他争,你忍心吗?”堂弟没有怪怨他,心里反而更加服气。

2011年夏季,口子梁村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冰雹灾害,县政府给每户村民救济了一袋白面,彭云用自己的四轮车亲自运回村里,并逐门逐户把白面送给乡亲们。有壮劳力的,他把白面放在他们背上,没有壮劳力的,就把白面送到他们灶前。发完白面,他也成了一个“白人”。

[NextPage]

县政府给受灾田地每亩补贴6公斤荞麦种子。那天小雨一直下个没完,彭云又冒雨开着四轮车从县里拉回了种子,一进村就招呼大家分种子。当他给村民一一分完种子后,却发现自己不剩一粒。乡亲们过意不去,都说把自己口袋里的种子给他匀一些,而他却像往常一样再次撒了谎:“我当村党支书的,不缺这点种子,明天去县城再要点就是了。”第二天,他真的有了10公斤荞麦种子。后来人们才知道,那不过是他拉水时,顺路从邻村亲戚家借来的。

2011年冬,省里给每家农户供应块煤一吨,又是他亲自到矿上把煤运回,按照先五保户、低保户,后其他户的原则,每十户一组分匀后,再抓阄分配,做到了公道合理,没有引起一句闲话。

口子梁虽是个穷村,但这几年省里、县里推行的建设项目不少,彭云手里也过滤着一定数目的钱款。村会计胡国斌说,彭支书领头搞建设,只有倒贴的份儿,没有占便宜的时候。前几年村里修小学,施工队在村口饭店吃饭,欠了将近元饭钱。过年了,老板跑过来要钱,可村里没钱啊!彭支书就把他家攒了两年的1500公斤胡麻卖了,才还给人家。

彭云去世后,家里留下一页纸,那是去年村巷硬化工程未了的账目。谁出了多少工,垫了多少钱,都记在上面,一清二楚。

“硬骨头”的菩萨心

彭云干活下苦出力气,是十里八村有名的“硬骨头”,但大家也知道,“硬骨头”彭云却有着一副菩萨一样的好心肠,谁有困难张开口,保证有求必应。

杨迎生老人本是冻牛坡乡小庄窝村人,后到口子梁村道班给养护工人做饭,因年龄原因被清退。孤身一人的他没有去处,万般无奈下,拿着6000元清退费找到了彭云:“彭支书,我无儿无女,也没个住处,我给你些住宿的钱,你就给我找个安身的地方吧……”话没说完,彭云就答应下来:“住的地方咱不怕,我现在就给您安排。杨叔,您放心,以后只要我有口吃的,您就有饭吃!”

彭云安排老人住进了村委会,管起了老人的生活起居,吃水包在身上,隔三差五给老人送去莜面、豆面,逢年过节还把老人接到家里,自家吃什么,老人就吃什么。为了让老人冬天睡上热炕头,他跑到村外公路上捡大车漏下的煤块,攒在四轮车上,够个四五筐就送到老人的住处,就这样一直照顾了老人6年。

老人临终前几天,彭云放下手里的活儿,天天陪伴老人。一天,老人拉着彭云的手颤巍巍地说:“彭支书,这辈子我没法儿报答你了,我还剩下1308元钱,你要不嫌弃,就留给你的孩子念书用吧!我死后,就把我安葬在咱口子梁村吧!”

8月24日,老人走完了他的一生,彭云和老人的族人联系,族人却没有打发老人的意思。彭云没有埋怨,他将老人留下的1308元钱如数交给村会计,却将自己的1000多公斤豌豆卖掉,在家中为老人的丧事摆了宴席,请全村的父老乡亲吃了一顿饭。彭云妻子杨生桃说,今年清明节和“十月一”,老彭还去老人坟前烧过纸哩!

熟悉的人提起彭云,都会说:“人家当干部是往上靠哩!他是眼睛往下t哩!越没使用的人,他越亲近。”

村民兰存章门单户小,家里没有劳动力,还有哮喘和肺心病,种地都成问题。这些年,耕地、拉田、碾场、送水,都是彭云帮忙。提起大恩人彭云,老人的眼神顿时黯淡下来,白花花的眼泪就流出来:“我是打心眼里感激他啊!可这么好的`人,怎么偏偏就走了呢?”

为了帮助困难户,彭云几乎忘了自家。每年耕地、拉庄稼、碾场,总是干完别人的,再干自己的,多年来庄稼无数次发霉,家里吃的尽是发霉的粮食。

在乡里为彭云举行的追悼会上,许多老人抚棺痛哭,恸感天地。69岁的贺兰英说:“彭支书啊!你连村里的一块炭也没拿过,但每天早早起来,都要望望各家各户的烟囱,有不冒烟的便进去看看,是起床迟了还是被烟蒙了。你心里装着乡亲们,乡亲们享福了,你却走了。”

22载爱与愧

彭云1960年出生在口子梁村,19岁下喇叭农技校毕业,2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29岁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他而立之年连失双亲,此前就开始照顾5个兄弟妹妹,此后养家糊口供3个孩子读书,为全村百姓操劳,一直缓不过贫困劲儿来。他家五间破窑洞,至今还摆着打开后白花花一片的电视机,做饭用的是手拉风箱。

改革开放以来,彭云先后买过3辆四轮车,但他养四轮基本没挣下钱,还贴上油钱为村民们耕地、拉庄稼、碾场,长年为全村的五保户、困难户拉水,前后倒贴不下2万元。许多村民过意不去,有时会递上一盒烟,但他硬是退回去。他走后,家里欠债却高达7万余元。

他长年穿的,都是别人替下的旧衣服,破衣乱裳,脚趾头露在外边。前年春天挖树坑,村里几个女人见他鞋底断了,起哄要脱下扔掉。他却说:“不行不行,你们扔了,我连家也回不了。”有一天,彭云收到在深圳打工的女儿丽丽寄回来的一身新衣服、一双新皮鞋,他高兴地对老伴说:“咱闺女长大了!”左看右看,爱不释手。但是,子欲孝而亲不待,这身让他心爱不已的衣服,他却一次也没有穿!

他从小就有疝气,年轻时在铁路工区干活时患上肺结核,中年又患上高血压。这几年,村里的壮劳力越来越少,他的苦更重了,病情日甚一日。疝气发作的时候,走路一瘸一拐,疼痛难忍。按说治疗疝气并不是什么大手术,但他舍不得花钱,咬牙一拖再拖。

他几乎顾不上自己,但村里的工作却总是走在全乡乃至全县的前列。这些年,不论是打坝造地、修桥补路,还是绿化、“普九”,都能提前完成,靠的就是他的苦干实干,他的带头示范。这两年,群众交不起新农合费时,他也会垫上,前前后后垫了2300多元,村里的新农合工作就是这样完成的。

2011年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彭云又毫无悬念地以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面对全村人的信任,他信心百倍地说:“在任期内,我要为大家办好以下10件实事:养羊、种植中药材、资助困难户建房、解决村里吃水问题……”

2011年12月4日晚10点多,他跟会计胡国斌在自己家里整理村委换届选民登记表,心里还盘算着几户在外的人家没有领煤,得尽快通知一下……一直工作到晚上11点多。第二天早上,他正准备把选民登记表送到乡里,刚下地,就一头栽倒,再也没有起来……

22年来,彭云一心扑在工作上,留下的,是对群众的爱,对家人的愧。生前,他多次对老伴说:“生桃,我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你了!我欠你、欠孩子们太多了!”

篇7:彭云事迹学习材料

北洸小学张文娟

27日下午,观看了《彭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后,感慨很多,眼前浮现出那一张朴实的笑脸,浮现出您给同村大娘日日打水的情景,浮现出您为村里大小事日日忙碌的情景,耳边响起您那质朴的声音……您是新时代的英雄,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报告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彭云同志在平凡岗位上的动人故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立体感人的农村支书,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本质特征,展示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和时代风范,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报告中我知道了您是乡亲们眼中的好后生,好领导;您是女儿严重的好父亲;您是领导严重的好干部……您的那种无私奉献、兢兢业业、大公无私、无怨无悔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却活在了亿万人的心中。扪心自问,彭云同志的这种奉献精神为人民付出了一切,那我们又做了多少呢?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篇8:学习彭云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7月27日下午,党支部组织幼儿园全体党员收看学习了《彭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从不同角度生动讲述了朔州市山阴县下喇叭乡口子梁村原党支部书记彭云同志的感人事迹。彭云同志任村党支部书记20年来,致力于改变山村贫穷落后面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通过收看学习,了解到基层党员干部彭云的先进事迹,深刻领会到要把学习彭云同志先进事迹作为开展创先争优、基层组织建设年、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的再深入、再延伸,要学先进、优作风、干事业、创佳绩。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畅谈学习彭云同志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一、充分认识到学习彭云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意义。

我们要学习他坚定信念、忠诚使命的政治品质;学习他恪尽职守、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学习他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优秀品质;学习他一心为民、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学习他公道无私、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

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把开展向彭云同志学习活动与做好本职工作相结合。学习彭云,就是要做到立足本职,争先创优。要将彭云同志的精神品质内化于心,固化于本,外化于行,在学先进、见行动、比贡献、创一流上狠下功夫,认认真真做好每一项承担的任务,以优异的工作业绩回报组织。二是要把开向彭云同志学习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发挥党员先进示范、带头引路的作用。引导广大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上创先进、争优秀,努力做一名让人民群众拥护信任的好党员、好干部。三是要把开展向彭云同志学习活动与推动当前工作紧密结合。学习先进模范,目的是为了更好、更有效地推动工作,这就需要一大批像彭云同志一样恪尽职守、兢兢业业、甘于奉献的党员干部。全体组工干部要把开展向彭云同志学习活动与完成本单位重点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对照新学期工作目标要求,强化工作措施,以干克难,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积极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向党支部交一张满意的答卷。

二、明确学习主题,结合工作实际灵活学。

紧紧围绕“学习彭云,扎根在基层,成长在一线”等主题,根据我园实际工作情况,深入教学一线,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牢记党员宗旨,勤政为民,廉洁奉公。要以彭云同志为榜样,结合当前工作实际,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将满腔热血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为幼儿园新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重温入党誓词,牢记党的宗旨,不忘共产党员的职责。

三、加强学习,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电视、互联网、报刊、书籍等现代信息传媒,自觉学习彭云同志先进事迹,做好宣传工作,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学习榜样。作为一名教研工作者,要深刻领会学习精神,做好宣传和引领的作用。通过这次学习,我明白了为人民服务不在于位置有多高、权力有多大,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就要像彭云同志那样时刻心系群众、处处为民着想、时时不忘本职,把组织安排的岗位当作奉献的平台、敬业的舞台、人生的戏台,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共产党员的角色。这样的人生,就是有价值的人生。”

篇9:彭云先进事迹观后感

当我收看了《彭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实况录像片时感受很深。彭云是朔州市山阴县下喇叭乡口子梁村党支部书记来,致力于改变山村贫穷落后面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党的基层支部书记,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大公无私处处以群众利益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为民,信念坚定、忠于职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把一生献给了党的事业,献给了家乡人民。他是全省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又一重要典型,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

他的事迹非常感人,其中使我感触最深的是:他有一副热心肠。彭云会开拖拉机、会电工、又舍力气,村里人不管大事小事都想找他。起房盖屋时拉石头、电线扯断后的更换维修……彭云干这些事情从来不记报酬,也不嫌琐碎。他上任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全村人畜吃水问题。上面给的资金不足,他投亲访友自筹资金三万多元,用自家的小四轮拖拉机拉材料,10多米长的引水钢管一人从山下往上拉。他说:“能省的要尽量省,咱是村里的一把手,一点也不能搞特殊。”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全村男女老少大干三个多月,终于把罗庄的泉水引上了口子梁村的蓄水池。他私心少,考虑集体的事多;念的书不多,懂的道理不少,是一位典型的好村干部。我们都应该向他学习。

我今后一定要向像彭云同志那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干事创业作为人生追求。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篇10:彭云先进事迹观后感

组织观看《彭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讨论情况汇报

按照县创先争优领导组关于收看《彭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的通知要求,我乡高度重视,及时召开支部书记会议进行按排部署。7月27日下午,我乡28个党(总)支部分别召集党员干部集中观看了山西卫视播出的《彭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会后进行了认真讨论,畅谈感受,并以支部为单位向乡党办上报了收看讨论情况。

7月27日十五点四十分我乡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在乡政府二楼会议室主会场一起观看了山西卫视播放的《彭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的实况录像,从报告团成员薛拉格作题为《我心中的彭云》,报告团成员徐晓圆作题为《怀念战友》,报告团成员宋贵作题为《口子梁人心中永不干涸的“蓄水池”》,特约记者作题为《让村民无限思念的当家人》,报告团成员彭丽丽作题为《爸爸,我的好榜样》的报告中,我们知道了:彭云同志任朔州市山阴县下喇叭乡口子梁村党支部书记22年,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山村,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22年来,彭云用责任温暖着小村百姓,用深情感染着一方土地,用无私挺起了大山的脊梁,用行动践行了一名农村共产党员的无私和忠诚。他是小村永远的村魂,他心碑上镌刻的是为民服务的一片深情!2011年12月5日,因高血压加上工作劳累导致脑出血,不幸去世,年仅51岁。报告团成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深情讲述了彭云同志短暂而永恒、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他舍小家顾大家,数十年为民解忧愁,一身正气系群众,百姓冷暖挂在心间的事迹感人至深,精神催人奋进。一个鞠躬尽瘁的优秀基层干部的形象,油然升起在大家心中。

在随后的讨论会上,全体机关干部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彭云同志在平凡岗位上的动人事迹,是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本质特征和根本宗旨的最好的诠释。他的一生展示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体现了新时期共产党人时代风范。大家表示,一定要自觉对照彭云同志找差距,以彭云同志为榜样,坚定信念,牢记宗旨,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把彭云精神与当前防汛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发挥一个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

彭云的事迹使大家受到了深深地心灵震撼,在这感动中乡党委书记、乡长秦彦伟同志做了重要讲话,彭云同志在自然环境十分艰苦的条件下,22年坚守大山、服务群众,为人民利益殚精竭虑、不遗余力、积劳成疾,为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扎扎实实、辛辛苦苦、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牢记宗旨、一心为民,信念坚定、忠于职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把一生献给了党的事业、献给了家乡人民,他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为有这样的优秀党员感到骄傲。彭云同志是党员队伍中的时代先锋,是基层党组织的杰出代表,是党员干部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杰出典型。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彭云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学习他忠诚于党、忠于人民事业的坚定信念,学习他对人民高度负责的伟大情怀,学习他兢兢业业、扎实工作的优秀品质。通过学习彭云同志的先进事迹,我们要看到自己的差距,在今后要把彭云精神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坚定信念,对党忠诚,踏踏实实做人做事,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真正发挥一个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篇11:向彭云同志学习 向彭云同志致敬

西咸阳学校武斌

7月27日下午,我们观看了彭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在《彭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中,报告团的五位成员从不同角度生动地讲述了彭云同志短暂而永恒、平凡而伟大的一生,真实再现了一位农村党支部书记在平凡岗位上作出的不平凡业绩,展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可贵品质和崇高精神,塑造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公仆形象。

彭云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22年如一日,坚守山村,为民办事,他的事迹感人至深。他虽然去世,但他的精神催人奋进。他留下了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的精神财富

彭云同志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牢记宗旨、一心为民,信念坚定、忠于职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把一生献给了党的事业,献给了家乡人民。他是全省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又一重要典型,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我们为有这样的优秀党员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作为我们教师,更应该学习彭云同志的精神,把他作为我们的榜样,不断学习。为我们的教育事业自己的光和热。

永远的榜样 心中的路标

观《彭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有感

彭云同志虽然离我们去了,但他感人的事迹却历历在目,他感人的精神一直震撼着我,鼓舞着我,他无私奉献,先人后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他虽死犹生,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心中的路标。

彭云同志在山阴县下喇叭乡口子梁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他二十二年来在自然环境十分艰苦的条件下,致力于改变山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彭云同志的先进事迹令人感动,他被人们称为“口子梁村永不干涸的蓄水池”。他为解决口子梁村村民吃水的问题,先是修建蓄水池引水,水源枯竭之后,又用自家的四轮车义务为村民拉水,先后用坏了三辆四轮拖拉机,令人震撼。这位人民的好干部,国家的好党员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根本要求,体现了“情为民所系”的根本理念,真真正正做到了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也就是解决村民最现实、最具体、最急迫的利益问题。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管春夏秋冬,不管风霜雨雪,他常年为乡亲们拉水,他义务照顾五保户老人杨迎生欢度晚年,他义务为村民耕地、秋收、碾场……真正的感动不是一时的感伤,而是灵魂的触动。一个农村党支部书记,有如此高的境界,是一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共产党人精神,让我们感动!

彭云同志是大山的骄子,大山的脊梁,党的好儿子,百姓的好公仆,农村支部书记的优秀代表。他活着是我们的一面旗帜,他逝去是历史的一座丰碑。他走了,带着的对亲人的眷念,对生命的渴望,当然也带着对工作的遗愿,离开了我们,但他留下的是对大山深处的那份坚守,是22年的无怨无悔。是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党,无愧于时代。

斯者已逝,精神长存。你播下一粒信念的种子,人们继续用希望浇灌它,在发展的道路上生长发芽,开出灿烂的花。今后我要以彭云同志为榜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社会,为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

彭云你是我前进道路上不灭的指路明灯,是我一生中永远的榜样。

篇12:弘扬彭云精神

——心得体会

2012年7月27日,我车间党支部组织座谈会,学习彭云同志先进事迹,围绕“从彭云身上,学到了什么?”、“学习彭云,我该怎么做?”等内容进行大讨论,深刻领会彭云同志先进事迹和精神内涵,彭云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基层党支部书记,22年如一日,坚守山村,为民办事。他“舍小家顾大家,数十年为民解忧愁,一身正气系群众,百姓冷暖挂在心间”的事迹感人至深,精神催人奋进。彭云同志虽然去世,但他留下了值得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深思和学习的精神财富。会议倡导大家要学习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高尚品格;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生命不息、服务不止的崇高境界和淡薄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通过座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彭云同志为榜样,像他那样为政,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像他那样干事,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像他那样做人,一辈子淡泊名利,甘于清贫。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和实际行动,努力做人民满意的好员、好干部。

彭云同志的事迹就是我们身边的雷锋精神的再现。学习彭云精神,就是学习他几十年如一日,忠于党的事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我车间要求每一

位党员干部自觉对照彭云同志找差距,从学习彭云事迹中得到精神的洗礼,思想的升华,做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甘于奉献、创先争优的模范,勇做革命事业中默默无闻的螺丝钉。在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日益改革创新的今天,学习彭云精神意义尤为重要。我们一定要把心沉下来,把身子扑下去,向彭云同志那样任劳任愿,抓生产抓安全。煤矿生产发展的发展更需要千千万万个彭云式的好干部。

彭云同志的勇于奉献看自己。彭云同志一心想群众,一心为群众,22年不仅尽到了一个村支部书记应尽的责任,而且成了“活雷锋”,他用家里的四轮车常年为群众拉水拉炭拉粮食,用坏三辆四轮车,每年补贴的人工费和油钱达两万。他却没有用四轮车出去挣钱养家。我们和彭云相比差的很远。

彭云同志的敢于担当看自己。彭云同志在那个无水无煤、靠天吃饭,生存条件非常恶劣的小山村当支书当得太非常艰难。他是农技校毕业,本来可以靠自己的技术去谋生,但他觉的组织和乡亲们既然信任他,他就该无怨无悔的担当起这份责任。所以他找人勘测打井,井里没水的时候常年为乡亲们拉水,多次累得病倒都无怨无悔,一干就是20多年。比起彭云的这份敢于担当和责任心,我们差的很远。

彭云同志的公正无私看自己。县里给口子梁村发放的各种补贴,彭云同志从来都是公平公正的分发给乡亲们,有时

还把自己的那一份给了最困难的乡亲。乡里给了一个低保指标,他的堂弟家里也很贫困,和他请求想要这个指标,但彭云说:咱们村里的张仕勇有一身的病,家里负担又那么重,你忍心吗?这一句你忍心吗?道出了彭云同志的公正无私和善良厚道。我们和彭云相比差的很远。

通过学习彭云同志的先进事迹,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更加感到学习彭云精神的及时和必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彭云为榜样,坚定信念,对党忠诚,踏踏实实做人做事,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真正发挥一个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机修车间党支部

郭华

上一篇:刘启兵个人简历下一篇:用油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