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治安形势分析及治理对策

2024-05-16

当前社会治安形势分析及治理对策(通用8篇)

篇1:当前社会治安形势分析及治理对策

当前社会治安形势分析及治理对策

政府全面开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工程,治安整治、公正司法、严格执法等方面取得较大进步,社会治安不断得到优化,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或基本满意率均达到90%以上。但是目前的治安隐患仍然不少。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当前形势,探研治安良策,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当前社会治安形势是稳中有忧

一是刑事发案相对平稳,重大案件比率低,但侵财案件相对突出,总体社会治安质量较高。所立刑事案件中,“两抢”、“两盗”等侵财型犯罪比较突出,占总案的八成以上。此外,经济领域犯罪、职务犯罪增多,也是当前比较突出的特点。

二是一些突出的治安问题和重点地区已得到有效整治,但仍然存在不少治安隐患。目前,我市形成规模的团伙恶势力已基本被摧毁,沿海地区大规模走私活动及农村宗派械斗已被遏制,局部地区案件多发、治安混乱的状况得到改变。但目前仍有一些比较突出的治安隐患,如近期雷州等地恶势力出现“还阳”迹象,小规模的走私活动仍然在北部湾沿海地区反复出现;城郊结合部的“两抢”仍然突出。

三是排查调处基层矛盾纠纷工作卓有成效,但各种人民内部矛盾纠纷仍然大量存在。近年,我市通过实行领导下访、基层“八长”接访、开展排查调处大会战等有效措施,将一大批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广大农村基层持续保持稳定。但由于当前因改革发展和历史遗留等许多利益碰撞问题逐渐凸现,诱发的人民内部矛盾纠纷大量增多。

四是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对党和政府整治社会治安、维护稳定有信心,但是尚有诸多因素制约了长足发展。

整治社会治安的主要对策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完善激励制约机制。做好维护稳定工作,关键在于领导,重点是要健全和落实责任制,完善激励制约机制。要在“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指导下,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牵头,政法为主,各方参与,共同行动的维稳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首先,要坚决落实维护稳定的党政领导责任制。明确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是本地区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人。其次,要严格实行维护稳定的部门责任制和单位责任制。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落实各个部门和单位在维护稳定工作中的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负起维护稳定的责任。第三,要严格落实责任奖惩制度。对于一个地方、部门或单位治乱有功的领导,要提拔重用。而对于没有落实中央的政策措施,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工作失职、渎职,造成影响社会稳定严重后果的,要按照维稳责任制、综治一票否决权制的规定,坚决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重典治乱,严厉打击,保持对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当前,各级政法机关要进一步巩固两年“严打”整治成果,整合政法队伍力量,深入排查治安不好的地区和突出的治安问题,适时组织开展各类严打专项斗争。要坚持取缔非法宗教和各种大型封建迷信活动,确保政治稳定;要大力打击整治部分地方恶势力操纵经济活动的有组织犯罪,涉毒、“私彩”赌博以及城镇“两抢”、重大盗窃等违法犯罪活动。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严打”经常性工作机制建设,逐步构建“打、防、控、治”一体化的工作体系,确保社会治安的持续好转。

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夯实社会稳定的基础。当前,我市要重点抓好几项综治工作:一是要继续健全和完善以110为中枢的快速反应机制,逐步建立新型的警务巡控模式,实现公安、治安、保安“三安”联动,既出色完成警务,又服务社区,成为保一方平安的战斗实体;二是建立以“创安”为载体的区域性防控机制,积极开展“安全文明小区”、“无毒社区”等群众性创建活动,进一步强化社区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以局部的小治安带动社会大治安的好转;三是建立以群众为基础的联防联治机制,充分发动、利用各种辅警力量,开展“军警民联防”、社区联防等活动,推进治安工作的社会化;四是要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通过在学校中增设法制教育课程,聘请法制副校长,建设法制教育基地等,提高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学生的法律意识,减少违法犯罪;五是认真搞好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的管理整顿、刑释解人员的安置帮教、铁路护路治安联防等综治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社会稳定的基础。

积极疏导,妥善化解,正确处理各种人民内部矛盾纠纷。各级、各部门要坚持“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原则,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对发生的各种矛盾纠纷,要早部署、早控制,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及“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单位、一套方案、一个期限”的工作要求,实行分级归口办理,把化解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单位和个人。各地要继续坚持领导下访,基层党政领导定期接访群众,化解突出矛盾纠纷的做法。把排查调处工作重点放在伤残退伍军人、企业军转干部落实政策、企业劳资纠纷、职工下岗、水库移民生活困难以及征地拆迁、山林土地权属纠纷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各县(市、区)要集中一段时间,开展排查调处“大会战”活动,对辖区内突出的矛盾纠纷,一宗一宗落实调处解决,对跨区域、影响大、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纠纷,由领导包案,实行重点突破。对于突发性的群体事件,公安政法机关要建立完善预警处置机制,配合其他职能机关,在立足于做好疏导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加强事态控制,防止矛盾激化。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积极发挥政法队伍在维稳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一要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观念,提高执法水平。通过加强教育培训,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意识、执法守法意识,真正打牢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思想基础;二要不断深化司法改革,规范各项司法、执法办案流程,进一步推进政务、警务、检务、审判公开,通过公开促公正,通过公开促廉政。进一步强化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完善配套措施,健全监督机制,继续抓好政法工作人员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加强对队伍的清理整顿。对不适应政法工作的民警要坚决辞退,最大限度地保持政法队伍的纯洁性;三要落实从优待警政策,建立健全能上能下、能升能降、能进能出的用人竞争激励机制,调动全体政法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各地要尽可能地结合实际争取政策和财政上的支持,为政法民警谋福利,实实在在地体恤政法民警,改善政法民警的待遇,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四要抓紧研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政法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有计划地组织民警学习世贸组织的贸易规则和有关涉外法律知识,尽快培养一批适应新世纪政法工作的专业人才。

篇2:当前社会治安形势分析及治理对策

问题及对策

作者简介:王辉,山东省东菅市委党校副主任、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1)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4.】71.0

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它不仅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而且关系社会政治稳定。因此掌握和了解当前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才能做出正确判断和决策,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一、当前我国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 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点在于完善社区管理机制,健全社区管理体系。因此,加强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和谐社区建设,需要找到有效的路径、拿出合理的措施,努力形成新型的社区管理格局。然而实践中,各地对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采取了不同做法,由此引发许多问题。

(一)对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识存在着误区 新形式下如何认识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如何搞好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认识理念中仍然存在着以下二种认识误区:

1.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建设的片面认识。部分社区和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只单纯注重GDP增长,对加强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特别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重视不够,对解决社区特殊群体的民生问题力度不够,对落实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措施不到位,造成了社区发展与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出现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

2.对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圭体认识模糊。现在有些人简单的认为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只是公安等少数负有维护社会管理秩序职能部门的职责,大多数部门和大多数工作人员与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关系不大,对党提出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缺乏深刻认识和理解,缺乏齐抓共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甚至将本部门、系统职责范围内出现的社区社会治安管理问题推向社区,推卸责任。

(二)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运行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

1.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落实体制机制存在诸多缺陷。如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责、权、利不够一致,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等原则没有在工作体制和机制中得到完全落实和充分体现,社会稳定管理“错位”、“缺位”、“不到位”等问题比较突出。

2.有些领域的工作运行机制尚不够科学缜密。如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方面,各种调解手段还缺乏有效衔接;社区社会治安管理情报信息预警机制滞后于实战需要,造成有些工作被动:刑侦队伍素质和装备建设还有“欠账”,攻坚破案的整体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方面,各监测预警系统设臵的监督点还比较少、现代化水平较低。

(三)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队伍素质殛待提升 杜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队伍在数量、素质、能力与形势下的维护稳定工作还不相适应,公安机关警力不足尤为突出,基层所队民警常年累月超负荷运转,劳动强度很大,不得不大量聘用协警人员。在物质装备上,公安机关指挥调度系统、反恐处突装备、刑侦装备、网络监控设备以及安全生产领域救援设施等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实战任务需要。

(四)社区社会治安自我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在社区社会治安自我管理制度方面仍然存在着渚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资金短缺、社区治安管理工作运行困难。社区资金的不足使社区工作的运行受到严重制约。由于许多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对社区工作资金投入偏低,导致社区工作人员队伍素质难以提高,社区工作难以扩展,工作质量难以提高。二是部分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淡薄。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不高,不但难以推进社区治安的治理,对社区的长远发展也有不利影响。三是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低。目前,在大多数社区职业化的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队伍尚未建立,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程度还很低。

二、当前加强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对策建议

(一)屏弃传统落后观念,树立现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理念创新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应若力推动四个转变,即推动由“轻”向“重”的转变,即屏弃过去重视经济建设而轻视甚至忽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的落后观念,把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的任务,摆上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臵;推动“堵”到“疏”的转变,即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关口前移,在重视创新解决各类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同时,也要注重创新源头预防和引导化解的措施,实行标本兼治,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推动由“散”向“合”的转变,即努力克服当前某些社会管理领域仅是某个或者某几个部门“单打独斗”的格局,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新格局;推动由“冷”向“暖”的转变,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民的理念,充分尊重综治对象,努力满足群众诉求,做到文明管理、热情服务,实现“情、理、法”的统一。

(二)着力推进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创新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进一步理顺社区建设的管理体制,健全领导机制,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结合的全覆盖、网格化的组织体系。

1.理顺社区内各主体之间关系,明确党组织核心地位。一是继续完善社区工作站制度,实行交叉任职,突出社区党组织的核心地位。探索实行社区工作站站长与社区党组织负责人交叉任职制度和以及居民自治与业主自治相结合的机制,指导推进社区居委会和小区业主委员会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在代袭业主利益监督物业管理公司管理运作的同时,代表小区居民向社会各方反映需求,实现居民自治和业主自治的统一。二是以党建为龙头,推进社区资源整合。坚持以党建为龙头,抓住理顺体制、健全机制这个重点,在互利双赢的基础上,开展部门职能进社区、单位党建进社区、党员奉献进社区等活动,扩大社区党建的基础,实现共驻共建、共管共享的社区党建新格局。

2.强化县(区)层党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三个层面党组织的统筹协调职能,明确各自在社区中承担的职责。应突出街道在社区建设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以社区工作站为平台,将下沉到社区的行政执法、行政管理和服务事务等集中归并,形成纵向到底、重心下移的管理服务体系。

3.完善社区社会治安管理体制机制。一是推进扁平化的公

安指挥调度体系建设,建成集中接警、指挥有力、信息畅通、设施先进、运转高效的现代化公安指挥调度中心。二是推进“平安城市”基础项目建设。综合应用现有资源和科技手段,建成集地理信息、网络通信、视频传输、模糊识别、访问控制等功能于一体的安全防范系统,构筑起覆盖全市特别是中心城区重点单位、要害部位、交通要道、治安复杂场所等重点防范区域的城市治安防控网。三是推进治安巡逻防控机刮改革。按照“屯警街面、网格布警,昼夜覆盖、无缝衔接,以动制动、以快取胜”的要求,继续深化以110为龙头的多警联动路面动态巡逻防控机制,构建全方位、全时空的街面治安巡防网络。

(三)多渠道保障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财政投入机制 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力度,将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运行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逐步形成与地方财政同步增长机制。

2.实行专项扶助。借鉴某些地方做法,每年从彩票公益金中,拿出一定比例资金用于杜区建.饺的福利服务和公益事业。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规范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等由政府出资,社会提供服务。

3.加大配套设施投入。由政府投资,按规划同步建设配套的政务管理用房等。加强社区公共配套服务用房的规划、建设、移交等环节的监督管理,确保社区公共配套服务用房的足额及时移交。

4.鼓励社会投入。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投入与民间投入相结

合、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社会化与产业化相结合的社会事业投入和发展机制。

(四)着力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社区管理服务是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开展的有效载体之一,直接关系到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成效。

1.搭建管瑷服务平台。探索建立由街道或民政部门牵头的集政务服务、公益服务、市场服务、志愿服务于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实行“一门受理、内部协办、资源共享”,满足居民各个层次的社会化服务需求。

2.推动城市执法职能向社区延伸。探索建立“边界统一、协同巡查、分类执法”的社区行政管理执法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和范围,形成管理主体清晰、执法到岗到位、一线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

3.提供及时有效的社区服务。整合社区各类资源,积极开展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基本服务,启动居家养老、育婴托幼、美容保健、健身娱乐等新型服务,着力推进社区服务产业化、社会化,满足居民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

(五)积极推进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手段的科技现代化

搞好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治理手段的科技含量尤其重要。

1.抓好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应用。大力开发应用科技含量更高、技术水平更先进的电子信息硬件设施,广泛开发应用更科学、更实用、更精密、更安全的管理软件系统,尤其是要注重自主研发符合当地甚至是本小区实际情况的应用性管理软件,推动治安缉合治理工作上水平。

2.抓好信息化管理资源的有效整合。科学研究制定社区信息化发展规则,把政府的写社区的、公共的与局部的信息化资源进行统一规划整合,在确保各类专业信息资源安全的前提下,打破区域之间、社区之间、政府部门与社区之间、社区内部各部门之间信息化管理的“壁垒”,促进信息化资源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化管理资源的综合效能。

篇3:当前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对策

1 充分认识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强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以平安建设为载体,以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为着力点,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并就农业和农村工作着重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加强法制,保持农村良好的社会稳定和治安环境”。这是当前我们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搞好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指导方针。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贯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尤其要解决有些同志对农村社会治安认识不足的问题,纠正“只要经济工作搞好了,治安问题就自然会好起来的错误观点”,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做法,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和地方党委的决策上来,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 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经济发展

现阶段,农村矛盾虽然错综复杂,但其矛盾核心还是指向物质利益问题,许多案件和纠纷都与经济发展不快或群众生活困难有关。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把现行体制中不够完善的方面或与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进行变革补充完善,使之与农村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从而有力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样才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农村经济发展了,一是增加了就业,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二是改善了农村群众的生活,稳定了他们的情绪,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党和社会主义的感情;三是由于有一定的物质经济基础,使党和政府的农村组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加强,从而大大地减少了农村不安定因素。

3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

由于部分乡镇干部存在着重物质轻精神的思想,在工作方法上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建设和发展。经济的转型和社会结构的变迁使我国传统道德、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一部分人道德腐败,思想自由化,生活腐化、堕落,享乐主义盛行,致使人丧失斗志。所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势在必行。村镇干部要对村民进行思想教育,带领他们学习文化知识,要加强引导村民向善、向上,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对不道德的行为进行指斥、制止,帮助村民树立新思想、新观念,养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力开展安全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是抓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首先,要组织落实、责任到人。其次,要充分发动群众,形成一个“比、学、赶、帮、超”的热烈氛围,变“维护治安人人有责”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为,提高农村干部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农村社会风尚。

4 建立新型农村干群关系,充分发挥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建立新型的农村干群关系,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和廉政建设。具体做法为:

(1)各村委、支部要坚持实行“四公开”“三表决”“两监督”制度。“四公开”,是指政策和办事制度公开和村干部考评结果公开。“三表决”,即群众代表参与公益事业规划及实施方案投票表决,参与增加公益统筹投票表决,参与村重大事件投票表决。“两监督”,即群众坚持对村委特别是对村长(支书)执行民主议事制度的监督和坚持对村委及村干部执行其他制度情况的监督。

(2)严厉惩治腐败分子。一是对村干部中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挥霍公款、激起民愤的腐败分子必须给予严厉的惩治,以平民愤;二是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以事实为依据,将那些为了个人目的而聚众闹事、挑衅干群关系的人绳之以法。

(3)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及时表彰遵纪守法、履行义务的先进典型以带动广大群众遵守法纪。

(4)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通过村干部的工作和在群众中进行宣传活动,充分发挥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之中。

5 加强农村流动人口管理,抑制流动人口犯罪比率增加的势头,减少影响农村社会治安稳定的因素

(1)借鉴城市户口管理的经验和办法,在农村也可以采取对外来人员实行暂住户口登记、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的办法,对村民基本情况掌握外来人员变动情况和治安情况。

(2)规范台账,建立村民档案。按照简明、清楚、方便、实用的原则,由乡镇一级“综治办”统一印制村民档案登记卡、表,实行每户一档、每人一卡,对村民基本情况进行登记存档并落实专人管理,让组织随时掌握各户或各人的基本情况。

6 发动群众,严厉打击农村刑事犯罪

目前,我国对农村刑事犯罪活动打击的严厉性、持续性不够,其主要原因有:经费和警力不足,公安部门除了对较大的案件进行侦破外,难以顾及一般性的刑事案件;我国农村地域广阔,交通不方便,居住分散,通信方式落后,往往在案发后案件发现时间慢,报警不及时,犯罪分子有足够的时间消痕潜逃,影响了案例侦破的最好时机;未能充分发动群众自保自治。针对这些实际情况,要实施对农村刑事犯罪活动的有效打击,实现农村的长治久安,必须做好以下2点:

(1)明确树立“打防结合、管治同行”的指导思想,把严打、严防、严管、严治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治理。

(2)发动群众联防自保。建立妇孺有责的治安防范网络。一是在村级成立治保会,组建护村、护寨队;各自然村设立治安小组。二是制定各种治安防范措施和村规民约,让家家户户张贴《治安须知》,老少妇孺人人皆明治安的措施及其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发动群众,共同维护好本村寨社会治安,减少案发机会和条件,把问题解决在案发之前。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村相继出现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解决和处理农村这些社会热点问题仍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

篇4:当前社会治安形势分析及治理对策

关键词:煤矿;内部治安;综合治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随着矿井建设的推进和利益关系的调整,煤矿出现了一些内部矛盾和新情况、新问题,给矿区治安形势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前煤矿内部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问题的表现

(一)综合治理责任落实机制建设相对滞后。综合治理工作責、权、利不够一致,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等原则没有在工作体制和机制中得到完全落实和充分体现,内部稳定管理“错位”、“缺位”、“不到位”等问题比较突出。个别党支部负责人作为本单位综合治理的第一责任人,对加强内部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重视不够,对了解化解内部矛盾力度不够,对落实矿区综合治理的措施不到位,综治工作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忽视员工法制教育,对内部综治问题视而不见,被动处理些问题时方法也是简单应付。有的区队党政领导更换频繁,遗留问题较多,对广大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更是无法及时跟上,法制教育滞后。例如:仅2014年1月份至今我治安保卫队已发现员工偷盗电缆事件6起,矿区道路车辆违规停放,刁难甚至辱骂纠察、门卫执勤人员现象时有发生。

(二)综合治理的工作运行机制建设相对滞后。主要体现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方面,各种调解手段、调解机制还缺乏有效衔接。例如:近年来,因外委施工单位拖欠工资问题而引发的群体上访事件时有发生,我们以往的处理机制是,治安保卫队出警控制场面,办公室、相关部门联系外委施工单位负责人出面协调,而外委施工单位解决此类问题的惯用手段是一个字“拖”。“拖”到场面失控,“拖”到工人越级上访,而我们的职能部门却束手无策。造成工作被动,甚至被迫承担责任。

(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建设,煤矿技防设施有所改善,但随着矿区及周边环境的变化、流动人口增多,矿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已无法满足矿区治安形势需要,使得矿区的治安防范能力处于低层次上,治安防范难度增大,矿区工业原材料失窃案件时有发生,与矿区的高速发展,员工对内部环境的需要很不协调。例如:主要路段、部位安防设施建设,矿区围墙建设相对滞后,案件发生后无法及时掌握有力证据。

(四)保卫力量建设相对滞后。现代企业由于治安保卫队不具备执法者的主体资格,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保卫力量建设在企业中的地位及重视程度相对减弱,出现了警力不足或人员老化等情况,而治安保卫队的工作面相对较广,包括治安巡逻、煤炭稽查、物资检查、安全守卫、交通治理、火工品管理、消防管理、流动人口管理、信访维稳等,可以说点多、面广、任务重。但因为待遇较低,年轻员工不愿意到保卫部门工作,造成保卫队伍多由年龄偏大、身体残弱等员工组成。造成开展工作力量不足,涉及问题不能正常运转,导致在管理中组织不力、协调不力,工作吃力,甚至很多工作都无法开展。

二、解决对策

(一)确保三个到位。一是认识到位。我们的党支部书记既要掌握综合治理的相关政策和责任追究等相关制度规定,提高认识;又要依托区队实际,明确综合治理与生产经营以及区队管理间的相互关系,切实认识到区队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内部环境。二是落实到位。再慎密的计划安排,再完善的防范措施,再严格的制度文件,如果缺少了落实观念、忽视了落实,最终只能是一纸空文。在避免制度缺失的同时,更应狠抓落实,让综合治理工作不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不仅仅是搁置在墙上的制度中,要加强员工的教育引导,实现思想有法束,行为有法依。三是追究到位。目前综合治理责任书层层签订,实行一票否决,形成了“目标到位、责任到肩、上有人抓、下有人管”的良好态势。要进一步增强综治负责人的责任感,加大对责任人的考核力度。

(二)注重三个强化。一是注重强化保卫力量建设。要进一步更新观念,强化角色认知,明确角色定位。尽快实现由单纯独立办案向打、防、管、建等全方位综合服务的转变,依托警企联建,找准打击犯罪与服务产能建设的最佳结合。深入调研、掌握动态,真正地把治安保卫工作纳入安全生产管理的轨道。针对重点部位、重点人员、重要生产物资以及苗头性、倾向性的综治维稳突出问题,强化监管监控,拿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同时,重视自身素质培养,立足现有人员,实现供需平衡。二是注重强化外委施工单位劳务人员的管理。本着“谁用工、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加大对外委施工单位劳务人员管理教育力度,制定下发切实可行的外委施工单位管理考核措施,并严格执行,各科室要加强协作。三是注重强化文化培育,推行和谐建设,实施标本兼治。加强法制文化建设,深入细致、灵活多样地开展各个层面的法制教育及规章制度教育,营建人人重法、知法的良好法制环境。加强制度文化建设,致力于打造员工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致力于和谐的“家”文化建设,让员工在和谐融洽向上的人文环境里同企业共进步。

(三)完善三个体系。一是完善群防群治体系。综治维稳工作不是单靠哪一个部门或是个别人的努力就能搞好的,需要切实发挥各科室和各级综治组织的作用,群防群治、齐抓共管。在建立群防群治体系的基础上,还要与时俱进,进一步密切与公安部门的协作,密切周边兄弟单位的协作,探寻构建协作协管、共促共建、区域联防、部门联动、内外兼济的立体群防群治体系。二是完善信息预警体系。架构起主动、准确、快捷、超前的预警体系愈来愈重要。需要进一步强化基层情况信息工作,强化对信息的归纳、综合、分析和判断,强化以情报信息为主导的预警机制,健全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情报信息网络,各科室、区队要准确、真实的反映本科室、区队的矛盾信息,坚持每月汇报制度,要注意信息的时效性,发现问题及时汇报。三是完善电子防范体系。多数单位办公、生活区域基本上已实现可视化监控的全覆盖,矿区已经具备了构建电子预警防范体系的基础条件。目前,整合现有的监控资源,加装部分主要路段、要害部位的监控设施,实现防范信息时时监控,打造电子预警平台已经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主要任务。

三、结语

矿区综治维稳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只有结合矿区发展建设不断变化的新形式,进行不懈的探索与研究,全员共同努力,重在落实,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矿区的长治久安。

篇5:当前社会治安形势分析及治理对策

一、突出问题

1、农村恶性案件明显攀升。由于村民文化素质偏低,法制意识淡薄,个人利益严重。加上一些村民的心胸比较狭窄,往往因口角、争执、借款、邻里排水以及承包地的边界、浇水、收种农作物等发生冲突,因得不到司法及有关部门的适时介入,小纠纷往往在经历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后演变为恶性案件。

2、侵犯财产犯罪日益猖獗。由于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消费欲望膨胀,为达到对金钱和物质的占有,往往不择手段,侵财犯罪猖獗。在犯罪类型上表现为盗窃、抢劫、诈骗等;在区域上集中在城乡结合部、偏远地区;在犯罪对象上分为耕牛、鸡、生猪、及农用物资;在作案方式上呈现团伙作案、流动作案;在赃物处理上转移迅速,消化快捷,不留痕迹,往往是在盗窃或抢劫后几个小时内就把赃物处理掉,销售渠道畅通,销赃远,隐蔽性强。

3、黄赌毒等现象较为突出。“黄”俗话说饱暖思淫欲。当前农村普遍解决了温饱,但文化生活相对空虚,一些“黄色”低俗的电影、录像、书画趁虚而入,意志不坚定的人,沉湎于追求肉体的享受上,不可自拔。手有余钱的人,就到县城、1 乡镇的藏污纳垢之处嫖娼寻求刺激。而一些没有余钱的人则铤而走险,干出强奸、猥亵妇女、幼女的犯罪行为。“赌”是万恶之源。在农村赌博十分普遍,不论农忙还是农闲,可以说是随处可见。从一元两元小敲小打的打麻将、斗地主、扯金花、推“牌九”,可以说农村的赌博之风愈演愈烈。许多家庭因赌博而拆散,许多农民因赌博走上了盗窃、抢劫的违法犯罪道路。吸贩“毒”现象在农村蔓延。近年来,破获的吸、贩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发生在农村。以上这些“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引发了大量刑事治安案件,成为影响农村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

4、农村宗族势力有所抬头。宗族势力是我国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本早已被新中国的成立荡涤殆尽。近年以来,农村个别地方的宗族活动频繁,其主要表现形式为设族长、定族规、家法,大兴婚丧嫁娶之风,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目前,农村的宗族势力的地位和作用已不可低估,宗族势力以其严密的组织、较强的凝聚力,取代少数同宗同族群居地涣散的基层政权组织。个别宗族势力对基层干部执行公务横加干涉,企图以“族权”取而代之,有的宗族势力通过参与基层组织的选举向村乡组织渗透,使宗族矛盾不能调和,逐渐激化。有的本是民间的一般性纠纷,由于宗族势力的介入反而会演变成一场残酷的宗族械斗。有的地痞无赖依靠本族的强大势力,欺负外姓群众,公开进行打架斗殴、抢 劫、敲诈勒索等犯罪活动,成为危害一方的恶霸,已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

5、社会矛盾演变为治安问题。一是社会管理问题突出。在拆迁安置、征地补偿、山林、水土纠纷中,往往涉及群体利益,由于利益一致,要求相似,易产生共同行动,极易由一般性矛盾演变为群体性纠纷,甚至酿成社会治安问题。二是土地纠纷等问题引发群体性事件。当前群体性事件中,一些群体性事件参与者以造成较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为手段,逼迫政府或相关部门满足其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并互相效仿、互相攀比,严重干扰正常的执法和生产、工作秩序。三是干群矛盾引发群体性事件。干群矛盾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原因复杂,这里既有干部自身的问题,也有一些是农民的问题。干部本身的问题集中表现在我们有些农村基层干部执行党的政策有偏差,损害了村民的利益;处理不公,搞亲疏有别;以权谋私,挥霍公款等腐败问题;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善于做说服教育工作,伤害村民感情。农民的问题则表现在一些村民文化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看问题以偏概全,报复心重;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差,依法办事的能力弱,遇到矛盾易采取极端手段,使群体性事件恶化成社会治安问题。

二、主要成因

农村社会治安问题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综合反 映。针对农村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分析症结成因,以提出治理的方案。

1、经济发展严重滞后是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原因。农村经济落后,村与村之间,邻里之间,亲属之间常为一些经济利益发生纷争,处理不当,造成矛盾激化。由于长期生活贫困,使得农民那种狭隘的小农经济意识和私有观念,贪占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村与村之间、邻里之间、亲属之间一旦由生产生活中的利益发生纷争,他们必然会“寸土不让,寸利必争”,其结果是极易激化矛盾;由于农村经济落后,受利益驱动,一些农民不惜以身试法,不顾一切捞钱,从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由于农村相对落后,农民普遍不太富裕,打官司不仅费时、费力,还要花钱。因此,发生民间纠纷,部分农民不愿通过法律程序解决,而是通过家族势力、串联、聚众、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甚至采取违法犯罪手段解决问题。

2、农民法制意识淡薄是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的内在原因。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法制意识较差,对自身的行为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及应负的法律责任缺乏认识。据统计,在农村发生刑事案件中,行为人文化水平以小学、文盲居多,这说明文化素质低下是农民走上犯罪道路的一个内在原因。由于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他们极易被一些封建、腐朽、反动的思想拉下水,在无知中步入违法犯罪的泥潭;由于文化水平较低,法制意识淡薄,他们思维简单,遇到矛盾纠纷不冷静,钻牛角尖,不能克制自己,不懂得寻求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而更多的是争强好胜,刀棍相见,大打出手,不计后果,即使是家庭成员之间也是如此,引发刑事案件;由于一些农民法律意识较差,对于“黄、赌”等社会丑恶现象,习以为常,不以为耻,有的甚至津津乐道,争先参与;由于法制意识较差,一些农民在某些群体性事件中,抱着“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思想,不能分辨事非,极易被少部分人所操纵,采取聚众堵塞道路交通、围攻政府机关和执法人员,使事态扩大,造成不良影响;有些群众明知是非法活动,却抱着法不责众的心理,积极参与,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做非法之举。

3、基层基础工作薄弱是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的重要原因。一些基层政权组织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识不足,没有把社会治安摆上应有的位置,防范措施落实不够,治保、调解组织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群防群治力量不足,治安联防队伍建设工作滞后,导致盗窃等可防性案件防范不力。有的对一些闹事苗头麻木不仁,工作不到位,措施不落实,甚至能遮的遮能拖的拖,导致问题越拖越大,酿成难以收拾的局面。有的对可能引发社会矛盾没有及时做好疏导教育工作,仍其事态发展;有的本地干部认为众怒难犯,工作不好开展,遇到群体事件制止不力,配合不够,有的甚至逃避工作,致使 处置工作困难加大。有的干部还起到“军师”的作用,为一些非法事件出谋献策,影响治安处置工作。

4、治安防控体系不健全是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的机制原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相关防控措施在农村无法落实,农村联户联防组织、治保会、调委会建立不完善,必要的报警求助设施未配备;有的村没落实专人从事治保调解工作,未建立相应的不稳定信息收集网络,不能及时收集不稳定信息;有的村法制宣传教育未跟上,没有用先进的思想和法律知识占领农民的思想阵地,封建迷信、歪理邪说、黄色低俗的不健康文化趁虚而入,一些农民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发生偏差,做出违法犯罪行为。

三、对策措施

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和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促进农村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

1、建立完善教育机制,提高农民各项素质。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应当前农村社会发展的教育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要用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理念教育武装全体农民,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积极搞好公民道德进万家活动,认真抓好科普和移风易俗工作,培养广大农民的文明意识。利用生动有效、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在农村中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活跃乡村居民文化 生活,在帮助他们学科技的同时,提高他们运用法律程序解决问题、矛盾的意识,使农民知法、懂法,自觉地用法、守法。并充分发挥妇联等群众团体的作用,用传统的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塑造人、感染人、凝聚人,不断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这方面,当地党委政府应积极发挥作用,不能只抓经济增长而忽略精神文明建设。

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农村维稳能力。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农村基层组织,把村支两委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抓班子、带队伍,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及两委班子领导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把两委班子真正建设成为有凝聚力、战斗力,能够带领全村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领导集体。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推进村级民主决策,加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与落实村务公开制度,凡是村里的重大事项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都要及时向村民公开,充分发挥村民民主理财小组、村民代表会议的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作用,规范集体经济的财务管理。

3、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整治农村治安秩序。进一步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对农村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对农村发生的治安、刑事案件要尽快处理,震慑违法犯罪。要严厉打击、及时铲除危害一方的农村恶势力犯罪。在一些农村地区,由流氓、恶棍、“两劳”人员为主组成 的犯罪团伙,依仗人多势众,强取豪夺,敲诈勒索,无恶不作,称霸一方,群众既恨又怕,成为治安混乱的祸根。要严厉打击严重危害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侵害农民利益的犯罪,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坚持依法从重从快的方针,严厉打击盗窃、抢劫、杀人、强奸、伤害、车匪路霸等危害群众安全感的刑事犯罪活动。定期不定期排查治安混乱的集镇、路段,组织力量集中整治。对于制贩假农药、假化肥、假种籽,坑农害农、破坏生产、严重侵害农民利益的案件,做到快速侦破,坚决予以严厉打击。要扫除卖淫嫖娼、赌博等社会丑恶现象。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公路沿线、路边店、以及城镇的宾馆旅店、发廊、舞厅等公共复杂场所的清查、整治力度,及时、不停顿地打击、查禁卖淫嫖娼、吸贩毒、赌博等活动,决不能认其污染社会空气。

4、建立治安防范机制,构筑农村预防体系。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治安防范工作,构筑农村社会治安防范工程,当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件大事来抓。首先,镇乡领导要树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保一方安宁的思想,切实把社会治安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从人员、经费上予以保障,扎实抓好治安防范各项基础工作。其次,全面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治安防控组织,使以前流于形式的治保会组织真正成为农村社会治安的守护神。第三,落实民警治安工作责任制,实行一村一警制,驻村民警兼任村党支部 副书记,切实加强派出所对农村治安管理工作。第四,构筑预防体系。通过在广大群众中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提高全民族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预防和减少各类违法犯罪。第五,广泛发动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治安工作的受益者和参与者,要使广大人民群众将治安防范变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风气。

韶关市公安局曲江区分局附城派出所

许锐明

篇6:当前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峻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防案机制

安全保卫工作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重中之重,是一切业务发展的根本保障。所以在安全保卫工作岗位上,如何合理选拔使用人才是关键。因为保卫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与其它岗位相比有它的特殊性,所以保卫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

1、思想过硬,作风正派,身体素质好,立场坚定,无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一切不良嗜好及行为,有上进心,热爱农村金融事业,热爱保卫工作,从事过专业军事训练,懂得军事技术、战术,能熟练掌握和使用现有武器装备。只有这样的人在保卫工作岗位上,才能真正发挥他们的特长,做到学以致用,人尽其才,使他们有很高的工作热情,才能工作安心,领导放心。

2、对保卫人员要做好经常性的政治思想工作。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保卫人员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遵纪守法、职业道德等 方面的教育,使他们养成遵纪守法,用职业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树立农村信用社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教育他们努力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对待得与失。时刻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发现不良行为倾向要及时纠正和批评教育。如教育不改或发现苗头不对者必须及时调离岗位,保持保卫队伍的纯洁性、稳定性、可靠性。

3、关心保卫人员的生活,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对保卫人员来说,他们从事的是一项特殊的工作,风险非常大,随时都有作出牺牲的可能,所以除配备应有的硬件防护设施外,还应为他们购买相当数量的人身保险,以解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在工作中感到有安全感,干起工作称心,执行任务放心,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工作主动性,能动性,保证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防外是重点,防内是关键

为了保证信用社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杜绝各类案件的发生,在防外的同时,主要是防内。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部份职工受拜金主义思潮影响,私欲不断膨胀,利用工作之便,盗窃、贪污、挪用等手段,走向犯罪道路。主要表现在个别少数职工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不重视和加强改造世界观,养成好吃懒做的习惯,攀比心和虚荣强,或经常参与赌博,十赌九输,靠正当的收入,怎够挥霍,长期下去,只能债台高筑,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勾结社会上不法人员,里应外合谋抢劫、诈骗和盗窃信用社库款,使国家财产遭受损失。在 防内部作案方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做好经常性地政治思想工作,开展法制、安全教育,道德情操教育,使他们能够知法、懂法、守法,遵守职业道德,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增强安全保卫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安全就是效益的思想。

2、充分发动群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安全保卫工作,坚决同违纪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做到按规操作,按章办事,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保证人力、物力、精力三落实,推动农村信用社安全保卫工作深入持久的开展。

3、抓好治安形势教育,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各种预案和安全保卫制度,以及典型案情、案例、通报等,通过学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了解当前社会治安的严峻性,掌握犯罪分子的作案规律,了解周边环境,及时分析、研究社情、敌情,充分做好既防外又防内的防案机制,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使职工从思想上提高认识,知道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性,有效地遏制和防范各类案件发生。

4、开展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让职工积极参与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杜绝黄、赌、毒和不良行为,如发现可疑情况或动机,要及时批评教育,帮助改正错误,属重点人物要严密监视其行为,或调换岗位,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及时排除内部隐患,保持内部人员的纯洁稳定是防内作案的有效途径。

三、搞好安全检查是防案工作的重要环节 为切实加强安全保卫工作,采取形式多样的安全检查,及时排除隐患是防案工作的重要措施,通过各种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是防案工作的重要环节。安全检查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检查各种安全设施是否齐全、到位,是否良好,是否处于工作状态,是否按要求配制,通讯设备、防火器材是否按规定放置。

2、检查现金、帐本、重空、印章、密押等是否入箱,入库保管。

3、检查制度落实情况,一是是否坚持安全保卫制度,特别是“四双”制度的落实。二是有无违规违制现象,在执行制度上必须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奖惩逗硬的原则,使职工时时处处用制度规范自己,约束自己,把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4、查库存、重空,有无长短款和挪用公款现象,重空是否按规定领用销号、帐款是否相符,防止临柜人员在工作中弄虚作假是防经济案件的重要环节。

5、开展夜间现场安全检查和电话查岗,节前检查,定期、不定期或抽查等方式,对营业网点进行形式多样的检查,通过检查能及时堵塞漏洞,消除隐患,是防盗、防内作案的有力措施。

四、加大防护设施的投入提高防护别级

当前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对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安全和职工的人身安全构成了较大的威胁。为了有效地防止和减少暴力犯罪,农村信用应 加大防护设施的投入、提高防护别级,做到花小钱、保大钱,投入才能保平安。

1、农村信用社长期以来、在安全防范设施方面欠缺,如物防设施(包括防弹玻璃、防尾随门),防盗报警设施(110)、电视监控设备、交通通讯设施等,虽然这些工作在近年来都已得到普遍重视和不断提高,但是投入的力度还是不够,还是要做到,要想保安全、就得花大钱。众所周知,单一的人防是无法应对各种暴力事件的,只有人防和物防、技防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的防止各种暴力事件,才能确保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和职工的人身安全。

2、必须加强守押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护装备,包括头盔、防弹衣等。它是对人身安全防护不可缺少的一种物体,在现代生活中它已作为公安、部队的防护装备,现在也成为农村信用社安全保卫人员不可少的装备。有了它既可起到防护作用,又可起到阻止犯罪分子作案,为等待外援赢得宝贵的时间。

3、在动态调款运输中,必须配备必要的武器装备,且保卫人员必须训练有素、懂得战略战术,会利用各种地形地物保存自己、消灭罪犯,才能确保钞车安全。

篇7:当前社会治安形势分析及治理对策

宋涛

(大连市沙河口区环卫处辽宁大连116021)

【摘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我们党确立的治国安邦基本方略,是预防控制违法犯罪的重大举措,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由之路。本文从构

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出发,探讨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并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对策进行了构建。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提出来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是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治安工作的总方针。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始终保持了社会治安和政治大局的基本稳定。实践证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维护治安和社会稳定的正确方针和有效途径,凡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做得比较好的地方,社会治安秩序就比较良好,人民群众就有安全感。

1和谐视野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内涵

和谐社会与社会治安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社会治安作为重要保障,社会治安则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根本目的和价值追求。当前中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社会构造的变化而积极转型,从传统模式向法治化、社会化和信息化的现代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式转变。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治安方略。在新时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应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结合起来,它是指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齐抓共管,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通过综合运用政治、经济、行政、法律、文化、教育等多种手段,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整治社会治安秩序,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在各级党委统一领导下,组织各部门分工协作来抓,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二是政法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并协助党委做好宣传、组织和推动工作;三是发动和依靠群众,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综合治理的工作。

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

2.1新型社会经济管理体制建设相对滞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我国社会面临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新问题、新矛盾也不断产生,外来人口大量增加,给社会治安秩序带来很大冲击。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人、财、物的大范围流动。但法制和管理跟不上,一些不法分子混迹其间,趁机从事犯罪活动。在改革过程中难免出现的政策不配套,经济活动中的“中空地带”增多,有些部门领导千方百计钻政策的空子,不顾一切地追求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牟取暴利,侵吞社会财富,损害他人利益。

2.2西方不良思想文化的干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思想文化领域的变迁进程不断加速,西方的思想文化、社会观念对本土文化的冲击力加大,并日益产生深远而持久的示范效应,各种不良思想文化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强烈冲击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念,赌博、色情、吸毒等生活方式冲击着人们的生活。一些人缺乏社会责任感,为了私利不择手段,甚至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加之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对滞后,各种丑陋现象沉渣泛起,封建迷信死灰复燃,卖淫、嫖娼等丑陋现象重新蔓延,因赌博、吸毒、嫖娼等诱发的社会治

安案件、刑事案件不断增多。

2.3社会转型带来的一些现实问题

一是就业压力问题。农业劳动率的提高造成庞大的剩余劳动生产力,这些剩余劳动力纷纷涌至城市务工。而在城市里,随着产业升级和企业改制,也出现大量的失业者和下岗人员,造成了严重就业压力。就业压力不仅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的经济收入问题,还会直接影响到劳动者对于社会的基本态度和具体行为,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二是贫困问题。贫困是导致违法犯罪高发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虽然采取了一系列帮困济贫措施,绝对贫困人口的总量在迅速减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和城市的贫困人口同时都在增加。使得大量的社会成员对社会产生某种抵触的心理(如仇富心理),严重的甚至产生反社会的情绪,进而降低社会和谐稳定的程度。

3和谐视野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对策构建

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目前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形势是严峻的,影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因素也是多方面,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必须针对当前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围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综合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文化的等各种手段,打防并举,标本兼治,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效的工作机制。

3.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理念的科学化

要实现传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转型,必须站在落实宪法的高度,以人权保障为行动指导,牢固树立起和谐理念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摒弃过去那种过分注重对社会的管治、管制的观念,必须抛弃权力本位意识和国家主义情怀,努力回应市民社会的利益主张和自由权利 保障要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种手段的使用要以和谐理念为指导,增强公共关怀,培育公共精神,注重协商对话,尊重客观规律和社会习俗,培育公民对政府的信任感和亲和力,实现两者的协调性的互动,力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进入良性循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主体各就其位,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互相支持,发挥各自优势,公共服务提供者做到自觉、自主、自律,保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到位,多元治理主体协调一致、互相促进、和谐运转。

3.2加强领导责任的认定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一项全局性、长期性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

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责任的认定,以保证这项工作有步骤、有计划地向前推进。各级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这一项工作,对本地治安综合治理形势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正视社会治安的严峻形势,自觉克服满足现状、守摊子、不求进取的思想和麻木不仁、心存侥幸的心理,将综合治理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围绕治安工作重点,扎实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真正担负起维护社会稳定和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要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成果与干部的政绩考核、职级晋升、评功授奖联系起来,建立严格的领导责任追究制度,凡是因为领导责任心不强、指挥失误而造成的严重社会治安问题,都应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应领导的责任。

3.3提升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

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加强部门、区域间的信息共享,推进公共服务的信息化、现代化,及时发布公共信息;要健全社会运行状况监测机制,充分运用现 代化管理技术改进社会管理方式,优化社会管理流程,建立简便、透明、高效的社会管理体系;要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完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价格形成机制。

3.4加强科技信息的应用

加强科技信息应用是保持社会整体治安防范控制有序展开的重要环节。重点在于运用计算机

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诸多信息,实现各类相关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辅助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决策从单项目标向多项目标、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要全面实现信息网络化传递,完成公安机关上下之间、横向各专业队伍之间的光缆信道联网,实现各点信号互(下转第414页)

4172010年第17期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科技信息

(上接第417页)通;要建立区域巡车调度指挥系统,交巡警的巡逻车、派出所的处警车全部加装GPS车载控制器,由“110”指挥中心24小

时实时调度控制,实现一级指挥接处警;要扩大监控系统应用范围,发挥公安指挥控制中心的枢纽作用,建立起区域重点部位视频监控

网。

【参考文献】

[1]许静红.深圳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问题研究.天津大学,2008.

[2]夏新坡.从瓮安看新时期我国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国政法大学,2009.

[3]孙力.论新时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消费导刊,2008(3).

篇8:当前社会治安形势分析及治理对策

一、落实责任制, 做到“谁主管, 谁负责”

“谁主管, 谁负责”是党中央提出并一再强调的综合治理的重要原则。就是以各级党政领导为“龙头”, 层层签订安全稳定责任书, 以公安、保卫队伍为骨干, 以各部门、各单位密切协作、相互配合为依托, 以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参与为基础, 全社会整体动员, 齐抓共管, 搞好社会治安的运作机制。每个单位的党政领导必须增强“为官一任, 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感, 充分发挥本部门、本系统的职能作用, 真正抓好本系统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 承担起预防、减少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整体责任。同时, “管好自己的人, 看好自己的门, 办好自己的事”, 切实加强内部人员的思想教育和各项安全防范工作。组织和依靠广大师生员工, 综合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 在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善等方面狠下工夫, 加强同其他部门的协同配合, 为高校的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作出贡献。

二、加强信息工作, 做好治理决策

信息工作是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程的结构、运动状态、实际效应的表征, 在学校治安综合治理中是一个急需加强的问题。学校治安综合治理的决策, 一方面要根据国家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总要求, 另一方面要根据学校治安状况的客观实际。正确的决策来源于正确的判断, 而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全面的、大量的、系统的真实信息。加强治安信息, 首先是各级领导和干部要牢固树立信息观念, 积极主动开辟信息渠道, 获取信息资源。其次, 强化信息反馈系统, 提高处置水平和预测能力, 是增强动态治安防范, 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维护治安稳定的一个重要条件。多年工作实践证明, 只有对信息及时掌握, 特别是深层次的信息掌握, 做到及时防范和处置, 才能取得工作上的主动权。因此, 要重视信息工作, 把加强信息工作作为维护政治稳定、治安安定的前提条件。

三、调解民间纠纷, 促进安定团结

调解民间纠纷是指:一定组织机构对人们之间的矛盾或磨擦, 进行调节、控制、排解的活动。它可以解决矛盾, 调处纠纷, 支持正确行为, 管束错误言行, 协调关系, 促进人们的和睦亲善, 维护社会主义团结、友爱、平等合作的关系, 从而稳定治安, 保障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调解工作, 实质上是全校师生员工人人参与的全方位的思想政治工作, 是综合治理的重要组织部分。具有广泛、灵活、及时、方便、适用等特点。因此, 应当引起学校各级领导的重视, 除了学校、保卫部门对于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轻微的当事人依法进行的调解处理外, 还有其他纠纷,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隔阂需要进行调解。要处理好这些纠纷、矛盾, 学校要建立调解委员会, 各部门要成立调解小组, 使之网络化, 发挥调解组织的作用和功能, 有效地调整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和纠纷, 推动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发展, 促进学校的安定团结。

四、开展普法教育, 增强师生的法制观念

普及法律常识, 开展法制教育, 是学校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开展普法教育, 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培养、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 增强法制观念, 调节人们的行为。法制教育既能治标, 更能治本。因此, 各类高校应当认真开展法制教育, 把普及法律知识作为治安综合治理的基础性措施抓好, 抓到实处, 真正使人人都能懂得法律, 使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不违法、犯法, 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

开展普法教育, 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 可根据不同对象, 采用多种形式: (1) 把法律常识列为大学生的必修课, 严格要求, 认真考核。 (2) 教职工尤其是领导干部, 要带头学法, 提高依法办事的意识, 增强依法治校的能力。 (3) 法制宣传教育要及时抓好敢于同犯罪分子做斗争的见义勇为典型事迹。要大力表彰, 弘扬正气, 在校园内树立自我保护、自我防范、勇于斗争的典型。 (4) 结合实际案例, 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和各种宣传媒介、开展形象化法制宣传。法制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学校党政领导和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宣传、教务部门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五、建立健全群防群治体系, 确保长治久安

防治违法犯罪, 强化治安综合治理, 并不是公安、保卫部门所能包办的事, 需强调广大师生和家属的共同参与。群防群治, 是我国社会治安的独创和优势, 其核心是以广大的师生为主体, 预防和治理违法犯罪, 维护学校安全, 是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群众路线。

群防群治的主要任务是:传递情报信息, 防护区域或单位安全, 调解纠纷, 解决内部矛盾, 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开展法制宣传, 进行社会帮教, 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 维护学校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群防群治, 主要是加强社会控制, 全方位的防范。最基本的形式有: (1) 区域防范。如宿舍区、办公区、教学区等区域的守楼护院工作, 都要建立健全治安责任制, 谁主管, 谁负责。 (2) 巡逻防范。校卫队巡逻队应实行点、面、线相结合。 (3) 重点部位的控制。不仅要有专人负责, 还应配置必要的高科技报警设施。 (4) 健全治安承包责任制。从领导到各级部门, 逐级承包, 定期检查, 严格考核、评比, 奖罚分明, 实行综合治理一票否决权。 (5) 表彰先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竞赛活动, 评选和表彰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治安积极分子。

高校治安综合治理是一项涉及高校改革、稳定、发展的系统工作, 是群众性、广泛性极强的工作, 只有全校上下齐抓共管, 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 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 遵循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规律, 加强校园治安综治工作, 高校才会安全、稳定, 才会给全校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科研、生活环境, 人人争当高校卫士, 确保高等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地持续发展。

上一篇:中国舞蹈家协会一级至十级考级教材下一篇:抢凳子四年级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