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礼仪课心得

2024-05-09

大学礼仪课心得(通用9篇)

篇1:大学礼仪课心得

总之,现代礼仪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在职业竞争中,学历只占一小部分,而大部分归属于你的礼仪举止是否得体,得体的礼仪举止会使你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更大优势。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魅力礼仪》这门课程对我触动很大,对我学习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一个女生,我希望在外在形象塑造方面可以多讲一点,讲细一点。老师上课风趣幽默、博学多识、为人师表的形象,亦将对我产生重大影响。我将会把课上学习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努力提高自己的自身修养、个人形象和人际关系,使自己在公关礼仪方面有一个质的提高。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学到了许多礼仪培训方面的知识,懂得了在日常的交往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从而使与不同人群的交往都比较愉快且自然。

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素质的外在体现。学习礼仪,有助于提升我们的个人魅力。生活中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往往体现了一个人的素养。学习礼仪不仅纠正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也为我们今后的就业提供了一些借鉴。

在没有学校礼仪之前,我都不知道礼仪这么重要,在处事和面试都这么重要,一个小小的动作都可以看出你这个人的素质,还记得第一天上礼仪的时候的那个场景,上课迟到的人很多,而且这些人到了教室座位也随便坐,而且坐的姿势有点舢板,没有精神,坐的样子很难看,第一天上礼仪培训课就是这样,而且那时是夏天,有很多人打瞌睡。一般来说一个礼仪老师看到这场景一定会立马叫我们按他的礼仪方式坐,但是我们这位礼仪老师却不是这样的,他照样上他的课,而他在上课的时候就讲的是这方面的礼仪,我们都是成年人了,听到他讲这方面的礼仪就慢慢的坐的端正了,慢慢的有精神,到第二节课的时候大家都坐的很好了。老师也讲了无论是上课还是约会这些的,都应早到几分钟,这样才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而老师也给我们提了一个要求,每节课上课都要提前五分钟开到,刚始我们还是有点不习惯,只有一些提前了五分钟到,还有些人迟到,但是过了几周后,大家都做到了,甚至更早。一学期下来,我感觉我们改了很多,知道了很多关于礼仪文化的事,让我们学到了很多。

一般来说上课上45分钟就会有点枯燥,而进入大学后每节课都上90分钟,这时间很长,无论是专业课还是其他的公共课,都只有半个多小时的热情去听课,但是觉得很奇怪,对这礼仪课却是个例外,不知道是这礼仪课的老师吸引人呢,还是她教书的方法别致。最后才发现是因为她的课堂很随和,老师一节课一直保持着微笑,而且很迷人,哈哈,扯远了,其实是老师上课的方法很好,可以让同学们不会感到无聊,感到闷,您的课没节课都有活动,而且上课还有模拟礼仪,我最喜欢模拟了,有时还会感觉90分钟太短了,还想和你们多待会。特别是后面的这几周,让大家分小组,每个小组每节课来个分享,我最有印象的是两个分享,一个是那个软件style,还有就是那个地震的分享给我印象很深刻,虽然那个软件style只有那么两个动作,但是也是他们去努力学的,最主要的是当时他们跳的多搞笑,带动了大家的热情,使大家都可以投入进来,当时您还说可以拍照,我现在手机里还有张那时候的照片呢,关于地震中救人的那个分享,我听后我多佩服那位同学,居然自己从废墟中爬出来,还去救别人,而且他讲后我觉得好感人哦,想想自己当时遇到地震时的多害怕的心情,再看看他,大家年龄都差不多,当时有点惭愧。

看这就是你的课堂,多么多姿多彩的课堂呀,但是时间飞逝,这么快就到了期末了,我们也不得不和礼仪课说再见了,但是绝对不可以和你说再见的,呵呵,在这学期里我们学会了很多,因为每节课的点名而且我们答复都是自然的微笑,现在在别人叫我我都很自然的微笑的回答,有次做兼职上班的时候还受到了经理的表扬呢,我想这些功劳都要归功于您呀,是您让我学会了懂礼、知礼、行礼,让我成为了一位有礼的人,真的很感谢,这学期的礼仪课真的学到了很多,回头看看以前的自己,不易会发现原来自己也改变了很多。

篇2:大学礼仪课心得

曾不经意看过一则新闻,却让我现在还感到羞愧:拥挤的公车里,给一位老人让座的,竟是一名外国的游宾…...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是我们世代繁衍值得骄傲的传承文明,但在此时,我很羞愧,羞愧到不知该说什么?

也有曾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在去公司的车上很拥挤,好不容易旁边的座位有人下车了,站我旁边的年轻男士微笑示意我坐下,我感动至极,但当我坐下的这个动作还在发生时,我同时也发现了这位年轻的男士的手正我的口袋里掏出我的手机……微笑?礼仪?为什么会变质成为这些人获得个人利益的手段?

是的,我害怕了,走在路上,我会用怀疑的目光审视一切,如若有陌生的路人,礼貌的向我问路,我一般情况下会回答:“不知道!”或不予搭理,心得体会《礼仪课的心得》。因为当今会利用微笑礼仪手段的人,实在是无处不在,无所有能。我相信,除我之外的很多人都有遇到过这样类似的情况。也会做出与我同样的举动。

当然,以上的举例有些偏激,也并不代表所有人,或所有事情。我相信所有麻木的事或人都阻拦不了社会文明礼仪的发展,因为当今社会里,礼仪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成了人际关系交往的介媒,往往是懂得礼仪礼节之人,更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和赞许。这堂个人礼仪课让学到了很多日常生活中言行举止要注意的细节,也认识到了个人礼仪在工作、生活、及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以前不知道过马路也有这样的礼仪。

曾发生一件让我感动而且颇有感慨的事:

那是上夜校的路上,曾跟三个男同学在不同的时间,过同一条马路。

同学A:只要没车,就冲过去,车来了,就站在马路中间等车开过,在车来车往的马路的中间,我甚至找不到他。

同学B:等马路对面的绿灯亮起来了,才开始走。我们会一路安然无恙的过到马路的对面。

同学C:一定会走到斑马线处,耐心的等对面的绿灯亮,等马路上的车都刹稳了,他很自然的走在我的右边,那是车开来的方向,等过完这一段马路,他又下意识的走到我的左边,那还是车开来的方向。

他这个不经意的举动,确实让我很感动,这是我所遇见的唯一一位过马路时会注意到这一点的男士。从那以后,再也没有遇见过。

后据我对他们的了解:同学A是公司的一名工程设计职员,同学B是部门的一位管理员,而同学C,是他们公司的开发经理。

或许过马路的这些表现,并不能直接说明素养礼仪跟职位的内在关系,但在这堂课上,我找到为什么A只能做一个职员,B能做管理者,而C则是经理的答案!原来,个人素养和礼仪,真的能成就一个人或一件事!所以我们要更多的学礼仪,行礼仪, 教化那些在变质的礼仪中谋取个人利益的麻木的人们,让社会以更快步伐的得以文明的发展,让礼仪与素养成就我们的完美人生!

篇3:德育教学中的礼仪课教学

作为一名在一线从事礼仪教学的教师,我几年来在教学过程中有过收获的喜悦,同样也有过困惑和失落。礼仪课教学一直是德育课教学的组成课程,怎样更好地从学校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为实现全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自己的微薄贡献,一直是我的教学追求,下面我就谈谈体会。

一、教育内容的统筹安排

礼仪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理应从娃娃抓起,并贯穿幼儿园、小学、中学及大学的全过程,因此必须对各级学校、各个阶段礼仪教育的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形成一个完整的礼仪教育系列。否则,就难免出现相互脱节、各自为政,教育内容交叉、重复或缺失、疏漏等情况。

事实上,这些情况已经不同程度地发生了。以出版为例,如中国妇女出版社新近推出的《我们是礼仪之邦书系》。这套书系包括《幼儿礼仪》、《小学生礼仪》、《中学生礼仪》和《大学生礼仪》四个分册,应该说,在内容安排上还是比较注意并且也是处理得比较好的。但尽管如此,不少内容还是多次重复,如仪容礼仪和举止礼仪,不但四个分册都涉及了,而且《中学生礼仪》和《大学生礼仪》两个分册中出现了不少陈述雷同的地方。诚然,诸如此类的礼仪规范,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都应该学习和遵循,但作为教育内容,却可以而且应该将相关的内容集中安排在某个阶段,或者对相关内容作出不同层次的分解而分别安排在不同阶段,尽量减少或避免内容上的重复或交叉。

一方面,是内容重复或交叉,另一方面,则是内容缺失或疏漏。但无论是重复、交叉,还是缺失、疏漏,都缺乏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今天,礼仪教育正在大踏步地走进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校门,应该说,对礼仪教育的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已经刻不容缓了。

二、教育方式的多元选择

礼仪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它具有十分鲜明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如果只把礼仪规范当作一般知识来传授,“光说不练”,就是行不通的;只有经过实际的训练,礼仪教育才能收到较好的成效。所谓礼仪教育的实践性,是指礼仪教育具有知行统一的要求。学了礼仪,知道了礼仪的规范和要求,就应该付诸行动,按礼仪的规范、要求去做。如果学了礼仪之后,掌握了有关的礼仪知识,并且掌握实际操作,但就是不愿身体力行;学的是一套,而实际做的是另一套,这样的礼仪教育肯定是不成功的。

由于礼仪教育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就不应该只是采取单一的课堂讲授方式,还应该与模拟训练和日常养成等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课堂讲授重在传输礼仪知识,那么,模拟训练则重在体现礼仪教育操作性的特点,而日常养成则重在体现礼仪教育实践性的要求。理想的礼仪教育模式,应该是这三种教育方式珠联璧合的结果。

与教学方式相联系的,还有教育考核及其标准的问题。既然学校礼仪教育需要综合采用三种教育方式,那么这种教育的考核,当然也就不可能只是采取通常的卷面考核的办法,还应该考查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尤其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实际考核学生是否已经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和礼仪风范。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礼仪学习情况作出真实、全面、准确的考核和评价。

三、教育重点的分段把握

虽然礼仪教育具有十分鲜明的操作性的特点,但不意味着礼仪教育只需要学习具体的礼仪规范、礼仪教育的理论层面,包括礼仪的性质、礼仪的起源和发展,而礼仪的规律及礼仪的真、善、美等也是礼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礼仪教育中,既应当让学生“知其然”,知道应当怎样做,又应当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礼仪教育如果只是单纯传授礼仪的规范和具体操作的要求,而不注意对礼仪理论及其文化底蕴的探讨和说明,那么就是残缺不全的。这样的礼仪教育,虽然在培养学生循规蹈矩、照章办事方面可以立竿见影,但却不利于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充分发挥灵活自主的创造精神,达到礼仪应用的更高境界。因为具体的礼仪规范即便包罗万象,也不可能对所有情境中的礼仪都一无遗漏地作出明确规定,而且许多杰出的礼仪典范,例如周恩来的许多礼仪风范,都是现代的礼仪规范中不可能找到先例的。所有这些,都有赖于对礼仪文化的深层把握。只有透彻掌握了礼仪文化的深刻底蕴,才有可能在任何复杂的情境都保持一种雍容大度、应付自如的礼仪风度,而不至于无所遵循,导致礼仪失范。

中小学礼仪教育,由于学生文化水平不是太高,理论把握能力不是太强,因此应重在操作方面,以礼仪规范的讲授和训练为主;大学礼仪教育,由于学生已达到较高文化水平,并且具备一定的理论把握水准,因此应重在理论层面,以探讨和把握礼仪文化的底蕴为主。而且,为了改变深入探讨礼仪理论少的现状,大学礼仪教育完全可以依靠和借助已经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较强理论功底的大学生自身。当然,除重点之外,其他方面也是需要考虑的。如中小学礼仪教育,重在操作层面,但与此同时,也可以而且应该对理论层面作适当程度的涉猎,使学生在“知其然”的基础上,尽可能“知其所以然”。

当然,除了上面三个方面的问题外,学校礼仪教育还存在一些其他的问题,如师资问题、发展不平衡问题等,但比较而言,这里的三个问题事关学校礼仪教育的全局,似乎更为急迫一些。我们相信,这些问题必将引起重视和关注,并会尽快得到解决,因为学校礼仪教育是大势所趋,而顺应并推进这种趋势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

参考文献

[1]王明景.关于高校《公关礼仪》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3,(3).

[2]李兴国.公共关系实用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篇4:礼仪课教学方法初探

关键词:职校生;礼仪教育;教学方法

罗曼·罗兰认为,“人能在一生中取得成功,亦必只有一个源头,而这个源头唯有自信”。规范的礼仪、优美的形象是自信的充分体现,它似挺直的脊梁,扶正人体,辅佐我们的学习迈出正步,更豁达、豪迈地进入职场,走向社会。为此,礼仪教学对我们的学生“正在其中,端在形象”的素质再提高,能起到美不胜收的效应,尤其是尝试把礼仪实训与艺术的再结合,让学生的形象提升起到事半功倍的收获。

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将理论教学与实际训练相结合,并通过训练,规范学生的仪态举止,应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在课堂上,教师一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各种规范的站姿、坐姿、走姿、鞠躬、引导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动作要领;一边亲自示范各种规范动作,将动作一一分解,让学生对规范仪态有一个直观、形象的认识。然后请学生与教师一同练习,让学生在生动、直接的练习中,把握对仪态礼仪的理解、领悟。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又必须事必躬亲,逐一指导,纠正学生弯腰、驼背、塌胸、八字脚等不规范仪态举止。让学生学得有味,学有所获。

形体训练与芭蕾基训的结合

许多学生由于多年养成的不良习惯,造成诸多行为举止不规范。强化形体训练,进一步美化体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形体训练—芭蕾基训是一种特别有效的好方法。

芭蕾,这个看似艺术性极强的西洋舞蹈,其基础要求乃是形体动作的准确与端庄。在实施礼仪实训过程中,结合青年学生的青春活力以及轻捷、柔韧的肢体,融入芭蕾的基础动作,将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在教师的示范带领下,和着美妙的音乐,从头部动作到脚尖绷直,从手部的摆放到擦地组合,无不服从于芭蕾的严谨与高雅。往往一套动作训练下来,学生情绪高涨,劲头十足。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形体训练,学生的举止都逐渐变得协调,富有韵律感和美感了。

仪表的形象艺术训练

形象,在学生未来工作中具有“首因效应”,它往往是成功的前奏。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经过师生的艰苦训练,将对学生仪表、气质的形成大有裨益。

教学中,首要一步是礼仪美的形式与表现内容的有机结合,即必须通过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的完美融合。

其次,形象美要重视服饰搭配与美术知识的结合。高职学生往往会走入服饰的误区,他们喜欢美、追求美,但由于对色彩、体型等知识了解甚少,“东施效颦”的事例屡见不鲜。因此加强学生在美术上的知识点,从基本线条、色彩开始,教授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及体型与服装的搭配,还可以让学生利用旧报纸和挂历以小组为单位,为指定同学量体裁衣,因人而异制作不同风格、款式的服装或饰品。往往在被选同学试穿走秀时,学生情绪欢愉,课堂气氛活跃。

形象美还要加强语言礼仪与台词训练的结合。学习规范语言礼仪是商务人员拓展业务的一种优势。针对许多营销班学生说不好普通话的现状,礼仪课上,通过练习绕口令、读短文、诗歌,练习普通话的标准发音;通过讨论、对话、回答问题、辩论,练习口语表达;并通过举例用方言接待顾客,造成误会的许多案例,引起学生对语言礼仪的重视。学生从不会说、不敢说,到说得越来越规范。

情境表演与模拟“实战”的演练

师生共同创设情境,演示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加强感性认识,提高参与意识。

如把班级分成几组,设计出几组不同的见面介绍情境,让学生分饰不同角色,体验真实感受。如男女之间;长辈、晚辈之间;领导、同事之间、拜访客户等不同对象和场合的见面介绍情境。演示前,学生先了解介绍的礼节及有关的礼仪规范,后进行生动形象的演示。演示结束,教师一一点评学生演示中的仪态、表情、语气及细节的表现。情境教育能强化学生的印象,锻炼学生的胆量,增强学生的表现力。

篇5:教师礼仪课心得

说实话,当初选这门课也是因为没什么课好选了,而周围的同学有好几个也选了这门课,而且,我还是有些想当老师的,虽然我学的不是师范类专业。然而,当学了这门课以后,我有些庆幸。虽然这门课只学习八周,但是,我真的学习到了不少东西。

一般来说,讲这样类型的课都是比较无聊的,但是我觉得王老师讲课还是很好的。

礼仪,真的是很重要的一种素质!都说,人无信则不立,而我觉得,如果一个人没有基本的素质,不懂得尊重他人,那么,他也是很难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去的。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使者,承载着推动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责任,承担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荣职责。教师仪表是教师整体风范之一,他们的音容笑貌、举止文明、作风正派、知识渊博、风度儒雅,衣着发式无形中都成为学生和社会学习的楷模。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生作用。因此,老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

我们的国家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一名教师,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注重形象礼仪,做到

仪表衣着文明。教师的衣着整洁、典雅、美观,则具有导向和潜移默化的久远影响。如果衣着不修边幅,衣冠不整,蓬头垢面,显然不雅。女老师超时髦,超前卫的着装也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礼仪:理者敬人也,仪者形式也;礼仪即尊重别人,尊重自己。我们所学的教师礼仪是指人民教师在工作中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因此,教师的礼仪必须规范。

教师的着装应符合身份——简洁、端庄。当今的社会在服装上的变化日新月异,人们从服装上表现自己的个性,展现个人的独特,以不与众人一致为时尚,以奇装异服为前卫,以独出心裁为特色,以众人瞩目为光荣„„这些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影响着我们教师的视觉,激荡着我们教师的随潮热望。但教师从事教书育人的职业特点,就决定了教师的着装可以时尚,可以新潮,但不能独出心裁,不能奇装异服,应在简洁之中体现端庄,不能以前卫体现个性,不要过分张扬。因此教师的着装从一个侧面上体现出教师是否能够做到自律、自尊,更重要的是教师时刻要注意为人师表。

教师应该举止得体,树立职业形象。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秀雅合适的动作的美,又高于相貌的美。举止得体、言语生动,是教师礼仪的基本要求。服饰得体、仪表端庄的教师,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整洁、得体、典雅、美观的着装和端庄的仪表,会更好地帮助教师完成教学工作。从教育需要

出发,教师的礼仪形象应为:谦逊文雅而不庸俗,朴实整洁而不呆板,稳重端庄而不怯懦,“温而厉,威而不猛,恭敬而又安详”,即教师的形象应具有美感、职业感,同时还应具有时代感。

就个人而言,礼仪是一个人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等的外在表现;就社会而言,礼仪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俗的反映。礼仪作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在现代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教师礼仪规范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的行为规范,是教育工作者所应具有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因此,教师应当遵循礼仪规范,自觉地提升自身的礼仪素质,才能符合职业需求,才能打造魅力教师名牌,才能赢得更多的学生的尊敬和喜爱。

从这些教师礼仪规范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我觉得,作为一名学生,并且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我们也非常应该注意自己平时的行为规范,严于律己,提高自己的素质。

当今社会,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并且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家人都很宠爱,所以很多孩子都没有很强的礼仪意识,在任何场合都没有很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没有尊重他人,这样其实也就是没有尊重自己。所以,我认为加强个人素质是教育的首要任务与目的。

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个人礼仪是一种文明行为标准,其在个人行为方面的具体规定,无一不带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尚而诚挚的特点。讲究个人礼仪是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友好的表示,这也是一种德,是一个人的公共道德修养在社会活动中的体现。“行为心表,言为心声”是众所周知的,个人礼仪如果不以社会主义公德为基础,以个人品格修养、文化素养为基础,而只是在形式上下功夫,势必事与愿违。因为它无法从本质上表现出对他人的尊敬之心,友好之情,因而也就不可能真正地打动对方,感染对方,增进彼此间的友谊,融洽彼此间的关系。

那些故作姿态,附庸风雅而内心不懂礼,不知礼的行为,或人前人后两副面孔的假文明、假斯文行径均属“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者所为,众人将对此嗤之以鼻。“诚于中则形于外”,只有内心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有风流儒雅的风度,只有有道德、有修养、有文化、有学识的人才能“知书达礼”,才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自觉按社会公德行事,才能懂得尊重别人,就是等于尊重自己,懂得遵守并维护社会公德,就是为自己创造一个文明知礼、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的道理,才能真正成为明辨礼与非礼之界限的社会主义文明之人。

现实中,我们总能看到很多缺少素质的人与行为。例如,在大街上吃零食,然后随手就扔;常常能看到一些人因为区区小事就争得面红耳赤的,完全不顾形象的大声吵闹;还有在学校里,一些学生在墙上乱涂乱画;中学和大学的课桌总是显示着那些“课桌文化”,为了考试作弊打小抄,就用笔在书桌上“刻苦学习”,并且这是很不好的临时抱佛脚行为;还有随地吐痰的习惯也是非常不文明的······

无论是教师礼仪还是作为社会人的我们的个人礼仪,都是非常值得我们重视的事情,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文明人。

篇6:礼仪课心得体会

我们以前在老师和家人的照顾下成长着,我们没有接触过其他方面的礼仪的知识,以前我就知道尊老爱幼,其他的一概不知,最初上课前我还以为礼仪就是礼仪,没有其他的概念,完全是茫然的,虽然我们现在看的电视剧上有很多的礼仪知识,但我们没有去引入利用,而是学习坏的方面。例如:和老师顶嘴、上课讲话、下课打闹等,这些就是我们的礼仪,想起来真的好傻哦。

礼仪,最基本的准则就是:言行举止。

首先,自己觉得自己的礼仪素质很差,脏话脱口而出,真的像个骂街的“泼妇”一样了,今天的学习我明白许多礼仪方面的细节,和作为一个准职业人的礼仪标准。

其次,在现实中,我们的行为也许和高层的人员素质有所区别,但是这两者都有相同的点,那就是着装,如果一个人的穿着都不讲究,那就更别谈其他的了。我觉得,我们最该做好的就是穿着的问题,然后在去谈其他的礼仪。

作为一个准职业人,也是二十一世纪的新生的我们,我们该做好的就是自我的约束,凡事都要有个度,不能像非主流一样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样我们只会做最底层的人员,永远进不了高层的社会,所以,礼仪方面的知识,我们就应该学习,同时也要把这些礼仪方面的知识合适的运用,这样我们才会有更好的做好我们的角色。

最后,我觉得自己从现在起应该多去注意身边的小事情,这样才会使自己更好的改变自己以前的坏习惯,做得更好!

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礼貌礼仪教育成为素质教育中比不可少的内容。礼貌礼仪课程被很多大学列为必修课,并成为学生学习、交往、沟通、求职的向导,引领大学生们成长进步。讲究礼仪是个人良好形象的表现,也是人类优秀文化底蕴的再现,因此礼仪教育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功用。

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使我了解了礼仪教育对大学生以及对所有人的重要性。礼仪教育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礼仪是一种社会规范,是调整社会生活成员在社会中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社会规范主要包括法律规范和非法律规范两大类别。

篇7:礼仪实践课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礼仪学习,我意识到原来平时忽略得这些小问题其实带给乘客得负面影响是十分大得。假使我已是高铁乘务员,而在车厢里得人也是变化得,素质有高低;人性有不同;天气是变更得,风云莫测;途路有长远,种种得矛盾,油然而生。此时此刻,我该怎样化解这样隐形得难题呢,是装作视而不见还是主动上前去排解呢?在化解中如果没有很好得使用礼仪,会给他人带来不好得感觉,所以我要在解决问题时很好得运用礼仪知识。

礼仪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可真正能时刻运用好礼仪得人却很少。身边得有些同学不太重视礼仪,觉得在关键时刻注意一下就好,可是能真正运用好礼仪却是需要去时刻习惯得,而好习惯也不是一下子都能养成得,所以现在得我们应该去注意这么好习惯,应该去慢慢养成这个好习惯,让自己成为一个内在修养和外在素质很好得人。让我们想这个目标去努力吧!努力得成为一个拥有教养优秀得人吧!

篇8:浅谈礼仪课教学情境的创设

目前,在礼仪课的教学当中,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一定情境中发挥主动性,从而掌握礼仪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个人素质,具有非常有效的作用。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对情境的界定

心理学认为“情境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意义的具体环境,情境在激发人的情感方面有特定作用。”教育学所谓情境,通常是指“由特定要素构成的有一定意义的氛围或环境。”由上述情境的定义,可以看出情境是与参与事件相关的整个情景、背景和环境。情境是进行某种活动所必需的,由一定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构成的外部环境, 即活动所需要的氛围。情境对个体行为的变化有直接的刺激作用。

(二)对教学情境的界定

教学情境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的由特定要素构成的有一定意义的氛围或环境,是教师根据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发生、发展的可能过程所设计的课堂学习环境,学生在这一环境内能自我产生强烈的探究、学习的内趋力。教学情境是由物质要素 (时空、设施、自然等要素) 和社会心理要素 (人际、组织、情感等要素) 构成的复杂的系统,是在人与人、人与物的互动中生成的有教育意义的系统。

二、情境创设的理论依据

(一)杜威的教学理论

20世纪美国教育哲学家、心理学家杜威主张学校应当鼓励儿童在行动中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来求得知识,即他倡导在“做中学”,“从经验中学”的教学理念。在杜威看来,儿童所有学习都要涉及到“做”。只有通过“做”的过程所获得的知识才是“真知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即通过运用和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教学。他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所以思维起于疑难是他教学过程的理论基础。这里的“疑难”意即相对学生认识程度而言的有困难的情境。他认为,要使这个有困难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思维,必须使这个情境和学生经历过的情境有相似之处,而学生对付这个情境又有一定的能力。当你创设的有一定困难的情境的难度,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时,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就高。反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的目的就在于能够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兴趣,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加涅的认知加工学习理论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包括以下四种要素,即学习者、刺激或刺激情境、记忆、反应。当刺激情境与记忆内容以某种方式影响学习者的操作水平时,学习就发生了。而刺激情境者无疑应该是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者。对刺激情境的教学者的任务加涅又进一步指出:“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习,这就是说,需要安排外部情境,以支持、推动和维持组成每一学习活动的内部加工”。对加涅的教学理论中的“刺激情境者”、“安排外部情境”,可以把它理解为教学者在教学活动中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通过一定的教学情境的设置,帮助学习者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自20世纪90年代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悄然兴起。“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关心学习环境的设计,提倡情境学习。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一定的情境),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教师可创设适应不同学习特征的情境,让学习者增强知识的建构能力。

三、礼仪课情境创设的途径和方法

(一)结合工学交替活动,在真实环境中开展教学

工学交替是结合企业需要,在企业一线为学生创设真实情境开展教学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学生在参加工学交替的活动中所获得的收获是全方位的,通过工学交替活动,学生学习了专业技能,同时在待人接物、仪容仪表等方面也是一种学习和锻炼。这种学习和锻炼,由于是在具体工作中进行的,学生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与传统课堂学习相比,学生对于与实际工作紧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更易接受,学习效果更加有效。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工学交替的机会,利用企业真实情境,结合工作实际,对学生进行礼仪训练。例如,仪容仪表的修饰往往是学习礼仪的第一步,学生需进行化妆训练,需了解职业着装的要求和仪容仪表礼仪的注意事项。对于这些问题,通常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将日常的某些化妆习惯、着装习惯带入课堂,与实际工作要求总是存在距离。会展专业学生参加真实的展会现场服务工作,在实际工作环境下,则必须遵守企业实际的仪容仪表和着装要求。由于是在展会现场进行服务,学生既紧张,又兴奋,教师的讲解和动员,学生非常重视,也会非常自觉地按照要求去做。教师讲明在真实的展会现场服务工作中,应该如何着装,如何化妆,才能符合企业要求,并在现场对学生的仪容仪表和化妆进行指导。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职业人”意识得到加强,会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将职业所要求的仪容仪表礼仪铭记在心。这种将学习和工作合二为一的教学形式,使教学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校内设施资源,创设情境

利用工学交替活动的真实情境进行教学固然能达到最佳效果,但组织工学交替活动的前提是企业存在用人需求,而实际教学工作中,应该说多数情况下,教师需在校内利用校内条件,创设模拟工作情境开展教学。由于礼仪课实操性很强,这就要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创设一个良好的活动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去实践、去感受,通过学习和训练,了解和掌握礼仪规范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文明礼仪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进行会议现场布置有关内容的训练,若在普通教室进行,由于环境与真实的会议室差距过大,势必会影响学生对会议现场布置知识的认知和技能的掌握。因此,可以利用校内正式的会议室,对学生进行座次的安排、桌签的摆放、音响的准备等内容的训练,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才更加贴近实际。

(三)通过角色扮演,创设教学情境

角色扮演,是结合教学内容,设定某种情境与题材,让学生扮演一定角色,设身处地的把情境和问题表演出来,让学生在假想的情境中了解到真实的情况,能够更深刻掌握和领悟所学知识和处理问题的技巧。

礼仪课中实施角色扮演,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参与性强,易引起学生共鸣。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体会在各种工作环节中,应遵守哪些礼仪规范,并改正不正确的做法和习惯。例如,递送名片是人际交往中的必备礼仪,在学生的已有经验中,对于名片的内容及作用都略知一二,也了解名片递送的大致方法,但往往有些细节易被学生忽略。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模拟递送名片为契机,引导学生找出模拟过程中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学生最易忽视的,如名片应正面朝向对方,应双手递送,递送时敬语的使用以及应注意表情等等。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加深对递送名片有关知识的了解,更好地掌握递送名片的技巧和方法。

(四)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创设以问题为核心因素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置于研究新的未知的问题气氛当中,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发现新问题、获得新体验的教学方法。

例如,讲授“办公室礼仪”中处理好同事关系的相关内容时,可由学生提出他在日常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或疑惑,让大家共同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随后让学生思考: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将如何与同事相处?在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中,可引出、归纳并总结出本堂课的内容和要点。这样,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思考、探究,便于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五)创设媒体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运用媒体演示,通过感官刺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礼仪课中的媒体演示主要是通过播放视频和图片,创设媒体情境,向学生传递相关的礼仪知识,或是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可参照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学习。

例如,在进行仪态训练时,可播放正确的站姿等姿态的影像,再将录有学生自己站姿、步姿的视频播放出来,让学生自己进行对照比较,找出自己的问题,进而纠正和改进不足。学生在总结、反思、探究的基础上,进行站姿等姿态的训练,能够更加有效地领悟技能要领,改善自身形象,提升综合素养。

四、礼仪课中情境创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情境的创设应贴近工作实际

创设情境需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情境的创设应贴近工作实际。创设情境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实际工作技能。例如,进行会议服务礼仪训练,在创设会议服务的情境时,不仅要有较为真实的会议场所,细节方面也要力求真实,力争贴近实际工作要求。通常情况下,会议组织者为参会人员提供的水杯是一次性纸杯或瓷质盖杯(这里暂且不考虑瓶装矿泉水),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考虑细致周全。由于一次性纸杯购买存放及使用方便,因此有的教师在进行会议服务礼仪教学时,一般就以一次性纸杯来进行会议服务当中的供茶礼仪训练。但一次性纸杯和瓷质盖杯在供茶续水时的操作是有所不同的,如果只偏重其中一种情况来进行训练,那么学生如遇到另外一种杯具,则易造成操作不规范或不到位的问题发生。因此,教师创设的情境应注意要贴近实际,避免偏差。

(二)情境创设应与专业要求相结合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否受社会的欢迎,取决于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社会需要。社会需要的是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行业工作内容,具备行业要求的综合素质的合格人才。因此,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我们都应该加强自身的专业意识,教师在教学中,教学设计应该与专业要求相结合。不同专业,不仅对学生专业技能要求有着根本的区别,而且对学生的通用技能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

打电话与我们的工作生活紧密相连,懂得打电话的礼仪对促进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促进工作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行电话礼仪训练,对于每个专业的学生都是很有必要的。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情境,对于不同专业学生的电话礼仪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在会展服务与管理工作中,招商招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中,需要工作人员与参展商进行有效沟通,而电话是从业人员与参展商进行沟通的主要通讯工具之一。掌握电话交流的礼仪和技巧,可以说对于工作的成败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在对会展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电话礼仪训练时,可设置招商招展作为学习情境,训练学生在与客户不能见面的情况下,如何借助电话,利用语言、声音等因素以及谈话的技巧,获得对方的认可,使展会能够顺利举办;物流业务流程中,对于库管员来讲,对货物的管理是其主要职责。因此,针对这一工作环节,可设置关于仓库管理相关内容的情境,重点在于训练学生电话中的礼貌用语以及明确货物的相关信息等。这样,学生在与自身专业相关的模拟情境中进行训练,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学生获得专业的体验。

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是我们每位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责任。目前,面对中职学生的现状,礼仪课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教学中应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促进学生对礼仪知识的掌握,加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合格的职业人。

摘要:在职业学校礼仪课的教学中, 创设一定的情境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掌握礼仪知识,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提高个人素质, 具有有效的作用。礼仪课教学可通过结合工学交替、利用校内设施资源、角色扮演、创设问题情境、创设媒体情境等途径和方法创设情境。在创设情境教学进行礼仪训练时, 应注意几点:情境的创设应尽可能贴近工作实际、情境创设应与专业要求相结合。

关键词:礼仪课,情境,创设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4.

篇9:好习惯,从礼仪课开始

近日记者采访了作为全国培养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现场会观摩学校之一的太原四十八中。记者走进校园,正值课间操时间,青春活泼的气氛感染着我,更令人惊奇的是,整个课间操,全校16个班,近千名学生竟是在无任何口令的前提下和着音乐有序完成集合、踏步、广播操、自创操、眼保操、踏步回班一系列活动。

“没错!这就是我校以‘养成教育’为中心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一大特色!”四十八中政教处李勇主任自豪地告诉记者,“‘养成教育’我们从细节做起,规范学生一日常规。学习习惯从课前-晨读-上课-课余,行为习惯从到校-课间-离校-自习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使学生知道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

接着李勇主任介绍了该校通过礼仪课实现养成教育的实践:

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教育,应该以德为先,而德育教育应该首推礼仪教育,因此在教学中礼仪课有必要而且应该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开设。

在我们学校开设礼仪课程,有其迫切的必要性。首先,从社会现状看,现在的孩子们多是独生子,在父母的过分呵护下多了许多骄纵与蛮横,常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懂得去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同时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文化的不断提高,家庭经济条件明显改善,很多学生过多的沉迷于物质方面的享受,而忽略了自身精神素养的提高。第二,我校的生源情况特殊。我校位于城乡结合部,很多学生出身于农民家庭,而由于旧城改造,这些家庭又相对比较富裕,很多家庭靠房屋出租收益很高,因此许多家长赋闲在家,以打麻将为乐,这给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很不健康的家庭环境。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在市场做买卖,往往忽视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教育。因此许多孩子的品德教育成为空白。加之,城乡人员成分复杂。周边环境给我们的学生带来很多不良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学校开展礼仪课程,进行礼仪教育,实践礼仪行为,引导学生正确地待人接物,改正平时不良的行为习惯,进而弥补学生精神素养方面的缺失,提高学生道德自觉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培养完善独立的人格和全面发展的优良个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礼仪教育是养成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初中生可塑性大,学校在教育教学中把示范、明理和训练结合起来使之生活化、具体化、趣味化、形象化。

太原四十八中在三年的礼仪教学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教材编写与课堂教学有特色:

学校把礼仪课程分为十大块,并根据班主任的工作性质和各学科的特点进行分工:第一讲《形象概述篇》由语文组负责,教育学生如何能形象完美,展现充满魅力的好人格;第二讲《形体礼仪篇》由音体美组负责,教给学生要形态端庄,潜修富有涵养的好风度;第三讲《语言礼仪篇》由语文组负责,教育学生要谈吐得体,练出平和沉稳的好言辞;第四讲《仪表、举止礼仪篇》由外语组负责,引导学生要举止大方,彰显适度协调的好风纪;第五讲《衣着、仪容礼仪篇》由外语组负责,教会学生要修饰自然,力求雕而无痕的好装扮;第六讲《校园礼仪篇》由各班主任负责,教育学生要尊师爱友。做谦恭温良的好学生;第七讲《公共礼仪篇》由政治组负责,教育学生要文明礼貌,做素质高雅的好公民;第八讲《家庭礼仪篇》由信息组负责,教给学生要孝亲敬长,做受人欢迎的好少年;第九讲《民族礼仪篇》由历史组负责。让学生学会入乡随俗,做友善各族的好兄弟;第十讲《国际礼仪篇》由外语组负责,教育学生要不卑不亢,做温文尔雅的中国人。每一讲由负责组的教师共同编写教材同时负责本讲的教学,其他组的教师进行观课议课,从而不断完善教材的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最后由各年级组进行整合,再取长补短,查缺补漏。

二、教学内容有特色:

礼仪课的教学注重社会实用性。教师们从生活中选取案例做为教材的主要内容,将社会需求的最新动态及时反映到教学内容上,将最新的案例生动鲜活的呈现在教学课堂上,将同学们周围的生活迁移到日常教学中。如把网上最新发布的内容挑选出来,把同学们生活中的种种表现拍摄下来,放到课堂上共同探讨,采用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明白礼仪就在生活中,细节决定成败,礼仪塑造完美。

三、教学方法有特色:

四十八中根据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年龄特点选择适宜于形象思维方式的教育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1、讲练式教学法:即按照礼仪课程的教学体系,把讲授知识、模仿练习和人际交往实践结合运用。如在课堂教学中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礼仪进行综合阐述。通过图片、音像和示范等方式展示标准礼仪,要求学生进行站、立、行、蹲姿、引导客人、介绍、握手等具体礼节规范的训练,安排他们分组练习,互相观摩、互相纠正。共同提高。在训练过程中突出听、看、做、练等需要亲身体验的关键环节,在轻松自如中加深对礼仪知识的掌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受学生们喜爱。

2、讨论式教学法:教师讲课时把一些富有启发性的礼仪问题或者身边发生的事例编成思考题,引导学生课下查找资料,独立思考,课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最后教师概括点评,这一方式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热烈讨论,各抒己见,即使是错误的,也在辩论中明白了错误所在,这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教学互动,尤其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在讲授交际礼仪的意义和作用时,教师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所遇到的不文明行为,让学生去亲身观察、发现生活中和校园里的违背礼仪规范的现象,并提出自己对这些现象的看法,在课堂上开展讨论、辩论和演讲。这样做使学生从浑然不知的当局者变为清醒的旁观者,许多平时不以为然的小事和小节,放在大家的共同讨论中就被放大了,正确与错误产生强烈的对比,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印象十分深刻。

3、情景模拟式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设计安排一个或多个与现实问题有关的场景,其中蕴含了与课堂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悬念,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强烈求知欲望,以最佳的学习状态进行学习。如在讲授“日常交际礼仪”章节时,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6人,要求每组以平日生活为蓝本,自由编撰一个生活情景剧,在情景模拟中要运用见面、称呼、介绍、握手、交换名片、电话等日常交际的礼仪规范,并注意展现自身良好的仪容、仪表、仪态。课上大家现场点评,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学生非常投入,使抽象的理论变成了直观形象的体验,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此外,在礼仪修养教学中还广泛采用了案例教学法,收集改编了几十个交际礼仪案例,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理解,促进学生创造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发

展。

四、教学手段有特色:

学校尝试采用多种实践性教学手段,通过多种实训形式的立体化结合。广泛采用角色扮演、情境创设、观摩讨论等模拟实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开辟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零距离对接式的实训模式,以真实的礼仪服务任务作为实训项目,让学生参与学校有关接待、迎送、颁奖、典礼等活动,强调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的应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

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爱因斯坦

看一个学生有没有养成良好习惯,并不是看他是否见到师长要问好、是否见到垃圾拾起来,而是要看这个学生整体的精神面貌。

想想如果现在提到你的母校,你便感到自豪,那母校一定有种精神的力量在鼓舞着你,即你的母校并非只教给你科学文化知识。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那么四十八中就是了不起地使她的每个学生都养成了好习惯。

四十八中刘薇校长说:“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虽然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我们希望‘播下良好习惯,收获自觉行为’。初中学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但同时也是矫正不良习惯,进一步养成优良习惯的关键期。良好的习惯会成为学生优良素质和能力的生长点,会成为他们成功人生的助推剂。初中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已经养成了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但由于他们的身心发展还未定型,因此这一时期,仍然要继续巩固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每个学生由于家庭教育差异、生活环境差异、个体性格差异等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现实。

“基于这样的认知,我们采取养成主体差异性、养成目标差异性、评价制度差异性等系列做法,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从‘他律’走向‘自律’。”

在采访中刘薇校长总结的4句话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德育的入口是规范,德育的关键是细节,德育的终极是习惯,德育的难点是坚持。

“日记是道德的长跑”,日记是攻克德育难点的最佳工具,有关日记对人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论述不胜枚举,下面我们来看两篇学生日记,从中感受太原四十八中的养成教育。

9月9日晴

邬娇

昨天我当引导员的时候,向老师问好,老师向我点头致意,我内心忽然有了一股充足感,感受到了行为规范的意义。

纪律和规范是我们平时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而我们在一种被要求的环境下学习是很难进步的。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自我约束,变被动为主动,自觉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自尊、自爱、自强的自律意识。对学校、班级和个人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并且能够正确处理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与矛盾冲突。在学习方面,一定要独立。独立思考,独立解题,独立完成作业,而且要自觉,自觉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包括做好复习预习工作。在行为上,我们应该以日常行为守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文明礼貌,做到爱护公物,在外表上,我们应该以简单大方,干净整洁的衣着表现出学生朴素的本质。

行为规范和自律的养成是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下决心努力去做,长期坚持才能收到实效。

太原四十八中学0906班

9月10日晴

史雯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也不例外。接下来,我就写写我每天的好习惯吧!

在生活中,其实我并不是很注意我的好习惯,只是因为偶尔想想自己的好习惯,才不经意间想到的。

老师们常说,学习不能光是学习,也需要休息。每当我放学回家时,上了一天课,已经很累,赶紧写作业吗?不是。这时,我会把今天学过的课程全看一遍,然后把第二天要上的课看一遍,找出相同与不同。然后把第二天的用书本整理好。然后再预习上课讲的内容,最后写作业。我几乎每天都这样做。这样做的好处有:一、可以借此机会休息一下。二、提前整理第二天要用的书和本。三、可以使书包减轻重量。(不是每天都要把所有的书本带上,那样会很重。)四、这样写作业不会困。五、提前做好早晚要做的事。

根据以上的判断,我认为这是个好习惯。这个好习惯既是个好的学习、休息的方法,又是可以长期坚持的简单的事情,真是两全其美、一举两得呀!所以我要坚持下来我每天的好习惯。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好习惯,只要能坚持下来。就会受益终生。

上一篇:员工生日主持稿下一篇:艾滋病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