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废油废物管理

2024-05-15

车间废油废物管理(共2篇)

篇1:车间废油废物管理

修理厂废油管理规定

为了加强修理厂废油的管理,杜绝乱排乱放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浪费,特制定本规定。

1.修理厂废油的产生及注意事项

1.1修理厂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油品管理全面负责。1.2 产生的所有废油必须集中回收于容器内,不得将废油排入水沟、地面或乱倒,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影响污水零排放的正常运行。

1.3 认真做好设备、管道和容器的跑、冒、滴、漏,禁止物料、润滑油和动力用油泄漏。

1.4 废油应贮存在火灾危险最低的场所,设置警示标志。1.5 废油应交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或机构进行处置,不得私自处置。

1.6 维修人员在油料库房取润滑油时禁止润滑油流到地面,在给车辆设备加注润滑油时,要用专门的漏斗和油壶,禁止加油时润滑油流在设备或地面上。修理厂废油的正确储存

2.1 废油存放处,严禁吸烟,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如: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消防沙等),着火时严禁用水灭火。

2.2 应定期进行废油桶检查,确保废油不会因泄漏而流失。2.3 当废油储存达到高限时要及时联系相关单位进行出售,保证不能溢流。

2.4 收集废油的过程中,应避免容器损坏,或者废物外溢或散落于收集区域附近。

3.油品的使用

3.1 根据实际需要领用油品,维修后多余的油品应回收。油

桶,制冷剂罐,油漆罐等排放整齐,不许随处乱丢,特别是齿轮油,机油,液压油。

3.2 更换发动机机油,变速箱油,刹车油应先将旧油放出,放尽后再加新油。

3.3 放出的废机油用专门的盘子接,应小心防止滴落地面或溅出盘子,然后集中放入废油桶内。

3.4 清洗油、柴油主要是用于清洗零部件的油类,维修人员应根据清洗零部件量,领取适量清洗油,清洗油应反复使用,直至不能使用,再放入废油桶内集中回收。

3.5 维修完工后应及时用碎布将地面的油污擦净。违反本规定的按环保管理制度进行考核。

篇2:车间废油废物管理

在医疗废物的管理过程中, 我科在使用科室原有简单医疗废物标识后, 医疗废物的混装已有下降, 但是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科室工作人员, 尤其是进修生、实习生及新聘人员对医疗废物的危害性认识意识淡薄, 对于医疗废物分类知识了解不够, 从而导致医疗废物存在混装收集现象。主要表现在锐器废物使用后不能严格按要求直接放入专用锐器盒, 而如果与其他废物混合收集后容易对垃圾袋进行破坏造成医疗废物的泄漏;有些临床工作人员对于感染性医疗废物外置不重视, 随意与其它垃圾混放, 或者没有在垃圾袋上标明感染性废物, 致使传染病的传播;医疗废物超过规定容器的3/4, 仍继续使用, 造成医疗废物外漏。尤其是锐器盒装满后, 保洁人员在收集垃圾时很容易造成针刺伤, 医护人员在处理锐器时也存在针刺伤的风险;另医疗废物中高危废物没有按要求进行灭菌或消毒就直接按感染性废物进行了收集处理, 增加了传染病的传播危险。针对存在的问题我科从2015年1月新增使用细化医疗废物标识牌, 对比原有简单标示, 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14年9~12月使用科室原有医疗废物标识, 即在医疗废物容器旁以统一深绿色长方形为背景, 分别标有生活垃圾、医疗垃圾、锐器、特殊感染性废物、玻璃安培等字样, 其后有双面贴以便粘贴。2015年1~4月增加常见医疗废物标识, 更加细化废物的分类, 以同样方式贴放于医疗废物容器旁。

1.2 方法

(1) 新增标识的制作:新增医疗废物的标识牌仍统一采用醒目深绿色颜色为背景, 统一标有“此垃圾桶请丢以下垃圾”。生活垃圾标识标有如办公用品、擦手纸、各种外包装等的字样, 医疗垃圾分为2个感染性废物、2个损伤性废物和特殊感染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 其中一个感染性废物标有销毁的输液 (血) 器、空针的字样, 一个感染性废物标有使用过的棉签、纱布、口罩、换药盒、各种引流管等的字样, 损伤性废物其中一个标有玻璃安培的字样, 一个标有针头、备皮刀、刀片等的字样。 (2) 新增标识的应用:所有标识统一贴放于医疗垃圾容器的墙壁上方, 感控护士加强对医疗废物的培训及强调, 并不定时随机抽查医疗废物的分类情况, 带教老师严格要求实习生和进修生, 工作人员之间相互督促,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0次随机抽查中发现, 使用我科原有医疗废物标识, 发生医疗废物混装率为74% (37/50) 。我科在原有医疗废物标识的基础上使用新增标识后, 发生医疗废物混装率为20% (10/5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9.27, P<0.01) 。

3 讨论

医疗废物是一类对人体及环境具有高度危害的废弃物, 处理不当将有可能对我们的健康甚至生命造成严重威胁[2]。医疗废物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由于我科室每间隔一段时间会进入一部分进修生、实习生及新聘人员, 他们对医疗废物的分类及危害性认知不够, 且部分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对医疗垃圾分类不清、工作繁忙等原因导致我科医疗废物的混装率高。标识是对所有标识文字或图案的总称, 标识是个体的视觉因素, 规范醒目的标识牌给人警示信息, 使其对此有所反应, 从而对其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 感官的接触比严格的规章制度及言辞更具有感染[3]。规范醒目的护理标识, 不仅可强化护士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 也对护士起到了警示、提醒作用[4]。以往我科已在原有医疗废物容器旁贴放醒目标识, 并固定容器的位置, 以提醒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的混放。感控护士也加强对工作人员医疗废物分类管理的培训及考核, 强化每个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危害性的认识。然而, 医疗废物的混装率仍未见下降。因此, 我科再次从2015年1月份开始新增标识, 把常见医疗废物标识贴放在医疗废物容器固定位置的墙壁上, 使工作人员能够把医疗废物对号入座, 轻松处理产生的医疗废物, 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贴放新增的常见医疗废物标识, 当新入一批进修生、实习生、新聘人员时, 带教老师可以直接要他们以标识对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每次处理医疗废物时强化他们对医疗废物分类的认识。同时采取工作人员之间相互督促的方法, 及时发现医疗废物分类存在的问题, 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减少医疗废物混装发生率。由于医疗废物混装率的下降, 工作人员对锐器的合理处理, 职业防护的认识加强, 减少了医护人员、保洁、中央运输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对于带教老师使用新增的医疗废物标识教导实习生认识医疗废物的分类, 增强了实习生对医疗废物的熟悉程度。这些都在源头上改善了医疗废物的管理。

参考文献

[1]仗势风.医院感染控制中医疗废物管理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 2009, 2 (7) :86-86.

[2]高慧.加强医疗废物处置的规范化管理[J].中华医学感染学杂志, 2009, 19 (2) :190-192.

[3]唐红.标识牌在手术室输血中的应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1, 8 (2) :93.

上一篇:物理学史课程授课计划下一篇:白银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