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主题环境绽放魅力

2024-04-23

让主题环境绽放魅力(精选6篇)

篇1:让主题环境绽放魅力

让语言的魅力在课堂绽放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第九小学 程英溢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更好地学习其他各科知识,作用至关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如何有效的利用语文课堂进行有层次的语言文字训练呢?这里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 词句中品味语言

词句的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头等重要的训练。也是语言文字中最基本的训练,是段篇章训练的基础。因此,不管是那个年级,在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上,都要十分重视词句的训练。

忽视了词句的积累实际上是一种架空的语言训练。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融会贯通,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品词品句的训练,课文着重部分要咬文嚼字,朗读休会,进行语感训练。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采用摘抄,列表的方法,有目的地积累优美的词句和语段。以让他们运用知识迁移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词句的能力。二朗读中品味语言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不仅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而且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都颇具特色。

在课堂上,我们要倡导“语文本色的品味”。如:《五彩池》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池边是金黄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

诗一般的语言,形象的比喻仿佛把孩子们带到了变幻莫测的五彩池,身临其境的感受要在反复品读中去体会,这样才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我在教学中加强

了朗读训练与指导后,一位同学读此段时声音由小到大再到小,速度由慢到快,声音由弱到强,读得真切感人,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明白了这里的感情变化是由感受美到特别惊奇。通过多种形式的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使学生个个参与,并将文章中的优美词句通过理解变成说话的好典范,使学生不规范的语言得到修养。由此可见,朗读对促进语言发展,提高阅读能力的确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再如选自《水浒传》的《景阳冈》就是一篇值得学生品读的佳作。施耐庵用他的一枝生花妙笔,细腻地刻划了武松这个人物形象。在教学中,我就让学生紧紧抓住武松的言行来品味其勇武机敏的鲜明特点。文中“武松打虎”这一段写得尤为精彩,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的来势汹汹和武松“一闪,又一闪,再一 闪”的沉着机智以及武松打虎时的竭尽全力都要在反复品读中去体会,这样才能感受到名著的魅力,领略到大家风范,体会到语言的精妙、传神。三小练笔中品味语言

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应紧紧依靠语言文字的土壤,引导孩子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以极其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了桑娜淳朴、善良的美德,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反复揣摩桑娜抱回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学习作家细腻的写作手法。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仔细读读这段心理活动描写,说说它有什么特点?在学生发现了这段心理活动的特别之处就在于运用五个省略号来表现桑娜的矛盾心情后,我又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深入研究每个省略号的含义,联系上下文想想桑娜可能会想些什么?在反复推敲中学生的思维与文本发生碰撞,学生的心灵与主人公更加贴近,逐步体会到桑娜先是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是责备自己,最后坚定的复杂心情。学生在与文本作深入对话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同时,也明白了如何进行人物心理活动的刻划。

接下来,我趁热打铁,让孩子们试着用心理描写写一个人物的小片段,大家一起评一评谁的语言文字用的最准确,不好的地方,大家一起帮他改一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们知道怎么合理的用词了,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标点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绚丽多姿的语言是语文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而缺少了语言的课堂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语文课就应该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在满怀诗意的情境中,在丰富的语言想像中,让学生去享受语言的魅力,让语言的魅力在课堂绽放。

篇2:让主题环境绽放魅力

古诗词教学的两个基本点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我国“诗教”传统源远流长。在当代,古诗词也一直在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但由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不明,其教学被边缘化,教学研究也大多止于感性的经验总结。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1]对古诗词这一民族文化的璀璨明珠空前重视,在各学段目标中提出专门的教学要求,在推荐背诵的120篇(首)优秀诗文中古诗词占104首。基于此,深化古诗词教学研究,使之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发挥更重要作用,已成为现实的迫切需要。

一、沙里拣金:确立两个基本点

科学而自觉的教学行为总是受正确的教学思想指导和支配。古诗词的基本原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语文教育的规律、阅读教学的原则以及其他经过实践检验的林林总总且层出不穷的教学理论,等等,均为古诗词教学所应秉持的指导思想。但观念上须择其要者为主导,有道是,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不分主次轻重,似乎一视同仁,实则全盘架空,教学实践依然失之盲目。根据阅读教学的普遍性和古诗词教学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必须尊之于核心地位、使之起主导作用的古诗词教学思想是,坚守语文的本体,体现该文体的本色,不妨称之为两个基本点。确立两个基本点,就是构筑一对制高点,将使教学高屋建瓴,思路洞明;手段方法的遣用,也将得心应手,各尽其宜。

(一)坚守本体——披文得意,缘意学文。“本”与“末”相对,“本体”原指事物本身,又指事物的基础和根据。语文的本体即语文教育的根本。

语文教育归根结底是母语教育,学习母语即语文的本体。而母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凭借阅读实践。在阅读实践中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阅读:一是文章阅读,通过对各式各类文章的阅读,学习知识,磨砺思想,提高认识,促进智力发展。二是语文阅读,通过对语文教材中课文的学习正确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和语文经验,学会运用语言的本领;与此同时,通过阅读积累知识,培育情感,塑造人格。文章阅读以获取信息为目的,书面言语仅仅是信息的载体,一旦获取了信息,便可“得意忘言”。而语文阅读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以认识掌握负载信息的载体为更重要的目的,一方面必须以书面言语为凭借,披文得意,入情入理;另一方面,必须以书面言语为认识学习的对象,要认识掌握载体本身。[2]在语文教育中,这两种阅读都需要,但是,既是母语教育的主要凭借,理所当然必须以语文阅读为主,尤其是课内,着眼于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注重引导学生感悟、理解、内化、运用阅读文本的言语。这才是凸显语文本体的教学。一般说来,固守语文本体的阅读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在课文中走一个来回: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进而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可概括为:披文得意,缘意学文。“文”,即言语形式。

课内的古诗词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组成部分,必须固守语文的本体,也要引导学生经历走一个来回的过程。

(二)显现本色——以言造象,立象尽意。本色,即古诗词的特点。任何一部阅读文本的诞生都要经历“物——意——文”双重转化的过程,首先是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物”,转化为作者的观念和情感——“意”;然后是将头脑所获得的“意”转化为书面言语——文。这是已经被心理科学所证明了的写作规律。古诗词的创作遵此规律,但又有特殊性。诗人创作诗词,缘于外物的触发,内心涌动的情思需要倾诉。但这种情思属于心灵,是非语言的,往往依稀模糊,不可名状,难以言传。正如陶渊明在《饮酒》(其二)中所言:“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3] 为走出这种言不及意、辞不达意的困窘,诗人创造了独特的表达方式,即用语言塑造意象,再借助意象传达诗情。清代文学家叶燮说:“可言之理,人人能言之,又安诗人之言之?可征之事,人人能述之,又安诗人之述之?必有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遇之于默会意象之表,而理与事无不灿然于前也。”[4]

意象是诗歌作为一种文体的典型标志。即使可直白表达的情思诗人也往往寄寓于意象。比如,写爱情诗,诗人一般不这样说:“真的好想你!”“我对你的爱至死不变!”而会如是表达:“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情丝无尽的蚕、泪流不止的烛,即寄托情思的意象。不直接说出其意思,读者可结合前后意象,调动自己的生活、情感经验,领悟其意义。尽管古诗词在语言的节奏、韵律、行列等方面也有其特殊性,认识它们对教学也不无积极意义,但这些都只是外在特点,并不是内在本色。以言造象,立象尽意,才是诗歌构思的规律,诗歌艺术的灵魂,诗歌魅力之所在,因而也才是古诗词内在的真本色。正是主要凭借意象的力量,古诗词超越时空,臻达永恒,成为民族文化瑰宝。因而,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才是古诗词真本色的显现。

在纷呈的理论中,立此二者为基本点,使之成为古诗词教学的主导思想,体现了——

课程的基本性质。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5]。“工具性”着眼于实用功能,“人文性”着眼于文化功能。课程性质的定位是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决定了语文教育任何一个分支都必须服从的大方向。固守本体,是落实工具性的要求;显现本色,是体现人文性的需要。确立这两个基本点,合乎语文教育的大方向,能更好地为实现课程目标服务。

课程的基本宗旨。语文新课程倡导四大理念,为首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6]。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7]这是语文教育的基本宗旨,也是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语文素养的内涵可归结为二个方面:一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8],包括语言积累和各种语文能力;二是“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9]。坚持两个基本点,可使古诗词教学分别在这两个方面都发挥应有作用。

事物的普遍规律。共性与个性互相依存、互相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固守本体,披文得意,缘意学文,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共性;显现以言造象、立象尽意的本色,是古诗词教学的个性。披文得意是一切阅读活动必经的环节,但是,由于表情达意方式的不同,阅读古诗词时,披文得意的手段,应顺应“立象尽意”这一特点,而有别于阅读他文。换言之,唯依循古诗词表情达意的特点,显现古诗词的本色,方能更好地披文得意,缘意学文。

二、现状扫描:两个基本点的缺位

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上,古诗词教学现状如何?笔者于2005年秋,通过中国期刊网,以“教育与社会科学辑”为检索范围,以“篇目”为检索项,输入检索词“古诗”,得到1994年以来的文章目录近千条。透过其中关于教学的文章,可以发现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古诗词教学的做法主要有:

(一)着眼疏通句意。以读懂字面意思为目标,逐字逐词地解释,弄清大意,有时最后串讲整首诗词的字面意思。常用的做法是,浓缩语句要“扩”;古今差异要“说”;成份省略要“补”;语序倒置要“挪”;引用典故要“考”[1]。

(二)致力积累诗句。在学生读懂大意的基础上,以整体积累为目标,主要以朗读、背诵、默写为教学手段,强化识记。有些更极端的做法,甚至略去“说”这个环节,只是依靠读背和默写[2]。

(三)兼顾句意和诗情。既了解大意,也领悟诗情。特级教师施建平1991在青岛举行的全国中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比赛中让学生依次运用“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三种学法,学习《泊船瓜洲》,产生了积极影响。此后,也有一些文章总结出与此接近的做法。

(四)注重引导自学。以培养自学能力为目标,改变传统师生关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做法通过学生的自查、自读、自悟学习古诗[3]。

古诗词的语言运用不同于其他文体,如语句浓缩、意思跳跃、成分省略、词序倒置、用典较多等,这些都是学生阅读的障碍。上述第一种做法,因此而采用“扩”“说”“补”“挪”“考”等教学手段,对帮助学生疏通大意,有的放矢,行之有效。至于第二种做法,中小学生记忆能力强,大量背诵古诗词,能培养学生记忆;能丰富学生的语料储备,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表达能力;同时也从中积累各种知识,为学生一生的治学修身奠定基础。

但这两种做法的缺陷显而易见。首先,二者都没有经历固守语文本体所应有的披文得意、缘意学文的教学过程。第一种做法以读懂大意为目标,止于“披文”,尚未“得意”。因为大意只是言面之意,而“披文得意”之“意”,则是言内、言外之意,即情感意蕴。至于“缘意学文”,则几乎被排除在外。这样的教学充其量才完成阅读教学应有过程的小半程。第二种做法重在积累,尽管有时也不同程度地让学生了解大意,但缺少对情感意蕴的感受和领悟。虽然有的也主张读出韵味,但没有情感意蕴的感受和领悟,能读出多少韵味?诚然,积累也是在“学文”,但不是“学文”的全部,“学文”除了积累,更有品味和运用。再者,“缘意”才能更好地“学文”,否则就是生吞活剥,事倍功半。因而,总起来看,第二种做法,也没有让学生经历披文得意、缘意学文的完整过程。其次,二者都没有真正显现古诗词的本色。第一种做法在读懂大意的过程中,的确抓住古诗词语言运用上的某些特点,但这仅仅是古诗词的外在特点,不是内在的真本色;第二种做法,则完全置古诗词的本色于不顾。古诗词教学果真只要熟读成诵而可以不顾及情感意蕴吗?没有“披文得意”,就不是阅读教学,即使在低学段也不例外。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中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8]其中的“想像”“情感体验”不正是在感受情感意蕴吗?至于“语言的优美”,它与“情感意蕴美”相伴相生,对情感意蕴的感受有助于深化对“语言的优美”的感受。只要选文适合特定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教学时教师引导得法,即使是低学段学生也能感受并在一定程度上领悟情感意蕴。回避古诗词最具光华、最耐人寻味的情感意蕴,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古诗词教学。

第三种教法中的“明诗意”,即明了大意;采用“赏意境”“悟诗情”的做法,则注意到古诗词的美学特点,较好显现了古诗词的本色。大意和诗情兼顾,教学目标比较全面。笔者认为,在迄今为止已知的各种做法中,这种做法优于其他。但不足之处也不容忽视和回避。意境由意象所构成,跳过“意象”谈“赏意境”“悟诗情”,尚未抓住古诗词表达情意的根本要害,有偏离肯綮之憾。不顾或遗忘“学文”,止步于“得意”,则有失落语文本体之虞。第四种教法,体现了语文新课程倡导的先进理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但是,语文的本体、古诗词的本色关乎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确定;而自学则是学习的方式。前者属于目的、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手段范畴。若不顾两个基本点,导致目标、内容出现偏差偏离,那么,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也只能隔靴搔痒,有时甚至可能南辕北辙。

扫描现状,细察做法,从总体上看,较长时期以来的古诗词教学,或者失落了语文的本体,或者迷失了古诗词的本色,不同程度地悖离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和宗旨。

三、遵路寻真:基本点指引下的教学环节及方法

古诗词教学必须改变现状,走向理性、自觉和高效的局面。这一局面的突出标志是架构起正确的教学思路。而两个基本点正是架构这一思路的指针,策略与方法的运用也应受其决定和规约。当凸显两个基本点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得以成功架构或运用时,才能获取古诗词教学的真谛,使之在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上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思路应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一)疏言。疏通语言障碍,了解大意,包括识字学词;换言之,是“披文得意”之“披文”。它是“得意”的基础和途径,也是语文阅读教学之本分,一切文体的阅读教学概莫能外。由于阅读古诗词存在更大的语言障碍,疏言就更显其必要性。值得一提的是:

1.古诗词在语言运用上,省略、跳跃、语序倒置等往往超出一般的文言文,教学时只要让学生粗通大意即可,不必进行字字落实的翻译,拘泥于后者,既难以做到,又耗费时间,势必影响感悟诗情等方面的教学。

2.要针对学生的语言积累、认知水平、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古今差异是疏言的难点,有些字义作为词义现代汉语已不再使用,而作为语素义则还活在常用词中,因而与学生已有的语文知识、语言积累相联系,是突破难点的重要方法。对现代汉语中不再使用的文言虚词,当“说”则“说”,不能因注入式的弊端而因噎废食。

低学段的学生,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有限,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可更多地借助直观教学法,借助图片、简笔画或课件等媒体,学生能直观了解字词的意思。但值得注意的是,那种完全抛开字词、直接用媒体解说大意乃至感悟诗情的做法,与阅读的本质相悖,不宜提倡。

(二)显象。将古诗词的语言符号在大脑中转换成具体可感、立体灵动的意象。意象是情思的载体,是情思的物化形态。读者正是凭借直观可感的意象,窥察诗人的情思。没有意象,情思往往难以表达;不把语言符号转化为鲜活的意象,情思常常无从领会。因而,对古诗词教学而言,“披文得意”必须以“显象”为中介。

“显象”的基本要求是,变抽象为具象,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止为灵动;它是最能显现古诗词本色的教学环节。主要做法是再造想象,让学生通过大脑的加工,将古诗词的文字符号,转换为具体的场景和画面,并用自己的言语加以描述。对那些仅凭再造想象难以完成转换的诗词,可借助现代教学媒体,如,绘画、课件配以教师的形象化描述,显现古诗词中的意象。

(三)悟意。感受领悟诗情意蕴。它既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

悟意,应在“显象”基础上入境。入境即进入意境。意境是造象立意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包括两个部分:由意象直接构成的较实部分是“实境”;由意象诱发和开拓的艺术氛围和审美想象空间是“虚境”,又称“诗意的空间”。“实境”处于表层,“虚境”处于深层,唯由浅入深进入“虚境”,才称得上入境。一般说来,促使学生进入“虚境”的常见做法是在“显象”基础上的切身体验,而音乐渲染、教师激情描述,对于营造特定氛围和审美空间,有立竿见影之效。

悟意,具有层次不同的形态。一感受意象,获得情感体验;二在意象触发下,领悟诗情或意蕴;三在领悟诗情意蕴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升华。后者都是前者的发展和提升,三者可以互动共生,但运用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有所侧重。一般说来,低学段应以第一种形态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丰富和理性思维的增强,在高学段可适当进行理性的升华。

悟意,不等于还原本意。美国诗人庞德指出:“意象任何情况下都不只是一个思想,它是一团,或一堆相互交融的思想” [9]。寄寓于“象”的意蕴,往往是丰富、复杂、深邃甚至玄妙,它的含意和所引起的美感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不是通常的言语所能表达,不是抽象的概念所能穷尽。学生因生活经验、思想情绪、性格气质、趣味爱好、文化素养诸方面的不同,对“象”中情感意蕴的感悟往往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10]对古诗词的反应更是如此。所以,“悟意”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应刻意追求标准答案。

此外,说“悟意”以“显象”为中介,并不排除其他一些辅助性凭借,必要时,借助诗人的生平思想及写作背景,亦可奏效。

(四)化言。主要指内化古诗词的言语,并能化用于表达。疏言是披文得意之“披文”,化言是缘意学文之“学文”。古诗词含蓄凝练,节奏鲜明,音韵和谐,集中展示了汉语言的独特魅力,是汉语言的精华。内化、化用古诗词的言语,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继承民族文化遗产都具有重要意义。“化言”的主要做法是:

1.品味。抓住精当传神的字眼,领会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言语品味着眼于学习言语这一目标,而不忘同时获取言语负载的信息,理解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融为一体,它对领悟意蕴、积累语料、掌握表达技巧都具有重要价值。2.积累。主要做法是熟读、背诵、默写。这不但是语料的积累,也是凝聚于诗句的风骨、气韵、智慧的积累,因而也是文化的积淀。

3.运用。化言的目的是以古诗词的言语去积极影响学生的言语,提升学生言语品位和能力,运用则是实现这一目的重要途径,也是评价这一目的是否达成的重要手段。

运用训练的主要方式有二:其一,提供描绘所学诗词意境的语境,把运用训练与进入诗境、领悟诗情结合起来。这种方式一般适宜课中进行。其二,设置与所学诗词意境不同的语境,让学生把所到的诗句迁移运用于新的语境中,如上例。这种方式一般适宜课后进行。这两种运用训练,都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古诗词言语的自觉性,久之,所学的古诗词言语就会不断渗透到学生的言语之中,必将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发挥积极的作用。

通言,显象,悟意,化言,是学生主体性的行为,是不同程度的个性化行为,也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由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11]因而把上述教学活动作为古诗词教学的主要环节,其中有体验感悟,有思考和理解,有情感熏陶和审美享受,还有扎实有效的训练,符合课程标准的精神,符合阅读教学规律,符合语文学习规律。

上述四个环节是基本而不是全部环节,把它们依序排列起来,就构成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思路或基本步骤。这一思路是依据两个基本点而提出,有其科学性、合理性,但教学时还应根据具体诗词的特点、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所侧重,交叉渗透,灵活组合。墨守定规,是画地为牢;因课制宜,才焕发生机。这也是不以容易与“凝固”“僵化”相联系的模式称之的原因。至于教学方法,更应随机应变,神通各显。然,随机应变不是随心所欲,驾驭万般变化的是起决定作用的相对不变的主导思想,即古诗词教学的两个基本点,教学思路的调整和教学策略、方法的应变都不能逃避其规约。

唐诗宋词,历来为世人所称道。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意境优美的诗词。他们或给人“相聚时难别亦难”的伤感,或给人以“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思念„„教师在组织教学诗词时,应该鼓励学生去走进诗词,引导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紧扣诗词独有的审美特质,填补空白,步入意境,进而达到理解诗词的思想感情和学习祖国优美语言的目的。背景文化,耐人寻味

《忆江南》是一首文质兼美的词,教学时如何挖掘其中的文化味呢?可以从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入手。《忆江南》中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学生通过朗读后,都感受到诗人白居易思念之切,这时候,我就提出疑问:白居易为什么要如此想念江南?是什么原因呢?对于这样的问题,如果教师仅仅是一笔带过的话,显然是不够深刻的。我在课前就布置学生去查找这方面的资料,课上组织学生四人一小组去交流。只有大量的阅读诗人的材料,我们才能拉近时空的距离,才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才能触摸到诗的灵魂。

原来,据史料记载:白居易曾经担任两年的杭州刺史,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所以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的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在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忆江南》。词语文化,引人入胜

在古诗词中,诗人很注意一些词语的用法,比较经典的是“推敲”的故事。其实,只要你细心的去挖掘,处处是文化。

《忆江南》中有这样一句:“春来江水绿如蓝”。小朋友们读了以后,就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绿如蓝”?通过讨论,有的说,江水绿的像蓝色,有的说江水绿的像蓝色的大海。

那么,这里的“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课前,通过查找资料,我了解到:蓝,这里是指一种提取颜料的草。由此我先给学生积累词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说的是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学生知道这个意思后,对“绿如蓝”的理解就更为深刻了:春天的江水清澈明净碧如蓝草一般。

还是这首词中,前面一句是“日出江花红胜火”,一个“胜”字写出了江花的颜色,“胜”字的理解也很重要,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看看胜字有多少种解释,应该取哪一种?最后,学生一致认为:胜,在这里的意思应为“比„„还要„„”,那么,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意思自然也就理解的更为精确了。这样的学习,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了祖国的语言文字,吸收到了古诗词中词语的精华。对联文化,妙趣横生

在我们的古诗词中,隐藏着许多对联,只要你是个细心的老师,你定然会发现。作为教师,不应错过让学生还能够吸收对联文化的时机。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然后找出相应的对联,从学对对子开始,走近我国的对联文化。

如杜甫的《绝句》一诗中有这样两句诗:“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句诗对仗工整,“两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翠柳”对“上青天”,并且向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美丽的景象: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

再如李商隐的《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骆宾王的“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等等,都是具有对联特色的古诗词。学生在学习诗词的同时又触类旁通,了解并丰富了另一种文化形式,真是其乐无穷。节日文化,别有情趣

古诗除了为人所吟诵之外,它本身所具备的价值却并非仅仅是吟诵,透过古诗词,我们似乎可以想象出古人的一些生活、学习,似乎来到了时光隧道,了解到一些风俗、习惯、人情等等,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在宋代王安石的《元日》中,总是这样描述春节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短短四句诗,却向我们讲述了王安石所处年代的人们过春节的一些习俗:放鞭炮(“爆竹声中一岁除”),贴对联(“总把新桃换旧符”)。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了解古代的春节文化,还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我们的春节文化,从而让他们知道:尽管相隔的时间如此之长,然而,我们节日的传统文化却没有改变,只不过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增加罢了。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的是他在异国他乡时想起了自己在家乡和兄弟登高过端午节的情景。可以让学生了解到重阳节的习俗是:登高、插茱萸。而我们现在是吃重阳糕,还有敬老日。这可能就是时光的变迁吧。

其实,古诗中包含的文化资源岂止上面提到的几种呢,它所具有的文化资源可以说囊括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学古诗词的时候,深入探讨古代文人词句运用的深层文化内涵,不但有利于我们加深理解古诗中的独特题材特点,还有助于在古诗教学中,引领学生走进传统文人雅士的心灵深处,以词句的感知为突破口,不断提高学生们的文化审美品位。

总评:

古诗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其难有三:由于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他们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由于古诗的话语风格离学生的现有语感相去甚远,多数古诗教学仅仅满足于诗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至于诗的文化底蕴则往往无暇顾及;因了上述两难,古诗教学的模式还相对比较陈旧和保守,尽管时下有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但古诗教学却是涛声依旧,难有

突破。

《古诗两首》的教学,在新课程理念的自觉引领下,知难而上,勇于求索。江南才俊自文老师以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开阔的课程视野、高超的教育智慧、创新的专业人格,实现了古诗教学的三大突破:

一、主题凝聚、资源整合,实现古诗教学模式的突破。

纵观全案教程,一去传统的“逐首教学”(即一首一首的教学)和“逐环教学”(即解题开始、正音跟上、疏通为主、背诵断后)模式,大胆采用“合——分——合”的教学思路,让人耳目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自文老师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审美嗅觉,洞悉了两首古诗的内在联系和同构本质。于是,以诗人“忧国忧民”之情怀为主题,将三维目标、三首古诗有机地整合为一体。首次整合,同中求异,奠定了两首古诗不同的情感基调;二度整合,异中求同,索解出两首古诗一致的精神本质。分步解读,则是在两次整合之间的跨度上,架起一道绚丽的彩虹。悟遗民之“泪”,解权贵之“醉”,为二度整合铺垫情感和意象的基础。

二、比照参读、因果索解,实现古诗解读模式的突破。

本案精读古诗两首、略读古诗一首,精读的两首古诗,从内容上比照,不难发现其中的因果关系,权贵寻欢实为遗民苦盼之因,反之,遗民苦盼必为权贵寻欢之果。用遗民之泪浇权贵之醉,何其让人心酸;以权贵之醉衬遗民之泪,何其让人悲愤。这种形象、情景、氛围的强烈反差,形成了一种震撼人心的情绪场。自文老师以其不凡的身手,引领学生切己体察、感同身受,师生在情绪场中共同受到了一次刻骨铭心的精神洗礼。陆游的两首古诗,则从时空的比照上,产生了另一种发人深省的艺术效果。一年又一年、苦盼再苦盼,一次次希望化为一次次失望,一次次失望又燃起一次次希望,然而一直到死,诗人盼来的依然是山河破碎、遗民泪尽。这种时间上的纵向对照和空间上的横向比较,大大拓展了古诗解读的文化背景、丰厚了古诗解读的文化底蕴。

三、举象显情、借象悟情,实现古诗感悟模式的突破。

感悟古诗,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如何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段爱、那颗心、那种味,自文老师独辟蹊径、别开生面,紧紧抓住“诗象”这一中介,成功实现了古诗感悟模式的突破。“胡尘”两字化为这样的画面:战马嘶鸣、铁蹄肆虐,白发苍苍的老人惨死在金兵的铁蹄下,青青的禾苗在金兵的马队过后被连根踢起,秋风中瑟瑟的茅屋在狼烟中化为灰烬……试想,此景此境,怎不让人顿生悲切凄凉之情?情来自何方?靠咀嚼字面意思是很难生成的。“情”要靠“象”去显,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地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悲诗人所悲、恨诗人所恨,于是,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就在“象”的召唤和引领下,喷涌而起、一泻千里。

浅谈古诗教学中的诗味回归

——读王崧舟老师教学《枫桥夜泊》之感悟

古诗由于其独特的文学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在以往的教学中,对于古诗这匹一骑绝尘的骏马,我也是颇难驾驭它。我深知,在古诗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吟诵出诗味:在曲径通幽处感受自然静谧;从源头活水中领悟学习要义;在广厦千万间的哀叹中体味爱国忧民之感慨;从自古谁无死的呐喊里领略忠君爱国之豪情„„可真正在教学时,却不知如何让诗味回归课堂。常害怕学生读不懂这含蓄又深刻的文字而一遍遍不厌其烦地解释,总担心学生在考试中困惑于诗意解释而一字字用现代汉语翻译。尽管在学生的意识中对诗歌的学习早已存在了然于胸的模式,即一读正字音,二读明词理,三读理诗意,四读赏诗境,然而在研读王崧舟老师在教学《枫桥夜泊》的课堂教学实录时,我眼前一亮,对于古诗教学的诗味回归忽然有了种茅塞顿开之感,下面就结合这节课谈谈我的点滴领悟。

一、诗味回归,融诗、乐、画于一体

诗歌的由来决定了它与音乐的相互依存,而诗歌本身就具有的节奏美、韵律美使得诗歌成为用目光能品出清幽香气的唯美花朵。同样,诗人以有限的言语,传达出五彩斑斓、千变万化的自然和精神的境界。一首诗歌就是一幅画卷,就如大诗人苏轼所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无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茫,还是“人闭桂花落,一夜春山空”的静谧,抑或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祥和,每一句诗都为我们展现了充满遐思的画卷,所以品诗应融诗、乐、画于一体。

王老师课中的《昭君出塞》一曲,如诗的行板,贯穿于读诗、品诗和联想之中。它为诗歌营造了情绪的基调,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与诗人的心境相碰,迸发出绚丽的火花:当《昭君出塞》的凄凉中加入钟声的沉重与悠扬时,那“当—当—当”的钟声何止是敲在诗人那落寂惆怅的心坎里,同时它也使我们沉浸在无限想象的静谧中,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心田间流淌的音乐与大声吟诵的诗句在情感上完全交融:我就是景中人,我就是诗人!这就是诗味回归的最好体现。

二、诗味回归,集品、诵、舒于一脉

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它从来就代表着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所以读诗就得品味诗歌的语言,品味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所蕴藏的韵味。

在教学中,王老师并没有对诗歌的字、词进行繁琐地逐一分析注解,而首先更注重的是诗人心境的体会及这种心境物化的“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传达的是什么?这一句是让学生从钟声去体会诗人在异乡的孤寂和思念家人的怅惘,很好地延续了学生品诗的情绪,让诗味行云流水般绵延,缓缓地流淌在学生的心间。其次,教师注重诵读情绪的激发和提升,在学生体味到诗的意境后让学生置身于画面中去细细诵读。此时学生心头涌起的更多可能是自己脑海中想象的画面,并由此景感受到自己独特的情感。这是钟声的再次敲响使学生原本的因景生情提升为由情生景了。再次诵读诗歌,学生已陶醉其中,分不清是诗人还是自己,在这静静的夜中直抒胸臆了。读书不拘泥于形式,课堂中学生或站着读,或边走边读,或面朝向窗外,或沉吟于角落,诗味自是弥漫更甚。

三、诗味回归,汇中华诗文底蕴于一身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泱泱诗国,从《诗经》到《楚辞》,从“建安七子”到“五柳先生”,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后来的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这璀璨夺目的诗文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诗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明白中华古诗的丰厚与精妙,让学生感受到祖国文化的灿烂,让学生在这个日渐缺乏诗意的社会中重拾心灵的诗性,然后诗意地屹立在这个社会中。因此,我们在进行诗文教学时,心中要常怀对中华灿烂文化的崇敬和传承这种文化的责任,而不是仅仅为教一首诗而教一首诗。

王老师的课中,始终蕴含着中华诗文的魅力:首先老师诗一般精心设计的言语营造了良好的学诗氛围,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作业的理解和感情体验,从而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同时教师语言的诗性也给学生带来诗样的享受,反衬着诗的魅力。其次,教师心中始终跳动着热爱中华诗文的强烈节奏,诗歌教学中诗样的语言,诗样的画面,诗样的音乐的交汇正是胸有诗情的外化表现。最后,让学生吟诵几首如《枫桥夜泊》这样意境优美而又蕴含着份深情的诗句,让学生在课外选一首最喜欢的诗或词,配上与之相符的音乐或画面,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尽情吟诵一番。如是做就是为了引领学生走进诗的国度,把诗味拓展,让学生明白原来可以这样学诗,原来可以畅游在如此惬意的诗性世界里。

篇3:让主题环境绽放魅力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之间都不是彼此孤立的,都存在着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一节课的教学环节,就像一根链条,每个环节都应该有自身的教学价值和学习价值,缺少任何一环都不行。而一个趣味的主题可以让教学环节紧密地衔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1.1 魅力主题解开思维的绳索

新课程启用以来,课堂已形成基本套路,教师也习惯于按部就班,按套路设计课堂环节,似乎已经顺理成章。这样的设计的确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起到提升的作用,可是能不能在这个基础上有更好的突破呢?教师的思维应不拘泥与原来的形式,能够大胆创新,在考虑到学生心理状况、学生思维的发展上下足功夫,增加有魅力的环节,使本来已经进步的课堂锦上添花。

如在《铁的生锈与防护》这个教学中一位老师将本节课进行了创新设计,以一个小铁钉的故事入手,环节主题即为小铁钉的变化。将小铁钉拟人化,加入了动画元素,将喜羊羊与灰太狼这个深入童心的形象赋予到小铁钉的身上,展开一系列的故事。从小铁钉“生病”到寻找“生病”原因再到“防病”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进入其中,在快乐中学习了铁钉生锈的条件和防锈的方法。整个课堂环节紧凑,节奏明快。喜羊羊等动画形象贯穿始终,将整节课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的设计教师的思维完全放开了,没有局限于课本上的单纯文本,而是大胆创新,勇于改变套路,实现了欢快有特色的教学设计。确立一个富有魅力的主题,能够让教师广开思路,让课堂美丽生辉。

1.2 魅力主题创设崭新的课堂

课堂是灵动的,灵动的整合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依,无论怎样处理,我们都应该努力回避缺少逻辑联系的零碎的板块,要基于教材的整体或目标的整体去挖掘、去设计。因为一个完整的课堂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教材的任何条块分割的做法都会影响我们教学的整体效果和审美效果;也因为一堂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我们围绕确定的目标,用一条清晰的线索来整合教学内容。

例如,在微粒的学习中我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以方糖的活动为主线来将整节课联系起来。我在本节课中以方糖为主线设计了五个环节,前三个环节是在寻找方糖的情境小实验引导下展开的实验探究,来说明物质的微粒构成和微粒性质。

环节一:方糖的小面孔;环节二:方糖在前进;环节三:方糖的新家;情境小实验三——环节四:说你说我;环节五:想象延伸。

本节的环节清晰自然生动,力求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拟人化,并能够将零散的知识点有机地整合起来,正因为生动而又细致的环节设计,本节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能够清晰地掌握每一个知识点而不混乱,并且能够将知识细致理解,形象的记忆。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在环节设计上下功夫,力求有创造性,并且精益求精。因为精心的环节设计为课堂细节增添了色彩,会让整节课亮起来。

2 鲜活的主题让课堂效率步步高

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就是“有效教学”的落实,而“有效教学”的落实,取决于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师的素养和智慧。鲜活的环节主题确立在有效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是推动新课改的一件有力武器。

2.1 鲜活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新课改的大力推动下,“有效教学”越来越受关注。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化学教材从学生的认知和身心发展角度出发,编排教学内容从学生生活经验和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突出新课程理念: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入社会。而鲜活的主题则是有效教学的主线。以教材为依托,设计情境,有效导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学习《我与蛋白质》一课时,我确立的环节主题就是以食品中的蛋白质为主线。因为与学生每天的吃有关,于是在课前我找了很多与吃有关的图片,美食佳肴让学生垂涎欲滴。同时配上学生喜爱的周杰伦的音乐《吃饭歌》,产生了一种妙趣横生的效果。学生愉快地欣赏,轻松的课堂氛围由此而生。随后又给出学校午餐菜谱,让学生在美食的享受中进入学习,再在之后的问题中找到答案,让学生兴致盎然地进入蛋白质的学习中来。这样的设计能够与讲课的内容紧密相联,自然衔接。对在一节课中学生兴趣的激发、思维的提升、情感的共鸣、知识的生成以及学生自信心的建立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几方面的有机结合,使得一堂课有了一个美丽的主线,仿佛架起一道彩虹桥绚丽整个课堂,让一节课生机勃勃。

2.2 鲜活的主题促进学生思维提升

课堂的主题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趣味横生的主题能够让学生思维的火花瞬间迸发出来,对新知是一种期盼,而在这种期盼中学生的思维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地提升。

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这一课,教师围绕一瓶碳酸饮料来展开,打开雪碧饮料二氧化碳气体跑出,初步认识二氧化碳。然后让学生思考二氧化碳为什么会跑出?从而引出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溶解性;打开的雪碧瓶逸出气体通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将逸出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等等。层层问题都是围绕碳酸饮料展开的,让学生的思维也不断地展开。随着思维的深入,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也逐渐了解,从而水到渠成地走进本节课的学习中来。

鲜活的主题必然会给学生以强烈的心理刺激,会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也常常会带来学生想象不到的结果,这必然会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抓住学生的神,这样的主题必不可少,其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3 灵动主题让师生情感相连

激情就是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俗话说:若要学生动心,教师先要动情。灵动的主题是思维火花的闪现,是师生情感共鸣的基石。在学习石灰石利用这一节课时,教师设计的几个环节都是围绕我国著名的圆明园设计的,开篇即出现了圆明园未烧毁之前的图片,了解石灰石、大理石、汉白玉等含有碳酸钙的矿物。接下来又播放圆明园被烧毁后的残垣断壁,引出石灰石中碳酸钙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在教学中加入了爱国的元素,在教师的一步步引导下,学生仿佛置身于圆明园中,在认识它的变化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曾经遭受的屈辱。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学生民族荣誉感,师生的情感达到了共鸣。所以在化学课堂上可以加入这样的情感元素,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只有创造性地教,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教学环节主题的确立是沟通整节课的珠线,再美丽的珍珠如果散落下来也体现不出其洁白莹润;如果一条主线将其穿起,美丽即刻体现出来。教学环节需要主题,更需要有丰富内涵,有别样魅力的主题。主题可以不那么深刻,可以很朴素,但不可以远离学生的内心。要考虑到学生的时代特征,加入时代元素,将生活中的片段编辑成故事,将教材中的点滴赋予灵动的色彩,就能将其穿起来,形成富有生命、节奏明快轻松的课堂。课堂正是有了这样灵动的“主题”,我们的教学才会那样饱满,那样激情跌宕,那样熠熠生辉。教师不要错过每一节课能够展现主题特色的机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努力将自己的能量无限释放,让主题的魅力绽放在教学中。

摘要: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仅要进行单纯的统筹, 更要注重节奏的明快, 趣味的浓厚。为此, 一个鲜活而又魅力无限的主题是必不可少的, 好似一节课的灵魂, 它可以穿起整个课堂, 让课堂灵动而又高效。

篇4:让校园绽放魅力

罗田县实验小学(以下简称“罗田实小”)以书香校园、艺术校园、健康课堂为依托的“魅力校园”建设,正是为了打造这样一种教育生态。

栏目主持人:刘玉琴 E-mail:444871477@qq.com

罗田实小以“人人有素养,个个有特长”为理念,以“创书香名校,建精神家园”为愿景,以“魅力校园”为统领,经过持续的努力,将校园打造成了魅力绽放的书香校园、健康校园和艺术校园。

一、魅力书香

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为了培养师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罗田实小不遗余力地倡导阅读,推进阅读,促使师生形成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每年新购图书2000册、要求每位教师至少订阅一份专业报刊已成为学校工作的惯例。每周例会上,教师们聚在一起时,谈的最多的就是书。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朱熹的《四书集注》、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南怀瑾的《论语别裁》、林语堂的《孔子的智慧》……大家或者推荐给同事阅读,或者谈自己的读书体会。不少喜爱读《诗经》和唐诗宋词的教师还常常通过博客、微信等晒自己的诗词作品。

为了满足教师交流的愿望,学校新建了读书活动室。活动室里配备了钢琴、咖啡桌,添置了雅致的茶具、古色古香的书案,书案上摆放着文房四宝,书架上摆放着教师喜欢的书刊。教科室充分发挥活动室的作用,适时组织开展读书沙龙活动。活动期间,教师要么约上三五名书友,要么与年级组一起来到活动室,或读书,或交流,或挥毫泼墨,或即兴弹奏一曲,室内洋溢着浓浓的书香气息。

罗田实小的“书香文化”并不局限于阅读。书法、绘画、写作等,都是书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以此为载体,定期开展书法、绘画兴趣活动,坚持在学校电视台开辟艺术展示与欣赏栏目,每学期组织一次经典诗文朗诵大赛,适时开展科技制作、创新大赛等,让“读书生活化,生活读书化”逐步变成了现实。

学校还把书香文化延伸到家庭,让学生家里也充溢着书香气息。近几年,罗田实小坚持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家长会上,学校发放“阅读指南”,并推举相关人员介绍亲子阅读、持续阅读、班级阅读的经验。每学年,学校组织一次家庭阅读成果展示,当孩子和父母一起捧着“书香家庭”的奖牌时,书香气息已经浸润了两代人的心田。

二、魅力课堂

师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在课堂,打造魅力校园,关键看课堂是否有魅力。

罗田实小以“健康课堂”研究为突破口,构建出以预学、共学、拓展学为主体环节的健康课堂教学模式。在模式研究的过程中,各学科组积极作为,寻求到了符合本学科特点的子模式。如,语文学科组构建了“预学——共学——延学”的“三学”模式;数学学科组构建了“导入新课——指导自学——引导交流”和“创设情境、明确目标、自主探究、检测总结、巩固评价”的“三导五环”教学模式;科学学科组构建了“质疑、探疑、释疑”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拓展问题”的“三疑五步”教学模式,等等。

在模式研制和推广的过程中,学校采取了多种措施,保证课堂改革的顺利推行。

一是培养科研队伍。重点做了两项工作:一是建立激励机制,促使教师主动发展。学校建立了“导师制”,师徒在构建健康课堂教学模式目标的统领下,围绕校本课题研究,通过示范课、汇报课等方式提升教师读、说、思、写、讲、评、研的能力,达成教师“有内涵、懂生活、能实验、会教学、善反思”的培养目标。二是创新科研方式,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针对工作实际,总结、提炼出“三研三修一体化”教科研模式,即“研师爱,修为师之德;研教法,修为教之道;研学法,修为学之术”。学校还通过创建教研信息网络、在线个人工作室、学校工作坊,推行网上电子集体备课,开展“智慧教师讲坛”“名师课堂”交流活动等方式,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扩大教师的发展空间。

二是建立课程体系。没有科学、适合的课程,再好的模式也难以达成教育目标,也难以培养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罗田实小结合学校实际,构建了“一主两翼”的课程体系。“一主”指以部颁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为主,“两翼”指以学科拓展课程、活动课程为翼。拓展课程主要为对部颁课程学有余力又有学科兴趣爱好的学生而开设,诸如文学写作、英语口语交流等,目的是突出学科特长,开发学科智慧。活动课程主要针对有某方面特长的学生。罗田实小结合学校实际,经过科学调研,开发了数十类活动课程。语言活动方面,开发了童谣、演讲、节目主持、小记者、小导游等课程;体育活动方面,开发了田径、武术、球类、棋类、体操等课程;艺术活动方面,开发了书法、声乐、舞蹈、器乐、戏剧(东腔戏、京剧)、小品、美术、摄影、刺绣、国画、素描等课程;科技活动方面,开发了小发明、小创造、天文、航模、计算机、机器人等课程。丰富多彩的课程适应了学生全面发展、特长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开展全员“磨课”活动。学校利用星期二、三、四下午的教研组活动时间,对初步构建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实践应用式的修正改进,并借助“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开展磨课、赛课、同课异构等活动,促使教师将模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是搭建信息平台。魅力课堂的构建需要信息化智能平台的支撑,因为平台的搭建既能突破学习空间的局限,又能突破学习时间的限制,还能带来教学模式的优化。学校利用云平台,展示实验教师自制的微课视频。5-10分钟的视频或突出一个重点,或突破一个难点,于制作者而言是一次提升,于学习者而言是一次借鉴。学校还尝试把翻转课堂、慕课等在线教学方式引入教学,为实验教师打开思维的另一扇窗。

目前,学校已经走过了建构模式、推广模式两个阶段,下一步将进一步优化模式,力争达到无模胜有模的理想境界。

三、魅力艺术

罗田实小本着“以艺辅德、以艺益智、以艺健体、以艺冶情”的理念开展艺术教育活动。

学校把艺术教育纳入班级工作管理和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之中,保证艺术课教学时间不被挤占和挪用。

为了促进艺术教育向更深层次发展,学校结合课堂艺术教学和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开展了一系列教育科研专题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索艺术教育的规律,研究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理论方面,罗田实小先后开展了《艺术教育为突破口的整体改革实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素质教育的管理、评价与监控》《小学生审美素质评价体系》《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等研究;实践方面,学校坚持开设器乐进课堂、书法进课堂、舞蹈进课堂、剪纸进课堂、手工制作进课堂等艺术教育课程;学校还长期坚持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定期举办“千人竖笛大合奏”“千人校园集体舞”“千人齐诵《弟子规》”等活动。这些措施丰富了师生的生活,促进了学校艺术教育向更深层次发展。

此外,作为省书画教育实验学校,罗田实小以“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为理念,把写字训练当作观心、用心、静心的过程,当作培养习惯、修心养性的课程,长期进行训练。这样的训练让学校“读好书,写好字,做好人”的育人目标逐步得以实现。

篇5:让魅力绽放三尺讲台 (六年级)

从没有认真思考去理解过什么是“魅力”。回到家,打开电脑一查才知道,所谓魅力,含义为特别的吸引力、迷惑力。对一个人来说,他(她)的魅力可以是笑的魅力、声音的魅力、眼神的魅力,也可以是身体的、性格的甚至是人格的魅力。总之一句话,人的魅力可以无所不在,包括发怒、忧伤、哭泣等负面情绪也会成为魅力的源泉。

结合电脑中对“魅力”一词的解释,我想,对于一名教师而言,其魅力应该更多地体现在能给予学生的积极影响方面,那些机智幽默的语言,博古通今的学识,随机应变的能力,善良正直的品质,青春阳光的心态,大方得体的穿着,恰到好处的动作,精致养眼的容貌,健康匀称的身材……所有这些内在的、外显的、有形的、无形的美好的东西,无疑都是我们应该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的,而它们都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一个学生,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学生喜欢教师身上所散发的魅力,自然就会喜欢教师上的每一节课。课堂上,教师的魅力可以随时随地尽情挥洒,只要合适,只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要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魅力可以是与生俱来的,也可以是后天打造的,但更多的是靠后天的修养凝聚而成,是长期学习修炼的结果。魅力也不是靠一天两天的修炼就能拥有的,而是需要一年、十年、甚至一生的打磨。

教师从事的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变得更加美好的职业,教师的魅力,蕴于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与瞬间。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努力修炼、提升自身的魅力吧,让学生接纳我们,喜欢我们,甚至成为我们和我们所教这门课的忠实fans!

篇6:让主题环境绽放魅力

实施“主题学习”,课内让学生在浓浓的情感中感悟文本思想,课外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延伸主题,让一个个主题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养料,使母语文化能够渗透到学生的人格中去,促进学生生命发展。主题学习就是指凭借文本的主题开展的系列课内与课外的语文学习系列活动,让文本的主题在学生的心底打下烙印,为学生生命发展打好底色。下面是我几点粗浅的认识和做法。

一、让“主题学习”成为孩子的伙伴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专家思想的“化身”,教师要将日常教育教学和阅读教学融合一体,在以体现单元主题的文本解读过程中,要促进读者和作者达到情感的交流,读者与读者之间达到情感的交流,在情感交流中感受生命,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阅读能力。在解读一篇文本时,学生与文本对话过程,就是老师不断唤醒学生生命的过程。对一篇课文来说,对显而易见的主题,教师一定要以学生情感为基础,将鲜明的主题渗透在教学各个环节,让学生沉浸其中,受到情感的冲击。如:第三册第五组课文《称赞》,单元主题是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课文以小刺猬和小獾相互称赞为内容让学生感受称赞的作用。课前谈话,我让学生自由称赞班中的同学,并当即采访被称赞的同学的心情。课中,我让学生角色代替,当小刺猬、小獾相互称赞,评价同学发言、朗读,也以“你想称赞他什么?”加以引导。最后复习生字词时,以“看谁能得到小刺猬、小獾的称赞?”让学生做小刺猬,小獾来评价。结课时又这样说:“称赞多好啊,让我们在生活中细细观察,给那些值得我们称赞的人送去自信、快乐和轻松吧。”整节课从导课到结课学生都在感受被称赞的快乐和称赞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学着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学着去称赞别人。这对现在孩子只喜欢听好话,却吝啬将好话送给别人的现状来说应该有着深刻的影响。这样一篇课文的主题让学生在动情中感受,在感受中动情,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为单元主题的落实打下扎实的基础。多元解读,感悟升华主题。在单元主题教学中对于文本也应有教师、学生的独特体验,对单元主题的提升,将单元主题与个人的生命意识培养结合,那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就成了一个极富生命力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就应从多元感悟中升华主题,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成长、发展。如第四册语文《卡罗尔和他的小猫》单元主题是学会关爱别人。教师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读文感受主题,再通过师生对话,资料拓展与学生共同提升文本主题:关爱别人,谁需要帮助,我们就伸出热情的手,享受生命,关注亲情,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在这样的多元感悟中学生的生命意识在提升,让学生更广阔地了解文章的背景来丰富文本内涵。如果说一篇课文的主题在浓浓的情意中学生有所感受,那一组课文主题的连接,则将会给学生情感强有力的冲击。教材中一组课文一个主题,这几篇课文表面是独立的,在内容和语言表达上是不相连的,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教学时要教一篇看全组,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营造的意境中得到同一主题的陶冶和升华,从而构建学生精神成长的摇篮,而不仅仅是学会语言文字。如上《窗前的气球》一课,全组课文的主题是关爱他人。在学生想到给科利亚打电话,和他聊聊天,送去祝福后,教师说:“是啊,科利亚收到你们的祝福一定很快乐。有一种力量能给人温暖,那就是爱。老师读过《爱是如此美丽》这篇文章,看过《爱的教育》这本书,在第六组课文中有很多这样称赞爱的句子,我们赶快找一找,读一读吧。”学生在前一课中找到“雪中送炭见真情,助人为乐献爱心”、“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又从后面的文章中找出“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等相关语句来表达这种美好的情感和心愿。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学生学会了学一篇看几篇,将狭隘的科利亚和同学间的关爱情感延伸扩大到人间广博的爱,对弱者的爱,对贫者的爱,对困者的爱,深深感受给需要关爱的生命自己的爱,将是美好的事。学生不仅进行语言的扩展、积累,而且心底的爱被激发、在涌动,学生的生命在此得到成长,精神受到爱的滋养。

二、让课外课内有机结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语言积累,运用语言,形成语文能力。如果在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中也以“主题”形式出现开展系列活动,学生就不仅在实践语文,而且在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感悟、延伸,在实践主题,运用主题中,将主题思想内化为自己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对于主题学习而言,采取的方式要适时而变,灵活多样。采取的方式要依据所确立的主题,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来定,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题”实践活动可以向其他学科、向课外阅读,向社会实践和家庭生活等各个领域延伸,有层次、有计划地开展系列活动。如第三册第一组课文“美丽的秋天”,在整组课文学习中紧紧围绕“秋天”开展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从课文中的“秋天”走向生活中的秋天。上了《识字一》结合课外阅读让学生做一做——收集秋天诗、文、词句的读书卡;上了《秋天的图画》结合美术课画一画——我眼中的秋天,贴一贴——贴一幅美丽的落叶画;上了《黄山奇石》、《古诗二首》、《植物妈妈有办法》结合秋游,到田野、郊外去欣赏秋天的美景、观察秋天的变化,写一写——表达对秋天的感受。这其中有的可以独立完成,有的与同伴合作完成,有的与父母一起完成,再进行图画展示,落叶画欣赏,读书卡交流等相互交流活动,让学生沉浸在秋天的美景之中,享受秋天丰收的快乐,感受大自然的无限美丽,从而激起对生活的热爱。在这样的系列主题活动中,学生的精神世界感受的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大自然与人类的和谐之美,这样的影响是深远的。

上一篇:用刻舟求剑造句下一篇:小学英语单词复数形式